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粮食产业发展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创新收储方式坚守“种粮卖得出”底线。去年面对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因灾超标的紧急状况,安徽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高度,果敢采取放宽新增和轮换地方储备小麦不完善粒标准,首次创新出台省级小麦临储政策,精准对接酒精、饲料等用粮企业入市收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及时购置清杂设备等“组合拳”举措,实现全社会收购小麦973.8万吨、托市收购398万吨,省级临储21.6万吨,有效降低农民因灾损失。针对秋粮收购仓容不足、局部地区售粮排长队严峻形势,去年9月4日安徽省长李锦斌亲自主持召开粮食收购工作专题会,强调要时刻把“种粮卖得出”的硬任务扛在肩上,把稳价格、快移库、去库存、抓新建、重服务等硬措施落在实处,把政策落实、资金保障、督促检查硬制度贯彻到位。各地迅速行动,认真落实。截至去年12月28日,新增地方储备提前、超额完成,全省收购中晚稻666万吨,其中托市收购323万吨,同比分别增加53.5万吨、30.4万吨。
建好“危仓老库”项目提升流通硬实力。安徽抢抓“粮安工程”机遇,将原2502个地方国有收储库点整合为1322个,综合投入资金22.62亿元,全面实施“324”工程,重点维修300万吨、改造升级200万吨,恢复重建400万吨仓容,极大缓解仓容不足压力。推进中我们坚持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建设内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维修效果,实行月报通报、第三方跟踪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同步开展省级中心平台和19个信息化示范库建设,2015年11月份再启动16个市级平台和81个省储库信息化建设,明确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省仓储信息化建设任务。
狠抓“两项工程”引领产业调转促。我们把全面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 工程作为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引导支持发展主食产业化,逐步形成主食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粮食加工产业带。成功注册“安徽放心粮油”、“安徽主食厨房”商标,电子商务、移动平台等“互联网+”经营模式日益兴起。175家企业荣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303家企业获得安徽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加强与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大力推进粮油科技创新。燕之坊杂粮、燕庄芝麻油、同福碗粥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处在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美亚光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设备生产商。粮油加工业逆势上扬,总产值将突破2300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4位。
关键词 粮食加工;问题;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TS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42-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逐渐转型,迫切需要加大食品供给,同时重新认识粮食加工产业的重要性。粮食加工产业在粮食供给链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在新形势的推动下,粮食加工产业化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粮食加工业进入全新时期,在此,浅谈粮食加工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以中部、北部为主,通过调控实现全国供给,也出现了产粮区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现象。与其相反,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产业却出现原料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1.2 科技水平落后,生产标准不一,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1.3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量不符,最高开工率接近60%,最低不到15%,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1.4 地区间争夺粮源,造成价格上涨地区分化严重
各地粮食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原料成本提高,造成粮食价格上涨,且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粮食外运较少,南方地区缺少加工原料,无序的原料抢夺,严重阻碍了粮食产业化得发展进程。
1.5 部分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
部分国有加工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负担重,资金不足,原料供给不及时,不能保证较高的开工率,而随着外资企业的加入,国有加工企业市场的市场正逐步缩减。
1.6 对科研投入较少,依赖国外科技成果
中国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大型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技术问题,只重视硬件设备,忽视了自我研发创新,造成恶性循环。
1.7 粮食现代物流效率不高,产品结构单一
物流在粮食加工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原料的及时供应及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物流效率的高低,影响到价格的波动及供需平衡,同时,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延伸,也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1.8 产销不对路
产品销售与生产地空间距离远,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种植、加工、销售相互牵制,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应对措施
2.1 拟定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相关规划制度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从根本上制定相关专项规划,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对于盲目发展建设加工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监督,实现全国互补发展,统筹规划,实现粮食加工产业的共同进步,保证公平竞争,健康房展。
2.2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降低加工成本
本着就近原则,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实现就地加工,不仅解决了农民收入低,劳动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实现了低成本加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费用,符合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及时实现种植、生产及时顺应市场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2.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优质品牌
打破区域,所有制的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企业多元化发展,不搞单一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遵循市场发展规则,实现优胜劣汰,改变粮食加工业小作坊的发展现状,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品牌竞争。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一体化农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4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需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乙醇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乙醇消耗玉米原料较大,耕地占用较多,以市场为导向,将会有部分生产粮食耕地转向能源生产用地,能源固然重要,同时也应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粮食加工产业资金供给
粮食加工产业实现市场经济比较晚,相对其他行业,技术支持少,人员水平低,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薄弱,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由此,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放宽信贷政策,增加信贷额度,同时鼓励人才进入粮食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6 鼓励自主研发,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针对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水平差,依靠国外技术的弊端,我国应鼓励人才实现自主创新意识,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引导资金流向,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7 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增加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除粮食食品外,还包括饲料及转化两种类型,既要加大食品开发,以产品树立品牌,又要积极发展饲料加丁业和非食物用途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构架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2.8 整合资源,实现粮食加工产业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粮食物流发展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以粮食加工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实现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退市进郊”缩短了与原料产地的距离,有效的降低物流费用,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道路,并且鼓励粮食产地加工业发展,形成有序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资金保障,加大科研投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品牌生产,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及相关物流产业。在市场及政府的双向引导下,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孙宏岭.有效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措施[J].中国粮食经济,2008(9).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玉米的特征、分类等,了解玉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食用、饲用、工业应用,通过玉米的不同应用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再不断地开发和探索中明确玉米的发展方向。
我国玉米的发展方向基本趋于食用和工业用途两方面,在食用中,就要注意玉米的种植,在玉米的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中,开展高效、高质、高产的玉米种植策略必不可少,而玉米在工业中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玉米制药、制淀粉、制油等,因此,发展玉米在工业领域的作用,对玉米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玉米的发展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玉米深加工的不断发展,玉米已成为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的多用途作物。中国的玉米消费从上世纪80年代口粮比例占38%,消费玉米2588万吨,饲料用玉米占48%(工业饲料和传统饲料),消耗玉米3269万吨,出口占11%,出口玉米749万吨,工业原料和食品加工占3%,耗用玉米205万吨左右,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直接消费的玉米比重在下降。全国口粮消费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9%,消费玉米量约为1870万吨;玉米作为饲料消费在中国有两种情况。一是加工生产成配合饲料。中国近年配合饲料产量约4800万吨,按60%比率折算,年消耗玉米2880万吨。二是传统的把玉米直接用于饲料的消费。在农村中,主要是把玉米直接作饲料喂饲大牲畜、猪和家禽。据专家估计,这种传统的饲喂方式每年估计消耗玉米3500万吨左右,这两项每年消费玉米约638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68%。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加工成精制的玉米食品。中国目前用于工业原料和食品工业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5%左右,年消耗玉米250万吨左右。中国1990~1994年平均出口玉米82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8%左右。1995年之后又转向大量进口玉米。近10年来,中国玉米消费趋势是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的玉米数量猛增,用于口粮的玉米逐年减少,用作工业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增长缓慢,从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家。玉米产量成为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提升玉米单产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焦点。
2 选育高产品种
选育高产品种成为玉米工作者的首要育种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高产品种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高产再高产的品种,具体目标是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潜力,向世界最高单产进军,向理论达到的高产目标进军;第二类是具有一定生产潜力而又能使生产投入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经济高效型的高产品种。第二类不是以追求单纯的高产为目的,而是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综合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集于一体的高产品种。例如,它们有高的经济系数,极低的空杆率、秃尖率和倒折率,有高度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有极强的抗旱性和耐瘠性等等。这类高产品种的单产潜力只要能达到产量9000-12000kg/hO,而又具备上述多种优点,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粮食发展战略的需要。
3 现阶段玉米单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是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遗传基础狭窄,育成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少,组配出突破性的强优组合难。二是以前组配的杂交种及选育的自交系均以利用个体优势为前提,忽视了群体增产的作用,而发挥群体增产作用才是现阶段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
4 选育理想型(紧凑型)的玉米杂交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相继提出了选育高光效的理想株型的杂交种,即具有玉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或近于直立,通风透光、适于密植等特点。
玉米理想型一词最早是由Donald(1968)受小麦和水稻育种的启发提出的,意为具有影响光合生产和籽粒产量的标准性状的植株,他认为,理想型品种应具备单株产量不高,但群体产量高,株间竞争少、易于密植,经济系数高和籽粒耐贮藏等特点。理想型玉米包括穗上坚挺直立、穗下叶平展、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到籽粒的效率高,灌浆期尽可能长,叶片衰老缓慢等。沈阳农业大学顾慰连教授(1979)从源库关系出发,对理想型玉米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想型玉米植株高度应适当降低,秆粗穗大,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速度快,经济系数高,出苗到抽穗开花期间隔缩短,有效灌浆期尽可能延长等。随着数量遗传学的发展,采用数理统计手段对玉米的各种形态,生理性状,尤其株型和穗部性状遗传规律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研究使玉米理想型研究报道愈来愈多。
5 未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国内玉米消费能力不定,且国际竞争力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稳定和保护我国玉米产业,各方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南进北出,在玉米主产区积极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等。
关键词:水稻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2
水稻产业优化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提升的表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促进水稻技术的创新和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保证。水稻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一定科技的支持,分析目前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水稻优化产业发展。
1 水稻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发展也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求在节省资金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1.1 水稻N子的技术概述
农业要实现增产的前提保证是选择合适的品种,所以针对水稻种子的技术研究上一定要尽可能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前提,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实现市场的优质化、特色化和绿色化,推进科研生产的良性循环。
但是要明确认识到,病虫仍然是制约水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为了能够有效缓解稻谷在供求过程中的不平衡的矛盾,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在进行水稻种子的培育中要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育种手段上基于传统的基础之余,有效结合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选择出能达到国家二级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供求情况已经趋于平衡,但是在生产结构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品种多而杂,但是缺乏优质的品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国外很多优质的产品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也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艰巨的课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必然趋势,所以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加大农业基础化的建设,在实现杂交水稻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大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加工技术的投入,推进生产、科研和经营的产业化的进程。
1.2 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举措
高产是需要努力的目标,只有实现了好的种子加上好的栽种方法,优良品种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所以如何实现水稻种植的良法配套研究是目前的工作重心,很多水稻种植的地区,会经常受到洪涝等灾害的影响,要及时的对这些水稻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加大科研的投入,实现粮食的增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追求食品的营养和保健,所以对稻米和产品健康指数也是越来越严格。其中栽培技术和产品的质量直接挂钩,施肥方式也同样会作用于产品的好坏,农药则是对产品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很多水稻的生长环境都是气候较为凉爽,湿度较大的,这种气候适合害虫的生产,所以为了保证品种的健康、绿色,就要从耕作、栽培和防治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各部门、各学科和各行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2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围绕科研结构,促进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
水稻种子的产业化发展,是水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种子是植物的根本,决定着植物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在进行水稻种子的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依据,坚持以科研机构为正确的引导,开展水稻种子的研究。水稻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的创新。水稻种子技术的创新,对于扩大水稻产业生产的成果,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3 在种业的引导下,促进水稻优势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目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一部分地区实行水稻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以种业为引导,发展适于水稻生产的自然环境。有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就非常的适合水稻的生长,生产出来的水稻品质高,口感好,因此,可以在此地大量种植水稻,然后在其他地区形成产业链,销售各地。在种业的引导下,生产了大量品质优异的水稻,必然会有很多人抢购,在这样一个有大量需求的环境下,为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水稻创新技术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水稻目前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水稻的生产不仅需要增加产量,同时还需要改进水稻的品质,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水稻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产业集群 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fuyang city SangYing taihe county town, for example,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 resources and restri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mall town industry planning type industry i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clu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市场环境下,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发展实质上是追求产业质量的提升,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优势的建立,使产业具有成长性,从而保证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桑营镇这样的边界工贸型小城镇,突出产业特色,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工业体系将是其发展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一、集镇现状
(一)地理概况
桑营镇位于太和县域北部边缘之二省三县市交界处,北隔河与河南省郸城县相望,东隔西淝河、宋汤河分别与亳州市、坟台镇相邻,南与倪邱镇接壤,西接洪山镇。镇域国土面积58.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2415人,人均耕地面积1.3亩。
(二)资源
生物资源:
主要为农作物和家畜,其中: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白术、桔梗、反季节大棚蔬菜等。
养殖业主要有:牛、猪、鸡、鱼等。
生态资源:
桑营镇生态环境优良,西淝河绕镇东北部与北部的河在镇域东北角交汇;与河南省交界的河水质清澈透明,沿岸风光秀丽,镇域内各大河沟两岸绿草茵茵,杨树林生长茂密以及三里湖附近均是桑营镇旅游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三)社会经济状况
桑营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中药材、蔬菜以及一些养殖业。近年来,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桑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32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79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21%,农民人均纯收入4304元,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04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养殖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7%。
二、发展基础
桑营镇经济在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各产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经济发展基础
桑营镇以农业为主,该镇2009年种植小麦4.8万亩,良种推广率99%,高产公关示范区超过50%,小麦单产超800斤,最高达1200斤。
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天齐、淝南、双、丰李、桑营几个村种植的白术、桔梗,经验丰富,管理有方。
利用日光式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以丰李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丰李村朱庄基本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连片大棚达200余亩,销路通畅。
桑营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镇域内有投资500万元占地300亩龙潭渔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上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
(二)交通区位优势
桑营镇交通便捷,与古城毫州仅一桥之隔,西北与河南相邻,位两省三县市之交点。105国道纵贯辖区11公里,县道桑清路、三洪路穿镇而过,对外交通的衔接,为桑营镇的人员和物资集散提供便捷的运输条件,同时可优先接受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
(三)资源优势
桑营镇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大棚蔬菜等特色产品连年增收;劳动力资源也比较明显,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丰厚的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使城镇经济发展具备了物化动力。
(四)文化浑厚、政通人和
桑营镇为我省著名的书画之乡中的一部分,其浑厚的文化积淀陶冶了勤劳朴实的桑营人民。桑营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大大加强,这些对于今后桑营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外部机遇与挑战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桑营镇正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生产分工体系中,新型区域合作和竞争关系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带来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城镇之间的发展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从垂直联系向水平联系转化,从线形联系向网络联系过渡,从城镇个体的竞争走向区域联合和竞争并存。每一个城镇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外部的产业和空间的关系。
(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确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人均3000美元以上。
在新一轮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至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0%左右,至2020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三)目前,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的主要地域,加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国家对长三角和安徽新的定位,显然为三省一市的这种关系的转型进行了定位。这种关系的转型,一方面为安徽提供了吸收长三角更多产业转移的机遇,另一方面,安徽也向长三角其他的两省一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其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为桑营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阜阳市“双轮驱动”力促加速崛起
阜阳市 “双轮驱动”(双轮即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阜阳城镇化进程,必须围绕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中心城市这个核心,以现有县城为骨干,以卫星城镇为支点,以工业为依托,走出一条具有阜阳特色的布局合理、层次紧凑、城乡融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资源与制约
(一)洪山镇(远期桑营镇合并至洪山镇)在太和县域城镇体系中,属于发展条件一般的Ⅲ级城镇,尚未进入到产业特色化、市场专业化的城镇经济发展行列。在资源构成上,没有唯一性、排他性资源构成的比较优势,或者创造特殊产业优良的投资平台。
(二)区域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使每个寻求发展的地区几乎都同时拥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方便出路和资源组合,即交通区位加其它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可能包括丰富的土地资源、更接近核心发展区的空间区位、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投资能力、现状产业聚集规模等)组合,使桑营镇处于某些产业发展选择的弱势地位。
(三)桑营镇产业和经济发展基础、空间资源条件等,弱化了地理区位上并不突出的某些优势,降低了某些产业在本地区寻求发展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突破,桑营镇很难依靠现有的区位条件赢得快速发展的优势。
(四)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的镇区建设和居民点建设,对生态空间和重点发展地区的关注不足,尚未建立起整个地区长远和整体的空间发展框架。
(五)驾驭资源能力的限制。操作平台低,事实上决定了集镇建设发展模式、集镇建设资金来源、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对桑营这样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的城镇,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发展工业,以工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目前镇区建设主要是依托区域性基础设施、依托社会各阶层的投资建立经济发展环境,以最少的投资换取经济发展。
五、 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
(一)产业发展方向
1.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发展目标,建设合理的农业体系。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特色、绿色、生态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种植业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结合本镇特点,选择中药材种植,优质小麦、大豆、大棚蔬菜、药材种植为突破口,带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应大力发展水上养殖,加强生猪、黄牛、肉鸡等畜禽的生态养殖,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
2.第二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坚持工业相对集中的思想,聚集发展,形成规模。
――立足本地资源,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以建材、蔬菜及养殖业的加工、冷冻保鲜以及中药材的储运为主的新型产业基地,形成优势产业推动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激活民间资本,采取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等多种形式,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向外扩张的机遇,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及特色加工业,并使企业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带动工业向集约化高层次迈进。
3.第三产业发展重点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传统商贸优势,发展专业集贸市场,同时建设集金融、运输、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特色,滨水娱乐为补充,生态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格局。充分利用现状各大河沟两侧生态林带、三里湖、唐古堆汉代遗址、龙潭水上养殖场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休闲、垂钓、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满足游客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逐步将桑营镇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城镇。
(二)发展战略
1.实施科教兴镇、规模经济、外向发展三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努力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实行倾斜投资政策,加强中心镇区的建设。积极实施“三集中”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区集中,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导向,引导人口、企业向中心镇区积聚,充分发挥中心镇区的积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走实体化、企业化、商业化的路子,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
3.稳定农业。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自身优势,走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深化对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认识,确立市场导向、勇于竞争、培植优势的思想,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创建地方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的规模水平和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6.逐步完善镇村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促进镇域的协调发展,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7.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水稻既是世界60%人口的主粮,更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和绝大多数人口的主食口粮,中国水稻生产供给状况不仅关系我国粮食安全,也对世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我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启动建设。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是一个集数十位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专家为一体的开放式、多学科、产学研相结合的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杨万江博士作为我国农经领域的知名专家入选,有利于该学科在交叉融合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成果更及时、更紧密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政策和水稻产业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决策和实践。
据了解,杨万江博士能够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绝非偶然,他长期以来在农业经济科研、教学与决策服务方面成绩斐然。20多年来,杨万江教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政府优秀成果奖十余项,多项政策建议被省部委采纳,还为涉农企业制订战略规划,是我国将农业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为数不多的农经专家之一。
他认为:世界粮食安全将越来越突出,中国水稻产业发展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转基因农作物在25个国家商业化种植长达14年就是证明。
杨教授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今后几十年都将面临人口增加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双重压力,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务将会越来越艰巨,中国必须立足长远以大国姿态改革创新,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生态、环保、高效的水稻新品种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009年11月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管理部门首次发放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安全证书,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在尊重科学与事实基础上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前期工作正在顺利展开,预计未来2年内我国将迈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经营第一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
一、我县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分析
从我县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承载产业发展的基础坚实,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齐全,推动产业发展的优势比较突出。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我县地处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交汇处,哈尔滨、大庆、长春“金三角”中心,是我省西南部出省的“门户”、区域性物流节点和南下入关、北上内蒙的枢纽城镇。境内交通网络完善,投资9.6亿元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已经竣工通车,连通“三省五市”,打开了我县的南大门;嫩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已在国家立项,建成后将打开我省西部另一条出省通道;肇源新港是黑龙江省第四大港口,年吞吐量120万吨以上,实现江海联运,开辟了肇源至哈尔滨、佳木斯、同江、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北上贸易通道,成为带动大庆,辐射松原的龙江西部地区枢纽港口、“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和出省入关的重要通道:通让铁路纵穿境内,拥有国家二级站――新肇火车站,年货运能力120万吨。“一港、两桥、三纵、五横”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参与更大范围经济循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资源优势显著。我县物产富饶,粮食年产20亿斤以上,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30个,牛羊总量达70多万头(只),盛产“三花五罗”等21种水产品,可为农业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自然资源富足,如原油储量7亿多吨,另有天然气、沙矿、地热等20多种矿产资源,野生植物中草药57科140种;旅游资源丰富,有“白金宝”等古文化遗址105处,拥有莲花湖、大庙衍福寺等省级著名景区景点,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成本优势突出。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县土地、水电、劳动力价格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112甚至1/3,便捷通畅的水陆交通大幅节约了运输成本,日益完善的物流产业群体使我县的物流成本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四是产业基础较好。依托地缘、资源和人缘优势,成功打造了四大工业园区,形成了皮革、粮食、食品和物流四大特色鲜明的经济区块,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成为我县深入实施产业招商,引进上下游关联配套产业,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五是投资环境优良。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为主体,以港桥为依托,亲水近水发展的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为扶持产业发展,通过财政担保、设立发展基金和奖励资金等形式为人驻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健全完善了主要领导包园区、处级领导包产业、经济杠杆部门包服务的项目推进服务体系,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我县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我县紧扣“产业发展”这一主题,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牵动,全面加快产业兴县步伐,初步培育形成了皮革、粮食、食品、物流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一是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人无我有。坚持把培育特色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县域经济普遍产业趋同的形势下,另辟蹊径,错位发展,提出了辟建皮革园区、发展皮革产业的战略构想。主要考虑是:第一。南方皮革产业受资源、土地、环境等瓶颈制约,皮革企业正在梯次北移;第二,我省以乳、肉为主的畜牧加工企业较多。但以皮张为主的大型加工企业处于空白状态;第三,我县位于黑、吉、内蒙这个全国最大皮源地中心,皮革产业集群化规模生产的原料有充足的保证。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建设,皮革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约式经营、集群式发展的格局,并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产业。截至2010年末,累计实现产值46.2亿元,利税3.77亿元,入驻企业20户,涵盖了牛皮、猪皮、羊皮、狐貉皮、鱼皮等各种皮张及各类皮革精深加工项目。皮革工业园区先后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北方皮革生产基地,被省市确定为“十一五”轻工产业重点规划项目、省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和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省级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提升优势,形成规模,人有我大。坚持把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建设新肇粮食产业园区,引导市域内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产业规模发展,链条延伸,效益提升。新站是远近闻名的粮食流转和加工集散地,每年粮食交易量都在50万吨以上;境内有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一百余家,产业基础雄厚;园区背靠通让铁路,运力充足。园区设立后,先后协调沈阳铁路局将新肇火车站升格为二级站,高标准建设了新肇公铁立交桥和1050延长米战略装车点一处。货运能力达到了120万吨。截至2010年末,累计实现产值41.68亿元。利税6.31亿元,人驻企业28户。同时,依托展华2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规划建设了玉米生化产业园;依托战略装车点规划建设了粮食物流园,在“两园”带动下,粮食产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式发展。
三是培育品牌。抢占高地,人大我优。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为了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我县在原有工业格局的基础上,通过改革重组、招商引资、扶强壮大等办法,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延伸粗壮肉、乳、米、油、糖、番茄、皮毛、水产“”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替代产业。目前,天源食品、文国冷冻已成为区域内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
四是延伸链条,孵化产业,人优我新。辟建港桥经济园区、发展物流产业,是根据松花江大桥和肇源新港启动建设后凸现出来的区位优势提出的思路,既符合我县实际,也顺应了当前区域经济由相对封闭到参与更大范围一体化循环的发展趋势。总的想法就是依托肇源新港和松花江大桥,加快推进肇源、松源两县(市)一体,黑龙江、吉林两省一体,构筑哈大长两小时交通经济圈、松源经济圈、三肇经济圈和沿江经济带,提升物流产业,打造发展强势。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分为物流、生活服务和生态旅游三个板块。目前,园区已纳入全省物流发展规划,富康集团杂粮城市配送和家具加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总体来看,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已经初步确立,园区
载体日趋完备。产业集群初见雏形,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三是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四是硬件基础不完善,产业发展支撑力不强。
三、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实践证明,发展优势产业,把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后发赶超的现实、有效途径。就我县而言,加快产业发展,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要突出规划引领,增强产业发展的科学性。按照“规范、整合、创新、提高”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肇源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产业发展子规划,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粮食产业,打造肇源粮食品牌。皮革产业,侧重发展皮革,着力打造产业链配套、上下游互动的皮革加工产业集群。食品产业,要围绕日处理300吨鲜奶、文国冷冻肉鸡屠宰和天源食品罐头制品加工项目,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物流产业。要依托港桥园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新站粮食物流节点功能,策划大型物流项目,培育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配套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打造我省西南地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节点。旅游产业,开发精品旅游项目,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培育地方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继粮食、皮革、食品、物流之后的又一优势主导产业。
二要夯实园区载体。提升产业发展的承载力。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我县产业发展的最大平台,加快建设,提升档次,促进集约。一是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二是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三是突出解决好园区投入问题。
三要强化项目带动,突出产业发展的实效性。继续深入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充分发挥区域招商办作用,紧紧盯住国内五百强、民营五百强,着力引进有实力、有潜力、有牵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1)耍继续完善项目储备。(2)要深入对接优势项目。(3)要着重培育特色产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重新审视“三农”工作,探索和把握“三农”工作实践规律,明确“三农”工作发展方向,以“发展现代农业、塑造新型农民、加快创建新乡村”为载体,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加快西部农业开发创建规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依靠科技支撑提升种植业生产层次,构建都市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种植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竞争力做贡献,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工作目标
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面积70万亩,总产2.4亿公斤,蔬菜10万亩,总产3.5亿公斤,棉花面积20万亩,总产4600万公斤。以西部农业开发为着力点,加快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年内全县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王口、台头、梁头、独流、良王庄五个乡镇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林下经济0.5万亩,建成一个占地50亩的休闲渡假农庄,不断提升和扩大台头万亩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和林地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园的产业水平和展示功能,带动全县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稳步提高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07—1
1 新型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下重点建设项目设计
1.1 积极组建大型粮食物流中心
实现规模效益是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专业的粮食物流中心交易平台,并且在粮食产区和销区分别建立相应的粮食物流中心。具体来说,一是要继续加快建设哈尔滨粮食交易中心,真正发挥该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要在粮食产区建立综合粮食物流中心,建立起一个反应灵敏和信息畅通的体系;三是要在粮食产区和销区分别建立综合的粮食物流中心,特别是销区物流中心,以期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1.2 完善多元化的粮食物流市场主体建设
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企业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改革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使粮食企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具体来说,要做到:首先要培育多元化的粮食物流主体,通过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等形式,组建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其次,要进一步推广专业分工整合资源、实施标准化作业,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三是要培养、规范粮食经纪人,鼓励和引导其更好发挥粮食流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
1.3 加强粮食物流运输硬件设施的建设
一是要建设重点粮食物流节点,主要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外运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公路和铁路沿线仓储设施较好、中转数量较大的国有粮库为主;二是要完善粮食购销企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健全粮食物流功能;三是要增加公路和港口散粮运输;四是要成立专业或兼营的散粮运输公司等形式。
1.4 创建“四散”化的粮食物流运输模式
要进一步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先进的“四散化”的散粮运输方式是当务之急。要做到,一是发展公路散粮运输,是提高省内散粮运输效率的关键,既可由铁路沿线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辐射能力的国储库、地储库等组建散粮运输车队,也可由运输企业与粮食购销企业组建合伙制散粮运输企业;二是发展省际铁路散粮运输,由省政府、省粮食主管部门从政策上降低或补偿铁路的“空驶费”,提高散粮运输专用车的使用率,组建由粮食、铁路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粮食物流企业。
1.5 建立强大而统一的粮食交易物流信息平台
要在各个物流区域内设立信息公共交换平台,实现整个粮食物流体系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无缝化连接。具体来说,可以以黑龙江省粮油中心批发市场“三网一库”项目为平台,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健全粮食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建立的信息平台将包括粮油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指挥调度系统、财务结算系统、粮食品质监测系统和粮食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六大模块。
2 保障措施
2.1 加强对粮食物流的科学定位和规划布局
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粮食物流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为了充分、高效利用和有效节约粮食物流资源,必须正确认识科学组织粮食物流的重要性,需从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粮食生产、运输、品种构成等包含的整个粮食产业链入手,对粮食物流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
2.2 加大对粮食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大政府财政对粮食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四散”化为发展方向来建设粮食运输设施。具体来说,就是不仅要做到散粮装运接卸设施的协调配套,同时也要做到运输硬件设施和仓储硬件设施之间的衔接配套,使这两者之间达到相互匹配,协调合作的目的。必须要加大政府财政对粮食仓储设施的投入,提高整体运输能力。
2.3 加大粮食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首先政府要打破粮食行业的当前用人机制,使用各种激励措施来吸纳粮食行业内外的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其次,要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粮食专门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开展粮食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再次,要组织粮食物流企业的各种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粮食物流的新思路、新成果,并做交流。
2.4 强化政府对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职能
解决目前粮食物流中的无序流动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可以成立粮食物流调控机构,统一协调粮食物流企业的组织和运行;第二要规划和协调不同粮食品种的流向及粮食物流枢纽的布局;第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粮食物流纠纷;第四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
参考文献
[1] 侯立军.我国粮食物流科学化运作研究[J].财贸经济,2002(11).
[2] 姜建华.构建科学的粮食物流体系加快东北地区粮食物流体建设[J].中国粮食经济.2006 (5).
[3] 刘秀玲,戴蓬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6(5).
我国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增产主要来自面积增长,而单产增长较缓慢,今后增长压力和潜力并存。
最近23年(1990~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从9880万吨增加到2.08亿吨,净增1.09亿吨(1.1倍);单产从4620公斤/公顷提高到5955公斤/公顷,提高29%。这期间,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43亿吨,其中玉米增加1.11亿吨,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7.6%。但与2020年我国2.5亿吨的玉米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缩小差距的难度越来越大。预计2020年,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5%。
这期间,我国玉米单产的增益速度非常缓慢,年均产量增益平均35公斤/公顷,远低于美国(154公斤/公顷),更低于阿根廷(244公斤/公顷)等发展中国家。提高单产,增强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来自两方面原因:扩大面积和提高单产。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3.21亿亩增加到5.24亿亩,净增2.03亿亩(64%),而单产只提高了29%。
最近23年,我国玉米增产贡献率的75%以上来自扩大种植面积,25%来自提高单产,这说明我国玉米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还很低,今后挖掘单产的潜力非常大,这也意味着增加玉米的生产投入和科技投入,都将会有很高的回报率。
过去二十多年,在提高玉米生产能力方面存在4个技术瓶颈,即育种方向失误,栽培研究误入歧途,植保研究被忽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前面3个技术瓶颈是科技体制改革失误造成的后果,而最后一个瓶颈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反映,也存在一些技术困难阻碍了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在,已经具备条件改变这些瓶颈因素,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增产潜力与方向
在推广单交种时期(1970~1995年),我国玉米年均产量增益曾经高达126公斤/公顷,与美国的178公斤/公顷比较接近;但最近二十几年,当美国、阿根廷、巴西继续以高速度持续增加玉米产量时,我国玉米年均产量增益却下降到39公斤/公顷。这说明我国的玉米科研和生产都出了问题。寻找原因、排除技术障碍和弥补条件设施的短板,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增益速度。
今后,如果玉米面积达到5.5亿亩,只要把玉米年均产量增益恢复到80公斤/公顷以上的速度,到2020年就可以满足2.5亿吨的需求。近年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整合资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调整生产技术布局,采取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措施,玉米年均产量增益速度正在迅速恢复,现在已达到48公斤/公顷。预计2020年有望实现2.5亿吨的生产能力。即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产1680亿斤玉米。
如果玉米年均产量增益能恢复到100~120公斤/公顷,则只需要5.3亿多亩种植面积就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增长的目标。
三、战略措施
满足2.5亿吨的玉米需求,存在两个不适应,即品种不适应和土地不适应。现有玉米品种和土地状况都难以支撑每年100公斤/公顷的增产速度。所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一机两改一保障”的发展战略。
“一机”是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最低;现在各级政府正积极扶持农民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迅速提升。今后,要以机械化为核心,带动品种改良,带动土壤改良,同时,以植物病虫草害防控作为保障措施,由此全面推动生产技术进步。这就针对我国目前“三农”状况,逐步形成完整的玉米产业发展战略。
“两改”是指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现有玉米品种不适应机械化作业,必须以机械化为核心,调整玉米育种方向和育种技术路线,培育矮秆、早熟、耐密植、适宜机械作业的新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潜力约20%,前提条件是培育和推广耐密植的新品种。由于目前土壤物理结构破坏比较严重,肥力下降,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不稳定。推广深松改土,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为基础,增加土壤蓄肥蓄水,提高农田抗灾缓冲能力和生产潜力。一般可增产10%~15%。这项技术措施需要大中型机械,而且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一保障”是以植物病虫草害防控作为保障措施。我国玉米生产的病虫草害比较多,也比较严重,随着耕作制度改革,病虫害的危害格局发生变化,许多新的病虫害趋于严重。要重视植物保护研究,培育抗病品种,加强综合防控,保障玉米丰产丰收。
通过推进上述战略性技术措施,我国玉米产量潜力可以稳定地提高20%以上。总之,“一机两改一保障”是今后玉米产业技术的发展战略。投入少而且集中,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技术条件,推动全局科技进步,宏观增产效果有保障。
此外,还需要适当改变生产条件,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局部地区兴修水利设施,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增强抗旱能力,减少旱涝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以保证玉米持续丰产。
四、政策建议
(1)促进土地流转和其他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继续发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民、种粮大户、规模生产主体提供购机补贴、作业补贴和燃油补贴。生产栽培技术要适应机械化作业,以机械为核心,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标准化融合,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2)重视深松改土和秸秆还田,实施不同程度的作业补贴,引导农民采用先进技术。该技术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不可中途停顿。建议把深松改土(含秸秆还田)的补贴列入中央财政预算,施行中央与地方1:1配套。
(3)继续扶持民族种业发展。我国种子产业资本积累缓慢,缺乏竞争力,主要障碍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投资积极性和品种审定制度压抑创新积极性。建议尽快修改种子法和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突出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干预;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管理体制,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重点改革品种审定制度。
(4)扭转玉米育种方向,放弃“超级”育种和强优势育种的错误概念,调整育种目标和改进育种方法,当前以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机械化作业为玉米育种方向,学习先进经验,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奠定产业基础,提高企业的商业育种能力。
(5)加强玉米产业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建立玉米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队伍和运行机制,减少灾害损失和生产波动。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40-01
一、基本情况
中枢街道地处陆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街道平均海拔1840米,总面积82.05平方千米,全镇总面积82.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00亩,辖有19个社区居委会。2012年末全镇总人口1461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近年来。
中枢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滇东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中心、曲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陆良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四大目标,积极争取项目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全街道已形成以粮食为主导,畜牧、蚕桑为支柱,林果、蔬菜、水产为后续的传统高原特色产业。2013年全街道粮食总播面积39800亩,林地面积20980亩(包括桑树),桑树5805.55亩、红提葡萄种植面积10010亩。蔬菜产业作为中枢街道充实城郊经济的一个后续产业,已建成以四河水生蔬菜(浅水藕),中纪旱地蔬菜为主的东片区蔬菜基地,2013年全街道共栽种各类蔬菜41000亩(含复种面积)。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多年来,中枢街道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以“稳粮食、重养殖、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体系,因灾制宜抗大旱,依托项目建基地,突出重点抓样板,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1. 借助高产创建样板,打造高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以全县打造爨乡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园区为契机,从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建设部级水稻高产样板,2011和2012年连续二年建设省级万亩水稻高产样板,推广了扣种稀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精确定量施肥、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树立县高产典型,创造了曲靖市常规粳稻最高单产新记录。经多年努力,建成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为全街道粮食产量稳增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
2. 大力推进了畜禽产业发展
以全县打造滇陆猪育种和100万头规模化养殖园区为契机,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发展。2013年,全街道畜牧业工作按照“抓特、促优、提质、增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积极调整和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进规模养殖、努力转变养殖方式,以推广LY、滇陆猪为重点,围绕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培训“四个体系”建设,现已建成规模猪场25家,50万只麻鸭基地一个,完成畜禽产品产量22577吨,完成畜牧业产值42566万元,实现畜牧业收入26126万元。
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在畜禽疫病高发季节,特别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按照“精心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工作模式,采取 “三统一、一集中、一同步”的组织形式对分散养殖户饲养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
强化监测,提高预警能力。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加强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报告制度,严格疫情监测报告制和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
3. 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以全县打造优质蚕丝绸产业园区为契机,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稳定桑园面积5805亩,有养蚕户2100多户,通过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等措施,2012年养蚕12858张,产茧428.76吨,产值达1815万元。
4. 努力推进果林产业发展
4.1 建成万亩无公害红提示范园
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的干旱给全街道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面对持续加剧的旱情,中枢街道高度重视,积极抓好抗旱救灾工作,顺势引导做好水改旱规划,着力建设阎芳桥、四河社区万亩无公害红提示范园,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经济跨越发展。现已建成示范园面积10010亩,仅2011发展红提葡萄3670亩,目前两社区水改旱面积已达80%以上,红提种植农户已达2860户,确保大旱之年农民收入稳增。
4.2 积极推进水果种植业发展
中枢街道现有苹果1756亩、桃子1323亩、梨1821亩的基础上,建设成300亩苹果、桃子、梨品种试验基地,?2014年至2015年每年发展苹果、桃子、梨种植1200亩,。
4.3 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根据全街道各社区地域分布和产业布局情况,于2008年制订了核桃林业发展规划,全街道囤出好田肥地大干核桃干果经济林,在茶花、中纪、西桥、四河4个社区建成3600亩核桃干果基地。为做好典型,发挥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现已在西桥社区位于机场西面、324国道的东面位置建成520亩的中枢街道核桃种植示范园,该示范园于2008年11月1日开始施工,?2009年1月15日完成定植,品种以云新高原为主,苗木的成活率在95%以上,目前,果树长势喜人,已进入初挂果期。自2008年以来,先后在在茶花、中纪、西桥、四河4个社区完成核桃林的规划种植2800亩,重点在茶花青山片区、中纪中所堡松山及黑龙村片区实施大面积连片种植,目前来看,果树普遍长势良好,其中2000亩已进入初挂果期,挂果率达71%。逐步完成在茶花、中纪2个社区建成的核桃干果基地,推进带动全街道核桃产业发展及农户种植核桃的积极性,真正把核桃产业做成一项增收工程、惠民工程。
5. 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以打造外向型蔬菜产业园区为契机,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中枢街道茶花、中纪旱地蔬菜、四河浅水藕为主的蔬菜基地不断扩大,蔬菜产业得到壮大。
总之,多年来,中枢街道围绕“优粮、旺畜、扩菜、壮果、稳桑、育林”的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壮大主导产业,开发特色产业,做实精细农业,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其表现为:一是基地初具规模。建设成阎芳桥、四河高原特色葡萄示范园,引进浅水藕优良品种,走科技之路,加快生态观光和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茶花、中纪依据资源优势,发展蔬菜产业。大泼、盘新、茶花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加大优质水稻基地建设。二是农业特色产业明显。畜牧、粮食、蔬菜、林果是中枢街道的特色主导产业,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4%。“绿源”大米、“众益”分割肉、“南盘江”水果、“高原水乡”蔬菜、阎芳桥红提提葡萄、四河板鸭等在省内外逐渐走俏,享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中枢街道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立足中枢农业实际,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整合支持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土地流转和项目引进为载体,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农业结构升级转型为核心,以科技支撑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设施化、循环化、社会化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探索中枢街道城郊经济发展思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1. 加大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土地整合、流转为中心,推动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农业资源流转与整合,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园区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销售”的现代农业转变,有效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以城外社区为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包、互换、租赁等形式,使土地向科技人员、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先富农民向城街道集中,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和产出效益,探索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身份的转变。
2. 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坚持强基础、调结构、兴科技、增投入、建体系、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推动以粮、畜、蔬菜、林果、蚕桑为主的5大高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农业产业“基地化、园区化”发展战略,围绕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社区的资源优势,以中纪、茶花、盘新、四河、阎芳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建设中枢现代粮食示范区、畜牧生产示范区、蔬果示范区和蚕桑示范区,重点发展优质稻、标准化商品猪、四河麻鸭、无公害蔬果、优质蚕桑和优质红堤葡萄等优势产业。以此为基础,打造陆良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基地、技术农民转移承接基地和绿色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心。以城区和城郊的其他社区作为城区和城外的结合部,建立休闲农业服务区,充分利用好郊区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家生活,乡村文化。加快郊区酒店、餐饮、商场、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农家乐、林中乐以及农产品、旅游产品超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经济,推动农业向城市型、生态观光型和科普教育型等都市休闲农业升级,并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3.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按照“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引导农民成立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大力推广优质新品种、规范化栽培管理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树立农业品牌效益,积极探索和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形成专业化特色。
4. 进一步抓好科技培训,不断向农民传播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措施,加大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
5. 继续加大农业宣传力度,推动政策配套实施,抓好责任和制度的落实,强化指导和服务,上下团结,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原特色农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今后,中枢街道将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各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工作文件会议精神,以“稳粮食、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为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做好高原特色农业工作,同时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绿色认证品牌创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实现粮食总产、农业和农村经济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经济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学坤.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Bagehotw[1](1962)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资本供给发挥了关键作用。Hicks[2](1968)进一步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创新,而是由金融系统创新引起的。Kashyap[3](1993)等人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投资、利率和产出的关系,并认为银行信贷变动能有效地影响投资、利率和产出。Pagano[4](1993)在Kashyap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整个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的方式,实现投资率的上升,并以此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逐渐引起国内学者关注。王小平[5](2003)等人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研究西部地区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2000~2003年间西部地区信贷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指出信贷萎缩将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6](2003)使用1985年以来的银行数据,利用Panel模型对我国货币和信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强度高于货币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强度。孙明华[7](2004)通过对信贷与GDP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协整关系。刘涛[8](2006)从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差异方面入手,并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信贷变动与我国经济波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过量信贷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造成。李成[9](2007)对我国不同地区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东向西,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现递减趋势。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这种相关关系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这给区域经济发展与相关信贷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但这些研究成果都忽略了对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经济发展不仅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黄伟[10](2010)等人对信贷退出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机理进行研究,指出,信贷通过信贷退出—资金流量结构—生产要素配置结构—资金存量结构—产业结构的过程作用于产业结构,并使其得到优化。这一研究解释了信贷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但该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同时也缺乏对信贷与不同产业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本文拟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建立我国1980~2009年信贷与产业结构的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指标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我国1980~2009年各产业增加值、各产业信贷数据,①拟采用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研究1980~2009年各产业信贷对各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推动作用。
1.指标选取
产业指标选用我国各产业增加值水平,并对其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新的产业增加值序列数据,新的序列记为Mi,其中Mi为:Mi=LN(GDPi)(i=1,2,3)(公式1)公式1中,i表示第i产业,GDPi表示第i产业的GDP值,Mi表示第i产业的GDP值取对数后的值。信贷指标选用我国各产业信贷值(XDi),并对其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新的XD序列数据,新的序列记为Ni,其中Ni为:Ni=LN(XDi)(i=1,2,3)(公式2)公式2中,XDi为第i产业的信贷值,Ni表示第i产业的XD值取对数后的值。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产业增加值、XD两个指标作为研究指标。其中,各产业增加值与三产业总GDP原始数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0年),各产业信贷原始数值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80~2010年)。
三、分析与结果
1.协整检验
(1)ADF检验根据协整检验的要求,序列只有在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检验,因而,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需要检验的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测。在此笔者选用单位根检测(ADF检验)方法,检验我国各产业增加值序列(Mi)、各产业XD值序列(Ni)进行单位根检测,其检测结果见表1。
(2)协整检验由表1可知,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信贷原始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后,都实现了平稳,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序列的协整检验。首先,以进行对数处理后的我国各产业增加值、XD数列为基础,构建GDP与XD的回归模型。
(3)残差ADF检验在对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XD构建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增加值与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3.8624小于其1%水平下的临界值-3.6852,表明此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序列MGDP与MXD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由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1.8796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4.3276,表明序列MGDP1与MXD1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为-2.9028,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2.6522,表明序列MGDP2与MXD2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与其XD总量所构建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分别为-2.6522和-2.7850,分别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2.5040和-2.6486,表明序列MGDP2g与MXD2g之间以及MGDP2j与MXD2j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工业增加值与工业XD总量以及建筑业增加值与建筑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由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0.7482大于10%水平下的临界值-1.9824,表明序列MGDP3与MXD3之间表现为不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XD总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4)各产业信贷效率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由残差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1980~2009年间,除第三产业外,我国其他产业的增加值与其相应的产业XD总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由公式3可知,我国信贷对GDP增长效率整体为0.7669。第二产业信贷效率整体为0.9021,其中工业信贷的效率为0.9271,建筑业的信贷效率为0.8237,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占我国增加值的比重较小,其对整个第二产业的信贷效率影响较小。由公式4可知,我国第一产业信贷效率为0.6478,其效率值在三大产业中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人口不能得到合理的流动,这一国情导致农村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限制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提升。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处于基础性产业地位,其主要用于维持粮食的稳定供给以及工业原材料供给,以满足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以及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作为粮食供给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生产,其投入产出效率低,见效慢,造成信贷效率相对于第二产业要低。
由图1中我国一、二产业的发展趋势可知,1980~2009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虽有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工业所占比重决定了整个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建筑业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信贷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其自身产业、信贷规模均较小,导致其增加值虽有增长,但其在我国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增长较缓慢。1980~2009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发展较慢,其规模由1980年的30%下降至2009年的10.4%,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额由1980年的18.1%缩小至2009年的36.0%。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第一产业信贷规模的配置比重较第二产业日渐下降,投资额度的增幅日渐缩小(刘艳华,王家传2009);[11]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由于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之产业本身的特点,使得第一产业的信贷效率较第二产业低,造成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在增加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1.6%上升至2009年的43.4%,略高于第二产业的比重水平。但第三产业信贷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产业发展规律可知,进入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其发展规模不断变大,在GDP中所占份额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比重最高的产业。我国亦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信贷政策在产业间的失衡,第三产业信贷规模的额度虽不断上升,但其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慢,同时第三产业内部信贷结构不合理,使得信贷效率较低,并造成第三产业信贷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协整。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各产业信贷规模与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产业信贷效率及其对产业变动的作用进行研究。笔者发现,1980~2009年间,我国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其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不断提升,但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XD总量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其次,我国各产业效率表现为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信贷效率高于建筑业信贷效率。第一、二产业的信贷对其产业变动影响均较大。
2.政策建议
首先,从全局高度优化产业信贷配置,提升信贷效率。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来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下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现状来看,我国并未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对于信贷投入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依据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合理调配信贷方向与信贷规模,促进产业发展、转变、优化,并根据具体产业的特点,制定具体产业的信贷政策,提升各产业信贷效率,为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其次,加大第一产业信贷配置,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第一产业比重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虽然日渐降低,但第一产业的基础发展定位使其发展对于信贷的依赖程度日渐提升。为了确保第二、三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第一产业的信贷投入。同时,由于我国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忽略了第一产业内部的其他效率较高的行业发展,虽然这一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其不均衡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并成为影响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信贷作为有力的调制工具,一方面利用信贷促进第一产业内部除粮食生产外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依靠其他效益较高行业的发展来提升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提高,促进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
确保10500亿斤以上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是确保总产10500亿斤以上,力争稳定在11000亿斤水平。
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表示,这表明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将在2011年“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并力争稳中求进。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连续第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连续8年增产。粮食单产再创新高,预计达到344.4公斤,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
按照规划,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水平。
今年农垦粮食总产瞄准600亿斤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2012年,全国农垦系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粮棉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2012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垦生产总值4440亿元,增长9%以上;人均纯收入9610元,增长7%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为此,今年农垦系统将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发挥农垦在先进实用技术试验推广中的示范作用,在先行先试、集成应用上下功夫;三是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促进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在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四是推进科学发展,提升热作产业发展水平,在完善产业政策、抓好重点环节上下功夫;五是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加快社保和垦区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在资金争取和项目落实上下功夫;六是继续深化农垦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七是加强农垦文化建设,弘扬农垦精神,在推动构建和谐农垦、文明垦区上下功夫;八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转变机关作风,在深入为垦区服务、为职工服务上下功夫。
统计局称将提高对主要农产品的
直接调查能力
新华网北京2011年12月30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强调,将深化专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将加大力度直接调查粮棉油糖和生猪等农产品,稳步推进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
根据农作物调查方法改革规划,国家统计局将以江苏省、河南省、辽宁省农作物对地调查试点为起点,结合13个粮食主产省及粮食生产大县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工作。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建立农产量对地抽样调查体系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产量数据质量,为国家制定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农业部在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透露,将在2012年把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扩大到中国580个重点县,增强面向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能力。
2012年水产品合格率
要在98%以上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粮食产业园区为支撑,着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健全的服务链和合理的利益链,引导粮食生产,组织有效收购,推进加工转化,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
目标任务
2012年,全区粮食订单生产面积目标任务为5万亩(其中:优质稻生产面积为3.93万亩),订单粮食收购量为6000吨(各乡镇粮食订单指导计划详见附表)。加快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到2015年全区实现粮油加工总产值1.5亿元,粮食加工能力提高至5万吨,精深加工能力超过40%。
主要内容
㈠加快发展粮油现代加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和精深加工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稻谷、油料精深加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传统粮油产品向生态、绿色、有机、营养粮油产品方向转变;加大对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延长加工链条。
㈡服务培育重点企业。继续整合品牌资源,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生产基地,积极争取“莫闲田”系列大米创省级名牌产品。重点扶持市云海米业、天都精米厂、立胜精米厂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大米加工企业,在发展中争创品牌,在争创品牌过程中谋求发展,从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充分利用云海米业有限公司被列入《省粮食流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利条件及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契机,争取省资金支持,新建年生产能力5万吨的稻谷精深加工项目,更新加工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拓宽粮食产业经营网络和服务领域,稳步推进农村服务社和城市连锁店建设,促进“放心粮油”进城入乡。
㈢大力发展粮食订单。充分发挥稻米协会作用,从良种引进及繁育入手,积极培育优质粮种供应订单农户。在实施优质订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以订单引导生产,切实提高品种优质率。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适应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监管与服务,按照“对象社会化、品种多样化、价格市场化、服务规范化”的要求,实行优质优价,敞开收购,切实履行合同约定,并确保兑现。
㈣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抓住国家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和省政府实施“861”计划等政策机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粮食产业园区的牵引辐射功能。围绕产业带动、服务配套、功能完善的目标,加大粮食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功能,使粮食产业园区逐步形成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物流、质检为一体的粮食产业群。
有关要求
㈠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粮食产业化工程是一项综合工程和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对粮食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管理体制和工作推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粮食产业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区政府统一指导下,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抓好落实;区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粮食产业化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财政部门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区农业部门要加强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优质粮推广;区科技部门要加强粮食科技项目的支持和指导;区经信、国土、商务、交通、税务、工商、质监、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全区粮食产业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㈡强化扶持,用活政策。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文件精神,在扶持资金、贴息贷款、科技等涉农资金上,重点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区粮食、发改、科技、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积极申报项目用于粮食产业化和粮油食品工业的发展;区金融部门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落实国家、省有关发展粮食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进一步放宽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贷款条件,加大对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为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其他有关部门要在税收减免、企业用地等方面用足用活政策,并在项目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省市名牌产品申报),以及技术信息、招商引资服务、产品推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