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

篇1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案 智慧课堂 互动教学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关注个性和智慧的发展。21世纪人类文化正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培养“有智慧的人”已成为时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审视现在的课堂,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智慧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向培育“有智慧的课堂”,实现“转识成智”的转变。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正是借用数字化手段营造智慧课堂的有益探索。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生命感知,给予其人生以智慧的启迪。教师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人,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课堂要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然而,智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什么教育是智慧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具有流变、灵动的特性,人们给它罩上了神秘的外衣,使智慧变得虚无缥缈。因此,很难对智慧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智慧是教育的理想,乃至一种境界。但如此“虚”而难于把握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有无规律可循?怎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呢?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我们认为,智慧课堂是基于生命发展、基于唤醒智慧、基于培养合格公民的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场所。“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注重知识发展的课堂教学形态,由从学生知识的增长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师生交往,创设自主的课堂、活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和趣味的课堂;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智慧教师富有智慧的教学,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学生智慧。智慧课堂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智慧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策略、教学设计等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目的,是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根本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体现“转识成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和理念

智慧课堂中教师是智慧的教师,课堂是智慧的课堂,管理是智慧的管理。宗旨在于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智慧课堂中的每一组材料、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理性思考的结果。理性的设计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促进学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仅局限于怎样把本课知识讲清楚,而是包含了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课程信息引入课堂,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想、寻求证据、作出证明、举出反例、社会调查、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在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法,从而也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和成功的体验。

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应试课堂”。所谓“知识课堂”、“应试课堂”,主要特质在于其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以对“课本知识”的单向习得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垄断者,课本是毋庸置疑的“权威”,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以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考试为主。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沟通、合作和交往、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识成智”。

归纳一下,智慧课堂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二是课堂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三是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成为合格公民。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一是教学目的以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指向。二是教学过程以强调师生情智交流为本体。三是教学评价以关注学生智慧发展过程为重点。

三、构建互动教学系统对智慧课堂的作用

(一)课前―发挥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的优势

一堂好课必须“赢在起跑线上”,课前的认真备课非常重要,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堂好课也要讲究技巧和效率,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反复磨课,才经得起推敲和学生检验。如果能发挥学校的引领主导作用,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磨课,将原来课前同行间的局部交流扩大到全校甚至校外,或者进行其它学科及社会资源的渗透,将为教师合作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设计出一堂更好的课。

所以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不能光局限于课内,还要包括课前备课的模块,教师可以在这里方便地上传、搜索、共享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可以自动进行格式转换,并且有不同的工具可以使用,例如查字典。

发挥网络的优势与集体的力量,突破传统纸上备课的限制和时空限制,任课教师在平台上备好课并共享,其他教师登录后即可查看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建议,互通有无,最终反复修改形成磨课共识,再交还给任课教师充实自己原有的教学案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都融入集体的智慧结晶,同时每一节课的资源还可以反复使用和不断提高,大大提高每节课的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课内―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讲练结合的模式,课堂效率低,教师很难实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往往是凭经验猜测重点、难点,导致已经掌握的学生也要跟没掌握的人一起反复炒冷饭,没有掌握的学生有问题却得不到点拨。长此以往,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进度受阻,思维走向凝固。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学生的人性品质、信息素养、创新精神日益受到重视,如果能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将极大地打破传统课堂的樊篱,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为了推进数字化教学,构筑智慧课堂,在2013年举行的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等部门承办的“第二届移动教育高峰论坛暨移动智慧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专家介绍了“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的概念和经验。所谓“未来教室”,就是通过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利用云端服务器建立资源和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教与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效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智能终端和学习内容的整合、师生间工具透明化的互动至关重要。“智慧教室”的贡献,在于让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更有效率,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智慧教室”中的智能终端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或习题等城即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实物展台则可以将作品或文稿等传输到电子白板,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材料呈现、教学情境创设及数据分析整理等工作。

专家讲的“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智慧课堂。目前智慧课堂项目已经在杭州不少学校开展,包括杭州再灵科技和施强国际等公司都在杭州各区县学校进行试点,比如上城区有13所学校与再灵科技合作试点两年,试点学科已经覆盖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绘画、阅读理解等全部基础教育学科。下城区也与施强国际旗下的施强网校合作,在春蕾中学等三所学校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点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装备及模式也得到了更新。

考虑到听众的接受程度,香港和台湾的专家讲得都比较浅显,主要介绍了硬件终端的情况,较少涉及软件平台,其实,要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学校,硬件配置可能差不多,主要的差距是在软件平台建设上。

以下城区的施强网校项目为例:他们的智慧教育平台界面,打通了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等三大终端,可以线上进行数百人的名师课堂教学。平台界面是一块网络黑板,在三大终端中都可以调用,左上角展示摄像头中教师教态,包含录制的声音。左下角是在线学生的状态,对学生可以在线点名及锁定学生机或平板电脑屏幕防止学生开小差,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网上举手。教师上课时网络黑板界面中可以随时调入已经上传到服务器并自动转换格式的课件等资源,也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板书并体现到网络黑板上并进行多页保存,还可以调用画笔等工具或通过搜索得到各类图形、试题库、字典等资源。教师还可以把网络黑板上展示的课堂重点部分操作过程及教师的教态和声音录制成微课,还可以调用黑板上的试题集并自动或手动进行作业批改、统计和点评。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可以将上课时老师的板书、课件展示及标注拍照或截屏存笔记,方便课后复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线与教师交流。

(三)课后―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学生智慧的生成要经历知识经验的准备、积累、酝酿、顿悟的过程,所以课后的复习和交流也很重要。需要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调用课件、微课视频、拍照和截屏的笔记等进行复习并完成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用下一课老师的教学案或备课笔记来进行课前预习。

同时,学生课后的回家作业,无论是读、写、听、说,老师和家长既能远程“监控”,又能对孩子进行实时辅导。甚至老师明天的授课内容,家长今天就能提前知晓,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四、数字化智慧课堂构建的功能需求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智慧课堂的特征和理念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培育智慧课堂的重点是“转识成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智慧课堂的物理架构设计是在无线网络环境支持下,由多屏交互系统、无线反馈系统、平板电脑、远程教学系统、课堂实录系统等部分构成。数字化智慧课堂在功能需求上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调动课堂各要素的作用,促进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学习与发展,其大致有以下功能需求:一是配有电子白板,能将教师或学生端的平板电脑内容通过投影机投影到电子白板上。配置网络统计和分析软件,能对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具备智能化交互的功能,配备高清交互设备,能实现远程控制、远程音视频交互、远程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点评等功能。三是能够全程智能录播,教师走动或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场景能智能跟踪录像。支持电子白板中演示界面内容的录制,电子白板及平板电脑中书写、演示的内容均能记录下来,可录制多画面授课场景最终自动生成一个视频文件。四是拥有网络或本校提供的泛在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书包、有声课本、错题云等。

以上功能并不要求全部都有,有些学校仅仅只是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通过多屏交互系统,也能很好地实现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只需要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电子白板与平板电脑的智能交互与分析系统,支持随时随地任意组成虚拟学习小组,进行协作学习。二是智能课堂实录系统(具备微课视频录播、复习点评等功能)。

以上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中,硬件主要是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三样,软件主要是支持这三大终端的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建设。相比之下,软件的功能需求要远大于硬件,可以有许多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动画有声课本的设计,既可满足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又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交互性,极大提升教学效果。普通话、英语评测功能,能有效解决学校长期以来难以开展口语教学和测试的难题,能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手写板书实时朗读功能可以使教师写板书时“即写即读”,减轻教师工作量。语音搜索功能可以免除教师使用软件和课件时的繁琐操作,只需一句语音指令,软件便自动为教师调用相应功能和资源,大大提高使用终端的效率,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

五、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构建数字化智慧课堂,需要构建互动教学系统,才能实现“转识成智”。下面就以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为例,介绍一下学校是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是广义的数字化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资源)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

(一)总体思路

通过实践研究,参考MOOC(幕课,即互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成功的经验,建立起一个适合九年一贯学校本土化的“类幕课平台”,为学校的智慧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教师的数字化成长提供极大的空间,并力争让来自五湖四海,有着明显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基础的孩子,跨越数字鸿沟,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预期目标

一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实现课堂教学实时互动反馈。二是实现学生评价体系数字化,形成完整的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三是打造多维立体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积累,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向性的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五是逐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家长、社会的数字化意识。

(三)具体内容

开发建设“一中心、四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一中心”即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可以将现有的教学案分年级、学科、章节、课时进行存储、并方便地在平台中进行编辑、导出、打印和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库,提供包含中小学主要学科的全部课件、试题、微课视频,并实现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方式的管理、检索、上传和存储。开发管理平台软件,建立用户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智能化处理。“一中心”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基础。

“四平台”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家长助力四个平台。

课堂教学平台,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核心,它包含“学情调查、目标问题、交流展示、学能监测、拓展提高、反思评价”六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前期学生错题云和当前学情调查情况的智能处理并给出教学建议;能够随时调用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中的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资源,帮助教师备课磨课,同时能够检索题库自动或手动组卷,根据作业情况建立错题云,实现对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能够利用开发的专用电子白板软件,实现随意书写、随意作图和微课的自动录制;能够让师生通过平台进行主、客观问题和学生综合素质评语的交互反馈,并通过直观统计图表显现。

教师应用平台主要包括PC端教师备课和平板电脑端教师授课(网页版和安卓版)两大功能。网页版能实现基于学情调查等六个模块的备课,能实现文档的格式转换并打印,能对权限下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能完成班级管理和学生分组管理;能完成题库的检索、组卷和上传以及对错题云的教师端查看和处理等功能。安卓版能让老师在授课时对试题进行手写批改和交互反馈,并查看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

学生应用平台的网页版可以查看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订正;可以查看学生个人错题云;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多次学习。安卓版除以上功能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实现问题的接收、查看、手写答题、提交和即时反馈等功能。

家长助力平台也包括网页版和安卓版两部分。主要用来查看自己孩子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管理层、社区实时沟通反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数字化教学不再“遥不可及”,智慧课堂也“不再是梦”。目前,大成实验学校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正在招标建设过程中,其中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案”备课、上课的热情也很高,已有一定的基础。等2014年暑假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师生家长的应用积极性。下城区教育技术中心将根据学校使用的情况,适时将该校的经验向全区、全市推广。

今后,大成实验学校将在完善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功能,比如课前的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课中的错题云数据库、课后的学生电子书包等模块。进一步完善云平台和云资源,运用电子书包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开展个性化教学,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沈俊卿.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J].教学创新・理科园地,2012(54)

[2]崔婧.智慧教学新模式.智慧城市专题,2013:86.

[3]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1,():9197.

篇2

一、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目标

一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减少讲授环节,以学定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焕发课堂的生机活力。

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阳光自信、卓尔不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是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规范、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引领的导学案”为着力点和路径,以“合作探索”为组织形式,借助平板电脑,落实“预学、导学、合学、延学”四大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实施策略

1.建章立制,学术引领

学校结合过去几年课改经验,制订了《沧江中学“智慧课堂”实验改革实施方案》,设置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综合评价等内容。同时,分别成立“智慧课堂”实验领导小组和“智慧课堂”实验项目教研小组,由校长挂帅全面督导,副校长负责具体的组织和监督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让教师们深刻领会课改精神、深入参与课改活动,并为课改的推进提供指导和助力,校长赵文林作了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的动员报告,后又作了“走在课改中央”“可见的学习”等主题讲座。

3.开展培训,提升水平

(1)培训教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思维可视化”培训,先后组织了4次微课制作培训,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还为实验班教师配发《后“茶馆式”教学》《混合式学习》等课改书籍,使教师通过阅读领会先进的课改理念;开设“智慧课堂技术”微信群,拓宽了课改交流与研讨的空间。

(2)培训学生。针对学生独学与合学的不足,学校专门开发“独学”与“合学”两门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展示。

(3)经验学习与交流。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改研讨会,并广泛联系国内课改名校,掌握课改前沿信息,剖析成功案例,吸收成功经验。同时,把课改专家“请进来”,举办专题讲座,把脉课堂,给教师们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4.大胆探索,稳步推进

(1)启动学科“种子”。组建智慧课堂实验教研小组,设立蔡海珍、詹绪琴、陈艳晖等11位学科“种子”教师,以“种子”的力量撬动改革。

(2)鼓励入模课。面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学校推行了“先入模,后出模”教学方式,组织语文、数学、物理等9个学科共27名教师上了34节次的入模课,提倡智慧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做到“推陈出新,各放异彩”。

(3)提倡探索课。为促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走在中央”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学术中心组织了“人人上好一次备课组公开课”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上公开课节次多,听课人次数量大;二是涌现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和一批具有典型性的课例。

(4)上好展示课。展示课是课改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强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学校课改的风向标。三年来,学校开展了各类展示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处发展。

三、评价

在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始终围绕“构建智慧课堂、走在学生中央、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致力于智慧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在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沧江中学风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更新了一个观念

经过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改革触动了教的神经,更新了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领会了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教得多不等于学得多。

2.提出了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即“预学、导学、合学、延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先学后教”为导向,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预学,教师根据预学结果进行“以学定教”,实行“三不讲”(已学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学不会的不讲),进行简洁的导学(一般不超过5分钟),把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为主的课堂模式。同时,每节课留出5~10分钟进行自信小测,反馈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调整。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3.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三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勇上、争上入模课、探索课的研究型教师,他们爱学习、肯钻研、下功夫,大胆试用新方法,对照新模式,使课改效果明显,课改成绩斐然。教师巧用微课,少讲多练,导学点拨,走在中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胆探究、展示纠错抢答等环节,为智慧课堂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4.建立了一套制度

(1)建立了组织与管理制度。学校制订了《沧江中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等,确立了“校长(总指导)―项目副校长(组织与监督)―年级部主任(协调)―学术委员(引领、诊断)―教师(落实)”五级研究制度。分工明确、任务清晰的工作制度,保障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2)建立了服务和指导制度。建立“智慧课堂技术”微信群、微信服务号,讨论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困难,制订《“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方案》,印发《“智慧课堂”平板电脑管理约定》,严格执行学术委员听课与诊断制度,及时跟进课改进程,参与课堂听课、研课,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保证了课改的顺利进行。

篇3

“DNA的复制”一节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其过程较微观、抽象,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借助回溯推理的方法,通过由果溯因的推理,在让学生体味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 课堂实录

师(屏幕上出现2个完全一样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式图):屏幕上这两个DNA分子,它们看起来很像,但如果我告诉大家,它们是两个不同的DNA分子,那么你认为它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生: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必须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是什么?

生:形成2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

师:(课件显示复制结果)对。那么,完全一样的关键是什么?

生:碱基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师:现在问题来了: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且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你认为在复制过程中怎样才能读出碱基的排列顺序?

学生表现出茫然的神情。

师:(启发)比如有一条名牌拉链,它的链牙很有特色,但现在它正处于闭合状态,我们该如何研究它?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生1:DNA要准确复制,应该先把双链解开。

生2:在此之前,螺旋应该先解开。

师:解开以后的两条链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是互补关系)那么,把螺旋和双链解开后,DNA要如何复制?是否如磨钥匙一般,由每一条链为模板“磨”出另一条完全一样的链?

生:不大可能。“磨”出两条一模一样的链,它们无法组成双链。复制形成的应该是互补链比较合理。

师:怎么保证新形成的链与原来的链互补?

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师:好,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推断,DNA复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①解开螺旋;②解开双链;③以解开的每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互补链,对吗?

生:对。

师:大家的设想看起来很合理。那么,要完成这些过程,需要细胞提供什么条件?如果提供相应的条件,DNA能不能在体外完成复制呢?其实,早在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康贝格已经首次在试管中人工合成DNA。[课件显示:实验一:把大肠杆菌提取液加入到具有4种丰富的脱氧核苷酸的人工合成体系中。结果未发生DNA的合成。实验二:再加入少量DNA做引子以及ATP后,再放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其中的DNA含量。结果,DNA数量增加了,且这些DNA的(A+T)/(C+G)的比值与所加入的DNA相同。]

师: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DNA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并说明理由。

生1:DNA复制需要模板。因为加入少量DNA做引子后才有DNA数量的增加,这些“引子”应该就是模板。

生2:DNA复制应该需要酶的催化,因为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奇怪,怎么没有加入酶?

师:你的推断非常正确,DNA复制确实需要酶的催化,酶就存在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它叫做DNA聚合酶。同学们也可以想一想这种酶的作用是什么。

生3:DNA复制是一个耗能的过程。理由是需要ATP。

生4:四种脱氧核苷酸应该是复制的原料。

生5:新形成的DNA结构应该与原来的DNA相同,因为它们的(A+T)/(C+G)的比值与相同。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推理,我们对DNA的复制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了。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DNA复制所需的条件(边总结边板书):① 模板:以解开的每条单链分别作模板;② 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③ 能量:由ATP提供;④ 酶:DNA聚合酶。

师:还有几个小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① DNA的复制是以解开的每一条链为模板形成互补链,根据上节课我们所学的DNA两条链的关系以及两条链上碱基的连接方式,作为原料的脱氧核苷酸是怎么连接形成新链的?新合成的DNA怎么才能保证与原来一样?黑板上有DNA一条链的片段,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复制结果补充完整。

学生板画(略)。

师:② DNA复制时首先要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包括使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称之为解旋。这一过程在体外一般可以通过加热实现。想一想,在细胞中如何解旋?

生:应该要有酶的催化。

师:对。这种酶叫解旋酶。所以DNA复制过程所需的酶可不止DNA聚合酶一种,还要有解旋酶等(补充板书)。

师:③ 某DNA分子长36 mm,已知DNA复制速度约为4 μm/min,也就是说完成该DNA的复制约需要9 000 min,再加上解旋的时间,应该远高于这个数值,但实际复制过程却仅用了40 min。试推断DNA复制过程快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① 边解旋边复制;② 多起点分段复制。

师:④ 根据本节课的分析,我们知道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来自原来的DNA分子,另一条互补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实际上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家还提出了另一种全保留复制模型(为减少学生学习负担,此处不提弥散复制模型):作为模板的DNA的两条母链分开,分别复制形成两条DNA子链,此后两条母链DNA彼此结合,恢复原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彼此互补结合形成一条新的双链DNA分子。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52~53页选学内容,思考相关实验是如何验证半保留复制的。

2 课后反思

2.1 关于回溯推理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事物变化的原因可知其结果;反之,知道了事物变化的结果,又可以推断导致结果的原因。回溯推理法就是从事物的“果”倒回到事物的“因”的一种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与发明、案件侦破以及考古发掘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2 DNA复制教学符合进行回溯推理的条件

由于回溯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的推测,因而,要进行回溯推理就必须具备有关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知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可以由某一结果推测其原因或从某一推断去推论其理由。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内容,知道了分裂间期DNA分子要进行复制,复制的结果是形成2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学生已经具备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了DNA两条链之间的互补关系;再加上课堂上补充的康贝格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系列的结果推断出DNA复制的可能过程及所需条件。

2.3 与本模块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相契合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根据美国逻辑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的理论,回溯推理是除了演绎和归纳以外的第三种推理类型,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教学,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大有裨益的。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本节课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复制的动态过程,再加上适量的强化训练,照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这往往使课堂陷于沉闷,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这一代学生是看着《名侦探柯南》、《金田一》等漫画及影视作品长大的,运用回溯推理手段进行教学极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教师的不断肯定中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整节课气氛生动活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技术;智慧课堂

1当前历史课堂教育存在弊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带动了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新技术是促进当今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课堂教育在这一的背景也呼吁这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呼吁这教师历史课堂教育的改革。历史课堂教育不是靠教师精彩的语言就可以全部呈现出来的,地图的多元化利用、视频的合理化呈现、材料的归纳化总结,让课堂内容丰富化、学习气氛活跃化、课堂效率高效化,这需要展开充分的研究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教和学全过程的深入研究。课堂内容的呈现主要通过课件来呈现,而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些文字的表达,也不是静止的图片和地图,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1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新课改已经持续多年,各方面的落实情况尚可,但是随着教材的改版,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有些教师仍然保持原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出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很难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上课效率的低效化发展。

1.2学生的功利性取向

历史课堂教育的短期目标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直接关系到孩子高中的录取情况。历史在中考中没有语数外物化那么高的分值,学生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认为只要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即可,却忘了文科更多是点滴积累,导致历史课堂教育不被重视。

2智慧教育技术实施举措

2.1动静结合,激发培养兴趣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育通过多样化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带有趣味性地带动学生进入课教学,达到启发诱导的作用,让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化、有趣化,充有感染力。活波生动、形象多样化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和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创新能力。

2.2交互学习,助力均衡发展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历史的层次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新课改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有效教育。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协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需求、兴趣取向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发现学生不同层面的潜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有效活动。在当前的教育中,必须突出学生为主导,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和解释问题,教师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定要围绕一条主线,分层次进行设计,课件的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带有趣味性,生动性,把死板的历史知识点在课件中有逻辑性、生动性的展现,让上课的课件成为老师和学生理解重难点的有效辅助手段。

2.3品学兼优,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家国情怀的人文素养。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强化历史教学工作,创造优化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历史核心素养。

3对比传统与智慧教育的实施效果

3.1课前自觉学习原则

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中学生身心生长水平联合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历史教学的母校,有效教学课前设计,首要一定要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并给与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源库、检测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比如说,在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一下册《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中,在设计导入部分的时候要与众不同,就是可以把导入和本课的题目有效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一目了染。然后把“东晋建立、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有效的衔接起。历史课本中虽然分了三个子目分析,隐藏的线索使很多学生不能对这节课有很好的掌握,使课堂效率不高。如果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时,则就是不一样的效果。历史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会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效衔接在一起。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做了如下几步设计:首先围绕“东晋南朝”进行历史概念解析,然后可以设计各自政治的表现,分别用不同的软件符号代替,强调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关系。让学生设计本课的思维导图,最后进行小组分享,从而达到课堂升华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课件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最终使教学取的良好的效果。

3.2课堂合作学习原则

应用历史教学软件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时间去思考。例如,在准备人教版编教材初一上册《北魏政治和民族大融合》时,我做了如下几步:本节课分为四个步来实现,(1)淝水之战,北方乱局;(2)北魏统一,不断发展;(3)孝文改革,锐意进取;(4)民族融合,大势所趋。四大目录设计好后,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四个目录有效结合起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一目了然,更加突出了本节课的侧重点,解决了“民族融合”这个较于学术化的历史名词的结束,与周围熟悉的内容相结合,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3.3课后反思原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为学生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更好的空间。因此,围绕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以及年级间的讨论与交流更加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资源共享,获得很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注意力、情感等得到更好地塑造。譬如在讲人教版部编版初二上册“”的时候,充分路线地图的动态化,文字的醒目化、符号的闪动化、视频的吸引化,的这一目时,课堂瞬间凝固了,一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涌上心头。哪怕是这一节课结束了,课后这种情感一直存在起到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篇5

关键词 备课 讲课 课后总结 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ome Experienc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ost basic 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from lesson preparation, lecture, after school summary aspects, talked about some experienc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lesson preparation; lecture; after school summary;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确保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处理好备课、讲课、课后总结等几个环节。

1 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环。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备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案设计、资料收集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往往两小时的课,需要付出十倍甚至更多时间来准备。

1.1 备教案

教案是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和脚本,是教师的备课结晶,讲课的依据。教案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督促教师加强备课,对所讲授内容有一个总体和具体的规划,为以后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撰写教案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要有“实战感”,即撰写教案时心中要有课堂;(2)以个人钻研为主,集体研究为辅;(3)教案不同于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与教材内容的挪列。教案中应体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中心,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教育的要求等;(4)简繁适宜,因人因内容而异;(5)格式多种多样,可以使用提纲式、详细式、讲稿式等格式,以使用方便为宜;(6)教案要反复修改;(7)期前备课中应该写出大部分教案。

总之,一份优秀教案应该是:观点明确,精心设计,启发诱导,注重能力,突出重点,方法备奇,提纲挈领,详略适宜,使用方便,形式不拘。

1.2 备授课对象

课堂教学活动除了要做足教案准备工作以外,还要准备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调研学生的基础、心态和期望等概况。一是通过学生的直属管理者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基础知识等情况;二是通过其他任课教师反映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课堂表现情况;三是召开师生小型座谈会,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想法、意见、建议及期望。例如调研中发现有个别学员有“混日子”的想法,上课睡觉,看杂志等陋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中作好充分地考虑,采取相应引导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备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1)“填鸭式”教学。一般情况下,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模式。即: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引言—讲课—小结”。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提问设问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吸收、积极创新、及时反馈,有效的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主要精力专注于自身“教”的过程,容易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缺乏对知识的理解、筛选、过滤和转化。这样讲课的结果只会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备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授课对象的特点,准备其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列写讨论提纲,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就既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将问题一一解决,最后教师点评归纳。

(3)案例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一个案例作为课程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能够迎接不断面临的新挑战。例如:在讲授“发动机转速表”时,引入“小转速不指示”的案例,此为“提出问题”。由此案例勾起学生兴趣与求知欲:“为什么小转速不指示?”继而“分析问题”。通过讲解转速表内部构造及原理,使学生对案例原因逐渐给出清晰答案。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用原理与构造知识分析案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讲课

讲课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环,是备课的延伸。讲课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课前备课,更取决于课堂讲授时教师本身的素质、口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等。

教师本身的素质体现在最基本的教学基本功上,即“讲、写、演、画、态”。

讲:讲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授课口才、技巧与幽默感等,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面,注重知识累积,在本专业和本教材之外,多阅读一些参考资料和各种各样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等,经常性地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媒体上、网络上出现的新闻、词汇并了解其含义,并将其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内容灵活、有机地穿插到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讲授语言要求:规范、清晰、简洁、准确、生动。

写:“字如其人”,设计合理的板书配合美观的字迹,往往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其对教师的好感,进而提高学习课程的兴趣,甚至留下长久或终生的记忆和影响。好的板书应该编排有序;布局合理;标题醒目;重点突出;书写工整;大小适当;讲些配合;擦写适时。板书的类型一般有刚要表达式,文字关系式,参数联系式,要领口诀式,对比排列式,图文结合式等。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讲课内容不同、讲课方式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板书类型。

演:讲台如舞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教案好比剧本,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多媒体好比道具,课堂教学就好比教师表演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对于剧本演绎是否到位,多媒体道具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演的好,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直观形象,新颖生动,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反之,观众听的看的没劲,演员对表演也越来越失去自信。课堂教学质量随之下降。

画:板书不仅包括文字部分,有时候还包括板图部分。清晰美观、简明醒目、大小适当、与课堂讲授相得益彰的版图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板图一般包括剖析概念图,揭示关系图,递进关系图,正误对比图,小结归纳图等。板书、板图是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是备课的结晶,是教师课堂讲授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因素之一。其意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2)促进学员思维发展;(3)强化学员记忆;(4)集中学员的注意力;(5)备忘或补遗,延长信号作用时间。为了配合课堂讲授以及多媒体的使用,板书、板图应当在课前备课时做好精心设计。

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仪表仪态也非常重要。着装得体、精干,还是脏乱邋遢;眼睛注视学员,炯炯有神,还是只专注于天花板或某一个地方;表情热情专注,真挚可信,还是从头至尾板着脸;举止潇洒自然,落落大方,还是扭扭捏捏;手势形象有力,准确得当,还是讲授过程中存在孤僻动作;等等。着装、眼神、表情、手势等处理不得当,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愉快与反感。

教学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这与教师平时注重积累、注重训练、课后及时总结等习惯密不可分。

3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活动质量能否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讲课结束后,教师通过回顾以及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将上课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上课更新教案、选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基本功的原始积累。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扬长避短,教师讲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邵文.关于如何讲好一堂课的十个问题.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

篇6

从事特教工作多年,尤其是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尤其困难,更不难想象,如果要让这群聋哑儿童得到正常的学习机会,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特教学校的学生不能和正常学生相提并论,他们处在无声的世界,无法与正常人交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的是三年级以上的聋班语文,孩子们年龄稍大了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相对容易了一些,但也常听到带低年级的老师这样叹息:低年级学生不好教,组织教学更难了。虽也知她们的辛苦,但却没有切身的体会。低龄聋生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一旦受到新奇事物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来。

一、情感产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期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聋生由于受其生理缺陷的影响,大多形成了自卑,多疑,封闭的心理障碍,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对聋生付出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化解聋童冰冻的心灵,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无意的,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唤起聋童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上课时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亲切热情,情绪昂扬,目光尽可能的关注全体学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你的教育。另外,作为聋校低年级的孩子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年龄偏小,自主能力差,再加上远离父母,吃住在校,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兼起师长的双重身份,即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灌注他们40分钟以外的点滴,聋童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近你,进而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乐其学。

二、尊重学生,善用表扬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变化多端。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即使学生有失误、有错误,我也是用善意的艺术的方式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改正。教学中不要吝啬表扬,我自己觉得这话很对,可一旦置身其中,却发现并不那么容易。一年级学生好动性强,纪律观念较差,有时候看见大家纪律乱了,心里一恼,真想下去揍他们一顿。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小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称赞的手势,就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现长处及时表扬。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它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例如,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我从不批评那些不好的学生,而是迅速选出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加以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受表扬的同学由于得到了满足会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他同学也会为争得老师的表扬去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或者有的孩子很顽皮,一直就没坐好,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我会这么说:“同学们看一看,××同学今天坐得多端正呀!和上一节课相比,她安静了许多,也专心了许多。”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当回答问题乱喊乱嚷时,我会这么说:“我要让举手最快坐的最端的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时孩子们个个都好好表现自己,向老师传递眼神示意你叫他。

三、寓教于乐愉快教学贯穿始终

小学低段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一节课中,组织教学应形式多样地贯穿于课堂始终,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语文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轻松愉快学到了新知识。例如在进行枯燥的拼音教学时,发音时间一长,学生就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那么我就准备了一些拼音卡片,让同学们随意抽取,抽一张,读一张,读对的放在自己面前,错的老师收回,最后看看谁面前的卡片多,结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有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四、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孩子们结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需要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环境,毕竟有些不适应,甚至于不知上课为何事。这是我们就要制定一定的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所以我从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一点点练起,慢慢规范孩子的上课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课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观。另外,教学常规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以井然有序的双边活动带动课堂教学

篇7

关键词 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47-02

1 前言

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自行携带学习设备,比如常用的电脑等,通过利用教学APP软件,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利用多屏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或者是答题方式等,多样形式的媒体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教室里使用的均是活动桌椅,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提供了便利[1]。

2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互动行为特征

在智慧课堂中的学习小组互动行为 根据智慧课堂的教学特点,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那就是让学生随机组成小组,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由教师编排小组,一般是3~5人的学习小组,两个星期后重新进行组合。组建小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团队带来的力量,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融入新团队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潜能。在组员相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点以及看到自我的短板,以取长补短。这种学习小组的建立也可以很好地达到互动的效果。

比如小学二年级上灾薪会介绍角,并认识角的大小。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慧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可以提问学生:哪些是角?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角?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分发一些卡纸,让他们凭着自己对角的认识,做出与角有关的小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小作品分析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角的教学活动。

在开始认识角的教学的时候,通过媒体教学让学生再一次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角的图片,比如五角星、金字塔、剪刀等,让学生感受到关于角的实物存在于生活中,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并让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关于角的作品。这样安排,学生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就是通过三角形认识角的名称,比如锐角、钝角、直角,知道哪一个符号表示角形,学习利用简单的方式对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学习画角。

学习小组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课堂交流,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力。在认识角一课中,学生学习画角,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互相比赛画角,指定画哪几个角,然后让学生开展画角比赛。小组内部选出最佳的那一张画作为参赛代表,参与组间竞争,从中选出画角最标准的一组,并给予小组奖励,对其他小组成员也不要忘记鼓励。这样形成良性竞争,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智慧课堂中的课程情境互动行为 智慧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全员参与互动,数学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情境互动的模式,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生动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大家演示。首先,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运用在课堂中。比如在教学数字大小比较和改写一课时,课堂重点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正确读;二是写多位数;三是比较数值的大小,主要是对万以内的数值进行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意识到改写单位的必要性。利用课堂上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与数值相关的图片,如超市价钱标签、公路里程路标等,并询问学生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哪个数值比较大,哪一个数值比较小。或者是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让几位学生上台拿着某一样物品并展示价钱,让学生指出哪一个物品的价格比较贵,哪一个比较贱。

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教授学生认识整数大小时,先看位数,哪一个位数多,即表示那一个的数值就比较大,这样就可以顺利开展新知识的教学。课堂场景互动的模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使得学生快速掌握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以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将课文内容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基本分辨数值大小的练习,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场景中,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以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值大小比较技巧。

在智慧课堂中的课堂知识互动行为 重视课堂知识互动模式,智慧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经过学生间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堂小话题,设计1~2个主题即可,可以选择学生当下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趣味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提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点燃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生学习乘法表时难度比较大,而且他们对学过的知识,隔几个星期不温习就又会忘记。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智慧课堂上主要通过知识互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乘法表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训练。首先可以分段进行学习,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不理解的状态下,让学生死背乘法表是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

篇8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拥有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但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激发起来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分数与小数互化”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报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做除法,便能马上断定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验证了几个分数后,觉得老师讲的话千真万确,感到十分的好奇、有趣,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抓住有效时机,渗透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数学虽不是一门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但教学中要经常地、有意识地寓思想于传授知识之中,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教学圆周率时,有目的地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准确计算出π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数学家求得这个值要早一千多年,从而激起学生对古代数学家的敬仰,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通过教材中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发展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等。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便会逐渐地形成。

三、加强说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上多下工夫,多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说说题意、说说数量关系、说说思考方法、说说解题步骤、说说操作过程等等。例如,列方程解决“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说出数量关系: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再列方程解答,解答完之后,追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最后让学生总结一下解题步骤:首先弄清题意;其次找出数量关系;再次列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说的方式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都可以。通过课堂上说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而且训练了其语言的逻辑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强化动手训练,培养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强化感性知识,为建立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打下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解学生听,其教学效果大多是事倍功半。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分小组动手操作,测量自己小组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分别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然后,分组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同学们不难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自己推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但激发了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自身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发了自己的数学潜能。

五、重视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推导的呢?接着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问:你拼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之间有什么关系?高又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何联系?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正因为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一新知时,教师重视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得深、掌握得牢,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篇9

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没有使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消除,课堂形式仍以“知识课堂”为主,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2信息技术在中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比较深奥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2.1善于创设情境与问题。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真实地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智慧课堂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2教学互动。新课程倡导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2.3构建协作的学习氛围。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协作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有利于促成整个协作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加快了教学进程,如果把握不好,“灌”的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大增加,收到的效果就可能比传统课堂教学还要差,最后等于让学生看了一场电影。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组织方法,在课堂上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讨论,既可以调节教学进程,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必须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拟好课堂讨论题目,并在讨论过程中作好引导。2.4重视元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2.5关注教学反馈。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产生的新型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应如何实施教学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在研究智慧课堂的内涵和本质,阐述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中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课堂实施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智慧课堂的有效开展。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使课堂教学成为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2.6以活动方式突破重难点学习不仅是是一种个体获得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实质是单元的总结、提升,也恰恰是重难点的知识的再现、归纳、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将单元知识构建网络体系,以立体、直观、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体验。单元活动设置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准备呈现,也可将教师准备的相关材料呈现交给学生完成,包含知识的运用的技能培养、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的态度,从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3结论

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实现智慧课堂、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于立柱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敏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2).

[2]陈夏.教学媒体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

篇1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长足发展,智慧教学模式也方兴未艾,然而对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改革,尚存在较多问题,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仍然存在[2]。据此本文将基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详细论证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智慧型教学的有机结合方案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步骤,以促进大学英语听力课程高效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总体设计

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能效较低的教学困境设计出便利语言交互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多种语言学习理论,如文秋芳教授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3],体现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和交互教学理论[4],本研究设计将课前预习、课后?固、课外训练和教学反馈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三方面语言学习技能,通过移动终端、移动媒体和线上线下教学设计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形成一个循环的迭代学习过程,老师的角色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也能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模块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的建设流程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设定应当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目标高度匹配,通过移动媒体和学习理论的结合,把常用的核心模块放在平台前面,也可隐藏暂时用不到的模块,如在线测试,问卷调查等。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学习风格定制网络平台的风格,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呈现顺序和方式等,通过师生之间模块交互的方式实现线上教学支撑环境的建设。基于此内容模块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革了传统教学平台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缺点,利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智慧设计方案实现教师、学生以及网络平台三方的高效教学互动,通过丰富多元的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学能。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定

因为听力教学的复杂性,可以将大学英语听力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模块之间具有耦合性,各模块串联起来便构成完整系统。

教师应该基于交互教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切分知识集的方式细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综合技能涵盖语言教学所需的文化、经济等背景,贯穿教学的始终,浸入在语言学习的大环境中,主要形式有表演、韵文、注音、讨论和评议等,以实现迭代式的教学闭环,智慧型教学化整为零,整合交互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提高听力英语学习的效能。

(三)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

在英语听力课堂,并不是选择了教学材料就能够构建成功的智慧课堂,对教材过分依赖的“无设计”和完全抛开教材的“自由设计”都不是成功的智慧设计。丰富且个性的课程资源是移动技术视阈下开展混合式智慧教学的重要建设基础。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教学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资源于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和自主学习。在课程资源搜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相辅,根据学生的学能水平针对性的选择和整理资源,以实现个性化的智慧教学方案设计。

(四)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听力教学活动是为了教学的深入展开而设计的一些具体方案,如语音互评、探究性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问题解决、分组交流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智能答疑、自测方案、作业方案和作业评判、个性化指导等。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听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

三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各个版块的课程教学计划选定教学班级,进行混合式智慧教学。在混合式智慧教学的实施阶段,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线上线下教学交互作用,多层次巩固授课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完备的测评体系及时查漏补缺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其次,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和课堂的媒介作用,以更好的连接学生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受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教师则通过操控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任务和在线答疑,而对于线下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作业、提出疑问同时与同学交流讨论,而教师则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解答、测评以及反馈,这样线上线下的交互方能实现学生的主动高效英语听力学习之路。

最后,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试点,优化和增添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提供更多课外学习资料和视频资源。充分实现新世纪的完人培育理念,致力于学以致用,实现师生、生生、教学与移动技术等多层级的智慧型迭代交互大学英语听力学习闭环。

篇11

[关键词]智慧课堂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上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25-02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面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变与不变的外部挑战。[1]新兴技术的不断冲击,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师生间单一的教与学关系,更多的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与互动,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教育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由此智慧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了。智慧课堂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以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是以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式。[2]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智慧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快乐学习。[3]

作为高校理工科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理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编程能力和良好的编辑习惯是衡量其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编程能力的提高和编程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上机实践,因此上机实践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5]

本文针对高级语言上机教学的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充分利用上机实验室的信息设备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上机教学的智慧课堂。

二、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般院校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比例为1∶1,由32学时理论课和32学时上机课组成。上机课目前多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上机练习”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编程的信心和积极性有待提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开课时间设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此时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再加上C语言本身学习起来有难度,使学生不能很快掌握算法的思维特点,编程能力、调试能力普遍较差,增加了C语言上机学习的难度。很多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对编程产生兴趣,反而还产生惧怕心理,进而放弃学习。

(2)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上机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中心,学生过多依赖于实验指导书和教师,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上机课中常出现“写程序就抄书,出现问题等老师”的现象,分析错误、动手调试本是最能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环节,现在却由教师来承担,往往导致学生离开指导书和教师就写不出程序、调试不了程序的局面,很难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上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机房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环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般机房都配备有计算机、高速局域网和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具备开展智慧课堂的条件。以我院机房为例,采用的是海光多媒体软件,海光多媒体软件是一款实现在电子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或者电脑教室中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非常好的软件,集电脑教室的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网络考试等功能于一体,并能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的目的,其核心功能包括教师演示、学生示范、语音教学、遥控辅导、屏幕录制、屏幕回放、提交作业、电子抢答和文件传输等。但目前该软件主要用于教师演示和收发文件,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智慧课堂开展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将充分利用机房的信息技术环境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网络学习和多元化考核等教学手段,创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教学的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快乐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单独完成编程及缺少兴趣的问题,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每次上机课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实验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在达到学习均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分散,所以合理划分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主要考虑两种分组方式,第一种是学生自愿组合,第二种是教师按学生的基础分组。第一种分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自由式的小组组合很可能出现分组不均衡的现象,即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在一组;第二种分组方式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班级内的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到一组,使班级小组间基本上是相似的、均衡的。综合考虑两种分组方式的优缺点,可交替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组。

小组划分后需进行合理分工,每一组选择一个组长,组长协助教师组织任务攻关工作,同时监督组员,避免出现“蹭组”现象。组长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成绩、与同学间的关系等因素,可采用自由推选的方式,给每个学生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教学

在上机实验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要求学生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任务完成后,随机挑选或通过海光多媒体软件的“电子抢答”功能选出若干小组,通过软件的“学生演示”功能进行演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改进。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来设置任务,同时要注意高级语言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理论课的知识点融入上机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练习C语言控制结构中的选择结构时,任务设计为:设计一个程序,输入某年某月某日,要求计算出这一天是该年的第几天。学生拿到任务后,分组讨论程序思路,教师通过管理软件随机选择若干小组听取他们的设计思路,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引导,学生得到以下正确思路并编程实现:

1.从键盘上读入3个整数,分别作为年、月、日。练习输入函数。

2.要计算出某天是当年的第几天,应该将当年中本月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相加,再加上本月的天数。根据所输的月份练习switch选择结构。

3.考虑闰年问题,二月是一个特殊月,如该年是闰年,则二月有29天,否则,便是28天。根据所输的年份练习if选择结构。

4.输出答案。练习输出函数。

这个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选择结构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了switch和if这两种常用的选择结构的区别,且巩固了前面学习的输入输出函数知识点。

(三)网络学习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海光多媒体软件的录制和回放功能,可以在执行“教师演示”播放教师机上的屏幕画面的同时,将播放的图像画面以动画影像的形式录制下来,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可通过“回放”学习。将录制的视频、课件、参考资料和课外拓展练习资料等上传到课程群,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全方位学习。

(四)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学生有重要的学习方向引导作用,在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上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堂表现考核,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组表现、课堂展示和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组内考核,每次实验由小组长根据组员的表现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占总成绩的20%;期末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的50%,对学生的总体掌握情况进行测评。

四、结语

本文充分利用了机房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环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网络学习和多元化考核等教学手段,创建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教学的智慧课堂。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注 释 ]

[1]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2] 吴晓静,傅岩.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9(9):6.

[3]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13.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对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及爱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学语文是学习我们伟大的国语的基础,一切基础知识都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所接触,有所学习。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呢?

一、营造合情合理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的兴趣和喜好要心知肚明。当安排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出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学生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尽量创设出和谐、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或者在辩论赛中积极主动参与,从其中获得启发,学到真知。如,在学习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准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哪吒闹海》的图片,或者可以从《西游记》中剪辑下《哪吒闹海》这一环节,为学生展现生动形象的课文内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思维马上进入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在这一课堂氛围的创设下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对课文的讲解,或者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解惑的方式展开。经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合情合理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学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其印象深刻,过目

不忘。

二、讲究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目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是讲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努力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如今是一个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为了让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得不经常性地自主学习,自我充电。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教师应该以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此为基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问题创设模式,强化问题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将此种方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教师在教授小学五年级《变色龙》一文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是什么?(2)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懂得了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基本问题。学生遇到类似说明文,可以按图索骥,如此便能够顺利地进行自主性学习。

三、充分重视每位学生的发言,提高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

只要你有想法,就应该积极踊跃地站起来说出来,无论对与错,大家都可以展开激烈论辩。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提出问题。学生发言多与少,参与活动的积极与否以及教师课堂上给予发言的次数的多与少等,都会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每位学生的积极发言,都应给予相关的肯定,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勇气。我想如果我们把课堂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呼应他们的召唤,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会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中的愉悦,这样学生才能够勇敢地、毫无顾忌地积极参与到自主性学习的活动中。

四、提高对问题的关注性,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思考,这样才能够有所进步。如果只是机械地学,那势必不能将问题理解透彻,做起题来也仍然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心理学意义,全在于通过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强烈愿望,内心产生自主学习的真切需要,从而收获愉悦学习的高峰体验。在自主性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如果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是动了脑子的,应该得到积极的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重视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地制宜地

教学。

参考文献:

[1]陆红兵.“儿童深度”.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命题[J].人民

教育,2011(Z3).

篇1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中,本人有幸参与其中,并负责模块五的教学设计。模块五的内容是与办公设备有关,它主要偏向于怎么样使用常用的办公设备。因此,本人把本模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如下:

1、能够听懂和说出办公设备及常用按键名称10-15个,能够熟和掌握电器a品常用功能按键的英文表达及熟悉转换中英文的操作。能够用英语简单介绍如何这些操作和使用这些产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有效地使用工具书、网络等资源获得英语信息,拓展所学的知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初步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氛围,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2 相关策略

职校学生的英语词汇普遍较少,为了能完成本模块的目标,我给各个目标设计了子任务,学生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由浅入深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基本框架是由词汇积累到句子的操练再到运用句子完成短文的过渡,遵循了知识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网络,辅助资料和课本的结合使用,培养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及提取信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学生分享知识信息,与人协作的能力及集体的责任感增强,同时避免了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

3 开展行动教学法后的变化

教师思维的变化: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学案、辅助资料的编写,我对行动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有了更好地思路。在参与设计和使用行动教学法后,能更深地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的便利性。在面对不同教材时,也能把它们转化为行动教学的模式,下意识地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体,不再满堂灌,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

学生的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改了,以往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听着老师的授课发呆,不用动笔,不用动脑,一节英语课就过去了。而在行动教学课堂中,学生必须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口头或笔头的任务。学生在面对任务时不再畏缩,他们能较快地使用手中的工具和资源,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快方法。当任务分工恰当时,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了用武之地,在知识的国度里贫富差距不再那么明显,被孤立的学生较少。基础较好的同学学会了分享和帮助别人,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克服困难完成较简单的任务。学生的自信心无形中增强了,对英语的排斥变少了。

英语课堂模式的变化:教室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学生不再呆板地坐在原地听老师讲,英语课堂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分享。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更多更新的知识和词汇被学生发现,随着各个任务的完成,英语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和自信。英语课堂不再只回荡着老师讲课和学生回答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争辩。讲台不再是老师的专利,也是学生发表意见,推销自我的平台。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课堂气氛更加浓烈了,教师的批评声少了,奖励多了,学生变勤快了,英语课堂好象变短了,探索英语知识的脚步变快了。

4 开展行动教学模式的困难

1、班级人数众多,任务不好分工

行动教学分组后,每个小组至少6至7人,人数远远超过行动小组需要的人数,导致任务很难分工,有些子任务本该是1人完成的变成了2人,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够高效。

2、课堂调控面临巨大挑战

由于人数较多,小组也多,在完成任务时较容易出现课堂象菜市场一样热闹,由于监控不到位,有部分学生分趁机做与课堂任务无关的事情,老师的课堂即时调控能力也面对较大的挑战。

3、过程拖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由于分工不合理,查找信息方法不当,没有较好的设计步骤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经常超时完成任务。

4、学习内容和完成形式有待多样化

除了词汇的朗读,学案中的很多任务都是要求学生通过书写完成的,对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的训练较少,很多任务完成后没有达到“四会”的标准。如果在完成书写任务后辅之以口头表达,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5、人员分工不合理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时,由于各个小组的人数众多,很难达到小组活动的标准,导致在任务分配时有不合理,有些学生做得较多,有些学生无所事事。有个别学生在任务下达时推卸责任,导致小组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合格地完成任务。也有个别小组由少部分包揽了所有的工作,部分无事可干的学生出现聊天和打闹的现象,课堂秩序容易失控。

6、课堂模式单调

课堂模式主要以查阅资料,小组完成书面材料呈现成果,读单词,写句子的模式开展。如果辅之以多样的活动,如游戏,PK赛,情景扮演等的交汇融合,英语课堂会更活跃。

5 改进措施

1、分组策略

各个小组的成员按照英语基础好中差、内向和外向的组合的策略进行搭配,在完成任务时,学生能够及时地帮带,以更有效的完成任务。

2、明确小组活动的要求

在小组活动开展前,教师把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小组要遵守的规则提前造之学生,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让学生依规则办事。

3、任务先分散再集中

针对小组活动中个别小组成员无事可干,而部分成员包揽大部分工作的情况,可先让小组所有成员完成任务中的基本部分,再让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综合,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防止个别偷懒的现象。

篇1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0

作者简介:王志伟(1985―),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将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实物提示机、IRS即时反馈系统融为一体,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金华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花都区第一批Hi-teach“智慧教室”试点学校。新科技的引入,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Hi-teach“智慧教室”在课堂中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优势。

一、全员参与,自我提升

Hi-teach“智慧教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积极调动后进生。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个遥控器,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答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并照顾后进生的学习;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小组的讨论学习中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整体的进步。

二、激发兴趣,调动气氛

Hi-teach“智慧教室”激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抢答、抢权、随机选人功能,增加课堂竞争气氛,为思维活跃的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计时器功能,增进竞赛氛围,提升学生答题速度;淘汰赛功能,激发学生斗志,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这些功能的灵活运用,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竞争。例如,在《点的坐标特征》这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我利用了Hi-teach“智慧教室”的淘汰赛模式。巩固练习共10道题,给学生10分钟的独立作答时间,然后通过IRS投票系统进行作答。在学生作答过程中,蓝色代表没有作答,红色代表已经作答,黑色代表在上轮的作答中被淘汰。这样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积极性。如果第一题没有做对,那么后面的题目就失去了作答资格,看起来很残酷,但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细心审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强化易错

我校数学科组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了一条成功经验,那就是“讲在关键处、提在易错点”。Hi-teach“智慧教室”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关键处、易错点。我们可以用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电子笔去标注关键的词、句子、图形,可以用投影功能或手机拍摄去展示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这样让教学的重点、难点得到了体现。对于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坐标符号特点,初学者会容易混淆。所以,我们既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通过电子笔在旁边做一个直角坐标系的符号草图,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识,加深印象。

四、智能评价,及时反馈

Hi-teach“智慧教室”所包含的课堂反馈和课下反馈清晰准确,精细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作答、得分、排名都能够通过翻牌、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进行直观分析,课下也能够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做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IRS反馈意见,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教学及时地做调整。对于出现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策略进行展开。例如,当正确率达到85%以上的时候,就代表了班级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c,所以,可以一带而过;当四个选项很平均,或者虽然某个选项学生比例大,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三个,这个结果就表明学生在认识上有了分歧,教师需要停下来进行讨论和分析;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大家的认识上又有了变化,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系统里面的二次投票功能,对比两次投票的结果,看看学生选项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修改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