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生态经济学简述
具体手段可以是控制生产规模、侧重于服务民生、注重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目的,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追求利益和规模。总之,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理念是全新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上只注重生产与发展的观点,将经济与生态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新出发,并且将经济放在生态之内,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生态与服务,经济发展规模次之。可以说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大相庭径的,这两个学科的观点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分歧,但是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要优于传统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进步和发展。生态经济学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他总结了传统经济学在生态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在生态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占据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服务民生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部分。
(二)传统经济学简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面。传统经济学在并不是源于传统,相反的传统经济学在现代西方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论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资源都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因此资源是无限的。基于上文中所有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与发展都是无限的,传统经济学为经济发展树立了一个不停止发展的目标,要求经济要无限期增长。这样的经济理念带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效果,然而基于人们对于经济无限增长的要求,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出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态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生产成本和个人财富,却越来越缺少生态资源。所以说传统的经济学理念是不客观的,他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的维护,这样的经济学理念的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客观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待改观。中肯的说传统经济学理念纵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着对于资源有限性的忽视、不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弊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别就是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前者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后者则只是单一的注重经济方面的增长。本部分明确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和生产理念,并在这两个方面给予了差别的具体分析。
二、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
上文从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方面明确了二者在概念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本部分将从四个方面明确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别。
(一)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愿景不同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在于对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关注度不同。具体表现在这二者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框架以及生产过程中配置与分配的关系。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最基本的一方面表现在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前者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完整又全面的整体,并将自然界的一系列资源视为是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认为生态系统才是更完整的整体,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的愿景里,资源的无限性是前提,即便资源不是无限的,它也可以以另一种资源代替,因此经济的发展是无限,总之传统经济学追求的是不考虑生态问题的无限发展。相反的,在生态经济学的愿景里,将经济视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的增长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是无限的,总之生态经济学主张只有资源利用合理经济才能无限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不同之一———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前者认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废弃资料都是整个生产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在后者的观点中更侧重于考虑生产与供需,孤立于生态之外进行经济发展。详见图一、图二。图一展示的是传统经济系统中孤立于生态之外的循环发展生产结构,图二展示的是生态经济系统中关于资源利用与生产发展同在的生产结构。二者的不同在于,在整个生产框架中是否包含对于能量、自然界中的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的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框架是孤立的,只考虑了生产与需要方面的循环关系,而生态经济学的生产框架构成是多元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图一:传统经济系统图二: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另一方面不同表现在对于分配与配置的关系上。在生态经济学中,主要考虑配置、分配规模三个方面,即兼顾了资源的有限性又明确了发展的适度,同时要求生产规模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传统经济学则与之大相庭径,传统经济学首先考虑配置,之后再考虑分配,最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并不限制生产规模,甚至于传统经济学是不考虑生产规模问题的。总之,生态经济学对于配置、分配、规模是兼顾的,而传统经济学明确了配置与分配的先后关系,并且不考虑规模问题。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在愿景上的三分面区别。概括来说表现在整体与部分上的定位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构架不同和分配与配置的兼顾程度不同。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无论在在微观经济学上还是宏观经济学上,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都是非常巨大的。本部分简单介绍在微观与宏观上这二者的分别差异。微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对市场的地位明确,前者认为市场是重要的明确发展前景的预期途径,而在后者的观念中市场只是相对于某些产品的地位是更重要的。在围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对于市场的考虑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传统经济学给予市场的地位过于高,会导致在发展上的不适度。宏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前者仅仅将产出的不断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在后者的观点中则将资源利用的持平作为产出增加的前提。在宏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要求兼顾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来完善生产和服务。
关键词:企业理论 交易费用 企业规模 资本积累
企业理论是一门研究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规律、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运作以及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学问,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和马克思企业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加以比较,并简述了笔者对企业理论的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等。科斯认为,实践中的经济运行与新古典理论不相符。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是由企业家的指令配置的,并且价格配置对资源配置起着很大作用。因而要引入组织概念,重视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作用,将价格机制、组织、企业家和经理人员四者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统一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斯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的规模。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他认为,市场中的每一笔交易都要进行谈判和签约,都需要时间和费用,这就形成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有专门的信息机构以降低交易成本,但不可能消除它。而人们都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愿望,这样企业(组织)就可能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物出现。
同时,企业内部还存在着管理成本,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流动,组织内的交易费用是逐渐增加的。组织内部交易的空间发生变化,交易的差异性也会发生变化。而企业决策失误也是有成本的,当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成为节约成本的组织而出现。
企业成本的节约可以推动企业的合并,合并后的企业组织管理成本应该相应降低,由此而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如果追加交易由市场完成,企业规模不变;如果追加交易由企业完成,则企业规模扩大。当追加交易产生的组织管理成本等于追加交易的成本增加时,数量较小的长期契约应代替数量较多的短期契约。企业规模扩大时,要同时考虑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及同类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当三者相等时,企业规模可以达到最佳。
威廉姆森认为,研究一个组织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组织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他提出了交易的三维度理论: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种类、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都会影响一个契约的签订,进而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其企业总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法律实体,企业的规模和效率除了应考虑交易费用的变化外,也要考虑生产费用的变化。这样,总成本=交易费用+生产费用+管理费用,企业是经营还是市场运作要看总成本大小,总成本最小是企业规模选择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企业理论的著作,但其《资本论》中对企业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思想。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企业制度的演进和变迁。企业就是对自给自足的扬弃,是以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为起点,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是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从资本生产的角度说明了企业的性质。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企业是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着,它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发挥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其次,企业生产的原因是资本增殖的需要,资本家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增殖的目的促使企业组织的扩张。而企业组织的扩张一般是通过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马克思从协作生产出发,建立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的个别企业分工协作引起企业的扩大。资本集中是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形式,资本集中的过程是许多分散资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失,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个别资本通过集中形式的扩大是在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作用下进行的。马克思认为,现代企业形式即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股份公司通过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从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中,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本产权结构的变迁。第一阶段是简单协作阶段,这一阶段企业规模小,企业资本的所有权结构单一,资本家用自有的资本进行经营活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资本的管理者,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简单。第二阶段是以协作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时期,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了一定的分离。第三阶段,在股份公司出现后,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个别资本演化为社会资本,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多元化了;并且,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了。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
由上述可知,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内容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马克思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作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新制度经济学派将节约交易费用作为企业产生的唯一原因;马克思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线,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原因。而新制度经济学派不仅说明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同时肯定了管理费用对企业规模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派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上;马克思从旧的社会分工出发,阐述企业作为一个科层等级制组织存在的原因,而新制度学派着重从契约的不完全性角度论述企业作为科层等级制组织存在的原因;马克思关于企业的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协作理论、分工理论、专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股份制理论等,而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企业的理论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总成本理论、组织管理成本理论等。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得出不同侧重的结果,后者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分析企业诞生的原因和规模;而前者从交易费用出发,分析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规模的变化。两种理论有各自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理论基础,都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许多理论至今仍被理论和实践沿袭并运用。
本文认为,任何片面强调一方而否认另一方的理论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那种因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经济学界的主流地位,而忽视甚至否认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或过分强调马克思企业理论,而对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企业理论批评的极端主义思想都不足取。
本文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经典理论,在当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企业理论,既要学习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又要学习和借鉴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更要考虑信息社会、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内含、企业类型、企业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企业理论。如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能源、粮食等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这些新生事物对企业理论产生着深远影响,从宏观层面上使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从微观层面上使企业制度、企业形式、企业形态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总之,企业要向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相应的企业理论也必须有质的突破性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经济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088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2.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A.土地、劳动和资本 B.土地、自然资源和风力
C.土地、劳动和金钱 D.土地、机器和风力
3.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高档服装 B.粮食
C.苹果 D.电视机
4.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
A.完全竞争厂商 B.完全垄断厂商
C.垄断竞争厂商 D.寡头垄断厂商
5.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而对该行业产品制定的价格为
A.限价 B.最低限价
C.均衡价格 D.供求价格
6.一种所有决策都由政府来决策的经济,被称为
A.混合经济 B.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 D.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7.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下列哪项是支出之一?
A.利息 B.利润
C.投资 D.工资
8.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于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总收入 D.总投资
9.根据萨伊定律,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最终能达到
A.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D.供求失衡
10.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产品价格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预期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11.等成本曲线向外平移,意味着
A.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且两种要素的比价发生了变化
C.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变动
D.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但两种要素的比价未发生变化
12.可变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称为
A.平均产量 B.边际产量
C.平均可变产量 D.总产量
13.在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中,生产的短期和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所有生产要素
14.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厂商组织形式是
A.股份制公司 B.家庭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国有企业
15.汇率上升,能
A.促进进口 B.促进出口
C.对进出口没有任何影响 D.对贸易收支没有影响
16.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A.物价上涨 B.物价下降
C.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D.对经济没有影响
17.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A.存款是负债,贷款是资产 B.贷款是负债,存款是资产
C.存款和贷款都是负债 D.存款和贷款都是资产
18.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国民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9.当其它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时
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 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
C.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 D.总产量不变
20.不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是
A.失业救济金 B.对贫苦家庭的补贴
C.出售政府债券的收入 D.退伍军人的津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A.需求的变化 B.投入品的价格变动
C.生产技术的变化 D.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E.企业组织的变化
22.使用人均实际GDP指标衡量发展有下述优点
A.GDP的核算方法和规则已被广泛接受
B.几乎所有国家都有GDP的统计数据
C.GDP的持续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D.GDP忽视了收入分配问题
E.人均GDP水平与死亡率、升学率等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其他指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3.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
A.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 B.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C.短期一定亏损 D.进出行业比较容易
E.厂商生产有差别的产品
24.在有关GDP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B.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C.GDP是流量的概念 D.GDP是存量的概念
E.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2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
A.个人所得税 B.公司所得税
C.失业救济金 D.福利支出
E.农产品维持价格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超额利润
27.边际消费倾向
28.流动偏好陷阱
29.混合兼并
四、计算题(本大题8分)
30.已知某厂商生产成衣,购入原材料20000元,交纳增值税3400元,交纳房租400元,保险费200元,购进一新设备20000元,支付工人工资10000元。求企业的不变成本(TFC)、可变成本(TVC)和总成本(TC)。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请作图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并解释其原因。
32.简述结构性通货膨胀。
33.请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趋势地不断深化,金融业也将逐渐引发了各种形式的金融集聚,并形成众多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中心。学者们也开始了对金融集聚现象的关注,并同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金融集聚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的概念,最早源于19世纪末,由马歇尔基于外部经济理论所提出。自马歇尔之后,西方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关注逐渐加强,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下面对主流的理论观点进行简要综述:
1.分工论
经济学对集聚现象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著作《国富论》。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长和国际贸易的源泉,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他认为:“有些种类的产业,即使是最低的一种,也只能在大城市中进行”。斯密思想中所隐含的集聚思想,实际上也体现了马歇尔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思想。
2.外部经济论
在斯密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与产业集聚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即“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和“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马歇尔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以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认为企业集聚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产业区”是指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
3.区位集聚论
继斯密和马歇尔之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ber)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中,基于产业区位理论,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对工业区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概念,并首次将“集聚因子”纳入区位因子分析之中。韦伯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是企业为追求集聚的利益而自发实现的。
4.发展经济学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开始从宏观方面关注产业集聚现象,其中主要代表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和“中心-”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并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区,它以不同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把推进型产业(或主导产业)嵌入该地区后,就会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尔达尔(Myrdal)在其1957年出版的著作《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经济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市场经济的作用力一般是趋于强化而非减弱区域间的不平衡。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理论,他认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是又逐步积累的创新过程实现的,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少量的“中心区”,创新由这些“中心区”向周边潜力较小的区域“”扩张,“区”依附于“中心区”而获得发展。
5.企业竞争优势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从其对竞争力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并由此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概念。波特主要从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产业集群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力、加快创新、鼓励新企业产生等方面,促进微观企业和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6.新地理经济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开始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克鲁格曼(1991)认为,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主要包括市场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新经济地理学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严谨性以及动态模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中心-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区域专业化 模型探讨区域产业集聚现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现象逐渐成为了经济活动中最为突出的空间特征。总体而言,各种集聚理论主要是以产业集聚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和学科特点,分析产业集聚产生的机制,以及集聚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金融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深入,金融产业集聚也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中主要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集聚的内涵、动因、集聚效应和形成机制等方面:
1.关于金融集聚的内涵
由于金融集聚包含了较多的内涵,理论界对金融集聚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国外学者对于金融集聚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之中。金德尔博格(Kindle Berger,1994)从功能角度认为,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而且也可以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Pandit(2001)认为,金融流动和集聚的结果是金融服务产业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香港学者饶余庆(1997)对金融中心的定义是: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够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其他地方更为有效率地进行的都市。
目前,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黄解宇,杨再斌(2006)从动态过程和状态结果两个角度对金融集聚作了研究,认为前者是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也可看作是金融运动的地域选择和落实、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后者则指经过上述过程,达到一定规模和密集程度的金融产品、工具、机构、制度、法规、政策文化在一定地域空间有机组合的现象状态,并且强调,只有从动态角度定义,才能从本质上揭示其内涵。梁颖(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聚是各种具有总部功能的金融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2.关于金融集聚的动因
现有文献对金融集聚动因的分析,主要集中表现为:(1)信息不对称。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9)、Thrift(1994)等金融地理学者认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金融业也可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梁颖(2006)认为,由于金融产业的特性,金融机构对于“空间临近”因素的重视,加速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赵晓斌、王坦、张晋熹(2002)从“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出发,讨论了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2)规模经济。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着规模经济,从而构成了金融市场的集聚力量。韩国经济学家帕克(1999)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认为当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国际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此外,冉光和(2007)认为,真实产业集聚对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诱导,也是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关于金融集聚的效应
现有研究主要是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以不同角度研究金融集聚效应,金融集聚也正是通过各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1)外部规模经济效应。Kindleberge(1974)认为,随着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公司发现通过集中于大都市的金融中心,利用银行业的媒介功能,可以节约周转资金余额。同时,Park(1999)也认为,促进个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黄解宇、杨再斌(2006)认为,金融企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不仅使得金融及其附属产业收益,从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并聚集,同时该地区的发展也会吸引其他产业的加入。(2)创新与技术进步效应。冉光和(2007)在研究产业资本集聚时认为,金融集聚创新效应是指由于金融产业资本积聚区域创新系统高效,引起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区的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的那部分额外收益。连建辉(2005)指出,金融企业集群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区域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缓释以及生产经营效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4.关于金融集聚的形成模式
关于金融集聚模式的研究,普遍认为主要包括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两种模式。冉光和(2007)认为,在发达国家,金融产业资本的集聚是由需求反映型机制为主导的;而在发展中国家,供给引导型机制则成为金融产业资本积聚的主导因素。王传辉(2000)认为,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金融体系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需求反映(Demand-Following),另一个是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也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模式:即自然形成模式与国家建设模式。闫彦明(2006)在结合政府推动型集聚、市场主导型集聚与区域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分析比较时,认为各国实践表明,市场主导的金融中心在现阶段是较具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
经过对学者们研究的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针对金融产业集聚研究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相对薄弱还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在现有研究中,多以实体产业集聚理论为框架,套用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之中,缺乏针对于金融产业自身特性的产业集聚研究;对集聚的成因,缺乏具体、系统和模型化的分析;对集聚效应的分析中,缺乏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比较研究。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1.关于金融集聚度的测度
(1)产业集聚的度量
关于产业集聚的度量一般可分为两类:1、定性评估。主要包括:区位竞争模型(Hotelling,1929)、不完全竞争模型(Starrett,1978)和钻石模型(Port,1998)。2、定量评估。主要包括:空间吉尼系数、EG指数(Ellison、Glaeser,1997)、雷达图(Roger,1999)、集群竞争力(Padmore,Gibson,1998)、层次分析(Peneder,2001)、投入产出法(Shannon,2002)。
(2)金融集聚的度量
关于金融集聚的度量,学者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度量方法:
第一、指标体系评估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不同评估方法,对金融集聚进行较综合的评价。张泽慧(2005)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指标,研究认为金融中心不仅能为金融中介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和专业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金融机构获得在其他市场不能获取的利润和安全,其研究的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国内霸主地位、金融中心流动性、金融的集中度、资本的安全性等四个方面指标。殷兴山、贺绎奋、徐洪水(2003)构建了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并发现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黄解宇、杨再斌(2006)构建了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基本评价指标,认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集聚应该具备经济规模、金融集聚程度、经济区位力、金融需求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金融基础设施等指标条件。
第二、集聚指数评估法。黄荣(2007)以易量化、数据可得、高度相关为原则,选择了GDP增长率、投资率、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股票交易额/GDP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评价金融中心的发展水平。此外,刘红(2008)、陈文峰、平瑛(2008)等学者以金融区位商指标对金融集聚进行了度量和实证分析。
四、关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集聚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层面,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通常是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方法与框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学家Goldsmith(1969)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结构的变化形成金融发展道路,而金融发展能加速经济的增长,;McKinnon(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Shaw(1973)提出的“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以及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关系,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Stiglitz(1985)和Levine(1993)也认为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计量检验方面,King、Levine(1993)在Goldsmith(1969)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四个用于测度金融中介的服务质量指标(Depth指标、Bank指标、Private指标和Privy指标)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金融中介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而且刺激了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Rajan、Zingales(1998)通过考察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增长水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认为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实施外援融资的成本,新企业的建立意味着产业增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创新得到了促进,经济得到了增长。此外,我国学者谈儒勇(1999)从宏观层面,用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采用对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认为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股票市场的作用并不显著;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78-200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在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初步地探索。陈文峰、平瑛(2008)以金融业区位商为指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6年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发现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产业集聚市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陈红(2008)在LS模型框架下对金融集聚进行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并对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存在增长效应,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总结学者们对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对金融集聚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对实体产业集聚实证研究的框架为基础进行的分析;第二、在对金融集聚度的量化中,由于考虑到金融业的复杂性和评价的综合性,学者们多以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对集聚度进行综合的评价;第三、在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多以简单的协整、因果检验等计量检验为主,缺乏对影响机制、传导机制、集聚效应的研究和实证分析。
五、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集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者们对金融集聚区(金融中心)金融监管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徐冬根、王传辉(2004)通过对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认为,金融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的基础。时辰宙(2009)从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角度,通过总结伦敦和纽约经验教训,提出了适合上海的对策建议。戈建国、王刚(2007)认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监管体系,并出了“金融法院”的设想,为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现有文献中,多是以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为研究对象为主,而缺乏基于金融集聚动态角度,进行的金融监管研究。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以及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放大效应,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过程和集聚区监管问题加强研究。
六、总结与展望
1.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金融集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为:
(1)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学科进行了分析,为对金融集聚进行系统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相对于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对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却经历了近百年的深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合理、完整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为针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以产业集聚分析框架为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动因、集聚效应和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丰富了对金融集聚的理论分析。对金融集聚的研究,相对而言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主要以形成动因、集聚效应、形成机制等基础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同时,也为构建合理和系统的金融集聚分析框架和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3)对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促进了从实证方面对金融集聚的检验和研究。学者们主要从集聚角度,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为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统筹和谐发展等领域提供了实证方面的依据,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2.研究不足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尽管学者们的在金融集聚、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缺乏对金融产业自身特性的研究,并以此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传统的金融发展和产业集聚理论,都忽视了金融产业自身特性,无法从根本上解释金融产业集聚现象。
(2)对金融产业集聚理论框架缺少具体化、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分析。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产业的集聚趋势愈发显现,但对于金融产业集聚现象的理论研究相对传统产业集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加强。
(3)在实证分析方面,对集聚度量化指标的代表性和综合性有待加强,计量和检验方法有待丰富和创新。
3.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在回顾和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对金融集聚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展开:
(1)结合金融产业自身特性,深入研究金融集聚理论。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性,从而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也将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的套用实体产业集聚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应该跳出实体产业分析框架,密切联系金融产业自身特性,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2)以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特点,深入对金融集聚影响机制、传导机制、集聚效应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各个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同一区域自身在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脱离目标区域的自身情况,而套用其他现有的研究成果。
(3)完善对金融集聚的度量指标。现有文献中,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存在指标数量较少、定性指标缺乏、指标代表性差等问题,因此,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中,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
(4)加强对金融集聚过程和金融集聚区的金融监管。次贷危机再一次提醒了我们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随着金融集聚的不断深入。金融集聚在发挥规模经济和创新效应的同时,也放大了金融集聚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加强对金融集聚的动态监管,是金融和经济稳定发展,金融集聚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Krugman.P: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9,22(2):142-161
[5] Kindle Berger C.O: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moic History,Princeton,1974
[6] Pandilt NR,Gary.A.S,Cook.G.M,Peter Swann 2002,A Comparison of C lustering Dynamics in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ies Intermational Joumal of the Economices of Business 9(2):195-224
[7]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和实践解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 梁颖:《金融产业集聚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8:96-100
[9] 赵晓斌,王坦,张晋熹:《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J],经济地理,2002,4:408-414
[10] 冉光和:《金融产业资本论》[M],科学出版社,2007,P57
[11] 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2005,6:72-82
[12] 王传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的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气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0,6:73-77
[13]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6:38-46
[14] 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05,1:45-48
[15] 殷兴山,贺绎奋,徐洪水:《长三角金融集聚态势与提升竞争力分析》[J],《上海金融》2003,8:42-44
[16] 黄荣:《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39-41
[17] 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5:14-19
[18] 陈文峰、平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观察》2008,10:93-95
[19] Goldsmith,R,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0] 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21] Shaw.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2]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23] 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24]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1-13
[25] 陈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5:14-19
[26] 徐冬根、王传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J],《法学》2004,11:107-116
[27] 时辰宙:《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伦敦、纽约的经验教训与上海的作为》[J],《上海经济研究》2009,3: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