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初中教育培训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教育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教育培训

篇1

我曾在网络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被一个社会所淘汰了,那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失去了再学习的能力。不错,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富有时代气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我们教师如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又怎能为人师表呢?正如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日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旧知识迅速的老化,新知识飞速的生成。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展。所以,教师的假期再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远程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多媒体课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通过看专家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远程教育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我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还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体其两面性,虽然远程教育培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上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弊端。例如,我们在上网学习时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注意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信息;在没有老师指导学习时可能我们会抓不住重点,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结果还没有多大的收获。所以,在进行远程学习时,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

篇2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师 培训 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分析

1.1培训成果转化的概念

Taylor将工作场所的培训项目成果转化定义为受训者将参加培训后获得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当中。受培训的教师所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和行为转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习惯和坚持。因此,我们可以把培训成果转化定义为受训者有效而持续地将其在培训中所获得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运用于工作当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最大价值的过程。

1.2培训成果转化的形式

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整个过程。培训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受训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习掌握培训项目所要求的各项知识技能,还必须持续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转化为体育新课改的效益。在转化中我们要增强来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推广能力和维持能力,要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回到原学校能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2培训成果转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2.1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特征

2.1.1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在农村边远山区中学体育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且兼职较多,专职的较少,很多没有经历过体育学科的专业化培训,所以对各种体育教材、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

2.1.2培训动机

动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 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一个人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很积极,但有少数参加培训出于被动或者是应付上级要求或者被迫参加,仍处于被动培训阶段,他们尚未领会到培训对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2.2培训设计

2.2.1培训课程的设计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不同的需求,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使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与改进的系统性过程,培训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前期调研中发现的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回应,在教师培训实践中,培训需求分析也应该成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克服为分析而分析、培训课程设计与培训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有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基础的培训课程应该目标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2.2.2自我管理战略

从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学习行为来看,它包括三个层面的过程: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从认知层面看,它是学习者的主我对客我的认知过程,即学习者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理想的更加深入地自我认识过程。从情感层面看,它是学习者的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斗争过程。从行为层面看,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自我管理战略就是通过这三个过程达进行学习行为的塑造进而学习规范内化。

2.2.3工作环境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工作量很大,他们要上体育课,还要上其它课。职称很不好评,学校领导对体育科目有偏见,绩效工资在学校较低。 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及时引进优质学习资源。长期以来缺乏对体育的投入和支持,特别是得不到学校领导支持,体育教师消极教学,长期忽略专业发展。以上种种情况导致云南体育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底下,体育教师不能全心投入体育教学,阻碍了农村初中体育新课改的发展。在培训完以后回到原单位,有的教师又回到原点,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技术没有执行机会,有的有执行机会,由于学校经费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而无法实现,有的具备以上条件却没有转化氛围,就培训教师孤军突围。

3培训成果转化效果提升的措施

3.1科学的需求评估

科学的需求分析就是在规划与设计培训之前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及需要什么培训的一种专业活动。要想使培训达到较好效果的基础是做好专业需求分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新课改要求的专业能力与初中体育教师实际工作中专业能力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导致体育教学的低效率,阻碍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培训需求是组织及其成员在绩效、行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之间有差异,但可以通过培训来加以改变的差异。”如果能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找到教师“增长点”,就能使培训课程有了针对性,就可以促进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行为转变,不断提升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3.2基于需求发现增加培训设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培训中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开展培训需求分析,使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基于培训需求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培训需求分析是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需要什么培训的一种内容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培训需求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不能为了分析而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设计有针对性、能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课程

3.3良好培训前准备

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氛围准备中有主要领导出面参与成果汇报;上级的沟通、了解、参与、指导和承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Z].2011.

篇3

语感来源于平时的言语,那么要拥有什么样的言语,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语感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言语作品,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有很多优秀的言语作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言语作品与语言作品之间的关系区分开来。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就要让学生去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从中了解如何赏析小说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看做是解放思想、陶冶情操的范文;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就要使学生明白文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总之,这些内容的学习都要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所服务。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对待课文中的言语,不仅要选择好言语的内容,还要重视言语的具体表达形式。因为对于优秀言语作品来说,其表达形式非常鲜明,并且极具个性化,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并能从中创造出优美的语感来,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二、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培养学生的优美语感,就应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语感来。例如,在讲解《乡愁》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篇课文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写作的,然后在文中又分别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作者不同阶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到最后,作者通过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思乡之情升华到对炎黄子孙的思国之情去了。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并感受作者的那种思乡之情后,才能体会到思乡的那种“愁”滋味,这也是作品的思想内涵。加上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质朴而典雅的语言,大量的数量词和形容词进行了巧妙运用,极具口语化,也很有感染力,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等。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深入揣摩文中的言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触摸言语,达到与作品产生共鸣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三、通过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语感

篇4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设计

自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电校”)承接公司员工培训业务以来,特别是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主体运作后,主营业务发生较大变化,中心(电校)从中职中专学校逐步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员工培训、评价鉴定”为一体的多元化智力运作平台。中心新领导班子到位后,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网省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定位和目标为指引,提炼和巩固上一阶段创先成果,深化“两划、两课、两资源”核心能力的支撑作用,全面打造“一校一院五中心”核心业务功能,提出创建“国际先进的一流电力企业大学”的目标。新发展提出新要求,如何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合理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考核和激励,特别是促进教师队伍转型发展,提升组织绩效,成为当务之急。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心主营业务分为“教育、培训、评价”三大模块。结合管理实际来看,教师岗位(以下简称“教师岗”)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行政岗”)的工作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表1所示。工作量和周期性的因素导致教师岗、行政岗的绩效管理难以对接,同时原有的考核也存在流于形式、难以量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教育培训创先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对教师绩效进行再设计,成为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原有绩效考核办法

1.以教师为主体的绩效考核办法

中心(电校)原有业务较为单一,因而2011年及以前的绩效合约和考核办法以教师为主体,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年度考核登记表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周期统一为年度。(2)评价意见形成文字材料,主要突出成绩、问题和努力方向三个部分。(3)将年度进修情况、论著等成果性材料纳入考核。(4)采用自我评定、科室意见和单位意见三级评定办法。

2.原有绩效考核办法存在的不足

(1)定性为主,缺少量化分析和支撑。原有考核办法中自评占很大篇幅,且以文字叙述为主,缺少与组织绩效相挂钩、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量化的关键业绩指标和工作任务,实际工作的完成情况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导致考核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2)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激励效果有限。教师岗和行政岗采用同一考核表,难以体现两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差别。每年考核一次,周期过长,绩效沟通和激励效果难以保障。考核结果除了作为评先评优的参考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应用,激励效果有限。(3)难以满足企业化运作的要求。电校核销事业单位后,中心的业务重心发生较大变化,大量员工转岗至培训、评价业务,行政岗员工甚至超过了教师岗员工的数量,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考核办法无法统一、有效地解决教师岗、行政岗之间的绩效管理难题。

三、绩效考核办法的优化和再设计

1.优化目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中心以工资分配结构调整为契机,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在行政岗统一套用公司的薪点制工资后,中心必须对教师岗的绩效考核进行优化再设计。具体而言,中心明确了教师岗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对教师岗绩效工资的构成、绩效薪点的计算办法等具体事项进行了优化再设计。

2.优化措施

(1)明确分配原则,树立效率导向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绩效工资适当向教师岗倾斜。(2)从绩效工资入手,在同一框架下解决绩效难题绩效工资是薪点制工资的精髓,它主要反映员工绩效高低和中心经营效益好坏,充分体现员工劳动成果与组织成长的关系。将绩效工资引入教师岗,有助于量化考核,充分体现绩效差异,能够在统一框架下解决教师岗、行政岗绩效“难以衡量、难以比较”的问题。优化设计后,教师岗绩效工资=绩效薪点×点值×绩效考核系数。其中,绩效薪点主要考虑授课、教辅和其他工作量等因素;点值=当年拟用于绩效工资分配的工资额÷绩效总薪点,即在公司下达的工资总额范围内,根据经济效益和用人水平综合考虑确定;绩效考核系数根据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确定。(3)明确薪点计算标准,真正实现量化公开行政岗的绩效薪点按照公司下达的岗级薪级表对应执行,不在此赘述。教师岗的绩效薪点=上课薪点+教辅工作量薪点+其他工作量薪点,具体组成如表2所示。

3.优化效果

(1)有助于发挥对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通过绩效再设计,较之原有的考核办法,新办法针对性明显增强(详见下表),教师干什么、干多少、干好干坏的问题一目了然。通过两年的实际运作,绩效管理的理念开始在中心生根发芽,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得以激发。另外,对上课工作量、教辅工作量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侧重,有助于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向研究型、实操型及双师型方向发展,从而加速“一校一院五中心”中“教育培训研究中心”功能建设。如表3所示。(2)有助于建立统一可比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绩效考核优化再设计,实现了教师岗、行政岗各有侧重,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员工队伍。而除了工作量的统计和衡量略有差异外,两类岗位的绩效合约、年度综合评价表、等级分布比例、积分政策、结果应用等均纳入统一体系,绩效管理规范、考核结果可比。(3)有助于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与激励机制、员工福利、转岗晋升、教育培训等有机挂钩,辅以恰当的精神激励,如培训、称号授予、轮岗、重点岗位锻炼、晋升等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员工队伍,形成良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循环。

四、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要真正实现

员工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绩效管理手段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实践与完善。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中心的绩效管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基础教研分部教师的绩效与专业课教师的绩效仍有较大差异,基础教研分部教师因排课比专业课教师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寒暑假期间按行政岗计算工资超过非寒暑假期间工资水平的现象。此外,培训、评价等业务部门也出现了一定的“人员回流”(原来由教师岗转去行政岗的又转回教师岗)现象,这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所以说,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修正完善中才能更好地服务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生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0.

[2] 陈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绩效技术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篇5

一、 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与合理度。

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关联生活,多创造情境,多动手操作,多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英语课堂才能变得丰富多彩。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合理的,有意义的,富有创造力和挑战性的。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英语无处不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堂单词教学课堂设计中,我将在国培学习中总结到的教学经验和创设思维,将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做成课件,先让学生来猜猜他们分别都是谁,然后再一一引入家人称呼的单词。这样一来,学生在一个真实贴近生活的情景中进入到课堂学习,整个课堂设计显得生动,富有趣味性,同时,这样做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首先,作为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重视"言传"外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