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区域经济;劳动生产力;产业结构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四)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我国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整合了区域产业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进行压缩,这就使得企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引进优质人才,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制,可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部门的技术投入,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以及实现银行资本深化在支持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先进知识产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发展意识。另外,政府也应该在金融资本深化理论的支持下,分析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不断地调整融资环境,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基础,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转化率。基于金融资本深化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上的明显作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完善劳动保障机制,避免“用工荒”现象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现代化人才提供满足其心理期望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产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央需要建立哪些整体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各级政府摘掉过去强调GDP的“紧箍咒”,全国政协委员、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高效率的投入和较高的效益非常重要,未来我国的政策体系也将逐步改变,比如现在有些部门就在调整上市公司结构,使新的独角兽企业尽快上市,给老百姓更多的优质资产和财富增值的选择。
姜洋:建议加快期货法立法工作推动期货法尽快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8日在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今年的提案是加快期货法立法工作,推动期货法尽快出台。”他说,现在中国大宗商品进出口总量非常大。过去,国务院期货管理条例在我国期货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下一步,我国原油期货上市以后,就有很多国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的参与,没有法律调整、规范相关关系,这对开放是有影响的。
**集团更名为&&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然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作为企业经济效益自然是第一命题,只有处理好围绕经济效益的诸多难题,才能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升级。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集团公司只有积极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深挖内部潜力,从科技创新、项目攻关、规模效益释放、政策红利争取等方面扎实开展减损增效工作,通过契约化管理、包字下井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企业真正迈上现代化企业的征程,下面我就企业减损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减少消耗成本是企业减损增效的有效途径
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等等各类成本,通过契约化管理实施到位、包字下井等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力投入、材料使用等消耗成本逐次渐低,在企业减损增效方面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各个基层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年度经营目标,以表单化管理为载体,积极实行降本增效。通过与先进水平对比、与历史对比寻找差距,精细测算、精准施策,制定出降本增效清单,列出了具体管控措施,过程中坚持日跟踪、周分析、月评价,同时利用正向叠加、反向补正的工作措施,为整体降本增效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2、以预算管理为切入点,抓好降本增效强落实。月度对工序、要素、价值因素进行精心分析、精细测算,将降本增效目标作为预算目标,两者贯穿融合,整体策划各单位生产经营工作方案,通过预算表格,形成了价格、消耗、结构、费用、采购、销售等要素管控目标。通过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的工作机制运行。
3、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促进成本指标持续改进。制定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策划对标管理工作,督促各单位自主开展对标工作,全年有计划开展,按照“请进来,走出去”对标思路,增强区域企业交流互动,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补短板,实现成本指标持续提升。
二、加强创新创建发展,培育减损增效新平台
1、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增添降本增效源动力。创新开展“一计一策一事”活动,全面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热情,挖掘降本增效潜力,按月组织全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供降本增效新思路、新方法,并进行“优良中差”评价,建立奖惩办法,通过项目有效运行管理,创造性的改造和管理措施将不断涌现,大量降本增效的工作思路、方法会得到应用,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2、以精准绩效为导向,促进降本增效再提升。健全多层级网格化绩效管理机制,通过抓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指标,精准绩效,为解决瓶颈问题提供支撑。及时调整绩效考核中的特别条款,将关键指标与关键人员相挂钩,制定奖励方案,极大地激发岗位人员指标攻关的热情。
三、企业只有高质量发展才是长久之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
推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全方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实现动力转换。动力转换是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实现动力转换,就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其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是实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推动效率变革,就要坚持效率导向和价值导向,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运营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整体效率提升。
3、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提高创新能力,就要重点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勇于和善于进行管理变革,消除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弊病,大力推进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完善公司治理,构建灵活高效、符合行业特征、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管理模式。
这里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指标是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即广泛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自由的提高。
证据显示,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尽管高速度,但并没有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福利的快速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在于:工业化阶段的特点、劳动力结构、服务业和城市化滞后、政府角色错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展缓慢等。
不过,这些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开始改变,伴随广大人民生活水准和福利改进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展望未来,中国即将迎来高质量的经济增长阶段。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 增长质量的好指标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食品支出是满足生存的最基本消费,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可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准、经济自由的程度和人们其他各种超越性追求的程度。所以恩格尔系数是目前最简单直接的指标,使用最为广泛。恩格尔系数也是最稳健的指标。
长期看,恩格尔系数伴随收入水平提高而稳定下降,不论国家、文化、种族、发展阶段、制度背景和人口特征等,该指标特点是一人一票。计算算数平均值,使用的是相同权重,每个家庭被同等地位对待。
我们的研究使用了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支出调查”数据,该数据将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内容采用日记账方式按月收集的数据,这也是编制CPI的重要依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带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极大地降低了中国人平均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0个百分点,这是全世界范围内了不起的成就。
具体地:1979年,农村恩格尔系数近70%,基本接近赤贫水平,现在则不足40%,接近小康水平。1979年,城市恩格尔系数近60%,现在降低到35%。毫无疑问,经济增长带来了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从绝对水平上看,经济增长降低了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率同样值得关心。从各年度的恩格尔系数变化率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的系数变化差别较大。固然有测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背后的经济增长质量。有些模式的增长,使得一部分人受益很多,其他人很少或者不受益;有些模式的增长,使更广泛的人群受益。
全国平均的恩格尔系数,能够更好地反映家庭生活水准的改善程度和经济自由的程度。我们发现1998年前,GDP增长速度越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得越多。1998年后,GDP增长速度越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得越慢。换言之,高速增长不是普惠的,没有促进人民生活水准的普遍切实改善。中国亟须提高增长的质量,扭转这一发展模式。 增长速度如何影响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是否与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从多年的数据对比分析看,的确紧密相关。
增长速度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而且增长速度越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得就越多。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增长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样的增长模式能让更多人普遍受益。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将恩格尔系数与经济增长变化分为两大阶段。1998年前,增长速度越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得越快。增长带给人们福利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1998年后,增长速度越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得越慢。考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规律类似。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影响截然相反,这一趋势值得重视。
为什么高速度增长并没有使恩格尔系数更快的下降?可以从几个因素来分析:
首先,收入分配深刻影响了恩格尔系数变化。恩格尔系数给予所有家庭同等权重,经济增长速度计算的是总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这些增量可能集中在少部分群体那儿,大部分的人并未受益,那么增长不会带来恩格尔系数的快速下降。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经济生活中有十个年平均收入100的家庭,每个家庭食品消费均为30,恩格尔系数为0.3,如果只有一个家庭收入增长为200,食品支出增长到40,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所以食品支出增长幅度小于收入增长。那么,经济总量增长为10%,但是恩格尔系数仅下降到0.295。但是,如果经济增长是普惠的,每个家庭收入均提高10,增长率还是10%,这时食品消费支出即使增长到32,恩格尔系数还是会下降到0.291。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增长率,普惠的经济增长能使恩格尔系数更快下降。
其次,食品类价格指数变化带来的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影响大,如果经济中低收入家庭数量多且食品价格增长很快,即使经济高速增长,穷人收入也有所增加,但他们的恩格尔系数没有明显下降,表现为整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
再次,经济过热式高增长往往是由高投资或者无效投资带来的,伴随着通货膨胀与产能过剩。在这个过程中,收益被少数人拿走,大部分人没有因此而获得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且,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以加强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兴建大量“面子工程”,与民生幸福没有多大关系。
另外,1998年加入全球化经济发展以来,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批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市场且供应量巨大,企业可以一直以极低的工资招到工人。所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完之前,工资没有上升,大部分人生活水准提高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密切。
可以从数据分析看出,城市化和服务业滞后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快速工业化阶段资本的作用大,所以产出更多被资本所有者获得。而服务业迅速发展能解决包括低技能劳动者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且服务业中人力资本作用更大,劳动者能更大程度享受经济增长成果。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对滞后没有让高经济增长更快降低恩格尔系数。 高质量增长阶段到来了
综合分析目前经济所处的阶段,可以预见,客观条件和政府意愿都已经进入成熟期,能更广泛提高人民福利的增长阶段已经到来。
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已经奠定。有关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的悲观论调,是基于部分低端制造业而言的。在全球产业链中日益提升的中国制造业地位和迅速改进技术提升效率的能力,使得中国可以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上的优势。这是下一阶段高质量增长的基础。
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来临,也正是提升增长质量的好兆头。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往往伴随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和环境污染。但从过去两年看,中国已悄然转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由此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效率提升,进而促进了大众实质收入的提高和福利的改进。
同时,新的人口红利正在显现。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未来十年我们将增加近1亿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劳动力,这是实现高增长质量的核心资源。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意蕴深长,不仅会增强创新活力,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还会壮大中等收入阶层,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
王教授多年研究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怎样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新发展格局。
从长周期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然后为我们解读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效能,构建新格局,以及中国在经济崛起的颠覆性挑战和美国的对比等多层次、多角度为我们系统深度解读。
使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教授的授课理论功底深厚,内容详实,丰富,课题深入浅出,既有金融理论的系统阐述,又有典型案例数据的有效支撑。
近2年来,通过积极的宣传、系统的培训,《指南》已全面走进我们重庆各级各类的幼儿园,其精神和要领在重庆市幼教工作者中已达成基本共识,并正在指导、促进着重庆市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改革和保教质量的提升。
儿童的发展特点是复杂、奥妙无穷的,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元、动态的。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多方共振的结果。因此,对《指南》的理解学习和贯彻落实还需要不断地深入,对《指南》的宣传范围和力度还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强。让《指南》不仅走进幼儿园,还要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不仅要领会《指南》精神和要领,改变我们的认识,更要把《指南》精神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惠及每个孩子的成长。
《指南》精神告诉我们:
儿童的发展不成熟,但绝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具有无边的好奇、无限的勇气和宽容无邪、不存偏见的原始创造特质。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倾听他们。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是一个逐渐发酵的过程。发展迟缓可能是问题,但发展阶段超越也同样令人担忧。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合儿童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儿童的学习是由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基于经验的知识。幼儿时期是经验获得的关键期。游戏、玩耍与学习并不矛盾。因此,要让幼儿在游戏、生活的体验感知中学习。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长城战略咨询23日在京联合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总估值达628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经济为特征的独角兽企业蓬勃发展,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增长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较上一年增长25%,总估值达到6284亿美元。其中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等10家企业估值超过10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独角兽企业在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后集中爆发,技术创新型企业持续增加、人才驱动特征显著、国家高新区成为独角兽企业摇篮等特点,呈现出2017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群像。独角兽企业代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新经济的特征。
报告显示,我国独角兽企业广泛分布于18个领域,其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和物流成为独角兽集中爆发领域,数量占比达到56%。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零基预算”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围绕“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工作目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力保障“三保”等重点支出,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为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1、公共预算。全县地方收入拟完成51205万元,增长5.5%;上级补助收入拟完成163295万元,调入收入拟完成16920万元,收入总计23112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23112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596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拟安排42680万元,调出资金16920万元,收支平衡。
3、社保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拟完成2285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拟安排2118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当年结余1667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2020年上级转移支付实际到位情况,编列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万元,转移支付支出2万元。
全县57个县直部门的部门预算收入拟安排18221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97252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4988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4011万元,上级财政补助75960万元。拟安排支出18221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2077万元,项目支出110135万元。县直部门预算(草案)均为平衡预算。
三、重点工作
2021年,我县的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防范风险的压力将更加巨大,我们必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作为,主动自力更生,打好一场深化“四保一防”的生产自救战役。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政策传导机制,发挥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用,巩固减税降费成效,让企业和群众有实打实的获得感。发挥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引领作用。发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导功能,重点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型建材产业、农副产品深精加工行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形成全县“一盘棋”抓产业发展,“百家争鸣”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以争取金融试点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明确目标抓落实,对标对表精准投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开展。积极推广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工作经验,统筹做好继续帮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落实省委“1+5”工作要求,村支部书记报酬提高到3340元/月。稳步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四年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城乡公用设施。落实“两需求一贯通”稳就业,集中财力办好批民生实事,加速推进职教城、县中医院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低保、优抚相关政策。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推动乡镇污水处理逐步全覆盖。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为重点,扎实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敬的×书记、×书记、×校长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与××大学市校合作签字仪式,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市校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大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化学与化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也是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盐、煤等矿产资源,石化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市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相继建成了××、××等国家、省大型企业,以及炼油、甲醇、三聚氢胺等一批工业项目,特别是XX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支柱产业、十大企业集团和八个工业园区。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人才、科研优势与我市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xx”规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来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突出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石油和化学、林纸林板、玻璃及电光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膨胀总量,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人才的保障。我市与××大学开展市校合作,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全市人民的愿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这次市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市校合作项目在××顺利实施,为××大学在××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政府与××大学的全面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对比美国、德国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高质量就业是人才与技能的竞争;
推动高质量就业,要考虑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要将提升就业能力与提供就业机会相结合。
“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在保持就业数量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状况,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中国提出的“推动和提升更高质量的就业”很有意义。要落实这一理念,要十分重视适应高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劳动力队伍的技术与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美国、德国、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政策战略对比分析,从国际角度来观察何为“更高质量的就业”。
美国总奥巴马通过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要将美国企业在境外的一些工作岗位“回流”到美国本土,从国际劳动市场中争夺更多的就业机会。其实,将质量技能含量低的中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美国的实际问题。
而德国制造业可以说在各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他们将高端技术的核心部分留在本土生产,中低端零配件外包,然后再运到德国,在国内组装后再出口海外。德国通过在本土不断发展和完善制造业,不断创新和改进产业技术,追求产品附加值,同时注重产业链上人才技术能力的提升,以高端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优势占据全球制造业市场主导地位,奠定了德国制造业良好的战略基础。这种做法对追求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可持续作用,德国的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
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前期已经积累诸多技术研发经验,再加上内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日益增加,已具备开发自有品牌、培育国内市场、摆脱低端制造束缚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在低附加值领域徘徊,要想尽快摆脱这种状态向中国高端领域进军,显然对中国是个挑战。在国际产业分工不断细化的形势下,中国要不断加快产业链的升级和完善。在从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的转型过程中,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人才技能的开发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比美国、德国和中国的情况,不难看出,这场全球性的竞争与其说是就业战争,还不如说是人才和技能的竞争。德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也要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在保持就业数量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技能的提升,只有两者并举,更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更加稳定就业的目标才能得以推进和实现。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考虑五个因素
当前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影响的情况下,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认为需要考虑五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在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提出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就要求投资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加讲求效益。在能源、食品、生产性的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应有大量增加,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对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并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以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些又同就业的数量和更高的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比如,未来中国和印度的新兴经济的增长是肯定的,而这种新型经济体对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影响是持续的,一定会使全球的消费市场增加大量需求。人口大国对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又一定会推动相关资源价格的上涨。可以预测,由于消费品需求增加,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空间也会扩大,随之而来的资本投资业会增多。只有人才技能与素质得到提升,相关科学技术得以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这样巨大的市场需要。
第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一是要通过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政策标准对工作环境和就业条件进行评估(可结合体面劳动的框架);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就业法律和政策,包括工作时间、职业安全与卫生、工资、劳动合同等,但同时又要注意避免过度制定法律,以免产生负效应;三是更重要的是要对现有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的有效性。
第三,就业市场方面。一是要建立有活力的、并能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就业市场;二是要注意平衡劳动维权与灵活就业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把握好制定劳动维权的法律规定的度,在保证劳动者权益的同时,避免对企业造成困扰;四是要注重解聘门槛和招聘标准之间的平衡性,以保证工作质量与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
第四,就业能力方面。对个人而言,要注重就业能力的提升,确保劳动者具备相应的技能,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就业质量;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劳动者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工作机会是对就业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条件。劳动力市场要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否则人们一旦失业,就可能会无路可走。例如,在希腊,一个人如果不想失业,避免被雇主开除,就要寻求劳动保护。为了保证所谓的就业稳定,即使工人能力和技术与岗位不匹配,也不会被解雇。在这样的劳动市场中,雇主不会主动地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雇员虽不适应或不喜欢所在的工作岗位,但市场上没有其他机会可选择,这样的就业就谈不上高质量。调查显示,希腊的雇员就业满意度不高,这当然也就影响就业质量。而在丹麦,相关的就业法律门槛较低,雇主很容易创造新的工作机会,雇员一旦失业,也比较容易找到其他工作。调查显示,丹麦的雇员满意度比较高,就业质量也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从雇主角度来看,如果雇员一旦被雇用就无法解雇,即便是没有生产任务,也要支付雇员工资,请进容易请出难,那么雇主对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就会非常谨慎。从雇员角度来讲,如果雇员明知道本身无法适应岗位需要,但在市场上又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谈不上就业质量。因此,是否有足够的工作机会是对就业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关键条件。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是相对于我们过去利用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强扩需求促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言的。过去的发展进程中,要想抑制经济下行或者加速提升几个百分点,只要百亿、千亿、万亿资金投下,顿时就会产生巨大需求。在这个巨大需求环境里,企业即便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没有迫切提出高水平的要求。在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强扩需求、经济刺激手段受到限制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常态的竞争水平支撑,新常态的竞争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
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难以适应常态的要求,而根本的症结在于科教不能有效支撑当前创新竞争的需求。而科技本不独立,是教育孕育派生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实施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的水平,最大限度缩短转换期。
二、实现发展新理念教育必须引领先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的创新、绿色、开放都需要教育提供更优异的创新人才、知识、文化,而协调和共享就更集中地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协调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城乡区域的协调等,要实现协调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协调。无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源头之策、根本举措。共享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服务产品。教育是政府向人民提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深刻影响人生发展的、附加值最高的公共服务产品,要实现共享发展的理念,就要向人民提供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育公平和质量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教育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性工程
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实现发展先进的理念要有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的优化改革,供给侧改革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强扩需求历史发展阶段积聚的供给侧的突出问题,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但即便完成了“三去一降一补”,如果供方缺乏创新竞争力,经济也难以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因此,供给侧要优化改革。二是要大力提升创新竞争力,这个创新竞争力来自人才、创新技术成果、创新型文化,这都需要教育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为此,教育要深化改革,提升效能,向供给侧提供高水平的知识人才和人才产品,提升供给侧的竞争力,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的竞争发展。从长远看,实施当前供给侧的优化改革战略措施不仅要调结构,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的优化改革做起。
此外,几十年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机构也经历了多轮改革。1982年政府机构从100家改掉了36家,1993年从86家改到了59家,1998年从49家改到了29家,最近的大部制改革改到了25家。在漫长的改革进程中,众多的部门消失了,许多部门职能转换了,这些改革主要是围绕经济,也就是围绕政企分开进行的改革,但政事分开,特别是政校分开就进展缓慢,因此教育系统改革十分滞后,在思想和行为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影响着教育系统运行的效能。特别是进入新常态后,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核心是转变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宏观上,该管的要管到位,要制定好政策,确立好制度,把握好方向,落实好政府购买学校服务的精神。在微观层面,特别是学校的事务、业务上,该放的要放下去,充分释放学校自身的动力、活力和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育系统整体的运行效能。长期以来,教育部门习惯于聚焦微观层面的业务,影响了宏观方面应尽的职责。教育部门从宏观上该统的要统起来,教育涉及大量的综合建设工程,正在大力推进的“全面改薄”重大工程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计划,涉及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等多个部门,但毕竟教育是牵头部门,这些重大工程出现问题,首要的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所以教育部门要习惯于管大事,统筹推动重大综合性工程。
二是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政校适度分开后,学校首先要切实承接好教育及相关部门放下来的职能,要建设好、完善好自我规范运行的体系,要尽到学校的职责。学校要适应政府购买学校服务的效率精神和效率机制,必须向社会向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否则学校就要承受由于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财政资源的损失。学校应当自觉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全面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功能。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主流,要切实抓好和完善这项工作。
三是深化招考制度改革
要积极稳妥跟进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步伐,改革的大方向是改进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改进考试制度遴选人才的效能,更要注重平时成绩,缩减考试门数,强化综合考试,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遴选人才。要借助《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入刑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强化依法治考,确保考试长治久安。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滑坡、再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近三年来,省政府实施的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极大地调动了省辖市和县(市)两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惑,突出表现在对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判断不明,导致在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之际找不到或者是找不准下一步的发展努力方向。因此,有必要对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判断。
1.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起源来看,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不同的工业化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总体上说,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规模扩张阶段、质量提升阶段、内力驱动阶段。
规模扩张阶段,是指工业化初、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从较低水平起步,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且对劳动者的需求以数量为主,对质量、层次要求不高,以中低层次的劳动者为主。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缺乏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者,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一般不存在就业问题,基本上是有多少用多少。该阶段前期,职业教育以初等职业教育为主,中后期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总体上以规模扩张为主,从数量上满足经济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
质量提升阶段,是指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对劳动者从数量、类型、层次、质量上提出不同要求。这一阶段开始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也开始出现由于人力资源不足或不适用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层次提升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该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提升质量、以内涵发展为主,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等措施,提升人才的素质、能力和层次等,使之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内力驱动阶段,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职业教育已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手段,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既是普及新技术、新技能的手段,又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职业教育已经摆脱前两个阶段被动适应型的发展,进入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服务时期。总体上,职业教育体系完整健康,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的更高层次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性。
2.从工业化进程看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按常住人口9402万计算,人均GDP约为2.9万元:按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6.45估算(2011年汇率平均水平),人均GDP约为4500美元。以人均GDP指标为基础,结合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指标综合分析,河南省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同时,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形势,这一时期,河南省肩负着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重任,需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低水平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水平。工业化中期的现状和“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要求河南省职业教育加快转型变革,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到质量提升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的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等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3.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看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2011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961所,比上年减少169所;招生68.02万人,比上年减少4.45万人;在校生184.72万人,比上年减少4.5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1.28%和49.36%,分别比上年下降2.28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高等职业院校71所,比上年增加9所;招生24.49万人,比上年减少2.21万人;在校生74.13万人,比上年减少2.8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分别占高等教育的51.95%和49.42%,分别比上年下降3.87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近六年来,职业教育招生数、在校生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考虑到2011年河南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4.63%这一状况,2011年的下降,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下降,虽有多种原因,但至少可以说明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具有不可持续性,中等职业教育难以吸引初中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也正面临着难以吸引高中毕业生的困难局面,保持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职、高职院校的第一选择。这一变化,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从以往的注重规模扩张转入到注重质量提升上来。另外,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看,职业教育到一定阶段,也必须改变其终结性教育的面貌。如法国、德国、英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中职教育是终结性的,且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绝,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些国家相继改变了将职业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的做法,逐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性。再如韩国,在70年代末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每年为对口专业的职高毕业生保留30-50%入学配额。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这一发展历史说明,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提升层次、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是其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否则,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导致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个人的学习、提高要求;低层次导致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低效益导致对社会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政府、纳税人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社会贡献率的要求。
综上所述,河南省职业教育目前正处在从注重规模扩张、不重质量、层次终结的规模扩张阶段向注重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提升层次的质量提升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职业院校,应该以新的思路重新定位职业教育,构建、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明确目标和责任,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
作者简介: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指导原则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其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密切的事业之一,是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学会生存,幸福地度过一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当今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服务人民实实在在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上讲,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从微观层面上讲,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千方百计增加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努力保障人民受教育权益的实现,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促使每个孩子成“人”,成“才”。
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加快建立扶贫助学基金,提高普教质量。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推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小班化教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网络“校校通”工程。
其次,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引资、融资、内部挖潜等多种途径,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普教和职教协调发展。
此外,要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过去满足于“有书读”提高到了“读好书”、选名校、择名师的高需求上。要加大重点高中的创建力度,进一步做好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剥离工作,名校办民校要实行人、财、物、事“四权”分离。要以示范性学校为龙头,通过托管、领办、联合办学等方式积极组建教育集团,大幅度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教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就必须主动改革和完善基本制度和学制体系,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的相互沟通和衔接,增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构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较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衔接,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基础。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关注群众热点
——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努力保障公民的平等教育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本内涵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上。另外,由于薄弱学校的大量存在,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和教育过程的差异,也带来了教育的不平等。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就全国范围而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公平的内容和重心应有所不同:在义务教育阶段尚未普及的地区以继续普及教育为主,通过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机会,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机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使人人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追求教育质量公平。同时通过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均等;要想方设法加大对特困群体教育的扶持力度,尽快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城市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的子女等特困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应给予资助。
——树立均衡发展理念,综合治理中小学基础薄弱学校和择校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在办名校、重点班等“精英”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巨大差距,客观地造就了一批基础薄弱学校,引发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问题。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就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使义务教育缩小校际差别,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不同地区之间,重点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同一地区之间,重点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
一、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对一般商品而言,购买者通常就是最终需求者,可以根据他所愿意付出的价格来接受商品的质量。而审计服务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其最终需求者和需求者的不同需求将对审计供给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审计市场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其核心在于有购买的意愿和购买的能力。审计市场是审计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的集合,是有效而合理地配置审计资源的方式,审计市场需求则是审计市场需求方对审计服务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从审计产生的内因上分,审计需求可分为强制性审计需求和自愿性审计需求两个层次。强制性审计需求是指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要求下,公司聘请审计主体进行审计的需求。自愿性审计需求是指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从而产生的对审计服务的自发性需求。
(1)需求的产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的所有者无法兼顾资源的经营管理,从而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管理者经营,这时便出现了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的所有者难以对其聘请的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需要审计服务为此提供合理保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委托关系也不断拓展至整个社会,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兴起更是为审计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原本单一的资源所有者的需求拓展至社会多方领域的需求。因此,从审计产生的本源来看,审计产生于需求,故审计也应以需求为导向。
(2)需求者。审计市场的需求者可分为最终需求者和需求者两大类。一般来说,最终需求者是现实或潜在的资金提供者,通过审计评价市场中资金运用信息的可靠程度,具体表现为资源的所有者、债权人、监管者以及受经济活动影响的社会公众。但最终需求者人数众多且分散,交易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组织执行审计委托权,这便产生了审计的需求者。如,从股东的角度来看,需求者通常由公司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代表,他们只是审计服务的需求传递者,而非自发需求者,他们是审计服务最直接的委托人,也是购买人。但应注意的是,需求者在现实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有时甚至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最终需求者的利益。
(二)审计市场供给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供给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其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有时也会影响供给量。供给是为了满足需求而存在的,因此常会出现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市场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可提供给消费者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总量。审计市场供给则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审计市场主体(供给方)可提供给需求方的审计服务的总量。考察审计市场的供给内容较为复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对审计市场供给状况进行评价:市场结构、市场竞争情况、产品质量、产品结构等,前两个指标能够反映整个市场的集中程度、市场秩序的维持情况,从侧面考察审计市场供给质量,后两个指标从市场产品自身出发,正面反映市场供给质量水平。
(1)供给的产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产生了越来越多对审计的需求,一部分熟谙查账技巧的会计专家便自立门户,组成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审计活动。由此,在审计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审计市场供给逐渐形成。审计产生于需求,但发展则依赖于能够满足审计需求的有效供给,如果不能保证审计有效供给,市场会逐步萎缩,甚至造成秩序混乱。
(2)供给者。审计市场的供给者是以智力和专业技术为依托的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行业不同于一般行业,对物力、财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人力资本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核心。那么,审计供给质量就是注册会计师供给的质量。根据DeAngelo(1980)的研究,审计供给质量包括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高质量的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保持超然独立的态度,保证自身的“德才兼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由于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审计过程的不易观察性,审计质量难以评价,外界通常是通过行业监管部门的管制信息以及舆论媒体的相关披露形成对事务所的总体评价,即关注事务所的职业声誉。然而,注册会计师首先是理性经济人,然后才是作为“经济警察”的专业人士。因此,在其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其个人利益,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有可能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如何在保证注册会计师个人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社会需求,使其尽量保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的影响 笔者从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的角度来探讨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的影响。
(1)最终需求者的需求对审计供给的影响。最终需求者需要审计服务保证被审计单位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有利于自身做出恰当的决策,因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最终需求者具有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自发性需求,这意味着他们希望整个审计过程中分派更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需要注册会计师更仔细的完成审计过程的每一道流程和环节,需要的审计时间也越多,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高质量。但这种情况下的审计成本较高,从而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也会相应提高。从这一意义上说,最终需求者的需求对审计供给的引领会将审计服务导向高质量、高定价。
(2)需求者的需求对审计市场供给的影响。需求者是审计服务最直接的购买者,因此,需求者是影响审计市场供给数量和质量更为直接的因素。从理论上来说,需求者的责任应当是履行最终需求者的委托责任,使得最终需求者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能够有效传递到审计市场中。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求者往往由公司管理层充当,这改变了审计独立第三方的位置,实力较弱的注册会计师在与需求者进行博弈的过程中极易处于下风,从而受制于被审计单位,使得审计成为应付法律法规强制要求的“盖章”审计。这样的审计成本较低,收费也往往可以压到较低的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需求者极有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而购买审计意见,人为控制审计意见的发表,而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也可能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者的需求对审计供给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当需求者与最终需求者的利益一致时,他们会将最终需求者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忠实地、不偏不倚地传达到市场中;而当需求者与最终需求者的利益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背离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追求。
二、基于审计市场需求变迁的供给变迁分析
与西方发达国家审计行业的产生、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现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发展有着特殊的背景。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早在民国时就已经开始有所发展,但进展缓慢,建国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这一市场经济的产物也随之退场。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走市场经济道路,注册会计师才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本文根据审计市场环境变化和审计需求主体变迁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将我国现代审计市场发展过程细分为市场恢复重建阶段、市场发展规范阶段以及市场独立发展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揭示审计服务需求变迁背景下的审计市场供给特征的演变。
(一)审计市场恢复重建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中期)
(1)市场环境的特点。的召开,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许多外资企业都十分看好中国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纷纷涌入我国市场。当时,外资企业可以与国有企业合作、合资,也可以在中国建立其子公司或办事处等相关机构。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草案)》颁布后,外资开始大量涌入,组建了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后来我国又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对侨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汇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等企业类型纷纷建立。这些都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市场的拓展提供了空间。
(2)审计市场需求。由于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三资企业是主要的审计市场需求方。在这一阶段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是因为外资在利润分享和风险分担的过程中需要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经济活动进行鉴证。由此,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阶段的审计需求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对侨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汇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三资企业相关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因此,法律法规的推动产生了恢复审计市场供给的需求。
(3)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的影响。1980年财政部颁布《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恢复重建。这一阶段的审计需求主要体现为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提出的强制性审计需求,这也相应地促成了审计供给市场的“强制性”复苏。
(二)市场发展与规范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20世纪末)
(1)市场环境的特点。一是产权改革形势大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企业产权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企业产权改革拉开了序幕。1988年国务院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同年,又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改革如火如荼。1989年国家体改委了《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而后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1991年国务院又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型企业活力的通知》,一时间,企业的兼并、产权转让等大量产权变更事项大大增加,这些都需要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相应的鉴证服务。二是股份制企业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为审计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1990年《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和1991年《深圳市股票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建立,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须出具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1992年《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出台,其中包括注册会计师执行证券业务的有关规定。同年,国务院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其中包括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作用的有关规定。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及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审计市场需求。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审计需求主体得到了迅速扩张,由市场恢复重建时单一的以三资企业为主的模式迅速多元化,向国内市场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审计需求的重要主体。同时,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不断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需求者的队伍日益庞大。有关部委对审计市场的监管需求也日益强烈,审计机关、财政部门、证监会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都密切关注着审计市场的发展。随着产权改革和股份制的兴起,审计需求的内容也日渐丰富,此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兼并、破产、产权转让事项中需要的经济鉴证,另一方面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3)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的影响。一是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审计供给质量不高。这一阶段股份公司虽已兴起,但资本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形成真正理性的投资者群体,同时,企业两权分离程度不高,审计委托权基本由管理层直接执行,很多情况下审计只是管理层为了满足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而存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审计市场需求者的力量较强,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注册会计师往往容易受到需求者的胁迫。而审计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却可能由于保持自身独立性而失去市场份额,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二是审计市场多头监管混乱,审计质量难以保证。这一阶段的需求仍以强制性需求为主,但由于多头监管的问题,使得供给市场混乱,从而难以保证审计服务的高质量。企业产权变更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审计市场需求,使得各方利益主体都看到了审计市场的发展前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政府部门都积极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业务内容相同,却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混乱。不仅如此,由于事务所事业单位的性质,缺乏风险意识,有时竟成为有关部门安排老干部的闲置机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即使出了问题对其进行处罚,也难以起到警示作用。在制度缺陷的日积月累下,上市公司造假案件层出不穷,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使下,与不法企业联合作假,导致最终需求者(广大社会公众)损失惨重,当时的审计市场供给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审计的需求,脱钩改制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问题,1995年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发出《关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实行联合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行业管理得到规范,从此,审计署负责对社会审计行业执业质量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负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组织管理。1998年,财政部下发《关于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挂靠单位脱钩的通知》以及《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办法》,而后又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事务所体制改革的通知》等多个有关脱钩改制的文件,至20世纪末,全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基本完成,审计市场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这一阶段的审计市场已初具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供给数目急剧增长,但供给质量并不高。从总体来看,市场集中度较低、恶性竞争严重、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是不能逃避的事实。具体来说,首先,由于整个市场以强制性的市场需求为主,市场对审计需求的内容仍较为单一,故供给也基本保持在法定的业务类型上,缺乏开拓新业务的动力,导致产品结构单一;其次,由于产品结构单一,现有的组织结构即可满足当前的审计需求,所以不需要大规模的事务所承揽业务,故市场集中度不高、结构分散;第三,本地事务所更具有地理优势、关系资源优势,因此整个市场的地域性特征明显;第四,在事务所之间执业质量差异不大、市场又比较分散,事务所常常会通过较低的收费来达到获取客户的目的,所以市场恶性竞争较为严重。不仅如此,事务所事业单位的性质也是导致审计市场供给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这一阶段,低质量、低定价现象较为普遍。
(三)市场独立发展阶段(20世纪末至今)
(1)市场环境的特点。一是全球化浪潮涌动。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大型公司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开始走出国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有的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某些领域俨然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市场。此时,国内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大批外资涌入,外资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是理财产业日益兴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理财,储蓄、投资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审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审计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经济主体的规模也呈现出层次化,审计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大客户市场和小客户市场, 二者对审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大型跨国公司、三资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金融企业是审计市场需求方中大客户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企业发展前景好、业绩较稳定,故而审计风险也较低。大客户市场的企业规模大,业务流程复杂,其组织结构也较为繁杂,一般来说,其成本较高,对审计有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审计质量以及事务所带来的信号传递作用,因此他们需要实力较强和具有一定声誉优势的事务所,在配股、增资、贷款以及向国外市场迈进时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同时,由于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内部治理需要不断改进,因此,他们对审计已不仅局限于法定强制性需求的部分,更侧重对审计附加服务的需求,这也催生了会计师事务所日益壮大的管理咨询业务。小客户市场需求方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流程较简单,对审计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审计的自发性需求不足。
(3)审计市场需求对供给的影响。一方面,最终需求者力量分散,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审计市场的最终需求者队伍日渐庞大,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审计市场最终需求者。但资本市场发展仍不成熟,无法担当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社会公众日益关注审计市场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投资者群体,然而,中小股东由于表决权份额太低不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有较大的控制权,并且由于交易成本太高,“搭便车”的现象显著;且由于信用体系仍不完善,成熟的债权人市场还未形成。因此,通过对最终需求者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市场目前主要的最终需求者难以对高质量的审计产生自发性需求,很多还停留在强制性审计的基础上,导致审计市场的整体有效供给难以保证高质量,这一点在小客户市场上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审计需求传递机制有效性不足,需求者往往不能代表最终需求者的利益。需求者易受管理层影响而与管理层合谋,损害最终需求者的利益。作为需求者的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关系密切,难免会出现合谋行为,打破审计原有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出现管理层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自身经营情况进行评价的“审计悖论”。同时需求者决定审计服务的定价,目前“买方市场”的现状使得很多注册会计师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不惜丧失独立性来保留客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损害最终需求者的利益。此外,审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审计。随着大客户市场的不断发展,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公司的管理层对自发性审计的要求也日益增强,然而目前有能力供给大型审计业务的大型事务所仍是凤毛麟角,其中,国际四大已占据大客户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本土所与其仍有较大差距,在事务所规模、人力资源上还有待进一步扩张和完善。
在这一阶段,从各方需求者的角度来看,市场整体难以自发形成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故而市场结构分散、产品同质化情况普遍,导致市场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在当地审计市场进入壁垒的设置上也采取了很多限制,为了保护本地事务所,限制外地事务所的进入,这对事务所扩大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都是致命的打击,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审计市场结构呈现地域性的特征,不仅如此,还会使注册会计师安于现状,缺乏竞争,难以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审计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审计市场需求逐渐扩张。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GDP总量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将为审计市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国际“四大”占据审计市场半壁江山,本土所面临严峻考验。经济发展不但带来了机会,更迎来了挑战,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一些产业还没来得及发展壮大,就被国外发展将近上百年的企业占据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能幸免。自1981年财政部批准永道财务会计公司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成为我国首家涉外会计机构开始,境外事务所已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2005年服务业已全面放开,许多外国事务所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发展了将近上百年的较为成熟的管理体制以及较为充裕的人力资本,在短时间内就占据了审计市场的半壁江山。面对日益扩张的审计市场需求和境外事务所的冲击,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壮大本土事务所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审计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拓展事务所业务类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扩张,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对于其所带来的管理上的新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而注册会计师作为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不仅可以通过审计从外部监督企业,更能从内部帮助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因此,预计未来审计市场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对内部管理咨询方面的需求,现如今已有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如IPO审计、离任和破产审计等)、涉税鉴证、其他鉴证业务、会计服务、管理咨询、培训业务和其他业务等多种类型。
(二)推动大中型事务所合并 已有研究证明,大客户市场上规模经济效应更明显,大事务所可以通过品牌和声誉投资获得收费溢价,同时,大事务所有更优质、更全面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甚至是公关能力,有能力承接较大型的业务,在新业务的拓展方面也具有更优越的条件。然而,大规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如果通过自身建设发展壮大,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而且风险较大,相比之下,合并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思路。因此,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合并的宝贵经验,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加快对大中型事务所的合并,而更应关注的是,合并后资源的整合、管理更是合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时期,既不可过分夸大政府的力量,又不可完全对市场放任自流。
(三)规范中小事务所市场管理 由于小客户市场的业务流程相对较为简单,可以让他们熟练运用审计的四大招数,将这些领域做精做专,这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发展方式。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等加强对中小事务所的管理,规范行业管理,引导中小事务所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谢德仁:《中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之变迁——描述与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2]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3]刘明辉、金一:《注册会计师行为与制度约束的经济分析》,《会计研究》1999年第10期。
[4]刘峰、张立民等:《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5]蒋尧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研究》2003年第8期。
[6]刘明辉、汪寿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嬗变》,《会计研究》2008年第12期。
[7]刘明辉、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8]夏冬林等:《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9]王跃堂、陈世敏:《脱钩改制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1年第3期。
[10]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11]陈武朝、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审计研究》2001年第1期。
[12]余玉苗:《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经济评论》2001年第3期。
[13]李眺:《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退出与审计市场的竞争》,《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第1期。
[14]房巧玲、亓亮:《给予审计服务需求传递机制视角的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定位再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