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特色范文

社会治理特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治理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治理特色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篇2

首先,任何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经济体系,都涉及到生产(或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竹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不是无视和否定传统产业和经济的本地性(自然条件)和历史性,而恰恰是在传统的、历史的农业文化和农业经济中,创新性地注入了现代经济、现代商业的变革机制。这使得现代农业具有深厚的自然基础和历史文化根基,也为现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社会整体功能的完善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大竹县的特色农业,立足本地的区域地理优势和传统的经济资源。大竹县种植苎麻,自商周时期开始,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近年来的产业调整和变革中,大竹县因势利导,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大竹县振兴苎麻产业六条措施》和《加快苎麻装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借助苎麻产业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在技术创新、财政扶持和金融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已经形成带有地方特色同时又有技术优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当地麻农的脱贫致富,以及县域经济的技术带动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竹被评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并获“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大竹苎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就是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传统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稻米的生产和消费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的基本特点之一,如何提高稻米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稻米生产产业转型和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作为特色产业,大竹县发展糯稻产业和醪糟生产,大竹被称为“中国糯米之乡”和“中国醪糟之都”,“东汉醪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东汉牌醪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糯稻产业也已成为大竹特色农业的又一面旗帜。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大竹县逐渐走出了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其次,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合理的社会结合和组织方式,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变革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成功的关键。大竹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新的社会化的组织机制。例如,在糯稻产业基地的建设中,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不仅给基地农户无偿提供种子和技术,而且对特困户、残疾人糯稻种植机器收割实行补助,对村委会实行工作经费补助。公司与农户、村委会之间的合作,既为公司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所需的原料,同时也保证了农户持续稳定增加收入。既有效地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基层村级组织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篇3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个中心,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加强。二是政府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组织框架,职能配置和权责体系趋于合理。三是行政层级改革深入探索。通过省直接管理县和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权限试点,逐步优化行政层级,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四是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程序不断完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显着增强。五是阳光政府建设持续深入。通过强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六是责任政府建设进展明显。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健全,问责力度逐步加大,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正在建立。七是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八是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公务员选拔、管理、培训走上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步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改进公共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改革策略,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各方面的承受程度相统一,积极稳妥、循序推进;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积极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公共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宝贵经验,也是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

    二、积极贯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明确了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改革的结合点,涉及行政权力关系的调整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动,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这是十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深刻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生产力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分配关系呈现多样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些新变化新任务都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加快,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此适应和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伟大变革。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十报告明确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论述明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重大问题,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战略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路径。这是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指导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并从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行政层级、行政区划、管理方式、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新形势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抓住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到202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努力完成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为完成党的十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要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是行政权力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科学划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

    推进行政层级改革。科学的行政层级是行政权力顺畅运行的前提。一要优化行政层级,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省以下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职能与权责关系,健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责统一的财税体制。二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要适应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及城镇化发展等对行政区划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行政区划的战略研究,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三要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一要推进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要稳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公开行政职权依据,公开权力运行,保证公开内容真实可信、过程有据可查、结果公平公正、监督及时有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加快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设效能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强化行政责任。三要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快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精干高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减少领导职数。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要不断优化行政程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行政流程,使行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要遵循“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篇4

70多年前,在大革命的烽火中,撰写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揭示了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为制定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所谓民营科技企业,泛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它们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拥有数量不一的企业股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外资企业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境外投资的企业。在外资企业就职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过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门担任骨干。

(3)个体户。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截至201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注册资金3435.79亿元。

(4)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指企业财产归私人所有、雇工人数较多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主正日益成为经济实力、经营范围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阶层。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注册资本总额为18212.24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31万户,亿元以上的有383户。

(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中介组织泛指介于企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组织。它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以及证券、仲裁等中介组织;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6)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员。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以上6个社会阶层,尽管在财产状况、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社会职业上有所区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他们都不属于过去人们常说的“公家人”。然而,倘若追根溯源的话,这些阶层中的许多人原先实际上也是“公家人”,诸如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党政机关干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等。

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给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下海”经商,自我创业,或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经济体制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例如,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转,离不开以服务、沟通、监督、协调为主要职能的各种中介组织,提供就业、广告、公关、信息、咨询、家政、劳务、房地产等服务的服务性中介组织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遂应运而生。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被分流出来的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

综上所述,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对于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们众说纷纭。有一些人对新的社会阶层不理解,有偏见,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异己”、“另类”。在这些人看来,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往往同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丑恶现象联系在一起。的确,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当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述现象。例如,2014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个体工商户违法违章案件76.17万户次,私营企业违法违章案件13.19万户次。对于违法者,当然要依法进行查处,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他们遵纪守法。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违法乱纪的人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毕竟仅占少数。

应当看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一些优秀分子也因此赢得社会的尊重。他们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共创产值12316.99亿元,营业收入11484.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913.47亿元。

第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新的社会阶层或者自主择业,或者以自己创办企业招工的方式,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待业人员和公有制部门的富余人员,从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达2713.86万人,私营企业当年共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8.61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三,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篇5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发展

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全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专科)的高等院校已达240余所,办学规模已接近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历程较短,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初期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缺乏深入地分析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了很多高校在办学和专业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问题和困惑,办学目标不清晰、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环节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与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要求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的背景下出现的。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石家庄体育学院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依据社会需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状况随时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并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办学特色。

三、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创新研究

(一)办学理念特色

在学校的“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紧紧围绕为石家庄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而努

作者简介:赵德勋(1981~ ),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与体育管理。

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突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

(二)办学定位特色

作为一所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的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以“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培养体育健身、休闲和娱乐领域的经营和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推广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出了实践教育,凸显了自身的办学定位。

(三)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为了实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学院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为特点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顶岗实习、课内外实践环节、学生外出执裁、学生技能大赛等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既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实践,考核、管理与提高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设置特色

1. 部分课程开进俱乐部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为了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体育学院聘请健身俱乐部的CEO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销售管理与实践》与《体适能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同时,还将团课操、搏击操等技术性项目安排在俱乐部,请俱乐部著名私教进行授课。

2. 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课程

为了充分利用其他院系、不同专业的优势和资源,加强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学院与音乐学院合作,联合开设了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课程,在探索人才联合培养和创新培养模式上迈上了新的一步。实现了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共同培养。

3. 另辟蹊径,开设特色课程

作为一所地方性的新升本科院校,与其他体育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比,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具有优势,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开设一些受欢迎程度高、国内开设院校少,而又非常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体育项目就成为学院发展的关键突破口。2013年体育学院引进了上海体育学院的花样跳绳项目,目的是为了错位发展,形成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和训练后,该运动队已初具规模,小有名气,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4. 加大实践环节课程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课程,包括专题调研、俱乐部系列短期实践、各专项技术课技能大赛、社区体育调查、校内外体育赛事执裁等等。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了自己理论学习上的不足,进而更加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教师培养与管理模式特色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体育学院重视专任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实施青年导师制,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和请教,要求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予以指导和引领。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中挂职锻炼。同时,注重加强与体育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教师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瑛,王枫.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构建西部特色社会体育专业[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30-33

[2] 舒宗礼,夏贵霞,杨斌等. 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以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115-119

作者简介:

篇6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这不仅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电气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大胆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特色;社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00-02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g2013c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尹久(1973-),女 ,汉 ,湖北黄冈市人 ,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之联系更加紧密[1]。

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技能型、应用型院校,其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体内容包括:文化教育传播、师资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术推广与服务。

一、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

教高[2004]一号文(2)和[2006]16号文件都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是国家对公办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尽到的社会职责。

(二)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要求[2]。

近年,我国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而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减反增,特别是一些民办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生源大战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优胜劣汰。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生源和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能力的竞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也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基,成长的沃土,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扎根于区域经济这片沃土,努力服务于区域经济,才能获得自身成长所需的动力。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才能找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果游离于需求之外,高职院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在服务社会的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模式:

(一)“岗证培训”社会服务模式[3]。

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都是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师资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面向企业的岗位群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为企业提供转岗、在岗职工的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模式。面向社会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如各工种的上岗证,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模式。

(二)“订单培养”社会服务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之道。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采取企业选人、学生自愿的方法,组建“订单班”“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完成实践环节,既为企业培养了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缩短了企业员工上岗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成本,又为高职院校找准了办学方向,为学生找到理想的就业渠道。

(三)“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开展“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相关院校共享专业建设成果,共享优质办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相互促进,为共同发展高职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人力资源支撑社会服务模式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要紧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这些产业培养专业对口、质量优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中心,学生在与企业高度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培训,为将来到企业的工作铺平了道路。企业在学校培训员工,提高了培训质量,节约了培训成本。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双方得到双赢。

(六)社区文化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是文化精英单位,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辐射和示范作用。高职院校为社区文化服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市民进行公益性的讲座、培训,对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还可以将学校的大量资源,如完备的活动场所、丰富的活动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大学成为社区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三、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社会服务模式探索

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发展迅猛。由于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国内智能楼宇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资料显示,今后10年,楼宇智能化在我国还将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从业人员将增至200万,其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比例在40%左右,即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约为60%,即30万人。因此每年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的需求在3万人以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智能楼宇人才短缺,供不应求。资料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技能型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尤其缺乏智能建筑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全国此专业方向的人才缺口达40万,而且这个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智能楼宇化专业是目前高职十大绿牌专业之一。

另一个面,智能楼宇化专业需要的人才是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是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系统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除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建筑、机械、热工、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如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测试技术、调试方法、运行和维护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能力。由于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智能楼宇化方向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跟着师傅简单学习一下就上岗了,甚至有很多都是街头“游击队”,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或培训,对现代智能化楼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职业素养几乎为零,这也为安全生产和日后的生产管理埋下了巨大隐患。

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湖北地区建筑电气专业的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某院开办了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楼宇自动化方向),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检测、运行、销售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员,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可以发展成为会施工、会管理、会工程预决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准这些工作岗位,我院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了教学内容。目前开设的课程有CAD、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消防电气技术、建筑安防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组态软件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预决算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根据岗位需要,重组教学模块,采取现场教学,顶岗实践,产教结合,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方式,来实现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专业配套的实训环节有:电子装配实训、PLC与组态综合实训、水电安装实训、消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安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楼宇智能化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预算实训、企业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

2、以服务行业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面向行业,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生产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既可以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也为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再生社会资源。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现的教学资源,包括培训场所、仪器设备及教学环境,大力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推出定制式企业内训服务、技能培训、员工岗前培训、职工综合素质培训等项目,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及转岗就业能力,满足紧缺型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

3、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近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了楼宇智能化系统模拟实训中心。同时,某院与香港路九号、嘉禾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实训与实习,初步构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近几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服务目标与服务群体单一[4]

由于各种原因,服务目标以在校生为主,社会人员服务显得比较少,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单一,合作的企业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2、服务深度与能力不够

由于服务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导致服务限制。因此,调整专业结构,丰富办学模式,拓展服务内涵,积极参与高新技术攻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探析[N].光明日报,2008-07-24

[2] 刘立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 彭萍.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 ;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35-01

实践创新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活动。电气工程专业与实际联系密切,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既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的今天,生产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科院校的多数学生毕业到企业后实践能力较差,要经过各用人单位的长时间培训才能逐步成长为应用型的高级工程人员。

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改善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须改变学生考核方式,加大实践知识的考核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因此相应的学习平台必须及时跟进,架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其措施在于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构建新型实验内容和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1][2]。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有效、自主的实验环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可以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改变实验室现状,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时间上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另一方面是实验内容开放,除了课程要求的实验内容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选择做其它的实验项目,还可以参加一些教师的科研活动,接触一些科研课题,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思考带到实验室来。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园网资源,为开放式实验服务,建立24小时开放的开放式实验室网站,制作网上实验教学预约和预习系统,将同学和指导教师撰写的文档、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制作成品及设计经验等有关资料统一上传到专用的FTP,通过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互相联络与实验交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精心指导会让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适应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师组应由基础课教师和研究方向相近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以集体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师组”强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导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3.加强学术交流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开拓知识来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路的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产生高质量学位论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1)学术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传道授业,介绍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通过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源交叉,从而协助导师在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不同背景的师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使视野不断开阔、思维不断拓展;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面。

(2)研讨会的形式。首先确定研讨会主题,其次学生个人或分成小组研讨,最后集体进行研讨,研讨会应定期举行,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在讨论会前,导师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某一个学科的前沿问题作为研讨会主题,并指定相关的书籍及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并查询与研讨会主题紧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任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然后集中组织讨论。所有参与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随时提问、质疑,相互切磋、交流。相应学科的导师则从旁指点,以更深的理论和更前沿的学术视野,启迪学生作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二、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1.建立校外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为主,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没有理性的认识的现状,一方面组织低年级学生到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和培训,加深其对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方面组织低年级的大学生到变电站、电网公司等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刻理解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等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这种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其知识面,使其了解与实践更多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到电力部门进行再生产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理解,使理论与实践得到良好的结合。

2.建立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产学研合作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三、小结

针对目前电气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结构和学术交流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应为其建立固定而有效的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和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从而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三进入”

目前,我国的士官院校是以培养军士长为主要目标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士官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教育目的是把士官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层骨干和基层军官得力助手,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是向其宣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所以要不断改进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人”。

一、编写适合士官学员政治理论课教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编写适合士官学员特点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完善政治理论课教材,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政治理论课教员必须先原原本本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2.教材中要体现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我校现有的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中包括课程分析、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估设计等主要环节。新编教材中也要对以上几个方面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做到教材与教员的教学设计的统一。

3.教材内容要科学选取。培养学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归宿。新编教材的体系要相对完整。在新编教材中我们可以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和习题库等环节,以增加教材的实用性。

二、切实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进课堂

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进课堂。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关键。给学员留下的不仅有丰富的形式,还有受益终身的内容。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进课堂,所有的政治理论课教员都应该努力做第三类教员。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我们可以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特别是案例式教学,目前在我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成功做法可以进一步加以总结和完善。

三、要在“亲、近、活、实”上下工夫,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实进学员头脑

什么是“亲”?就是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员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使其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力量,增强政治理论的亲和力。使之充分认识学习政治理论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大现实意义。对理论情感一旦被调动,就会激发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教员要在讲授过程中始终贯穿真情实感,拉近理论与士官学员的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政治理论。

什么是“近”?就是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切实从士官学员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贴近士官学员实际。政治理论课也要在教学中尽可能贴近士官学员实际生活,用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事例阐述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使他们在思想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成为其自身发展中迫切需要的理论指南。

什么是“活”?就是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政治理论通俗易懂,并使学员学会学习。政治理论教员要从学员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指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帮助他们回到部队后继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实”?就是士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抓思想和促工作两个方面人手,才能在学习和践行两个方面共同提高,使理论学习真正服务实践。要注重解决好理论指导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引导学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推动士官学员由学习理论向践行理论的转化。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精准治理;特色小镇;创建路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68-02

精准治理,是目前国家针对小镇建设所提出的一项新的治理模式,要求在明确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借助群众的力量对治理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充分体现小镇特色,提高国内小镇发展水平。

1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构建原则

精准治理视角下特色小镇的构建,应坚持多元化、网络化、本土化以及精细化的原则:(1)统一化原则:传统的小镇建设,通常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群众无法参与其中,因此小镇的构建结果,也往往达不到群众的要求。精准治理视角下特色小镇的构建,应本着统一化的原则来实现,应使群众、政府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小镇的建设水平。(2)网络化原则: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群参与小镇建设的途径不断增加,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网络化原则,使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政府,确保小镇建设结果,能够与群众要求更加符合,提高小镇建设的科学性。(3)本土化原则:不同城市的不同小镇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小镇建设应在应用精准治理模式的前提下,坚持本土化原则,构建特色小镇,使小镇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使其文化得到弘扬。(4)精细化原则:应在确定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将各个目标详细体现。例如:针对改善小镇环境质量的治理目标,应细化为提高小镇街道清洁度、优化小镇给排水系统、治理小镇河流污染等。坚持精细化原则对小镇加以治理,构建特色小镇,是确保治理效果能够达到最好的关键。

2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

2.1招商引资

小镇一般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及新城新区位置,与城市相比,小镇劳动力更加低廉,环境相对更好,但缺陷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考虑上述问题,应将特色小镇的创建目标,确定为“发挥小镇优势,吸引城市创业型以及小型企业,解决小镇居民就业,提高小镇经济发展水平”。应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招商消息,以小镇优势――劳动力低廉,吸引小型以及创业型企业进入到小镇中,满足小镇居民的就业需求,同时,提高小镇的发展活力,增加GDP,提高小镇经济实力。

2.2本土化建设

小镇在土地、资源以及人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招商引资能够为小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保证,但很难体现小镇的特色。对此,小镇应充分分析自身的资源以及气候等方面的特点,使“特色小镇”得以构建。例如,可以将在农业果树栽培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小镇的治理以及创建目标,确定为“构建农业小镇”。首先,政府应通过网络收集人民意见,确保能够了解小镇每一个区域人民种植果树的种类,确定果实成熟的季节以及大致产量。其次,政府应向小镇居民宣传构建农业小镇的重要性以及优势,吸引果农投资。最后,在投资者的监督下,由政府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园”,将各种类型的果树,种植在产业园中,产业园对外开放,吸引城市人民来到产业园中体验果实采摘等小镇居民的生活。提高小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小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使小镇的特色得以体现。

2.3多元化发展

充分利用小镇特色是提高小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构建特色小镇最为直接的途径,但如长期依赖自身特色,必定会导致小镇的发展呈现单一性过强的局面。农业的发展对气候依赖过强,在气候对农业发展不利的年份,小镇的经济必将遭到重大打击。考虑上述问题,还应将小镇的治理以及创建目标确定为“提高小镇工业化水平,发展多元化经济”。政府应通过网络,统计当前小镇居民的数量以及待就业居民数量,以此为基础,在小镇内部发展工业,使工业企业能够有效消化小镇内部剩余劳动力,在解决小镇居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基础上,为小镇经济发展以及价值体现提供保证。需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的引进对小镇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此,镇政府应提高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度,在引进工业企业的同时,对其资质进行严格考察,同时,借助人民的力量,对企业进行监督,在发现企业废水与废气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同时,对其进行严厉处理。

3特色小镇建设前景

在精准治理模式的要求下,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初现成果,但受发展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特色小镇的创建,仍存在一定问题。在未来,应将相应问题的解决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特色小镇创建水平。

3.1人才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高校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后,就业区域一般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主,人才不足的问题,在特色小镇的构建过程中显著存在。对此,政府应提出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入到特色小镇的构建中,在工资水平以及其他方面提出福利政策,为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人才支持,确保精准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实现。

3.2居民消费理念问题及解决方法

与城市相比,小镇居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消费力不高,货币流动量少,对小镇经济活跃程度的提升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对此,镇政府首先应通过降价策略吸引小镇居民购买各类产品,增强小镇内部消化能力,在逐渐改变居民消费理念的同时提升价格,逐渐提高小镇居民消费水平。此外,小镇外部消费力不足也会对特色小镇的构建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造成阻碍,政府应加强宣传及营销,使核心城市居民加深对小镇特色的了解,提高小镇的吸引力,将外部消费者更多的吸引到小镇中来,使小镇的特色广为人知,为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保证。

3.3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居民文化水平低,本身对营销以及各类产业了解程度低,工作类型以体力劳动为主,对于特色小镇的构建以及精准治理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政府应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提升文化水平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同时联合农业以及工业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每周组织居民进行培训,针对有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例如,以果树种植为特色的小镇,应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为居民组织培训大会,针对果树的栽培技术、增产增收技术以及营销方法等向居民进行宣传,提高特色小镇构建的科学性水平,促使小镇“提高经济效益、体现小镇特色”等精准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篇10

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继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需要适应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感染力、传播力。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要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不可少。不少特色小镇在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其产业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各种物质形式为载体,将文化物化,将物化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文创产品及产业链,提高了文化影响力。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武强的周窝音乐小镇等就是典型例证。

篇11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错综复杂的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大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而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尤其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再加上部分媒体的误导,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影响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必要性

1.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几乎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所有教学内容。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它的理论根源。例如:每年的社会热点“两会”,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是紧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反腐败问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联系;等等。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高考的原因,死记硬背了大部分理论,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理论与实际脱离,照本宣科地一味强调正面教育,对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说明,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解决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就会觉得课堂上讲的内容与现实完全是两码事,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用处。这样的纯粹理论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1.2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但其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对大学生填鸭式地灌输的观点和条文,而是要培养大学生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他们现在已不仅仅满足课本上有限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加关注课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是,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对现实世界存在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缺少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囿于实践中观察条件的制约和分析问题思辨程度的限制,因而有时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欠缺科学和不全面,再加上某些传媒的误导,致使不少学生陷入欲求甚解而不得的盲目和苦恼中。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意识、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2.1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的专题化教学

篇12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江西省本科院校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100余人聚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经验展开交流和研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斌提出了“一个不变、四个转变”的教学思路:即在坚持、教育部关于思政课“05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和教材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一是可以将原有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打包,变“体系式教学”为“专题式教学”;二是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行“课堂专题讲授+课后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新形式;三是课时分配调整为课堂专题讲授占三分之二,注重解疑问的课后专题论证与强能力的实训占三分之一;四是在学生培养教育上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有用性,使思政课教育功效由虚变实。

江西师范大学王员认为,专题式教学可以采取“多位教授同上一门课”的模式,坚持将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新成果、学校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教学改革创新就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江西财经大学江水法紧贴学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志向、思维与品质为目标的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赣南师范学院张文标主张要让苏区精神滋润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田,要编写苏区红色资源专题资料和“思政课”辅助教材,推进苏区红色资源进课堂。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江西中医学院傅琛认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实践育人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形式及方法体系、环境条件体系、考评体系。根据四门思政课特点,目标设置要各有侧重,形成整体。目标决定方法,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目标实现,还需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网站、学生社团等各种平台。实践评价可以端正学生态度,调动积极性,激励参与热情,这就要对学生社会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如何在思政教学中贯彻党的十精神,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昌大学胡伯项指出,课程教学要把握好调研、备课和总结三个关键环节。调研是找准切入点,从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特点入手,摸清学生想听什么,有哪些疑问和要求;备课是把握关节点,找准找好结合点,实现十精神与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总结是找准新起点,保持十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的与时俱进。

篇13

关键词: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就是要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高校推进当代中国大众化,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理论,学会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

实践观点是理论首要、基本的理论观点。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认为,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脱离实践,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单纯的概念化、理论化的政治传授,强调灌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理论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性,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深刻体会理论的伟大,从而自觉成为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是以时代需要为终极目标。[4]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尤其讲求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1.集中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集中实践活动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时间、地点和经费,每年寒暑假由学工部和团委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集中。小组活动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以5-7人为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按照教学场地的不同,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采用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

(1)开展人物专访活动。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博士、教授、校长、学校书记、检察官等。

(2)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缮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3)参观考察。如法庭观摩活动,参观庭审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真正体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魅力。可采用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带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如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考察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漓泉啤酒厂、桂林高新开发区、恭城生态农业、“印象刘三姐”表演村等进行学习。“基本原理概论”课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课题调研等。

2.开题指导和全程指导相结合

开题指导指开学初要求每个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都要提供详细的计划,做到科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制订实践性学习方案。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就要求学习小组(以4~5人为宜)围绕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确定本学期实践的选题。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选题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选好论文题目后,要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全程指导指在整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全程跟踪,包括活动前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及开题的指导,活动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活动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在指导过程中,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5]

3.点评交流与总结表彰相结合

交流点评是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交流一般在课程结束前的1-2周进行,可以在班级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汇报,每个实践小组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收获,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的伟大成果,加深对当代中国的了解,运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通过点评交流,不仅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实践成果,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真正领会到的伟大魅力,达到真知、真信、真用的目的。如广西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实践性性学习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打分。学生汇报实践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陈述成果;有的实践小组利用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实践小组采取表演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利用手绘漫画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总结表彰一般由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组织,实践活动结束后在全校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当代中国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教学计划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有序、有效进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是监督和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践成果的质量综合评价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宜。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当代中国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95.

[2]吕卓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切入点[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篇14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进行研究,增强实效性,对学生、对课程、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均有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拟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教学过程、教学语言等方面的艺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养成良好职业道德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凡是能把工作做的非常出色,臻于艺术境界的,无不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012年张丽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师德、什么是老师对学生的大爱,从平常学生对张丽莉的爱戴来看,张丽莉的业务能力应该是非常强的。再联想的最美司机吴斌,新闻报道上说吴斌停车的路线是笔直笔直的,人在那种状态下能把车停的路线笔直笔直,吴斌的业务应该的非常好的。由此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把工作做的出色。作为一个教师,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对教学艺术无止境的追求,拥有崇高的师德才能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师!

二、做一个有心之人

作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平常备课、上课之外,一定要心中有课。如12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的实际脑子里面马上能想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职业道德最生动的材料,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很好的素材。中日关系紧张脑子里面马上能想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材料,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很好的素材。

三、依纲据本、与时俱进、紧贴学生思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开设三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部严格要求使用统编教材,但是教材体系不等于教学体系,一方面要以教材为依托,按照教材主要内容、内在逻辑展开,同时要研究学生思想实际,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将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很强,形式发展很快,一定要依纲据本、与时俱进、紧贴学生思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内容上的吸引力。

四、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课内外实践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上课不单纯是讲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课内外实践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教学中尝试“大课堂下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2010年开始又尝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尝试模块-项目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从2009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2010、2011年模拟法庭活动报社、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庭审程序,领略了法庭的庄重和尊严,加深和提高了同学们的学法热情,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深入推进学院普法,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断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使宣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开展“关注两会活动”;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精神实质开展“是否所有发展都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讨论活动;为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开展“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贫富差距”讨论等。这些录像、活动课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增强了课程的实际效果!

五、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视频、图片能够使课生动形象,增强吸引力。笔者认为,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视频、图片、文件的完美结合。应该根据某次课实际内容合理使用这些元素,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服务。制作课件时,能用图片说明问题的尽量用图片,能用图表说明问题的不用文字,实在必要使用文字时。

六、充分利用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确保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是理性与非理性活动的统一。首先教学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学期初应该对课程一学期应该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进度计划,避免教学随意性,确保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制作出教学课件之后,一定要反复揣摩,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反复揣摩,推演上课进程,整个过程要在脑海里面反复呈现,直至这次课圆满结束。

教学同时也是非理性活动。在脑中推演出来的情景不可能在课堂上按预想原本不动地呈现出来。学生是有思想的,学生在上课过程听课会有自己的反应,甚至不同的班级同样的内容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不可能用理性完全把握。正是由于师生的非理性反应,课堂才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案是死的,课是活的。

七、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性很强,较为枯燥。高职高专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更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去繁就简。在语言方面一定要说人话,不要只是用课本上书面语、理论性较强的语言,应该用学生的语言至少是用学生听的懂、喜欢听的语言去讲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浅薄的看法,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认识有限,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不足之处,希望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