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1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本来考试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是用来检查我们对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懂了,懂了多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1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1.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2.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2区域经济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开采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焦—化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

3.流域的发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流域的综合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

(区域划分,有无明显界限)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以下用长、松替代)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1)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4)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农业社会后期:(1)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2)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3)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篇2

一、静电场: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

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电场中某位置场强:

(定义式)(真空点电荷)

(匀强电场E、d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UAB:(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UBA=-(UB-UA)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描述电场能的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越大,称为尖端放电。应用: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不变;当d增C减Q=CU减E=U/d减

仅变s时,E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不变:当d增c减u=q/c增E=u/d=不变,仅变d时,E不变;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qU=mv2;侧移y=,偏角tgф=

加速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方向:L=vot

竖直:

tg=(θ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速度:Vx=V0

Vy

=at

(为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位移:Sx=

V0

t

Sy

=

(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③圆周运动

④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结论:

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

证:

(的含义?)

二、恒定电流:

I=(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电阻定律:R=(决定)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e

-I

r=

IR

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电功:

W=QU=UIt=I2Rt=U2t/R

电功率P==W/t

=UI=U2/R=I2R

电热: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

P=IU>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单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1、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见下表):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流

I=I1=I2=I3=……

I=I1+I2+I3+……

三个重要性质

电阻

R=R1+R2+R3+……

1/R=1/R1+1/R2+1/R3+……

R=

电压

U/R=U1/R1=U2/R2=U3/R3=……=I

IR=I1R1=I2R2=I3R3=……=U

功率

P/R=P1/R1=P2/R2=P3/R3=……=I2

PR=P1R1=P2R2=P3R3=……=U2

2、记住结论: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②当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反之则减小。

3、电路简化原则和方法

①原则:a、无电流的支路除去;b、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c、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d、理想电流表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e、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②方法:a、电流分支法: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加工整理即可;b、等势点排列法:标出节点字母,判断出各结点电势的高低(电路无电压时可先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节点间的支路画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注意以上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

4、滑动变阻器的几种连接方式

a、限流连接:如图,变阻器与负载元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为U,此时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红为,其中Rp起分压作用,一般称为限流电阻,滑线变阻器的连接称为限流连接。

b

、分压连接:如图,变阻器一部分与负载并联,当滑片滑动时,两部分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对应电阻也发生变化,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其中UAP=

,当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时,负载上的电压范围为0~U,显然比限流时调节范围大,R起分压作用,滑动变阻器称为分压器,此连接方式为分压连接。

一般说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比用电器的电阻小得多时,做分压器使用好;反之做限流器使用好。

5、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6、电路故障分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要求掌握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总I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再讨论其它

2直观法: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U

U

r=0

I

O

E

U内=I1r

U=I1R

定性分析:RI(=)IrU(=E-Ir)

RI(=)IrU(=E-Ir)

特例:

外电路断路:RIIrU=E。

外电路短路:RI(=)Ir(=E)U=0。

图象描述: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U—I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qE=qU外+qU内

在某段时间内,电能提供的电能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电源的电动势又可理解为在电源内部移送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I

EI=I2R+I2r

说明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总功率。P=EI=

RP,R∞时,P=0。

RP,R0时,Pm=。

(4)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U外I

定性分析:I=

U外=E-Ir=

从这两个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P

R

O

U

I

O

R1

r

R2

R=r

E

E/r

E/2r

E/2

定量分析:P外=U外I==(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最大,P外max=)

图象表述:

从P-R图象中可知,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有两个外电阻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可以证明,R1、R2和r必须满足:r=。

(5)内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指电源内电阻发热的功率。

P内=U内I=

RP内,RP内。

(6)电源的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η==

当外电阻R越大时,电源的效率越高。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η=50%。

电学实验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G

R2

S2

R1

S1

R1

S

V

R2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2,调R1使表满偏;

闭s2,调R2使表半偏.则R表=R2;

一、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计算比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A

V

R大

R测==RX+RA

>

RX

适于测大电阻

Rx

>

A

V

R小

R测=

适于测小电阻

RX

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动端与a接时(I1;u1)

,I有较大变化(即)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计算比较法

Rx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E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

R滑全>n倍的Rx

通电前调到最大

调压

0~E

0~

电压变化范围大

要求电压

从0开始变化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R滑全>Rx/2

通电前调到最小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R滑唯一:比较R滑与Rx

控制电路

Rx

Rx

限流方式

分压接法

R滑≈Rx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滑

实难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②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0开始变化。

③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

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

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

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1)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

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

(2)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

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

(3)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4)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电路(供电电路).

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实物连线的总思路

分压(滑动变阻器的下两个接线柱一定连在电源和电键的两端)

画出电路图连滑动变阻器

限流(一般连上一接线柱和下一接线柱)

(两种情况合上电键前都要注意滑片的正确位

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连接总回路:

总开关一定接在干路中

导线不能交叉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四、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从安培力F=ILBsinθ和I=neSv推出f=qvBsinθ。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E=k)

(B=

B=k

)

(u=)

(

R=

R=)

(C=

C=)

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B=

;

B=

;

E=BLv

B=

B=k(直导体)

;B=NI(螺线管)

qBv

=

m

R

=

B

=

;

电学中的三个力:F电=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f

、B

、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时,f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B与v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规律:

(不能直接用)

1、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

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

4、圆周运动有关的对称规律:特别注意在文字中隐含着的临界条件

a、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又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篇3

一、遵循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前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备课本、做习题、搞题海战术。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宝贵的,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又比较琐碎。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我们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准备一本《考试大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弥补特长生由于进行专长学习而耽误的时间。比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考纲要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在考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复习才能真正把握要点。

二、夯实基础,融会贯通,中西结合

这一点是历史复习备考永恒的话题之一。历史学科与所学其他学科完全不同,不管解决试卷中的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用史实说话,因此,必须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将教材表述变成自己能灵活运用的具体的史实,从容地面对高考。

1.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历史知识

例如: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经济上,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形式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要依据历史教材提炼基础知识,发挥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

比如:对于百家争鸣要把握其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学派以及这一局面结束的必然性。

三、科学训练,提升高考答题能力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所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否得以提升,取决于日常的具体训练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善于把握和质疑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要善于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精选精练习题,讲究效率,加强针对性,同时注意拓宽思路,及时总结和反思。

四、关心现实,巧学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已成为趋势,但是,历史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对于现实热点的复习和把握要注意:既要重视对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归纳,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要注意对时政热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篇4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篇5

一、第一轮为基础过关复习模式

这一轮的复习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宏观和微观的原则;二是点和线的关系;三是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具体做法是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到线、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科能力的训练。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本以章为单元展开,多数情况下,一章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章下设若干节、节下设若干子目。章、节、子目的标题是对相应部分的概括。复习过程中,先搞清楚各章之间的关系,然后弄清每章中各节之间的关系。最后落实在每节中的每个知识点上即考点上。对于考点的复习力求全面细致。

从章与节的关系上,要建立各阶段历史知识的横向结构,归纳阶段特征;从节与节的关系上,梳理同一阶段内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线索。在每一节中要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复习中,应以有关历史阶段的特征为中心,组织有关内容,形成各阶段的历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构架为一棵知识树。以各历史阶段的特征为纲,串联和整合相应阶段的高考知识要点,并运用图表的方式整理出各阶段历史发展的线索与各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历史知识构成的总体网络结构后,就可以在结构的指导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结构内的有关知识和知识要素。

另外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能力的训练放到首位。这里的能力即包括相关的学科能力,如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表述能力等,同时也涉及到做题能力的训练,如审题能力、答题的格式、表述的简练等。

二、第二轮为主干知识复习模式

这一轮复习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考纲》的利用问题,二是学科内的综合问题。具体做法是以《考纲》为依据,根据《考纲》的变化列出当年考试的主干知识,并将其划分成若干复习模块。复习中,第一步整理有关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梳理出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它的阶段性特征。专题的整理要注意综合性,要前伸后移,时间上贯通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内容,做好纵向的复习;第二步要理解有关的背景和影响,注意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做好横向的比较和复习;第三步要寻找与政治和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做好跨学科的复习;第四步要和现实相结合突出它的现实意义。

这一轮的复习时间可长一点,知识点的整理要细一点,难度要大一点。同时要做好综合试题的训练。

三、第三轮为问题复习模式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试题多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它们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中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做到学以致用,以利于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轮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问题的选择要有科学性;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要有启发性;三是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一阶段复习的目标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整理出与此问题有关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选择要依据《考纲》、当年的时政热点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同时要找到政、史、地三科的共同切入点。复习的程序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作为背景;2.梳理与问题有关的三科知识;3.运用相关的学科思维来做题;4.注意问题的现实意义,最后回归问题。

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心时事,关注现实,跟踪热点,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复习中要使热点问题中的学科知识重点化,凡与热点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即使不是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因为综合试题的设计,必然围绕题目的主体立意编排学科内容,而不是以各科的重点内容为中心,学科的知识服从并服务于整个试题的立意所在和价值取向。

这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5月,占时不要太长,大约2~3周的时间足够,同时一定要做好三科老师的协调,要坚决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

篇6

一、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底,这方面的能力的开发训练,我认为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

(一)教给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教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教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结构体系中,以便更好地掌握。

(二)帮助学生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的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高考更是突显了这一点,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在考试成为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今天,做题的技巧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具体的做法是教给学生做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历史学科高考试卷中材料分析题是一个难点,因而我在教学中强调做材料题的三部曲:读、找、答。“读”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要求粗读后细读,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带问题阅读尽快获得有效知识信息,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等。“找”是解题的关键。主要是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相似点、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意图、找出不同材料题的不同要求等。“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观点,认真书写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并不断得到提高。我们的学生参加高考之前,他们要做好多的材料题,因而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在归纳中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得到了巩固,在总结中也可以使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归纳和总结中能使学生找出做材料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1、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比如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先由学生分组设计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老师授课中可以大家一起来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氛围。

篇7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二、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便于学生的记忆。

三、探索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地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四、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给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五、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的把握以及对宏观历史的认识,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涵,强调再认、再现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透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努力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而非零碎的历史知识。其关键在于要确立历史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即所谓的“立体知识教学”。

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是指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历史经历世代交替的链式结构发展,把握纵向线索,就能贯通来龙去脉,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而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是指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它包含了共性与个性、本质与现象、普遍与特殊等历史范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完整的、立体的知识树。这样,学生就能非常清晰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就能从深度和广度的层次上认识事件之间的本质和结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和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篇8

关键词:高考 历史复习课 业务学习 学生指导

高考在即,我们历史备课组开展复习课听评课活动力争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复课效率。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老师,教法单一,常常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复习效果也不理想。我觉得复习课大有学问,技巧多多,更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一堂好的复习课一定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在这里谈谈我的一点粗浅认识,愿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加强考试说明的研究和教师业务的提高。

高考历史考查范围广,内容繁杂,时间紧迫,加之学生畏难情绪较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在短暂的时间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复习课的吸引力。为此必须以考纲为纲,重点突出。

(一)明确考点范围,把准考点。

《高考考试大纲・历史》是高三毕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体现了教材的主干知识。不管考试千变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各地历年的高考题均不超越考标。所以要按照考标规定的范围组织高考复习,考标没有罗列到的知识点可以忽略, 罗列出来的要一个不漏。当然与考点有联系但考标没列出的内容,讲解考点时作必要的简练串讲,但不要求学生掌握。复习课讲述注意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将考标要求的各类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类与细化,立足于基础知识,并辅以条理化系统性强的板书,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准确解读考标能力层次要求。考标将考点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复习时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要求。对识记的考点就要求学生识记,不必再加深难度;对于理解、运用要求的知识点,则结合考试命题趋势,设计一些灵活、联系实际的问题,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能力训练坚持适度的原则, 有梯度,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从考标中找到题眼,有的放矢训练复习,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从能力立意看,都是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要依据考点的主干知识,从考标中找到题眼,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和引用一些能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的新题型、活题型对进行训练。这样复习教学与毕业考试紧密相连,更能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加强学法指导,消除学生复习的畏难心

当今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仅是知识技能训练,老师还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要授以学生读书、听课、记忆、审题及答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日积月累还会生出对历史的兴趣。

(一)传授读书之法。“读”是复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照《考标》要求通读教材,将课本“由厚读薄”,以及“由薄读厚”,并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理解上还存在的障碍,同时学会作读书记号和写批注。如在每个子目、知识点上标记清楚,分层次划框框,圈点点,做笔记,使学生对考点范围和要求都心中有数。教以学生考前“快速阅读”法,在课堂上做“闪视”练习、计时读、跳读等,学生往往积极响应。

(二)听复习课的方法。常会见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确实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死记硬背,但不会整理知识,找不到精髓,不会思维方法,最终成绩上不去。这就要教学生学会听:如何整理重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如何掌握历史知识要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要将自己归纳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积极思维,将学习引向深入。

(三)审题、答题的方法。近年的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已从单纯的记忆型向研究型、开放型转变。但在评卷中发现,有些学生不会阅读,不会审题,语言表达能力差,失分较多。因此,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练习和讲评典型试题,包括近年的一些高考题,让学生熟悉题型,学会解题、答题: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阶段的知识点。

(四)记忆的策略和方法。高考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学生知识巩固的程度。学生对历史知识反映最大的就是难记易忘,因此历史教师要研究记忆的规律、方法。告诉学生:1、有效记忆的条件①目的明确②注意集中:适当的环境、适度的紧迫感、善于控制自己、有坚强的意志等等③观察仔细④积极思维⑤信心策略⑥复习及时;2、记忆的策略:次数、顺序及时间间隔与其它学科的合理的搭配等;3、记忆历史年代、内容、意义的各种方法:如特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口诀诗歌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巧合记忆法等不胜枚举;4、读记的目标:重点记忆,准确无误;理解记忆,左右逢源;联想记忆,举一反三。除此,还要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和竞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快速持久的记忆。

篇9

关键词:浙江省;选考加试题;特点;策略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参考文献:

篇10

高一新生,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对历史学习的正确认识。不能误以为历史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背记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一、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二、充分理解记忆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三、正确理解分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

四、有效准确的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二.历史记忆力方法1.分段。

先阅读课本,并按要素进行分段,如将一段段文字分解成背景(远因)、近因、进程(事件)、内容(措施)、影响等历史因素。因为历史一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书中讲述的前一件事情的影响或者结果就是后一件事情的原因或导火线,通过分出各个要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条理性,把历史真正连成一条线了。

2.浓缩内容。

把分成一段段的内容浓缩成简短的内容。比如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就可以浓缩成打破垄断、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和扩大基础这16个字。“打破垄断”是指打破的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提高素质”是指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通过归纳,用几句话就可以把这个制度影响说清楚。为了方便记忆,同学们可以把归纳的内容写在书页的相应空白处。

3.浏览背记。

最后再浏览一遍课本,只看归纳的要点,如果看到要点可以回忆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说明已经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三.三个历史学观新课标历史题重在探究

近年来的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观察”、“考察”、“研究”的近代历史学特征,背历史事件、记忆历史结论的时代已结束,迎来了探究历史的新高考。现在的高考历史试题设计,表现为要考生通过一套历史思维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考生自己推论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经过与结论,新课标高考表述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测量。

朝四个方向思考历史问题

实践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对做历史题没有底气,甚者无从下手,其原因就出在历史思维取向不清。历史思维有四个取向:即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对历史事件做合乎逻辑的解释的方向思考问题;从人性的方向思考问题;从经验的或与经验相联系的推理及对有关系的历史现象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从社会和文化是渐进的、一贯的进步方向思考问题,即历史思维的史学科学化、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历史进步观取向。有了这样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做题就有头绪。

以公认史学观评判事物

篇11

关键词:高考历史;备考;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1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4.102

一、通读历史教材

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读教材,而读教材需要读的内容有哪些?笔者认为需要读目录、读引言、读课文、读插图、读材料、读地图、读引文、读注释、读思考题、读大事年表等。通读教材需要教师给学生提出三个明确的要求:其一,在了解章节目录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二,通过分析与归纳,弄清每一个方面都讲了几点,每个点又包含了哪些内容,且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其三,找出每个章节的关键词、核心语,明白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并划出来加强记忆。

二、整合知识结构

每一块知识都有其结构,高中历史教材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部分,再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而中国古代史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每一社会又分若干时期。这些知识结构我们仅从教材的目录上就能看出个大概。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历史概念也常常有固定结构,如一个历史事件一般包括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性质等几个方面。甚至其中每一个方面做分析时也是有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也包括:一是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二是原有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直至激化,于是便爆发了革命。

教师要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从构建知识体系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本质特征。

三、联系知识点,融会贯通

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要善于联系,只有善于联系,才能整合贯通。联系知识点,最主要的是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纵横联系。纵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的,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特点也不同,一定要将其前后连贯把握,切忌割裂。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的,就是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的特点不同,要学会横向的比较进行联系。

二是中外联系。中外联系就是复习中国历史时,要将历史现象或者事件放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复习世界历史时,也千万别忽视了要联系中国。比如,复习列强侵华的历史,就一定要联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再如,复习三次科技革命,就一定要联系其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是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机遇等问题。

四、注重探究思维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观点论证评价题,这类试题因为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所以特别有利于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特别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思维,见仁见智地进行探究,也最能反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水平。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让学生根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找准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论证评价的要素,进而形成丰富的答案。

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由于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由于答题丰富性的差异,所以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一定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思维模式是不是完整恰当,对问题的认识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不是能较为完整地解答认识观点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学生在考场上均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具体表现为在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时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考虑问题全面,认识问题有深度,而且常常能发表自己鲜明而独到的见解。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的是思维狭窄,知识贫乏,证据与观点之间缺少联系,推理不合乎逻辑,论证评价苍白无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加强这一类题型的训练,促进学生灵活地思维,从而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

五、重视限时训练

我国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抽样,能力覆盖。事实证明,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要想取得高考的最终胜利只能是空想。所以,在历史高考备战中,我们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内容如下。

1.重点训练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快速、准确而完整地完成题目的解答的能力。

2.重点训练正确地解读并充分地利用给定的材料,特别是文言文材料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

3.重点训练分析能力、概述能力、比较能力等。

4.重点训练找准答题角度的能力,并在关键词上下足功夫。

六、精选练,重评析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我们不主张学生拥有过多的资料,只要重点选用一本即可。而教师则与之相反,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料,且学会精心选题。在选题时,准备让学生做的题,教师一定要自己先试水,对一些偏题、怪题、难题、超范围题、答案模棱两可的习题,坚决不让学生做。在编制试卷时,一是要根据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编,做到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的统一。例如,试卷的长度、题量、题型、分值、难度系数等均要与高考保持一致,要具有示范性。如此,学生既能熟悉多种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又能从心里明白高考各项能力的要求。二是编制的试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在平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心编选,要找出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档案”,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做到“题不错二”。

篇12

我们说的背书,决不是死记硬背。背书不仅要勤奋刻苦,更要讲究方法、技巧。背书如果不得其法,往往事倍功半。做了过多的无用功是某些学生背得比别人多却考得没别人好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历史究竟如何“背”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一、把厚书“背”薄

教材是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正是我们要背的书。但人教版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就有68万字,再加上两本选修教材,字数超过110万,比120回的《红楼梦》(约100.9万字)还长。如此囊括古今、包罗中外的“厚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背下来是绝无可能的,也是毫无必要的。要掌握它,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提纲挈领,将那些体现历史阶段特征(横向)、构成历史基本线索(纵向)的主干知识提取出来,认真归纳整理并理解记忆;同时注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由知识要点(点)――阶段特征(纬)――基本线索(经)构成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历史知识网络。这种“削枝去叶,突出主干”的背书办法,不但可以将厚书背薄,减轻记忆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梳理主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地防止对知识板块的遗忘和疏漏。在这个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语言表达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历史思维、文化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这些素养和能力正是“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强调的重点考查的内容。

二、把薄书“背”厚

因为“背”历史一般都是从背教材开始的,所以“由厚(教材)到薄(主干)”是顺向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教材内容。但要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具体的历史知识点,还必须有一个“由薄到厚”的逆向学习过程。同学们自己整理的主干知识结构、课堂笔记、“新课标”以及“考试说明”都是概括性很强、相对笼统的“薄书”,但其中每句话都包含了很多知识要点。我们不仅要掌握每句话包含的知识点,还要追根溯源,找出与这句话相关的知识点,力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左右关联都一清二楚。这样,本是一册构建历史框架的“薄书”,由于不断被填入相关知识点,也就变得越来越厚了。

篇13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00-02

历史是悠久而漫长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有着收获,同样也有着诸多的困惑。带着这些困惑我引领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看到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品到多滋多味的历史。现在的历史教学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课改的冲击,如何教好历史,如何学好历史,让历史从服务于学生的高考发展为服务于学生的人生,是历史教师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今历史课改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困惑摆在我的面前,同时也引发我更多的思考。

一、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初中历史是编年史,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都重视不够。而高中历史是专题史,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是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之上的,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式结构要求有初中的编年史做基础。但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储备不够,学习方法单一,只靠死记硬背,缺乏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学生初中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紧、任务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怎么办?我在这些年的历史教学中总结出,要做好衔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观念。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以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多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把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贯彻到位,尤其不能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块。

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丰富的历史书籍,博学的同行和老师中间汲取营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有一种对历史教育的热情和热爱,把它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

3.历史教学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依赖丰富的史料、实物,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比较零散,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记忆效果很差。要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纵向联系。在教学中可节选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这一阶段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横向联系。而不同阶段的相似事件又可以建立起纵向联系。通过横纵向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就是知识体系。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二、怎样处理好“一标多本”的问题

新课程一标多本,采用专题模块形式。专题模块教学,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章节式编年史的结构,拿到教材,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进入了高考的第二轮专题复习,这是很多历史教师在进入新课改后的共同感觉。现在各地主要使用的几个版本有岳麓版、人教课标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等等。各地版本虽不同,可高考是以课标为准的,需要处理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所以怎样来处理知识,处理到什么程度,哪些该讲,哪些可以省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转变观念。应将教科书看作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而不是唯一的材料和资源,应将教科书视为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助力工具之一而不是万能的。这种意识的明确,观念的改变既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其次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注重新情景、新意境材料的应用。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和不断充实上来的知识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应用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透视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第三、重视课标的指导性和充分利用各教材的互补性。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否则只是教一个版本教材,那肯定是要吃亏的,因为你可能会由于只教了这个版本的教材而忽略了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集中解读和指导。

三、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

你可能会问,这还算是困惑吗?处理的不就是历史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不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吗,把教材内容全部吃透,把考纲考点全部落实到位不就得了吗。可是这样的上历史课,“一讲到底”,讲的内容非常枯燥,教师“发放”的尽是课本知识,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历史知识并未因教师的讲解而变得活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看书。所以这就看出历史教师面临的新的危机和问题——能力储备危机。

四、怎样让历史课成为充满个性的历史课

篇14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有益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08-001

现在的学生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同时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何将它们的好奇心引入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上,让他们高效地接受高中历史、理解高中历史,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明确历史、现实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无用的知识,而能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那么,想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就要把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

1.首先,一个优秀的教师,第一是要熟知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每节课堂的知识脉落、重点和难点,并挖掘其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克服教学中的单一性和约束性。解决了吃饱和吃了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历史学习。

2.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要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否则,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只会弄巧成拙。对于那些著名专家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去借鉴,而不能盲目的依照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直接应用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学到其形,而未能领会到其中精神实质。所以即使使用了,教学效率不一定就会提高。

3.现在的高中考生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十年寒窗苦,就为“高考”做准备,甚至仅仅一场高考就能决定每个人的未来和命运,所以高中学生对每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很重视。教师必须研究每一年的高考试题,然后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研究,再用这些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能找到重点去学习,使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4.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需要记的东西很多,除了历史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去记忆,尤其历史大部分都是需要去记的,而历史知识往往都是一件历史事件,一般需要记的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重要人物等等。因此学会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们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顺口溜,这样可以将提问变得更加有意思,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历史,学以致用,归纳重点

1.教学首先要侧重于归纳历史知识点,并以重点为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窍门。高中历史知识基本体系是由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组成的,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掌握不好基本的历史知识,就积累不起来历史素养的基础。

2.例如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联系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例如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实现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再者追本溯源,到现在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然后进行这些话题讨论,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每个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是都感兴趣的,有些学生只是为了高考才去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找到突破口,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障碍,并引导他们产生好奇,当学生急于揭开这些问题时,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对其进行思考,就会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高效课堂的益处

1.高效的课堂气氛,能够给所有学生自信。当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就会对课堂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这时候学生们对学习历史的热情也会提高。如果课堂一直都死气沉沉的,那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会感到困倦,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3.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具有自我控制力,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我控制,从而不影响他人。

4.最后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可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平时的提问中,让学生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让学生们都积极起来,同时高中教师应该偶尔放松一下学生的紧张氛围,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历史性问题的辩论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所学知识量大。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学会思考,同时也要会查阅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益处很多,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让学生更多地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章晓镭.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我见[J]浙江档案,2011(12)

[2]林李花.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