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护理措施范文

心理护理措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护理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眼科;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措施;治疗

引言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常被人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看到“眼病”一词就给人一种顾虑、焦虑、恐惧的感觉[1]。有些人认为,眼病只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做一些详细检查就好,根本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但是事实证明,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人格特点和心理品质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1心理特点分析

1.1起病方式

1.1.1意外事件。如因为火灾、燃放鞭炮、车祸等意外事件造成的眼睛的损伤,因事件发生得太突然,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理应付机制和理智突然丧失的心理特征[2]。1.1.2急性发病。这种发病方式往往让那些自以为无任何眼科问题的患者难以接受,易产生消极低落甚至是因无法接受事实而带来的轻生心理特征[3]。1.1.3慢性病情加重。如慢性青光眼和视神经急性发作的病人,长期患有眼病可能会慢慢地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爱挑剔、多疑、易激惹、敏感等心理特征[4]。

1.2年龄特点

1.2.1老年患者。影响老年患者心理特征的因素有很多,像与子女关系如何、个人财产的多少、有无伴侣及其是否健康、有无医疗待遇和其他经济来源等。如无经济收入的老人往往渴望子女的经济支持,但又怕给儿女带来负担,因此内心非常激烈,很难平静下来。1.2.2中年患者。这一阶段的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上面要赡养老的,下面要抚养小的,因此这一阶段的人患眼病后往往担心和顾虑特别多。1.2.3青年患者。青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往往是:活泼好动、感情脆弱、热爱生活等[5]。

1.3个体差异

1.3.1性别的差异。对于女生来讲,她们比较敏感、容易表现、脆弱,比较依恋家庭。因此她们在患病时往往需要被重视和关心,在一些打击面前容易失去自我[6]。1.3.2社会的文化差异。社会的文化保括多个方面,比如文化水平的高低、职业、经济条件的好坏等,这些因素的不同都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7]。如靠自己支付医药费的患者总是会担心自己经济情况甚至耽误治疗,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且影响了自身的治疗效果。

2心理护理措施

2.1态度热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8]:(1)语言:在医生与患者之间,语言是其主要的交流方式。语言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人的健康,甚至是整个机体,是影响眼科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发挥出语言的积极作用,与患者说话时语气要热情和蔼,能够宽待和体贴病人,为病人着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病人要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耐心劝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2)讲文明,有礼貌,要从神态、语调、仪表和举止上对患者的心理需要进行满足;对待老年患者要尊重有礼,对于心态不佳的青年患者要特别照顾。(3)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技术到位,能够面对不同反应的患者做出相应的护理工作,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赖。所以医护人员神态、仪表应该关切、热情、果断、庄重、沉稳,操作时轻、快、准、稳,让病人放心。(4)除了要给病人在医院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首先,护士要有礼貌,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定要让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患者的基本生活要求要进行满足。其次,要经常对患者进行心理排解,要让他们相信护士,相信护士是真的会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从而达到互相信任的最佳医患关系。

2.2建立心理应付机制。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解释药物的反应及其会带来的效果,让患者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对于比较严重的情形,比如视力恢复的希望很小甚至是需要动摘眼球的手术,此时如果直接告诉患者实际病情肯定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9]。所以在告知病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病情时要注意方法,让患者能够有接受现实的一个缓慢过程。

3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情感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缓解了因患病带来了悲伤情感,抑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减少对健康恢复的不利影响[10]。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态由起伏逐渐平和,从抵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使治疗过程的进行更加顺利,增强了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在实际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不仅使得患者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而且也加强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游玲,黄雪莲,许婷婷.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策略[J].微创医学,2016,11(4):649-650.

[2]吉莎莎.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2):2669-2670.

[3]郑绮华.局麻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86-87.

[4]米英囝.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20-221.

[5]陶凤萍,邬艳月,胡丽薇.围手术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老年眼科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2):226-227.

[6]张平云.心理护理对改善眼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1):10-12.

[7]孟立芳,贾丽娟,张丽红.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眼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160-161.

[8]张黎.浅论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今日健康,2015,14(7):325.

[9]王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42.

篇2

1 心理护理措施

1.1 对入院的病人,作详细的入院介绍,使之尽快熟悉新环境,安置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的病房,使病员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分离性焦虑,感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和亲切,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1.2 维护病人的知情权,让病人更多地了解医护信息。患者到医院就医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威胁,许多患者都希望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而主管护士有责任让病人获知有关的医护信息。

1.3 护士应多巡视病人,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有求必应,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有问必答,耐心解释清楚病人心中的疑虑,病人提出与诊疗有关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再把从医生那里得到的信息答复给患者,在医生和病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1.4 提供情感支持:病人住院期间,无论护士再周到细心的服务,也代替不了亲人在病人心中的地位,有亲人在身旁,无形之中给病人一种温馨和安慰;在病人病情允许和不违反医院制度的前提下,鼓励亲属、朋友多探视病人,当然每次探视时不易过长,通过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更多地了解外界信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一些病重、手术隔离等亲人不能陪伴的病人,护士应多深入病房看望病人,抽出时间多陪伴病人,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轻其孤独感。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是非常复杂的,每个患者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是尽量大努力掌握和满足患者的心里需求,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是我们医护工作者义不容辞和神圣的责任。

1.5 要准确掌握、了解病人心理反应:病人最关切的是病情愈后,以及对工作、生活、学习及家庭、经济等的影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拿出精湛的技术,使治疗得到最佳效果,同时展开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恢复理智,战胜自我,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用高尚的爱心影响患者。

2 向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篇3

【关键词】 心胸外科;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6-0092-02

doi:10.14033/ki.cfmr.2015.16.051

手术治疗是目前外科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常会引起患者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一些不良的反应会影响麻醉及手术的进行,易导致一些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2]。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一系列焦虑、恐惧情绪,严重影响手术的开展。根据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患者试试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医患之间关系,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对提高护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3]。心理护理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护理宗旨,使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保持最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为术后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为研究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40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40例,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龄14~72岁,平均(35.7±5.2)岁。140例患者中,21例患者接受过高等教育,49例患者接受过中等教育,67例患者接受过初等教育,3例患者为文盲。在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等,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将全部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接受文化程度、病情、心理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2.1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患者在入院初期,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积极主动,热情地为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设施,以及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消除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避免其产生痛苦、不安的情绪,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快速缩短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距离,这对患者可以主动向护理人员说明自己的病情,发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沟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还可以让患者体会和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并予以支持,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护理人员还应学会合理运用语言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悉心照顾患者,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尽早解决[5]。

1.2.2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患者在手术之前会有很大的心理改变,对治疗产生怀疑态度,感情容易受伤,希望得到身边家人以及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以及渴望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开导交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疏导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经历、患病情况等,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同时,可以考虑在手术之前,使患者服用一些具有镇定效果的药物,保证患者在手术前具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1.2.3 开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 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治疗和麻醉技术等医疗知识的缺乏,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缺乏信任感,胸外科手术位置特殊,使患者更加容易担心手术会带来疼痛、手术中出现出血情况、对身体器官造成的损害以及手术后的效果等,为了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对其疾病的积极意义,要主动向患者解释其病情和手术方案。在手术之前,患者应对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有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医护人员可以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看望患者,帮助患者增加手术信心。

1.2.4 手术期间心理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案越来越得到普及,但手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特别是心胸外科手术,若手术不当会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严重时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手术室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向患者描述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需要患者配合做的工作,为患者送上关怀和温暖,在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的同时,增加手术成功的信心。在手术进行期间,医生或护理人员也应及时的向患者解释手术的作用、必要性以及安全性,希望患者可以充分配合工作。

1.2.5 手术后心理护理工作 由于患者的病情和进行的手术不同,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术后护理工作,尽量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和不适,若患者出现任何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可以尽早痊愈出院。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手术期间的各项身体情况,主要通过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情绪变化及手术期间表现等,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及反应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试验组70例患者中,38例无不良心理反应,32例有不良心理反应;对照组患者中,13例无不良心理反应,57例有不良心理反应。试验组患者心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对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以及在治疗期间,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进而达到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围手术期又被称为手术全期,从护理人员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开始,一直到患者经过治疗痊愈出院为止[6-8]。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可能性远高于试验组患者,这说明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的重要部分,在接受外科手术时,患者常会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对手术产生不必要的担心,进而出现不能不在手术期间积极的配合手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技巧,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病情的痊愈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成会.心理护理于胸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15(33):177-179.

[2]邓莹,王艳,孙红玲.心理护理在减轻胸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30-231.

[3]申凌慧,胡海珍,赵鹏伟.胸外科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3-145.

[4]李莲英.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41-242.

[5]陈淳.心胸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J].全科护理,2011,9(17):1561-1562.

[6]郑书芹,王学英.心理护理在胸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24):2926-2928.

[7]刘鑫.分级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9):2368-2370.

篇4

【摘要】目的: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并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护理;护理对策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指导

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2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1.3 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2 护理对策

2.1 积极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但不宜降的过快、过低。有高血脂或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或降糖药物治疗。目前,降压药物的应用仍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发展较慢,需长期服药,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2 保持良好心态、克服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

如果患者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大喜大怒等不良心理,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改变急躁脾气,学会沉着冷静,自我控制情绪,不让各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剧烈的情绪波动。总之,健康的心理对防止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而平衡的情绪有助于维护血压稳定。

2.3 坚持锻炼

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应开展适合自身活动的项目,如体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根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心功能情况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4 合理饮食

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等以及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牛奶富含蛋白质,而胆固醇与钠盐含量并不多,可适当饮用。应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

2.5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如出现便秘,应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以肠道,刺激肠蠕动,以利排便。上厕所应注意大便不宜过分用力,以免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加重,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必要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家属与之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之情绪。护士应教会患者家属一些基本护理常识,以便科学地协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 151.

篇5

对于存在悲观、抑郁情绪的患者要及时了解其情绪的起源,有针对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予以一定的鼓励。同时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予以患者力所能及的帮助,增强治疗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部分悲观患者的情绪来源主要是对治疗信心不足,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改善心态。此外,也可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有效的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但运动程度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度选择。1.2.4家属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同时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为家属讲解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告知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同时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此外,还要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最后要叮嘱家属配合护理工作,家属的配合对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也是很关键。

2效果观察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惊恐、烦躁、抑郁等情绪的存在情况,同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评价指标治疗依从性高:患者能够配合所有治疗,无抵抗情绪;治疗依从性一般:患者能够配合所有治疗,但对治疗仍存在一定疑虑;治疗依从性差:患者无法配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高比例+治疗依从性一般)/总例数×100%。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前存在惊恐情绪的24例,护理后有2例;护理前存在烦躁情绪的19例,护理后3例;护理前存在抑郁情绪的26例,护理后为1例,护理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2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护理前治疗依从性高者17例,一般者21例,差者15例,有效率为71.7%;护理后治疗依从性高者26例,一般者25例,差者2例,有效率为96.3%,护理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