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网络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模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学术生活。网络文学翻译相比传统文学翻译,有翻译技术、网络平台作为支撑,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网络文学翻译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有哪些优势、劣势,翻译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文学翻译;传统文学翻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翻译也层出不穷,这对传统文学翻译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学翻译相较于传统文学翻译有一些新特征,例如:更即时、更多互动、受众更广、更便捷等。相对于传统文学翻译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网络文学翻译有更多可塑空间,当然网络文学翻译误译、漏译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由出版社编辑出版,最后印刷上市的(张英洁,2013:7)。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郭振星,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与读者没有互动,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提出建议或批评,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上网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多,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通过互联网交流,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四)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选材更自由,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而非盈利目的,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五)读者角色多样化(1)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不管批评是否到位,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2)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张艳琴,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他们首先是文学家,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刘建林,2009)。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洁.论互联网文学翻译对译介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张艳琴.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6).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87-02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方便易获取的重要特点使得很多读者越来越热衷于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不可否认,网络文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文学在本质上与传统文学是共通的,而不是相对立的,它们存在的价值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文化,因此,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形式。
一、网络文学概述
1.网络文学的概念
1998年3月,台湾人蔡智恒用“痞子蔡”的网名连载了一部长达34节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部原本只为满足个人写作欲望的练笔之作,却一再被转载,竟然风靡了整个华语文坛,“网络文学”这个概念也随之声名鹊起。从《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成功,到今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络文学网站和数以十万计的网络群体的出现,从少数人把“网上晒字”当作娱乐消遣,到现在数以亿计的网络文学作品诞生。网络文学已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要认真去研究它。网络文学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所进行的一些文学创造,这些文学作品以网络为载体,是读者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阅读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所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主流文学作品,我国的传统文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有着成熟的写作技巧,是我国的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时代快速到来,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主要起着继承和发展的影响,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存在形式,网络文学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对我国未来文学的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网络文学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主要具备以下两大特点,一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全体的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二是使得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可以更加随意自由。在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只有那些具有一定地位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人才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字,编辑出版单位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也很高,对于创作者的专业水平要经过严格的审查,限制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字创作,而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不需要经过出版商和编审的严格审查,创作者可以在网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热情,实现了文学爱好者自由创作、自由发表的权力,网络文学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传统文学的功利意义和审美意义,网络文学大多是创作者一时的情感宣泄,篇幅较小,并带有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首先,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大都是在传统文学书籍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其创作的作品中也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学因素。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在每一个领域和环节中,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网络文学作品的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网络文学作品中也同样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例如著名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中,就容纳了很多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意蕴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一个标志。
其次,传统文化是现代网络文化创作的源泉,很多网络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引用到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典故或历史故事等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作品,如《唐僧传》、《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李煜的悲惨世界》等等经典网络小说,就借助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来表现故事。这样的手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继承作用。
再次,网络文学还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学的形式和技巧,诗歌、小说、散文等传统形式和创作方法在网络文学中照样存在。文学评论家刘庆邦说:“与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不同的只是发表的平台和交流的媒介。归根结底,网络文学最核心最实质的所在还是语言、形象、情感,同样要坚守观照现实生活、激发人类情感、抵达人性深处这些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三、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创新
1.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
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得文学艺术的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文学形式对文学艺术的划分极其明确,网络文学使得艺术形式的划分逐渐变得模糊,从文学样式来看,网络文学出现了许多新样式,如小说接力,散文诗接力、诗歌跟贴赛等。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表现形式上融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数字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艺术表现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艺术构成,使得文学作品的表现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加了文学作品表现的丰富性。这样的技术支持使得文学作品脱离了纸质的限制,是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突破。
2.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语言形式
从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到我国现代的文学创作,作者的创作形式始终没有脱离文字创作这一形式,他们将文字写在竹简、帛布直至纸张上,文学作品的表现只有借助于文字这一艺术元素进行表达,而网络文学大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在文字和口头语言之外,又增添了很多的图像因素和语言因素,拓展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形态,对传统文学的语言表达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和整合。例如,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即网络语言,其中的一种就是数字语言,比如数字886意思就是拜拜,而数字520意思就是我爱你,555代表哭。语言就是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现人们的心情,喜怒哀乐各有不同,形象而生动,这些新兴的网络语言被人们称作“网词”,在网络交际中,“网词”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3.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段
网络文学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单手写字的传统写作手段,而是要求人们掌握先进的网络操作技术,用机器来代替人的双手,实现“以机换笔”的跨越,使原来创作者的单手创作变为双手书写。传统的文学创作基本属于是一种个人的行为,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得文学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行为,一个文学主题可以由多个文学创作者来进行创作或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集体性的文学创作构思,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完成一个主题的文学创作,超越了传统文学个体创作的形式。
如今,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由于其发展还未成熟,故而良莠不齐。如何更好地吸收和传承传统文学中的那些优秀之处,相信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研究之处。
对于网络文学的逐步发展,我们一方面认识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网络文学为我国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我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创新的作用,我们必须看到,网络文学的公平性和开放性使得很多的网络迅速成长起来,深度挖掘了一批有实力的文学创好者,我们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正确态度对其进行评价,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斌.观照现状 探寻未来――对网络文学的再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03) .
[2]褚晓峰.浅谈网络文学的大众化特征[J].科技创新导报, 2009,(30).
[3]赖敏.网络文学文学价值评估[J].青年文学家,2009,(18).
[关键词]网络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 成教教学
在高等教育中,基于问题学习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哈密尔顿McMaster大学的医学院提出,并从此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现在,全世界许多大学和学院正在将之作为许多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其好处在于基于问题学习将问题与主题联系在一起,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并且通过获取新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深层次客观事物分析。
网络教学是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海量的存储信息和可以进行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和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特别适用于成人教育。但网络教学缺乏师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不利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进程,因此,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授课模式。如何将二者有机的契合,近年来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传统授课结合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在成教教学中的实践
我院成教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微生物课程,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下进行集中授课,接着以互联网为平台,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特征,让学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发思维,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包括:(1)8学时传统授课,讲解课程知识体系、重要概念。(2)按照每周4个学时的进度在互联网上公布问题和任务,并提供给学生一种阐明主旨的方法,通过讨论区指导学生成功学习,28个学时。开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他们的已有知识为基础去分析这些问题,辨认、解释、争论而生疑,由此产生系统化学习目标。接下来,学生沿着学习目标阅读书籍和文章,看网络教学课件以及网络留言板询问老师。(3)选取学生讨论争议最多一些问题以及临床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传统授课模式下讲解,教师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二、教学实施的经验
1.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时展要求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要求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即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角色变为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是学习主体,面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掌握群体生命的现象、本质及活动规律,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内化知识、创新和完善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能力和素质不断增长的过程。
2.教学目标上,以解决问题为基础,注重能力和素质提高。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摆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采用被动学习无法进行下去,必须积极开动脑筋,针对每个具体问题,应用已有知识,从多角度分析,综合思考,进一步学量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通过计算机平台,检验设想的正确与否。如果检验不合格,还需重新再来,直至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中,学习和掌握群体生命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东西,迁移与拓展知识,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教学特点上,体现个性化教学,贯彻因材施教。人本主义代表Rogers认为,如果学习者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速度极快,而且不易忘记,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促使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照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是优秀学生、中等学生,还是差生,都能发挥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优势,进行相宜的学习。
4.教学手段上,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传统讲授的学时大量压缩,借助网络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新的革命。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累、沉淀,重视成教学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提炼出他们实践中的鲜活案例并接合课程特点加以升华。
5.教学环境上,营造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氛围。“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在于创造,在于超越,在于自觉、自愿、自律,追求真善美,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实现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为学生构建创新的环境,学习作为学生自己的创造,作为天赋才能发挥的最高自由。学生是作为教学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掌握群体生命的现象、本质及活动规律。教学过程就是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整合、更新,使原有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变换生物因子或环境因子,模拟生物群体的消长,获得发现新知识和重新建构知识的乐趣,整个学习过程沉浸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氛围中。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成为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6.教学评价上,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融于教学全过程。教学开始时,检查学生必备的起始知识和能力,确定教学方案恰当与否。教学进行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监测学习进步和学习错误,提供反馈信息,激励教师和学生,修正教与学的不足。教学结束时,给学生评分,同时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平时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60%,教学结束时的考试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4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每次在计算机上解决问题的情况和学习表现进行评分。教学结束时采用开卷考试,基础知识占30%~40%、基本原理占30%、综合应用占30%~40%。
成人教育学生群体对利用网络途径学习的需求十分强烈,希望学校建立和完善支持学生网络学习的互动平台,以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自主陛、灵活性,体现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特点。目前制约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需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丰富学习资源,拓宽互动途径:二是学生方面,虽然具有利用网络学习的愿望和需求,但在网络硬件条件、时间、地点、家庭和单位支持及个人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真正实现网络学习,需要一个推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远程网络教学,将是我校成人教育的新手段,也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zer SA. 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ce: twelv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 Med Teach, 2004,26(1):12-15.
[2]Groves M, Rourke PO, Alexander 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reasoning in a graduate-entry, PBL medical programme. Med Teach, 2003,25(6).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语言;对比
网络文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且网络文学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特质。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体现出的是世俗性和物性的特征,其所显示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性。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的把握网络文学的特质,更能够促进当代文艺建设的向前发展。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1.1两种文学传媒的对比研究
1.1.1传统文学
对传统文学而言,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是纸质,其内容有文字构成,其传播属于单向传播。一般而言,传统文学在创作上具备一定的写作程式,且不同类型的文学具有相对固定的体裁和形式。以小说文学为例,在创作时必须全方位、立体地、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并反映时代的特质。同时,传统文学多被附加了一种激励社会和教化社会的责任,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主流社会价值,宣扬传统道德的任务。
1.1.2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则是现代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和链接技术的优势,充分借助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来彰显和表达的一种现代文化形式。网络不仅承载了各种传统文学体裁和形式,也派生出了一系列无法以体裁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的传播方式。例如,文学网站、博客、动画软件等。这些均成为了网络文学的重要传播载体。从传统的方式和传播的层面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传播方式互动性强,传统文学传播方式较为被动;二是,网络文学成为平民化的一种话语表达形式;三是,网络文学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扩展,日渐衍生出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传媒形成巨大冲击。
1.2两种文学语言的对比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语言上存在明显差别。传统文学为表达思维的严谨性和作品的表达意图,在创作语言上往往千锤百炼,对语言进行修饰,对句式进行选择,追求语言上的准确性、形象性。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往往绞尽脑汁的推敲文字,修饰语句,追求所需的韵味。网络文学则明显不同,它追求的是通俗化、速食化。在语言上,网络文学追求简短、直接、幽默的表达。因此,网络文学句子结构较为简单,形式短小。
1.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读者参与度的比较
1.3.1传统文学无法参与创作
无法参与和无法改变是传统文学文本的主要特点。传统文学作品一旦创作完毕,读者便无法参与起创造。传统文学的这一特点是对文学作品原作者的鼓励和尊重,但是也限制了作品阅读者的读解权。读者只能在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后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而网络文学则可以接受创作的双向互动。
1.3.2网络文学的双向互动
网络文学中,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后,结合自己的感想及对文本的看法做出一定的回应和点评,从而实现读者与作品创作者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的互动性得益于与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甚至会出现一些作品被他人删改、续写、转载等。网络文学没有如传统文学般的特权性,相反具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因此,网络文学中人们的参与度更高,文学产生的效果也更大。
1.4文学的目的与意义的比较
从文学的目的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如下:
1.4.1传统文学的“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
传统文学的文学理念中,人们追求的始终是在“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二者之间徘徊,少有如网络文学般的宣泄与自娱。“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依然是传统文学中的主导意义。它已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进审美认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传统文学作家则是着眼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去发现其中的美,去概括其中的美,去塑造美的形象,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当读者品读作品时,便会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命运以及作品刻画出的各种情景,形成强烈的情感反映,或悲伤、或快乐、或优美、或丑恶。读者在精神上接受陶冶和愉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辨别是否和丑恶的能力。
1.4.2网络文学的宣泄和自娱
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文字撰写着人生经历和情感股市,不加掩饰,不过度雕饰,也没有虚伪的迎合。因此,网络文学中,“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居于次要位置。一名出色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其作品质量不亚于传统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同时,这种文学更贴近于文学的本质。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网络中依然存在的很多泡沫文学。泡沫文学是互联网和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必然会产生的。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发展的趋势思考
一是趋同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在商业化运营下,一些脱颖而出的网络文学创作者选择将自己的作品以传统媒体出版作为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这会使得网络文学朝向与传统文学趋同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终与传统文学融合,成为“传统文学”,而“网络文学”这个词便会名存实亡。对网络文学来讲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归宿,这将意味着一种具备网络特质的文学形式可能消失。二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虽然具有巨大差异,但同为文学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应当通过努力实现艺术与网络化的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在保持网络文学特质前提下寻求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文学可以适当借鉴传统文学的优势所在,可以采用新兴的“博客”写作形式等保持写作的相对自由、个性化、传播文学的基础上,追求文学造诣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一、网络文学的内涵及社会影响分析
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方式,其包含的内容与具体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目前对其还没有形成严谨而规范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它的本质规定性:一方面,必须是使用了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不能离开互联网这一媒介。如果离开网络而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称这种文学为网络文学;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必须具有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必须是用来表征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虽然我们还不能准确地界定网络文学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以加深对它的理解。通常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是指经过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并且能够在网上传播、浏览、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它与传统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的媒介与传播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另外,网络文学也指使用电脑创作并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它与传统文学作品不仅体现在传播媒介上,更体现在创作方式、作者身份、发表方式等方面;此外,网络文学还指利用现代技术创作出来的网络超文本链接、多媒体制作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不仅仅是文字,还可能包含图片、音乐、视频等,它们依赖网络而存在,具有互动性、延伸性等特点,因为与传统的书写印刷文学作品有了本质的区别,我们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网络作品。网络文学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外的另一种文学形态,也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与文化商业化、消费主义盛行的必然结果。它的背后有浓重的个性化、娱乐化色彩,它必将颠覆传统文学的发展模式,引领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网络文学并不排除严肃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在传统文学吸收、借鉴、融合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必将显示出更大的生命力,也将会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引领文学发展的潮流。此外,网络文学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处于工作繁忙、思想紧张和心理压抑之中。而网络文学在内容、手段表达等方面很好地迎合了公众的需要,使人暂时摆脱环境与规章的束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感情上的宣泄。
二、当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世界网络文学起源于网络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我国网络文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以“载道”、“明道”为己任的中国文学摆脱了原有的束缚,走上了平民化、大众化、自由化、平等化的道路,并显现出来了勃勃生机。早期我国网络文学的作者多是理工科出身、掌握一定网络技术、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创作者。这一时期主要有方舟子等人创办的刊物《新语丝》,鲁鸣、诗阳等人创办的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以及网络文学女性刊物《花招》。自从痞子蔡发表了网络中文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网络文学才在国内引起轰动,并出现了第一批网络,迎来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有邢育森的《网上自有颜如玉》、宁财神的《假装纯情》、李寻欢《一线情缘》等网络文学作品。自从号称“最佳网络文学作品”的《悟空传》推出以后,网络文学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BBS公告板上诞生的网络原创作品”,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得到了主流出版媒体的认可。2002年慕容雪村创作的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天涯”创下了十六万次的点击量,赢得了百万点击率,在社会上掀起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网络文学热,涌现了一大批都市小说,如《成都粉子》、《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等,这也引发了网络文学的第三次冲击波。同时,更具有网络特点的网络文学小说———接龙小说也开始涌现。接龙小说有网络的交互性、即使性等特点,它将文学创作变成了一项集体活动,有许多人共同参与文学创作,如同古代文人作顶真诗一样。像接力小说《网上跑过斑点狗》第一章由邱华栋、李冯、李大卫写作,而剩下的由网民和读者共同完成。2003年之后网络文学开始转型,网络文学与资本不断融合,网络文学的功利化与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看到了网络文学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投入网络领域,盛大公司收购“起点就是网络文学商业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商品属性被充分开发,网络文学成了谋取利润的工具。在强大的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以及在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网络文学领域也和娱乐领域一样,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星运动。不少与网站签约的作家成了日进斗金的“大神”,并拥有自己的粉丝。自此,网络文学作品成了按照工业标准化流程进行的产品,网络文学的个性化、业余性特色逐渐消失,作品成了根据市场需要而量身定制的工业品,网络文学原始的生命力、创造力、想象力受到了束缚。这个时期流行的多是《诛仙》、《一代军师》、《鬼吹灯》等满足网民消费需要的类型化小说。
三、网络文学的特点剖析
网络文学是数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发展的结果。它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技术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传统文学在理论、创造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有一些传统文学没有的特点。
(一)网络文学具有全民参与性。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下,作家的身份失去了意义,文学创作主体由专业的作家转变成了广大网民,文学创作队伍呈指数化增长。凡是上网的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和读者,这极大地扩展了文学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使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读者可以变成,同时也可以干预的创作,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网络作品变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网络中,不同的作者和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人们的选择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作品的发表也摆脱了出版发表的束缚。
(二)网络文学更多地体现了平民化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地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以文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使命,雅文学一直是我国文学的主流。在网络文学中,小说变成了“讲故事”,文学评论则更为直白和浅显,这主要源于网络文学创作和欣赏全民参与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网络文学多用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
(三)写作技巧呈现出网络技术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作品在写作技巧上出现了质的突破。网络文学的作者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各种网络技术,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和传统的平面创造有了本质的区别。如网络作品《星火之恋》就将文字叙述、音乐、图片等有机结合起来,展现出来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这些现代技术的运用,就像给文学增添了翅膀,使其能够展翅高飞。
(四)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呈现出即时化的特点。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边写作边发表,不必考虑修改定稿以后再出版,同时读者也是快速浏览、即时阅读,可以说,网络文学是典型的消费文学和快餐文化。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简练、醒目甚至十分前卫,因为没有人愿意坐在计算机前面细心地品味作品的内容。
四、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受挤压的今天,网络文学却异军突起,创作了大量的创造主体和受众。那么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和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网络文学将走向何方?
(一)超文本样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先进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作品传播之中,这将全面突破传统的文字写作与阅读方式。例如,当某人物在小说中出现时,我们可以链接到人物的肖像;当文章回忆某段故事情节时,我们可以欣赏到这一段回忆视频;当提到某段音乐时,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播放这段音乐。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学的发展将突破了纸张平面的限制,出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文学的姿态将会变得千奇百怪,但是文字永远是文学创造和阅读的基础,文学创造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还会得到继承与发扬。随着更多的传统作家加入网络文学创作的队伍,将会提高网络文学的层次与质量,增添更多的网络文学作品,推动网络文学向雅文化的方向发展,使网络文学更加成熟,更好地应用各种新技术。
(二)网络文学将会挑战传统文学的霸权地位。由于网络文学从创作、传播到欣赏都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它必将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运行机制,跳出传统文学在发表、出版等方面的种种束缚,使文学发展获得了新的自由,对传统文学的霸权地位提出新挑战。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广大网民,但不可能是全体网民,因为进行网络文学创作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和网络技术,具有这两方面能力的人将会在网络文学创作方面逐步树立新的权威。同时,随着网络文学与资本的结合,必将在网络文学市场产生新的垄断,从而形成新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