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艺术风格范文

古典艺术风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典艺术风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典艺术风格

篇1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1.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1.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1.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多以自己欣赏和生活,且极反映出主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或炫耀气势惟我独尊,或夸耀显贵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养性。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思想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腾达于这一时期而无法飞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2.1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

2.1.2中外友好省、州(县)、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

2.1.3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海外的一些优秀作品,不是模仿国内哪一风景名胜,就是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希望外国人能通过一个园就能够吸收并理解中国的园林。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例如:

4.1公园建设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异性的同时,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积极应用多学科成果,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感染力、创造力、风格鲜明的''''现代的中国古典园林”。

4.2城市园林规划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应整体综合考虑,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与层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空间,而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单一成体,就无法研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文化,其园林生命、园林生态、园林文化就不能永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

5、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1.1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地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5.2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5.2.1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5.2.2融会贯通,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篇2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含义

提到中国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则首先要对什么是古典主义绘画进行了解。古典主义绘画是西方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绘画思潮和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随后传至整个欧洲,代表人物有普桑、达维特、安格尔等。该种绘画风格提倡选择典雅和崇高的题材,使用庄重单纯的形式,追求构图的完整和均衡,获得一种静穆而严肃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油画,则出现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油画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以油画界领军人物靳尚谊《塔吉克新娘》的问世为标志,包含杨飞云、王沂东、朝戈、孙为民等画家们,普遍将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视为典范,有着与古典主义绘画近乎一致的审美追求,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古典主义。而之所以强调一个“新”字,则是指中国的画家们并不是对古典主义绘画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学习和借鉴,通过古典主义绘画技法,来表现画家们自身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油画作品。所以说,这种创作追求本身就是核合乎艺术发展规律的,而这些画家们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印证了他们这种追求的正确性。

当代新古典主义油画的风格

85美术思潮后,诸多油画家都对油画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认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表现对象,即题材的认知。很多创作者在题材选择上,都从历史、政治的圈子中走了出来,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中。如杨飞云、朝戈、李贵君等人,选择了将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为表现对象。而陈逸飞、王沂东等,则将目光投向了某一个地域中的人物或景物,使中国油画在表现题材上迅速的丰富起来,呈现出了多元而真实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活化。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中恒古不变的真理。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中,多选择历史传说、宗教故事等作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获得一种典雅、崇高、静穆的审美效果。而在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油画中,则对此予以了开拓,很多画家都试图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寻找和表现那种最为真挚和质朴的人性之美。比如杨飞云创作于90年代的《募然》、《那时我们正年轻》等,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所选择都是一些普通人,但是却又与普通人有所不同,那就是在这种大众化的背后,又分明传递出了一种崇高、宁静和典雅的感觉。又如朝戈的《敏感者》,更是一个生活化题材的典型,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着崇高的情怀,又有着些许烦躁和不安,从而将古典主义精神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地域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几乎每一个地域和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文化。在表现题材日趋同质化时,很多画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某一个区域,进行个性化的表现。而当众个性化表现汇集在一起之后,也就构筑了整个中国油画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比如陈逸飞,就是将目光投向地域文化的代表。其江南水乡系列、音乐人物系列、古代仕女系列等,都反映出了其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又如王沂东,其对山东的沂蒙老区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对此他大量借鉴了沂蒙地区民间美术的素材和技法,创作出了多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乡土油画。其所表现出来的已经不仅是一种视角的扩展,而是创作者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最后是都市化。油画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映现实,特别是对于强调写实的古典主义油画来说更是如此。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迎来了都市化的发展历程,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独有的现象,这也自然就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画家们关注的热点。比如忻东旺,就曾对农民工进行了多次表现。农民工无疑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作者通过这些农民工,表现出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又如庞茂琨、李贵君等画家的都市题材作品,都用精湛的技法表现出了当代城市青年所特有的风貌,无论是朝气蓬勃还是犹豫彷徨,都是一种真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画家们从根本上扩展了之前的油画题材,使得当代中国油画更加大众化,多元化。

篇3

摘要18世纪中叶,西方钢琴艺术史由巴洛克时期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人们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使得钢琴演奏艺术在演奏技术以及演奏风格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并逐渐形成古典主义钢琴演奏的流派,代表音乐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本文以这些主要音乐家的创作为依据,来具体阐释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古典音乐 钢琴 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1750年到1820年)间的音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巨大变革导致了18世纪后期的欧洲钢琴演奏风格的演变,法国启蒙运动是继反对神权的“文艺复兴”之后进一步提出反对君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人的理性思考,要求艺术创作要突破历史、宗教、宫廷的局限来表现普通人的感情和生活,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艺术手法,追求轻松、愉悦的主调音乐,反对巴洛克时期严肃、复杂的复调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的开始,都是旧有的艺术风格发展到顶峰而产生的,在艺术风格交替转化的过程中,几种艺术风格的重叠出现是必然的。这一重叠的过程与艺术风格的定型密切相关,同时,各个时期不同的音乐家的创作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征,其本身也在演变过程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风格定位。实际上,若想明确全面的概括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笔者选择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该时期代表性音乐家的钢琴创作的共性特征,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做出以下几点阐释:

一 在音乐结构上,明快自然的主调音乐取代了复杂繁冗的复调音乐占主导地位

18世纪中叶,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转变过程中,主调音乐渐渐取代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在音乐结构上,从多声部的复调对位形式转入以旋律为主的主调和声形式。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中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乐章的方法,还将乐章中各个部分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成清楚的乐句,构成清晰的结构。音乐织体从空间形式向时间形式的转变,从多声部对比复调向同一声部中乐句、乐段之间的主题对比,使得旋律线条从不分主次的复调中分解出来,转变成以一条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使用非旋律题材或“阿尔贝蒂低音”伴奏的形式。所谓“阿尔贝蒂低音”,是意大利作曲家阿尔贝蒂创用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既不影响原有的和声又富有波动不大的起伏,有利于衬托旋律,被称为“阿尔贝蒂低音”,被广泛应用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伴奏中,与和声部一起起到伴奏旋律的作用。阿尔贝蒂低音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多个著名作曲家所重视,并被持续应用直到19世纪以后。总的来说,从精雕细刻、繁冗复杂的复调音乐风格转变为爽朗明快、淳朴自然的主调音乐的风格,是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演变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这也恰恰符合了当时法国启蒙运动思潮中返璞归真的理念。

在当时,受启蒙思想影响深刻的作曲家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在他的键盘音乐中强调明朗轻快的因素,并以主调音乐为主,颠覆了传统的复调音乐风格;同时由于受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其音乐风格中带有明显的轻松、优雅精致之风,具有人们称之为“华丽”的因素。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钢琴开办音乐会的作曲家,他精湛的演奏的技术,通明柔和的音色都富有优美的歌唱性。这一歌唱性的特点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以后的海顿和莫扎特的早期创作也都有过很大的影响。

又如,明显受到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的影响的海顿,在音乐主题风格上追求统一,整个乐章具有逻辑性,结构上要比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更为严谨。在他富有特点的小步舞曲乐章中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宫廷传统复调音乐的华丽与典雅,偏向于追求自然朴实的音乐风格和自然清新的民间音调。

二 在音乐内容上,把人的情感作为艺术表现手段

法国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性的桎梏中走出来,尊重人本身的真实感受,这一思想对18世纪中叶后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转变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许多作曲家都开始力求在音乐内容上注入人的主观情感,表达人的各种类型的情绪。

例如,1770年前后,海顿的音乐创作进入了新的转折点。由于受到长期的宫廷音乐文化的压制,海顿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凸显出一种“狂飙精神”(与之早期的钢琴奏鸣曲有着明显的不同),出现了很多十分罕见的调性,例如其最具代表性的第三十三首C小调,整首奏鸣曲中抒发了一种悲怆的情感,令人激动不安,宛如叹息,这都是他重病初愈之际感情意志的抒发。又如,莫扎特在遭到丧母厄运时,处于悲怆的状态中而创作的《a小调奏鸣曲》,从第一乐章的急速前进,经第二乐章的孤独凄惶,再到末乐章的令人生畏的低沉,都使得整个音乐创作中充满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动力风格。内在、深切、悲剧性的情绪内省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又如其协奏曲的代表作《C大调协奏曲》,充满着壮丽的色彩,令人心驰神往,《d小调协奏曲》中则充满激动人心的不安情绪,而到了《A大调钢琴协奏曲》,又是在抒发着温柔热忱的感情。由于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创作者在演奏实践中,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用以表达特定的情绪类型。例如协和和铉代表安宁,不协和和铉代表动荡等等,甚至不同的节拍、调性都有其特定的表情意义。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深入,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们对于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更加强烈。在音乐领域中,作曲家开始突破宫廷文化的压制,进一步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便是贝多芬。作为古典钢琴乐派中最后一位作曲家,贝多芬完全脱离了宫廷音乐文化的压抑,把人的主观情感与个性表现集中到音乐创作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例如作于1804年到1806年间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包含着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等各类情感,有着“热情”奏鸣曲之称。我们从与《f小调钢琴奏鸣曲》同时期的贝多芬的多数创作中都可以看到,曾经莫扎特所追求的“理性”的音乐形式,已经不能包含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情感,后者甚至不顾音乐结构的平衡性,开始追求极致性的情感表达。

三 在曲式体裁上,运用以对比原则为主的古典奏鸣曲式

古典奏鸣曲的奠基人卡尔・ 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在乐章之间采取调性与形象的对比,结构上采用统一、变化、均衡的原则,强调在和声、旋律、节奏等细节上随心所欲的利用大量的情绪对比来表现主观情绪,这种善感而富于表情的独创性主题,对后来音乐创作者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尤以贝多芬最为显著,他为键盘音乐而创作的代表性《6首普鲁士奏鸣曲》、《6首女士们的奏鸣曲》、《为内行与爱好者所写的奏鸣曲集》、《6首沃尔腾堡奏鸣曲》以及《6首献给普鲁士公主阿梅丽亚的奏鸣曲》等,都无疑证实了奏鸣曲这种音乐形式实际上可以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换的可能性。

自小有着“神童”之称的莫扎特,在其神童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就有许多精短华丽的奏鸣曲乐章,结构上多受教会音乐的影响。例如写于1777年的两首《曼海姆奏鸣曲》,速度上利用快板和柔情优雅的行板,表现出一种交响动力的风格,在整个乐章中,情绪变化明显,对比强烈,间接的出现过fp的力度用法,在声部音质的安排上,利用了器乐音质的构思技巧。

又如,在贝多芬的所有音乐形式中,钢琴奏鸣曲是他表现两种力量对立竞争的最有力的手段,奏鸣曲式被广泛的应用于他音乐创作中的各个题材之中,其地位仅次于交响乐。贝多芬初期的钢琴奏鸣曲明显的表现出对古典主义传统的继承性,但是并没有保留奏鸣曲三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打破了刻板的转调,转而利用和铉、力度、织体及情绪等音乐素材的戏剧性变化,造就了他极有个性的音乐创作。例如贝多芬早期的最后一首作品22号,在第一乐章中利用大量的回音、震音、分解和铉作为素材,第二乐章用长回音旋律,第三乐章采用大段的震音与分解八度的素材。这个乐曲烘托出一种振奋人心的气氛。贝多芬的最主要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是写于1804年的《“黎明”奏鸣曲》,贝多芬酷爱大自然,大自然不但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庇护所,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路上的灵感来源。这首《“黎明”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便能够令人联想到打破黎明的寂静的鸟雀莺啼之声,整个乐曲沉浸在黑夜与白昼二者对立抗争的情绪中。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主题的矛盾冲突、情绪的对比强烈,成为其音乐风格的日益重要的特征,他对音乐表情的追求达到了极致,音乐本身的形式已经成为其音乐的表现力量,这与莫扎特追求中庸、和谐之感的音乐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贝多芬往往冲破思想情感传统的表达模式,利用他超凡的控制力重建结构表现自我。

四 在音乐旋律上,富有歌唱性和宣叙性

18世纪中叶开始,西方钢琴音乐深受新兴的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作曲家们数以百次的为诗人的剧本配乐,这些剧本取材于古希腊或者拉丁作家的某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完全在宣叙调中进行,乐队除了演奏歌剧的序曲以外,就是为歌唱演员伴奏,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作曲家开始意识到,钢琴本身不只是为了塑造自然界的形象,更要模仿歌剧中人物的歌唱和说话。加之,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为代表的“情绪学”理论确立,让更多的作曲家坚信演奏音乐的目的是模仿人物的语言,进而模仿人物的情绪,用音乐语汇来表达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来唤起听众的共鸣。这使得钢琴的演奏旋律和音调更具有歌唱性与宣叙性。

例如,由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化而来的三乐章是海顿最早的交响曲采用的形式,典型的结构为一个快板、一个平行小调或者下属调的行板,最后以小曲式的乐章结束。在1762年其结构大致演变成为古典主义的四乐章形式,其特点即:快板、适中的行板、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以及快板。随着海顿钢琴弹奏技巧的成熟以及其想象力的丰富,到了1771年,海顿的音乐创作主题更为宽阔和富有激情。整个乐章中从强到弱的变化,使得整个音乐风格更富戏剧性。这对后来的贝多芬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18世纪80年代,海顿结识了同时代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受到其歌唱性曲调的影响,钢琴音乐风格出现了新的转向――更多的偏向于追求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与抒情性。

莫扎特的17首钢琴音乐协奏曲在维也纳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较钢琴奏鸣曲而言,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是18世纪后半叶任何一位作曲家无法匹敌的,他的丰富创意,广阔有力的艺术构思,都使得整个协奏曲的乐章显得巧妙自然、足智多谋。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仍然保留有巴洛克音乐中的某些结构特点,与以独奏为主的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以及与以交响化为主的贝多芬相比,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达到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最为和谐的地步。在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合奏和轮奏过程中,并没有两种对立力量的竞争与较量,而这些成就多是受益于莫扎特的歌剧创作。钢琴协奏曲乐章中戏剧性的感情,借助于音乐素材转换对比来表现,或是由宁静到热情,或是由喜悦到沉思,这也正是莫扎特在18世纪即兴钢琴演奏中的精华部分。

总而言之,音乐艺术风格的把握在诠释钢琴作品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正如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的周光仁所说:“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严重。”可见其重要性。那么,想要了解古典音乐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就要从它整体的文化背景出发,对具体的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明确风格演变的过程中的趋势走向,才能够获取古典主义钢琴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2] 朗多米尔,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篇4

读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有感

沃尔夫林是瑞士美学家和艺术史家,是形式主义美术史研究方法的奠基人。《艺术风格学》这部作品是沃尔夫林研究艺术风格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他考察了15至17世纪的艺术史,并对艺术家作品的风格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分析各个时期多种艺术形式的区别,提出了五对概念,分别是:线描与图绘,平面和纵深,封闭的形式和开放的形式,多样性的统一和同一性的统一,清晰性和模糊性。

五对观念各有侧重,在线描与图绘方面,沃尔夫林认为16世纪的古典艺术倾向于线描,而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艺术侧重于图绘。这对概念反映出两种不同造型的基本要素和观察方式,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在平面和纵深方面,则是与作品的空间视错觉有关,探讨的是如何构建,突出三维空间感。沃尔夫林认为,在古典艺术中,绘画作品经常把空间处理为平面,互相平行并且与作品表面平行。而在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中,对角线的延伸所产生出的纵深感,会给艺术作品带来一种不断延伸的深度。在封闭的形式和开放的形式方面,这对概念体现了构图与图外环境,个别形体与相邻形体的关系差异。封闭的形式习惯从整体看问题,诸多要素都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平衡关系。而开放的形式则习惯与外界产生关联,形成一种无限扩张的延伸感,这一点在巴洛克风格艺术家鲁本斯的画作中体现得很明显。多样性和统一性这对概念,则反映的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差异。古典艺术习惯于使各个部分成为独立自由的组成部分来达到统一,而巴洛克风格的作品则取消了各部分的独立性以便更好的同一整个主题。从文艺复兴的作品到巴洛克风格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画面由绝对的清晰转变为相对的清晰。以丢勒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艺术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清晰的风格,与伦勃朗这种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晦暗朦胧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沃尔夫林对这五对概念的鲜明对比与清晰解释,让人们清楚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之间的巨大差异。总而言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是用线条塑造的、平面的、稳定的、清晰明确的、封闭轮廓的;而巴洛克风格的作品是图绘的、块面的、动荡的、模糊的、无限开放的。

至于哪种艺术风格更好,孰优孰劣,作者并没有明确的看法,而对于我而言,也不能妄自评价。有的人可能认为这些艺术形式有些过时,但是我觉得艺术是一个时代的体现,我们需要将艺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去欣赏。因为艺术家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它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来利用某些视觉的可能,来表达一种时代精神。从沃尔夫林的这本书里我们学到了一些比较分析的方法来鉴赏分析作品,而至于如何去领会作品背后作者的思想、主题、内涵、乃至整个时代的精神,都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提高才领会得到。

篇5

以贝尼尼的代表作《阿波罗与达芙妮》为例,人物形体舒展,动态激烈,但是人物的表情依然恬静,嘴巴微张。这种处理手法让人不禁想起希腊化时期的雕塑《拉奥孔》,同样是描写一种“奋力”的动势——动作夸张,体态扭曲。但在人物面部表情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一种相对“肃穆”“端庄”与“崇高”的情怀。唯一不同的就是在衣纹的处理上,《阿波罗与达芙妮》展现了衣纹在运动中的飘逸感,强调雕塑整体的动势,而《拉奥孔》还原了摆在室内一组静物的台布,强调雕塑的永恒与稳固。前者更多地表现韵律和节奏,后者更多地表现庄重和温雅。但这并不能磨灭两者的承传性,两者在力求表现艺术造型的清晰、庄重以及崇高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用“风格”两个字是很难将其“分裂”的。

如果说古典主义强调再现的话,那么现代主义强调的就是表现。古典雕塑为了审美可以抛弃一切多余的轮廓和块面,贝尼尼雕塑为了表现真实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传统雕塑严谨的轮廓和稳重的体量感都可以不顾。从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形式及其风格特点分析,不难找到现代雕塑的某些特征。首先,贝尼尼塑造的衣纹总是处于运动当中,这就决定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像古典主义艺术家一样从模特那里得到肯定的形象和结构。在西方,自古以来,艺术家都借助特定对象完成形体塑造,因此运动中的人体可利用模特再现,为创作者提供真实的、直接的、可以长期观察的素材。但是,在没有相机的17世纪,布纹瞬间的飘动是不可能再现的,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固定的状态。而崇尚运动与激情的贝尼尼只能凭借印象中的布纹进行创作,这种对物像认识的“印象”,往往是现代艺术形式发展的一个契机,也符合了现代艺术注重表现的精神内涵。贝尼尼尽可能地表现运动中的布纹,在布纹的处理形式上,尊重自然,极力表现飘动状态下最真实的衣纹,这与“现代雕塑之父”罗丹所说的“我完全服从自然,从没想过去支配自然”③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衡量,贝尼尼雕塑作品中布纹的处理方式更具备现代雕塑的“原创”性,它不再是某种形态的再现,从这点看,贝尼尼雕塑衣纹的处理方式对现代雕塑发展有重要启示。另外,贝尼尼雕像的衣纹处理方式对现代艺术具有诸多启示,这点尤其表现在现代装饰与艺术设计上。虽然其雕像衣纹的处理手法个性鲜明,布纹的处理松散,结构走向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人物形态。但不同雕塑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并形成一种特定的格式。以其后期作品《捧书的天使》这座雕像为例,天使的衣纹细节处理尽管写实,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古典衣纹的“包裹”感,布纹与回旋叶式装饰浮雕纹样极为相似。这种处理方式追求一种豪华、运动的视觉享受,使雕像与室内装饰关系更加密切,并逐渐形成一种“格式化”。这种装饰手法对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产生影响。如蒂夫尼(1848—1933)的玻璃艺术、拉里克(1860—1945)的金属艺术等,都带有明显的巴洛克装饰风格。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的装饰性特征也是后人评价贝尼尼雕塑走向程式化倾向的理由。从雕塑与环境的整体设计上来看,贝尼尼雕塑作品也具备了现代设计雏形。在《圣德莱斯的痴醉》这组雕像当中,整体构造以及衣纹的处理更能体现贝尼尼雕塑的“现代性”。

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艺术 和谐文化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艺术在表现力和表现手法上都呈现出与西方古典艺术迥然不同的风格。西方古典艺术将模仿视为艺术的首要特征,中国古典艺术则将表现作为艺术的核心元素;西方古典艺术将艺术看作是认识外物的一部分,而中国古典艺术则把艺术看作是体验生命的一部分;西方古典艺术要追求当下的“美”,中国古典艺术则要寻求超越的“妙”;西方古典艺术强调艺术是具有普遍性的“典型”,中国古典艺术则讲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如此等等。中西艺术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西方古典艺术主要来源于理性文化精神,中国古典艺术则来源于和谐文化精神。而这种和谐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于天人合一理念、儒道释三种文化的统一和真善美三种价值的统一这些方面。

一、中国古典艺术“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是天,祖宗是天,鬼神也是天。在《周易·乾卦·文言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全部涵义,天人合一就是人心与天地合,人心与自然合,人心与鬼神合。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天与人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两极,天与人本就是一元,不仅是“人副天数”,即人的身体、性情、品格都是天所给予,而且“天人感应”,即人心与天“一气相通”,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天地自然像人一样充溢着生命气息,它生生不息,绵绵不已,巧运不穷,畅然不滞。而人置身于天地之间,就要“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并且,人的生命就是宇宙生命的凝聚,因此在精神上,天与人能够达到物我两合。

源于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中国古典艺术始终把体现这样的和谐统一作为最高的目的,“诗者,天地之心”。即化裁出天地之心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归宿与使命,而化裁天地之心不能依靠逻辑的分析,因为有限归纳的方式只能是局部的、片面地把握自然,不可能穷尽无限的宇宙与生生不息的生命。中国古典艺术要追求整体就必须采取新的方式,这种方式要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把握无限,于是就有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传》),象较之于言,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普遍,涵义更通达,可以让人有更多的发现。因为世界原本就是象的存在而不是言的存在,用象表意,可以让象以更合乎自己本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用象表意,在中国古典艺术中重要的不是模仿或再现,而是要传达象背后的宇宙生命,因而,又要“得意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不能因为象的有限而丧失对宇宙生命整体的获得。中国艺术的核心概念“意象”由此而产生。我们发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直接启发了中国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的意象、意境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而情与景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神与物游、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刚柔相济等不过是这一理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中国古典艺术儒道禅统一的和谐文化

中国古典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对生命的独特体验,这与它的思想文化也不无联系。从总体来,讲求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哲学以及南北朝时进入中国并被中国文化所改造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孔子提出的“仁”,“仁”作为天道,就是把遵守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孔子认为,艺术在道德教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与儒家将艺术与道德紧密联系起来相比,老庄的道家学说更注重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从而进入自然虚静的艺术境界中。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由此可以看出,道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宇宙生成的动力,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对道的理解对中国古典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典艺术家认为,艺术美的真谛在于自然,而不是人工雕琢。中国古典艺术中,无论是艺术风格、艺术品位还是艺术理想都以自然为上,如诗文风格中,刘勰、钟嵘提倡质朴清纯,反对雕饰。在诗文品位上,张怀瓘、黄休复都明确以自然作为诗文的最高品位。除此之外,道还是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理论的来源。意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情与景,情借景而存在,景因情而生气。情与景的统一就是意象,如果意象进一步生发,让人由个别到一般,由现实到理想,由情理到哲理引出诸多联想和想象,产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开拓,意象就发展成为意境。意境是虚与实的统一,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这正是道的性质,即无与有的统一。因此,道的基本性质就成为意境的基础。

老子对道的理解后经庄子的发挥,成为一种精神超越,这种精神超越后来得到包括以儒家为代表的所有知识分子的认同,并且与儒家精神结合起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粹。道向外是自然、社会的最高规定,向内则具化为美与善,成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道是美与善的本体,而美的形式与善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自然而然,符合道的本性,就是美的和善的。

自魏晋以后,中国文化中加入一支重要的流派,就是印度的禅宗。禅宗是印度佛教的一个宗派,来自于一种佛教修行方法,也就是静虑的修行方式。禅宗提出“明心见性”的理论,即通过修行,澄净心胸,荡涤和扫除私心妄念,才能看到人的本性——佛性。禅宗对中国艺术欣赏的心理体验说有很大影响。中国的艺术体验理论最早来自老庄,老子、庄子强调“心斋”“坐忘”“涤除玄鉴”“心斋”的意思是人心要想体悟道,就要去除种种成见、偏见和功利之心,做到虚静。而“坐忘”意味着忘掉人的肉体存在,洗掉人的机巧和思维,进入到直觉之中直接悟道。老庄思想由于禅宗而获得了新的意义。南宋严羽的“妙悟”说,“妙悟”类似于禅悟,意即非逻辑的直接体验和感悟,中国古代对诗文和绘画的欣赏直接与“妙悟”相关。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理论也从禅宗中获益,“境”这一概念用于佛理之中表示的是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一种状态,而中国艺术的“意境”和“境界”实际上是从佛教的境、境界中脱胎而来。可以说,中国文化中儒道禅三者和谐统一在中国古典艺术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也因为如此,中国艺术才具有丰富的内涵、生命的意味和超越的品格。

三、中国古典艺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文化中,真、善、美是相互冲突,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真、善、美,只有在理念世界中真、善、美才能统一;在康德的思想中,“真”存在于现象界,“善”存在于本体界,“美”是二者沟通的桥梁,也无法获得真正的统一。而在中国文化中,真、善、美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

首先,在中国文化中,“美”与“善”是统一在一起的,孔子强调“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即仁义道德的精神和风俗才是美的。儒家认为艺术应对整个社会都要有所教益,主张“诗言志”,“志”指的是一种情理结合的思想倾向,其核心是合乎儒家的伦理规范。

其次,在中国文化中,“美”与“真”也是统一在一起的。与西方艺术中强调的“真”不同,中国古典艺术所讲的“真”不是客观事物的“真”,而是宇宙精神的“真”和人的思想情感的“真”。“真者,精诚之气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这种真实为精神生命,它常与“气”“神”相通。中国古典艺术认为,艺术只有体现出宇宙精神来,那才是最高的真实,而艺术只有表达真实的情感,才能有意义。而对于客观事物的真实,中国古典艺术家认为,它应该服从于宇宙精神的“真”和人的思想感情的“真”,或者说,它只是后两种“真”的物象或载体。比如说,晋代画家顾恺之强调“以形写神”,即形只是表达神的工具,神似用于形似。而“神”指的是绘画对象的内在精神,后来,人们将“神”又推向“道”,即宇宙精神之“真”,要求作品不仅要传达出所画对象的精神,而且要传达出宇宙的精神。

篇7

而现在“古典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的替身,已经成为一个很厚的文化内核,它是涵盖着人类前半程的文化,是先于我们的人们经过实践保留下的精髓。艺术家可以中获得卓越的技巧、完美的典范,并汲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作品。因此,古典绘画被人们有意识地视为灵感的源泉。如果我们对传统遗留下来的优秀作品都可以不屑一顾,把艺术仅仅看成个人的自我表现,那我们的创作灵感就是无本之源。所以说,研习古典绘画是很有必要的。

从绘画方面来讲,欧洲艺术史上经历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二次是17世纪;第三次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在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中,波提切利以他的作品奠定了大师的地位。除了人文精神的因素以外。波提切利的作品中画面组织不是以突出立体空间感的焦点透视为主,而是主题空间感与平面装饰感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它的绘画有一种装饰性和优雅的情趣。在塑造人物的手法上。波提切利并不特意追求人物的“雕塑感”,有别于同时代或以前的艺术家所绘人物的僵硬。波提切利没有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塑造人物的体积,而是在人物形体稍施明暗的基础上,用繁密的线条表现人物优美的姿态、飘拂的裙袍、如丝的长发。细心研究观察波提切利作品中人物的轮廓线,就会领悟到他是怎样运用柔和的线条来刻画人物的起伏变化,他的线条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准确雕刻着形状的边缘。线条作为造型的材料。它是主观的,波提切利的线条是凭借线造型的经验和装饰美感来塑造对象。注重描绘对象的轮廓、结构和比例,却能让人感受到对象和对象内在的丰富内容。

在学习古典艺术的第二次中,巴洛克艺术形式流行于整个欧洲。把古典绘画与巴洛克艺术风格融合并发挥到极致的是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四大陆与四大河》是鲁本斯最“古典”的时期的作品。在这幅画中,鲁本斯的艺术风格和造型能力已经出现倪端,人物如雕塑般健硕有力,准确坚实的造型能力,让人想起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但色彩却像威尼斯画派。

鲁本斯所绘的男性形象与米开朗琪罗的人物极像,都是形体健硕、肌肉发达,但色彩却十分华丽。所画女性形象有别于米开朗琪罗的女性形象,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把女性也赋予男性般健硕的身材,而鲁本斯笔下的女性形象都画得非常丰满。在《披大衣的夫人像》中。鲁本斯的绘画技巧让我们惊叹。我们看到女性肤色如同珍珠一样,是个透明的光源体。画中肌肤如珍珠般闪烁着一种柔和的光泽,而画面肌理非常突出,笔触厚实,注重视觉透明灰的丰富和整体效果的处理,是明暗之间虚实相生、厚薄相生。

17世纪中另一位大师是伦勃朗,他不仅是荷兰画家中的佼佼者。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伦勃朗是一位承上启下,富有创造性的画家。他的作品是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的结合,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在中年的自画像中,他的目光正对着画面,光线从左侧聚射在头部和手上,形成了典型的古典肖像画的图示结构。背景暗淡,充满了空气感。画家善于用单束强光造成的戏剧化妆效果,被称为“明暗光影大师”。这一方面,他受了卡拉瓦的影响,但伦勃朗的明暗层次更丰富。暗部更强调透明的空间感。在用颜色塑造形体和画高光时。十分讲究塑造时留下的斑驳感。这种有色块、笔触、颜色颗粒和虚虚的边缘线组成的神秘肌理。与对色调的微妙把握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最佳的效果。走进看,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笔触和极具抽象味道的高低低的表面,当你从画跟前退后时,这些“有味道的色块”逐渐融合在一起,突然出现一个很具体的形象。由这种方式达到的有立体感的造型效果,由于有触觉效应而更有趣味。

18世纪至19世纪初。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他是古典主义与法国大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在美术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之所以新,其一在于其革命性,其二就在于它区别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代表者是大卫,他的创作绝大部分取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传统,这种严谨、刚毅、充满热情的古典主义具有正真的革命精神,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宣传工具。

安格尔虽然是大卫的学生,去没有延续大卫走过的道路。大卫喜欢从传统中获得造型灵感,但他又是一个紧贴时代的政治家。安格尔丝毫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兴趣,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纯粹绘画的美。

“只有客观自然中才能找到作为做可敬的绘画对象的美,您必须到那里去寻找她。此外没有第二个场所。”

因此,我们得知安格尔追求的美是来自客观自然。他的绘画蘑材多是现实的人物为主,尤其是女性。安格尔女性的绘画作品有不同于早于他之前的女性绘画作品。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绘画作品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时想。安格尔女性的绘画作品所寄予的理想是“永恒的美”这一概念。既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和谐的女性美的表现力。“为了表现特征,一定的夸张手法是允许的,尤其是如果要揭示和强调美某一因素时。”在强调美某一因素时,安格尔甚至可以把形体拉长。

我之所以大段描述美术史的成就和形势,是因为它与我的研究对象有直接的联系。纵观古今,好多艺术都是在一定的艺术范畴和风气中形成的,反过来,它又支配着艺术家的选择和艺术的繁衍过程。尤其是古典主义的绘画,从艺术背景和创作风气中了解一件件作品中的造型特点是大有裨益的。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新古典主义绘画都体现了古典主义的造型原则——人物造型真实,古典绘画不一定总是照着一个实在的物体画,但一定会期望表达一种实在的感觉,这种实在的感觉就是人们对事物主观的、真实的感受。艺术家们通过对光影学、透视学、解剖学的研究来实现对物体真实感受的表达,再到后来的通过空间,结构、比例、色彩冷暖等种种技巧使造型逼近真实物体。从而让观者产生真实的主观感受。

古典传统绘画,无论是线,空间体积、色彩或其他手段,其在塑造物体时,形体都是非常严谨的,这种认识是与19世纪的印象派绘画比较得到的。

参考文献:

[1]余丁著.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篇8

一、精于传统受教大家――李贵镇新古典风格瓷画的形成

建国以后,古典主义风格的瓷画艺术被视为封建糟粕而被迅速边缘化,而在当代民族传统文化被重新定位并崛起的大背景下,古典瓷画艺术悄然升温。但新时代的瓷画物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盘照搬古典形式与内容,于是其中有一批古典瓷画艺术家走得更远、更高,在深厚古典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创新求变,因其与时俱进,以古典之面貌而蕴深邃时代新意,故冠之以“新”而谓之“新古典”。

出身寒门、学历不高的国家级技能大师李贵镇与其他艺术家相比似乎并不具有任何优势,然而对艺术的挚爱和坚守却使其在坎坷逆境中义无反顾地走上瓷画发展道路,“百折不挠、逆流勇进”是其多年研习探索瓷画艺术的人生格言。天资聪颖、笃实好学的李大师,其早期从艺生涯最大的幸运是能够直接受教于深具传统古典艺术修养的几位瓷画艺术大师,在景德镇陶瓷壁画厂从艺期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等给予其悉心教导和无私帮助,在德艺双馨的大师教导下,使其在做艺和做人两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也使其在言传身教中积累了深厚的古典瓷画艺术修养,为其腾飞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在古典瓷画艺术积淀日渐深厚的基础上,李大师开始在作品中更多地融入自身多年来对艺术真谛的思考,尽量将艺术新境与创意融入其中,而形成既具浓郁的古典意味,又紧合时代新韵的新古典瓷画艺术作品。李大师的新古典风格瓷画艺术作品已日益为艺界和商家所认可,其艺品、人品之杰出使其已跃然而成为景德镇几乎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二、古史新韵雅俗共赏――李贵镇新古典风格瓷画艺术内涵

国家级技能大师李贵镇瓷画艺术类型丰富,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涉,无不彰显其新古典艺术风格。其历史人物故事类型的瓷画无疑是最能体现其新古典风格的题材,因为这类题材作品最富古典韵味,亦最能体现作者创新功力,内涵深邃、引人深思。

粉彩作品《三顾茅庐》是李大师新古典风格瓷画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一传统题材为无数古今艺术家们加以表现,多以雪景为环境,而李大师则衬之以春景,表现刘关张三人三请诸葛亮之典故。但见在云雾缭绕之中,小河之畔小桥之末,一座小院三间草屋,卧龙先生活脱脱的一位旷世奇人。我们忽略了的是,三顾茅庐为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确为冬季,然第三次真正请出诸葛亮的季节却正好是春天。正如收藏家所说:“这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更是给我们大家上了重要的一课。”正因其对艺术的负责,对历史的负责,才有寄寓,有担当,或诚而明,或明而诚,正其心以养笔墨,空灵坦荡。

粉彩作品《低头思故乡》为例,整体形式上具有超现实的美感,精神上又超越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性。画家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将心中的意象赋以诗的情致。粉彩表现所独具的氤氲生动之美,温雅清新;天际间雾霭环绕的飘渺,古藤老树的沧桑,溪水涧流的灵动,互衬互应、相融相汇;时值春之盎然景象以及几家团聚的欢乐场景更反衬出老人孑然一身的孤独,视角从老人出发,老人佝偻的身躯和惆怅的心情,让观者不禁为之伤感。

三、以意设境错落有度――李贵镇新古典风格瓷画艺术形式

对形式感的追求亦是国家级技能大师李贵镇新古典风格瓷画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特色。李大师长于构图章法、书画结合瓷画艺术所具有的古典形式之美既有文人画的悠远,又有院体画的工细,同时又体现新时代气息,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如其粉彩作品《桃园三结义》,构思方面强调意境,表现方面又具独创性,桃花烂漫作为故事的背景,渲染了气氛的同时让背景成功地“虚”到了主题的背后而成为其背景。地毯的花卉图案不仅具备中国传统装饰特征且具有设计的韵味,画面右方作一影壁,飞檐上点缀以椭圆灯笼的放置与正圆月亮互应生辉,留白处题字,丰富了画面内容,又使画面达到结构上的平衡,纵观整个画面,所到之处皆恰到好处。

再如其粉彩作品《仙境》,对每一细微处的细细洗染,令纯白的花朵点缀其间,清丽典雅,又与背景晕染出一片迷离恍惚的奇丽情景。有岁月的积淀,有青春的昂扬,情感的微妙,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以意境的“幻”和笔致的“生”,展现终极的意向图示和境韵,抽象与具象互生,幻化与美化互补,既显生动又得意蕴。令人扼腕叫绝。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跃,超入美境。把“此景只应天上有”的仙境之景表达到极致。

四、结语

篇9

那么谈到新古典主义家具工艺我们必然要了解新古典主义的起源及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艺术的起源来说,总结归类有五中“说”: 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 巫术说、劳动说。

在我个人来看,认为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出处有占有这五种说的一类及多类,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新古典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导致了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关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开端。伴随着这一巨变,艺术设计的主流也发生了从手工设计向现代工业设计的转移。事实上,18世纪后期的手工艺设计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统率下还维持着暂时的繁荣。

“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指的是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显得矫揉造作,渐渐失去了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最初的活力,正因如此前面我们提到了艺术起源的几种“说”中的“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从而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磨合与交流开始慢慢厌倦了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希望能从古希腊罗马艺术中找到一些经典的内容,为当时的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

新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在法国兴起,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自由平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他们与贵族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加之当时教会的特权、阶级的斗争,使人们在心理上更加希望拥有斗争的勇气和美德,另外,罗马古城herculaneum和pompeii的成功发掘,使得整个欧洲掀起了研究罗马古典艺术的热潮,以至于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一切文化遗产的兴趣都曾强了。德国美术史家温克尔曼的理论著作《希腊艺术模仿论》和《古代美术史》同样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他提出的“高贵的简单和静穆的伟大”为古典主义的标准,那么我们之前说到的“模仿说”也在此得到了论证,“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艺术如此今天,用模仿说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的美学家已经不多了,因为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模仿的冲动去解释的。但模仿说仍有它一定的价值,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一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模仿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不管原始人由于什么原因创作和制作了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本身(如史前洞穴壁画上的动物轮廓)却无疑是由模仿得来的,也就是说,模仿即使不成为动因,也至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因为史前造型艺术都基于模仿的手段,我们才能认识到这些形象所模仿的原型是什么动物。我们从今天所发现的原始艺术作品中也不难看出,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创作和制作的主要方法。而其它方法,如表现和象征的方法也都是从模仿之中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前我们简单的谈到了新古典主义的起初形成的背景因素,那么新古典主义在当今社会中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及它的艺术风格,家具设计是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设计领域较为突出的代表,直线造型代替了曲线,对称构成代替了非对称,纹样的简洁明快代替了烦琐造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理性风格的重新重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理性理念又得到了充分的论证,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工艺美术是在反对洛可可式的极尽奢华与纤丽中产生的,它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希望在单纯和静穆的基础上体现出工艺制品的高贵和伟大,因此它的风格可以说是历尽铅华后的反璞归真,为工艺美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新的审美意识。

在这种审美意识的引导下,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传统再次受到了重视一直于今天,它主张的简洁、典雅、大方、实用的设计原则和美学思想极大地启发了欧洲现代工艺和现代设计,构筑了通向现代工艺文化的道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乏可以观察的到,大到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在现代居多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到家居设计,无论国内外其中的家具风格也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青睐,工业设计,平时我们常见到的艺术品,摆设品,等等,都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存在,总的来说经过历史的磨练洗刷,它是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意识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品位需求中的一部分。那么从而我个人认为艺术创作是贴近生活的,很多前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篇10

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本身就是追求不规则的形态、奇异的线条以及热烈的情感。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精神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反对古典主义的严肃、拘谨、偏重于理性的形式 ,赋予了室内装饰更为亲切和柔性的效果。巴洛克风格虽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但是它有自己的特点,摒弃了古典艺术上的刚劲、挺拔的艺术特征,追求宏伟、奔放的艺术效果,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多运用奢华和夸张和不规则的排列形式。巴洛克艺术形式追求标新立异,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强调形式上的变化而忽略对细节的表现。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比较有韵律、空间及立体的变化表现得很好,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比如最近非常流行的条纹花色或者描绘有花朵、鸟禽图案的布艺沙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二、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最早就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上。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之后一种表现女性美的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设计师汲取了非常多的灵感元素,例如运用银色、金色、浅蓝色以及海蓝色与复古美丽的卷草花纹相结合,从而编织出情迷洛可可华贵典雅、弯曲蔓延的风格。在细节方面,设计师常常采用荷叶边、褶皱、贝壳装饰、蕾丝点缀、绣花等来丰富和充实洛可可梦幻精致的质感。

(一)风格的色彩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主要特点就是纤弱、柔美、细腻,这样就使得家纺产品的风格柔美化,在产品的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夸张造型、艳丽柔和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从而给人以浪漫奢华的视觉效果。

洛可可风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色彩也表现为柔和艳丽的色调,例如甜美的香槟色和奶油色洛可可风格,追求的是柔媚细腻的情调。

(二)洛可可风格的图案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另一特点就是追求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因此所创造出来的家纺也是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让人有种身处自然的感觉。来自自然界装饰题材的应用,使得洛可可装饰艺术风格充满了女性惬意舒适的轻松优雅感,处处都体现着新兴的资产阶级在上升阶段强调满足自身感官愉悦的审美趣味。自然的形态在纺织品上的体现就是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三)洛可可风格的造型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造型优雅,在制作工艺上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的特点。首先是在面料的缝缀上大大增加了纺织品的立体感。其次是蕾丝材质的应用。蕾丝是一种有图纹的织物,蕾丝织物在最早的时候是纯手工编织的,后来随着时代的[本文转自]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蕾丝的生产制造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它精致的造型、华美的材质和昂贵的价格,显着地表现出了穿着者的身份与地位,因此蕾丝装饰是洛可可艺术的装饰经典。蕾丝花边不仅能起到非常强的装饰作用,而且具备良好的造型功能,能使纺织品造型饱满而充实。荷叶边、褶边的装饰也是洛可可风格装饰手法的另一非常重要的特色。褶边与蕾丝荷叶边相应成趣,形成强烈的奢华甜美的风格特点。

三、新艺术运动风格

新艺术运动风格开始于19世纪末,在当时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这种风格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这种风格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像是从植物中生长出来的。新艺术运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滋生出的一种风格,具有自己的特色,新艺术运动在材料方面不是保守派。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洛可可风格中提取“现代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此种风格不光影响了家居设计,对建筑、产品和服装设计的推动与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新运动风格在家纺产品中常用的拼贴图案让人想起大艺术家克里姆特的诡异画风,大画框的应用仿佛出自玛格丽特的超现实主义手法。

总之,现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的现实压力,辛勤的上班族们内心极度渴望宁静舒适的氛围。因此,柔和的田园风情、宁静的自然原色、柔美的海洋系列等设计,引导人们走向平和的心境。只有了解了各种家纺用品的风格特点,才能设计出更舒适、更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家纺用品。

【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风铃

余光中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选自《余光中诗集》)

【赏析】

《风铃》是余光中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塑造了“风铃”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人的无限牵挂和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风铃象征着诗人的心,日夜不停地“叮咛叮咛咛”,“这是寂静的脉搏”,这是在“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虽然隔着浅浅的海峡,然而诗人抱定了坚定的信念:“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纵使天荒地老,此生已种下不老的相思树。

《风铃》的语言质朴、平实、口语化、通俗易懂。其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吟诵起来,富有节奏。诗中反复出现拟声词“叮咛叮咛咛”和动词“敲叩”,创造出一种声音的意境,具有较强的音律美,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风铃》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达的感情时起时伏,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开始,诗人的心悬得老高,从未放下,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从未改变,感情凝重而深沉。接着,诗人的心“禁不胜禁”,炽热的感情终于喷涌而出,这是感情发展的。最后,诗人的感情有了理智的收敛,又回到深沉的基调上来。这一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使得读者的情感也随着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并完全融为一体。

《风铃》的结构别致,具有中国古典艺术风格,一唱三叹,反复吟咏,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它既有现代诗形式上的自由、洒脱之美,又有古诗的严肃庄重之美。诗的语言虽然朴实,但诗人遣词上匠心独运。“七层塔檐”,给人以极高的感觉,使人感觉到诗人的思念之情高于一切,可见其思念程度何其之深。“恼人”“禁不胜禁”,反映出诗人由于长期的思念以致忐忑不安、辗转反侧的心境。“高高低低”则透露出诗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限惆怅的思绪。

《风铃》自然、清丽、朴实无华,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一首诗作。

【总结】

篇12

歌唱是表现艺术,其表现方式与作品的艺术风格密不可分。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在歌唱中表现歌曲的情感时,必须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风格,突出其特色。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场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总是一个样。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民族性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艺术遗产必然形成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同样是民歌,很多陕北民歌就以中国老百姓所闻乐见的秧歌舞蹈节奏为特征,而西班牙民歌就以其强烈奔放的吉卜赛舞蹈节奏为主要特征。

二、丰富的想象力是“以情带声”的动力源

想像力用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比如一个见过大海的人,当他提到大海时,在他的头脑中,立刻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的形象,这是重现的表象,而另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当他听前者讲述大海“大浪滔天”的情景,在他的头脑中也能勾画出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形象,这就是想象的表象。在声乐学习中,想象就是通过唤起“内心视觉”而勾画和设计出恰当的形象去引导和调节发声器官,以获得良好的歌唱呼吸、歌唱共鸣等感觉,从而产生良好的歌唱状态。

演唱者演唱中的想象活动,是一个对情感的体验过程。

每演唱一首作品,就是一次崭新的人生旅行,一次感动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能创造性地表达作品,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再现作品的内涵。想象就如同歌唱情感表达的催化剂,能够让演员更深刻地理解和诠释好每一部作品。

篇13

    中华民族器乐,是在写意美学精神统摄下,通过情景交融,写照传神,虚实相生,构成意境美。民族器乐曲诗情画意,沁人心脾。意境,是中华传统艺术根本性的审美特征。王国维先生说得好:“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中华传统艺术,本着天人合一,物我交感,立象尽意,写照传神的哲学美学思想,崇尚写意传神,追求意象美和意境美。

    在这种美学精神的浸染下,民族民间音乐,一向推崇诗情画意,追求优美的意境。它们是无言的唐诗宋词,是无色的写意山水。近百余年来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无不以诗情画意使人陶醉。如《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空山鸟语》,《平沙落雁》,《江南风光》,《烛影摇红》,《渔父舷歌》,《彩云追月》,《梅花三弄》,《百鸟朝凤》等等。民族器乐独特的意境美,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是民族性的灵魂,也是艺术风格的根源。中华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有着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西方音乐是“立体思维”,中华传统音乐是“线性思维”。中华传统音乐的显着特点是“线性美”。所谓“线性美”,就是强调旋律的线性发展,注重旋律的曲折婉转,并且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自由度;而西方音乐是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各种音乐要素都具有严格的定位。

    中华民族音乐的线性思维及其旋律,归根结底是写意性美学精神的审美体现。线性音乐思维的本质,是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写意抒情。它注重旋律与结构行云流水,注重在单纯的旋律中,表现细腻的人生况味与情怀,追求空灵感与超越性。线性思维,标志音乐家主体精神的自由翱翔,优美情感的尽情挥洒。中国传统器乐艺术,通过写意性的线性思维,创造旋律美,意境美,具有令人陶醉的优美神韵。

    保持并丰富民族器乐独特的神韵,是民族器乐创新发展的关键。为此,民族器乐艺术家,既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又要大力加强国学修养。国学修养,首先是古典哲学和美学修养。这是中华传统器乐的思想文化根源,掌握了总根源,对民族器乐才能知其所以然。其次是经典性古典艺术修养。

篇14

中文关键词:浪漫主义,建筑,哥特式

Abstract :Romanticism as an art trend, It is produced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o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first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then reflected in the painting and construction aspects. Romanticism in art emphasizes individuality and advocate naturalism. This trend manifested in the pursuit of advanced architectural taste and exotic. Romantic architecture is mainly Gothic architecture style. So it also called gothic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2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一, 浪漫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尤为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这些都是浪漫主义思潮在美术和文学上的体现。

下面就主要来说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虽然这个18世纪下半叶源于英国后波及欧美的文艺思潮对建筑的影响不及美术和文化领域取得的成绩突出,但也在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

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欧洲浪漫主义建筑风格,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种建筑风格的产生,是在中世纪影响较深的英国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的旧封建贵族逃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情趣的结果,在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这时的浪漫主义也称先浪漫主义。也就是浪漫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法国和美国的浪漫主义建筑风格要比英国晚半个多世纪,大体上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这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主要是以哥特建筑风格为主体,也称哥特复兴。这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影响较少的法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产生,是因为哥特风格的诗情画意可以冲淡工业化城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厌恶,同时哥特风格的神秘感又可以调动人们的民族感情和传统文化的优越感。

三,浪漫主义哥特式建筑

十九世纪的艺术家们在建筑风格上有更多的选择,一方面是古典艺术的盛兴,另一方面则是浪漫主义的流行。浪漫主义在建筑领域内的主要表现就是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哥特式风格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英国议会大厦和曼彻斯特市政厅就是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代表建筑。当然,十九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不等于简单的复活或是复古,而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虽然,很多人质疑从实用与功能的角度出发,英国议会大厦没有必要在建筑的外形上突出很多的尖塔和塔楼,但对于设计师普金来说,之所以采用哥特式风格,不是因为它的形式独特,而是符合他提出的设计要求。英国议会大厦采用的是亨利第五时期的哥特垂直式,原因就在于亨利五世曾一度征服法国,采用这种风格象征着民族的自豪感,也是这一时期日渐强盛的民族实力的真实写照。

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风格被用到这一时期的民用建筑之上,英国议会大厦那高高向上的尖塔和塔楼不再是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顶礼膜拜,而是突出社会权力的稳定向上之感。

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其实是借用了中世纪哥特式的形式,而实质上要求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用中世纪的自然形式反对工业产品与古典艺术对抗。这点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特点正是浪漫主义所宣扬与提倡的。

四,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自19世纪初起,建筑家开始较严肃地运用哥特式。最终哥特式不仅被用于教堂建筑,而且也被用于各种公共和私人建筑。

20世纪初,科技发明如灯泡、电梯、钢结构的出现,使得用笨重的砖石建筑显得过时。钢结构取代了穹顶和飞拱。一些建筑师在钢结构中使用新哥德式的装饰线条,例如卡斯·吉尔伯特在1913年设计的伍尔沃斯大楼。采用哥特复兴式风格,自1913年完工到1930年间,一直是纽约最高的建筑。伍尔沃斯大楼成为杰出摩天楼的标竿,比任何一栋办公大楼都要出众。建筑师将大楼设计成两截,上层除了有个金字塔型的尖顶,还有扶壁、拱架和4座小塔,建筑物上并有蝙蝠、野生动物装饰。但是,20世纪上半叶,新哥德式渐被现代主义所取代。

尽管如此哥德复兴式风格仍有影响力,因为许多具有此风格的大规模项目在20世纪下半叶仍在施工中,如利物浦大教堂。在美国,重建的耶鲁大学校园和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建筑,使复兴哥特式建筑仍流行于大学校园中。

对于中国,受浪漫主义思潮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影响的要数位于广州的一处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是国内最大的一座以高直尖顶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由于它由纯花岗石砌筑,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石室”,又称“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又具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另外,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运用得得心应手,构图的完美,比例的准确,使其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

所以可以说现代建筑是在实用简洁的同时吸取早期建筑的优点和华丽。使它们把建筑的世界装点的多姿多彩。无论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对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都是革命性的,并且深深的扎根于他们所存在的时代的,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共通,它们都是艺术的体现,丰富而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李庆本.《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现代出版社. l999年1月.

[2] 罗小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3]李庆本.《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 现代出版社. l999年1月. 第8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