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德育概念范文

幼儿德育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德育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德育概念

篇1

明确几个基本点

在讨论幼儿园课程理论中的“经验”和“概念”时,需明确几个基本点: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经验”和“概念”可以有不同的释义,在幼儿园课程理论中,“经验”和“概念”有时是难以截然区分的,一般而言,“经验”似更多与幼儿的游戏(玩)关联,“概念”则似更多与幼儿园的教学(教)关联。

在幼儿园课程理论中,人们之所以经常采用“关键经验”和“关键概念”这样的词语,是因为幼儿可以接触到的“经验”和“概念”太多太杂,有些“经验”和“概念”对儿童教育具有重大价值,有些“经验”和“概念”对儿童教育的价值有限,还有些“经验”和“概念”甚至可能会阻碍儿童的发展。于是,有经验的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会精心筛选,提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值得幼儿学习的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就成了所谓的“关键经验”和“关键概念”。换言之,“关键经验”和“关键概念”都被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赋予了教育价值,即这些“关键经验”“关键概念”是幼儿能够学习和应该学习的内容。但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把握“关键经验”的主要依据往往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在这个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默会性知识;教师把握“关键概念”的主要依据则通常是课程标准,以及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把握。

课程编制和实施中的

“关键经验”

从哲学的角度讲,经验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以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

经验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感官对事物的反复接触或尝试,经验具有偶然性,缺乏科学理性,通常是感官的、片段的、粗浅的和混乱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但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概念)。

在幼儿园课程理论中,经验是指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不仅是开展游戏活动的依据,也是其进一步获取知识、技能的基础。例如,拿游戏来说,游戏是“以同化为主的活动”,而幼儿“同化”外部世界的本源就是自己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经验既是幼儿以后获得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台阶”,也是幼儿“顺应”外部世界的“垫脚石”。

可以这样说,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都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活动中,他们可能获取的经验也不尽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教师很难知道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也很难知道在一个活动中幼儿究竟获得了什么经验以及还可以获得什么经验。

经验的这些性质都给“根据幼儿的经验开展活动”“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课程”这类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理念带来了“不易操作性”。

然而,坚持“儿童本位”的幼教工作者依然会不遗余力地坚持这种理念,他们在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会运用“转换”的方式,将教师的主观要求(即由成人确定的“关键经验”)“转换”成为“顺应”和“追随”儿童自己需要的活动。

例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幼儿认知导向课程”(又称高瞻课程)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这一概念,该课程的设计者强调,其课程设计意图是将结构性的目标隐藏在儿童活动的背景之中,这一做法能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儿童为主体”的转变。在这一课程中,设计者将49条关键经验作为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计划制定和课程评价指标。例如,在“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中,“同时注意到事物一个以上的特征(如你能找到既是红的又是木头做成的东西吗)”“区别‘部分’和‘整体’”“比较:哪一个更大(更小)、更重(更轻)、更粗糙(更平滑)、更响(更轻)、更硬(更软)、更长(更短)、更高(更矮)、更宽(更窄)、更锋利(更钝)、更暗(更明)等”都被列为关键经验。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关键经验并非全是现实中所有幼儿都已有的或者必须获得的经验,而是课程设计者认定的幼儿可能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经验,这种认定是根据某种理论(例如,建构主义理论)演绎而来的,也是课程设计者从其自身的经验中提取出来的。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关键经验并非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并非教学活动的“菜单”,而是教师了解幼儿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情况的线索,它们为教师实施课程提供了一种方式,让教师从对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表的遵从中解脱出来。换言之,关键经验可以被教师用作解释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化的工具,是教师指导儿童活动以及评价儿童发展的框架,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得以实现,这些活动既可以由教师组织,也可以由儿童自发开展。

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经验具有“不可把握性”,幼儿对“关键经验”的获得只能基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解读,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会高度依赖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必须经由严格的专业培训,否则就可能“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课程编制和实施中的

“关键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讲,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抽象的、普遍的观念,或是充当指明事物及其关系的范畴或类别的实体。

唯理论者认为,与经验相对立的是理智,即在概念水平上认识事物及其关系,概念是普遍的、深刻的和精神的,“经验世界只有服从理性的规律,才能使它得到控制、稳定和有序”。

在幼儿园课程理论中,概念既可以由幼儿自己经由经验的抽象得以形成,也可以通过传授性的教学而习得。概念具有系统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幼儿一旦将对某些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上升为概念,那么他们原有的零星的、琐碎的、片段的经验就会被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

幼儿期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之一。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并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概念思维)过渡。尽管有些哲学家认定儿童的概念是经由经验积累和反省而形成的,但是难以否定的是,系统地、客观地向儿童传递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引导儿童理解不同知识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对于幼儿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幼儿需要获得一个知识和技能体系,而这个体系与各学科(领域)有关联,这个体系主要不是通过幼儿自发的活动而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给予的。

因此,强调教师的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人就会关注儿童“关键概念”的获得。例如,苏联幼儿教育家乌索娃曾提出,在幼儿园教学大纲中应该包含两种知识,一种是比较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就会掌握,另一种是比较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它们构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教学的过程幼儿才能掌握。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则提出,把握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涉及“关键概念”时,不仅应该关注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够学习的内容,而且要关注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学习的内容,因为在决定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什么是涉及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关键概念时,不应只是依据儿童发展水平这一维度,还要依据政治、文化、道德要求等维度。

必须指出的是,在幼儿园既然存在教学,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就必须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一个不知道要“教什么”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而“关键概念”就是要解决教师究竟教什么的问题。

谈到“关键概念”的问题,必然会涉及课程标准。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是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化这个主流展开的,这种国家层面上的改革运动,是与美国传统早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其导向不是儿童的自我发展,而是社会目标。在课程标准化的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教育标准,这些标准针对的是自5岁到12年级的儿童,近年来还扩展到了5岁以下的儿童,旨在明确什么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的,强调增加儿童的学业成果。

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篇2

【关键词】幼儿小班 数的概念 渗透教育

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情绪和外界的影响,容易产生无意记忆,在无意之间形成对事物的记忆,而往往记不住需要有意记忆的内容。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幼儿小班数的概念渗透教育时,要充分运用娱乐化和生活化,让幼儿在无意间接触数,对数的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数的概念渗透教育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幼儿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与愉悦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对数的概念形成无意记忆,进而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让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提问和思考,对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知识形成正确认识。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的概念的渗透教育,如让幼儿了解“1”与“许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总数概念。

一、幼儿小班数的概念渗透教育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和培养思维的学科,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学是对人类智力运作的主要体现,是对幼儿进行心智创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幼儿的心智在数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智慧。通过数学的学习,幼儿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进行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考的能力。为此,人们将数学形象称为思维的“体操”,可见,人们对数学的高度评价。幼儿数的概念教育就是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启蒙,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刺激和发展,让幼儿早日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但是,幼儿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难以达到成年人的学习水准,因此,在进行幼儿数的概念教育时,要将幼儿的学习内容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幼儿在玩乐中形成数的概念,对数学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如何把数的概念渗透到幼儿小班的教育中

1.在小班教学的游戏中进行数的概念渗透教育。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这是幼儿展现能力、展现学习水平、展现发展水平的独特形式,通过游戏,幼儿会发现许多问题,并且会自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将问题解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在游戏中进行数的概念教育。例如,为了让幼儿区分“1”与“许多”的概念,幼儿老师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幼儿在进行拍皮球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皮球是圆形的,让幼儿去玩具箱取皮球,引导幼儿说出这里有“许多”皮球,然后让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皮球,将玩具箱的皮球取光,那么玩具箱里的“许多”皮球就变成了小朋友手中的一个个皮球了,在小朋友将手中的皮球放回玩具箱的时候,就又出现了“许多”皮球,通过这个一拿一方的游戏,可以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区别,并且在脑海里形成了“1”和“许多”的概念,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形成其他的数的概念。

2.运用丰富的活动材料促进数的概念渗透教育。幼儿往往会对活动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接触着数,但是这些数往往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事物的本质往往转移了幼儿的视线,没有让幼儿形成正确数的概念。为此,幼儿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事物数量的关注,将事物与数联系起来。例如,老师在幼儿的小课桌上放上3支铅笔,5块橡皮,7支彩笔,2个苹果,用这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说出事物的数量,让幼儿在数这些活动材料的过程后中形成数的概念,进而促进了数的概念的渗透教育。

3.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数的概念渗透教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数的启蒙,通过日常生活的数数,图形认识,激发幼儿,这种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辅导模式,对幼儿的数学启蒙是非常有帮助的,达到的效果往往超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鼓励父母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形成数的概念。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其一,引导幼儿数出家中有几个人,用餐时有多少个碗,有多少个汤匙。其二,看看鞋柜里有多少双鞋,说说谁的鞋子最多,谁的又最小。其三,利用野炊的机会,让幼儿采集树叶进行标本制作,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大小和形状。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认识,采用积极有效地方式进行幼儿数的概念教育,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教师要采用渗透教育的方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渗透数的概念,在幼儿课上的材料活动教学中渗透数的概念,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数的概念教学中来,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运用准确的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积极解决。

参考文献:

[1]龙艳如.幼儿小班数的概念渗透教育[J].青海教育.1999.

篇3

【关键词】概念转变;幼儿科学教育;前概念;迷思概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2-0044-04

概念发展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为儿童的学习尤其是科学领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概念转变理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儿童可通过对原有概念的转变和重建来获得科学概念,因而科学教育要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与认识基础,这为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及其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从概念转变理论的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其对当代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的内涵

所谓概念转变,即对原有错误概念进行修正和改变。它在个体原有的错误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教学的催化作用促使学习者的内部概念框架和知识系统重组和建构,以保持学习者知识和概念的动态平衡发展。概念转变蕴含以下观点:

(一)幼儿的头脑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科学理论”

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也已具有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拥有自己的“理论系统”,他们用这套理论系统来解释和保持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幼儿的这种“理论系统”被称为朴素理论(或天真理论)。我们将幼儿在科学学习之前,根据早期日常生活经验或是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对事物或现象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和观念,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为“前概念”。这些朴素的知识系统和概念来自幼儿早期的生活经验,很多是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糅合,它们在幼儿早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幼儿在进行科学学习后,也依然会继续坚持先前的认识和观点。

然而,由于受到经验的局限,幼儿的朴素认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内聚性的思想体系,且又缺乏严谨、科学的表述,因而通常这些“前概念”都是一些“错误概念”。例如,幼儿在生活中常常发现,只要用力推或者拉某个物体,物体便会运动,不对物体施加任何力的话,物体便会保持静止。实际上,没有人为地外力作用,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物体也会保持运动状态。当然,幼儿的朴素认知不一定全是错误的,有的同样包含着浅显的道理,因而台湾学者使用“迷思”来代替“错误”一词,以肯定幼儿朴素认知和前概念的价值。

(二)幼儿的科学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以经验和前概念为基础自主建构的

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会发现,许多客观事实和自然现象与他们自身所拥有的概念系统并不相符,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根据Chinn和Brewer的研究,儿童在面对新的与原有概念不同的现象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反应:第一,忽视、拒绝或排斥新现象;第二,对原有观念做出修正和调整以使其能够解释新现象,或者重新解释新的现象以使其符合原有概念框架,即对原有概念和理论的坚持;第三,修改自己原有概念框架中的核心观点,形成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即进行概念转变。由此可见,幼儿原有的认识和概念在科学概念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原先迷思概念的基础上,才进一步实现了向科学概念的转变,促进了概念的发展。因此,幼儿的经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冲突是概念转变的基础。

二、概念转变的不同理论视角

(一)概念转变的认识论视角

Posener等人(1982)从认识论的视角,提出了经典概念转变模型(Conceptual Change Model,简称CCM)。该理论认为,教师弄清楚学生的概念框架比设计一个不符合学生已有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对已有概念的不满意,而学生对先前概念的不满意将会引起巨大的概念转变。经典概念转变模型强调学生自身的认识(Posner et al.1982),其与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一致认为,个体的概念及其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学习者对已有概念产生了不满意,而可替代旧概念的新概念是可理解的、合理的以及富有成效的,这时新概念将会应运而生。

基于此,Posener指出了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1)不满意,即发现已有观念是令人不满意的;(2)理解,即新观念是易懂的、连贯的、可理解的;(3)似乎有理,即新观念是能够或很有可能选择的;(4)富有成效,即新观念优于旧观念。Posener等人认为,一个合理的概念首先必须是可理解的,一个富有成效的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与合理的。根据Hewson的概念状态理论,学习者所拥有的概念可以分为可理解的、合理的和有效的三个状态,三者的地位依次递增,学习者的概念状态越高,则其发生概念转变的可能性越大。根据Posener的观点,如果满足了概念转变学习的上述四个条件,学习者的迷思概念就会被科学概念所替代或改变,概念转变的结果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暂时的,还可能是不易察觉的。

(二)概念转变的本体论视角

有研究运用特定的本体论术语来解释学习者科学概念的发展和变化,以此来强调学习者对现实物体看法的变化。Carey(1985)指出,儿童的某些概念与成人的概念并不相符合,他认为,童年期会有大量的知识重组,Vosniadou将其称之为激进的知识重组,并认为核心“框架理论”的修订同时涉及到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转变。Chinn和Brewer(1993)将本体论信念描述为“物质世界的基本范畴和本质属性”。

Chi(1992)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概念的结构,将概念分为物质、过程、心智状态三个类别。其中,物质是指含有特定属性的东西,如坚硬的石头、液体以及有生命的物体等;过程是指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几率问题,也可能是因果关系;心智状态指的是情意部分,如动机或情绪。从本质上来看,物质、过程、心智状态是相互独立的,分属于三个不同类别的本体论。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存在共同的属性,即属于同一本体论范畴中,没有跨越本体论类别,这时发生概念改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动物”和“植物”能合并成一个新的上位概念“生物”,但是“动物”就不能变成“植物”,Chi等人(1994)将这种发生在同一本体论类别中的概念转换,称为“枝节转移”(branch jumping);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没有共同的属性,即属于不同本体论类别之间的转换,比如从“物质”类别转移到“过程”类别,这时发生概念改变就比较困难,Chi等人(1994)将其称之为“主干转移”(tree swapping)。从中可以发现,“枝节转移”较之“主干转移”更加容易实现,而三个不同本体论类别之间概念的转换属于根本的概念改变。Chi指出,学习者在理解和习得科学概念上存在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多么抽象和复杂,而是因为学习者的原有概念与需要学习的概念之间具有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

(三)概念转变的社会、情感视角

从概念转变的角度来看,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等情感因素在科学教学中非常必要,他们在促进科学概念的转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sener的经典概念转变模型通过指出学习者对先前概念的不满意来映射这个问题,而且模型中指出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三个特征在某种层面上也包含了情感问题。

Pintrich(199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课堂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的目标、意图、期待和需要等在概念学习中与认知策略一样重要。同样,Solomon(1987)和Dykstm等人(1992)认为,群体因素(groupfactors)有利于概念的学习。Pintrich等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一步强调了兴趣、个人信念和情境信念对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并认为那些忽视个体和集体学习中社会因素与情感因素的教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概念转变。Zembylas(2005)指出必须使认知与情感因素协调一致,因为情感因素不仅是认知结果的调节变量,而且它与认知的地位一样,同样可以促进概念转变。Tyson等人(1997)则强调,概念转变在科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未来的研究会更加重视情感因素在概念转变及其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四)概念转变的目的论视角

概念转变理论通常以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基础,认为学习者必须自己建构知识,并且积极地、有目的地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概念转变不仅仅依赖于辨别矛盾等认知因素,还依赖于元认知、动机性和情感性过程,他们会受到学习者有意识的控制,因而有可能决定概念的转变”。Pintrieh(2003)等人提出“有目的的概念转变”,具体表现为:学习以概念转变为导向,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包含学习者内部动机、意志控制、元认知意识与监控以及自我调节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五)概念转变的多维视角

Posener在提出经典概念转变模型后认为,只要学习者满足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不满意、理解、似乎有理与富有成效),他们就会放弃原有旧概念而接受新概念,从而实现概念转变。事实上,实践远没有理论研究那样顺利。Matthew Sehneps和Philip Sadler(1986)曾就有关四季产生的原因以及月亮的变化阶段等问题,采访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教授还有在校中学生,结果发现,这几类人都对此概念持有错误的观念,而且从他们上学起,这些迷思概念就一直根深蒂固于他们的大脑中。在经过重新学习这些概念后,只有一部分人获得了更准确的理解,还有许多人仍然保留部分错误的信念,有些甚至坚持他们原始的迷思概念。这表明,概念一旦习得,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很难改变或清除。这也促使研究者重新认识到了概念转变的困难,说明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还受到其他更多因素的参与和影响。

于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中涌现了许多概念转变的多维视角。Venville和Treagust(1998)综合了概念转变的不同理论视角――Posener等人(1982)的概念转变模型、Vosniadou(1994)的框架理论和心理模型、Chi等人(1994)的本体论观点以及Pintrieh等人(1993)的动机理论――对某所中学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学习基因概念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每种理论视角都可以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但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完满地解释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

三、概念转变理论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重视幼儿的前概念,引导幼儿实现概念转变

根据概念转变理论,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幼儿已有的朴素理论和前概念,把握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出发,通过不断地引导和顺应,实现幼儿科学概念的转变和科学知识的建构。由于幼儿的许多朴素认识和前概念是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的,根据Posener提出的四种概念转变条件,教师不能一味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概念,而应为幼儿创造面对冲突、探索新概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有经验与现实事实间的矛盾所在。教师不应当急于否定幼儿的错误观点和理论,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材料的方式鼓励他们探索、观察和记录结果,再引导幼儿与先前的认识作对比。这样,当幼儿看到一个个不符合其理论的事实时,内心的冲突便产生了,于是他们开始审视和反思原有的认识,并寻求新的解释和理论,直到他们找到能够替代原有概念更为合理有效的理论解释,这时便会发生概念转变。

对于幼儿如何获知朴素理论和前概念,教师不仅要善于在与幼儿相处中进行观察和反思,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教育基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幼儿顺利进行概念转变,实现知识的建构。

(二)运用幼儿的前概念,引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究

根据概念转变理论,科学教学不应是简单地教授知识和事实,学习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是师幼共同建构概念和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在开发幼儿科学课程时,教师不能仅将重点放在幼儿应当学习与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上,而应通过提供合适材料和资源,引发、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探究,使幼儿经历从探究到发现最终达到概念建构和知识重组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引发幼儿对事物的原有观点。在活动中,教师还应当积极鼓励幼儿在通过观察、操作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

在实践中,教师如果要改变幼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概念转变,必须设计清晰、合理的新概念,能够有效地解释新理论框架,并能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与主动探究中了解与感知概念的转变过程。

(三)鉴别幼儿的迷思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概念转变理论为设计幼儿科学教学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概念转变教学通常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有效。1989年,德赖弗(Driver)根据概念转变理论提出了导向、引发、重组、应用及回顾五阶段概念转变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原有的概念和观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原有理论在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和客观事实上的有效性,通过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重新审视和修正原有理论框架,并鼓励学生建构符合事实的新概念和知识,从而实现概念转变。为了瓦解学生原有的迷思概念,Julia Gooding和Bill Metz(2011)认为,教师必须先鉴别这些迷思概念,并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对这些迷思概念的机会,然后基于科学模型帮助学生重新建构和内化他们的知识。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在克服幼儿迷思概念时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预测容易使幼儿产生迷思概念的材料,并对幼儿提出警示;第二,鼓励幼儿通过与同伴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来检测、反思和调整其原有概念框架;第三,思考如何用演示法和实验法来解释幼儿常见迷思概念;第四,经常引导幼儿复习和反思常见的迷思概念;第五,评价和复评幼儿概念的正确性。除此之外,在科学教育中还可以使用概念冲突、类比、后设认知策略等方法,引导幼儿的概念转变。

(四)评估幼儿的概念转变,为建立评价机制提供依据

在科学活动中,无论是以矛盾事件、探索活动,还是其他实验的形式,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这种概念转变的机会,以帮助幼儿重建和内化知识。其中,元认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幼儿面对概念冲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时,他们可能意识到了矛盾所在,并在寻求证据之后达到新的、更好的科学理解。

篇4

关键词:核心概念;有效复习;策略

在高三的生物复习过程中,由于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等我们把教材地毯式、从头至尾地过了一遍,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在这个时候有些教师就认为“还有必要搞二轮复习吗?我们已经到边到角了!”笔者认为,虽然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已经到边到角,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但一轮复习时间长、跨度大,学生复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很难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必须进行二轮复习吗?该怎么进行二轮复习才能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二轮复习,做到生物二轮有效复习的策略有“以任务为驱动,构建有效复习课堂;以核心概念为基点,构建知识网络;精研真题,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精批试卷,规范学生答题”。

一、以任务为驱动。构建有效复习课堂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和技能,如果二轮复习还是按照一轮复习的模式:将教材重新再复习一遍,势必引起学生厌烦。教师通过精选一些习题,要求学生当堂练习,并要求学生讨论分析出该题主要考察哪些核心概念。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得出生物学核心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核心概念为基点,构建知识网络

什么是核心概念呢?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概念,它们相互组合构成了学科基本结构的骨架,而且它们的组合能够反映生物科学的基本面貌。这样的概念可以统摄学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在判断一个生物学概念是否是核心概念,要参照核心概念的几个特征:生物学核心概念是构成学科基本框架的概念,是具有文件夹功能的概念,是具有统摄思维功能的概念,是具有迁移价值的概念。

在二轮复习中让学生以核心概念为基点,构建知识网络,是指在精练、精析习题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分析习题,深扣教材,将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既再次复习了书本知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在完成以核心概念为基点而构建的知识网络后,就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复习。

三、精研真题。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

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高考题是已经考过了的题,今后不会再考,就把高考试题扔在一边,不肯将试题从头到尾做一遍,甚至看也不看一眼,更不肯去研究高考试题。事实上高考题是最严谨的练习题,是最能把握高考命题规律的题。如果认真分析本省这些已经考过的高考题以及其他省份的高考题,同时结合安徽省以前的高考命题,就会发现有些题来年可能还会再考与之相似的、相近的、相关联的试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往年的高考题,要认真去做高考真题,要用心去研究高考真题,才能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和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批试卷。规范学生答题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核心概念设计相应的考试,其目的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对核心概念学的情况以及教师教的情况,同时更是要反馈出学生的答题不规范性问题。所谓规范化答卷,就是要求审题仔细,书写工整,答题层次清楚,格式正确,表达准确,步骤完整。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有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清晰;回答问题不全面,审题不准,文字叙述不完整或没有条理或欠简洁,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看题不细,答非所问,不能区分和使用学科术语等等。而上述种种不规范现象,教师只有通过认真批改试卷才能及时了解并及时指导学生更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幼儿园;隐性德育;显性德育;结合方法

德育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机构比较欠缺的环节,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在学生的幼儿阶段抓起,幼儿没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一切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对幼儿的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下文将对幼儿园中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结合方法,使幼儿园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核心概念

(一)德育

德育就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倡导的德育教育的简称。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规划的、科学合理的对受教育者进行身心的教育工作,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相比较于其他教育,更具有价值,德育教育能否达到更好的效果或是取得何等的进步是由受教育者接受程度的多少决定。

(二)隐性德育

传教者在具有一定社会目的与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隐形的教育性因素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间接的影响、塑造等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通过隐蔽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使其达到应有的得到品质。

(三)显性德育

传教者是利用直接、正面的方式,在公共场合对受教者的思想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将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并且其教育手段合理化、规范化,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加显著。显性德育方式,使受教育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关的信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值。

二、幼儿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结合的方法

(一)德育工作与幼儿活动相结合

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每天会有很多活动来记录幼儿的生活点滴。做好德育工作一定要与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要依据显性德育中融合的隐性德育原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显性的活动对幼儿有目的、计划的传授相关的德育内容,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等直观的传授给幼儿,以此丰富幼儿的知识。在显性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的利用隐性的德育方式,通过相关的教学设备以及信息,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坚持隐性德育中融合显性德育。

(二)注重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依靠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开展德育工作是教师与幼儿进行道德观念交流的过程。幼儿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会对身边人的行为进行不自觉的模仿。对于幼儿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模仿。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好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感染力。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个人感染力,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好的事情保证自己先做好,履行自己自己要求幼儿的价值观念。

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要不断的去学习现代化的知识。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中是具有典型的隐性德育教育,各个幼儿园要利用好这一隐性德育,这对于显性德育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而促进了幼儿园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与学习,并对教师制定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考核标准根据教师日常的表现行为,言语规范以及教师掌握的相关德育知识,都作为考核的内容。成绩优秀的教师要有所奖励,保证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做好模范作用。

(三)积极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德育工作并不会在某个阶段终止,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对一个人德育的开始,幼儿阶段对一切的事物都是空白的,所以,幼儿园要做好良好的开端。幼儿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两个场所就是幼儿园和家庭,想要更好的建设德育,就要积极的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家长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在家庭开展的活动,如亲自教育或是感恩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可以家庭采用显性德育方式,幼儿园则运用隐性德育方式。

例如,针对幼儿园开展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家庭也要有目的、有对性的展开相关活动,以便来检验和加深幼儿对道德观念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程度,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园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对幼儿进行爱国的思想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的思想观念,合作方式可以选择家庭采取隐性德育,幼儿园采取显性德育。组织活动幼儿园与家庭都可以应用统一的道德观念的主题,应用不同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幼儿园侧重于实际的操作,家庭则是侧重于对幼儿传授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幼儿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相关概念,辅助幼儿园开展工作。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要重视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制定好相应的活动主题,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仅仅采用隐性德育或是采用显性德育的教育方式,各个幼儿园要注重将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思想道德的观念的内容。幼儿德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一项活动。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保证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做好有效的合作,为幼儿提供最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作者简介:任洁(1987-),女,四川成都人,民族:汉,职称: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德育。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突出问题;应对策略

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技能而轻能力

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幼儿技能以及技巧的培养,却忽视了幼儿的各种能力以及兴趣的培养。例如,部分地区的幼儿教育常常举行歌唱、绘画以及跳舞等比赛,教师往往重视幼儿技能技巧的培育,然而却不熟悉怎样培养幼儿的能力以及兴趣。然而就当前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要求上看,或者是从幼儿的个体发展上看,幼儿的能力以及兴趣应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任务。

2.重知识而轻智力

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包括知识以及智力发展两个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容易存在以知识代替智力发展的现象,甚至部分幼儿教育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导孩子们写字,往往较少指导幼儿去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教师考核重技能而轻能力

当前,多数幼儿教育的相关部门以及领导在教师的聘用以及考核过程中,注重其对教师知识、技能的考查,尤其注重其歌舞水平和能力,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教育能力。并且在教师的考核以及评价过程中往往也存在该种现象。

4.忽视德育工作

当前,幼儿教育中往往容易忽视德育工作,致使德育工作概念化以及形式化。当前,幼儿教育往往教育幼儿将概念以及标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对于品德教育的效果不够关注。

二、幼儿教育对策分析

1.实现对幼儿行为的规范

教师通过了解并参与班级日常规定的制订,并使用正面的引导方法实现对幼儿的引导,督促幼儿遵守规则。对积极的行为进行强化,让幼儿熟悉每日活动的环节以及常规,教师可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引导,保证幼儿能遵守相关的规则。

2.推动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

过多地控制幼儿的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缺少自由探索地获得知识以及经验的能力。幼儿教育应以幼儿为本,教师要将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从而推动幼儿的自律。同时,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重视能力以及知识,从而推动幼儿的智力发展。

3.重视幼儿德育

常规教育往往存在方法单一以及活动乏味等问题。由此,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常规活动,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以及模仿。通过榜样示范法,为幼儿的规范树立正确的准则,从而实现对幼儿的道德情感培养,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塑造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心理发展。目前,有人主张用社会性的概念来代替品德的概念,造成幼儿德育与社会性教育之间的混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考察。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往、行为、情绪情感、个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就、智力发展等有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许多人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还有的人认为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发展是一个相伴的过程,彼此不能代替。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目前,教育界把儿童的社会性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的社会特性,它是由儿童出生时所面临的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社会性,也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所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一特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

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其中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道德等规则的建构与发展。

<2>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品德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部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涉及到了个体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无论如何界定社会性的概念,对个人来说,社会性在概念种属上都是一个包含众多方面内容的概念。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包含个体生活中的各种属性,如情感、个性、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而品德只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社会道德密切相连,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指个人在内化社会道德时的自我表现与特征。作为个人核心的社会品质,它不可能泛指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社会属性,它只能包含在社会性之中。

2.品德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从发展过程而言,社会性发展较早,品德发展较晚,幼儿品德是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儿童出生之后,经历了初步的社会性发展(一岁以内),幼儿认识和适应了自己生存的简单环境,即家庭,通过这一最初的社会环境以及与父母的交往活动,儿童建立了最原始的自我系统。1岁以后,幼儿通过开始认识自己、别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产生了自我意识,掌握了最初的行为规范。2岁左右,幼儿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即品德开始产生。比如家长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亲人、父母、帮助他人做好事等。2岁以后,在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基础上,幼儿的品德也不断完善。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的儿童在学会了与同龄儿童交往后,尤其在与同龄儿童的合作游戏中,通过动作交往和语言交往,培养了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养成了合作、友好、分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研究发现,幼儿园大班的儿童不仅乐于交往,愿意与其他儿童分享玩具,共同玩耍,而且态度友好、形式多样。这表明大班幼儿在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作、友好等良好的道德行为<3>。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社会性的发展而发展。以往,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与品德在发展过程上的差异,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致于造成幼儿教育中的偏颇,使幼儿相应的社会性品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在对儿童的教育活动上集中指向于品德。由于缺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使得对幼儿的品德培养与教育工作没有过渡,内容过深、抽象,难以使幼儿形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动性。幼儿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其各项活动是进行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比如,早晨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妈妈再见,老师好,小朋友好”等等;游戏时,教育儿童要谦让、不争吵、团结友爱,以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与习惯。再如,在幼儿洗手时,要教育他们事后要关好水龙头,要节约用水,进而对幼儿进行爱惜国家资源的教育,这样就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消化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而成年人往往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主观体验或感性经验,习惯于从道德认识入手,对儿童讲大道理。这就使品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结果幼儿记的只是大道理,却没有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此外,幼儿品德的内容与目标也与其社会性发展紧密相关,并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社会道德体现了特定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个人道德面貌的品德必然体现了社会道德要求,它切实反映了特定社会与时代的要求。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了振兴中华、发展国民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年青一代形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并适应市场竞争对人才、个人潜力、技能的挑战与需要。这样,“学会生存”就成为这一特定时期的价值观。中国进入20世纪末,围绕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其他许多社会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面对这些问题,个人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和知识结构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只有加强个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整个问题,也才能共同面对21世纪。因此,“学会关心、理解”就成为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社会价值观。两种价值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道德发展的时代制约性以及个体品德发展的社会制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离开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和具体历史环境,无法说明品德的性质。”以往的幼儿品德教育内容只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内容也在增加。现在,《幼儿园工作规程》<4>中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幼儿园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也符合我国《幼儿园品德教育大纲(初稿)》的规定<5>,即对3~4岁幼儿提出一些最简单的道德行为要求;对4~5岁的幼儿则要求掌握基本行为规范,并培养其社会情感;对5~6岁的幼儿则重于行为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感的发展。

因为,幼儿阶段儿童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开始具有人格化的倾向,所以,幼儿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样就把幼儿德育与情感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同情心和羞愧感是幼儿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成人要从这两种情感的培养入手,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中掌握道德标准,以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6>。可见,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体系会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在幼儿身上首先表现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然后才是品德更集中、深刻地表现出来,品德的内容与目标紧紧地依赖于社会性的发展。

3.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本身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而是在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内化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内化始终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因此,品德又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首先,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心理特点,是对社会道德的反映,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的产生。道德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方面内容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就进入到社会化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社会道德开始伴随着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地向其施加各种社会影响,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儿童对社会道德的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的品德。可以说,品德是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随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形成之后并未停止,它继续伴随着、并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过程。

4.品德虽然不能体现社会性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它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社会性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社会道德关系则是其中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品德又恰恰是直接内化或反映了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并表现出固定的心理特点,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7>。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始终都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中,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体现,儿童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掌握这一规范。由于幼儿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社会道德体系,因而,品德的价值与作用尚未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个人的言行会逐渐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可见,虽然幼儿阶段的品德尚未成型,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与教育有助于品德的形成,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2)品德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形成不同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的个体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8>: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即亲社会性方向和性方向,在这两个发展方向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发展,比如,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可能也高,也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发展却根本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如果要使个体的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作用,否则,社会性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由于德育保证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因而,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我们现在虽然大力强调社会性教育,目的是要把德育没有涉及到的内容纳入进来,使得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更完整、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偏废和弱化品德教育。换句括说,虽然德育是社会性教育的根本,但它也只是社会性发展教育中“社会规则系统”的一部分,不能涵盖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只注重德育而忽视社会性发展教育,会使幼儿教育陷入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境地。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品德培养的同时,还要使幼儿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使得社会性发展教育和幼儿品德教育都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叶子,颜洁.论教师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学前教育研究,1997,(2):33-37.

<2><8> 梁志,李辉.关于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5,(3):7-8.

<3> 杨丽珠.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4> 胡福珠,栾兆祥.幼儿园德育的途径.幼儿教育,1991,(1):11-12.

<5> 郭娅玲.幼儿道德社会化与家庭德育.蔡维藩,陈维华.师范教育研究文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09-02

[作者简介]杨昆(1980―),男,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什么是德育?简而言之,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所说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当界定了本文所需的德育的概念后就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评析幼儿师范生德育的价值取向了。

一、 社会价值

(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今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与前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3亿名3~6岁的儿童,占世界同龄儿童人数的五分之一。科学实践证明,3~6岁是幼儿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个性塑造的起始阶段。幼儿的道德是非观念初步形成在这个阶段。那么,如何把幼儿培养成符合国家、社会希望的现代公民呢,这个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幼儿师范生的教师身上。幼儿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对道德判断的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已经有初步的善恶观,并能做出合乎教师和家长要求的道德判断。但他们对道德概念和判断还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表面性、片面性和简单化的特点,同成人道德观念有很大差别。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局限造成的。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培养人,应结合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用自己的爱心和高尚的人格,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养成。这要求幼儿教师本身就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让他们在校期间就接受良好的德育,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可使他们毕业之后步入工作岗位,用正确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道德行为进行引导,为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打下扎实的基础。幼儿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教师去培养教育。因此,加强幼儿师范学生的德育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休戚相关,幼儿师范生的道德水平是中华民族道德素养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他们会积极地模仿幼儿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以,任何一名幼儿教师都要明白要使幼儿信服,活生生的范例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幼儿日常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幼儿的道德判断和分辨能力,在思想道德上把握幼儿、感化幼儿。幼儿都比较敏感、脆弱,能够感知出教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拉大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这样势必会影响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接受规则有两个条件,一是一个命令来自一个受尊敬的人,一个是同时具有爱和畏惧情感的对象,而不是仅具有其中一种情感的人时,儿童才会从内部接受。”[1]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呵护幼儿,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但是不能迁就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在体、智、美等多领域、多层次健康发展。让幼儿学会生存、求知、做事、共处。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不断上升发展的阶段,社会各方面都对幼儿教育事业给予大量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是否能跟上世界的步伐,是由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的,而幼儿教师素质中的第一素质就是道德素质,所以,幼儿师范生的德育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二、个体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政治态度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这种多元化趋势也蔓延到了教育领域。教师担负着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特别是幼儿教师,责任更为重大。如果这种多元化中的不良“观”侵入幼儿教师的思想,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幼儿师范学校在对幼儿师范生的德育中,应该加强政治态度的教育,让幼儿师范生面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等问题时,在评判是非、善恶、成败等过程中,在追求理想、信念、自由、平等、幸福等目标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那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在正确的政治态度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符合国家、社会和人民对一个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期待。而正确的政治态度的树立离不开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德育,也只有学校能够给予她们完整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态度教育,所以,德育对于幼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幼儿师范生树立高尚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幼儿而言,幼儿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强,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对幼儿的人生影响极大。未来社会需要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去培养,因此,教师也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一个幼儿教师,他的人格会深深影响到学生,并足以学生影响一生。一个高尚的人格具体表现在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理智、独立、有创造力、能适应环境,等等,这样的人格培养也是幼师学校德育目标之一。因此,学校有责任促进幼儿师范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高尚的人格,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点滴做起、持之以恒。

(三)有助于幼儿师范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2]人同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不仅限于维持今日的生存,还会拥有对于未来的理想”[3]。人民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去做,为人师表,关心每一个学生。幼儿师范生应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奉献自己的青春,要对未来心存理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98年的师德状况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驱使他们工作的动力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4]实践证明,像魏书生、杨瑞清、斯霞、孙维刚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优秀教育家和教师之所以能树立明确而高尚的职业理想,除了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熟练的教学技巧外,还有他们高尚的道德。

中国师范教育的职业定向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师范生今后从事教育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在校期间就树立了职业理想,将对他们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在幼儿师范学校的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幼儿师范生的德育,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必然会有强烈的教育动机、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心,这也正是德育对于幼儿师范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建军,王小梅,陈鹏.中国教师手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品德;生活德育;德育环境;德育资源

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连续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教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正所谓“一岁看小、三岁看老”,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拥有一个人生的最佳开端,是我园一致的最高追求。但如何实施德育教育,为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呢?近年来我园一直进行着这样的研究,如今我园的德育工作已是锦上添花,现谈一下我们的点滴经验。

一、树立“生活德育观念”

“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来自生活,并渗透幼儿的整个生活中。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德育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幼儿就应该成为广阔天地大课堂的自主学习者。“生活德育”思想,即德育教育应走到孩子生活中去,坚持做到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实践与体验。

(1)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随机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德育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生活中幼儿亲身经历的小事,幼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且效果也是最显而易见的。

(2)抓住各领域教学和游戏的有利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充分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把德育教育容纳到各领域教学之中。

二、创设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走进社会,在“大课堂”中育德

坚持带幼儿走进社会、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萌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交往能力。每年春天我园都要安排郊游活动。根据活动需要组织幼儿到田间、农家、超市、邮局等地参观,幼儿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习得社会规则,了解风土人情,锻炼意志品质,效果远大于课堂上的说教。去年冬天难忘的董村之行“心系小高举一家”是我们从网上获悉后举行的一次活动,我园不仅发动老师给他们资助、捐款,还把小高举请到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过六一……让他感受到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孩子们带给他的快乐,同时也让我园的小朋友知道了得到爱和回报爱同样快乐。08年5.12大地震,我园举行了“心系汶川、情系幼儿”募捐活动,孩子们在父母家人的带领下和全园职工一起向募捐箱里投进了自己真挚的祝福,本次活动全园师生共捐款9137.4元,向灾区人民尽一点微薄之力传递了师生们深深地关怀之情。

(2)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小课堂”中育德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环境来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良好品行也在其中养成。其中“妈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情景十分动人,还被长葛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合作研究指导家庭德育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父母的言行、生活中的谦让、尊重等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1.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大力宣传家庭德育方法。

2.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讲述他们工作职业的内容、特点,孩子们会更加崇拜自己的爸爸妈妈,热爱身边人,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吸纳家长参与德育课题研究,共同研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等课题,请家长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家长、教师在研究中互动,在互动中提高。

三、视德育工作为系统工程

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同心协力的施教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1.以赏识教育促孩子发展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作为教育素材,采取个别讲解引导法、集体讨论等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现在做起。如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你比昨天有进步”或抚摩一下孩子的头,或给孩子一个微笑,无声地伸出大拇指等。孩子在不断的赏识中,巩固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自信传递快乐、由于宽容收获喜悦。

2.以幼儿同伴为资源促进幼儿良好品行主动形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通向健康的桥梁;同伴是幼儿学习、模仿的主要源泉。

3.以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进行德育的积极性

我园德育工作在师德培训的基础上,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要求教师们围绕园德育总目标,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有效地、渗透性的德育教育,并要求老师平时注意积累经验,最好形成文字材料,针对骨干教师鼓励她们撰写经验报告或论文,年终评出“文明班级”和“优秀德育标兵”,还可为老师年终考核双倍加分,这样既可参加上级论文评比活动,也为我园德育教育工作积累了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近两年我园张晓红、王雪敏的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德育标兵”;崔巧红等评为许昌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曹媛媛、李娜、赵惠荣等10多名教师的德育论文在许昌市论文比赛中荣获特、一、二等奖;樊书艳、王桂金、宁彩虹等多名教师的德育论文在长葛市论文比赛中荣获特、一、二等奖。胡晴、燕南轩等十多名幼儿被评为市“品德优秀学生”;贾一诺、赵海波等被评为市“美德少年”;史松冉、郭林然等被评为许昌市“文明学生”;我园也多次获得许昌市教育先进单位、巾帼建功示范岗、许昌市示范幼儿园、德育示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园已形成“园内处处有德育,教师人人抓德育”的氛围和“德育研究促师德修养,崇高师德促全面质量”的良好循环。我园有好孩子进步栏、有升旗仪式、有品德行为挂图、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两周更换一次的家长园地等。基本形成“尊师爱幼、文明守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园风。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难免存在有不足之处:部分隔代家长德育观念差,导致了教育的不一致;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不断吸取教训,总结教育经验,探讨幼儿德育教育新路子,为幼教改革作出新贡献,也让德育教育这朵文明之花在我园争奇斗艳,成为我园素质教育道路上的一颗奇葩。

【参考文献】

[1]刘振天.昆体良论儿童道德教育[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

[2]邹英.幼儿德育――直面与超越[J].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篇10

关键词 幼儿 道德发展 品德形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Moral Education of Infants and Solutions

WU Yuhan

(Kang Bashi No.6 Kindergarten, Erdos, Inner Mongolia 017000)

Abstract Morality refers to a certain moral code of conduct based on the actions of individuals to form and demonstrated some solid features. Preschool children preschool teacher moral is the planned, purposeful mor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nurture them good moral character, civilized habits. At present, China's children still have many moral issues, we should form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character and culture a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ild care reform and moral guidanc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our times, train health personne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 infants;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formation

1 我国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品德教育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幼儿期是智力开发,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幼儿德育中似乎很少提到幼儿自我价值的发展,强调伦理对个体的制约,而且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目前我国的幼儿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阻碍。

(1)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都明白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但是在对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过高、过严、过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尊严,无节制地加大对幼儿的精神压力,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从而使幼儿的德育教育陷入僵局。现在的幼儿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幼儿的调皮捣蛋,纪律性差,作为老师我们往往会严格纪律,这样就会使幼儿的自由受到了束缚,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这样,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反而限制了幼儿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

(2)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庇护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了就自然会懂事,他们持一种任其发展的、养而不教或重养轻教的态度。有的家长重智轻德,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致使幼儿从学习的萌芽期就对学习文化知识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情绪。有的家庭家教态度不一致,特别是在核心家庭中,父亲与母亲的家教态度不一致,让幼儿无所适从,这种家庭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可能会使幼儿对道德准则的认识感到困惑。在不规范的家庭德育教育过程中成长的儿童,又如何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呢?

(3)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下的市场经济的影响。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家长的价值观也在改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也在改变,如:不恰当地使用金钱奖励,有些家长直接告诉幼儿如果做得好,就拿金钱去奖励孩子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心中的道德观念就被歪曲,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在幼儿园,各种读写算、技能技巧的培训班每年都在大张旗鼓地设立,家长也对此给予积极配合。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不得不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把幼儿园办成小学的“模拟课堂”。至于幼儿思想道德问题不能够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幼儿德育工作的承担者概念模糊不清,幼儿德育被淡化。

2 针对以上问题要采取的措施

做人,立德是立身之本。为了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我们以德育为主线,带动幼儿教育中各项活动顺利展开。面对以上在幼儿德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去培养他们的品德。

2.1 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我们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尊重孩子,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同时利用孩子们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和爱心。“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人,我们幼儿老师更要视每一个孩子为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性格,去关心他们,因材施教,注重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

2.2 要注重教师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活动,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去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中就会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树立“榜样”并用此来教育和影响幼儿。即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幼儿的一种方法,它历来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幼儿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语言提示来得更快、更大、使幼儿易于信服和模仿。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好,幼儿老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去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例如,每天早晨,幼儿老师在校园门口迎接小朋友,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早上好。”小朋友们,就会微笑地对老师说:“老师,早上好”,渐渐地就会培养孩子们懂礼貌的好习惯。

2.4 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局限,品德教育就要直观、形象,才会方便幼儿的理解。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拔萝卜”的游戏,来教会他们团结友爱的重要性。通过在活动中,设定一下规则,来教会孩子们规则的重要性。同时,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很好地引导每一个孩子的行为。

2.5 促进幼儿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幼儿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幼儿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幼儿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我们要多给幼儿自由,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自然的发展。

2.6 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

幼儿的教育,要注重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进行,父母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都处处影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幼儿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教师应与家长同步做好德育工作,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

3 总结

幼儿对人、对事、对物和对自己的许多态度和品德不是预先有计划的教学的结果,而是在家庭、邻里、同伴以及媒体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即使幼儿入学以后,家庭和社会对他们态度与品德的影响也可能超过学校有计划的教学的影响。为此全社会都应该深刻理解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品德教育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1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德育工作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在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那么在平时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幼儿实施德育渗透,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做。

1、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寓理与情,寓教与乐”,使抽象的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整体花化、形象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在设计认识救护车的活动中,精心设计了情景游戏《小熊受伤了》,在幼儿已经对救护车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以夸张的口吻来引起幼儿对小熊的关注,并让幼儿想办法如何去帮助小熊,幼儿的爱心得到激发,他们纷纷说:“快把小熊抬到救护车上”,有的说:“轻一点,要不小熊会疼的”,有的去拿来药箱,有的说:“给小熊输氧”,当教师说小熊因为得到了小朋友的帮助,得救了,幼儿当场欢呼起来,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也可以去帮助其他人,有的幼儿说,长大也要当一名医生去帮助更多的人。幼儿就是在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里获得了对人对事对已的正确态度,更增强了幼儿的爱护他人与帮助他人的强烈欲望。又如:孩子们在探索植物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了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以前总爱摘花拔草的孩子说:以后我再也不摘花了,让花草使我们的空气变得更清新。班上的植物角也成了孩子们最关心的活动区,他们主动地为花草浇水、除草,许多孩子还从家里带来花草,要把幼儿园装扮得更漂亮。老师们把德育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得到深刻地体验,同时这些体验又转化成约束和指导幼儿行为的指引。相信幼儿获得的这些体验将对他们终身受益。

再如:在纸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纸的种类、特性、作用、来源都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在模仿造纸的过程中深刻的体验到就是这么一张薄薄的纸也是来之不易。于是孩子们主动地提出要节约用纸,怎样节约呢?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一是要爱护书,轻拿轻放,不在书上乱写乱画。二是利用废纸画画、折纸,让纸得到充分地利用。三是不乱扔纸屑,把废纸收集起来,让工人叔叔用废纸造纸。于是孩子们都遵照自己的决定行动起来,看书时再也没有象以前那样乱翻乱扔,画画时他们都挑一些以前画过的背面来作画。孩子们还利用自己造的纸和以前的破旧图书制作了一本新图书。他们把图书摆在书架上让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不断地得到培养。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另外我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类的探索活动。如:奇妙的光、有趣的水等,在探索活动中我们不仅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好奇、好问、爱动脑、善探索的现代儿童素质,而且让他们知道科学家取得成功的艰难,并学习科学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2、在游戏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主要的活动,许多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游戏中体现与培养。幼儿园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的融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和表情,及时掌握他们的各种想法和问题,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使幼儿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玩公共汽车游戏时,有个别幼儿在上车、下车甚至“车厢”里横冲直撞,发现问题后,我先示范当售票员,热情接待每一位乘客,我用角色的身份启发引导幼儿怎样乘车,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等,使幼儿在愉快、形象的游戏中接受了德育教育。如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自由活动时,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活动时,要求教师做到:引导幼儿与人交往,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真实的品德行为表现,抓住苗头随机教育,自身言行示范。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勇于探索,正确对待输赢、诚实勇敢的教育。

3、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如:我组织了“能干宝宝”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组织了“夺冠”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协作能力;另外,有值日生和好孩子的标志,每个区域活动角,均有值日生负责整理,且轮流担任。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如在《认识超市》这一主题活动时,我带小朋友去超市参观,正好看见一个孩子正在哭闹着向妈妈要东西。我就组织孩子们讨论“这样做对不对?还有什么事情也是不对的?”,通过讨论,幼儿认识到在超市里大吵大闹是不对的,妨碍别人、偷拿、乱吃东西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篇12

关键词:细节教育;个体差异;德育渗透;榜样示范;生活实践;言传身教

一、抓细节,找真谛

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教育。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与操劳,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的情感;节日当天,进行“我对妈妈说句心里话”活动来表达幼儿对妈妈的爱意与祝福;节后,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记录下来,拿回幼儿园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激励的作用。“五一劳动节”准备进行劳动教育;“六一儿童节”进行儿童教育;“十一国庆节”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玩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玩滑梯、秋千等数量不多的器械玩具时,引导幼儿友爱、合作,一起玩。

二、找差异,巧用方

在小班,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差,针对这一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以身作则直接告诉幼儿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并尽可能依据幼儿共性及个体差异情况,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理解、接受。进而使幼儿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简单而正确的认知轮廓。

在中班,幼儿已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判断能力,但不够准确,很难在对与错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这时他们的正确想法需要成人及时给以提示、引导、巩固、强化。对于他们不正确的想法,更应予以及时的引导、纠正、制止。

在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具备了模糊的自发认知能力。但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在各方面又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在教育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要有针对性。第一种,幼儿能力较强,具备较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时,应以此为典范利用公众活动对其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讲评、鼓励,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之成为别人学习的楷模,激发幼儿荣誉感,使其更加进步。第二种,能力水平中下,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利用讨论、评价的方法,效果可大有提高。第三种,幼儿能力一般或稍差一些,没有主见,总是符合别人的意思,听从别人指使,基本上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做事。对待这种幼儿,我认为最可行的教育就是采用榜样示范法。

三、创机会,去实践

篇13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育 渗透

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德育规律。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学前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历来被人们关注, 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 德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的、道德的、政治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期, 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 养的重要时光,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 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 众星捧月的地位, 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 使我们的幼儿从孩子便养成了任性, 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 部分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不良个性和品质,,如脾气大, 个性固执, 挨不得批评, 不懂礼貌, 打人, 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更显的十分重要. 我们要让幼儿从小怀有感恩的心,从小尊重人。

学前幼儿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个性。幼儿出生后,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下发展很快。只有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将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二、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1.幼儿老师要了解学生

幼儿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她们不是真的了解幼儿。尽管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可是关爱方式方法,让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让孩子感到很难受。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搞好幼儿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性格,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情况,并建立起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还应注意随时了解和研究幼儿的变化,以便充实和修改,在全面了解每个幼儿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不同情况分别给他们制定出近期和长远奋斗目标,开展个别教育。

2.要让幼儿感受爱、学会表达爱

师生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这个"关系"和"距离"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得以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以爱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沟通,由此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幼儿不断地积累情感经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幼儿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情感后,才会以相应的关心、友善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人的爱。

作为教师,应积极地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孩子入园初期,教师除了要做到对幼儿每日抱一抱、亲一亲外,还必须保证与每个幼儿有个别游戏与交流的时间。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谈谈他喜欢的亲人,喜欢的玩具,喜欢的衣服和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会逐步培养幼儿愿意和教师说"悄悄话"的习惯。

3.幼儿活动中的德育要注意恰当的认知培养

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实际上,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社会行为规范的掌握,应当从小培养。为此,在游戏及其他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了解自己和别人,学会处理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的关系,既是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幼儿活动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指导幼儿的行为,使之逐渐形成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提出要求,学习如何加入别人的活动,如何分享、轮流、合作,如何解决与同伴的纠纷,如何理解帮助别人。在活动中,孩子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就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告诉我们,幼儿之间由于观点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在解决冲突时,幼儿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还要考虑同伴的观点,这样,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道德认知必然得到升华,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正确地掌握了社会概念。“玩具应当大家一起玩。”“小朋友们应该团结、合作。”这些看似指令和口号的要求,也就成为了他们的观念和习惯。

4.以榜样的行为激励幼儿时要适时引导

篇14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is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formation of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children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should stimulate young children's love of the motherland:foster children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life of moral values:use of literary works, with their homes, giving children every possible way concern.

【Key words】Child care;and moral;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1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56-02

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比给他丰富的物质、房子、轿车和充足的金钱都好……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一个人品德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还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都说明幼儿时期品德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到首位。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核心是爱,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全方位的爱,不在于具体教给他们什么,而在于用人性的光辉描绘幼儿性灵的底色。这样,将来不论每个幼儿成长大小,具体技术水平高低,但至少他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因为在一个爱的环境中,幼儿学会爱。在一个争吵和敌对的环境中,幼儿学会破坏和对立,可以说孩子是人类的幼年,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实施德育教育,为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呢?

一、从小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爱

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还会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打下基础。

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来欢乐;关心、体贴、照顾生病的家人;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父母和亲人吃。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有着辽阔的领土,丰富的物产,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能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

二、“生活德育观念”,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孩子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及时抓住时机进行表扬鼓励,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因此,家长应要求幼儿从小做到尊老爱幼,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话;大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等等。

培养孩子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好品质。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教育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幼儿的勤劳品质可通过两方面的劳动来培养:(一)是自我服务劳动。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二)是适当的家务劳动。可让孩子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择菜、就近处买小物品等。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加强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心爱护,同时,通过劳动使孩子明白长大后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培养幼儿大方好客、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多。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

三、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形象的教育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电视剧中的主人公。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克服那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幼儿。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用抽象的首先概念难以掌握,利用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象教育孩子作用相当大。另外,父母、教师本身就是幼儿心目中的榜样,他们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间能够和谐相处、愉快合作,就会有利于幼儿团结、友好等积极情感的培养。父母的价值观,与人交往、待人处世的态度也会对幼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事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家长不仅重视教育,而且善于教育;二是部分家长虽然重视教育,却不懂得幼儿教育的方法,压抑了幼儿的发展;三是有些家长既不重视教育,也不善于教育幼儿。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努力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如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五、对孩子施以爱心 ,并教会他们继续传播爱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有时甚至不知道具体干了什么,但始终牢记,给孩子爱,给他们欢乐和自由。解放孩子的个性。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温和的目光去鼓励孩子。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创造;教师对孩子的爱仅仅是开始,我们的目的是使幼儿在爱的环境中学会爱、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用教师崇高的爱去教育孩子,就可以把爱心传递下去。如果人人都从幼儿开始学会关爱他人,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美好!

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下,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坚持长期性,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定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仁爱,就会收获尊重、关心、宽容、同情,因此从小给孩子的心播下良好品德的种子,使他们终身受益,从而整体提高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