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维修器材;采购;项目管理;启动管理
中图分类号:E24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in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is related succinctly first in this paper. On this basis, aiming at ensuring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terial competitiv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terial competitive procurement is devised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appointing a project manager, organizing a project team, confirming a clear project goals and requirements, identifying persons relative to the project profits.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guidance meaning towards the competitive purchase work of maintenance material.
Key words: maintenance material; procur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是指在项目寿命周期中启动阶段对项目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简单的讲,实施启动阶段管理就是要在确定项目可行性后,为确保项目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一系列活动。从项目启动阶段管理的概念可以得出: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的启动阶段管理就是在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启动阶段为保证项目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启动阶段作为项目寿命周期中重要一环,对其的有效管理对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至关重要。不少人对启动阶段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没有启动管理意识,个别人把“启动”简单理解为领导开个动员会,指定几个人,项目管理工作就开始了。甚至为了所谓的赶进度,跳过启动管理直接进入了计划管理阶段[1]。草率的启动项目会给后续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目标与要求不明确将导致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认识不统一,后期工作难度增大;利益相关者未经辨识将导致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无从取舍,导致工作协调难度增大。因此,项目启动阶段管理务必应当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通常,项目启动阶段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选定合适的项目负责人,组建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目标与相关要求,识别项目的相关利益人员等方面。
2基于项目管理的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启动管理设计
为了规范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的启动管理,各级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应对启动阶段的工作内容、方法及成果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使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管理人员明确应该做什么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且也便于上级的监督与控制。本文将主要从任命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与要求、识别项目利益相关者四个方面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启动阶段进行设计。表1表示了在启动阶段管理工作内容、责任人、工作成果和完成活动的衡量标准。
2.1任命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实施的领导者、组织者、责任人,通过对项目各项活动的计划与控制,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内完成[2]。项目负责人应在启动阶段尽早介入项目活动,以便较好地了解和把握项目的全局。项目负责人是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工作项目管理的具体指挥者,项目负责人的选择对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的成败影响重大。任命项目负责人之前,必须建立项目负责人的选择标准,标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项目管理理念。项目负责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团队建设、沟通、解决冲突、资源管理等方面能力;具备在没有足够的正式权力下,发挥项目权力和个人影响力管理团队的能力;具备学习的能力。项目负责人不一定是技术方面的专家,但必须能通过学习以达到熟悉维修器材业务等专业领域的要求。因此,项目负责人可以优先考虑从那些具有在装备采购领域、项目管理领域、维修器材业务领域及领导岗位交叉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
2.2组建项目团队
在任命项目负责人后,项目负责人应着手组建项目团队。在组建项目团队过程中,必须考虑装备维修器材实施竞争性采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所选人员的特点等诸多要素,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预选人员从前的经验分析,在职权范围内挑选那些具备必需的技能、有过类似的经验、有合适的时间能够担任竞争性采购工作的人进入预选名单。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团队应包括5类人员,他们是:需求分析人员、市场调查人员、技术领域专家、采购业务人员、采购相关领域人员,表2给出了5类人员的技能要求及来源。在确定具体人员时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领导应与各维修器材使用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沟通。确定项目团队名单后,在项目启动会前应制定团队的规则,包括工作规则、行为规范和角色分工。
2.3明确项目目标与要求
项目目标与要求分别是指项目完成时所能够实现的项目结果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项约束[3]。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必须弄清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对项目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将项目的最终结果区分为必须取得的成果和期望能够取得的成果,只有达到了必须达到的目标才能算是成功的项目。与此同时,项目负责人还必须弄清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对时间、费用、质量、风险等方面的要求。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的许多方面往往并不十分明确,一般只有一个总体概念,如需要投入多少资源,要求何时完成等。因此,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要求进行详细研究。在明确目标与要求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以进一步把握采购管理部门的意图,也有助于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自身更好地明确需求,从而为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
2.4识别项目相关利益者
成功的项目管理只有在项目负责人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考虑进去以后才能实现[4]。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满足所有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但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干系人的期望,这就要有所取舍。这就要求对项目干系人进行识别,找到项目主要干系人,并了解他们分别起的作用,然后对不同的干系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表3是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工作中的干系人分析表。
在完成以上四方面工作后,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包括有关职能部门代表、维修器材使用单位代表及项目团队成员。启动会内容应包括:介绍项目的目标、内容、要求等;任命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成员;宣布团队规则;团队成员彼此熟悉;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启动会是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启动阶段管理工作的结束和计划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始。
3结论
启动阶段管理是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实施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以上对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启动阶段管理进行的设计,可以帮助组建合理的项目团队,搭建牢固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明确项目目标及要求,提高制定时间、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可以清晰识别各干系人的个体需求,为良好的沟通提供基础。总之,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进行启动阶段管理对竞争性采购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冬. 一汽设备备件集中采购项目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宋伟. 项目管理学[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竞争性采购;装备价格管理
武器装备实行竞争性采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在《装备采购条例》颁发后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期。尽管至今能够实行竞争性采购的装备数量与品种仍然十分有限,但是单一来源采购与竞争性采购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两类不同的采购方式共同影响着装备价格,引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备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一、在装备采购中建立竞争性采购机制的背景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装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装备采购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指令性计划的订货模式已成为过去,军队订货部门与承制单位甲乙双方的合同制不断完善,并且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采购模式转变。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政府采购法(初稿)》、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明确了军品采购“实行军事订货制度”,军队采购部门为武器装备的订货主体,已与承制单位之间是需方和供方的合同关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一些省(市)也都对政府采购制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一些军工企业已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竞争主体,原来的行业管理部门已经转变为企业集团,并有望成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更强的竞争者。
第二,我军装备管理体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为装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加强了对武器装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在装备建设中建立“四个机制”,对装备采购管理、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等理论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人民装备条例》、《中国人民装备采购条例(草案)》的相继出台,以法规形式明确了装备采购工作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按照等价择优、等质择廉、效益最佳的要求组织实施”,使装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有了法律依据。
第三,兵器工业实力雄厚的生产能力为装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我国兵器系统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首先是结构布局比较合理,除我国台、港、澳以外,兵器工业厂家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次是生产能力强,几乎所有种类产品都有两个以上的生产厂家。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批科研院所跻身到兵器工业科研生产领域,这些都为我们在军械装备采购中采用竞争采购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装备竞争性采购对装备价格工作的影响
第一,定价方法。在单一来源采购中,由承制单位提出报价方案,军方依据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采购装备的生产使用维修保障要求和承制单位的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对承制单位所报出的价格方案进行审核。这种承制单位报价后军方审核价格方案的方法即为审价。在竞争胜采购中,需要由军方组织编制价格标底或者价格方案。标底或者价格方案的编制,需要依据现行装备政策法规、采购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装备使用维修保障中的需要、采购的数量、装备生产周期、配套设备状况、同类或类似装备的价格情况等诸多因素,对装备生产全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对于军民通用装备和军选民用的装备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税金等进行估算)。制定的价格标底需要接受投标单位、评标专家等各方面的检验。制定的价格方案需要在竞争性采购过程中进行协调与调整后方能确定。在竞争性采购中使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不再是装备价格方案审核,而更贴近于市场定价方法。
第二,管理职能。竞争性采购条件下,承制单位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特定的定价目标,对装备价格进行计算并且进行报价在承制单位形成报价的过程中,军事代表室并不参与。在招标单位组织制定标底,组织价格谈判。直至确定承制单位的过程中,军事代表室也不参与。对于军事代表局的职能,也有着类似的变化。军力由组织审价转变为组织竞争除定价;由在审核价格方案过程中注意承制单位是否存在提高报价、重复报价的问题,转为需要注意竞标方是否存在有意压低报价、恶意竞争等问题。依据装备价格管理目录,装备定价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制定装备价格,二是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委托工业部门同军队装备部门协商制定装备价格。在竞争性采购条件下,由于装备价格是在竞争采购过程中确定后报军队装备部门批准或备案的,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军队装备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装备价格管理职能都发生了变化。
第三,定价程序。在招标采购下,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各竞标单位的标书评审后提出书面评标报告,由招标组确定中标单位,按照招标文件的约定确定装备价格,并报军队装备部门审批。在竞争性谈判采购下,由谈判组在谈判结束以后,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当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候选成交的承制单位和装备价格,报军队装备部门批准。在询价采购下,询价组在询价的基础上,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当且报价最低的原则进行综合评审后,确定候选成交的承制单位和装备价格,报军队有关装备部门批准。可见在竞争性采购下,装备价格不同于单一来源下经层层审核报批后分不同管理权限确定,定价程序实际上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三、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加大“四个机制”建设力度,营造有利于装备竞争采购的环境。一是加大装备竞争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军方的主导作用,把承研承制单位的积极性引导到以竞争为主体的六种装备采购方式上来。在《装备采购条例》的框架下,按照保密要求,邀请多家合格厂商投标,按预定的标准公开、公平竞争,选择最优秀厂商签订合同,降低装备采购费用,提高装备采购质量和效益。要加速承研承制单位的设备折旧,增强军工企业基础,刺激承研承制单位加大对技术和设备的资金投入,促进承研承制单位科研、生产、检测设备现代化。二是加强评价机制建设。按照分级分层、管评分开的原则,合理设置评价机构,建立评价专家队伍,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装备采购的费效比。在评价重点上,要科学确定评价节点,优化评价程序,加强对装备的立项评价、经济评价、全系统全寿命评价以及项目的军事、技术、经济的综合评价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装备研制各节点的经济性评价工作。要根据装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采用先进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建立适合我军装备建设的全周期费用评价模型。三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要建立一支价格稽查监督队伍,加强对招标工作、审价工作以及价格管理干部的监督和审计力度,防止装备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合同的单位和人员,要根据违约程度实施相应的经济惩罚,情节严重的要终止合同,甚至取消装备的科研生产资格,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刑事和经济责任。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用利润作为诱饵,与承研承制单位签订装备激励型合同,调动承研承制单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第二,要加强装备价格信息建设,为装备价格工作提供支持和保证。加强装备价格信息建设,对装备招标工作成本标底的确定,装备审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特别重要和非常关键的。一是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搞好装备价格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装备价格信息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成本信息的分布范围广,涉及环节多,要求高,难度大。有的信息还涉及使用部队,如维修性费用,有的信息一般不被人员重视,轻易流失,收集的难度相当大;有的信息需要提取,经过艰苦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成为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信息;有的信息,掌握信息的单位和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轻易提供。如果不加强统一领导,搞好顶层设计,把相关问题弄清、弄明,等到问题出现时再来研究,不仅达不到建设的目的,多走弯路,多费人力和物力,还会影响装备价格信息建设的进程。因此,在装备价格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装备价格信息建设的目标和途径、组织领导、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论证清楚,分析透彻,统一领导,缜密计划,搞好顶层设计。二是要突破装备信息建设的关键环节。装备信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要加强军兵种装备价格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统一规划,实现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军兵种价格信息集成的整体效能,使装备价格信息建设成为全军提高装备购置费的倍增器,坚持克服装备价格信息建设上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三是要加强装备价格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装备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搭建通用的使用平台,使总部与军兵种、总部与使用部队、总部与军代局、军代局与军代室、军代局与使用部队、军代室与使用部队、军代室与承研承制单位之间的成本信息的传递和更新做到及时、快捷、准确,保证以第一时间准确传送到总部、军兵种、军代局、军代室,做到上下左右“一盘棋”,确保装备招标成本标底计算和装备审价的准确性。
第三,着眼装备竞争采购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价格专家。一是加强装备价格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装备价格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使之成为装备价格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抵御和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在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二是对人才优化整合,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建立价格专家人才库,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以超前的思想,系统规划人才工程,实施人才战略。围绕军代表审价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攀高,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注重培训的超前性和协调性,强化培训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减少培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精湛、理论知识雄厚,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价格专家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军代室要加强装备价格理论和价格知识的培训工作,把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摆上军代室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握好质量、价格、进度的关系。同时要防止学用脱节的现象。三是落实军代室审价编制。把握人才的配备和调整,保持装备价格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为装备竞争采购奠定坚实的基础。编制未落实之前,各军代室要把好进人关,让政治思想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价格成本助理员,并要从制度来保证装备价格成本助理员的相对稳定,杜绝频繁换人的现象。
第四,要加强装备价格管理法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工作行为和程序。法规制度是装备价格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保证。当前装备价格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但颁布实施的法规制度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竞争采购中,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非科学性。为提高装备购置费的使用效率,确保装备竞争采购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必须加大装备价格法规制度建设的力度,加快法规制度建设的进程。要在服从服务于国家军事订货的大前提下,针对装备竞争和市场经济特点,按照装备竞争采购的要求,对装备价格建设的法规制度进行需求分析,制定装备采购价格法规制度体系,并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地制定颁布实施。特别是要加快一些急需的法规制度制定工作。凡与《装备采购条例》不相适应的法规制度都应尽快加以修改,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以增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解决诸兵种价格政策理解上和操作上的分歧。对一时不能颁布出台的法规制度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暂行办法,以解决装备建设急需要法规制度的问题,保证装备价格建设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健,刘宝平.采购组合拍卖在装备竞争性采购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2、刘健,刘宝平,田碧.基于采购组合拍卖的装备竞争性采购定价模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9).
3、谢家芾,郑绍钰.关于提高我军装备采购效率的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05(11).
4、舒本耀.军品价格规制中的合谋博弈分析及其治理[J].军事经济研究,2009(2).
【关键词】烟用物资,管理模式,流程再造
中国是烟草消费大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烟民群体,数量达3.5亿之众,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烟草年产量25160.79亿支,约为美国的3倍,占世界烟草消费约1/3。从行业经济数据来看,烟草行业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约1/10,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可以说,在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烟草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驱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总局“烟叶上水平”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烟草行业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461”品牌发展目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532”品牌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产销量为24750亿支(约4950万箱),年销售额7554.20亿元,公司发展稳步求进。
然而在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烟草依靠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烟草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经营思路、改良运营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烟草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并对外国在华投资或注册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以来,中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便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对烟草行业而言,中国特有的烟草专卖制度,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声势浩大的反烟浪潮,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显然,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却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烟草行业销售成本为1959.38亿元,同比增长7.72%。销量受到制度和控烟政策的限制很大难大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在不能降低烟叶收购价格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创新的研究变得迫切而必要。烟用物资物流配送、资金流管理和信息流优化等流程的创新,不但有利于降低业务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利于烟草公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较少,专门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处于空白,只有少数专家针对部分现代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可以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相关研究中有涉及烟草行业的案例研究,但也局限于理论在烟草企业的应用和拓展,立足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全流程管理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提出烟用物资管理的概念和体系,但就烟用物资流程中相关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等研究已有相当数量。
1.基于采购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采购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目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稍晚,但发展较快,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专家学者数量众多。通过对文献中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采购管理的职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书阶段、交易阶段和战略阶段。文书阶段,主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采购职能主要作为是企业的一种文书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交易阶段,集中在1940年-1990年,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采购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采购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如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开始进入企业最高管理层,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采购自身的交易,尚未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第三个阶段是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巨大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这一转变使得采购职能从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为主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企业战略。
烟用物资采购管理研究是采购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自然延伸。一般认为,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烟用物资采购需求有关的企业内部管理;二是烟用物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三是烟用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烟草行业的采购管理早期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湖南中烟公司烟用物资采购采用“两级三类”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其中,“两级”是指公司物资供应部和各卷烟厂物资供应部门。“三类”是指:“集中采购”、“授权采购”和“自行采购”三种运作模式。董红杰(2012)在其对湖南中烟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因此,烟草行业的物资采购存在很强的计划性,而且部分卷烟辅料属于专卖品,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在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上,烟草企业直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中国烟草行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业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大。他在研究提出中国烟草行业采购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资质认证工作为基础,以招标采购为主,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多种采购方式并存,并对具体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其研究为湖南中烟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指导,也为烟草行业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借鉴。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其起源却缺乏一致的认同,Croom等人认为SCM的确切起源是不清楚的,其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Forrester教授的工作为基础的产业动力学方法,其理论随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建立在Heckert、Miner(1940)和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研究者如Tan等人也认为SCM一方面是由工业企业的采购、供应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整合物流功能发展而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传统的公司战略深入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激励等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形成最佳组合,最大限度更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互为贸易伙伴,追求共同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李小磊(2008)认为烟草行业供应链管理是以烟草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卷烟生产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烟草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并提高生产经营环境的效率。供应链相关单位通过高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使信息准确地在各个环节流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最终达到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卷烟的目的。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策略,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经过分析烟草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可以建立适合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基于流程再造(BPR)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1990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重来》,文章批评了企业在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的工作流程是一种错误,该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他提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哈默与詹姆斯・钱皮(1993)在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在此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维持高效发展,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业务流程重组,而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BPR理论由此而产生。
一般认为,业务流程重组(BPR)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更新、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驱动企业进行变革;二是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张力,企业传统流程积弊益深,有改造的自发需求;三是价值链、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新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企业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1994年,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主张抛开企业原有的流程,并根据企业目标重新设计,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方法。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它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
李瑞玲(2008)利用BPR的方法对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烟草企业在国家烟草专卖专营政策的保护下,依旧计划经济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市场经济下的烟草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目前,烟草企业将烟草物流的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配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要提高管理效率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目前,烟草物流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烟草企业的BPR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外部BPR,包括服务、结算、客服等与客户的关系,内部BPR,体现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再造。烟草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烟草行业物资管理需要对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和仓储管理流程进行深入剖析和彻底的在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于烟草行业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尚属首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从烟草行业的销售及成本分析来看,对烟用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体系设计非常必要,是控烟政策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渠道。纵上所述,当前烟用物资相关管理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少、研究内容整体相关度较低。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查询,有关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目前研究者对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管理关注度还不高。当前研究文献一般从烟用物资管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将烟用物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发现,但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烟用物资管理体系的基础。
(2)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烟草行业属于国家实施专卖制度的特殊行业,其采购管理和物资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其专属的独特性。研究者探讨了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但是缺乏针对烟草行业提出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3)现代管理理论在烟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研究在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相关过程,一般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问题诊断,然后利用理论的相关方法、手段结合烟草行业特定流程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某些常见的流程,尚未覆盖烟用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从研究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烟用物资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设计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适合烟草行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模式的构建要借鉴现代管理的创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从公司层面对烟用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对采购、配送、仓储等流程进行彻底的思考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EB/OL].
[2]董红浩.湖南中烟物资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李瑞玲.基于烟草行业BPR实施中的物流配送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房地产;物资采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中,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发生着转变,在企业管理中,采购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房地产行业是热门行业,其竞争非常的激烈,因为经济体制、企业管理模式等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房地产行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增加房地产行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难度,本文针对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管理、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在房地产行业中,物资采购主要是为了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各项房地产开发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满足房地产项目开发中所需的物资,而进行的采购活动[1]。从当前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的物资采购为咨询服务、工程、材料、设备等采购。但是从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浪费严重
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因为没有进行充分、完整的计划,采购人员的素质又存在差异性,在房地产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无法对未来采购计划进行正确的评估,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进而增加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材料管理费用,出现严重的浪费。
第二,质量控制难度大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受到材料、设备等的影响,如果施工材料存在问题,将严重的影响房地产的质量,为了房地产物资采购人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验收检查。房地产物资采购的把关工作非常的重要,而且难度较大,房地产采购部门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价格、质量、交货期。但是房地产物资采购部门,无法参与到供应商的物资生产以及质量活动中,只能在事后进行质量把关,进而增加了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难度。
第三,竞争较大
虽然房地产企业与房地产项目开发供应材料、物资的供应商是合作的关系,但是这种合作是短期的,同时两个合作方的竞争大于其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因为日常问题的解决上所消耗的时间较长,没有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双方的长期合作、计划性长期合作工作中,为房地产物资采购留下了很多不确定问题。为此造成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为房地产物资采购带来更多的问题[2]。
在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中,除了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很多的问题,例如采购不透明、物资供应缓慢等等,这些问题、弊端的产生,严重的影响着的房产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质量。
二、提升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有效途径
为了实现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供物资保障,需要将以往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房地产开发中成本,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物资消耗等,还会保证房地产开发的质量,为此有效提升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实施集中采购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实施物资集中采购的模式,而物资的运送则根据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进度进行分批配送。首先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施工进度,向物资供应商突出物资供应需求计划,其次在保证物资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根据物资的价格,选供应商,并向供应商发送物资订货单。
第二,加强房地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将需求的物资进行合理、准确的分类,根据不同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采购难易度等,选择合适的物资供应商,在没有签订订单合同之前,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物资质量等进行考核。签订合同之后,需要不断的更新物资供应商物资质量、价格、服务等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加强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物质供应中产生的问题、物资供应需求、供应时间等进行有效的解决,提高供应商物资的供应水平。
第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物资采购需要发地产企业与物资供应商形成合作关系,房地产企业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进度,向供应商反馈物资的使用情况,让供应商及时的掌握物资使用信息,了解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和物资质量要求等,为了保证供应商物资与房地产项目开发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在房地产企业与物资供应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四,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物资采购管理网络平台[3]。按照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行进行物资的购置,实现随用随提,降低库存积压,降低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等。
小结
近几年,房地产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着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在当前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完善,将传统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和物资采购成本,提高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水平,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方.关于房地产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1):82-83.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数量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石化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强化项目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促进采购管理能力的提高。本文中笔者由此展开相关论述,并给出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
1石化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现状
材料采购是石化工程项目建设展开的基础,而在整个材料采购管理活动中,采购成本与采购效率是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指标。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采购是石化企业获得工程材料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材料采购管理直接影响到石化工程项目正常开展及成本控制。如今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石化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下去就需要重视材料采购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石化企业都将材料采购管理纳入到石化企业管理范畴中,而且在石化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技水平的发展石化企业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到材料采购管理中,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但提高采购效率及质量还能了解到供应商的详细情况,确保采购过程中成本的合理性。虽说目前我国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2影响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因素
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2.1价格因素
采购价格是材料采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采购的价格比较低,相应的采购成本也会降低,有助于提升石化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如果采购价格较高则会增加石化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影响石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性。
2.2数量因素
采购数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例如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面对同样的供应商,材料采购的数量越多,所获得的优惠会更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
2.3信息因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就给石化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但是综合而言,我们在采购材料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价格,同时还应将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等考虑其中,而物流信息就是其中需要研究的因素。
2.4人为因素
采购人员是材料采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采购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是材料采购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过低的人员可能会有一些违规的行为,从而给石化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专业的采购人员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得石化企业的材料采购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3石化工程材料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3.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需要秉承着适度适量原则,避免出现采购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始采购前做好相应准备,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采购方案,包括采购范围、距离与价格等,选择优质供应商与确定运输路线;选择合适采购时机。结合工程进度与需求合理安排采购顺序,避免材料长期堆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降低材料耗量;控制材料发放,对工程施工环节材料的领取与发放工作进行严格控制,推行实名制领取方式,同时确定施工中材料的具体应用。与此同时,设定专门的检查岗位,安排专人定期盘点材料,对比材料实际消耗量与涉及预期消耗量,调整材料浪费的部分,降低成本耗量。
3.2做好成本预算的控制
企业核算造价成本时,可以利用工程报价清单的方法对造价成本进行科学预算,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将成本控制向市场与公开方向推进,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施工造价成本。当工程施工方案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时,可以采用单方造价包干的方式,明确施工环节中涉及的材料品牌、价格与数量等,规避垄断情况的出现。目前我国石化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施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同时控制施工造价成本。
3.3深入分析采购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设备采购和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采购环境进行全面性分析,尽可能的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一方面,构建有效的市场信息机制,收集和整理不同阶段的市场信息数据,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并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进行预测,这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建立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平台,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采购环节实行有效的控制。该平台能够将采购工作有效的联系起来,能够有效的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4结语
石化工程项目建设时,建设方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合理控制项目采购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材料采购风险,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分析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管理中如何有效展开成本控制工作。
作者:赵忠洵 单位:洛川县交口镇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物资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宋绍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4.
【关键词】煤矿;物资采购;采购管理;管理优化
一、供应商的选择模式
(一)供应商选择原则
在煤矿物资采购管理优化过程中,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供需双方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机制;供需双方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供应商可以直接对购买方产品的研发进行参与,并能够共同来探索解决分析和问题的途径;供需双方之间具有稳定而长期的供需合同;供需双方的目标为实现双赢。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具有成熟技术和高度专业化并且业绩较好、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来作为合作伙伴;二是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不在数量而要求质量,所选择的供应商应当具有坦诚的合作态度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三是供应商的选择应当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为了节约成本或者缩短交货期而选择其他方面能力较差甚至缺乏长期合作意愿的供应商;四是供应商的选择应当以战略关系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优先关系供应商、普通关系供应商和试验关系供应商这个从高到底的关系进行选择,如果上一层供应商可以满足物资要求则不对下一层供应商进行考虑。
(二)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确定原则
煤矿物资采购管理优化中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价体系能够对供应商做出合理选择。在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确定中,首先要坚持完整性原则。由于在选择合作伙伴过程中涉及到了众多的因素,所以有必要构建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即不能重复也不能忽略,从而确保能够对供应商做出综合且全面的评价并使评价结构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二是要确保评价体系具有可扩展性与灵活性。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下,煤矿物资采购管理对供应商所提出的要求也会做出一定的调整,所以评价体系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确保评价指标能够以实际情况的改变为依据而做出调整。三是评价体系要具有简洁性。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要具有完整性,即要求评价体系能够涉及到对供应商选择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而如果把全部的因素都进行罗列,不仅不利于挖掘供应商的核心优势,同时也会给供应商的选择带来难度,所以简洁性对于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四是要做到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从而对供应商做出全面的描述与判断。
二、物资采购管理
(一)明确采购管理的目标与职能
煤矿采购管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二是成为煤矿与市场资源进行联系的纽带。煤矿采购管理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采购路线、采购价格、交货时间、价格影响因素、订单质量与数量、供应商可靠性与稳定性等。在煤矿采购过程中,原材料的成本减少可以让经营管理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通过合格供应商来完成材料的采购是煤矿采购管理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煤矿物资采购管理的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时适量。煤矿物资采购并非越快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由于存货量过多必然会导致高库存并增加保管费用,而进货过早也会使存储时间增加,同样会增加保管成本,所以煤矿物资采购需要做到适时适量;二是确保质量。煤矿物资采购需要确保能够到达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满足生产的需求;三是费用最低。在煤矿物资采购中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资金运转,而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与管理来降低费用是物资采购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准时制的实施
准时制的思想体现为在合适的实践、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质量与合适的数量来提供合适的物资。这种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避免浪费或者高库存的出现,所以准时制应当作为煤矿物资采购管理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环境中的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订单驱动。订单驱动让需求方和供应方以订单为核心来开展运作,从而实现同步化和准时化运作。当一个订单产生是,供应商需要即时开展物资转杯工作,采购部门也应当进行采购计划的详细编制,同时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准备,采购部门将采购计划交给供应商后,供应商需要子较短实践中将物资发给生产单位。采购订单会依据生产需求而发生改变,所以这种方法能够对多变的需求进行适应,由此可以看出,准时化的采购可以强化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柔性,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性、同步性以及协调性也能够体现出来。
(三)物资采购活动其他方面的优化
在煤矿物资采购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来对物资采购进行优化:首先要对招投标制度做出进一步的规范,以供应商的选择原则为基础来评价供应商并确定供应商,与供应商形成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确保双方能够共同解决物资采购中的问题并保持合作诚意;二是要通过教育培训和信息反馈来确保质量并进一步提高质量。当前物资采购中的产品质量由需求方要求来决定,所以质量管理工作要求需求方能够提出质量要求并让供应商明确需求,同时有必要给予供应商技术支持与信息反馈,从而确保物资质量能够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三是煤矿物资采购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到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来。物资的需求方与供应方可以共同进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从而有效确保物资质量;四是参与供应商供应计划的协调。供应商会同时与多个需求方具有业务往来,而有限的资源也必然会引起资源争夺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煤矿企业有必要参与到供应商的供应计划协调中来,从而有效的确保供应链正常运行并维护煤矿企业利益;五是通过减少供应商数量来对供应商进行优选。供应商数量越少则对双方的合作更加有利。然而,煤矿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在物资采购中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供应商进行优选并与少数的供应商构建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六是重视物资超市作用的发挥,实现采购到送货上门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重视对物资价格以及质量做出严格控制;七是联合库存管理的运用。在煤矿物资采购管理中应用广泛的库存管理办法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库存管理两种方法,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相比,联合库存管理更重视协调和合作的原则,合作双方需要共同参与库存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中,并对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要求和利益作出考虑,这种库存管理方法具有风险共同承担的特点。联合库存管理中,供应商没有产成品库存,而库存在核心企业原材料仓库或者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这种方法有效的实现了供应链中其他企业库存量的缩减,从而对库存控制的最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煤矿物资采购管理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煤炭企业需要从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意识转变,在对供应链管理方法和理念进行充分认识与利用的基础上推动煤矿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实现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仕敏.基于供应链理论的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流程再造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08).
[2]徐殿南,陈炬桦,曹效阳.供应链库存管理与信息共享[J].情报杂志,2005(02).
关键词:国企;采购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目前国企采购存在的问题
1.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企一般都会有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管控制度严重缺乏,这个问题除了在采购当中存在以外,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时之间难以得到解决,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企采购工作的正常进行,效率和科学化都无法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企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国企采购内部管理中,不管是人员还是事物上的管理都缺乏一定的规范,这也影响着国企正常的运作。
2.考核机制操作性差
考核机制的不规范严重影响着国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采购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缺乏一个规范的采购目标,考核的标准也不十分明确,导致现有的制度根本没有任何约束能力。奖惩制度不完善,工作做多了做少了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任何的差别,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出现了很多恶果,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觉悟能力,都不是活雷锋,即使不干活也有工资可以拿为什么还要累死累活好好工作呢,即便是出现一个觉悟高的人,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也会在长时间高投入低产出的工作中丧失积极性。另外,由于在采购中重大的问题都需要领导进行决策,领导的决策又缺乏一定的制衡机制,所以领导在采购决策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完善国企采购管理的作用
从国企当前的采购现状来看,完善国企的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增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完善国企采购管理,可以进一步保障采购原材料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其次,采购管理的科学合理,可以大大较少采购的成本。再次,在采购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国企的效率也自然增加,加上采购管理完善以后,采购原料质量的提高,使产品进入市场的数量增加,价格随之也会增长。最后,由于国企已经远离了市场竞争,所以不具备竞争能力,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只有快速提升科学的管理,国企才有步入竞争的可能。
三、解决国企采购现状的对策
1.制定严格的采购计划
在采购之前,国企内部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经营的需求进行采购的工作,一个采购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采购部门与其他各相关部门是否能达到协调与合作。制定好详细采购计划以后,经由相关负责部门上交审查,采购计划需由相关单位向上级申报和审查,通过审查以后再交给采购部门执行。采购部门需要各部门领导经过对采购物资的数据进行再次的确认,并签字确认以后,下发到采购部门中的专门采购人员手中,采购人员需要依照采购计划进行下一步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激发管理层的主动性
激发管理层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国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应大力提高公司采购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技能。作为国企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主体,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尤为重要。最后,应加强检查和考核,使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得以有效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保证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
3.培养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
要想形成全球化的采购管理意识,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当前的竞争已经全球化,我们的产品除了要在国内竞争,还要在国家市场上竞争,如果缺乏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国民跑去日本买中国产的马桶盖的笑话。怎样才能形成全球采购意识,首先全球化采购管理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做到厚积薄发,有个词叫来日方长,所以不用急,管理者的国际视野需要慢慢来培养。要有眼界,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更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从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终会有一天国民会回来买马桶盖。
4.采购流程需要优化
国企在设计流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关键点,根据采购申请、结算凭证、经济合同和入库单等流程,建立控制系统,让每一项需要处理的的采购工作都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另外,还需要明确责任到人的政策,采购工作人员不可以同时担任验收货物的工作,审批工作者和付款人员也不能办理索价和供应商业务,货物的保管人和使用人不可以担任账目工作。最后要确保控制好采购的整个流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完成,要特别避免一个领导对多项采购计划签字的情况发生,坚持在不同的部门实施同一个采购计划,从源头上斩断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四、结语
随着国企采购中出现问题的增多,采购管理的规范化越来越受到国企领导层的关注,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采购成本的节约要使国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另外采购的计划流程和制度要对国企在防腐问题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腐败问题的防治对于国企来说是采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朱定法.实施采购管理体系改革[J].施工企I管理,2016(10).
[2]马海燕.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7).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改革;采购经营沙盘
一、背景
采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对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购管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一门核心课程,它围绕采购管理工作流程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采购组织设计、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方式确定、采购商务谈判、采购合同签订、采购绩效评估等模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更以培养学生能从事商品采购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笔者认为这些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上述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教学设计应有效果,学生也无法真正从教学设计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如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由于采购涉及企业商业机密,要获得真实的案例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对案例背景资料有距离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差。其次,由于与采购管理课程相配套的软硬件资源不足,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中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实验教学缺乏,学生无法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能切身体会采购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也无法体会采购对企业整体运营的影响。再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遵循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在具体活动和工作任务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
三、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采购经营沙盘的设计思路
采购经营沙盘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商品采购交易平台,它把采购管理工作流程清晰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把枯燥抽象的管理理论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沙盘,每组同学分别完成采购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两个角色的企业模拟经营。通过采购经营沙盘,学生可以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掌握采购管理的关键理论,体会商业博弈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沙盘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团队协作,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采购经营沙盘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
采购经营沙盘将采购管理工作流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沙盘的操作流程,将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穿插讲授。采购经营沙盘流程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采购需求分析。采购企业根据获取的市场订单,进行订单汇总、合并和优先排序,结合产品的库存情况,物资消耗定额、物料清单,利用MRP理论知识,对产品和所需原材料的需求进行核算。(2)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为配合企业的销售和生产,对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时间制定详实的采购计划,同时,结合市场供求状况,制订采购预算,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依据。(3)采购方式确定。利用系统提供的招投标采购、询价采购、议价采购、公开市场采购、反向拍卖这五种采购方式获取物资。比较不同方式获取的物资价格,掌握每种采购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操作流程。(4)采购洽商。编制供应商评估标准,完成供应商选择决策;进行采购商务谈判,模拟企业谈判博弈过程,掌握谈判要点,刺探同行商情,争取获得最低的采购价格;掌握采购合同基本格式和主要条款,起草、修改和签订采购合同。(5)采购合同履行。定期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跟踪订单的执行过程,完成采购物资的验收入库和财务结算。(6)采购绩效管理。根据沙盘的运营结果,进行采购成本分析,考评采购计划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总结采购管理工作得失。(7)全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利用采购模拟沙盘的平台,学生还可以学习与企业不同部门间和外部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商务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体会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团队对企业成功运作的重要性。
四、采购经营沙盘在教学改革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与做并重,理论与实操结合
采购经营沙盘提供了很好的实操平台,但从上述可以看出,采购经营沙盘的模拟必须以掌握采购理论知识为基础,离开理论知识积淀的实操就是无本之木。如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MRP知识就是根基,因此,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安排上,教师可以结合沙盘操作流程分阶段进行理论讲授,实操与理论穿行;也可以先进行理论学习,再集中沙盘操作,但在课时分配上,要保证理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40%,这样学生才能驾驭理论知识,做到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在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沙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学习,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在实践中掌握采购经营管理的规律和方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还要引导学生面对采购经营困难时能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总结经营得失,达到学生真正获得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
3.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沙盘模拟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短板。如学生利用沙盘模拟掌握了线上采购的方法,而对商务谈判技巧和商务礼仪的学习,系统却无法提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如结合身边的采购实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谈判背景资料,让学生在面对面商务谈判中,运用谈判技巧,实现谈判目标,学习商务礼仪;开展班级辩论会,如“企业在商品采购时成本越低越好”等,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采购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采购经营沙盘将理论知识通过实操体现,因此,沙盘的运营状况既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动态跟踪考评。通过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知识与能力评价并重,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全面衡量。总之,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难的问题,更多的是让这门课教学生动性增强,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培养岗位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丹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采购管理课程开发[J].广州职业教学论坛,2013(2).
关键词:物资采购;煤炭企业;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物资采购直接关系着煤炭企业的物质供给,做好物资采购管理,不仅能够节约采购成本,而且能够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一、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物资采购方面,缺乏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全国的煤炭企业来看,缺乏精细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理念与模式。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导致物资采购成本过大,物资储备、资金周转等都容易出现问题。
二是在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物资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如技术装备没有配足配齐,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人才,从而就会影响物资管理效率,使库存量增大,滞留的资金较多。
二、加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规范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分散采购、各自为政的模式,而实现物资采购管理“一盘棋”,实行统筹协调,集中采购,统一管理,专门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集中采购制度。煤炭企业可以由供应部门具体负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搞好协调配合工作。供应部门对物资采购管理实行全程规划、组织、协调、考核、采购等工作。加强与各厂家的直接联系,构建稳定可靠的供货关系,减少中间环节,使物资采购的成本降到最低。
二是实行资金集中制度。要实现集中采购,就需要将分散的资金汇聚在一起,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及分配,从而为集中采购物资提供资金保障。从煤炭企业集中销售制度来看,就可以将所有货款回收聚拢在一起。物资供应部门提出年度采购计划,经过审批后,再由财务部门统一核拨。通过集中资金的方式,确保集中采购得以规范地落实到位。
三是实行统一管理机制。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将用料预算统一上报到采购供应部门,由这个部门进行汇总统计,统一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实行统一的采购、分配、调度、管理。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各个采购管理环节的监督控制,确保衔接紧密,配合密切,流程通畅,相互监督和制约。这样通过用料集中归口管理,就能够确保物资采购、库存、使用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物资消耗,避免资金浪费。
(二)选用灵活多样的采购方法
煤炭企业所需要的物资数量比较多,且品种多样化,价值参差不齐,供货渠道复杂凌乱。针对这种多样化的采购特点,也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方式。
采购方式之一:招标采购。对于大宗物资采购,煤炭企业应该由负责招标的领导小组,从技术、经济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定好招标方式,按程序开展招标工作,最后合理确定技术可靠、价格优、质量高、信誉好的供应商。通过招标的方式,避免哄抬价格,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考察和挖掘部分潜在供应商,
采购方式之二:货比多家。对于那些小型设备、材料、配件等,具有多家供货商。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应该组织人员对多家供货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比较,从而选择物美价廉的供货商家。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实行货比多家的采购方式。一是组织专业人员对供货商家的各种资质证件进行检查,严防质量不合格的伪劣产品混入煤炭企业,也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电话、订货会等多种方式,对供货商家的生产经营状况、经济实力、销售情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二是建好采购台账。对于每一次采购,都必须完备采购台账,以便从质量及价格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将供货单位的基本情况都记录下来,完善供应商档案。经过审查合格后,才能够履行相关订货手续,并将质量、价格比较的采购台账进行存档,以便在后面的采购过程中做好监督督查工作。
采购方式之三:严格商家准入,实行限价定价。对于那些品种繁杂、价值低廉、采购次数较多的物资,可以采用限价定价的方式。物资供应部门应该组织人员做好市场调查,并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做好供求价格信息,确定好高的限价或定价。选择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质量过硬、品种齐全、服务好的厂家,并做好市场准入证书的发放,并签署好承诺合同,实行产品试用及保质制度,建立并保持多种稳定的供求关系。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可以调整供求关系,确保价格、供货渠道的统一,实行定点采购、定质采购和定价采购。
采购方式之四:代储代购。这是采购方式中比较新的一种。它是通过采购部门来确定定点供货商,由采购部门统一进行结算,通过统一代购代储的方式,并更加使用进度进行结算,从而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积压的风险。
(三)构建信息共享制度
在煤炭企业,应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的优势,将采购程序、商家档案等全面录入信息系统中,随时进行监控。同时,应该将计划、库存、质量、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等都作为信息管理的重点内容,做到库存及资源共享,从而可以避免重复采购,有利于构成全面覆盖的物资供应管理网络,对物资业务管理实现有效的跟踪管理。
(四)构建采购监督制度
物资采购所涉及的货物多、资金数量大,如果不加以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就很容易使物资采购管理因为缺乏监督,而在各种利益驱使下引发一些侵吞企业货物及利益的事情。在进行监督机制下,就能有效地防止出现关系采购及黑色交易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必须对采购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就能确保采购计划、采购制度等都能够全面地落实,真正实现阳光采购。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物资采购规范管理是确保物资采购有效运行的保障,只有不断规范采购物资管理,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选用灵活多样的采购方法,构建信息共享制度,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永平.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的规范管理[J].企业导报,2011,07:92-93.
[2]姜俊波.加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系统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234.
本文对我国物资管理的发展现状给予评价,然后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物资管理模式及实现技术进行解析,从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试图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电力企业 物资管理 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电力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的分散式电力物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采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物资管理模式,帮助电力企业提升物资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为电力物资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以及可靠的决策支持。
1 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评价
(1)部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由于采购流程的不统一,容易导致采购分配不合理。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基层部门和各个车间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标准不同,造成物资采购管理混乱,物资过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但是物资不够又会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在人为干预下,采购的物资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2)物资采购运作机制不完善,采购标准是电力企业进行物资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十万以上的设备以及装置性材料的采购,需要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范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没有进行有序、规范的招标,招标范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仅仅针对一些金额较大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招标,这样一来,对供应商的管理也将缺乏合理性。
(3)物资管理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制定物资采购监督机制,很多物资采购部门都是内部单独完成采购任务,缺乏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从而产生诸多问题。总之,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物资管理模式
2.1 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物资管理一般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形式,传统的粗放、分散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物资采购和管理进行集中化、规模化管理,提高物资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服务手段的电子化也是物资集约管理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实行集约化物资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物资计划管理
根据电力企业年度生产发展的投资总额,科学、合理的计算出物资消耗量和使用量,对物资管理进行标准化要求,制定有效的电力物资管理计划,并且把计划贯穿到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力物资的科学、有序化管理。
2.3 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采购是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关系,采购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对于电力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细致,做到精益求精。在整个电力物资采购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采购获取了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资源,保证电能的正常供应,这是采购的效益;另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就是采购成本。我们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是不断降低电力物资的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立采购物资质量评价体系,总结各种电力物资的质量比和价格比,努力追求电力物资的科学采购。
2.4 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实现
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设计,主要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三部分,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将电力企业的物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将传统的人工管理变成电子智能管理,实现电力物资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运营指标。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高质量的电力输出,M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电力需求。导致电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力物资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通过集约化管理,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以及仓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挖掘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潜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怀富.基于双模型修正的电力物资存贮策略[J].电网技术,2006(S1).
[2]赵晔.基于ERP的电网企业物资超市化采购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Yong ZHAO,Shi-fang DANG.Research on Material Management of A Power Supply Enterprise[R].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TME 2014),2014(04).
作者简介
韩智海(1978-),男。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工程师,从事物资管理方向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采购管理;战略;供应商
一、企业采购信息化的管理特征
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冲击,并逐渐被新的信息化采购方式所取代。这种采购方式更加符合现代商业的发展,具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为了配合信息化采购的进行,采购的管理也应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借助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专门软件的应用,实现采购的网络化操作和网络化管理。信息化采购管理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采购成本低。电子化采购背景下,企业对于物质采购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寻找供货商和采购物品,并且能够通过信息平台了解采购物质的动态情况,实现在线采购以及自动统计分析,节约人力成本。第二,采购效率高。电子采购与传统的采购在流程上并没有太大出入,从竞价采购到招标以至于询比价采购,到最后的网上竞卖,在互联网上实现采购流程,解除传统采购的地域局限性,增加采购供应商的可选性,从而采购的效率和竞争力。第三,采购过程的优化。电子采购后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均存储于采购信息平台,对于采购的管理,从传统采购对采购人员与采购信息之间的核对工作,直接演变成了对货物信息以及人员的一键式核对和管理,优化了管理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的战略应用
(一)确定采购战略目标。物资采购,是企业经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战略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理清采购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采购战略应该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明确实施战略采购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达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在采购目标的确立过程中,企业采购管理必须要设立统一的采购标准,建立先进的信息采购管理手段,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在采购管理的思想上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以集中采购、同步采购、双赢为战略手段,在产品开发、质量、价格、物流四个方面实现最佳采购供应链,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二)培养战略合作供应商。企业的战略采购离不开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从企业的发展目标来看,供应商一直与企业处于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在利益层面,二者是相互促进,互生共赢的。因此,企业实行战略采购,培养战略合作供应商是必然选择,也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在传统采购模式下,对于同一种物料,同企业有供应关系的厂家可能很多,确定企业应该重点管理的关键性物料后,如何在这些供应商中挑选合适的厂家以发展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采购方,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双方管理层应该形成互访机制,采购管理双方应该进行定期的沟通,采购方要针对自己的采购战略目标提出对供应商的采购要求,供应商也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对采购方的采购需求进行调整,达成相互的激励机制。其二是双方应该保证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应采用建立联合任务小组的形式,供应和采购人员同时参与到采购需求的设计过程中来,采购方根据自身发展提出对采购物质的质量需求,供应商根据自身发展条件指出可行的质量改进,让双方同时参与到采购物质的研发阶段,提升采购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采购人员要求
采购工作的进行对采购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采购人员需要与不同的供应商进行接触,需要比较强的交际能力,而且采购商品的种类比较多,规格又不统一,而且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商品需求和供应都变都比较快,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在政策上、法律上、市场上都充分了解现阶段产品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维护公司的利益。(1)要有市场学知识。采购人员必须具备充足的市场学知识,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掌握市场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厂家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满足需求的产品,保证采购商品的实用性。(2)要有社会心理知识。采购人员具备充足的社会心理知识,可以充分的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把握市场的消费中的心理需求从而保证采购商品的针对性。(3)要有信息化应用知识。采购人员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应用知识,才能更好的辅助采购人员进行工作。信息时代,作为一个采购人员,如果没有基本的信息化应用知识,将无法胜任工作。
信息时代,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了新的需求,对于企业的采购管理应走信息化管理路线,形成有利于形成科学、高效的采购成本管理,助力企业实现最优的采购计划,平衡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
作者:李高雯 单位:中船重工717研究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 管理系统 研发 应用
1 项目开发背景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国家用于高校仪器设备购置和维护维修经费也成倍增加。根据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使用的要求,完成一项采购任务需经过指标分配,用款计划、采购申报、采购执行等一系列环节,涉及采购单位、计划财务处、采购管理、采购执行等多个部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难以全面把握整个采购流程,难以提高采购效率,难以做到采购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很难适应与政府采购工作公开、透明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求。所以,开发高校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适应高校采购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突破传统采购工作遇到的瓶颈,已成为当前高校政府采购必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2 系统目标
高校政府采购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采购单位、计划财务处、采购管理部门和采购执行部门、评标专家、供应商等多方参与的一体化系统,业务流程涉及采购项目的指标分配,用款计划、采购申报、采购执行等。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阶段、分步骤、联合建设及资源共享”的原则,确保数据创建的独立性、唯一性和继承性。
系统要求操作要简便、界面要友好、并且安全实用,能对采购项目的一系列环节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在指标分配,用款计划、采购申报等关键环节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认证,降低采购风险,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系统需提供及时、准确和详细的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报表功能,为高校采购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3 采购流程设计
采购管理系统需要构建个人办公门户及五大支撑平台:采购管理基础平台、统一流程管理平台、统一数据交换平台、统一报表服务平台、统一消息服务平台。另构建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及采购执行等三个主要业务子系统。
采购管理的流程比较复杂,为保证采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整个采购流程的控制需要,通过详细的调研,确定了该系统按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设计。
指标分配:由计划财务处发起,根据中央及地方经费的到达情况,在系统中进行一级经费指标分配,经费主管部门完成二级项目指标的分解并分配至项目负责人。
用款计划:由用户发起,各用户根据经费主管部门分配的可用二级项目指标,在系统中发起用款计划申报流程,经由经费主管部门及各职能部门审批后,由计划财务处下发预算并开立经费卡。从流程中看出,项目负责人填写采购申请后,申请单将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等待各级管理者审批。各级管理者同样通过系统完成相关操作,从而缩短了审批申请的时间。
采购申报:由用户发起,各用户根据计划财务处下达的可用项目预算(经费卡),在该系统中发起设备采购申报流程,经由采购管理部门受理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交由采购中心、竞价系统或招标机构等采购执行机构或系统进行采购。
采购执行:由采购执行机构负责录入采购执行信息,即招标、合同履行等数据。另外,采购中心、竞价系统负责执行的项目,采购执行信息由本系统进行自动同步,保证数据完整。整个采购过程的相关信息都永久保存在系统中,可随时查阅、调用,便于对采购过程的监管。
4 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1)校内各系统的接口设计与数据同步。校内如已有统一身份论证平台、财务系统、专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采购执行系统等,应实现与其动态对接,及时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和数据同步等。如SSO单点登录接口:教职工用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后,可通过系统内置的“采购管理系统”图标直接SSO免登录进入本系统。再如人事部门及教职工系统、专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采购执行系统等第三方系统提供接口,由本系统数据交换服务定期实时导入数据。对项目采购信息的共享输出:本系统提供接口,由其它对应系统定时负责导出数据。
(2)网上协议竞价系统的对接。高校政府采购中,金额小的零星采购项目很多,其年均采购量达数千笔,采购管理部门很难做到单单监督。对这些项目一般通过网上协议竞价采购。通过竞价系统采购能从手段上彻底解决采购过程中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抑制了设备价格,降低采购成本,有效提高采购质量和管理效率。但网上协议竞价的最大问题是基于校内网运行的采购管理系统的数据,如何与校外网运行的竞价系统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其接口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是本次系统开发要突破的技术点之一。
(3)数据的安全性。由于高校采购管理系统是在校内网运行,而竞价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及政府采购信息网等在均校外网运行。因此,在网络架构上,采用采购内网和校外网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技术,做到采购内网与校外互联网的物理隔离,最大程度保障了采购数据的安全性,只将可对外的数据传到政府采购外网或竞价系统上,降低了采购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同时,在网络系统中使用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等安全措施,提高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及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4)用户角色。在用户角色定义中,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论证平台,系统授权及论证的唯一凭证即职工号登录。按各部门管理的职责在系统中设置对应的操作权限,通过系统管理员授权的用户可以进入系统,并对指定的模块进行操作。系统采用动态授权机制,支持角色和权限的定义,实现信息权限的合理安排和操作权限的合理分配。用户角色有:项目负责人、采购管理部门、经费使用部门、经费主管部门、职能主管部门、计划财务处、采购执行机构等角色。
(5)历史数据迁移。高校采购部门在多年的管理中已经建立或采用了多种系统,积累了多年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好好加以利用。在系统开发完毕并上线后,应根据数据中心的基本数据结构和主要业务指标,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转换,与当前业务相关的数据,得到数据中心甄别可以接受后,再通过必要的、正确的策略迁移到数据中心。
5 系统实现
(1)开发模式选择。根据采购工作流程的性质,在系统结构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系统分布管理的需要,采用B/S体系结构。同时,系统网络将依托互联网及学校内网双网进行建设。
该系统采用多层架构即数据层、应用逻辑层、访问层三层MVC的设计模式,使用纯.NET开发,使用中间件技术,应用系统符合.NET工业标准,遵循XML数据格式。
(2)开发工具选择。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 64位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MS SQL Server 2005,应用中间件采用IIS。数据传输平台利用高校公共数据交换系统。
6 结束语
本系统的开发应用,实现了政府采购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强化了资产管理,规范了采购数据信息,确保了采购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便了数据统计和查询。同时,用户可全面掌握采购进度,实现与采购管理部门信息互通和共享,有效解决了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加强了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了采购工作的质量,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刘莹,刘祥港,黄坤.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集约化设备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52-56.
[2]马春英,王刚,何成凤,刘小敏.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50):788-792.
[3]张林.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4):188-189.
[4]王慧.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08-210.
作者简介
付玉芳,女,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从事采购管理与信息化工作。
阮慧,女,浙江大学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化学工程硕士。
关键词:高校;大数据;设备采购;SMART模式
一、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的瓶颈
我国高校设备采购工作大多仍以传统手工方式为主导,即使实现了部分信息化管理,也仅仅是针对业务程序的简单执行,尚未实现采购战略优化和决策分析的程度,其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1、买卖资源的不对称造成采购人与设备属性的信息失联,被动抬高采购成本;2、采购人能力薄弱,途径单一,未实现设备需求、供应商来源的标准制定;3、采购资源配置不合理,供需双方矛盾凸显;4、采购过程信息透明度不高,缺失分析与监管。
二、大数据对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的概念是由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创造,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据IDC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数据总量将达到2013年的10倍,超过8.5ZB,可见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管理运作无时不在制造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建设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不断深入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给高校设备采购也带来潜在影响:
1.认知思维的改变
在大数据理念的带动下,高校采购工作者加强了信息化的建设,包括软硬件配套构建和员工信息专业技术的培养,甚至针对采购工作中数据管理和监控的应用开展专项研究。采购人逐步认识到采购工作中的海量信息不再是简单无用的数字,而是基于事实运营中积累的独有资产,大数据思维造就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成为推进高校采购工作变革的无形基础。
2.采购技术的革新
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但对采购工作引入大数据概念,却有效地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成为采购数据的收集、管理、计算处理、分析和表现等信息技术的集合对象。大数据带来的网络信息技术革新已在高校中悄然出现,随着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同规模的的资源数据系统、信息共享数据系统、招标采购系统近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招标采购过程的在线流转与电子数据记录。新的采购技术有效地整合供应商、采购人等相关的各种社会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在高校采购管理中爆发式引用都是大数据带来的直接结果。
3.关系范围的改变
大数据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高校设备采购的方式方法,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更改变了采购关系范围,采购管理将不再是传统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向科研、人事、资产等多个领域延伸和渗透。对于高校运行管理有关的一切数据的收集、跟踪和分析都可能成为决定采购管理的因素。简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一些原来不属于采购范畴的事物都会纳入采购视野,与近年热门的“大资产”、“大财务”等新生概念相似,“大采购”也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关系范围的理念衍生。
三、高校设备采购的“SMART”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设备采购不应是简单的采购电子化,也不仅是应对采购信息管理的方案研究,而是一项融汇高校人财物的战略机制。驾驭好大数据,在规划、业务架构和资金投入方面作出决策更是采购资源配置的根本。根据高校设备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在此提出“SMART”智能采购管理模式,即Share-Model-Analysis-Response-Trace。
1.Share—共享
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手段扩大高校采购资源信息共享,例如设备信息共享、供应商信息共享、制度流程共享等,逐步建立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设备采购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标准和管理标准,组创高校公共采购信息联盟平台,打破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采购垄断,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减少采购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和违法行为。
2.Model—模型
高校科教机构众多,管理形式不一,仪器设备使用需求分散,建立仪器设备的固有配置模型,形成大批量采购规模效应,在保证资金使用效益、降低采购价格的同时,有助于高校规范采购流程,统一采购标准,杜绝采购的随意性。逐步扩展设备模型资源,及时更新配置内容,保持产品更新节奏,会同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定期调研,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增强模型库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供应商库建设与诚信管理,构建采购方式选择模型,根据采购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采购模型,以求采购效率与价值的最优化。
3.Analysis—分析
对采购全周期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才能赋予大数据“生命力”。数据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更是搭建高校采购、资产、财务信息桥梁的基石,例如财务部门设备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可利用积累的大数据来分析,实时了解设备价格动态信息,分析采购设备价格变动趋势,更准确评估预算定额,提高预算编制可靠性。数据同样是高校采购监管工作的支点,监管部门通过对采购大数据的解读,有效监督采购人“钱袋子”并非难事。结合采购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预警功能,及时叫停违规采购,将采购由传统的事后监督报备,升级为实时过程监管,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预防采购预算与执行情况出现大的偏差,利用大数据规模性大,决策性高,实时性强的特点为采购智能化提供全面支持。
4.Response—反馈
建立以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技术为核心的采购评估体系,推动采购执行管理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利用最终结果数据对采购全周期管理进行逆向总结,包括: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采购任务完成情况、设备验收情况、采购结果对教学科研的支持程度、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后续采购计划、供应商信用度记录等内容。融合设备采购特征特性的分析与评估,实现反馈信息准确化,反馈速度快捷化,反馈内容全面化的采购反馈机制,形成采购全生命周期闭环系统。
5.Trace—留痕
“数据追踪,全面留痕”,依托大数据优势推进高校设备采购过程透明化,编织数据天网,将采购内容全部纳入电子化运行。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技术标准,优化、细化采购流程和办理环节,确保采购预算、计划、招投标、合同执行、验收数据的一致性与同步性,实现采购全程环环相扣,处处留“痕迹”,让信息在“阳光”下清晰、透明,在公众的监督之下无死角展示。
四、结语
随着国家财政资金监管加强,过去大投入、过度消耗的模式已一去无返,未来高校的采购必将成为是一种奢侈的公共行为。以前沿技术做支撑,保证采购经费的每一笔支出能经受住推敲,是高校设备采购监管工作的重点,综全文可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势必对我国高校设备采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作者:程翔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栗蔚,魏凯.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和价值变革[J].招投标与管理,2013,07:6-10.
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采购管理一直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念,其中采购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模式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前企业形势提出了几点采购策略,从而实现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供应链;采购管理;变化;策略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形成集体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水平。
1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分析
1.1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原来的企业采购过程中只是与供应商形成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改变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了共同利益,其关系也更加的可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的采购方式,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实现分散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数据库信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企业采购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2企业采购驱动发生了变化
企业以往的采购活动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仓库缺货。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生产订单需要为主。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形成了订单生产模式。企业根据生产订单合理确定订单需求,并且以此作为采购的驱动力,正式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减低采购部门的成本支出。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工作与客户需求相联系,提高了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减低采购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购管理重点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对供应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无法快速做出回应。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采购工作以“适时需要”为准则,改变了过去“为库存而采购”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采购工作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这种采购模式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供应商的利益要求,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供应链下,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将企业需求反馈给供应商,提高采购产品质量,也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以及质量。
1.4采购流程发生变化
在企业以往的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采购流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这种采购流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采购流程过于烦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购流程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许多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性不强,信息流通能力较差,会影响采购管理的畅通性,提高采购管理成本。但是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了采购审批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对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应链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或是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有助于提升供应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效率,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生产加工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库存管理发生变化
受传统采购方式的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与供应商都会保证一定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大的库存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与市场终端、企业生产、供应商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适时存储,在保证企业正产生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2.1供应链条件下扩展采购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采购结构。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特点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中“大而全”的采购局面,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结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活动,实施采购低成本策略,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确立基本的采购准则。采购准则的设立是企业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础。企业需要日常采购中吸取经验,逐步将采购过程中的权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采购工作都责任到人,采购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与监督。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优秀的采购人员,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撑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分析、沟通、协调、决策层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业要建立跨职能的采购团队,一批高素质的采购人员是采购组织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业需重视对采购人员入职前的选择和入职后的持续培训。最后,采取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理念。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能否在企业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的突破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先进的采购模式很难在企业实施。企业可利用电子载体,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采购活动顺利执行。通过电子信息的应用,抛开过去传统的采购流程,增加有价值的电子化沟通,通过电子化采购流程的应用,优化供应链重要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对保证企业生产,降低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产品价格、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企业的供应商。在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时,可以依据供应物资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为了降低采购工作的风险,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直接排除;其次,还要进一步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技能、生产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将最终评判结果作为企业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含单个的生产企业,还涉及供货公司、运输体系以及市场终端的管理,供应链上拥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数据与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库存点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及时地通过信息系统表现出来。同时,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体现市场终端的生产需求,将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市场有机联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实行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采购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实现供应链下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作者:欧阳丰瑞 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