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经济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旅游业逐渐成为目前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470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为39000亿元,同比增长11%;国际旅游总收入为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消耗。旅游业是依托于资源的产业,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在发展中必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的关系,对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成为学术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旅游活动所引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显,旅游的本质与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者的需求与体验范畴,而是更为关注天(气候变化)、地(地理资源环境)、人(旅游者)三维平衡,追求旅游活动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就是在注重环境情况下对发展旅游提出的新目标,最初“Low carbon Tourism”概念见诸于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UNEP,2008)。国内外学者们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从“低碳旅游”概念及内涵出发,如Paul & Ghislain(2009)、Andrew et al.(2010)、梅燕(2010)等从低碳旅游目标导向角度出l,认为低碳旅游的核心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及降低二氧化CO2排放;黄文胜(2009)认为低碳旅游,不仅应该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也因有明确要求;Cheng et al.(2013)等认为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方式,其核心价值是在保证提供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因交通、娱乐、观光等的CO2排放。从路径选择角度出发,如侯文亮等(2009)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孟繁华(2013)强调了低碳旅游要从相关人员的理念出发,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首先树立低碳的思想,再通过创新技术,升级设备,优化结构等方式实现低碳旅游的目标。
综合而言,低碳旅游是以旅游业CO2减排与旅游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为导向,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旅游发展的福利性及发展机会公平性,强调低碳技术、低碳规划设计以及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规划设计的革新、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
二、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旅游的过程中,全方面的开展低碳行为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发展低碳旅游,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的现状。
(二)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较大,所呈现出区域资源种类不一、生态环境承载量不一、经济条件高低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对于二氧化碳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尽相同。因此,各区域在低碳旅游发展需采取因地制宜地原则,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基于此,区域的低碳旅游与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协调原则
旅游产业自身是综合性产业,发展低碳旅游,需要产业内外综合协调。统筹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要素,合理处理要素间的问题,运用科学技术将低碳理念贯彻发展。低碳旅游的发展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者这四大核心利益群体,因挖掘各群体利益诉求,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在旅游业各个层面推动我国低碳旅游发展。
三、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路径
(一)旅游产出无效率缩减路径
以旅游产出提升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粗放的资源浪费发展模式到集约的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经济功能到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功能交织发展。旅游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提升、以点带面的结合,通过拓展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来增强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率;二是加强与旅游业外部产业联系。通过挖掘旅游潜力,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增值,创造新游客界面,扩大旅游新业态。加强与旅游业外部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联系以及提高新型服务业、都市产业的关联度,形成有效分工、细化,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良好的对外联系等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能创造条件,有利于旅游业高效地发展,带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内涵的提升。
(二)节能技术进步路径
以旅游业节能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旅游业中各部门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节能技术使用,倡导合理消费、绿色经营。通过投资改造高耗能建筑和设施,优化设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施设备工艺,缩短这些旅游设施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延长环保产品的使用周期;回收利用旅游设施使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热等可利用物,让废弃物再生;在生产的投入端尽最大可能去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技术为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强化公共研发机构和试验平台建设,加强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推动节能技术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应用;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政府对节能的意识,建立扶持、融资、推进和示范等发展机制,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指导产业合理布局中的作用。培养旅游消费者节能观念,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旅游消费者参与到节能中来,提高节能意识。
(三)减排技术进步提升路径
以旅游业减排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费。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旅游总体规划,深化减排措施,优化旅游各部门设施,从而提升减排技术水平,打造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实现旅游减排,最大限度地做到排放的无害化;二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储量与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资源,如风能、水能、生物质、太阳能、地热能等,这些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替代常规能源,减少污染;三是推行碳交易。政府应通过征收碳税推行碳交易来提高高碳旅游产品的价格,加强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增加对新能源的投入,有效引导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改变他们的旅游消费;四是强化CO2排放认知。旅游者在旅游减排环节仍存在较多的盲区,政府可以利用全方位的媒体,如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平台,推广旅游污染物的产生、影响和减排方式等内容,普及知识。
(四)CO2排放无效率缩减路径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经济作用日益凸显,8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很多省市自治区将其定为本省、市、自治区的支柱或主导产业,云南、四川、海南、贵州等省纷纷提出了“旅游强省”战略,基于此,发展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积极影响,也就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日益被提上日程时,有报道称:“居民厌恶省里着急,9成以上的海南人已买不起房”[1],2011年海南全省GDP为2515.29亿元,仅占全国GDP总值的5.3%左右,在全国人均GDP排名第20位,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先后获得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大市张家界也面临同样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比较落后,该市工业占GDP 的比重只有18. 4%,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仅9 家,没有一家大型企业[2].
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指的是旅游开发过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所产生的各类作用及其结果,包括促进作用、排斥作用、不确定作用,对应的结果也有促进发展、延缓发展和不确定三种。现实生活中强调更多的是旅游经济的积极影响,对旅游经济的消极影响提之甚少,但上诉现象表明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并没有依约带动旅游大省或大市的经济发展。
二。国内旅游经济消极影响研究综述
关于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国内不少学者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如张战仁(2008)研究表明桂林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正向作用较弱且时滞较长[3],庞丽(2006)等从全国和区域层面研究发现入境旅游只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着影响[4].杨勇(2006)分析旅游发展以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等方式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情况并不像大家讨论的那么明显[5]. 另外左冰(2002) [6]、智瑞芝等(2003)[7]、赵书虹(2005)[8]、依绍华(2005)[9]等基于旅游业经济贡献度的测算或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准分析,说明旅游产业的经济作用不像普遍认为的如此巨大,还不具备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
2004年依绍华细致分析了旅游业的负面经济效应(漏出、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福利收益、单一旅游业导向的后果、工作的季节性特点)。指出若盲目地将旅游业列为当地支柱或是主导产业,往往事与愿违[10].宋飞(2010)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业的排挤性,因为拥有丰裕的资源而放弃对其他部门的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将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局面的改善。可以说,丰裕的旅游资源禀赋就从“福音”变成了欠发达地区人们心中的“诅咒”[11].
关键词:“旅游+”旅游体验;特色产品;联合开发
引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旅游+”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和丹东六市的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城市之间在资源、区位交通和政策上有明显的整合优势。文章以旅游体验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研究为切入点,展开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深入研读并落实“旅游+”战略的研究,以期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产品开发能有新的突破。
一、“旅游+”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概况
(一)“旅游+”战略
“旅游+”战略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年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旅游+” 战略的提出,将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其他产业的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旅游+”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对传统旅游进行升级及改造;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 “旅游+”理念的诞生,得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理念,是国家“互联网+”平台思路在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实践。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辽宁省南部,北接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及东北内陆地区,南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东临朝鲜半岛,西连京津冀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带沿线的丹东(鸭绿江-大鹿岛)-大连(滨海路-金石滩度假区-长山岛)-营口(鲅鱼圈海滨)―盘锦(红海滩、鼎翔生态园)―锦州(龙栖湾、笔架山)―葫芦岛(龙湾海滨-兴城海滨-岛-碣石海滨)。
二、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滨海旅游产品逐渐多样化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诸如,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的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鸭绿江,景区以水景为主线,山景相依托,名胜古迹历史久远,游一江可观赏中朝两国风光;东起海之韵广场,西至星海广场的大连滨海路,全长32公里。道路一侧是山,连绵起伏,树木蓊郁,一侧是海,水天相接,茫茫一片。四季皆有胜景。跨海大桥的竣工和投入使用进一步增添了大连滨海景区的魅力;位于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金石海滨浴场。浴场内沙软、滩平、浪缓、水质清洁,全长十华里的海岸有木栈道全程相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天然灯光浴场,被辽宁省命其为“最美的海滨”,荣获了大连市首批夏季“3S”示范单位认证,多次受到了国家、省市组织的大型参观考察专家组的褒奖;远近闻名的红海滩景区,碣石景区,鲅鱼圈海滨景区等。
(二)海岛旅游产品种类繁多
位于黄海北部的长山群岛之中的大连大长山岛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岛由大长山岛、哈仙岛、塞里岛等25个岛、坨、礁组成,陆域面积31.7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10平方公里,码头配套齐全,高速客船和滚装轮渡穿梭往返,刚性公路遍及村屯,空中航线方便快捷,是长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兴城岛上东半部山势险峻,多为悬崖峭壁,最高峰大架山,海拔198.2米。辽代圆融大师建大龙宫寺后,就称它为觉华岛。明天顺四年(1460年)在此建大悲阁。现除唐王洞和大悲阁外,还有八角井、菩提树、点将台、净水盆、九顶石、渤海观音等名胜古迹。龙头上有明代中年游击祖大寿屯兵时,所筑“营城子遗址”。岛上西半部为丘陵山区,最高峰海拔191.8米。以它为主形成西半部。岭西屯北海沿有石山礁屹立。山南屯海沿山石嶙峋,明暗礁林立,现已开辟成旅游风景区。
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夏威夷”的丹东大鹿岛,景色优美,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震惊中外的中日就爆发在大鹿岛海面上。对于前往大鹿岛的游人,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岛前环抱着的360万平方米的天然海滨浴场,是游人洗海水浴、拾贝、垂钓、冲浪、晨观日出、夜半听涛的理想去处。大鹿岛盛产对虾、梭子蟹、杂色蛤、文蛤、海螺以及鱼类等百余种海鲜,鲜活味美,被誉为“海鲜的王国”。
位于锦州市南35公里的天桥镇辽东湾中的笔架山,是近海中的一个连陆小岛。小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78米,跨海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堪称佳景奇观。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像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大笔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岛上山。每当涨潮,海水又从两边向“天桥”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大笔架山上有吕祖亭、五母宫、三清阁等古建筑。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旅游产品特色有待挖掘
最核心的旅游产品的形式就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旅游地或者旅游景区,它是指出于交换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能够向旅游者提供愉悦性休闲体验的客观凭借的空间单元。它是最能体现旅游特性,最具有旅游意义的产品形态,其属性更为纯粹,其目标市场更为单一、明确。就此而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的开发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雷同现象突出,特色不够鲜明,从而导致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垂钓、游艇、海岛农家乐等旅游产品随处可见,但如若品鉴其特色却实难进行评价。此外,各沿海旅游区域频繁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主题雷同,功利性凸显,而各自所具有的宝贵的历史文化在产品开发中,节事举办中体现的并不突出,从而导致重游率大幅度下滑。
(二)组合旅游产品的利益追加缺乏科学性
组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有两种类型:景区和旅行社。景区通过在一个有限的物理空间提供完备的、可以综合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各种需要的产品形式,向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实体型组合旅游产品,可称之为刚性组合旅游产品。而旅行社在销售旅游产品时可以通过其他服务品围绕旅游产品进行适当组合而大幅度地增加旅游产品的利益成分,甚至使旅游产品扩展为对应于旅游者旅游全过程的一种整体产品。这种产品可称之为柔性旅游产品。无论是刚性组合旅游产品还是柔性组合旅游产品,现在的沿海经济带旅游开发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针对游、购两个层面的利益追加不够科学,较为盲目。自费项目繁多、购物陷阱比比皆是。而且当旅游产品的多种利益分别由不同的企业所提供时,尤其当旅游产品本身就是以多家联合的整体形象诉诸于消费者时,企业间的协调以及产品质量的协调,就成为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对区域整体旅游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投诉增多。
(三)缺少区域联合开发
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基于这样的开发背景,要想实现区域整体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开发势在必行。而目前,以各市为主的旅游开发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态势,导致区域整体旅游开发实力减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开发机制、资源优势互补、共享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联合开发,集中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业链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开发的必由之路。
(四)产品设计不够科学,影响了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虽然种类多样,但是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所有的产品设计由于依托的资源主题的形式相似,所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独特性问题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的瓶颈。通过调研发现,游客对沿海经济带六市的旅游产品设计的满意度不高,除了矛盾较为突出的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外,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各地产品设计雷同,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由此导致客源绝大多数来源于省内及周边地区,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不强,知名度不高。
四、开发对策
(一)采用“旅游+文化”模式,开发特色核心旅游产品
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的提升和保证离不开核心旅游产品。而缺乏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往往并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但就目前的产品开况来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雷同,缺乏特色现象严重,开发整体质量不高。要想提升旅游品质,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刻不容缓。而这一切离不开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所依托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各地需要积极、深入地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旅游产品,做好宣传营销工作。例如,大连大长山岛需要积极将旅游产品开发与渔家文化结合起来,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开发以本地文化为依托的节事活动,打造主体突出的旅游体验环境,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二)增强组合旅游产品利益追加的科学性
首先,提升以景区为主体的刚性旅游产品的品质。做好食、住、行、游、购、娱的相关配套服务工作。诸如,沿海经济带的海岛旅游区域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更加关注海岛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工作,实现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其次,加强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柔性组合旅游产品开发,合理开发旅游路线,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路线设计要以核心旅游产品为主要支撑,凸显特色。一切以提升旅游体验质量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中心。
(三)加强区域联合开发
首先,沿海经济带各市需要互通有无,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价,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六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要想实现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必须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链,并加强产业链的节点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应以大连作为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其他各市依托当地资源特色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整体宣传、营销。
其次,打造精品路线。结束各自为战的旅游开发局面,打造能够代表区域特色的旅游路线。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导游员队伍建设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联手打造能够迎合旅游者需求的,参与性强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路线。
(四)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旅游活动的延续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旅游体验质量。因此,需要通过一些途径促动期望场与情境场的交互,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首先,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将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核心吸引物概况、风俗民情、天气及旅游常识等通过科学的宣传营销方法传递给旅游者。充分利用“旅游+互联网”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提高宣传效率,增强营销效果。
其次,情境主题化。线路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主题突出。着力打造游客之间互动情境,游客与景区互动情境,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互动情境,进而更好的激发游客品味当地文化,加深其对旅游地的感性认识,使其由传统的旅游模式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寻,主动体验。
提高游客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真实的第一感体验。旅游开发方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体验化设计、增大参与界面,提升游客体验质量,进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最后,将纪念品进行整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可以发现,旅游者在结束旅游活动后会有将其旅游体验社会化的需求,需要与他人分享体验,那么满足该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旅游纪念品。因此,整合纪念品使之形成系列则自然成为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通过赠送纪念品、销售纪念品、开发新纪念品等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在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济论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1-59;106-115;234-239.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04.
[3]鲁小波,张满林.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3(35):74-77.
[4] 王丽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J].辽宁经济.2014(2):17-20.
[5] 鲁小波,陈晓颖.辽宁沿海经济带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J].海洋经济.2015,5(2):47-55.
[6]KnebelH.Soziologischestrukturwandlungenimmodernenturismus[M].Stuttgart: F.EnkeVerl,1960.
[7]Cohen E. 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J]. SocialResearch,1972,(39): 164-189.
[8]JaaksonR.Beyond the tourist bubble-Cruiseship passengers in por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 44-60.
【摘要】低碳旅游业发展在当前有着迫切的意义与要求,但是在目前条件下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点,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低碳旅游实质分析,针对当前低碳旅游业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旅游业发展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涵 问题与意义 措施途径
一、低碳经济旅游实质内涵
2016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巴黎气候协定》,这意味着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气候问题也将进一步得到关注与解决。低碳经济这一观念提出是人类解决气候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这将会造就新阶段治理格局与理念的革新,作为一种发展形态,也作为一种新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两者之间依存的平衡点,探寻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中国正处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进行过渡,旅游服务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大有成为新时期服务业主导支柱性产业之势,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旅游业也是顺应时势的举措。
旅游业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收益与利益之时,同样也是影响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联合国现有的气候变化框架下,低碳旅游被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应对新时期气候变化的新型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低碳旅游已经提上到战略角度上进行探讨,具有了更深层次、更长远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旅游包括从宏观、微观角度出发,发展一种低能源使用消耗、低污染排放水平的新型旅游新模式。在前期充分规划能源、资源利用模式、消费引导机制以及划定生态文明政策底线。过程中充分并合理使用低碳处理设备,通过有效控制管理,完成旅游过程中新型能源处理模式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环境景观,促成人与自然友好型旅游产业结构。后期完善低碳旅游水平评估,确保低碳旅游政策的具体落实,及时处理改正过程中的问题,正确处理资源效益与环境保护,切实转变低碳旅游理念,绿水青山同样可以成为经济中的金山银山。
二、实施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意义
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与应用模式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并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缺乏,改革开发以来,主抓经济建设,经济水平的的确确带来了大幅度的跃升,而在这种粗犷的发展模式中,盲目开发利用资源,不注重环保理念,缺少合理规划与总体把握下,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旅游产业形势同样严峻,自然景区过渡开发,人为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景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未形成合理的资源环境运用策略、低碳经营治理模式。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一,各地的人文环境同样差异并存。在旅游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各地盲目借鉴优势先行标榜,未做充分的理论研究,不顾特色差异,旅游特色景观一体化趋势明显存在。在这种低层次理论依据依托下发展,旅游产业正在逐渐丧失其魅力与吸引力。
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旅游业以其独到的自然优势,更能够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它同样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保证,针对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治理形势也愈发严峻,党和国家同样对低碳旅游产业颇为重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来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三、基于低碳经济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一)划定旅游生态红线,加大处理力度,落实政策法规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旅游业宏观调控的管理者与倡导者,必须严格并科学的制定低碳环保的政策与制度,划定新时期旅游产业的生态红线,高度重视低碳旅游政策法规的决策意义,依据当时当地生态环境的区域承载能力,考虑经济发展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与评定,并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在必要的条件下制定生态文明法律规章,加强宏观管理能力,惩治违规现象,并积极引导企业、政府协调运转,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率效益,保证低碳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调整旅游经济发展的结构,促进低碳经济旅游合理转型,为低碳经济带来不竭动力,确保生态问题不加剧,环境治理有保障,判定处罚有依据。
(二)构建合理有序的旅游产业分布层次
针对粗犷的发展模式中盲目开发利用资源、丧失其魅力与吸引力等问题,新时期旅游产业有必要再一次进行结构布局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自然资源、环境优势、人文景观、历史风俗等等方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保护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将传统文化、地域风情融入当地的自然景观,从战略高度把握低碳旅游业进程,培育新型旅游产业,尤其是要构建科学的低碳旅游分布格局,实现各方面、全方位的经营模式,注意旅游的层次结构,确保低端、中端、高端服务旅游业有序前行,使沿海、内陆、山川特色充分展现,加强国内外景观区域联系,将新时期低碳旅游产业转变为一体化但却各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以新型低碳旅游业为中心,协调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从单个的旅游运营转变成为经济联动型产业体系,使其他济产业同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三)宣传低碳旅游理念,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水平
低碳理念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引领,在新条件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社会应当推崇低碳旅游理念,倡导全民低碳绿色旅游消费。运用现代传播媒体,宣传、教育、引导民众,讲解当前绿色低碳旅游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强环保意识,努力使社会养成低碳旅游消费的新风气,这是从无形中促进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全民生态文明的素质水平最终还是会落实到具体个人行动当中,政府社会给予的外在引导力或者约束力都会逊色于个人内在的控制力,所以说在低碳旅游业实施当中,个人才是推动理念行动转变的中坚力量,务必要拥有自省力与自控力,全民活动,凝结个人的行动意识,养成低碳旅游的正确价值观。
四、总结
低碳经济下的旅游业的必要迫切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样不能急于求成,新模式机制的实现需要时间、经验、条件等多方面的积累,并且新模式机制并非从一而终,要依据时间、空间的变化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旅游产业与低碳经济结合,培育新型旅游事业,完成低碳蓝图。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
[2]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对策;可持续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应运而生,这既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响应,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认可和追求低碳生活方式,这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理念有着广泛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地区概况
河南省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大别山区,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之处,动物、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是“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这里山分豫皖,水分江淮,域内峻山秀水,环境优美,奇特旖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大别山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南省商城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东有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和森林公园黄柏山,西有素被称为“中原神水”的汤泉池,全县有高等植物近1800种,素有“天然药库”、“豫南药乡”之称,同时商城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商城县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秉持“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合红绿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旅游形象宣传,五年来全县共接待县内外游客6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64亿元。
二、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既是对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国家为了配合低碳经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受益最大的行业。
商城县作为革命老区,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工业总产值较低,旅游业是其重要支柱产业,因而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商城县应当大力发展低碳旅游,贯彻执行“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努力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推动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如农业、服务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商城县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有利于其大力发展低碳旅游。首先,自然景观得天独厚,金刚台、黄柏山、汤泉池等一大批自然景观,为商城发展旅游业提供提供了基础,利用这些自然景观,商城可以发展成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探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吸引广大消费者前来旅游参观;其次,商城县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绿色纯天然、无污染农副产品,如茶叶、蜂蜜、药材、大米、油茶等等,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这也为发展特色农产品旅游、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条件;最后,商城县位于大别山革命,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我们发展红色精品旅游、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1.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我们应当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出低碳环保的旅游产品,尽量避免高碳排放的因素,使用排放量较低的交通工具,避开生态环境脆弱区,合理的规划低碳旅游线路。
首先,利用大别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和森林公园黄柏山,开发出包含森林探险、攀爬、青少年野营训练、水上漂流等项目的“山水风景游”;
其次,汤泉池素有“中原神水”之称,五星级酒店“茗阳汤泉”的落户,更使得整个景区成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再次,通过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和“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农副产品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当地特有农副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推动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最后,大力开发“红色革命游”,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低碳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2.发展低碳旅游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参与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对低碳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方面对发展低碳旅游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必要的资金,鼓励酒店、交通等相关旅游行业采用新能源、新技术,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其次,旅游企业要积极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减少旅游过程中高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与酒店、餐饮等部门加强节能降耗的合作,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低碳化发展;最后,消费者作为低碳旅游的主体,应当努力树立低碳环保的理念,真正将低碳贯彻到整个旅游过程中,促进低碳旅游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7).
[2]王计平,李敏敏.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以崇明岛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3]王雪峰.低碳旅游的概念及发展对策探讨.当代旅游,2010(4).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旅游;经济研究
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越来越显现其缺点的时候开始出现的。传统旅游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增加进入旅游区的游客人数,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景区的经济收入,在此观念上带来的后果是景区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被破坏和损毁。很多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景区,经过度开发后,只留下“一片狼藉”,不仅没有带给当地人民所期望的经济收入,甚至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而生态旅游的宗旨是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的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处的发展不是单指经济发展,而是包含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模式上发展的新型模式,并在近些年蓬勃发展起来。生态旅游是个外来概念,要在中国落地生根,自然应该适应中国国情,我们必须在尊重生态旅游概念本义和国际上已有共识的前提下,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发展模式上寻求创新,而不是忽视、否认,甚至颠覆其基本的理念,否则生态旅游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放宽视野,广泛借鉴别国的经验,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
目前,生态旅游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4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扶贫功能、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功能。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并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
湿地是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地表有暂时或永久性的浅层积水,植被以水生植物为主的区域,包括浅水湖泊、沼泽、湿生草原、河口三角洲、滨海滩涂、内陆低地等。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好湿地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湿地所在地区的人们对湿地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湿地妨碍了生产和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围湖造田、填水造陆的事情常有发生。实际上,湿地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较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2.1 显著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旅游首先保证了旅游区生态的稳定,生态旅游区多为山野、森林地区,这些地区多为河流发源地带,生态环境如遭破坏,不仅危害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生态旅游区基本免除了“三废”污染,不仅可以保护旅游区自身这块净土,而且对于保护周围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助益。另外,还有利于保护物种,以自然生态旅游为对象的生态旅游十分重视系统内物种的保护,包括森林树木等植物,以及在森林地带栖息生存的各类动物种群等。在生态旅游中,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受到有效保护,因而有利于生物的繁衍、生息。
2.2 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发展森林旅游,使林区由原来单一的生产木材和经济林产品的林业经济结构,变为向广大游人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增加林区经济收入,并带动发展旅游所必需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森林旅游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出高于本身就业人数数倍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很好地保护各种自然景观的完美性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使自然景观持续地供游人观赏。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游人有效地放松身心,有益健康,从而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活动主流的21世纪,谁的生态旅游搞得好,就能提高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威望和竞争力。
2.3 提高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旅游的内容,包括利用各种有趣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游人宣传生态知识和物种保护的意义。导游员向游客介绍当地生态环境,使游人不仅在生态旅游中得到乐趣,还能获得生态方面的知识,所以,开展生态旅游也是一种向游人开展生态教育的形式,对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2.4 增进科技和文化交流
森林旅游对林区社会的开放有直接促进作用,从而强化客源区与旅游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增加人们之间的友谊。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引发了对新科技的需求,旅游是科技研究、传播、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林业科技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开展森林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还能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改革开放。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贡献;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卫星账户;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4-0033-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4.009
2015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采用旅游卫星账户法,以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的各年度统计公报、相关年度旅游抽样调查、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测算了我国旅游产业对GDP直接和综合贡献,测算结果显示:2013年、2014年两年旅游产业对GDP直接贡献均超过7%,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都超过10%;旅游产业间接带动增加值超过15 000亿元,对GDP增长拉动点数在1%左右,对GDP增长率贡献超过10%[1]。这一测算结果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随后便有学者对这一结果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认为该结果不实。“旅游业具有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言论众所周知,但旅游业发展究竟带来了多少经济增量,旅游业的经济影响涉及了哪些行业,如何测度旅游业的经济影响等问题在学界尚无定论。关于旅游业经济贡献方面的较多成果中,研究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似之处如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均与经济挂钩,研究对象上学者们一般选取具体的国家、地区或省市。存在差异的是研究手段,具体表现在研究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选择这两个方面。在指标选取上,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支柱产业的贡献标准等五花八门。而在研究方法选择中,不同学者运用的方法各有千秋,具体有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TSA)、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等。文章对CNKI中1989―2014年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筛选,就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从研究指标的选取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
1 研究视角选择多元化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旅游统计方面的研究,旅游产业效应的研究着重于经济效应评价。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学者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评估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围绕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其中,尤以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居多。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过渡,历时相对较长,研究成果颇多。在研究中,定性研究所起的是引导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是定量研究。定性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据碎片式数据,对旅游业的影响进行描述、概括,在旅游业经济影响的方向性、系统性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理论,并为后续的学者开阔了研究思路。郑景胜、孙尚清等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郑景胜[2]通过企业数量、就业人数、行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行业职工人数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行业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这5个指标与烟草、石油加工等行业进行了横向对比,在结合旅游业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旅游业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经济效益处在较高水平上,创汇能力强,发展具有持久性。孙尚清[3]则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创汇能力、关联带动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旅游业的积极作用,高度认可旅游业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认为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前景。孙尚清引导学者们关注到了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研究。这几项研究均未使用任何模型和定量评估方法,但其几乎成为旅游业对经济贡献研究的范式,后来学者在研究之中无论是测算旅游业的就业乘数、评价旅游业的创汇能力、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经济贡献对比或是评估旅游业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等,基本都以这些研究为蓝本。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一般基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两个维度着手。从旅游供给视角着手的经济贡献研究一般由从事旅游供给的企业或旅游产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增加值体现,即将旅游收入的贡献转化为旅游企业数量的增加、吸纳就业人数增多、赢利增长等方面的变化;而从旅游需求视角着手的经济贡献研究则采用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表达。
1.1 基于旅游供给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基于旅游供给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方面,学者们选取旅游收入作为主要研究指标,通过分析其与对应指标的比重大小得出结论。如在具体操作中进行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产值、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旅游业创汇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这3组指标的相关分析[4]等。与旅游收入指标相对应的,是旅游总收入指标。学界对于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的区分界限模糊,很多学者在研究时甚至混淆了这两者。对比选择旅游收入衡量旅游业经济贡献,旅游总收入的选择频率相对更高[5-8],这并不能说明旅游总收入的衡量就比旅游收入可靠,而与学者们的选择偏好有很大的关联性。
当然,也有学者质疑选用旅游收入这一指标衡量旅游业经济贡献的客观性,如吴忠才、粟娟、孙希瑞等学者认为国际旅游收入被细分为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等9个具体项目,比起没有细分的国内旅游收入更准确可靠,故而选取了GDP作为基本指标,而选取国际旅游收入即旅游外汇收入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衡量指标[9-11]。相较于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增加值这一指标无疑更为契合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研究。叶小青[12]、张文瑞[13]选取了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来测算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曾国军和蔡建东对此做出了解释:旅游总收入和GDP分属不同的统计口径,旅游统计中常见的旅游收入属于总产值的概念范畴,相较之下旅游增加值更为准确[14]。
1.2 基于旅游需求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基于旅游需求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学者们x取旅游消费作为主要研究指标。探讨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确旅游消费的涵盖范围是基本前提。在旅游消费的概念界定及范围划分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薄弱,旅游消费是包含游客在旅行和游览过程中的各项支出[15],还是旅游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这3个阶段的所有消费,不论是旅游活动之前收集讯息、准备行装,还是旅游活动结束之后冲洗照片、整理资信,都囊括在内[16],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当然这与我国统计制度的缺位有密不可分的关联。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消费调查、消费统计这两大难题,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消费的统计仅将旅游活动中的消费视为旅游消费,具体是长途交通、市内交通、邮电通讯、住宿、餐饮、门票、娱乐和购物8个方面,而忽略了旅游活动前和活动后两个阶段的旅游消费。此外,旅游活动中发生的诸如乘飞机、打电话、购物、用餐、娱乐等活动的经济价值,被统计在对应的独立存在的交通、通讯、商业、餐饮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增加值中。这些部门并不清楚其顾客是不是旅游者,不可能也不会按顾客类别,将提供给顾客消费的各种产品的增加值划分为本部门增加值和旅游增加值[17]。
评估旅游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选用哪一个或哪几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其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边缘到核心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将人均旅游花费、交通花费、门票花费、旅游购物、娱乐花费纳入研究中[18],到选取GDP增长率、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建立探究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19];从选取人均国内旅游消费、人均GDP验证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20],到通过居民休闲消费的变化对我国第三产业GDP和GDP总值的影响考察我国休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1];再到引入旅游消费倾向率、旅游消费结构指数和弹性3个指标,分析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22],都凝结了学者们的心血,反映了研究指标的选取越来越成熟。旅游消费的经济贡献还体现在对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上。例如孙根年和侯芳芳采用消费弹性、旅游消费倾向率和结构指数研究浙江省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消费的贡献[23],2012年他们增加了旅游消费地位指数来测量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旅游业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24]。两个研究的结论一致:旅游消费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弹性增长率高于国民消费,是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力量。而“旅游消费地位指数”这一新指标的引入,使得旅游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具体、直观。
1.3 基于其他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基于其他视角的旅游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主要是研究者除了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两方面选择研究指标外,还使用支柱产业的经济贡献标准――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求收入弹性、就业容量和行业关联度4个因子构建指标体系评估旅游业的经济贡献[25-27]。如将拉动系数、生产率的上升率纳入范围,根据经济贡献率、增长弹性、拉动系数、产业结构、旅游就业5个指标以及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生产率的上升率、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旅游就业弹性、旅游产业关联度5个方面分析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28];或者是选取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增长弹性系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旅游联动系数等指标[29]。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指标的数量并不能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则在指标选取的时候简化操作,如邱志扬就选取区域生产总值增加值、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旅游业总收入依存度3个指标构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评价指标体系[30]。不论是选择扩充或是简化,学者们呈现的共同之处就是学术的继承,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
学者们在进行指标选择时较少阐述选择理由或进行论证,即使有阐述理由和论证的,也仅限于一句或进行几句简单的文字表述,尚未发现论证某一个或某几个指标比其他指标更适合进行旅游业的经济贡献评估的理由在研究中出现。如此一来,学者们选择研究指标的科学性便有待商榷,其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此外,尽管既有的旅游统计制度理论上包含居民或游客旅游活动前和活动后的旅游消费,实际研究却甚少将这两部分统计数据重视起来,往往仅限于使用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消费评估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客观上低估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若将旅游统计中旅游活动前和活动后的统计数据落实到研究之中,数据筛选和剥离等相关工作需要后续研究者探索。
2 研究方法选择聚焦化
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功能很大程度上是旅游业备受青睐的原因,但是,旅游业的经济影响有多大、影响了哪些行业、受旅游业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等一系列测度旅游业经济影响的问题是学界尚无定论的热点。为探其究竟,一些学者、科研部门、组织机构等均投入旅游产业地位分析、旅游经济效益评估、旅游统计工具研究等热潮中。在这20余年的旅游业经济影响研究中,研究的方法、模型数量众多,研究均以实证分析形式进行。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卫星账户(TSA)、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模型(econometric and statistical models,ESM)等。这些方法之间多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其功能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2.1 基于3种主流方法的旅游业经济贡献研究
2.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业产业关联影响研究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最早是在193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 Leontief提出。该方法基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全部均衡论和产业关联理论,通过同质性和比例性这两种假定将一般均衡方程组进行简化,构造出一个多部门的经济体系,独自编制或利用已有的投入产出表,再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乘数,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进而评估经济影响中的间接影响和诱导效应[31]。投入产出分析是在我国研究与应用最早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经过50多年发展已比较成熟。学者们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过程中一般与产业关联理论相结合,主要用其测度旅游业的关联带动能力、乘数效应和波及效应。如李江帆等学者依据投入产出理论对旅游业的关联带动能力和波及效应进行了探讨[32];左冰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测度了我国旅游产出乘数以及就业乘数[33]。研究者在这一方法的使用上的继承趋势明显。
不同学者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评估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及贡献时,涉及旅游消费、旅游投资等多个不同的方面。测算旅游消费经济贡献方面的研究较多,如乔玮[34]在测算上海旅游消费引起产出增长的乘数效应时发现,乘数效应由高到低排列的具体情况是:企业服务业、化学工业、商业、饮食业、旅客运输业;周文丽[35]测度了1997―2007年10间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变化,研究发现,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在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产出增长贡献呈现从大到小的递减趋势。测算旅游投资贡献的研究尚不多见,目前的研究中发现王如东和诸大建[36]测算旅游投Y对苏州经济的综合贡献时,投资系数位居前6位的旅游特定产业分别是航空旅客运输业、旅行社业、铁路旅客运输业、水上运输业、住宿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在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中,张华初和李永杰[37]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住宿业和餐饮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最大。上述研究的测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旅游消费、旅游投资、旅游业3个不同主体的研究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而在旅游消费的测算结果上,乔玮[34]与周文丽[35]都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旅游消费的经济影响,由于变量选取、测算工具等导致的结果差异可以排除,但乔玮[34]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仅使用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静态分析,而周文丽[35]对比的是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从1997―2007年10年间的动态影响,其中,研究对象、数据选取、分析过程等都有可能是造成结果存在差异的 原因。
投入产出分析无疑可以被称作为综合性最强、因素最全面的乘数分析工具,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测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建立在其细分、评价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费具体构成的基础之上,其分析优势尤其体现在测算旅游消费的继发效应之上。投入产出分析的使用频率相对高,研究的相关成果相对较多,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尽管学者们也不断地设法对其进行改进和弥补,其缺陷仍旧存在。如张吉林[38]早在1999年就明确指出:传统的投入产出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其难以准确衡量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学者对投入产出表的理解不透彻,将其中的旅行社业等同于旅游业进行评估,导致旅游业的贡献被低估,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可信甚至错误。考虑到该方法对资料要求过高,而且资料经过4~5年的老化后才能形成投入产出表等缺陷,学者们进而探索运用旅游卫星账户(TSA)进行研究。
2.1.2 基于TSA的旅游业直接贡献研究
旅游卫星账户(TSA)是通过建立旅游业的10个经济账户反映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经济贡献的一种测量方式或者说手段。早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统计学家就率先提出了“卫星账户”的概念。Lapierre和Hayes在加拿大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推动下,最终于1994年创建了世界首例实用性的旅游卫星账户,这将传统行业中旅游产品的零散部分整合成了一个综合的旅游产业。
国内学者一方面在旅游统计研究这一主题上做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则开始借鉴、参考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此举措的直接体现是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了TSA这一研究内容。任佳燕和刘赵平[39]对TSA的基础知识做了介绍;李志青[40]引入TSA对上海市旅游业的产出贡献和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性分析;李明耀等[41]对TSA的理论意义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李红艳[42]等学者则在初步探索TSA的创建上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刘迎辉和郝索[43]对比了TSA和投入产出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的评价机理、理论视角、假设基础等多方面内容,尝试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进而同时运用于实践中,试图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当然,TSA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也离不开一些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厦门、广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旅游相关部门在早期对其进行了探索性实践,旨在利用TSA核算旅游产业的产出贡献,这为我国的旅游卫星账户构建起到了辅助作用。
TSA目前已有30余年历程,自加拿大建立世界首例实用性TSA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发达国家均先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也是一种推动旅游经济影响研究的极大助力。尽管TSA的出现及发展为旅游业经济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但其本身的缺陷仍不可忽视:TSA对旅游消费类型的划分及种类数量的要求极高,建立TSA成本高昂,收集旅游供求的详细数据任务艰巨等。在建立TSA过程中,向来只单纯考虑旅游者消费的产出变化和就业增加,而对于由旅游需求所引起的间接效应、诱导效应则未考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卫星账户的分析和使用范围。再有,TSA是在事后对旅游业引起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的方法,时间上存在滞后,不能使用TSA进行预测。
为了方便研究、节约在研究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追求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对旅游发展引起的经济效应进行预测,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手段。
2.1.3 基于CGE模型的旅游业要素与现象平衡关系研究
CGE模型脱胎于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1960年Johansen构建的挪威多部门增长模型(multi-sectoral, growth, MSG)被认为是第一个实用的CGE模型。CGE模型不仅关注产业部门及部门间的关联,还可包括生产者、居民、政府等主体,模型结果更微观[31]。CGE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研究之中,但其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时间短,目前在旅游研究的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极低,运用CGE模型的旅游研究成果稀少。
仅有的研究中除郑玉歆和樊明太[44]指出CGE具有模型理论基础严格、模型框架灵活、能够对现实经济进行综合描述的优点外,其他学者的研究多聚焦于旅游经济要素与现象之间的平衡关系。如黎洁和韩飞[45]构建了静态CGE模型来分析入境旅游需求变化对江苏省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左冰和保继刚[46]利用现有CGE模型技术分析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袁宇杰[47]在分析国内外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的建设和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旅游研究中CGE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我国旅游研究中CGE模型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旅游CGE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廉月娟和饶品样[48]构建了金融危机下的旅游CGE模型,通过CGE模型分析金融危机对入境旅游产生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CGE模型拥有扎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这一点上远远地超过了诸如投入产出分析和TSA等其他的模型和测算方式,此外,CGE模型还能够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但其对数据的需求量极大,这一方面也远远超出其他的方式,而对数据的这一需求给使用者增加了难度,极大地限制了研究者的使用频率。我国研究者对CGE模型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CGE模型的很多应用方面不能够妥善把握。再加上还有在把握动态变化方面,CGE模型同样还存在一些缺陷,CGE模型的动态分析理论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旅游业经济贡献研究
其他研究方法方面,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最具代表性。学者们在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一般结合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一系列方法来探讨旅游消费、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多是选取某一地区作为案例,进而探索旅游收入、旅游发展或旅游消费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20, 49-54]。赵磊和全华[20]将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结合,构建了VAR计量模型,并结合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得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武春友和谢风媛[49]利用门限面板模型剖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即当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高于2.36%时,入境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反之则不显著。赵磊[50]在测算了省际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分析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效率基本上处于低效率水平,但表现出逐渐改善的态势。而当期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呈现显著负影响时,滞后一期的旅游发展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显著正向影响。刘佳等[51]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沿海城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2002―2010年我国沿海53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的研究结论。刘春济和冯学钢[5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实证分析后发现:国内研究先前得出的“经济增长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结论值得怀疑。赵磊[53]采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结合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得到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的结论。赵磊和王佳[54]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多变量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并且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显著积极影响。
计量经济模型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主要依托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在模型设定、估计方法等方面要求严格,测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一定保障;但其变量设置、数据处理、模型运算等方面的复杂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3 研究评述
探索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已历经20多年的发展,郑景胜[2]、孙尚清[3]的开创性研究为后续学者奠定了研究指标选取、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基础,在他们之后,学者们从研究指标选取、研究方法探寻等方面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探索,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推进了我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研究。
研究指标选取主要集中在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支柱产业的贡献标准等方面,但是研究指标选取的原因解释仅用几句话简单说明,未能采用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论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有待商榷。无论是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卫星账户还是CGE模型,都是基于内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模型构建,即便假设再完美,相对于复杂的现实而言总是存在局限的,而在假设前提下构建的模型,也是对现实问题的简化,故而研究中出现与现实偏差的结果在所难免。这也是每一个理论都必然存在的局限[55]。在具体操作过程中,3种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极高,而数据统计难度大、统计制度无法满足要求,存在数据缺漏的现象时有发生亦属正常。此外,我国编制社会核算矩阵所需要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获取的周期L,并不是每年都有投入产出表或延长表更新,时间上的滞后以及现实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社会发展的变化等都会导致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的误差。当然,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数据处理软件的限制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方法主要聚焦于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卫星账户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功能是统筹安排部门生产比例;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投资效果、劳动就业、人口增长、对外贸易、价格形成等各方面情况;改进地区和企业经济管理和工作机会等,其优点表现为综合性强、分析全面、反映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复杂的连锁反应关系。而其缺陷也同样明显:使用投入产出法的一些基本假设不能兼顾考虑现实经济条件的变化,反映的产业关联特征有时滞性;未能反映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收入与支出关系,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情况;线性假设强烈,不够符合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功能是掌握旅游部门的情况,为政策制定者呈现旅游业发展的“鸟瞰图”,以便与其他经济部门比较;分析旅游对GDP、就业、资本投资、税收等的贡献,以及旅游业在国家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旅游卫星账户核算旅游业的直接影响,形成了独立的框架体系;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结果更易被政府部门采纳。但其建设成本高昂,对旅游消费类型的划分及种类数量以及对旅游供求的详细数据等方面的极高要求限制了其建设和运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分析政策变化对国内经济生产、出口、福利、产业结构、劳动市场、收入分配等的影响方面展现了其强大的功能。其微观经济理论基础扎实,宏微观有机结合,适用性好;能模拟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更贴近实际的复杂经济体系状况,清晰模拟不同市场间的联系等优点也是其备受国外学者推崇的优势。但其数据需求量大、动态分析理论等缺陷有待完善。
当然,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后续研究过程中,这几大问题仍需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一是在旅游基础理论、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面始终需要保持充足的投入。缺乏理论支撑或基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等问题始终是困扰学者们的一大难题。二是数据统计方面的完善必不可少。当前,国家旅游局已认识到这方面问题的严峻,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两条腿走路”,会同国家统计局做好常规旅游统计工作,开展旅游业增加值核算,全面反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会同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开展“中国旅游业综合调查测算与运行监测评价”,建立旅游经济运行动态监测机制。新公布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1预示着旅游统计从理论到现实的跨越,有望从数据统计的源头开启实质性的变革,对未来的研究将是一种革命性改变。三是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对指标选择的论证需要引起重视。这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构的严谨性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详细阐述指标选择的过程和可操作性,如在建模过程中对比选择不同指标的操作结果等。四是建模方式需要不断改进。建模以更契合现实为目标,而非注重研究结果的理想化。五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选择上也需慎重。在未来的旅游业经济贡献研究中,研究指标、研究方法的选择将会更多,新颖的方法和工具其效果并不一定就更好,遵循适合的匹配原则才是最佳选择。投入产出分析因其历时长的优势,发展相对成熟,是较为稳妥的分析工具;而旅游卫星账户的建设正在持续进行中,其发展前景也值得期待;我国在CGE模型静态分析的研究运用中尚处于薄弱地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而动态CGE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带动我国研究的进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Comprehensive contribu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than 10% of GDP[EB/OL]. http:///xxfb/wxzl/201507/t20150707_720396.shtml, 2015-07-07. [我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过10%[EB/OL]. http:///xxfb/wxzl/201507/t20150707_720396.shtml, 2015-07-07.]
[2] Zheng Jingsheng. Status and role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J]. Management World, 1989, (6): 71-74. [郑景胜.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管理世界, 1989, (6): 71-74.]
[3] Sun Shangqing. Status and role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social economy[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1991, (3): 51-55. [孙尚清. 旅游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财贸经济, 1991, (3): 51-55.]
[4] Zhou Jie, Zhang Junyi, Zhang Fengtai. The development suggests to Guizhou Province in 2001 to 2011[J]. Commercial Times, 2013, (24): 120-122. [周杰, 张军以, 张凤太. 2001-2011年贵州旅游业经济贡献及发展对策建议[J]. 商业时代, 2013, (24): 120-122.]
[5] Wang Haizhuang, Wu Zhuohua.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of Dalian[J].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9(3): 363-365. [王海眩 吴卓华. 大连市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29(3): 363-365.]
[6] Liu Limei, Li Yansong, Lü Jun. Analysis on economic results in society of Inner Mongolia’s tourism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21(10): 113-117. [刘丽梅, 李岩松, 吕君.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10): 113-117.]
[7] Huang Yumei, Yu Fenglong. A study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Nantong City [J]. Vicissitudes, 2013, (6): 168-170. [黄玉梅, 余凤龙. 南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研究[J]. 沧桑, 2013, (6): 168-170.]
[8] Wang Ning. A study on the stimulating effects of Shaanxi tourism industr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2, 27(9): 91-94. [王宁. 陕西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9): 91-94.]
[9] Su Jua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Zhangjiajie City[J]. 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2009, 28(8): 89-93. [粟娟. 旅游业对张家界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8(8): 89-93.]
[10] Sun Xiru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bound tourism of provin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2014, (1): 24-27.[孙希瑞. 我国省际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4, (1): 24-27.]
[11] Wu Zhongcai. The contribution of inbound tourism to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ourism Edition, 2007, (9): 30-33. [吴忠才. 中国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定量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2007, (9): 30-33.]
[12] Ye Xiaoqing. A study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based on adding value calculation: Taking an example of Zhejiang Suichang[J]. Enterprise Economy, 2011, (6): 163-165. [~小青. 基于增加值核算的旅游产业对经济贡献测度研究――以浙江遂昌为例[J]. 企业经济, 2011, (6): 163-165.]
[13] Zhang Wenrui.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 national economy[J]. 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 2013, (11): 18-19. [张文瑞. 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18-19.]
[14] Zeng Guojun, Cai Jiandong.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 national economy[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5): 23-31. [曾国军, 蔡建东. 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 旅游学刊, 2012, 27(5): 23-31.]
[15] Li Xinjian, Zhang Hui, Li Xinquan. Economics of Tourism[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6: 68. [厉新建, 张辉, 历新权. 旅游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8.]
[16] Shi Meiyu.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1): 32-36. [石美玉. 关于旅游购物研究的理论思考[J]. 旅游学刊, 2004, 19(1): 32-36.]
[17] Li Jiangfan, Li Meiyun. On the calcul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t adding value[J]. Tourism Tribune, 1999, 14(5): 16-22. [李江帆, 李美云. 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J]. 旅游学刊, 1999, 14(5): 16-22.]
[29] Zhang Yu, Song Hui.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Drive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North of Anhui Province[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3, 11(6): 33-39. [张毓, 宋徽. 皖北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1(6): 33-39.]
[30] Qiu Zhiyang. A study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area tourism to Anhui Province[A] // Rise of Central China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 Second Forum on Central Commercial Economy[C]. Beijing: Chinese Commercial Economy Society, 2008: 1-7. [邱志扬. 区域旅游业对安徽省的经济贡献研究[A] // 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 北京: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2008: 1-7.]
[31] Liu Xiangming.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ASEAN Expo to Guangxi[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2015. [刘响明.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的经济影响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5.]
[32] Li Jiangfan, Li Guanlin, Jiang Bo. An analysis of enterprise relationship and enterprise spread in the tourist industry: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01, 16(3): 19-25. [李江帆, 李冠霖, 江波.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 以广东为例[J]. 旅游学刊, 2001, 16(3): 19-25.]
[33] Zuo Bing. An initial calculation of China’s tourism output and employment multipliers[J]. 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and Trade Institute, 2002, (6): 30-34. [左冰. 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 (6): 30-34.]
[34] Qiao Wei.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on Shanghai by using input-output model[J].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S): 63-66. [乔玮. 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 经济地理, 2006, 26(S): 63-66.]
[35] Zhou Wenli. The dynamic impact of tourism consumption on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 30(3): 79-83. [周文丽.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3): 79-83.]
[36] Wang Rudong, Zhu Dajian.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vestment to urban economy based on I-O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Suzhou[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1): 20-24. [王如东, 诸大建.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投Y对城市经济贡献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9, 24(11): 20-24.]
[37] Zhang Huachu, Li Yongji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lated to China’s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4): 15-19. [张华初, 李永杰. 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7, 22(4): 15-19.]
[38] Zhang Jilin. Tourism, a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1999, (2): 61-64. [张吉林. 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过程[J]. 财贸经济, 1999, (2): 61-64.]
[39] Ren Jiayan, Liu Zhaoping. 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by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China Statistics, 1999, (10): 24-25. [任佳燕, 刘赵平. 用旅游卫星帐户测度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J]. 中国统计, 1999, (10): 24-25.]
[40] Li Zhiqing. An analysis of tourism economic contribution in output: The output contribution and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ghai[J]. Shanghai Economic Review, 2001, (12): 66-69. [李志青. 旅游业产出贡献的经济分析――上海市旅游业的产出贡献和乘数效应[J].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12): 66-69.]
[41] Li Mingyao, Li Jie, Chen Jinsong. On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regional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2): 11-15. [李明耀, 黎洁, 陈劲松. 我国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研究[J]. 旅游学刊, 2004, 19(2): 11-15.]
[42] Li Hongyan. Building national and regional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2005, (11): 28-29. [李红艳. 构建国家及区域性旅游卫星账户[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11): 28-29.]
[43] Liu Yinghui, Hao Su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SA and I/O methods in evaluating tourism economic effect[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0): 18-22. [刘迎辉, 郝索. TSA与I/O法评价旅游经济效应的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 2010, 25(10): 18-22.]
[44] Zheng Yuxin, Fan Mingtai. China CGE Model and Policy Analysis[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9: 2. [郑玉歆, 樊明太. 中国CGE模型及政策分析[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
[45] Li Jie, Han Fei.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demand changes of Jiangsu inbound tourism on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2): 23-30. [黎洁, 韩飞.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江苏入境旅游需求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 24(12): 23-30.]
[46] Zuo Bing, Bao Jigang. Assessing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national debts invested in tourism infrastructures: A study based on the CGE model[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0, (4): 123-128. [左冰, 保继刚. 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效应: 基于CGE模型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4): 123-128.]
[47] Yuan Yujie. Tourism CG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0. [袁宇杰. 旅游CGE系统开发及应用[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8] Lian Yuejuan, Rao Pinyang. A study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mpacts on tourism based on CGE model[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12, (10): 56-59. [廉月娟, 品样. 基于CGE模型的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2, (10): 56-59.]
[49] Wu Chunyou, Xie Fengyuan.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 threshold panel data approach[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0, (2): 76-83. [武春友, 谢风媛. 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2): 76-83.]
[50] Zhao Lei.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almquist index and GMM estim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1): 44-55. [赵磊. 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系统GMM的实证分析[J]. 旅游学刊, 2012, 27(11): 44-55.]
[51] Liu Jia, Zhao Jinjiin, Du Yana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oastal cities: Based on the spatial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13, (7): 172-180. [⒓眩 赵金金, 杜亚楠. 沿海城市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7): 172-180.]
[52] Liu Chunji, Feng Xuegang. The relationship of in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J].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2): 125-135. [刘春济, 冯学钢. 入境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J]. 经济管理, 2014, (2): 125-135.]
[53] Zhao Lei.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4): 33-49.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旅游学刊, 2015, 30(4): 33-49.]
[54] Zhao Lei, Wang Ji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 Tourism Science, 2015, 29(1): 40-57. [赵磊, 王佳. 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 旅游科学, 2015, 29(1): 40-57.]
[55] Li Jie.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and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Regional Economy[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10: 229. [黎洁. 旅游卫星账户与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影响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29.]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ole of tourism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this paper selects and investigates CNKI publications from 1989 to 2014, and undertakes a study and a review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economic growth regarding two aspects, i.e.,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indicato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urism income,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standard of pillar industries are generally accepted in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indicators, and are frequently used; and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most of the quantitative studies adopt those of input-output analysis or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and meanwhil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has also emerged.
Undoubtedly, China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but many issues still remain. For example, in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few scholars explain or demonstrate the reason underlying their selection. It has not been found in the research that the choice of any indicator (s)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that of any other in assessing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Consequently,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research indicators selected by scholars is questionable, and thu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ir research results are unconvincing to some extent. In addition, although the existing tourism statistical system theoretically includes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or tourists before and after touristic activities, the actual research rarely values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se two parts. It often only uses tourism consumption in tourism activities to assess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which objectively underestimates the role of tourism consumption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Furthermore, input-output analysis,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or the CGE model all build models under the premise of internal assumptions, which simplify real problems and display limitations. I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process, these three methods of measurement have extremely high data requirements, but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still cannot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In the follow-up research process, scholars still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First, they need to always maintain adequate investment in the basic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ourism, and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Second, the perfection of data statistics is essential. The newly published National Tourism and Related Industry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2015) indicates that tourism statistics realizes the leap from theory to reality, and that a substantial change is expected to occur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statistics, which will prove to be a revolutionary change for future research. Third, schola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demonstrational aspects for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ecision of the research structure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Fourth, modeling methods need to be improved to fit reality,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idealized research results. Fifth, researchers should also be cautious in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tools.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research indicators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be selected in the study of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s of tourism, but new methods and tools are not necessarily better, and following suitable matching principles is the best choice.
关键词:环境税;旅游经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地位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存在着矛盾,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有促进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分成两派,一种是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另一种是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中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对世纪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增加值对全球GDP的影响远超其他行业,也就是说,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由于旅游商品不受关税壁垒的约束,因此旅游业还能促进商品的进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虽然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过度发展旅游业也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很多地区在看到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之后,也想要效仿其他地区开展旅游业,但是在进行之前并没有对该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旅游商品本来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建设,象征着旅游地文化风情的物品,却在飞涨的价格中变成了游客避之不及的事物。不仅达不到提高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目标,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给居民带来了过大的经济压力,只会使经济越来越不稳定。由此可见,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不能过于以来旅游业,要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促进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首先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拓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生态环境相对于旅游业来说,其价值就是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如果你旅游的时候,你是希望在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地方还是希望在臭气熏天、漫天要价地方,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想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其次,生态环境的和谐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让人们在观光的同时对植物、动物、地质等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矛盾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的中,人类制造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带走,留在旅游地堆积成山,不仅会降低旅游景点的观赏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加重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另外,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对旅游地进行随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环境失去了其原本的样子,毁掉了很多生物的家园[1]。
三、在环境税背景下,如何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
(一)大力宣传旅游环境税的好处
很多旅游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旅游环境税的好处,甚至不知道旅游环境税的内容,但是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税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环境税,接受旅游环境税,必须要加强对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每一旅游出行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思想、环境、道德等各个方面对人们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对象也各种各样,政府官员、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人民群众都在宣传的范围内,要从旅游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人民群众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用民众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
(二)完善法律机制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发展情况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除了其宣传力度不足以外,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机制,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合法的控制,即使不能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要从法律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约束,强制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我国现阶段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情况来看,针对旅游环境税的法律机制还存在很多漏洞,像是在分工、核算、税基、税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不非常完善,才会让旅游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确保旅游环境税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绿色管理
我国很多旅游地由于旅游企业的肆意开发和人类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破坏了旅游地周围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失去的家园,还会影响到旅游地的观赏性,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旅游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以绿色管理为主,积极的对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像是水体、土壤、大气等各个方面,与有关部门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近几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绿色管理手段,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断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绿色管理计划,确保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对参与旅游绿色认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为绿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拓宽实施渠道
旅游环境税的存在价值就是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为了旅游企业能够积极落实旅游环境税,充分发挥旅游环境税的作用,国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政策与优惠制度,提出对旅游企业有利的政策,加强旅游企业对旅游环境税的执行力度,如果实施旅游环境税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企业也会积极执行的,以此来实现“双赢”的目标[2]。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环境税的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既有良性互动,也有矛盾冲突,而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是环境税的存在价值。要不断加强对环境税的宣传与实施,为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薛明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一、葡萄酒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在国外的发展初具规模,并有不错的收益,但在国内相关的旅游研究和实证分析还是比较缺乏。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葡萄酒旅游的相关概念,已经备受相关组织和专家关注。最早关于它的研究是在1997年南澳委员会指出游客访问葡萄酒厂及相关活动。葡萄酒旅游可以包括游客在访问主要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对单一酒窖的短期访问,也可以包括将重点放在葡萄酒产地居住几天以亲身体验葡萄酒的生产过程。Hall等(2000)提出,对葡萄园、酿造厂、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展览会的访问,这种访问是把品尝葡萄酒和对葡萄酒产地的特征的体验作为主要访问目的。我国的学者在总结国外的分析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世泰等提出葡萄酒旅游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和游览葡萄酒厂周围的葡萄园等景点,还包括了解产酒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葡萄酒旅游业的增长与现在注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验” 旅行分不开。由此,Williams(2001)认为葡萄酒旅游是喜爱葡萄酒的人到葡萄产地追求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种体验的一种旅行。这一定义强调的是旅游者通过葡萄酒旅游获得休闲游憩体验和经历,延伸了葡萄酒旅游概念的内涵。
葡萄酒旅游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经营的三重性。从资源禀赋来看,葡萄酒旅游资源中既有工业观光旅游中的工业设备及工业产品制作等资源,又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中农业旅游资源的农作物、风景、气候等,同时兼具休闲旅游的特性。(2)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葡萄酒旅游者的动机就是一种由低至高融入葡萄酒体验的过程,项目也体现出高度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葡萄酒体验旅游的采摘、酿制、品酒、赏酒等环节能充分调动眼、耳、口、鼻等各个感官的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思索,使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3)高品位性和高教育性。国外研究中,对葡萄酒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葡萄酒旅游者具有明显的高学历和高收入特征。(4)文化性。葡萄酒旅游是一种葡萄酒文化之旅,发展葡萄酒旅游过程中可将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充分的融入进去,从而增加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我国葡萄酒旅游开发现状及不足
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628万亩,其中酿酒葡萄80余万亩,葡萄总产量627万吨,75%鲜食,15%酿酒,10%制干、制汁/醋。中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绝大部分葡萄用于鲜食。目前,国内酿酒葡萄的生产集中分布在胶东、西北、京津冀地区。已形成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主要以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形式出现,主要有北京延庆县“酒庄葡萄酒产业带”,烟台蓬莱市“葡萄观光旅游带”等,相对来讲是东部发展较好,西部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从出土文物和历史情况来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文明地带,即美索不达米亚创造出人类最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酿造出了人类第一桶葡萄酒。而中国的葡萄酒旅游于20世纪9O年代兴起,并且发展缓慢。虽然说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历史最悠久的张裕葡萄酒庄,也才是19世纪末建立的,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开始发展葡萄酒旅游更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庄没能沿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葡萄酒旅游的角度来看,缺少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而在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则多采用欧式园林景观,比如张裕。或是中西合璧式,比如云南红酒庄。在游览过程中,多是游客走马观花式地参观酒厂、酒窖、文化中心等地,然后进入到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缺少对葡萄酒文化的体验,酒厂商更注重的是销售环节。在导游的讲解方面,也一般在于介绍葡萄酒的相关常识和本酒庄的企业文化,而甚少涉及葡萄酒的历史来源和文化渊源。这使得游客的体验不够全方位,印象不深刻。国内关于葡萄酒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前景的开发,多从旅游企业的角度出发,例如树立企业形象、规划旅游线路及景区,而没有从体验经济角度展示我国葡萄酒旅游的特点与需求。目前葡萄酒旅游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散、小、弱以及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等问题,真正懂葡萄酒的专业旅游人才极度匮乏。
三、关于体验经济理论的内涵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在1998 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道具,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为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主导型经济形态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体验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体验是这一过程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这与旅游产品无形性、异质性、易逝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等特性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人们出游的动机不外乎求知、求新、求异、求乐的精神和心理体验,因此,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根据参与程度和联系类型的不同,将体验划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个部分。最好的体验处于四个领域交叉的“甜美地带”。
全新的体验不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减少客户的损失,而且是有意尝试超越客户的期望,带来惊喜的体验,创造惊喜的体验需要以满意和减少损失作为平台(谢彦君,2005)。体验经济时代,要问消费者“你记住了什么”,而不是“我们怎么做”或“你需要什么”。
从 2003 年起,国内的体验经济研究开始涉及产品设计、营销、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旅游活动的研究。例如,邹统钎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区分了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5种旅游体验。孙根年教授在体验旅游的经营与策划中,提出“动机―过程―目标”模式(见图1)。其中,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张建忠、孙根年,2012)。此外,芮田生在分析游客潜在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序,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和步骤等。
四、葡萄酒旅游开发对策
(一)强化葡萄酒旅游景区体验化开发理念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使各主体获得自身最大收益。对游客而言,要通过旅游活动感受葡萄酒文化和地方特色,以获得难忘的经历;对景区而言,要使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体验这个经济提供物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地而言,要获得文化传承、地方宣传、社区获益等综合效益的最优化。游客主要通过精神参与和身体参与来获得深度的旅游体验,在景区的体验化设计过程中,注重真实性的营造,为游客创造真实的葡萄酒酒体验氛围,物质景观形象、地方文化形象、企业形象等多个二级系统,都要与景区总体形象相符。
(二)深度挖掘本土葡萄酒文化
我国葡萄酒旅游现有发展模式多为效仿西方,并没有融入本土特色。葡萄酒文化应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法规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等。我国在历史、文化、、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异于西方国家,因而葡萄酒文化旅游也应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应在葡萄酒旅游体验活动中充分挖掘中国葡萄酒文化的魅力。
(三)大力推行葡萄酒酿造商依托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以品牌葡萄酒酿造商为核心,主要表现形式为以葡萄酒酿造商为名字的企业庄园(例如威龙甘肃沙漠绿洲有机葡萄庄园),或将展示企业文化的博物馆作为单独景区呈现。主要的目标消费者定位为高端的葡萄酒爱好者以及会议、休闲等旅游者。满足旅游者的教育、观光、娱乐等多种体验,综合该酿造商葡萄种植基地、酿造厂酿造工艺和生产线、酒庄及企业文化展示等内容。旅游项目可以有传统的葡萄种植园参观,也可以参观酿造工艺流程、自动灌装生产线、酒窖,酿造者解说工艺、家庭自酿工艺传授,葡萄酒展示与品尝等。除此,还可将地区特色住宿,地区美食体验、地区特色的户外休闲运动、葡萄酒美容产品体验(比如葡萄汁护肤SPA)、葡萄节庆融入其中。典型代表有秦皇岛朗格斯酒庄。
(四)发挥葡萄酒文化博览中心的桥梁作用
目前国内很多葡萄酒产业聚集地建立了以品牌集聚、品鉴欣赏、收藏展示、科普推广、文化交流为主题,融休闲、展览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博览中心。博览中心在产品推介、品评鉴赏、基地考察等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参展商和采购商创造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搭建了世界葡萄酒交流的平台。例如张裕葡萄酒还创新开发了馆藏事件酒、异型瓶酒类产品、小型可储酒橡木桶、不锈钢酒壶、艺术酒架、葡萄酒专业器皿、办公用具等酒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纪念特色浓郁的产品,深受顾客的喜爱和欢迎,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五)实现旅行社和葡萄酒旅游企业的有效对接
旅行社一头联系着游客资源,一头联系着旅游资源,然后通过对资源的整合、组织,起到中介作用。发挥好旅行社龙头作用,可以大大拓展旅游业集聚效应。目前,葡萄酒企业自身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旅行社的作用,而旅行社也没有太多懂葡萄酒的导游,因此衔接上出现了问题。葡萄酒企业依托自身的宣传招揽顾客,范围有限。旅行社带领游客去酒庄往往是到此一游,彰显不出葡萄酒文化自身的魅力,游客印象不深,回头率不高。旅行社是旅游产品的总装车间和推销商,在发展和繁荣旅游市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协会要积极组织旅行社实地踩线考察,集中推出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旅行社要优先开展地接招徕服务,推出风土人情之旅、美食与美酒体验之旅、品酒之旅等旅游产品,按照旅游经济规律,充分体现葡萄酒旅游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葡萄酒旅游企业要注重对旅行社导游的培训,加大培育游客对葡萄酒品牌的忠诚度。提高导游在葡萄酒基础知识、葡萄酒饮用文化、葡萄酒餐饮服务、葡萄酒的历史、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接待礼仪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五、结语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长吉图开放先导区规划纲要》,标志着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本研究以1989―2010年吉林旅游外汇收入和GDP为基础数据,采用E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构建出吉林旅游外汇收入与GDP增长贡献模型,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数据构成及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①,鉴于旅游业本身特点,遂采用1989―2010年的较完整数据,保证了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指导性。旅游外汇收入以万美元为单位,GDP以亿元为单位,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本文采用对数的形式,lnt表示吉林旅游外汇收入的对数,lngdp代表吉林GDP的对数。
本文首先通过对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然后再构建起两变量向量的自回归模型,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
三、实证分析过程
(一)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根据数据绘制时序图、一阶差分序列图和二阶差分序列图,有助于判断变量的平稳性(单整性),见图1、2、3。从图1中可以观察到lnt和lngdp在1989―2010年呈现上升趋势,在水平序列上表现出不平稳性,而在图2、图3中其一阶和二阶差分序列却显示出了一定的平稳性,说明变量可能是同阶单整平稳序列,因此对其单位根检验进一步验证。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Granger因果检验时出现虚假回归现象,采用迪基和富勒提出的增广迪基―富勒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简称ADF检验,分别检验lnt和lngdp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在根检验时都选取含常数项,滞后阶数均以AIC和SC信息准则最小确定。
单位根检验显示,两个水平序列都是非稳定序列,两个一阶差分序列也是非稳定的,而两个二阶差分序列ddlnt和ddlngdp在1%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见表1)。所以lnt和lngdp是二阶单整Ⅰ(2)序列,据单位根检验,可以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由于lnt和lngdp属于二阶单整Ⅰ(2),满足协整检验前提,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的最大特征值检验(λ―maxtest),即在变量自回归系统(VAR)中构造两个残差的矩阵,并计算矩阵的特征值,然后根据特征值构造统计量以判断协整关系的个数(见表2)。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lnt和lngdp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各检验项均通过,存在一个协整方程,极大似然值为39.90358,弹性系数为0.875346,lnt的标准差为0.04287,根据协整方程估计建立协整回归方程:表明吉林省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约0.875个百分点,充分说明边区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拉动效应。
(四)Granger因果检验
为了清晰地了解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分别选取最大滞后期为1、2、3和4,得表3。经过Granger检验得知,对于lnt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滞后阶段在1―4之间,拒绝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较大,因此接受原假设;而对于lngdp不是lnt的Granger原因原假设,滞后阶段在1―4之间的相伴概率非常小,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lngdp是lnt的Granger原因。
四、结论
通过协整分析表明,吉林省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促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约0.875个百分点,由此说明吉林省入境旅游所产生的旅游外汇收入对吉林省经济增长有非常明显的拉动效应。由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长期以来吉林省旅游外汇收入与GDP有着单向的促进作用,即吉林省GDP增长能够促进吸收旅游外汇收入。
参考文献:
①吉林省统计局.1989―2010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02―18
②国连章,赖敏辉.山东省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54―155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单位根;协整分析;ECM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关于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众多学者未能达到一致认识。Chi-Ok Oh(2005)[1]已韩国旅游业为例,对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随后又进行格兰杰检验发现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可以带来旅游消费的增长。邓淇中,罗葵(2010)[2]等在研究湖南省旅游业和其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却发现二者具有比较高的相关性,而且旅游业和其经济发展间还存在正向的反馈效应。大量学者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如余海鹏(2010)[3]等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说明江苏省入境旅游对其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样的,张晨(2009)[4]和刘迎辉(2009)[5]分别以上海市和国内旅游业为例,探讨了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步转变成为支柱性产业。据统计,2012年,山东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2915.8亿元,同比增长25.1%。据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山东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山东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ECM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山东省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数据来源与指标的选择
实证数据来源于1996至2012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历年数据。本文共选取了三个变量,用来说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国内及入境旅游收入,分别用TR和IR表示,作为自变量;经济增长仍然使用GDP这一指标,作为因变量。由于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对数据作对数变换以消除序列的震荡,从而得到新的序列LNTRLNIRLNGDP。另外,对数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各变量间所存在的异方差性,变量变化趋于线性,注意到这种改变不影响变量协整关系。
首先,使用Eviews7.0软件得到变量之间的时序图和一阶差分序列图,以得到各变量的趋势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因变量和自变量所对应的对数数值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说明山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都具有稳定增长趋势。将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以消除共同趋势影响,所得差分序列的变化情况由图2所示。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可能是平稳序列,所以,接下来进行ADF检验。
图1 时序图 图2 一阶差分时序图
2.平稳性检验
实证分析中,所选变量均为宏观变量,其时间序列都是不平稳的,存在长期趋势的特征。故通过ADF检验来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6]。LNGDPLNTRLNIIRDLNGDPDLNTRDLNIR的ADP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的ADF检验结果均采用EVIEWS7.0计算得出。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C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T表示时间趋势项,L表示滞后的阶数。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统计量的值均比临界值大,因此接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三个对数序列均是非平稳序列。接着对三个对数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发现5%显著性水平下,DLNGDPDLNTRDLNIR的值均小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LNGDPLNTRLNIR是I(1)单整序列。
3.协整分析
根据ADF检验结果得知LNGDPLNTRLNIR均属于一阶单整变量,即变量间是平稳线性组合的关系,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文中使用EG检验法,这种检验方法就是建立在两个变量为同阶梯单整基础上[7]。
第一步,用OLS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方程:
LNGDP=5.026619+0.635036*LNTR+0.097084*LNIR
T (11.18311) (2.981908) (0.385369)
R2=0.988341 DW=0.945185
回归结果可知,LNGDP和LNTRLNIR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每1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就增加0.635个百分点,而入境旅游收入就会增加0.097个百分点。
第二步,对上式的残差项作单位根检验。若残差不存在单位根,就说明所得回归方程是变量间的协整方程,反之则不是。在ADF检验中,不包含截距项和趋势项,滞后期确定为0,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单位根检验
注:C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T表示时间趋势项,L表示滞后的阶数。
根据残差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记为I(0)。则LNGDPLNTR和LNI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三者间的ECM模型。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已说明LNGDPLNTR和LNIR存在协整关系。然而在短期中,三者间可能会偏离均衡情况,因此可以构建包含误差修正项在内的ECM来研究短期的情况。这里的误差修正项为平稳的残差序列,由于DLNT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去掉此序列,重新回归,结果显示如下:
DLNGDP=0.004528+0.650158*DLNGDP(-1)+0.123103*DLNTR-0.304404*ECM(-1)
R2=0.568679 DW=2.017979
其中,ECM= LNGDP-5.026619-0.635036*LNTR-0.097084*LNIR
根据回归结果发现,误差修正系数为-0.304404,符合误差反向修正机制,系统对非均衡误差修正速度即为0.3044。因此,当经济增长偏离均衡状态时,该经济系统将以此偏离的0.3044倍的强度在下一期朝着均衡点调整。综述可知短期国内旅游收入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同样具有促进作用。TR每增加1%时,GDP则同方向变化0.12%。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从实证结果知,LNGDP和LNTRLNIR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每1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就增加0.635个百分点,而入境旅游收入就会增加0.09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入境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能够通过产业关联带动、提高就业、增加外汇等方面,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山东国内旅游收入变化1个百分点,引起本地区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2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山东省IR的增加对GDP影响不大,这是由于入境旅游在山东整体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还较小的原因造成的。另外,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具有时滞性,因此,在短期内很难看到其作用显现。综上得山东省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为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依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政策的长期性,从而保证旅游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够稳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Chi-Ok Oh.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Korean economy[J].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9-44.
[2]邓淇中,罗葵,韩姣姣.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报,2010(5):105-107.
[3]余海鹏,等.江苏省入境旅游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0(6):152-154.
[4]张晨.上海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3):53-56.
[5]刘迎辉,等.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J].经济纵横,2009(14):11-12.
[6]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 秦皇岛 旅游动机
一、研究背景
对旅游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Dann[1]提出了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推”是推动旅游者出游的原因,例如逃离日常琐碎、放松、休闲等。“拉”是指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例如阳光、海滩、名胜古迹等。国内学者从推-拉理论出发分别针对杭州、[2]南京、[3]上海[4]等城市的入境游客旅游动机进行了研究。而对海滨旅游胜地的入境旅游者动机研究较少。秦皇岛是中国最早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河北省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战略中的两个国际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吸引入境游客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尤其在吸引俄罗斯客源市场方面做了许多的宣传促销,使俄罗斯成为了秦皇岛市入境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国市场。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2016年4~5月,研究人员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了最终问卷。问卷由17道题组成的旅游动机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答案如下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
(二)数据搜集
2016年6~8月间,调查人员在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选取方便样本,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96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达到了94.6%,被调查游客全部来自俄罗斯。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只汇报部分结果。
三、结果与讨论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三个推力因子中“放松/身体”动机的均值最高(M=4.27),标准差最低(SD=.97)。说明“放松/身体”动机是俄罗斯游客来秦皇岛最主要的动机。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三个因子上的平均分都高于男性,但在其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5),通常认为女性较男性情感更为丰富,因此在旅游中的感受力更强,但是旅游动机的性别差异却不显著。
不同学历背景游客在各个动机因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均花费在301~600美元之间的游客与人均花费在901美元以上的游客在“放松/身体”和“地位/知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花费在301~600美元游客的两项动机更强。人均花费在301~600美元之间的游客在各个动机因子的均值都是最高的,说明该消费群体具备很强的来秦旅游动机,考虑到该消费群体占来俄罗斯游客的比例最大(43%)是秦皇岛入境旅游需要重点吸引的游客群体,今后秦市旅游仍需重点推介人均花费在该范围内的旅游产品。
四、对策分析
(一)围绕旅游动机,明确宣传重点
在向俄罗斯市场进行推介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来秦旅游能够让游客充分的放松、在享受好天气的同时可以帮助游客调整心态,恢复精力达到身心的平衡。此外还应在向俄罗斯游客宣传时应突出来秦费用合理、交通方便,沙软潮平,和当地的特色美食等优势,从而充分调动俄罗斯游客的出游欲望。同时将秦皇岛的长城和海滨作为共同亮点,不仅强调秦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要体现出以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来满足异国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瞄准北京市场,加强京秦旅游联动
本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游客的来秦数量非常少。这一方面为肯定秦市在吸引俄罗斯游客的有效性方面提供了实证支持,但是也说明了秦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其知名度的局限性。即仅能够吸引大量俄罗斯游客,而其他国家游客对秦市认知度较低。通过多方了解我们发现来秦皇岛的俄罗斯游客同时去其他城市的并不多。这一方面说明秦皇岛在争取俄罗斯客源方面的营销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秦皇岛在争取游览北京的外国游客方面还比较欠缺。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根据北京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1~11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391.2万人次,美、日、韩为三大主要客源国。而同期秦皇岛在2015年期接待海外游客27.6万人次。对此我们认为要想进一步提升秦皇岛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国家的游客来秦旅游就需要发挥秦皇岛与北京旅游市场之间的联动作用。王永明等[5]对北京入境旅游流的空间扩散特征的研究发现秦皇岛属于吸引北京入境旅游流的三级扩散强度城市,扩散强度指数在1%~5%之间,其吸引力低于与之有相似旅游资源的大连(5%~8%)。此外秦皇岛处在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路径的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条扩散线路上。在前一线路中秦皇岛只是作为一个备择城市出现,与大连形成竞争。而在另外一条线路上秦皇岛虽然是该线路的必经地,但是并没有作为目的地被囊括其中,可见秦皇岛在吸引来北京的入境游客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两条线路占北京入境游客总量的7.86%,按照北京市2015年入境游客统计数字计算,约合30.75万多人次,虽然与上海、西安等一级旅游扩散城市的吸引力相差较大,但是其绝对值对于秦皇岛市的入境旅游市场来说却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而且与目前来秦皇岛市的俄罗斯客源不同,北京入境游客的客源国更加多样化,这对于进一步拓展秦皇岛市的国际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认为秦皇岛应该瞄准北京这个重要的“二手客源市场”发挥距离北京仅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惠良虹单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孙盛楠单位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张馨月单位为秦皇岛技师学院)
[作者简介:惠良虹(1982―),女,河北秦皇岛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孙盛楠(1981―),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助教。张馨月(1982―),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技师学院讲师。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秦皇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编号:201605108)成果。]
参考文献
[1] Dann,G.M.S . Anomie,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4):184-194.
[2]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休闲类城市入境旅游推力-拉力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软科学,2010,125(5):46-59.
[3] 郑长海,马耀峰,王冠孝,张佑印.古都城市入境旅游推-拉因素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751-753.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
历程与总体特征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历程概述
1.旅游经济格局的起源
现代旅游的出现是整个旅游经济格局演进的起点,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P18~19)随着近代产业革命的产生,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进一步为现代旅游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技术、经济与产业等条件。在技术上,动力轮船、火车、汽车以及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大规模的远距离旅行成为可能;在经济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为旅游需求日趋扩大创造了条件;在产业上,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专业性旅游服务运营商诞生并开始发展,使现代旅游的经济性和产业化趋势逐渐凸显。从历史的时空维度看,世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起点会因产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旅游经济格局从起源就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
2.旅游经济格局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之后,全球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旅游经济格局也在动态调整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其中,欧洲和美洲地区在整个旅游经济格局中占据了最大份额。1950年,两大洲的国际旅游收入占全世界的95%以上,而非洲、亚太和中东地区的总额不足5%。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格局虽然始终在此消彼长地动态调整,但欧洲与美洲地区的优势地位始终没有根本改变。2000年,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仍占据全世界75%以上。Robinson研究欧洲旅游时认为,相对份额的降低不过是因为地球的另一半区域在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欧洲地区相对份额在降低的同时,旅游收入绝对量仍然在快速倍增。[8]
(二)旅游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1.旅游经济格局的经济相关性
在宏观区域格局上,以旅游经济的全球份额和GDP的全球份额作为观察指标,亚太地区与欧美地区(1960~2008)的发展趋势证明旅游与经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征。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在经济发展总量以及国际旅游收入总和两方面均占全球份额9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GDP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过去的近50年内,亚太地区的GDP占全球份额从14%增长到28%,同期国际旅游收份额也从3%上升到22%;欧美地区的GDP占全球份额则从83%降低到65%,同期国际旅游收入份额也从93%降低到76%(图1)。在这一历史时期,亚太地区的日本、“四小龙”以及随后中国大陆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在两大板块之间出现一定调整,这与旅游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有着显著的同步性。
2.旅游经济格局的阶段波动性
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增长和波动的交替而实现的,旅游经济格局也同步出现波动,其中宏观经济的波动所施加的影响最为直接。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二战后1980~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结束了1975~1980年世界旅游业收入高达21.2%的年均增长的黄金时期。世界旅游收入从1981年起连续3年分别仅剩1.5%、-3.52%和0.58%。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旅游收入增长表现乏力,到1998年并一度达到-0.75%的阶段最低点。旅游经济的波动在世界各区域的表现不尽相同,也引起了格局的短期变动。旅游经济格局在波动与平稳的交替发展中表现出其与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密切关联性,这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经济格局在国家层面的时间截面分布特征提供了切入点。
二、旅游经济格局的时间
截面分布研究方法
旅游经济格局在国家层面的相关研究目前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国情差异非常悬殊,传统采用的计量等研究方法难以得出显著的结论。为了实现对全世界各国的旅游经济水平进行综合比较,本文另辟蹊径采取经济截面统计比较方法。该方法源于20世纪中期前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经济发展的跨国比较研究。他在1971年完成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书中分析了57个国家1950~1965年的5个经济截面,且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小把国家分成若干组,计算每组国家某个经济指标的数值,分析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9](P127)本研究借鉴这一基本研究范式,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对可能影响世界旅游经济格局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国家分组,设计旅游经济指标并观察其变化趋势,实现旅游经济格局的多维截面比较。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多维度的国家分组
旅游经济格局是受各国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结果,因此对国家分组采取多维度的分组研究视角。根据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历程和特征,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采用的分组维度包括: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三次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密度。根据不同维度情况,可选择采取两种分组方式:一是将截面国家根据国家数量进行相对均衡地划分成5组(研究中发现由于国家之间差异大,分组过多或过少所得到的分布结果趋势不显著),并综合考虑分界点;二是以分组维度的全世界平均值为分界线,将高于或低于均值的国家视数量情况进一步划分。两种划分方式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非常明显的差异,故本文分析采用第一种方式。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的设计
本研究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各年出版的《UNWTOWorldTourism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数据可获取的前提下,本研究设计了三类观察指标:旅游经济规模类指标、旅游经济效益类指标以及旅游经济贸易顺差类指标。其中,旅游经济规模类指标反映各组国家收入和接待规模的均值,包括国际旅行收入均值、国际游客人次均值;旅游经济效益类指标与各国人口有关,反映人均创造旅游收入和人均接待游客人次的水平,包括:国际旅行收入密度、国际旅行人次密度;旅游经济的贸易顺差类指标反映各组国家获得贸易顺差的可能性以及顺逆差总和的净额均值水平,包括国际旅游顺差率、旅游顺差净额均值。
(三)变量“特征值”计算以及与分组维度的变化关系
计算并观察比较特征值结果与各分组维度的变化关系是研究的直接目的。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旅游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旅游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等方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Yij=∑yij/n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旅游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旅游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旅游经济格局的国家分布结果
(一)以国家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分组
以国家人均GDP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根据2007年人均GDP(PPP)的基本排序,以2000、5000、10000、30000分界点分为5组,每组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特征:
1.旅游经济规模及人均效益都与国家富裕程度高度相关
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表明,前6项指标都与人均GDP的增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从规模指标上看(1~4项),5个国家组的国际旅行收入份额与游客人次份额不但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而梯度上升,且差距悬殊。其中最贫困国家组的两项指标份额仅为1%左右,最富裕国家组的份额指标则均超过50%,这表明全球旅游经济的格局分布极不均衡。从效益指标上看(5~6项),以当地人口数量为基础计算人均创造国际旅行收入和游客人次进行评价,5个分组国家的效益水平同样出现依次倍增的趋势。可见,国家越富裕,旅游经济不论从收入还是接待量上获得更大发展规模以及更高效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旅游经济的顺差额与顺差率随国家富裕程度呈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趋势
将5组国家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顺差率和顺差净额均值(7~8项)按国家富裕程度排列,所得到的均是先增后降的“倒U”型分布(图2)。从顺差率来看,各分组国家之中都有一半以上能够在旅游国际贸易中获得顺差,但最富裕的国家组和最贫困的国家组获得顺差的可能性最低,中等富裕程度的国家反而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中获得更多的顺差机会。从顺差净额均值来看,其分布趋势亦然,且最富裕国家组呈现唯一整组逆差情况。这一特征的发现与过去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的局部现象不谋而合,如杨森林研究欧盟旅游业的政策基础和目标时就曾指出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在22000美元以上富裕国家诸如德国、瑞典、法国、荷兰、奥地利、丹麦等11国,只有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3个属于国际旅游盈余国;而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爱尔兰这4个人均GDP只有10000美元左右相对弱势的欧盟国家,恰恰在旅游收支上全是盈余国,其中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3国的国际旅游收入是欧盟平均收入的2倍。[10]这一特征规律对于中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制定出入境旅游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二)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分组
以各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标准的分组是为了分析各国产业演进水平与旅游经济格局之间的特征关系。根据2007年世界各国农业占GDP的比重排序,将20%、11%、7%、3%作为分界点将所有数据齐全的国家分为5组,每组国家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2所示。通过分组,反映出旅游经济格局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关系特征如下:
1.旅游经济的人均效益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
向相关
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旅游经济的人均效益随着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降低而呈现梯度增高的趋势,具有反向相关关系。从效益指标上看(11~12项),当地居民不论是人均创造国际旅行收入还是国际旅行人次的密度上,数额变化明显,且两极差距较大。在国际旅行收入密度上,农业增加值比重最低的国家组是最高组的27倍,接待人次密度也达近9倍。收入倍数大于人次倍数也证明旅游者在工业与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旅游人均消费量也更大。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经济的规模指标(9~10项)虽然发展趋势与效益指标总体一致,但第三组国家的计算值存在波动,第二、四组的差别也不大,表明当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降低到3%的区间内时旅游经济规模的变化并不明显,其原因有待进步一研究。
2.国际旅游顺差额随着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降
低呈“倒U型”分布
将五组国家的国际旅游顺差额(14项)按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列,与上一分组一样呈现“倒U型”分布。其中,第三组国家农业增加值比重为7%~11%时,该组国家的国际旅游顺差额均值最高,达17.33亿美元;而农业增加值比重最高与最低的两个国家组其顺差额均较低,农业比重低于3%的国家组是唯一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组,顺差额均值为-5.57亿美元。此外,国际旅游顺差率指标(13项)的分布也近似倒U型,但同样在第三组国家计算值上出现了波动。
(三)以国家人口规模分组
以国家人口规模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由于各国人口的绝对值水平差异较大,根据2007年全世界各国人口的排序综合权衡后以300万、1000万、3000万、1亿分界点分为5组,每组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3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国家人口规模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关系特征:
1.旅游经济规模与国家人口规模呈正相关
按人口规模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旅游经济规模的分布与国家人口规模呈较高程度的正相关。从规模指标上看(15~16项),国际旅游收入水平以及国际游客人次在各分组的水平差距很大。其中,15与16两项指标在1亿人口以上组别(10个国家)是300万以下人口组别(47个国家)的24倍和18倍。由此可见各国旅游经济的规模受到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有其必然性。
2.旅游经济人均效益随国家人口规模增加而递减从人均效益指标上看(17~18项),旅游经济呈现出国家人口越少,人均旅游效益越高的基本趋势。虽然第三组与第四组的数值存在小幅波动,但其整体变化趋势依然非常明显,其中人口规模最低组在17与18两项指标上都是人口规模最高组的29倍。
此外,从国际旅游顺差率与顺差额均值指标上看(19~20项),虽然其变化趋势不如其他分组表现更具有明显的趋势,但从分组数据上可见人口小国比人口大国更容易获得旅游服务贸易顺差。
(四)以国家人口密度分组
以国家人口密度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人口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人口密度指标综合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因素的特征,它能够解释不同国家人口水平相当,但国土面积差距迥异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以20、50、100、200和200以上(人·平方公里)为分段点,将所有数据齐全的国家分为5组,如表4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国家人口密度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关系特征:
1.旅游经济的产出效益与人口密度成高度正相关
根据国家人口密度将国家分组后呈现出人口越密集旅游经济的人均产出效益越好的特征。旅游经济的效益指标(23~24项)在旅游人均创造旅游收入和人均接待旅游人次上,均随着人口密度的递增表现出梯度递增的特征,并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世界上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国家组(超过200人·平方公里)在23与24两项指标上分别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度最低的国家组(低于20人·平方公里)的4倍和3倍。这一特征对于旅游经济的规划空间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2.国际旅游顺差率与顺差额均值呈现“倒U型”分布
按人口密度进行国家分组后,国际旅游贸易顺差率及顺差净额均值的分布随着人口密度的变化再次呈现显著的“倒U型”。从指标上看(25~26项),当人口密度不足20人/平方公里时,顺差国家仅占该组国家的32%,且旅游贸易顺差净额均值为负值,国家旅游业支出大于收入;而当人口密度上升至50~100人·平方公里时,则有近9成的国家都获得了国际旅游贸易顺差,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净额均值也达到峰值;但随着人口密度的进一步上升,顺差率逐渐回落,旅游业在人口高密度国家再次变成花费外汇的产业。这一特征有利于认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或城市,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的现象。
四、旅游经济格局的特征与规律及其
对中国政策制定的启示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特征与规律
1.旅游经济格局具有非均衡性特征
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严重非均衡性,这也是旅游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数量统计表明,旅游经济发达国家与旅游经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最高相差达到数十倍之多。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旅游经济的各种指标与国家的富裕程度、三次产业演进水平、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均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当区域之间上述影响因素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旅游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业长期发展的主要特征。非均衡性格局也将使旅游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固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挑战。
2.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顺差趋势的“倒U型”特征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顺差的分布趋势出现“倒U型”特征,是本研究的特殊发现,它证明随着国家富裕程度、三次产业演进以及区域人口密度的由低向高发展,各国旅游经济出现顺差的可能性将依次表现出“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过程。这为理论上深入解释不同国家在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上的入境旅游收入与出境旅游收入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参照结构。同时这也表明一种趋势的客观存在,即旅游经济将随着自身产业相对实力的不断提升,由创汇产业转变成消耗外汇产业的可能性也将会大大提升。
3.旅游经济格局分析中的其他特征
作为一种分析旅游经济格局的探索,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相关观察指标还初步发现了其他的一些相关特征。其一,旅游经济指标与国家富裕程度以及产业演进的高度相关性,使旅游经济水平与社会经济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关系更为明确。这也为旅游经济在遭受意外波动之后总能够及时回归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其二,旅游经济规模评价指标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这意味着人口小国与人口大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具有客观的差异性。任何一个人口水平相对稳定的国家,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在理论上应该是可预知的。其三,旅游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这表明一般情况下旅游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将存在这样的特征:在“地少人稠”的国家或城镇显著优于“地广人稀”的国家或乡村。
(二)中国旅游政策调整的启示
本文对旅游经济格局的研究既是对旅游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探索,也是对传统认知的反思。在中国旅游产业地位空前提升的今天,笔者基于本文研究对中国旅游政策制定的方向提出建议。
1.中国旅游政策应具有明确的区域性特征
旅游经济格局的非均衡发展将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一直存在,与之相应的中国旅游经济格局也将可预见地继续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应得到旅游政策决策者正视并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因此,中国旅游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在尊重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按照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富裕程度的差异,采取区域差别化的政策导向,形成大区域政策引导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发展格局,并避免将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简单理解为旅游经济平均主义的发展倾向。最终,使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能够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实施更具针对性和效率的管理制度、投入力度及优惠措施等政策。
2.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确立应该与经济现代化目标相协调
中国不同区域在确立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时应该与区域经济现代化发展目标基本匹配,避免产业定位盲目跟风,或不顾实际地过度夸大单一产业作用。旅游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与阶段性,旅游经济的规模与效益的发展趋势与国家富裕程度以及产业演进水平的高度相关性,要求政府的政策制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应该协调好旅游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关系。过度注重单一旅游产业发展而忽视与区域经济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未必是加快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率。例如中国一些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桂林市),从过去“发展旅游、保护环境、限制工业”到当前“发展旅游,拓展新区,强化工业”的政府决策转变的历程,有力地诠释了协调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根本出路。此外,当前中国酒店行业出现因政府原因引起的高星级酒店遍地开花,出现产能过剩与恶性低效益竞争的困境,也同样是中国在确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时应该反思之处。[11]
3.中国旅游经济所处阶段尚不适宜大力鼓励出境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