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一体化概念范文

经济一体化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一体化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一体化概念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方保护主义 创新

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改革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当是理念改革。

理念改革存在的问题

政府意愿和制度安排

目前,政府意愿一直是推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度安排是支持区域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区域一体化有多种模式,一体化的具体模式取决于有关国家的意图以及实现这些意图的相应机制。然而,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可能会产生地区封锁、画地为牢的弊端。

官本位和地方保护主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在经济上某种方式的联合来共同分享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利益。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的不一致和传统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思想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格局。由此,引发不同行政区经济上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浪费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利益摩擦因之激化,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在现行行政区划条件下,行政边界的“硬”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却阻碍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极大地损耗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效益。

理念改革的具体措施

形成市场主导的一体化格局

统一规划区域经济难度很大,因为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市场主导是一个基本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产业布局,起主导作用的更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的规划。但从现实看,又确实需要统一规划,避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区域不协调等。因此,区域规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应当是规划与协调并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以正确的产业导向推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经济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突出不同区域的特色。这样,一方面国家有总体的战略,另一方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又有适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区域规划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若牵涉到一些重大的、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布局,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实施;二是地区的产业重点,包括产业发展的方针和空间布局,国家应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即在国家战略下,各地区应有一些支柱企业和产业;三是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由国家来统筹。如港口、道路、桥梁、信息等,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协调管理作用,而且有些问题牵涉到构筑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政策平台、市场体系,比如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的分割问题,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的优劣。而一些具体产业的问题,比如汽车、医药,有一些在国家的战略中已有安排,有些可以交给市场来进行整合。

建立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一个代表各经济体利益共同组成的机构。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考虑由中央授权,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在统一的利益补偿机制保证下,从体制上实现行政区局部利益服从经济区全局利益的可能性。协调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经济圈统一发展规划和统一政策、组织利益协调、以及仲裁经济纠纷。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的作用在现有行政区划下难以充分体现,因而从制度、体制和组织诸多方面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常必要。协调机构具有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如美国的区域开发委员会及区域规划协会;德国的区域联合体,加拿大的大都市区政府,欧盟一体化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确立创新和合作的一体化竞争观念

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要确立一个观念:竞争力的提高源于创新,同时也源于合作。这个观念的确立,就要求我们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工具创新等来提高内在的竞争力,同时在与其他城市的合作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即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使整个地区的竞争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体系,构建人才高地。其次,铸造城市的灵魂。深入研究和分析各城市文化个性,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精进的城市精神。最后,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新,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在文化创新方面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改革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强化文化产业,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开始逐渐突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开始朝向环渤海地区住哪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环境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而言,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但是其当前具有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结构特征,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想要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首先应当对其概念进行明晰。虽然当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但是仍然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其诸多共性并且加以总结。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区域规划布局以及对接措施,在共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发展目标,并且协调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这样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一体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和分工合理化,并且着眼于实现区域环境共赢,注重可持续发展。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主要是需要考虑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是建立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的优势体现。对于动力机制而言,其自身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根源,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于动力机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要实现区域内部多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因此展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环境中,更为微观的区域性政策将会被统一的政策所代替,这必然会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环境中自由流动,推动其朝向更加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从而实现对于地区环境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这种增长与优化还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形成区域朝向周边的带动。其次,规模经济同样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帮助经济的发展打破既有的行政区域格局,而转变向经济区域整合的方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优化利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规模经济在更为宽泛的区域环境中,比相对窄的地理环境之下更容易形成。最后,低成本机制的形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低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而是来源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某些自然资源成本等,都需要考虑在内。由于突破了行政格局,因此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能够在有效流动的基础上,遵从市场机制实现优化调配,从而实现成本机制。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特征,因此对于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而言,毋庸置疑地有着积极价值。当前环境下,京津冀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得到加强,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等,这些都无意成为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实现的诸多里程碑事件。

虽然从政策层面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是从实际的展开状况看,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不同区域合作主体对于经济合作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并且尤其是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中,仍然缺乏具有一定高度的市场意识。从合作态度方面看,北京仍然以自我中心的态度十分突出,要求津冀为北京提供对应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此种态度均较为突出,天津同样想要依据港口优势进行自我建设。这种状况造成了河北难以获取和京津两地对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从观念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整顿。

其次,^域内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是总体说来这种机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想要建立起深入的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更为深入和密切的磋商机制亟待形成。目前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明显无法满足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实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磋商机制的建立,才能切实构建起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方针。

三、结论

针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的展开现状,实际工作中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导思想,深入把握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不发,并且切实加强不同层次之间主题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建立起更为均衡的政府协作机制。除此以外,应当注意转变观念,打造京津冀发展协同观念,以互惠互利作为发展的根基,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内市场环境成熟,支持资源和生产要素更为自由的流动和分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东北地区为我国“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基地,而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主角深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各地区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通过联合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样一来,能够使东北地区完全打破传统体制束缚,从而探索出一条新式发展道路。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因共同利益需求,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的优势,在此区域当中,将各种生产要素予以合理化分配,协调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区域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三、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形成

1.发展目标

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我们必须要制定诸多相关规范,利用诸多协调对策清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此,我们要制定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要求与目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现阶段,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问题还十分显著,所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工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目标。

2.主要内容

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依然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振兴东北战略影响下,东北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增加就业机会,使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则为振兴东北战略的延伸,因此,在此区域中的各个行政主体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由两方面扩展区际间各个领域分工以及合作。

三、影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发展影响

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工协作相对缺乏,尤其是产业同构现象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因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有很大相似特性,因此,使得东北区域的产业同构现象十分显著,但是,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是相一致的。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到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样一来,将区域中优先资源都消耗到重复建设当中。另外,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又会浪费大量资源,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2.各种机制的影响

当前,在东北各个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只是首先考虑到各自省份的眼前利益,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核心竞争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四、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及时更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要及时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首先由思想上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各个区域间都进行要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以便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发展。

2.建立适合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系

政府部门以及其它部门要督促各个区域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对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等诸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产生影响影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要结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协调方法,从而加快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涉及到的内容非多,但是,因受时间与能力限制,文章研究还存在大量不足,所以,在加快对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未来学习和研究当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东北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亚红: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4):47-48.

[2]林 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122-124.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公民参与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京津冀、东三省等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引起了各个领域的重视。随着公民参与这一热点的受关注度愈发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也出现了一些公民参与的实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公民参与法律保障不足的情况,难以确保公民参与权利的充分发挥,因而,我国还需要建立针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下保障公民参与的法律机制,从而确保这一参与行为的有效实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概述

公民参与的概念,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广义上来看,其主要是指公民的一切影响公共政策及生活的活动。第二,从狭义方面讲,其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问题治理及政府决策制定的行为。而基于以上概念,可以得知,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实质上就是公民在这一进程的推进中,参与其立法、公共问题治理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展并落实了网络问政制度、公民政绩评价等,一些公民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主动参与“邻避运动”。而一些区域,在行政规划过程中,也逐渐开始看重公民的意见,并通过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相关事务。但是就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公民参与情况来看,仍存在公民参与度较低、参与渠道较少、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导致公民参与效果不佳。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完善建议

1.对信息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公民参与基础性法律保障的完善,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而信息保障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所有的决策活动都离不开充足的信息支持,因而,要想保证良好的公民参与,还应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当前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求政府能够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从而充分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当前我国已经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要求,中县级以上政府需按照该条例规定,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社会保障、区域规划等方面信息进行重点且主动公开。但是这一条例中所要求的信息内容,基本上都是决策结果方面的信息,缺乏对决策前以及过程中信息的公开要求,即使政府严格按照这一条例公开信息,公民也难以获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中的相关信息。因而,在信息方面法律保障的完善中,应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展开进一步的细化,增加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对权利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于公民参与权利的保障上,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定。例如《宪法》第二条第二款中,就明确指出,公民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的管理。其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中,也要求所有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倾听广大人民的意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在《立法法》第五条中,也明确指出,立法必须要尊重人民的意志,并要求确保人民能够真正参与到立法中。这些法律规定中,虽然对公民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操作性不强。因而,我国还需尽快完善公民参与权利方面的法律保障,尤其是宪法性法律,应对公民参与的合法性、参与途径等进行具体化、明确化,提升其可实施性。

3.对组织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包括个体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两种形式。因而,在公民参与相关法律保障的完善中,也应对组织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相关专家学者认为,当一个人属于某一组织中的一员,且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活跃度,则这个人往往会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政治的欲望,参与度也会大大提升。但是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发育不足的情况,相关立法较为滞后,社会组织仅仅是依靠一些本地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规章予以管理,且这些政策规章,仅局限于对社会组织的登记规范等,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效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国还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社会组织法》,赋予组织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权利,并为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4.对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为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公民参与的有序性,还应提供公正的法律程序保障。对这一方面保障的落实,是基于公民参与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因而,还需尽快实现宪法性法律在保障公民参与方面的完善。同时,公民参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能够在程序法授权范围内予以实现。当前我国虽然在法律层面对听证制度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然存在具体性不足、细节缺乏等问题。对此,我国还应基于公民参与保障,出来具体化的《行政程序法》,从而确保公民参与得到有效实现。

四、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是我国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其实际落实中,仍然存在众多的消极影响因素。因而,为确保公民参与效力,我国还应尽快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机制,通过对公民参与权利、信息获取、组织、行政程序等方面的保障,维护公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参与权利。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48-57.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别联系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民经济相互联系,取消限制和歧视,不断开放,最终形成使各个国家彼此依赖、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各个国家之间让渡一定的国家,政府之间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并建立统一的机构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最终使资金、商品、劳务、服务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更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对利益的追求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超越国界的限制,通过信息、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是世界经济活动成为紧密的整体,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较,不同的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使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的主角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各国政府和相应的统一组织进行协调和推动。各国政府和联盟组织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将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顾全大局,努力做到同时增加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让其享受更多的经济福利。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利益的驱动和追求,对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都有强烈的愿望,在实现在其利益获取更多的利润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经济全球化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全球化的主角,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资金、服务、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国家放弃了部分国家,同时为顾全大局,遵守互利共赢的原则,还要让渡经济的,强制解除海关门槛,实现零障碍等,给政府和国家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也给各个国家的居民带来很多有利的方面,使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利用,在其他方面,如旅游、留学、出差等各方面都简化原来货币兑换等程序,使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关系更加密切,为世界和平与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只是在一些经济权力方面与原来相比有些许削弱,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还是主要由公司自然地去完成和推进,并不影响政府和国家的权力,也不受到国际组织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其实现方式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生产力的推动,市场作为媒介让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使经济发展的历程走向更崭新的一个阶段。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同

国家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未来趋势,它们都在目前经济发展的状态下进行推进,但是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国际经济一体化在狭义的理解层面上,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大部分“一体化”的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当前阶段只是萌芽的阶段,并没有具体实现这一状态,并且距离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多等现象都提醒人们,我们处在开放的经济时代,也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态在不断向经济全球化的“完善”和“深入”方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阶段和重要里程碑,不断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很大的必然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经阶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从政府、政策、制度等方面也为经济全球化的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理想和最高奋斗目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既定方向和最终结果。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之间在目前发展阶段具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不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相辅相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入和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牵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率,协调世界经济发展的状态,促进世界经济及各方面的科学地、长期地发展,使世界经济相互融合,为世界和平和和谐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三、结束语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有差别又有必然联系,二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会并存,虽然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都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但是更应该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作与融合给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带来的积极意义,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与外部经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认清经济发展的形势,把握时机,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特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然而,“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是近年才出现的。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动因

与全球性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兴起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设定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都要高于WTO谈判的目标,各成员从中获得的自由化利益也必将高于参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效果,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削弱或消除贸易壁垒,形成了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 T O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区域经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WTO测算,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与GATT时期年均通报3个的速度相比,向WTO通报的新区域贸易协定以年均11个的速度增加,十年来间新通报增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共计有196个,其中仍然生效的有132个。从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国家和地区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至少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样世界上有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的“双重成员资格”。从这点看,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但密不可分,而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构成双方相互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从长远和总体来看,集团化趋势所产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能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相反,由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水平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合作水平要高,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梯或中间环节。换句话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WTO健康良性发展的助推力,可以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具体如下。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目标一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协调各成员之间的立场和利益,消除成员间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各国福利的最大化,促进自由贸易。这一目标与多边贸易体制――消减贸易壁垒,促使贸易尽可能自由流动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强化了目标的一致性,突出表现在:一是以APEC为代表的新兴区域经贸集团公开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强调以亚太区域为基础推动全球经贸自由化。二是RTAs(区域贸易安排)与WTO共同应对非关税壁垒。目前,RTAs的迅猛发展,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和经济全球化一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截至2007年7月,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并已生效的区域或双边贸易安排达到205个,一定程度上实现了“RTAs驱动下的贸易措施自主自由化”,这本身促进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动一致性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RTAs构建基础的拓展和深化使得更多的国家在诸多方面都有了共同利益。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多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涉及成员的数量要远远小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各成员之间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一致的难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小范围内更快地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如果世界各国首先在小范围内达成一致,那么坐在WTO谈判桌前的代表的数量就可以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反之,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规模较大,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程度的进展必然会有很大难度。而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组织由于参与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的成本较低,可以相对顺利地启动实质性的合作进程。这实质上也是一种降低广义的交易费用的过程。这种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多边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迂回推进多边贸易谈判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AFTA和APEC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加、日、欧在关税和市场准入等议题的谈判,使得历时近10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3年得以圆满结束。

3.区域经济作为多边贸易的先行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奉行“最惠国待遇原则”,而实行“非互惠原则”,并体现“授权条款”的精神,这样的理念使得经济合作组织内的国家更易于达成协议,开展自由化贸易,从而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发展。当前,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难度较大,前进步伐缓慢,因此,越来越多的WTO成员国开始尝试通过RTAS来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应该说,在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方面,RTAs是WTO的先导。区域安排可以为全球行动提供准备和经验,同时容易协调各参加方的立场和利益,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予以实现,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有益的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漓高,郑昭阳,齐俊妍.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吴朝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张莫,王云.多边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良性互动[N].经济参考报,2009-07-06.

篇7

【关健词】 宜万铁路;侠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特色农业经济

从湖北省内看,宜万铁路贯通了湖北的中部和西部,尤其是铁路经过了野三关这一天险地带;从全国来看,宜万铁路也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称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地区经济一体化,也有学者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将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范围缩小为湖北省中西部,引入一个侠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侠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在一个省内部,把各个独立的县市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区。从这个概念中,结合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可以把握狭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基本特征:(1)县市间消除某些方面的歧视,并尽量采用共同的政策与措施;(2)共同保持对县市成员外的歧视,并限制单个县市成员的对外权限;(3)各县市成员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参与其中,目的在于取得非合作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某些效果与利益;(4)它的性质可以视为,全省范围内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只能在局部地区的某些方面进行。

二、恩施地理交通等硬件情况

恩施药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硒资源,特色农产品十分丰富,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交通和天气的影响,加大了公路运输的机会成本,更减少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由此大大遏制了经济的向外扩张。恩施的特色农产品一则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线,二则相对其它县市产品来说在国内市场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十五”期间,恩施自治州交通建设在国家和湖北省的大力支持下,铁路、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交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沪蓉西高速公路已于2009年建成通车,恩施机场进行改扩建也已完成,宜万铁路也将于2010年底通车,这一系列的交通配套设施的顺利完工标志着一直阻碍恩施经济发展的交通壁垒已经没有了。

三、存在的问题

(1)规模化经济不明显。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恩施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人只被眼前的短暂利益所吸引,在得到国家征地补偿后,大都用于购买家庭用品,而不是用于集资购买科技产品来发展农业,这无形中又拖累了农业发展的步伐。加之对资源没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反而是对现有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区整体经济统筹发展。(2)经济总量小,财源渠道单一。恩施因其之前的交通限制,农业产品几乎没有外销,农产品仅能满足州内需求。区域特色产品,如烟业,没有专业人士指导,有限的技术支持也只是一些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加之天气等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种植。除此之外,类似能外销的特色农产品,产品不仅年产量不高,目前的技术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因而也不能成为提供主要收入来源的支撑产业。(3)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链短。恩施经济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地理限制,多山,交通不便,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农业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制约。

四、政策建议

(1)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和农业发展带动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以村为发展单位,采用集资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的形成,也可以几个村间实现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村与村之间互惠互利。(2)大力调整农业组成结构。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保障,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传统农业结构更新换代力度,着力富硒药材生产线,积极发展魔芋、玉米、小麦、黄豆等特色富硒农产品,认真研究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3)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可以在村镇企业的开办上提供政策支持,财政补贴,也可以通过减税的方式减少农民的负担。与此同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政府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对农民组织培训。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4)加强周边地市的交流合作,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经济的协同发展,最终推进湖北省整体经济的繁荣。(5)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电气化建设,实行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 影响

一、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在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各种因素中,美国因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这种影响力来自于美国和东亚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军事上的联系和经济上的依赖。

从军事上来说,美国与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被许多东亚国家视为区域内防范军事冲突的安全保障。日本和韩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最亲密的盟友,东盟内部的许多国家也都与美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军事合作。这种政治上的特殊关系必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许多国家甚至东亚自身也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种排除美国在外的区内经济合作及其对区内政治军事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保持疑虑。从日本和韩国以及东盟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踌躇犹豫亦进亦退的态度可见一般。

从经济上来说,亚地区各国经济对美国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甚至有人认为,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与美国市场之间具有直接关系。笔者收集了2004年和2007年中国、日本、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各自出口总额的比重,从这些数据对比关系中可以发现,相对于2004年的情况,虽然2007年东亚三大主要经济体对美国的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实际上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仍然保持在20%,而且,美国仍然是中国和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不可否认,美国因素在东亚经济运行中确实具有重要地位。

二、东亚对于美国的重要性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和东亚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联系,美国的阿留申群岛也属于在东亚的地理范围之类。美国的亚太地区的地理范畴最初与东亚大体相当,后来发展到环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广泛的概念,但是实质上仍然是模糊东亚范畴的一个举动。所以,在美国的思维中,它是很难接受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独立的东亚地区的,更不能不顾虑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区域经济集团的诞生。

(二)不可取代的政治经济利益

东亚地区对于美国具有无法替代的政治经济利益,这是决定美国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态度的更为直接的原因。

如今东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东亚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也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

三、美国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度

(一)美国对“东亚经济集团”的干扰和反对

1990年12月,在乌拉圭举行的关贸总协定多边谈判破裂以后,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了“东亚经济共同体”和“东亚经济集团”的构想,倡议在亚洲地区成立一个包括东盟六国、印支三国、缅甸、中国大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在内的包括18亿人口的东亚经济集团。“东亚经济集团”构想的出台可以看作是东亚地区一体化模式构想的开端。

马哈蒂尔的提议显然是针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欧洲与北美地区的经济集团化的快速发展而做出的反应,同时也是基于加强东亚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作用的考虑。如同马来西亚对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主要目标的阐述中所说:建立东亚经济集团,联合东亚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外交实力,用一个声音与发达国家进行谈判;抵制发达国家的歧视性贸易规则,推动乌拉圭回合的贸易谈判,为东亚下一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活跃东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使之成为牵引世界经济,扩大州际贸易的引擎。

“东亚经济集团”的构想提出以后,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遭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强烈反对。两国都对自己被排斥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而感到无法接受。美国认为,这样一个“剥夺了美国经济参与权”的地区性组织的诞生会削弱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而后者才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亚洲区域合作组织。

由于这一构想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在美国的压力下,东亚内部许多国家的态度也莫衷一是。“东亚经济集团”的构想最终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实施。

(二)美国压力与日本版“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东亚共同体是目前人们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走向所设定的最终目标。如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最终达到欧盟的最高阶段一样,人们认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将按照人们对东亚共同体的描述逐渐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发展。

2002年1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提出了“共同行动、共同前进”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即“小泉构想”。该构想强调,在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之上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联合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重要课题。为此,小泉认为,“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构想”是实现东亚经济联合的基础,除此以外,希望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联合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通过上述合作,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东盟、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共同体。

同时,为了解除美国对东亚经济集团化的戒心,小权还强调,东亚共同体绝不是排他性的,东亚合作是在区域外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鉴于美国对东亚安全保障的贡献以及美国与东亚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美国对东亚经济联合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将是一个长期的、包含多样性的、开放化的进程。

(三)强化亚太概念,支持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推动亚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美国在东亚地区首先希望实现的目标是,推动东亚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确保一个对美国完全开放的东亚市场。从这一点来说,美国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实际上自始至终都非常微妙,它既不能完全阻止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同时又希望这种进程能将美国在内,只有参与到东亚的一体化安排之中,才能确保美国获得开放自由市场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将其排除在区域壁垒的门槛之外。

在美国淡化东亚概念强化亚太概念的思维逻辑下,亚太经合组织成为美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工具。美国希望通过提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功能并推动其成为一个制度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利于其在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就是通过泛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来避免东亚地区出现一个类似于欧盟的强大统一的区域经济集团,以确保美国的利益不受排挤。除此以外,美国还积极建立同东亚地区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以此将美国同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干扰,而如何处理这种外部因素以及美国对东亚的一体化安排将做出如何的调整以及政策上的变化,将是未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1993.

篇9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1.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被广泛引用并得到首肯的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1961年提出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而经济学家弗历次・马克鲁普则批评:它的主词是经济一体化,都只说明不同国家加入一个经济集团;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后者又分为区域性的和次区域性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也不同意经济一体化作为过程和状态的解释。

2.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念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比较全面的总结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并且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较全面的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或者对OPEC或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进行效应分析。

二、欧盟和APEC特征比较

1.动力机制比较――制度与市场

欧洲国家的相对同一性是建立制度性一体化框架的关键因素。欧共体成员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近,贸易政策基本一致,相对容易就融合。欧盟拥有紧密的制度性联合和较强的组织机构,成员国政府通过签署条约对其在一体化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超国家机构共同决定一体化的发展。

与欧盟相比,亚太地区包括众多经济体,它们不仅社会制度不同、经济运行体制相异、发展水平悬殊、贸易政策难协调,而且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经济障碍,难以寻求统一的“价值”或“理念”。A P E C 以自发形成的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而产生,这种以市场为动力的一体化,绕过了影响贸易、资本流动和其他经济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碍。A P E C 成员在保留自己的前提下消除各种壁垒,形成市场的扩大和客观的融合,其一体化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成员之间以松散的形式进行经济合作。

2.运行机制比较――开放与封闭

如果一体化组织的运行通过谈判机制来完成,该组织往往以对内的开放和对外的封闭为特征。在谈判机制下,欧盟给各成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以成员间彼此消除壁垒、开放市场、甚至出让一部分为代价的,因此具有排他性。这将减少成员国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封闭性。

相反,如果允许成员通过特定的协商机制来确定经贸合作的共同目标,并在实现这些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那么一体化组织在对内开放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外开放。

3.组织机构比较――紧密与松散

以谈判机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欧洲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色彩较浓,因而其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强度在各成员国的主动认可下远远强于A P E C 。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从关税同盟开始,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各成员让渡的相应增加,欧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结构紧密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和欧洲中央银行等。

在APEC协调的单边主义机制下,成员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这种合作模式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协调合作目标、合作进程和相互利益关系的场所,但A P E C 的组织机构完全不同于欧盟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它强调功能性合作,不需要让渡,是比较松散、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机构。A P E C 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它只设有一个秘书处,除财务管理外,主要是联系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展望

1.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起点和基点,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又有在当地经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华侨。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关系得到了迅速改善和全面发展。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根据协议, CAFTA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CAFTA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CAFTA虽然已启动,但在8年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制度又不同,现阶段中国采取先让利与东盟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双方的全方位合作。

2.以中日韩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最终发展方向,积极推动“10+3”的经济合作进程

所谓“10+3”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就东亚地区的合作所进行的对话。当前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情况下,日本由于害怕中国在东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会加速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的谈判进程,促使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大市场形成。由于东盟国家的国民收入较低、市场较小,也只有当日本和韩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情况下,才能建立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相匹配的经济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组织的影响力和存在价值。日本虽然在这个问题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但日本决不会在中国与东盟持续增强的经济政治合作中甘于寂寞,日本对中国一定会亦步亦趋。从长远看,整个东亚地区都具备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3.积极推动和参与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

篇10

关键词:两岸;产业协同;序参量;分析;建议

一、 引言

自中国在中国台湾重新执政以来,两岸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越来越热络。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经济合作互动频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岸正式统一之前,通过一个类似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让两岸人民在经济上先统一起来是可能的。经济的统一是一个宏观概念,具体而言,微观上要依托企业加强合作,中观上要依托各产业加强协作。台海两岸的经济合作,肇始与20世纪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自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中国大陆已稳居中国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贸易顺差来源,中国台湾也于2011年度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岸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的根源在于两岸在区位优势上的互补性,中国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上的先发优势,而大陆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正是中国台湾孜孜以求弥补的短板。虽然中国台湾岛内曾经出现过不和谐因素的干扰,但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如大江东去、不可阻挡。台海两岸区位优势互补的现实,决定了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很强的自组织性。因此,本文试图应用自组织理论,对两岸的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

在自组织理论中,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是组织如何保持自组织活力的重要方法论,它所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特别是序参量原理,对于系统自组织的演化以及使得自组织程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台海两岸的经济系统而言,利用序参量原理,寻找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决定性因素,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的研究成果很多。唐永红从两岸在经济相互依存性、经济市场规模、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贸政策可协调性四个层面,分析了两岸实现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实现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提出了建立开放性次区域自由经贸区的构想;郑王莹通过研究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实践,总结了两岸经济一体化需要借鉴的经验;刘瑛华从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入手,提出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渐进模式:机制上从功能一体化到制度一体化、形式上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空间上从次区域突破到向全区域扩展;王治以东亚一体化为大背景,对两岸经济整合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的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在自组织理论的经济应用方面,蔡绍洪、汪劲松等研究了从企业聚集到企业群落、到产业集群、到创新网络的协同演化路径;郑文智、孙锐通过对系统自组织规律的研究,提出在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生成和升级的过程中,由于自组织过程不存在组织者,因此政府不可以成为集群演化过程中的组织者甚至控制者,政策目标应该使政府行为成为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内部相互作用的一个因子,依赖于其他元素推动集群创新网络和复杂性的形成;芦彩梅、梁嘉骅中山小榄镇五金集群为例,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自组织协同演化理论应用于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中,力求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合理衔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 自组织理论概述

1.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与竞争分析。

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发展,是以内部各要素、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作为原动力的。区域系统内部的产业、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来自于市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通过产品或要素价格的变化,引导资源在区域间进行转移,导致区域间的竞争和发展不平衡。随着区域间竞争的发展,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优势企业逐渐战胜、淘汰劣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的形式,在产业内进行重组整合,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力。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即表现为由竞争走向协同。

通过上述竞争—协同的发展路径,区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经济主体形成紧密的发展关联,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通过自身的协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

综上所述,竞争与协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复杂系统的辩证统一,系统中的不平衡和非线性导致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趋向协同,反过来,一定程度的协同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更进一步的竞争。

2. 序参量原理。

在方兴未艾的自组织理论研究与应用中,学者们一般把序参量当作用来描述与物质性质有关的有序化程度、以及伴随的对称性质的一种变量。在系统从平衡到不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量,相对于其他稍纵即逝、影响有限的“快变量”,其存在发展具有持续性,在系统演化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那个“慢变量”,便是我们努力寻找的序参量。

(1)序参量的宏观性。

协同学是从宏观上进行的是复杂系统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大量化、整体化,运用的研究工具也必然具有宏观性,序参量正是这种在复杂系统的大量子系统的大规模运动中,从纷繁复杂的无序运动中甄别出有序决定因素的宏观参量。

(2)序参量的形成机制。

对于系统而言,序参量是内部自生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各子系统的运动是无序、独立,不相关联,这时系统中都是稍纵即逝的快变量,不存在序参量。而当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由无序到有序的临界状态时,各子系统由竞争而引发协同,就会导致序参量的出现。

篇11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它的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显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更为凸显,而且市场的力量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商品、服务与资本的交换与流通同时受市场与非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分割至始至终扮演着负面影响者的角色。市场分割体现了在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不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以及各地方之间存在大量的贸易壁垒,导致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不断得以强化,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与此相反,市场一体化与地方市场分割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区域统一开放市场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地方市场分割的过程。对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一体化旨在消除一种地方市场分割行为,其中,一个国家某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费率控制、技术壁垒与行政管制等多种手段,限制外地要素和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要素和产品流向外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分割行为。而市场一体化,意味着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且意味着地方辖区内外这些要素或产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机会,也就是不断消除市场分割的行为或采取的措施等。其次,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或水平,即在这种状态下,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同类型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调节。再次,它描述的是一个过程或趋势,即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内部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逐步消失,即市场分割行为消失。某区域内各地方间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横向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的表现。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空间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分工的形式之一。区域内各地方行为主体采取合作行为,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内地方间的合理分工和消除地方分割的过程就是区域市场一体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破地理上相互毗邻、原本独立发展的模式的区域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这使区域间经济分工与合作日趋深入,从而导致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这就是一种称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其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区域整合市场,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区分工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进一步保障区域内外由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地区内行政单位有效地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区域内外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才是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的方法。在我国,生产要素流通的“壁垒”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下的行政分化所导致的市场分化和市场封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区域差异向前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日趋成熟,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视线中。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行政边界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使资源配置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扩大资源配置的选择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

二、区域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良好运作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因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顺畅流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正在各行为主体即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合力下深入发展,并且出现了整体推进和部分先行两种一体化模式。众所周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作为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市场因素,都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强烈及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市场拉动力主要体现在跨越行政区域的成产要素流动、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所产生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为了实现本区域短期经济发展利益,一部分地方行政主体倾向于对本地和非本地企业区别对待,由此产生了市场壁垒。这种区别对待实际上缩小了企业发展的市场范围,同时也提升了要素流动不顺畅造成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不可避免地为企业和个人所承担,这不但影响了该区域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阻碍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形,为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契机,相关利益体对其产生的强烈推动欲望不得而知。国外市场作为另一个影响因素,正从侧面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仍旧较高而且是不可避免,引进并利用外资一度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一致对外”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潜力挖掘方面的不足。外国资本的进入通常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较好的区域,使得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形成“二元化”的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时常出现断裂或者脱节。如今,处于后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市场依旧疲软,对外贸易遭受严重挫折,这也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视角逐渐由对外联系为主,转向对外联系与对内挖掘并举,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促使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平稳和谐,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面对发展条件日趋成熟,驱动要素日益明显的大环境,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各个区域的协同带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以及协同机制的建立,同时也为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提供有效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形成我国行政调控的新载体,促成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为区域企业发展的带来新机遇。

三、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前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地理方面的限制或壁垒、企业垄断壁垒、政府行政垄断等都是形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同时,企业与地方政府均可能是形成壁垒的主体。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消除市场分割的手段,需要拥有合理的促进一体化的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环境。政府始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政策环境的制定者。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主要扮演着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动干预经济活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限制和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引导并制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服务的政策。首先,要克服不同区域政策差异性。加强行政协调磋商,克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倾向,制定相关整合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共同市场。同时,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合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彻底清除市场分割形成的壁垒。再就是,要建立区域市场共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突破相互之间壁垒,开放相互之间市场,做到市场透明;着力实现金融服务自由化和自由融合;统一和完善技术、人才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就业的区域服务网络。

2、力促企业主导实现,提供发展支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中以政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的发展模式,而转向企业作为一体化的主体。企业的自主选择和作用有助于建立区域市场,同时也为企业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首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毋庸置疑,弱化地方保护动机的根本举措是国企改革。其次,实现民营等其他市场主体与国有主体的平级待遇。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整合中抓住机遇,把一体化要求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再次,组建更多跨区域大型集团,发挥区域内外协调的作用。形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合理的专业分工格局,进而整和产业结构,并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绕开壁垒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从而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制定有效的法律,保障有效实施。法治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都极为关键的因素,尤其当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影响力将会达到更高层次。通过法律构建起经济布局合理,城市地位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区域内经济和社会总体均衡发展,这些是合理的法律的追求。有效地抑制各地政府片面追求本地利益,防止资源流失,减少经济纠纷,降低交易成本,亟需各地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法规,为促进市场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进一步立法与完善法律体系。在最高法的修改中,必须坚持相关原则,比如严禁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等。其次,尽快制定相关区域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便引导和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保障经济一体化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严谨法律体系调空,从根本上扭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局面,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健康、合理和高效。再次,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对地方保护做出尽可能具体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条款。建立负责区域统一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并构筑完善的法律服务平台,保证执法的规范与公正。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同样需要稳步前行。故此,想要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市场不可避免的成为治理过程中首当其冲的突破点。市场有条不紊的发展才能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反过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能为市场一体化提供条件。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条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的自主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服务于全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洪:中国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潘捷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J].浙江经济,2001(21).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12).

[4]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三联书店,2006.

篇12

一、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效果的判断依据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容是西安和咸阳两地对经济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整合两地资源,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西咸经济一体化是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市场融合的一体化。判断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就是从两市各自产业优势是否得到更大发挥、两市作为一个完整区域,是否使不同地方市场主体的行为受到同一供求关系调节来判断,即从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来判断。

各地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市场后,会产生市场扩大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规模经济的利益,增强企业的实力。另外,市场一体化也会产生竞争效应,即促进区域间的竞争。市场分割与市场高进入壁垒的存在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在形成统一市场之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地方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本地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不利于区内资源的配置和技术进步。各地区相互开放市场后,各企业面临着来自区域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发投入,进行科技创新,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市场一体化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判断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究竟如何,可以从西咸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着手。通过分析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是否得到加深,就会了解两市间的资源是否得到更该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两市间的经济一体化是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

市场一体化与地方市场分割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目前,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中国地方市场分割程度。一是从贸易流量的角度,即利用区域间的贸易流量的变化来反映区域间市场的整合状况,可简称为“贸易流法”。二是从生产效率与产出结构等角度来研究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可简称“生产法”。三是从商品价格的角度来衡量市场的整合程度,可称为“价格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价格始终是影响市场供需与要素流动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无障碍的市场体系下,同质商品价格趋于一价。因为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即使要素流动存在障碍,若商品能够自由流动,商品的价格会趋同;而当商品流动存在障碍的时候,只要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商品的价格最终也将趋同。因此,可以用价格信息构造指标,以衡量市场一体化程度。

测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 的“冰川”成本模型。模型的基本思想为:若两地的相对价格取值不超过一定的区间,则可以认为两地间的市场是整合的。这个模型表明,两地的价格Pa与Pb。既可同升同降也可一升一降,只要相对价格Pa/Pb的取值不超过一定的区间,可以认为两地之间市场是整合的。因为存在交易成本与历史的、偶然的因素,所以两地的价格最终不可能完全相等,而是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基于这一基本思想,设Pat、Pbt是a、b两地的t时间某商品价格,p为t时间该商品的平均价格,不考虑交易成本,则两地的价格趋于平均价格时,两地之间市场趋向整合。换言之,若数列

(1)

随着时间变化而趋于收窄,则反映出相对价格波动的范围在缩小,两地间的贸易壁垒与障碍在减少,市场一体化程度在提高。

由于逐个研究单个商品的情况特别繁杂且资料庞杂,所以我们选取反映整个商品价格变化状况的价格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若没有地方壁垒、商品能够完全流动,则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将是一样(同升或同降),并会逐渐趋同,表明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我们选择西安、咸阳两市签署《西咸实施经济一体化协议书》的2002年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1996~2012年)两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来进行比较。之所以选择这么长的时间段来进行分析,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西咸两市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前后两市的市场融合情况。为了更为科学的表示两市的平均价格指数,我们将两市GDP占西咸区域经济总体的比重作为权重。

首先,我们对两地历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一个初步的对比。计算的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西咸两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较为一致。即使在两市未签署推进一体化的协议之前的很多年,西咸两市就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虽然两市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率上经常出现差异,但西安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时候,咸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上涨;西安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的时候,咸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下降。这表明两市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当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步”变化,并不能充分表明两市的市场具有较高的融合水平,不能充分表明两市就实现了市场的一体化。我们将两市GDP占西咸区域经济总体的比重作为权重,加入到西安和咸阳两地市场一体化的分析中来,看看VAR(Pij)的值究竟如何变化,这才能更进一步、真实的反映两地的市场一体化水平。

表1表示了西安、咸阳两市在两地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及两地的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更进一步的,我们计算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其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西咸市场一体化水平

从图2可以看出,两地在签署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之前,值较大,1997年时甚至达到10.2的最高值,说明两市的市场融合情况较差。直至2002年,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都较差。2002年之后,在西安经济发展增速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西安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迅速增强,带动了咸阳经济与西安经济的快速相融。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西咸经济一体化在市场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西安和咸阳两市的市场融合水平很高,已经演变为一个统一的区域大市场。那么,西咸经济一体化还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制度与体制层面的问题了。这才是西咸经一体化中的深层次问题。

1.建立一个能够驾驭两市经济一体化的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能够协调驾驭两市经济一体化的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关键,也是解决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和利益分配博弈的重要条件。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中,应尽快成立相对独立的、能够驾驭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行政机构,以解决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中存在的诸如利益风险、政府角色、目标不明确、制度性约束、资金投入等问题。

2.西安的建设及规划必须建立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上。关中—天水经济区获批之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因此,西安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西安的事情了,必须站在新的平台上重新审视自己,西安的建设首先要和大关中的建设结合起来,要放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背景上来,放在以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咸区域经济发展上来。新的形势要求西安必须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不仅西咸新区,包括曲江、浐灞、未央等西安城区的发展,都必须要放在这个平台上去考虑。今后10年、20年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现代化进程,都必须要站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去思考,然后再去规划西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篇13

正如前文所述,区域内发展各方之间的共同市场经济基础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基于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实际上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规则。正因为如此,由于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其经济法制度在对区域内经济的干涉与影响上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形式,因此,怎样协调不同区域经济法制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亟需我们加以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要求与实际功能的把握置于首要地位,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正确对待和认识区域经济法制之间的关系的协调问题,从而寻求最卓有成效的方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处理。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

区域各方在达成了经济发展的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制度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个基本概念极好地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突出的特征,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经济发展各部分之间的经济融合、政治联系、社会交流及外交互信等在发展过程中得以不断加深和推进。从政治的层面看待和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发展各方所需要的较好的经济优势与发展条件以谋求政治共识的达成和政治修好的完成的顺利实现是发展各方致力于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目的。而发展各方所进行的各种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协商、政治对话便是其较为显著的体现。从经济的层面看待和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在区域内部形成良好的资源配置机制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它要求发展各方应极尽努力为有效促进整个区域整体经济实力,进而在此良好的发展基础上,极大推进区域发展各个部分共同发展的进程。从社会的层面看待和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则应当意识到,能够使得区域内发展各方彼此之间的交流得以日渐加深和推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社会方面的最大贡献,这十分有利于促进其民间共识与其他方面的交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从本质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实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同盟,其最为主要的是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发展各方应当力求做到“”,达成共识的理想状态。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削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阻力,我们有必要采取诸如消除或同化等的方式来对区域内发展各方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清除。在一体化经济同盟的内部,各成员的经济社会观念必定有所区别,因而区域各方的经济发展制度往往也会产生不少的差异。因此,对区域内部不同的经济制度要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和应对方式是发展各方所需面对的首要任务。而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个大背景,对区域内经济法制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当中的重点目标。在具体要求上着重强调区域发展各方经济行为的一致性,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的不当阻碍出现在区域内部。

二、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法制协调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经济法制是一种由凯恩斯主义所指导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在如此一种经济实际中,若要使得区域内发展各部分的实际利益得以保障,就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经济措施,而这些措施,不仅仅包括了在各种经济活动当中,区域内发展各部分对市场经济制度发展过程中一般准则的遵守,还包括了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能够对区域保护政策和流通限制制度等作出新的规定。从这个角度讲来,建立区域性政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建立如此一种政策对一体化区域内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即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障碍。鉴于这种实际存在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采取措加以解决。

(一)区域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较好地处理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则不但需要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法律制度,更要在此基础上,赋予其较高的法律效力。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统一区域经济法制,还能够进一步推动与稳定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经之道就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法制与地方法制难以得到彻底的统一是我国目前法制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而法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有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更加彰显了协调区域内经济法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区域经济法制协调机制的建立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区域内各行政区划所实施的政策之间存在差异,区域内发展各方在立法上与国家法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内部的经济政策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渐凸显出来了。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实现区域法制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的步伐以解决我国区域行政政策之间的冲突和地方立法与国家法制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进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这种通过协调的手段对区域内经济法律制度进行确定的方式,对一体化来说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前者要表现在:轻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区域发展各方自身的法律制度制,重则甚至会在问题上引起纠纷。后者主要体现于:在相对合理而良好的条件下,协商又是一种能够为区域内经济法制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捷径的协调手段。

三、总结

篇14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7403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直接投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FDI的结合部分就是直接投资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无疑会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影响。

尽管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相对滞后,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21世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其现在主要是“10+1”和“10+3”的合作。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理论

1.2.1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回顾

欧盟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了大量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的研究的出现。美国为了维系其商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成功绕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于是对西欧进行了大量的FDI,这一现象引发了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的注意。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几种思想。

第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角度。美国经济学家Kindleberger借鉴Viner(1950)的提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学说,率先提出了两个概念: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这也奠定了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流向做出反应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角度,亚诺普洛斯是这一理论的代表。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应战略成为了解释FDI的一大重要原因。

第三,关税同盟和内部化理论的共同作用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FDI和区域间FDI的影响。内部化理论认为,“开发无形资产”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动机,但是例如出口或技术转让等都会带来很高的交易成本,所以外商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内部化有很大的必要性。

1.2.2对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的评价

现有的文献资料更多的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而且研究地区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欧洲和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则比较欠缺。总体而言,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2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FDI发展现状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均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在20多年内,中国吸引的FDI从最初的每年几亿美元到后来的每年十几亿美元、几十亿美元再到1992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再到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可以说FDI在量上的发展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

图1中国、东盟FDI的流入情况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东盟一直是FDI的主要流入地区,2005年7月1日随着全面降税进程的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如图2,1992—2010年期间,东盟国家FDI流入占世界总的FDI的3.97%,东盟地区是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图2中国、东盟FDI流入量占世界FDI总量的比例3中国-东盟间相互投资的现状

3.1东盟对中国FDI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东盟各国家对中国有了直接投资。开始时规模较小,80年代后期投资数额逐渐增长,在1993—1995年进入高峰期。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对中国投资增长趋势出现了逆转趋势。从2001年起,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逐渐回升。从2002—2006年,对华投资金额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从2007年起超过40亿美元,2010年达到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从1991年截止至2010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623.1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吸收的直接投资总额10791.6亿美元的的5.77%(如表1)。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来源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的投资量来源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五个国家,占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的90%以上,而在这五国中,新加坡在华直接投资最多。在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新加坡的份额一直在60%以上。

3.2中国对东盟FDI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的长时期内,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基本上是单项的,即FDI主要是于东盟国家流向中国。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东盟的FDI表现出稳定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虽然同美国、日本、韩国、欧盟这些相比,中国对东盟投资相对较少,但可以看到发展潜力较大。

图3东盟实际利用的五国外国直接投资从图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占东盟吸收FDI总量从2001年的0.7%,上升至2004年的2.03%,此后在2005—2007年一直保持着2%左右的份额,在2009年有一次迅猛的增长至10.35%。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国家主要是以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老挝。

4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FDI效应的实证研究

4.1研究方法及模型说明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lnFDIit=a+β1lnGDPit+β2lnImportit+β3lnWit+β5Dit+μit

其中,i表示国家,t表示年份。为t时期i国家的FDI流入量;表示t时期i国的GDP;表示t时期i国家的进口总额;表示t时期i国的工资水平;表示t时期i国家是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市场规模。预期其符号为正。第二,进口总额。用进口总额来表示,预期符号为负。第三,劳动力成本。用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表示,预期符号为负。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该变量是本文要重点关注的变量。虚拟变量(D)表示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与否,此变量在成员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为1,未加入为0,预期其符号为正。

4.2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自身的经济禀赋情况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的影响。对于市场追求型的FDI,选用国民生产总值(GDP)这一指标来体现东道国的居民消费能力以及市场规模;对于效率追求型的FDI,用东道国的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这一指标来代表东道国的劳动成本;用进口总额(import)这一指标来表示区内外关税的差异。与此同时,选取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作为控制变量,控制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FDI的影响。

从1992年起,中国吸引的FDI增长较快,因此样本时间选为1992年至2010年共19年。由于数据的不完全,选取中国和东盟中的六个国家的FDI数据进行回归,其中包括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柬埔寨。由于工资的数据缺失较多,部分采用了内插法进行处理,数据来源及表示如图3。

4.3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分别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Hausman检验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除去虚拟变量以及比重指标外,其他变量都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同时为了消除自相关因此加入AR(1)项。估计结果见表2。

4.4实证结果及其说明

133注: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上标***,**,*分别表示在l%,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在模型一中,市场规模变量的系数为正,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成员国市场规模越大,越能吸引外资的流入。

在模型二中,代表对外关税水平的变量符号为负,这表明成员国较高的关税水平会使厂商的出口成本增加,跨国公司会通过选择投资方式来替代出口。

在模型三中,劳动力成本变量的系数为负,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的劳动力成本越低,越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这也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成为世界投资热点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这种优势在不断下降。

在模型四中,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与否的虚拟变量D的系数为正,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各成员国吸引外资。

5基本结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高了东亚区域的区位优势,同时促进了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在市场规模的增加的情况下,厂商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影响,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从而增加了市场追求型的FDI。自由贸易区内部和外部的关税水平的差异使得厂商针对贸易转移做出进口替资的决策。自由贸易区内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外商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进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内各国吸引FDI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国由于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在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应该注意的是,一体化协定的合作范围及深度,以及区内成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

最后注意的是,本文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流入的影响,仅关注了FDI的流入一个方面,关于区域FDI的流出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东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与投资效应[J].学术探索,2004,(10):3638.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世界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2,(8):3338.

[3]李皖南.东盟扩大对新成员国吸收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影响[J].世界经济导刊,2006,(10):6873.

[4]卢孔标.引进FDI的业绩与潜力: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5358.

[5]张晓琦.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4,(5):57.

[6]Baldwin,R.E.,Forslid,R.and Haaland,J.Investment Creation andd Investment Diversion: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ingle Market Programme[J].NBER working paper #5364,1995.

[7]Blomstrom,M.and Kokko,A.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three Cases[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750 Washinghton,DC,United States:World Bank,1997.

[8]Kindleberger,C.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dustriaI Corporation[J].Columbia.JoumaI of World Business.1996,(1):6573.

[9]Motta,M.and Norman,G.Does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Intem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6,37(4):7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