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经验表明,目标体系不明确,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专业介绍”)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由此看出“专业介绍”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所适应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涉及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类组织,科教文卫环保社保等各个领域。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特色凝练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和师资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可大而全。但是,学校在各自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凝练专业方向和特色,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凝练了专业特色但只顾理论课程建设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同步,不能针对目标有效地开设实践课程和展开社会实践,实践流于形式。
(二)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两个环节:入学时的专业认知教育和毕业实习或综合实习,内容过于狭窄。这类实践课程往往不能针对具体的某项知识或技能进行操作性练习或培训,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配合理论教学,通过校内模拟或虚拟的实践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案例,有机地安排观察实习、模拟实验、技能训练、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对技术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实践环节,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缺少对口实践基地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公共事业管理是针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缓慢推进中,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单位性质与主要责任;非政府组织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发展缓慢。这些都说明社会中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这使得本专业有针对性地寻求对口实践基地,发展潜在的就业基地的行动举步维艰。实践基地的发展滞后于专业教学的推进,不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赢取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不健全健全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坚实基础。有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以及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才能让专业实践教学不虚化,避免“放羊式”和“赶鸭式”的现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专业教师大多数较为年轻、职称较低,尤其是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不能提供高质的实践指导,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实践经费多年没有提升,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足或者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四位一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大杂烩”;公共事业人才培养发展过快,公共事业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不成熟等问题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陷入就业困境。在应对就业困境的策略上,普遍采用了控制办学规模,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设置,改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等方式。除了以上方面,面对就业困境,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对实践教学目标定位。诚如以上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已经陷入一个困境。其培养规模和社会就业岗位有限之间的矛盾,专业能力培养与技术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专业学生往往在专业与就业之间只能择其一而不能两全。如果说前一个矛盾期待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成熟来缓解,那么后一个矛盾则是要通过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来解决。学校必须分析自身特点和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目标为重点进行实践体系建设。从现实调查看,本专业学生毕业分流主要有四个方面:政府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高校研究工作、转行。培养院校可在“考研”、“考公务员”、“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目标选择中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合理选择,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导向。
(二)增强实践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在确立了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后,需要根据目标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有的放矢,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例如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公务员、村官系统培养人才,则需要增加基层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进行政策分析方面的实训,并把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等活动与专业实践课程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既完成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同时也提高专业技能。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的“三下乡”就不再是单纯的文艺表演,而是结合专业研究的特点,进行农村社会调研,解决实实在在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如果人才培养目标不强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导向,而囊括企业就业,则可以在专业理论课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而在实践课程中直接加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实训。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联动和合作。许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没有挖掘足够的社会实习岗位提供给在校大学生,于是许多实践实习采用的是学生分散实习形式,不利于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和联系,也无法保障实习内容和效果。因此,需要开发性地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适应目标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社会资源保障,和实习单位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需要有双方共赢机制。例如学院整合力量,有针对性地为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或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协调实习时间,解决实践基地临时项目用人需求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管理。对于要去不同实践基地或不同组织部门的学生,应按照部门性质配备好相应的校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送学生去实习基地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细致的实习任务或实习课题,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样去实践基地实习的学生才能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去完成实践步骤,而不会认为去实践基地是打杂,充当廉价劳动力,或者“印帝”“印后”。
该研究已对本年度在公共管理专业开设的该课程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授课开设时间、课程授课进度、课程数学基础、课前对SPSS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手段、数据分析能力、作业量和难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样本量是50个,从收集回来的数据资料分析结果来看,该专业学生在学习定量研究方法课程呈现下述特征:第一,多数同学认为课程最佳开设时间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目前是开设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课时安排也过于紧凑。第二,多数同学认为授课进度适宜,并且大多数同学在课程开设前对SPSS软件不很了解,或者仅仅是听说过。第三,多数同学反映课堂教学采用视频教学、课堂电脑操作和课后安排上机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当前的情况是未能开设上机实验课程,这也影响了上课授课进度和授课效果。第四,多数同学认为学习该课程能够提高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基础对数据分析结果的理解影响较大。第五,多数同学认为作业量适中、难度适中。当前作业布置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第六,多数同学认为希望的考核方式是上机操作与开卷相结合。当前采用的仅仅是开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也未能全面考核同学对SPSS软件掌握能力。
二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意义及方案设计
1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意义定量分析
课程属于方法论类课程,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等提供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其实践性很强。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项目研究对于教学对象的作用和意义在于:第一,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多方面改革着手,提高教学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第二,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处理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定量分析理论功底,还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研究对于教学工作改进的作用和意义在于:第一,能够系统地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内容全方面设计定量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案。第二,设计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实验内容和方案,将课程教学和实验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第三,改善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及创造性。
2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黑龙江省A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届毕业生;二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三是就业中介机构,主要为招聘网站。
2.调研结果及分析
(1)黑龙江省A高校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A高校为黑龙江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8届毕业生,共377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及电话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0份,样本包括了各届毕业生且均匀分布,调研数据经分析具有代表性。一是,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整体来看,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从统计结果来看,8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就业比例较低,仅占总人数的22%;各类企业占就业主要地位,达到69%;自主创业及其他工作性质占总人数的9%。二是,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按职能可划分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生产业务等。在各类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类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最多,约占30%,其中,企业行政管理占多数;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约占21%,这部分学生通过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或辅修二学历/二学位取得的上岗机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这两部分学生主要通过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或通过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取得上岗机会;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这部分同学主要是辅修了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的二学历/二学位取得上岗机会;其他类别如自主创业、社区工作者等,约占总人数的16%。三是,毕业生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6个区间。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总人数的31%,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占18%,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8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700元左右。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造成。上述数据与《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显示的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5962元相比,该专业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调查表明,对就业现状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约占63%,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占37%,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五是,毕业生对各类证书的作用评价。上学期间考取各类证书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到求职成功几率、就业质量、工作能力等问题。调研中以开放问题的形式,让调研对象真实反馈各类证书对其个人求职就业的影响。通过整理发现,有几种证书学生普遍提及或着重强调,认为在个人求职就业乃至职位升迁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各类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六是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一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这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按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目前此类组织发展不完善,现有的一些岗位“逢进必考”,竞争激烈;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该专业,在招聘计划中很少涉及该专业的招聘计划。
(2)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共20多家。调研主要针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培养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为主。一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强,事业心强,有较高的自我成功期待;心理素质方面,要求意志坚定,包容性强,乐观进取;能力素质方面,要求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公关社交能力,富于创造性思考,策划和研究能力强,发现问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业务素质方面,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自我学习能力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二是,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的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有固定报考条件。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3)就业中介机构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了解了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家国内知名招聘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从企业需求状况来看,公共管理类人才主要的需求部门是企业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以及政府与公共关系部等。从个人素质方面来看,要求应聘人才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和事业心强;要具有勇于创新、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灵活应变、包容性强等方面能力;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危机应对能力;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