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治理的主要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沈校长认识已有十多年了。虽然谋面不多,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大家走到一起来了,经常以文会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情感,所以虽远犹近,关系甚笃。有些时候为了讨论或研究一个问题,深入一层,更是犹如故友至交。这次认真研读沈著,掩卷三思,觉得有几点感受,说来和作者、和读者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就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对现代社区教育转型发展进行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社区教育管理与运行层面的具体问题,而且希望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从中寻找出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籍以促进我国现代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总的看来,这是着眼于基本理论研究,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一项研究成果。
一、着意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寻求理论破题
本书中涉及基本理论研究的,大致有社区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本质属性、功能定位、外部关系规律、内部关系规律等一些内容,作者都力求作出自己的理论诠释。
关于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作者把它定位于“社区发展为本”和“居民终身发展为本”两个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如果否定了社区教育以社区发展为本的属性,也就否定了社区教育中‘社’的质的规定性,混淆了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如果否定了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终身发展为本的属性,也就否定了社区教育中‘教’的质的规定性,混淆了社区教育与其他社区活动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社区发展本位与人的发展本位作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区居民的终身发展寓于社区发展之中;社区发展离不开并依赖于社区居民的终身发展。一句话,社区教育的社会(社区)属性与教育属性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即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从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看,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进而实现社区教育从教育主体本位向社会主体本位的转变,是未来社区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这些妙语实属精彩之笔。
在论及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时,引入了社会(社区)治理的新理念,对两者的内涵也进行了最新的阐释,并且引用了台湾学者提出的社区营造和社区教育联系融合的做法,指出台湾社区营造的重心走过了一条从造景、造产到造人的转变之路,最终把社区营造的重心放在造人上,而造人的关键就在于社区教育,给人们以启示。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定位,在论及非功利和功利的争论时,并没有就事论事,简单地评判是非,而是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正确地指出:“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功利性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动因之一,也是社区教育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只有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最终达到非功利性价值的目的。
关于社区教育的规律初探,作者借鉴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学基本规律的研究框架,分别从社区教育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规律进行研究。
作者指出社区教育不能不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如果“就教育谈教育”,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作者以上海市的典型案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支撑、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以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经济发展制约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作者指出不能简单地以经济规律或社会规律来代替社区教育的自身规律,甚至也不能简单地以一般的教育规律来照套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以满足民众需求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形式,其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民众教育,一种平民化教育,直接为社区民众服务;二是民生教育,以关注民生为目标,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民权教育,是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民主。社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这些论述朴实中肯,可谓一语中的。
在论及社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时,作者指出需求导向是社区教育的内生动力,要以了解学习需求、掌握需求动态为前提;跟踪调研、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主动引导需求,促进科学发展;最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综上所论,只要是熟悉社区教育的业内同行,就可发现,在社区教育还没有摆上主流教育的位置,在理论还处于很不成熟、众多研究还限于经验总结或泛泛而论的情况下,作者专心致力于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论说了不少有见地、有价值的内容,给我们带了一个潜心研究、深入研究的好头。也启示我们,社区教育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戮力同心,进一步以加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结合为路径,推动新时期我国社区教育的广泛深入发展。
二、着重社区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寻求认识飞跃
在《实践论》里指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实践工作者要向理论工作者学习,就要学会理性思考,掌握飞跃的本领。而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研究,对实践问题做出理论诠释。我们看一项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论文等)有没有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有没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能否紧跟形势,紧跟时代,倾听实践的呼声,总结实践的经验,重视理论提升。沈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适应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围绕社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力求把静态和动态、历史和现状、宏观和微观、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对社区教育实践加以理论概括,以期形成新的理性认识,指导社区教育实践。
作者指出:“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本书一个基本判断及其立足点。然后紧紧围绕这个新阶段,以社区教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为主题,分别从社区教育的发展形态、地位作用、体制机制、途径形式、服务对象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社区教育发生的变化,强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之后,我国社区教育开始从以往的政府单一主体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社区学习共同体、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形式、新载体不断涌现,社区教育朝着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社区教育正在从边缘状态向中心地带位移,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成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本书的研究,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这里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真问题,精准地抓住真问题,敢于直面、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总结梳理实践经验。只有基于实践,反思实践,经过理性思考,概括提炼实践,才能达到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在这方面,作者长期在一个省级开放教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兼具管理者、实践者、研究者的角色于一身,而且勤于学习,勤于调研,勤于思考,思想敏锐,思路开阔,善于捕捉区域的和全国的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实践创新成果。可见,具备了主客观方面的基本条件,从而成就了这项研究。
从本书结构内容分析就可发现,作者把文献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梳理出了关于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评估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关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课程开发和管理、数字化学习和社区远程教育、社区老年教育、社区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学习型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等社区教育改革发展中碰到的主要问题,都是一些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对社区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者勇于直面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做出必要的理论诠释和概括,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
不仅如此,作者致力于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结合起来,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理论应用、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研究的现实性、针对性、操作性,重视阐明理论应用的路径、策略、方式、载体,很接地气,指导性很强。
在国外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有所谓大理论、中理论、小理论之分,这主要以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抽象程度高低深浅而定,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发生作用影响和指导辐射的范围大小、领域宽窄之分。大、中、小理论之间,也没有一条鸿沟,小理论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可以上升为中理论,再依次上升为大理论。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企图一步到位,搞出一个高大上的大理论,除了极少个案,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通观本书,作者显然不满足或停留于一般性实践经验总结的层面,而是力求理论概括抽象的程度高一些,力求逼近对社区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以期更好发挥对社区教育实践科学指导的作用。现在看来,书中涉及基本理论层面的有关研究,有许多真知灼见,而大部分的理论抽象及阐述,则达到了中理论的深度和高度。
就以社区教育的政策研究为例,作者分别从社区教育的政策界定和功能、社区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社区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社区教育的政策制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系统的分析,进而就社区教育的政策目标、政策主体、政策措施、决策程序、决策思路等,进一步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例如,在论及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思路时,指出确立合理的社区教育政策价值向度,保障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权,追求教育公平正义,服务社会民生和个体全面发展;在论及制定社区教育政策的关键要素时,指出提高社区教育政策的决策水平,构建民主、公开与透明的决策机制,突出教育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明确社区教育政策的分类试点与分步推广。
对于所有这些具有一定深度而又专业的论述,试想作者如果不是兼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于一身,没有勤奋学习、深入思考的严谨作风,没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理论视野,就不可能具备这样的专长和优势,就不可能把研究做到如此深入的程度。正如作者所言:“本章从社区教育的政策文本出发,探析政策的目的、主体,措施的变化规律和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以期确立合理的社区教育政策的价值向度和逐步形成清晰易行的社区教育政策的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政策的决策水平,构建民主、公开与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完善教育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社区教育同类研究中是属于比较专业的那一种,在深化社区教育研究的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着力管理决策理论研
究,寻求科学应对之策
书中涉及社区教育管理决策理论,主要有社区教育治理、政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站在现代治理理论的高度,对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践作了阶段划分,分析了特点及内在联系,指出了管理体制经由改革创新从管理向治理演化的向度。作者把开展社区教育初期由教育部门直接主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垂直型治理模式称为“I”模型,把新世纪以来形成政府统筹、以社区教育委员会为基本形式、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称为“Y”模型,并预测今后的社区教育治理,将会注重在政府指导之下形成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教育治理的“X”模型。指出对于社区教育多元治理模型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点内容: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达成多方协同的目标共识;形成利益分享的资源网络;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建设。社区教育治理的发展方向,必将更加关注通过多中心的公共治理格局来提供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公共服务,政府主要在理念引导、规范制度、目标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在论及社区教育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构建策略时,作者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探索市场化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周全的思考,并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最新理念融入分析与破解现实问题的研究之中。
笔者还注意到,作者将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社区教育治理的一个重点问题加以论述。书中将社区教育共同体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分为两个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级的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教育治理的一种创新形式与举措纳入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范畴,而且吸取了各地的实践经验,对其内涵与意义、推进策略等作了新的概括。
作者敏锐地指出,近几年来,在一些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下,社区教育不断向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转型发展,学习社团(学习共同体、学习圈)陆续产生成长,成为社区教育自主学习的主体力量。居民主体、社区自治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广泛的基础性作用,成为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目标共识和愿景追求。进而指出:实现真正的多元参与下的协同治理,需要建立社区教育治理的协商决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以推进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承办社区教育活动的职能向民间组织适当地转移,通过购买服务、经费补贴等办法促进其自治功能的发挥。作者阐明的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品格。
四、期待继续深入研究,期盼
这项研究日臻完善
关于社区教育本质规律的研究,是一个深层次、高难度的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实践、纠错、提升、完善这样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同时,由于社区教育规律的基本矛盾和关系是多维的,故可以从不同范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把握它们的不同关系。因此,书中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把社区教育的领导体制、机构队伍、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要素归入内部关系规律研究,着重研究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居民接受教育服务的关系,这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社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研究的是条件性问题,尚未上升到从本体性问题来探讨社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似觉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社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研究,本质上主要解决社区教育和人的发展、特别是与社区居民的发展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可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和人的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终身发展、自由发展),社区教育与人的生活(谋生型、发展型、乐生型、享受型),社区教育与人的价值(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型人生、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型人生、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型人生、追求回馈奉献社会的服务型人生),从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深入加以研究。二是社区教育和底层民众、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关系,以揭示社区教育最具人本性、人文性、全纳性、包容性、普惠性的本质特征,它迥然不同于精英教育,社区教育不是以筛选与淘汰为前提的拔尖教育,而是补短板、促公平的平民教育、草根教育、兜底教育,是不让一个人变差、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普通人、底层民众成人的教育。三是研究教育者与学习者、管理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以及社区教育学习的生态圈里面,各种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最后作用于社区居民素质的结果、成效。这样处置是否更为符合所谓内部关系规律的研究逻辑。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人的发展不仅和社区教育有关,也和一般教育或其他类型的教育有关。所以,从本研究主题出发,应该更加重视社区教育对人、特别是对社区居民的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这些作用与影响所能达到的范围与程度,而不能把一般教育或其他类型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误读为社区教育的效果。
在学术研究的语境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理论创新、理论繁荣的根本之策。相互之间的讨论、争论、切磋,都是正常的、必经的过程和路径。这种讨论不一定有对错之分,但可以帮助和促使人们的研究和思考更为缜密,有利于理论走向成熟与完善。
总的看,《转型发展中的社区教育问题研究》,堪称沈教授在我国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深入思考和研究社区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部力作,可喜可贺,希望再接再厉,期待更新佳作问世。
以上所言号称书评,可能作为一种互动讨论的感言更为合适,欢迎作者、读者批评指正。
陈乃林
用“智慧”点亮新城
2012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东城区、朝阳区、未来科技城和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首批试点入选。2013年,北京市推荐3个项目参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综合评审,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房山区长阳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长阳镇也成为了本市第一个县镇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一套适合像长阳一样县镇级的模板。长阳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休闲新城的中心目标,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制定了《“智慧长阳”总体规划(2013-2020年)》和《“智慧长阳”一期建设实施方案》;同时,特别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运用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致力于打造“指尖上的长阳”,提高城市运营水平。
记者了解到,围绕“智慧长阳”建设,今年长阳将按照国家住建部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实施“1+3+1”工程,即:一个智慧城市公共资源运维中心、三个智慧应用建设(人口、社区、旅游)、一套保障体系。
在智慧应用方面,将构建长阳镇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安防等一体的运维平台;整合政府信息平台、地理交通信息系统、市民信息档案系统等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性化公共服务能力。
在智慧社区方面,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科技助老、“微服务中心”等成功经验,打造具有长阳特色“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初步构建“物联网”系统,将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居民商务、社区安保等统一纳入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管理有效。
在智慧旅游方面,将整合镇域内自然景观、购物中心等休闲旅游资源,借助微信、APP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数字化共享、服务便捷化和个性化,进而形成长阳旅游的智能管理、服务和营销的一体化运用。
按照长阳镇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无线城市”不仅仅是让市民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办事,把市民要办的事办好。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充分为居民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企业的运营、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为政府的政务公开、监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帮助。最终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特征的新城示范区。
CSD理念延续升级
长阳打造“智慧城市”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实际上是延续了CSD(Central Shopping District,中央休闲购物区)理念的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将CSD理念进行了创新性的升级。
为了承接未来的发展、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长阳将CSD中“S”的内涵从“Shopping”(休闲购物)逐级提升为“Social”(社区)、“Services”(服务)、“Smart”(智慧)三个层次,建立以宽带和无线技术为代表的全国第一个城镇级的“无线”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重点新领域,打造集“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于一体的智慧长阳。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以长阳镇政府办公区、奥特莱斯商业区、万科长阳智慧社区为代表的信息化先行建设试点,使长阳成为无线城市的标杆。
随着物联网的日益发展,同时以“中央休闲购物区”和“镇景合一”为核心的CSD建设战略下,城市建设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和管理,建设“无线城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保障城市服务运行的一把“金钥匙”。
长阳镇高度重视将区域发展与北京市规划紧密对接,将把“无线城市”建设作为长阳实现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2G、3G、WIFI和4G技术,实现四网同时覆盖,实现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线城市的建设将是推动CSD长阳半岛实现电子政务、改善居民生活、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器,对原本就是商投热区的CSD长阳半岛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近期,长阳镇将利用中关村长阳科技园落户的契机,在原有航天、民用核技术等科技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智能产业”,承接首都核心产业,形成更为齐备的高端科技产业集群。
“智慧长阳”不仅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还是一个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更显示了长阳镇政府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和谐宜居新城的决心。
蓝图规划智慧未来
“无线城市、智慧长阳”计划将由政府、运营商、企业三方合作,作为再次带动当地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模式无疑将为长阳带来跨越式的发展机会。
长阳镇政府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合作,通过GSM、TD―SCDMA、WLAN、LTE四网协同的方式,将在长阳建设26个基站机房,平均每个基站投资300万元,总投资约8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及26个基站的布局规划,已完成位于张家场和篱笆房的2座基站的建设,另有2个基站正处于建设当中,下一阶段将协调区市政、区水务局、区供电局等部门来解决其余22个基站机房建设及供电问题。
目前,包括长阳镇市政基础设施、智慧产业、电子政务、治安防控网络等在内的搭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如今,长阳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智慧服务普及、智慧产业主导、智慧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的“智慧长阳”,初步实现智慧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信息化成为推动长阳镇再创发展新优势的主要动力,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智慧城市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和“智慧北京”先导区。
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增进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2010年上半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铁路社区66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体检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普查对象为辖区内60岁及以上的已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老年人,职业包含了铁路退休工人、家庭主妇、以及其他职业的退休人员。
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等一般体格常规检查、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等。
采用到辖区贴公告及电话通知的方法,分批安排到社区中心来免费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将结果收集分类好,再发放回居民手中。对发现并确诊的慢性病,定期回访,进行用药、饮食、休息、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及危险因素干预等;对确诊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按社区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对其他体检结果异常而以往没有确诊的对象,建议其进一步检查明确。
结 果
通知712人,实际来体检662人,其中体检资料齐全605人,普查率91.4%。体检各项指标正常51人(8%),则体检健康率仅8%。而体检结果异常612人,健康体检阳性率92%,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
体检资料齐全的605人体检结果总结如下:①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任何一项异常或多项异常)324人(53.55%);②B超异常:主要是脂肪肝219人(36.20%)和肾结石155人(25.62%)。此外,还有胆囊结石24人、胆囊息肉、胆囊炎、肝囊肿、肝血管瘤、肾囊肿等疾病。③高血压病:查出血压增高139人(22.98%)。这与大部分人口服降压药物,或部分高血压患者未测量血压有关。④心电图异常:查出心电图异常134人(22.15%),其中,左心室高电压40人,S-T段改变24人,心律不齐25人,窦性心动过缓13人,T波改变34人。⑤血糖异常:共查出血糖增高者40人(6.6%),糖尿病患者23人,新发现血糖增高17人。⑥胸透:共查出胸透异常31人(5.1%)。其中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1例,肝占位4人。
讨 论
论文摘要: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和谐社区的基本途径。如何搞好社区治理,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深入发展,社区治理主体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区业主是构成社区的基本元素,在社区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今的业主与以往的居民并不相同,对他们的管理、组织等遇到了新问题。所以应根据新情况,给社区业主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使业主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社区治理。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市社区建设这一概念是在我国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努力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形成,配合人们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进步,重塑‘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1](p2)在新形势下,对社区的管理不能沿袭以往的方法,由此产生了社区治理这一理念。社区治理强调的是治理主体多元化,这就把社区业主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一、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发展趋势
“治理”这一提法有其独立的丰富内涵:“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政策结果不是中央政府行为的产物,中央可以通过一种法律,但是在随后执行的过程中,它要与地方政府、保健机构、自愿部门、私人部门等发生互动关系,相应,后面这些制度间相互间也要发生互动。中央政府的凌驾地位不存在了,政治体系日益分化,我们生活在‘没有中心的社会’,即以多个中心为特征的多中心国家中。政府的任务是使社会——政治活动具有能动性,鼓励出现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和分配服务的安排。这种新的互动模式种类众多,例如自我管制和相互管制,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管理以及有企业家精神的合资企业。社会——控制论研究方法强调了处于中心的行动者进行管理时所受的限制,声称不再有单一的权威,替代它的是:每个政策领域特有的多种行动者;这些社会——政治——行政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的目标;界限模糊的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自愿行动部门;行动、干预以及控制方式的多样化和新出现的方式。治理成了互动式的社会——政治管理方式的结果。[2](p92-94)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要求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政府管理。“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governmentadministrationorgovernmentmanagement)。而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都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治理(governance),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3](p12)治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的主要特征有:“1.政府理念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2.公共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3.公共治理的研究对象有了巨大的扩展;4.公共治理机制和手段的巨大变革。”[4](p91-92)社区治理的理念来源于公共治理理念,以往是政府作为单一的社区管理主体,而现在由于政府理念的转变,使得治理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使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如果这一套治理体系能够良好运作,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一新治理模式起步晚,在实际操作中还要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治理主体之间职责界限模糊,甚至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社区业主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
(一)社区业主与以往的社区居民的比较。
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业主,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商品化之后购买房屋全部产权的购房者。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部分,拆除旧房屋建造新房屋则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新建的住房大都是商品住宅小区,城市里的社区基本上就是以这些商品住宅小区为主。小区业主与以往的社区居民相比,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1.以往的社区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大都是单位福利分房性质,居住在一起的居民一般是在同一单位工作,彼此非常熟悉;现在的小区是商品化住房,业主购房都是个体行为,业主之间互相不认识。
2.以往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对社区进行管理,而现在这些机构已经淡化,应运而生的业主委员会担负起了管理社区业主的责任。
3.以往社区的公共服务由单位统一提供,现在住宅小区的公共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物业公司根据其工作内容和性质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
可见,从传统社区向住宅小区的转变,不仅是人们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更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前实行的以“单位制”为主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社区形式作为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是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
(二)存在的问题。
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社区业主提出了要求。社区业主作为跟社区部门、物业公司具有平等地位的治理主体,理应很好地发挥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社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及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矛盾很大,此类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从上面总结的社区业主与以往社区居民的不同点中可以看出,现在的社区业主之间没有工作上的联系,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总是很忙,人情淡漠,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其他成员更是不会主动去结识交往,这就造成了社区业主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把自己当成社区治理主体的觉悟。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业主委员会的建立是社区自治发展的标志,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很多方面还不成熟,而且业主委员会是民间性组织,号召力似乎不强,许多业主对于委员会的职能性质都不了解,支持委员会的工作就更无从谈起了。物业公司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也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目前社区里的矛盾问题,最集中的就是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往往是业主认为物业公司在收取了较高的物业管理费之后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于是拒绝缴纳以后的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则认为他们收取的管理费都不足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了,这样一来,后果一般是物业公司不再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社区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业主深受其害。
(三)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
矛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那么业主在社区治理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既然前面已经提出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业主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与物业公司及其他社区部门有着平等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发挥出业主应有的作用,这促使我们对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进行反思。
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是社区治理理论的组成部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必然要经历一段磨合期,在此期间可能会产生很多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综观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模式或三个阶段:1.行政型社区——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2.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型的治理模式。3.自治型社区——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型的治理模式。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5](p136-137)在这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社区业主对自身的主体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社区管理模式中,社区居民是被管理者,是接受政府管理的一群人,人们在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对管理者的依赖。现在的社区没有了所谓的上级管理者,更多的是靠自己进行管理。而靠自己进行管理,又没有明确的管理方法和标准,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不管理,对公共事务不闻不问,至于私人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别人也无权过问。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社区业主对社区事务的普遍不关心,即使出现了会影响到自身利益的问题,只要他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从众心理在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有就是单位制解体,尽管凸显了人们的自主性和个性,但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不紧密,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们缺乏内聚力,对社区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也就不足为奇了。业主委员会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得不到业主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其根源还是前面提到的社区业主之间缺乏内聚力。同时,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界限模糊,对自己应负的责任认识不清,责任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妥善解决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也许是在磨合期间无法避免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过渡的关键。既然现在社区业主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作用,那就应该在实践中将其定位在一个还不能够达到治理主体水平,但正在向着治理主体前进的位置。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将业主群体往治理主体的方向引导,并让其认识到社区事务与自身利益有着密切关联性。
三、努力引导社区业主发挥其治理水平
将社区业主放在一个还不能够达到治理主体水平,但正在向着治理主体前进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业主向治理主体引导。
(一)强化业主委员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由上级机构管理社区居民,而且人们的思想方式受其影响很深。既然这样,完全可以顺应这一思维方式,提高业主委员会的地位,强化其作用。业主委员会虽然是民间性组织,也不是对社区的业主进行上对下的管理,但它是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强调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功能,委员会是通过民主程序推选出来的业主代表组成的,跟大家是同样平等的身份,这就不会出现以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业主们有什么困难,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委员会反映,委员会帮助业主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业主委员会可以填补在没有了传统管理者之后人们心理上的缺失,业主们通过委员会解决了困难与问题,自然会感激业主委员会,在心理上对其产生认同后,要拥护委员会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业主委员会必须强化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当业主们还对自己的治理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时,业主委员会就应该站出来,代表广大业主发挥治理主体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社区中要选出大家都信赖的、人际关系较好的、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业主代表来组成业主委员会,组成之后要建立一套业主委员会运作的规章制度,切忌三分钟热情,要切实把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并一直坚持下去。其次要加强业主委员会与广大业主的联系,获得业主的支持。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困难,由于前面已经说过的一些原因,很多人都对所居住社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还是必须依靠业主委员会自身勤做工作,不能只是在产生问题和发生矛盾时,委员会才能证明其是存在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业主委员会的存在。
(二)加强社区业主间的内聚力。
社区业主的内聚力不强,是业主不团结,对社区公共事务不关心的根源。如果在这方面有所强化,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会更容易。由于工作、生活上的差异,社区业主也许很难在同一时间聚集到一起,这也给他们的沟通造成了一定困难。加强业主之间的联系,可以先从老人和孩子着手。退休在家,平时无事可做的老人们完全可以加强联系和沟通,业主委员会可以组织老人们参加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加深对其他人的了解和熟悉,老人之间互相来往多了,会影响整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来往,慢慢地就可以把业主们联系起来。孩子们也是,平时经常在一起玩,家庭之间的联系自然就会越来越紧密。社区业主之间的联系紧密了,内聚力自然就会加强。业主们对社区公共事务就不会再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社区的大小事务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也乐意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来,负起自己那份责任,这样,社区业主达到社区治理主体的水平就指日可待了。要加强社区业主的内聚力,要做的还有很多,而且这肯定是一个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二)业主应加强与物业公司的互动。
物业公司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是当前的主流。尽管物业公司是企业,但由于其主要业务是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如垃圾清理、安全保卫、绿化维护、车辆管理等,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也在业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物业公司是为社区业主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当前普遍存在的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很大部分还是由于物业公司自身不完善,提供的实际服务与承诺时的标准不相符,收取费用与提供的服务不相符等。由于物业管理的质量与业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上的联系,使得业主与公司之间的问题十分复杂且敏感,一旦出了问题,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致使本来也许并不严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矛盾也变得不可能解决了。当前我国的物业公司发展较快,但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很突出。社区要找到一家负责任讲信用的物业公司并不容易。撇开客观因素,业主自己应该做到的,是重视最初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拟订的标准执行,如果物业公司日后提供的服务没有达到合同上规定的标准,业主应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业主应时常监督物业公司的运作,及时沟通,出了问题立刻解决,尽量不要拖延,以保证问题能尽早得到解决。业主与物业公司的互动加强了,一些潜在的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能够被消除,双方都深入了解对方,就可以更好地合作。物业公司与业主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所以就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监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出现矛盾问题尽快通过协商解决。当然,企业性质的物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在经济利益与提供的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也非易事,所以业主们在监督物业公司工作上必须付出更多,而一个有威信和号召力的业主委员会就可以替业主们担负起监督物业公司工作的责任,这也证明了社区里建立一个有威信有号召力、负责任,能真正代表业主的业主委员会的重要性。
(四)政府为社区建设提供外部支持。
政府是传统的社区管理主体,在当今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政府的作用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应该为社区建设提供一些外部支持,“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政府必须协助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要解决区内居民的就业问题。为了将社区内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这三类组织统一调动起来,使之为整个社区的利益和目标而共同努力,需要政府担当起协调者的角色,理顺城市社区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6](p135)社区其他治理主体都是通过政府授权才可能成为治理主体的,所以政府在社区工作上起到的总领性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政府为社区建设提供外部支持,相当于减轻了业主的负担,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政府还应在政策和法律制定上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应该有法可依,一些社区部门目前还没有法律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部门的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社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这同样也有助于社区业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综上所述,社区业主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在当前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为治理主体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实践中逐步采取措施,引导社区业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促进社区建设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浩.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关键词】广场舞;研究综述;噪音扰民
一、关于广场舞的概念及其艺术特征的研究
牟顶红(2010)认为,“现代广场舞是指人民群众自发的,在广场上进行的、统一的,以健身、自娱、交友为目,在音乐伴奏下的以舞蹈为载体的健身活动”。
雷胜辉(2011)认为,“广场舞蹈应当是这样一种舞蹈形式――以开放的形式、简单的方式、在广场上展开的、适合大众普遍参与的能够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艺术形式”。
王芳(2012)认为,“广场上表演的舞蹈,主要指活跃在广场的业余艺术表演团队,如健身操(舞)队、太极扇舞队、秧歌舞队等”,其主要特征是“舞步、步法及结构通常简单易学”、“多为群众自发组织,没有固定人员和时间限制,带有松散性、随意性和休闲性”。
周丽云(2012)认为,广场舞是指人们在广场上随性进行的以健身、娱乐等为目的,以操、舞为载体,并体现音乐主题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并将其特征归纳为群众性、多样性、自娱性、简易性、开放性和集体性六方面。
二、关于广场舞盛行的原因与作用方面的研究
彭(2012)指出,“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肥胖症、久坐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以及保健的高成本”,而“广场舞人人都能参与,且无需特定的场合,人数不限,这是其功能价值继续增强根源”。
丁汉辉(2014)也指出,广场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迅速在我国蹿红,是群众健身意识增强、物质文化需求增强、广场舞对场地、设备要求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海市委党校沈士光教授(2014)指出,广场舞舞者大多数是 50 岁以上大妈。30 多年前,她们正值妙龄,但跳广场舞的时间点对于当年的她们来说,或是刚插完秧湿着脚从田里回到家中淘米烧晚饭,或是尚在下班途中。30 多年后衣食无忧,跳广场舞是“弥补了她们年轻时的缺憾”。
三、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成因及对策方面的研究
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原因,一个社会共识是公共文化基础设备薄弱,社会上可供她们不扰民跳舞的地方太少。沈士光(2014)则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剖析当前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他指出目前管理部门尴尬的陷入了“机构困境”,以至对广场舞纠纷“该不该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一筹莫展。鲍勇剑(2013)则从经济学角度指出,广场舞扰民现象是城市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之间边界模糊,共享资源和公共集体行动缺乏规则导致的后果。
关于如何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长效机制是从城市规划上进行疏导,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给大妈广场舞一个容身之处。就短期而言,学术界也提出了主张、观点和方案。
金纬(2014)认为,受到广场舞影响的人有权要求广场舞组织和参与者提供补偿。如果双方能就该补偿或赔偿费用达成一致,那么可以就广场舞的时间和音量上做出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达不成一致,那么广场舞就不应当再跳下去。
上海交通大学赵文杰(2014)教授提出广场舞管理引入奖惩机制的观点。具体操作是通过社区体育中心或者街道,为辖区内广场舞团队设立年度奖励基金。如果广场舞团队活动没有发生居民投诉,就予以奖励;反之,可以要求团队停止活动并及时整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鲍勇剑(2014)提出“社区治理广场舞扰民问题的”理念。具体而言是让居住在小区内的大妈担任组织者,让拥有场地的商家与组织者沟通,划分拥有权、仲裁权和友好使用时段及权利,让居民区的城管调查和管理周边空地的情况,罗列出能够活动的时间和规则,参与者签署协议,共同接受城管的管理等。
四、关于上述研究成果的一个简要评价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广场舞的研究,基本上已成体系,但还有许多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关于广场舞盛行的成因和作用方面的研究为例,目前研究只证实了广场舞在增强老年人身心健康,加强社区成员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广场舞在丰富基层文化内容和形式,提高市民自治能力以及在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等方面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这些研究结论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对待广场舞。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非常少。通过文献检索发现,除了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敏(2011)、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周丽云(2012)、江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王兆征(2013)等少数人对广场舞做了实地调研之外,及少有学者对广场舞开展实证研究。其结果是导致一个关键问题尚不清楚,即在我国城市广场舞只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现象?还是今后的一种常态?如果只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现象则研究意义不大,但如是今后的一种常态,其噪音扰民问题就非常值得研究。因此,进一步开展广场舞实地调研非常有必要。
第三,关键问题尚未解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是制约该种艺术形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广场舞的命运可能会象部分学者所主张的“广场舞就不应该跳下去”。正因如此,许多学者提出了治理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的主张、方案,然而这些主张、方案目前还是处于真知灼见的设想状态,是否对,能否有效?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检验。
参考文献
[1] 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12).
[2] 雷胜辉.论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1(4).
[3] 彭.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2(2).
近年来,我国滥用人数增长迅速,滥用呈现加剧态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其中2014年新发现吸毒人员48万名。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 400万。全国涉毒县市区增至3 048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9成以上,其中吸毒人员百人以下县市区754个、百人以上千人以下县市区1 545个、千人以上县市区749个。2015年,全国共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53.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0%和14.6%。同时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件多发趋势明?@。滥用不仅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社会风险。目前我国滥用问题的治理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加强和深入滥用问题的治理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我国滥用问题的研究热点进行概要式梳理。
一、对以往研究热点的综述
国内学者对滥用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社会学视角对滥用问题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则是最近十余年才开始的。目前,我国学者对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滥用人员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
国内学者对滥用人员群体特征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对青少年吸毒人群和女性吸毒人群等的调查研究。唐斌通过分析青少年吸毒群体特征时发现,亚文化的传递是青少年吸毒群体的主要特征,同时他调查研究了亚文化如何是在群体中得以习得与传承及群体成员的相互认同[1]。随着女性滥用者的增加,学者们对女性吸毒群体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刘晖等从女性社会学视角出发研究了女性滥用的特征,并认为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吸毒更有“被动吸食”和带有男性吸毒助“性”的受害者特点[2]。万志红通过云南青少年吸毒群体的调查发现,边疆地区青少年吸毒群体存在与内地滥用者不同的特征,其中包括年龄更加低龄化、受教育程度更低、民族多样化等特点[3]。随着新型滥用加剧,一些学者研究了新型滥用人员的群体特征。沈康荣首次对我国吸食新型的滥用者的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滥用人群凸显“三多”――男性众多,低学历人员多,无业人员多;滥用种类相同――主要是冰毒、和;滥用人数增长迅速[4]。
(二)滥用人员染毒成因及复吸归因的调查研究
段伟、祝小慧从社会心理动机理论研究青少年的染毒原因,认为青少年不良的个体心理如不加以正当引导,则可能会成为导致青少年染毒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5]。廖龙辉在对青少年吸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滥用行为的成因进行了“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6]。夏国美在调查的基础上从更深的文化和制度层次分析了青少年吸毒问题背后的原因[7]。莫关耀等通过云南滥用严重的八个州市的调查和访问,分析了云南省新型滥用的朋辈群体因素,指出交友不慎成为35岁以下青少年滥用新型的主要外因[8]。杨玲等通过对吸毒者回归社会后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复吸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普遍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互动。不利的社会处境、社会支持的缺乏、归属感的缺乏等是导致复吸的重要原因[9]。
(三)滥用的社会危害的调查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滥用社会危害的研究主要从个人、家庭及社会等层面展开论述。秦和平的《西南民族地区的危害及其对策》一书是目前国内系统地认识西南民族地区的危害及禁毒对策的专门著作,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系统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害,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了积极的建议[10]。夏国美、杨秀石等人所著的《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型》一书,对新时期出现的新型滥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新型吸食者与传统吸食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特征以及风险性行为的对比研究后,发现新型存在传播快、心理成瘾性高、治理难度大等社会危害性[11]。
(四)滥用的防治措施及禁毒政策实证研究
这类研究有的从总体上探索吸毒行为的防治对策,而有的注重研究地方特色的防治策略。冯丽平经调查分析认为,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她对如何降低复吸率,如何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社区戒毒管理模式来巩固戒毒成效等进行了研究[12]。钱宁借鉴了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调查访问了昆明在戒毒帮教、创建无毒社区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些举措,从社会工作层面研究社区戒毒方法――即“金碧模式”[13]。韩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吸毒人群进行调查,提出“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体的社区戒毒综合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三重维度构建了吸毒人群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此有效干预和治疗海洛因人群的成瘾问题[14]。陈曦、何咏梅研究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禁毒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探索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色的禁毒教育的一些对策[15]。钟莹、梁国勋研究了如何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在社区戒毒人员中开展工作,如何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禁毒的专业化服务水平[16]。刘爱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昆明强制戒毒所经验,提出了包括脱毒治疗、教育管理等九个第一的“昆明戒毒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戒毒工作的特色之路[17]。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展望
近十余年来我国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已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与访问,分析了滥用者的群体特征、吸食原因、滥用危害,提出了一些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干预政策。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存在如下缺陷。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平江路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6-05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在全球逐渐凸显。中国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了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如桂林依托桂林山水在其周边发展了乐满地、愚自乐等一大批主题公园。然而,中国旅游产业集群总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是现在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供需错位、结构偏斜、功利导向和旅游超前,这些现状都阻碍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自由发展。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在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的具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治理途径,有望能够协调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多方群体的利益需求,避免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功利性等非均衡现象;避免传统政府管理形态的政府失灵,同时也避免市场不能控制的外部性市场失灵,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的缺陷。
一、旅游产业集群治理
(一)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广义概念:旅游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生存。旅游产业集群的广义概念,主要强调的是区位联系,即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旅游产业集群狭义概念: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上,集合游客、旅游企业、支持企业、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相关支撑机构等旅游产业或相关产业,以共同的目标围绕着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产生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旅游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群落生存、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
本文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区域当中某一旅游目的地或同性质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核心产业,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及其配套设施与服务等,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共同组成具有地方根植性的互动联系的复杂系统。
(二)旅游产业集群治理
产业集群治理是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目的明确的联合行动,是进行产业集群更新升级的所有集群成员都参与的集体活动,其本质是促进集群增长,即让集群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和发展目标规划,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和保持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1]。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经济和行政权威、社会规范和协会机制等多种微观治理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就是治理主体者通过改善投资经营环境,自上而下的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群,使整个区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对其他地区产生辐射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决策部门或决策企业有意识地营造和扩大价值链网,促进以经济价值链网为基础的集群环境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系统的自发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实际上是一种旅游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时他们又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的利益,形成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共生。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有两个重点:第一,地方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推进,而不是创造,地方政府通过对投资经营环境的控制,推进集群雏形向高层次的、有竞争力的集群前进;第二,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不是一种自下而上形成的集群现象,它强调的是对集群的宏观管理的主动性、规划性。
二、现有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现实中大致存在自组织型、中心领导型和多元协作型三种典型的集群治理模式。
(一)自组织型治理模式
当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在受利润驱使开展平等的交易和竞争等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受到地方互惠性社会规范的影响,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间易于在地方化信任关系的基础上自发地形成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的合作,此时集群会在特定阶段内体现出较强的内部协同效应,因而可以被称为自组织型的治理模式。经典的马歇尔产业区模型是符合自组织治理特征的,具体例如原生的意大利产业区、南美巴西、智利等国的制造业集群和中国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等等[2]。
这类产业集群的内部参与者以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间呈相对松散的竞合关系。在双边关系治理方面:(1)集群内部存在许多较短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据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等市场原则进行双向选择,同时由于道德、声誉等地方规范的存在,链上企业在环境波动较小时通常能维持比较稳定的关系;(2)水平企业间以竞争关系为主要特征,例如集群内供应商在地方中间产品市场上以竞标原则争取客户,终端企业依据价格信号进行生产决策、选择市场和开展竞争;(3)除了外部的供应商和客户之外,集群企业很少有其他群外合作关系。
在自组织型治理模式下,每个集群企业都是治理主体,它们以权衡盈利原则和互惠原则来管理和协调自身的内外部关系。集群中很少存在层级治理的元素,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特殊主体对集群企业经济活动较少实质性干预;技术和市场类中介服务机构应地方需求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实力较弱,主要提供简单的程式化服务,难以担当创新知识源的角色。此外,自组织型治理模式下的集群内部关系结构具有不稳定性,会有创意抄袭、人才侵占等过度竞争行为。
(二)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
当一个集群内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龙头企业,其他许多的中小企业主要作为它(们)的分级配套企业开展生产和创新活动时,集群整体的治理就具有了明显的层级特征,而且这类集群中地方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传统社会规范的作用一般较弱。由于这些龙头企业实际担任着集群治理的权威中心和领导者角色,我们将这种治理模式称为中心领导型的。典型的案例有美国西雅图的航空产业集群、日本的丰田汽车城等,中国浙江东阳的磁性材料集群和乐清低压电器集群等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下,集群内少数几个大型的龙头企业控制了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而将其他次要和辅助的环节通过层层外包分配给集群内各级配套企业,从而将整个集群整合为一个内部关系较为紧密稳固的生产系统。在双边关系治理方面:(1)各级配套企业围绕着龙头企业形成集群内分层次的供应链网络,龙头企业制订生产标准和供应规则,上下游企业间权力不对等,下游企业的议价权较弱,同时配套商和龙头企业间通常存在稳定的长期契约或承诺;(2)水平(同级)配套商之间由龙头企业调配形成较为明晰的分工,相互间并不存在太强的竞争,但也因此削弱了“共担风险、稳定市场和共享创新”[3]等方面的合作动机;(3)龙头企业几乎承担了全部与群外供应商和客户的实质性联系,并以集群“守门人”的身份与其他各类群外主体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在多边关系治理上的突出特征是龙头企业充当了集群内集体行动的主要发起者和者。此外,这类集群中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技术和商业服务资源,但一般为龙头企业所主导或控制。
集群内部的龙头企业是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下集群治理的中心主体,其权力基础是在不对称资产专用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权威。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直接等优点,有利于有序协调集群内部企业间关系,可以有效地控制过度竞争等集群常见的问题。但这种治理模式的缺点在于欠缺灵活性,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并且集群长期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前景和龙头企业自身战略,因而也存在较大的战略风险。
(三)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较为符合奥斯特罗姆“多中心治理”的思想,在理想状态下,市场、规范和层级机制能在这种模式中比较均衡地各自发挥作用。与前两种治理模式相比,它包含了更丰富的治理主体和更具有弹性的治理结构,其中,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对集群经济的调节是集群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包括英国剑桥工业园、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意大利产业区等。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是具有较大弹性的,集群内部可能包含的主体涉及到各种规模的企业、地方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或商会、大学及其他知识型机构、公共—私人联合管理实体等等。在多边关系治理方面,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存在具有法定效力的集群机构,这种机构在国内外具有丰富的实践形式,它可以是公私联合的管理实体,例如意大利的产业区委员会(industrial district committee),由地方政府成员和各私人部门成员共同参与组建,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集群发展计划并支持其实施、监督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就地方政策和地方利益与政府协商等。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是包含了不同类型治理主体、整合其各自治理功能的多元化、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同样存在弱点,例如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宏观制度背景对于地方制度创新的客观障碍,包括非官方组织如行业协会的法定效力与赋权问题等等。此外,动态地看,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难以把握,存在从“政府调节”滑向“政府主导”的可能性。
自组织型的集群治理模式中起到最显著作用的治理机制是市场自治和社区规范,层级机制的作用较弱;中心领导型模式则以龙头企业的层级控制为最显著的治理机制,集群内通常存在具有经济权威的少数几个大型企业;而多元协作型模式中市场、层级和规范较为均衡地发生作用,其中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作为重要参与者对集群整体发挥着主动的战略性调节的作用,但是多元协作型具有理想化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主体理论的概念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源于管理学概念,1963 年由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首次提出。由最初的企业为研究主体延伸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众多方面。Freeman(1984)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的出版,被学术界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这本书中,Fr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4]。
“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并运用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着重强调社区(居民和组织) 参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与管理决策,并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的必要性[5]。
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可以界定为: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旅游业有着一些合法和重大联系(比如:交易关系、行为影响和道德责任等)、并且利益相关者与旅游景区之间相互发生作用、并使景区的运营成为可能的个体或群体。利益相关者的活动不仅能够影响旅游产业集群中群体和个人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实践,同时也受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工商业活动的影响。就利益相关者而言,存在一种双向的影响互动或影响交换的关系。具体来说,旅游产业集群的利益相关者有旅游产业经营者阶层、相关产业职工、旅游者、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行业协会、主要债权人供应商、股东、董事会等 [6]。
结合Clarkson(1995)在管理学中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理论,可以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治理的关键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资源开发者、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企业经营者、街区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
保继刚和钟新民(2002)所著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7]首先确认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然后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现、决策过程与行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而结合系统的反馈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剖析了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制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旅游业发展战略[8]。
张伟和吴必虎(2002)认识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和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尝试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而且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分析,调查和分析各利益主体对乐山市旅游发展的感知水平和利益表达[9]。
黄昆(2003)讨论了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含义,以及政府部门、当地居民、景区投资者、旅游者和景区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对景区环境管理的影响,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并对实施该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10]。冯淑华(2003)从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问题,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讨流域内资源共享的各方在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主体之间的协调措施,为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11]。
但是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现有研究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利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来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应用于旅游产业集群中。而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数据的实证研究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说,实证分析不足。
(二)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发展模式
苏州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水上流动市场的配送体系和特色的旅游购物带。在平江历史街区的主要游览街道边,有苏帮茶馆、特色工艺品店等,出售平江特色纪念品。平江历史街区内的全晋会馆是苏州戏曲博物馆,旁边还有评弹博物馆;在平江路西侧,观前街到平江历史街区的过渡地带,有苏州小吃、苏州风味特产总汇等。沿苏州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游览水巷,有很多的特色客栈。民居与客栈融为一体,对于游客而言,他们与古街居民同吃同住同乐,可以真正地体会枕河人家的生活;对于街区内的商户而言,也能从中得到相应的经济收入。这样既有利于保存平江历史街区现有的生活方式,又有利于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12]。
1.治理主体
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治理主体是旅游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地方政府。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权经由政府批准,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政府会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该模式下将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权限和责任权统归到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专门的旅游资源规划者手中,作为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主体对产业集群进行统一治理。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对旅游资源(尤其是重要建筑和历史街区)
进行保护,同时能够保证治理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标。这种完全保护,不仅是建筑的结构、风格,以及各种装饰物质形态,还包括周边的历史环境、城市肌理等社会形态。由投资者参与能够保证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不同时期的资金问题。此外建设、规划、文物、土地、旅游等有关管理部门、经营企业等营利性团体和社区居民,也按各自职责,负责产业集群中的相关管理工作。这样的机构既可以作为一个保护机构,保证综合治理方案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整体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并且,通过它适当的治理和经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也可带来可观的收益,并将这种收益扩大的旅游产业集群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身上。
当地政府要树立先进的政绩评价理念,确保集群治理方式的长期执行,提高街区普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采用严格的录用考核制度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录用前的筛选;定期对街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考核、培训提高街区普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激励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政府应该激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产业集群治理的积极性,树立其共同参与产业集群治理的观念。同时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的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确保各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和谐发展。树立社会公众科学发展意识,强化社会公众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2.协助机制
政府需要一个专家“班子”对每一处旅游资源、对每一处产业规划进行深化设计,而不是统一模式化“生产”。政府尊重专家的意见,是保证旅游产业集群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原有掌握旅游资源管理权的建设、环保、文化、宗教、地质、林业、水利等以及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产业规划方面的专家代表组成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专家协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和经营管理提供相关专业协助而不直接参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
3.监督机制
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是模式的核心内涵,该模式下旅游产业集群各利益相关者以不同形式参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各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为旅游产业集群的直接监督机构,负责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成立与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功能相似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机构及股份制经营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利益相关者组织主要由股东代表、经营企业代表以及包括社区居民、旅游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
(二)互动模式治理效果
在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实现方式之后,还必须对苏州市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进行剖析,这样才能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保障各利益相关者权益
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处于“外部人”地位,他们的利益往往会收到政府、旅游经营者等的损害。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各利益相关者以不同方式参与治理的过程,虽不是控股股东,但仍对产业集群的治理和发展有一定的制衡作用。而由利益相关者大会作为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以及政府和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也为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2.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社会责任的实现
虽然短期内的旅游产业社会责任与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旅游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能造成经济利益的减少,但良好的生态、社会、社区环境择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旅游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产业的社会责任,而在以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为目标而建立的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使得旅游产业更注重其社会责任的实现。
3.有利于规避旅游资源保护的风险
中国现有的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模式中由于其监督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使其在旅游资源保护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中建立了与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功能相似的利益相关者大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经营管理机构的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同时利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来监督及控制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资源规划者为是实现其经济利益而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有效规避资源保护风险。而由各相关部门专家所组成的治理专家协会则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专业协助。
参考文献:
[1] VISSER E-J,LANGEN PD.The importance and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 [J].Geo Journal,2006,(65):177-197.
[2] 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95-103.
[3] MARKUSE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4] 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 holder Approach[M],1984,Boston:Pitman.
[5] 陶文杰.中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4-5.
[6] MITCHELL,A.& WOOD (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am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Really Cou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2(4):853-886.
[7] 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1.
[8] 保继刚.旅游景区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3-145.
[9]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10] 黄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81-8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立“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1972年教科文组织完成的教育发展报告――《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96年的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重申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了既通过学校,又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为了动员成员国推进终身学习,教科文组织在其2008-2013中期战略(34/C4)中设定了一个总体目标: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许多成员国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地区”已成为推进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尽管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是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欧盟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战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委员会和帕斯卡(PASCAL)国际观察站的研究表明,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促进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事实上,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或“学习型社区”战略的效果已得到证明与认同。教科文组织希望通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会员国来动员并鼓励其地方政府。
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城市化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增长。到2030年,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因此,迫切需要满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城市社区公民的学习需求。事实上,全球1000多个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建立学习型/教育型城市,表明将学习放在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战略优先位置已成为世界上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很多城市都热衷于参与国际政策对话、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同行学习并从中受益,以通过有效运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推进市民终身学习。
国际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宣传、促进和能力建设过程。为了将终身学习的政治与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的战略与举措,并评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收益,需要明确一套学习型城市的特征。因此,在由成员国教育部、国际组织和机构及私人机构推荐的专家组成的学习型城市发展专家组的帮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研究所(UIL)已着手研究起草《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这些关键特征将作为城市政府和相关方面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行动要点。
在此背景下,教科文组织决定与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于2013年10月21- 23日在北京举办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
会议宗旨和目标
大会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平台,动员城市在各领域有效使用资源和潜力,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平等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增强凝聚力,创造可持续繁荣。
具体而言,本次大会的目标是:
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
确认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交流国际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激励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列,强化城市社区全民的终身学习。
会议内容
根据国际社会中城市面临的挑战,发展学习型城市专家组在咨询过程中,提出学习型城市能够有效动员其各领域资源用于:
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
重振家庭和社区学习活力;
促进工作场所学习;
推广运用现代学习技术;
提高学习质量;
培育终身学习文化。
以此,学习型城市将增强个人能力,创造和增强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定义,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的主题是“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其包含以下三个分主题:
分主题1: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义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各国政府在制定议程和愿景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终身学习的政策是在地区、城市和社区具体实施的。因此,只能通过一个一个社区、一个一个城市、一个一个地区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此外,与农村相比,城市在解决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时有更好的条件。城市带来就业和收入。由于规模和就近优势,治理良好的城市比起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城市有利于更大的社会流动、性别平等和包容不利人群。城市聚居生活可以减轻人们在脆弱的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压力。此外,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地区和城市更合适调动人力资本促进增长,激发城市活力最好通过内涵发展、人才开发以及人们带来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按上述思路,各位演讲嘉宾和与会者在此主题下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意义,以此激励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接受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他们自己、他们的公民和这个星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主题2: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一条魔法线能使城市一跃而成为学习型城市。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国际实践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可操作的、务实的方式来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在准备阶段,学习型城市发展专家组确定了以下学习型城市的六大组成部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重振家庭和社区学习的活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运用;提高学习质量和培育终身学习文化。
聚焦于这些学习型城市的组成部分,通过交流成功的做法,各位与会者帮助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们明确建设完整的学习型城市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使他们了解制定市一级政策的有效要素和注意事项。
分主题3: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战略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城市要建设具有创新、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城市社区。这些需要根据愿景、政治意志、承诺、调配和利用资源与潜力来完成。此外,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依靠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有前瞻性的机构率先促进包括城市内部所有利益相关者间、学习伙伴间以及和其他学习型城市间的对话与合作来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和个体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会管理;协同治理
一、从协同治理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治理”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控制、操纵和引导,基本上与“统治”同义,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该词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起来,如民主、参与、自治、协商等涵义的纳入,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理念。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此处的“治理”落脚点在于增进公共利益。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基本涵义
“现在的社会管理已经不是国家的‘独角戏’,而是四方共治的‘群英会’。”[2]协同治理理论就是为了改善治理的效果,用自然科学领域中协同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社会科学领域的治理理论,其核心内容在于强调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政府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是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其他社会主体是社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并体现其权威性,众多社会主体有机配合,实现有效治理。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是注重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增强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并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不断沟通,引导其他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协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1.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源于民主和法治思想的有限政府理论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个人可转让的那部分自然权利,其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协同治理理论将自然科学的理性因素引入社会治理范畴,主张政府、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都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符合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2.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协同治理就是从治理的内在本质出发,强调主体间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而形成的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就是强调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同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分担相应的责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减少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提高治理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3.善治规则的形成。无规矩不成方圆,秩序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协调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良序社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5]协同治理强调多元化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目的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建立伙伴关系,同样是以秩序价值为基础的。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在承认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对社会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形成各类利益主体统一遵循的基本规则,从而确保社会的有序发展。张文显教授在《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文中指出,中国语境下的善治包含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和公共治理三个方面的内容。[6]因此,协同治理理论下的善治规则也应当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人为本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上的自主作用,优化社会管理的效果。依法治理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为目标,通过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基于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协同性,增强其自律性或者说是守法的自觉性,提升法治效果,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公共治理,就是让公众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既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又对自身事务实行高度自治。”[6]以最优的方式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和冲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和思想。
(二)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
1.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华东政法大学刘松山教授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是在依法治国大方略之下的创新。”[7]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法治化发展方向,就要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使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既确保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又保障主体权利的充分行使,从而有效缓解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2.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自上而下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单向管理,其他各类社会主体作为被管理者,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难以被充分激发。协同治理理论倡导管理对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强调通过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自治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使整个社会系统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增进管理的效用。“社会治理必须要将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结合起来,在底层社会力量的自发努力和国家权威性资源的合法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8]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为了实现管理过程的上下互动,客观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3.培植各类社会自治主体。治理的目的在于以公众需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在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讲,无论是政府、个人还是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主体,都有共同利益和目的,因此他们参与社会活动都应当围绕增进公共利益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只有了解公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增进社会管理的效用,增进公共利益。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是准确地了解公众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各类社会自治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则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基础。而且,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也要以各类社会自治主体自身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培植各类社会主体。4.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社会治理体制能否得到创新,其创新的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各种必要的制度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公民对它的认同感。”[9]社会公众对社会管理的理念、制度、运作方式等的认同是取得社会管理实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法治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二、社区教育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独特价值
开展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各种类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相比,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的对象广泛,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彰显着独特的价值。
(一)化解社会矛盾
社区本是一定区域的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扎根于社会基层,能及时发现并密切关注基层冲突的产生根源、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并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扎实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服务居民的场所,可以采取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措施消减负面情绪,缓和矛盾冲突,释放社会张力。社区教育以专题讲座、送教进社区、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将法治思想、传统文化、文明知识、生活常识等向基层居民普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二)形成价值共识,增进基层民主
“行政民主强调行政过程中的平等相处和选择自由,呼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自主管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10]社区应当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居住现状表明,以行政区域划分出来的社区、小区实际上只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陌生人群体。在这种状况下,居民们缺乏一种归宿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很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对社区事务、政府决策等大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在这种状况下,很难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识,基层民主也没有牢固基础。而社区教育的出现却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社区教育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共同活动的平台,在活动的互动中,原本处于零散状态的社区居民开始转变为社区学习团队中的成员,随着持续的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社区共同体由此形成。”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无形之中提高了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也相应地被激发。
(三)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根本原因。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向社区全员、指向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的全程、满足居民全方位的教育需求,是缓解传统的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方式,其着眼点在于使教育更好地为建设和发展社区服务,也可以说,社区教育通过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方式追求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三、社区教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基于社区教育的独特价值,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不失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途径。
(一)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合理规划社区教育计划
终身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社区教育,在本质上应当积极地关注教育均衡,最大限度地运用公共资源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非正规的社会教育,要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必须走专业化道路。”[11]因此,一方面,社区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以居民学习和社区发展为目标加强社区教育的专属性和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要在实施全民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底层群众、社区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群体,着眼于就近、方便、参与的原则,立足于满足这些群体急需的、非正规教育培训与学习需求,制定社区教育教学计划,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必要的学习平台。尤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从关注就业、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着手,安排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二)树立全民教育的视野,构建社区教育资源体系
丰富、实用的资源体系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备条件。社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不仅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互相交往提供了一种教育和沟通的平台,还能通过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管理目标等正能量的课程内容,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全民教育视野下建设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要考虑不同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实际,实行差别对待、特殊策划、特色发展,还要将民主、平等、和谐、法治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融入进去,发挥社区教育的教化功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加强既有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共享。根据居民学习的需求建设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搭建完善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同时采取妥善的措施,稳步推进优质科学、文化、教育资源向公众开放,充分利用各类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等优质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特点推进特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如为提升市民素质,衡阳市社区大学组建讲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向全市居民推出“相约文明”系列讲座课程。
(三)维护利益均衡,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
协同治理理念下的社会管理必然要求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人”,从而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1.立足市民生活区域,挖掘社区教育的潜在价值,搭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是开设民情专题讲座,针对社区居民关注度比较高的民生问题,邀请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兼备的基层干部担任主讲,为居民宣讲相关的知识和政策,并当场快速地反馈问题,提供解决办法,有效化解矛盾,同时实地听取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从社区居民中选拔威信较高的居民到社区学校定期进行主题培训,然后由这些居民到其所在社区去宣讲相关的政策及知识。三是将时事政治、法律知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纳入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2.立足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文体活动、主题讲座、志愿者行动等方式,构筑社区人际关系新平台,促进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社区居民之间的熟识度增加,对社区公共事务也更加关心。同时,在社区教育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注重适当融入公德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教育等内容,培植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文化,能有效地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从而为实现法治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打下牢固基础。3.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与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的融合。以重大创建活动为契机,如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承担市民素质提升项目,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的优秀课程,充分展示出社区教育在提升市民素质和参与意识方面的独特功能,促进社会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和参与的同时,彰显社区教育服务于社会管理的独特价值。
四、结语
摘 要:文章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及先
>>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应对高油价的策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下降的启示 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借鉴 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特点――以西方国家的文化管理体制特点为背景的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实践与启示 发达国家公共项目融资渠道及对中国的启示 公共图书馆管理思考 公共图书馆管理之路 从管理的视角看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社区认同及其启示 香港公共图书馆城市服务述略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 公共图书馆 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浅析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 谈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About Vancouver.http://city.vancouver.bc.Ca/about-van.htm,2008.
[3] 张达刚.美国、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主要特点以及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事业的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1):91-93.
[4] 徐大平.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1(11):7-10.
[5] 王世伟.法国公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制度[J].图书馆杂志,2002(10):64-65.
[6] 禾泽.英国:图书馆成了文化服务中心[N].中国文化报,2015-02-02.
[7] 陈媛.浅谈国内外少儿图书馆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4-41.
[8] 徐文霞.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一瞥[J].图书情报工作,2003(10):8-11.
[9] 刘开国.我国图书馆立法现状、问题与前景[J].现代情报,2010(5):21-23.
论文关键词:公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
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效性是检验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改革不能昙花一现,而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公民教育纳人学校教育长期计划和中小学的日常教育课程,脚踏实地践行公民教育,是实施我国特色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它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课程的特点,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公民教育课程模式。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培育人们有效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总和。狭义公民教育是指为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它是指一门课程,通常开设在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中。”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构建对公民教育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的背景和基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条件。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伴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从经济和社会方面来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改革国家取代社会的全能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在原则上放弃了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权力,而仅仅运用法律来规范市场,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和宏观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允许市场主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一个相对自主的、不受公共权力控制干预的社会空间产生了。”公民社会的产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提供了践行的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有利时机。全国范围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改变了过去只强调知识掌握的学校教育,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重视学生自主人格的培养,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变革。具体来说,新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社区服务活动中的公民教育因素分析。首先,从活动的环境求说.弛区是社会的缩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实施的情境。“征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诸因素中,社区披认为培影响个品豫发展最复杂、最难以控制的社会环境。”“儿童生活在何种社区,就意味着将接受何种性质、何种类型的环境影响。”其次,从活动的性质方面来看。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具有主体参与性、实践性、生成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征,随着学生的参加活动.这些活动持性也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再次,从活动内容来看,社区服务活动涉及人、自然和社会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涵盖公民教育的全部内容领域。最后.从活动的主体来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中具有和成年公民相类似的民主活动形式。
“民主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美国服务学习。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这样定义“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获得知识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服务学习在公民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服务学习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成为民主社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提供了机会,参加了服务学习的学生,多年以后更多地参加社会服务机构,更多地参与投票等政治活动,认为他们有能力对外界产生影响;服务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和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为课程的建立提供了背景;社区服务活动的本身具有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相关因素,是课程存在的理论前提;国外的相关学习方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指学生作为公民,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区情境,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满足社区的实际需要,养成服务精.州时在服务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实现自身的生长,并通过活动理解民主的意义,增长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和养成公民品质,成为负责任的新公民。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课程整合。首先,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整合了“服务学生:学习”和“服务社”。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同时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服务活动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其次,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是一门整合了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关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公民教育的原义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强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师生在其中生活、学习、活动、交往的区域,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服务社区目的是使学生关注社区中的问题.并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尊重,形成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公民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民主参与技能,养成公民品质。3.强化服务活动在公民资格生成中的作用。形成服务伦理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服务精神的养成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重视学生民主生活体验。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合作能力,获得民主生活体验。
三、课程内容: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党的十七大在关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育应主动承担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探索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形态——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内容领域,涵盖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全部领域,利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主体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发展主体性。2.权利义务意识。课程在实施时重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教学中的从属地位。此外,学生通过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了义务意识。3.民主参与意识。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民主生活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学习过程。4.道德意识教育。学生通过参加公民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了解社区的概况和社区公民应遵守的日常道德规范,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养成良好公民品质和价值观。5规则意识。公民教育产生的土壤是当代民主社会,而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与法治。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了解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的规则,并按照组织规则开展活动。此外,通过与社区相关机构(法院、公安等)的接触,了解社会公共机构的办事规则,接受相关法律法规教育。6.生态意识。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的视域扩大到自然和社会,扩充了学校教育的内容,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保护作为重点通过社区服务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四、课程目标:三个“服务”
“服务”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服务经验集合,由学校开发,学校和社区一起协调活动,能够服务学生学习和符合社区真正的需求。此外,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课程融人服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或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讨论和写作。另外,在活动中,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生命体验,发展关心他人的情感。
“服务”社区和社会。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是“服务”和“学习”的结合,除了服务学生的学习,它还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它有利于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充实与愉悦。这对于深化学生的生存体验,舒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价值。
“服务”公民教育。“个人生活于社区之中,‘社区精神’也必然内在于人心之中。因此,为社区做点什么,使社区更美好,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一个好公民与成为一个好学生,二者不可分割。具有服务精神和公民素养,既是个性发展亦是民主社会的要求。设立‘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乃至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现代民主教育的内在要求。”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的公民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首先是指活动的过程中公民知识技能的运用、内化以及适当的公民行为,直至活动后公民知识、技能的增长,公民品质、价值观的养成;其次,学生通过服务社区,在服务中形成服务伦理,根据杜威的相关理论,服务他人、自然和社会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离开了服务伦理,民主社会将不复存在。隐性功能是指社区环境和社区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关涉对于学生社会性和公民资格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活动准备、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环节。
(一)活动准备
首先,研究学校的各项资源。在组织开展活动前,学校要了解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其次,分析社区的需求。学校附近的社区或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是开展服务实践活动的场所。再次,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理念与实施过程。因为学生在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时,学习的效果更好。活动与真实世界越接近,学生为真实世界所作的准备越充分。同时,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方法、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活动要求。最后,选定服务主题。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由学生个人或集体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使学生选择的主题与学科内容结合,采取合科或单科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服务活动目的和目标。制定服务活动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整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确定目的和目标最好由教师、学生和社区机构三者共同商定。2.确定服务活动项目与所学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关系。在服务活动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体现课程标准:一种是先确定必须达到的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定计划;另一种是先设计项目,然后与课程标准对照,选择与项目相符合的标准。3.教师、社区人士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计划要由社区人员、教师和班级中的学生共同参与,以便社区团体、机构以及学校方面做出安排。
(三)活动实施
行动和反思是服务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其在服务活动中呈现循环往复的关系:反思——行动——反思。行动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社区服务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反思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定期进行,让学生在可以安排的时间里深层次地理解服务的经验。反思的核心问题是服务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式。
(四)活动评价
对公民教育服务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非常重要。服务活动的评价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侧重过程的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检验服务活动计划实施过程的优缺点以及学习参与者的表现。另一种是结果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服务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来检验服务活动的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先的目标,并提出建议,作为制定后续计划的参考。
【关键词】受众碎片化 社区化聚合 财经媒体
一、媒介社区化聚合的缘起和内涵
媒介社区化聚合是学者薄琥提出的名词,即传媒产业的社区化。他认为,媒介社区化体现为一种具体经营的策略——以满足成员需求为核心目标,以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在原有客户关系管理的数据系统基础上整合受众调查系统,支撑产业链扩张。媒介社区便会聚合同类、价值观相近的受众。
薄琥指出,这缘于当下传媒等领域的变革。
变革一:社会分层碎片化的趋势明显:以理性为根基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秩序感的社会不复存在的状态。这导致媒介碎片化和受众碎片化,即多样化、高度分散的议题成为媒介内容的主要特征,而同样的议题,信息也呈现出片段和零碎的状态。①受众也随之演化为小型、分散的社区群体。面对碎片化的受众,传媒针对有类似需求的明确的目标群体,作出相对准确而集中的信息传播,成为了一些主流传媒聚合碎片化受众的方式之一。
变革二:学者喻国明指出,传媒产业整合的趋势让传媒内容生产的重心,逐渐从内容产品向形式产品、衍生产品发展。他认为,地域化、社区化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所在。
变革三:消费者在广告信息过滤、阻止方面已有了更多的控制权。广告商已将广告向精准投放方面发展,陆续采取定向整合营销的数字化无缝链接策略。
于是,媒介社区应运而生。薄琥指出,该社区是以共同价值观为系统内核、以受众成员需求为中心,是共享开放、多元化的社区。这社区聚合了传媒的多种资源,高度涵盖了传媒产业链条,为传媒赢得了经济利润和社会影响力。
二、国内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财经媒体还未以独立的专有名词出现,但从党报系列的民生和宏观经济的部分报道,可以看到一些当前财经报道的影子。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形成了当前为群众津津乐道的证券市场,才有媒体渐渐关注活跃在传统生活之外的经济生活——财经媒体诞生了。财经媒体时代随之到来。2012年,中国财经类媒体的数量已经超过300余家。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财经周报的广告增长了218.7%,财经杂志增长了174.8%,远远高于媒体广告的平均增长率。这是源于财经媒体背后黏合的受众主要是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者——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和消费能力的主流人群。财经媒体成为了主流社会最信赖和欣赏的话语平台。②
在媒介社区化聚合的背景下,国内主流财经媒体也有了相应的调整举措。笔者通过个案分析和文献整理等方法,对这些媒体采用较多的经营发展策略进行分类梳理,以供学界和业界参考。
1、生产财经数据产品
传统财经媒体生产的新闻产品多是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如今,面对碎片化市场,它们开始整合现有的资源,有针对性地根据受众的需求,开发衍生产品。财经数据产品便是其中之一。该产品有效吸聚了细分后的受众,形成了有效社区。央视50指数等便是代表。
目前,较有影响力的国际财经指数如道琼斯指数、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大多由各国权威财经媒体。而我国2012年6月前,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媒体的财经指数。据此,央视财经频道将受众需求进行分类,根据其中核心受众群体(投资者、经济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等)的需求——需要一个客观权威的指数作为资本市场运营状况的参考,渴望私募阳光化、标准化、公募化,央视财经频道整合了多方资源,推出了央视财经50指数。此举填补了该项空白。2012年6月5日,“央视财经50指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代码399550)。它是中国第一只由国家级媒体、五大知名高校学术支持,并在交易所挂牌的市场指数。该指数不再以市值规模为要素,而从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这个五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公司治理维度的样本股选取和评价,主要依据来源于“课题组”近十年来的“治理指数”建设和评级工作。该指数作为价值投资的综合股指,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标的。2013年1月11日,该指数产品扩容,继券商理财、公募基金,央视50指数产品线延伸到私募投资领域,首单私募进行开发授权。
2、召开主题峰会
作为地方财经媒体的代表,《浙商》传媒一直是活跃在浙江、深受广大浙商欢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杂志。它的宗旨是“引领中国民营商业力量”,为民营经济鼓与呼。这份诞生在2004年的杂志,在“出生”时,便清醒地认识到传媒现状和发展趋势:“传媒多元格局下,大家的价值观、评判标准不一样了。当传统媒体执著于自己固有的话语体系时,社会上大多数人有了自己的信息交流渠道和评价体系。过去一呼百应的平台,现在可能只是小众媒体了。”③在这种背景下,该杂志注册成立浙商传媒公司。如今,浙商传媒已构建了以《浙商》杂志系列刊为核心,以浙商(投融资)大会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以浙商全国理事会为重要支撑,以世界浙商网、浙商手机财报为新媒体通道,以投资服务、培训等为衍生产业的全新营运模式,并正努力成为国内独特的财经综合服务提供商。
其中,影响力颇大的浙商(投融资)大会,系《浙商》杂志在历年“浙商大会”、“浙商论坛”基础上举办的又一高端品牌活动。它秉承历届浙商大会、浙商论坛“虚实结合”的办会方针,重在为民企指明投融资新方向、新方法,提示中国产业发展趋势,引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方向。“浙商(投融资)大会”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10年历史。该主题峰会紧扣中国民营经济,尤其是浙江民营经济遇到的瓶颈和困惑,每年设定相关主题,邀请国内外各界精英在峰会上为浙商、为中国民营经济把脉、献策。
类似峰会背后蕴藏着在社区化聚合背景下,财经媒体的悄然转变。之前,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深度交流和互动很少,更鲜有主题峰会。但是随着受众市场的碎片化,媒体开始拓展产业链,开展营销活动,以吸聚受众,甚至是社会各界的注意力。
从传媒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主题峰会属于活动营销(Event Marketing)的一种方式。该营销手段是指通过精心策划的具有鲜明主题、能够引起轰动效应、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活动。它是建立在品牌营销、关系营销、数据营销等基础上的全新营销模式。它是一种高强度的综合性整合营销行为。④主题峰会等各类传媒活动营销的开展,意味着传媒开始从以生产信息为中心,转变为黏合受众、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为中心。这种峰会依靠媒体的影响力和主题的重要性,吸聚了媒体的主要受众。同时,每年一度的该项活动让媒体能够在与受众的近距离互动中,关注受众成员的长期价值;降低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成本,实现低成本的高效整合。更为核心的是,类似的活动集聚广泛受众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精确的数据库资源。媒体通过分析数据库资源,将受众需求与自身的内容生产实现了精准对接⑤。此外,这类主题峰会也有力地提升了传媒自身的品牌价值。
3、创新跨媒介运营的模式
如今,跨媒介运营、整合传媒资源成为一些主流媒体的突围之路。其中,整合数据库资源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法宝”。媒介社区化聚合的核心资源是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生产离不开数据库,对成员需求的挖掘也离不开数据库,产品的销售更离不开数据库。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很难获得消费者媒介消费和产品消费的联系,而在媒介社区中,媒介消费和产品消费会通过社区成员的ID联系起来。⑥《淘宝天下》这份独树一帜、反映电子商务经济动向的杂志,依靠对数据库资源“深耕细作”,整合了平面媒体资源和电商资源,形成了传媒社区,创新了跨媒介运营的模式,实现了多赢。
2009年6月6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5000万成立淘宝天下传媒有限公司。9月10日,《淘宝天下》——淘宝的唯一官方杂志创刊。创刊号以零售量10万余份完美收官。2010年7月5日起,《淘宝天下》实现了按需定印,成为中国实发量最大的周刊。该杂志副总编辑杨智昌认为,数据库资源是该媒体最大的优势。
淘宝网上每时每刻的用户行为轨迹都由网站后台数据库记录下来。深度解读这些数据,让《淘宝天下》成为了中国最有“数”的媒体。基于数据统计,杂志开辟“潮流观察站”、“数说”、“价格雷达”、“上新”等栏目板块。《淘宝天下》的选题紧跟淘宝交易走势,根据杂志广告后附的“淘代码”(读者通过输入该码,可以进入店铺页面,被淘宝后台系统计数)搜索数据库,做版面的读者满意度分析。数据的积累体现出规律和趋势,反映出哪些版面更吸引人,哪类商品更受关注,哪些选题最受欢迎。读者调查都在这些数据里面,反过来,这些数据可直接影响以后的内容策划和版面设置。⑦该杂志与读者有针对性的互动,使电子商务平台与平面媒体最终融合成一个购物的社区化和社区化购物的综合体,从而高度黏合了受众。
结语
媒介社区化聚合逼迫国内财经媒体实现生存发展逻辑的升级或转换。上述策略体现了它们重新认识受众、审视产业链的过程。在黏合受众,实现高效运营等过程中,它们整合了多方资源,提升了品牌价值。但这也暴露了诸多问题:财经媒体从起初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升级为“刺激、开发”碎片化受众的消费欲望,实现聚合;商业是社区化聚合的先导,财经媒体在“恪守新闻客观性”和“实现商业利润”之间艰难地维持平衡;受众、消费者的数据库的信息安全、隐私如何保护,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章永红,《主义还是工具:试论精确新闻报道的当代价值》[J].《新闻大学》,2011:110
②边晶晶,《财经媒体集团产品组合分析》[D].辽宁大学;2011
③《〈浙商〉杂志社社长朱仁华:使命与责任》[EB/OL].http://finance.sina.
/leadership/mroll/20121114/13
2513673394.shtml,2012-11-14
④张辉锋,《传媒活动营销的本质、优势及成功要素之我见》[J].《新闻大学》,2009:102
⑤⑥薄琥:《媒介社区化聚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6、105
⑦《〈淘宝天下〉两年解码》[EB/OL].
http:///20110531/n3089
64356.shtml,201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