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思政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

篇1

一、单元整体设计和合理结构教学的意义

我们知道:一本课本由若干个单元内容组成,一个单元的课程又由几个课时组成。单元整体设计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具有前瞻性、整体性、针对性,能够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整合教材资源、优化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课堂教学前必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能力,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在上课前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和合理教学结构的统筹安排,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过程就是在磨刀。砍柴如此,教学亦然。

二、单元整体设计的程序

1.了解单元课时的结构、地位、作用

当我们要进行课时教学时,首先要了解本单元课程共有几课、总体结构怎样、各课的地位作用是什么,这是钻研单元教材的第一步。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共两课,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九课“保护自我”。我们联系课标明确了本单元的地位是:“成长中的我”内容下的“自尊自强”和“心中有法”的有关内容,其作用是珍爱生命,能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这样层层深入钻研教材、课标,从而了解教材的地位、作用,有助于教学的针对性,克服了教学的盲目性。

2.确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及难点、重点

在深入了解单元教学内容、地位、作用的同时,还必须确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依据教学内容,二是依据课标。只有做到目标正确、鲜明集中,才能指导教学,否则你的教学将适与愿违。例如人教版七年纪思想品德上册第八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经过反复研读,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对生活中种种不良诱惑和伤害要学会识别,要抵制,要勇敢地说“不”。教学重点是如何识别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和伤害,难点是用智慧战胜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与侵害。这样一一明确下来,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合理安排教学结构

篇2

关键词:社政教学;时政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0-02

通过对近几年的宁波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社政试卷的分析回顾,我们可以发现社政试卷从有利于改进日常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出发,命题严格依据课标、依据宁波市社政学业考试说明,立足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学科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厚,试卷难度适宜,结构简约,形式活泼,突出能力考查,注重教育价值,体现新课改理念,积极追求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从考查目的来看,突出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焦点问题,了解身边事件,感受社会发展变化,是社政学科教学的方向和要求,也是近几年来学业考试试题在取材方面的一个趋势。

一、近几年中考时政的命题特点

1.突出长效热点,回避不确定性问题。热点问题的切入体现了长效性,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话题,回避那些不确定性、可能变化的问题。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能源和环境问题、重点工程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平与发展等都属于长期的热点问题。像一些存在很大变数的问题,往往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或通过隐性考查的方式来体现。

2.以问题为中心,多角度考查实际问题。中考社政试题多以社会热点为立意背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主体设计思想,问题设置倾向系统化、综合化。时政热点试题可以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学科、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

3.体现人文性,关注青少年成长。中考试题以人类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注重突出时代性,反映时代主旋律,在试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对青年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的正确导向,并与当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

社政中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初中社政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解题能力也决非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开始把时政引入平时的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能力。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的的引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炼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例如: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国土与人民》一课中的众多的人口一节,引入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设问学生当时有没有人口普查员到家普查,及时更新书本中我国人口总数及相关的数据。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权利义务伴我行》可以引入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浙江省“最美妈妈——吴菊萍”,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菊萍的颁奖辞: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又如: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五一”期间,发现醉酒驾驶者,将对其进行刑事拘役,醉驾者一旦被查实,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2011年5月9日著名音乐人、达人秀评委高晓松醉酒驾车一案,5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千元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人,能及时的劝阻自己的亲朋好友不要酒后驾车。通过课堂内时政新闻的引入,即能给枯燥的课堂加点酱、醋、油、盐等调料,活跃课堂氛围、调节学生思维,又能激发学生去观察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社会为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教师平时应加强对时政新闻的了解

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新闻深呼吸、本市晚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我自己更认同舒中胜《新闻深呼吸》的节目。正如舒中胜老师自己对《新闻深呼吸》的评价:“这是一档浙江经视的原创的时评节目。它不只是读报,它还读电视,读网络。它有新闻事实,有观点引用,有对评论本身的评论。当然,既然是时评,它具备了时评的基本特点:一是‘时’要抓得紧,要有时效,是时事热点,是新近发生的、重大的、关注度高的事情;二是评要很鲜明,要有观点,或先声夺人;或更有深度。重要的还有,它强调说实在话,心里话,此所谓真诚;评论时追求有法律、伦理、人性人进行形而上的引导。在我看来,评论的境界有三:最起码的要有自己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更好的境界是独具慧眼,说出了人家想说却又说不出的东西;最高的境界是:更胜一筹,高人一点。”

通过平时教学中时政内容的引入,开阔了学生视野,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同时有利于创设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内互动乃至课外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时政内容引入,既有利于摆脱社政学科死记硬背的影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开卷能力考查的压力,更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初中社政课实效、完成初中社政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篇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设问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开展交流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控制教学进程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教学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学情境特定背景下的相关设问不仅承载着这些一般,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精选情境材料,为有效设问提供载体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情境材料,不仅为课堂有效设问提供了载体,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情境材料的探究中,不知不觉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这一情境很有趣,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很高,并且设问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把设问置于学生感兴趣的合适的情境材料之中,以情境材料为载体来设置问题,使设问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可见有效设问的第一个构成要件是必须以合适的情境材料作为设问的载体。那么合适的情境材料怎么来呢?除了上述来自影视外,可以是来自音乐、来自生活、来自课本,还可以是来自时事热点的、课堂即时生成的等等。只要你时刻注意积累和发现,课堂情境材料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充分挖掘情境材料,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设问的构成要件之二是问题的设置与情境材料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关联度、梯度。设问是连结情境材料与形成知识要点并理解和认同之间的桥梁。设问的一头指向情境材料,另一头指向教学目标。学生的思考源是情境材料,教师设问的归宿是对知识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形成和感悟。合理的设问必须兼顾两者,找到平衡点,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激发。教师要吃透该环节特定的教学目标,对目标有完整而充分的把握。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选取情境材料和设置问题,还要注意设问的梯度。

这一案例就充分考虑了问题设置与情境材料以及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和梯度,情境材料始终能成为学生思考的源泉,设问的解决始终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一致,设问层层梯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的逻辑性、层次性,使设问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三、努力提高设问的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设问的价值在于实现学习的价值。如果设问没有学生的参与,这一目标就会落空,实际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因此有效设问构成要件之三就是学生的参与度的高低。

提高学生对设问的参与度,除了前面讲的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材料作为设问的载体外,还要特别重视设问的针对性,这里所说的针对性除了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外,更侧重于设问的指向与所提供情境材料的关联度,设问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的实际和认知的水平相符合。这样学生在设问面前才不会不知所措,积极参与到对设问的讨论中来,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感悟,产生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课堂有效设问的针对性还要求设问简洁明了。即设问提出后,学生能够明白老师问的是什么,基本知道或经过引导和讨论之后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样的设问才是有实际效果的。如果学生看不懂设问那就肯定没有参与度,也就没有实际效果

四、设问要打破模式化,实现设问形式、内容与出示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唤起学生注意、活跃学生思维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差异的刺激,也即教学内容的变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新颖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教育心理学家杰里・布罗菲提出的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也指出:教师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应该多样化和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与挑战性。教学情境背景下的设问本身也应注意新颖性与多样化。

篇4

>> 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现状研究与趋势分析 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趋势探索 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趋势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分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试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改进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审视与思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析 新媒体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问题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信息教育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孟智祥,赵壁如.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中国电化教育,2010(4):89-90.

[3]李震英,李志涛.英国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78-80.

[4]李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5]熊凤梅.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6]金文龙.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高职 渗透教育 实践模式

[作者简介]钟庆文(1968- ),男,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高职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教学会2011年度科研规划课题“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56024)、江苏省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渗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SJD880027)和江苏省泰州市“311人才工程”资助项目“高职渗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44-03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基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弱、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色培养之路。开展渗透教育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举,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探索与开拓。

一、高职渗透教育的内涵

高职渗透教育源自“学科中的德育”。本文将渗透教育从思想政治领域的方法论延伸应用于各专业教学,并延伸到全面素质培养,指教师履行教书育人天职,以高尚师德为先导,以显性课程为载体,以间接隐蔽、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将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素质寓于各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活动。

高职渗透教育内涵特征有三:一是高职渗透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要围绕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心理,实现“企(行)业文化进课堂、职业精神入头脑”;二是强调专业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强化专业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并在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体现渗透教育;三是要将全面素质培养渗透到高职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学校教育各个方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渗透教育体系。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体系整体设计

高职渗透教育实践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师德影响力,集校内外资源于一体,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校园文化等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显性、隐性课程为载体,以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重点,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如图所示)。

(一)高职渗透教育改革整体思路

1.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目标指向。(1)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立德树人。高职渗透教育应当践行人人可以成才观,激励学生自信自强,实现立德为先与专业、人文、身心素质的齐头并进,使学生又红又专、成人成才。(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高职渗透教育的开展以强化师德为前提,必须强化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意识,强调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师表,影响与感染学生,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3)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质量。高职渗透教育基于教学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规律,根据高职教育与技能学习的特点,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渗透教育。同时,渗透教育实践的成效应当成为当前高职教学改革成效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与方法。高职渗透教育必须依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否则就失去了有效的动力方向和途径。

2.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三重境界构想。第一层次是自发层次。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偶然性和随机性,教师具备一定的渗透教育意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机智,随机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或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注意通过教师的师表风范使学生感受教师治学与做人的教育启迪。第二层次是自觉层次。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渗透教育因素,通过教学活动、课外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渗透教育。其渗透教育设计的内容与过程设计或基于书本内容架构,或基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或基于学生现行素质差异,形成了完整体系并科学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德艺双馨”的效果。第三层次是文化层次。此层次超越了专业教学过程,使育人活动贯穿于学校整体教育实践。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之外,有目的地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甚至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对学生学业、思想道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影响。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广大高职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熏陶,形成教书育人文化理念,以之对人才培养与渗透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教师主客观活动都以培养目标为准绳,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渗透教育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教育形成了鲜明导向性、有效针对性、高度自觉性的特点。只有当渗透教育进入了自觉和文化的层次,教书育人才真正落到了实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

1.高职渗透教育的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将渗透教育整体设计融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渗透教育基于深厚的教学基础,并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1)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渗透教育价值取向。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渗透教育目标。其次,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生涯发展能力”设定成人成才的目标指向。(2)依托课程体系体现渗透教育内容架构。将渗透教育方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附件,对渗透教育作出系统设计。一是对课程体系中能力与素质做出逻辑分析,按照年级、内容进行渗透教育目标与任务分解;二是将职业素养、生涯发展能力等渗透目标与内容落实到行业通用能力相关课程中,体现隐蔽性、渗透性;三是围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职业人文、行企业文化等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2.高职渗透教育载体搭建。突出专业课程教学,搭建“专业教学、思政教育、校园文化”三大渗透教育平台,将渗透教育载体拓展到隐性与显性课程,使学校各类资源成为渗透载体或途径。(1)思政教育平台――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思政课程始终承担着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渗透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思政教学的德育实效性。思政教育平台上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推进“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课改方案、落实“思政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与“在学生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等计划。(2)专业教学平台――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融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于一体,增强专业课教学效果。专业教学平台上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实施“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系列活动计划与方案。其中,基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渗透教育设计步骤主要是按照“三明确、三坚持”进行渗透教育特色课程设计。即明确渗透目标、明确渗透内容、明确渗透教育设计思路;坚持联系学生实际、坚持专业课特点、坚持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同步实施。专业课程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制定、备课上课、辅导等各环节明确渗透教育要求。课标解读:渗透教育目标的设计。在确定课程技术性目标同时,细化渗透目标,形成概要描述。内容挖掘:渗透教育内容的建立。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针对性地挖掘渗透教育因素。过程设计:渗透教育过程的优化。依托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渗透形式与情境。效果评估:渗透教育学情的测评。建立相应课程考核标准。(3)校园文化平台――着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实施“地方、企业文化进校园”方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方案、“快乐大学生涯”与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等。

3.高职渗透教育机制创新。以形成渗透教育范式为目标,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机制。其中的关键是围绕工作推进制度建设。“全员”指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与强化激励手段,使全体教职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导师。“全方位”指制定操作标准,建立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渗透教育体系,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中,以显性课程为平台,集校内外资源共同育人。“全过程”指制定评估指标,确保渗透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单元教学、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全过程。

三、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一)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1.以大爱育人理念践行渗透教育。大爱育人就是要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力实践职业素质教育。高职教育在现实的大环境下,很难自主选择教育对象,但高职院校有责任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的教育。大爱育人就是要求高职教职员工爱生如子,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基本价值需求,将高度责任感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大爱育人就是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扬长避短,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之路。

2.正确处理教学与德育相互关系。高职院校必须处理好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与德育主渠道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为主与德育为首的统一。教学为主是德育为首的基础,德育为首是教学为主的前提,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效益。

3.基于工学结合改革开展渗透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实施渗透教育的基础。没有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能力观实践的渗透教育必然没有实质内涵,没有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渗透教育必然没有生命力。因此, 渗透教育必须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在高职课程改革中体现,要在教学内容、方法中挖掘渗透教育因素,找准渗透点,科学设计渗透教育情境,使专业教学与渗透教育水融。

4.建立科学管理体制与“三全”机制。体制建设重点是渗透教育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要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指导教务处、各院系等分支机构共同实施渗透教育;核心是制度保障。通过制定《渗透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严格过程检查与监控,完善渗透教育反馈机制。同时,必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机制。“全员”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唤起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全方位”是形成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渗透教育体系,涵盖学生素质成长各方面;“全过程”是贯穿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全程,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开展渗透教育,使渗透教育富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1.系统科学性原则。渗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全局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开展渗透教育要构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展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机制等。渗透教育的科学性指教师要有科学的态度,研究并掌握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教育规律,使渗透教育卓有成效,形成能共同接受的评价标准和科学评价方法。

2.主体发展性原则。主体发展性原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强化教书育人意识,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规律,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渗透教育要有成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突破口在于教师摆脱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3.内容关联性原则。内容关联性指渗透教育内容要与专业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性特点相联系,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想的渗透教育内容应当自成逻辑体系,如同有“明线”“暗线”的文学作品一样,实现渗透教育内容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渗透内容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相联系,代表一定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教学的价值观、政治观导向,使渗透教育内容既体现社会性,又不脱离教学体系。

4.方法多样性原则。渗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加之教学历来都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说,因此,基于专业教学、德育方法及其他教育实践方式方法的渗透教育方法更体现多样有效的特点。渗透教育的成效与其方法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只有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才能做到教学活动中渗透教育有的放矢,还要寓理于学、寓教于乐,提高渗透教育的情感性。

5.活动实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坚持教育教学实践效果与德育等素质教育效果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格要求避免负面影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有效的渗透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效益观上,即“成功教学上的有效渗透”,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内容切入点,选择好渗透时机和方法,为渗透教育系统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富文.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2]刘富文.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0).

[3]刘富文,唐靖辉,倪亚兰,等.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4]田力.探索渗透教育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J].科技信息,2010(21).

[5]王会平.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8.

[6]熊伟.对高校渗透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湖北教育,2003(16).

篇6

基于通识教育对人才培养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主要是:以通识教育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多层次化教育手段;丰富校园文化,多样化教育载体。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改革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课堂、主渠道,同时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是许多国家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两者目标结合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来源于自由教育并且带有自由精神,但通识教育又不同于自由教育,他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不断拓宽专业教育的领域,旨在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成为完整的人的综合能力。西方国家把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同时也要进行非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创造力,而非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拥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就现阶段而言,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教育专家只是对通识教育教育目标的描述去理解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从出现到发展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通识教育的教育宗旨、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其教育宗旨就是把人培养成拥有健全人格独立发展的社会人。

二、通识目标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

1、教育目的功利化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都表现出来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其教育目标更偏向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能够学有所成,顺利走向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在这样功利的教育理念驱使下,各个高校不断以就业率作为攀比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其实对于学生本身来说,能够拥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远比找到一份好工作要有价值的多,但是在当前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学生自身也忽视了内在价值培养,选择专业不再立足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是趋向于哪个专业将来更有利于就业。这样的教育现状,明显的与我们通识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2、教育内容相对单一

首先,单一的教学内容表现在偏重于政治教育。在当前通识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多的关注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更多的是要注重这些理论为载体影响下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更重要的。然而当前教育的现状是部分教育者仍然将教育重点放在课本上,就课本的理论和内容去让学生理解深究,这样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思政课纯理论的教学感到枯燥乏味,毕竟很多理论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在学习重复的东西,这些重复的知识对于他们早已厌倦。其次,教育内容多数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当前思政教育内容根据理论来理解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感觉理论与自己的需要和生活完全两张皮,不能从心底对思政课产生认同感,更不用说对他们自身发展产生多大影响。学生在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调整教育内容。在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这样才能体现现代社会教育的与时俱进。

3、教育形式不够丰富

通识教育目标要求高校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传统观念立足于知识本身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上,而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些实际能力仅仅依靠理论灌输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在实践中去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面对一些问题才会有意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方法往往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高校教育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课堂纯理论式的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纯理论式的教学也很难给学生带来实际能力的提高。另外,我国部分高校由于教育者教育观念僵硬缺乏创新理念,直接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长久下来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只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对待知识,主动思考才能达到高校思政课的真正价值。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偏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而客观上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世界的关注。因此,有效的思政教育应该加强道德与情感双向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通识目标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1、以通识教育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持,决定着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方向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起价值导向作用。现在高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通识能力,而大学生将来能顺利适应社会最重要的是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这恰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双管齐下,才能发展中国高校教育,大学生的全人教育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

2、丰富教育内容,多层次化教育手段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有意识的去打开传统教育思路,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例如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或者实践教学,将这些教学方式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让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实践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不同主题的思政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各种通识能力,同时在展示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和各种表达能力。

3、丰富校园文化,多样化教育载体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兼顾文化软实力,重视校纪校规的过程性监督,尤其对于新生,强化新生入学校纪校规教育,让学生懂得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每个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遵守校园规章制度是高校大学生应该遵守的最基本内容原则之一。同时,辅导员工作应该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坚持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小社会中度过大学生活。

作者:刘昱彤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