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审美价值范文

艺术审美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审美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审美价值

篇1

艺术价值既具有审美价值的一般性涵义,又有其特定的涵义。艺术价值一般包括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认识价值、教育价值、道德价值、娱乐价值等,是以审美价值为主体的多种价值的综合体,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从广义讲,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于艺术活动之中,而且是诸多社会实践活动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狭义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是艺术创造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是指在艺术的创造和交流过程中,艺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创造过程的实现,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具有强烈的美感特性和社会性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客观属性。在艺术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可以创造审美价值,它体现于人类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掌握世界、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想追求。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会在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中渗透进审美的因素,创造更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只有艺术活动,才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

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同于其经济价值,但与经济价值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艺术活动应当也必须生成其经济价值。艺术的经济价值首先是维系其艺术再生产的需要。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收入,就不能维持艺术活动的持续生产,而推进艺术活动持续运行的经济动力,最主要的应当来源于艺术生产自身。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艺术活动居于整体文化产业的核心的地位,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与艺术相关的其它大部分文化产业类型的活动,均具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成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具有了主体性地位,其间,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代,艺术活动不仅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人们又看到,由于艺术的经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艺术的经济价值所具有的负面作用也愈加体现出来。它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时又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逐渐放弃了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感,一味追求其经济利益,致使艺术出现一系列堕落的趋向, 诸如艺术的过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现象均有所泛滥。因此,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理想而一味追求其经济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

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不同于理性的认知与教育价值。过分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走向偏颇、失去艺术特质及其审美魅力。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在较长的时期里过分强调艺术的上述价值和作用,致使艺术一度成为某种政治理念或政治路线的附庸与传声筒,失去了作为艺术的基本的审美特性,以及娱乐和经济的特性,同时也就失去了对于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大众消费及其艺术活动的衰落自然就是难免的,而其努力追求的认知与教育价值也就微乎其微。无独有偶,20世纪以来西方乃至我国近年来一些自诩为前卫和先锋的现代的艺术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他们将其作品自称为探索性与实验性艺术,但究其实质,一方面失去了基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又赋予其艰涩的、只有他们个人方能阐释的理念,因而在失去大众的同时,也就同时失去了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其一味强调的理念也就变得比较可笑,认知价值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艺术的各种价值均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联系为一体,离开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其它价值的实现是不现实的。换言之, 艺术只有在实现其基本的审美价值时,其经济价值或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才能同时实现。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经济价值,就会导致艺术的低俗化,甚至堕落,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众精神素质的损害,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对于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脱离大众审美需求,走向衰微与凋敝。

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之一,它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有的能力, 只有人类才能具有审美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美。正是在人类的长期的发展与繁衍中,人们创造了艺术,同时也创造和丰富了人类的审美意识。而当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理论家在否认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创造之时,他们实际上也就同时否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人类的审美理想,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应当包括人们的审美创造意识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人的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展,人的更多生活领域的审美实现等等。在这一理想不断确立和趋于实现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锻造和冶炼自身,而在其间,对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品位的不断提升,正是实现审美理想的主要途径。

人类的审美理想体现了人类各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一,进取性。它始终具有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特性,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履;其二,进步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在其主体上始终表达着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其相应的美的艺术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创造性。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具有不可重复的不断创新的基本特性,正是在其动态和历史的创造过程中,人类持续地提升着自身的创造能力;其四,愉悦性。艺术的美感创造无论是在其形式还是在其内涵上,均体现出令人愉悦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性之一。以上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人类的审美理想应当属于人类的本体属性以及人的本质追求的范畴。

在新的世纪,人们看到,艺术世界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景。比如,纯粹艺术与各种实用艺术的并存。可以说,更多人类文化的和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了艺术的和审美的特质,这正是人类审美意识不断深化的体现;优美的和各种不同范畴的艺术美形式同在,这也充分展示出人类审美创造意识与艺术精神的丰富及深化。

而与其同时,艺术活动也出现一些不和谐音,比如:有的非艺术的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假艺术之名招摇过市,特别是一些根本不具备人的美感需求和艺术特质的所谓“艺术”也要冠以艺术的名义显示自己的存在;一些以表现丑陋为主要目标的艺术样式多了起来,在个别领域或地区甚至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人们承认,在一些艺术美范畴中,例如悲剧、崇高、滑稽等,均有丑的艺术因素的出现,这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必要,而且也是对与艺术美领域及其表现力的丰富与扩充。即使是在有的以表现丑为主旨的艺术作品中,人们也可看到,其间潜隐着对于丑的贬斥与否定,而并非只是对于丑的津津乐道的欣赏。只有极少数艺术品浸满了对于丑的事物貌似客观的表现与激赏,这当然应属于艺术的逆流。事实上,当他们对于艺术的和社会审美活动的意义生发怀疑乃至予以颠覆的同时,他们也就颠覆了属于人类的进步的价值观及其生存理想。

美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实质上,它在创造与表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是从事艺术审美实践的人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价值关系。人们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劳动,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外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有发现与创造美的素质,即能够从客体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中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质素,并能够予以创造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不仅人的感受美、创造美的器官的成熟和审美心理基础的奠定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实质就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态中,艺术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审美价值所独具的特色在于,它既是形象性的,也是超象性的;既是精神和情感的,也是物质和实践的;既是功利的,也是超功利的;既是主观意识的,也是客观的和社会的。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上述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创造,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艺术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均与“美”的创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崇高、壮美、悲、喜、滑稽、丑等审美范畴的创造,均能充分体现其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主体对于形象、典型和意境的营造,则是实现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目标;艺术家对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和形象性表现,更是较深层次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在当代,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对许多课题的感悟与思考,均上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对社会与公众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在艺术及其审美领域内部,更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追求。自20 世纪以来,属于社会艺术活动的领域及其方式在不断拓展,审美的和艺术的类型也在扩充,这正是艺术活动持续发展和艺术审美价值不断提升的表现。 由于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以及人们理念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化,促使艺术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同时也出现一些混沌与迷乱。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人们当会基于审美理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于以往世纪艺术历程的冷静思索,逐步予以厘清,更加坚信人类审美与艺术活动光明的发展趋向和前景。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宗旨。艺术的全部价值,均是艺术主客体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主体创造的结果;艺术审美价值的生成,更是主体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以富有审美意味的形式建构出不同样式的作品,并通过形象、意境和典型等凝结了人类和世界上具有普遍审美意义的精神质素,其间所充盈的精神性价值即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创造审美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活动本身,而且在于以此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提高人的精神品格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体现。主体在创作中,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理想模式渗入其间,使之在创作过程中成为规范总体作品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为作品导航,同时又在作品的最终形式中得到体现。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审美理想有着特定的时代和民族的特征,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积极的、进取的人生目标的追求,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总是相通的。高尚的审美理想必然导向作品的高雅,低劣的审美情趣势必导向作品的低俗。凡是得以传世的艺术作品,大都在某个方面凸现了主体对于人生或世界某个方面的审美追求,昭示着具有一定社会、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

篇2

摘要 掌握美的法则,以欣赏一切事物的美,并按照美的原则创造艺术的美,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众多研究的中心任务。由此,从美学角度去研究艺术体操的审美价值,从而探讨艺术体操美的内涵组成就具有了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艺术体操的美学构成、审美规律等角度,对其美学价值进行一些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艺术体操 审美价值 节奏美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体操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加注意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从艺术体操的各方面来探求美。美国著名的舞蹈家邓肯认为,艺术体操的动作应该是自然的,所有动作都应从自然的跑和跳跃等动作中派生出来。她的舞蹈在许多方面与现代艺术体操相似,既锻炼身体更充分体现了动人的美感。

艺术体操动作内容丰富,变化繁多,动作要求规范化,艺术风格要国际化和民族化,既要遵守国际认同的发展方向,吸取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等舞蹈动作,还要吸取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进行动作编排,创造出既有中华民族风格又符合规定要求的新的艺术体操体系。

艺术体操是以艺术性为主要特征,以自然性身体动作基础的有节律运动,是在音乐伴奏下,由人体动作姿态、器械动作、音乐的伴奏以及服装色彩等综合而成的,是不能为其它艺术所代替的美。那缓急交错的节奏美、跌宕起伏的布局美、优雅动人的姿态美、器械与人交融一体的和谐美,让人领悟到了艺术体操的观赏性和优美性。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艺术体操运动,直接作用于人感官,激起人们的兴奋、惊异等强烈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艺术体操的艺术性不同于其它类型,它是在体操的基础上,追求人体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自然创造力,一旦失去了技术美便失去了生命力,艺术体操通过表现连贯、流畅的合乎人体自然韵律的舒展动作充分展示优美的动态形象,以达到较多的艺术效果。艺术体操展现女性美,传达燃烧的激情及情感的波动。

我们知道,艺术体操的动作是在自然动作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动作为主,创造组合出一套新鲜的、完整的、自然的动作,形成一种具有自然性的美和美感。构成艺术体操美的自然属性,是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而非人工的动作。从本质上看,自然动作来源于放松,而放松是指人体动作在紧张之后有节奏的松弛,这种自然的收缩与放松的交替动作,给人以轻松感,表现出艺术体操所特有的自然、流畅、弹性、波浪起伏、节奏上升之美。

艺术体操自然的美,还体现了人体线条柔和清晰、柔韧结合的特有之美。当然,艺术体操不是动作简单的连接,也不是难度动作的组合,而是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巧妙地把技术动作、音乐节奏及人的风格有机和谐地组织起来,把各种美的因素融合为一体。艺术体操以高难的技巧、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旋律、协调的色彩、感人的艺术形象,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创造出完美而鲜明的意境,产生出强烈的审美力量,令人心驰神往。如果忽视了任何一个局部,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太差、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就会影响整体效应,所以在艺术体操中绝不能把技巧、舞蹈、造型、音乐等看成是独立的、个别的,而应该严格地按照每一局部的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民族风格之中,浑然成为一个整体。这方可产生韵味十足、风格突出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体操是以节奏为中心,以自然性动作为基础的有节奏运动。节奏就是动力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的分配,用最省的力量完成较难的动作。紧张与放松是节奏的根本原则,摆动、弹性和波浪性动作是节奏运动的最基本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必须合理调节各肌肉群紧张与放松的关系,才能控制好肌肉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用力程度,才能使动作自然、流畅,富有韵味。艺术体操所要求的身体动作不是自然形态或生理形态的动作,而是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美化的极富表现力的动作,这种身体动作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并且受时间、空间、方向和速度的影响。

静态是指表演过程中动作之间相对静止和短暂过渡时的姿态和造型,它有高低曲直之分,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这些姿态或造型的交互展现,塑造出千姿万态、栩栩如生的独具魅力的造型。动态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的肢体在空间完成动作时所构成的瞬间形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造型,动态有快慢、轻重、刚柔之分,亦有大小、伸缩和起伏之别。艺术体操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动作美,这种美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运动表现出来的,是美的最基本形式。

艺术体操之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内蕴美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层次。所谓内蕴美并不单指传统观念中的思想内容,虽然它也有包含美的思想或高尚的理性要素,但是把形式表现内容加以简单化理解,容易导致在艺术体操创编过程中将主旋律先行固定,或把一些极为平庸的动作程式化。如果一味地模仿而缺乏创意,就不能展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人风格,而且也产生不出符合民族特点、中西结合的精品。“蕴”指的是蕴藏、渗透、分布于整套动作结构和布局的全部精神质素。

艺术体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杂技中的精华技艺于一体的体操分支项目。从广义上讲,它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是完美的艺术化的体育,是人类把女性美的表现推向顶峰,把美好的思想感情通过女性独特的身体运动表达出来,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高雅的艺术化体育运动,是美的综合艺术。比如体型美,我们知道体型是指与身体结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和个性特征有关联的个体类型。体型美主要看全身各部分的比例是否匀称、协调、均衡、和谐,整个身体以及主要肌肉群是否具有曲线。我们通过身高、体重、胸围、坐高指数来证明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体型特点以及发育情况。艺术体操的运动员的选材与其它项目不同,要求体型修长、匀称而富有曲线美,且五官端庄秀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艺术体操通过身体的语言表达健康向上、自然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以形动人、以情感的健康和尊严之美。它不但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能塑造、修正体型。通过艺术体操的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器官的发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仪表修养。

而且,艺术体操是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韵律动作为基础的运动项目,因此,音乐的节奏和风格特点必须与编排动作相互一致,完美结合,才能使之富有感染力及完美性。在音乐的选择上必须慎重,既要考虑运动员的身材及神经类型、心理特点,又要考虑整套动作的难度与音乐特点、民族风格等,所以选择音乐也是很有讲究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激发运动员兴趣与影响情绪的兴奋剂,是成功的基础。如果运动员是小巧、灵敏、弹跳力好、力量型的,可选择欢快、活泼、中快速的音乐;如果运动员身材修长,柔韧性好,可选择优美、流畅、缓慢、起伏较大的中速乐曲。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连续不断的、优美富有节奏的身体运动,它能充分展现女性独特的魅力和形态美,形象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意志,更好地发展女性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形成健美体型,对于提高音乐素养、进行美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套动作的编排,不仅需要考虑难度本身的节奏变化,还必须同时考虑所使用的音乐的节奏变化,才能更加完美地利用运动员的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的不同节奏变化充分体现音乐,使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加符合艺术体操的规则中的规定。

艺术体操的音乐是以艺术体操内在特征为依据,表达一种属于美学范畴的内容情感,有激情、优美与和谐等。艺术体操中的身体动作被人们称作是一种造型艺术,这种造型艺术存在于人们的视觉空间,这种空间却是有形而无声的,而音乐作为一种成熟的独立的艺术形象,是有声而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听觉空间,将音乐艺术中的“声”引进到艺术体操的“形”中,使单纯用一种感官感知的体操成为了运用两种感官复合感知的艺术体操。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共同点都是在伴随着时间展开、消逝、转瞬变化中,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逐渐地、不间断地展现出来,两者结合则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还能留下美妙的乐曲,将艺术体操空间艺术通过跳动的音符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是充分展现其韵律美和节奏感的主要手段。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与人体的各种动作的协调结合,不仅能激发运动员的活力和兴趣,还能赋予艺术体操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艺术体操的美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它反映了艺术体操的产生、变化、发展、更新的全过程。它的基本点是主体创造者和客体美的有机统一,集自然美、节奏美、动作美与技术美于一身。而艺术体操的动作美、技术美是艺术体操运动的核心问题,艺术体操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动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动作和技术构成了艺术体操美的基本内容,艺术体操如果失去了动作、技巧,缺少表达感情的艺术体操美的形式和手段,就等于没有艺术体操艺术。只有掌握了表达感情美的形式和手段,并准确地表达了艺术体操中所具有的美的内容那才是美的。人们在评论一套艺术体操动作水平高低时,主要在于动作的美感度、技术的美感度、所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动作技术的难易度等。

人作为整体的创造者,其审美意识的能动性、创新性,就是通过创造动作美、技术美表现出来的。艺术体操动作美是由各种跳跃、转体、波浪、翻滚等特有动作组成的。运动员利用这些自然动作,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新鲜动作,优美的波浪、轻飘的大跳、快速的转体、配合默契的抛接构成了动作的和谐。如艺术体操的各种高难度跳步,动作应做到轻松、流畅,不费力气,如一片云、一片纱、一片羽毛,轻盈潇洒,给人一种艺术美感。艺术体操的节奏使人的动力在时间、空间上得到最合理的分配,用适当的力量完成复杂的动作,让节奏感在紧张和松弛的合理交替中完成,要掌握松弛适度的技术,把握韵律的尺度,防止动作因过分紧张用力而造成僵硬现象,使节奏的摆动、波浪和弹性具有韵律美。艺术体操的技术美,在于动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多样化。艺术体操的创编者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动作,到生活中捕捉新鲜的东西,并要善于观察分析生活,才能创造出生动的、具体的、美的艺术体操动作语言来。

另外就是艺术体操的色彩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色彩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艺术体操服的色彩协调美将感染观众和裁判员,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注意处理好冷色和暖色、华丽色和朴素色等之间的关系,始终要考虑明度关系是艺术体操服的配色特点。明度的对比关系是艺术体操服色彩中最先考虑的要素,明度可形成多种调子,主要由对比产生层次感与空间感,给人以视觉感,是服装配色中表现最强的因素,更是色彩清晰度的关键。

艺术体操美体现在心与行的结合之中,这是艺术体操美内涵的本质所在,是艺术体操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体操美是通过创编者、运动员的表现技巧、感情、色调及她们的艺术实践创造的总和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人的形体合乎运动美的标准,以及她们完成美的一切展现手段的技巧能力。

可以说,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对美的追求是艺术体操的重要特点,一套高质量的动作,就是要在音乐、形象、动作姿态、线条等方面追求美、创造美。艺术体操艺术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表达一种美感,其核心就是“难、新、高、创”,身体的动作和各种造型动作的美感贯穿于整套动作之中,而且难和美是辨证的统一,难度要由美来体现,用美来保证难度成功。

因此,我们从美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体操的美的现象,充分认识艺术体操的审美价值,真正体现艺术体操这种活的人体艺术美,感受人类智慧与人体自然美,对于发展、普及艺术体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秀美:《论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伊利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 徐讯:《简论艺术体操的服饰美》,《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张胜衿,男,1973―,河北衡水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工作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篇3

(一)审美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动画原本是无生命的幻象,动画家将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理解、思考,倾注在动画之中,使无生命的图画仿佛有了思想,有了情感,实际上是动画家自己的生命律动通过动画形象显现出来,才唤起了观众的共鸣。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体现在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之中,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之中。

1·动画家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法国哲人卢梭说:大自然就是艺术家……她永远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这些梦想正是动画艺术的胚胎,它一旦成熟将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大自然的雄伟、大自然的温柔、大自然的慈爱……动画家在动画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是自身对于大自然的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净化的艺术再现。它吸引观众对美好的大自然产生向往、依恋和探求,于是更加热爱大自然。海底世界的奇妙(《海底总动员》);江河之壮阔、峰峦之秀美(《山水情》);淳朴的田园风光给孩子们带来的童趣(《龙猫》)等等,让动画家与观众通过动画中的大自然景色达到了心灵的沟通、生命的融合。

2·动画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社会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和精神需要(包括劳动创造、文化教育、审美享受、休闲娱乐等),人们也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动画家对社会的回报和奉献就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之中。也就是说,动画家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和体察人类社会的脉搏使之与自己的生命律动合拍,然后,将社会现实的情状通过主观的想象改造和变形投射到动画的虚幻世界里,让观众感到似真非真,亦真亦幻的心灵震撼,从而使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与观众的生命律动在梦幻的潜意识中达到了融合,激发起生命的活力。动画世界主要是孩子们的世界,从这个角度说,动画家以自己童真般的生命动力为孩子们创造着真、善、美的美好世界,完成着培育未来的社会使命。

3·动画家对人生的向导作用

人生的价值目标是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它贯穿在个人一生的全部社会生活过程中,成为一个人全部思想活动和行为过程的内在动力。因此,动画家创造的为理想而奋斗的动画形象正是为青少年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典范形象。这正是《灌篮高手》、《梦幻街少女》等动画片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二)审美主体的生命理性与动画情感的融会统一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克服人性弱点也获得自由,因而艺术情感是包含着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通过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的。这种艺术情感是与理性、思想融为一体的。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正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结合与统一之中,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也表现在这两者的统一之中。这里的理性,包括科学理性、教育理性和道德理性。这里的情感称之为动画情感(冒昧制造这一概念,意在强调动画是艺术,就必须赋予艺术情感)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动画家必须将自己的艺术情感倾注在动画创作之中;其二,动画作品中的每个动画形象不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物品、事物、现象,甚至是妖魔鬼怪也都应该赋予它们符合各自心理、性格和情境的情感,实际上是动画家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等不同情感的外化。理性与情感之间并没有无法超越的鸿沟,高度的理性必然激发强烈的情感;激越的情感也积淀为理性的思考。

1·科学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科学是人类系统地反映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的方式。动画家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科学方法才能以高度的理性认识宇宙、自然、人类、生命、社会等方面的规律和本质,也才能在有关科学题材的动画创作中准确地反映出来。但是,仅止于此,并没有达到艺术的层面,充其量不过是科普教材而已。现在有些科幻片、环保片不感动人,不受欢迎,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艺术情感。因此,动画家必须用激情点燃理性,进行大胆地想象,预测宇宙的未来、人类的命运……创造出艺术化的科学寓言式的动画片。《风之谷》、《幽灵公主》等正是宫崎骏的科学理性与艺术情感高度统一的产物,使观众在感情共鸣中获得了科学的启迪。

2·道德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言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也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向。动画家正是以高尚的道德理性清醒地判断各种各样人、事、物的真假、好坏、善恶、美丑,从而产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外化、物态化到动画作品中去感染观赏者,使原本带有某种利害关系和实用价值的生活情感加以升华和净化,使之超越功利目的,而达到审美情感的境界。《钟楼怪人》所表达的崇高的道德情感深深打动了各国观众。

3·教育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动画家从教育理性的高度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爱,将这种理性与情感融汇到艺术想象中去,创造出美妙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在喜爱和欢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净化和提升。有些动画片把成人的说教通过动物等动画形象说出来,完全失去了动画艺术的美感,令人感到厌倦。美国的《芝麻街》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普遍喜爱,就是因为教育理性与动画情感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享受着审美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益。

二、动画作品的审美魅力

(一)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

所谓审美张力,即是艺术品本身具有的内在审美价值在审美过程中被欣赏主体感受、体验、发掘、思考而不断呈现、扩张、发散出来的艺术魅力。

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陌生化的动画意象与人们惯常思维的巨大反差所形成的审美张力

在动画银幕或屏幕上出现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各种事物、环境、气氛……,其造型、形态、动作、运动、色彩、声音以及情节、故事等一切视听影像都是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未曾见过的、令人惊奇的、完全陌生的,因而,一下子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唤起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本来,人们对老鼠、鸭子之类动物非常熟悉,然而,米老鼠、唐老鸭之类的动画形象却给人无穷乐趣而惹人喜爱。人们看过中国和外国很多精彩各异的哈姆雷特的舞台形象、银幕形象和荧屏形象,对他们各有所长的表演感动不已,但决不会想到“狮子王”这样的动画形象也会如此令人震惊赞叹。即使像《梦幻街少女》之类的写实类动画作品,尽管其中的人物是画出来的形象,但也不是摹写生活真实的画法,如素描、油画等,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漫画塑造出的动画形象让人感到陌生。至于动画中的天堂仙界、海底龙宫,各种神魔鬼怪征战厮杀的离奇故事,更是现实生活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般人恐怕连想也想不到。动画艺术正是要创造这样完全陌生的世界,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实世界形成强烈对比,观众在两相对比中感觉两者差别愈大随之产生的惊奇感就愈大,审美欲望就愈强,从中获得的兴奋和也愈多,这正是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之所在。

第二,动画艺术创造出超常性审美的形态所构成的审美张力

1·优美感。优美的结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是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在配比上的协调。也就是说,构成优美的审美对象在配合比例上非常恰当,既能满足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又能满足严格按照心理内在尺度标准衡量的理解力,使两者达到统一,给人以轻松、雅致而又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这种优美感既表现在动画片的剧作结构、形象设计和影像表现中,同时体现在影片的整体风格上。如《风中奇缘》在自然崇拜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不忘抒写印第安少女与英国青年的浪漫绮丽的恋爱故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受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虾》、《荷花蜻蜓图》的触发创作的。

2·崇高感。崇高,相当于我国古代美学中的阳刚之美。实际上,崇高体现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力量上的协调。就是说,想象力在审美空间上得到自由发展,显示出一股压倒一切的气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随之,理解力也将“内在尺度”提到新的高度与想象出的审美对象紧密吻合,造成格外壮观的协调,表现出粗犷、壮阔、恢宏、激荡、刚健等审美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例如象《埃及王子》、《风之谷》等动画片就是以生命的忧患意识表现主人公向悲剧厄运展开决战的勇气和意志,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仍散发着浓重的崇高气概,最终仍是代表真善美的一方取得了胜利。显而易见,动画艺术在展现崇高的审美形态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悲剧感。动画的虚幻和变形本性似乎不宜于创造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但是营造悲剧氛围,渲染悲剧色彩还是不乏其作的。《钟楼怪人》将原著《巴黎圣母院》宣扬真善美的主题更深化为人性的挣扎与反抗,在激烈的性格冲突中隐隐透露着悲剧感。《狮子王》更把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性格悲剧做了淋漓尽致的角色置换。

4·喜剧感。喜剧感的突出特点是轻松愉快的笑,这种笑包含着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喜剧作为一个审美形态,包含了多种因素,有滑稽、机智、幽默、诙谐、夸张、误会等,因此,喜剧的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笑,如嘲笑、理智的笑(机智)、轻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讽)。因此,“喜剧情感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它是紧张迅速、夸张的、生命力的显现形成一个爆发点,引起欢乐和笑声。”大多数的动画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喜剧氛围中展开想象和故事。例如《小鸡快跑》、《玩具总动员》等,让人们在体验主人公惊险刺激的经历同时开怀大笑。

(二)神话元素的审美潜质

很多动画作品都以不同形态渗透着或多或少的神话元素,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神秘而崇高。神话,指“一个想象的故事”,其特质是“一个神秘的故事”。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象人类一样有思想、有心理活动、有感情,各种自然现象背后似乎存在一种超自然的伟大力量主宰着一切,这就是“神”。于是,原始人类按照自身的形象构想出各式各样的神,并且认为是神的各种行为造成了各种自然现象。同时,人们还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如动物、植物)、无生命的事物(如风、雨、山川、星体等)乃至抽象的概念(如邪恶、贫穷、善良、友爱等)都加以人格化,都看成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感情,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行动的“人”,正是在这种原始思维的促使下产生了神话。

神话并不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文艺创作,而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所作的自以为真实可信的描述和解释。但我们现代人却从中看到了原始祖先是如何不屈不挠地与强大的自然力进行英勇斗争,是如何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唤起人们产生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从而对社会发展具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和鼓舞力量。《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不畏、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神话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色彩和超自然的神秘性质,所以现代人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现代文明里所缺乏的精神营养。

(三)童话化的审美情趣

篇4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篇5

关键词: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

一、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概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最新兴的行业,因此其创作人员来自于许多相关专业,例如计算机软件、美术、工程设计、影视、广告等等。正因为如此,各个行业人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重点,或欣赏计算机精确的描绘,或把逻辑性放在首位,或从秩序性入手,或从艺术感觉开始,或注重画面本身的华丽、色彩的饱和与丰富,这些都是各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不同专业人士制作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把握的关键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于是迥异的风格和效果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使数字化视觉艺术呈现群星璀璨的特色,这是其它既有的艺术门类所不及的,也是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有着自身所特有的语言特征。从艺术本体特性来看,数字化艺术创作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在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造型与展示能力得以大大拓展和丰富,它承续着传统艺术对空间的占有,吸纳影像艺术中运动和声音两个构成要素,在表现力上增加了听觉感知与时间流动两个新型审美维度。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满足了后现代艺术中追求视觉的文化企图和社会语境。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基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其特定的空间、艺术追求和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它有自己特有的节律,是造型、情节、场景、境语、声响等各种因素的重复、间隔、交替、渐变等手法整合统一的应用。

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初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也日益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的分析,有助于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间离效果与人性化价值

间离效果几乎是所有艺术样式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而且极具有审美的意义。简单地说,它是与现实中人们的视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的差异而产生的有“距离”的美感。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也一直在强调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形之间的间离效果。比如幻想化的造型,随心所欲的动作表现等等。无论是漫画风格或写实风格的动画,都对取自于自然(现实)或产生于幻想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意象”。它强调的是与观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以此来满足观众“轻松有趣”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这一艺术样式的间离效果的与众不同之处还还体现在它独特的制作技巧与创作过程。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不同创作者的情感与心理轨迹,同时也显现出数字化影像设计创作的最具人性化价值的一面。设计师在描绘与设计每一个形象与动作之时,注入越多的主观意图,其结果必然会更大地拉开与客观现实的距离,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便由此而生。而经设计师之手创作的一幅幅作品给观众提供了最直接的人性化与情感化的图形信息。这无疑是构成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文精神的宣扬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用一定的艺术符号来反映客观事物,加上设计师个人的的审美取向和感彩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因此,这些创作作品中,凭借影像与生活的直接展开照面,来传达真实的人文信息。它们体现着高度的人文精神。

(三)高度的科技型、自主性和创造性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关涉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尤甚。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一项高科技运作,具有强烈的高科技性。同时,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又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无论是色彩、影调、还是用光、造型都可以通过后期对其进行主观调整,设计创作作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而数字化影像所带来的创造性,是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电影院里的火爆电影、电视机中的新潮动漫还是各类电视节目的栏目包装,都无不显示出了数字影像艺术创作的高度的创造性。

(四)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梦与真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再造。有人说过数字化影像是生活之外的生活,是让生活成为虚幻、成为梦境、成为奇观的手段之一。因此,运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创作的模拟现实的动画作品,是一种以幻想的造型,真实的视觉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纠缠在“梦与真”的数字化影像促使了大众对于影像奇观的不懈爱好和追求,也反映出现代人对虚拟现实的渴望。

三、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思考

数字化影像作为一种获取生活世界图像的技艺性活动,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语言、文字和图案表述的新型文化传达方式。但是它所体现的是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艺术创作形式,因而数字化影像作品正是为这种描述现实与虚幻的视觉精度高的图像文本。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的分析与探讨,对影像的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有助于影像数字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数字化影像的审美价值分析,为我们继续挖掘数字化影像图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

结论

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影像的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简述,初探了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在具体创作中,设计师应注意数字化影响创作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素养和业务水平,使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可以健康有序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洁,姚令华.数字化影像的现象学思考[J]. 科教论坛,2008

篇6

一、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

每种艺术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展现,而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人形体的另外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更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代表,舞蹈艺术中包涵着独特又富有内涵的生活内容。在目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广大人民的审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各种艺术都面临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富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舞蹈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很多优秀的物质文明都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淹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舞蹈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对艺术审美价值就越重视,因为人们想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审美价值,需要停下脚步思考和研究艺术。

1.1 民族舞蹈中的情感渲染

众所周知,我国着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两棵树》,主要表现的就是生活中的夫妻树和思念树。采用舞蹈的形式将这两棵树进行情感化,充分表达出男女双方对爱情的向往。通过舞蹈中赋予丰富情感化的肢体动作,使得观看的观众的内心更是受到了情感的渲染,充分感受到了人们对爱情的那种不懈追求。很多着名的民族舞蹈,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人们对人生的某种追求。此外,在舞蹈大赛上,很多优秀的舞蹈表演着都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情感的诠释,特别是我国民族舞,更是通过他们流畅而有激情的律动,加上淋漓尽致的肢体动作,向我们传递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每个旋律和每个舞蹈动作中所包涵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的追求。

1.2 舞蹈具有的塑造艺术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从大众视觉的角度来看,舞蹈本身在形体上是极具流畅性的,而每个舞蹈动作之间又是间断的,也正是舞蹈这种相对平稳的短暂间断,使舞蹈具有可以塑造的特征。而舞蹈中的韵律美可以视为舞蹈可塑性的一部分。舞蹈家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是将舞蹈中每个动作用一个个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呈现给广大的观众,而这种可观可感的形象通过塑造再成为一个个完美的舞蹈,人们从舞蹈中获得深刻的感受。此外,舞蹈艺术本身对于雕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早期出现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服饰等都使得雕塑的作品更加的形象生动,早期很多的宗教和宫廷的壁画都是一个舞蹈动作的缩影,最典型和最有名的就是敦煌艺术。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伟大的艺术。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和内涵深刻的,是各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体现,更是我国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其艺术魅力是非常强大的。

2.1 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十分丰富多样的,高达上千种,接下来我国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2.1.1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我国着名的游牧民族,由于蒙古族生活地域的特点,使得我国蒙古族自身文化中具备强大和勇猛的特征,也就造就了蒙古族的舞蹈带有他们游牧和狩猎的特点。我国蒙古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生活中都形成了自身的图腾崇拜,体现在他们民族舞蹈中就是很多舞蹈动作带有动物的动作。蒙古族舞蹈动作豪迈和含蓄舒展这一特点以及蒙古族舞蹈节奏明快、舞步轻盈的特点,都与蒙古族人民本身图腾崇拜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以蒙古舞蹈中着名的《安代舞》为例,《安代舞》是一种集体舞,也是最能体现蒙古族舞蹈特征的一个舞蹈,这个舞蹈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手持绸巾翩翩起舞的表演形式,很多情况是出现在蒙古族晚会上,蒙古人民为了庆祝而跳的一种舞蹈。同时《安代舞》以外,筷子舞、查玛舞等,

这些舞蹈中无不带有一些扬鞭、跳跃的舞蹈动作,而这些舞蹈动作又在侧面反映和表现出了蒙古人粗犷、勇敢、热情、淳朴的性格特点。

2.1.2 维吾尔族舞蹈

坐落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我国歌舞民族,维吾尔族人民世世代代都是运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维吾尔族中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都来源和继承了古代鄂尔浑河流域遗迹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优良传统,并在“乐舞”的基础上吸收其他舞蹈的精华进行创作和演变而来的。维吾尔族舞蹈具有欢快和热情的特点,其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有夏地亚那舞、赛乃姆、萨玛舞、多朗舞几种。夏地亚纳舞,用维语解释说就是快乐的舞蹈,这是维吾尔族的一种集体舞蹈,通常是在一些盛大的节目上跳的。而赛乃姆是维族最为普遍的民间歌舞,一般流传于一些城镇和乡村中,主要是在庆祝节目时进行展示的。萨玛舞则主要是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萨玛舞主要是在过年时进行展示的,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而跳的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要求的作为身体部位和眼神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跳舞的过程中需要舞蹈者做到昂首、挺胸、直腰,通过移颈、翻腕等肢体动作进行舞蹈的展示,这样能够极大的凸显出舞蹈中所包涵的民族性的特点。

2.2 民族舞蹈的民族性

由于各民族之间环境、风俗以及历史传统的不同,使得各民族之间舞蹈也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民族人在一样的环境中生活,接受相同文化和思想的学习,也就形成相同的民族心理特征,所以每个民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民族性的特征。舞蹈中民族性的核心是指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主要体现的是各舞蹈艺术的本质,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同,其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就有所不同。壮族人们的舞蹈本身就是带有较强的自娱性,他们的舞蹈不是以表演为主的,而是体现出壮族人民在与自然进行斗争过程的勇敢、勤劳性格的体现,并将其作为壮族舞蹈的主要内容。傣族舞中的优美含蓄,是用身体的曲线进行舞蹈内涵的展示,展示傣族民族的风情,傣族中有名的就是孔雀舞,孔雀舞充分展示出了孔雀温和的特性,这与傣族人的性情是十分相似的,也同时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性作为民族舞蹈的核心和精髓,是各民族精神和意识的体现,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的舞繁荣发展。

2.3 民族舞蹈的文化性

我国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相同的地域环境能够培养出相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自身民族文化发展,其舞蹈也多多少少的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血液。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蒙古族是以狩猎为生,是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中很多的借用了他们平时狩猎时的动作,集中的展示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三、小结

篇7

关键词: 艺术价值 道德价值 美善同源 价值综合

艺术的价值构成包含哪几方面?当一个艺术作品,受到肯定并被认为是优秀的时候,我们是依据什么作出判断?是因为它具有审美的功能还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合乎道德标准的内容呢?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鉴赏、评价一个艺术品时,我们所用的是审美标准还是道德标准呢?哪一种标准更符合我们对艺术价值评判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这一问题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就整个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文学的艺术价值来源于其道德价值,另一种则认为艺术价值存在于其审美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方面,因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今天还被各执一词的理论家们所认可。但是艺术价值道德论也好,艺术价值审美论也罢,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文学的健康发展都存在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艺术的目的就在于道德教化吗?

持艺术价值源于道德价值这一观点的一派,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观点可以说是反美学的。在早期他认为“诗歌的最大罪状”是“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很少有例外)的力量”[1],这对城邦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到晚年,柏拉图文艺观有了很大变化,开始肯定艺术有教育和引导城邦人民的作用,他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是“模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的,而且“最高尚的剧本只有凭真正的法律才能达到完善”[2]。到这时,柏拉图开始有限度地承认艺术的价值了,不过他是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来肯定艺术的价值的,即艺术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狄德罗也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价值论者,和柏拉图不同的是,他承认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只是他的艺术价值观充满了道德功利主义的色彩,极度重视和强调文艺改善道德、移风移俗,从而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将文艺的道德价值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认为观众在看“正派”的戏剧时,坏人的道德感会因受到教育而得以提升,当他们走出剧院时就会变得“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所以他充满自信地憧憬:“倘使一切模仿性艺术都树立起一个共同的目标,倘使有一天它们帮助法律引导我们热爱道德而憎恨罪恶,人们将会得到多大的好处!”[3]这是一幅充满自信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蓝图,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它确实对以后的文学价值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康德虽然并没有直接谈论文艺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但他的著名论断“美是道德的象征”却用十分抽象的语言为后来者们提供了理论资源。这一论断本身实际是在说,美的创造和欣赏是高度发展的道德水准的象征。他认为:“美使人愉快并提出人人同意的要求,在这场合人的心情同时自觉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超越着单纯对于感官印象的愉受,别的价值也按照着它的判断力的一类似的规准被评价着。”[4]这其实也就是断言对崇高和美的敏感意味着对道德观念的一种强烈感受性。虽然他在这里谈的并不是文艺作品的审美问题,但对文艺审美是同样有效的,从本质上讲这就如同狄德罗的看法,即阅读那些散发出一种伟大正直的道德光彩的作品时,可使灵魂受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

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越来越多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从道德主义理论那里来寻求理论援助,改造日渐颓败的世风,拯救日益沦丧的道德世界。罗斯金就寄希望于艺术来完善人的道德,改良社会的风气。在他看来,优秀的艺术有“完善人的伦理形态”[5]的功能。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认为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是一对近亲,好的文艺作品光芒永存,可以“激发我们追求至善的愿望”[6],所以他也十分强调艺术的道德教化这一社会功能。托尔斯泰在艺术道德价值认同上带有强烈的阶级情感,他反对文艺作为娱乐工具只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认为艺术是对感情的有意传达,只有当它传达的感情被认为是善的并和人生目的相一致时才值得提倡和肯定,因为“艺术所传达的感情价值是根据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加以评定的,是根据人们从中看到的生活中的善恶而加以评定的”[7]。

这些观点听来都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艺术的价值构成中,道德价值确实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鲍桑葵认为这种用道德和实用标准来评判艺术的做法,是由于“美的世界同作为实际行动的手段和目的的对象还没有截然分开的”,所以用评价实际行动和目的的对象的方法来评价美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8]鲍氏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艺术道德价值论者看来,道德的善是人生的主要目的,美只是一条通往善的家园的路而已。一旦对善的追求成为艺术的终极目的所在,那么美在善的面前也就失去了美之为美的必然价值。这样一来,艺术就仅仅成了一个用来装载、运输那些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整个美学发展史分明告诉我们,美之于人类,远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慰藉,在本质上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抛开审美价值而突出道德价值谈艺术是根本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艺术价值构成中可以没有道德价值吗?

艺术存在的目的确实不是充当宣传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是,直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复兴后,才开始有人对“艺术的实质在于其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理论假设提出质疑。雪莱认为诗歌并不直接促进道德的善的产生,只有通过想象才可以增进道德的善。他曾在《诗辩》中说:“实现道德善的伟大手段就是想象,诗通过作用于想象这一原因而有助于善这一效果。……因此,一个诗人如果把他的那些通常只产生于自己的时空条件的观念,体现到与自己的时空条件无关的诗的创作中去,那是不对的。由于承担了这种解释效果善的低级任务――他最终还很可能解释的并不完满――他便会丧失参与产生善的原因即想象的光荣。”[10]雪莱反对将诗当作直接的道德工具来使用,但他实际上却并没有像后来的反道德论者那样,完全摒弃传统的文艺道德观的影响,仍然比较隐蔽地留下了一条艺术道德功能论的尾巴――艺术间接地促进善的产生。

彻底具有反叛性的任务要到唯美主义的产生才真正完成。

唯美主义者们都十分厌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中根本没有美,相反到处都充斥着虚伪、狡诈、贪婪和罪恶,人们要想寻找美,只有远离现实到艺术品中。所以他们把美看成了是和社会相脱离的现象,美无关于道德,只存在于艺术形式中,只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有关。王尔德就竭力推崇张扬“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理论,认为通过感觉来获得美的享受是生活的最高目的,艺术在他看来因而也就具有了高于一切的地位。他认为:“艺术除了表现自己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和思想有独立的生命一样,而且完全按照艺术自己的种种路线向前发展。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现实的;在一个信仰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精神的。”[11]既然艺术只表现自己而和别的东西无关,那么也就和道德内容无关了。唯美主义者的这种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无关论的立场是和传统立场完全对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艺术存在的另一个目的。

进入20世纪,在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美学理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可以说是非常之彻底的,因为美学的根基已不再是曾经给了人类无限自信的理性,而开始转向了非理性。被称为“20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美学家”的克罗齐,在对“艺术即直觉”这一理论进行充分界定后认为,艺术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是离效用、道德以及一切实践的价值而独立的,如果没有这种独立性,艺术的内在价值就无从说起”[12]。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唯美主义者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的回归和肯定。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也不追求功利目的,因此艺术也就不含有道德内容和道德说教功能。克罗齐不但不承认艺术具有道德价值,反而悲观地认为,艺术根本无力把读者引向道德的善,使人避恶趋善。持这种艺术道德功能怀疑论的人并不在少数,安妮・谢泼德就十分怀疑艺术能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她认为:“艺术作品在审美方面出类拔萃,并不能保证它会产生好的道德效果。”并以德国为例,指出这个国家有出类拔萃的艺术、音乐及文学,但这并没有使该国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避免全国性的集体道德堕落。所以最后她得出结论:具有好的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就能够改善其观众的道德品质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13]。

反道德价值的理论几乎都认为,美与善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审美需要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享受,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道德具有实用功利目的,和艺术的内容密切相关,因而真正的美只存在于形式之中,关注艺术内容对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无任何帮助。艺术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满足人的道德需求,它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丰富人类的审美经验,锻炼人类的想象力和智力,无论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都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这些精神性的享受。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受众对艺术的形式进行审美时,能否保证不道德的内容不会影响人们,败坏他们的审美趣味呢?

三、对我们而言艺术的价值何在?

撇开西方美学传统,单就中国美学史来看,美与善也是不可分割的。据臧克和从字源学角度分析,“美”与“善”两字是同源的,而且“善”与“德”两字又是同义的。因此他认为:“我国古代一切文艺形式,具有明显的、程度不同的实用功能的特质;我国先秦时期关于艺术的品评,往往既是人生功利的,又是观照欣赏的,既有道德层面,又有审美层面。后来相沿的‘文道’之辩,仍然无一不是突出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直至今日,我们这个民族也是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德价值、社会效果。”[14]由此可见,艺术的价值既不单纯地体现于道德层面,又并非只体现于审美层面,而是存在于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构成中。这两种价值构成成分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道德价值为保障的一种有机并存的艺术价值综合构成体系。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看是为了满足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才产生的,它的目的是构筑起人类的精神家园,使人深刻地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但是,审美价值虽然可以满足人的审美欲求,但作为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途径,审美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它并不能保证不道德的内容对美的破坏。清人叶燮《原诗・外篇》中有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又如波澜之义,风与水相遭成文而见者也。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然必水之质,空虚明净,坎止流行,而后波澜生焉,方美观耳。若莱之涿者,溷厕之沟渎,遇风而动,其波澜亦犹是也;但扬其秽,曾是云美乎?然则,波澜非能自美也,有江湖池沼之水以为之地,而后波澜为美也。”[15]可见只有以美的形式为基础、善的内容为保障的艺术价值体系才是完善的,就人类现实生存中对艺术的需求事实来看,审美欲望的满足固然是十分强烈的,但人的存在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一种作为肉体欲望的存在,而是在肉体的存在之外另有目的,另求意义。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这诗意不只是审美的,它还包括“我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的目的”等内容。审美价值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保证,就会走向美的反面,我们在艺术发展史上可以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这些艺术的审美价值最终都由于其道德价值的缺席而丧失了。这样的问题就是那些曾坚持艺术审美价值高于一切的理论家们也是无法回避的。克罗齐的理论就显出了对待艺术道德价值的巨大矛盾,他虽然否定了艺术具有道德责任,但他却无法否认艺术家具有道德责任,他承认:“在任何情形下,艺术独立那一个最高的原则,那一个美学的基础,总不能援引来为虎作伥。一个艺术家在外射他的思想时,如果像不道德的投机者,逢迎读者的不健康的趣味,或是像小贩子在公共场所出画像,都不能援引这最高原则来洗涮罪状,维护自由。”[16]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艺术价值论中,道德价值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容轻视或者无视。

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它能照亮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重视人的生存价值,抵制物欲横流的精神堕落。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才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很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甚至是政治性道德)的工具。近些年来中国的文艺也正是由于忽视了对道德价值的肯定,才出现了艺术精神的疲软,虽有不少艺术家标榜着无功利或超功利的艺术,但实际上他们的作品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功利,反倒陷入了消极功利主义的泥淖,他们没有把艺术当作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工具,借此来呼唤人对自身价值和命运的关注,而是将其变成了换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所以钱中文先生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并呼吁:“当今的文学艺术,要高扬人文精神。要使人所以为人的羞耻感、同情与怜悯、血性与良知、诚实与公正,不光成为伦理学讨论的课题,同时也应成为文学艺术严重关注的方面。以审美的方式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拯救人的灵魂,这也许是那些有着宽阔胸怀的艺术家忧虑的焦点与立足点。”[17]这一呼吁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18]一文就是对此的一种回应,十分值得创作界和理论界深思。

“善”中包含着多层含义,但对于艺术来讲,善的实现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人类求善的目的是人的本体的现实的生成和丰富,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这在本质目的上是和审美目的相统一的,道德本身也具有审美的意义。屈原在《离骚》中所谈到的种种德行,从伦理的角度看是“善”,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却是“美”,二者合在一起就是“美德”,它不仅是一种生存境界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审美的对象。对道德的认识和鉴赏也可以唤起人们一种美感享受。2002年3月16日,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学》编辑部联合举行的朱文颖长篇作品研讨会上,王安忆、蔡翔、张新颖等一批与会的作家和批评家就对时下一些年轻作家作品所表现出的充满自恋、自虐的东西而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拷问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呼吁:“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我们更需要的是发掘出人性中更美好、更光辉的一面。”[19]提倡文学道德价值,主张作家在道德约束下进行创作,塑造美好灵魂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强调文学道德价值时要注意保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只能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来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绝对不能使艺术沦为政治和道德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405.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13.

[3]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8.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201.

[5]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651.

[6]董衡巽.美国十九世纪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47.

[7]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四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7.

[8]鲍桑葵.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85:27.

[9]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60.

[10]埃德加・卡里特.走向表现主义的美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4.

[11]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14.

[1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6.

[13]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10-211.

[14]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M].学林出版社,1990:39.

[15]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6]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7-128.

[17]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

篇8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价值取向;合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J632.6文献标识码:A

审美价值取向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指导着美的探索方向,体现着美的本质,并以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自身塑造,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趋于完美、和谐的发展。作为审美教育中的合奏艺术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活动。但由于在当今的审美教育工作中,大多滞留在教学方法论等应用理论和教育生理、心理等实证理论层面,因而审美价值取向较容易被忽视或有时也被淡化,给审美教育实践创新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甚至盲目性。特别是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审美价值取向就难免把握不定,甚至迷失方向,有时还出现假恶丑迷惑真善美的种种不谐和现象。

本文从合奏艺术的角度考察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合奏实践提高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促进学生键康、和谐发展。

一、合奏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

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表达的是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客体的价值对象性与主体的需要相符合并产生效应的需要,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表现为正向价值,反之就表现为反向价值。

审美价值含有一般价值的属性,但作为美学领域的价值关系,它又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宽泛性,并具有一般价值领域所不具有的独特性。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参见斯托洛维奇著《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这也是因为从人本的角度看,价值追求都是人的本质所独有的重要特征,也是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如果没有了价值追求,其精神品格的提升和拓展都将成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审美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对客体审美活动中对客体价值的选择。主体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不断实践其活动目标,并将其活动经验内化为价值系统的过程,而且审美价值观一旦有意或无意地被内化,也就完成了对客体价值的选择,成为指导主体行为的动力所在。

由于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因此作为审美实践载体之一的合奏艺术,就应使参与者建立适当的价值系统,促使其精神格局的提升,这必然会遇到“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方向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研究的选择性本身就体现着审美价值的取向性。

的审美实践功能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其中审美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它对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解与评价等具有决定作用。审美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审美教育的社会性、阶层性、民族性等文化属性,这是因为审美价值取向是通过长期审美实践逐渐形成的,因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文化修养、成长经历、思想水平、兴趣爱好等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同一阶层、同一民族,审美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参见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任何个体对世界审美关系的建立,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表面上个体的审美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不知不觉的把人带入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可见,审美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特征的审美关系,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把审美价值融入于社会的道德关系、政治关系和其它所有相关的社会关系之中。

教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键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这一段阐释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点,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方向,回答了审美教育“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问题。显然,审美价值取向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

在审美教育中我们选择合奏这种艺术形式,是因为合奏审美价值是以合奏器乐美感为基础,以人的情感力量为体现,以社会生活为内容而综合表现的。合奏的训练、创作、表演、欣赏等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审美社会效应,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宏观体现。

在合奏审美价值中还蕴涵着社会学与道德价值。在合奏中必须培养演奏者不仅要感知自己声部的鲜明个性,还要体会与其他声部的复杂关系;必须建立起纵横交织立体感应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当今的社会是强调个性化发展的,但这必须与社会取得协调,才能促使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合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合奏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奏这一实践手段提高审美价值取向的构建水平、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追求美,用美净化心灵、鉴别美丑,培养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振奋精神,从而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这正是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所在。

二、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前面说过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所以审美价值体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只有在一定的音乐行为方式(如参与方式、接受方式)中才能培养和建立起来。

合奏是一门追求高度统一谐和的多声器乐艺术,在合奏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有统一的发音方法、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清晰的线条,协调而均衡的音响及丰富的音色变化等,合奏艺术博大精深,合奏审美的情态、形态、意态、风格极为丰富,它不仅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场所。因此,合奏训练是系统的育人工程,合奏指挥者应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价值选择。

就以合奏的技术能力“发音方法”为例,我们知道,合奏的“发音方法”是合奏能力训练的基础。在合奏训练中,一般是以“点线真声”进行训练的,“点线真声”从技术上说,就是点与线有机结合真声演奏,他要求一定的力量支撑,使声音圆润丰满、讲究器乐的音色、音量、音域、共鸣的完美与扩展。“点线真声”从审美价值形态看,它追求的是器乐的本质力量的情感表现,在合奏发音上,选择这一奏法是因为它符合合奏本质――和谐。但如今社会上有一些现象,用商业化手段进行包装,缺乏乐器最本质力量的演奏,经媒体宣传形成某些导向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通常学生并不一定清楚那些震耳欲聋的声音,并不是真实的乐声,而是借助了现代科技成果――音响设备“做出来”的声音,在发音上多数是“噪”音和“刺”声。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出来”的声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这就是美的声音,甚至一窝蜂地去效仿,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将原本好的音质被破坏,剩下的仅是“噪”音和“刺”声,而“噪”音和“刺”声是无法进行合奏发音技术支持的,它也无法表现乐声的雄伟与细腻,无法表现音乐美的细节和层次,可见“噪”音和“刺”声不仅仅是声音的问题,更涉及到何种声音在什么形式下应用,是吸取还是谨用,实际上也反映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所以,在合奏训练中指导教师要结合作品,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合奏实践中,学生一旦建立起了这种音质价值观并使它然为稳定的审美价值体系,他们就会自动把握住非本质乐音的一些反审美的东西。

可见,合奏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也蕴含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也是在“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下进行的,合奏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及建立的过程。

三、合奏审美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审美体验,是在合奏行为参与中进行的,其中审美价值取向也引导着审美体验,因为在合奏审美的体验中,参与者除了获得感情上的愉悦之外,在精神上还要得到某种理性的启迪。

1、体验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行为过程大致可划分为选材、准备、排练和演出四个阶段。在选材和准备上合奏参与者感受的是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是选择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还是选择内涵平庸欠审美价值的作品;是从合奏历史的源头选择作品,还是选择当今世俗的作品,这无不受合奏指导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

合奏指导者的审美选择,将直接影响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追求与体验,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富有韵味的作品将提高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趣味与能力;反之,则会使合奏参与者处在低层次的审美麻木中。可以说,审美价值取向在合奏过程的一开始就起作用了。假如我们选择演奏一首距今已久远的《月儿高》,就体现着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清丽、温婉、优雅、素洁。《月儿高》是以描绘月下江山城郭为主要内容,从夜月初升至夜深月移,时而微风拂拂,清月吐辉;时而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音乐作品,给人一种宁静、超脱、温馨、和谐的审美境界。演奏这样一首具有深厚意蕴的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历史、文化乃至深邃的人生哲理中去感悟美,激起学生对审美价值的向往,同时,对合奏艺术在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魅力方面有所体验。所以说,合奏指导者的审美观、审美价值取向将直接对合奏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影响。

2、体验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排练直至最后的演出,可以说是体验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再现和展开,作曲家的作品是作曲家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符号化形式。作为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符号化形式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保留传世至今,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创作时的时代精神和作曲家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还在于音乐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属于今人的审美需求及审美价值取向。

譬如说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黄河》是冼星海在1939年中国人民抗战最危难的时刻创作的,这部作品在当时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其深刻内涵与坚强意志,无不与冼星海的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有关。作品所体现的雄伟、壮阔、崇高及反映主体精神美的艺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命状态与理想追求。

这部传世之作今天我们还在演奏,是因为它表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博大、沉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感悟这部作品时,作曲家的情感、精神无不是在通过作品与作曲家同呼吸共命运,无不是在体验作曲家的崇高精神和审美追求,也无不是在体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伟大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伟大精神。

3、体验合奏审美价值取向传播

合奏训练、演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而传播必须带有传播者的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判断。合奏的表演者,一方面把经过选择了的和体验过的合奏作品呈现给听众,使听众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使听众体验到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审美价值取向传播十分深远,影响面也十分广泛。当更多的格调清新、高雅、内涵深远的作品成为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主流审美对象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提高。反之就会走下坡路。

篇9

关键词:动画艺术 悲剧性审美 价值内涵 效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95-01

动画产业从初生之刻的标新立异到如今之时的方兴未艾,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稳定地呈现出组件化、阶层性、容量式的趋势导向,并以其巨大宏博的美学内涵吞吐量持续扩充关联产业的价值实体。而动画艺术的悲剧性美学价值则借助这一审美理念的物质基体自身的相对封闭、系统架构的相对单一以及人文内涵的相对纯粹,逐渐成为动画人文文化浪潮中鲜受磨蚀、岿然不移而卓尔不群、绝世独立的一枝奇葩。动画艺术的悲剧审美的官能冲击在于把喜放置在一种司空见惯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位阶,然后再将悲上升至一种无法企及而又卑微扭曲的程度,最终将喜与悲彻底、打碎,让其充分混合、无法分割,从而形成了痛彻心扉、欲罢不能的官能感触与精神冲击交互下的艺术感染力,最终形成骤然的社会群体化的情感共鸣的意识潮流。这也是笔者将在下文重点阐述的关键部分。

1 动画视角之下的悲剧美学的价值定义

从现阶段世界动画文化产业的格局现状来看,基本上形成了欧美系与日系两大派系两极抗礼的既成态势。欧美系动画多以娱乐消遣性作为创作核心与价值理念,通常都流于“全家人抱一桶爆米花边吃边笑边看”其乐融融的位阶层次,其对于悲剧性的动画创作并不特别青睐。而反观另一极点日本,其则尤为偏于进行悲剧性美学理念的动画形式转化,并频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动画作品问世,这其中尤以宫崎骏为旗帜标杆。

宫崎骏的悲剧性动画作品为数不多,而却通过“孩子般天真的意识诠释了什么是悲剧审美主义”,尤其是在对于悲与喜的定义层面,宫崎骏充分发挥了其对于动画故事这一受众群体较为固定的艺术载体的创新再造的天才才华,借助精致巧妙地故事构思、细腻动人的语言表述以及深邃纯真的情感流露,始终渗透出“让人无法抑制的喜爱与悲恨的复杂纠葛”,这是一种从表层官能刺激延伸至内在精神撞击的美学层面的“刻意摧残”,其追求的就是这种将人作为“破损精神的接纳容器”的畅快淋漓的心理突变、思维波动以及情绪迸发的“悲哀的美的结果”。而通过其对动画载体形式内容的奇绝独特的营造构筑,宫崎骏将自身对于悲剧审美主义的认知理解发挥至无以复加的程度,最终释放出的则在观影群体之间产生了的官能刺激以及无法散释的精神共鸣。

在其悲剧性的作品,诸如《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之中,宫崎骏集中宣扬了其对于悲剧审美主义的自我认知,那就是喜是美的浅层表现形式,悲是美的深层承载途径,喜与悲的破碎后的交融才是唯美主义的最终体现;悲是一种无谓而可恨的徒劳奉献,它是喜的最终归宿,而喜是一种无知而可怜的自私牺牲,必须通过奉献来实现价值获取。这使得其对于动画视角下的悲剧审美主义的归纳阐释重新回归到了该价值理念最初的定义,即其是一种在感性理性夹杂混合、艺术创造纯粹单一的美学导向下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意识。悲的奉献被其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之中,没有哪一样事物不是“含着泪在歌唱”,这也是其作为叔本华悲观主义信徒的哲学思维在美学层面以及文学领域的综合凸显。

2 动画载体悲剧审美内涵的社会群体化效用

悲剧审美主义的精神基体来源于欧洲社会的精神殖体―― 人文主义价值理念,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明的精神家园,其所倡导追求的则是在个人主义思维导向之下的积极寻求抗争、平等追逐自由、公平参与竞争、实现博爱共存的具体实际的行为模式。而在人文主义精神理念的视域之下,命运悲剧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短期寄存的物质形态,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精神慰藉、自我精神解析、自我精神警醒、自我精神再塑支配下的个人行为而改变消除的,而由于单元个人的生理机能、精神情感、思维心智的实效位阶不尽相同,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尽然相同,不过经历的过程则最具备人性光辉的体现价值,这也是整个人文价值精神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喜的美本身的开端与结果都被局限在人性的本能意识的预料认知之内,这就使得其无法具备与悲的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多变的独特属性,于是悲的美就成了悲剧审美主义践行者群体,尤其是该类动漫作品创作的核心主题与原则基调。

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悲剧审美主义大师的动画作品立足于悲哀的美感的无谓与可恨,同时通过大量的无知而可怜的喜悦的美感作为对比烘托,从而产生了上文多次强调的悲剧主义所营造的极其强烈的官能刺激与精神冲击。这就不难理解诸如《天空之城》里的空城机器人在希达与巴鲁的童真感染下的平凡而又悲壮的自我殉道、《幽灵公主》之中狼孩姗姗对于悲哀宿命轨迹之下的对于自我灵魂徒劳而又执着的寻觅追逐、《萤火虫之墓》所揭示的命运悲剧笼罩之下的无法承受的苦难与困厄被人性融化后的幸福美满的最终慰藉以及令人叹息的缺憾结局等所营造的“刻意纯粹的悲哀美学”。

3 结语

在当代人文艺术渐入维谷的阶段背景之下,社会群体的精神土壤需要更为多元、纯粹的人文内涵的给养灌溉,而动画艺术这一载体的悲哀艺术的审美价值则协调交互地契合了当前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匮乏空洞,也为人文艺术的理念更新、模式优化、途径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进一步挖掘、开发动画艺术创作资源的悲剧价值,侧重进行悲剧动画创作的形式再造、艺术深化,从而有效凸显其助推人文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群体精神洗礼的良性调节的独特效用。

参考文献

[1]冯学勤.论动画艺术的身体创造论与身体本体论[J].美育学刊,2011(3):38-46.

篇10

关键词:音乐艺术;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价值;心灵自由;情感空间;境界背景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课程,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钢琴即兴伴奏,是演奏者对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和钢琴演奏技能等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手法的问题,而且隶属于音乐创作的范围,是对歌曲的再创作。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具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研究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无疑对深化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重视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建设,更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观念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钢琴即兴伴奏体现心灵自由的思维平台

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情境和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通过审美来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的,任何一种音乐基本组织,都必须是在一定的审美意识背景下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共同组成表现“美”的基本要素。因此,音乐,是创美的艺术。“在这创美过程中,同步发生着审美心理的建构,产生对美(自由形式)的自由感受。美与审美是同一人化过程两个侧面。美显现着外在自然的人化成果,审美体现着内在自然的人化成果,美意味着实践的自由。审美意味着心灵的自由。”

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形式。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作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它的特点是突出弹奏的即兴性,即在无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能以即兴伴奏烘托歌声并推动音乐的开展。它的作用不仅是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琴声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具有多重的审美功能。它既是对歌曲乐谱的再度创作的审美判断,又是对音乐表演的审美判断,同时,还具有唤醒欣赏者听觉审美的功能。正因钢琴即兴伴奏的这种特殊性,使钢琴即兴伴奏成为了更能表达心灵自由的思维平台。

1、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体现了音乐再度创作的心灵自由性。

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挖掘歌词的思想灵魂,进行概括、提炼、抽象,选择最能表达词意神韵、最能体现曲中意境的和声、伴奏音型与织体等来揭示歌曲内涵的。即兴伴奏的“即兴”性,不仅体现在伴奏者能根据不同歌曲中的旋律、歌词内容,或是根据歌唱者的情感变化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方式上。而且,还表现在即使是同首歌曲,由于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演唱形式,伴奏者能灵活地采用变换调性、和声语汇、织体音型等等手法,因人而异,默契配合,使演唱更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能力上。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实质上是对歌曲的再创作。这种二度创作,是在原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多声部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进一步刻画和塑造音乐艺术的形象,使伴奏和歌唱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因此,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者,必须通过内在听觉的审美判断,去选择符合作曲家与歌词作家内心情感需要的各种音响手段,给予歌曲以音乐伴奏,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多种类型的节奏变化、多样化的音型织体等,更好地体现曲作家与词作家要表达的音乐思想灵魂,并与演唱者共创音乐之美。正因为伴奏中所采用的和声的色彩是丰富多样的;所选择伴奏音型也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它赋予了和声充满生命活力的表现;所选择的伴奏织体结构也是多层次性(有三个层次:旋律层、陪衬和弦层与低音部层),它们也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组合与表现形态。因此,即兴伴奏者可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变化手法,更自由地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情感,这就给即兴伴奏编配者的创作带来了广阔的心灵自由空间。

2、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体现了音乐想象创造的自由性。

钢琴即兴伴奏是实现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并化为具体实际音响的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过程,它体现了音乐想象创造的自由性。

其一,钢琴即兴伴奏者,是歌曲乐谱的再度创作者。一首歌曲,只有歌词与由一系列乐音有序地组成的旋律,它们只是给予了歌唱者和伴奏者较为明确的情感基点,以及较为清晰的情绪发展线索,但要具体勾勒出歌曲的内涵,还需要钢琴伴奏者的再度创作。钢琴伴奏者需要以内心的审美判断去寻求和创造符合作曲家与歌词作家内心表现需要的各种音响形态。实现这一再创作的转化,就必须要通过伴奏者的创作想象来完成。而创作想象的来源,是通过伴奏者的外在体验(即形象表象的体验)、内在体验(即内心情感的体验)及艺术体验(即听觉材料积累的体验)等获得的。这些体验,不仅给音乐想象创造r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使音乐作品更富有艺术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例如,伴奏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情境”的想象,选择符合这种情境的伴奏音型与伴奏织体,以更好地刻画音乐的形象。又如,伴奏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与旋律中的乐音动态结构进行“情感”的想象,选择和声的色彩,以丰富旋律的色彩,渲染音乐的情感等。“音乐创作与其它艺术创作相比,主要特征就在于立美主体不仅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主客体之动态美艺术化,还要把主客体外在的动态转化为音响动态,把主体内在的情态与精神运动外化为声音形态。这是一个抽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一方面,立美主体要对现实美的动态进行概括、提炼、抽象,从结构上把握它的特征,选择相应的音Ⅱ向动态结构与之对应。另一方面,则要选择最恰当的音乐表现因素、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实现动态结构的转化,使现实美内蕴的意味强化、深化,获得最鲜明的展现。转化的实现必须以作曲家的心理结构(情感模式)为中介,并通过创造者的感知、记忆、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的心理活动来完成。”所以,钢琴即兴伴奏,它是一种音乐创作活动,也是创造性想 象的活动。

其二,钢琴即兴伴奏者,又是音乐的表演者。要把这些再创作的手段变为具体可昕的实际音响,这就需要钢琴即兴伴奏者通过听觉的审美,对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分寸做出微致入妙的选择。在这过程中,钢琴即兴伴奏者的音乐创造想象力同样发挥了具大的作用。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者必须通过听觉的审美想象,来仔细倾听歌曲的音乐语言、语气,并通过听觉审美想象去判断和声的结构、和声的风格、和声功能的表现力、色彩的表现力以及节奏的表现力等,以更好地控制调整弹奏的动作技能、调整音色的变化,使音乐形象得以充分的发挥。钢琴伴奏的编配,只有通过有效的表演,才能以琴声带动演唱者投人歌曲情绪,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同时,也才能实现成为被听众所欣赏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活动,它就是这种创造活动的产品。作为这种产品,它是为旁人的,为听众的观照和感受的。这种创造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虽然,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想象的空间受制于歌词的内容,但是,伴奏者的想象空间和想象色彩仍是最自由和丰富的,因为他的想象处在一种审美的情感世界之中,因而其想象享有更为广阔的自由度。

3、钢琴即兴伴奏可唤醒听众听觉审美,体现音乐联想的自由性。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是以伴奏声部揭示旋律声部的和声内涵、衬托歌曲背景、描绘歌曲意境、渲染音乐气氛等。而这些“内涵、背景、意境、气氛”,是伴奏者通过对乐音的运动组合(即通过旋律、调性、调式、和声色彩、节奏、音型织体等),来唤起人们对其意义的联想的。正如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对音乐所产生的联想功能的论述:“对音运动的感受能使我们构想出这些音乐本身所不能提供出来的东西。音运动的特性,即旋律、和声,特别是节拍――节奏、配器、力度的各种类型。使听众能够将其运动具体化,也即将这种音运动和某种视觉――空间的表象联系起来。”如,钢琴伴奏所选择的各个音区,都具有不同的音色表现力,能唤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低音区:音色沉重、浑厚,令人感觉沉痛或浓郁。中音区:音色明亮、丰满,令人感觉坚实有力或亲切温暖。高音区:音色清脆,音响尖锐,令人感觉清晰、活泼、欢快或雄壮有力等。又如,钢琴伴奏所选择的各种和弦,就有着不同的色彩的表现力,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大三和弦”的色彩感觉是明亮的,令人联想到刚强、热烈、欢快等情绪;“小三和弦”的色彩感觉是柔和的,令人联想到悲伤、温柔、宁静等情感;“减三和弦”的感觉是收拢,令人联想到恐惧感;“增三和弦”的感觉是扩张,令人联想到紧张感等。这就是以和声色彩的背景,来唤醒对情感的联想。再如,钢琴伴奏所选用的各种伴奏织体,就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组合与表现形态,也能唤起人们多种形象的联想。“半分解的和弦织体”表现柔和、优美、平静,给人以温柔、宁静的感觉;“上下反向分解和弦式织体”表现抒情、柔和、流畅,给人带来一种舒适、清新的气息;“多层次分解和弦织体”用以描写波浪起伏的大海和潺潺流动的河水,以及自然景物,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等。这些都是被听觉唤醒产生的联想。然而,对听众来说,不同的音乐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首歌曲时,由于其个性特征、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就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被听觉唤醒产生的联想,其形象是千姿百态的,其情感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音乐联想的自由性。

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在审美活动中,体现了心灵自由的审美价值。

二、钢琴即兴伴奏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在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及情感表达,是通过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创造才得以最终实现的。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者,绝非只是一个歌唱者被动的陪衬者,而同样是一个创造音乐美的主动者。一个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者,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必然会自始至终积极处身于创作的活动中。正是这种创美的热情,有力地激发着伴奏者的创造性想象力。“只有当作曲家对创作有一种自我需要的时候,想象才会伴随着他,否则,积存在他心灵深处的各种记忆材料就无法得到分析和综合,想象力也就无力展翅飞翔。”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即兴”的特点性,是指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而仅凭着歌曲中的旋律、歌词内容等的激发而产生的瞬间的感受与冲动,或是根据歌唱者的情感变化而产生临时的创造性的随想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殊方式。因此,在即兴伴奏的编配中,每一次的创作,都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就为伴奏的创新追求创设了更为自由的情感空间。

1、以多声的音响效果来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钢琴是多声乐器,它具有囊括交响乐团由最低音区到最高音区的全部音域的宽阔音域,具有可以比拟交响乐队合奏时雄浑、嘹亮、光辉、铿锵的音响。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者可以利用钢琴这一多声的特点,创造出更多的音响,更丰富的色彩,更多的形象,来描绘音乐歌曲意境,渲染音乐气氛。例如,伴奏者可以钢琴宽广的音域,凭借着对各种乐器音响的想象,给歌曲的旋律以配器手法的处理,以丰富旋律的色彩。又如,伴奏者可采用多种类型伴奏形式,如带旋律的伴奏、不带旋律的伴奏或综合的伴奏等。在采用带旋律的伴奏手法时,可采用单旋律、旋律加和弦音和八度重复法三种。可以把旋律放在上方声部,突出歌曲的主旋律;也可以旋律在中间声部,使歌曲的主旋律显得柔和、优美;还可以旋律在低声部,歌曲主旋律显得深沉、有力。三者可根据旋律发展、情感需要交替使用。再如,在伴奏中,采用复调的创作手法,使伴奏与主旋律形成多线的对比关系。这里也有三种形式,第一种:运用对比复调的形式,使另一个副旋律与主旋律形成对比,起烘托、陪衬、丰富主旋律的作用。第二种,运用模仿复调的形式,与主旋律形成前呼后应的关系,使歌曲更加生动风趣,活跃了节奏,流畅了旋律。第三种,运用支声复调织体形式,将旋律加以装饰变奏,在支声式的钢琴织体中附加声部,充分运用和弦外音的作用,使音响丰满,和声的力度也得到了加强。这些手法,都是利用了钢琴的多声特点,以多层次的线条来丰富歌曲主旋律的内容,扩展歌曲情感的表达空间。“复调音乐可使每个独立的旋律相互进行对比、模仿、追逐,构成多层次的富于动力性的音乐表现力,犹如西洋绘画技巧中的‘透视’技法,使绘画中不同的‘点、线’相互补充、协调、呼应,从而加强了画面的厚度,使其更加丰腴、挺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性。”

2、以丰富的和声色彩来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和声的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在伴奏中的作用,是通过和声色彩、力度和功能效果,来渲染音乐的情感思想,对歌曲起到烘托的作用,更深地刻画 歌曲的艺术效果。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最能表达感彩的就是和声。因此,根据歌曲情感的需要,灵活地使用和声语汇、和声色彩的变化,能为歌曲的情感表达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抒情歌曲的和弦编配,是根据歌曲内容情感的变化及节奏、节拍、调性色彩、逻辑重音来设计的。因为抒情歌曲的旋律强调抒情、优美感人,音乐形象宁静,犹如发自内心细腻的独自,是一种情感抒发。因此它不需要很强的和声力度,而是采用比较缓和具有色彩性的和声,运用大、小交替的手法进行。往往采用重属和弦、副属七和弦、变和弦来推动歌唱的激情或情绪的变换,伴奏衬托出诗化的歌词和歌唱性的旋律色彩性的和弦,把平稳的旋律勾画出一种活力,通过情景的融合,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又如,舞蹈性歌曲和弦选择,常加入副三和弦和离调和弦,来增加柔和的色彩。因此,丰富的和声色彩,表达了细腻的情感需要,开辟了情感创新的自由空间。

3、以多样化的音型、织体的有机组合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伴奏音型是和弦与和声进行在伴奏中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展现内心和声思维活动的载体。伴奏织体是伴奏中旋律、和声、低音三个层次的纵向组织形态与横向运动形态,是伴奏的综合表现手段。伴奏织体是在多声部的伴奏音乐中,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进行有机组织的一种形式。

钢琴即兴伴奏织体,主要表现了一种韵律的美,通过伴奏织体的形态,使人的心智体验到一种有形的情感思维形式模式,从而产生审美情感。例如,不带旋律的伴奏织体,不同的和弦奏法,不同的分解和弦,可以表现不同音乐形象,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见谱例1,2)

谱例1中,a与b为断音奏法,表现出坚定果断的形象,起着强调语气的作用。c为长音奏法,表现出平静、安宁的效果,更能突出主题内容。d与e为半分解奏法,表现出柔和、优美、平静,往往描绘背景。f为震音奏法,在不同的音区,不同力度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可描绘自然景色或特定动作,往往把歌曲推向。g为琶音奏法,表现抒情、流畅的效果。

谱例2中,a,b与d为带低音半分解和弦织体,具有活泼、轻快的效果。c为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右手高音区分解和弦织体,具有华丽的背景效果,坚定有力,明朗的音乐形象。e与f为同向与上下反向分解和弦式织体,具有抒情、流畅、柔和的效果,给人以舒适、清新的气息。g为多层次分解和弦织体,用以描写波浪起伏的大海和潺潺流动的河水,以及自然景物,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

在一首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里,根据音乐形象的需要及情感变化的需要,可以穿插多种乃至十几种伴奏织体。可见,以多样化的音型、织体的有机组合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三、钢琴即兴伴奏体现艺术完美的境界背景

在声乐艺术表演中,钢琴即兴伴奏的任务,就是配合演唱者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演绎工作。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的心态、情绪、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以及对作品解释的准确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者,通过丰富的创作手法,以钢琴宽广的音域,大幅度的力度变化,细腻的速度变化,多样的节奏变化,以及丰富的和声、织体,丰富的音色变化等为手段,与演唱者默契配合,形成珠联璧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整体,共创艺术完美境界。

1、钢琴即兴伴奏音乐的模仿性、象征性或暗示性,创设了艺术完美的境界背景。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渲染情绪气氛、音响色彩、音响运动状态以及音响造型等各种的创作手法,给歌曲作品以画面背景和视觉形象的想象,从而完美音乐作品的背景形象。例如,在钢琴伴奏中,可以模仿小鸟的声音与鸟叫的节奏,以表现春天到来的欢快景象。可以模仿雨滴的声音、雷响的声音等,为音乐作品描绘了画面的背景。又如,钢琴伴奏可以通过节奏、音型的变化,象征着歌曲的某种风格特征及情绪。如,波尔卡节奏,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探戈舞曲节奏,表现潇洒奔放的情调;圆舞曲节奏,表现高雅、浪漫的气氛;伦巴舞曲节奏,表现欢快、明朗的情绪等等。再如,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以及多样的伴奏织体,来象征画面的背景与刻画音乐的形象。如,采用以大调的和声色彩作背景的,表现了一种明亮、欢快的情绪背景;采用以小调的和声色彩作背景的,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的情绪等。伴奏织体的多样性,更是体现了丰富的音乐形象,正如谱例1、2所分析的。因此,钢琴即兴伴奏音乐的模仿性、象征性或暗示性,创设了艺术完美的境界背景。

2、钢琴即兴伴奏对歌曲的补充性,完善了艺术形式美的境界。

篇11

摘要:云南花灯是流行于云南地区的地方传统戏曲,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及文化特征闻名遐迩。文章阐述了云南花灯在剧目、唱词和表演等几个方面的艺术特征,综述了其地域性特征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云南花灯;艺术特征;地域性;审美价值

地方戏曲艺术是流行于某个特定区域的艺术形式,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形式和表演特色来表现各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花灯是流行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戏曲形式,云南花灯则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境内的汉族、汉族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地。云南省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山且多种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从而造就了云南花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

1.云南花灯的艺术特征

传统戏曲主要是靠演出的剧目、演员唱词以及演员的舞台表演等环节来向观众呈现戏曲内容。花灯作为地方传统戏曲也不例外。因此,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云南花灯的主要艺术特征。云南花灯剧的剧目较多,主题也较为广泛;主要扮相不同于其他曲种的老生、老旦等,而是以小丑、小生和小旦为主;剧目主题大多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将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搬上舞台。剧本的主要内容以及演员的唱词都具有浓烈的云南本土味道。如剧目《探干妹》中唱词“是哪个呢声音”、“给(ge)是舅舅”等,都是云南本土方言,意为“是谁的声音”、“是不是舅舅”。

由于云南地理环境复杂,多种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聚居,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从而造就了云南花灯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支系繁多。有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楚雄、禄丰花灯、建水花灯等,各个地方的花灯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都充分包含了当地的民族特色。云南花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歌有舞、歌舞相伴。花灯表演里的身段都是将身体弯曲成“S”,上身和腰部、胯部做相反的有规律的摆动,也就是所谓 “崴”,“崴”在花灯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除了崴的动作,花灯中还包有其他多种动作,如白族霸王鞭、灯笼舞等。云南花灯的音乐也是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花灯音乐的曲调种类繁多。这些曲调要么是从本民族或当地的民族音乐中“借”来,要么是从别的地区甚至外省市移植而来,再结合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加以改进,形成有特色的花灯艺术。云南花灯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以管弦类乐器为主,如笛子、三弦、胡琴等,后来又加入了琵琶民族乐器,使花灯音乐更有民族韵味。

2.云南花灯的地域特征

云南花灯几乎覆盖了整个云南省,在地域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杨友明提出云南花灯具有“大开放,小封闭”的特点,并从称谓上的地域性、音乐上的地域性、剧目上的地域性、组台演出等几个方面对“小封闭”现象做了研究。

(一) 称谓上的地域性

云南花灯的名称都是以地名或民族命名,然后再加上“花灯”二字,如上文提到的昆明花灯、楚雄花灯、弥渡花灯、嵩明花灯等,这种命名方式不仅在地域上对云南花灯加以区别和分类,而且包含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二)音乐上的地域性

音乐上的地域性是云南花灯地域性特征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云南花灯的唱腔音乐一般都自成体系,形成自己的当地特色。譬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多个县市都是汉族和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因此当地的花灯音乐都带有本地少数民族的韵味。如建水市是汉族彝族杂居,因此建水花灯都带有彝族的腔调,因此又称为彝族花灯。

(三)剧目上的地域性

在云南省内,山地较多,交通便利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上个世纪的通讯和媒体尚不是很发达,因此,各地花灯演出团体的交流都甚少,基本上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演出活动,因此,地域性特征愈加明显。再者,花灯剧目移植古典名著和其他优秀剧目比较多,在不同地域移植和传播过程中随即出现了地域性差异。

(四)组台演出的地域性

云南花灯艺术曾出现过和其他艺术形式同台演出。如在历史上,职业艺人为社会环境所迫,讲滇剧和花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在舞台上进行演出。时至今日,云南景东、镇沅等地经常花灯中的一种“耍戏”和当地的杀戏同台演出,人们称之为“混合班”。

3.云南花灯的审美价值

云南花灯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都是通过演员的扮相以及舞台表演、舞美及唱腔设计、舞台场景布置等手段将戏剧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的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感受美、领悟“美”,在戏曲情景里寻找生活场景,最终达到戏人合一的境界。因此,云南花灯具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形式美、概括提炼人生的生活美以及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风俗美。

云南花灯作为传统戏曲艺术,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同时也能使观众的感情和灵魂得到净化,其所产生的美育效果和感染力对于提高公众思想及觉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黄富曾对花灯进行研究时认为花灯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能愉悦身心,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认为这些作用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子龙,张宏伟.论云南花灯的艺术特征及在高校传播的意义[J].大舞台,2013,(3):253-254.

[2]李昆生.《云南艺术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方伦裕,苏天祥.《花灯舞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王群.《云南花灯音乐的渊源及其衍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1(2).

[5]黄清林.云南花灯歌舞概述[J].民族音乐, 2009, (3): 39-40.

篇12

关键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征;造型;装饰;色彩;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72-01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古道,古代称之为“黎阳”,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属于河南省境内北部鹤壁市辖区,浚县黎阳镇杨屯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集中生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

“泥咕咕”是形体较小的泥塑玩具的称谓,因为在其尾部有两个构成一定角度的小孔,吹气时能发出“咕咕”的声音,所以称为“泥咕咕”。浚县泥咕咕的这种泥塑形式的诞生,代表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其内心世界的热情展现,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当地人们的情感生活和朴素的审美向往。

一、浚县泥咕咕的分类及内容

第一、人物类。如八仙,秦叔宝、刘备、骑马武士等。第二、神兽、家禽和动物类。如公鸡、猴、战马、狮子、辟邪等。第三、鸟禽类。如斑鸠、鹌鹑、鸽子、大雁、凤凰等。

二、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

(一)夸张、简练、传神的造型

浚县泥咕咕的造型整体采用的是“舍其形而求其神”的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艺人在捏制过程中凭借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想象力,运用大胆取舍、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如“泥猴张”张希和先生捏制的泥猴造型,可谓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张先生运用夸张简练的手法,将泥猴的头部夸大,重点刻画面部,虽没有过多的形体结构,但猴的面部表情刻画的出神入化,极为生动传神。

(二)稚拙趣味的装饰

泥咕咕的装饰纹样品类繁多,主要以花草植物为主。如牡丹纹饰、兰草纹饰、孔雀尾纹饰等,它们经过艺人的精心提炼和高度概括,呈现出“符号化”、“程式化”的特征,但这并不代表纹样会很生硬死板,由于艺人很注重点与线在整体布局中的协调关系,所饰纹饰多呈现为对称、均衡的格局,这使得花纹经过提炼归纳后显得细腻流畅,朴实匀称,生动有趣,活泼自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当然这些装饰,艺人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装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观的影响,人们都喜欢主观的给其赋予象征的寓意。如牡丹一直被视为富贵繁荣的象征,所以“牡丹纹”便成为蕴含有富贵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之一。

(三)亮丽丰富的色彩

在我国的民间艺人中流传着“远看颜色,近看花”、“三分做工,七分画工”的说法,可见色彩装饰的重要性。浚县泥咕咕的底色大部分以黑色铺底,然后在其除腹部之外的底色上施以白粉、大红、大绿、等高纯度、高明度的原色或间色,来画出不重样的花草纹饰。这种在黑色底子衬托下的装饰花纹整体色彩效果显得极为鲜艳耀眼,显示出简洁明快,大方稳重,随意洒脱,丰富而不繁杂的视觉效果。

可见浚县泥咕咕色彩妆师不仅被营造出质朴、厚重、稳实、和谐的情调,而且其色彩装饰的层次极为分明,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装饰性,这种含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装饰色彩造型反映了民俗的色彩审美心理。

三、浚县泥咕咕的审美价值

一位学者曾指出“艺术结构的每个方面都有功用意义”。所以像泥咕咕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态定有审美功能。

第一、教化功能。从泥咕咕的由来可知,主要是为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表达了人民对为国家民族、不畏生死等美德的极大肯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第二、娱乐功能。因为泥咕咕小巧可爱,又可以当哨子被小孩把玩,成为众人娱乐的玩具,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也让生活更有趣味性。第三、装饰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民间艺术文化,泥咕咕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其造型的可爱传神,装饰的民俗化,色彩的亮丽,作为陈设品放在家中,其赏心悦目的艺术风格,无不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泥咕咕反映出的质朴、传神等特征极为符合民间的审美标准,并且它的整体艺术造型特征也确实起到了悦目、悦耳、悦心、悦神的审美作用。

四、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泥咕咕的艺术魅力,即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散发着民间艺术对生活和艺术的至爱,造型的小巧质朴传神,装饰色彩的繁华多样,让这种地域性的艺术特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张新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J].装饰,2005(2).

篇13

古代岩画虽然是考古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研究成果和有关著述日渐增多,古代岩画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计领域包括民族学、宗教学、生态学、动物学和美术学等多种科学。本文选择了本博物馆藏的部分达茂旗岩画实物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入手,试图对其造型的技法和技术风格方面,做一粗浅的探索,以去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谬误之处难免,期待方家给予指正。

本文所选研的五幅古代岩画实物,都是上世纪末才子达茂旗推喇嘛庙附近的岩画分布点,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岩画的内容和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我们的研究者了解这几幅岩画的基本情况,在对其艺术风格进行探析之前,先将这五幅岩画的时代及画面内容逐一简述如下:

人面像:图形磨刻在一块面积约半平方米的黑色岩石平面上。画面的整体图形是一个的头部正面像,人像的面部轮廓和眉、笔、眼眶和口都是采用前线磨绘,眼孔和口部磨成深凹穴,人面像没有双耳。整个画面呈白线黑底,立体感很强,画面图形虽然简单,但由于笔力遒劲,雄浑粗犷,显得神态非常威武,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驯马图:图形磨刻在一块面积约0.8平方米的棕色片岩上。画面主体图形是一匹马,外加一个似在驯马的人物图形和一只羊。作画地方法是采用没骨技法磨刻。马的造型为侧身站立,表现风格颇为特殊。造型特征采用双线出马的两臂部和两个后腿。马的蹄印也是采用透视的立体表现手法,在马的前后蹄的外围各有一个立面圆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驯马人的体量比马要小得多,但磨刻精细,造型优美,整个画面显得很紧凑。

另外一幅马图型石凿刻在一块0.4平方米的棕灰色的片岩上。画面地图形是一匹正在奔跑的马的侧面,作画的方法也是采用没骨技法。马的图形占据了整个岩画,马的形体硕大,双耳耸立,生殖器官突出,追奔跑姿势,可会吻部是做了恰到好处的夸张,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表现的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群鹿图:作品凿刻在一块面积约0.4平方米的灰色片岩上。画面表现了十多只动物的形象,有鹿、狼和羊,鹿的图形居多。作画的技法局采用没骨法凿制而成,画面的章法讲究,动物等形态虽然各异,但造型都很准确,场面的气氛也很和谐。

双牛图:图形刻在一块面积约0.5平方米的长方形的浅棕色片岩片上。双牛角作角斗姿势。画面的图形采用没骨技法完成,这幅岩画最主要的造型特征是岩画制作者在作画时,巧妙在两头牛角相交的空间部位,表现出一个太阳的图形。

对于岩画研究者来说,古代岩画年代确定,确实一直是研究工作的一大难题。至今为止,断代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著名岩画学家盖山林先生通过动物形象比较与分析法,对岩画的时代进行了划分。[1]根据盖山林对达茂旗岩画年代的判断,可以把本文介绍的五件岩画作品分为三个时段,即人面像为新石器时代的作品,驯马图和单马图为青铜时代早期的作品。群鹿图和双牛图是铁器时代早期的作品。

通过对上述几件不同时代岩画作品的研读,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是一个酷爱艺术、创造艺术的优秀群体。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的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以造型艺术为例,除岩画之外,诸如精美绝伦的红山文化玉器,大放异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陶,还有造型各异的鄂尔多斯青铜器,都是令世人赞叹不已的造型艺术杰作。

达茂旗境内的古代岩画,从造型风格来看,早期的作品侧重实用,宗教色彩非常浓厚。以人面像为例,岩画制作的目的显然是一幅神灵崇拜的偶像。因为在当时先民的思想意识中,神的存在是一种有形的物,并富于人形。但是在他们心目中,神毕竟于人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这间人面像作品的造型方面,人为地把他的形象拉开一段距离,从而塑造出神性的偶像。这件作品在创作时,作者刻意追求的是画面的精神内涵,在造型方面,运用夸张的虚实表现手法,把人的脸型、眼睛和嘴巴等感情器官重点突出,把双眼和嘴巴作的圆深凹,脸型酷似一个骷髅,给人以顿生敬畏之感。这种造型手法是先民在美术创造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自我创造意识的超越,也只有如此,这件作品的语境结构的奥秘才能真正找到他的艺术感觉。

驯马图和单马图都是青铜时代早期的作品。两件作品的制作都是采用磨刻技法。马的造型风格不同,但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画面的内容分析,岩画制作者的创作动机是纯艺术作品。两件作品的人物和动物造型只有阴刻的外形,没有过多的细节交待,十分概括,整个画面没有空洞,相反有种敦厚、朴拙、亲切和执著的整体美。驯马图中的马造型风格完全突破了同时代岩画作品片面表现的手法,恰到好处的发挥立体创作思维,处理形体的透视关系,也掌握得十分熟练,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重深感,这幅岩画的创作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美学境界。从驯马图所反映的造型技法可窥见,至少在青铜时代早期,北方先民的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境界。

群鹿图和双牛图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好是北方草原地带岩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不仅作品的数量多,岩画制作的技法也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岩画图形依然采用没骨法表现,凿刻技术已经取代磨刻。这一时期岩画创作的题材更为宽泛,纯艺术的岩画作品也大量出现。

群牛图的画面虽然不大,但表现的内容场面却很大。十多只动物的分布疏密有致,每一个动物造型刻制得都非常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充分反映出岩画的作者惊人的生活洞察力和高超艺术修养。

篇14

关键词:艺术审美 个体 社会 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