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经济规模较小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农村经济规模比较小,城乡经济比例为“二八结构”,即超过80%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城市,而农村区域经济仅仅站到20%左右,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样明显。农村区域经济规模小的客观现实意味着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经济发展实力不够,这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先天不足。
2.产业结构落后
农村产业结构比较落后,从一二三产业结构来看,农村第一产业比例比较大,而二三产业的比例比较小,这反映出来了农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我国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有限,集约生产经营还没有普及,这导致第一产业本身生产率不是很高,同时二三产业的落后也拖累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3.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农村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同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比较强严重,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也基本上集中这些区域,这种不均衡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负面影响。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资金、人才、设施等是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主要就是因为这几个方面要素的阻碍。
1.金融支持阻碍
资金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这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足,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阻碍。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非常有限,金融机构数量更是稀少,农村居民以及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需要基本上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而目前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没有必要的金融支持,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举例而言,一个农民要承包土地,扩大经营,但是因为贷不到款,就难以采购扩大规模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设备。
2.人才资源阻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才资源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素,可以说目前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农村人才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客观现实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少、教育质量较差,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更是的严重匮乏,这导致了农村区域高素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比较弱,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同时农村地区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情况,这进一步的加剧了农村地区人才的短缺,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举例而言,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因为人才短缺就很难在农村发展起来。
3.基础设施阻碍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大量的历史欠账,诸如交通设施、文娱设施等等都与城市之间有着较大的落差。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了各种资源运输流动受阻,同时更是对于地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基础设施是其非常看重的一个条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很难吸引到投资者,经济发展自然也就是无从谈起。举例而言,如果农村交通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后不能通过便捷的交通及时输送到各个地区,则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三、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针对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人才、基础设施阻碍,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努力,有效地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
1.给予大力金融支持
金融未来将会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的构建与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金融资源要适度向农村下沉,国家出台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进行网点设置,开发出来适应农村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为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的人才资源队伍,从而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资源发展的需要。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政府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挂钩,加大人才资源的供给。同时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需要农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给人才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来工作。
3.注重基础设施优化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经济关系问题 改善建议
前言:我国作为世界级农业大国,全国大概有65%的人口源自农村。因此,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首要突出问题。而同时,农村教育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者尤为积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的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更是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早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
1.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
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系统循环不畅,影响到国家到农村的整体规划,良好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部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互动机制。
从农村教育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实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条件。农村对教育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以经济水平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也完善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农村面临更多的经济业务范围。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农村教育体系中,缺乏美育教育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值,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缺失,严重造成农村素质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想协调。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农村教育的缺失
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局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索花费的费用,但是让然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3.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3.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因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受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的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良好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井仁. 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
自从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区域发展”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概念,则是我国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独特宣示,同时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吉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吉林省区域经济在九十年代初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采取聚集优势资本、实施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等倾斜政策,重点培育制药、食品等骨干行业和德大等一些骨干企业,形成骨干行业和企业支撑经济运行发展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特色农副产品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食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并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动了吉林经济逐步从以农为主转向突出工业、从群体发展转向骨干支撑、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从计划封闭转向市场开放,确立了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2007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看,这块昔日全省经济板块中的“短板”,正以前所未有的健康态势向前发展,2007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6.85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1%,同比增长16%以上,总体增速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出3.9和5.1个百分点。GDP总量达到20亿~50亿元以上的县(市)有10个,达到10亿~20亿元的有17个;增速达到16%以上的有20个。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增加。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分别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和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县(市)有12个,最高的达22亿元以上,增幅超过15%的县(市)有17个。总的来看,各县(市)的消费拉动能力呈上升势头。
从整体思路看,在发展功能定位上,各县(市)都把区域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突破上,工业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集中区突破上。实行区域突破和新农村建设结合推进。各县(市)积极探索区域突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城镇与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路子,统筹摆布谋全局,抓住重点求突破,发展的步子明显加快。抓住工业突破这个核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创造了多年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最多最快最好的时期。抓住产业化这个重点,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大上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广泛引导农民在农业内部转移,向二三产业和域外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就业渠道,增加现金收入,使农民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期。而且表现出高度重视创业环境建设,各县(市)加大对全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变以往零打碎敲式的个别扶持为打捆式的集中扶持。在政策扶持上,相继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在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置业场地等方面降低门槛,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培养创业老板,培育创业企业。在资金扶持上,陆续成立了投融资担保机构,拓展全民创业融资渠道;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二、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规模小,实体竞争力弱。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
2.县域财政十分困难,主要是历史“欠债”多。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3.城镇建设进程缓慢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此外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未来我国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同时还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矿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区域新型特色道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应加强功能区内产业链的分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发展区转移,尤其是向地域相邻的地区转移,以垂直的产业链分工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优先发展地区与重点发展区的物流和要素流动。 随着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将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Abstract: Jinhua Li, the former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has pointed out "the Matthew Effect exists in China Economy and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unevenly between reg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the imbalance in regional economic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it is more disequilibrium that the rural surplus labors transfer to developed regions to some extent. So it is significant how to adjus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rural surplus labors;transfer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15-02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国区域按功能分为四大经济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可用基尼系数和GDP指标来衡量。
1.1.1 基尼系数衡量下的贫富差距作为反映收入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表1列出了我国1997年到2008年的基尼系数,从1997年0.3706到2008年0.5左右,连续7年超出国际警戒线(国际通常以0.4作为“警戒线”),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1.1.2 GDP指标衡量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2为我国2000年到2007年三大地区人均GDP。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东西部地区(此处,东部和东北地区统称为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这说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2008年,广东人均37588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3861元,收入比为2.71:1;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州与最低的州为2:1;英国1.68:1。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的禁锢。据学术界测算,农村大约存在1.6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从城市化进程来看,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68%。城市化改造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美国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97%,英国1998年城市化水平就已达到89%,因此,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缺陷,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布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由西向东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说明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反相关。经济越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少,经济越落后,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来看,据统计,2006年有49.3%的农村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且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分布不均衡,与经济的发达程度呈反向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布不均衡,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的失衡,又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又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从大力发展东部地区到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十一五规划”,根据政策导向,我国经济区域分为四大板块:东部率先发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经济不平衡。贫困地区因经济落后,在吸引劳动资源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结果是两级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贫困地区缺乏人力资源越来越落后。
从劳动力构成来看,表3、表4说明,外出转移人员主以青壮年为主,而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是儿童和老年人,且文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耕地荒废,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制约地方经济,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外出人员管理、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
从劳动力流向来看,表5揭示,到省外就业的人员几乎占了一半,尤其是中西部到外省就业的人员更多,而且人员流向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这种劳动力导向对流入地而言,满足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劳动力资本,增加流入地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005年,河南省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当地GDP的贡献达到为20.4%。而对转出地,虽然农村居民储蓄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实质并未增长,区域间经济更加不平衡。
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刺激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和区域间应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办法大致分为两种:就地吸收和外地转移。
3.1 就地吸收就地吸收是指经济落后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策略有:
3.1.1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一方面可以吸收多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业规模效益。如整合农业优势产业和资源、延伸农业加工链,利用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经济资本等。
3.1.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如关岭自治县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不足千人增加到2007年30067人,增长30余倍,就业人数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5.6%;2007年总产值119738万元,是1978年的37倍,上交的税金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9.5%。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3.1.3 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性条件。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趋于内部转移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实现城市化,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内部转移的途径主要是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市化。农村非农化的道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部转移和内部吸收;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
3.1.4 激励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资本需求弹性小、劳动力需求旺盛、进入门槛较低、就业稳定性强、创造消费需求等特点,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经济发展中前期,发达国家依靠工业高速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后期,主要依赖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多数就业人口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都在50%以上。表6反映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3.1.5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金融危机让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到严重“创伤”,企业倒闭、裁员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自主创业可以使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3.1.6 建立共建村东部地区农村拥有先进的发展经验,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果东、中、西部地区能够积极的沟通,建设产业链或者互助村,那么将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整合,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3.2 外出转移外出转移流程图如图1所示。外出转移能为当地经济带回丰富的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创业经验,适度的劳动力外出转移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合理导向的劳动力外出转移需要教育和政策的保障。
3.2.1 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计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只是农民进城打工,当他们掌握相应技术、技能,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就能参与到城市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2.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良好的教育使日本农村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所以日本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迅速转移的内在条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较低,东部每100人中拥有科技人员l8名,西部2名;乡镇领导学历大专以上东部地区64%,而西部只有2%;人均受教育时间东部10年零8个月,西部才3年零6个月。所以,区域间的人力资源素质差距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因素,应大力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教育。
3.2.3 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人口登记管理户籍制度,对我国二元经济改造、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战略作用。它能打破城乡分割壁垒,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消除劳动力流动的行政,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逐步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支持系统,包括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体系、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体系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好的宏观环境和条件。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和外出转移人员回到本地区,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学锋.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芮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路[J].科技信息,2009,(18).
[3]于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