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篇1

1、视听教学理论,指出了各种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理论,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揭示学习是依据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

3、传播理论,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

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三个理论:

1、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

2、语义网络理论,其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个层层相连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中有节点、链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结构从最初的知识节点出发,呈网状分在的知识链结构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篇2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 理论基础

分类号G760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以为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因此,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理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程度不但标志着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度,而且决定着特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深入度,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中途夭折或迷失方向。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与探讨。本文试图从“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出发,来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求教于大方。

1 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

一般认为,特殊教育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特殊教育科学,二是特殊教育活动。前者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特殊教育活动;后者是社会与学校的工作。美英等国多用“special educa-fion”(即特殊教育)表示这门学科和活动,我国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一是专业或教育工作;二是学问。

将“特殊教育”作为学科与活动两种理解思路的现象存在于相关著作中,如刘全礼教授在《特殊教育导论》中将特殊教育作为活动,如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同时,又作为学科来认识,如“特殊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要依赖医学、工程学和心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它还依赖社会学、普通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它不是这些学科的大杂烩,而是有机地按照自己的系统和规律来组织相应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它本身就是科学”。

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分别作为活动、学科来理解的情况在朴永馨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有所体现,可以说,这为我们的言辩提供了术语的规范。该词典将“特殊教育”解释为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此,特殊教育理论基础之探讨可从三种不同的路向来进行,一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亦即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钱志亮从学科的视角提出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康复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五大理论基础。二是从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卢子洲从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认为,特殊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包括人道主义基础、科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三是将从学科与活动的双重视角来谈理论基础。朴永馨从学科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有其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唯物辩证法、补偿理论。

2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活动来谈理论基础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具体理论是什么(图1),这些理论既有可能单独支撑着特殊教育活动,也可能两两联合或多者融合共同作用于特殊教育活动,例如:特殊教育活动从过去单纯的医学模式或教学训练模式走向医教结合的模式就可说明这一问题。二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学科是什么(图2),严格意义上说,这里实际上谈的是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即特殊教育活动关涉到哪些学科,当然学科内部可能有些理论在支持着特殊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理论或观点,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学科,后者跨越了具体理论、观点直接来谈学科,甚或将学科先列出,再在学科中来谈具体的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注:其中T是“理论”的英文(theory)缩写,T1代表的是第一个理论基础,Tn代表的是第n个理论基础,下同。

注:D是“学科”的英文(discipline)缩写,D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理论基础,Dn代表的是第n个学科理论基础,下同;T1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一个理论基础,T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n个理论基础,如此类推,下同。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组织的程度以及发展的特性来看,组织程度低且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可主要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谈其理论基础,组织程度高且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则可从特殊教育模式的视角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2.1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可直接利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来谈具体的理论支持系统或理论依据,也可根据图2呈现的方式来先谈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再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具体支持理论,因为只有把握了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特点,才有可能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控外在的影响因素以作用于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按照特殊儿童影响因素的一般理解,一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关涉到生物学、医学;环境关涉到生态学、社会学等;教育关涉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个体主观能动性关涉到心理学、哲学等。雷江华组织编写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以及与方俊明先生合编的《特殊教育学》主要从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可将图2中下方的D1到Dn之n理解为4)分别阐述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各自学科内部对应的理论与所衍生出的具体教育教学训练模式等。其中,关于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推演之逻辑是:从特殊教育活动出发来寻找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学(训练)模式,进而找到模式所支持的不同理论或观点,最后发掘这些理论所关

涉的不同学科,但上述2本编写的教材在介绍时则从不同学科理论体系出发阐述学科的理论观点,进而阐述具体的模式。

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正如常说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一样,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导致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拓展。从特殊教育活动来看,其理论基础往往先关涉的是具体的理论或某一理论的某个方面,或多个理论,而这一个理论或多个理论又涉及到相关的学科,因此,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介绍直接将该学科作为理论基础,出现了明显中间理论断层与模式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理论基础的泛化与扩大化的倾向。

2.2 从特殊教育模式出发来寻找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模式来进行阐述,说明该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操作水平,而不是自成系统的特殊教育活动,如果用简单实践操作状态之特殊教育活动来寻找其理论的依据,就可能出现所有的学科中的相关理论都有可能成为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极易使特殊教育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进而追求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最终导致特殊教育活动的存否显得元足轻重。因此,特殊教育活动需要上升到特殊教育模式的层面来寻找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可称为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见图3)并将特殊教育模式作为特殊教育活动成熟度的标志以及特殊教育独特性的体现。当然,每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不一定就只有一种理论的支持,同样可能有多种理论的支持,根据图3推而广之则同样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中来考察模式在中间的过渡环节。

注:M是“模式”的英文(model)缩写,M1代表的是第一个模式,Mn代表的是第n个模式。

3 从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根据学科的划分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一般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学科,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概括,因此,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将最高层次的哲学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殊教育学同样也关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第三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分别分化出现的具体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医学、生理学、工程技术学等,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子学科,谈其学科基础似乎只要从其母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来探讨其理论基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现分别从学科归属与独立特性两个角度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3.1 从学科归属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已成共识,但过去特殊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附属地位也给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教育系(现在的教育学院)中,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心理系(现在的心理学院),这样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构建出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时,有人从特殊教育学所从属的教育学来看其理论基础,甚至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恰恰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既然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有同样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专业也就与教育学原理专业可以合并了,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极有可能重视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共性而忽略了特殊教育学的特殊性,进而在实践领域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抑或其它教育)混淆起来。就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设置情况来看,大体设置在教育学或心理学的下面作为子学科存在,因此,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图4)搬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后导致了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难以扎根生存。这从目前教育学子学科在院系中的设置及其地位中可窥见一斑。在二级学科纷纷成为独立的系或学院的情况下,特殊教育仍然大多作为附属学科附属在其它学科门下,或与其它二级学科联合成立独立的系,其实仍然没有摆脱依附的状况,有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无奈只好存留于特殊教育研究所。

注:图中的s是“自然科学”的英文(science)缩写,S1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n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SS是“社会科学”的英文(social science)缩写,SS1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Sn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

3.2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借鉴教育学(或心理学)比较成熟的子学科的经验,发现属于特殊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基础(见图5),摆脱特殊教育学作为依附地位的状态,既明确自身的学科归属,又能构建属于自身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探讨其理论基础,必须从过去的附属状态走向独立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从事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科充分有效的发展。

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与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极有可能将母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学科中的理论,这样会使用特殊教育学不“特”而“普”;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则从特殊教育学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发现与特殊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基础,两者的学科基础既可能有共同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中的同一理论,也有不同的学科(如医学、康复学等),也会有同一学科中的不同理论。

4 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与学科理论基础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其实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中根据语词所推演出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存在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可以组织成自恰(self-consistent,即内在一致性)的体系图(即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所包含的理论可在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中找到所对应的学科,进而将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联系起来形成自洽的体系图,如图6、图7)。图6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从属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从属学科的逻辑思维过程。图7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独立属性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推演过程。图6和图7如果考虑到特殊教育模式在中间的中介作用,可从根据图3的思路在理论与活动之间加上模式,以进一步理顺彼此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当然,特殊教育活动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可能来源多个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既可来自于一个学科,也可来自于多个学科,因此,可由图6、图7推演出众多的分图,以说明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特殊教育活动与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不是单向的被动作用关系,而是彼此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理论来源于多个学科,这样就将多个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例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也是管理学中的理论等。当然,同一个学科同样也有多个理论(图2),例如,心理学中有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建构理论等;教育学中有自由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流派。同样,理论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多重交叉关系的现象。

5 总结

结合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首先需要从规范特殊教育的语词运用开始,否则可能大家的探讨并非在同一语境下进行,即在谈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时需要首先界定“特殊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学科,否则极易游离于学科与活动的两种状态中进行无谓的辩驳,甚至是在混淆的逻辑状态下进行辩论,结果辩论得越来越糊涂,有点“你不说我还知道点,你越说我还糊涂”。当然,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工作人员在阅读相关文献著作时也需注意将“特殊教育”这一语词结合上下文的语义逻辑背景来进行解读,不然同样会出现误解或曲解。其次,要明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各自探讨的思路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中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学科背后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思考透彻。第三,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之思考其实也关涉到特殊教育学的元思考,教育学经历了从活动的教育到学科的教育学,再到理论反思的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要学会从“母”学科那里吸取营养的精华,促进“母子共荣”的学科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输入;输出;互动;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04-3

本文从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的矛盾所在,提出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及可操作的建议。

1 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虽仍处在假设、被论证阶段,但其中有不少值得外语教学借鉴的东西。

Krashen(1981,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1)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只有具备“i+1”的特征才能生效。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语言输入的意义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而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则应超出现有水平。(2)输入只是外因,要使其转化为习得还需关注内因,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绪、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3)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至少与生活相联系,即语言的输入只有富有情趣并且有一定的个人意义,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引起注意,从而被理解和吸收。(4)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extra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

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无疑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通过注意学习者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不匹配的情况,输出有助于调解理解过程和习得过程。输出可帮助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学习者一旦收到确认信息,便会产生吸收和综合。如学习者重复使用同一结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使用被综合的知识,使语言使用自动化。Swain(1985)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按照Long(1961)的互动假设,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通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接受并传递信息。而在接收和传递信息时,人们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准确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还要向对方询问、质疑或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引发”了更多的输入与输出。这些就是Long所说的“意义磋商”。Long的互动假设强调通过对话调整的形式及双向交流增强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认为交互式输入比单纯的输入更有效。

2 外语教学的现状

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输入输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语言输入不足、输出不够重视和输入输出不平衡。

2.1语言输入不足

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外语的与是母语的有本质上的不同。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只能成为抽象的符号而丧失任何交际价值。外语习得的输入方式主要是讲授性和操练性的,话题的控制权不在学生手中。输入方式计划性较强,并受到教科书的限制。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活交际兴趣,更难以保证输出的得体性和适切性。这种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仅借助原始教具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成为输入源极度缺乏的抽象活动,无法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难以提供与语言运用相生相伴的语境和非言语情境等,从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参与的动机受到抑制,语言的得体运用能力无从产生。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关键因素。在人数多、基础不一、动机各异、需求不同的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整齐划一的单边灌输,不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提高课堂的效益。

2.2输出不够重视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学重点长期放在阅读和听力输入上,很少甚至无暇顾及吸收和输出。语言输入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目的,不仅输入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语言的输出,造成“只学不会用”的后果。脱离生活的输入内容使学生很难产生输出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外语教学内容缺乏可交际性、实用性等,无助于学生交际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外语教学多采取大班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输出;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平时语言能力的积累,妨碍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各种统一考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能通过考试,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对学生语言持久的关注,“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2.3输入输出不平衡

语言输入不足,又不注意吸收,缺乏语言操练,基本功不过硬,学生少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交际时往往不得不用汉语思维、英语词汇加上语法编造句子,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难有保证,更不用谈语言得体性和多样性了,交际自然难以顺畅与和谐。另外,语言学习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如果学生的消极因素阻碍了语言输出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输出也就不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确认、修正和补充,从而阻止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3 输入输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各种渠道,为学习者输入丰富的可理解性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入指的是说话人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所用的特定的语域。Krashen(1982:63-73)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又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语言的输入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有可能进入学习者的认知体系,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样语言输入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是学习者可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常常会有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调整、简化和改变,以适应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教师用目标语组织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语言操练和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沉浸在语言氛围中,语感得到不断增强,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输入。

教师应做到授课内容多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者,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给学习者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完成理解输入;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指导学习者接受个性化语言输入;鼓励他们使用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学习策略,并在输入过程中应该适当“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知识的有机积累和语言的长期发展。

3.2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从输入到输出不是直达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化过程。教育者都期待着越多输入就越多输出,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输入不能完全转化为语言输出。教师应尽力让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让学习者能像在自然学习环境中一样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Harmer(1983)提出输出有练习性与交际性之分。练习性输出的训练以吸收刚学过的某一语言项目为目的,因而应以准确性为评价标准,教师要适时地用不同的方式纠错。交际性输出以有效交际为目的,注意的焦点是语言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而应以有效性为标准。但Harmer指出这不是绝对的,两者应平衡,只是不同活动阶段各有所侧重而已。语言输出的方式主要是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写作、翻译、演讲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使这些输入方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倡使用更多的交际性输出,既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也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3加强互动,促进语言的使用

Gass(1997)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认为可能被摄入的是注意到的输入(apperceived input)并理解了的输入(comprehended input),只有这种输入才对学习者的输出起作用。首先,语言学习者的头脑似乎存在一种“思维阻碍”(mental block),如同过滤器一般,干扰他们通过接收有效语言刺激进行语言习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的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建立信心。其次,理解是输出的基础,没有理解,也就没有输出。然而,理解只有在输出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而且输入必须在学习者内在机制的约束之下,与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交际互动共同发生作用。教师应引导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际,再根据他们的反馈作出各种回应,交际双方在不断地回应已知信息,修正误差,并在不断添加新信息的过程中推进课堂交际活动。

学习语言决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记忆、背诵水平上,而应该学会灵活地创新地应用语言。课堂活动应包括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书面语输出可以形式多样,不仅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各种文体,还包括听写(VOA、BBC新闻)、改写课文、写文章摘要或概述文章。

篇4

[关键词]公民教育;受教育权;三代人权;社会权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44-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对于公民自身能力的培养和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公民的教育问题,用于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递增,公民受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着教育不公、高考移民、农民工子弟就学难等公民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问题。学界针对解决此问题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改进方法,但笔者认为理论指导于实践,若我们对受教育权的基础理论都一知半解,那实践中的混乱性是不可避免的,故本文围绕受教育权的概念、性质、理论发展等方面对此项权利的基础理论进行介绍,以期实践中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有所助益。

一、受教育权是一种可归入三代人权的权利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都是从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两个方面对受教育权的概念进行诠释,例如张维平认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其他方面教育的权利”,姜小川将受教育权定义为“达到一定年龄并且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的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物质帮助,从而进入各种学校或者其他教育设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近年来,有学者根据《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的内容,扩大了受教育权的外延,使之不再仅仅是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是由教的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和选择教育的自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虽然对受教育权的这种诠释在理论界存在争议,②但笔者认为这个定义更有利于我们研究和保障受教育权。首先,虽然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仅是公民,但显然国家、父母、教师都是参与者,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并不意味着受教育权的实现,毕竟宪法上的受教育权不仅指国家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应包含其中,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选择哪种教育方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是公民实现受教育权的途径,故其自然有选择教育的自由;同时,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便是教的权利。其次,社会权当然是受教育权的特性,但并不是唯一特性,在国家教育范围内,它是主要特性,可是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领域内,公民可自由选择他们所认可的教育模式,除了接受国家的教育,他们也可以选择像“现代私塾”这样的办学机构接受德育、国学等方面的学习。在国家教育领域内公民的选择性较小,但是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内,公民的自主选择性非常大。所以自由权也是受教育权的一个属性而且是和社会权并列重要的一项特性。最后,国家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过程中要承担两个义务,一个是尊重公民的自由,即不干预的义务,这要求国家要尊重公民自由选择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比如学校和教师的选择;再者是保障的义务,即为公民实现受教育权提供物质支持,比如建立学校,招聘教师等。那么,从国家义务的方面也侧面印证了公民既有选择教育的自由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讨论受教育权的概念不能仅放在国家教育语境下,而应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包含其中。所以受教育权应是一项一揽子权利,包含接受教育的权利、教的权利和选择教育的自由三个方面。正是因为它内涵如此丰富,所以,受教育权(the right to education)可能是唯一可以归入三代人权的权利。

二、受教育权是一种具有社会权属性的权利

关于受教育权的性质,学界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其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属性,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受教育权是典型的社会权。笔者认为讨论受教育权的属性问题,首先应了解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特点及区别,再讨论受教育权具备了哪些特点,方可对其进行归类。

学理上探讨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区别,必须由21世纪初德国著名公法学学者耶律涅克脍炙人口的地位理论加以讨论,他以国家法人说为基础,认为个人处于某种从属于国家的宿命之中,个人于国家存在四种地位:第一种,被动地位,人民居于应该服从国家统治权力之地位。此时,人民于国家将承担义务。第二种,消极地位,即人民除在被动地位所要求承担的义务之外,拥有一个获得国家承认的自由范围,即公权力不允干涉的自由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人民可自由支配其行动。第三种,积极地位,指国家承认其给予人民法律上的资格,个人可依据法律要求国家对其追求自身幸福提供保障和帮助。依这个积极地位,人民获得请求国家积极作为的权利,并且,为了达到该项目的,也同时获得了提起法律救济程序之权利。第四种,主动地位,这种地位是指人民拥有参与国家政治决策的资格,简言之,就是参政的权利。学界多认为,自由权隶属于上述理论的第二类地位――消极地位,由此可知,自由权实属一种防卫权,即保障人民权利免遭公权力的侵犯,给予人民一块自由领域。而社会权属于第三种地位也就是积极地位,即人民可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一种宪法权利。根据此理论,我们可以归纳出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基本差异,首先,自由权是一种防卫权,是保障人民免受国家公权力之干涉,是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认为凭借个人的努力可以获得最大之幸福。社会权则相反,它是对私权的不信任,认为个人有时并不能保证自食其力地在社会上生存,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帮助,故积极的要求国家公权力介入私人之自由领域。其次,自由权是当然存在的,它不需要法律的创设,只要是国家未予限制,该项自由权利就当然的存在。而社会权是必须以法律规定而存在,因为社会权的实践涉及国家财力问题,不以立法方式明确规定其内容,将无法实践该权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自由权和社会权在目的及产生途径上存在差异,它们在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上担负着不同使命。受教育权对于个人与社会都极其重要,对于这个权利的具体归属,我们也需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自由权性质

人类自产生之时就具有学习的本能,这是造物者在创造人类时就赠予我们的礼物,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我们也从最初的本能模仿进化成接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教育,故学习的权利是人类存在之时就当然具有的,它的产生绝不依赖于法律的创设。无论哪一个社会阶段,这项自由从未被剥夺,它是当然存在的,任何人、任何政府都无法剥夺人类这最原始的自由,它也不需任何的法律授权就当然的被我们所享有。

接受教育不仅是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任何一个理性的政府都不会通过立法承认人民有放弃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就如同任何一个政府不会通过立法来承认公民自杀的自由一样,故我们在此讨论的自由不是是否接受教育的自由而是就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所享有的自由。造物者赋予每个人不同的秉性和天赋,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基于不同的需要,我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再强大的政府都不能干涉我们学习知识的自由,因为再强大的政府都没有能力将每个人教育成同一种思维、同一个生活模式,这种精神的自由是无法被剥夺的。由此可知,受教育权毫无疑问具有自由权的属性。

(二)社会权性质

进入19世纪工业时代,科技的革命性进步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社会问题也应运而生,承认每一个国民皆应拥有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之思潮,也渐渐出现。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受教育不但是个人实现自身之价值,追求自身之幸福的必须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政府有义务为人民提供财力支持保障其能够接受足够的教育来学习生活之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每个人都有尊严的生活,社会一刻不懈地向前进步。

自《魏玛宪法》首次规定受教育权以来,以宪法形式来规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纳,③国家有义务让每个个体有尊严的活着,而公民凭其工作生存,则教育是达此目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为了贯彻这一制度,国家需要投入财力开办学校,聘用教师,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让人民都可获得学习生存技能的教育。

很明显,公民的受教育权要得到实现,必须依靠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若国家没有积极的作为行为,受教育权就无法得到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受教育权的社会权属性非常明显。

三、受教育权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受教育权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义务论、权利义务复合论、权利论三个阶段。每一个新的理论的提出都意味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制度也随之改进,逐渐增强的权利保障意识也使受教育权利的实践越来越全面。

(一)从义务观到权利义务复合观

17世纪时基于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西方部分国家相继颁布了教育法案,以立法形式强制规定公民接受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必须送其6~12岁的子女上学,否则应以俗界政权之手强迫实行这不能改变的义务。”1717年普鲁士王国颁布《普鲁士义务教育法》要求:“凡为父母者须送其4~12岁子女入学,学习宗教、阅读及一切足以增进他们的幸福和福利的课程,违者对父母予以严厉惩罚。”1833年英国纺织业《工厂法》规定:“工厂主雇佣童工时必须承担开办学校、给13岁童工每天两小时的义务教育,否则就得受罚。”1754年的《普鲁士义务教育法》则将受教育权等同于和服兵役一样公民必须负担的义务,1889年的日本明治宪法也将受教育、纳税、服兵役同规定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叶,为了与天主派争夺教权和教民,路德派和达尔文派极力宣扬接受教育是信徒对上帝的忠诚和义务;新兴资产阶级试图将教育从教会手中夺回到公国手中,同时,又试图通过教育在国民中培育民族主义情绪,把全体国民训练成为忠实为国家效力的士兵。正是在宗教和世俗的双重作用下,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受教育是公民必须承担的一项义务。将受教育规定为公民的一项义务,极大地促进了受教育权的发展,毕竟公民通过法律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个人发展亦是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基于服务于国家个人需掌握必要的知识,将公民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这种理念下的义务论显然违背人权理论,也是对公民自由的不尊重,忽视了公民的教育自由,故当今这种理论已被学界所抛弃。

德国《魏玛宪法》的颁布掀开了权利义务复合理论的篇章。魏玛宪法首创社会权利入宪之先河,使养育子女、劳动、受教育等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性质。该宪法中的《教育与学校》一章明确要求国家提供免费的教育并强制公民入学保障受教育权,同时也明确规定接受国民小学教育是国民的一项普通义务。魏玛宪法对他国宪法之制定影响甚广,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宪法中写入受教育权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理论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一点是义务主体的变化。20世纪以前,受教育主要是公民对上帝和国家应尽的义务,而20世纪后多认为国家和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这是这一理论的进步之处,强调受教育权于公民主要是权利,而要求国家和政府承担实践受教育权的义务,这对于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无疑是一种质的变化,公民从一个被动的义务承担者变成了积极的权利享有者,公民可以依据宪法规定,要求政府投入财力对其受教育权的实现提供物质支持,公权力的介入彻底改变了教育制度,公民的这项权利也落到了实处。

(二)权利观的兴起

虽然权利义务复合观有其进步性,但其义务主体的不明确性还是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首先,若将受教育者界定为义务主体,即受教育者享有权利又对国家负有义务。权利意味着自由,享有者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同时可以要求国家为其权利的行使提供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是义务主体。可是法律又将公民定义为义务主体,义务意味着限制,即公民只有接受教育的义务,没有选择的自由,这时国家又是权利主体。那么,公民到底是有自由还是没有自由,就说不清楚了。其次,若将国家、父母定为义务者,我们都知道权利义务的复合性代表着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应是同一人,就像劳动权,劳动对于公民既是一项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同时又是对国家负有的一项义务,权利义务主体具有同一性。可是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为一方,义务主体为一方,就受教育者而言,其仅享有权利,没有任何义务,权利义务复合性无从谈起。因此,权利义务复合性在理论上存在困惑,对指导实践造成干扰。

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载入《世界人权宣言》开始,④受教育权作为权利的时代来临了,一系列国际法文件对其的肯定使权利观成为国际潮流和趋势,我国学者现在也多倾向于这种理论。比如张庆福教授认为,将受教育权界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义务,“实际上是不妥当的”,“混淆了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北京大学博士生温辉也认为,权利义务复合性的观点对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困惑,建立在个人对社会的工具性价值之上的权利义务复合论,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权利论的兴起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赋予了个人选择的自由,也为公民要求国家给予保障和受到侵犯时获得救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家不是作为人民追求利益、幸福的监护者,而是保障人民都有一个可以独立追求自己幸福的活动空间。正是因为我国将接受教育视为公民的一项义务,国家获得了强制公民在得到其资格认证的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力,关闭类似于“孟母堂”⑤、农民工子弟小学等这些不具有国家资格认证的办学机构也就获得了正当性。但是,国家不能在为了赋予人民最大福祉的借口下,将个人自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这不是对权利的保障而是对权利的侵犯。将受教育权只规定为一项权利,不仅为公民要求国家修建学校、聘用教师、普及基础教育提供了宪法依据,更是为国家公权力介入公民教育自由划定了界限,当国家不履行保障职责或过分干涉公民教育自由之时,个体也有了获得救济的依据。正是因为权利论对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制度完善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故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三)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的启示

篇5

一、信息加工的基本理论

1.记忆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寄存器,长时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具体理论如下:感觉记忆:接受大量来自各种感觉系统的信息,信息只保留短暂的时间,一般在0.5-2秒之间,如果这些信息得到注意,会进入工作记忆进一步被处理,如果没有被注意很快会消失。工作记忆:存储人们正在思考的信息的记忆系统。容量有限,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7±2个独立的信息单位,所有信息要想被大脑处理必须先进入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其容量无限,并且可长期保存信息。

2.组块理论

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而工作时,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才能被进一步地加工。为了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加工效率,可以运用组织的策略。组织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间的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个知识的“组块”,减少了独立的信息数量,从而提高了进入工作记忆信息的总量。

3.编码理论

所谓编码,就是为了把信息放入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把信息加以修改、转换,使之适合于人的信息的过程。[1]编码的基本策略是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2]

4.提取理论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已有的知识经过复杂的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已有的知识保存在学生的长时记忆中,此时学生要从长时记忆中获得这部分知识,重新放回到工作记忆中,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提取。研究表明,“信息的提取与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记忆痕迹强度有关。而记忆痕迹的强度又与相应信息所受到的加工深度有直接关系”[2]。另外,该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存储形式,以及长时记忆中相关知识的关系。

二、对数学教学的指导

1.知识的注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的相关知识,学生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的停留时间又非常短,如果得不到注意,就会丢失这部分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知识的形式要能够引发学生注意。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中,各种感觉器官都发挥作用,教室中也有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进入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而进入感觉记忆。但根据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对加工信息的注意选择存在如下机制,神经系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只能对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且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神经系统的某一个加工阶段存在着一个过滤机制,这个过滤机制会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加工,使一部分信息能够通过这个过滤器,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过滤器之外,得不到进一步的加工。”[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图形信息用不同色彩粉笔,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基本图形,对学生产生较强剌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此信息通过过滤器,引起进一步的信息加工。二是运用复述策略。也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强调,重要知识,教师反复强调,就是一种复述策略,其目的是使这些信息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加工。三是数形结合。数形结合能够使学生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接收的信息是一致的,这样来自两个通道的信息是一致的,不论哪个通道的信息通过,知识信息都得到加工。四是充分发挥板书作用。漂亮的板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要边书写边说,学生可一边听一边看,这样两个通道的信息相同,因此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是一致的,故能够被选择,受到加工。

2.知识的组块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工作记忆的容量为7个左右,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新进入的信息将“赶走”旧信息,并且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是以“组块”为单元的。因此在教学中,为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总结规律,然后依据规律进行联想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单元所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增加,从而达到在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之内增加信息加工的数量。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学习,笔者总结的规律是:四个对,三加一。具体是指:四个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性质定理。即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轴对称图形。三加一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前三个定理的逆定理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外加一个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一是可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定理总数非常清楚。二是可使学生把这些基本知识之间形成联结,形成二个“组块”,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增大,从而提高工作记忆的处理能力。三是这些基本知识进入学生的工作记忆后,学生如需要这些基本知识,不需要再到长时记忆中去检索,有利于学生提取这些知识信息,从而缩短提取信息所用的时间。

3.知识的编码

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经编码才会进入长时记忆,而编码的策略之一是维持性复述,就是我们经常运用的背诵。这种方法对简单信息运用比较有效,对复杂信息要运用精致性复述。这种方法要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可以利用接词法、顺口溜、谐音法、联想法等等进行编码。如对因式分解方法可编写如下顺口溜。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四种方法反复试,最后必是连乘式。

4.知识的结构

知识的结构指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经过学习者对外显知识的感知、理解、内化进而储存在自已长时记忆中的、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组成的结构。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CPFS结构是一种优良的数学认知结构,有助于知识的贮存和提取,所谓CPFS结构是指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命题系形成的结构。[5]而概念域是指同一个概念的各种表示形式的集合,概念系是指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结而成的网络。命题域是指一个命题A的等价命题网络的图式为命题A的命题域。命题系是指存在推出关系的一组命题网络的图式。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稳定的CPFS结构。

第一,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形成概念域与概念系。概念学习中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背景去深入地理解概念,从而形成概念域。例如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用如下方式定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等等,这样便形成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概念域。而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系是指平行四边形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与矩形概念、菱形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如图1,这样就可在四边形一章学习结束后,形成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概念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比较清晰的图式。

第二,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形成命题域与命题系。众所周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已经习得的知识,使这些知识回到工作记忆,然后才能被加工处理。然而因为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这就给信息的检索带来了麻烦,为使信息能够在需要时,很快被检索到,指导学生形成命题域与命题系,目的是当学生需要某部分知识时,能够走捷径直接检索到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而不是顺序去搜索,这样可减少搜寻所需时间。如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下列一些等价命题的图式: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样就可形成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命题的命题域。此外还要形成命题系,把相关的命题组织在一起形成命题系,便于检索。如下列命题组成一个命题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命题,SAS;ASA;AAS;SSS;HL;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此命题系中的命题都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关。显然,以上形成的命题域或命题系,在长时记忆中会分别形成一个图式。这些图式把同类问题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集合组块,当要提取这个集合中的一个知识点时,命题域或命题系中的相关知识就会被激活,这样整个命题域或命题系中的知识被激活。如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很快就会激活命题系中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然后再依据题设条件选择证明方法,从而提高效率。

三、几点思考

第一,知识的呈现形式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显然,信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教学中选择那一种刺激形式,要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促使信息从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

第二,解决好课堂教学效率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矛盾。众所周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增加单位时间的知识信息量,而工作记忆的容量又有限,这样,如果不控制课堂信息容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而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因此要解决好这个矛盾,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认知操作,不能违背规律。二是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其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因此要提高效率,有时要借助形象思维提供给学生一些图形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操作,待学生先学的知识进入了长时记忆后再增加新的知识点。三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性学习能力。学生获得知识要进行复杂的认知操作才能获得,这是人类学习知识的共同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这样就可以在不违背规律的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组块与编码要统一。为了提高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在教学中要对一些知识信息进行组块。编码是信息从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编码的方式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直接的联系,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知道什么知识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编码能使学生掌握,因此做为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些编码的技巧,比如掌握一些知识的顺口溜等,这样学生在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时,提取出来的是顺口溜,对学生来说不需要重新组织就形成了一个组块,因此可提高效率,否则提取出来还要经过重新组块,进入工作记忆,增加时间,效率低。

参考文献

[1] 李士锜,吴颖康.数学教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数控技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

数控技术专业包括了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测量与公差、数控工艺与设备、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CAD/CAM 应用、数控机床的维护等专业技能。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其理论教学的内涵,一方面要“够用”,为实训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该考虑终身学习的需要,体现“宽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是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工艺人员,要求既有一定的数控技术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企业基层单位数控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计划是重理论、轻实践,现在却过于重视实践,一些学校提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等同看待,认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达到 1:1 最好。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实验与实训的软、硬件条件来看,确实是增加了实践和实训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还有实践教学的条件及实践的方式方法够不够科学。

二、解决的措施

1、理论教学优化整合

我校数控专业仍沿用机械专业的一些传统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车工实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等专业基础课,但这些课程的外延与内涵都发生变化。因此学校让各备课组共同探讨所教学法学科的教学大纲,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允许对某些偏难偏深或者陈旧内容进行大胆删除,而增加一些数控技能培养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如机械制图课中,数控专业最需要的知识是看懂零件图,学会各节点坐标的计算,因此在制图课上,淡化画法几何的概念,点线面投影的概念,熟练应用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确定圆柱、圆锥、圆球、凹(凸)圆弧、螺纹等表面上节点的坐标,掌握AutoCAD知识,为学习CAD/CAM软件以及数控编程打下理论基础。

2、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

数控技术专业课内容基本上是在原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的基础上补充改编或进行整合而成的,整合后的教材容易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当。如现有的数控技术理论课教材一般均以某一、二种型号的数控机床为例编写,而实验室实训教学的数控机床往往型号不同,从而与实训脱节。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在教学安排上,都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距离[1]。

根据数控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下,开发数控校本课程,体现数控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也可通过校企合作或课程整合,促进数控专业向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一些常用零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不易讲清楚,但在现场讲解则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编程还知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及操作目的是什么[2]。

3、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各实践实训项目顺序

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实习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记教学内容,并提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连贯起来,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其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概括疏导巩固应用。如在数控铣程序编写第一行用到的G54G40G49G80G90G17指令,不必要求学生开始学编程时就详细理解各个指令的具体含义,只需让学生记住这个固定模式直接写程序,在以后的练习操作中再慢慢理解掌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3]。

三、实施办法

把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分三个阶段:预备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1]。有机的穿插理论教学,达到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之前,将学生带到数控实训室对数控机床进行感性认识。在授课过程中可将专业教材中有关数控机床各种机具构造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实地讲解。在学生操作机床时,指导教师不能只顾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对先前所具备的有关编程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内化。并最终经过综合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1、多样化教学手段应用,建设完善的实训教材体系

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实训配套课件、制作数控实训教对我院数控实验室的CJK6140华中数控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YHM600深圳华亚西门子系统数控铣床的实训操作,制作了详细的图标牌流程。并编写配套的实训实验指导书,制定相关实验守则、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及每一台数控设备的操作加工演示程序等,并对学生实训骨干进行预先培训。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数控机床的实训教学,学生对整个操作步骤的按钮先后顺序的记忆、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对安全操作规范的反映灵敏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切实可行的提高了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缩短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过程的时间,有效的减少了因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率,确保了数控机床实训的有序高效进行,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

2、启发性教学

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在指导学生数控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兴趣。

四、结论

总之,数控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结合院校实际,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理论—实践—再理论”与“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两条线有机结合[4],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而不是一味追求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金旭东.提高高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2]高葛,徐元博.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习实训,2008,02.

[3]贾相武,俞劲创.“数控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模式研究.职教论坛,2009年1月(中).

[4]童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NO.25.

篇7

【关键词】输入输出理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17

一、引言

外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整体上可以分为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对于阅读和听力的训练属于输入的过程,而相对的对于写作和口语的培养属于输出的过程。在我国长期以的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普遍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而在输出能力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明显偏低。广大一线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急需改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以及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改革应该输入输出并重,通过建立读写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高质量可理解性输入,同时,写作课堂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推动输出的产生。

二、输入输出理论

1.输入理论.

20世纪80年代起,输入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众多输出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985年由美国学者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Output Theory)。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可理解性输入”指的就是整体难度不超出外语学习者的基本能力和理解范围,但又稍稍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

他在表述中,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直接明了地展示了这一理论:“i+1”,“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知识水平的语言知识,“i+1”表示学习者习得后略高于原来水平的语言能力。输出理论提出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只有提供给学习者高于目前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语言的习得才能真正得以发生。对于“i+1”的知识内容,学习者根据具体语言材料提供的情景则能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因此自然而然的发生。

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应具备几点特征:可理解性,非语法性,关联性以及充足性。也就是说可以被广大英语学习者理解和接收的输入才是语言习得产生的重要前提。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是毫无意义的。其次,教学总所应用的语言材料和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按照语法要求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把注意力放在具体语言使用环境中的语言交流上,避免学习者把注意力过度集中语法等条条框框上。值得指出的是,被用于外语教学的输入性语言必须要与学习者的学习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够在相关背景知识的帮助下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

2.输出理论。

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至于输出,只是输入之后的自然结果,对语言习得并没有直接作用。针对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理论”中的不足,著名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输出理论”(Input Theory)。输出理论是他采用法语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开设的沉浸式语法课程时提出的。他指出,学生在进行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仅仅源于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基础,而是由于语言教育中对于输入的偏重,过多的属于过程使得学生鲜少有机会用目的语进行输出,教师对于输出的反馈也相应匮乏。Swain的输出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输入,输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Swain指出,输出对于语言的习得具有三种功能:引发注意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元语言功能。首先,语言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必然会注意到其本身所使用呢 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别,这就引发学习者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进而加强输出的准确性。其次,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已有了自己的假设和认知,输出的过程就是验证其自身假设的过程,通过反馈,学习者不断验证矫正这种假设,语言的习得也就随之产生。最后,元语言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目标语知识的总和。输出过程中,学习者的反思和分析,激发了其对目标语的内在认识,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逐渐过渡到以语法为基础的认知,输出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元语言功能。

三、输入输出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

1.读写一体化强化语言输入。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直以阅读为主题,实际上,阅读与写作在课程内容和特点上有天然的结合点,首先,阅读和写作课程在背景知识要求和主题涉及上基本重合。另外,阅读过程中涉及到的阅读技巧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写作课程上需要学习的写作技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习得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转化,有机结合。词汇,句子,语法,观点,主题的把握都是阅读和写作课程的结合点。读写一体化的设计就是在遵循语言规律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读写结合,强化语言的输入,从而通过加强可理解性输入,最终达到加强输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读写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以写促读”或者“以读促写”,而是应遵循“阅读―写作―反馈―写作―再反馈”的教学模式和顺序,形成“输入―输出―反思―再输出―反馈”的系统性一体化的教学流程。读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输入理论为支撑,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步骤,在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上,效果显著,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上时效性也很强。

2.多种途径推动语言输出。

根据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可理解性输出对于语言学习效果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使用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推动输出是我们进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急需探讨的问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主要以“讲演式”为主导,形式单调,课堂氛围趋于僵化。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应引入新的以输出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输出的积极性,来推动习得的最终产生,例如:读故事写梗概,听故事写梗概,读报告写小结,听报告写小结,写读书报告,写案情分析,写书评,写影评。这些活动中,有的是读写结合,有的是听写结合,有的是搜集资料和整理写作结合。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的是,在这里,读、写、听的最终目的都不是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而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推动更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产生,最终达到提高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输入输出理论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理论和全新视角。这一理论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师生反馈你互动,设计以输出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输入输出理论,不仅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性所用,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此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下转第54页)(上接第17页)题: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H1317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2]Swain,M. 1993. The Output Hypothesis: 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0 (1), 158-164.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处理信息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与普及,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展现出高效、便捷等诸多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和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物理课堂上,教师在实物实验中,往往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甚至有时产生实验结果与课本理论不一致的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弥补此类不足,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1.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板书并绘制示意图。利用多媒体将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制成PPT或者动画,可以清楚展示课程内容,节省板书时间,扩大课堂的信息量。

例如在讲解电路图原理的课程时,每次都需要绘制大量电路图,用多媒体演示电路原理,用不同颜色标示电流,形象直观,方便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部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其过程。在讲述原子的内部构成、运动规则时,如何产生了正、负电荷,原子核是如何进行分裂与聚合的,等等,流畅的动画演示远比图片或者课本的描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弥补了常规物理实验的不足,将难以观察、操作困难的实验灵活展现出来,书本上的理论概念得到了充分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

2.利用网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发生在日常生活、生产操作及现代先进科技领域的物理现象,无法用实验道具模拟,运用视频录像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间接观察。如宇宙演变、星体运行,船只进出船闸的情形,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思考自然现象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课外安排的某项任务,自主分析、探索与教学课题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查询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例如在讲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能源问题时,学生通过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可以深化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在具体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个严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过多,会影响教学质量。部分学生在上完课后反映,上课放了很多PPT,下课后,满脑都是五颜六色的图片,而且经常是看完播放的画面后不能很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其次,部分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用鼠标代替实际操作完成实验,缺少动手实践环节。传统实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中总结规律、查漏被缺,这些都是电脑模拟实验无法代替的。

四、合理把握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1.把握好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

过分依赖计算机和多媒体,会使得教学缺乏灵活性,将原本生动有趣、注重实践的物理实验变成单调的画面演示。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该合理把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计算机和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应该是完善和补充课堂教学的,一味地图方便省事,只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合理应用多媒体,有机地将其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这些都需要在实践课程上不断思考和认真把握。

2.教师应更新先进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以其本身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广泛应用,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职能。它只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如何将计算机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还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使用。教师应当紧紧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授课特色,将二者整合起来。

首先,教学不是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学会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联系实际,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知识框架,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只有在讨论中,才可以让学生逐渐明晰自己的思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沟通渠道,拓展思维。

最后,课堂学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当发现问题时,如何用现有的渠道或方式解决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

五、结语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应用这门新的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同时,应该辩证地将其与传统模式相融合。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推广,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课堂应用的补充完善,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雪芳.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文教资料,2006(24):159.

篇9

关键词:内隐学习 语言输出 内化 输出教学

1.导言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输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在此单向输入的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激发,从而造成我国众多大学生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也就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的现状。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以培养学生英语输出技能为目的,用输出性的语言手段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求通过有效的语言输出,形成实际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可理解输出。教学中,有效激发学习者内隐学习,使其无意识地自动发挥作用。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则以内隐知识的理解性为切入点,不断以可理解输出激发学生的内隐知识的强化和相互交流,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外显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内隐性技能中去。(王荣英,2008)

2.内隐学习理论

2.1内隐学习的基本概念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中。根据Reber(1967)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可分为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即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受意识控制,需要付出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而完成的学习方式,具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可控制性和学习性,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而内隐学习则是一种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情景中复杂知识的学习方式,其显著特点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一规则。Bialystok(1981)认为,内隐知识指的是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该语法存在于学习者对语言特性的本能感悟中。学习者能够为自己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以此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进行交际。

2.2内隐学习的特点

在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其特点的归纳虽然稍有不同,但在其无意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内隐学习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自动性和无意识性。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发学习者在无意识学习中自动获得内隐知识,即人们能在无意识条件下去发现周围环境中隐藏的规则和结构,并且能够对环境中复杂的关系作出恰当的反应。

抽象性。所谓抽象性是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抽象的、不依赖刺激的特殊物理形式。我国学者郭秀艳(2004)在长时功效这一层面上诠释了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她认为虽然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抽象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略掉一定时间的积累一蹴而就的发生,并在学习之初就直接达到对规则知识的最大限度的掌握。只有进过时间推移和不断的练习,内隐学习才能体现出其有效性。

理解性和可转化性。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即内隐知识,并非不能被人们意识到,只是人们很难把这些知识完全揭示出来。因此,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在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可以相互转化。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内隐知识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Reber(1989)认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不受心理异常和操作的干扰,不受或较少受年龄发展、智力水平、机能障碍的影响,具有较小的个体间差异。

综上所述,内隐学习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对于二语习得者对语言知识的获取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外显学习。学习者在内隐学习无意识的机能效应中,无需通过意志努力能自动获得需要意识努力的外显学习所能够获得或不能获得的知识。内隐学习机能也不会受到情景、紧张心理、机能障碍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抗干扰能力。

R.Ellis(1999)提出的八条二语成功教学成功原则,其中第三条原则明确指出:二语教学应该主要指向发展第二语言的内隐知识,但不能忽视对外显知识的传授。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虽然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机制,但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发挥着刺激作用。我国学者王荣英(2008)认为,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同时存在于个体的知识体系或某一知识技能中,相辅相成,构成完成完整的知识。在学习者认知加工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隐知识的无意识影响必然渗透其中,并支配着整个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那么,当外显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内隐知识的表征相一致时,外显得学习指导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内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意识所表达,也就意味着内隐知识可以转化成他人能够理解的显性知识,并实现知识的传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各种语言辅助表达手段将可理解的内隐知识外显化,或者将部分深层的内隐知识外显化地表达出来。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对各种语言知识手段的应用,学习者的外显知识逐渐会被整合到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中去。这种逐渐整合过程需要各种语言输出实践活动的反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强化语言输出对学习者的语言外显性表达,以及知识内在化转化有着积极促进效果。

3.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著名学者Merrill 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以加拿大法语沉浸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二语习得者能既准确又流利地使用语言不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必须产出可理解输出。该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强调了输出的三个功能:①注意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注意到想表达与能表达之前的差距。②检查假设功能。语言的输出时对目的语作出的不断假设和不断修正的过程。③元语言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主动调动其存在的知识体系,包括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以积极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言学习是一种信息的内隐加工过程。外语输出能力形成的核心就是在于该语言的思维能力的获得。作为外语学习者,其母语思维系统已植根于言语系统。所以,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外语思维,形成外语概念必然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江世勇,2006)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出能力薄弱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须以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输入型教学向强化语言输出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结合内隐学习潜移默化的优势和外显学习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概念系统的形成。

4.基于内隐学习机制的输出型教学策略

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核心是可理解性输出,在此输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无意识地发挥其概括归纳功能,再用有意识的教学手法指导学生的认知过程,促使内隐和外显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学任务和实施教学手段时,教师必须在全面掌控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得前提下,为学生建造一种有利于调动内隐知识的学习氛围,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

4.1提供恰当的语言输入,构建易于激发内隐学习的良好氛围

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要求学习者自动、快速地理解和组织表达语言。这种自动反应源于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语言结构的不断内化。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输入性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语言,在不断地准确输入过程中刺激学生内隐信息的强化,从而获得该语言体系的思维结构。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构成为基础,结合其专业知识要求,并尽可能扩充相应的人文、历史、科技等各方面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带着“兴趣”去积极主动吸取知识。但是单纯的输入不能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在学生吸收输入信息后加强各种途径的输出。例如,在教师完成其知识输出后,可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角色表演、辩论等有助于学生知识输出的有效渠道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

4.2在语言输出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

语言输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元语言功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主动调动已学到的知识去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这种积极的态度提高了知识吸收的质量,也即输入的理解性。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用于思考和探索,能对形式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元语言意识。(江世勇,2008)在输出训练时,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外语思维。在长期的语言刺激和调整输出中,学习者逐渐自动生成对语言理解、生成、监控的综合直觉作用,即语感。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交流讨论等各种不同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率的接触使用。比如,在学习某个语法结构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说、写等表达方式对该语法结构进行多次反复训练,以内化该知识点,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内隐性语感能力。

4.3利用校园网等资源,加强语言输出的交互活动

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在运用时对情景具有依赖性。即出现于出示内隐认知行为相同或相近的情景时,有助于初始行为多获得知识的提取与巩固。(张人,2004)因此,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形象的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内容的链接,激发学生的内隐记忆在相应的语言情境中自动启动,并促使内隐知识在外显指导下通过语言输出在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交流强化。另外,使用校园网是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以语言输出活动为基础的又一种有效学习途径。网络模拟的语言情境能使学生沉浸在仿真的语言动态交际活动中,能更有效地促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和输出语言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校园网中人机交互模式也为学习者通过了便捷的渠道。校园网中的一机一人模式不仅能为学习个体提供更加充裕的操作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者的紧张等阻碍学习的心理。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5.总结

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使学生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到达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内隐学习机制引入大学输出型教学中,营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最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在输出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建各种有利于内隐学习的语言环境,并对学生自主的内隐输入提供准确及时的外显指导,使外显指导信息与学生的内隐知识的表征无限接近一致,以强化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A.S.Reber.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 [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ur. 1967

[3]Bialystok 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4]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02)

[5]A.S.Reber.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89

[6]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7]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8]江世勇. 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能力发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1)

篇10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英语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所以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理论基础

(一)输入理论

语言输入理论是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 习得者在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时,借助交际情景和上下文理解输入语,自然地掌握其中的句子结构,最终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1.可理解性。 他认为,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 就不能习得语言。

2.趣味性和关联性。要使语言输人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使学习者对之感兴趣 ,并在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Krashen (1982:68)认为,输入应该是大量的含有丰富结构的自然输入,以语法为基础的(grammatically-based)输入势必降低可理解性输入的质量,破坏交际的焦点。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如果学习者在理解输入的前提下,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往往就能够成功地进行交际,使i+1自然出现。

因此语言输入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但又包含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材料。这样,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通过不断地努力以及吸收所接触的语言材料,逐渐提高其使用目的语的技能。

(二)输出理论

“输出假设”是Swain在1985年提出的,她认为仅仅有“可理解的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习者为了表达他们的信息去构建语言,输出促使学习者花更多精力更深层次地对语言进行处理,使它更恰当便准确便容易理解。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semantic processing)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semantic processing)。

(三)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输出和输入是不可分割的。 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足量的输入,输出便成了空中楼阁。但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吸收,并伴有实践和输出,才有可能被内化和掌握。所以,学习者情感态度和可理解性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海姆斯指出,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交际能力,那么它应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语言应用。主要包括:

1)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也就是语言符号本身的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句法等。

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

3)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组织语段的能力。即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语篇的完整统一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Cohesion)和语义的连贯(Coherence)来实现。

4)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是为了加强交际效果或弥补由于缺乏交际能力等因素而引起的交际中断所使用的策略。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不能脱离语言能力去空谈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成分。而所谓“交际能力”是则指在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恰当的会话技能和交际策略来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三、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语言输入或输出

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两个极端。有些院校不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使用多媒体等新教学设备,往往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且存在不少上大合堂课的情况,不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课堂设计上忽视输出活动的安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延续了多年来的“哑巴英语”状况。另一方面,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立足点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促进输出为中心展开。这符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然而非常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输出的英语句型简单,词汇贫乏,语言的准确性差,更不用提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了。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所处外语环境使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很少,语言输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输出的顺利进行。

(二)输入内容和质量有待丰富、提高

教材课文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种类很多也比较乱,很多教材沿用本科教材编写体制,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内容选材与现实联系不密切,特别是与行业脱节。其次,语言能力不能等同于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交际说到底是运用语言能力得体得进行跨文化交际。很多院校高职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分离,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原则的介绍,缺乏目标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了解不深,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往往使交际活动遭遇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造成一些误解。再次正因为交际活动并不总是顺利的,当交际活动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是真实交际过程中必需的技巧,然而教学活动中交际策略的传授往往被忽略。众多因素制约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输入输出方式单一

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的不平衡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通常输入过程中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往往对所有学生采取同一教材和进度,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同班学生进行同一内容和方式的输入, 以致课堂教学无法使绝大部分学生获得相应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而不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生第二课堂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本教材很难满足输入需求,课堂外的学习,如网络课堂、英语角等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开展,英语输入输出的量和质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四、对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平衡输入与输出,实行分级教学,提供大量的优化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两者对语言习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任何偏执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平衡输入与输出。必须注意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次序是不可逆性,要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输出才能最有效的培养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交际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在学生入学时进行分级测试,把学生按照成绩分入相应级别学习,并在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体现个体差异,使大部分学生获得i+1水平的可理解语言输入。输入应该是大量的含有丰富结构的自然输入,所以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搜集许多难度适宜的课外材料并对其加工。同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如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积极开展校园英语角活动,开展各种英语竞赛,观看英语电影等,使外语环境的限制最小化,才能为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重视情感因素,促进输出

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三方面。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需要经过情感因素的过滤作用,才能被理解和吸收,从而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行内化处理,最后习得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能力。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人才有可能更持久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语言学习中会取得较大的成功。随着近年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高,对学习英语存在畏惧抵触情绪。因而教师需要用创造性的方式教授语言,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采取灵活的考核及奖励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应该了解来自不同背景、兴趣性格各异、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在教室创造出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从而降低情感因素对语言的过滤。

(三)应用情境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

根据海姆斯的理论,如果掌握了交际能力应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实现这种能力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知识。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语言输入材料和输出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提高学生文化语境中交际能力素养。应用情景教学是课堂上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语文化背景,设计仿真场景,模拟真实对话,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引入课堂,以弥补外语学习环境的不足。教师要注意把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情景活动中并贯穿日常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识,鼓励学生交际活动中积极运用交际策略。

五、结语

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培养出顺应时展,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职英语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丰富优化输入、强化输出并使之有机结合,从而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要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继续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文秀.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3):5-8

[2]贾冠杰.1996.《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3]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4]Krashen,S.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篇11

摘 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任。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指出,教师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首要目的,因此,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较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单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变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

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美术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植根于社会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术知识,还要充分完善自身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我们的知识拓展得越宽,见解越深,感悟就会越多,思想就会越解放,创造力才会越大。

与美术相关的领域有很多,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大艺术家不仅精通美术,还在雕塑、诗歌、音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单一的知识,很容易使人在知识拓展上遇到瓶颈,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注重讲解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将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相结合。同时,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多读书、多拓展、多了解生活,在实践中去学习、去创造。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洞察事物的本质,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断为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创造力。

篇12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不在局限于传统思想的禁锢。那么,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本人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从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长等方面阐述分析创新能力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意义;实践

一、关于基础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阐述与分析

所谓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能力又可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

1.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提升和培养的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的基础内容。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创造的城堡,幻想过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发明家创造家,都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只是有的人创造力被发掘出来,而有的人却被不经意间磨灭了。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实施,以成樗刂式逃的基础,并且正式列入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把一条鳄鱼和一条普通的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在鱼缸中间竖着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鳄鱼对普通的鱼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但是鳄鱼每次都撞在中间的玻璃板上。撞来撞去鳄鱼形成了惯性思维,当我们再把玻璃板从鱼缸中拿开时,我想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鳄鱼不再去攻击那条普通鱼了,甚至不再做最后一次尝试。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要给其过多的限制,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素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保护好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给予其更大的空间去展现去发挥,使其敢于冲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只是教学生画画,而且需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创新思维是什么,就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创新学习活动中怎么去想象怎么去创造,包括思想的独立性、流畅性、敏锐性和求异性。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需要具备高昂的积极性、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的大胆、独特的认知结构以及丰富活跃的灵感启发。能够具备这些特点的创新思想,并且能够广泛的运用到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创新教育内容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成长过程,它指的是带动发明和发现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处理一成不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及需要更多的发现与发明以便产生某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审美认知可以说是构造整个创新活动的重中之重,是创新动力的引擎。由此可以发现,思维的最好诠释方式就是创造,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断努力。

我们应该努力在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煽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中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想要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他们在最初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临摹开始学习的,而临摹的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在逐步的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的思维已经开始占据学生的脑海。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出大胆的创新。我们还可以围绕一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提问、创作等。比如我们去画一棵树,就可以画出不同的感觉,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还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达。通过让学生以光线的不同,四季的更替角度为出发点,让学生心里清楚,只要思想能够想到的心里能够感受到的,任何的颜色都是可以展现出来的,要去大胆尝试不同的想法。二,加强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展创造求异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到教改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没有灵活性的创造性。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很多的方式。而这,更要求我们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只看到传统美术教育的意义,更要看到其对学生发展是否有作用,是否更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

3.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情感与技能培养。

创新技能,它是生活中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的体现,属于发现创新活动的工作原理。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走出去的能力,多接触陌生新鲜的外界环境,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实践,获得亲身的感受,站在它们的角度上,用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带动他们去创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其明白日常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人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光引导,积极思考。同时,教师也要真正的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了解每个学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潜能的个体,充分的引导他们。

创新教育还有创新情感的重要方面。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让学生动动脑子,它还需要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与内心的世界,比如自己的梦想,自己曾经的经历,自己的亲人等因素。在创新与情感结合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是“活”的,才是丰富的有章可循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所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丰富良好的情感世界是创新能力发挥的源泉。我们内心世界情感越丰富,情感所带来的想象力就会越自由的展现。在上课过程中,要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能在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与学习相结合,真正的感受到创新与情感的联系。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的发育状态,各种特征还在发展变化,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学生全面的塑造最主要就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学校自身需要塑造严谨的道德品质纪律,学校教师也要严于律己,在思想和生活中为学生做榜样。在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更多的体现在高考美术中的应试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衡量美术教育的砝码,对于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操培养和艺术素养方面出现很大的缺失。这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做出相对应的对策,摒弃之前盲目的授课,要有根据的,有目标的,有针对性的授课。

中小学进行美术教育,由于它特殊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在艺术审美和鉴赏中,使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画面上思想情感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传递,全面的提高学生人格素养和情感道德观。太多的字幕教育使得学生感官上对知识不敏感,而美术教育图画形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对事物产生好感,从而引起心情的放松,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建立绿色心情。

二、基础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1.创新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去了解美,欣赏美,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认识美,让学生去创新思维,去创造美好,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不带有功利思想,而是通过美来感化人们,来让人们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的美好,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认识真正的美。新能力就是一种对美需求的提升,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美,理想的美就是创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一切事物。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就需要教师来随机应变,发挥自身的优势,课堂氛围活泼灵活,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昂,学习效率就得到提高,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吸纳新鲜的事物,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的形势下,学生需要如何才能适应,就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把向学生传授知识改为启发学生,使其主动地去思考,锻炼其创新能力与思维,对所学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2.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帮助。

社会发展迅速地今天,我们的学生需要有更全面更多元化更适应性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为重要和关键,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与审美及实践相结合,通过审美和动手能力来提高学生,教导学生,通过审美能力与自身的创造能力,大自然的美与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使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里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创新能力是影响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3.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影响。

学生的学习要经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但每个阶段都离不开美术教育。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作为能最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目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幅画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就是不同的两种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创新,就激发了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思考,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创作技能的训练。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互相有联系的,美术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与人之间对事物对美好的共同点联系起来,它具有其独有的作用,这其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必须的能力之一。

结论:

美术教育和其他科目教育的性质略有不同,所以教师授课所用的方式也不同,“因材施教”在这里体现的毋庸置疑。所以美术教育并没有数理化中所要求的严谨性,缜密性。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需要传递出来的是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说到美术作品,“像”与“不像”似乎成为所有大人们判断一幅作品的标准,其实不然。早在我国古代水墨画中写意也是注重作者内心的表达,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作品主观的意向。美术作品在课堂中并不是“画得像”就是好画,而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审美思维和手脑的协调开发。

参考文献:

[1]汤佩文.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136-137.

[2]孙敬全.《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3]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黄其明.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2):182-183.

[5]潘佳岐.鄂旭丽.简述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意义[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54-55.

[7]王霞.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美与时代旬刊》.2010.

篇13

论文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中医基础理论》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中医基础理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好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由于中医理论形成于2000多年前,不仅文辞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与方法、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初学中医者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教与学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蕴涵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实现新教育观念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支撑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2003年以来,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

1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等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的变革。其模式如图1。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各种信息表现形态于一体,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操作平台。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集成性处理,创设由师生共享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003年起,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课件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开展了“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的课堂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通过多媒体投影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演示出来,便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加深其印象。《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阴阳五行、经络、六等章节,若充分运用多媒体,则可以通过大量图片、动画和录像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便于引导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连贯起来,使学生对整个《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逻辑框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2网络远程教学模式

是指基于英特网(Internet)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邮件、BBS等进行教学的形式,利用网络可以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是21世纪教学的主题。其模式如图2。

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是在具备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由网络获取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选择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学校引进的网络教学平台,2005年我们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①《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及部分教学录像已应用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均已上网,方便了学生学习。③建立了在线网络论坛、公开了教师电子信箱,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超越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3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建立虚拟情境,仿真现实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训练的形式。其模式如图3。

虚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可大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可以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对动态的过程、瞬间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定格分析,使得教学摆脱了以往文字平面化叙述方式和挂图方式,学生既可以进入中医学微观世界,也可以进人中医学宏观领域,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例如,对于血液循行的讲授,可制作血液循行的多媒体课件,仿真人体血液循行。过去这些内容在讲课中是非常抽象的,现在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中的三维图像或视频影像来表现,这样教师讲解时会省时省力,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掌握。虚拟情境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如临其境,融入其中去感受、体验现实生活。

篇14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 and Skill" Teaching

ZHANG Guohua

(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Polytechnic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Some teachers currently exist in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ed relevant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 and skills" basic courses teaching mode when a single, teaching philosophy behind the problem, the students can not study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dialec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depth discussion, and describes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focus mode.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logical thinking; dialectical thinking; teaching mode

0 引言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职业院校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均有涉及。该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等内容,均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的难点。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吃透基本概念、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性、在不断地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记忆方法,教师在讲授时应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辩证思维能力指的是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学习内容相对抽象,例如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应用等章节,需要学生在具备扎实基础之上,在脑海中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并运用抽象思维理解其核心,才能系统地掌握和贯通多个不同知识体系,真正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单纯地死读课本是目前职业院校在读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教学主要矛盾,也就是教学模式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体例子如下:

例1:在学习“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和PN结”相关章节时,首先需要教授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定义,原子结构概念,载流子概念等最基础的知识。接下来介绍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其中需连带介绍半导体的热敏性、光敏性和掺入微量杂质对其导电性的影响。随后引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定义,并逐步推进到PN结的学习。这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教师可辅以多媒体设备甚至模型,如图1,将知识深入浅出讲述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知识教授的层次性,例如PN结正加电压和反加电压的不同结果,可形象地进行对比分析,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不易记混。此类在知识层次上渐进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其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形成有体系的知识网络有很大帮助。

图1 PN结加正、反向电压示意图

例2:“集成运算放大器”章节也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学习的一个重点,并且该部分知识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按照大纲要求,详解每一个知识点。例如在理想集成运放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虚断”和“虚短”的概念,结合坐标对比分析理想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特点,如图2所示。在比例运算电路的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和差分比例放大电路推导的共性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熟练画出各种运算电路图,如图3,不断提问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形成一定的辩证思维后,能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遇到难题之后也能够利用否定之否定思维方法逼近答案,对于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难题具有很大帮助。

图2 理想集成运放电压传输特性

图3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前后章节环环相扣,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其中,主要包括归纳演绎思维、类比思维和求异思维。

归纳、演绎思维能力是对知识点扩展和应用的能力。其中,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在学习中通过知识点的习题训练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即在学习中将某一知识点理解并应用到解决具体的问题。例如在负反馈电路教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判断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单纯的逐一讲解方式非常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建议通过四种负反馈电路归纳出串、并联判断方法和电压、电流判断方法。这样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其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扎实学到课本知识,又可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归纳思维方法。而演绎思维方法的训练可以在学习运算电路的过程中进行。运算电路的学习首先要明确加、减、积分、微分等基础运算方法,这就属于认识一般规律的过程。在知道运算规则后,运用基础运算方法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和判断,这即为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一举两得,既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演绎思维。

类比思维能力是利用已知知识推知未知知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非常重要。锻炼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有较大帮助,这不仅仅限于同一门课程中的学习,在不同专业课的学习,甚至是不同领域的学习都有效。例如在学习同步RS触发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类比基本RS触发器,分析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R、S之间相互约束为其共同点;结构差异为其不同点。此外,类比学习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但是前提是扎实掌握已有知识内容。

求异思维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能力。通常,我们都习惯使用求同思维,即按照已给条件步步下推得到最终答案。然而,问题有时并不那么容易,需要我们从反面或者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另辟蹊径”得到解题思路,最终找到解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差动放大电路的内容时,学生常常碰到的难点是不会求解单端输入差放电路(图4)电压。这是受我们在双端输出差动电路(图5)的差模电压增益和共模电压增益的求解思路影响,在单端输入差放电路电压的求解中运用了求同思维,还按照先画微变等效电路,再求电压增益的老思路求解,很难求出电压。使用求异思维方式,试着将单端输入转化为双端输入,即将图4转化为图5,再来求解,问题迎刃而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理解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训练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该方面着重关注,提前设计桥段。

图4 单端输入差动电路图

图5 双端输入差动电路图

3 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现阶段,职业院校、高校等在教学模式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一般。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早早提上各高校、职业院校的议程,然而进展较慢,效果不好。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应从教师身上入手,灌输新型教学模式理念;并尽量选用多媒体资源较为全面的新教材,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方式重组教学内容,让每个章节得到学习更贴近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以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根本。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为“使学生理解常用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具备应用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等内容,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该门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对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更突出要求了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在电路中的分流与分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重要内容的讲解时,多举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它们的电路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重要定理和内容的应(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4页)用环境,让课本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具备工程观念,也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近似观点”,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上避免吹毛求疵,以电路的分析和应用为主要思路。另外,在重点知识的讲解上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讲深、讲透。

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仅注重知识本身,对于教学方法则并不深究。现阶段对教师要求创新教学,例如引入“拼图式”思维方法,打破常规的学科体系,整合教材内容从顺次教学转向项目教学,加强多媒体及Proteus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拼图式”思维方法的引入对于学生分析复杂电路具有很大帮助,教材中一些复杂的实用电子电路本质上是由基本单元单路组合而成的,“拼图式”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看透电路基本组成,在进行电路分析时思路更加清晰。而项目教学可以以项目设计的方式作为小组作业布置给学生,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讲授自然科学的同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提醒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做题等,另外,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用编口诀的方法增强同学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