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范文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粮食产业发展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

篇1

创新收储方式坚守“种粮卖得出”底线。去年面对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因灾超标的紧急状况,安徽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高度,果敢采取放宽新增和轮换地方储备小麦不完善粒标准,首次创新出台省级小麦临储政策,精准对接酒精、饲料等用粮企业入市收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及时购置清杂设备等“组合拳”举措,实现全社会收购小麦973.8万吨、托市收购398万吨,省级临储21.6万吨,有效降低农民因灾损失。针对秋粮收购仓容不足、局部地区售粮排长队严峻形势,去年9月4日安徽省长李锦斌亲自主持召开粮食收购工作专题会,强调要时刻把“种粮卖得出”的硬任务扛在肩上,把稳价格、快移库、去库存、抓新建、重服务等硬措施落在实处,把政策落实、资金保障、督促检查硬制度贯彻到位。各地迅速行动,认真落实。截至去年12月28日,新增地方储备提前、超额完成,全省收购中晚稻666万吨,其中托市收购323万吨,同比分别增加53.5万吨、30.4万吨。

建好“危仓老库”项目提升流通硬实力。安徽抢抓“粮安工程”机遇,将原2502个地方国有收储库点整合为1322个,综合投入资金22.62亿元,全面实施“324”工程,重点维修300万吨、改造升级200万吨,恢复重建400万吨仓容,极大缓解仓容不足压力。推进中我们坚持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建设内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维修效果,实行月报通报、第三方跟踪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同步开展省级中心平台和19个信息化示范库建设,2015年11月份再启动16个市级平台和81个省储库信息化建设,明确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省仓储信息化建设任务。

狠抓“两项工程”引领产业调转促。我们把全面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 工程作为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引导支持发展主食产业化,逐步形成主食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粮食加工产业带。成功注册“安徽放心粮油”、“安徽主食厨房”商标,电子商务、移动平台等“互联网+”经营模式日益兴起。175家企业荣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303家企业获得安徽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加强与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大力推进粮油科技创新。燕之坊杂粮、燕庄芝麻油、同福碗粥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处在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美亚光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设备生产商。粮油加工业逆势上扬,总产值将突破2300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4位。

篇2

关键词 粮食加工;问题;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TS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42-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逐渐转型,迫切需要加大食品供给,同时重新认识粮食加工产业的重要性。粮食加工产业在粮食供给链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在新形势的推动下,粮食加工产业化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粮食加工业进入全新时期,在此,浅谈粮食加工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以中部、北部为主,通过调控实现全国供给,也出现了产粮区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现象。与其相反,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产业却出现原料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1.2 科技水平落后,生产标准不一,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1.3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量不符,最高开工率接近60%,最低不到15%,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1.4 地区间争夺粮源,造成价格上涨地区分化严重

各地粮食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原料成本提高,造成粮食价格上涨,且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粮食外运较少,南方地区缺少加工原料,无序的原料抢夺,严重阻碍了粮食产业化得发展进程。

1.5 部分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

部分国有加工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负担重,资金不足,原料供给不及时,不能保证较高的开工率,而随着外资企业的加入,国有加工企业市场的市场正逐步缩减。

1.6 对科研投入较少,依赖国外科技成果

中国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大型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技术问题,只重视硬件设备,忽视了自我研发创新,造成恶性循环。

1.7 粮食现代物流效率不高,产品结构单一

物流在粮食加工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原料的及时供应及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物流效率的高低,影响到价格的波动及供需平衡,同时,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延伸,也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1.8 产销不对路

产品销售与生产地空间距离远,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种植、加工、销售相互牵制,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应对措施

2.1 拟定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相关规划制度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从根本上制定相关专项规划,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对于盲目发展建设加工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监督,实现全国互补发展,统筹规划,实现粮食加工产业的共同进步,保证公平竞争,健康房展。

2.2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降低加工成本

本着就近原则,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实现就地加工,不仅解决了农民收入低,劳动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实现了低成本加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费用,符合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及时实现种植、生产及时顺应市场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2.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优质品牌

打破区域,所有制的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企业多元化发展,不搞单一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遵循市场发展规则,实现优胜劣汰,改变粮食加工业小作坊的发展现状,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品牌竞争。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一体化农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4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需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乙醇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乙醇消耗玉米原料较大,耕地占用较多,以市场为导向,将会有部分生产粮食耕地转向能源生产用地,能源固然重要,同时也应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粮食加工产业资金供给

粮食加工产业实现市场经济比较晚,相对其他行业,技术支持少,人员水平低,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薄弱,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由此,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放宽信贷政策,增加信贷额度,同时鼓励人才进入粮食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6 鼓励自主研发,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针对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水平差,依靠国外技术的弊端,我国应鼓励人才实现自主创新意识,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引导资金流向,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7 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增加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除粮食食品外,还包括饲料及转化两种类型,既要加大食品开发,以产品树立品牌,又要积极发展饲料加丁业和非食物用途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构架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2.8 整合资源,实现粮食加工产业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粮食物流发展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以粮食加工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实现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退市进郊”缩短了与原料产地的距离,有效的降低物流费用,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道路,并且鼓励粮食产地加工业发展,形成有序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资金保障,加大科研投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品牌生产,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及相关物流产业。在市场及政府的双向引导下,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孙宏岭.有效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措施[J].中国粮食经济,2008(9).

篇3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玉米的特征、分类等,了解玉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食用、饲用、工业应用,通过玉米的不同应用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再不断地开发和探索中明确玉米的发展方向。

我国玉米的发展方向基本趋于食用和工业用途两方面,在食用中,就要注意玉米的种植,在玉米的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中,开展高效、高质、高产的玉米种植策略必不可少,而玉米在工业中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玉米制药、制淀粉、制油等,因此,发展玉米在工业领域的作用,对玉米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玉米的发展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玉米深加工的不断发展,玉米已成为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的多用途作物。中国的玉米消费从上世纪80年代口粮比例占38%,消费玉米2588万吨,饲料用玉米占48%(工业饲料和传统饲料),消耗玉米3269万吨,出口占11%,出口玉米749万吨,工业原料和食品加工占3%,耗用玉米205万吨左右,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直接消费的玉米比重在下降。全国口粮消费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9%,消费玉米量约为1870万吨;玉米作为饲料消费在中国有两种情况。一是加工生产成配合饲料。中国近年配合饲料产量约4800万吨,按60%比率折算,年消耗玉米2880万吨。二是传统的把玉米直接用于饲料的消费。在农村中,主要是把玉米直接作饲料喂饲大牲畜、猪和家禽。据专家估计,这种传统的饲喂方式每年估计消耗玉米3500万吨左右,这两项每年消费玉米约638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68%。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加工成精制的玉米食品。中国目前用于工业原料和食品工业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5%左右,年消耗玉米250万吨左右。中国1990~1994年平均出口玉米82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8%左右。1995年之后又转向大量进口玉米。近10年来,中国玉米消费趋势是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的玉米数量猛增,用于口粮的玉米逐年减少,用作工业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增长缓慢,从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家。玉米产量成为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提升玉米单产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焦点。

2 选育高产品种

选育高产品种成为玉米工作者的首要育种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高产品种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高产再高产的品种,具体目标是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潜力,向世界最高单产进军,向理论达到的高产目标进军;第二类是具有一定生产潜力而又能使生产投入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经济高效型的高产品种。第二类不是以追求单纯的高产为目的,而是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综合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集于一体的高产品种。例如,它们有高的经济系数,极低的空杆率、秃尖率和倒折率,有高度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有极强的抗旱性和耐瘠性等等。这类高产品种的单产潜力只要能达到产量9000-12000kg/hO,而又具备上述多种优点,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粮食发展战略的需要。

3 现阶段玉米单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是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遗传基础狭窄,育成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少,组配出突破性的强优组合难。二是以前组配的杂交种及选育的自交系均以利用个体优势为前提,忽视了群体增产的作用,而发挥群体增产作用才是现阶段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

4 选育理想型(紧凑型)的玉米杂交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相继提出了选育高光效的理想株型的杂交种,即具有玉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或近于直立,通风透光、适于密植等特点。

玉米理想型一词最早是由Donald(1968)受小麦和水稻育种的启发提出的,意为具有影响光合生产和籽粒产量的标准性状的植株,他认为,理想型品种应具备单株产量不高,但群体产量高,株间竞争少、易于密植,经济系数高和籽粒耐贮藏等特点。理想型玉米包括穗上坚挺直立、穗下叶平展、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到籽粒的效率高,灌浆期尽可能长,叶片衰老缓慢等。沈阳农业大学顾慰连教授(1979)从源库关系出发,对理想型玉米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想型玉米植株高度应适当降低,秆粗穗大,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速度快,经济系数高,出苗到抽穗开花期间隔缩短,有效灌浆期尽可能延长等。随着数量遗传学的发展,采用数理统计手段对玉米的各种形态,生理性状,尤其株型和穗部性状遗传规律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研究使玉米理想型研究报道愈来愈多。

5 未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国内玉米消费能力不定,且国际竞争力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稳定和保护我国玉米产业,各方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南进北出,在玉米主产区积极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等。

篇4

关键词:水稻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2

水稻产业优化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提升的表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促进水稻技术的创新和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保证。水稻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一定科技的支持,分析目前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水稻优化产业发展。

1 水稻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发展也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求在节省资金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1.1 水稻N子的技术概述

农业要实现增产的前提保证是选择合适的品种,所以针对水稻种子的技术研究上一定要尽可能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前提,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实现市场的优质化、特色化和绿色化,推进科研生产的良性循环。

但是要明确认识到,病虫仍然是制约水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为了能够有效缓解稻谷在供求过程中的不平衡的矛盾,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在进行水稻种子的培育中要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育种手段上基于传统的基础之余,有效结合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选择出能达到国家二级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供求情况已经趋于平衡,但是在生产结构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品种多而杂,但是缺乏优质的品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国外很多优质的产品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也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艰巨的课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必然趋势,所以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加大农业基础化的建设,在实现杂交水稻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大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加工技术的投入,推进生产、科研和经营的产业化的进程。

1.2 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举措

高产是需要努力的目标,只有实现了好的种子加上好的栽种方法,优良品种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所以如何实现水稻种植的良法配套研究是目前的工作重心,很多水稻种植的地区,会经常受到洪涝等灾害的影响,要及时的对这些水稻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加大科研的投入,实现粮食的增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追求食品的营养和保健,所以对稻米和产品健康指数也是越来越严格。其中栽培技术和产品的质量直接挂钩,施肥方式也同样会作用于产品的好坏,农药则是对产品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很多水稻的生长环境都是气候较为凉爽,湿度较大的,这种气候适合害虫的生产,所以为了保证品种的健康、绿色,就要从耕作、栽培和防治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各部门、各学科和各行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2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围绕科研结构,促进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

水稻种子的产业化发展,是水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种子是植物的根本,决定着植物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在进行水稻种子的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依据,坚持以科研机构为正确的引导,开展水稻种子的研究。水稻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的创新。水稻种子技术的创新,对于扩大水稻产业生产的成果,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3 在种业的引导下,促进水稻优势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目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一部分地区实行水稻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以种业为引导,发展适于水稻生产的自然环境。有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就非常的适合水稻的生长,生产出来的水稻品质高,口感好,因此,可以在此地大量种植水稻,然后在其他地区形成产业链,销售各地。在种业的引导下,生产了大量品质优异的水稻,必然会有很多人抢购,在这样一个有大量需求的环境下,为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水稻创新技术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水稻目前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水稻的生产不仅需要增加产量,同时还需要改进水稻的品质,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水稻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产业集群 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fuyang city SangYing taihe county town, for example,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 resources and restri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mall town industry planning type industry i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clu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市场环境下,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发展实质上是追求产业质量的提升,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优势的建立,使产业具有成长性,从而保证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桑营镇这样的边界工贸型小城镇,突出产业特色,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工业体系将是其发展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一、集镇现状

(一)地理概况

桑营镇位于太和县域北部边缘之二省三县市交界处,北隔河与河南省郸城县相望,东隔西淝河、宋汤河分别与亳州市、坟台镇相邻,南与倪邱镇接壤,西接洪山镇。镇域国土面积58.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2415人,人均耕地面积1.3亩。

(二)资源

生物资源:

主要为农作物和家畜,其中: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白术、桔梗、反季节大棚蔬菜等。

养殖业主要有:牛、猪、鸡、鱼等。

生态资源:

桑营镇生态环境优良,西淝河绕镇东北部与北部的河在镇域东北角交汇;与河南省交界的河水质清澈透明,沿岸风光秀丽,镇域内各大河沟两岸绿草茵茵,杨树林生长茂密以及三里湖附近均是桑营镇旅游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三)社会经济状况

桑营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中药材、蔬菜以及一些养殖业。近年来,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桑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32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79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21%,农民人均纯收入4304元,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04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养殖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7%。

二、发展基础

桑营镇经济在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各产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经济发展基础

桑营镇以农业为主,该镇2009年种植小麦4.8万亩,良种推广率99%,高产公关示范区超过50%,小麦单产超800斤,最高达1200斤。

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天齐、淝南、双、丰李、桑营几个村种植的白术、桔梗,经验丰富,管理有方。

利用日光式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以丰李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丰李村朱庄基本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连片大棚达200余亩,销路通畅。

桑营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镇域内有投资500万元占地300亩龙潭渔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上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

(二)交通区位优势

桑营镇交通便捷,与古城毫州仅一桥之隔,西北与河南相邻,位两省三县市之交点。105国道纵贯辖区11公里,县道桑清路、三洪路穿镇而过,对外交通的衔接,为桑营镇的人员和物资集散提供便捷的运输条件,同时可优先接受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

(三)资源优势

桑营镇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大棚蔬菜等特色产品连年增收;劳动力资源也比较明显,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丰厚的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使城镇经济发展具备了物化动力。

(四)文化浑厚、政通人和

桑营镇为我省著名的书画之乡中的一部分,其浑厚的文化积淀陶冶了勤劳朴实的桑营人民。桑营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大大加强,这些对于今后桑营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外部机遇与挑战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桑营镇正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生产分工体系中,新型区域合作和竞争关系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带来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城镇之间的发展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从垂直联系向水平联系转化,从线形联系向网络联系过渡,从城镇个体的竞争走向区域联合和竞争并存。每一个城镇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外部的产业和空间的关系。

(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确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人均3000美元以上。

在新一轮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至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0%左右,至2020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三)目前,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的主要地域,加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国家对长三角和安徽新的定位,显然为三省一市的这种关系的转型进行了定位。这种关系的转型,一方面为安徽提供了吸收长三角更多产业转移的机遇,另一方面,安徽也向长三角其他的两省一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其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为桑营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阜阳市“双轮驱动”力促加速崛起

阜阳市 “双轮驱动”(双轮即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阜阳城镇化进程,必须围绕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中心城市这个核心,以现有县城为骨干,以卫星城镇为支点,以工业为依托,走出一条具有阜阳特色的布局合理、层次紧凑、城乡融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资源与制约

(一)洪山镇(远期桑营镇合并至洪山镇)在太和县域城镇体系中,属于发展条件一般的Ⅲ级城镇,尚未进入到产业特色化、市场专业化的城镇经济发展行列。在资源构成上,没有唯一性、排他性资源构成的比较优势,或者创造特殊产业优良的投资平台。

(二)区域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使每个寻求发展的地区几乎都同时拥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方便出路和资源组合,即交通区位加其它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可能包括丰富的土地资源、更接近核心发展区的空间区位、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投资能力、现状产业聚集规模等)组合,使桑营镇处于某些产业发展选择的弱势地位。

(三)桑营镇产业和经济发展基础、空间资源条件等,弱化了地理区位上并不突出的某些优势,降低了某些产业在本地区寻求发展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突破,桑营镇很难依靠现有的区位条件赢得快速发展的优势。

(四)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的镇区建设和居民点建设,对生态空间和重点发展地区的关注不足,尚未建立起整个地区长远和整体的空间发展框架。

(五)驾驭资源能力的限制。操作平台低,事实上决定了集镇建设发展模式、集镇建设资金来源、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对桑营这样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的城镇,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发展工业,以工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目前镇区建设主要是依托区域性基础设施、依托社会各阶层的投资建立经济发展环境,以最少的投资换取经济发展。

五、 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

(一)产业发展方向

1.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发展目标,建设合理的农业体系。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特色、绿色、生态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种植业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结合本镇特点,选择中药材种植,优质小麦、大豆、大棚蔬菜、药材种植为突破口,带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应大力发展水上养殖,加强生猪、黄牛、肉鸡等畜禽的生态养殖,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

2.第二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坚持工业相对集中的思想,聚集发展,形成规模。

――立足本地资源,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以建材、蔬菜及养殖业的加工、冷冻保鲜以及中药材的储运为主的新型产业基地,形成优势产业推动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激活民间资本,采取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等多种形式,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向外扩张的机遇,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及特色加工业,并使企业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带动工业向集约化高层次迈进。

3.第三产业发展重点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传统商贸优势,发展专业集贸市场,同时建设集金融、运输、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特色,滨水娱乐为补充,生态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格局。充分利用现状各大河沟两侧生态林带、三里湖、唐古堆汉代遗址、龙潭水上养殖场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休闲、垂钓、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满足游客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逐步将桑营镇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城镇。

(二)发展战略

1.实施科教兴镇、规模经济、外向发展三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努力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实行倾斜投资政策,加强中心镇区的建设。积极实施“三集中”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区集中,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导向,引导人口、企业向中心镇区积聚,充分发挥中心镇区的积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走实体化、企业化、商业化的路子,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

3.稳定农业。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自身优势,走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深化对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认识,确立市场导向、勇于竞争、培植优势的思想,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创建地方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的规模水平和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6.逐步完善镇村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促进镇域的协调发展,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7.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