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范文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篇1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来愈明显,应当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据国家权威机构对全国几百家企业进行的信息化情况问卷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投入太少。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信息体系建设和应用方面的累计投入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为5%以上,我国企业仅为0.22%。而煤炭行业所占的比例更低,落后于全国其它行业。

一、何谓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使命是帮助企业经理人员作出及时、正确、可行、有效的决定,从而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提高企业竞争力。

信息化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销售

信息化帮助企业确定目标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调整经营战略,改进客户服务流程,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提高销售预测准确率,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用率。

(二)降低成本

帮助企业提高集成的计划准确性、供应链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降低库存,减少运作成本,减少或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部门间的合作效率,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衡量经营的结果,实行科学管理,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信息系统,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迅速,提高工作和协作效率。

最近十几年来,煤炭企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复杂性越来越高,信息已成为煤炭企业经营中仅次于人才的第二大要素。企业不管大小,都必须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做出及时、高明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必须建立在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工程改变经营状况的成功范例已遍及各行各业。例如,国内某公司,前身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造纸厂,通过实施信息化起死回生,并且一跃成为我国造纸行业的排头兵。短短几年工夫,该公司已经变为国际性的造纸集团,资产超过了三十个亿。除了一些大型企业以外,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某油田的一个钻头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在最近十年里,它一直锲而不舍地在搞信息化,一开始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做起,然后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接下来是管理信息化,使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地提高,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油田使用钻头的三大企业之一,并且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上市。这些例子说明,一方面,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另一方面,一部分小企业也已经走出了路子。但也应当看到,煤炭企业本身发展得并不平衡,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大企业的信息化步子走得比较快,中小企业信息化相对滞后。为了解决这个不平衡的问题,缩小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信息化问题上存在的“鸿沟”,需要进一步地关注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这不仅是我们推动煤炭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也是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需要。

各行各业都在重视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我们煤炭企业更应该应用信息化工具进行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顾客关系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使这些关键的企业职能通过利用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改进效果。

在建设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人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理解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混淆起来。以为买了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经常出现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好了,但是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没有与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没有多少人使用、对企业的效益贡献不显著。信息技术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信息化要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业决策要以数据为依据,把数据的准确性当成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成功。

二、建立信息化体系

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应按照“市场引导、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加大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力度。

二是煤炭企业自身要强化信息意识,并加快自身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因为落后的管理只能使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三是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支撑配套环境。目前,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编码、技术标准与规范、工程监理、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支撑配套环境都存在差距。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

四是广开融资渠道,加大信息化投资力度。企业自身应加大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筹资渠道。

五是要以人为本,加快培养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以企业核心成员和负责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管理骨干为主要对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

篇2

关键词:仓库;信息化

一、建设原则

仓库现有系统平台、信息数据库、报表查询与统计、仓库战备物资的管理等模块日趋完善、作用也日趋显现。在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得到实际的体现,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按照“整体规划,综合集成,实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总体原则,分步实施仓库信息化的软件升级建设工程。

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仓库安全防控系统、物资管理系统、日常办公系统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升级建设以战储物资自动识别技术、车辆人员安全管控体系和信息综合集成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仓库信息化建设科学、持续发展。

2.立足现有,着眼发展。立足仓库现有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在用系统功能,按照补充完善、改进提高的思路,依靠成熟的自动识别、安全监控等先进技术,对仓库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促进仓库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

3.系统融合,综合集成。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从数据结构、业务流程、系统架构等方面,整合仓库安全防控系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网站、网络环境等,建立一个集物资管理、日常办公、安全防控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

4.实用管用,安全稳定。紧密结合仓库物资管理、日常管理、安全防控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实际,建立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有效运用权限管理、身份识别等安全手段,提高系统安全防控能力,确保系统管用可靠。

二、建设目标

在统一作业平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集成战备物资自动识别系统、后方仓库周转物资管理、战储物资管理、仓库安全监控等现有系统,加强并完善仓库战储物资作业环境可视、业务流程可控、物资管理精确、安全防控可靠、日常管理规范为目标。

三、建设方案特性

1.先进性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三层结构、Web Service技术,使之在选用平台、采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扩充性,从而保证升级建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实用性

考虑到要尽量满足业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又要适应各业务角色的工作特点,该系统做到简单、实用、人性化,实现了统一身份和资源管理、统一认证、统一内容管理、个性化界面和内容定制。

3.可靠性

由于该系统用户群比较复杂,所以在系统中我们考虑了在建设平台上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设计中,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容错性。

4.可维护性

系统设计应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分层设计,软件构件化实现。采用软件构件化的开发方式:一是系统结构分层,业务与实现分离,逻辑与数据分离;二是以统一的服务接口规范为核心,使用开放标准;三是构件语意描述形式化;四是提炼封装构件规范化。

5.可伸缩性

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的网上业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扩充的过程,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整体构架可以与原有系统进行无缝连接,为今后系统扩展和集成留有扩充余量。

6.可移植性

选择开放的应用平台,建设一套与平台无关,以统一的服务接口规范和与各种数据库相连的应用组件。

四、技术架构

总体技术采用基于JAVA的多层架构实现表现、业务逻辑、数据操作、数据库相对独立的多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表示层:负责显示以及与用户的交互,具体表现为系统所提供的浏览器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的交互控制逻辑由WEB Server来完成,实现了客户端的零管理。

接入层:接入层主要负责表示层的接入和其他系统的接入。表示层采用浏览器的模式,由WEB Server负责完成接入管理。

业务装配层:业务装配层提供统一的业务处理逻辑访问接口,通过业务处理层所提供的业务处理功能的配置执行对用户提供完整的外部业务视图,具体表现为对外部提供的业务处理服务。该层为实现业务处理的组件化、模块化和组件的封装和重用奠定了基础。

业务处理层:业务处理层提供基本的业务处理组件,完成具体的业务处理功能,以内部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业务装配层,是业务装配层进行业务处理的基础。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为数据库的访问提供面向对象的访问接口,以组件的形式而不是关系表的形式屏蔽了低层的业务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处理与数据的分离,以灵活的适应以后可能的数据模式的改变和数据访问机制的改变。

篇3

一、根据职责做好信息化建设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做好文化产业数据库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整合原文化产业办的职责,按照辽宁省文化产业数据库的填报要求,将我市的相关企业信息进行录入;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26台电脑,盲人阅读电脑2台(分别配备阳光和永德读屏软件),歌德电子借书机2台(成人版和儿童版),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要。

二、充分利用好公文无纸化传输

以辽宁县区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为载体,加强上下公文传送,利用电子邮件、电子文档、QQ、微信等科技手段处理日常信息,有效推动我中心电子政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网上公文收发效率。

三、加强信息化能力培训

篇4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加强领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经委班子会研究决定成立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同志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统计股股长兼任。

二、方法步骤

(一)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007年,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配备投影仪一台,使我县在岗位培训、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县乡计生人员信息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县各项工作不断进步,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配备配齐基础硬件设施,全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少于3万元。

(二)组建县人口计生委众网站,拓展局域网应用范围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公众网站,在对外宣传、加强交流、网上办公、方便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更好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国策,加强我县与各级计生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全县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经委班子会研究决定组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公众网站,争取10月份正式开通。

在原有局域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局域网功能、健全局域网制度、保障局域网安全,使我县局域网发挥出更好地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WIS系统应用水平,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准确

严格规范WIS系统的录入、管理,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季普查、出生、避孕节育手术、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民心工程”等情况的及时、正确录入以及WIS系统中统计分析表的使用。建立WIS系统应用管理工作规范,重点建立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服务信息引导规范。集中利用2-3个月时间对全县WIS系统育龄妇女信息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对查出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将各乡镇场WIS数据质量纳入年终考核总成绩,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四)充分发挥WIS系统的优势,利用WIS系统搞好统计分析、年度人口计划摸底及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统计分析是规划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我们要在反复核查校正WIS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统计服务的意识,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调查和专题统计分析研究。加强对出生、人流、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孕情,摸清底数,从而推动季普查落到实处,把“生在当年现孕”的统计作为衡量统计求实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统计分析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做,通过分析,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指出工作努力方向,为领导正确把握形势、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五)加强统计及信息化培训,不断提高县乡两级计生人员信息化水平

今年,我们将在岗位知识培训中重点加强统计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加强对全体计生人员,特别是基层计生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县乡两级计生人员信息化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各乡(镇)计生办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识,切实加强领导,把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工作,加大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力度,确保全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建设和维护资金到位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经费。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优先安排信息化建设经费和维护费用。要从实际出发,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篇5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信息社会的建设环境下,档案的载体需求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转变为电子化载体、网络化载体、数字化载体,档案信息内容的需求更加趋向于综合化,档案信息内容的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档案资源信息化是实现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新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档案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工作。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2.1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为:将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采集、接收的各种形式的电子文档,集成到统一的档案数据库中。

2.2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网上传输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

2.3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

2.4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其核心是计算机网络。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2.5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档案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青年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3.2制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有利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作规程。

3.3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业务工作信息化的前提是建立起资源配置合理,特色突出,利用方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只有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数据规模,使计算机检索系统实用化,才能把馆藏档案信息进一步深入开发出来,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3.4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各项档案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并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大投入,购置设备。

3.5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把档案信息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管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防止档案信息失密、泄密和丢失。

3.6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人材队伍建设。培养大量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优化人员结构,这是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人力保证。

4 使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并能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4.1制定计划,避免重复建设。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转换等现象发生,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有计划分步骤地分期实施。

4.2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做到按“需”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4.3加强协作,确保建设顺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档案人员或计算机技术人员,独立完成这些项目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篇6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67-001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展和人民对档案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原有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下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需求,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着的问题凸显,例如社会档案资源部门分割散存、各自为政、管理无序、档案信息难以共享,档案工作全面融入社会各项事业不深,档案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档案现代化管理滞后等问题。在实施档案信息化之后,通过对创新意识的强化,根据信息化所带来的改变,创新档案工作的发展途径,逐渐的建立起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档案信息化对于解决档案服务中意识不强、范围不广、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1.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为:将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采集、接收的各种形式的电子文档,集成到统一的档案数据库中。

2.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网上传输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

3.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

4.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其核心是计算机网络。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5.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档案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青年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3.2制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有利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作规程。

3.3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业务工作信息化的前提是建立起资源配置合理,特色突出,利用方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只有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数据规模,使计算机检索系统实用化,才能把馆藏档案信息进一步深入开发出来,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3.4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各项档案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并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大投入,购置设备。

3.5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把档案信息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管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防止档案信息失密、泄密和丢失。

3.6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人材队伍建设。培养大量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优化人员结构,这是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人力保证。

四、使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并能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4.1制定计划,避免重复建设。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转换等现象发生,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有计划分步骤地分期实施。

4.2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做到按“需”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4.3加强协作,确保建设顺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档案人员或计算机技术人员,独立完成这些项目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4.4注重实用,满足利用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在量,更在于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坚持实用的原则。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繁琐的工作,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部门间合作,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档案工作迈向新的台阶,为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嗣平.“档案:走进新世纪”专家论坛——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话题[J]北京档案,2001年01期

[2]邹伟农.京津沪渝档案学会聚会申城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献策[J]上海档案,2001年03期

[3]纪秀英.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动态[J]中国档案;2001年06期

篇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港口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交通及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港口信息化工作,将为港口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整体竞争实力提供重要手段。

?荩港口信息化的重要性

港口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和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是信息的汇集地,港口也是信息汇集的口岸,据计算,每一笔实物交易产生十次以上的信息交换,因此,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港口决定物流信息的通畅,庞大的货物集散运输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对信息流的处理方式和效率会影响港口的运作效率、货物的在港周转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高效准确地处理信息流。

港口信息系统是社会物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来说,港口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平台,而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就无从谈起。因此,港口的信息化也就是社会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荩港口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港口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

有些条件较好的港口满足于眼前的状况, 认为不搞信息化建设照样能建设和经营好港口, 因此, 对港口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2.港口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立问题

有的港口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反,构筑了无数个“ 信息孤岛” ,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有的港口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求。有的港口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 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 传输渠道不够畅通, 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 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3.港口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问题

信息化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 周期长、 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信息化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人才,由于港口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及个人的发展平台等原因的制约,留住高级 IT人才很困难,这也大大制约了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4.港口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 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港口经营管理水平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多数基层港口虽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 而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 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 甚至出现负效益, 这是基层港口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荩港口信息化的科学建设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工程,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也可以采用以租代建模式,就是由通信运营商投资建设硬件和负责维护,使用人租用其服务,这样可以节约资金,减少维护成本。

2.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要落实人才保障,要加快实施“人才工程”,信息化的建设管理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人员,为港口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3.完善网络接入环境与基础硬件平台

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进行网络建设,并构建硬件运行的平台,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4.进一步加强应用软件的开发

专门的业务软件的应用普及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要多开发业务软件,要把软件的开发要解决港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港口统一开发,避免重复开发造成浪费和资源无法共享。

5.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整合

从目前基础数据运行情况来看,各港口内的数据比较分散,一些数据还不能共享。因此,需逐步把各子系统、硬件平台进行整合建设,使之形成可应用的、可共享互通的、集约化的综合应用信息中心,以消除信息孤岛、满足具体业务应用、服务和管理的需要。

6.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篇8

20**年医院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的活动主题,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服务,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医院发展步伐。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x大会议精神,与本院的实际结合起来,主动寻求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经。深挖潜力,主动创造机遇。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办院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强化管理、理顺机制,深化医院改革。

我们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额,不断畅通服务流程,搞好医疗服务,最终实现让病人满意这一根本。

3、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打造特色专科。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医疗业务范围的拓展,离不开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项目依然放在专科建设和专科特色建设上面,用特色专科去拓宽市场,用特色专科去服务患者。加大特色专科规模建设,力争使其成为Xx乃至鄂西北的品牌。

4、进一步加强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医院通过近几年的引进和培养,已经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更为突出。我们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把培养重点从个别学科带头人,转移到优秀中青年骨干;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院内培训班的内容要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多方位多途径促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5、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系统工程。20xx年,我们将把强调“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着力抓好此项系统工程,使医院成为襄城区名副其实的“医疗质量高、社会评价好”的“龙头医院”。

6、进一步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医院要发展,队伍是关键。以强化医德提高技能为着力点,医院将继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整体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细小处下功夫,在细微处见精神,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打造一支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能够适应时展的员工队伍。

7、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篇9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医院发展步伐。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与本院的实际结合起来,主动寻求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经。深挖潜力,主动创造机遇。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办院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强化管理、理顺机制,深化医院改革。

我们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额,不断畅通服务流程,搞好医疗服务,最终实现让病人满意这一根本。

3、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打造特色专科。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医疗业务范围的拓展,离不开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项目依然放在专科建设和专科特色建设上面,用特色专科去拓宽市场,用特色专科去服务患者。加大特色专科规模建设,力争使其成为Xx乃至鄂西北的品牌。

4、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医院通过近几年的引进和培养,已经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更为突出。我们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把培养重点从个别学科带头人,转移到优秀中青年骨干;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院内培训班的内容要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多方位多途径促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5、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系统工程。2009年,我们将把强调“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着力抓好此项系统工程,使医院成为襄城区名副其实的“医疗质量高、社会评价好”的“龙头医院”。

6、进一步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医院要发展,队伍是关键。以强化医德提高技能为着力点,医院将继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整体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细小处下功夫,在细微处见精神,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打造一支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能够适应时展的员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7、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篇10

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医疗机构中占据半壁江山,肩负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任。但目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保守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对医院的经济效益指标不够敏感,医院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缺乏竞争意识,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公立医院应该顺应医药体制改革的新要求,逐步完善医院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09年3月17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要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绩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实现医院经济核算的现代化管理。

2014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强调要以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为工作抓手,促进标准落地,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指出:“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和投入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领导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效益和医院管理系统的特性了解不够全面,导致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财务管理人员认识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医院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加大了医院运营的风险和成本,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尽管医院信息化建设本身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能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高效处理医疗业务、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患者就医流程、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更应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足够重视,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在工作上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医院财务“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科对内负责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与结算,对外提供医院经济状况和运营成果等相关信息。这一独特的职能使全院所有信息最后都要汇集到财务科,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所以财务工作人员是最大的信息需求者,也是最后一??信息加工使用者,财务科往往对信息质量与传递效率有着最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平衡,各个部门、各个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了众多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直接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制约了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三)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新要求

从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的情况来看,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相关专业出身,也具备一定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仅懂财务会计,不懂计算机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是无法满足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而且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新技术的培训也没有做到位,很多财务管理人员每年的考核培训也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严重制约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三、如何推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加大投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医院规模的扩大,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提高,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的花钱购入财务软件,而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只有医院决策层面的重视,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才能维持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断更新及维护,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得到最根本的保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关于信息技术在会计运用方面的变革,更是关于传统会计的思维模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会计核算上的电算化,而包含了从简单的记账,到复杂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为医院管理者提供高效及时财务信息,并对医院发展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公立医院要加大投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通力协作,优化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

推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领导层的重视外,还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和联动。

第一,财务管理软件设计之初,医院与软件工程师应就财务流程、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再针对医院具体情况进行流程再造及系统再开发。

第二,加强各系统研发设计人员共同合作,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及信息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之间建立接口,使系统高度集成,保证数据同源,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第三,医院财务部门与信息部门通力协作,合理划分岗位职责,加强组织控制与风险防范。制定系统使用和管理制度、信息维护和审核制度等,职责到人,以规章制度来防范舞弊、误差等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并对信息系统及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定时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及系统软件升级与维护,对硬件进行检测与维修,保证信息安全。通过各阶段各部门的合作,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

(三)借力JCI,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JCI是国际一流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的简称,JCI标准是现阶段世界各国认可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管理的至高水平。在JCI医院评审标准(第5版)的第三部分:“医疗机构管理标准中,强调利用数据关注重点问题,寻求质量的可持续改进,完善各种系统和流程,有计划地安排设备与资源,用绩效标准来评价重要设施改进的必要,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并保证其安全,有效的沟通与信息的管理”。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可以借力JCI:一是利用JCI的持续改进和有效管理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二是持续改进医院财务工作流程,规范医院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各项资产安全;三是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医院经济行为合理合法合规;四是通过完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医院运行成本;五是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医院财务成本管理数据库能与各接口(如HIS系统、HRP系统以及其他医院财务软件等)兼容,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财务成本分析,细化财务成本管理;六是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方法,加强医院绩效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七是通过建立相关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和收费窗口服务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优才计划,注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软件知识的财务管理人才,这是医院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数据实时传输,这就离不开高性能的数据交换主机和高速稳定畅通的网络,这些都需要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有效配置,及时集中处理、控制分析和数据维护等。因此,医院领导层应当通过优才计划,为医院财务管理科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并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岗知识培训,?亩?促进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篇11

关键词: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思考

1 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

1.1 城市环境信息化是国家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城市环境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城市的环保部门直接承担着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责任,许多环境管理工作直接受制于环境信息源,因此,城市环境信息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不仅仅是国家和各省级环境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各级环境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化发展过程,需要现行环境管理运行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各级城市实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得到信息化的支持。其中可以包括:环境质量检测、环境污染源检测、排污收费检测等各类信息,而城市环境信息化就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 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加强作用

城市环境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关键组成结构,影响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情况。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状况下,互相联系起来的工厂企业信息化,城市环境信息化通过共同发挥作用,补充结合,共同对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在城市环境信息化项目中,其中有一项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该项目经过建立完善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体系,政府相应策略支持体系,整个过程的控制管理体系等以提高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化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城市环境保护项目中,防控和治理污染是一个关键项目,因此成为了城市各级环保机构的重点研究项目,对污染进行高度管理,这就需要将信息化运用到城市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关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需要使用高端技术的进程,同时需要的是一个社会化的历程,这就要紧跟时展步伐,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已经在实施的环境管理控制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加入使得我国城市社会以及环境的进一步和谐发展。总之,作为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国家以及各个省级环境系统发展的基石,而且还可以作为信息源头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和优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我国综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3 对我国城市环境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市环境信息化城市环境保护以及优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将详细谈论。首先,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策略的逐步实施,不仅可以打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性,尽最大可能保障信息系统获取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在设计控制策略时,能够有效采用和处理信息系统所采集到的环境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使得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其次,环境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布局高效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以在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时,及时通过相应信息监测系统进行预报,以使得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基础层面上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性。在城市环境建设进程中,普通公民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以往的环境保护系统很难满足环保部门与城市民众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采取民众的意见进行环境建设。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保部门与城市公民的互动性,从而共同决议出对城市环境建设最有效的建设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校性。

2 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将会发挥更好地作用。但是,城市环境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共同努力,共同促进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的整体进程。

2.1 加强环境管理机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要想促进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就必须要加强环境管理机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国家环保部门对地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和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环境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实现管理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业务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进而防止各种不合理的建设,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2 加强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数据库。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作为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对环境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环境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环境背景数据库、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以及环境信息代码库这五个重要部分。

其次,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在城市换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实现“环保内网”、“环保外网”以及“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在环保内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总局卫星通信网络作为重要依托,在国家和省市之间建立保密网络传输系统,确保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环保外部网络建设方面,要努力建成以VPN(宽带虚拟专网)为重要基础的高速环保外部网络系统,使各级环保系统实现相互间的高效运行。

再次,完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相关技术部门要根据我国环境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分享给各级环保机构,进而实现全国各级城市的统一管理和相关信息查询;在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规范城市的环境信息资源化工作,科学合理地改造和整合各种环境数据,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

2.3 加强环境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城市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需要一支技术能力超强、素质极高的技术人员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队伍建设决定了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要根据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内部培训或者是外聘专家等方式培养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在环保系统内部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环保系统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化知识考核和持证上岗的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化的人才队伍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环境信息化作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环境的保护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3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艰巨。以往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环境信息化,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城市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转型提质的客观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的信息资源。只有实施信息化带动,才能为政府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准确深入地掌握人口结构、分布等情况,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实证性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只有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才能更新管理服务手段,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进一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打造“数字人口”城区是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和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基础工程。

2、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改革创新的根本途径。我区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基础扎实。通过努力,我区基本建成村(居)、街道、区三级信息化网络体系,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共完成常住人口信息41万条、育龄妇女信息10万条的录入核查工作。国家PADIS平台运行正常,2010年共通报避孕节育报告单信息663条,双向协查流动人口出生信息706条。加大硬件投入,投入20余万元,为7个街道计生服务站配备笔记本电脑,为30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台式电脑。

3、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长远之举。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对照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照均等化服务的新方向,我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地区对搞好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精力投入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潜能;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库信息质量较低,工作发展不平衡,不能很好地为计生管理服务发挥基础性指导作用;三是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与信息化工作要求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四是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制约着信息化综合效益的发挥,影响着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适应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要求,以统筹兼顾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全员人口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核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人口计生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信息支撑,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目标

1、建立“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

通过有效收集和整合各职能部门人口及相关信息,建立全区“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加强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就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综合分析,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和咨询报告。

2、完善人口计生信息规范化建设机制。

拟出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严格操作程序,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3、夯实人口计生信息化硬件基础建设。

3月底前,完成全区第三批24个社区的计算机配备工作,实现51个社区100%配备计划生育专用计算机。各街道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做到每台计算机都能上网,并落实专人管理。

4、提升“数字人口”系统信息数据质量。

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卫生、民政、统计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共享流程,提高信息共享质量。街道应充分利用“六普”成果,认真落实“两库”数据核对补录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6月份省人口计生委“两库”合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展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专题调研。

区、街道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管理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突破”的总体目标,紧扣人口计生工作中重点和难点、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研究分析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提出建议与对策,提升创新意识,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力求新的突破。上半年区将与街道协商制定调研课题,下半年各街道完成1-2篇调研论文。

6、加强人口计生信息统计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信息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两年内,街道信息统计人员要取得国家承认的计算机初级以上(含初级)资格证书。区将对全区街道、村(居)信息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组织保障

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信息化督促、检查、通报制度,完善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组织开展好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篇13

金融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其实主要是指在金融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改变金融管理模式,使其更加适合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是体现出了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就当前我国金融管理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其取得的成就比较显著,尤其是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比较突出,优化和升级改造了金融管理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整合了具体的资源,形成了金融管理中比较基础的信息化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化建设来促进金融管理的发展。尤其是对金融企业内部管理而言,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以及总部和分部之间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硬件渠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也获得较大发展,越来越充足的信息化人才也对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金融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标准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多模糊信息,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安全问题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关键问题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甚至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金融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信息化建设具备较多优势,这些优势的体现也是其应用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金融管理中恰当地应用信息化建设对传统的管理而言有着极强的先进性,能在很多方面优化金融管理工作的内容,对繁杂的金融管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部分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由此可见,在金融管理中恰当应用信息化建设是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在金融管理中恰当地应用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促使各个行业以及企业做出相应改变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由于其存在较大的易变性,因而对金融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金融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使其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最后,在金融管理中恰当地应用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对金融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统一管理模式。当前,很多外国金融企业都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应用,这要求我国在这方面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以适应发展需求。

3金融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

金融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内容比较繁杂,需要进行的工作非常多,只有确保每一项工作有序展开,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高效进行,并发挥其自身应用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尤其要有序区分旧有结构的改造以及新型设备的设置,并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构架、协同关系、人员配置以及具体建设方法的选择等。

3.2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必然存在一些缺陷,在其应用过程中这种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其中标准体系构建不健全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缺陷,也是需要弥补的重要环节。统一金融行业中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执行的具体标准迫在眉睫,要重点针对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软件、网络环境以及管理方式进行统一化设置。

3.3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永远是最为关键的资源,对于金融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更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3.4加强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

安全历来是金融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蕴含着大量风险,这种风险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也体现在网络环境中,因此,必须加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4结语

篇14

一、稳步推进校园网络各项建设与科学管理

1、确定校园网络系统安全整体方案并实施。

2、做好校园“一卡通”的配合工作,并进一步扩充功能和应用范围。

3、完善学校新电子邮件系统的管理工作。

4、学校各新建楼宇计算机网络的总体规划、建设。

5、网络流量监控与准入系统的选择和具体实施。

6、继续做好学校保密方面全校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二、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

1、在学校统一标准体系下,配合学校大型管理系统,以此为学校信息化高效管理的突破口。

2、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学校信息化数字校园总体规划,并组织专家组论证。

3、努力构建学校数据共享中心,促进学校各类信息资源共享。

4、完成学校公共信息与沟通平台项目的开发。

5、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工作管理条例,确定各部门网络信息工作职责,继续加强对各网络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完善信息化工作体系。

6、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筹划、组织召开全校信息化工作大会。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和谐集体

1、加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意识,完善监测体系,加强防范,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2、进一步加强全校IP地址等资源的管理,优化配置。

3、加强各类网络服务器的维护管理,重点保障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学校

主页等日常系统的正常运行。

4、建立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平台,使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合理。

5、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修订服务器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责,使中心各项

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6、进一步完善网络中心网页,给师生提供更好的网上服务。

8、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