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篇1

关键词:高质量 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 评价标准 体系 评价

一、引言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nthur Levitt)(1998)首次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三个标准:第一,要以公认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核心概念为基础;第二,准则必须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供投资者在不同期间进行公司业绩的分析;第三,准则必须严格地解释和应用,利维特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随后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管理会计师协会下属的财务报告委员会(FR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ASEC)、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下属的财务会计政策委员会(FAPC)、财务经理协会下属的公司报告委员会(CCR)以及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合伙人约翰?史密斯(John T?Simth)分别就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纵观各种观点,一是提出的评价标准比较零散,二是基于不同利益出发提出的评价标准存在部分分歧。在国内,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研究。我国著名会计学者葛家澍教授(1999,2000,2002,2008)先后介绍了国外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动态并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做了研究,总结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九个评价标准。我国学者魏明海教授(1999)在介绍了国外的评价标准后提出二类十二条标准。裘宗舜(2003)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制定模式和制定机制,并对我国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了初步建议。可见,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动态并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做出初步的探讨,研究不够深入,评价标准缺乏系统性,特别是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去研究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并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作出评价的文献更是罕见。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华盛顿峰会提出了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和思考;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全新的准则体系被认为是提高了一个层次,经过了3年多的实践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是我国准则制定部门、监管部门、会计准则执行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应是什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构建以“高质量会计信息”为核心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质量作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二、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体系

( 一 )高质量会计准则核心评价标准――高质量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是产品就有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通过一系列质量特征来体现的。美国FASB在其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了系统阐述,其中重点强调了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中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我国在《基本准则》中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了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而高质量会计信息是以可靠性和相关性为首要特征的,其中,可靠性又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属性,正如葛家澍所言“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尤其是财务报表内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是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的必要前提,不可靠的信息是不相关的,对信息使用者是毫无用处的。因此,会计信息若是高质量的,则首先必须是可靠的、相关的,当然也要符合其他质量特征。Auther Levitt曾形象地把会计准则比喻为照相机,而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会计信息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图像,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好比性能良好的照相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真实、清晰的财务图像。评价一部照相机的质量高低,关键是看所拍摄的图像是否真实、清晰,若所拍摄的图像失真、模糊,即使照相机的制造再科学、技术再高、材料再好、功能再齐全也都是枉然,只能判定此照相机质量并不高。同理,评价一项会计准则是否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关键是看在此会计准则规范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为高质量的,若会计信息是高质量的,则此会计准则是高质量的;若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靠、不相关,即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再高、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再强、与国际再趋同,也只能判定此会计准则质量不高。因此,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核心评价标准,其它评价标准都是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分析获得。

( 二 )高质量会计准则具体评价标准 以核心评价标准为基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可以细化为准则制定质量和准则内容质量两类标准。

(1)准则制定质量标准。要保证照相机拍摄的图像真实、清晰,照相机的制造必须具备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同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环境、制定基础、制定模式、制定程序和制定组织等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可循。一是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一项会计准则对某个国家某个时期而言是高质量的,但对别的国家或其它时期却并不一定是高质量的,因为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业务的繁杂程度,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的详细程度;其次,会计准则执行者的整体情况如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再次,会计人员的素质如职业判断能力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及实施。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否则,将会导致会计准则不能反映经济实质或可操作性缺失,从而使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可见,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否考虑到特定环境成为评价会计准则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二是制定基础。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基础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评价标准。利维特(1998)曾指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以国际公认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为其制定基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奠定财务会计基础并为其应用的基础概念所构成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未来的会计准则发展方向和技术取向,以及为解决实务中现有准则未涉及的会计问题提供指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制度创新,新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能对新问题的发展留下空间,作出潜在的合理安排,为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指导,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产生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三是制定模式。目前存在三种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一是规则导向模式,其特点是会计准则由详细的规则组成,优点是严密、完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缺点是挂一漏万,易为违反准则者寻找借口;二是原则导向模式,其特点是会计准则的内容上减少了对会计准则执行者的约束,在形式和过程上赋予执行者更多的职业判断自由,优点是能有效地减少违反准则者寻找借口的机会,并能孕育职业判断的氛围,缺点是可操作性较弱;三是目标导向模式,即以原则为基础的制定模式,目标导向不同于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以经改进并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明确指出准则目标、充分的指南尽量减少准则中的例外情况、避免在实质上有可能规避准则意图的行为。目前三种模式中,原则导向模式和目标导向模式受到准则制定者的青睐。那么,究竟哪种模式下制定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笔者认为,需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去作出判断,若整体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职业判断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则采用原则导向模式制定;若整体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职业判断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把握和运用准则,则采用目标导向模式更为合适,有利于会计准则的实施,否则必然会出现各自判断、各自理解,最后核算的结果五花八门,有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四是制定程序。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出台,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的应循程序,应循程序是保证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从立项到的必经步骤。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中必须贯穿透明度原则:要建立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从立项开始,到准则,都应公开广泛地征求意见;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应严格实行专家和群众相结合,力求准则制定过程公开化、民主化;要加强准则制定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对准则的出台时间、基本要求、反馈意见等进行磋商与合作;准则、指南和解释公告都必须在执行前公开,不能变成内部文件;要公开更多已有相关知识,以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总之,准则的制定和执行都不能暗箱操作,没有透明度,就不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法则,就不能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更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五是制定组织。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有组织保证。一是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多方利益者博弈的过程,只有当准则制定机构独立于相关利益者,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才能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二是准则制定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应该广泛吸收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吸收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相关代表、吸收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及税务部门相关代表、吸收会计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去参与准则的制定。只有具有组织保证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透明度。

(2)准则内容质量标准。要保证所拍摄图像的真实、清晰,除了要达到制造方面的标准,照相机本身的品质如零部件的质量、操作性、外形设计等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同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仅仅有准则制定的保证还不够,更需要会计准则内容上达到相应标准,如准则的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国际趋同性和经济实质性等。一是经济实质性。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可靠的、相关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才是有用的。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种种标准,因此,必然要求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相关指南能够反映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方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二是可操作性。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有利于实务操作。因此,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判断能力,当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的时候,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强调可操作性。如果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原则导向模式,必须出台一些严格的解释和详细的指引,从而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只会使会计准则的执行者在实务中难以应用,此外,由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参差不齐,将会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各有各的判断、各有各的理解,最后执行情况大相径庭,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严重不可比。三是可理解性。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内容必须是可理解的。仅当会计准则的内容容易被理解时,会计准则执行者才能正确执行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才能准确判断所审计的财务报告是否遵守了会计准则的要求,监管部门才能有效监督会计准则的执行。因此,首先,会计准则的语言表述必须简洁、明确,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通俗易懂,不能含糊不清;其次,语言表达要本土化,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为实现国际趋同,往往有些准则直接或间接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在引用过程中要求会计专业人士与翻译专业人士共同意译而非直译,否则会计准则的内容将会出现模糊不清、语句不通、晦涩难懂的情况,连会计学术界专业人士都难于读懂,更难于去要求企业一般的会计人员读懂并加于运用,此时要产生可靠、可比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便无从谈起。四是国际趋同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公司则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成本的资本,然而,这一发展却遇到一大障碍,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因会计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缺乏可比性,这使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上升,为此,亟需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以减少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成本。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会计信息才能够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才有利于本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 )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标准体系图 综上分析,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个体系,如(图1)所示:核心标准是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以核心标准为基础可分析获得准则制定质量和准则内容质量两类九个细化标准,而每个细化标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质量分析

( 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质量分析 经过3年多的实践检验,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其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下结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及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予以评价,为我国准则制定者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指明方向、提供参考。(1)制定环境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考虑到了国际环境又考虑到了我国的特殊环境。首先,我国新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是制定过程中考虑国际环境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会计信息必须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才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从而促进本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然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在制定过程中也考虑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如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而我国考虑到很多企业将转回减值损失作为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不得转回。(2)制定基础评价。高质量会计准则强调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基础。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取代,在作用上,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在内容上,除了包含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外还有了一些突破,包含了会计基本假设、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定义、会计计量模式及财务报告;在地位上,基本准则不是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外,而是融入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处于顶尖地位,不仅是法规,而且是比具体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规范。因此,葛家澍认为“全部准则如不看表述的用语,而看表述的实质,已完整体现了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基本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的。(3)制定模式评价。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实现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原则导向的特征。原则导向最大的特点是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判断能力较差,对会计准则的一些原则性规定不能准确把握,会计职业判断不是很恰当,于是我国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为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先后出台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解释公告、专家工作组意见等一些详细的指导,同时也致力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如财政部2009年启动了企业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领军人才,其他各级财政部门也组织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实践证明,新准则得到了平稳有效的实施。因此,笔者认为,虽然从短期看以原则导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准则采用原则导向模式是合适的、也是合理的。(4)制定程序评价。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强调公开透明。为制定新会计准则体系,我国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 7月颁布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规定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较之我国以前的制定程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开透明的应循程序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开性不足,除了第四个阶段社会公众能够看到准则的正式外,前三个阶段都存在公开性不足甚至不公开的状况,公众只是偶尔能从有关领导讲话中了解到将制定哪些会计准则,至于准则的研究进展及起草情况,公众不得而知。其次,征求意见的范围过窄时间过短,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主要来自于高校和部委以及各地财政局所组织的座谈会记录,来自于会计准则执行者的反馈意见很少见;另外,一项国际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的时间长达6个月,而我国从财政部公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只经历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很显然,准则征求意见的时间是不足的。最后,缺少投票机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会在征求意见期满后通过投票最后决定是否通过并准则,而我国准则与否决定权在会计司,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仅仅是收集意见并提交财政部会计司,其成员没有表决权。(5)制定组织评价。在制定机构方面,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会计司代表政府制定的,一是考虑历史惯例,我国以往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制度均是由财政部代为制定,二是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但是,财政部会计司作为准则制定机构,其在形式上显然是不独立的,因为政府是会计准则的一大利益相关者,唯有在实质独立性上去弥补,若能有效去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能有效去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也能制定出中立、不偏不倚的会计准则来。在制定人员方面,《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规定会计准则具体的制定工作由项目起草组负责,项目起草组原则上以会计司各处为单位组成并吸收相关人员参加,但对“相关人员”未作明确规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虽吸纳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参与,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没有决定权,仅起到咨询的作用,因此,财政部会计司及其工作人员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占决定性地位,其代表性显然是不够广泛的,特别是缺少会计准则执行者中的代表,势必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 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质量分析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经济实质性评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所有具体准则的制定必须以此为理论依据和指引,必须能够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以收入准则为例,准则规定了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的五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往往实务中出现的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一些交易,形式上看是销售行为,但实质上其并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是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的。(2)可操作性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原则导向,其显著特征是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职业判断,如收入确认、资产减值、预计负债、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等都涉及到职业判断,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普遍较低,凸现出某些准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分别采用同类资产活跃市场报价、类似资产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公允价值的确定在实务中仍是难于操作的一大难题:一是公允价值不易取得,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度还不充分,部分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也无同类或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价格,需要采用其他技术进行估值,评估价值又难以获得各方的共同认可;二是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值为基础确认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其修正参数,也是一个难于操作的问题;三是目前仍有很多资产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但如何选择估值模型和相关参数假设等,新准则没有提供详细指导,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公允价值计量缺乏可操作,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3)可理解性评价。为实现国际趋同,且制定准则的时间较为仓促,有些全新出台的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内容往往参照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直接翻译过来,一些条款句子过长,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经济业务在中国并不普及,导致会计准则执行者难于理解,也就无从在实务中正确运用。如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上市公司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导致会计处理出现偏差,有的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上市公司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限售股权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准则规定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有些公司将本应归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分类为贷款和应收账款,最后必然会导致企业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4)国际趋同性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致力于与国际上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等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2007年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二是经过多轮会谈和协商,中欧会计准则等效取得重要进展,2008年12月欧盟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规则,规定自2009年至2011年底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境内市场时利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三是中美会计合作纳入双方对话议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正式宣布允许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为中美会计准则等效创造了条件。另外,实现国际趋同后,准则制定部门仍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去,促进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考虑中国的情况,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持续趋同而努力。

综上可见,结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九个细化标准逐一分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制定环境、制定基础、制定模式、经济实质性和国际趋同性5个方面是达标的,但是制定程序、制定组织、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四个指标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如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进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核心标准――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难于达到。因此,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准则仍有一定距离,准则制定部门仍需针对不达标的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向高质量会计准则努力迈进,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各方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3]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4]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5]裘宗舜:《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3年第11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上海证券报》2008年7月1日。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度安排 理结构

一、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

1.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引入了经济分析,从而解决了许多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理性的个人追逐自身利益的强大冲动力,既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主要源泉。无论这种结果是好是坏,均依赖于认为的社会制度结构,这种制度结构指限制人类行为并将他们的努力导入特定渠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包括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及其实施效果。

2.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

通过前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计信息也是在一定制度下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制度安排有着很大的相关关系,因此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离不开当时的制度安排,否则就会对会计信息的产生的质量有所误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很好地理解会计信息产生的制度背景。可见,会计信息是一定制度安排的产物,若制度安排能够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并能够激励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即说明,如果在制度安排下,提供会计信息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为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则说明这种制度安排可以引导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产生。否则,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不是会计人员自身利益最大化,则就会使得会计人员有产生低质量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理解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应该结合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来综合理解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有效制度的缺失

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指出了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制度的安排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则会带来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否则,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目前,会计信息存在着失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是当前制度安排的后果,制度可能有促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或者说是缺乏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制度安排,即目前的制度安排缺乏生产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激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也说明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制度安排下的产物。

2.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当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时,则就形成严重的人问题,即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经理层和员工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解决好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经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委托问题,即无法解决好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之间的相互制衡问题,导致经理层按其自身利益经营企业,并不追求公司价值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导致经理层和员工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我国目前对经理层的激励大多依据会计信息,导致经理层对会计信息的操纵,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3.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根据有效市场假设,当市场为半强式有效市场时,企业的各种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都能及时迅速地反映在证券的价格中。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一些实证研究证明我国的资本市场甚至都没达到弱式有效,则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高,而且目前我国的许多个体投资者大多为投机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大都只凭感觉,是不看会计报表的,有的甚至看不懂报表,这样就导致高质量会计信息无用武之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需求如此之少,也就没有供给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动力,使得会计信息严重的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

1.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

因为制度对于会计信息有很强的指导方向,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来激励企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动力,从而指导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合理有效的制度,比如,合理的债务条款,可以引导股东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资金,减少信息操纵来取得债权人的信任;合理的经理人报酬契约,引导经理人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思想指导其经营活动;减少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人操纵会计信息的动力,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明确责任人

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人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明确了责任人的责任,则会使得责任人面对着一定的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信息的操纵。《会计法》规定了企业的法人、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富有责任,当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违反了法律法规时,相应的责任人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强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增大责任人的违约成本

明确了责任人的责任,还应该加大责任人的违约成本。如果责任人的违约成本很低,则即使明确了责任人,对责任人的警戒作用会很低,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应该增大责任人的违约成本,对责任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责任人才能认真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会计人员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直接人员,如果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可以从根本上直接控制会计信息操纵。如果会计人员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就可以按照其职业道德提供会计信息,即使在上级部门领导和其上司要求其提供虚假信息时,则其可以依靠其职业精神加以抵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碍主管人员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仇俊林: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9,62~64

[2]喻肇敏:对会计信息中立性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1,2,23~24

篇3

关键词:高质量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理念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而且形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使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利用虚假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粉饰手段造假是财务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修订

1.1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

原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1.2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体系进行了调整

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1.3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

旧准则中会计确认和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论物价如何变动总是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降低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重视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各项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财务报告单一的计量属性,使财务报告计量基础更科学、合理。

2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实行财政、税收和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采用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因此报告内容也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适应的。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实体,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2.2不能客观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业务

知识经济时代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资产形式、经营方式、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等无法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也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而无法包括在财务报告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网络化使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

2.3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

2.4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3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一种新理念:高质量财务报告

3.1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提出的背景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宝罗B.W米勒与宝罗R.班森两位教授提出的,此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替代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而是对现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出的,这种最低报告标准一方面无法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与债权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许多造假者利用现有财务报告不完善之处蒙蔽欺骗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有利之机,使许多投资者与债权人遭受了损失。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一场变革,它鼓励企业抛弃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旧有的态度,通过高质量的全面的财务报告与他们建立一种密切的、公开的、真诚的以及彼此信任的新型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只有提供资本市场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率。相反,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不需要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经济效率。

3.2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完善

(1)补充披露,补充披露为突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限制提供了最大的机会。这种突破必须是在反映事实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企业需要揭示使用者认为重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以减少报表使用者的猜测和从间接渠道获得的估计信息的依赖,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应该:①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②增加物价变动信息披露。③增加对研究与开发信息的披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验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④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⑤前瞻性信息。企业应披露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尽地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⑥背景信息。作为一个企业,其所处的地域、行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改造、市场上的经营氛围、远期近期发展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过去的盈利水平、主要竞争对手等状况,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反映。⑦简明信息。编制简明信息,便是对那些为绝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样更能扩大财务报表的效用。(2)报告的频率,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

(3)独立的审计,在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下,独立的审计很重要,因为审计师就是通过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价值,如果没有审计师,那么市场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会很低,不确定性非常高,后果就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的升高。有了有效的审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总体水平会下降很多,所以建议企业任用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提高财务报表的价值,在高质量财务报告体制下,审计师将以“财务报表对决策有没有用”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使披露的信息更有用”做为审计的目标,试想这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决策者会是多么的不同啊。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告诉审计师他们是唯一通过第三方的证明来创造可信性从而增加财务报表价值的人,只有他们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不跟客户妥协,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加的价值最大化。

当企业意识到现存财务报告的不足和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优点,相信他们将会以三种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第一种方式,他们会在会计准则的标准下将财务报告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报告不仅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低标准,而且更加有用。这种方式只需要改变管理层的态度就行了。第二种方式是编制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来产生有用的信息披露,以满足目前对更多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第三种方式就是更快更广泛的公开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 奥运旅游 文化消费经济 可持续性发展

一、奥运旅游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奥运旅游的概念。奥运旅游是指由于奥运会的召开而引发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如参加和观看奥运会的各类体育竞赛、会议、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以奥运会为契机在举办国从事的各类旅游活动等,不仅包括国内外旅游者观看奥运会的旅游行为,也包括国内外旅游者在奥运会期间(前后两届奥运会之间的时段内)由于奥运会的原因在举办地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各种旅游活动,是奥运会所引起的所有的旅游活动。奥运旅游伴随着奥运会而产生,但持续时间远比奥运会长,一般从筹备奥运开始,一直延续到奥运会后若干年,即奥运旅游不仅是举办年的事,而是长期的以举办城市为中心的大范围的系统的旅游活动。奥运旅游并不是一种新兴的方式,只是事件旅游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举办国的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旅游活动。从旅游本身看,奥运旅游中包括了体育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是大型体育盛会与各种旅游活动的融合,是一种综合性强、客流量大的活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奥运旅游的研究是从奥运会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始的,在奥运会的历史长河中,旅游一直是相伴而行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奥运旅游的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众文化出现后,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2000年的悉尼奥运的诸多优势如参与者多、影响力大、效果显著几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的关注。国外对于奥运旅游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对体育旅游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及体育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国内对2008年北京奥旅游的研究很多。

二、充分发挥北京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奥运旅游文化消费经济

1.北京奥运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对北京而言,发展文化消费经济主要是发展以丰富而深厚的人文资源为主体的休闲、旅游,这与北京奥运战略的精神完全一致。同时,它还符合当代的利用超级国际赛事,给城市一个新的准确定位,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的城市推广理论。北京文化产业优势对其他产业具有带动作用,对全国旅游经济也有积极影响。自1989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以后,北京的旅游业也开始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旅游业是北京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2005年北京已确定2006年~2020年间,将把旅游业打造成北京市支柱产业,这不仅完全符合北京市的产业特点,更是充分利用北京奥运良机,大力发展后工业化文化消费经济的战略需要。

2.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奥运旅游文化消费经济。旅游市场需求扩大会对高质量旅游产品产生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可定为:旅游业作为一个相对内容丰富的、空间平衡的自给自足的行业,不断而稳定地对当地福利做出贡献。所有游客分为:中心游客CV(在景区中心地居住、游览)和边缘游客EV(在景区之外居住,如同居住于郊区每天通勤上班的人那样,要乘车来景区游玩)。因此,随着旅游需求的扩大,游览区域的增大,中心游客和边缘游客之间的信息差距也会随之加大。与建立高质量生产者信誉相关的信息成本,可以使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也可以通过边缘游客获悉信息的时间缩短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目标性信息策略,确定遵守一揽子规定价格、原创产品的经营者,发放质量标签,提高游客识别低质量产品,从而避免购买。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的中心游客更愿意高价购买这些具有真正人文价值的高质量产品,这一点对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十分重要。当然,还可以通过实行许可证制度、专利产品制度,提高最低质量标准来规范市场,虽然可能有一定的阻力,但是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了北京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了打造国际性大都市知名文化消费澎湃,这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面对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产品的价格不可能无限地上升,多数情况下,市场价格超过一定的界限,最终都会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以较低的价格,伴随者低质量产品,提供类似的旅游体验,结果,必然是整个市场充斥着低质量产品及生产者。这样,一个城市通过以较低的欣赏参数来吸引游客,在较低价格的市场上取得发展,从而把城市定义在低质量的旅游目的地。随着质量的下降,城市已不再对高质量中心游客具有吸引力。虽然游览城市人数仍很多,甚至短期还在增加,但市场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继续向下盘旋。这实际已经不再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由于受到景区自身接待、空间容纳能力的限制,短期边缘游客人数激增,会严重损害文物的价值或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如丽江古城和龙雪山的自然环境已大不如从前。江苏的古镇周庄,更是由于开发不力,如今对游客吸引力也大大降低。这些都成了非持续发展的典型。可持续性的旅游业发展就意味着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价格相当高。中心游客通常是不讳用地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来替代高质量、高价格的、人文资源丰富的、拥有优质产品的目的地的。所以,北京市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与旅游相关行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整顿和改善旅游的市场环境,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只要有高需求高质量的中心游客,具有高质量人文资源的目的地就会有不断创造高质量产品的动力,因为旅游的需求原本产生于高质量的文化氛围之中。中国经济作为亚太经济区发展的龙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对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此,北京的旅游业应该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奥运的巨大商机,着力打造国际品牌,使北京的旅游业真正做到“两条腿”走路,真正走上持续、高速发展的道路。此外,要积极地吸取悉尼旅游营销的成功经验,广泛地开展与奥运国际赞助商、合作伙伴的协作,在世界范围内强势推出北京奥运的王牌,展开经济的营销,尽可能地延长奥运的周期,把北京塑造成地区乃至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三、实现文化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打造城市新形象,实现城市经济成功转型

1.根据北京市《人文奥运行动规划》的精神,由国家全资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软服务”环境;对国家级的处文物景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有国家与北京市地方共同出资修缮,对周边道路及设施进行维护,拆除与人文景观不协调的广告,甚至建筑物,尤其是视觉上的污染,真正做到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协调。

2.对北京市级重点景点,包括胡同、四合院等历史保护街区和博物馆,进行翻建、维护和修缮,不仅可以满足奥运期间大部分的边缘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起着奥运旅游高峰期对国家级重点人文景观很好的分流作用,减轻这些景点在短时期接待骤然增加的边缘游客的压力,也很好地宣传了北京的特色民族文化,加深了彼此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

3.由各行业协会组织协调,推动北京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利用奥运的契机和奥运商品许可证制度,开发与奥运相关的产品,适时地推向市场,既满足了游客旅游购物的需求,还弘扬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可以加快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步伐,促使其向产业化方向的发展。

4.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尤其要转变观念,更要注重提高服务的文化水准(比如能够对中心游客提高多种语种的语言导游服务,达到文化层面的深切交流)。加强对景区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增加景区的亲和力和浓郁的人文历史感,从而凸现其悠久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和承揽灿烂的文化传统。

5.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北京文化消费经济战略的需要,除了文化消费经济中心的人文资源部分,相关的辅行业:如交通、宾馆、饮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客人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除了奥组委已经指定的接待单位,各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还要对本行业进行彻底的整顿,提高行业的最低质量标准,提升行业进入的门槛,杜绝低质量的生产者的鱼目混珠。对高质量、信誉好的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实行专利权制度和特定情况下垄断经营等措施,保证旅游业市场有序、稳定和良性发展。

6.通过对旅游业一级部门和二级部门或相关辅助部门之间的所获得利润的合理比例再分配,使得景点和周边配套设施协调,保证足够资金可以用来投入到文物的保护、修缮。

7.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使整个城市的现象,通过网络媒体,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那些希望趁北京奥运之际前来观光的游客,这也是北京“科技奥运”理念的要求。不仅大大缩短了游客的“获悉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详细、完整的目标性信息政策,使得高质量的生产者为广大游客所了解,不仅避免了低质量的产品和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欺骗,还可以以次提升城市的现象、吸引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2-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要求,切实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科高校方阵新成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科学发展、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实现“树人重立德,为国育英才”的战略目标,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强国之基,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提高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优质教育质量、优质产品和高就业率、人民满意大学来吸引生源。

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树立正确、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不同的大学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综合人才或应用型人才,至于选择哪一种类型的人才,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全国性重点大学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而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应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于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基础薄弱,办学属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不尽如人意,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来就先天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在目前情况下应将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渐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应该成为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先导观念,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树立以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判标准的人才理念。既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那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判定,并不是完全由高校自己说了算,还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因此,社会需要、社会评价应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坚持这一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当时之所以在该地区设置一所本科院校的理由,就是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能否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首先考虑的问题。

3.推动以科教融合育人为目标的协同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必然使科教融合育人思想成为大学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既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科教融合育人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必将推动高校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资源配置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三、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质量,统一认识是基础。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合力才能形成。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十六字方针,说明方针的本质是既要“赶”又要“转”,既要扩大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要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因此,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根本、学科专业是龙头、教师是主力军、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名片、特色是优势、质量是生命线、干部是服务员、人人是建设者,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

2.提高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之基,立校之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每所高校都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历史、地域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和生源特点,找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各自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有一个理念值得我们商榷,国际高等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办专业、招教师,而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办专业、招老师呢?要坚持“十个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凝练学校独特的核心精神,坚持培育独特的大学文化,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科研兴校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校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创业型本科人才。

3.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队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提高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一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教授治校,校务公开,多办实事,用加快发展解决教师们的诉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三要切实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建立教学名师巡讲制度,实施“教学名师讲坛”计划。四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奖优罚劣,让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激励。

4.提高质量,“质量工程”是抓手。一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各地新建本科院校的实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化,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高等学校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等内部评估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四是扎实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信息化校园借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跨越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高校能借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五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提高质量,领导重视是保障。各高校要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高教三十条”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工作的认识。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提高质量的领导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始终体现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提升的第一职责,凝心聚力抓质量,提倡高校领导做职业化、教育家校长。各高校主要领导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每学期至少要亲自主持召开一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选配好分管校长、教务处长。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把经费多花在本科生的教与学上,切实保障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逐年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信息化建设,教改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学习,实践教学等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利用教育部建成的优质公开课,多用视频公开课课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缩小差距。

6.提高质量,内因为主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高校更要把抓人才质量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上级布置的要求和任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各校要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纳入本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责任制,认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监督,不断扩大公开公示面,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它的成效不能短期内可以准确评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1.3.1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EB/OL].(2011.2.23)[2011.7.11].ht

tp://.cn

3.韦永恒.理念 改革 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本报评论员.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教质量的首要标准.中国教育报,2012.3.26

篇6

[关键词]纳税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

税收评估不仅是对税收结构及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指导税收工作,更好地发挥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够科学反映经济社会各部门发展状况,对于指导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税收评估相对复杂,在指导经济发展方面还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应用指导机制不健全、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人才团队等,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提升税收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一、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确保宏观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

税收总量、结构等都与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要关系,而宏观经济增长目标是国家在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基础上提出的,能否顺利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及财政税收等各方面发展。因此,应用有效的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可以明确我国各产业、各部门内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可以明确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将其进行细化,针对具体目标指标采取相应的支持和发展政策,进而可以顺利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目标。

(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经是由高速发展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优化税收结构、提升税收收入质量成为实现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通过应用税收评估,明确税收的具体结构,以此确定宏观经济中各部门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进而制定和实施必要的支持政策提供依据,使得那些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战略新兴产业能够得以快速发展,进而优化了宏观经济发展结构,为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逐渐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稳步推进为我国经济的稳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税收评估可以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纳税申报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实施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进而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充分释放税费改革红利,提升其发展活力。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激发市场活力,为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税收评估方法

在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据绝对比重且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在税收评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各地区税务机关通过组建专门的税收评估部门,借助系统软件对税收结构、风险、增长变化情况等进行分析。但从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税收评估方法还相对落后,缺乏对税收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因素的充分考量,其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宏观经济发展对税收评估工作带来的影响,也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对税收评估工作进行改进,因此导致税收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宏观经济发展实际,所以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限制。

(二)缺乏完善的应用指导机制

税收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关系,宏观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结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涉及到诸多层面的内容,但由于缺乏必要指导机制,因此其指导作用相对有限。首先,在进行完税收评估之后,如何将其结果顺利应用到宏观经济发展指导过程中,如何实施这些指导性的政策,如何确保指导政策的有效性等成为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同时,在税收评估标准制定和选择方面是否可以满足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值得商榷的。目前,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应用指导机制成为借助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不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各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直接推动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税收评估工作,为其带来了新的评估手段。但当前在进行税收评估过程中,还缺乏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现有的评估方法、模式和系统等都显得相对传统,且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不仅降低了税收评估的效率,也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具体的税收评估过程中,其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难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宏观经济发展和税收变化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导致税收评估的可靠性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了税收评估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四)缺乏专业化人才团队

税收评估工作是税收经济分析的重要工作内容,涉及到税收组织收入构成中的诸多内容,其复杂性较高,因此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团队。而税收评估在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应用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同样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动。当前,人才不足成为摆在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相关部门对现有税收评估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不足,没有针对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核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持续提升,难以有效应对宏观经济发展对税收评估提出的各项要求,因此其在税收评估方面的专业性不足,评估结果的应用性存在欠缺。另外,相关部门对税收评估专业人才的引进不足,大部分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或岗位调整而来,非科班出身,因此其专业能力存在先天不足,在税收评估及其应用方面难以发挥专业人才作用。

三、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税收评估方式方法

近年来,为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减轻企业负担,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各类政策及税收征管还处于改革过程中,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对税收评估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所以,需要创新税收评估方式方法提升税收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相关部门要转变传统税收评估理念和方法,提升对税收评估的重视度,将其视为反映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要全面更新税收评估的软硬件设备,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将宏观经济发展和税收评估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其中,确保税收评估分析数据的全面性,以此改进税收评估结果,更好地指导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应用指导机制

税收评估在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方面需要完善的应用指导机制作为保障,以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完善应用指导机制方面,要首先明确税收评估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税收评估结果来评价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并找出宏观经济新的增长点,比如新兴产业和企业,以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所以在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支持和应用政策,将那些具有战略指导价值的税收评估结果应用到宏观经济相关产业行业中。同时要对这些支持政策的应用结果进行科学考核与评估,比如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果等,以此作为改进和完善税收评估对宏观经济发展指导机制及支持政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更好地发挥税收评估在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其对各项税收工作及宏观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此强化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提升税收评估对宏观经济发展指导能力的关键。首先,在进行税收评估过程中,要树立大数据思维,摒弃传统的数据评估理念和方法,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税收征管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广泛的收集、分析、整理、储存,形成税收评估信息数据库,在开展各项税收评估过程中强化对数据库的共享,以便于提升税收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各行业发展情况与税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税收评估提供实时性的数据支持,也更好地发挥其在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构建专业化人才团队

当前,人才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税收评估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更是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动。因此,构建专业化人才团队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根据税收评估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差异性,对其税收评估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税收评估方法,在税收评估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要根据税收评估在指导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吸引外部专业人才的加入,实现对现有人员团队的有效补充,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打造一支专业化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团队,为更加有效地应用税收评估指导宏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评估工作显得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实现对税收本身的评估,还能够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税收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必然联系,通过科学税收评估能够确保宏观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研究来看,可以从创新税收评估方式方法、完善应用指导机制、强化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和组建专业化人才团队等方面出发,强化税收评估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波.论财税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1(3):101-102.

[2]李娜.浅析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1(3):109-110.

篇7

(一)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这些人有能力从事较高层次的经济活动,吸收先进知识和先进理念,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产业,学习并利用新技术。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高素质的劳动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具有很大潜能,他们所起的作用涉及许多内容,比如生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改善企业营销等,而这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国民素质基础之上。

(二)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众所周知,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消费,产品就无法转化成财富,而消费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低质量的、保守的、基本的消费,另一种属于高质量的、扩张型的消费。当然,第一种消费不能促进经济的实质性增长,第二种消费趋势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消费市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二要形成高素质的消费群体;三要形成理智而超前的消费心理。通常来说,消费的增长往往依赖于经济增长,但是只有拥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促成高质量的消费群体,从而拉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三)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力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心。一般情况下,在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显得非常有效,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国家迅速摆脱困境,从而寻求新的发展动机。如,在具体的金融危机中,如果全国民众能够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促使政府快速进行经济改革,不但可以摆脱经济危机,而且能够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良好的国民素质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

(四)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尽管优胜劣汰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但是也要建立在较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向经济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优秀人才,甚至会形成优秀人才过剩的局面,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优胜劣汰,从整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竞争力。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人才过剩,经济竞争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还会使政府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氛围;对于个人而言,在这种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必定会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发奋学习和努力工作。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一)转变国民思想观念

不同的时代,都有自身的时念,且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相比资金和设备,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要,领先的思想观念是产生不竭动力的源泉。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转变国民的思想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转变国民素质的意义,不断摒弃“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建立知识资本的新型财富观,将国民素质看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文化知识第一”的时代观,这也是把握社会发展、顺应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国民思想观念,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改变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不良情形,最大限度地形成经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良好体制。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三个方面的科技主体,一要使国立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成为科学创新的主体,将研究重点放在重大基础科学理论上,不断走向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这样才能为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提供科学支持;二要使从事技术应用的科研院不断走向市场,联合企业一起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三要使企业逐步成为产品创新的主体,以便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并为科技的进步提供物质支持。因此,只有真正改革了这三个层次的科技主体,才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倡导国民终身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倡导国民终身教育,实现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办学体制,以便加快国民教育发展的步伐,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首先,需要在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经济后备军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其次,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成功经验,使我国国民的终身教育变成人才竞争的自觉手段;最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知识、科技和人才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深化改革,进行知识更新,实现就业者和待业者的终身文化知识教育,才能改变国民素质的现状。如,可以通过电大、自大、函大、成人技校、其他成人教育等业余教育模式,从根本上为青壮年创造理想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 高质量 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高质量”属性分析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如愿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呢?以下结合具体准则本身和实施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1.公允价值的引入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首先,有违“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但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将浮盈计入当期损益,即将不确定的收益计入利润表中,高估了金融资产和企业的收益,低估了风险。

其次,有违“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却忽略了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将浮盈或浮亏计入当期损益,会高估或低估资产的价值,同时抬高或销抵企业的正常利润,必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弱化了会计信息的功能,与《基本准则》第十二条可靠性的质量要求规定是相违背的。

具体准则的规定违背了基本准则的原则规定,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可能界定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2.某些具体准则缺乏可操作性

经过两年多的实施,一些上市公司反映会计准则对一些问题虽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是没有作出一些严格的解释和详细的指引。

“控制”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同时,是否具有“控制”,还决定了对企业合并交易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结果,进而将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仅对是否具有“控制”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从上市公司披露的2007年年报情况看,对“控制”的理解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部分公司在未详细披露原因的情况下,将持股比例较低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或未将持股比例较高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将“重大影响”定义为“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但实务中应如何界定具有“重大影响”,很难确定。有的公司在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对持股1.49%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采用了权益法核算。

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区分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合理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划分标准不同,使得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比较随意。如有的公司中期报告中披露了资本化的开发支出,年底又由于管理层认为报告期内发生的研发费用并不能准确归集到相对应的研发项目且研发产品受益期相对较短,而将开发支出冲回。

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使得上市公司在实务中难以应用,导致在操作中由于公司理解不同,执行情况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某些具体准则缺乏可理解性

此次颁布的38项会计准则,有些准则是在旧准则的基础上修订出台的,有些准则是全新出台的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目的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实质性的趋同。其中很多内容是参照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过来,一些条款句子过长,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相应的经济业务在中国并不普及,对此一些学术界的专业人士都难以读懂,更难以去要求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能读懂并加以应用,可操作性也就无从谈起,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寄望必然难于实现。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向“高质量”迈进的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离“高质量”仍存差距,当务之急,准则制定者、监管层、学术界和实务界要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研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共同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方向努力。

1.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应当致力于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效果进行重新评估,并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层次、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提供相应的指南,消除公允价值应用中的种种负面影响,达到既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能保证或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功能。

2.增强具体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只有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才能使上市公司在应用过程中减少误解,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协调中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质量 毕业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1.处理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是就业工作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更多学生“能就业”,也依赖于更多学生“就好业”。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充分就业”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待就业的绝对人数依然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处于上升周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快向城市转移。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都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和比例。对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机会保障更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受到了忽视。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提升学生专业对口率、职业期望吻合度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和劳动尊严。

篇10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06-03

1 引言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间同类商品的进出动。产业内贸易根据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质量相似但特征、属性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被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HIIT);另一类是质量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被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VIIT)。Krugman(1979)与Lancaster(1980)在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面作了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们的模型中各自对需求的假设不同,但是他们的模型都表明了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深,东亚产业内贸易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逐步融入东亚经济中,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产业内贸易类型方面,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究竟是怎样的格局?对这一问题的准确把握,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中国在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为中国制定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前制造业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的主体,且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因此拟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本文的东亚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国家和地区、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共9个。

2 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Greenaway、Hine和Milner(1994)、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1997)和Azhar与Elliott (2004)分别提出不同的测算方法,而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Greenaway、Hine和Milner(1994)提出的GHM法,即1-α≤UVXlikUVMlik≤1+α,其中UVX表示出口商品单价,UVM表示进口商品单价。l表示某产业,i表示某商品,k表示贸易伙伴国。α是离散因子(Dispersion percentile),是用百分率表示的“门槛”,一般将α取值为15%或25%。如果1-α≤UVXlikUVKlik≤1+α,则该商品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记为HIIT;如果1+α

这里对制造业的划分标准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SITC Rev.3)为基准,根据该标准,SITC 5、6、7、8大类产品为制造业产品。具体而言,SITC5大类产品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SITC6大类产品为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SITC7大类产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大类产品为杂项制品,如卫生、水运、钟表等。其中第5大类和7大类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第6和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为对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精确的分析,本文使用SITC四分位数据进行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经贸合作最为密切时期,本文因此选择1992~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考察,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3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总体分布

表1显示了按1992~2003年均值计算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在决定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发现,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1992~2003年间,中国与东亚区域内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整体产业内贸易比重分别为64.39%、58.77%、50.48%、51.78和65.16%。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东盟新兴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分别达到53.64%、57.47%、64.94%和52.25%。这说明日本亚洲四小东盟新兴经济体中国这种质量阶梯形差异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出口的低质量商品比重是最高的。此外,还可发现,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要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1992~2003年间,中国出口到东亚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品比重基本在20%~30%之间,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仅在10%~20%之间。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

表2分别计算了1992~1997年和1998~2003年两个时期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占比重的均值。可以看到,1998年以后,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上升态势,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却呈下降态势。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4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跨行业分布

表3计算了1992~2003年间中国与东亚9个经济体SITC 5、6、7、8大类商品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分布情况。

行业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布与总体分布是基本一致的,即SITC5、6、7、8大类商品都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另外,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SITC7 大类产品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比重是最高的,1992~2003年间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均值至少在65%以上,而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超过了70%,其中,中国与日本的比重最高,为77.42%。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这说明,尽管近年来,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而且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SITC5大类产品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基本在50%以下,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5 基本结论

本文用1992~2003年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则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与东亚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而且表现在与东盟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中。 实证研究还表明,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呈上升态势,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却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尽管中国制造业在逐渐崛起,但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制成品占领东亚市场的主要原因,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3)通过跨行业比较可以发现,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低质量产业内贸易类型中,SITC7 大类产品(机械与运输设备)的比重是最高的,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这说明尽管近年来,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SITC5大类产品(化学产品)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2]Ando, M. (2005), “Fragmentation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ast Asia” , th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R], 79th Annual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on June 30,2004.

[3]Azhar, A.K.M and Elliott, R,J.R (2004), “On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A Geometric Exposition”. Contributed Session: European Trade Study Group 6th Annual Conference[R], ETSG 2004, 9-11 September.

篇11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篇12

1.相对于会计其他专业课,会计理论课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课程。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量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主要讲述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即让学生谁知道怎么做。会计理论课程则不同,它能够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视角了解会计目标、对象、本质、职能和规律。比如通过对会计目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再如会计要素的讲解,在实务课程中只是简要交代它们的概念,至于其来龙去脉、各个要素的概念变迁、内在的相互关系则很少涉及,我们可以称之为“形式的掌握”。而会计理论则将各要素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概念变迁、经济含义与会计含义详细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各个要素的本质,做到“实质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跳出一般实务的浅层次视野,对于真正理解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在实际工作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实际意义。

2.会计理论将会计学与财务、经济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会计实务课程讲解时采取的方式是轻理论重实务,大量地灌输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给学生的感觉是会计学很实用,但是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会计只要记住会计科目,知道编制会计分录即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赋予了会计学更为广泛而又深刻的用武之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众多的财务金融理论如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现代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会计理论的学习是将会计与财务经济理论融合的过程。

3.会计理论有助于学生透过实务的表面认清背后的实质。通过会计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大量同类业务处理的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债务契约假设、经理报酬计划、政治成本假设三大假设的学习会使学生领略到会计上最新的实证会计理论的奥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会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企业为何在某一时期选用某种会计政策和程序,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会计远远不是仅局限于核算的范畴,它更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使我们对会计的理解从纯技术的角度上升到社会和政治的角度,以便让学生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理念基础、指导思想、体系设计、内容安排、技术指标等融为一体,整个体系逻辑严密、首尾一贯。具体而言新会计准则发生了以下变化:

1.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 ,要求财务报告在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2.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与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

4.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

5.着眼提高会计信息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三、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理论教学

1.会计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兼具中国特色。就世界范围而言,权威的准则制定机构有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他们制定的会计准则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遵守和执行。随着我国发展日益融合于世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不例外,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国际化的成分相当浓烈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部分,除了讲解其背后的理论知识,更要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多加搜集和介绍。另外,在注重会计准则国际化大趋势的前提下,还要提醒学生我国出于实际国情,对会计准则所做的一些创新和调整。这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的成分,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相对成熟,而我国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与国外差异较大。

2.会计理论在教学思想上要贯穿信息观。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主要特征是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反映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坚持遵守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同时还要有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灵活性。尤其要注意不能假借遵照准则条文行违规之事,美国安然公司恶意理解会计准则进行舞弊的行径对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警示。因此,像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思想理念一定要坚实地嵌入学生的脑海,努力提高学生的业务素养。

篇13

一、确立质量工程的管理理念

“质量工程”是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进行、有众多建设项目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立项建设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1号、2号文件,认真领会教育部全面启动“质量工程”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永恒主题,确立“质量工程”的全方位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理念。明确“质量工程”建设必须面向本科学生使其直接受益,必须贯穿教学与管理所有环节,师生共同参与建设过程是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目标的关键。为此,在校内营造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全体学院、所有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质量工程”建设中去,掀起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潮。

二、教材建设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地位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因此,搞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这一要求,使教材建设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根据“十一五”期间教材建设的要求,积极研究探讨搞好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加强教材建设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1.领导重视,管理到位。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管理上实行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首经贸政发2008]7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材选用管理规定》(首经政发2009]60号)等规章制度。同时,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教材工作的落实。学校各学院(系、部)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根据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学院(系、部)的办学特色,确立了本单位“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2.突出重点,着重质量,教材建设取得成效。2001年至今,我校重点开展了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并组织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目的是促进全校范围内的教材建设工作,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3.以上教材覆盖了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以及法学院等11个院系。教材的使用群体涉及到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受众面比较广。呈现出以下特点:(1)教材写作团队力量强。这些教材均由教授或副教授牵头,由骨干教师组成写作团队,编著者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历。(2)教材内容重视实践、重视应用。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教材体现了重视实践、重视应用的特点。(3)教材与课程呼应,形成了良性互动。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本教材都对应于相应的课程,形成了教材与课程之间的相互促进。同时,课程建设也促进了教材建设。如北京市精品教材《社会保障概论》对应的课程“社会保障学”,已被评为2009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的《组织行为学》对应的“组织行为学”课程,已被评为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获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的《资产评估学教程》对应的“资产评估学”课程,已被评为2009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同时,这些精品课程对于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也起着重要作用。4.教材受益面比较广,社会影响力比较大。与普通教材相比,这些市级精品教材受益面比较广,社会影响力比较大。

四、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材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研究工作薄弱。近几年,我校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近百余种,但获国家、市级奖励的不多,数、质量形成反差。②教材选用制度不够健全。虽然要求教材的征订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但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成为教材选用的第一人,缺乏集体研究,致使有些高质量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③各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变化较快,教材的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由于各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变化较快,而课本内容相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能快速反应现实情况,教的多次印刷也没有解决好内容更新、数据更新等问题。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及时修订,才能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④立体化教材尚不足。为了给教师教学、学生复习自学提供便利,教材的主要编写者还进行了课程建设,将结果放在网上,(见)。但离立体化教材还有一段距离,为了满足教师、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对案例、事件链接、视频资料的补充,形成立体化教材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五“、十二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

1.指导思想。为更新教学内容,学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及时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物化到教材当中,为此,学校制订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鼓励并资助教师结合教学科研实际编写高水平的特色教材,制订了“百部精品教材”建设规划,提出了“系列化、立体化”的精品教材建设思路。

2.重点加强系列化教材建设。精品教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推广和实施,由点到面,带动全局。各学科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选取影响力强的出版社,集中出版发行系列教材,形成规模效应。教材要在具备适用性、全面性、先进性、新颖性的基础上,开展辅助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开发教学课件,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师学生的使用提供更全面的内容。

篇14

关键词:机电设备,招标质量,因素分析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the economy in each industry, as our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pth and breadth is breathtaking more, thu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endering of booming development, but following the tender quality problem is likely to also let a pers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endering do detailed analysis.

Keyword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bidding quality, 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机电设备招标的发展背景

(一)机电设备的发展 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机械技术与机电技术结合,以改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结果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机电产品或设备。到了20 世纪70、80 年代,微电子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各种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不断涌现,导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广泛使用。这时人们自觉、主动地利用微电子技术的成果,开发新的机电产品或设备,使得机电产品或设备的发展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机电产品或设备不再是简单的“机”和“电”相加,而是成为集机械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全新技术产品。到了20 世纪90 年代,这种机电一体化技术迅猛发展,时至今日,机电一体化产品或设备已经透渗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现代机电设备的特点

现代机电设备,如电动缝纫机、电子调速器、自动取款机、自动售票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分检机、自动导航装置 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都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设备。与传统机电设备相比,现代机电设备具有以下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2、可靠性、灵敏性高3、工作精度高。由于现代机电有上述特点因而具有节能、高质、低成本的效能。

(三)机电设备发展的趋势

机电设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因而在未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机电设备必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怎样变化,这四大趋势是不可规避的

一、机电设备的高性能化趋势。二、机电设备的智能化趋势。三、机电设备的系统化发展趋势。四、机电设备的轻量化发展趋势。这既是机电设备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影响机电设备招标质量的因素分析

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资本自由流通,资源主要由市场调节,这使得招标这种择优而取的形式在机电设备的运用上更加突出,影响一个招标项目质量高低、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一个因素不配合,就有可能造成招标质量低劣,甚至导致招标项目的失败,根据机电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招标的条件和过程可以分析以下因素左右着机电设备招标的质量

(一)招标文件技术及商务条款的编制是否合理是实现高质量招标的关键。招标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系统,以设备采购招标为例,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如:功能的满足度、技术的先进性、性能的稳定可靠性、价格的合理性(经济性)、服务质量等。这些指标又可归为技术和商务两大类,即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满足度、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等属技术评价指标,价格的合理性(经济性)、服务质量等属商务类评价指标。

(二)招标程序的规范运作是实现高质量招标的坚实支柱.我国《招标投标法》

及招标办法的管理规定相继颁布,国家对企业通过规范招标采购设备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植。然而,由于招标的重要意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识,越来越多的机构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纷纷进入。由此使得招标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甚至有暗箱抄做,严重的破坏了招标的公平性。由于不按招标程序规范运作,不但影响招标质量,体现不了招标的优越性,还可能造成采购业主享受不到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使采购业主对是否继续采用招标投标这种方式产生动摇。

(三)招标机构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自律精神是实现高质量招标的基本保证。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这是招标人应有的职业境界招标从业人员在招标项目中应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从采购业主利益出发,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要求自己,配合采购业主的工作安排,积极办理好各种手续并勤与其联络。同时,由于招标机构在招标项目中位置的特殊性,参与主持评标工作的招标机构成员往往会在评标委员会中占一席之地。鉴于上述情况,需要招标从业人员严格自律。。《招标投标法》第18 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设立歧视性条款或不合理的要求排斥潜在的投标人”。但现实操作中招标人往往将某些投标人的专有技术、专利产品、倾向性内容或技术规格明显有利于个别投标人的条款作为资格审查条件,在某些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中,还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了投标设备必须是进口设备。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客观上都是对满足项目要求的其他供应商的一种排斥,因此这一做法有违公平原则,是与上述的法律文件规定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