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恶化所可能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权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违约风险,指交易一方无力支付或不愿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叫信用价差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外,还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主要、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

截至2010年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稳定增长,资产总额突破80万亿元,达8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负债总额7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0%;所有者权益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仍占主体,占比达51%,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为15.1%和7.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垄断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种高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下,将会使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其贷款户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的支配,缺乏灵活调整的余地,这就使得风险分散转移性差,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2、不良贷款数额巨大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截止2009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良贷款双降,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 亿元,较年初减少629.8 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84 个百分点至1.58%。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 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314.1 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013.3 亿元。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27.3 亿元,比年初减少581.0 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年初下降1 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7.2 亿元,比年初减少19.9 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4 个百分点。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9 亿元,比年初增加108.8 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1.03 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0.1 亿元,比年初增加78.7 亿元,不良贷款率2.76%,比年初下降1.19 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8 亿元,比年初增加0.9 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高,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其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3、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表现出贷款总量增长过快、贷款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在2009 年3 月份的新增贷款中,企业新增中长期近8000 亿,同比多增6000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巨额多增表明4 万亿政府投资项目已经密集开工。而3 月份的居民新增的大多由住房贷款构成的中长期贷款为1100 亿,接近07 年的峰值水平,同比多增近800 亿。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 亿元和2207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 个和4.3 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风险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从而会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

4、资本充足率偏低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是我国银行能够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经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8%的要求,核心资本率也超过了4%, 2009年一季度末,工行、中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1%、12.77%、10.95%,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7%、8.88%、6.54%,但是都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给银行整体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资本充足率比较高,但是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口径来计算,即从资本中剔出专项拨备、其它拨备以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交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的变动情况,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远达不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建立较晚,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制约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多样化组合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1、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体系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监管机构应该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最低风险资本,要求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 KMA、信用矩阵等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建立自己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2、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首先银行要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风险意识必须要观测到全员,而且风险体系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也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4、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主动分散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了风险度量能否很好的进行,因此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我过资本市场的建设中,要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的协调发展,使过度聚集于银行业的风险能够通过证券保险市场向外分散转移,银行业应实现多样化经营,通过金融创新,资产组合管理分散转移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瞿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薛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唧.金融研究,2001

[5]徐芳、汪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及政策选择[J].南方经济,2002,(06):68-71.

[6]周素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机理及政策建议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7]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闭.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09):24.32.

[9]杨保安、朱明.基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嗍.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9,(01):70-74.

篇2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额巨大、资本充足率偏低、信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通过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发行特种国债、实现上市等手段得到了改善,但信用风险的管理仍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当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与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判断,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机制。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检查、监督和参与。

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少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资本有效配置。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能否足够应对风险而不被风险所侵蚀,这同时也是监管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硬性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无限扩大杠杆作用的冲动。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收益,就能成为提高薪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无论战略如何表述,都必须清晰地指明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的风险水平、预期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偏好则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具体表现。在承担风险的水平与收益期望对风险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它体现了银行总体及各个业务部门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而这些战略和偏好的组合能否成为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的指南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是否得当息息相关。管理的架构一定要服从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合理的架构设计和运作必定是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识别、度量、监控在内的风险管理过程要保证所有的信用风险都被有效管理,不留“死角”。

3.风险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如果说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为强大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制度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是实现强大管理功能的技术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的整体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运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工具综合运用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零为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风险,应该摒弃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富有进取型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内部控制发展到外部交易。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如严格的授信标准、规范的贷款条件、要求提供抵押等内部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如采取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商业银行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暴露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同一体系。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技术经济,2002(7)

[2]章 彰 于雅宁: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新金融,2002(7)

篇3

首先我们来谈谈对“征信”一词的理解,基本词义是调查或核实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是对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的调查。征信的重要作用主要是防范在信用经济交往中受到的损失。消费者在过去信用经济交往中产生的履约记录最能反映其按期履约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征信信息服务是指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活动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经济是契约和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贸易环境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变得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一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征信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

在整个征信体系中,征信信息是信用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征信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作为征信信息的使用者,当然希望信息的透明度越高越好。负面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高资产的质量;正面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定价,通过分层次地有效地筛选客户,帮助优化产品的定价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成之后,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是否与企业及个人发生新增授信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截至2012年12月份,企业征信系统累计开通查询用户约13.3万个,全年累计查询次数约为9733.1万次,2012年日均查询26.6万次,同比增长40.1%,查询量按金融机构分布占比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29.75%,股份制商业银行41.46%,城市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18.36%,外资银行4.12%,其他全国性银行0.41%,政策性银行0.79%,中小金融机构0.70%,金融监管机构0.05%,其他查询4.37%;个人征信系统开通查询用户约15.4万个,全年累计查询次数约为2.7亿次,同比增长13.6%,日均查询74.9万次,同比增长13.2%,查询量按金融机构分布占比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32.97%,股份制商业银行29.64%,城市商业银行及合作金融机构21.04%,外资银行0.12%,其他全国性银行14.84%,政策性银行0.004%,中小金融机构1.38%,其他查询0.006%;按查询原因计算,查询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信用卡审批32.97%,贷款审批28.14%,贷后管理32.52%。为商业银行进一步了解客户的信用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也为商业银行完善了贷前审批、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环节,防范了银行信用风险。

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征信信息的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随着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信用报告查询已经纳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核流程,可以说,征信信息已经对商业银行改进信贷行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运用于整个信贷周期管理。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效率、开展和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防范信用风险、有效筛选优质客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贷款催收、新资本协议实施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征信信息的应用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交易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发放的效率。商业银行现在各类信贷业务已经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紧密结合。商业银行研究、开发、投产的基于征信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已作为信用风险控制工具纳入贷前、贷中、贷后刚性控制环节,将征信信息融入信用风险控制系统,实现征信信息在跨机构、跨行业、跨产品的跨越式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风险管理工具在授信审批流程的刚性化控制,并通过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在客户信用情况调查、贷款业务审查审批、贷后管理及担保资格审查等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应用,促进了国内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标准转变,从而降低了信贷审查过程中人力和资源的成本,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评审时间,提高了信贷审批的工作效率。

征信信息的应用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信贷决策更加科学。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促进信贷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业务方面,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申请、贷后管理等环节都需要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业务方面,贷款、对外担保、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贴现、授信额度等业务的审批中都需要查询企业征信系统。

一方面,通过对征信信息的使用,有效地防范了无卡贷款、重复抵押、无效抵押、骗开信用证、多头贷款等欺诈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商业银行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客户群,筛选潜在客户,开展符合各行经营目标和风险偏好的业务。

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运行后,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依托企业征信系统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尚未与商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档案。各商业银行利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创新了商贷通、展业通、小企业成长伴侣、小企业循环贷款等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到2012年底,全国已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35万户,29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5.6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征信信息应用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了解借款人的信息渠道,准确定位借款人资信状况和风险点,帮助银行做好风险预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各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为商业银行甄别高风险客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信贷规模特别是个人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而不良贷款总量未出现明显增加,这与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日益完善密不可分。2012年全国商业银行使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应用中,在贷款审批阶段,各银行利用企业征信系统因借款人信用不良记录拒绝授信0.96万笔,金额2318.5亿元;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因借款人信用不良记录拒绝授信个人贷款申请55.4万笔,金额1010.8亿元,拒绝信用卡申请417.5万笔。

征信信息的应用有利于动态了解借款人的负债状况及还款意愿,加强贷后管理和贷款催收的实施。贷后管理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跟不上而导致的信用风险很大,这是不良资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贷后管理要跟踪检查,随时掌握客户生产经营及资信变动情况,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运行后商业银行可通过查询征信信用报告就能快速及时掌握借款人异地、跨行负债水平,全部考察其综合负债情况及整体还款能力,判断其潜在信用风险,做好早期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信用风险。2012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使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应用中,在贷后风险管理阶段,利用企业征信系统对6160户高风险客户进行了风险预警,金额1896.9亿元,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对156.7万笔授信业务进行了风险预警,金额565.4亿元。同时征信系统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舆论和警示作用,通过对征信信息中不良借款人信息的公示,使其失去信用以及贷款的能力,从而失去在信用经济社会中立足的能力。在实际的处理中,有很多已经违约的客户,在征信系统中存在违约信息,为了重新获得贷款能力,而归还逾期贷款。另外一些已经违约的客户,在征信系统中可以查询到目前的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也便于商业银行贷后人员进行催收。在贷款催收方面,根据征信信息和银行内部客户行为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不断改进催收策略,在更好地保护客户价值的同时使信贷损失最小化。

征信信息的应用有利于新资本协议实施,推动中国银行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在新资本协议的框架下,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在微观层次上对具体客户、交易、资产以及流程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包括内部评级体系在内的内部评级系统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平台。这些都对外部数据及数据提供的渠道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具有大样本、客户覆盖全面、系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灵活丰富的维度,包括行业、规模、区域、余额、集中度、业务产品分类、期限、利率、五级分类等等,可被应用于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中,作为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数据来源,为贷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征信系统征信信息成为商业银行评分卡项目和对公内部评级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包括年龄、收入状况、逾期历史、查询记录等个人征信信息被应用于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实施中;行业、地区、五级分类等企业征信信息,被应用于对公信用风险初级法的定性分析中。

关于征信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新资本协议在全球推行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迈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就对征信系统利用自身汇集全国银行信贷信用信息和经济主体其他信用信息的优势、向银行提供相关征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入世后金融国际化带来的挑战,顺应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规划。

(一)非银行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到现在,来自商业银行一个最大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征信系统扩大信息采集范围,采集更多征信信息。公共信息有助于信贷机构判断潜在借款人信用状况,也提高了企业的违约成本。但大多数的公共信息还不可得,巨大的数据资源还处于“信息沉睡”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采集了公积金、社保信息,在部分省市采集了企业和个人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欠税信息、环保、民事案件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可能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和还款能力的行政许可和处罚奖励等公共信息。这部分征信信息采集范围扩展到全国,同时采集公安、法院、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税务信息、电信信息、保险(放心保)信息等信息,将进一步提升银行信贷风险管控能力。

(二)征信信息在银行信贷生命周期的全面应用

征信最核心的还是数据,而征信信息最关键、最基础的应用是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用报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具有大样本、客户覆盖全面、系统性等特点,截至2012年12月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约1858.8万户,其中,收录有贷款卡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约900.8万户,企业征信系统服务的机构用户累计达到622家;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约8.23亿,其中收录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约2.89亿,个人征信系统服务的金融机构用户累计630家。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可应用于从潜在客户筛选、授信风险管理、资产组织风险管理到贷款催收的信贷周期的全流程,理所当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想数据来源。

通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客户群的行为模式,征信系统数据不但能反映借款人层次的信用风险,而且能提供对客户群行为能力的预测;通过对征信数据不同维度的分析,征信系统就能提供跨行业、地区、规模的信贷组织产品;通过对数据的压力测试,征信系统还能提供对经济周期进行提示和预警的产品,为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和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将微观层次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管理与宏观层次的信贷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全景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征信信息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中应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自身独特的海量数据资源,有利于以权威的市场基准发挥连接金融机构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桥梁作用,为货币政策判断真实利率水平提供依据,并指导商业银行做好利率定价管理。2011年1月4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网站上刊发了署名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包含了客户信息和进行风险定价的依据,征信系统可以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篇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兰州银行

一、公司简介

兰州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2008年6月23日正式更名为兰州银行,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兰州银行已经成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稳健、治理规范的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现下属一家营业部,8家分行,82家支行,另设有金桥村镇银行和金桥村镇银行城关支行。2013年,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连续突破三个百亿元关口,跨入千亿门槛,达到1,018.98亿元,较年初净增268.76亿元,增长35.82%。

二、兰州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兰州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管理流程,有效识别、计量、监测与报告、控制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2013年末,兰州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658.39亿元,较年初净增159.51亿元,增幅为31.97%。兰州银行相对四大行而言规模较小,并且资产质量较低,因此在管理信用风险上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

(一)管理方式不规范

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在风险管理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缺乏全行的组织协调,董事会作为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人,管理手段缺乏智能化和专门化,这样就导致董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信贷部门负责所有的信贷职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集中在信贷部门,造成职责不清。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普遍存在放款人讨债、贷款人赖债,甚至有一些人钻信贷政策的空子的现象,并且打着“人情牌”,“权力牌”来达到损公肥私的目的,使整个社会隐藏着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风险,缺乏一种良好的的信用环境和氛围。

(三)风险量化困难

城市商业银行信用资产的流动性普遍较差,各种信用交易(如贷款等)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上借款人的违约频率较低和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致使兰州银行很难获得可靠的信用风险数据。因兰州银行所有分支机构都有涉农业务,涉农业务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上,受季节影响较大,不可控的自然风险较大,而企业大多缺乏相应的量化分析系统,也无法将其进行量化分析,信用风险量化较困难。

(四)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

兰州银行的信用贷款在贷款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抵押贷款所占比例,2013年末,信用资产总额为6,583,943.92元,不良贷款 59,622.74元,本行不良贷款率为0.91%,较年初下降了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上升了17,312.51万元。信用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房地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风险行业,零售业所占比重最高,为23.03%,这无疑加大了兰州银行的信贷风险。

(五)银行监管不到位

目前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对兰州银行的监管主要分为审慎监管和经营行为监管两个方面,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重行为监管、轻审慎监管的现象,兰州银行对内外部信用风险的评估不太精准,风险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不到位而且内部监督薄弱,内部监督在配合董事会职能的实施方面的作用有所欠缺,同时在评价与促进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上的作用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三、完善兰州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1997年至今,兰州银行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其展战略也从最初的“保支付、防挤兑、稳过度”变为了“规范管理、稳健经营、加快发展”。但是兰州银行发展基础不够稳固,并且发展的驱动力基本来自外部,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才能够维持正常经营。本文通过对兰州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析,对兰州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贷分离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

只有树立了信用风险意识,信用风险制度的建立才有能发挥作用。

兰州银行要建立长期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要在公司树立风险责任意识,要立足于产权角度,明确管理岗位分工,清晰地划分每个部门的职责,同时部门之间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可达到各部门相互监督,从而明确风险管理部门每个员工的责任和权力。

在部门设置上要坚决实施审贷分离制。根据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的经验,审贷分离制度有助于贷款审批流程的科学合理,杜绝贷款发放过程中出现询私舞弊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确保银行资金安全。

(二)建立全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纵向建立“三道防线”式的垂直风险管理体系。第一道防线为分行风险总监管理的分行风险部和合规部,再下设到具体的风险管理岗位,负责对分行经营管理中所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日常监测、评估和管理并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最终向总行首席风险官报告工作;第二道防线为管理系统,主要设置的是首席风险官管理的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与其他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保持独立,直接向首席风险官负责,具体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第三道防线为决策系统,由董事会管理的相关委员会,主要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以此突出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最终责任,并通过审计部门来实行董事会职能的有效性。

2.横向建立集中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集中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于将各类风险集中起来,统一归于风险管理部门管理。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独立,以确保全行范围内风险管理的一致性、整体性和有效性。以风险控制为主线,按职责分离和相互制衡的原则,将风险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价等职能分别赋予不同部门,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贷款“三查”

防范新增贷款风险的根本环节是严格执行“三查”制度,确保“三查”的质量,“三查制度”同时也是及时准确预警贷款风险、缓解或消除贷款风险的基本保证。首先是贷前调查注重贷款信息资料的真实,通过对贷款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通过有效的的途径和方法验证贷款资料的真实有效,增加决策的有效性。其次是贷款时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风险的影响因素,对风险进行量化控制管理,并予以量化每项因素对风险的影响程度,以此评估贷款发放的风险隐患程度。根据量化的结果判断贷款发放与否,从而增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最后是贷后检查,贷后检查的重点是贷款风险生长的预警和处理管理。贷后检查的行动、内容、质量要到位,强化贷后跟踪检查制度的刚性。在检查后要及时准确地反馈贷款风险生长情况的预警信息,根据信息分析各种贷款风险生长节点,并采取相关的途径和措施,以此来提高贷款风险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武玉法.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1.

篇5

关键词: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技术 对策与建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领域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正在从适度宽松的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将要面临信贷紧缩环境,从银监会公布的不良贷款余额来看,虽是持续降低 ,但考虑到 “股改剥离”的因素,截至2010年第2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则分别高达2.3万亿元和6.24%。面对不良贷款“明降实增”的现状和趋势 ,如何加强其信用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指的是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调整收益,目的在于信用风险平衡。但面对信用风险的不断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基础数据的收集。基础数据不统一和准确性比较差,从而其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

(二)内部评级法难以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有效使用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真实披露内部评级结果的激励机制,运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资本充足率水平存在缺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数据缺乏连续性、数据质量不高、评级标准过粗、人为因素较大、尚未确立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对债务人、债项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

(三)缺乏科学的信用评级方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行的“打分制”淡化了信贷员的责任,对财务指标的分析技术比较落后。

(四)现代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的引进存在制约因素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现代的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在我国引进的总体环境还不成熟,所以,这对现代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的引进存在制约。

二、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

(一)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 由于贷款占其资产的主要部分, 因此信用风险的管理通常集中在信贷风险。这种损失被理解为只有当违约实际发生时才会产生。国外对于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方法有:

1.主观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对借款人的道德品质、盈利及还款能力、资本实力、抵押品的价值和经营环境等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2.五级贷款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是金融机构在美国货币管理办公室最早开发的评级系统基础上拓展而来的, 共分五个级别: 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这种评级分类方法实际上是对资产组合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贷款提取不同的损失准备, 是一种被动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3.基于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信用风险一旦经过度量模型确定后, 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规避和化解这些风险。一般来说, 现代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规避和化解更多地运用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散和对冲。

(二)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及管理必将与国际接轨, 金融监管原则和技术也必须符合金融监管的国际惯例和要求。因此, 用信用风险模型分析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及所面临的风险, 防止集中授信, 进而为其提供量化的、科学的依据。世界著名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向公众公布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信用度量术模型

信用度量术模型是由JP摩根及美洲银行、KMV公司、瑞士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旨在提供一个在风险价值框架内估计信用风险的方法,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等非交易性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

2.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信用风险附加模型是瑞士银行金融产品开发部于1996年开发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它应用保险经济学中的保险精算方法来计算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务人对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服从泊松分布,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模型使用一个连续随机变量来描述某一信用等级客户的违约风险。

3.信用组合观点模型

信用组合观点模型是由麦肯锡公司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于1998年开发出的一个多因素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它主要用于信贷组合风险的分析。该模型将违约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

4.KMV模型

KMV模型是由KMV 公司(现已被穆迪公司收购)开发的一种违约预测模型,它将信用风险与违约联系在一起。KMV模型利用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将公司资产看做是公司债务的期权,当公司资产价值少于短期债务加上50%长期债务时,债务人就会违约。模型认为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总负债价值是对公司破产而不是公司违约的准确度量。

三、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运用较多, 比较成熟的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散的方式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篇6

关键字:信用风险管理 客户信用评级法 贷款风险分类法

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资产规模的竞争,不如说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竞争。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同时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借鉴作用。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计算机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基本上是参照1999年由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定方法。在具体方法上,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比重一般占70%以上,定性分析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0%;定量分析采用功效系数法,定性分析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以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其信用评级指标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金营运、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评议指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非定量因素进行分析。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尤其是1999年后新增贷款的发放上,2001年中国工商银行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2%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 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 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不尽合理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人为因素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信贷人员在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贷款不同的分类结果。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时甚至根据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原则进行评定,人为地操纵分类结果,例如在其收入与清收不良资产联系的情况下,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数量就可能人为地增加。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没有合理确定。一些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时,虽然设定了一些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大量化指标,但这些因素或者被同等对待,或者由信贷人员的喜恶来决定其先后顺序,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还款能力是决定按时足额偿付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与客户的关系或客户提供担保品等情况而没有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尚未建立审慎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 国际通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法一般提取三种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贷款呆帐准备金不仅与贷款规模的大小相联系,而且与不良贷款的损失程度直接相关。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审慎的呆帐准备金制度,没有根据不同风险级别设置呆帐计提系数计提专项准备金,不能真正按实际风险提供风险补偿。

贷款风险分类没有与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结合 贷款的风险程度是通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来衡量的,正常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关注类,关注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次级类,依次类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没有和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联系,按贷款分类结果实行差别定价以及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授信额度等深层次的风险管理无法开展。

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银行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的对策

改进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和权重是评级体系发挥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为充分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从1998年起才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重视不够,可在现有的财务指标分析基础上补充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第二,加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期状况等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级结果更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第三,定期对评级指标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考察,根据影响企业信用状况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将违约率引入信用评级法中 违约率的取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信用评级确定被评对象的违约概率,二是通过违约率模型直接测定违约率。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更可行。各商业银行可以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对以往评级结果的跟踪,把违约数量或金额与这一等级的贷款总数量或总金额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等级的违约率,建立起违约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来预测目标企业的违约概率。

改革信用评级法中过于简单的量化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法主要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风险揭示不足。诚然,要运用Credit Metrics、CreditRisk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诸多条件还不具备。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例如阿尔特曼的Z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选择了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的比率,构建了一个线性函数,Z值直接反映客户违约可能性的大小。Z评分模型所选取的财务比率可以从客户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出来的Z值较为明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这一模型对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

改进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 加强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对贷款分类标准中可以量化的因素,例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同行业的平均值以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使分类标准更具操作性。对于其他不能直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用加权打分法,根据不同标准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权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级别的分数。

合理确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 不同因素对客户偿债的影响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各项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顺序。取得借款人偿债能力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可将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放在第一位;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是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抵押和担保都是第二还款来源,可将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评价排在第二位,还款保证情况评价排在第三位;同理,根据其他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其次序。

建立审慎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 贷款分类实质上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估计,而计提呆帐准备金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根据贷款分类结果,在评估各类贷款内在损失程度基础上计提专项准备金。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查分析,参考其他国家的计提比例(一般认为,在扣除抵押品价值以后,次级类贷款的准备金至少应计提30%,可疑类至少应计提50%,损失类计提100%),对不同风险级别分别设置呆帐计提比例,使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真正为实际风险提供补偿。

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与预期损失率挂钩 贷款风险分类信息要反映贷款的损失率和清偿率,并以之作为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拨备政策及贷款定价决策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把贷款分类结果与损失率相联系,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跟踪过去的分类结果,对每一级别的贷款损失情况进行统计,把损失金额与这一级别的贷款总金额对比,得出这一级别的贷款损失率。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法在2002年才开始全面推行,所以现阶段要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各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参考资料:

1.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4

2.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S],中国人民银行,2001.12颁布

3.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1

4.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

5.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手册[M],2002版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卡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现状

1985年,中国银行开始发行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此后,国内信用卡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数据显示,信用卡总量已达2.1亿张,其中信用卡刷卡消费金额2.7万亿元,国内信用卡市场稳步快速发展。面对如此巨额资金,提高资产质量,增强信用卡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成为当下首要任务。要严格防范一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规操作。要增强信用卡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和不断完善信用卡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资产质量,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从信用卡基本的业务属性看,是建立信用关系的支付结算工具,也是一项高回报、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业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韩国信用卡大面积出现坏账,到2008年席卷美国的金融危机致使信用卡信用大幅度失控等现象,都是由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缺陷造成的。因此,信用卡风险深刻影响着银行金融市场。

首先,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和持卡客户自身。一些商业银行为了占有信用卡市场份额,盲目放大发卡群体,忽视甚至省略一系列的调查、审批等风险管理系统,造成严重的风险漏洞。还有的商业银行虽然拥有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但是由于执行制度不严,降低信用卡准入门槛,致使大量假出现,形成了潜在的信用风险。

其次,欺诈风险也是信用卡风险中潜在的隐患。欺诈风险主要是由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与特约商户相勾结,通过更改挂失卡卡号等方式,骗取现金。或者是以偷窃,伪造身份证等其他方式取得信用卡后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消费。? 而操作风险也是信用卡风险中漏洞缺失的一环。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等外部事件造成的损失风险。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系统、人员发生出错的状况下,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有的商业银行一味追求发卡数量,轻视信用卡的质量,防范意识淡薄。或是有的商业银行在发卡时把关不严,不能按制度执行,后续管理乏力,对银行卡支付结算系统缺少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甚至出现内外勾结的现象,最终形成了后发性的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建议

了解信用卡市场的风险现状及影响程度,就能够科学的及时化解整个银行卡业务容易形成的风险。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那么如何去执行制度,降低风险,保证业务稳健经营,进而起到推动商业银行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我们根据实际总结了以下几点有关完善风险管理的建议。

第一, 对信用卡业务操作要完善制度化。对信用卡开户、领卡、发卡、核销等重要业务形成标准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必须严格审核申请人资料信息,逐一进行调查,严把审查关。利用公安证件查询系统认真核实申领人真实身份、全面查询申领人有无不良记录和信用等级状况。按照流程操作,可以通过电信部门查询其所在单位电话号码、单位地址,进一步核实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了解客户单位性质、经营效益、薪资、职位等信息,以确保申请人的偿还能力。同时,对资信状况不高的客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确保每一张申请表可靠性。重点审查客户填写信息资料的真实性,确保新发卡的质量,对于有其他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采取禁止发卡等措施。

第二,风险监管要做到日常化。每日需通过帐务监控及时掌握商户刷卡运营情况,对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商户进行重点监控。要坚持每日对清单进行盘查,逐笔查询大额交易,对万元以上金额或多笔大额异常交易进行电话核实,对出现异常交易行为的持卡人,可采取冻结账户或取消其用卡资格等措施。在每月信用卡到期还款日之前,对持卡客户采取电话沟通或短信提醒等方式进行还款。

第三,对员工的操作流程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根据银行实际业务,整合内部机构,并进行岗位调整,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使每个风险管理人员均能掌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并对原有的规章制度等逐步进行完善。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正在逐步上升,为避免这一趋势,应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的外部管理体系,降低信用风险整体指标,加强内部信用卡的审核业务管理,优化业务操作流程,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信用风险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春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篇8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所要应对的信用风险是最为艰巨的,把这认定为是中国在转型时期遇到的最大的潜在威胁,也是无可厚非的。缺少主动性及动态有效性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早在2003年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是22.37%、25.52%、30.07%、15.17%,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这些数字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虽然经过了央行的不良资产剥离政策的执行,过去的几年中,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实质上并未把问题处理好。信用衍生产品是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作为基础资产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的时间较晚,但目前已被各大国家所认可并在国际上发展得十分成熟。德意志银行在2004年所做的研究报告认为,信用衍生品的交易能够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至于过度集中,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固性不仅能得到提升,而且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当前我国信用衍生产品还是刚刚发展起来,但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将有利于解决“信贷悖论”问题、为银行实现信贷动态管理以及节约了银行资本,显然将信用衍生产品引进中国存在极大的市场前景。在实际条件下,恰当选择方式引进市场制度,首先是对健全金融市场系统有利,其次对于促进经济交易市场也有积极作用。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介绍这个全新的产品类型,进而提高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引进是必然的,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主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到现在为止,研究上仍处于推出概念和初步分析阶段。在此背景下,选择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对信用衍生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极富有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分析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履约的风险,也就是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构成违约事件并给债权人维持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风险;现代观点认为,由于受信人未能如期执行合约中其应承担的义务而造成实际的收益与预期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通常认为,贷款的市场价值的波动同样会形成损失,而导致这一现象与还款者的信用评级及还款能力有关。在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是由于还款人不愿或无法践行承诺,未能如期支付约定金额从而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本文以现代观点为基础进行阐述。信用风险包含以下特征:

(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对称贷款收益与损失是不对称的再加上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是信用风险概率分布偏离的原因。市场价格是以围绕其期望上下波动,集中在期望值的两侧,市场风险的曲线往往用正态分布图形来描述,概率分布图具有对称性。而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具有对称性,图形呈现一边向左下方倾斜的趋势,并且厚尾分布现象呈现于左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还款人不履约所形成的风险,也就是说银行按照贷款合约在特定时间内很有可能得到偿还的贷款并取得相应的报酬,而对方如果违约,银行面对的损失的数额将比其本应获得的收益要大得多。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不断增加,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仅仅是贷款合约中固定的收益,一旦企业出现持续不良的经营状况,则银行面临的损失要远比预期的多。

(2)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还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系统性,与还款人相联系的非系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还款人履行约定的能力,如还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以及借款资金流向等。因而,减少非系统性风险则需要更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3)信用风险的可获取数据少由于信用产品本身流动性不足导致二级交易市场不活跃以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会相对困难的了解信用风险变化,再加上持有贷款时间长,待违约事件发生,与市场风险所不同的是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就少得多,且不易获取这同时也加大了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有效性检验的难度。这些特点使得更加难以完成信用风险的测量,这也是导致信用风险定价研究稍落后于市场风险的原因。

(4)信用风险的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德风险的产生。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现象在贷款及其他信用交易都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产生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了解信用风险状况及其变化的困难,在通常情况下,借款人往往由于掌握更多信息,而处在优势地位,贷款人所获取的信息较少则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状况

在我国,银行业主导了金融业,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在四大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后,一定的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中国的水平。在中国逐步也将实施新巴塞尔协定,以实现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在目前这个时期,从风险管理保障能力来看我国的金融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外,显现的信用风险存在以下几点:

(1)过度集中的银行业贷款在1992年以前,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都存在着银行业贷款过度集中的现象,如农业银行贷款主要在于农业及农村的相关发展需要,工商银行的资金流向针对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及商业界,而中国建设银行集中在房屋、设施等一些基建行业,中国银行则集中外贸业务。这样对于银行业来说无疑扩大了信贷风险,在改革开放之后,五大国有银行虽然经历了股份制改革,仍然出现了银行业贷款过度聚中在某个领域的现象。在地方的一些商业银行,经营贷款等业务过于集中在当地,加之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使得信贷风险放大。

(2)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升”现象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十家最大的上市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增速都进一步放慢,同时盈利增长也在放缓。然而,对于这些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质量仍是主要挑战之一,201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已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在2014年6月末各大银行的资产比2013年末增长9.6%,增长速度呈继续下行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10.3%,增长速度持续放缓。2014年上半年,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约为5198亿元,上年的全年增幅约为人民币733亿元,可见2014年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趋势是非常大的。与2013年末相比,不良贷款率也呈现上涨趋势,增加了约0.07%至1.06%。这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全部呈上升趋势。这种“双升”现象,表明信贷资产质量仍然有明显的下行趋势。部分行业受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的影响,这同时对银行业也形成了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在未来不良贷款的规模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垂直化管理现象严重,且每个层次机构设置复杂,从而上下层次之间出现了独立性不强、权利与责任不明晰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管理效率底下以及管理盲区的出现,而且在我国风险管理的制度本身漏洞还比较多,目前设立的制度建设大都难以落实于实践,存在执行起来困难的问题。此外,在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中长期以来以传统模式为主,例如:缺乏计量分析,关注的主要在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分析法。国外的大型银行运用的管理方法注重于数量研究法与模型分析法,而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与他们相比我国在此方面所作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银行良性的发展与长期的生存需要发展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前面也提到过,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以传统模式为主,目前,我国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主观定性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以及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使用的具体方法,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目的是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这是选择贷款,尽量减少将款项贷给违约概率较大的借款人。虽然在传统模式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种方法的缺陷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一是容易导致人员机构设置过于庞大,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对专业分析师的需求较大,而且信用分析师的需求会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上升而上升,成本增加了却与效率不匹配,这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个累赘。二是减弱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传统的信用分析会与在银行管理层形成的官僚作风相联系,这将明显减弱银行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三是信贷分析师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信用质量,这将导致传统的信用分析的结果不稳定。四是银行面临的风险会随着贷款组合集中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会更进一步的促使贷款组合的集中。根据目前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况,不应该仅仅是以被动的方式去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来规避风险,而更应该以一种更有效、更主动、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方式来管理信用风险,而信用衍生品正是这样具有创新性、主动性来有效管理信用风险的产品,因此我国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引进并应用这种工具。

三、信用衍生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资产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最早是在1992年推出了信用衍生品,而其迅速发展是在进入了21世纪后才实现的,国内工商银行最早引入信用衍生品是在2005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本实证选取的数据开始于2006年,取半年度为频率。中国工商银行在信贷资产规模上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积极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它的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选取工商银行作为样本,具有代表性。本实证用EVIEWS6.0进行。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这项实证的主要旨在分析在应用了信用衍生品过后,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安全性,流动性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方面来衡量。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创新性方法,信用衍生品主要功能是主动有效的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或剥离。银行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贷款质量,所以被解释变量选择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N),解释变量为信用衍生品的年交易增长率(CD)。同时为了严密分析起见,再介绍增加的另外两个解释变量:第一是银行贷款数量占总资产的比例(P),银行面临的贷款风险随银行贷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这为不良资产率增加提高了可能性;拨备覆盖率(PC)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银行针对贷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拨备覆盖率,理论上理想的水平是100%,数值的多少与风险水平是相匹配的,较高会存在坏账准备多余的问题,利润虚减,而较低则可能会致使坏账准备不足,利润虚增。在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多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说明该银行足以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减小了工行不良贷款率的数值;相反,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少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低,则说明该银行无法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提高了不良贷款率。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的模型检验

(1)ADF检验根据上述选取的变量,假定模型为:N=αCD+βP+γPC+C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Eviews软件来实现,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由于选取的数据属于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会出现非平稳性,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相较于临界值来说得到的ADF检验统计量较大,说明存具单位根,则此序列是非平稳的;反之,该序列是平稳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上述运行结果看出,N,CD,P与PC这四个时间序列的ADF检验值分别为-6.197098,-3.138930,-0.594858,-1.954672,N,CD相比于每个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来说均较小,说明这两组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而P,PC相较于每个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较大,则需要对这些数据赋予不同的滞后周期,再进一步的对其一阶差分项作ADF检验,对P、PC处理过后ADF检验值分别为-4.280515,-0.307261,结果表明,在对P、PC做完一阶差分ADF检验后,P变量的ADF检验值小于该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P变量通过ADF检验。继续对PC变量二阶差分做ADF检验,在10%的显著水平下该变量经处理之后是平稳的,即表明通过ADF检验。

(2)格兰杰检验本文对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PC(拨备覆盖率)、P(贷款/总资产)与N(不良资产率)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从图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不是N(不良资产率)的Granger的原因被拒绝,也就是说CD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是N的Granger的原因。而在显著性10%水平下,N不是CD的Granger的原因。这表明不良贷款率发生变化确实与信用衍生品交易量有关。

2、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ADF检验,P变量在一阶差分后通过了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所以将P修正为P变量的一阶差分DP(贷款与总资产的变化率)。在对被解释变量N(不良资产变化率),解释变量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变化率)、PC(拨备覆盖率)、DP(贷款/总资产)进行回归。建立的模型为:N=αCD+βDP+δPC+C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按上述方式进行修正之后的数学表达式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N=-0.0028CD-0.1417DP-0.0098PC+0.0352R2=0.9393R'2=0.9210F=51.5674.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回归分析式的检验知,R2及R'2数值都在0.9之上,表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可决系数R22=0.9393说明我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变化的93.93%可由这三种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从t检验来看,PC变量在5%、CD变量与DP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均通过检验。通过Eviews分析的回归结果为:信用衍生品成交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不良资产率将降低0.002845个单位,不良资产率与信用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它的影响系数较小,这与信用衍生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关,但以上的数据还是可以表明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或分散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作用,进而减小了不良资产率数值。因此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以积极、合理的方式更好的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健全信用衍生品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目前还在逐步完善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一般来说先于有关法律的完善。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法律法规需要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进行调整和控制,而目前缺少这部分的约束,这就使该产品的应用与成长受到了限制。可以结合本国的国情与所处的金融发展背景,适当借鉴与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为信用衍生产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打好监管基础和强化相应保证。

(二)加强信用衍生品的市场建设

中国的金融业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信用衍生品交易必须有计划的逐步进行,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调整。首先可以将该产品的交易在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之间进行。汲取了一些成果教训之后,对一些机构性质的客户打开信用衍生品市场。对操作进一步熟练之后,再面向海外市场,进而推进该产品交易市场的全球化。

(三)发展信用评级市场

社会整体要求有一个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才能保证信用衍生品的快速成长,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其健全的信用评级市场才能促使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扩大。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目前在初步建设中,有较多的困难还亟待处理:中国现有的评级机构的公平性易受外来事务的影响,本身的独立特点没有显现出来;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不能完全的利用和熟练应用计量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评级,通常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一个好的信用评级市场能够为信用衍生品的成长强化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作好相应的准备。

(四)健全信用衍生品监管制度

篇9

论文关键词:信用卡 风险管理 信用卡信用风险

信用卡(英文:Credit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帐日时再行还款。除部份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般的信用卡与借记、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帐户直接扣除资金。

信用卡已成为现代银行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项业务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数的增多,信用卡风险逐渐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而且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概述

1、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类型

信用书业务是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银行传统业务产品的风险,也有信用卡业务特有的风险。银行业务存在的各种风险在信用卡业务中也同样存在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而其中造成信用卡业务资产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信用风险。根据研究资料和实务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因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损失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商业银行再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必须通过识别、计量和控制来严格预防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在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主要是因为持卡人信用不良或者信用状况恶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偿还信用卡透支消费和预借现金等本金和利息、滞纳金等费用的风险。在实际业务中,针对持卡人信用风险暴露值和评价发卡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和控制能力均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发卡机构而言,其主要指标是延滞付款率、滚动率和损失率。

一般而言,发卡机构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其内部的业务处理包括了营销、销售、风险控制和作业四部分。这四部分处处都渗透着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点。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对新申请的客户进行审核批准,根据客户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资信审核后决定是否发卡和给予额度;

2)对持卡人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监控,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控制持卡人信用风险和伪卡、盗用风险,减少资金损失;

3)持卡人发生欠款逾期时,根据逾期金额和期限,采取措施进行还款提醒、催收.追缴欠款

2、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关于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我们不仪可以通过近年来的信息经济学加以分析.尤其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理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的解释。

1)道德风险现象

在信用卡信贷市场上,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借款人项目失败承担的风险是固定的.但其成功时获利是不封顶的.所以当银行不能完全监督借款人行为时,借款人就会产生改变当初申请贷款时的用途,转而从事高风险但更高收益项目的动机,使银行的预期收益减少。银行而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可以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逾期透支利率.可以用增加的利息收入来补偿可能出现的拖欠损失。

2)逆向选择现象

一方面,面对当前高利率,有许多安全客户退出了高价信贷市场,但仍有一部分危险客户他们凶抱着赖账的打算.所以利率再高他们也仍然敢贷款。另一方而,一些借款人为了支付高利率只好把贷款用于高利益高风险的项目上,这样也就加大了银行收不回贷款的风险。从而出现“劣质客户驱逐优质客户”的现象。

因此,由于发卡程序简单,事前潜在客户的信息收集、筛选不甚完善,事后的监控、监督成本较高,致使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表现更为突出。构成了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管理现状

随着全球商务活动和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信用卡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逐渐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发卡和受理网络、成熟的交易处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然而,我国信用卡的发行远远晚于欧美地区。直到2002年,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大举进入信用卡发卡市场,信用卡的发卡和受理业务才得到迅速发展。

1、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风险也逐渐显现。其中最为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产品特点,对持卡人具有消费放大效应.持卡人信用状况恶化导致不能偿还透支消费导致信用卡坏账的比例逐渐增加,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信用卡提供商2008年上半年的呆坏账损失就已经达到210亿美元。评级机构惠誉的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坏账率在2008年12月升至历史高位7.5%。2009年1月卡债延迟缴付6O天以上的人,达到3.75%的历史新高。惠誉进一步表示,经济衰退令失业者无力还债,违约率在2009年突破10%。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信用卡亏损总计高达700亿美元。在信用卡危机面前,美国的大型发卡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都难逃厄运。

在十年来美国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就业率和收入下降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加大。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贷款机构正迎来一波愈演愈烈的消费者违约潮。

2、我国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从起步期发展为成长期,且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据此前央行的~2009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末,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信用卡授信总额13634.96亿元,同比增加39.1%;应偿信贷总额2457.58亿元.同比增加55.3%

在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风险指标也有所增长,但整体较为可控。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不良率)的3.1%,较2008年底增长1个百分点。从行业整体风险水平来看,国内信用卡延滞率和损失率处于较低的风险水平.但从欧美发生的信用卡危机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出现总量增长的同时,必须关注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嗣,降低延滞率和损失率。

3、我国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现状的特点

1)信用风险整体指标较低

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和国外发达国家信用卡风险指标相比,我国发卡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且大大低于同业水平。其中主要原因有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信用卡在国内支付结算比例也逐渐增加,透支余额逐年快速上升,相比之下,延滞账户透支余额和损失账户透支余额增长比例不大。另外,我国居民的信用卡消费意识并未完全形成,传统的先存再用的借记、储蓄账户的金融理念一直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对透支消费缺乏动力,而且信用卡高企的透支利率也是持卡人倾向于在免息期内还款。

2)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仍需加强

2009年年中,我国多部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促进了信用卡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但是目前也存在法律、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包括征信体系不健全,条块分割局面难以改变居民信用意识和用卡文化尚待普及、信用卡产业未形成清晰的组织模式、信用卡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3)信息严重不对称

市场经济的今天,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发卡机构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盲目注重发卡规模和数量,对授信政策的制定并不严格,在征信过程中也放松了对申请人的信用调查,导致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存在。目前发卡机构征信手段和渠道有限,往往根据申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经常当面向本人核实,存在不能准确掌握申请人资料的可能性。持卡人在经济状况发生恶化时,银行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只能在持卡人不能按期偿还透支时才能发现,往往为时已晚,银行已经承担了持卡人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由于外部信息的不完备.使发卡机构不能对申请人的信用价值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

三、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迅速建立起高效准确的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的全国范围内的跨行征信系统。主要侧重点在避免欺诈行为,信息系统内容较为单一。我国发卡机构虽然可以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了解个人信用状况,但是评价个人资信状况比较重要的户籍、职业、税务等信息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银行卡违法犯罪黑名单共享、信息查询和查询取证的机制,以更好地防范信用卡风险。针对新型的个人信贷业务,我们需要一个全部银行可以共享的高效率运行的信息平台。

2、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选择适合发展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控制信用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各主要发卡行的信用卡客户主要来源于各自已有的客户群,而客户在申请卡片时,也更倾向于经常光顾的发卡行。由于信用卡市场空间大,客户选择性较大,各发卡行只有根据自身的整体优势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锁定信用卡产品的目标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明确了目标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应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理性把握发卡对象。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

任何信用风险量化技术,都需要庞大的历史数据库作为支撑。技术或软件可以买到,但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是不同的,是无法用钱买的,必须依靠自己积累。目前制约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不统一和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而且对于高层次的风险分析无法展开。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对金融机构衡量风险的要求,银行的历史数据至少要达到10年,显然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无法满足的。目前各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真实的信息数据库,银行间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降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甚至有些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虚报客户信息,给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基础数据库不统一以及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

(二)内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

商业银行缺乏对评级结果的检验,未进行信用登记迁移,特定等级的违约损失率等的统计,无法做到对预期损失的事先量化,使信用评级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于财务指标分析,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有时虚假的财务信息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缺乏财务指标分析带来的损失;忽略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以及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银行应该及时地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缺点。

(三)未建立严格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严格的呆账准备金,没有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来设置不同的呆账准备金制度,也没有根据不同风险级别设置计提的呆账专项准备金,因此没有真正按实际风险提供风险补偿准备。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按年初各项贷款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但这一年中发生的业务带来的资金运动产生的风险资金并没有计提准备金,因此,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人一般是信用评级人员,在职责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响到评级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员工队伍,但是专业化程度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更是匮乏。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

1、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每个员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一家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银行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直接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资产质量,最终会影响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银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靠银行一代又一代银行管理人员用自己的言行培养,尤其是银行董事会和银行管理层,要系统设计银行的信贷制度框架,带头贯彻培养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正直、坦诚的个人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诚信守约的良好银行内部文化。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风险管理控制流程中的责任,强化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国外很多先进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还尚未在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吸收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的技术经验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时,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风险工具及技术,必须结合实际,找出真正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代商业银行强调风险管理组织具有“三性一化”的特征,即统一性、独立性、垂直性和扁平化。集团董事会下设的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集团最高的风险管理政策审议机构,不仅全面负责确定全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并实行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实行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部-分行风险管理部-基层行风险管理部的垂直性监督管理,并在基层分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一级风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任职期限及任职绩效进行审批和考核,并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及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现状,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决定银行安全的关键。英、美等国金融监管当局早已将内部控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中国银行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及时性及独立性等原则构造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把内控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每当一笔业务生成,其处理程序中都含有稽核功能和授权限制,当超出限制的范围,电脑就会自动拦截,显示并送往主管稽核部门,由主管部门负责复查,通过复查后由主管部门授权,才能继续业务操作。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应尽快向电子化方面发展,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及风险状况,并及时向监管当局报告业务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能够自动纠正错误的结构,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时,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稽核评价机制。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加强透明度建设,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董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以鼓励董事勤勉尽责,保持经理人员的稳定以及上进心。

(三)适度运用破产方式

企业破产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破产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超出常规滥用破产的方式,不管在何种社会制度下,都将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削弱中国本来就相当淡薄的信用观念和信用约束机制,恶化信用秩序。因此,只能对那些确实已资不抵债、名存实亡的中小企业,在履行法定破产程序、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后对其实施破产。在企业适度应用破产方式的同时国家也应适当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以减少企业破产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于资产、债务在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尽量不采取破产方式,以避免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提高资本充足率

随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在应对风险的同时不被风险所侵蚀,同时又能使银行的盈利能力达到最优状态,这是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规定性的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资金在创造的能力。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即理论上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已经能够应对风险的前提下,对资本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效益,就成为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可针对中国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比例偏低,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依照西方国家实施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制度的经验。

(五)规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方式,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进一步透明化,接受社会各方力量的监督,避免认为干预,取信于民,使商业银行在股市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可信度。银行应该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银行内部稽核部门也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审计检查的功能,提高信贷信息的准确性。

三、结论

从历史的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形象良好,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各商业银行有必要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建立其内部评级系统,开展数据信息的收集积累工作,建立中国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并同其他多种措施相结合,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强化自身的盈利和竞争能力。同时,外资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对中国银行的冲击,《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这一个特殊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信用风险管理不应游离于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之外。

参考文献:

1、蔡玉林,刘冰,徐晶.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库,2004(15).

2、陈国辉,刘宗业,刘丽杰.风险度量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J].金融会计,2006(7).

3、刘芳.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金融与经济,2005(5).

4、付谣.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

5、于兆吉,杜宝贵,郭金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财经园地,2005(10).

篇1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中圉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03-0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扩散,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而银行业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在当前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不能及时还本付息而使得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复杂而多种,既有银行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原因;既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因素,也具有宏观环境和监控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商业银行自身生成机制和外部生成机制来解释信用风险的成因。

1.自身生成机制。(1)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和职能权限制度。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商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完善,监控制度不够详细,这正是形成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现实中银行有超权限放款、乱设机构、混业经营、高息吸储、拆借、规模放款等多种违规行为,手段隐蔽,极容易造成很大的信用风险。还有就是银行内部稽核审计不健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银行机构的设置上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能,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建立相关内控机构。最后,信贷职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驱动,为了获得高收益,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故意支持和参与高风险企业以及高风险项目运作,这种贷款的发放及配置给银行自身埋下了较高的信用风险。(2)信贷管理机制中没有运用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技术。信贷管理体制的模式及其完善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信贷资金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家制度法阶段,主要是凭借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没有运用科学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进行定量分析,随意性较大;贷款发放后,我国银行大多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信贷资金进行管理,不能跟上相关的检查和监督、更没有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这样就加大了信用风险。(3)银行制度存在多重委托。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在每一层委托―关系中都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于基层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相对于唯一和银行资产相关的利润目标更加实际,基层银行有可能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很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2.外部生成机制。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外部生成机制主要来源于企业、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它一些宏观环境方面因素的原因。一是企业高风险;二是政府过度对银企的行政干预;三是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不力和市场竞争激烈。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的内控机制不完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管理等。一个机构必须具备以上所有五个要素,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追求效益盲目发展业务,导致重业务扩张,忽视环境的控制;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估;没有建立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控制系统,分散授信,对分支行的管理有时处于失控状态;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困难,经常发生信息阻塞,由于纵向分支机构层次过多,信息交流漏损严重;在监督管理方面,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发挥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的权力制约机制尚未形成。信用管理机构不健全,信用管理教育不足。

2.政府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上正在由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转向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式,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也不足,目前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仍然停留在表层阶段。目前对我国银行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方式来进行,银行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依赖监管人员的经验判断。但随着我国融入全球金融的步伐加快,银行业务日趋多样性,监管数据变量急剧扩大,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复杂,银行监管方法手段落后,从而导致了信息滞后,使监管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银监会职能部门都有专门的报表收集与分析功能,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体系,无法有效地发挥非现场监督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贷款审批的依据主要还是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贷款企业和担保人的具体信用情况缺乏真正全面的了解,对客户的评价多偏重历史数据,忽视发展能力;偏重盈利能力,忽视偿债能力;偏重债权债务关系,忽视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力矗。容易导致一方面一些贷到款的大企业虽然签订了抵押合同或担保合同,但在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或担保义务时,形式上完美无缺的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却形同虚设,难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回收,给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却无法贷到所需资金。

4.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商业银行为完成信贷任务目标而对内部各信贷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的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控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组织结构人手,完善银行系

统;(2)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和权限控制;(3)完善对公,对私业务的控制。(4)完善计算机和会计工作的控制系统;(5)施行个人奖罚制度。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1)加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以风险性监管为主,以合规性检查为辅,真正重视风险监管工作。改进和提高监管效能需要将合规性与风险性相结合,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督体系,监管报表实现标准化;建立非现场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实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可考虑通过对银行报表的分析,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从而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2)改革财政收支体制,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信贷资金财政化是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防止过分夸大银行的功能和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避免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倾向继续存在,切断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间贷款补贴和资金供给制的联系。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尽可能的限制政府的直接支出,缩小补贴范围,政企分开,对财政向银行借款,透支行为也要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完善收入体制,提高财政。这就需要政府较充分的配合银行的风险管理防范工作,制定相关的法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资产。

篇12

关键词:信用风险征信系统内部评级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从而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序幕.尽管一些国家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诸多经济学界的权威人士都表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其实并未结束,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适逢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不禁引发笔者诸多思考。

1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自zoos年11月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未来两年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及时调整策略,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开始了高速的信贷投放进程。2008年最后两个月信贷投放额分别为4600亿元、7700亿元,2009年1-8月各项货款就增加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信贷的投放对于各经济主体信心的恢复和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投放如此天量的贷款,实体经济是否可以真正消化掉

2009年8月15日,《银行家》杂志《200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该报告以2008年商业银行的基本业绩和表现为主,结合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现状.该报告通过对1一6月份贷款增量结构的分析指出,由于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可能导致大量的信贷资金选择资本市场.从下面的数据我们可见一斑: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市场却一枝独秀,掀起了强劲的上涨行情.上证综数在过去6个月里涨幅超过了60%a,1500只股票股价翻倍;同时楼市更是异常火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住宅销售价格在1-5月上升了22%。我们都知道,虚拟经济是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本轮资本市场的繁荣不禁让笔者想到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就是因为信用的滥用,动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基础,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商业银行作为储蓄投资转化的中间一环,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主体,一旦商业银行出了问题,积聚的风险将危害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信贷业务,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投放必然使银行的风险随之增大.标准普尔评级服务的《中国经济政策转向,中资银行2009年喜忧参半》报告中就指出,中资银行2009年的最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

2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转轨时期,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欠缺,银行的风险管理又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外部宏观环境与银行内部微观环境相配合才能取得成效.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加快社会征信系统的完善.社会征信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切实防范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增添一道防线,也能为银行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发放贷款之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也就是信用报告,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作为信贷审批重要的依据,同时银行还可以根据信用记录的好坏,在贷款的额度、期限和利率上给予贷款申请者一定的优惠,这样不仅简化贷款的审贷程序,提高审贷效率,而且也促进了银行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不仅如此,银行还可以在发放贷款以后在风险防范管理中随时对该客户进行查询跟踪,以便实时监控.

其次是相关法律的完善.国家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信用法律规范,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的模式、信用行为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政府、中央银行、银监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主体在防范信用风险、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有效防范银行信用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

一、经济新常态呈现的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也可以说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的增长期,这主要是受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产品的出口量大大下降;同时在国内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很多传统型的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明显存在,所以国家和政府有意在放慢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二,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很多传统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淘汰和升级,促进产业向着效益集约化的形式发展。

第三,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新常态下,我国在土地、能源和劳动力上的价格优势逐渐下降,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所以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应该恰逢其时,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态势。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体现

1.商业银行发展理念陈旧的风险

传统的商业银行以业绩定英雄,侧重银行的短期业绩,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贷的准入标准,给银行增加了一些低层次、高风险的客户,不良贷款现象也就因此产生了。同时为了取得更加高层次的业绩,银行的客户经理多以放贷为主,无法准确把握退出的良机。很多银行在追求业绩时对抵押和担保过于信赖,无法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及时的监督,所以在经营中随时都可能出现预警信号掌握不及时,判断不准确等风险。

2.银行制度执行不当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具体执行中一些存在的问题都会造成操作风险。首先,贷款前调查的不够细致,没有及时进行帐表的核实,也没有利用政府等官方网站进行贷款人背景的核实,对客户的财务报告过分依赖,片面化的轻信企业介绍,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等,都很难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识别。其次,对贷款中期的审查不够严格,信贷审查、决策形式化强,风险判断力度缺乏,所以很难对此进行风险监管。最后,对贷款后期缺乏监督,检查形式化严重,过场多,风险隐患难以规避。

3.客户群体单一而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属于顺周期行业,也就是经济发展前景好时商业银行就会主动放款,当经济下行时,商业银行就不愿意主动贷款了。过去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下行,这些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断突出,也因此出现了无力还贷的?F象,所以这种客户群体单一的形式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十分严重的。

4.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的风险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企业,所以在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形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取得实效性,这也就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主体不明,承担者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增加了。这种风险管理控制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操作性风险不断暴露。

三、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1.革新发展理念,制定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经营理念

首先,在经营理念上,将风险控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发展质量与速度结合起来,不要以牺牲质量进行信贷规模的盲目扩张,不要过分放大贷款的杠杆作用,不以牺牲企业的长远效益换取短缺的业绩。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培养员工将风险管理纳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在贷款工作的前、中、后期都要做好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第三,在考核方式上,将风险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对银行的信贷产品进行质量的严格评估,并且可以制定考核奖励兑现的延缓期,也就是将当期的奖励与未来的风险防控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规范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

2.遵守银行制度,在全流程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严格规避“贷款形式化强,风险高”的现象,明确规定贷款主体、资金用途、抵押担保等方面的责任,做到各个环节的真实可靠,避免通过交易、用途、报告等方面的虚假产生信贷资金套取的现象。其次,加强对客户风险的监测和贷后管理。据此避免商业银行在信用贷款中出现贷款挪用、违规套现等现象。第三,强化风险早期的干预行为。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等形式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3.拓宽客户群体,与客户群体建立起长期关系

上述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客户群进行了分析,所以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必须要拓宽客户群体,避免交易对象的选择标准过于侧重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发更加有潜力的客户,以降低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当前的商业银行在这种客户群体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所以拓宽客户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期关系,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流程,促进商业银行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型发展。

4.明确风险主体,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与内部人员的银行操作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是最为关键的措施。首先,明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体,完善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尤其对重点岗位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将内部职工的不正当行为进行严格的排查,加强对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防范。另外,加强各机构风险防控的意识,通过对员工的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各机构内实施风险指标预警,及时有效的发现商业银行信用中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4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以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需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信贷决策的“5C”法和信用评分方法等。“5C”法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和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等5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信用评分方法主要有Z值模型等。Z值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提出,采用五个财务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低于临界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者们开始把统计学、运筹学方法以及现代金融理论,引入到信用风险度量之中,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新的信用风险模型。目前国际银行业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J.P.摩根的信用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KMV模型、CSFP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Risk)和麦肯锡的信贷组合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

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相比,创新后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如下特点:1.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2.从指标化向模型化转变或二者相结合;3.从单个资产分析向资产组合分析转变;4.从基于财务数据向基于资本市场信息转变;5.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度量转变;6.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转变;7.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成果,诸如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8)更多融入经济计量学、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风险的定量管理还很落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淡薄,多数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第二,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第三,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让银行的职员产生了信用风险管理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认识误区。

(二)银行信用风险定量管理落后,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非常丰富,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注重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和金融工程技术。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三)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我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失真现象。这使得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四)部评级方法比较简单,侧重于报表数据;评级对象不全面,风险揭示不充分;评级结果有待检验

首先,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评级的基本方法都很类似,采用的是简单的打分法,缺乏客观依据。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客户评级的时间较短,大多数银行只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未对贷款进行评级。再次,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仪用于银行内部授信额度的确定,并未对外公开,这就使得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判断。最后,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

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

接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六)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专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相当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尽管发达国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很多方法和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但绝不能照搬。因为目前我们利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条件还不具备。具体来说:一是数据的采集问题;二是相关的信用评级不够权威;三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更没有新兴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加,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状认真研究和总结,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保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培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让银行充满着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

新协议在信用风险的度量中纳入了统计模型计算风险,这种数量化的计算模型代表的是系统的、科学化的处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内可能无法建构符合新协议规定的风险评估系统,但只要实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统性的风险衡量方法,仍可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新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内部评级法,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学习其模型,更要学习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三)构建商业银行数据库

商业银行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信息整合的手段,是量化信用风险的基础。而商业银行数据库恰恰是我国商业银行所缺少的。当务之急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构建独立的数据库,为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部评级系统,加强对部评级系统的管理,积累大量高质量的数据;经常对部评级系统进行检验、升级和维护;发展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完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我国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刚刚起步,覆盖面小,技术性差,因此,商业银行很难获得外部评估中介机构的信息支持。我们可以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体系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信号的力度和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只有加强社会信用文化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对社会信用问题加以规范,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借款人的风险等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机构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最后,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