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课程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开设语文课符合中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形成主要是由办学的性质、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的办学层次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从办学成次来看,中职教育只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作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除了具有高超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优异的知识文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等,从而符合我国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其中语文能力、语文文化素质也在培养目标的范畴之内。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存在着缺乏素质的状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中职毕业生没有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与其他院校的毕业生相比较,中职毕业生在基本的文化素养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有些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工作,中职学生很难达到要求,只能望而却步。
2.从办学性质方面来看,在中职院校中,教师极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从我国社会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方面来看,其他中等学校与中职院校就其根本来说,并没有存在其实质性的差别。对于我国的中职教育,深受德国教育的影响。曾经的一位德国总理说过,德国经济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原因并不是职业教育为国家培育出了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人员,而是因为本国的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了许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从中我们得知,我国的中职的教育目标,不仅仅只是为社会提供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劳动力,而是应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来看,中职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的工作层次是生产、服务或者是管理领域的前线,属于这些领域的中下层,负责一些专业技能型的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处在中间地位,是上下级交流了解的桥梁,需要将上级的命令传递给下级,还需要将下级的工作情况报告给上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之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要求学生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高水平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对群众的组织控制与领导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技能,而想要掌握这些能力,语文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中职培养学生的目标中涵盖了学生对语文能力的掌握的要求标准,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必须开设语文课程,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二、中职生源的实际语文水平状况迫切要求开设语文课
近年来,由于中职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很大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语文方面的能力较差,不仅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的语文知识水平相差较远,就连普通的初高中毕业生的语文能力也难以相提并论。在写报告、论文等书面性文字时,经常会出现错别字、词不达意、歧义句、语句不通、词穷等现象,为以后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今,许多人已经开始为此担忧。由于缺乏基本的语文能力与素质,致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匮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对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公司在聘用高职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对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较高的标准。在面试过程中,许多中职毕业生由于表达能力不强、普通话不标准或者是对重点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而应聘失败。因此,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将人文教育和专业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是我国教育的未来趋势,是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开设语文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由于家长对普通教育院校的不断重视,生源的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的优势,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观念,拓宽语文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在语文课程中添加人文教育内容,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填补学生的文化素养空缺,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中职院校要重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法,交际,写作,阅读
自从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该大纲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交际,语境这一常见语言学论著的术语被引进了中学和高校的英语课堂。但有些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似乎淡忘语法教学,误解了“淡化语法”的真正含义,误以为语法教学可有可无,误以为讲语法就是不重视培养能力,因而英语课堂上,他们往往只注意书本上现有知识的传播,包括词汇的背诵、对话和课文的讲解,而常常一带而过或忽略课本内缺乏的有关句法结构的系统讲解。即使有的教师会在上课时讲解语法,但大多采用的是那种就事论事的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讲解和翻译模式,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或“雾里看花”的感觉。由于对英语语法重要性的忽略或语法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其语法知识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语言运用能力差等缺陷便暴露无遗。他们所写、所译的东西错漏百出,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为此,在新课标下英语语法教学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
一、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交际能力
交际语言教学观认为: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不可能像习得母语那样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因此,必须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对语法的学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著名英语教科书专家亚力山大也说过,交际法要求用语言做事,用语言做事就必须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去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要承认语法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又不能把它当成唯一可用的策略。章振邦、张月祥等人也认为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形式和组织规律,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据以组词成句,使语言具有明确的意义并能为对方所理解的一套规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就中国学生而言,希望不学语法便能牢固地掌握英语,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是不切实际的。
二、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写作能力
英语语言学家D. A. Wilkins说过:“如果没有语法就很难表达思想”。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学习语言的人要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才有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才能使写作更加规范和表达思想。笔者发现目前高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虽然在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词、短语,但真正到用的时候却词——词组——句子,不能连成一线,词不成句,行文不通,写出的句子令人费解,不是缺少就是多谓语,或缺少宾语,没有完整的句子结构,所以出现大量中国式英语。例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think English is important 。由于英语基础差,在英语文章中经常出现语法错误。中式英语,屡见不鲜。还有很多同学作文中的句子都是同一句式、长短相近,所用句型也多是些there be的句子,而且全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的单一顺序,缺少变化,读起来乏味、枯燥。
因此,笔者接手高三教学时,就着手系统地进行复习、巩固他们在中学所学过的全部英语语法基础知识,以弥补其掌握不牢之处,尤其是对那些语法基础知识差的学生,要加以辅导。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们的语法基础更深、更牢。反映在英语作文中,就是作文中的重大语法错误大大减少。
可见一定的基础语法知识对书面表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法知识越牢固,表达就越准确、越规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非常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
三、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
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整篇文章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阅读量增大,知识面拓宽,长难句增加。然而长难句是学生阅读的最大障碍,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长难句使得语法不扎实的学生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此时语法知识扎实的学生却能利用语法知识,抓住句子的主干,迅速理解长难句。例如,2003年高考英语试卷阅读C篇中有这样一句话:
First put forward by the French mathematician Pierre de Forma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theorem had baffled and beaten the finest mathematical minds, including a French woman scientist who made a major advance in working out the problem, and who had to dress like a man in order to be able to study at the Ecolab polytechnique。
此句共有 58个词,语法知识不扎实的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懂这句话不容易:但如果法知识扎实的考生能利用语法知识,抓住句子的主干,如主语、谓语和宾语,去掉定语和状语,这句话就一目了然,the theorem had baffled and beaten the finest mathematical minds。可见扎实语法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长难句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迅速理解整篇文章。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基础语法的教学,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语法是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写出正确、句式丰富多彩、行文生动流畅的文章,才能正确理解整篇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解析语法教学的困惑”《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年第12 期
课程是什么?对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打开任何一本课程论的书籍,满眼尽是对课程定义的分类罗列,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关注点阐述对课程的理解。那么如何理解课程?特别是如何理解成人教育课程?加拿大著名学者康纳利和克兰迪宁探索了新的课程解释,而且对于成人教育领域来说,这一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康纳利与克兰迪宁认为“我们可以将课堂比喻为一个师生互相讲故事的地方,通过讲故事而使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变得有意义,以此促进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听的越多,我们就越相信:课程改革的本质在于课程里生活故事的互动。”[2]可以看出,康纳利和克兰迪非常强调故事的意义,强调课程中故事的互动。“赋予我们的课程以意义的过程,就是我们经验叙事的过程”。[3]这种叙事课程是不同于理论学习、研究的另一种方式,它更关注于个体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其经验的详细描述,它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它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使课程学习从传统的建构抽象理论回归到具体、生动的真实生活情境与经历,从微观的真实情境中去理解复杂的课程意义。叙事课程是通过归纳的方式而非理论演绎的形式进行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学习者从课程中了解情况,产生疑惑,找出问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描述和解释,达到对问题的不断深入理解。叙事课程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叙事课程使课堂成为了叙事场所,学习者卷入到叙事学习中去,个体的故事被他人阅读和理解,引起叙述者和聆听者情感的交流。课堂不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枯燥的概念化、理论化的学习场所,而是一个充满情感交流的叙事场所。叙事课程中并非提供一种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种刺激,一种参照,一种可能,常常能够引发思想的碰撞,生成新的经验,为“听者”和“诉者”服务。叙事课程中可以再引发、激发思考,产生认同及共鸣,最后叙事就不会只是“你”的故事、“我”的故事或者“他”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故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解读同样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同”,也看到了彼此的“异”,看到了故事的另一种解读角度,也学习了认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对于学习者来说,打开了各自的触角,实现学习者之间思维的交流,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而非表面的知识学习,是触及学习者深处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交流学习,有助于成人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开放性的观点。同时,在叙事课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共创关系,不仅学习者之间,而且师生之间共创故事,获得故事意义。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的发生。
二、理解“叙事”
在“叙事课程”的概念中,关键是对“叙事”的理解。关于“叙事”的定义很多,但归结到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叙述”“故事”。叙事的形式有多样,可以是写出来的,也可以是说出来的,当然也可以是以其他的形式如舞台剧、歌剧、哑剧等演出来的,但是其最终的产物一定是一个有组织、有情节的文本。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可能叙述自己的故事,也可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故事。现今“叙事”已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叙事教育、叙事学习、叙事研究,这反映了“叙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关注。“叙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讲故事”,因为叙述背后体现了一种思维,是一个充满智力活动的实践过程,是一件既有困难又有收获的工作。[4]
1.叙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白描式的写实叙述者通过叙事,是想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看法、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平铺直叙故事,并不只是按照时间、空间转述事件。“叙事,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中的讲故事,而是对故事进行了多次选择以便有效地承载意义,以及严谨重构以便于结构能够有效地表现意义的‘叙述’”。[5]所以,叙事者的叙述只是构筑了关于事件的一种说法,而不是对事件白描式的写实,叙述是创造性的而不是描述性。
2.叙事是一个反思学习的过程在叙述的过程中,叙述者按照事件发生的一定逻辑展开,完整的、系统的呈现出来,其实是对众多的故事发展线索的重新整理。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故事的思考。条理化分析故事的众多线索,表明叙述是反思后的叙述,是经验的总结。同时,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要不断地去理清自己的叙述思维,原本可能模糊的认识经过叙述变得明朗甚至深刻,经过叙述意义凸显出来。叙述的过程有助于叙述者的反思,反思是叙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的思维过程,叙述激发了反思的发生。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而叙述就为反思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3.叙事使学习者获得某种建构意义在叙述过程中,学习者不仅仅是聆听或者叙述故事,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来获得新的理解,揭示新的意义,得到某种启示,使学习者获得建构意义。学习者在叙述过程中,产生了顿悟和感受,并且联系以往的经历,产生新的感受、新经验、新见解,获得新的认识,实现学习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探索、主动改变,极大地发挥了学习主动性,这也是有效的学习。
三、成人教育课程为什么需要叙事
1.两种认知思维方式的需要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理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认知由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表象图式的前运算阶段、运算图式的具体运算阶段,最后到形式运算阶段。在最后的阶段中,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形式摆脱了思维内容,可以对假设命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但是在将皮亚杰理论拓展到成人学习研究时,“一类研究则质疑为什么许多成人从来没有达到(或者好像从来没有达到)形式运算阶段。比如,据估计,在西方文化中,事实上所有成人都在具体运算水平上思考,也许有一半的成人至少某些时候是在形式运算水平上思考”,“尽管形式运算能力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皮亚杰的模型对成人是如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个人问题几乎没有提供有用的洞察”。[6]而布鲁纳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为逻辑科学模式,是哲学、逻辑学、数学和物理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目的在于给认识提供一种理论化的、形式化的解释,一种普遍抽象的例证。在这种模式的主导下,人们关注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理”与“逻辑”,;另一种是叙事模式,人们通常运用叙事的方式寻求实践的、具体的联系,关注事件展开的具体情节,而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压制生活的“情节”和“情趣”。两种认知方式没有认识程度的高低区分,都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但现今的成人教育课程似乎过分看重成人的逻辑科学认识方式,而忽略了叙事认知思维的重要意义,其实叙事认知思维与诺尔斯关于成人的学习假设具有重要的契合性。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个人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什么及我们被引向何方;其二,人类文化史。人虽然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中,但是通过各种途径汲取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故事,人类历史的故事也成为了个人理解中的故事。莫言讲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时提到自己小时候经常去听说书人讲故事,在高密老家听到的这些民间趣事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故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故事也构成了每一个具体的个体。通过故事明白是非,明白身处其中的世界。大仲马说:“人类中最大的谜是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是一项永远的任务,叙述自己的故事有助于认清自己,对自己的故事理解越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理解得越深刻。同时通过聆听他人的故事,与他人故事的沟通,实现他向学习,达到对生命意义的更深刻理解。而现在的成人教育课程忽视人的完整、具体而采用一套固定的规范的学科体系,必然会无视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一、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内容,国家颁布的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地提出:美育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以及使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审美,不仅要给学生带来审美的享受,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完美人性和审美情感。从一方面来看,我们需要以审美教育为途径,在教育工作的经验当中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审美,从感性变为理性的人;另一方面来看,审美自由是人们的力量和谐和精神解放所反映的一种最高状态。艺术教育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树立审美观、激发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地发展,避免受到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
二、艺术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当中的作用
对于艺术教育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为相关的艺术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是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哲学家认为天才就是成为艺术家的相关创造才能。即使能在科学知识里进行传授,但是对于科学研究就需要自己去探索。
第二是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从调查研究中发现,艺术教育可以赋予青年人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文明感,许多的例子都可以表明艺术教育能够激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根据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实施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获取艺术知识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学生们美好的心灵,才能有助于学生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培养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这些年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艺术教育中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如下:
1.在小学的素质教学中,艺术教育仍然是较为薄弱的部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国家和各级部门都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但?W校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学校对艺术教育更是随意置之,更有甚者在艺术教育方面还是处于空白的状态。这主要是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情感方面的重要性,缺乏整体的认识。
2.对艺术教育所投入的资源不够。大多数学校只是开展简单的美术、音乐、书法等课程,根本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远远不能达到培养审美、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教育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艺术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小学尚且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制度,其评价内容不完整,标准太过于单一,根本不能准确的对学生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尽管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了好些年,但是这些制度体系仍然需要进行完善,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建设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四、构建和完善小学艺术教育的体系
1.重视艺术教学带来的价值。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不单是能够为学生培养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以及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首先,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艺术教育的观念,认识到艺术文化是人类众多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次,把艺术教育在素质教学当中的地位进行提高,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和教师的重视,才能够使艺术教育工作广泛地开展。
2.对艺术教育所需的资源投入进行加大。首先,学校要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要把艺术教育的费用列入其中,而且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设施的添置、各项活动、各种奖励、场地和器材等。调研的力度也要加大,鼓励工作人员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透彻的研究,以得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并用于艺术的教育当中。教师的素质更要得到提高,提高其专业水平,才能使其为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
3.建立健全艺术教育课程和体制。首先,要对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和完善,如设置专门的管理领导,完善规章制度,确立评价标准,实施奖惩机制。把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起来,才能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技能操作、审美欣赏、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要保持平衡性、综合性,尽全力地满足学生们教育上的需求。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优化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授课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经常会组织公开课,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讲着,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互动积极,教师的授课都变成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讲着,学生却昏昏欲睡、索然无味,教师授课也毫无激情。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充满趣味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与学生在课上交流等。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氛围活跃了,教学方法用对了,学生兴趣激发了,那么就一定能收获高效的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拓展知识
多媒体是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产物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便捷、舒适,而且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今,它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将原本呆板的语文课本变得生动、直观、活跃、真实,而且还能有效联系课本内容和客观事实,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加深印象。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课本上没有涉及,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来拓展他们对于语文课程的认知程度,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课程,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并掌握最为实用的语文知识。
三、加强听、说、读、写的培养,增强能力
初中教育应当把"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围绕初中教育的特点,结合传授的内容,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结构化模式,在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在数学、语文、体育、美术等课程体系内构建"课程思政"系统。构建一种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的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协同育人,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仅仅要从大学抓起,初中教育也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和养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我国未来接班人的文化传承、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建立具有基础和规范的作用。
一、初中教育阶段需要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只有语文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才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对于数学、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与学生的思想意识的树立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不需要思政教育。甚至于有人认为初中生思想不成熟,没有必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初中阶段正是孩子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良好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正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养成,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陶行知先生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一个良好品德的养成是相对稳定的,终身都会起作用。
二、初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思想品德养成融合,实现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渗透,从不同角度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间接隐性的教育方法,将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起来,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传授了正确的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进行教育。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中学生面临各种利益的诱导很容易迷失方向,充分调动学校资源,发挥全部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既能够传播知识,又能够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目标。其次,融合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够赋予课程更鲜活的生命力。一方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鲜活的价值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所传授知识的价值观。文以载道,任何的知识都蕴含由一定的价值观。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学教师知道和掌握知识的来源和背景,深入思考课程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为教师传播知识提供了判断标准,为专业研究和指明了方向。
三、初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结构化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1
英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已有多年,不少省市由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教授,但仍有许多人在质疑其必要性,反对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师资薄弱,英语学习环境不利,年幼学生理解能力不够,进入社会的成人使用英语的机会也很少,等等。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我国仍然坚持不懈地推行英语课?本文将从课程论的角度讨论在我国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一、对英语的认识
中国人的母语是汉语,中国不似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中国没有第二语言),英语在这些国家是通用语,事实上,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门外语,它的外来性(外语不具有全社会通用的语言环境[1]和法语、意大利语、俄语等之于中国是一样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英语环境,更没有与英语相应的文化环境,英语本身更不承载本土的中国文化。但英语与其他外语又有所不同,首先,英语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广泛性是其他外语望尘莫及的。据Crystal[2]在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有5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6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十余年过去,英语的使用人数也必然日益增多。最重要的是,世界发达国家大多都能熟练使用英语,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等大多由英文记录,大部分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与英语紧密相连,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发达的当前,英语的普及更是空前。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外语,但这门外语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中国的发展当然要从教育抓起。
二、英语课程与学生发展
2011年国家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实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其后的高中和大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双重属性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英语课程的工具性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不仅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各项基本能力,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有促进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广泛使用的语言,学会并能够使用这门语言,从个人出发,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增强了其国内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从国家和社会出发,促进了国际交流,并且为学习到世界先进的科学与文化,促进国家和人类发展增添了可能性。
2.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理想的英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促进智力的发展与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前文提到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具有外来性,这个外来性决定了英语学习的外在性,即学生是在“零接触”的状况下开始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先行”于日常的接触与使用,学习中推理的成分大于归纳的成分[3]。因此,英语这门外语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学生为了学好这门语言,必须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各种测验、交流等方式得到评价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受到各种挑战,面临各种选择,这些经历有助于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机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成果前增强信心,促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并正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中去。英语语言本身的美学价值和英语课程承载的内容的美学价值也能促进学生发展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优美的英文诗歌、散文、戏剧等众多语言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英文这一语言的美,无数优秀的英文著作讴歌的高尚情怀、人性光辉等也起到帮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的作用。同时,尽早向学生介绍外语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4],英语课程的内容不仅展现了英语这门语言,也展现了英语国家的民族风情、烹饪风格、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在既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升华对本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人文性的英语课程能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表达或审视自身的信仰[4]。接受外国文化,了解其各种意识形态,有助于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去粗取精,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的现实是我国的英语课程对人文性方面不够重视,但是英语课程本身的人文性的确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英语课程执行者在这方面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英语课程本身,更不能由此质疑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 课题制教学;课题的层次性;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83-02
在中国大规模引进现代设计教育的近30年实践中,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逐渐向更强调互动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题制设计教学过渡。然而在课题制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往往会过度看中西方的教学形式而忽略实施过程,略显形而上的空洞和机械。笔者认为如果在课题设置中教师能按照渐进性、个性鼓励、信息汇总与修正的次序由浅入深分层次设置每个阶段的课题任务,将会很好的诱发学生主动进入到设计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中。
在课题制教学的课题设置上,要充分认识课题制教学的优越性,这样才会抓住重点,不让课题制教学成为学生眼中的作业制教学。在现代设计教育强调的美育、技能训练、创意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上,传统的讲授与辅导方式更多的会将学生导向被动的模仿、创新勇气缺失的方向。教育家阿普尔说过,“那些排除了过程、排除了事件冲突的课程,……学生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并形成对这些概念的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课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变化能力和发展能力[1],无论是单个课题的内容设置还是多个课题间的衔接,都要求其必须具有明确的阶段目的性、整体间的过程性,即课题的设置本身必须是有明确层次性和过程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中引入课题制才能真正解决讲授制教学的弊端。
在一门课程的课题设计上,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将课题分步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在课堂上,要坚决回避大而盖之的笼统性课题设置。其原因是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对课程的认识是有限度的、对整个专业的认知也是有限度的。以“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课程为例,在做课程规划时首先授课者要理清这门课涉及的卡通情趣与城市文化、卡通形态的特征及设计方法、日用品形态设计的要点等重点诉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虽有激情但缺少办法和耐心这一基本情况,如何将他们一步步的吸引到整个设计、学习过程之中,是整个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
考虑到该课程的诉求及学生情况,笔者认为卡通文化已经是现代城市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活和重要的文化范畴,大部分学生均有切身体验,因此第一个课题不妨设置为“卡通文化的特征分析及现有市场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过程让学生深入市场调研,先将生活中不自觉的个人爱好逐渐导向理性的造型分析、情感诉求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鼓励学生去分析在形态上为什么卡通形态会可爱、城市文化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产品;第二步课题设置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赋予日用品卡通形态及情感特征”,通过分组进行设计提案、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掌握设计技法并提出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创新设计草案,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教授基本的设计技能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就是鼓励、激发学生在个人视角下对卡通形态的设计尝试;第三步课题设置应是深入式的,不再进行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创作,而是在学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思维碰撞、设计交流后开始整合资源独立深化自己的设计提案,这样才能让整个课程既有前期的兴趣引导、头脑发散交流,也有后期的深化和细作。因此第三步课题为个人设计制作阶段,该阶段主要以个人的方式完善一个设计提案,可进行一对一交流辅导。
其次,在整个课题的规划上应特别注意课题的开放性、交互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然而然的诱发他们对课题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这对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学生极其重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教育类型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型,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许是合格听话的技术操作者、复制者,但难以成为大脑活力得到充分开发的创造者。而现代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立足的根本是创新――创造新的形式美、新的交互体验、新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苹果、宜家等跨国企业的核心文化意识。创意需要长期训练更需要鼓励。如何设置好互动环节,提高课程进行中的互动性,将是促进自主学习和表达个性思考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而过于明确结果、缺少互动性和未知开放性的课题将导致学生忽略研究的过程、忽略设计过程中的乐趣而直奔结果,其训练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过度在意现成的教条经验,一个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因循守旧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在笔者教授的“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的课题设置中,会在每一阶段的大课题里设置几个子课题,如“商场里的卡通文化”课题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的卡通元素产品进行分类,找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行业、目前卡通元素较少设计的行业,各小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这种对立的方式将调查对象进行归类分析;“简化与夸张――异化后的熟悉面孔”课题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对象的特征,然后去除能够去除的细节,选择一种几何元素来重现该对象,简化后的对象要最大限度的突出观察对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即特征),该课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设计技能和体会现代设计形态美感;“动物的拟人化与情感传达”课题要求学生寻找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将其进行各种表情的简化、夸张并带入明确的情感传达,如哭泣的小熊猫、贪吃的小鸟、想减肥的小猪等等,要求学生首先要带入情感去观察对象,然后抓住特征传达出该对象日常不为人们所想象到的神态和情感,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抓特征和情感带入能力。以上子课题和其他子课题一起层层渐进,将学生引导进入整个课程的学习之中,虽然各个子课题内容不同,但基本原则都是强调立意的开放性即学生自利和个人角度解释课题的可行性、评价的互动性。即所有课题均公开讨论,教师只做引导性提问不做定论式的总结,可以反问、追问但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方案,这样更容易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有勇气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设计,然而不断进行的设计实践才是最好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方法,设计教育需要耐心容忍初学者的错误。因此笔者认为设置开放性的课题、强调互动性的问答且在互相的答辩中引导设计方向才能够更好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再次,课题制教学不等于完全放任,“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2],在完成前期的引导、中期的鼓励互动交流之后,必须给整个课题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有创新性的设计提案,即归纳与修正设计阶段。在前期阶段学生从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了解到了不同角度的设计提案和构思,最终整个课题要回归到个人,个人能够独立归纳、修正完善自己的最终设计方案。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规范、产业规范、市场规范,因为设计另一个本质是批量产业化的、是服务于大众的,如何吸纳城市文化而又不丢失个人审美特质,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最终要掌握的一个基本素养。在课题的最后阶段笔者主要倾向于一对一的辅导,该阶段的重点是通过修改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取舍、了解行业规范并强调个人设计特质。
最终,笔者在多年的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将课题分层次设置、突出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很好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作业量庞大(每天课后均有新课题任务)但教学过程流畅且课堂氛围积极、学生思维活跃,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团队协作、独立研究、形式美感、多角度思考、创意敏感性上均有明显进步。
综上所述,课题制教学首先要明确课题制的优点和核心任务,即:强调开放性、互动性、研究性并以此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进而培养出学生独立研究、坚持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作为初学者不能在课题设置上一步到位、单纯求大求形似而忽略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妨以大课题下嵌套小课题的方式,循序渐进、逻辑清晰、重点递进的将学生引入到整个课程的研究、设计学习与实践中来。这样对培养具有设计情趣、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本土设计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文,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是必要的。对于少数名族来说,少数名族的希望与未来就是他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们,在新时期对于少数名族来说学习汉语了解汉语就是名族与名族之间良好沟通,形成唇齿相依的良好关系的纽带。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少数名族深深体会到要发展要繁荣,除了学习使用本族语言文字外,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使用汉语文。因为汉字记载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和经验,汉语是全国各民族相互交际共同使用的语言工具。学好汉语文已成为各少数民族的共同愿望。
所以,对于少数名族而言学习汉语是未来发展繁荣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的重要性;汉语课程;结束语1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增强,国家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于2001年8月17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地位,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的汉语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少数民族要发展要进步学习汉语是必要的,汉语不仅是一种交流语言、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学习汉语能带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同时对中国经济也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发展各种优待政策陆续对少数民族实施,少数民族的发展一日千里。所以对少数民族来说学习汉语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
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希望与未来就是正在成长的新一代们,他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少数民族发展快慢,所以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展汉语课程是必要,因为只有教育成功了那么经济等方面发展就自然提升了,因此,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展汉语课程是毋容置疑。那么应该如何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展汉语课程呢?
2如何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展汉语课程
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展汉语课程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违背民
族之间平等、团结、尊重、和谐的宗旨。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汉语课程的开展。
2.1在开展汉语课程时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教育程度不一样存在差异。所以对少数民族的汉语课程开展应该从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民族社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雄厚,而有的民族社会发展较慢,经济实力较。这些不同的特点,决定中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文教学应当根据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汉语的目的。
2.2要善于处理少数民族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学习汉语是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自己本族的语言文化是不会去改变他,在少数民族管理中明确指出,在教育中不去干扰改变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遗产。在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时应该做到少数民族的母语与汉语以和谐、尊重的关系相处。在进行教学时学会运用少数之间的母语与汉语转换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即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同时针对学生母语的特点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以前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掌握本族语言文字水平越高,接受汉语文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汉语文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原则上应在掌握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再安排汉语文学习。而例如: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汉语文教学只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这当中必须解决怎样使用民族语言授课的问题,这样才能汉语课程顺利进行。
2.3在对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教学过程时,应该多运用汉族教育教学经验。通过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汉语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教学时应多融入一些教学理念,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有效教学、自主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这种已经成熟的教学经验实施在还处于教育初期的少数民族中,能使其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为了让汉语课程在少数民族的教育课堂中很好的教
关键词:阅读课程;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文学素养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建成阶段,因此这个时期增设语文阅读课程,往往会培养起他们日后的阅读习惯。然而很多小学生在放学之后没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学习的主要时间都集中在在校期间,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设置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也不是能够一天两天养成的。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尤其是处于三观建成阶段的小学生意义尤为重要,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日后必定使得他们受益匪浅。
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建成阶段,往往比较容易引导,习惯的养成往往也比较容易,尤其是像阅读这种能够同时动用学生想象力的习惯,其养成往往比较容易。小学时期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籍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再加上阅读课有些安静的氛围,因此小学生很容易在这种宁静的阅读课堂氛围中沉浸到图书的世界中,遇到好玩儿、好笑的寓言故事时,学生更容易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情景代入地了解故事背景,了解其背后的深刻含义,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日后生活中的宝贵财富,而小学时期恰恰也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学校和老师提供的良好的阅读环境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图书的世界,因而小学时期开设阅读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甚至大学语文的考试题目中,往往阅读理解类题目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也是大部分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学生失分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他们不能够读懂作者所写的文章内涵以及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这样的阅读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小学阶段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其他时期更有效果,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往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记忆力也比较强,如果老师能够加以引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必然得到很大提升。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学生定期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加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由于老师阅读课上的不同阅读任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他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哪些文章能够读懂,哪些文章读不懂,因此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对症下药,针对不容易理解的文章类型对学生加以引导,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阅读,并且要在每一次的阅读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训。其次,学生还能够根据老师布置的阅读笔记、读后感之类的作业表达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理清思绪,进一步挖掘文章背后的内涵。随着学生在阅读课程上的不断阅读和积累,久而久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日后必定受益匪浅。
三、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时期的写作往往是较为简单通俗的看图写作,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语言文字也往往比较通俗易懂,甚至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缺乏常识,写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根据他们的个人想象,而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逻辑性也有待提高。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可以督促学生增加阅读量,通过多读一些经典好书,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建立。
在批阅小学生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类型的句子:“今天的风很大,东刮刮,西刮刮,过了一会把我的帽子也吹了起来。”这种“东刮刮,西刮刮”的风显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小学生往往只知道刮风,不知道风向的专一性。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了解这些常识的途径又少之又少,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为孩子讲到所有的常识,就算是讲过的常识,小学生也有可能玩着玩着就抛之脑后。但除了家长和老师,小学生们了解常识和科学知识的途径还有图书,通过阅读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例如,老师在阅读课上可以提倡学生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基础科学类的图书,内容针对小学生又通俗易懂,看得多了,学生自己也就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犯一些低级的常识性错误了。
除此之外,学生阅读面的扩展有利于他们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文学大家的经典语录,这些东西他们看得多了、记得多了,在他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作文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在文章中掺杂几句古文言文,往往会为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总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最直接来源于他们的阅读知识面,学生的文章中往往能够直接体现出这个学生的阅读知识面,知识面广的学生,文章自然而然写得大气,语句中常见的错误也往往较少。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阅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全都浓缩在一本本经典书籍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伊始阶段,有权利也有义务通过阅读这些凝结着古人无穷智慧的书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从中获得个人素养的提升。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对口招生,对口就业,为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在做好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更要抓好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也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中。在目前各行业与国际间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日常工作交流、商贸合同、文件写作,等等,英语的作用进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这也对各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真正地做到将英语教学,作为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部分,正是我们本文探究的话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还有一部分是家庭条件不太好,想要尽快学得一门技能,改变家庭生活的。也有一部分是面对如今普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放弃传统的内容学习,进入高职高专院校想要学习一门技术,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学生。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走上工作岗位。
英语作为一项越来越实用化、日常化的交流语言,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但在现实教学中,英语课程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或是遵循在初中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只会上课学习,而不会应用。或是,因为本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基本比较薄弱,英语水平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听不懂,进而不愿意学。或是所选用的教材不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差池太多,学生自然就没有兴趣学下去。还有就是专业性的英语教学,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懂专业,老师自然就无法准确地理解那些专业词汇所表达的意思,自然教学水平也就下降。这也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的普遍现象。
二、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问题
1.选用教材不得当,不适合本专业的学习
每所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会根据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或者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各类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适当的专业设置调整。所以每年都会有各类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开设。在这个时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与之配套,以我们今天所讲的英语课来说,目前的现实情况中,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还是选用传统的英语教材,或者说不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英语教材。也这就造成了不实用,不方便,学生的学习兴致也不高,单纯的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了。
2.思想上不重视,教学方法没有特色
从学习英语开始,我们一直都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目前的一些高职高专中开设的英语课程还是传统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学生也都是因为学习而学习,因为考试而学习,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特点不明显,也无法为以后的就业应用打下基础。
3.师资队伍不整齐,教师专业性知识缺乏
各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不整齐,懂英语的老师专业知识不会,而会专业知识的老师,可能英语水平不高,既懂英语又懂专业内容的老师,相对来说就是少数了。但是由于各专业性质特点不一样,英语专业词汇较多、及涉及专内容复杂的情况下,没有专业知识的英语老师在授课时,会因为无法准确的理解,给教学内容带来偏差,这也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4.学生基础不牢靠,学习效果不明显
我们之前也提到了,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英语学习还是停留在原先应试教育下的状态,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或者本身就有些跟不上教学水平,学习的效果和优势自然就不明显,不突出。
5.硬件设施不到位,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教学状况不佳,无法得到相关教育部门更多的资金扶持,在办学条件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还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就是民办性质的,更多的是注重利益的收获,而不想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而英语学习所要用到的英语教室,远程英语教学,优秀的外教,等等,这些师资力量都是无法全部达到的。因此,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只能走常规学习的路线,更没有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这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能力不足的一个方面。
三、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的措施
1.改变观念
要想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学习水平,就首先要从改变观念开始,这是创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的关键。英语学习不能只当成一项日常课程来看,更重要的是它是将来就业工作的一大优势,和另一项专业技能来对待。从观念上、思想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性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排除因为害怕学习英语,只会不用的心理因素,从而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2.因材施教
教材选择的得当与否决定着教学成果的优良。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程教材选择上,一定要区别与其他普通院校,公共英语只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而不能代表他们的应用水平。所以在选择教材时,要针对本专业特点,选择对本专业,即学生将要从事的行业的要求来选择,经专业性相近的内容来学习。这样既学习了实用的英语内容,又强化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双方面都有利。
3.创新教学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虽然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还是有些学生气,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他们学习的高涨热情。并且,专业性的英语词汇量较大,专业性较强,因此学习起来十分的复杂难懂,难免心里烦躁学不下去。这样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老师要懂得教学的艺术性,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改变学生消极的一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学习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学而为用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创新和改进,不能再是以课堂上以照课本内容硬性灌输,而是可以多采用一些如“情境模拟”“场景会话”“英语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从以往的“写”向“听”和“说”方向改变。英语课堂多采用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久而久之,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给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他们英语的应用水平。
5.教师的专业性培养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造成专业性知识理解不透,日常教学存在偏差的问题,要加强重视,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英语老师所担任课程的该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提高教学质量,将专业性的英语学习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6.丰富的英语交流活动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各个行业单位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这类学校一般都会经常性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或者到工厂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可以侧重点的开展英语实用性比较强的工厂企业,或者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那些课本上的知识,效果更为明显,英语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工作沟通、加强联系的重要工具之一。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课程也被当作了一项重要的专业性技能来重视。因为需求,所以生存。近几年来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究,也形成了一套有高职高专院校特色的英语课程学习。这些具有英语优势的毕业人才,在用人单位都能够脱颖而出,专业知识和英语专长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外资企业的引进,以及本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广泛,一些用人单位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大多都会附带上一条,就是英语能力水平。因此为了能够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得到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学生都迫切地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多学习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应用性广泛的英语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专业英语水平,对以后自身发展和工作需要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工作岗位的应用需要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学生一旦从学校走向社会,将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在学校中学到的最基本的英语知识,或者只会用英语考试,那恐怕将会因此而错失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因为在工作中,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日常文件,有可能都会用到英语,这也是竞争工作岗位最有力的一项技能优势。
3.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需要
各企业对外贸易和交流越来越多,他们在选择人才时,都会优先选择会英语的人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目前各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不仅是在外资企业,就连一些国企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英语水平了。在人才招聘会上对人才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英语水平高,还有就是在企业中对员工英语日常用语和专业用语的培训。如果一个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去应聘,即使你专业水平再好,但英语不懂,恐怕用人单位也得三思而行是否留用你。
4.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
很多专业,技术性要求比较高,也有的新兴的专业,可能中文的学习资料不多,为了能够更多地学习到有用的专业知识,如果英语水平较高的话,可以翻阅英语资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反之,则达不到如此的效果。因此,学好英语这一最为便捷的语言工具,还可以向更深层次的学习递进。
5.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人才英语情况的反馈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毕生生在各行各业工作中英语水平的展现情况,用人单位做出的回馈,经总结整理可以看出。首先,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英语教材的选择,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听说和文件的撰写能力的培养。其次,就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学习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从商务会话,会议记录、对话交流等方面,加强运用性的学习。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论证可以得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程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但关系到学生将来就业选择,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就连将来的生活实用,也将发挥到巨大的作用。
现在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都开始了英语学习,可见英语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出国旅游、国内交流,甚至看书读报、日常学习都要用到英语。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课程的需要了,这就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程学习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他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强,而他的内容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决定了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特殊性质,要在学会学透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将所学专业与英语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或者社会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以将来就业和工作需要为提前,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在如今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英语技能与专业技能同步的情况下,英语技能比较突出的学生,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在校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较早毕业一两年的学长学姐的反馈,以及社会上各媒体对就业市场的分析,用工单位的招聘等情况的影响,更有利地推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促使这些学生更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接触英语,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由此,就可以看出,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文婷.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的思考――以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2,(06).
[2]熊金成.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3]侯俊,陈芳.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分析――以《以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3:学生频道》为例[J].海外英语,2011,(15).
[关键词]语法 新课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法教学有这样的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同时明确提出“语法”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法知识教学,甚至根本不教;即便是教也只是蜻蜓点水,觉得在不考的内容上花费太多时间不值得。对这个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对于语法教学必要性的一些粗浅认识。
1.语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何为语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感,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这个解释比较笼统,但它告诉我们:语感就是指对语言内容形式的领悟能力。一个养成语法思维习惯、语法功底较好的人,对一个用语的结构特点及是否规范等能很快做出判断,而一般人未必能够这样。比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这一长句,有语法思维习惯的人能自觉的从结构关系入手,明白其谓语“看到”与众多宾语中的“乡音”、“笑声”不能搭配,而没有语法思维习惯的人可能对其就无从入手了。语法思维习惯的养成、语感的形成有赖于语法的学习。
2.语法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言中的语法是该语言使用民族传统认知思维方式的表征,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正确合理地教授语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把握惯常的认知思维方式,还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民族认知思维的多样性的惯用途径,丰富其自身的习得,从而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的品质进而提高学生认知思维的能力。
“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大致可分为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具象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投射在汉语造字、构词、组词成句、组句成段成章的方方面面,并以语法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组句成段为例:组句成段的通常模式为总分(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递进,而在总分、并列、递进之下,又还可以有正反的对比、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或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如下面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这段文字就结构而言,有总分,有并列;就结构所反映的思维方式而言,有整体思维(燕子、杨柳、桃花、日子的并列)、辩证思维(燕子、杨柳、桃花与日子的对照)、具象思维(所引起的对杨柳、桃花等的想象)。合理的语法教学就是让学生习得如此的多样的民族认知思维的惯用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多角度认知思维和清晰思维的可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3.语法教学有助于学生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有人认为,汉语语法对培养读写能力没有作用,作家不是先学好语法再写出作品的。从现象上看,这好像是有一些道理,没有谁是先学好了语法再根据语法规则去学习语言的,人们是在大量语言材料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到语言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学习都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归感性这一规律。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把握能力比较欠缺;作文中生造词语、随意搭配词语的现象以及缺少主干成分、不合事理、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等病句随处可见;而在口语交际中对句式的选择、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又认识模糊。上述弊病的矫正虽不能完全由语法教学来解决,但学生如果熟练掌握了语法规则并自觉灵活地运用语法,那么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是可以期待的。
4.语法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前人在各个领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要继承这些遗产,必须首先学习阅读文言文。而文言文中的许多语法规则同现代汉语是相似的,因此,学好现代汉语语法对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比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这些词义就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的。又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句的点断,如果不明白文言文同现代汉语一样,其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这一语法规则,那么便有可能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再如“金玉之贱,人民是宝”一句的翻译,只有看出其包含的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才可能明白“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这一句意。除却实词、断句、翻译等方面,语法知识的运用还体现在虚词、句式等诸多方面。因此,语法教学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作用不可小视。
5.学好语法是培养终身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原则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反映,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P.22)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一、德育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育人者的双重职能,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不少人,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与其他课程教育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德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其实德育对学校其他课程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德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应具有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其他学科的教育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才能。可以想象,一个学术水平高而没有良好的道德、法纪观念的人,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只有将德育和其他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可以说德育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起着方向盘和引擎的作用。
高职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必须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增强使命感、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施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相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去。在专业知识教学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并适时地渗透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自觉地加强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以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 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职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以德治教的要求
以德治教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建设者具有深刻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中心环节,要培养有道德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模范表率作用。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教书的本领,而且要有育人的良好品德。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3]等问题,表明以德治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德治教需要高校教师共同协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自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当中。这样,以德治教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确保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抵御各种诱惑和经受得起风浪考验,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志在国庆4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学问”与“道德”是培养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应尽量挖掘各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结合任教学科的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现象,抓住本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抓住矛盾的变化发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必然与偶然、现实与未来等对立统一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思维基础。
二、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外界信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言行过程。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在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应该讲究方法,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摘要: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几年进程中,中学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进展而又存在不少问题。在影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笔者拟从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新性质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这一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教师素养
引言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十几年的今天,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背景更加复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方面灌输了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这两方面长期斗争、磨合。在新课程改革已有显著成效而又遭遇阻力的矛盾背景下,探讨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十分必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助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性质的新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
一、工具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中学语文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掌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育教授母语,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这便决定其工具性的本质中学语文教育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语言教学。关于语文的工具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阐述道:“语文不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语言文字,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张志公先生也就语文的工具性解释道:“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2]”。时至今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可见汉语言文字一直以来仍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内容。例如:中学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关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感受它独特的语言描法和语言风格,比如对林黛玉极具特色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3]16”的分析;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与内涵,如对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3]20!”话语的分析,就是此篇课文的工具性目标。要完成工具性讲解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汉语言知识素养,全面掌握汉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知识,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二、人文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立足于‘人’与‘文化’这两个基点上,同人道、人性、文明、文化等意义相同[4]36”。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指语文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它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品德修养以丰富的个人情感等。这种情感的渲染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的优秀经典的语文课文的学习。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如《我的战友》讴歌了革命志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的信念》一文赞扬了作者玛丽.居里专心科学研究、坚持拼搏以及淡泊名利的品德修养;《背影》抒发作者朱自清对父爱的感动,对父爱的赞扬。当然中学语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绝不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等等。另外,语文学科还传播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时间跨度远至三皇五帝,近到21世纪;内容包罗万象,如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独特的茶文化、气势恢宏的长城等。其次,语文的人文性还表现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语文这门学科不像物理、化学这之类极具理性的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语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因素,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上述的语文课文思想的传授来完成的,还体现在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对于中学生来说,学生的人格培养应向纵深发展。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的人文性,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来阐述语文教育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密不可分,水融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可理解为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实现语文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实现是通过“三维度”目标的一步步进行来进行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文《香菱学诗》其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②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白话文的阅读能力。
③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④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读整体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精读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②、③属工具性目标,①、④属人文性目标,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层面属人文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整堂语文课程的实施便是灵活实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学语文教师要驾驭整个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糅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素养:语文基本能力素养、语文教学能力素养、语文评价能力素养和语文科研能力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先前提到的人文素养的融合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作支撑,包括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坚韧的信念。唯有这样,才能坚持做好语文教学的每一项工作。
结语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处在复杂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曲折前行,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必须时时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步,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方法,不断突破传统,追求自身素养的完善和丰富,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成就自身素养的更新与活力。(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2.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