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

新型农村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型农村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型农村建设

篇1

【关键词】新型农村;水利规划;农田水利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境内的大江大河流域水利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各个地方也都相继编制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排涝配套措施、农田节水灌溉等相关的规划,但是由于存在多方管理、投资比较分散、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影响到了投资效益发挥。

一、新型农村条件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在新型农村的发展条件下,农业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又是农业是否能否发展的好的一个基本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要想加快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及时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观念,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经营,同时也要求我们加大力气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总产和品种的丰富。

那么,在如今现代化的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并协调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对于我们非常重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以下这样四个要求:

1、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改革逐渐深化,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规模性经营已经成了商品粮生产的必然要求,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的基本保证。所以,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传统的经营产业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以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也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改革发展要求。

2、农田水利规划还要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安全生产

我们都知道,现在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乡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在此基础上,很多的外向型的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经济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样也使得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固定资产不断的增多,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灌溉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村的水利规划建设必须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3、农田水利规划还必须要满足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一个国家人民生存的根本,这是自古以来农业生产的一个大问题,那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一旦粮食供应量不足,就必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人心就会不稳定。

4、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还满足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逐渐转好,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对于生活更加富裕的要求,在可能的程度上,尽量的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终可以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特点

我们在上面介绍了一些农村的水利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据这些要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使农田水利的规划面向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的工业,使发展朝有利于农村的工业发展的方向;面向农村的社会发展,最终要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在管理上,要实现“三个综合”:即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以及提高综合效益。

水利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命脉和基础性的产业,那么,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就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田水利规划要适应当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的水利建设应按照能防洪水、能排涝、能灌溉、能除盐渍的要求,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比较高标准。

这要求在制定规划时要按照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保证安全,另外,还要通过加强农村的骨干性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全面的改善城乡河道的水体环境,推进农田的园林化进程,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使水利工程的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作用。

2、农田的水利规划还要有能够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

农田的水利规划除了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时也要尽量的满足乡镇企业的供排水要求,再结合当地的交通、航运情况,争取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如果农村的水利规划与村镇的企业发展规划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再加上当地有关部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商业、交通、运输、文教设施等的统筹规划,必然会使得乡镇的发展呈现更为合理的布局,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在如今城乡一体化推进逐渐加速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标准、形式、工艺上也必须要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在堤防的标准化、沟渠的永久化,降渍的管道化、道路的规格化、泵站的高效化等等,从而可以体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保土、省地的特点。

3、农田的水利规划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灌溉、排水系统

对于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农业规模经营在不断的扩大,机械作业也基本得到了普及,而且在此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更要从布局和标准上来逐渐的调整和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同时还要布设必要的沟渠和相应的闸站桥涵等配套设施,从而可以适应更大的生产的需要。

4、农田水利规划还要适应高效的农田工程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农田的水利工程也逐渐形成了沟渠纵横、水系成网、闸站配套以及机电排灌等工程标准。而且经过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实践,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1)农田灌水渠道的两暗一明:即采用地下暗渠灌水,暗管降水,并利用明沟进行排水。

(2)农田的三暗工程:即用地下的暗渠灌水,地下的暗管排水以及地下的暗管降水。

结束语

农田的水利的规划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的用地以及农业生态用地的构成格局。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安全是否能保证的重要一环,在建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要求,并了解其特点,才能让修建之后的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富丽.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

篇2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对我国境内的江河水域规划已经初步完成多年,并且各地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农田水利规划,但是鉴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农田水利规划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农田水利的发展将同新型农村建设共同进行。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

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计量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对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与能力的高低,都属于公益性的项目,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该区域百姓的免受洪涝和干旱的干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利益共享性的特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影响区域是具有较大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百姓都会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来获益。所以说,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们来说,彼此间的利益一般不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价格性。严格意义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一般难以实现市场化模式的经营,这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只有自行出资去修建。

二、新型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一)抓住规划的时机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对于新型农村来说,其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新型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在当前的状况下,既要促进农业的发展也要确保新农村的建设成功,并举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来说,首先应当抓住规划的有利时机。经过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为了更好的应对农业变革,就必须对过去的农业生产结构予以调整,农田水利规划也要借助于整体发展的机会去适应这样的发展方向,并就其相应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二)做好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兼顾其他发展要素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眼光投放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通其他经济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那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农村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并且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些经济因素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农田水利的规划不仅仅要重视起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更要为相关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为农业灌溉提供重要保障的基础上兼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双方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影响作用。

(三)农田水利的规划要坚持以农业的正常生产为前提

此外,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明确一点那就是要确保农业的正常生产。对于农田水利的规划来说,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才是其发展的本质目的。民以食为天,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那么缺少了物质保障的社会如何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对于现实的社会来说,如果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三、新型农村条件下农田水利规划应当满足的条件

(一)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中的农田水利规划来讲,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在坚持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相应的规划目标。为了切实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田水利规划一定要按照能防洪、能排涝以及能灌溉和能除盐渍等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和特点,才能够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这些特点要素也要求了在农田水利的规划制定过程中要严格参考当地的历史最高洪水位以确保安全。并且应当通过强化农村骨干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推动河道水体环境的改善,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作用和功效的前提下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借助于农田水利规划来满足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田水利的规划出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还应当满足乡镇企业对于供排水方面的要求。根据实际的农田水利规划,结合以当地交通。航运等实际情况,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统一发展。并且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角度出发,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相应筹划工作,对农田水利设施相关的商业、交通以及文教等设施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使农田水利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促进农村地区的合理有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并且农田水利规划还要跟上时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的标准。形式以及工艺上都要采取相应的变化,显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以及保土、省地等特点。

(三)建立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统

此外,农田水利规划中还必须具有建立良好排水和灌溉系统的相关内容。农田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和功能就是进行排水和灌溉,这不仅事关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就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农村农业经营规模呈现出了快速扩张的态势,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应用。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这方面的要求也将会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就要站在布局的角度上来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调整,在建设灌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布设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篇3

    1、公共服务性。当前农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使某一区域的老百姓免受洪涝或干旱之苦,是政府为满足老百姓生产需要和增加老百姓抗灾能力而

    发动群众修建的工程,这些工程大都建于八十年代以前。

    2、利益共享性。当前农村水利工程,每一个都有一定的影响区域。对该区域而言,水利工程能让他们人人受益。而且水利工程让所辐射区域受益的同时,往往不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的人的利益。对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来说,相互间的利益一般不会相互干扰。

    3、非价格性。这类工程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资,发动老百姓出工出力来修建的,具有纯公共品的特征。由于其公共品属性,其价值难以市场化,因此往往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想让商家投资修建不太可能,至少纯从公共品的角度看不太可能。这样的工程由政府出资修建后,也只能由政府来管理。不过由于具有非价格性,而管理和后续的维修又有不断上升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觉得这是负担,随后就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类工程的存在,进而导致很多水利工程疏于管理而遭破坏,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当前中国农村水利工程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很多工程已丧失其应有的功能,而老百姓当前似乎也不太关注这个问题,当地政府也往往懒于过问。

    二、引进现代化管理,恢复农村水利工程功能

    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大都建于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也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模式,所以和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格格不入,进而导致了上述种种问题的出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必须走现代化道路,引进现代市经济管理的一些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社会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恢复水利工程功能,为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抗灾保障。

    1 明确管理上的权责利

    当前的管理上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水利工程的权责利不明确,一个地方的水库该由谁负责?要负责哪些内容?出了问题有什么责任?管理者能收获什么利益?这些在当地政府行政中完全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实际的操作。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当地政府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明确各地水利工程辐射区域,确定责任人管理内容,必要时应专设一个管理岗位,从当地农民中聘一名农民兼作管理员,并让水利工程辐射区域的老百姓集体监督。政府每年对管理员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核发绩效工资。说到工资,有政府多,每个水利工程聘请一名农民兼作管理员,需要的人工成本一年也不会很多,政府每天的接官员可能觉得这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事实上,一个乡镇里水利工程数量并不待经费中适当省一点就足以满足全乡镇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工成本。当然,这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一些地方根据实际还可以探索其他更好的管理模式。

    2 建立运行耗费补偿制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公共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就其功能和性质而言,毫无疑问是公共服务产品性质的,因此对其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等,政府应当有相应的补偿制度。

    3 建立管养分离制度,避免腐败滋生

    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设岗定岗,确定管理人员编制。同时将维修和保养的业务从管理内容中剥离出来,在运行中如果需要维修保养,公开向社会招标。当然,与此同时,当地财政应当建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维修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以保障水利工程维修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广大农民利益不受损。这样管养分离后,能有效避免管理人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发生,减少了腐败空间。这样的体制下,当维修项目在进行时,管理员就成为一个监督员,对维修工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如此一来,管理员必定监督维修施工方认真施工,从而确保质量。

    4 因地制宜进行市场化管理

    某些水利工程如稍大型的水库,如果交通等基础条件具备,可考虑将整个水库外包给个人作养殖之用,外包条款中明确包含水库的管理,更要明确当有公益性的取水需要时以公益优先的内容。在维修上,超过一定金额的维修由政府承担,小额的维修可纳入承包范围。承包人可以在水库中发展养殖业等合法业务以赚取利润。这样的方式管理水利工程,可以减轻财政负担,也可使工程管理变得更有质量,因为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把水库给管好。某些地方新的水利工程如果有市场发展潜力,也可以引进社会投资,由社会投资修建并在适当年限内可以凭工程获取利润。

篇4

建设新农村,顺应了农民的根本愿望,吸引大家积极投身其中。但从总体上看,要帮助农民真正成为新型劳动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方方面面都在为农民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出力,实际上,相当多的农民只有传统农耕的经验和技能,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少知识、缺技能。不少农民法制观念不强,宗族观念根深蒂固。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任务很艰巨也很急迫。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有责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清除体制、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农民变成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口负担。

值得优先考虑、也容易取得实效的办法(,首先是着力培养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素质教育,防止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在继续巩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农民中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民对新技术的吸收和运用能力。

其次,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素质。要结合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大力健全民主集中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培育扶持农村社区组织。同时,农村普法教育的任务仍然很重,要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教育农民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明村风的形成,还有赖于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讲文明、讲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诚信环境。还应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

篇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理念。农村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共同理想,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方式、方法及措施、步骤等,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同群众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提高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维护农村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由于农村社会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形势下既体现农民价值观念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群众文化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以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农村文化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形式引导感化,普及知识,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的传授交流,社会教育,乐中求智等功能,促进村民形成符合要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岁月和思维方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路径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同样的文化权益,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要着重面向农民群众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重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农村文化工作骨干队伍,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人力资本,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

3.重视发挥文化组织机构作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要很好地发挥其职能,这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应以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前提,逐步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对社区文化的广泛参与,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扭转社区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的状况。

4.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要搞好文化下乡活动。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各级党委和部门应该深入广大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人员培训等活动。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投入等问题,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篇6

(一)目标定位

从年开始到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步骤安排

1年按照“扩大试点、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实施新农保“431”工程,即选择在、、、4个县(区)、30个乡镇、100个村中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

2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力度,继续扩大试点范围。

3至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制度完善和扩大覆盖面工作,通过引导帮助广大农民参保,切实有效地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

二、原则要求

(一)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要求,建立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筹资机制,在制度建设上对全市实行分类指导,在我市有条件县(市、区)、乡镇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率先进行新农保试点,形成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向大多数农民逐步推进的局面。

(二)按照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现行农保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制度框架。

(三)按照重在保障参保人员老年基本生活的要求,确保参保人员进入老年后享有与参保缴费水平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四)按照现行政策的规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县级为统筹,自我平衡,规范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工作,确保制度的可持续运作。

三、覆盖范围

具有本市户籍,从事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生产,男18周岁至60周岁、女18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居民,属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

四、方式选择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统帐结合”方式,纯农户个人帐户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及利息和村集体补助及利息;农村各类用人单位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及利息和用人单位补助总额的30%及利息。统筹帐户包括当地财政给予的补贴及利息、农村各类用人单位补助总额的70%及利息。参保人员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城乡居民一年期居民定期存款利率执行。

五、基金筹集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具体筹资比例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二)缴费基数一般以当地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缴费基数10%以上。当地县(市、区)财政按个人缴费额给予10-20%的补贴,有条件的乡镇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按个人缴费额给予5-10%的补贴。县、乡镇(村)两项相加原则上不低于20%。

六、享受待遇

(一)参保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⑵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180个月)。

(二)参保人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但不足规定缴费年限的,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推迟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时间,也可采取补交养老保险费的办法,补足规定的缴费年限后,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本地情况确定。

(三)参保人按月领取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帐户养老金之和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按照统筹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月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本人启领养老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余额除以120个月计发。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参保人按月到指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领取,直至身亡。参保人身亡之后,其个人帐户余额,可根据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意愿,一次性领取。

(五)探索实行老年养老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且家庭直系亲属已按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老年农民,实行家庭成员联动式老年养老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六)各地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养老金待遇增长调整机制。

七、基金管理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

(二)各地要按照《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型农保基金的监管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要严肃财经纪律,对贪污、挪用基金或由于渎职造成基金损失的责任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当地财政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的补贴基金应在每一个缴费年度内安排到位。

(四)农保经办机构应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统计、审计等管理制度,按时向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统计报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参保人员的基金缴纳、业务核算、待遇支付、查询服务等全部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和经办服务的规范化。

八、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扩大覆盖面。尚未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地区,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建设和组织实施的力度,并稳妥处理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老办法的过渡衔接问题。

(二)各级政府负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制定、实施和基金的征缴发放管理;财政部门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并负责新型农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对农保基金的审计监督;监察、税务、统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篇7

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是在充分考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中心村建设”模式。重点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进行整合调整。目前,我县已完成54个居民点建设规划编制任务,有些新型农村居民点已经分期建设完成,为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当前新型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的背景

村庄规模过小,人口少,公共设施投入效率低。

我县地域面积小,近年来财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投入、但村庄规模过小,投入效率低,其固有的问题和矛盾仍不断显现,村庄道路不畅,村民出行不便,供气、供水等因成本过高无法通达,无序状态下建成村庄,满足不了居民点设计要求,有的甚至满足不了日照,通风等基本要求;幼儿教育几乎空白,小学规模小,教学资源分散,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村庄内文化、体育等设施几乎是空白。

部分村庄选址不合理,资源利用不集约

在缺乏规划引导的情况下,盲目自发建成的村庄在选址和建设上不完全具有科学合理性,有的村庄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同时无序地占有空间资源,需要空间的优化整合,过大的人均宅基地面积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也不利于节约、集约化用地,村庄环境存在脏、乱、散、差现象,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因此,科学合理整合、减少农村数量、集中布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居民点,才能便于基础、公共设施配套,提高基础、公共设施投入使用效率,提升空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局已经确定,规划建设开始启动,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全县54个居民点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有的已经启动建设,有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因方案设计粗糙,未通过专家评审,需要重新修改完善。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建设方案不科学

对目前居民点选址和方案,有的农民接受,有的农民不接受,其原因一是在居民点选址上,没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很多居民点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导致居民点无法开工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点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使居民点难以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态田园农庄,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当前生产的便捷,有的居民点距农田太远,农耕不便,二是在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上,不注意吸纳地域文化,建筑形式、风格没有特色,过分强调土地的节约,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居住习惯。

与相关规划工作未进行有效衔接

近年来,我县相继启动了“农村危改造”、“村庄整治”等项目建设,实施中没有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危房改造大都在原宅基地上翻新、重建、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村庄整治后村民因条件改善,更不愿意搬迁至新农村,其次,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型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存在矛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没有充分考虑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目前,新型农村居民点大都处于农田范围,导致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因土地问题难以启动建设。

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改善生活条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任务,生产发展好,群众生活才能富裕,再通过新型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因此,要结合农村建设,谋划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现“一区一品”。

二是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规划的关系。当前农村各项建设要与新型农村建设长远规划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农村建设资金的整体利用,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问题。

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县、镇政府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农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更新观念,自觉克服消极畏难等思想倾向;规划建设方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愿,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政府要积极协调,落实解决,尤其是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

四是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各镇要选择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点进行试点,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同时为整体推进提供经验和教训。

加快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构建特色鲜明生态田园农庄,一是尽快落实居民点规划选址,居民点规划选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充分考虑拟选点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拟选的点要尽可能坐落在撤并村庄的中心位置,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二是高水平编制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居民点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编制要充分考虑农村特点和地域人文特色。房屋建筑层高、布局和户型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习惯,尊重农民工意愿,原则上对处于城区、镇区附近的新型农村居民点,住宅以多层为主,适当设置低层住宅,对远离城区、镇区的新型农村居民点,以低层住宅为主,适当设置多层住宅。

篇8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积极稳妥地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从而构建人文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交流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就豫东北地市的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濮阳市的华龙区、高新区这五县两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1、农村居住特点

(1)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仅为32.8%。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4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77元,比全国人均纯收入低842元,比全省人均纯收入低447元。受经济条件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住房绝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修建的,其中大部分为砖瓦房和平房,约占总建筑面积的90%以上。部分村庄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多数村内道路尚未硬化,医疗卫生设施功能不全,缺少文化设施,环境卫生质量差。

(2)村庄空间分布零散。五县两区共有85个乡镇,3090个行政村,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多万人。农村村庄一般都是临水或沿路而建,村庄规模和集聚度较小、数量较多、空间分布零散。临城区和集镇区周边村庄分布密集,2—4个村庄相互胶着,边界不分。随着村庄的向外扩张,农村住宅制度未能做到“批新交旧”,当新宅建成之后,老宅自然废弃,空心村现象比较明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3)新型农村社区多为一村一社区。目前所建的社区大多是在原村基础上改造,几个村联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所占比例较少。

(4)高标准社区尚未成型。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效果不明显,多数社区还处于规划阶段,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效益不明显。

(5)新型农村社区多分布于城市近郊和产业聚集区周围。近郊村和园中村在新型社区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6)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建设较快。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建设的电光源工业园区,入区企业16家,安置劳动力1.2万人,利税达亿元。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其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雏形,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文体广场、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学校,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社区医院和集职工培训、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服务中心。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整村搬迁模式。主要是通过上级政策扶持、社会帮助、群众自筹等方式,集中利用国家、省扶贫资金,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住宅区。该住宅区安置了9个村庄2178户的居民,涉及人口8704人,且道路、排水、学校和医院等已建成。

(2)旧村改造模式。在传统村庄的基础上就地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来居住布局比较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村庄进行拆旧建新,由村集体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按照规划自拆自建新型农村社区,从而彻底改变村庄的旧面貌。

(3)村庄合并模式。将几个地域相近的传统村庄通过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依靠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统一土地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等加以推进。高新区的20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属于村庄合并模式。

(4)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主要依靠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相关涉农资金,通过村庄用地整理,将原本分散零乱、功能落后的自然村庄调整、缩并,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拉动农村消费,实现土地大规模流转。

(5)中心城镇吸纳模式。主要结合中心城镇建设,在镇区规划新型社区,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周边居民入住乡镇驻地的农村社区。

(6)产业园区带动模式。统筹规划聚集区、“园中村”和园区近邻村的建设,统筹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住宅小区,解决“园中村”居住混乱、生产混杂交叉、土地浪费等问题,形成产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7)城中村改造模式。在城市中心城区、郊区的农村集体土地上,按照城市建设用地区域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化标准的新型农民住宅小区。华龙区孟轲乡孟轲集村、高新区的17个城市社区等均属此模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简单的合村并点不具有吸引力

目前农村住房已经经过几轮更新翻建,在面积标准、功能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了居住要求,而且大部分自然村已通公路,电力电讯基础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然而,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后,发现社区建设水平与一般自然村的差距不明显,村民的居住条件没有本质改变,因而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受土地制度的影响,土地调整困难,村庄之间更缺乏统筹安排和协作。基础设施以行政村为单元建设,缺乏统筹考虑,且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新农村建设的多项资金由多个部门管理,而且各有运作体系,互不通气,缺乏沟通协调,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土地金融

Abstract: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four construction models such as the participation of different financial factors in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linking the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the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construction led by leading enterprise and self-construction by the villagers,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prudence and differentiated property of financial interference and analyzes its causes. Besides,it conducts extended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four kinds of construction models on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xpansion of three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and make conclusions,which sorts out thou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for the larger scale interven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ew rural communities,construction model,land financ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48-08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谢伟,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吴金忠,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王朝阳,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中既是难点也是热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国家耕地保护目标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关系着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产业、人口和城镇的合理空间布局。金融要素介入的速度、程度和方式同样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认为,金融机构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显著的审慎性、差异性和一定的融资次序。下一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发展,应在市场基础、产业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更好兼容金融风险偏好,消除各类交易障碍。在政策选择上,应审慎介入城市化取向的新型农村社区,着重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取向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商业化金融大规模进入培育基础和条件。

一、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分析

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始于2006年。7年来,各地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交通便利程度等不同情况,相继形成了市场化运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四种主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新型农村社区5191个。其中,建设城中村1339个,城边(园区)村638个,乡镇驻地村993个、农村其他地区2221个。社区人口规模3000人以下的3735个,3000—10000人的1321个,10000人以上的134个。

(一)市场化运作模式

该建设模式主要适用于城中村、城边村、各类园区村等。所处区域属于规划重点发展地区,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优势,土地价值较高。此模式不仅满足了地方政府扩张城市规模的需要,而且农民也可以从征地中获得高额补偿,因此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较小。此模式一般按“政企合作、集中建设、整体搬迁”的原则,采用社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企业投资与政府土地出让金返还相捆绑的方式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据统计,全省有891个社区采用该模式,占全部新农村社区的比例为17%。

(二)“增减挂钩”政策模式

通俗地讲,“挂钩”就是为实现总体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增减”是通过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实施增减挂钩规划。根据社区地理位置,新建农村社区又分为小城镇集聚和中心村合并两种类型。前者是对城边村、乡镇驻地附近村实行整体拆迁,将社区建设在城市或镇驻地附近,变村庄为社区,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和城镇规模扩大。后者是以一个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村为依托,将区位相近、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的多个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聚集。山东省自2006年试点该建设模式以来,已累计批复挂钩周转指标55万亩,涉及120个县(市、区),安置农民29万户,新建社区1339个,占全部新农村社区的比例为26%。

目前,为获取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各级政府成为“增减挂钩”项目的主导者。节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有两种使用方向:一是就地转化为国有土地使用;二是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指标上交到中心城区使用。在此建设模式中节约土地的收益在时间、空间和交易主体上呈现明显分离状态,地方政府收益最大,农民收益较小且面临生活成本提升等实际问题,运作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该建设模式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其产业、资金优势,采取企业与村庄合作共建,自发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的建设模式。多由企业出资对村庄进行改造或迁建,群众无偿或低价入住,置换出的集体建设用地企业优先使用,实现企业扩张发展和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双赢。目前,山东省已建成此类型社区490个,约占总数的9%。这种模式主要限于当地有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愿意介入,当前尚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建设模式。随着国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放松,以及龙头企业强大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整合经验和充足的就业保障,村村兼并和企业并村现象可能越来越普遍。

(四)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模式

该建设模式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县、市、区,一些经济强村、产业特色村、农民收入较高的村,由群众出资、村集体出面组织,自发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此种类型社区共有2470个,约占48%。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金融制度及其构成

(一)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决策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各家金融机构显然都不愿置身事外、甘当看客,都想从中分享一块蛋糕。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周期过长、利益链条复杂,涉及农民就业、权益保护和土地升值、指标转移以及开发商利益等多个方面。从山东省的情况看,金融部门在介入其中时,出于风险考虑,针对不同建设模式,依据各自风险控制的比较优势,事先设计一套甚于企业信贷的严密制度。其基本制度框架是:

1. 周密保障措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称为“农发行”)是金融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行者。对“增减挂钩”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一部分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且具备抵押条件的土地使用权设权抵押;无法抵押的,以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进行质押作保;单一采用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质押的项目,须由总行严格审批。建设银行作为后来者则另辟蹊径,利用其对土地在建工程上所具有的监控优势,更多选择以土地在建工程作抵押;对于园区建设,则通过优选园区内优质企业担保来弥补抵押方面的不足。农业银行则利用其基层网点和人员优势,重点将信贷保障技术落实在农户端,通过农户联合担保的方式,确保投入资金的安全。

2. 严格准入条件。金融机构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地方财力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保证作为优质农村社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农发行只介入那些具有规模效应的增减挂钩、城中村和园区类建设项目;建设银行则规定,承贷主体必须为政府牵头建立的实体公司,须能长久经营,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农业银行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县市上一年度一般预算收入须在10亿元(含)以上;工商银行则是将此标准提高到30亿元(含)以上。

3. 资金封闭运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多以土地开发利用为背景,投入和产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一定的分离特征。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的最终实现,完全取决于指标使用城市建设用地的未来收益状况。为防止节外生枝,稳定还款来源,农发行规定:借款人获得的土地出让收入返还,须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不受分期还款计划和到期日的限制;不能按约定还款,督促借款人提前筹集其他资金予以偿还。对单一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的项目,借款人须在农发行开立土地出让收入归集账户;由财政先收后返的,须开立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政专户和土地资金专户。对土地整治、开发和资金划拨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测。

4. 严密风险控制。鉴于各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都存在环节多、周期长和利益转移等风险隐患,各家金融机构在信贷介入前都事先提出严格的交换条件,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出具文件,说明项目土地转用征收报批计划安排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保障情况;明确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至借款人质押账户,同意办理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质押,土地使用权和出让收益不得为第三方抵质押等内容。建设银行在此之外,还要求土地、财政、政府、借款人、贷款人五方必须签订多边的还款协议。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构成

据山东省国土资源部门测算,通过“增减挂钩”模式每年腾出25万亩土地指标才能满足全省建设用地缺口,每腾出万亩增减挂钩指标的拆迁、建设、整治费用约为38亿元,年资金需求960亿元以上。而2010年以来的3年间,其建设资金来源构成中,年均新增银行贷款仅为90亿元左右,不足资金总需求的10%。可见,银行信贷并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截至2012年末,全省金融系统累计向各类社区注入资金1016亿元。其中,银行信贷861亿元,发行城投债155亿元(见表1)。

1. 金融支持有所侧重。从分年度金融支持情况看,各家金融机构重点参与了市场化运作、增减挂钩和龙头企业带动三种建设模式,2012年末融资余额分别是457亿元、346亿元和169亿元,各占信贷总额的45%、34%和17%。3年来,银行信贷更加倾向于支持市场化的城中(园区)村、城边村的建设,信贷投入量增加了9个百分点;对其他建设模式的支持力度有所下降(见表2)。

2. 行际间存在差异。从行际间看,到2012年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投入分别为363亿元、289亿元、110亿元和99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持续增加,信贷占比较2010年分别提高了3个和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下降了5个百分点。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比较早,但贷款投入量只有农业银行的1/3。建设银行介入较晚,目前贷款余额30.8亿元。这表明,银行之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见表3)。

三、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为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信贷而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毕竟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崭新信贷市场。面对一个新生事物,金融部门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对此保持着一定的谨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顶层设计;利益相关主体的目标并未完全取得一致;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制度不配套、布局欠合理、产业基础脆弱等实质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更多金融资源的有效进入。这反映在山东省金融部门的具体行动上,表现为明显的审慎性、差异性。

(一)金融机构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审慎性

山东省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审慎性有两个方面的直接体现:一是设计严密的信贷制度;二是实施相对保守的信贷投入。

1. 信贷制度的审慎性。应该说,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设计的信贷制度是非常周密的。农发行只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城中村和园区类建设项目进行信贷支持;建设银行则将不具有资金实力的政府出资的公司承贷主体排除在信贷范围之外;农业银行直接将经济欠发达县的建设项目挡在制度之外。在抵押和担保方面,各家金融机构着力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农发行牢牢抓住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出让收入返还不放;建设银行则在在建工程的监控优势上发力;农业银行充分利用其基层网点和人员优势,将信贷安全保障技术锁定在农户一端。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利用在时间、空间和主体的分离特征,农发行事实上实施着近乎主办银行的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对土地整治、开发和资金划拨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建设银行则要求必须签订土地、财政、政府、借款人等多边还款协议,以提高约束、监督效率。

2. 信贷投入的审慎性。严格的信贷制度要求,自然会形成更加审慎的信贷投入结果。从采取增减挂钩政策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构成看,2012年银行贷款仅占其全部建设资金来源的9.8%。而且,部分银行只对有发展潜力和政府背景的大项目保持一定兴趣,大多数银行对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模式保持谨慎观望态度,3年新增贷款不足80亿元,只占贷款新增总额的15.7%。中国银行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介入其中。

3. 金融审慎性的原因。形成这一谨慎局面的基本原因:一是土地交易环节存在诸多风险。目前,农村存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家庭承包地和农户宅基地三类土地,这三类土地具有不同的产权约束,市场交易的门槛高低不同。金融部门对这三类土地设置抵押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交易风险。二是农民现实和未来利益保障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更注重能为中心城市发展腾出多少用地指标,往往忽视新型社区形成后的产业基础、市场成熟度和生活成本等事关农民现实和未来利益的实质问题。对山东省100个农村社区调查显示,社区化消灭了农户庭院经济,农民日常消费被动货币化,2012年新型社区农民年户均生活支出较社区化之前增加3000元,增幅近30%。而且,生产便利性降低,有半数以上的上楼失地农民靠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维持生计。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依然在延续。三是社区建设存在时间、空间和主体的分离和不对称问题。在“增减挂钩”建设模式下,土地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向多个交易主体转移,而真正形成土地收益,一般还要有3—5年的时间间隔。这样,整个土地交易、升值和利益兑现等都面临时间、空间和主体的不对称,在此过程中的多种不确定性难以预知和预防。

可见,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土地所开展的一系列交易,既要面临许许多多来自土地政策制度方面的刚性约束,也要面临来自诸多交易环节的不确定性。因此,各金融部门对此保持相当程度的谨慎是一种客观、合理的理性反应。

(二)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差异性

客观审慎和有限支持并非山东省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致态度。针对四种背景不同的建设模式,各金融机构还是立足扎实的市场调查和各自优势,尽最大可能发现和发掘其中的市场机会,体现出不尽相同的交易策略。

1. 信贷投入的差异性。2012年末,山东省金融机构均对市场化运作、“增减挂钩”模式的社区建设模式有所偏好,贷款余额分别是457亿元和346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86亿元和151亿元。而对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模式则分别仅增加56亿元和23亿元,显示出相对冷淡的态度。从中可以发现,金融部门对不同建设模式的信贷支持存有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在不同行际间也有明显体现。自2010年以来,政策性银行新增支持资金172亿元,国有银行新增143亿元,其他金融部门新增63亿元。可以看出,政策性银行在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始终担负着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其他金融部门则处于密切关注和伺机跟进状态。

2. 信贷投入差异性的原因。山东省金融部门之所以偏好市场化运作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看好城中村、城边村和各类园区村的巨大市场潜力,对那些既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又具有良好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条件的土地,其价值及产业发展的前景都给予较高预期。同样,“增减挂钩”模式虽然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一些优势和特点,但强大的政府推动力,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隐形担保”,安全系数明显提高。反观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模式,虽然有较好的市场基础,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让利于龙头企业和社区居民,是各种社区建设模式中政府收益最低的,政府对此模式的内生推动力较小。由于没有层级较高的政府推动,在无外部政策援手和内生动力匮乏的背景下,其中的不确定性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和驾驭。

由此可见,金融机构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逻辑是:尽可能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寻找到可以交易的确定性因素,以便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金融机构介入其中主要考量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未来市场发展潜力;二是较高级别的政府推动;三是对某些资源、要素的有效控制。

(三)金融风险偏好及融资次序

山东省金融部门审慎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为是显而易见和合乎理性的。但在总体建设的金融构成中,各类金融要素的不同风险偏好也得到体现。在总体建设资金中,地方财政、企业资金和民间资本占到9成以上,是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流资金。这一现象表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客观上存在一种合理的融资次序,这是由各类金融要素的信息对称程度和不同风险偏好所决定的。

1. 地方财政及民间投资商。无论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还是从城市的开发经营方面考虑,地方政府都有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地方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既是政策、规划的制定者,又是资金拨付、项目验收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对称、风险自控的天然优势。而贴近社区的开发商、建筑商、龙头企业等民间资本具备熟悉新建社区各种有利条件的优势。因此,地方财政和民间资本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2. 政策性金融机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山东省的情况看,2012年,两大政策性银行累计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信贷资金363亿元,占信贷投入总量4成以上,是银行信贷的主力军。他们广泛渗透到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农村路网水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农业生态环境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等环节领域,较好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 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前文分析,各商业银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持审慎态度,但这并不妨碍商业银行对该新兴信贷市场的关注,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大规模、深度介入的商业化运作。比如,2012年建设银行已承担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贷款88个,授信总额300亿元。目前,建设银行总行与山东省政府,建设银行省分行与省住建厅等先后就农村社区建设、农民安置房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旧城改造项目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今后更广泛地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各项准备。

四、基于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三种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思考

遍阅各国农村社区发展进程,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聚较为有序,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但部分拉美和南亚国家没有处理好“三化”关系,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脱节,大批农村人口被推向城市,从而产生“城市病”和“过度城市化”现象,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研究、吸取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

(一)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种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简要评析

1. 三种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及其不同收益。简要回顾一下山东省四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整合、改造城中村、城边村和“增减挂钩”模式,显然都以房地产开发为重点,走的是城市化之路;园区村建设和工业龙头企业建设模式,取道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村民自筹自建模式,谋求土地规模化种植、养殖,取道现代农业。所以,山东省四种新型农村建设模式代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三种不同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就短期而言,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收益明显高于工业开发,而工业开发又高于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养殖。所以,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同收益,决定了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意愿是:最优选择是房地产和城市化,工业化属于次优选择,最后才是现代农业。这反映在四种新型农村建设模式中,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城中村、城边村,热衷于“增减挂钩”模式,政府推动层级高、力度大;其次是园区村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模式的政府支持层级最低、力度最小。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城市化的局限性。尽管从短期收益看,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城市化倍受各地政府推崇,成为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腾出土地指标的重点满足对象。但据观察,城市化边际效率递减,劣势也愈加明显。具体表现在:

第一,我国居民购买力难以支撑高房价。从建设成本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价值已升至GDP的300%至400%,达到日本“平成大萧条”前375%的警戒值。据IMF研究报告,目前,我国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球10个房价最高城市中,6个在中国大陆。

第二,房地产供求风险已呈现扩大化的趋势。据2013年8月克而瑞研究中心对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定量化研究分析,供求风险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呈现扩大趋势。一线城市房价增速相对更快,房价收入比偏高。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短期供求风险显现。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待售存量一直处于增长之中,整体供求风险较高。由于受制于有限的住房需求,三四线城市、县域土地价格上涨空间较小,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实现面临不确定性。

第三,农村社区闲置现象将更加突出。在现行土地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实际上持不鼓励态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民宅基地难以形成正常的市场价格。由于上级地方政府多以行政分配方式要求下级政府每年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土地价值更高、能获得更高收益的中心城区使用,导致中心城市超常扩张。房地产泡沫化和农村社区空心化目前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两个极端,并存于城市化进程中。

鉴于“增减挂钩”模式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操作流程,按照“先安置后拆旧、先拆旧后使用”的原则实施,即形成土地收益之后才能归还资金,这一般存在3—5年的时间跨度,具有一次性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一旦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链条中的经营主体将面临资金难以回收的较大不确定性,不仅会引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低效率,而且复杂的利益关系会引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从而不能有效兼容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和农村经济实际,很难获得农民的一致认可。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策略

山东省金融部门对城中村、城边村、园区村和“增减挂钩”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了有限和谨慎的信贷支持。因为金融部门都清楚,随着部分缺乏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风险不断暴露,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化已基本走到尽头。在金融部门看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然催生大量新的金融需求,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轮新的政策机遇。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只有能够兼容农村经济,兼容各类农村生产要素,兼容农民利益,具有产业基础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才更具有生命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低风险性,才会吸引金融部门不断参与其中。

在介入目标选择和竞争策略上,一是金融机构与政府对接载体要刻意避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而选择地方政府控股、资金实力雄厚、有实质项目、还款来源有保障、现金流全覆盖的实体公司。二是金融机构对接和扶持重点转向符合市场发展取向的新的市场主体培育、龙头企业的壮大和产业规模的扩张等。三是注重围绕兼顾农村经济发展、兼容农民利益的金融支持。比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对农业产业化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可让更多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到城市就业、创业中去。

(三)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龙头企业”)作为新生的农村市场主体,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生力量,龙头企业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样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

1. 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截至2013年6月末,山东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已发展至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9004家。龙头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平台、市场网络、技术储备和产品基地,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主力军。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82651家,注册成员为79.54万个,成员出资总额1373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总数、成员出资总额均居全国首位。集群集聚效果日益突出,形成了粮油、果菜、畜禽、水产、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带。目前,全省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超过10家的县达到17个。

2. 广泛的群众基础。全省有50%以上的大宗农产品被现代农业组织收购、加工,有7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主要由各类产业化组织加工包装外销。龙头企业通过农业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合作社、农户以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等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断提高农户在利益链条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目前,全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820万户,其中龙头企业提供社会就业岗位259万个,带动农户数量达到1080万户,增收总额268亿元,人均增收2480元。农民通过到企业打工、土地入股、出售产品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更加稳定、可观的收入。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信赖关系,为其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 主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丰富经验。近年来,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村企互动、村企联建等方式,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滨州邹平县东尉社区为例,该社区由该村集体持股30%的东尉集团先行出资500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容纳540户,人口2000余人。原村庄迁建后已完成建设部分节约土地173亩,主要用于兴建东尉村工业园区,吸引安置有色金属回收、不锈钢产品铸造、物流运输企业20余家。该村劳动力经培训后90%以上在东尉集团或村工业园区就近就业,土地全部实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该社区合理兼容农民利益,对入住群众实行补贴、供暖、供水、安装太阳能、高标准装修等“五统一”。居民在宅基地置换基础上,按每平米700元价格购买楼房,低于社区同期对外出售价格780元。

4. 龙头企业实际土地需求。随着龙头企业发展的加快和扩张,建设用地和基地普遍缺乏。采取与村庄合作共建,由企业出资对村庄进行改造或迁建,群众无偿或低价入住,置换出的集体建设土地企业优先使用。从微观上看,采用此类模式的企业低成本获得了建设用地,农民就地转变为产业工人,分散的耕地流转为现代农业基地,部分村集体根据谈判条件可能获得龙头企业的部分股权。村民自筹自建模式的核心是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自我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地或配套服务。

总之,通过四种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比较看出,短期看,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城市化取向,能以较快速度和较大范围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从中长期看,只有更广泛农民自发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们认为,尽管目前以龙头企业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太被重视,但借助其扎实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村镇建设经验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能够真正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这种建设模式既符合农地农用的基本政策,又能更好兼容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应该成为未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流模式之一。

五、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资源和要素快速集中的过程。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人口和资本的集聚,释放出经济要素流动和重组的巨大力量,为金融部门提供了广阔的金融服务空间。因此,金融部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支持,必须考虑自身风险偏好,着重消除金融交易障碍,着眼于结构调整、发展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统筹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的金融衔接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打破目前的垄断征地政策,实现农村、城市土地“同地、同权、同利”,建立土地交易机制,使农民分享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使进城农民获得创业资本。要在统一规划、规范设计的基础上,健全宏观调控政策衔接规则及融资供求平衡机制,理清不同模式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支持边界及政策支持措施。

各地政府在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布局、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广泛听取金融部门、龙头企业、村民代表的意见,实现融资规划的有效衔接。在规划设计、政策协调过程中,要消除金融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注重兼顾金融支持。加强财政、产业、金融政策的协调配置,优化扶持资金效果,建议整合各类农业补贴资金,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吸引更多、更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有效拓宽社区建设融资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进一步深化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为金融支持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坚持宏观审慎,有限支持增减挂钩指标的可交易性

必须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合理利益均得到平衡和实现的机制,从制度上消除土地利用上“囚徒困境博弈”的利益诱因。土地管理的制度安排,应该在完善土地所有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同时,保障权益人的物权;土地征收和转移应参照土地市场价格。要注重解决增减挂钩建设模式在土地交易、升值和利益兑现上的跨时空的分离均衡问题。各级政府要组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及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平台,进一步明确交易原则与实施流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挂钩节余指标要优先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用地需求,制订不同区域增减挂钩土地增值收益返还最低标准, 完善全国土地指标的有偿流转交易使用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结余集体建设土地指标的土地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

按照交易透明、公平分配原则通盘考虑全国土地利用计划,在全面开展地市政府信用评级基础上,由独立评级机构会同主办银行核定其授信总额。限定将省市土地指标经营机构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审慎开展跨省市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的抵押贷款,并实施定向发放、封闭运行的管理制度。对县一级土地指标经营机构交易增减挂钩指标,并以增减挂钩收益为担保申请贷款的,除用于社区拆迁安置、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之外,原则上不予信贷支持。对龙头企业购买增减挂钩指标按照商业信贷原则提供选择性支持。

(三)实施倾斜政策,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发展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有一个扎实的产业基础来增加农民收益和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增强自身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龙头企业尤其是与“三农”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作为主导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成为必然选择。一是建议政府依托龙头企业参与中心村合并型社区建设,实现农地农用、就地就近城镇化,基地、员工和产业的本地化,丰富和完善社区、企业、居民收益的保护机制。二是从信贷、结算、理财等方面为龙头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开展“一站式”服务,争取财政政策的补贴和奖励,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三是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

(四)强化分工合作,注重发挥金融机构差异化服务功效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风险偏好和客户结构差异,坚持宏观审慎原则,认真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及相关各方的金融服务问题。农发行、国开行要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科技等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其他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顺应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重大转变,切实加快经营转型步伐,调整优化区域结构、业务结构,完善渠道功能,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发展品质,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策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先满足其土地流转和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需求,更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J].金融研究,2013,(5).

[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区域规划与评估专题研究组.城镇化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探索[J].中国中小企业,2013,(4).

篇10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工作已经融入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成为我国土地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重新进行规划、改造、迁村并点、整治空心村、合理调整结构等,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其他农用地面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的规划背景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布局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建设受到缺少必要的规划性意意识观念、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缺乏长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生活观念落后、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及农民增收乏力限制了规划建设的开展等问题。

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人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规划设计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方案不科学

在居民点选址上,没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很多居民点的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之内,导致居民点无法开工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点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使居民点难以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态田园农庄。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当前生产的便捷,有的居民点距农田太远,农耕不便。另外,在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上,有些居民点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不注意吸纳地域文化、建筑形式,风格没有特色,过分强调土地的节约,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居住习惯。

2.2新型农村居民点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否则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不可能持续,即使建成,也留不住人,将变成“空庄”、“死庄”。在本轮规划中,各镇大都只注重建筑设计规划,没有考虑居民点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更没有为未来产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2.3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资金投入了重不足

多方筹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资金机制尚未建立。上级划拨的农村专项建设资金没有向居民点建设倾斜,财政资金投人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均没有投入。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以来,只投入资金建住宅房,没有投入资金同步配套建设基础和公共设施。调查显示.43.3%的村民因为新农村居民点基础、公共设施不完善,不愿意到居民点选房,更不愿意搬到居民点。

2.4与相关规划工作未进行有效衔接

近年来,各种实施中没有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危房改造大都在原宅基地上翻新、重建,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村庄整治后村民因条件改善。更不愿意搬迁至新农村社区,影响新型农村社区人口集聚.延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士地利用规划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点规划存在矛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没有充分考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用地,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大都处于农田甚至是基本农田范围,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因土地间题难以启动建设。鼓励引导农民退出农业、走出农村以及搬出现有村庄,进入居民点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工作责任机制没有建立。

三、解决农村居民点规划问题的方法

3.1以合理的规划为龙头,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1)制定规划: 农村居民点整理, 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依据农村实际, 本着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宗旨, 编制规划。规划要按照 “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村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要求, 实现 “ 三个集中”的空间布局调整, 即居民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 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2)加强规划管理: 建新村, 奔小康, 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新村建设摆上议事日程, 做到有布置、有目标、有措施、有考核; 特别是村两委干部, 要重视村建规划管理, 常抓不懈, 一届抓一届, 传好接力棒。有关部门要依法办事, 严格执行“无规划, 不批地”、“先规划,后批地”政策, 杜绝 “以罚代批”行为。

(3)各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工作队必须公示用地规划结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意 见。用地规划实行镇、村、组三级签字盖章,一式四份,国土所严格 审核上报。填写相关表册,绘制图纸应有国土所专业人员指导,严格 审查,按时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查审批后开始实施。最后是做好农 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图纸、表册、档案的整理工作,妥善保管。

3.2编制科学的农村居民点规划, 并建立一套规范的整理程序;

农村居民点规划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闲置地, 能利用废弃地、 坡地、 山地的就不要占用耕地, 还必须控制村庄盲目扩张。宅基地的布局形式, 既要考虑村庄的整体性, 又要注重村民从事各种生产、生活的实用性。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居民点规划的要求,在明确划定村镇建设用地的基础上, 制定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同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逐步推进整理进程。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工程技术、 经济、 法律、 行政、 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对整理区域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程序, 比如项目前期进行基础调查、系统分析、效益论证、项目评估等工作, 然后可行性分析可行后要筹集资金并组织实施土地整理,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土地变更调查, 绘制变更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等一系列工作。

坚持“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省、市、县农村宅基标准面积规划用地,重视对村组道路的规划。严格按照宅基标准面积规划用地,从源头上消除违法隐患,按标准科 学合理规划村组道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兼顾未来发展等。坚决杜绝低效能利用土地的行为。

严格设定村组规划红线,坚持群众建房放线制度。空心村改造结合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进行,严格红线控制,找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规划方案,动员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群众向规划区内迁址新建,严禁在地灾隐患区内规划建房。

3.3做好调查、管理、监督工作;

尽量利用闲置地、劣质地,坚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土地管理人员应在镇村组干部的配合下,对居民占用地进 行现场调查,土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照农田保护图纸选址规划, 尽量利用“刀把拐角”、闲置地、劣质地,坚决不能贪图安置户数多、交通便利等占用基本农田。

另外,对建房户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监督,对照放线记录和规划图纸进行定期检查,严厉打击私自改变规划、破坏 规划建房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权威,逐步实现农村 建房高效能用地、科学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结束语

总之,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现,设计出百姓放心的满意工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器,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出最合理、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居民点规划。

参考文献

[1] 龚达麟.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集中与分散问题.《建筑学报》.2003.

[2] 黎逸科;曾宪川;梁少华;;阳东县平地村新农村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2007.

篇11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篇1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模式;SWOT分析

一、村庄整合原因分析

第一,新型农民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90后农民开始逐步走向社会,由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往的农村生活不能够满足这两代人的需求,他们开始向往城镇生活,首先则是住宅问题。

第二,建房制度不完善。由于各村情况不同,无法限定一定的地基和房高,一些农民由于思想上的落后,相信风水,认为房越高越好。因此农民们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将房屋重复拆盖,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

第三,传统习惯的影响。A市农村的农民受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整日生活在垃圾、污水、粪便的包围中。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其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所致,因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刻不容缓。

第四,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传统的住宅习惯,每户都为前厅后院,由于农村人口较多,每户的子女都有自己新的庭院,导致占地面积过,耕地面积减少。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应由原来的一户一家发展成高层住宅,为农业、工业用地带节省空间。

二、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模式

近年来,A市市委、市政府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切入点,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大胆突破,全面掀起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经初步探索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整村搬迁模式。随着A市a县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中村与周边地区的反差越来越大,规划落后、管理落伍、建设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对此,该县先后实施了整村搬迁工程,209户农民告别了柴草乱堆、污水乱排、道路尘土、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环境,住进了道路硬化、水电气暖功能齐全的文明社区。每户建筑面积219平方米,其中有三间门市房和四室两厅住房,可商、可租、可居,既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商租收入。群众不仅有固定的收入,而且能腾出建设用地70亩,缓解了城区用地压力。

第二,村庄整合模式。依据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整合中心村,按照就近结合、群众自愿、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把全县599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84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中心村),有计划、分步骤合并村庄,集约用地。4个社区覆盖了全办事处2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的3.8万人,建成后可腾出土地8000余亩。

第三,社区拉动模式。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规范的社区化新农村。该社区先期投资50余万元,修建了集医疗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站、篮球及健身器材广场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并制定了政府优先为按时开竣工建房农户协调3万元低息贷款且无偿提供15吨水泥的优惠建房政策,吸引了大批农户报名建房。

第四,产业带动模式。坚持工业园区化、住宅公寓化的思路,切实加快产业聚集区村庄搬迁改造步伐,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起重工业园区正在实施的安居小区工程,总投资5亿元,预计3-5年完成,总占地面积478亩,建筑总面积50万平方米,可安置2650户、1.2万人,目前已建成6万平方米。参木社区以参木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将现有7个行政村整合为一个社区,节约的2000亩土地由河南矿山集团等5家企业组建成参木起重工业集聚区,可吸纳3000名当地劳动力就业,有效实现“农民到工人,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第五,回乡反哺模式。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以营造环境为重点,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的,大力推进“回归工程”,引导鼓励外出创业人员带资金、带项目、带人才反哺家乡社会事业。主动与在外经济能人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家乡发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亲情,以情感召、以情引商、以情留商,引导他们回乡反哺新农村建设。

第六,改造提升模式。针对县城南部乡镇一些富裕村庄道路、电力等基础条件较好、大部分住宅设计样式和居住条件尚不落后的现实,政府积极引导这些村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避免浪费和不必要投资。该村在尽量保留村内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狭窄道路进行拓宽,对旧房和坏损设施进行改造,着重从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升社区档次入手,推行“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全面提升供排水和文化娱乐功能,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为村民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

第七,富户进城模式。a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富裕群众进城居住,使他们在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土地承包等方面,仍然享受农村政策;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乡民与企业对接,在城区谋划建设小高层式新村,群众可采取团购的方式,以低于市场30%的价格购买新居,目前已动员200多户,极大地增强了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新型农村社区住宅的SWOT分析

篇1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资金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蓬勃开展。然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据测算,一个8000人的中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5000万元,按每户180平方米算,共需资金4亿元以上。下面就我在河南省方城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中关于资金严重缺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策如下: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比重。同时,建议中央和省委把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要对河南城镇化建设第五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县,中央要加大转移支付额度,以便有更多的财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议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每年比上年增加50—100%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关于整合统筹使用涉农项目资金问题,要认真落实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关键是各级各单位尤其在名录的20个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县委、县政府要定期督查,对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党政纪责任。

2、鼓励农民出资自建房屋,这是最重要的一项资金。方城县柳河乡西峰社区、广阳镇袁庄社区、独树镇砚山铺社区多为此种资金模式。这种模式应成为主要模式。

3、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建设。该项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资金。本外地人员、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捐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中道路、广场、幼儿园、小学、卫生所、敬老院建设等,这是一项重要的资金力量。如柳河乡西峰社区由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支持建设卫生所及防疫站,并协调民政资金建设敬老院。广阳镇袁庄社区准备在宛北水泥厂寻求支持。可以由省市县政府发文号召,开展企业、单位一对一或多对一助建新型农村社区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以表扬、鼓励、树碑立传等形式吸引国内外至县内外的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建设进程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4、鼓励开发商垫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从调研的8个社区看,多数为开发商垫资建设模式。为了调动开发商垫资兴建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要允许开发商有一定利润,但乡政府或社区筹备委员会必须予以控制。在这方面,清河乡瑞祥社区经验值得借鉴。

清河乡瑞祥社区建设由乡政府与建筑商签订建设协议,对规划、公共设施、售房形式、价格等内容逐一约定。根据协议约定,开发商从政府获得土地后,必须按照社区规划进行统一建设。对新建别墅实行限价销售,每套185平方米的别墅一般在14万元左右,原则上不高于成本价。购房款必须交到乡新型农村社区办公室指定的专用账户,然后由新型农村社区办公室与建筑商统一结算。建筑商不能私自销售房子。对所建商住一体房屋,实行低于市场价格、略高于成本价格的微利销售。

5、鼓励银行、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据调研,农业银行有一定的信贷额度准备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就是因信贷政策约束和担保问题制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信贷投放,。破解信贷难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房屋确权办证工作。建议省政府出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办法,将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颁发给在社区自建或购买房屋的农民,为农民信贷提供条件。

(2)在信贷政策上,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会同国务院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灵活宽松的支持河南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信贷政策。如:比照商品房的按揭贷款政策,未贷款或贷款、担保贷款比较少又有经济实力的人担保政策,社区居民五户或十户联保政策等。

(3)省、市、县三级银行要创新方法,率先尝试一些既能保证金融安全,又能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法措施。如允许使用一些担保方法:以房产抵押担保、五户联保担保、其他人保、财产保、财产权益担保等方法。

(4)财政贴息鼓励信贷。省政府出台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贴息政策,以缓解社区准居民或居民还本付息的压力,调动银行、入住社区农民和信贷积极性。

(5)对社区信贷利率要低、贷款期限要长。利息与国债持平或略高于国债即可,期限可设置五年期、十年期、十五年、二十年期贷款政策。

篇14

Abstrac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buildings are constructing in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design of these new buildings were misunderstood as a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st of buildings and have not been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uch as controlling of building's shape coefficient reasonably, setting reasonable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designing the 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and using the new energy.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墙外保温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shape coefficient;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29-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然而在一些地方住宅建造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之显富、攀比等心理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乱,造成土地和金钱的极大浪费。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型农村建设要改变以往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现象,坚持开展建筑节能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所遇到的问题

1.1 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 不论是农民本身还是政府机构,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新村”,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没有村庄规划,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新楼的建设没有合理选址,没有保护耕地。

1.2 对建筑节能建设能力不足 农民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政府包办代替,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不足。农户们处于经济的考虑,在建造中随意取消节能设计的部分内容。如将铝合金窗的双层中空玻璃更改为单层普通玻璃,将断热铝合金更改为普通铝合金等,这样做加快了建筑室内外热量的传输。为了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取消了外墙的内保温做法,外墙的隔热保温作用大打折扣。

1.3 发展建筑节能的制度措施落实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基本缺乏对建筑节能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正确认识,只注意了建筑节能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10%),忽视了建筑节能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1日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设置合理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即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的重点是平面设计。当平面凸凹过多,建筑物外表面积就会增加。如住宅建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卧室及卫生间开窗问题,由于卫生间靠内开窗要凹进平面很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物外表面积,另外还有飘窗,晒台等构造对节省能源很不利。所以在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将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

围内。

2.2 加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2.1 控制窗墙面积比 门窗是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隔热保温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分析和试验表明,门窗占全部热能耗的50%左右,对门窗进行节能设计就会明显提高节能效果。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如可以选择热阻值高的门窗框材料,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立面效果,许多住宅建筑采取大面积窗户,在无法减小窗户大面积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措施:如尽量把窗户安排在南侧,增加窗户的固定扇,加强框及扇边缘的密封,外飘窗要采用上下挑板及侧板,凡是遇外界接触的板都必须进行保温节能处理。根据规定进行权衡判断计算,以达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

2.2.2 加强外墙保温隔热设计 外墙面积约占整个建筑物护结构总面积的66%,因此,通过建筑物外墙传递的热量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外墙保温主要有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方法。相较于外墙内保温不利于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墙体易出现发霉、发黑、水印,影响室内美观和房屋的舒适度等缺点,提倡做外墙外保温,既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还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左右。冬季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温度过低,外墙表面会冷凝,所以要使外墙内表面附近的气流畅通,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夏季要采取增设墙面遮阳及绿化、或设置隔热层来保证外墙隔热。

2.2.3 注意热桥处保温设计 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就会造成表面结露,在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2.3 新能源与建筑有机结合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自然通风就是风能利用的最常见形式。

3 结语

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宏.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J].节能技术,2002,3:65-66.

[2]张伟,陆海梅,嵇银行.试论我国建筑物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08,2:123-124.

[3]郑焱.节能住宅应走出“贵族化”误区[N].新华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