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热点问题范文

高考历史热点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历史热点问题

篇1

六、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⒈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询问或反问,意思是“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2009年安徽卷第7题中的⑶题: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这里“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有时连在一起用;有时分开,中间夹进名词或代词,形成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如……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为“对(拿)……怎么样(办)”。如,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译文: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⒉有所……、无所……

意思是“有(或没有)什么……”。“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字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这个短语充当“有”或“无”的宾语。如:2009年湖北卷13题中的⑶题: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译文: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⒊有……者

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有时“有……者”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形式。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翻译时,让“有……者”作“人”的定语,即“有个乘船过江的人” 。 “有……者”如果没有这种修饰关系, 就不是定语后置。如,如2009年辽宁卷第7题中的⑵题:

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译文: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⒋宁……耶

表示反问 ,意思是“怎么能……呢”或“难道能……吗”。如2009年福建卷第4题中的⑴题: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文: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⒌何以……哉(何……焉为)

这是表示反问的一种形式,意思是“有什么……呢?” 如2009年重庆卷11题中的(2)题: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常见的格式是“何以……为、何……为”,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这里“为”是语气词。“何”字可换用别的疑问代词,如,“奚以……为”、“恶以……为”、“安以……为”,意思不变。

译文: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⒍莫如、莫若

意思是“不如”、“没有……比得上”。如:2008年全国I卷11题中的⑴题:

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⒎得无……乎、得无……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 “该不会……吧?”。如2008年北京卷8题中的例句:

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译文: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⒏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2008年天津卷15题中⑶题: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这句中“此何难之有焉”,即“此有何难焉”,意思是:这样有什么困难呢?“以为”即“以(之)为”,介词宾语省略。

译文: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⒐若……然

相当于“像……一样(似的)”,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或相当于“像……这样”。如2008年上海卷19题中的⑵题:

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译文: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若……然”,即“像……这样”。

⒑“非惟……抑亦……”连用

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陈寿《隆中对》)如2009年江西卷第13题中的⑶题:

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下列几种固定式,近三年虽未考查到,但也不可忽视。

⒈“无乃……乎”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⒉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个(厉害)?

⒊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⒋何所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意思是“……的(人、东西、事情)是谁(什么)?要根据“所”字后面的动词灵活翻译。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何所营”就是“所营者为何”,直译:经营的东西是什么?

译文:卖炭得到的钱作什么用?

⒌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⒍“庸……乎”连用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⒎“……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格式,意思是 “说的就是……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⒏唯(惟)……是(之)……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有强调意味。如:

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意即听我指挥)。

余,指我;瞻,看的意思,做谓语动词。原语序应是看我的马头,也就是将宾语“马头”提前了。

再如:

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

文言文翻译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一是语言标志意识:如“者”、“也”常表判断句;如,“为……所……”、“见……于……”等表示被动。如固定格式,都有特定语言标志。

二是具体语境意识:如2008湖北卷13题中的“当夙夜以继志为事” 句,其中“志”承前省略“ 章君”,定语省略,“为事”承上文“乃辟塾聘师”,应补上动宾短语“办好义塾”,译文才文通字顺。再如动词意念上表被动句,省略句的成分怎么补,都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准确判断,准确翻译。

篇2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二轮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一直是历史教师在一轮复习后思考的问题。2010年以来,广东开始实行3+X,即语文、数学、英语3科+文综(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综(物理、化学、生物)的新高考模式。受这种模式影响,历史学科不仅题量大大减少,而且在高考试题导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与传统历史学科考查不同的特点。

首先,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运用与材料解析紧密结合。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点、线、面三方面:一是对历史概念的考查(点),历史概念包括的要素有时间、空间、背景(原因、条件)、内容(表现、过程)、评价(性质、作用、影响或特点)。二是对历史线索或发展过程的考查(线)。三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面)。

其次,能力考查侧重文字材料。由知识为立意转变为能力为立意是新高考的特点,体现在选择题中增加了不同形式的材料,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能力测试里侧重于文字资料的考查。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无法在实验室中再现,所以考查历史主要靠材料,但无论是广东还是全国考查的重点都是文字资料。

最后,隐性介入社会热点问题。

针对新高考的三大特点,我们在历史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将历史知识结构化

经过细致的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但不少学生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困惑:知识点能记住,但真正做题的时候又用不上,思路不够开阔,答题也不够全面。这种困惑跟我们的教材体例及一轮复习方法不无关系。教材分模块分专题的编排往往割裂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所以学生答题的时候往往顾此失彼,答题思路过于狭窄,拿不到高分。一轮复习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犹如一堆由不同颜色组成的沙子,杂乱无章。因此,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即历史主干知识导图。这就要求突破一轮复习时的专题模块复习法,将同一时期的史实联系起来,这便是通史复习模式。

二、提升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获取、阐释信息的能力

历史选择题的题量少,分值大,风险大。在高考试卷中差不多要占半壁江山,其正确率对获得高分尤为重要,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书背熟了,但仍然不能拿高分。

选择题分为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有材料情境、历史概念、组合型、因果型、比较型、反猜型、图表型等几种类型。从题干看,材料型(尤其是史论推理型)、概念型(提供历史现象概括出概念或给出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较难;从题支看,排列型(时间跨度小的易混)、组合型(题支对的但与题干无关的难排除)较难。近几年广东高考选择题倾向于重点考要时间、主要概念、图表信息、史学探究。对于时间型选择题,复习时重点掌握时间和阶段特征。而概念型选择题,重在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图表型选择题,重在完整把握图表信息。对于探究型选择题,重在尊重情景,史论一致,形成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选择题要想拿高分,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概念是基础。(2)审题是关键。(3)精选精练精评。

学生解答材料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审题不准、概括分析材料能力差、无法将所学知识与材料联系起来或脱离材料答题、答题不规范等。审题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答题思路正确与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除教师在讲解试题时多渗透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外,学生在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多感悟也很关键。由于高考侧重文字资料的考查,因此,学生解读材料,获取、阐释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语文功底也是重要因素,如概括材料中心思想、文言文阅读等能力,教师可选择典型例题给学生精练精讲。答题规范则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强化。

三、进行全面复习

历史试题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体现了现实问题与历史联系、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但历史学科不是给政治学科做注解的,考试是从历史的角度考的。

高考倾向于隐形介入社会热点问题,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的切入点千变万化。因为即使能猜到热点问题,也猜不到切入点。所以,我们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猜题,而应全面复习。加上现在历史教材内容已精简不少,所以不应有划重点的思想,最多是找出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把相同点作为复习的重点,唯有全面复习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一、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结构分析

1.共性。

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其都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时代气息,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2.差异。

虽然2015年高考安徽卷与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分值相同,但在题量和题型设计上却有诸多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徽卷历史试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客观题11道题,每题4分,共计44分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主观题

(必做部分)2道题,共计56分2道题,共计37分主观题

(选做部分)无4道题,任选其中一题,共计15分知识分布客观题:中国古代史3题、中国近代史2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史学常识1题

主观题:中国近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客观题: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1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世界现代史2题

主观题(必做部分):思想史1题、科技史1题

主观题(选做部分):4个选修模块各1题二、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特点

尽管这两套试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却都是有限的。它们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全国卷I历史试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试题呈现形式,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了一个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了选拔学生的目的。

2.试题难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干扰系数较小,总体难度较低。全国卷I历史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创新程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设置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没有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等。

全国卷I以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求较高。例如,第41题以“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公式”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该题取材新颖,紧扣教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教师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课题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式,用新视角、新史观和新理念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 特点 启示

2011年江苏历史试卷难度适中,总体难度比往年有所降低,题量有所下降,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其出题宗旨不在将考生考倒,而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凸现新课程理念,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科,重视主干知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继承中带着创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图文并茂。试题考查联系时事热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考查角度较为新颖独特,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从试题量方面来看,总分没变,但材料题减少一条,减轻了学生负担

2011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主观题从6题变为5题,减少了一题,使学生答题不至于有仓促感,减轻了学生负担。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一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我们教师常说高考指挥棒不变,就难以减轻学生负担,而江苏省的本次历史试卷在题量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减负决心。

二、从试题涵盖的内容方面看,必修史三大模块题量分值的分布更加趋于平衡,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1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政治史模块有10题,计39分,经济史8题,计31分,思想文化史6题,计30分,其中主观题部分涉及必修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各一条,分值都在12-15分之间。和2009年和2010年高考相比,2011年历史试题必修史题量分值分布更加趋于平衡,这与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吻合。注重基础,以教材为本,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和课本主干知识的考查,甚至是我们常说的热点内容。

三、从试题样式方面看,新史料、新情景的试题依然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试题命制秉承新课程理念,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江苏高考今年已经是第四年。四年来,新材料、新情景题在江苏卷中一年比一年凸显。今年江苏卷20道客观题,全是材料题,分别通过文字史料、图片等形式呈现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相关内容。如选择题第十二题: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制定给特定的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 采取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 废除了债务奴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 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中克里斯提尼改革无疑是考试重点,但以这样新颖的视角来体现则是学生不常见的。显而易见,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类型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大方向,也是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历史学科得以落实的着力点。2011年历史江苏卷的命题完全吻合这一大方向,创新理念是鲜明的。

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涉及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背景下的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四年来都明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考核目标与要求,分别是: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前几年的考试在前四个方面都有涉及,但2011年江苏省高考试卷的特点是不光涉及这几方面,而且在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上有所创新,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具有开放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较好的尝试,在改革的同时也注意到新课改下高中教学的现状,问题小而分值少,稳步推进开放性高考试题的改革,稳重而不失灵动。这势必将推动江苏高考试题由“采点得分”向“采意得分”的转变,考查注重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并重,进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更关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把江苏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推向深水区。该题富有操作性和引导作用,是2011年江苏卷的灵动之处,也为各省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作了很好的示范。

五、联系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时代感强,现实与历史交融,学科交叉性强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史学的教育功能,关注现实,依托热点一直是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在今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例如选修部分明治维新的材料题第(3)问: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进行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这道题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人类命运,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思维解决当今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史为鉴,服务社会。同时最后一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考查,同时也涉及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

六、大量涉及新材料,新情境,不拘泥于教材,但又源于教材

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分析,理解能力。但仔细分析试题不难发现,这些新情境、新材料无一不符合课程标准和江苏省考试大纲的要求。史料是历史学的组织细胞。材料型试题是主打题,体现了新课程下的江苏高考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所给题干材料与备选项之间建立起合乎历史逻辑的联系,才能正确选择。非选择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但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层次性,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面对2011年江苏省历史试卷的命题思路及特点,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有怎样的启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认真研究考纲,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教学

一个有经验的历史老师,总是将考纲和课标内容烂熟于心,脱离考纲、课标的复习,无非是迷失航标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很难到达彼岸。①因此,每做一个专题复习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高考说明,并用一定时间详细向同学们讲解考纲和课标内容,并且归纳出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以及将要复习的基本线索,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底,即使自己课外复习,也不至于盲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本专题有个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的构建,而且师生之间有了一种内在的默契,为后面的复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1.要注重问题意识教学,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需要教学中能够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掌握突破思维定势的标准及方法;

3.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切实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八、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适当与其它学科渗透

当今高考,试题的实践性、灵活性强,往往是通过热点问题进行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命运,运用知识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强调以史鉴今,服务于现实。高考的这一新变化,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关注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科技、环保等问题,并就这些热点问题积极与其它教师配合,寻找交叉点,共用一个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多方考察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高考中面对热点不再无从下手。

九、利用历史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的理解分析解决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指历史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②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以鲜明的导向烘托气氛,营造情境,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形象讲述、实物展示、图像再现、情景创设、课外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枯燥、干瘪、抽象的知识变成一幅幅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由于师生情感共鸣,创设问题的情境,导引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且,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主观情感移入到认识对象中去,能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受到陶冶,增强识别美、丑的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培养爱国主义的真挚感情,激励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考,历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51

自从2004年实行新课标改革,先后在16个省份进行分省命题试点。有文综卷,有单科卷。新课程卷在选修模块的命题处理上也各有特点。由于分省命题各省份的质量不一,而且成本比较高。到今年,原来16个命题的省份,其中11个省份自动申请退出,还剩5个省份,就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也就是说,明年将会有6个命题中心,1个是国家的,就是从原来的‘1+16’变成了‘1+5’。”对于使用全国卷的我们山西省来说,文综之一的历史这个学科有哪些特点又如何备考呢?

一、高考历史考查特点

1.紧扣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现在,高考试题都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高考试题命制的导向是很明确的:备考要立足于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答题技巧很熟练,也难得高分。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考常新”,即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试题尽量减少或避免一对一的知识层面问答,更多的体现为新情景的创设、材料的解读分析。题目设计更重视用历史事实说话,题干及其答案都不是简单移植课本内容,而是渗透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基本方法。试题使用新的史学观点,往往不是正面考查新观点,只是用它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或切入角度,答案仍然力求回到教材的知识情景中。另一方面,试题也注意了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设计思路。

2.坚持能力立意,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与探究历史问题

“能力立意”是恒定不变的高考原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不难看出,高考历史的命题特点为:突出能力立意、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历史能力与思维,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与探究历史问题。历史试题卷中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教材内容在这里更多的是表现为背景材料,考查的侧重c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能力考查的目标专注于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材料中的问题,而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描述或阐述。虽然试题的设问颇为简洁,但思维力度还是比较高的,注重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贴近生活与现实,体现学科特点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又一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时政热点是每年高考不回避的命题重点。今年的新课程试题也都注意了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题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对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二、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1.紧扣课程标准和考纲,抓好主干知识复习

备考复习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特别是主干知识组织教学,对于各版本教材中超出课标范围的内容可以放心进行删减,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的束缚。当然,如果教材内容对课标所规定的重点内容阐述不够充分的,一定要加以适当的补充。必须清楚教材只是我们达到课标要求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已,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的学习任务。同样的,无视教材的教学作用也不可取,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点不是列举历史学界的各种研究成果和结论,应该是通过陈述历史演进过程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资料,使学生能够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总结等思维过程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得出理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性学习习惯。

2.以“四项能力要求”为依据,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应考技能的培养

在平时的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把每一个提问都看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次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参与历史、评价历史。平时多就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开放性回答训练,不要轻易向学生下绝对性结论,一定要尽量采用多角度、多方面的材料,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化的特征。同一个历史事物在高考中的呈现方式、情景甚至语言都是经常变换的,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考理解后才能有效运用和转换。考试说明对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做了具体解释与例证,是教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复习的最好依据。四项能力要求的层次不同,设问的呈现形式也不一样,这里有些共性的设问特点是命题人必须遵循的,因此有些答题要素也是不变的,教师们要善于提炼和归纳并告诉学生。而要有针对性的加于训练,最好的素材就是近年来的高考试卷。

篇6

关键词: 高考历史史料题 中学历史教学 启示

史料题型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需要出现的。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本文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像,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是由考试的性质和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反映在高考题的命制上不但是题型的改变,而且是命题思路的改变,即由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也就是说,新高考的考查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能背下多少历史知识。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多是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的形式出现,而在广东2008年的高考卷第31题里,它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了解及其影响,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这和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仅把重点集中在让学生记住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要集中在如何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懂得运用历史知识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观

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的积淀并不在于我们能够记下多少知识,具备多少解读历史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形成,因为历史留给后世可以借鉴的往往是一些价值观。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考的史料题在这方面的导向是非常清晰的。如,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这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的价值观。如2005年第27题,它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考查,从头到末,它没有像以往的命题那样问的意义或影响,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写下的答案也只是脑袋里背下的意义和影响,远谈不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而是以没有出现“意义”的字眼,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考查,同时也对于民主这一价值观进行了考查。有人会问这是教材的知识吗?肯定地说它恰恰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它既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体现了新的教材处理观念:教材只是给师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被这些资源牵着走。

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历史学术观点包括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对于新学术观关注的材料题在新高考中也大量出现,比如2009第28题(2)对文明史观的考查,2007年第29题(2)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要更好地适应高考命题的这些变化,首先教师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可以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中发展,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近代化史、全球史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

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历史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新高考历史材料试题的命制也多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目的是要“实现对考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如2009年第28题(2),通过对中国在不时期不同背景下两次成功发射卫星带来的不同意义的变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学科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增强实战能力。

篇7

关键词: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师;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04

一、近五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1. 试卷结构基本稳定

从题型结构看,文综历史卷依旧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5分,选做题要求学生从4道选修题中选出一道做答。

从选择题看,往年至少会有一道图表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字型选择题会是选择题的主体。

从非选择题上看,近五年两道必做题基本上都是一道必做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另一道为开放性试题。

选做题通常选取与教材关联程度不大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

2.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稳定

全国课标卷1卷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单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3. 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素养立意”的宗旨

纵观近五年高考试题,无论试题载体形式、设问的角度、考查的知识点怎样变化,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宗旨岿然不动。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主干基础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知R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辨析和认知能力,考查概括归纳、比较分析、史实论证、理性批判的能力。

4. 注重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形式

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取材已基本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从更大范围内选取思维含量高、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材料,设置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为拓展命题资源,《考试大纲》还特别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考会选用与初中教材相关联的新材料。

5. 命题体现关注社会热点,坚持学以致用、鉴古知今的价值追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仅关注昨天,更应该关注今天。历史学科的价值在于能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既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后期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浅谈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后期两个月的二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通史知识体系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时,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挖掘同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这也是高考复习的必由之路。

2. 注意“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重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与专题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注重把握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古代文明成果的现实价值,了解其世界意义等。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以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并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与历史探究能力。

3. 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指导

如开放性试题中的评述观点题一般常规答题步骤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材料归纳出观点(观点明确);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有力),史实可以根据材料,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4. 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通过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理解、归纳、概括、分析、阐释、论证等历史学科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

5. 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中日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等。

(2)重大周年纪念问题,如2017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年份后两位是07或17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时间,如年份后两位是06或16、08或18的事件等。

6. 加强学习质量监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通过定期的定时训练,监控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复习策略,指导教学进程。可以采用整体综合训练,也可以采用专项训练,如选择题专项、非选择题专项、热点问题专项等。以此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要点齐全,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使用历史学科语言,避免文学化语言。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填涂规范正确,书写工整,书写字体大小适中,答题不超出指定区域,答案形式上要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整洁化,以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

篇8

高三政治备考策略

关注变化

近三年命题特点,很挑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面。前三年的中高考命题反映社会热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考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考查能力趋强,考查的梯度更加明显,注重区分度,更能体现中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在答题上,考生如果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原话作答,已不能得高分。这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懂得结合实际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组织答题,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面是否广泛是一个挑战。如去年考查的网络购物,以及结合奥运会志愿者谈建设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热点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从2009年的命题来看,选择题的难度加大,双向选择题较多,对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的要求更高,主观题更加开放,提问的角度很灵活,这对考生的审题要求很高,答题方向要对,内容要细化,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要求更高了。另外,考生要适当关注图表题。

抓住热点

关注热点和反映公平公正的问题。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会回归到教材当中,因此,打好基础是关键。在审题时,要注重抓关键词,要明白出题人的意图,知道设问分几个角度,需要用哪个模块的知识作答,如果在提问中没有指明,就要从设问的关键词去判断,千万不要犯方向性错误。建议考生多做往年的高考题,注重关注热点,如发展低碳经济,以及今年颁布的《选举法》等热点,注重民生和反映社会公平、公正的热点问题。

注重结合

往年考生在辨析题上失分较多,主要是思维能力不强,找不准答题点,看问题不全面。如试题中呈现的是文化生活的材料,但设问却要求用哲学或政治生活的观点作答,部分考生审题不清,以为文化生活的材料要用文化生活的观点作答,导致判断失误而失分,十分可惜。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记忆理解能力的训练,要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尤其要重视平时训练和考试中错漏较高的错题,找出复习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还要关注时事热点,注重知识点和热点相结合的能力训练。

 

2017高三政治备考策略相关文章:

1.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主要策略

2.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3.2017高考政治考点解读

4.2017年高三备考策略 高三备考建议

5.关于2017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备考复习方法

6.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7.高中政治备考策略

篇9

一、用新的观念统领复习

观念是社会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作为复习指导者的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观念指导复习工作。

首先,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统观高中《历史课标》和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准确把握这些史学观点,既是我们按照新课标教学的前提,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注史学动态的特点。从近两年高考命题情况看,体现和涉及这些方面的试题不少。因此在复习指导时,要以新的史学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古今中外的历史事物与现象。

其次,用新的教学观念贯穿复习过程。这主要从两个方面的转变入手,即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和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从我接触的许多教师来看,仍习惯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进行复习教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输入推进,高考命题体现了不拘泥于教材内的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思想,“以本为本”的思想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形势,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敢于、善于重整教材,使其适合高考的需要。

再次,用实事求是的观念指导复习。主要是要把握考情和学情,按“需”施教。就是要根据高考要求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现状,重整教材,安排复习内容,在复习中一定要特别考虑学生情况,不顾学生实际,只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出发,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复习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作者依据多年的高考指导经验和高三历史新课程教的要求与特点,总结了几条针对性的高考复习策略,以期达到复习效益最大化。

首先,对教科书要有效取舍。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标多本,异本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新课标对史实的要求,诠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史学内涵。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析其异同,把握其内涵,这样才能正确地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准确地把握。这里我们反对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和新旧课程知识进行简单叠加,这样只能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没有任何益处。

其次,掌握知识与能力的难易度。认真细致地研读有关文本中对于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把握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与深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般而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常采用“知道”、“了解”、“列举”、“例举”、“概述”、“归纳”、“理解”、“认识”、“分析”和“评价”等行为动词,来标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高考复习指导者必须要认真领会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根据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深度的不同要求安排相应的复习策略和复习内容设置,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的难易度。

再次,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要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复习时间表。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复习的过程来看,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三、用科学的方法实施复习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我们实施历史高考复习时,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用恰当的策略,更要寻求有效的方法。

首先,通史复习是基础。以时间为序,重在梳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将学生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用历史发展的时间主线串接起来,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网络。

其次,专题复习是重点。通史复习之后,就要转向专题复习,这时要把重心由梳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转到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寻找所需要的、有效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对通史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掌握有关专题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阐述其因果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重组能力。

再次,热点复习是提高。复习时必须关注热点问题,高考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南针。每年高考都有一定的调整,复习时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显著特征,往往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选择当前热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热点进行整理、分析,尽可能地做到全面、细致,而且要以试题的形式加以训练与巩固。

篇10

一、第一轮为基础过关复习模式

这一轮的复习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宏观和微观的原则;二是点和线的关系;三是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具体做法是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到线、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科能力的训练。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本以章为单元展开,多数情况下,一章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章下设若干节、节下设若干子目。章、节、子目的标题是对相应部分的概括。复习过程中,先搞清楚各章之间的关系,然后弄清每章中各节之间的关系。最后落实在每节中的每个知识点上即考点上。对于考点的复习力求全面细致。

从章与节的关系上,要建立各阶段历史知识的横向结构,归纳阶段特征;从节与节的关系上,梳理同一阶段内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线索。在每一节中要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复习中,应以有关历史阶段的特征为中心,组织有关内容,形成各阶段的历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构架为一棵知识树。以各历史阶段的特征为纲,串联和整合相应阶段的高考知识要点,并运用图表的方式整理出各阶段历史发展的线索与各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历史知识构成的总体网络结构后,就可以在结构的指导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结构内的有关知识和知识要素。

另外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能力的训练放到首位。这里的能力即包括相关的学科能力,如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表述能力等,同时也涉及到做题能力的训练,如审题能力、答题的格式、表述的简练等。

二、第二轮为主干知识复习模式

这一轮复习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考纲》的利用问题,二是学科内的综合问题。具体做法是以《考纲》为依据,根据《考纲》的变化列出当年考试的主干知识,并将其划分成若干复习模块。复习中,第一步整理有关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梳理出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它的阶段性特征。专题的整理要注意综合性,要前伸后移,时间上贯通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内容,做好纵向的复习;第二步要理解有关的背景和影响,注意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做好横向的比较和复习;第三步要寻找与政治和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做好跨学科的复习;第四步要和现实相结合突出它的现实意义。

这一轮的复习时间可长一点,知识点的整理要细一点,难度要大一点。同时要做好综合试题的训练。

三、第三轮为问题复习模式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试题多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它们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中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做到学以致用,以利于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轮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问题的选择要有科学性;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要有启发性;三是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一阶段复习的目标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整理出与此问题有关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选择要依据《考纲》、当年的时政热点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同时要找到政、史、地三科的共同切入点。复习的程序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作为背景;2.梳理与问题有关的三科知识;3.运用相关的学科思维来做题;4.注意问题的现实意义,最后回归问题。

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心时事,关注现实,跟踪热点,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复习中要使热点问题中的学科知识重点化,凡与热点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即使不是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因为综合试题的设计,必然围绕题目的主体立意编排学科内容,而不是以各科的重点内容为中心,学科的知识服从并服务于整个试题的立意所在和价值取向。

这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5月,占时不要太长,大约2~3周的时间足够,同时一定要做好三科老师的协调,要坚决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

篇11

1.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总结时,总认为自己没有好好背诵,而学得好的学生也往往谦虚地说背得还不够。他们也知道历史还要理解,但是提起历史课他们的思维定势就是背诵,而且背会还容易忘记,这使部分学生对历史复习会很无奈,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而不能提升复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解决知识的死角

在高三复习中学生存在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不准确的情况,历史教材是历史学习最主要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注释,并辅之以可行的试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3.注重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按照教材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炒冷饭”,而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历史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对相似或者同类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如在复习中国的产生时,可将其作为专题归纳,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解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进程,并且和中国的近代化相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4.链接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

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并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学要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切入,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注意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现实服务。

5.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动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重要指导用书,因此,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讲好讲透教材每章每节内容外,还必须认真研究每年的《考试说明》,从《考试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并且和上一年的《考试说明》作对比,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以把握高考动向。从而将培养目标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以适应当前历史高考改革对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组织材料答题的能力。

篇12

一、遵循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前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备课本、做习题、搞题海战术。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宝贵的,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又比较琐碎。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我们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准备一本《考试大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弥补特长生由于进行专长学习而耽误的时间。比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考纲要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在考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复习才能真正把握要点。

二、夯实基础,融会贯通,中西结合

这一点是历史复习备考永恒的话题之一。历史学科与所学其他学科完全不同,不管解决试卷中的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用史实说话,因此,必须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将教材表述变成自己能灵活运用的具体的史实,从容地面对高考。

1.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历史知识

例如: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经济上,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形式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要依据历史教材提炼基础知识,发挥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

比如:对于百家争鸣要把握其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学派以及这一局面结束的必然性。

三、科学训练,提升高考答题能力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所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否得以提升,取决于日常的具体训练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善于把握和质疑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要善于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精选精练习题,讲究效率,加强针对性,同时注意拓宽思路,及时总结和反思。

四、关心现实,巧学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已成为趋势,但是,历史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对于现实热点的复习和把握要注意:既要重视对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归纳,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要注意对时政热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篇13

关键词:时政复习;热点问题;高考命题;学生综合能力;命题趋向

高考政治命题总是结合现实的时政热点来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而面对变幻莫测的国内国际风云,复杂多样的时政热点,考生们往往会眼花缭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关注时政热点,把握高考脉搏成为了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怎样选样,如何整理,又怎样运用社会热点,是广大政治教师必然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搞好热点的选择

社会热点,有自然形成的,还有人为炒热的;有正面的,还有反面的;有有益的,还有有害的;有涉及本学科的,还有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三学科的,因此,针对纷繁复杂的热点,不分良莠,对学生全盘灌输,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对学生是有害的。要选好热点教师可以侧重关注以下几类专题。

1.具有长效性的热点

这些热点往往反映的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考年年浓墨重彩大做文章的高频区域,如:“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等。

2.侧重选择与我国有关的热点

纵观历年高考,所考查的热点基本上都是与我国发生关系的,所以,对于与我国没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则可做冷处理。如:由来已久的中东问题可以做冷处理。

3.有定论的时政热点问题

高考试题必须保证其科学性,特别是政治学科的试题。因此,高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

有三类热点问题难以进入高考试卷:一是政治上比较敏感,中央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二是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在广泛争论的问题;三是发展不够充分,尚处在试验观察阶段的问题。

二、围绕热点,精心设问

1.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要小

从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以小范围的切入为主,比如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1)中的40题的第(6)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这就客观要求学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明确的区分,而且也客观上要求学生能精确地运用理论深入的分析实际材料。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必须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强化,所以在专题的复习中,教师尤其注意问题设计的精小化,从而使学生在思维方面和心理方面都能更加贴近高考。

2.问题的设计上要注重对书本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检验和强化学生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特别是那些知识再生能力很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和重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3.设计问题要注重教育功能的落实

高考不仅具有考核和选拔人的功能,而且还肩负着宣传教育的功能,要体现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意志。因此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时政背景材料,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启示性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

三、关于热点的讲解

1.帮助学生采集有效信息

(1)采集有效信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讲解时政热点材料,必须首先告诉学生,我们选择该材料的目的,包括时政精神,要分析其包含的是经济观点还是哲学道理或者是政治常识的观点。

(2)采集有效信息要辨析材料内容(看材料思观点)

①寻找材料中重要的词语

语句中或段中的关键词语,有特殊意义的直代性词语或标准性词语,能帮助我们感知信息,使我们准确地筛选出信息。

②抓住材料中重要的句子

句中的主旨句、过渡句和小标题等,能帮助我们筛选出所需要的重要信息。

③透过明示信息,推导隐含信息

④参照提示语或注释、推导、判断信息

(3)采集有效信息要对信息进行概括、整合,使这些内容完整而有条理,做到明确该材料包含了几种观点或哪些做法

2.帮助学生把材料中的观点或做法与经济、政治、哲学有关观点相对照,得出符合或违背某观点的结论

文科综合卷政治部分虽然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时政热点,但它始终以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依归,秉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这一基本原则,所以,学生要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胜出,自始至终也不能忽视对书本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基础知识的回归。在高考时政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教材,找准它与教材的结合点,从而不断地巩固和落实基础知识。假如在时事政治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却忽视了教材,这绝对是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其结果是惨痛的代价。所以,时政复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地投入,要摆好心态,明确目标,定好位置,找好方法,从而实现复习时政和回归教材两不误。

篇14

关键词: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教学应对策略

一、高考历史试题的新特点

(一)以主干知识为中心,突出能力立意

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运作。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目前高考阅卷普遍是采点不采意的办法,高考试题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教材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能力立意”是永恒不变的高考原则。新课程历史高考主要考查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迁移辨别;“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阐述历史;“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论证问题。

(二)转变史学观念,充满时代气息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历史、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色。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历史学科的本质功能有两个,一是资政,二是修身。历史要发挥史鉴的社会功能,它总是要考查社会热点,新课改尤其如此。

(三)渗透人文价值观,凸显地域特色

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主要从六个方面考查。逐步加重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引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地域色彩不断凸显,题目要确定符合本省教育发展水平的命题指导思想,命制的试题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能够根据本省教育、教学和考生实际以及当年招生计划结构和生源结构情况,把握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针对本省教育、教学的特点,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查.在试题的内容和选材上能体现出当地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

(四)淡化题型特点,引入研究性学习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的界限已经消失。材料式选择题已经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本质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重视史料作用,考查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的解读能力,发展趋势是让历史教学、历史学习回归史料。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历史教学应对策略探讨

针对高考历史试题的新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坚持以下总体策略:落实好课标和考纲的区别与联系;贯穿好新的史学观念教学与练习;认真研究新高考材料与时政;按规律进行教学创新,注重实效性。

(一)调整历史复习方法,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教学法

教学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教学法

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试题,注重对能力培养

用新的史学观念统筹复习内容,比把历史内容分为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同时要用全新的学习观念贯穿整个历史复习过程,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以学生为本为宗旨;争取从课本单调的内容中解脱出来,从新整理属于自己的课本;把握细节内容,杜绝浮于表面;最后要积极关注热点,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针对历史新课程高考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发现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将有效信息提炼成完整、准确、合理的观点。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哪些是历史现象和事实。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全面、客观、清晰地叙述历史事物、现象的能力。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独立地表达自己观点、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反思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它是教学系统的深层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三个基本环节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技术等多个影响因素。改革必须坚持观念的不断更新,发挥教学内容优化的核心作用,正确推动教学评估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一种“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的天性”的理念,只要教学方法有吸引力,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其次,教师要富有创新性思维和批判精神,不能迷信于传统和权威教学方法,要始终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最后,要坚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个性和资质以及学习习惯不同,改变“填鸭式”、“一刀切”等传统教学方式,不是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老师能够适应每一个学生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结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那学生从死记硬背和题海中摆脱出来,必须不断革新历史教学方法,探索试题规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更新观念迎接新试题,注重对能力培养;反思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