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篇1

【关键词】古罗马;希腊;建筑;雕刻

古罗马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六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后,终于成为了强盛的伟大帝国。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而遗憾的是它的艺术比起他政治上的成就要暗淡许多。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

由于古罗马艺术主要承袭了希腊艺术的风格,所以美术史常常把古希腊、罗马艺术并称。但它同时也受意大利土著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古罗马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不同点又在于:古希腊艺术追求的是理想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艺术表现,给人以典雅精致的感觉。而古罗马艺术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享乐的,强调个性的艺术表达,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气息。古罗马和希腊对于艺术表现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人像(包括神像)雕刻,特别是人体雕刻上。古罗马的雕刻,其成就集中体现在肖像雕刻上,其特点是既写实而又个性化。与古希腊相比,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追求享乐与世俗,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人物表现强调个性,与古希腊追求”和谐”不同,古罗马总的美学思想追求是:”崇高”。它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刻、绘画上。与希腊文化的开天辟地不同,罗马文化不是文明的奠基人,但它却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者,它把希腊文化的辉煌以及由希腊文化发展出的理性回归到质朴,这点当然与罗马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

首先,在建筑艺术方面,罗马人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在券拱结构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罗马人将券拱结构与希腊的柱式艺术进行了创新式的结合,在对希腊建筑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发展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将古罗马更为华丽的艺术风格显现在了建筑物上。

其次,在雕刻艺术方面,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当时,一些统治者除致力于内部的政治稳固和对外的武力扩张外,还十分开明的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所以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于对神话的膜拜或是对体育竞技的赞扬。求实的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敬神,那样神重于人,而是更重视自己在艺术中的地位。当罗马的统治者、贵族认识到通过肖像的传播可以炫耀个人的权威,制造个人崇拜的时候,他们变把肖像的雕刻变成了歌功颂德的一种最佳表现手段了,这是罗马肖像雕塑发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我们常会觉得古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而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虽然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罗马人和希腊人一样虔诚的崇拜神明,不同的是,古罗马信仰多神教,相信祖先的灵魂常降临家庭享受祭祀,并保佑家庭成员。有地位的贵族家庭中总设置房间保存祖先的遗容。这遗容是从死者面部翻制的蜡模面具,或是根据面具制作的雕像。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所以,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人物形象虽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古罗马雕塑对西方的雕塑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实主义在雕塑艺术中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罗马艺术和希腊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它们社会历史、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密切扣关。虽然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发达的航海技术和自由贸易的形成促使希腊社会发展成为不同于后来古罗马的和谐世界,使得希腊人的那种“外向型扩张”的浪漫主义气质得以被当时的艺术家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罗马人对于艺术实用性的看重,对于创造性的轻视,使它始终缺少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高精度的模仿希腊艺术,无意中也使的希腊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我们常说古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除了对希腊文化的传承之外,罗马也同时接受吸收了埃及、伊特鲁斯肯、以及西亚文化等多种民族风格。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种族繁多的帝国中,其视觉艺术风格的复杂多样可见一斑,绝非风格单纯一致的埃及艺术或阶段分期鲜明的希腊艺术所能比拟。古罗马艺术与希腊艺术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古罗马艺术对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彼得·阿克罗伊德 (Peter Ackroyd)、冷杉、杨立新.古代罗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01出版

篇2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神话 价值 西方艺术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宛如天真烂漫的孩童,其中有着丰富的想象、鲜活的直觉和幼稚的思维;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又如历经沧桑的智叟,其中饱含着对普遍人性及人类命运的追问和探索。进入现代,神话被重新审视,其精神内涵重新进入观者的内心,神话的现代价值被挖掘。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成为各个时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后人对这些素材的每一次创造性使用,都为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散发出绚烂多彩、永不褪色的光芒,体现出永恒的精神价值。

一、西方艺术的源泉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是西方艺术的源头之一,是西方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谢林把神话看成是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原始材料,它是艺术作品得以生长的土壤,“神话即是世界,而且可以说,即是土壤,惟有植根于此,艺术作品始可吐葩争艳、繁茂兴盛。”后世艺术家根据许多被古代希腊人神化了的英雄传说和史实演绎出惊心动魄的史诗与悲剧,创作出具有永恒魅力的造型艺术珍品。直到今天,欧美的戏剧、诗歌、雕塑、绘画等等文化活动都在滔滔不绝流传于世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汲取新的营养,成为文艺再创造的重要源泉。

源自奥维德短篇故事集《变形记》中菲洛米拉变成夜莺的故事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如济慈的《夜莺颂》科勒律治的《夜莺》马修阿诺德的《菲洛米拉》,史文朋的《伊蒂拉丝》等。雅典公主普罗克妮远嫁北方国家色雷斯,国王特柔斯应妻子要求回雅典将妹妹菲洛米拉接来团聚,归途中爱上菲洛米拉。示爱遭拒后,特柔斯将她并割去了她的舌头。最终菲洛米拉在神灵的帮助下化为夜莺。菲洛米拉被特柔斯割舌而复仇的故事最早出现在索福克勒斯的剧作《特柔斯》中。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也用到夜莺的形象“那儿有夜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歌声充满了荒漠,她还在啼叫,世界如今还在追逐,唧格,唧格’叫给脏耳朵听。”英国剧作家韦滕贝克重新创作改编为话剧《夜莺之爱》,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中国儿艺也上演过该剧。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称为现代派小说巨著,它的结构蓝图就是奥德修斯的故事。乔伊斯不仅将奥德修斯的拉丁名直接用作小说的名字,在结构上也与之完全吻合。奥德修斯第一部分写奥德修斯之子台勒马克斯寻找多年未归的父亲,第二部分写奥德修斯的颠沛流离:第三部分写合家团圆。这恰是尤利西斯的布局,小说讲的是三个都柏林人的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里的活动。三个人一个叫布罗姆,一个是他的妻子莫莉,一个是年轻人斯蒂芬。全书以斯蒂芬外出为始,继以布罗姆赶路寻妻,最后以二人同莫莉会面为结束。不仅如此,小说中的很多场景也是史诗中场景的变异,如小说中的土耳其浴室是食莲岛的变异,史诗中的阴曹地府转换为都柏林郊区的土墓,而心地狭窄的种族主义者“公民”与布罗姆的冲突简直就是奥德修斯与独眼世俗斗智斗勇的现代翻版。由此可见,尤利西斯就是以古代神话为原型,寻求远古世界与现代世界的契合。

古代希腊罗马神话不仅为西方文艺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而且也丰富了西方各语言,因为文学、艺术作品极大地促进了语言中反映神话的成分出现,另一方面,神话中的诸神、人物和事件很多己泛化成单词留在了语言的词汇中,成为后人写作或交际中常常引用的词语。许多英语习语也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内涵就很难正确解释词义。古希腊神话英雄赫刺克勒斯读书时遇见享乐女神(PIeasure)和善德女神(virtue),前者向他许诺舒适和欢乐后者向他许诺创造和成功。赫刺克勒斯选择了后者,这便是习语HercuIes’choice(赫刺克勒斯的选择)的由来,现指“放弃享乐,主动吃苦而得到的回报”。在“享乐”和“美德”两种幸福中如何选择也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命题。

古希腊罗马神话历来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文艺复兴以来,许多绘画大师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主题的创作已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如安东尼奥・波拉约洛的油画《阿波罗与达芙妮》就描绘了达芙妮为躲避阿波罗的追求,变成月桂树的情景。在彼德・保罗-鲁本斯的名画《帕里斯的裁判》中,帕里斯要把金苹果送给维纳斯、朱诺和密涅瓦三位女神中最美的一个。英国威廉・埃蒂的《海洛与勒安德耳》描绘了勒安德耳与阿佛洛狄武的祭司海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勒安德耳在暴风雨中淹死,海洛悲痛欲绝,从塔上跳下,临死前两人挣扎着拥抱。

除绘画作品以外,雕塑和雕刻艺术中也融入了神话。在英美国家涌现出了大量以神话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以壁画为例:画在杯子、盘子、瓶子上的古人绘画很多以神话人物为主题,如海伦、阿加门农、亚马逊人、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等等。这些作品丰富了英美人的生活。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音乐艺术创作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缪斯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罗马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以神话故事或其中的神为主题、背景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是音乐家们所喜爱的主题。他们的爱情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罗马神话的人性特征,所以被西方音乐家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隐喻是古希腊罗马神话成为西方艺术源泉的媒介。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神话是原始时期人类使用隐喻式思维的结果。从人类学和人类艺术产生的本原的角度看,隐喻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尤为显著,而意象则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古希腊罗马神话丰富的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进而成为西方各种门类艺术取之不竭的源泉。

二、西方精神的隐喻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还是民族精神乃至整个西方精神的隐喻。在西方精神中,古希腊精神乃其历史的重要渊源和起点,它作为西方古代精神的主体而代表着西方精神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西方精神之库中的自然精神、浪漫精神、自由精神、神秘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思辨精神等,都可以在古希腊精神中找到其雏形和根源。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精神几乎完整地出现在古希腊神话和传说里。

西方人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追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整个一部古希腊罗马神话,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 及其故事外,行为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他们的“冒险”,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健美、勇敢、技艺和智慧,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阿喀琉斯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最充分的代表。阿喀琉斯曾被预言,若在家中终老一生可得幸福长寿,若上战场则会建立不朽英名却必夭亡于战场。面对荣誉与生命,阿喀琉斯毫不犹豫披上战袍奔赴战场。当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强夺阿喀琉斯的女奴时,他愤而拔剑,在女神雅典娜的劝说下才退让一步,没有让阿伽门农血流五步,但他却拒不出战,任希腊大军节节败退,只有在好友战死,阿伽门农亲自上门道歉后他才重新披挂上阵。他那丰厚热烈的情感、无敌无畏的战斗精神、捍卫个人尊严的意识,特别是明知战场上等待他的是死神也决不肯消极躲避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是典型希腊式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里有关“金苹果”的争夺则是另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传说,这里的“金苹果”代表着古希腊人对、财欲、物欲、权力欲、个人荣誉等等生活欲望的追逐,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往往是全力以赴,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拼命,即便自己死掉或招致灾难也在所不惜,而由此带来的纷争与杀戮便具有了一种盲目的性质。联想到国际时事,有些西方国家的国家政策或许与此文化传统有关。

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也是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许多千古流传的故事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省,包孕着不朽的现代性内涵,通过浓缩成生动的比喻和成语,广泛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譬如斯芬克司之谜、俄狄浦斯情结、不和的金苹果、阿喀琉斯的脚踵、潘多拉的盒子、赫拉克勒斯选择人生道路、西绪福斯受罚从地狱永远向陡峭的山崖上推石头、从大地母亲获取无穷力量的安泰俄斯的故事等等。

古希腊神话认为,人类的不幸是由天灾与人祸造成。所谓天灾是指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天神之父宙斯为了惩罚人类,派美女潘多拉带礼品盒子下到人间,打开盒子从中放出各种灾祸,使数不清的形形的悲惨充满大地,唯独把“希望”关闭在盒子里面。所谓“人祸”则是指人类的各种。潘多拉所以降灾人间,也是因为人类被她的美色所惑而接纳了她。所以实在是“万恶之源”:但另一方面,人活着就要追求各种情感和欲望的满足,所以它又是“万乐之源”。幸福与罪恶、快乐与灾祸就这样相伴相随,古希腊神话深刻揭示了人的欲望冒险带给人们的悲剧性与喜剧性的人生体验。

美少年那喀索斯只钟爱自己而蔑视周围的一切,爱神阿佛洛狄特为惩罚他,使他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作为一种隐喻这则神话表现了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由此可见,古希腊神话本身既是民族的,又包含着普遍的人性内容,民族的特性展现得越充分,它所显示的人性内容也越发深刻。因此,古希腊神话不仅构成希腊艺术的土壤,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以致于后来的许多文学经典都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讲述着古希腊讲述过的一些故事,而且古希腊罗马神话关注普遍人性的内容仍然活跃在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篇3

关键词:民居民俗文化等级思想地域庭院

0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新晨: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篇4

[关键词]基督教;拜占庭;罗斯;文化

[中图分类号]B979.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6)04-0070-03

[收稿日期]2006-05-10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4BS009)

[作者简介]杨翠红(1971-),女,黑龙江同江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俄国史。

“罗斯洗礼”是基辅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拜占庭基督教传入对罗斯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以往文章多关注基督教对罗斯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本文拟就基督教对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进行考察。

一、拜占庭文化相对于罗斯文化是先进的文化

基督教的传入为何能对罗斯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原因在于宗教的传入必将带来产生此宗教的主体文化。拜占庭文化相对于罗斯文化具有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文化来源的广泛性。东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带来了古罗马文明:拜占庭完全是按古罗马城的模式建造的;迁移来的罗马遗老遗少以讲拉丁语为荣;原来罗马城的文人学者云集新都,从事罗马语言、法律的教学和整理古代图书文献的工作;查士丁尼时代编撰的《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等等。拜占庭在公元前7世纪曾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古希腊遗风依稀可见,拜占廷帝国以希腊语为主要交流工具,帝国政府十分重视翻译、整理古希腊文献工作。拜占庭帝国靠近西亚和北非,易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阿拉伯人曾多次侵扰拜占庭帝国,客观上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拜占庭帝国还是沟通亚欧的“金桥”,来自各地的商人和货物汇集于此,有利于拜占庭与各种文化进行交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使得拜占庭文化博大精深,处于当时文明国家的前列。相比之下,古罗斯文化主要来源于各部落原始文化的融合,文化组成因素单一,文化也相对落后。

(二)社会制度和宗教的进步性。拜占庭帝国通过推广隶农制、发展工商业和国际贸易、完善法律体系等措施,确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后经查士丁尼、瓦西里二世等帝王的改革,中央集权制度日臻完善。而古罗斯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社会残余依然存在,如诺夫哥罗德的“卫彻”制度等,严重威胁王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亟待完善。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拜占庭基督教是崇拜上帝的一神教,具有完备的教义、经典、礼仪及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基督教“在思想上神化罗马皇帝和奴隶制度,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利益的一致性……在行动上,不断向罗马皇帝写效忠信,表白基督教忠于帝国政府。”[1](P34)拜占庭基督教宣扬君权神授,皇帝作为国家首脑,是“上帝选民”,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和教会的最高领导,拥有极大的权力。罗斯多神教与拜占庭基督教相比,已不适应罗斯新型封建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罗斯各部落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先进的文化必将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为依托,因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宗教可以为先进的文化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源泉。

(三)文化成就斐然。拜占庭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产生了先进的文化。普罗可比的《战记》、《建筑》、《秘史》是卓越的史学名著,不仅内容丰富、视野广阔,而且行文朴实流畅。狄奥多尔・普洛德罗姆是天才诗人,他用口语写诗,在语言和作诗方面摆脱了僵化的古代形式。杰出的数学家有研究圆锥曲线的色伦、把数学研究与天文观测结合起来的德翁、研究力学的利奥。著名医师奥雷巴西编纂了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P98)。早在7世纪末,拜占庭人就掌握了制造所谓“希腊火”(用硝石和石油混合而成的燃烧物)的秘密[2](P292)。建造于6世纪的圣索非亚教堂则是建筑方面的杰出代表。此外,还有尼西亚圣母升天教堂和君士坦丁堡圣尼古拉教堂技艺精湛的镶嵌画和湿壁画,等等。相比之下,古罗斯文化表现为较为单薄的口头文学创作――壮士歌、神话、传说,木制建筑――多神教神庙、堡垒等。

二、拜占庭文化具有在罗斯传播的有利条件

(一)两国统治阶级倡导和推广基督教

拜占廷统治者向罗斯积极推广基督教,罗斯统治者主张引进拜占庭基督教。拜占庭皇帝曾派传教士到罗斯游说,劝说罗斯大公信仰基督教[3]。9世纪60年代基辅王公阿斯科里德和基尔在进攻君士坦丁堡后接受基督教,10世纪中叶基辅女大公奥丽加皈依基督教。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拜占庭基督教为国教,并在基辅和诺夫哥罗德等地积极推行基督教。雅罗斯拉夫大公积极致力于教会的巩固和发展。

(二)拜占庭文化与罗斯文化具有亲缘性也为拜占庭文化的输出奠定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两国地理位置邻近。从基辅沿第聂伯河顺流而下,渡过黑海即可到达拜占庭。两国自然状况、气候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拜占庭文化对于罗斯人民来说具有亲和力。另一方面,两面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地域毗邻为两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从瓦良格到希腊之路”是沟通两国的商贸之路。拜占庭的布匹、丝织物等商品及其文化早已为罗斯人所熟知,罗斯统治阶级更是对高度发达的拜占庭文化倾慕已久。因此,拜占庭文化相对于西欧文化更容易被罗斯人民所接受,这也是罗斯统治阶级愿意接受拜占庭基督教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亨廷顿的文化传播规律[4],文明总是由高处向低处传播,拜占庭文明传向文化落后的罗斯是大势所趋。“野蛮必将被文明所征服”,拜占庭文明征服了罗斯的野蛮。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推行先进宗教是传播文明的最好形式。拜店庭文明为罗斯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罗斯广泛吸纳拜占庭文明的营养,创造了基辅罗斯辉煌灿烂的文化。

三、拜占庭基督教传入对罗斯文化具有积极影响的表现

(一)文字。随着基督教的传入,罗斯迫切需要传播宗教学说,罗斯本国文字的完善和普及成为当务之急。应摩拉维亚王公的要求,拜占庭皇帝派出两名先知――基里尔、美多德来到斯拉夫人地区传教。基里尔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符合南斯拉夫语和东斯拉夫语发音体系的字母。这套字母取代了其他部落字母,并得到广泛传播,它促进了罗斯文字的统一。这套字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一直沿用到18世纪初俄国文字改革为止。

(二)教育。罗斯的基督教化为文字的普及,即识字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弗拉基米尔时起,拜占庭、保加利亚等地的教会文化人、翻译家来到罗斯。智者雅罗斯拉夫和他的儿子统治时期,翻译了大量希腊和保加利亚的宗教、世俗书籍,并翻译了部分拜占庭历史文献、基督圣徒的传记。

罗斯第一批识字人、记录员、翻译产生于弗拉基米尔一世和智者雅罗斯拉夫时期的教会和后期修道院开办的学校。神职人员之所以热衷于教育事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神职人员具有强烈的宗教热忱,迫切需要通过教育青年一代的方式,传播上帝的福音,扩大宗教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教会和修道院具备从事教育活动的良好条件。教会和修道院是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中心,修道士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同时,教会和修道院具有办学建校的场所和经济基础。因此,罗斯修道院兴办的教育事业得以迅猛发展。

(三)文学。古罗斯人早期文学主要是照抄从保加利亚传入的宗教书籍,后来发展到翻译由拜占庭传入的希腊文宗教书籍,这些书籍主要是福音书、圣诗集、教会赞歌、布道训诫文集等,但也有一些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哲学的内容。这些书籍使古罗斯人开阔了视野,了解到拜占庭和古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因素,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拓展了文学语言。如文学名著《伊戈尔远征记》的创作与英雄赞美诗这种文学形式密切相关。在基督教传入罗斯后,罗斯出现了一批流芳百世的著作, 11世纪上半叶成书的《鲍里斯和格列勃传》,虽然是对圣徒鲍里斯和格列勃生平事迹的叙述,同时也包括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对罗斯文学传记体裁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11世纪30―40年代由都主教伊拉里昂所著的《论教规和神恩》增添了罗斯现实社会的内容,虽然是一部教会布道书,但充满民族自豪感,是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在古罗斯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雅罗斯拉夫时期,基辅附近的佩彻拉修道院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往年纪事》就是由此修道院的修道士涅斯托尔在12世纪初撰写、汇编而成。该书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罗斯的产生,保留了大量古罗斯的珍贵史料,在文学、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建筑和艺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斯国教后,一批拜占庭建筑师和工匠来到罗斯,罗斯建筑工匠在原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吸收拜占庭建筑技术的经验,按照希腊基督教堂的形式建造自己的教堂:由四根柱子组成的正方形为基础,在圆顶的上面加上直角的支架形成建筑的十字。一批石结构教堂在罗斯应运而生,如基辅的圣母教堂(又称什一教堂),建于989―996年;救世主教堂,建于1031―1036年;基辅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037―1054年。石结构代替木结构是罗斯建筑史上的一大飞跃,这使教堂经受住了战火的侵袭,得以保存下来。

古罗斯人的绘画历史源远流长,皈依基督教为绘画增添了新的内容。绘画成为基督教堂重要的装饰部分。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圣像画、镶嵌画和水彩壁画等。古罗斯绘画家继承了中世纪拜占庭圣像绘画的传统,并在罗斯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创造性的加工,形成了有罗斯特色的圣像画艺术。在莫斯科、彼得堡、诺夫哥罗德保存下来的罗斯圣像画中可以看到罗斯人的绘画技艺。11世纪严格禁欲主义形式的拜占庭圣像在罗斯画家的笔下变为生活中的人的肖像,虽然罗斯圣像具有圣像规定的所有特征。这时著名的绘画家是佩彻拉修道院的修道士阿里姆比。

罗斯工匠继承和发展拜占庭造型艺术,拜占庭和罗斯工匠共同创作、完成了基辅索菲亚大教堂的镶嵌和湿壁画群。索菲亚大教堂的镶嵌画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使徒保罗的形象刻画得比较生动,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衣服的褶皱绘制得非常自然,具有古希腊、罗马绘画的特征。在基辅其他教堂也有保存得非常好的圣像、壁画、镶嵌画。著名的米哈伊洛夫修道院的镶嵌画中的使徒形象失去了拜占庭的严厉,他们变得更温和、圆润。

由此可见,罗斯确立拜占庭基督教为国教为拜占庭的先进文化进入罗斯开启了方便之门:先知的传教促进了罗斯文字的完善;基督教的传播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宗教典籍的引入丰富了文学形式;教堂的修建使得大批拜占庭建筑师和工匠来到罗斯,促使罗斯建筑和艺术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可.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第3卷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1.

篇5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理性;哲学;宗教; 缘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04-07

理性(rationality, reason)一~最早起源于希腊词语“逻各斯”(logos),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哲学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严格地说理性是与感性、知觉、情感和欲望相对的能力[1]。A.N.怀特海认为,教育与科学是理性的两大功能。他认为正是源于对理性的追求才产生了教育和科学,大学作为教育的顶级建筑拥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双重特性,这也就决定了“理性”是一所优秀大学不可或缺的素养。作为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上承欧洲传统文化下启世界近代文明,对于世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教育发展历史上看,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往往就是人类探寻高深学问即理性繁荣的活动结果[2]。中世纪大学诞生伊始就以追求普遍知识为目的,将理性作为精神支柱,那么中世纪大学以普遍知识为目的的理性追求最初缘于何处?又如何和合而成?恩格斯认为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之中,几乎可以发现以后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3]。中世纪大学“理性”的最初胚胎和萌芽也正是源于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追求,而从古希腊哲学理性到中世纪大学理性经历了三个承接性非常强的阶段。

一、古希腊哲学理性:人类精神的普遍解释

《荷马史诗》开启了古希腊精神,它既展现了古希腊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体现出了他们的理智和智慧,而古希腊精神由激情向理性的转折则需要推至苏格拉底。古典时期的到来使得雅典成为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哲学在这个具有良好公民传统的民主社会中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世界是什么构成的、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而苏格拉底却不认为那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哲学应该致力于寻求普遍,应该摆脱感觉的干扰运用理性和智慧来获得真理的观照。“苏格拉底试图从自然哲学及其对物质的关注上升到真正的哲学,即探究万物的目的或终极原因的哲学。这是巨大的一步,一旦这一步跨出之后,我们就从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世界跃入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苏格拉底的重要性就在于他代表了这个过渡”[4]。他认为哲学寻求的这种普遍是通过“灵魂本身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从而“抵达真实的存在”,而通过这一途径则可以得到“纯粹的知识”[5]。他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学转向,在他的伦理哲学体系中,“真和善、知识和道德”是一致的,知识就是道德。对于雅典人而言,道德主要源于生活和常识,苏格拉底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他将道德变成一种具有普遍原则的知识,这种知识源于理性的思考,而正是因为理性的思考使得这一普遍原则得以实现。对于苏格拉底而言,这种普遍道德的权威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而理性的权威则需要他来全新塑造。这一塑造过程要求苏格拉底必须将所有道德评判标准立于理性的基础之上并用之进行检验,但是这样的行为却触犯了雅典的传统。苏格拉底不仅希望用理性的道德来代替习惯的道德,他还试图用理性去发现和接近神的智慧。在这一过程中他并未站在神的对立面而是用人的理性去追求神所拥有的智慧。然而,他的这一行为却使雅典人感到了理性对希腊宗教的威胁,而这些最终导致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他试图向雅典人说明灵魂的重要性,告诉雅典人灵魂才是理性的、道德的自我。为了证明理性的重要他不惜在审判中对抗法庭的意志并最终为理性献身。苏格拉底追求的理性精神的权威未能被当时的雅典所接纳,苏格拉底之死是民主与法律的合谋更是理性缺失的结果。

如果说苏格拉底绘制的是一幅框架,那么柏拉图则将这这幅框架绘制成了一张蓝图。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触动尤其之大,他憎恨非理性的民主和法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践苏格拉底寻求普遍的理想。苏格拉底提出的“美自身”和“正义自身”是理念论的最初形式(尽管多数人认为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才是理念论的源头,但是苏格拉底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伦理思想,他将其深化为“美的理念”和“正义的理念”并最终构建了理念论这一体系。他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认为前者是变幻不定的、不真实的,而后者则是永恒的、真实的。在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中,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本来就客观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依靠的是回忆。柏拉图有一个形象的“马车之喻”。他认为人类的灵魂由欲望、理性和激情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是马车夫、欲望是劣马、激情是温驯的马,通过理性的驾驭才可以达到“美”和“正义”的理念,从而发现灵魂中的永恒的真实的世界[6]。为了更好地让人“回忆”理念,柏拉图在阿加德米学园(Academy)的教学中尤其重视对理性的训练,他强调“反思”和“沉思”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培养人理性的能力从而使人实现对理念的认识。弗兰克・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柏拉图认为知识起源于理性而不是感性,他的理想就是要培养理性,灵魂不死的一面。”

柏拉图只是将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不仅做到了理性的至高无上还将理性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将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部分:非理性部分是“营养的灵魂”和“感觉的灵魂”;理性部分是理性的灵魂。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理性并通过理性来领导欲望,如果人失去理性任由欲望控制则降低为动物。他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论断将古希腊哲学的理性推上了巅峰。亚里士多德不再将理念和物质世界相分割开,他认为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现象世界是可靠的,我们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以经验为基础加以理性的思考才可以上升至普遍科学。亚里士多德指出: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自身而言依存于他们的东西的科学[7]。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源观点正是由科学上升至哲学,在这一体系中具体科学成为了通向哲学的途径,哲学以具体存在为基础,这也成就了希腊哲学的主题――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形而上学”。对现象世界价值的承认使得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哲学联系起来,科学开始变得有了更高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不单是直接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而是与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普遍”、柏拉图宣扬的“理念”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相关联起来。现象世界不再是柏拉图所说的变幻不定、不真实的世界,而是真实的、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通过对现象世界的研究可以达到理念的世界。至此,亚里士多德赋予现象世界的价值使得理性得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理性蓝图的基A上完成了古希腊哲学理性的科学建构。

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肯定了人灵魂的理性价值,理性成为普遍的论证原则;柏拉图在理念世界中将“理性”定义为灵魂的驾驭者,“理性”成为与灵魂一样不死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在他们的基础上将“理性”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所构建的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将“理性”推至巅峰。哲学理性就是古希腊精神从关注自然关注物到转向人本身。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人,人是有理性的,人与世界是互通的,是互生互长的。这些进步无疑是伟大的。然而,无论是三者中的任何一个,他们的理性思想都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个人理性时代对理性的意义、内涵及存在价值的诠释主要依靠的是个人的理解,对理性思想的传播和使用也是依靠个人的力量,“什么是理性、理性价值如何、怎样对待理性”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不同的标准使得理性的传播和接受效率变得十分低下,要提高这些缺陷则需要将理性从个人上升到组织,直到奥古斯丁理性才由个人意志上升到组织意志。

二、古罗马宗教理性:哲学理性对信仰的结合与服从

民主制度为理性提供了土壤却无法延续其自身的统治。公元前299年罗马开始入侵巴尔干半岛,公元前30年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的灭亡宣告了希腊的终结,理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其地位变得岌岌可危。罗马打破了希腊政治也打破了希腊的宗教,新的宗教想要在这片被理性光照土地上得到传播还需得到更多的支持。于是,在这里“理性”和信仰相结合了,“理性”找到了新的生存环境而信仰则找到了新的论证方法。美国当代哲学家J・K・费布尔曼认为,“斐洛是调和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圣经及理性主义和启示运动的顶峰。为了这一目的他选择了希腊哲学中最伟大的柏拉图,他这一做法为后世的神学家们树立了典范。普罗提诺首先遵循斐洛,调和柏拉图和希腊宗教;接着是奥古斯丁,调和柏拉图和基督教”[8]。

斐洛是第一个尝试融合理性和信仰的人,被视为希腊化时期犹太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和基督教神学的先驱。虽然他不是基督徒,但因为他的哲学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腊化,因此他被恩格斯称为“基督教真正的父亲”。作为一个坚定的犹太教徒,斐洛用寓意解经法来维护神创论的权威,他将柏拉图理念中永恒存在的理念解释为依赖于神而存在的理念,从而实现了理性和信仰的融通。他将《旧约:创世纪》中人类的创造和天地的创造类比于柏拉图的可感世界及可知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和神学的交汇。在斐洛的理论中,逻各斯(logos)等同于柏拉图的理念,但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种客观存在,斐洛的理论则将“逻各斯”视作上帝用于创造和管理宇宙的工具,它是介于人和上帝之间并依靠上帝的心智而存在。这一改变方式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成了更为神秘的主观唯心主义,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早期基督教神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斐洛将柏拉图和《圣经》联系起来难免有少部分会有一些牵强附会,但是从《圣经》中找出与柏拉图哲学的相关点,再用寓言的方式去解释,从而使柏拉图哲学适应《圣经》而为神学辩护,这一方法无疑是成功的。斐洛通过对柏拉图理念和犹太教“至高神”的改造将哲学和宗教相互融通起来,从而使理性和信仰各取所需,“理性”在宗教的庇护下得以保存,信仰则因为理性得以更好地教化众生。斐洛开创性地运用“理性”为宗教辩护,从斐洛开始无论是基督教哲学家还是犹太教哲学家,他们思考上帝的时候都遵循了斐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斐洛为理性和信仰的融合提供了榜样和楷模。

公元3世纪,早期罗马帝国的强盛已经不复存在,帝国内部出现了全面衰退,加上东北欧部落的入侵使整个罗马帝国岌岌可危。时代的动荡使得个人更加渺小,希腊时代的理性思想已经无法再观照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哲学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神秘主义的发展方向,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新柏拉图主义出现了。普罗提诺是这一流派的核心人物,他被誉为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天才,是晚期希腊思想史唯一能达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水准的哲学家[9]。尽管他说:“这种学说不是新的,从古代起早就公开宣布过了,尽管没有明确地展开过,我们只希望成为古人的解释者,并用柏拉图自己的证据表明,他们和我们有相同的见解”[10]。但是不可否认,普罗提诺的确将柏拉图的哲学向基督教更推进了一步。

如果说斐洛是尝试融合理性和信仰,那么普罗提诺就是将理性转化成了宗教可以接受的形式。普罗提诺宣称他哲学核心思想流溢说是源于柏拉图的,三个具有流溢功能的本体为太一、理智和灵魂,三者从高到低依次推进。“太一”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和思维,具有无上意志、原初性和不变性,是对柏拉图《巴门尼德》中“一”的深化;“理智”是“太一”的影子,具有“太一”的特性并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理智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灵魂是理智的流溢,拥有理性和独立性并可以跟肉体相结合,拥有“善”并可以永恒地轮回,这是对柏拉图灵魂理论的发展。在普罗提诺的体系中“太一”将知识投射给了“理智”,“理智”通过灵魂与人相结合,一切智慧都是源于“太一”,而理性的作用则是通过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去发现“太一”中的智慧。“太一”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它无处不在又无处所在,它无所不能又无所能,普罗提诺用这样的神秘主义来调和柏拉图和希腊宗教之间的关系使得柏拉图的理论为神灵的存在留下了空间,这一做法客观上促进了柏拉图主义与早期基督教神学的结合。流溢说的三大本体“太一、理智、灵魂”融合了古希腊哲学和东方的神秘主义思想,三大本体暗合了基督教教父哲学中的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一”学说。虽然普罗提诺并非基督徒,但是他对柏拉图主义的诠释为基督教教父哲学作好了智力方面的准备,无怪乎奥古斯丁说:“普罗提诺等新柏拉图学派的学说是最接近基督教的,他们只要稍稍改变一些字词和见解就成了基督徒。”新柏拉图主义改变了柏拉图培养理性的理想,最高层面不再是理性和灵魂而是“太一”,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太一”的存在为上帝留出了位置,理性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但是却出现了适应信仰的可能。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赦令,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并成为罗马国教。在罗马境内同时还存在着传统希腊宗教、摩尼教、异教等多种宗教,基督教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罗马想获得更多信徒就需要与希腊文化进一步融合,就在这时奥古斯丁出现了,他通过调和柏拉图和基督教填补了这一需求。

奥古斯丁出生在一个复杂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地位较高的异教徒,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曾多次改变信仰,直到最后皈依基督教。青年时期他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有过深入的了解,并担任过修辞、文学教师。公元387年奥古斯丁接受了安布罗斯的洗礼后正式加入基督教,他通过自己的学识开始了对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调和,早年丰富的经历和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他在从事这一研究时得心应手。和斐洛和普拉提诺一样他选择了柏拉图作为改造对象,他遵循了斐洛和普拉提诺的方式,在调和过程中接受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过将其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将《蒂迈欧篇》和《圣经》的创世说和神创论归为一类;将普罗提诺的流溢说中的三大本体与三位一体归为一类。托马斯・阿奎那在评价奥古斯丁时说:“奥古斯丁浸透了柏拉图学派的各种学说,不管任何时候,奥古斯丁在他们的学说中,发现了任何与信仰一致的地方,他就采纳了它,发现了那些与信仰相反的,他就改正了它”[11]。斐洛将柏拉图的理念转化成为神的意志;普罗提诺将柏拉图对理性的崇拜改造成了对神秘超验事物“太一”的崇拜;奥古斯丁将二者结合起来,普罗提诺的“太一”在这里转化成了上帝。希腊哲学之前所追求的理性融入了上帝意志中,上帝成为了宇宙中普遍真理和知识的化身。对普遍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在奥古斯丁这里转化成了对上帝的追求,追求理性就是追求上帝,理性不再由个人来诠释而是由神来掌控,信仰才是获取知识的前提,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的权威,个人理性转变为宗教理性。宗教理性就是将理性适时与信仰融通,用理性来解释宗教,同时宗教也保护了理性,二者在奥古斯丁那里相结合,追求理性就等同于追求上帝,理性开始服从于信仰,自此就意味着宗教理性的正式形成。

上帝成为了理性的化身使得理性开始拥有权威,也使得上帝为更多的人所信仰。虽然理性不再以单独的最高形式出现,而是成为了验证上帝权威的工具,但是理性精神却在希腊终结的危机中得以保留。

三、中世纪大学理性:宗教理解中质疑与自由精神的开启

公元476年~1453年,缺乏稳定政权的欧洲混乱无比,这一时期史称中世纪。动荡年代的人们倾向于向信仰神秘的宗教以求得内心的安宁,经过奥古斯丁改造后的基督教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宗教理性成为了教化众生的工具。公元6世纪左右,修道院开始创办学校,到9世纪,大多数修道院都办起了学校,12世纪初期法国修道院学校有72所[12]。在大学崛起之前的岁月,僧侣们一度成为欧洲大地上的教育主宰[13](P44)。基督教大大拓宽了公共教育事业的区间,尽管教授的知识只是一些粗浅的宗教内容,但是得益于理性与信仰的结合,教士阶层成为了当时唯一能够自觉保持自己理念的教育者。而正因如此,大学诞生的伊始普通教士和宗教改革家们成为了教育的先行者,他们的追求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理性的诞生。

自从罗马文明凋零殆尽之后,教士们几乎成为唯一占有并需要知识的阶层[14](P16)。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将教会与教育的亲密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定下来,自他开始教育改革成为了新教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后来加洛林王朝规定,帝国内所有的修道院和主教座堂都要建立自己的学校来培养年轻的教士。这一规定使得后来的智识革命得以在主教座堂学校中通过宗教渠道传播,这种理性思想最终成为了大学理性的启蒙。

公元11世纪欧洲历史进入了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是充斥宗教恐怖与升学悲观色彩的蒙昧时代;而在此之后,则是充满希望和活力、宗教热情洋溢的启蒙时代[14](P19)。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带回来了阿拉伯的文化,同时也带回来了原初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神学家们为了论证神创论,将基督教教义和新柏拉图主义进行了融合,然而这种基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融合必然经受不起逻辑的推理。中世纪后期人们越来越发现亚里士多德是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涉足的大多数领域是柏拉图所不能企及的,他在逻辑学上的研究也再次为人们所关注,这些关注的回归使得理性和信仰的融合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理性和信仰的矛盾在冲击了教父哲学的同时也为经院哲学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苏为经院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随着大翻译运动的蓬勃开展,希腊科学和哲学经典以及阿拉伯学者的注释被译成拉丁文,给欧洲人带来了新的思想。面对博大精深的异教学术,基督教思想家感到需要重新结合理性与信仰、协调希腊学术与基督教义。11世纪中期经院哲学与奥古斯丁神学的交锋开始了。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中,信仰才是获取知识的前提,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的权威;在经院哲学里,理性被赋予了对现有神学教条进行评判和修正的责任。这场交锋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唯名”的确甫一现世便在教会的恐慌之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同样难以摆脱的是,其一开始便被判为异端的命运[14](P31)。这一境况直到阿贝拉尔时代的到来才得以改变,他最终确立了“唯名论”最全面的表达形式,并且开始替代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阿贝拉尔穷尽其一生致力于扫除笼罩在三位一体论上的神秘主义,他主张将一切的事物都用理性来检验,他认为教会之所以能被接受不是因为理性服从信仰而是信仰应该符合理性。尽管他仍然两次被批判为异端,但毫无疑问,阿贝拉尔是当时最杰出的哲学家。他的论断深刻地影响了接下来的时代,他在巴黎的教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巴黎大学的产生和兴起。在阿贝拉尔的影响下,全欧洲的学生走向巴黎去学习知识,这一过程持续了一百余年,他将巴黎变成了毋庸置疑的欧洲中心,他向世界贡献了一所原型大学――巴黎大学和一个伟大的教师工会,这一切的成就皆源于他对理性的追求。至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理性萌芽于巴黎大学。

随着大学的相继出现,教会开始关注到了大学的存在。经过了与经院哲学论战后的教会对自己理性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教会希望通过大学来为自己培养人才,以保障自己的权威。教皇帮助大学摆脱了教会和世俗的地方政权的控制,并核准大学的自由与豁免,同时在某些方面将大学置于罗马教廷的直接司法管理[15](P63)。13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获得了教皇的特许权,这就为大学争取到了最重要的两个权利――自由和豁免。自此以后,虽然教会试图对大学进行控制,但是其行为却再也无法取得成功。从阿拉伯带回来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知识的模式,这一模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以本体论和宇宙论为终结。虽然这一学说与基督教教条大相径庭,教会却再也无法阻止这一学说进入大学了。海斯汀・拉斯达尔指出:在1235年前后,巴黎大学便解除了有关亚里士多德新学的禁令,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唯一被禁止阅读的书籍[13](P106)。13世纪中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神学家中获得了承认,阿维森纳建立了一个介于奥古斯丁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过渡学说[15](P74)。这一学说巧妙地避开了对理性服从信仰的指责,并将创世说和知识进行了理性的表述。托马斯・阿奎那学习了这一方式,他将当时最具时代特色的思想和教会的精神信仰相融合,并构建了一个能妥善安放宗教和科学的框架。他相信宗教应当是理性的,这种理性是为了照耀上帝创造的世界。他的重新解释并定义了宗教理性,理性不再从属于信仰而是解释和定义信仰。时至今日,他的思想仍然有助于解决基督教信仰理性化的问题。随着大学对教学内容自的不断扩大,大学理性思维的能力日渐增强,托马斯・阿奎那学说在教会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扫除了理性领导大学的最后一丝障碍。在作为巴黎大学当时士人之一的托马斯・阿奎那占据主导的时代,理性的地位与信仰是平等的,这从他的别具一格的《神学大全》写作手法可窥一斑。当时的大学可以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很自然地置于理性的保护之下,以求得生存空间。可以说,此时大学理性在巴黎大学诞生了。大学理性唤起大学里的人们对于理性思考方式的关注,开始用理性来解释和证明信仰,将理性思维方式应用于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自此,沉淀了上千年的理性精神在与大学结合后一发而不可收拾,首先是启迪了接踵而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然后是影响历史的科学革命,大学理性以其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对知识的纯粹追求在历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阿贝拉尔对“唯名论”的解释冲击了宗教理性并带来了巴黎大学的兴盛,奥古斯丁神学在与经院哲学论战中的落败为大学带来了自由和豁免权,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托马斯・阿奎那学说在大学中的兴盛帮助大学理性从宗教理性中分化出来。中世纪大学理性启蒙于经院哲学对传统宗教理性的质疑,成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托马斯・阿奎那对宗教理性的调整,重视自由的理性追求和学术研究构成了中世纪大学的精神内核。大学理性从阿贝拉尔到托马斯・阿奎那经历了一个由被动产生到主动进化的过程,最终成为了中世纪闪耀的“光辉”。

结语

美国学者艾伦・布卢姆说过:“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16]。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大学理性。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深入,随之而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审视现代大学的使命?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现代大学的时代精神?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调和大学的保守与超越?这一切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回到大学理性精神的起源去寻找答案。大学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这种变化却是有迹可循的――运用自由的、理性的思维去寻找和发现真理,否则就不是大学。从古希腊到奥古斯丁,再到中世纪大学,虽然理性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其内核都没有走出追寻真理的范畴。大学理性虽然直接来源于宗教理性,但是其内核更加接近古希腊所追求的理性。

参考文献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五卷)[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239.

[2] 张学文.大学理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4.

[3] [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马恩列斯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4] [英]巴克.希腊政治理论[M].卢华萍,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2.

[5]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3.

[6]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5-170.

[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84.

[8] James,Kern,Feibleman.Religious Platonism: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Plato and the Influence of Plato on Religion[M].London:Routledge,2013:102.

[9] A,H,Armstrong,as,Edito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er Greek and Early Medieval Philosoph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7:95.

[10] 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27.

[11] Thomas,Aquinas.Basic Writings of St.Thomas Aquinas:(Volume 1)[M].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97:84.

[12] 戴本博,法琨.外国教育史(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8.

[13] [英]海斯汀・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在上帝与尘世之间(第二卷)[M].崔延强,邓磊,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4] [英]海斯汀・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起源(第一卷)[M].崔延强,邓磊,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本课设计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一级专项目标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本课设计主要是要实现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课设计要实现的目标还有: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一)、学生基础学养分析

1、学生学习过古代文明的地域分布相关内容,对本课所涉及的古代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准备。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知识,为学习本课的有关区域在空间的差异奠定了知识和观念上的基础。

2、学生已经有了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基本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和将要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分感兴趣。

(二)、学生学习设计思路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闭幕式的表演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情境。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开个好头。

2、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境是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探究时,学生要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记录发言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交流。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知道古代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了解古代希腊的文化和主要思想。

2、知道与古希腊同期的中国处于夏朝至秦前时期。了解当时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思想。

3、了解古代希腊与同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生活、文艺等方面的知识。

4、通过对古代希腊与中国的研究,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比较分析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新课程提倡的建构主义教学法。通过视频<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创设情境,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来达到本课的目标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开幕式上古今希腊文化的完美结合,在感受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的同时,体会珍惜本国文化的重要性。

2、通过古代希腊与中国的多方面的比较,在感受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要注意接受和欣赏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3、通过设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动,增强学以致用、努力为祖国文明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说明

片头展示进入情境教师课前播放有关有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金牌的喜悦场景。学生观赏并议论。组织教学环境,学生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视频导入引出主题(4分钟)先由学生说说雅典奥运会的有关情况。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段<奥运会旗交接仪式),播放中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录像中的执旗的人物分别是谁?学生回答:雅典市长与北京市长。播放完之后教师提问:当你看到奥运会会旗交到北京市市长手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引出课题:从雅典到北京。通过录像的演示,渲染一种充满自豪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5分钟)师:雅典代表哪个国家?〈学生回答:希腊〉北京代表中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希腊和中国的历史,大家说好不好?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两个文明古国的历史,这个好像是不可能的任务呀!所以我们要再来选择一下学习的范围。学哪里内容呢?师:雅典奥运会的举办是十分成功的,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提问:雅典开幕式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展现了古代希腊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文明成就。我们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大家说,好不好?通过两个文明古国的对照来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是多种多样的,文明本身也是多样的,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文明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文明内容表的主要项目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作用就是"抛锚"。使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国热情。

提供线索自主学习(16分钟)师:今天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古代希腊与同时期的中国。我们要通过比较双方文明的发展状况来研究。出示投影问题提示:1、我们现在可以在哪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回答)2、可以对照哪些方面的内容?:(投影显示)古代希腊同时期中国

时间范围公元前2000-公元前四世纪夏、西周、春秋战国

空间范围爱琴海沿岸黄河流域为中心

哲学科学、文学艺术西方文化之根建筑雕塑百家争鸣长城、文字

重要人物神话人物历史人物诸子百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3、要选取哪些资料?(学生完成自己小组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小组展示交流探讨(15分钟)

1、学生小组代表发言或展示研究成果,先明确两个文明区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上来看:古代希腊在公元前2000到公元前期3世纪,古代中国同时期处于秦朝前。展示世界地图,显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两个文明空间上都处在中纬度和靠近水域的空间。(提问:为什么?,回答:地理环境对会文明产生影响)古代希腊属于一种海洋文明,古代中国则是一种大河文明大陆文明。在时间上来看:大致都是出现在BC2000到BC200之间。引导学生回答:希腊文明是与中国文明同样悠久的文明。

2、学生继续汇报探究成果。请学生对文化成就的三个方面(哲学、科学、文艺)进行自由选择。根据学生选择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比较哲学方面成就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哲学成就的形成时间与两个文明在哲学上的不同特点。比如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相比较,时间上来看,都大致出现在BC600-400之间,哲学思想的关注点苏格拉底比较多的是关注人自身的思考,而孔子的思想则注重于治国理想。播放反映古代希腊哲学思想的雅典开幕式录像片断(文化1录像)。教师出示一枚铜钱,问:这小小的一枚铜钱上你可以看到哪些中国文化?回答:中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思想,中国文字,古代青铜冶炼技术,艺术。3、在比较科学成就时主要让学生来根据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汇报并谈谈对两国古代文明在科学成就上不同情况的看法。3、在学生汇报古代希腊与中国文艺方面成就后,老师介绍万里长城和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请学生说说奥运会会徽设计的成功之处。引导学生说出“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中国文化。通过交流,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把文明的比较引入到对中国文化的回味,在体会古代希腊文化的同时,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灿烂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交流感悟主题升华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请学生完成对本课的小结,引导学生:中国有着灿烂的文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同样也有着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尊重世界其他文明的成就,从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感怀,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视野和意识。

篇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冲破了黑暗时代的神学禁锢,找回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主义精神,赋予艺术作品以人文主义内涵。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新兴商业权贵们掀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权贵们提出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供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提倡世俗文化和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提供知识和理性反对愚昧主义。

具有蓬勃生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现实为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为代表的绘画‘三杰’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上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的科学态度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为后人树立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观察方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开创了一个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自然科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医学等取得了突破,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成为古希腊文明以来的第二个高峰。

一、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起源于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城邦。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根本原因。

意大利具有便利的海上交通较早发展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出现了新兴的商业阶层,以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尤为突出。他们为了商业目的,要求发展科学,改进生产技术要求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但却与封建神权的宗教政治体系产生了冲突为此他们提出了反对神学,提倡科学;反对神治,提倡人治等主张,人文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一社会和经济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生机勃勃的社会现实,为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机会。于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为代表的绘画‘三杰”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尽情地宣扬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倡导自由和平等。

其次意大利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化遗产,代表新兴商业阶层利益的人文主义者对之加以改造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创办许多世俗的城市大学,开设人文学科为人文主义的传播提另外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传入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以上所述在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促发了人类文明史上震撼人心又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

二、人文主义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应当说人文主义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它使文化艺术从神坛走向人间从神性回归人性它引导人们以理性来思考文学、哲学、历史、科学和艺术并赋予它们全新的解释,从而为近现代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根基。而人文主义对艺术的理性思考,表现在绘画方面则是迎来了一个群星璀璨的艺术世纪——十六世纪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科雷吉奥(可内乔)提香等一大批杰出艺术家的出现使文艺复兴达到了辉煌阶段。

然而,在众多大师面前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伟大的先驱——马萨乔,正是由于他在绘画形式上的大胆创新才引导了绘画史上一个辉煌的世纪.

1、马萨乔‘三要萦’

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三位杰出的先驱人物:布鲁内莱斯基(建筑师)多纳太罗(雕塑家)马萨乔(画家)他们是人文主义的倡导者。众所周知人文主义的典型态度便是否定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中世纪文化拋开古希腊、古罗马“神人合一”的艺术理念把神的‘人性’特征剥落使原本纯洁、高贵且具有亲和力的崇拜形象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人本身则被奴化成‘绵羊,,放弃肉体和精神上的自我完全皈依于虚拟的神秘世界。马萨乔等冲破这种理念的禁锢把人重新置于宇宙万物的中心,高度赞扬人的理智和精神;在实践上,他们打破以前的惯例把艺术以新的形式推向世人面前尝试拉近人和自然的距离。为此,马萨乔提出了著名的“三要萦’,正是他的这一带有强烈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所谓的“三要素”便是:

(1)朴素而厚重的写实主义

(2)以人文主义为基础高度赞美人的肉体和精神品质;

(3)运用中心线性透视法来处理人物形象。

马萨乔这一理论的提出正好迎合了新兴商业权

贵门要求稳定与和谐的心理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新兴权贵们为了树立权威,在政治上要求权力的心态必然影响他们对艺术的规范。所以他们给艺术设计了新的方针,大致归纳如下:

(1)追求古典式的完美造型重塑人的权威;

(2)忽略细节,着重把艺术的现实性体现在理想的结构之中;

(3)重新构拟宇宙的和谐结构,并表现为艺术;

(4)把以上的创作经验升华为一种普遍的创作规范。

新兴权贵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追求本身就有很大的社会意义正如艺术评论家胡塞尔所说:统治者力图通过艺术向世人证明,今天的确存在着一种普遍有效的、坚定不移的、不容触动的标准和原则存在着一个指导世界事物和人的行为的永远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方针。

可以看出,马萨乔‘三要素”既符合人文主义者对艺术朴实性、人性回归的愿望同时也迎合了新兴权贵们对社会艺术结构合理性的期待。而要达到这种愿望实现这种期待必须借助于新的艺术表现手法——透视法.

2、透视法雕塑精神的神秘手段

所谓透视法,也就是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用三度空间的理性思维来处理艺术作品的一种科学手段,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堪称是独特的发明。透视法成为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分水岭。正是这种技法的运甩从而使原本平淡的画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模拟现实,注重人性的表达,这是文艺复时期绘画领域对艺术的贡献无论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还是拉菲尔的《雅典学院》,都是运用这种处理方法来达到突显人的精神的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富有现实性,充满对人性的关怀。正如胡塞尔所说:任何完美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完美地反映它所包含的全部现实。”②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艺术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地赞扬透视法,艺术家们对作品神韵的追求其实与中国画对传神追求一样。

文艺复兴的斐然成就是在复古的基础上取得的,也即是越过黑暗的中世纪直接到古希腊、古罗马那里找源泉。而‘三杰”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正是在重回马罗、重回古典的基础上实现的。

3、古典与浪漫:殊途同归

古希腊神话艺术中对人性、对人体、对青春的高度赞美,直接影响了古罗马艺术的发展。所以公元三世纪左右基督教的兴起表面上看是反希腊艺术的,实际上仍然是以描述人的世界为主的。亚当夏娃、诺亚方舟等故事都说明了同一个主题。因此,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们提出要重新恢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传统,重新把人当作艺术描述的主线。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便是回归传统的体现。而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伟大时刻的到来则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先后到达罗马后在古典的基础上完成的。

就‘三杰”来看,达。芬奇和拉菲尔是比较倾向于“古典”的,而米开朗基罗的后期则倾向于‘浪漫”。先来看古典一支达。芬奇给人的印象便是有着近乎科学家的冷静他擅长分析,擅长冷静的思考常要求自己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上要达到绝对完美稳定的状态。如他认为完美的人体是丈量宇宙的尺度。这种理性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在用科学的、理性的分析来检查作品形式上的完美和精神上的感动。如他的杰作之一(最后的晚餐〉便是理性思考的极致这幅作品虽然无法看得很清晰,但仔细观察,仍不难发现他在构图过程中对人性的思考。他与安德烈。德尔°卡斯塔尼奥、多米尼科。吉尔兰达创彳作(最后的晚餐〉时注重氛围的营造不同而是通过加重对人物的刻画来表现作品深度的精神。他选择朴素而幽僻的背景,精心设计了一个对称的画面使画面上所有的人物有序排列而又紧密联系,并集中于一点——耶稣身上使他的庄严、安详、沉静与使徒们的激动、辩解、惊恐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他运用自己发明的“空中透视法”,13|(卜78)通过背后的三个窗子光线的折射,从而使画面的流畅性与和谐性效果更加突出。在刻画人物上,他运用阿尔贝尔蒂的理论:“精神上的活动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展现但动作不能过分,要恰如其分。”①达。芬奇在《绘画i论〉中也强调:一个好的画家必须注意绘制好两个主要对象:人和他的精神面貌。”131(U69)达芬奇正是通过对传统宗教故事的解读,以理性的思维、科学的分柝把现实与古典紧密结合,使信仰在突破神学禁锢的樊篱中后更加稳定。

而年轻的拉菲尔虽然同时向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学习,但更多地是揣摩达芬奇技法与传统题材的巧妙结合。他也很重视‘古典”,不仅在构图上讲求均衡、层次、和谐而且注重表达的节奏感。如其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雅典学院〉便是一例。在这副作品中,他注重严谨与细腻清新和自然,通过对人物的层层渲染,对布局的和谐处理表达了人类追求真理的永恒愿望。当然在后期他也受到米开朗基罗浪漫手法的影响也大胆在作品中表现‘悲剧性风格”,深刻刻画在时代激变中人的各种形象

“浪漫”一支属于米开朗基罗。但他也只是在中年以后才在作品中大胆的加入非正统的、更富有想象力的形式或手法来造型激动人心的作品。因而被认为是倾向于浪漫的色彩。如他在创作六件‘奴隶’雕像时便运用大胆的夸张、变形来表现人物的扭曲和抗争。而其最富有代表性的、在绘画方面浪漫色彩表现浓重的便是晚年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最后的审判»。在这幅作品中,米开朗基罗赋予画面强大的“律动感’,把人物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描绘了人类在信仰中的圣洁与沉沦。

当然严格地区分‘古典’与“浪漫’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不合适的。“古典”宣扬的是理性、是分柝“浪漫”昭示的则是激情和放纵但无论是“古典”还是‘浪漫”,其目的都只有一个也就是拉近形象与精神的距离拉近神和人的距离把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放在艺术的中心地位。这种坚定不移的标准和原则表达了艺术对于永恒信仰的追求也恰恰反映了艺术背后的力量——新兴权贵们对于权力永恒性的表达。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中西美术;审美理想;绘画创作

中西绘画的差异根植于两个文明系统中不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绘画总体上倾向于写意,西方绘画总体上倾向于写实。要说清楚本国美术的发展,不可能不涉及外国美术。同时,为了说明本国美术的特点,也需要同外国美术相对比,这种对比不一定是明比,而是意识到本国美术与外国美术的不同之处。通过不同民族间美术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一些普遍的美术理论问题。

1中西古代审美理想的异同

从先秦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了解到儒家思想是汉文化不同与世界其它民族的基本特质。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认识首先要从对儒道思想的认识作为开宗。儒家理想人格的形成是把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的形成,“克己复礼”而“成教化,助人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使得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外在的约束转化为自在自觉的遵守,实际就是要求艺术的情感须自觉的由道德伦理来节制以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那么道家的审美理想是什么呢?“夫虚静恬谈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明确了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体验中,人的精神将从实用、利害、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本应与自然一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里真正的美是一种大美至美是天地之美,宇宙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质朴、自然、恬淡之美。这些思想不但内涵丰厚,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对中国书画美学产生极大影响,为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以类取之,以虚带实,以实带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情理统一,物我和一。

对照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造型艺术就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自然界事物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通过比例、对称、完美、表现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物体美的认识到集体的、全部的美的认识,从美的形体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一直到彻悟美的本体。由此,在对和谐美的追求过程中有了“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构成长方形比例协调感的“黄金比”。人体美同样取决于不同数之间的比例和谐”。[1]从希腊神话到希腊雕刻,大量雕像也佐证了艺术对真实物象立体性的模仿和美化。比较中西美术,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审美的“心理”方面,那么西方则重于对象的外在形式,关注“美”与“真”的联系,把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过程。

2中西绘画创作的观念和思维特征的区别

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古人认为,自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2]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晴、雨雪。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但光有模特还不够。画家必须深入学习人体解剖,甚至自己动手去研究,随着西方科学的进步发展,人体透视学与人体运动解剖学进一步帮助画家创作更具生动性和挑战性的人物绘画。对比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在既无人文科学环境的支持,又无内在观念思想的帮助下,大致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造型不准、解剖不对、不画人体的原因了。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目标和追求是“美”与“恶”的分辨,“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形成传统,彰示后世,中国人物画的这种追求使得它和西画表现真实准确的美在造型要求上突显区别。这里绝无对中西绘画褒贬评论之意。而只有认识到中西绘画的各自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背景之后,我们会发现,西方绘画的物质性、再现性,相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性、表现性之间的巨大差异了。

3中西绘画比较的意义

中西绘画比较欣赏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其价值在于,其一,使受教育者得到美术文化意识的培养。美术的发展历程体现着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其外在形式具有物质性,而创造方式和水平又体现着审美的精神性,美术文化所包含的这些东西需要挖掘和揭示。其二,人文精神的陶冶。虽然绘画欣赏不同于德育课,但以德育和文化成长为中心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绘画艺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欣赏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成为一个心理结构健全的具有审美判断能力的欣赏者。其三,绘画欣赏的再创造性。欣赏,表面现象上看是一个直观掌握的过程,实际上一件美术作品之所以流传,除了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品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欣赏者的主观态度。而这个过程必然渗透着欣赏者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内涵和精神理解,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意志,甚至欣赏者所处的时代特性,都会使得美术作品本身有新的开拓补充,甚至是重构,从而使艺术形象成为活的有生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

篇9

一、中国与欧洲文化的对比

1.中国文化是建基于黄河河谷的大农业社会,以“人本”的家族文化为主,“物本”的宗教文化为次。聚河谷而居,居有定所,多见人邻,少见树木。人与人的关系比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为密切和重要,社会的主要问题和兴趣是在于人而不在于物。生活复杂的大农业社会,必须分工合作,自然要建立一个有组织和有权威的中央政府。家族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个体有义务要支持整体的共同性,而整体亦有义务要照顾个体的特殊性。人是来自现实的祖先,必须对祖先负责。中国文化是强调整体、务实、内向、兼容、义务、约束、合作和相对性,重视对个人天赋欲念的自我克制和自我修养的人为能力,称之为“德”。人的问题只可以靠人自己去了解和处理,发展了人本的“人理(伦理)学”。无论从《易经》、《道家》、《儒家》到《诸子百家》等,都是以人本为基础来发展。特别是道家所重视以“顺其自然”人的“被动性”和“消极性”,而儒家则重视以“事在人为”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性有别于物性在于它的辩证特性: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好坏事,坏好事;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大治之后必有大乱等等相对而相反的大循环原理。

复杂的河谷生活,促使物的应用技术发展和发展的多极化。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属于技术上的发明,而不是原理上的发现。中国数学的发展也是以实用,而不是以原理为基础。中国(汉)文字和欧洲数学文字同属于符号文字。要描述和了解“人本事物”,促使中国文字学的发展;中国文字的对称和其他特性也可以用来推到人本的可能新事物。当现有的文字不足以了解新事物情况下,自然要创造新的文字。要描述和了解“物本事物”,促使欧洲数学的发展。而数学的对称其他特性也可以用来推测物本的可能新事物。不同系统的数学有不同的极限性。当现有的数学系统足以了解新事物的情况下,自然要创造新的数学。符号文字与拼音文字是有不同的思维逻辑。所以认识中国文字学的人要学习数学,是有逻辑上的优势。

2.欧洲文化建基于游牧文化。游牧人逐水草而居,多见树木,少见人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比人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和重要。生活的主要问题和兴趣是在于物而不在于人。由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并非人力可以改变和控制,认为所有自然现象都来自能力最高的主宰。摘食猎鱼的简单生活,各人的功能差别不大,分工制度弱,独立性强,自由性大,平等性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只有天,才有永恒的意义,倾向上天单极宗教的信仰。

欧洲文化是游牧文化和地中海内海文化(希腊逻辑文化、罗马帝国文化和中东耶稣宗教文化)的综合文化,以“物本”的宗教文化为主,“人本”的家族文化为次。它是强调个体、理想、外向、对抗、自由、权利、信仰和绝对性,重视发挥个人天赋欲念的自由和权利。欧洲文化在物质世界的“物性理论”发展,对人类物质生活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文化在人类社会的“人性理论”发展,

二、科学技术科技

科学是物质世界的了解,是一种思想系统,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思想活动,其探索的目标是“发现”。技术是物质世界的应用,是一种行动系统,也是一种事在人为的行动活动,其运作的目标是“发明”。早期的技术发展主要是靠尝试和经验,与科学的发展并没有一定的姻亲关系。后来的科技就是把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科学知识来改进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创新”。物理学是科学的基石。

三、物理学发展

物理学主要的兴趣是探索物质世界的基础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物理学是一门量化的学问,从事物理量的研究和它们之间的时空基础关系。不能量化的东西便不是物理量。萌芽时代:物理学的起源是来自古希腊时代(650—330Bc,雅典)的几个重要思想。

(1)自然现象是根据“固定的自然定律”而发生(赛勒斯Thales,俗称为科学之父)——定律概念和演绎逻辑。(2)要描述所有自然现象,数字是扮演中心角色(毕达哥拉斯Pythag0ras)——数量描述。

(3)要改变自然状态,必需有起因(柏拉图Plato)——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广泛含意。(4)物质的原子(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元素(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概念——物体结构的基本成份概念。古希腊文化是强调个人自由和思想系统的探索,奠定了基本的科学精神、态度、构思、概念、逻辑、原则和言语。希腊化时代(338—31B.C.亚历山大港):主要的兴趣在解决实用问题,知识分类及技术成就。重要思想发展有:(1)几何学定理的公理化(欧几里得Euclid)——演绎逻辑。(2)以地球为中心输送圆的均速运动为主,运转圆的均速运动为微扰,可以准确解释包括太阳在内的各行星在天上的运动。(3)物体“比重”物性的发现(亚基米德Archimedes),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密度”物性。

黑暗时代(30B.C.一1300A.D.):这是物理学发展a冬眠时代。(1)罗马帝国(3OB.C.一476A.D.):罗马人是实用民族,他们强势在军事,行政和工程,而不在学术和科学。大量收集和发展希腊哲学思想,而很少有原始的创作。为了要准确解释以地球为中心的行星运动,增加了偏心圆的微扰(托勒密ptolemy)。(2)中世纪(476—1200):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宗教和封建的封闭保守时代。研究希腊哲学和科学的中心便转移到阿拉伯和波斯。(3)(1096—1270):二百年运动,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伊斯兰的优秀文化开始对欧洲人开放。

复兴时代(1300—1600):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经历过的浩劫之后,欧洲从一个保守封闭的教条社会转入一个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文艺复兴时代,由神本回归到人本。文艺复兴使欧洲恢复对人,人的成就和人的世界的兴趣。文艺复兴把欧洲从一个较为落后的社会在五百年内,先后超过伊斯兰和中国社会。

1.机动力学(Mechan0dynamics)

从希腊时代到黑暗时代这一千六百多年,物理学发展的主要兴趣上行星运动。发展以数学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为基础,均速圆周运动为核心。到了复兴时代,以既定的数学基础来了解观测的事实,改变为从事实去寻找事实背后的数学原理。由实是求事改变为实事求是,由以数学为基础改变为以物理为基础。

(1)天上行星的日心椭圆运动的发现(开普勒Kepler,1571—1630)和地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及抛物线运动的了解(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椭圆和抛物线非均速运动的发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是欧几里得几何不能解释的现象。除了物理现象的突破外,更促使后来十七世纪解析几何的发展(笛卡尔Descartes和费马Permat)。

(2)机动力学的诞生:为了解决重力问题,牛顿(1642—1724)认为,天上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与地上物体的抛物线运动是同一根源,及推出它们之间与地球中心距离的关系。他成功发现三个物体的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反作用定律。更由第二和第三个定律推出物体之间的重力定律。为了完成三个运动定律,牛顿创造了两个重要的物理量:惯性质量=密度×体积和惯性动量=质量×速度。同时他更创造了一条微积分的数学工具,来取代欧氏几何学的不足。牛顿运动定律的力只是与物体的变速度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3)牛顿动力定律理论的普遍化,以位能和动能取代外力和加速度:拉格朗日(Lagran—ge,1736—1813)和哈密顿Hamilton,1805—1865)。从物理定律推理到物理理论是符合从几何公理推理到几何定理的——演绎逻辑。

(4)牛顿动力学对随机过程的应用:麦克斯韦(Maxwell,1831—1879),玻耳兹曼(Boltzmann,1841906)。19世纪未,机动力学已发展成为宏观物质世界一个完美的理论:完整,合理和前后一致。

2.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电磁现象虽然是人类很早便发现的自然现象,但到了十六世纪才开始从实验中取得量化的结果。

(1)电磁相互作用的关系:库仑(Coulomb)电荷与电荷和磁极与磁极的相互作用,奥斯特(Oersted)磁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安培(Ampere)电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法拉第(Faraday)电荷与运动磁极的相互作用。2)法拉第提倡电磁的“本地作用”来代替“超距作用”,导致“电磁场”物理量的诞生。

(3)电磁学的基本定律:根据电磁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以电磁场为基础,麦克斯韦完成完整的“电磁场定律”,相当于牛顿机动力学中的物体重力定律。后来洛伦兹(Lorentz,1853—1928)更进一步完成电荷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电磁场力定律”。“辐射反作用力定律”也是电磁学一个基本定律,只是直到现在,符合逻辑的定律还未完成。

(4)带电粒子动力学:洛伦兹的电磁场力是一个与速度有关的力。只有速度为零的情况,才适合牛顿的动力学系统。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896)采用牛顿动力推出电磁场力在速度为零的情况,再用洛伦兹惯性变换,把速度为零情况的结果变换到速度不等于零的情况。结果推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力的洛伦兹动量=v×牛顿动量。v是洛伦兹因子,与速度有关。FL=d(vp)/dt。相当于牛顿机动力学中的物体第二运动重力定律爱因斯坦后来把这方面的理论改称为“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以微分几何为工具,爱因斯坦用演绎方法建立他的重力场论,称为“广义相对论”。可以说是一种重力场的电磁化。到这个阶段,除了辐射反作用力定律之外,电动力学基础的探索已基本完成。

(5)电功力学定律理论的普遍化:相当于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对牛顿动力定律的理论推广和发展。

(6)电动力学对随机过程的应用:无规则电磁场的统计特性的发展。其结果应该符合量子力学和量子动力学的结果。简而言之,机动力学的发展是以动力的基础来发展作用力,而电动力学的发展却是以作用力的基础来发展动力。欧洲从牛顿到麦克斯韦这个二百多年的物理学发展时代,正好是欧洲从巴哈(Bach)到华格纳(Wagner)的音乐发展时代。这是欧洲自从古希腊时代以后,一个重要的思想创新时代。因此促进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的高速发展。

3.辐射动力学(Radiodynamics):辐射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

在19世纪未,出现了三个有关不相干辐射(随机性电磁波)与物质作用的物理现象: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这些现象无法用决定性(Deterministic)的电动力学来解释。到二十世纪,也出现了与辐射作用有关的三个物理现象:离子体,核子一基本粒子和激光(决定性电磁波)作用。这些现象激发了物理理论的发展。

(1)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Planck)创立“量子”的新物理概念,成功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后来,爱因斯坦和玻恩(Born)分别用量子来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

(2)量子力学:在数学的基础上,由海森伯(Heisenberg),薛定谔(SchrOdinger)等所发展的量子数学系统(量子力学),不但可以用来了解原子物理现象,也可以用来了解分子物理现象。

(3)基本粒子物理:基本粒子物理实验观察的新结果,促使大量相关理论的发展:量子电动力学,相对性量子力学,杨一(Yang-Mils)场等,其中杨一米场有更突破性的广泛意义。

20世纪的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1)物理学发展已由宏观的物质世界转入微观的物质世界。由以物理为主导的思维转回到以数学为主导的思维。微观物质世界发展了两个很矛盾的物理观点:在原子分子的领域,越基本的状态,寿命越长,能量越低;在粒子的领域,越基本的粒子,寿命越短,能量越高。(2)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心已由欧洲社会,转移到没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美国移民社会。美国文化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物质为重的实用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化的罗马帝国文化。

四、中国文化与未来科学发展

虽然科学的发展是源于古希腊,但亦需要通过欧洲各种不同的文化时代,才可以孵育发展出来。欧洲文化对科学发展的优点可能已经到了饱和状态。科学思想发展的进一步突破,必须要有新的文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对人理思想发展虽然是一个有五千多年的旧文化,但对物理思想发展却是一种很新的文化。中国复杂而辩证的人理思想,吸收和结合欧洲简单而演绎的物理思想,必定融合成为一种新力量,把科学发展推到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生命科学,医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由复杂系统去吸纳简单系统易,由简单系统去吸纳复杂系统难。中国文化是一个黑洞文化,善于把吸收的外来文化中国化。例如:印度佛教转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和欧洲社会主义转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来文化中国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要再进一步的创新突破,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篇10

张力,原本是物理力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物体所能承受的拉拽力。大自然中各种物象形态的形成,往往都是物理力的运动,如扩张、收缩、变化等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痕迹。而人的视觉正是将这些大自然运动力量的各种造型、曲线、轮廓等形式所产生的物理现象转化成为一种视觉的张力。物理运动是完全能够做到给那些能够呈现出它们的力量和轨迹的形状以生命感的。 人的审美心理根源是来自于对客观自然的认识,因此,视觉张力的性质与心理运动力、客观物理运动力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体育海报设计中体现的张力差异性有多种类型,如形状的差异性对比,黑白的差异性对比,虚实的差异性对比,繁简的差异性对比等等。在每组对比中,又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些丰富的对比和变化都包含在体育海报的视觉设计内容中。只有充分理解和研究张力的差异性以及对人产生的视觉心理作用,才能够对具体的设计内容有很好的把握。

体育海报中具象表现主要还是以人物的运动造型为主。而具象的运动造型,从渊源来说,莫过于古希腊写实风格的人体雕塑艺术了,其富有美感的写实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古希腊的文明不仅创造了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也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写实逼真的造型也被用于现代奥运会的视觉设计中之中。

早期几届的奥运会体育海报设计突出了对人体造型的表现和刻画,以各种胜利的、运动的姿态展示着人体的力量与健美,是运动员精神的生动写照。其中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海报中,在奥运五环上方是一个手持铁饼的男子雕像造型,和米隆的青铜雕像《掷铁饼者》极为相似。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奥运主题雕塑之一。表现的是一名运动员掷铁饼瞬间的运动姿态,有着强烈“引而不发”的视觉张力感,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它仍然是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贡布里希曾经对这个雕像有过分析,分析中强调了对于观赏者角度的重要性,尤其是观赏在较不完整、较难以看明白的侧视面时,速度和运动的印象更为强烈。这种表现手法暗示着存在缩短被再现瞬间的时间跨度而又同时加强运动效果的可能性。《掷铁饼者》及其它古希腊雕塑具象写实的艺术形式对那个时期体育运动和体育视觉设计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也成为早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经典形象。

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以及摄影具有的写实、逼真的特点,这种新的技术在六十年代以后被很多设计师广泛地应用到了广告设计领域。东京第18届奥运会海报设计,是运用具象写实的摄影方法在奥运会体育海报设计中的最好体现。海报中,日本著名设计家龟仓雄策采用非常写实、逼真的运动员造型,表现了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最后冲刺的一瞬间的定格画面,准确地抓住了各国运动员瞬间的丰富表情和姿势。海报中运动员身体前倾的动势,极具运动感和力量感,和画面下方简洁、色彩跳跃的奥运会标志,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差异性对比,充分地体现了海报的视觉张力。海报中的国际设计风格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使日本设计师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在体育海报中运用人体美、运动美的表现形式,不仅拓宽了艺术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也是对人性本原的深刻理解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海报设计,也是充分体现了具象表现手法的视觉张力。如在《活力北京,超越梦想》的体育海报中,用体操写实的瞬间镜头表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具有力量感和人体美的造型。背景是以如意、祥云、绶带结合而成的核心图形。海报中丰富的视觉层次和飘逸动感的核心图形以及写实的运动员造型,形成了主体与背景动势的呼应,以及虚实相间的差异性对比。整个海报中既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又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在北京奥运会另外一组体育海报中,同样是具象写实的运动员造型,背景则是以篆书为基本形式的体育图标,海报中表现的是篮球运动,带有光影效果的背景上,体现了运动员比赛精彩瞬间、英姿勃发的形象。背景带有五环色彩和动感的线条,以及具有象形文字特点的体育图标,又像是运动员的影子一样,和主体造型形成了一定的呼应关系,形成了极具动势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当然,在具象的体育海报设计中,也不完全都是写实的,具有简洁形式表现的设计也是很多的。如2006年都林冬奥会海报,简洁的造型和抽象的图形的结合,是从体育图标变化而来的。在这一组体育海报中,明快的色彩对比和具有动感的线条,构成了丰富的效果。虽然运动员造型表现的只是局部,但是不影响对其运动的项目的识别。

篇11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对于同一个对象,中西医采用的是极为不同的技术手段。比如中医的脉诊规定了三十几种脉象,每一种都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再如中医描述的许多症状,诸如"背寒如掌大"、"项背强几几"等等,在特殊情况下,往往具有关键意义。可是把这些脉象和症状资料拿到西医系统里,则多半是难于理解的,因而也就难于被西医采用。因为这种诊断技术在西医的文化系统中得不到有意义的解释,无法在西医体系中得到认同。反之亦然,西医的望、触、叩、听和理论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分辨能力日益提高,可获得大量临床资料,这些资料对西医而言,其诊断意义是十分清晰明确的。可是如果把这一套临床资料,如化验单、超声报告或断层照片等送给一个纯粹不了解西医的中医师面前,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对这一套临床资料能进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处理吗?显然不能。

那么这种现象是单单的技术差异造成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有哪些:中医学对技术的认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特别强调知识和操作规则,每每把它视作要素;如《内经》中便把具备一定医药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出色的行医者称为"上工";而把那低劣的,"诊不备三常,疗不慎五过,不求余绪,不问持身,亦足为粗略之医"者称为"粗工";二是技术也包括从师学习而获得的,或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能力和方法;故倘若"不终师术,惟妄是为,易古变常,自动循已"(王冰语,见《素问o徴四失论》注),则常被斥之为"妄作杂术";三是基本不包含物化的手段。西医学的技术观念与中医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较少地含有理论、知识规则的成分;二是继听诊器、注射器、手术器械等诊疗物质手段和工具的发明及应用之后,对技术中工具和设备的地位及其作用就日益加强,今日之技术越来越成为科学理论物化的结果;三是技术中的经验、技能、规则和方法不再只是贮存于人脑中,而是以电子计算机等设施进行物化的"软件"了。

由此可见,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是很大的,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并不能责备中医师不懂西医,或西医师不懂中医,即使通晓中西医的人,在处理中西医各自技术获得的诊断资料时,也是分别运用两个技术系统去操作的。那么构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技术的差异是表层的,不是主要的和本质的。因为医学不仅是实用技术,同时也是社会文化。技术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成分,不但不能脱离文化整体,反而要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和支配。技术只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它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总是接受某种文化指令的产物。由此,不同类型的文化,便支配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根据这一原则,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本质上是由中西医文化差异决定的。

中医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使中医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文医学特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欧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代中国,一面为大海所围,另一面被高山峻岭、戈壁荒漠所隔,这一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互隔绝,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学术思想可以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中持续地发展,而不至于中断或异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既有一脉相乘、独立完整、日臻成熟、内容积累极为丰富的一面,又具有相对封闭、创新能力较弱的一面。广义而言,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乃至后世余绪,大多出自殷商时代的巫史文化,大都尊崇自然力,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不可违逆;各家学说又多崇尚权威,易于调和;推崇祖先"慎终追远";重人伦礼乐而轻自然事理;重思辨顿悟而拙于逻辑论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求实精神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成为了中医理论的灵魂。

希腊学术是西方医学之母。在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公元前就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地区有着频繁的沟通,加之战争接连不断,民族的大批迁徙、杂居,使各民族文化处于经常性的交汇、融合和替代之中。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的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很强,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不同学科的成就,这些特征是促进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自13世纪的罗杰尔o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这些都给西医技术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近代西方医学中,原子论思想进一步演化成生物还原论,把宏观的机体活动还原为低级的物理化过程,并以后者阐释前者。另外,注重形态结构的特点导致西方医学始终把研究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作为主要任务。从古希腊的希罗费罗,到罗马的盖伦直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维萨廖氏等都体现了上述思想发展的一贯性。广泛运用实验又是近代西医学取得一系列长足进步的关键。

篇12

价内容;知识结构;评价对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2—0058—01

“全程式学业评价”是以发展性为原则,将学生学习全过程纳入学业评价体系,以开放式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完成学业,并获得能力展示机会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评价模式。九年级历史学习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一方面,该科目没有会考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为升学考试着想而造成单元课时学习内容过多,学生则会产生厌学情绪。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全程式学业评价”模式,并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实现《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并使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有趣、有益,从而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为评价内容,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全程式学业评价”由课堂参与(占20%)、开放式考查(占40%)和闭卷考核(占40%)三部分构成。闭卷考核属于终结性考核,由学生个体在期末独立完成。课堂参与和开放式考查属于过程性考核,由学习小组完成。课堂参与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纪律和学习积极性,开放式考查主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接受,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的变化等情况。这种评价模式,占用学生学习时间不多,形式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更重要的是,评价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努力。学生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参与,要取得好的评价并不难,况且即使一次表现不好,后面还有机会改进,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二、以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为评价重心,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由于学习过程和考核过程的结合,在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教材中的内容不可能全部讲授。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一些学生能看懂的内容留给他们自学;主体知识结构外的内容忽略;对于相似的知识内容,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重点讲授那些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线索,能够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容。如,教学《古希腊罗马文化》一课时,因教材所述内容简明易懂,教师无须多费口舌。但综观历史,这一时期人文艺术的发展与后来的文艺复兴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学习时如果只是关注斗兽场、雅典卫城等,就无法理解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什么要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汲取营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安排1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用15分钟时间展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成就——雕塑的有关资料;最后15分钟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信息,又摆脱了教材设计的束缚,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但完成了主要的教学任务,而且还留出充足的时间,用多种形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构建了开放式的知识结构。

篇13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信念等。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实际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的具体条件不同,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一、中西文化基础上的差异及成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的先秦时代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到公元前140年西汉年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诸子百家长期冲突的分割局面得到了整合,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即中华各民族成员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儒家思想成为传统社会的代表思想。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为全社会所尊奉的家庭伦理,成为维系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的制度伦理学。

地理环境的不同也是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方式是封闭式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强,除了天气、土地条件外,就是人的身体力量,从而形成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关系复杂的等级社会,它助长了个人对集体的依赖,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人际交往式的。以伦理道德、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儒学就是这样形成的。希腊地处沿海,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航海,所以航海贸易发达,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类型。商业交换对于文化类型中的平等原则有利,由此而形成平等、公正、民主的思想得以生存的环境。与东方文化类型相比,古希腊文化所创造的西方文明的自主、开放、具有开拓性精神、以商业经济为主等特征,代表了一种开放性的海洋文明。希腊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海洋是蓝色的,是开放的,从希腊文化中就有一种开放性一直流传到现代欧美,与东方大多数文明的陆地型、封闭性完全相反。东方文化地处内陆、沙漠,所以是“黄色的”。

西方文化统一的认同性是在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这也是西欧农牧,手工业社会历史变革在文化创新上的反映。新兴文化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摆脱了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关怀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这与中国文化之父――儒学(世事人生)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有“人情物理”的不同:中国儒家探求“社会和人生的具体性情”,西方文化重视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理性。

二、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和道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辩正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从中、西医的理论和实践上充分看出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是“辨证论治”,以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核心。认为人的各个部分器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某个局部的病症要通过对集体的整个调理,使用天地人相应相协的疗法。而西医针对人体局部病症,究其病原,直接深入到细胞、血液、人体生物分子、原子以及病菌、病毒。使用器械帮助诊断检查:“辨病论治”,问病开药。中西医诊断病情所侧重的不同点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制。

可以将世界文化粗分为三种: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中国人是属于反应型的,这种文化会优先考虑礼貌和礼节,静静地倾听对方的发言,并对不同的建议审慎地做出反应。而西方人多属于单线活动型和多线活动型,单线活动型是指那些用直线的方式制订计划、安排日程、组织工作,在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德国人和瑞士人属于这种人。多线活动型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和事情的重要性来安排时间,意大利人和拉美人属于这种类型。

出现的这三种时间观,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类,即中方和西方。中方文化的时间观也可用中国文化类型的思想观念来解释。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宗族之间的辩正统一。没有绝对的宗教观念,使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海纳百川,没有对于异教的排斥,使得中国文化不与其他民族对立,而易于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中国人会出于礼节的原因,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再发表看法。而西方强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文化精神影响着他们的时间观。当罗马的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后原来的希腊文化受到贬斥,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中已经有对当时希腊的神话和宗教的不满,但诗中仍然充满了对于基督教的虔诚之情。它把古代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放在地狱中,尽管知道这些人对于西方文化有巨大贡献。强烈的排他性在西方人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再者他们主张用理性和科学为工具对于自然客体的利用和分析,人类驾御自然、征服自然是它的目标。这样客观形成了以个性为代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不同的。他们强调自我与他人处于对立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子女教育的不同

儒教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人的姓名表示家族姓氏、辈分、名字、地位等。而西方首先是个人的名字,再是父名、姓氏。明显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的文化思想。

西方中“uncle”和“aunt”两个词语代表中国十余种称谓。这说明了西方社会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而中国人更注重血缘、亲情,社会关系复杂,伦理道德维系着社会。

中国社会是“礼仪之邦”,提倡仁义道德,父母与子女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子女说话稍不注意就训斥,甚至动用家法。而西方家庭父母与子女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更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

中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望子成龙”,从小灌输“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应试教育向来是中国的专利,用层层考试来选拔人才,培养精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力和财力,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和业余辅导班应运而生,接踵而至。从选择小学到长大就业、交友、结婚、抚育孙儿等,家长无所不问。而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要有独立意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观念的影响。18岁成年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父母管教较严,“玉不琢,不成器”。西方父母是超然性的包容和关爱,决不强求子女按父母意愿行事,给孩子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行为规范上,中国父母提倡仁、义、礼、智、仪。而西方文化中法律、法规要高于传统的道义,西方父母偏重于把“不要违法”作为教育子女的准则。

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和借鉴邻近民族的经验。一个民族所获得的种种发现、文化创新可以传给其他民族。彼此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各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就愈快。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时,可能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都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加强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到两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不同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相互交流的基础,才能增强双方文化的沟通、了解,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给予了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双方相互学习的机会。文化是没有对错的,重要的是在中西文化交往中,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将两种文化相互融合、互补、与时俱进,才能在商界、学界或是政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理查德•D,刘易斯著,关世杰等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篇14

关键词:中国红;色彩价值;现代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55-02

从人类学和文化学和意义上来说,色彩始终与人类的生产与装饰活动结下不解之缘,人类文明中色彩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印象与记忆,而是一种逐渐积累的审美经验,紧紧地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在一起。就象著名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所说的“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人类生命从最原始共有的色彩本能、色彩冲动中走出来,展示着人类一切色彩方向发展的能性,以及不同地域中人类文明进化成长的方向。”无疑,红色以它鲜明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涵向世界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对物化的色彩有共同的标准和尺度,但在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理解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产生的时间是不同的,且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美景视觉感觉和内心感受存在着千差万别,每个民族会以本民族固有的独特的视野去观察和欣赏色彩,久而久之,色彩感受与认知积淀为本民族的艺术审美意识。无论是日出日落,朝霞晚霞,四季变幻中的春、夏、秋、冬交替,从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白雪,美丽的色彩世界都会令不同民族的人们心花怒放,但对色彩现象的解说方式却迥然不同。加之每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在以其固有的方式遗传,形成了各民族的独特的色彩文化。

不言而喻,在艺术发展的历程中,“中国红”被烙上中华文化的痕迹。在中华艺术传承的轨迹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性,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民俗文化对它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解读“中国红”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红”的艺术张力和价值释放,并运用于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作用。

一、红色――艺术的生命力

艺术史表明,人类对色彩的喜爱首先是从红色开始的,在距今十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冰河时代人类学会了应用色彩,这是非常了得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人类开启了色彩认识的端倪。人类能从红土中埋着的尸骨被涂上红色的粉末发现人的血液流完生命就会停止,于是对红色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和原始宗教情绪,以至在身躯和脸上,包括在石器上涂抹红土和黄土,借以红色的装饰功能和巫术功能,满足审美与祈神的需求。

红色在原始美术作品上进行艺术表现的典范自然是著名的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壁画以红色、黑色、黄土色等色彩描绘着野牛,马等不同动物。虽然是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但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与了解,没有对色彩的把控能力,是很难表达得如此生动的。这些作品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疑彰显了红色的魅力。

红色在古埃及以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字塔、石雕、墓壁画及工艺品构成埃及独特的艺术世界。在引人注目的艺术中,色彩以它的独创性诠释了埃及艺术的真谛――以有限的色彩去表现无限的自然色彩。如果以现代装饰的视度和理念去分析评价,色彩的装饰尤为光彩夺目,而红色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著名的埃及的人面狮身巨像斯芬克斯的脸上残留着红色的痕迹,埃及人的风雅是以涂上红褐色引为骄傲和自豪。

同样是古文明代表之一的古希腊,其神殿建筑自然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它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文化价值。红色无可争议地成为建筑的主要代表色彩之一,陶立克式建筑其柱头常被涂成红色或蓝色,即使是在陶立克式的建筑经典----巴底农神庙前的柱石群雕上的连续图案也由红蓝构成主要的色调,可见红色是古希腊文化象征的色彩。红绘与黑绘是古希腊陶塑和陶器的色彩装饰特征,在装饰上大量使用红色,一方是色料制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显示希腊人对红色的理解与挚爱。

被誉为拜占庭艺术经典的壁画,红色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而在哥特式建筑中,壁画被彩色玻璃艺术取而代之。红色与蓝、绿、黄、褐等色彩组合构成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玻璃艺术色彩美。

总之,在西方的艺术中,红色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到巴洛克,罗可可艺术风格,红色是不能被遗弃的色彩,红色以它特有的色彩属性振动着人们的心灵。即使是在现代抽象主义的鼻祖康定斯基的作品里,还有风格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红色的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除了宗教的原因,应该说西方对红色的运用和表现,也与西方的民俗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不同的是,西方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东西方文化上的不同,与中国的民俗文化内涵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二、红色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彰显

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喜爱远在旧石器末期就开始了,北京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末进行装饰足以证明人类早期对红色的审美是惊人的一致。而在新石器时期,古代先民发明和制作的彩陶艺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彩陶艺术既是研究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民族部落生活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驳斥了西方学者安特生的“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彩陶艺术在造型,装饰方面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其图案造型既有原始的纯朴自然性,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达到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的最高水平,就其艺术性而言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其中有些作品非常精彩,特别是在陶器烧造工艺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使红色成为材料烧制后的转化色彩效果,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氏族部落的民俗文化已经有了崇尚红色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

在瑰丽多彩的楚文化中,古代楚人特别喜爱红色。这是因为楚国人自认是日神的远裔,火种的嫡嗣,其特殊的风尚是由于“日中有火,火为赤色”的说道所至,所以在楚国的民俗中崇尚赤色。《墨子・公孟篇》说:“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降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实际上“绛衣”就是赤色的衣服。因此,楚人的建筑和器物的色彩同样是以赤为贵,且这种尚赤之风,相继不衰。在楚国的漆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随葬用的辟邪,镇墓兽和虎座立凤。在这充满着神秘、古怪、凶险、壮美的形象中,其色彩装饰自然少不了红色,红色成为楚漆器艺术标志性色彩,为后人留下了异样深刻的记忆。集色彩技艺与礼仪含义集于一体的楚文化漆器,不仅类别极多,且用途极广,从家具、容器、饰物、玩具,到乐器、兵器、葬具、杂器无不包容其中。楚漆器造型异常独特,且简练舒展,造型的细节多以描绘来体现。漆绘的纹饰既有凤纹和龙纹,又有抽象性的几何纹。因楚为多泽之国,抽象性水纹也是常见的纹样,还有漆鱼。在这些艺术性极高的漆器中,红色无疑是其最具象征性的装饰色彩,谓之“漆器红”。

当中国历史上实现全国统一后,中国的色彩观更进一步受到阴阳哲学观的影响,红色在西周时期就被列入“五方正色”成为尊贵的色彩,而在秦汉以后此色彩观更加强调。因此,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对红色的使用都赋予了极深的社会意义,开疆拓土、国富民安、社稷秩序、祥瑞和谐…,红色成为一种特殊力量的象征。在民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其喜庆热闹的气氛都喜欢用红色去营造。足见红色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是一种吉祥、幸福、康宁的象征。

三、“中国红”的现代设计价值与文化符号作用

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感情使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活动时,无形中会有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实际上,每位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表达时,都会不自觉地受到本民族文化和色彩审美观的影响,使其设计作品释放出独特而强烈的艺术张力。这种影响还会对设计价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有意识的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红色元素去阐述相关设计的文化内涵,并让“中国红”形成有意味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相关的设计成果更具创新理念。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创意的表现主要是靠形和色来体现,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中,建筑外观的色彩往往具有巨大的视觉吸引力。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其创意非常独特,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结构,斗拱“夸大其尺”的设计处理一方面塑造了中国馆的外观,另一方面体现了把传统建筑结构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现代设计理念。因此,这一建筑方案在所有的参展国的场馆设计方案中是最具设计挑战性的。设计方案以斗拱的主柱结构支撑起巨大的建筑体量,同时考虑到内部展示空间的综合要求,实现了设计方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建筑色彩处理上,选择了“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但是由于拱斗结构的横梁(枋)不是处于同一立面上,所以相同明度和纯度的红色会产生视觉上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色彩学家进行了半年多的分析研究,根据横梁的空间层次对红色的明度和纯度进行处理,终于利用色彩的错视原理获得了理想的色彩效果。无论从建筑的那个角度观察,红色在视觉上都是同一的。“中国红”不仅凸显了中国馆的民族艺术风格,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红色的精神风貌。

在服装设计中,红色的应用不仅可以获得喜悦感,如红色的唐装,旗袍使人感受到服装中的民族性文化。红色更可以起到振奋人的斗志,激发进取精神作用。如2012年英国伦敦举办的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服造型生动、简洁、充满运动感。在色彩设计上,充分利用红色的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将红色与黄色,白色进行组合。运动服上衣的色彩设计运用对比,呼应,变化等方法,获得了极为理想的艺术效果,将中国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使中国运动员的个人形象和整体形象得到完美的表达,并将中国运动员的活力四射创造奇迹的拼搏精神呈现给世界。

其实,“中国红”已经在许多设计领域展现它的风采。例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国红就以鲜明突出的设计元素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无论是2008年夏季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会徽还是残疾人奥运会标志,红色以它巨大的感染力征服着受众者的心灵。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刘波设计的武术博览会广告招贴,在图形创意上大胆的夸张变形,运用空间和错视的方法,使图形充满运动感,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还运用红色将设计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设计例案繁多,不胜枚举。

所以,以“中国红”为设计元素进行现代设计时一定要研究其内在价值,只有深刻地认知“中国红”的文化内涵,才能从“中国红”中获得内在的设计驱动力,在设计表现形式上既有时代创意又能体现出“中国红”的文化符号性。切莫表面上相似而内涵上却相去甚远,以至形具神离。设计者只有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民俗有深刻的领悟,把对“中国红”认知凝冻为一种设计气质,才能将“中国红”的应用不断拓展到新的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