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景观设计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现代景观;景观范畴;园林化家园
一、景观的词义
“景观”的景即风景、景色、美景的意思,是人们能通过视觉及辅助工具观看到的自然物质世界观即欣赏、观看的意思,就是观赏主体能通过视觉观察进行自然物质世界在头脑中的正确的、美的反映,以及心理的体验过程。顾名思义,对景观的简单的理解应是自然物质世界在人们心中“美”的反映了(景观美学上的理解,当然景观还具有宗教、天文、生态地理学上的理解)。当前我们从事的景观设计和施工行业的“景观”应是通过我们景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按照定的经济社会指标和要求创造(规划、设计)与营建的,以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景观设计、景观工程。景观的审美性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审美主体的社会经验、生活习惯、文化层面、欣赏能力对景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从业人员的美学、技术水平,设计年限对创造的景观品质也有高低之分。
遗憾的是,很多我们的上层文化和建设者们并没有按照这种充满诗情的、真实科学的景观理解来塑造我们赖以依存的家园。
由于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社会群体欣赏层次取向各异、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驱使影响下。景观造园凸显那种收尽世上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景观中的“稻香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假山和度铜烂铁支撑的城市黑点――雕塑.并美其名日景观艺术,设计大师作品等等。在各地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景观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园林景观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景)艺术――这一虚假的艺术就是中国景现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几乎埋葬了曾经辉煌的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的化妆品。
颇具搞笑的洋式景观公司颇受开发商的欢迎,“城市景现”在市场上闪亮登场。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经过催化长大的花草树木,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园景的同时,却玷污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园林景现。
二、景观范畴在行业中的发展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7场“城市亮化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处于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生态景现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反之,景观在城市里迅速得到蔓延,景观从业人员和景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每个景观公司和从业者都是万精油,有什么景观要求就做什么景观,有什么景观项目做什么景观施工有的甚至连景观概念都没弄清楚就在设计景观,搞建筑的、搞规划的、搞装修的、搞美术的、搞园艺生产的、搞风水的、搞策划的都在一窝蜂的做景观:开发商也在箫划公司的引导下似懂非懂,四处踩盘、考案,模仿学习。现在景观是个绝对卖点、没有景观就没有档次,景观等同于装修等同于雕塑陈列……在这样强大的市场供求下,学建筑的把景观当建筑做,学规划的把景观当规划做,学环境艺术的把景现当成画画,学园艺的把景观当成种花种草,学策划的把景现当作概念推销、做装修的干脆把景观当装修来弄,景观行业鱼龙混杂,比较混乱。
实际上,景观这概念是从中国传统园林里演绎出来的一个具有国际时尚的新名词。随着行业的壮大和细化,以及技术的进步,景观逐渐形成一了个多维涵义的环境名词。
不妨回顾下中国的传统园林,以园明园为例:这样的一个举世辉煌的皇家园林不仅在规划上还是在建筑上,以及整体与局部的营造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充满活力水系驳岸景观,精雕细刻的桥梁栈台景观,精心描绘的庭台廊架景观,颇具风雅的植物造景,大型给排水工程设计,颇符风水理论的格局,集中了中国几千年的造园智慧结晶,这个万园之园的景观杰作是造园史上的集大成者,它涵盖了庞大的建筑群、精心的规划、众多的构筑物、曲折通幽桥梁栈台和园林道路景观,充满情趣和象征意义的雕塑小品,庞大的殿前广场空间,园中之园的风格各异的小花园,真所谓是美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响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是工程与美学相结合的一门又传统又新鲜的学科。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随这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景观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传统的园林和造园被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工业化进程、全球化运动所冲击,在越来越开放的时代里已不属于某个阶层所特有的东西,而是被运用在人类起居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城市园林化、园林生态化、景观人性化……从形式上、观念上、内容上融入了很多新的内容,景观涵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景观设计学含义是广泛的。如桥梁景观、建筑景观、绿化景观、城市景观、道路景观、住区景观等。而传统的园林学却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它的涵义已不适合时展的要求。
三、居住区对园林景观的真实需要
在现代人对高尚品质生活追求的背景下,构筑居住区园林景观成为以美化人们居住环境、为居住者提供人文、物理、生态、健康的住宅空间为目的一项环境运动。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创造全景观园林社区、主题社区的运动一波接波。由于无休止的建设和城市化运动,所谓“诗意的栖居”无处寻觅,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失去自然、影响精神健康的危机。在这个崭新的个性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城市的居住者所关注。地产运营商试图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以便提升城市生存空间,包括创造良性的环境与生态空间、健康的文化身份空间和构筑精神充实的园林化家园社区。这也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得以实践。然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重抬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真实项目,在创建新的“江南式私家园林”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新式园林景观必须避免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的“伊甸园”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定位并发展自己,不必沉醉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居住区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导入现代先进的手法,以发达的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重塑人类生存空间的和谐,让人类的生活充满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功能和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四、景观发展的未来方向
我们的从业人员不断地摸索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各种前沿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自己本身要不断寻求新的景观技术空间,主动对接和吸收世界超前的景观理念。这样,涉及建筑、规划、园林、结构、美术、水电的工程师队伍逐步把自己改造成新园林景观的刨造者,各门专业的最佳组合便成为制造新住宅景观空间的先决条件,也就诞生了相对科学的景观设计艺术。
新式园林艺术表现为种新的生存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反映了知识、技术、文化的人地关系,好的景观设计培育了人们的景观归属感和建立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在生存中变得具有意义。这些有关居住的知识和技术就是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
参考文献:
屈遐.城市生态和生态城市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颁布,特别是“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个“大众旅游”新时代正加速走来。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小旅行社也随之增多,旅行社的经营水准参差不齐,许多旅行社都存在经营管理问题,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来找寻对策和解决之道。
一、旅游市场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许多改变。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所面临的不再是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同时现在各种交通方式都很便捷,无论是去国内的一个地方或者是去往海外,都会有快捷并且价格合适的出行方式,所以这几年人们都更加喜欢在节假日或平时去旅行,所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迅猛。社会对于旅游行业的需求在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许多旅行社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就导致了现在旅游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许多旅行社为了争夺市场,采取手段导致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这对旅行社长期发展很不利。
二、旅行社经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旅行社产品无特色,跟风严重
现在的旅游市场,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去到每一家旅行社,看到的旅游路线和行程规划基本上一模一样。最后到了消费者选择的环节,面对这样的相似度极高的产品,人们势必会选择其中最便宜的那一家旅行社。这也就导致了旅行社之间的价格战,单纯靠压价来进行竞争,这无疑是对各个旅行社都是损耗。此外,旅行社之间的跟风现象严重,一旦发现了某个景点,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旅行路线,这就导致这个地方的线路一下游客暴增,最后又进入了只能靠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二)旅行社服务质量差
服务质量可以说是衡量旅行社水平的最佳标准,因为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的放松,以愉悦的心情欣赏自然景色,受到好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去享受旅程。但是近几年,我们可以从许多新闻报道上看到旅游行业的投诉率大大上升,许多都是出自于对于服务人员的态度不满,或者是对于旅行过程中的住宿交通方面的不满。
商家们在降低旅行路线价格的同时,为了降低旅行成本,就放低了服务质量。从交通工具到导游的安排再到宾馆方方面面都在缩减成本。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旅行所带来的愉悦,更多的可能是不舒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疲劳,对于导游讲解的态度的不满,对于住宿条件的不良印象,这样的发展是留不住客的,顾客对于这家旅行社的满意度不高,自然下次不会选择,同时一传十十传百,口碑越来越不好,旅行社经营自然就会走向下坡路。
(三)旅行社可信度低、不符实现象多
许多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在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与实际行程不符的情况。将行程中强制消费的环节隐瞒,打着纯玩团的口号去诱导消费者,最后在旅行过程中却又有了强制消费的现象,这无疑会降低自身的可信度。同时对于景点和行程条件的过分美化和夸大,无疑会使游客产生失望的感觉,对于旅行社的信任度也就会大大降低。
记得前几年有过的一个新闻,一家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的旅行社,在境外旅行的过程中,没有兑现提供优质就餐环境的承诺,而是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汉堡,让大家坐在街头吃完。记得这条新闻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反映出旅游行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影响广泛。
(四)旅行社自身管理水平差
很多时候在分析一个企业的境遇状况的时候,常常不是因为外界大市场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经营方法存在问题。旅行社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了人员松散,框架不稳定的情况。对于旅游行业,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人员的选择,服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用人不善会给经营管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三、旅行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于经营不善的旅行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加强自身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提高用人标准,从而改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第二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跟风。旅行社要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给自己找出一个吸引消费者的理由,而并不是等着消费者去把自己淘汰掉。要开发出自己独特的路线形式或者是发展特色,让消费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三是要讲诚信,为商最基本的就是要诚信,靠诚信和服务质量来赢得顾客的信赖。最后,抓住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合理的分析,要用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眼光去找到更加适合于市场的商品,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并且做好宣传工作,招徕顾客。
旅行社的经营问题不仅有外部竞争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问题,要从自身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并非仅仅靠着低劣的服务质量和恶性的价格竞争来生存。希望日后的旅游行业可以发展地更加健康有活力,为游客们带来更好更舒适更有特色的旅行。
参考文献:
[1]徐凤顺.对旅行社管理之中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4(10)
[2]代福梅.我国旅行社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8283
[3]薛会娟,程金龙,余炳炎.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旅行社管理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629
中图分类号:R54;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5_0439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5.33心脏介入术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质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对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和风心病等心脏疾患均有较好的效果,是当前国内外诊治心脏病必要的手段之一。但该治疗手段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是少见却极度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而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实施684例心脏介入治疗,其中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354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成型术216例,射频消融术114。发生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19例,年龄23~84岁,平均(51.9±19.4)岁,其中女12例,男7例,穿刺路径均为股动脉,发生率2.7%(19/684)。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均发生在拔除动脉鞘管及术后6小时内。
1.2临床症状: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时,患者表现出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意识淡漠、胸闷、心悸、恶心及呕吐等休克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血压及心率下降,心电监护显示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11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交界性逸搏2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的心理一般都非常紧张,因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抚与疏导非常重要。如患者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导致心率加快,会加重患者的缺血缺氧。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脏负荷增加时,可引起前列腺素或缓激肽等释放,这些物质刺激心、肺感受器,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增强。因此,应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对其进行必要的术前、术后指导,使患者身心平稳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必要时也可使用镇静剂,以避免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尤其是在患者术中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2.2术前护理:患者术前禁食不宜超过4小时[2],尤其是老年及糖尿病患者,可少量进食流质以保证血循环容量。术前常规手术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预防术后不适出现尿潴留,因为空腔脏器压力突然改变可反射性地诱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3]。进入导管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循环容量。
2.3术中护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主治医师,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对女性患者应减少肢体暴露时间,使之减少焦虑及恐惧感。心脏介入手术属于创伤性心内操作,常会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因此术中应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类心律失常,并随时做好心脏除颤准备,以保患者安全。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诉并观察患者有无出汗、面色苍白等情况出现,同时要监护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2.4拔除鞘管的护理:介入诊疗后动脉鞘管的拔除、局部按压过度所诱发的疼痛,导致血管牵张反射,也是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4]。拔管时应向患者说明拔管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消除患者的担忧与恐惧,拔管要轻柔,不宜过快、过猛,压迫止血力度恰当。同时可鼓励患者于拔管前少量进食以增加血容量,同时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建立静脉通路,备足阿托品、多巴胺等抢救药物,如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或精神高度紧张,可予利多卡因在鞘管周围麻醉后再行拔管。操作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穿刺部位的情况,预防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5术后护理:术后应连续心电、血压监测12~24h,并监测其他各项生命体征,如无胃肠道反应,可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且易消化饮食,以预防血容量不足,低血糖、低血压反应而诱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同时术后要防止患者膀胱过度充盈导致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6发生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患者一旦出现心率进行性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和呕吐、视力模糊等心血管系迷走反射时应立即抢救:立即予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尊医嘱行阿托品及多巴胺等静脉注射,同时给予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心脏骤停时按心肺复苏流程抢救。
3讨论
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是心脏介入诊疗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由于其发生突然,进展迅速,如未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组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9例患者均与外界刺激、心理精神因素和血容量降低等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本组的护理对策,其防治的关键在于:加强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沟通,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术中、术后保证有效静脉通路及有效血容量,加强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特征,加强护理,减少诱因,能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马长生,方唯一,霍勇等.介入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82-684.
[2]郭玉霞.心脏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2),182-183.
[3]沈芸.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324-326.
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市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1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本市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和修订。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通知》(京政发〔1997〕43号)的规定,现将清理结果中有关涉及劳动工作的政府规章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列入本次清理范围的涉及劳动工作的政府规章中,废止的5项;不再作为政府规章,改按一般文件处理的11项。
继续有效的政府规章按照有关规定另行通知。
二、凡列入废止的规章目录的,自1998年1月1日起,均不再作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三、在改按一般文件处理的规章目录中,凡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文件,对其不一致的内容或条款停止执行;凡内容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已经结束的文件,或者已超过规定的有效时效的文件,均不再作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附件:废止的政府规章目录
1.北京市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聘用离休退休人员管理若干规定(1990年12月22日 市政府第40号令)
2.北京市执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1986年9月15日 京政发〔1986〕126号)
3.关于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收缴办法的补充规定(1987年4月2日 京政办发〔1987〕49号转发)
4.关于企业工人流动的若干规定(1987年11月13日 京政发〔1987〕143号批转)
5.《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例》罚款处罚办法(1993年9月4日 市政府第12号令)
改按一般文件处理的政府规章目录
1.修订北京市电工管理办法
(1963年6月28日 市星字第142号文件)
2.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实施细则
(1981年5月8日 京政发〔1981〕55号)
3.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工厂安全监察暂行规定
(1982年8月1日 京政发〔1982〕90号)
4.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办法
(1985年6月22日 京政发〔1985〕99号)
5.北京市实施《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
(1986年3月3日 京政发〔1986〕30号)
6.北京市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
(1986年3月20日 京政发〔1986〕43号)
7.北京市国营企业使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管理办法
(1986年9月7日 京政发〔1986〕127号)
8.北京市执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
(1986年9月15日 京政发〔1986〕126号)
9.北京市执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
(1986年9月15日 京政发〔1986〕126号)
10.关于在北京市工业系统重点企业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若干规定
(1987年7月29日 京政办发〔1987〕120号)
>> 现代生活对景观设计内涵的理解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 生态环境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浅析传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乡土文化对景观设计风格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 刍议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对景观设计教育的思考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对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与探析 景观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浅析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初探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浅谈视觉思维对景观设计的促动 中国山水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对景观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探讨 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关系与分析 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方法的影响研究初探 试析现代美学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沙沙")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体现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景观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种,其发展也是在与生活的摩擦碰撞中进行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景观设计与生活方式关系的论述,来谈一下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反作用。关键词:对立统一;生活方式;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