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产业发展思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业发展思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业发展思路

篇1

1.1创新不足导致行为滞后

思想的不开放,导致山西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思路不明确,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省许多高校的大部分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局限于校园之中,基本没有与社会的交流与市场的合作,高校体育的功能延伸不到社会,体育资源优势体现不足。高校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的体育类人力资源和一定的相对专业的运动场地,因体制等的原因,这些人力资源与场地在课余时间容易出现大量闲置,大量的专业体育指导人员也不能为社会所用,体制与市场两张皮的情况严重。

1.2山西省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

我省高校的体育设施总体来说严重不足。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目前拥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3个,篮球场6个,网球场1个以及少量的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室、健身室和一个游泳馆,这些设施分布在5个校区,这些运动场所仅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没有办法为社会服务。其它院校,如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各类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状况也大体相当,与其它省、市的许多高校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使用状况是:部分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实行有偿开放,且数量非常有限。基本没有相关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能够对社会开放的相关的健身技能培训和辅导很难开展。我省各个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一般是由部门申请,上级拨款建设。各个高校的体育部门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缺乏新思路,没有把高校的体育建设与社会和市场相结合,没有站到体育产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1.3山西省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落后

高校体育是否能向产业化发展,往往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我省的高校一般没有把体育产业发展作为硬性工作指标去要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创造力缺乏。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首要是为学生服务,但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服务的局限往往使我们的管理者只顾眼前,忘了长远。

1.4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和运作环境

由于我省的自身特点,我们只能借鉴其它省市相对成功的经验,在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方面还要根据自身要素逐步探索。现有的高校体育与市场的契合点主要还停留在企业的广告赞助层面,去掉广告,则只有主管部门的行政经费和公益活动。这种单纯商业赞助使高校体育与市场的结合力度不够、资源竞争优势不足、纽带关系脆弱。如我国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太原理工大学连续十五届全部进入全国八强,13次西北赛区冠军,2次荣获全国总冠军的好成绩,支撑这些活动的经费一部分是一些企业赞助,还有一部分则是政府和学校的资助,还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化机制来运作。由于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我省高校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很难开展,参加全国性大型赛事的机会就更少,严重阻碍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1.5缺乏合作机制影响产业发展

我省各个高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大而全,为了教学的需要,每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如何能够把这些分散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体育场馆整合利用,如何调动各个高校的专业体育人才,如何发挥这些物与人的积极性,将对我省高校体育产业跨越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山西省大学城的建设和陆续投入使用,拉近了各个高校的距离,为将来的体育设施资源整合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大学城各个高校仍处于建设阶段,各种体育设施还不十分完善,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仅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不够紧密。要想真正使我省高校体育向产业化发展,就要真正从思想上打破校与校的界限,要能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现有的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校与校的相互合作,积极开拓市场,使其向体育产业方向发展。

2我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2.1教学与社会并重,管理与市场共存

高校体育产业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但是高校体育产业化不应等同于社会体育产业化概念,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前提仍然是教育,目的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使高校体育资源既能服务教学,又能服务社会。而高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服务化和产业化则能够从另一方面解决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反过来也能够提高高校内部“造血”功能,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采取各种引资、联办、资源共享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优质资金资源,弥补自身资金、信息和服务不足的缺陷,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2.2积极开拓市场,建设特色体育产业

高校体育拥有一批专业的、相对年轻的、高知识的体育人才,同时也具备一定水平的基础体育设施,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自身优势,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公共群体开展一些有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树立自身品牌效应,实现育人、服务和创收等方面的多赢局面。

2.3利用大学城集群优势,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协同

大学城一般是由几所或几十所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区域教学示范区,它本身具有人员优势、区域集群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倾斜优势的特点。我省高校园区是由10所高校共同建立组成的,它也具备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特性,为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和局面。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作为邻居的各个高校之间如何利用相互的公共体育资源,开发体育产品、实现体育市场拓展和社会服务,是摆在现有10所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大学城”作为我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可以快速提升高校区域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各高校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资源优势,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绩效。还可充分利用一些现代媒体的力量,展现高校品牌优势,促进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结语

篇2

"十五"期间,我区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强区"战略,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累计实现三产增加值24亿元,占GDP的比重87.3%,累计实现税收3.07亿元,约占全区税收总额的85%,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区将紧紧围绕"三产强区"目标,继续强化第三产业优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三产和发展新兴三产并举,加快资源整合,完善商业布局,优化三产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与综合效益。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房地产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信息、咨询、评估、旅游等新兴三产,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

1、全力促进商贸发展。坚持把商贸流通业作为全区三产发展的重要支柱,按照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方向和"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加速大流通"的思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实现城市商业中心建设、特色街打造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建设"一主二副"。充分挖掘老城区商业中心的潜力,以淮河路商业街提档升级和建设"皖北第一街"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淮河路商圈的龙头地位,积极谋划淮河路商业街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二马路地块的综合开发,同时鼓励和扶持百大、百惠、新世纪广场等现有商业骨干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自身改造提升,优化业态,壮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淮河路核心商圈;加快推进朝阳路和宏业村两个商业副中心建设,形成"主副呼应,东西互补,整体推进,点线面全面发展"的商业格局。

二是做大做强商贸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重点三产项目的选择、储备、和包装等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内知名流通企业的合作。抓好已签约或在建重点商贸项目的建设落实和跟踪服务工作。

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光彩大市场二期建设,强化二马路、太平街市场管理,引导三大市场错位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功能。引导南山文化市场、仿古玉器市场等特色商业街发展,鼓励、引导知名企业设立品牌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发展独具特色的精品、名品商业街,逐步提升品牌效应,形成特色示范街。

四是规范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工作,鼓励发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争创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五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繁荣原产地物流客体,提高物流主体实力为重点,推进姜桥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全方位服务促进我区物流企业群的形成,增强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层次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具有联动作用的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业和社区服务业,不断增强全区服务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综合商务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落户我区,让区域性企业集团把结算中心、产研中心、营销中心和物流中心放在我区。

3、发展提升餐饮娱乐业。以大众化经营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业。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餐饮企业通过采用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升档次,扩大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鼓励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落户我区。充分挖掘培育特色餐饮,发展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品牌餐饮,积极引导本地"龙虾美食"产业化经营,促进餐饮业良性发展。适度建设休闲娱乐场所。在建成蚌埠大厦、裕华大厦、新世纪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基础上,选址适度建设一批集餐饮、娱乐、健身、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中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和扶持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全区娱乐业的结构和品位。

篇3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203-02

一、茶产业在景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景东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境内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保护区,澜沧江横越境内,川河(红河发源地之一)纵贯全境。境内有野生古茶园1.91万公顷,栽培型古茶树(园)0.25万公顷。景东种茶始于唐代,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茶出银生城(今景东)界诸山”的记载。在数千年的茶叶生产发展中,创造了景东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景东茶产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这对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景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茶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茶叶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产业,全县13个乡镇4.5万户24.5万人都在种茶,茶叶收入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第二,茶叶是景东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与烤烟、甘蔗、蚕桑等一起为农村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次种植、长期受益和投入少、收益高等特点,还可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景东县2009年底茶园面积达1.35万公顷,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0.59万公顷,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达0.88万公顷,绿色食品认定面积达35.46公顷。采摘面积1.04万公顷。总产量6 100吨,总产值13 945万元。

2.茶产业是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景东县山多平地少,山区面积占95.5%,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茶叶作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受地形影响小,种植茶叶能使荒山荒坡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并且一次栽种可长期受益,在广大山区、半山区起着其他经济作物不可代替的作用,茶产业兴衰事关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景东县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而茶叶是适宜中、高海拔山区和半山区的经济作物,是山区、半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选产业。

3.茶产业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景东县选择发展茶产业,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山区、半山区以发挥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原则,本着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和谐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茶叶为主的一村一品,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茶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中介,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发展景东县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1.技术服务体系。重视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茶叶知识的积累和推广,技术和管理创新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发展景东茶产业条件优越。近几年来,茶叶试验站科技人员先后推广云抗系列、雪芽100号、长叶白毫、紫娟等优良品种,形成了扦插育苗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新办法和嫁接技术实用技术。

2.产业政策。省、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根据云南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云政发[2005]62号)文件精神,结合景东县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发展规划、意见、措施、方案等文件,指导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茶出银生”品牌。2004年成立了“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县茶产业规划、论证、立项、发展与管理等工作。

3.需求环境。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茶叶的消费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全国茶叶产销近50万吨,国内需求市场大,消费潜力不断增加。科学研究证明,茶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保健美容有明显独特功效,茶叶以其健康、天然、文化以及时尚的非凡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4.企业条件。景东县境内共有茶叶初制所146个,精制厂14个,专卖店5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有银生茶叶有限公司、老仓茶厂等,年加工、销售茶叶上千吨,茶叶远销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地。并多次获国内、国际殊荣。

三、发展景东茶产业的思路

发展茶产业的战略选择是景东县茶产业结构调整和“银生文化”兴县的重要举措,主要可采取绿色经济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品牌战略、银生古城与茶文化振兴战略。

1.绿色经济战略。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应对绿色壁垒,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绿色产品以其高品质、高附加值而成为市场新宠。茶叶作为一种绿色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按照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加大引进推广,扩大覆盖率,按照无公害有机食品标准生产,不断在种植、加工、储藏、保鲜、流通并进一步精细加工等方面提高水平,其必然成为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

2.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从茶园管理、施肥直到茶产品生命周期中,积极创新,使茶叶加工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技术方面有创新突破,通过科技创新战略来提升景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品牌战略。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有效途径。当前,茶叶数量转为区域性、结构性过剩、竞争力不强成为景东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着力打造品牌,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茶产业是景东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发展景东茶产业的措施

做好景东茶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抓住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具体做法是:

1.着力抓好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科学管理、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要求,稳步推进高优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为加工环节提供优质原料。一是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实现良种化;二是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规范茶园管理,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单产;三是加大对农药、化肥市场的监管整治力度,禁止使用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化肥,帮助指导茶农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用药,提高种植水平,明确景东县茶叶“绿色”、“生态”的品牌形象;四是加强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五是加强古茶资源的保护工作;六是推进茶园管理机械化,降本增效。。

2.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政策,促进茶园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种植大户;二是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按统一标准对茶叶种植、管理、初加工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全面提升茶叶的整体质量,走“农户+合作社+初制所+企业”发展路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析、责权利明确、管理规范、开拓创新力强、优胜劣汰的茶产业运行机制;三是加强茶叶专业人才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3.着力提高茶叶加工质量。一是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继续扶持银生茶业公司、老仓福德茶厂和无量山茶业公司,使其做大做强;二是以QS认证为突破口,严把加工环节质量关;三是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普洱茶加工;四是加强监管,确保茶叶产品的卫生和安全;五是积极扶持初制所技改,提升茶叶初制的能力和质量。

4.弘扬银生茶文化,打造银生文化品牌。对银生茶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并系统挖掘、整理、弘扬银生茶文化。普及茶知识、茶文化,营造茶文化氛围,提升“银生古城”的文化品位。紧紧抓住普洱市普洱茶作为北京奥运会国礼的重要机遇,扩大对外宣传,着力打造“两山”生态品牌和“茶出银生”文化品牌。

5.建立领导机构,加强对景东茶产业规划与管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提高茶产业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用的认识,加大宣传,确保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对茶产业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协调职能部门积极参与茶叶产业开发,做好服务。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景东茶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目标;思路;建议;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04-02

兴宁市林业部门积极开展创新载体,启动了“绿色富民”的生态理念,开展“绿满兴宁,绿色兴宁”的活动,加快了现代林业建设步伐,推动了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战略。兴宁市林业生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林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农民耕山致富和绿色生态发展[1-2],林业产业也将向现代林业绿化产业方向快速发展,为保证民生、建设美丽幸福新兴宁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以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兴宁本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推广适宜兴宁地区种植的经济林,对果树、竹木进行规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崛起为指导,以现代绿色产业为前提,以第一产业(油茶产业)为龙头,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与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广梅州兴宁生态旅游、森林公园游有机结合,措力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旅游产业品牌。并以2013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16.82亿元为基础,力争近年内再上新台阶,预计到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包括林业、生态旅游产业)达到23.8亿元以上,通过林业生态产业化发展途径,使兴宁市林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是营造“绿色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结合旅游产业,突出做好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森林公园、森林围城和名贵树种种植发展的工程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心理要求,做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法是重点围绕兴宁市林业特点,并以“茶、果、树、竹、木、艺、花、游”8个字谋划兴宁市现代林业绿色产业的发展。

(1)茶(油茶、茶叶)。以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并按照兴宁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加强指导发展和重点立项资金的政策扶持。并以黄陂祥旺油茶基地、石马名锋现代油茶基地、大狮油茶基地和全市各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为龙头。以龙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形成“院校+公司+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产、供、销经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促进全市的油茶产业和名优茶产业的发展。

(2)果(指山坡地种植的沙田柚、柑、橙、龙眼、荔枝、板粟等各种果类)。此类产业面积较大,产值比重大,以往沙田柚、柑、橙、等果树产值都由农业部门统一管理,产值也由农业部门统计,现根据省林业产业处的界定,凡在山地上种植、生产的产品,其产值应计入林业总产值。根据这一界定,果类产业也属于林业绿色龙头产业之一,应加强统计,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做强做大山地种植水果产业。

(3)树(指兴宁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乡土名贵树木)。结合万村绿、生态乡镇、新农村建设,以及名村名镇示范村建设的创建活动,采取重点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公路主干线和沿线的各个景区,对城镇周边、村庄“四旁”进行绿化,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桂花、樟树、罗汉松等珍贵树种的种植,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产业。为实现村庄美化、绿化、净化,应充分发动群众农户在村道、房屋前后、村庄周围种植各种珍贵树木,提升全市的绿色生态水平,建设“绿树成荫”的美丽乡村,达到城市乡村美化、绿化、净化的好局面,同时形成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规模。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朝阳产业,目前,宁新、永和、兴田等镇已有经营者开发和种植名贵树种,如兴宁市新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叶塘镇建设了的珍贵树种的产业基地,发展种植金花茶、土沉香、降香黄檀、格木、檀香、罗汉松、桂花、红豆杉、细叶樟等10余种名贵树木,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并通过政府宣传推广和扶持,承包机关、学校、城市、公路、道路和乡村建设的公园绿化,促进加快了名贵树木的发展。

(4)竹(主要指毛竹和本地的黄竹、土竹等)。毛竹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毛竹来说,目前兴宁市罗岗、罗浮、石马、大坪、水口相对较有基础,面积较大,兴宁市永和镇竹业有限公司依托该市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发高级竹炭、竹凉席、竹凉亭、竹炭茉莉花保健枕、竹文化、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此类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可观,应加强引导,带动发展。

(5)木(指木材加工业)。应重点抓好名贵树木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建设,加快广东华威为龙头的生产与加工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效益。

(6)艺(指藤、竹、木工艺产品)。此类产品多为出口,兴宁市坭陂、新圩、水口、永和等镇均有藤、竹、木工艺品生产厂家,这一产业是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企业,既能解决劳动力就业又能出口创汇,应鼓励支持,加快发展。

(7)花(指园林、盆景、花卉业)。目前,兴宁市已在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园林、花卉公司近23家,主要生产经营名贵树木种苗、盆景、花、草和园林设计施工等。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兴宁市开展国家森林公园和卫生城市的建设,目前,这类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前景广阔,也是需要加快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8)游(指森林生态旅游和服务行业)。这类产业目前已有神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永和熙和湾和径南明珠养生园、合水旅游度假村、罗浮渡田河旅游度假村的发展,这一产业随着兴宁市生态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生态游、自驾游、客家风情游、乡村体验游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加速发展。

3 加快现代林业科技绿色发展的建议

要牢固树立“科技兴林,人才强林”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当前,在“科技推动经济,人才支撑发展,知识决定命运”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推动兴宁绿色的经济崛起,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3-4]。兴宁市的林业产业化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使命。林业产业化这方面应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林业,实现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用现代科技来发展林业产业,用现代信息来管理林业产业,向科技要效益要速度,才能加快兴宁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梅州绿色经济崛起,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蓬.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09-112.

[2] 王志刚,徐中霞,王鑫,等.关于驻马店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17-218.

篇5

关键词:国有林场 “十二五” 发展思路

1 国有林场“十一五”发展状况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重点发展了红松果材林、中草药种植、山野菜开发、食用菌基地、养鹿驯养、林蛙养殖、森林旅游等建设项目。主营业收入19.4亿元;森林旅游业接待旅游人数4500万人次,其综合收入150亿元,其中直接收入30亿元,门票收入5亿元。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蓬勃发展,全省国有林场职工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从事山野菜、食用菌、林蛙、鹿牛羊等经营项目达80余项,产值8.5亿元。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职工收入,安置了富余人员再就业,保持了林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

2.2 林业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008年林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9.1%;

2.3 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我国林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

2.4 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4.1 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总的看,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是初级的、松散的、落后的。首先,思想观念上还存有一定的误区。少数基层单位领导和部分职工对发展自营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林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责任心不强,部分职工对自营经济认识不高,“躺在森林资源身上等饭吃”现象仍然存在,“国有民营”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职工依赖林场生存现象还比较突出。

2.4.2 地区发展差距大,进度缓慢

全国之间有差距,本地区之间有差距。南方的国有林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快些。存在着徘徊观望,畏首畏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发展步子不大。职工自营经济规模不够。大多数自营经济户仍局限在小打小闹、分散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例如辽宁,全省182处林场,现有在职职工17178人,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还不到一半。本省的林场之间相比,发展仍不平衡,辽东地区发展比辽西北、辽南地区快些,有的林场甚至是空白。

2.4.3 缺乏技术支撑,服务不到位

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滞后。由于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立项、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生产、加工、销售脱节,产供销服务公司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加快推进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化、规模化进程,使自营经济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主产业,成为扩充全局经济总量的基础产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我们林场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不能很快解决,缺乏名优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市场不畅,视野不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3 国有林场“十二五”产业发展思路

3.1 国有林场产业经营指导思想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方向,牢牢把握生态与产业是林业发展的一鸟两翼主题,仅有生态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的动力和依托。以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建立新型多元的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要立足森林资源,又要抓好新产品开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多种经营,避免单渠道、单品种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单一经济,以增强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和增加职工收入为宗旨,提高国有林场的整体效益。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始终坚持兴林富民的宗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在林业产业建设中起标兵、示范、骨干作用,努力建设森林资源良好、产业发展优化、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职工生活改善、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林场。

3.2 国有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方针

根据国有林场产业工作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顺应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加快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基本方针:坚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坚持严格加强国有林场林地管理和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坚持以场情和林业特点为出发点,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按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林区特色经济,走“小而精”,“大产业”,“名牌战略”的发展路子;坚持科学管理、科技支撑为基础,着力加强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实现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3.3 发展建设主要任务

3.3.1 中幼林抚育。要加大中幼龄林抚育力度,提高森林抚育管理水平,改变中幼龄林抚育欠帐现象,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3.3.2 低产林改造。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林地产出率和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注重林地与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

3.3.3 大径材培育。不断改变林木生长密度,改良树木生长环境,选择立地条件好、林分质量高的落叶松、红松、油松及阔叶树林分进行大径材培育。

3.3.4 珍贵树种发展。根据当地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整合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种植刺楸、水曲柳、紫椴、黄菠萝、北美乔松、五角枫等珍贵树种,发展面积11.3万亩。

篇6

关键词:广东省;生产业;服务业区位熵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73-05

近年来,广东省生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生产业发展的要求。广东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基地,工业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有赖于投入更多且更有效的研发、市场调研与预测、电子商务、物流、会展、金融等生产业,使产业价值链由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和拓宽。大力发展生产业将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源。

一、生产业内涵及研究综述

(一)生产业的内涵

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的概念最早是由格林菲尔德提出。布朗宁和辛格尔曼1975年在《服务社会的兴起》一文中对服务业进行了功能性分类,认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为客户提供专门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科弗和波尔斯(1989)认为,生产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也不是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他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汉森(1990)指出,生产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等方面是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我国学者李清娟等(2007)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其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虽然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生产业的定义还不完全一致,但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业在理论内涵上就是指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因而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能够满足制造业、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

(二)文献回顾与评价

1. 生产业增长分析。Francois(1990)指出,生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复杂的现代经济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生产的成本与可获得性将成为专业化所带来的递增报酬的限制条件。规模报酬的实现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均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步伐。富克斯认为,现代经济成长与服务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他通过研究美国1947―1958年的投入产出表,发现各主要服务行业作为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占全部产值的比重都提高了,其中金融服务、商业等所占比例提高最为迅速。刘重(2006)认为,最近二十年来,全球生产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也改善和提升了产业结构,带动了产业升级。

2. 生产业空间区位研究。办公区位研究是国外最早进行的关于生产业领域的区位研究。办公场所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空间。关于办公区位研究最早出现在1927年纽约的规划研究中,这一研究描述了这一行业区位模式的中心性倾向,研究还指出,尽管办公区布局在纽约市中心区占绝对优势,但更常规和地方化的办公活动在整个都市区显得比较分散 (Haigh,1927)。Marahall & Wood(1995)指出,生产业的区位模式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与接近相关的因素主要是接近客户、同行和外部信息;与易达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是考虑交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合格职员;与环境相关的因素是更多考虑城市文化、社会和居住环境、充足的高质量办公设施及有利于维持高质量服务的市场环境。Sabourin Paul David(1998)系统研究了广告服务业在大都市内部的区位特征,得出了广告商和他们的供货商在空间上的前向连接和后向连接的区位特征。Yuzhou(1998)在研究洛杉矶华人生产业区位时,发现会计工作室集群在华人中心商务区,主要是受华人顾客导向型网络的影响,这一类服务业的布局更多地考虑中心性和接近顾客。

3. 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Petit(1986)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认为生产业发展只是制造业或工业生产在分工方面的延伸。格鲁伯、沃克(1989)则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说来阐述生产业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奥地利学派认为,除了资本密集度提高能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和更多的资本,生产步骤的增加也增加了中间投入的数目。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原料采购等为上游环节,生产加工装配等为中游环节,而产品分销、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为下游环节。其中,上、下游这两个环节以及贯穿于三个环节当中的供应链管理,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恰恰正是这些生产,一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4. 战略与政策研究。吕政等(2006)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并认为中国需要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来促进生产业的加快发展。高传胜、李善同(2007)从服务业、制造业以及市场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制约二者互动发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二、广东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近十年的广东统计资料,笔者对广东省生产业进行了研究。由于统计资料中没有专门对生产业进行统计,因此不能得出生产业的准确数据。但是根据李善同(2008)以“中间使用率”和“非居民最终消费比率”的平均值为标准,结合生产者服务的内涵,并参照我国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特征比较明显的生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通过这些行业的发展数据,我们可以对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状况做出分析。

1. 生产业总体规模较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以来,特别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工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以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保持广东省经济的较快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省生产业的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广东省生产业增加值为10 810.93亿元。2000―2009年,广东省服务业平均增加值年增长速度为47.59%,10年间增长达4.7倍之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0 267.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4.57%,比1995年上升了1.25个百分点,比1978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服务业增长对广东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63%。同时,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2000―2009年间,广东省生产业的增加值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45.7%,增加了14倍多(见表1)。

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9―1985年的35.9%提升到“八五”时期的最高水平63.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后逐步减弱,2006―2009年平均为55.7%。第三产业的推动力不断增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的38.2%稳步提升到2006―2009年的42.4%。1978-2009年服务业波动系数为5.3%,低于第二产业的7.9%,特别是1996―2009年服务业的波动系数仅为1.3%,远低于第二产业的3.3%,服务业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工业,随着服务业总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着稳定器作用(见表2)。

2. 生产业就业容纳力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而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服务业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途径,这就使人均收入提高得以保证,社会总需求稳步增长,使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如果没有服务业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社会总需求必定会降低,发展将受到阻碍。

通过比较2003―2009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及构成结构(如图1、表3所示),我们会发现,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从2003年的27.7%逐年上升,不断增长。到了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1 855.7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2.83%。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不断增长,表明了服务业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2003―2009年,广东省生产业人数也增长迅速。2003年生产业人数为633.56万人,2009年生产业人数增长为1 062.5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96%,为广东省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人数增长最多,从418.91万人增加到701.69万人,7年间增加了282.78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数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2.63倍。金融业和保险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并不多,但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该行业今后的就业吸纳能力非常高。

3. 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占GDP比重下降,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从2004年的4.4%下降为2009年的4.04%,批发业和零售业从2004年的10.5%下降为2008年的9.9%,下降了0.6个百分点。现代生产业比重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11.1%提升到2009年的29.4%,上升了18.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批发零售业仍占服务业较大份额,但其比重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23.9%下降为2009年的21.64%;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所占份额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7.2%提升到2009年的12.65%,上升5.4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2005―2009年金融业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均增长分别为67%、39%、37%,均高于同期GDP增幅。生产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比重不断提升,2005―2009年生产业年均增长38%,高于同期GDP 2个百分点,2009年生产业占GDP比重27.4%,比2004年提高2.5个百分点,服务业的提升主要来自生产业快速发展(见表4)。

4.从服务业区位商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广州、深圳、东莞的区位商分别为1.30、1.11、1.07,表明广州、深圳、东莞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从服务分行业数据显示,行业区域优势地区分布各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商最高的为广州,区位商为1.74,显现广州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作用。金融业区位商最高的为深圳,区位商为2.30,显现深圳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用。东莞的房地产业、营利业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肇庆的住宿和餐饮业、非营利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揭阳的批发业和零售业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5.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广东是全国利用外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服务业在全国也相当发达。近年来,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第三产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 214个,增长33.7%;合同外资金额1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69.1%,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47.2%,比上年增加8.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71亿美元,增长5.2%,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9.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利用外资4.22亿美元,增长79.0%;批发业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19.89亿美元,增长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9.11亿美元,下降3.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下降3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利用外资5.63亿美元,下降31.6%。

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表上相关协定的实施,我国绝大多数现代服务业都以不同的方式取消和逐步削减了外商市场准入的限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银行、物流、咨询等生产业外商投资将迅猛增加。实际上,服务业引资增长较快已成为广东目前吸引跨国投资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广东省发展生产业思路

(一)进一步加大粤港澳服务业开放力度

香港是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现代生产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实现港澳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与广东及珠三角制造业的结合是新时期粤港澳合作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金融业。引进香港的金融资本、金融产品和金融管理经验,促进广州、深圳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加快广东风险资本的培养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广东制造业的升级,使三地资金流动更加畅通和透明。其次是物流业。借鉴香港物流业管理模式、经验和技术,发展广东的物流业。再次是旅游业。粤港澳旅游业合作潜力巨大。利用港澳的资本和管理经验完善广东的酒店、旅游点等基础设施;利用港澳国际的旅游网络,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实现广东、香港、澳门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跨区域的旅游路线,做大三地的旅游产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会展、管理咨询等方面合作。

(二)有效拓展生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生产业企业发展。落实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提高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风险投资公司进入生产业,促进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大对生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业投资环境。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生产业领域。

支持生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大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工具力度,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支持设立专门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单笔额度,完善的监管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推动生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积极改善产业配套条件,推动适合开展产业集群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主要措施有:

首先,引导生产业向产业园和重点功能区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生产业集聚区和生产业功能区,通过载体建设引导生产业向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已有的产业集群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新培育的产业集群要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完善服务功能。

其次,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联合和开展协作。通过组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构建企业优势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促进服务企业之间、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效合作,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互补互促、融合发展,形成规模和特色。

(四)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为现代生产业的快速高质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生产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看,生产业的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与沟通上。实际上,生产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生产业的发展要求社会提供大量懂技术、会经营、善操作的人才。这些人才的输送仅仅依靠现有的办学模式是满足不了的。因此必须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做法,树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比如,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培训的新模式,而不能简单地由学校“闭门造车”。总之,要从认识上把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并努力创新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体制,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服务业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BrowningHC, Singelman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M].Springfield,VA: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5.

篇7

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由于思想保守、小农观念意识严重等原因,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家庭式、小作坊式经营,营销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在茶叶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他们已深深感到力不从心,企业经营感到越来越吃力,无法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对策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一直是该乡最富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茶产业更是一个集农、工、贸、商、旅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业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既广又深,抓好茶产业发展意义深远。森村乡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茶文化底蕴。随着各级政府茶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森村乡茶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全乡上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前瞻性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茶业既是一产也是二产、三产。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与我们的事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做大做强茶产业,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2.多措并举,壮大企业,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茶农,是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壮大茶企业。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帮扶支持,包括在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安排;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申请专利,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发展,切实发挥纽带链接作用,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3.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作用越来越大。品牌是旗帜,是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品牌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针对品牌宣传软肋,积极抢抓各级政府相关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强势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在茶叶主销区上海、山东、北京、合肥等地进行展示、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强力招商,激发活力,不断做大做强茶业经济要将茶产业招商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管理。要切实提高招商质量,不断创新领导招商、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招商意识。努力破解招商工作中贷款、用地、用工等难题,将有限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好项目、大项目、快项目倾斜。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诚招商、以诚服务,真正在全乡上下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5.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稳步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做大做强茶产业,茶园是基础,质量是保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低产茶园综合改造、良种茶园发展、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立体生态恢复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为抓手,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投入品监管,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化生产。

篇8

[关键词] 茶叶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19-01

森村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东南部。境内山青水秀,千峰竞壑,常年云雾缭绕,绝佳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产业是该乡最富特色、最具潜力和最有作为的优势支柱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乡茶园面积9740亩,茶叶总产量300吨,初级品总产值达2500万元,综合产值70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000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6.8%,占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4%。

一、存在问题

1.茶园基础条件较差

该乡大部份茶园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展的,由于建园基础差,管理比较粗放,亩均茶叶单产约30kg,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目前只有18%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福建等茶产业发达地区,不仅导致茶园综合效益低,而且影响了茶叶质量和机械化管理。

2.企业竞争力弱小

目前,森村乡境内还没有一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4-5家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企业底子薄、起点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缺,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配套不完善。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3.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大多数茶叶企业管理和生产加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专业营销人员,在市场开发方面缺乏长远规划,茶叶终端消费市场营销工作做的不够,广告宣传投入非常有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大,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4.企业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思想保守、小农观念意识严重等原因,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家庭式、小作坊式经营,营销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在茶叶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他们已深深感到力不从心,企业经营感到越来越吃力,无法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对策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

茶叶一直是该乡最富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茶产业更是一个集农、工、贸、商、旅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业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既广又深,抓好茶产业发展意义深远。森村乡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茶文化底蕴。随着各级政府茶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森村乡茶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全乡上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前瞻性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茶业既是一产也是二产、三产。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与我们的事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做大做强茶产业,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2.多措并举,壮大企业,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茶农,是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壮大茶企业。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帮扶支持,包括在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安排;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申请专利,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发展,切实发挥纽带链接作用,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3.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作用越来越大。品牌是旗帜,是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品牌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针对品牌宣传软肋,积极抢抓各级政府相关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强势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在茶叶主销区上海、山东、北京、合肥等地进行展示、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强力招商,激发活力,不断做大做强茶业经济

要将茶产业招商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管理。要切实提高招商质量, 不断创新领导招商、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招商意识。努力破解招商工作中贷款、用地、用工等难题,将有限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好项目、大项目、快项目倾斜。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诚招商、以诚服务,真正在全乡上下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5.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稳步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做大做强茶产业,茶园是基础,质量是保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低产茶园综合改造、良种茶园发展、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立体生态恢复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为抓手,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投入品监管,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化生产。

6.培养人才,增强动力,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为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是困扰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招揽人才、培养人才。政府对企业聘请的高端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文化人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鼓励。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村两委、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形成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创业培训等民生工程项目,批量培训企业骨干、村组干部和种茶大户,为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袁先安 . 感受山东茶业发展 打造舒城茶叶产业 [J]. 茶业通报,2006(02).

篇9

[关键词] 数字音乐 音乐版权 在线下载 发展路径

一、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概况

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在线音乐市场为例,调研机构iResearch的数据显示,美国2005年在线音乐销售量为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74.5%,2006年继续增长至8.8亿美元;而2006年中国在线音乐的市场规模仅为1.13亿元。因此,探询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明确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对于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在线音乐市场的版权问题尚未解决

盗版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据统计,在中国7200家音乐下载网站中,仅有10%左右获得了唱片公司的授权。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MP3,唱片公司的音乐在网络上被无偿使用。为此,唱片业和互联网产业之间因为版权纠纷而官司不断。2005年,国内最大的免费音乐下载网站之一音乐极限接连被新力、华纳等多家唱片公司告上法庭。2006年初,百代、索尼BMG、华纳及环球等唱片公司起诉百度MP3搜索服务侵权。2007年3月,因认为侵犯自己著作链接权,全球四大唱片集团旗下的11家国际知名唱片公司将雅虎中国的经营者——阿里巴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并索赔经济损失550万元。

2、正版音乐网站利润微薄

就国内在线音乐网站的发展而言,为数不多的正版音乐下载网站的获利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盗版行为挤压了正版音乐网站的盈利空间。二是音乐网站的分成较少。据了解,正版音乐下载网站所得收入除了要分给网络运营商15%~20%以外,剩余部分还要与唱片公司对半分成,网站只能获得最终盈利的三至四成。第三,网站的支付方式成本较高。原因在于许多消费者对费用较低的电子支付方式仍存在较大的安全性担忧,大多数用户目前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网站为此要向电信运营商缴纳15%左右的费用,这无形中增加了网站的负担。

3、在线音乐付费消费的习惯尚未形成

尽管目前国内日益重视版权保护,但是用户多年养成的在线免费听歌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通过网络免费下载音乐依然是近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艾瑞咨询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通过互联网直接下载或收听音乐的用户达1.19亿人,但付费用户仅有150万左右。新浪网的最近一次调查则显示,仅有7.26%的人接受音乐收费下载服务,其他逾九成的网民更愿意接受包括正版或者盗版在内的免费视听服务。

另外,国内音乐可供商业化的内容不多,用户缺乏数字音乐网上购买和支付的电子商务体验等也是导致付费下载面临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目前并不指望用户付费下载歌曲,而是希望通过免费的音乐服务,分享由巨大人气带来的广告收入。

三、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强音乐版权的保护力度

(1)版权保护是数字音乐市场取得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从全球范围来看,2006年全球合法音乐下载的数量达到了7.75亿首,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89%,网络上提供正式下载服务的音乐数量已经接近400万大关。因此,虽然免费下载成为近期潮流,但正版音乐的付费下载仍将是未来在线音乐市场健康运作的基础和主流。据统计,2007年,美国在线音乐市场的主要收入将来自于付费下载,比例可能高达82%。新浪和五大唱片公司目前正在评估收费下载业务的可行性,以期进行付费下载方面的尝试。 (2)产业环境方面,近年来中国打击盗版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重视“版权”这一重要资源,通过收购唱片公司、签约歌手、买断歌曲版权等方式由服务提供商(sp)向产业链的上游——内容提供商(cp)转变。可以看出,数字音乐下载服务正呈现出逐渐规范化的趋势。而一旦版权问题得到解决,数字音乐,尤其是在线音乐将顺理成章地成为网站的下一个盈利点所在。

2、打造数字音乐生态链条

数字音乐的浪潮正在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网络运营商、音乐服务提供商、唱片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应加强合作,在共同壮大产业的同时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唱片公司与互联网企业由对抗走向协作的结果是,唱片业和互联网络实现“双赢”:利润不断遭受盗版侵蚀的传统唱片公司不再单纯依靠收费下载获得盈利,而是通过免费的互联网传播来加强歌曲的影响力,带动其衍生产品(如铃声、演唱会)的销售,并由此牢牢控制住数字音乐的内容生产环节;门户网站借机进一步打造网络广告平台,并有望扭转无线业务持续下滑的趋势。百度继2007年初与emi百代合作之后,又于2007年7月宣布与滚石唱片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拓展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就是很好的范例。根据协议,滚石授权百度使用其所有华语歌曲,供网民在百度mp3搜索上免费试听,而滚石和百度将为试听页面设计广告位,并对广告商的赞助进行分成。通过广告受益的唱片公司可以源源不断提供优质内容,这些高质量的内容又保证了巨大的网络流量,继而对广告商产生更大的吸引,如此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音乐产业“生态链条”。

3、完善网络平台,重视内容资源

搭建成熟的在线和无线网络营销平台,形成成熟的收费渠道,利用强大的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当前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音乐市场发展的规范以及3g技术的发展,用户对音乐随时随地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在线音乐和移动音乐将呈现紧密融合的状态:用户通过手机听音乐,通过pc来管理音乐和进行交互。新浪乐库的推出,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趋势。用户在免费享受视听服务的同时,可以便捷地使用手机铃声、彩铃、ivr等无线音乐服务进行歌曲下载。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数字音乐在无线和在线上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但数字音乐服务不能再仅仅着眼于挖掘音乐文化内涵之类的高端应用,加大正版曲库的数量,方便用户注册,提供音乐、资讯、社区等多种服务,加强网站在web2.0方面的表现等简单、易用、经济的在线音乐服务将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4、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几年内,数字音乐行业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洗牌。因此,除了以新浪乐库为代表的“免费视听+广告盈利”的商业模式以外,数字音乐产业链中的参与各方还应努力探索既符号中国数字音乐发展阶段,又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多样化商业模式。而在线音乐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其他服务,如手机、游戏、博客、即时通讯等有效地融合,将音乐平台网站、社区网站、娱乐门户网站、唱片公司、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商等有效整合,以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可资借鉴的商业模式如:与电视传媒、唱片公司等结盟,网络公司直接介入原创乐坛,开办原创音乐大赛,推出代表公司形象的网络歌手,发表原创音乐的a8模式;将数字音乐与博客或聊天工具捆绑,付费会员可以在博客上或聊天过程中收听歌曲,使用背景音乐,与聊友共享歌曲的腾讯模式;数字音乐与电子杂志结合,唱片公司借此宣传、发行正版曲目的电子杂志模式;与华纳音乐、索尼bmg等唱片业巨头,华友世纪、掌上灵通等大型sp,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手机终端企业合作,采取免费体验、多首歌曲打包收费、和唱片公司联合发行单曲促销的中国联通模式;将广受用户欢迎的社交网络、博客网站等转换为数字音乐商店,通过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带动音乐“粉丝”从其个人网页上传输音乐,再通过歌曲后面放置的购买按钮,使每个粉丝成为一个音乐零售网点的扁平化“自动销售机网络”模式;等等。

四、结语

数量庞大的潜在音乐受众群体,无疑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当务之急是顺应时展潮流,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确立正确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这一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宽带网民数达1.22亿,手机网民数4430万人。在互联网的各种功能中,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这三项代表性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都很高,其中又以收听或下载过网络音乐的网民比例最高(达68.5%)。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路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7。

[4] 谢静:腾讯走数字音乐正版化之路 称已实现盈利.国际金融报,2007-7-11。

篇10

【关键词】湖北小池;产业发展

2012年8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黄梅小池开放开发的意见》,明确了小池滨江新区的定位、目标和开放开发的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产业是支撑小池开放开发的重点,小池要充分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活力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沿江产业密集带。

一、“特色”发展:发挥滨水优势,优先发展临港产业

借鉴国内外临港城市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小池的产业基础及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以临港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特色工业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将“四大产业”提升为小池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促进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国内重要的肝素类生化药物制造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粮油深加工水平,做大食品饮料业。

商贸物流是临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依托小池港5000吨级的码头泊位和九江长江二桥的建设,以港口发展商贸物流,建设“商贸金谷”,以商贸物流促进小池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小池竹藤器加工批发市场、农贸大市场等专业市场的饿交易能力。加快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冷冻、农副产品批发、三车配件、木材家具等四大专业市场,配套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商住楼、酒店、会展中心,努力打造服务黄梅、辐射三省的中部地区综合性商贸物流第一园。

二、“跨越”发展:发挥“东大门”区位优势,全面对接和承接产业转移

小池不仅是“中三角”的黄金节点,也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对接泛长三角的重要门户。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对接”和“承接”两大途径,壮大小池产业实力,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对接”的核心是实现与九江产业的对接。针对九江在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方面的匮乏,一是大力支持九江市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纺织服装、汽车船舶、电子信息、新能源、非金属新材料、节能电器、绿色食品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为之提供仓储基地、加工基地、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在产业集群之间,在产业配套及产业链延伸上寻求分工合作、错位竞争的机遇,实现互补互利共赢,策划建设“九江小池经济园区”。二是围绕服务九江等周边城市,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把小池建设成为九江的“菜篮子”。支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加强与九江市农副产品出口合作,共同打造出口品牌。三是大力支持九江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小池布点,开展跨省连锁经营,实现市场互通、资源互用。“承接”的重点是承接沿海(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转移。从近几年国内产业转移的发展来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正以“双迁模式”促进武汉与圈内城市的垂直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形成错位发展的新局面。小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思路:一是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现有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基础以及土地资源优势、政策条件优惠等因素吸引产业转移。坚持“两型”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以小池临港工业园为重要载体,采取定向承接方式,能够形成品牌,以商招商,良性循环,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三是要跳出“承接转移就是抓工业”的思维定势,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吸引外资加速小池生产业发展的进程。

三、“活力”发展: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

发挥黄梅戏文化优势,依托长江岸线和妙乐景区旅游资源,以禅宗文化为重点,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鄂东禅文化旅游区,构筑“妙乐福地”。依托妙乐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以新农村建设带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式。同时,以“九江庐山天下恋,禅宗黄梅世代传”为契合点,主动对接以九江为重点覆盖中三角范围的旅游热线,使小池成为对接九江的旅游休闲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小池服务业形成以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房地产、文化、金融、信息等相关配套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小池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将小池镇建设成为宜居、宜闲、宜业的“滨江新城”。

篇11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3-01

高新技术产业是杭州市“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杭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总量稳步扩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28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利税总额33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与2005年相比,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90.86%,年均增长13.8%。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较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物联网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软件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布局,市、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统筹发展。杭州市主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5%,萧山、余杭和五县(市)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杭州市着力打造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平台。江东工业园区首期11.29平方公里基本建成,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动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杭州市加大财政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2%提高到了2009年的2.70%,达到137.59亿元。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目前杭州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136家,市级347家,市级以上合计501家。

二、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高速发展的基础。但总体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甚至省内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大”、“好”、“新”项目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高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创业投资亟待加强,中介机构还不发达。

三、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天堂硅谷”和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各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引进培育大企业、推进落实大项目为主要抓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全面推进杭州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尽早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一)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的主力军,成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二)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贯彻落实“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顺应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潜力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带动性强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新媒体、动漫游戏、工程总包、科技中介、现代物流、咨询培训等高新技术服务业,迅速壮大规模,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鼓励运用ERP、CRM、SCM、MIS等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资源、客户、供应链、经营管理信息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机械、纺织丝绸、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工业分层次推广应用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劣性强的农业新品种,高起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大对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经贸旅游局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篇12

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要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组合良好的优势,把我省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要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振兴装备制造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有效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加快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强合作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传统材料产业的升级和新材料产业的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注重集群效应,加快形成材料产业集群、技术集群和人才集群及其良好的互动,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材料产业链、形成材料产品群,实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新材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一是依托大企业,形成产业链(群),如铝、磷、聚氯乙烯(煤)等资源型材料产业;二是集成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品)群,如电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三是按照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理念,构筑循环经济材料产业发展模式,如组合“煤-电-磷”资源,建立“肥-氯-碱”产业(品)链(见朱家骅,贵州省技术创新院士行论文集,中国工程院,2004年12月)。

我省材料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模式:一是依托已有基础,促进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的发展壮大,形成有技术整合、集成的能力,构建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互动的产业技术链。二是面对中小企业,建立共享平台,提供有效技术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贵州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强度重点实验室、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依托相关平台凝聚人才、集聚技术成果和信息,为中小材料企业的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三是加强国内外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及产业化,围绕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注重省内外、国内外人才团队的技术成果及项目的转化和引进,迅速提升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加快材料产业聚集的形成。

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要注意用高新技术(信息自控技术、超微粉技术、表面改性技术、高效分离技术、超净化技术、新型装备等)改造和提升材料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材料产品质量,加强原材料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及应用,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做强做大材料产业。二是要围绕我省的磷、铝、钛、煤等资源和产业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加强科技攻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新材料、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这是最关键点!三是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攻关,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落实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循环经济产业框架的形成,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材料产业的整体价值及竞争力。四是要重视对资源勘探和选冶的投入,开展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研究,加强对磷、铝、煤等资源的勘探工作,为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战略储备;开展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低品位矿采选冶和矿石伴生有用元素提取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转化,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率。五是要加强材料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加强制造业中的关键材料及其精密制造与加工技术、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提高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的质量水平及市场竞争力,用新材料和材料的新工艺、新技术来提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带动新材料产品的研发、拓展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形成新的材料产业群。(作者系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篇13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也开创了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纪元。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生物质利用等项技术日臻成熟,有的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在总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经过20年的发展,新疆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初步奠定了太阳能、风能利用的产业基础。纵观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我区的能源产业现状,探讨新疆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的发展,研究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策略,把新疆建成我国21世纪的能源基地,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展新疆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任重道远

新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是指煤炭,石油,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和促进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的广泛应用,构筑多元的能源产业结构。

新疆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预测煤炭储量为2.2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3.4%;石油储量209.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30.1%;天然气储量10.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34%;水能理论蕴藏量4054.7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5.0%;风能蕴藏年总量为91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风能总量的41.5%;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0X109-6.6X109焦耳/立方米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质能总量3000万吨标准煤,由此可见,新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为建设我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发展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煤炭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于大规模的利用,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寻找和利用洁净的、巨大的、可再生的能源,建立煤炭,石油,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新型的能源结构,是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和较发达的常规能源产业,在能源暂时并不十分紧缺的新疆,如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多元化新型能源结构,逐步取代以煤炭为主的常规能源格局,确保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设多元化的新型能源结构够认识的不足,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还未形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任重而道远。

2. 政府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关键

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为了解决我区农村能源问题,以各种不同形式给予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以生存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调查表明,目前仍在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装置不超过40%,其中60%的装置因各种原因,已经废弃,不能发挥作用。“十五”期间国内外各类资金的支持大约6~8亿元,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企业,但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规模普遍偏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维护成本高。从2000年至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这极大推进了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农村能源的紧缺状况。但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集成、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依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初始动力。离开了政府的支助政策的扶持,现在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队伍将难以发展、壮大。

认真总结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自治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一些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欠缺系统规划,缺少客观指导,新疆可再生能源思路不明确,建设布局不统一,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些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不能及时推出,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和行政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3、 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规范的市场是保证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纵观我区20余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极不规范,新技术、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很弱,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远未能形成规范的招标投标机制,可再生能源工程项目的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的体系尚未建立,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从新疆的能源资源状况来分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小水电)。地热、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还处在研究阶段。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种类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方面。而且数量太少,企业规模不大,多数企业实力弱,水平低,管理差,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新疆可再生能源年产值在新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很小,是一个新兴的弱小产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头小,中间大。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服务行业非常弱小,这种不完整的产业结构,影响和阻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从可再生能源的行业分类来看,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发展较快,生物质能和小水电等产业队伍并没有形成,没有基本的研发力量,又没有相关的企业,但是,生物质和水能的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较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该得到重视.

5、 技术研究薄弱,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

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数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受环境气候的影响显著,收集,转换,储存的技术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努力降低成本,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区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非常薄弱,首先是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太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而且处在较低水平的研发阶段.生物质能,小水电的开发应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功率光伏发电控制技术、并网逆变技术等项研究尚待开发,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地热、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技术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多数产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较差,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阻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思路

1、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

坚持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发展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原则,总体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滚动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体系,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新疆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来,我区在太阳能、风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工作。在大功率风机的研制,户用光伏电源、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取得一些实用的技术成果。新疆新源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开发公司、新疆太阳能科技开发公司、新疆风能公司就是在依托一批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然而,这些科技成果已不能适应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了加快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必须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

1)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大型风电机组,努力降低风电成本,利用风力资源,建造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促进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较高,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新的光电材料,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重要途径。研究大功率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逆变、并网装置。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必须在新产品的技术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推进太阳光伏产业的发展。

3)为建筑物提供洁净的能源,将极大的推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新兴产业。加强研究和开发与建筑物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热泵技术,建立热-电-冷联供太阳能建筑示范基地,促进太阳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新疆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薪柴资源、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等,全疆生物能资源可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标准煤,是广大农牧区的重要能源资源。

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服务业

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项目启动与实施,然而,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管理和服务业不适应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但集成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弱,服务质量差,而且以往的农村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电源的推广应用,因为没有建立具有维护、管理、服务能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没有建立适合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导致一些电力系统经几年的运行之后,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没有服务而被迫废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和服务业,采用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的开发,按行业分类,应成立风电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农村能源公司、太阳能建筑工程公司、可再生能源燃气公司等,这些企业利用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各类高品位的清洁能源,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用于促进本企业的再发展。我们总结以往的失败和教训,正是因为背离了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推广,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失败。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处在发展和逐步成熟期,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就无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所以,按照市场规则,发展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管理、服务业,调整现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确保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3. 建立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储量和开采的年限十分有限。原油、天然气分别在40年、60年内基本枯竭,煤炭经济开采年限220年。世界能源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课题。

1) 建立风电技术创新基地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经济性较好、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国际风电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31%;国内风电市场快速发展,年装机容量平均增长率达18%。面对广泛的国内、国际和新疆风电市场,建立具有新疆风电技术特点的创新基地,是应对风电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的举措。风电机组的技术沿着增加单机容量,研究变速恒频并网技术,提高风能利用系数,开发新一代的风电技术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风电市场竞争。

2) 建立新疆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很高,几乎是煤电成本的8-10倍。尽管如此,光伏发电仍以3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这是因为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人类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50年代,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30%,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5%。由此证明太阳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研制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太阳能热气流、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建筑技术和产品,保证我区的太阳能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3) 建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以及能源作物,如甜高粱、甘蔗等,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生物质能是一种易于转化、储存、运输、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了生物质气化供气、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甜高粱茎杆制取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能源植物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新疆生物质能源产业,必须加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结合新疆生物质能的特点、重点研究生物质能的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转化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高光效植物”的生物转化培育技术。加快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 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1、构筑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区能源工业发展很快,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主要城镇能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无电区域逐步减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为突破口,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节能并举的能源结构体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均衡分布,能源短缺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因此,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但分布不均,且污染严重,尽管在短时期内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但应改变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加大洁净化利用,延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年限,降低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从我区的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需求预测结果分析,总的来讲,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应逐步增加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十五”期间将上升到5%,2020年将达到15%,2050年将达到总能耗的50%。首先在常规能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地区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其构成比例可以大一些。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性的改善,提倡在一切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领域尽量利用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并举发展的多元化能源结构。

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制定出相关的保障措施,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市发展规划、引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才能够使可再生能源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市场环境,强化内引外联,全方位开放新疆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

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雄厚资金,仅靠新疆自身的力量和现有的基础,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惠的政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其实,国外许多大企业看好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以投石问路的方式,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荷兰援助的“新疆光明工程”、德国援建的“再生能源供电工程”、法国支持的“农村电气化工程”、丹麦参与的“大型风电工程”等,总共以数亿元的规模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期望进一步开拓新疆可再生能源市场。参与这些援助的都是国际上大型的企业,他们有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他们进入新疆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市场,将推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吸引他们到新疆来投资、开发、建设。必须有优惠的政策,开放市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企业的行为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的可再生能源企业来新疆投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常规能源的洁净化利用。比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入网,独立电站供电优质优价,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政策。尤其应该加快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通过各种优惠的政策,合理的法规,吸引全社会各种力量和内引外联国内外企业集团积极参与投入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中去。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有效措施。

3. 加强研究开发,大力培养人才,稳定技术队伍。

篇14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产业升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结合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1 内蒙古有色金属(铅、锌、铜、铝等)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1.1 已探明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

内蒙古地域辽阔,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近年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勘探开发潜力较大。“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重点在北山成矿远景区、阿拉善成矿远景区、狼山—大青山成矿带、多伦—赤峰成矿带、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带、德尔布干成矿远景区、梨子山—鄂伦春成矿远景区区域展开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中,大兴安岭中南段,被国家列为重点找矿区域[1]。截至2010年,内蒙古已探明铅矿基础储量301.12万吨,锌矿基础储量588.89万吨,铜矿基础储量365.93万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公布的全国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基础储量,内蒙古铅矿基础储量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铜矿基础储量仅次于江西、锌矿基础储量仅次于云南均居全国第2位[2]。内蒙古共有7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因此,内蒙古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1.2 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内蒙古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75.99万吨,其中铅产量1.92万吨,锌产量21.84万吨,铜产量21.08万吨,铝产量129.69万吨。内蒙古10种有色金属产量在全国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第四位[3]。2009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产业企业达337户,比2005年增加19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 173.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1%,比2005年增加956.71亿元。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 133.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达117.5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4倍和3.37倍[4]。

1.3 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依托丰富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加工为重点,优化有色金属矿山开发结构,严禁低水平建设,重点建设了包头铝业生态工业园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霍林河煤电铝一体化工业园区、赤峰市红山区工业园区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新建并改扩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

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铅、锌、铜等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中于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一带,骨干企业主要有内蒙古银都矿业、赤峰金峰铜业有限公司、赤峰金剑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厂、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等。内蒙古铝产业主要集中于包头和通辽地区,主要企业有中铝包头企业、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等。随着有色金属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蒙古正逐步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探采冶炼加工基地。

2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与思路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从总体形势来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应进一步探讨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主体思路,首先有必要对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

2.1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2.1.1 优势条件

首先,内蒙古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按照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论,明显的资源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它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通过集中生产本地区具有相对资源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往来,交易双方都可以节约资源,获得最大收益,并且要素禀赋也是规划产业分工布局的重要因素。其次,内蒙古的区位优势也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初,韦伯提出的工业区位理论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影响产业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5]。内蒙古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赤峰地区,赤峰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同时接受东北和京津唐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内蒙古的铝产业主要集中于包头和通辽二市,包头地处黄河沿线和京包兰铁路区域,通辽地处东北、华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交通运输都极为便利。最后,内蒙古具备发挥铝电联营的产业组合优势。一方面,内蒙古具备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电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充足的电力供应可以为铝电联营企业提供稳定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内蒙古又是国家重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铝产业应加强与煤电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构建“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实现能源与资源加工的高效组合,促进资源密集型产业低碳化发展。

2.1.2 制约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