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范文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

篇1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目标;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10-0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综合反映出来。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从2002年新课改初期的“抽象、笼统或大而全”,逐步向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方向过渡。然而,理想的目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评价,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更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把握的。假如目标适切性把握不准,同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现“适切性”的必要、顺利达成的几个关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贯彻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等基本原则。

(一)系统化

首先,通过从一般到特殊逐级地把目标具体化,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完整体系。其间必须考虑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纵向要充分实现各层次目标的连续性和递进性,横向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整合。

其次,要综合考虑和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要分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分析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与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用、地位和相互关系等。

(二)具体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与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目标含混不清,势必会影响“如何教”,影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教得怎么样”,影响教学评价结果,也就不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失去明确方向,影响教学效果。

(三)层次化

层次化原则要求设计与表述某一个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反映和表达全体学生的个体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布卢姆等对教学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他们的累加性的分类,表现为每个层次的行为或操作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或操作。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在现行教材中被分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即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的提纲挈领的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它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几大领域,现行的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编写体例就是依此划分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每一个领域目标来具体化和层次化的。

例如,小学一年级第1课“我上学我骄傲”的现行教学课时目标表述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接纳自己的新角色,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这个就是对“认识自我和生活适应”领域中具体到一年级学生的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对应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内容目标的具体实施,可见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适切性”评估

由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领域在不同地方教材中的排布是不一致的,所以,对于各领域目标的阐述至今没有统一,所以不在此作研究和讨论,此处为了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适切性”的评估和讨论。

笔者根据黄甫全教授主编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中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等相关内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制定出了一套量评工具,对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评估,以此来检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评估表格如上页表1。

下面是小学六个年级教学课时目标的评估数据:

教材情况:小学共 6 册,合计96课。

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评价结果:

“内容表述”符合要求的有 56 课,占总课程数的 58%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40 课,占总课程数的 42%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起点确定”符合要求的有 78 课,占总课程数的 81%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2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9%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语言表述”符合要求的有 6 课,占总课程数的 6%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47 课,占总课程数的 49%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46 课,占总课程数的 45% ;

“系统层次”符合要求的有 15 课,占总课程数的 15%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70 课,占总课程数的 74%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1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1% ;

“达成效度”符合要求的有 93 课,占总课程数的 97%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2 课,占总课程数的 2%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时目标的心理学科特性还是把握得很好的,在“达成效度”上达到了97%。但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课时目标还在“语言表述”和“系统层次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的“起点确定”的评估维度在“完全符合”上也只有81%,“部分符合”的占到了21%,从数据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的目标设置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依据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小学中高年级教学内容来对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从“语言表述”的数据则可以看出,我们现行的教学课时目标对于学习的主体认识还不够深入,还在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理念很容易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容易导致教师的个人主观经验传递或强加于学生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所以,需要先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课堂观,而这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开始。

三、目标“适切性”的必要性

任何一节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都会有目标设置,目标适切性无论是“部分符合”还是“完全不符合”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目标“起点确定”过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花些功夫。但有时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认为较为容易的目标便于达成,结果就忽略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过易的目标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班内大多数学生感到目标容易达成;另一种是班内少数学生认为目标过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标准第四条明确指出:“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假如教学目标设置过易,无论是大多数还是少数学生,不通过努力就能掌握,甚至出现不学就会的情况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很容易出现被动参与的局面,难以达到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养得到提升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目标过难,难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辅教学的有效性

假如教学目标设置的难度超过了师生共同努力的达成度,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成功的体验,而且,一节课下来,也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四年级的一节课“沟通小达人”,假如一开始就设置“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体会成功沟通带来的快乐”的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沟通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不会一下子就很愉快。如果课上只是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那就只停留在言语内容的口语交际表达上,而没有经过情感的共鸣和心与心的对话,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一旦目标的难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评判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目标设置达到“适切性”的具体方略

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最适宜的?设置适宜的目标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一)把握课标中各层级目标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无论是2002年的实验版还是2012年的修订版,都分别就各层级目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其层级递进性大致可以表述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目标。本研究所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课时目标,即针对一节课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从课程到课时目标维度逐渐清晰化,目标内容逐渐具体化,目标难度逐渐标准化。而且,各层级目标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即从下至上,逐步归属,一个领域内每一个课时目标的达成,集结着领域目标的实现;一个年级中,一个个领域目标的达成,又反映着年段领域目标的完成。由此可以推断,要设置具有适切性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需要全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各层级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联性。

(二)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性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关键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最终都是要对学生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教学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工作。过去,我们在课前准备,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有一项工作需要做扎实,即“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受益。其实,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想使目标的设置难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能否设置出难度适宜目标的关键。学生的发展既有心理的又有身体的;既有知识、技能、方法的,又有道德、情感素养的;既有近期的,又有长远的,等等。就某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盲目设定。充分了解学生,要能够做到:既要全面把握全体学生的普遍性发展的需要,还要把握个别学生的特殊发展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

(三)目标语言表述的科学性是目标“适切性”的直接体现

目标表述,直接为选择内容和经验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和通俗易懂,就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不仅会浪费为目标设计和确定所花费的各种资源,而且会对课程和教学活动产生误导。

教学目标语言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 “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具体目标的语言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了解”“掌握”“知道”“熟悉”几个笼统含糊、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目标语言描述可以参见下面三类动词。

A.认知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了解】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理解】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归纳、收集、处理、阐明

【应用】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B.情感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经历(感受)】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反应(认同)】关注、认同、拒绝

【领悟(内化)】确立、形成、养成

C.行为目标动词(分两个水平)

【模仿】尝试、模仿(模仿)

【独立操作】运用、使用

由此可见,无论哪一方面的因素,都对目标的准确设置有影响,但其影响又是相对的,只有在全面、系统地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设定的目标才是最适宜的,也是便于达成的。

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顺利达成目标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相脱节,即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都未充分考虑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成了与目标不相关联的结果。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无论各项活动安排得多么新颖与精彩,由于未能达成目标,也不能算是理想的或优质的课。因此,心理课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诸多教学手段,不同的课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性,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手段,应考虑的前提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有效教学手段的选择就更为重要。

如小学一年级的课“得表扬了”,教师在游戏进行中表扬学生,让学生进行及时体验和感受反馈,学生当下的感受真实有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能量提升很快,教学效果很好;相反,有的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受表扬的情景,通过语言来再现场景与感受,则增加了难度,因为没有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的教学手段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学手段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成正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课上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被普遍认同,但如何激发兴趣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有的教师课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够深入,仅仅通过一些小游戏调动一下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的激发方式,一旦某节心理课上不做游戏,学生就没有了兴趣。因此,兴趣激发时机的选择和切入点的准确把握十分重要。

基于中小学生好动、勇于挑战等心理特征,为了便于达成目标,创新环节的确定最好能够出现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学习期间,因为这样安排,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参与主教材学习的兴趣便被激发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学与练的注意力、投入程度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学习的效果也自然能够提升,目标的达成度就会更高。

(三)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跟进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除了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实施教学以外,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的反馈可以直接显示出存在的问题,假如任课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多种激励评价措施,便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何种形式的激励评价措施才更有效?就课堂诊断而言,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与分析判断等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激励性评价应该是灵活的、多变的,具有及时性和实效性的。如通过面部表情或眼神的变化,或通过语言或行动(如轻轻拍打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断定某一教学环节需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就需要及时跟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对目标适切性的把握能够反映教师设定目标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顺利达成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设置与落实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设置具体且适宜的目标,并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才能确保目标顺利达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钟志农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3]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4]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2.

[5]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6]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篇2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式。由于它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有是也叫做“心理训练课”。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呈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活动课程符合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一)活动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现代活动课程理论为依据,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生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发展心理素质。

(二)系统性

活动理论认为人的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时,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应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以适应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要求。

(三)主体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得到启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认识的来源,找回个性的位置。实施活动时,应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优势所在。

(四)互动性

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心理特点相仿,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理解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平等协商对话中有效培养温暖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互相尊重、独立自主等人际关系和良好人格,发挥积极的双向互动的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动力效应。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点,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起始评价

课程起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所具有的前提条件,包括对学生能力、个性特点、各种优点和缺点、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类型等了解。其目的是把握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学习准备状态,进而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起始评价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即评价老师设定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是否偏离总目标的方向。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注重实施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正在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进行监控和评定,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哪些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课程的调整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三)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篇3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 因素;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我国学者王茂泽认为: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的观念的建立,预防工作在整个卫生保健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社区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1]。因此,根据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点很好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探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对策。

1 我区社区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来自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临床护士。民营医院的护士大部分是合同制护士,受教育程度低;公立医院护士大部分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社区护理工作的经验。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未纳入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多数护士上岗前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未经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培训内容还没有摆脱医院护理模式。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卫生宣教模式”初级阶段健康教育[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或宣传拦的方式,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服务范围窄,方式单一。同时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停留在知识普及、宣传层面上,得不到深入发展。

1.2 社区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理解 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刚起步,一方面与社区护理工作各相关部门不了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内容,认为只是各医院设立的进行看病打针的方便门诊,以增加医院收入为目的。另一方面社区各相关部门不了解健康促进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意义,认为社区健康教育是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事,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3 社区不同群体的依从性影响社区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学生及3岁以上的在园幼儿比较好组织,依从性较好,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对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不了解,对民营医院转型及市级医院下设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缺乏信任,有实质优惠的服务项目才肯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需要技巧;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的依从性最差,是最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人群。

1.4 专业理念的局限性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一部分由民营医院转型,一部分由各公立医院下设组建,因此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观念依然存在。在转型前,大部分卫生服务部门的护理工作者所受的护理教育以医院和临床护理为主,现所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3]。

2 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针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提高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项目或培训班的形式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让在第一线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根据社区护士知识的需求增加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康复、社区传染病的预防、社区紧急救护等知识[3];另一方面,进行进修学习,到内地观摩学习,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技能;三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模拟等方式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最后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基础,社区护士只有掌握扎实的方法和技能,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2.2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理解 加强与辖区社区街道(居委会)、学校等机构建立友好信任伙伴关系,首先,让他们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加强沟通、广泛宣传,改变各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街道(居委会)在社区服务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他们熟悉社区环境,了解居民情况,因此应多与他们沟通,征求意见,有利于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2.3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法 3岁以上的在园儿童较容易组织,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校学生可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开展适合于他们的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以健康体检项目为主,向社区居民讲解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处于初始阶段,国家的卫生资源很有限,对社区健康服务投入有限,各项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以热忱、耐心、热心、关心的态度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该人群的信任,以座谈、书写板报、图片、幻灯、组织参观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集体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是非常不现实的,应改变健康教育的方法,比如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报刊杂志、计算机多媒体等方法,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3岁以下幼儿可利用预防接种的机会向幼儿父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建立一个良性的健康教育环境。

2.4 转变专业理念,突破思想上的局限性 社区护理人员要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这一过程实现是长期的、复杂的。

参考文献

[1] 刘佳艳主编.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外教育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情景剧

【基金项目】长沙学院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编号2012CDWH04);长沙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2Y03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9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外教育活动(以下简称课外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大和延伸。一般而言,课外教育活动都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展开,如生涯发展、情绪调节、恋爱与性、自我意识等,它是以大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形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通过各种具体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

一、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课外教育活动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通过自我探索,达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并解决自我成长中面临的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方面的问题。这种自我探索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2.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课外教育活动是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以学生自我体验为载体,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课外教育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感悟。可见,课外教育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它没有说教和灌输等显性教育的痕迹,但它可以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

3.强调学生的自助与互助。课外教育活动一般都有主题和目标,它是依据学生一定的心理需求制定的,容易形成共识,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的目标。教育者作为心理辅导员、团体的带领者,应该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体的教育资源,以利这种良性机制的形成。

4.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外教育活动需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把大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健康心理的建构者。无视学生主体就完全丧失了心理教育的根本,学生只有发挥主体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自主的心理成长。一方面,如果活动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就很难开展,至少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教师的讲授和灌输心理学知识,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上来讲,课外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在民主、理解、尊重的心理环境中实施的,它要求心理教师对所有学生无条件的尊重、关注、理解和信任。

二、课外教育活动的目标

大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目标分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课外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与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中观层面:即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置的缘由,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心理健康知识(间接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或是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标。

微观层面:即从教育对象学生来看,课外教育活动要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正确的适应行为、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具有主动性及创造性的良好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三、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是为传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开辟了专门的渠道。课外教育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它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类学生群体存在的共同的心理困惑,增进心理能力,健全自身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是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心灵舞台。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的操作过程来看,在实施各种辅导目标时,无论是认知的转化,情感的升华,还是情绪的调控、行为的训练,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蕴蓄直至提升的渐进过程,都需要有一段相对说来比较充分、比较集中的辅导时间,并需要围绕一个比较专一的辅导主题,恰恰课外教育活动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舞台。

三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团体互动的融洽氛围。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个性发展的影响来看,它不应该是一种严肃呆板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训导,而应该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的融融氛围。课外教育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此即所谓的“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当学生身处课外教育活动时,他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上受到的震撼力是他在个别辅导、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理论讲座等其它场合下所无法想象的。

四、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体育性活动、文艺性活动等四大类。教育性活动包括季节和传统节日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比如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开展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等。知识性活动有心理书籍课外阅读、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沙龙等等。文艺性活动有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影评、心理漫画比赛等等。体育性活动有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拓展训练等。下面详细介绍四种常见的课外教育活动。

1.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一心理发展主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部分技术,设计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班会方案,重点帮助同学们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注重引导与分享,促进思考和交流。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良好的班风的形成乃至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影响,帮助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式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积极有效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一般而言,心理拓展训练是根据参训者面临的心理问题设定各种训练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帮助参训者达到相互沟通,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认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的目的,从而使参训者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产生迁移,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力。

3.心理沙龙。校园心理沙龙是一种形式自由活泼、参与性强的主题讨论会,是心理教师和大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外教育活动形式。校园心理沙龙主要是利用小组会谈的形式,组织者根据大学生心理动态及现实需求来选定主题后,通过宣传招募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沙龙的具体实施由主持人主持,全体成员就当次主题展开自由讨论,通过成员之间的思想及情感交流,达到释疑解惑、领悟成长的目的。活动参与者在主持人引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自由表达自己见解,追求尊重、平等、和谐、温馨的交流氛围,通过多人互动,交流沟通,情感宣泄,自我表露等方式对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4.心理情景剧。由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首创的心理剧,其实是一种集体心理疗法,通常是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戏剧、小品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心理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而我们现在谈的心理情景剧,实际上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它是指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的形式,对预设的心理问题进行直观化的描述、解释和引导,能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和谐、轻松的状态下受到启迪。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掀起了心理情景剧的热潮。同学们在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中浓缩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通过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生动演绎了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心理问题,使得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能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有更多的感受和思考,他们可以从舞台上看到自己或同学的影子,了解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同时习得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身边生活的体验,关注自我心灵的健康,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研究与实践证明,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让大学生在参与中、在体验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故而,课外教育活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它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使大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常保瑞,方建东.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沙龙的初步探索[J].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0(4).

[2]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4).

[3]邓旭阳,桑志芹.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8.

[4]杰罗姆・布鲁纳[美].教育过程[M].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22.

[5]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6]军文.有趣的“心理剧”疗法[J].心理与健康, 2004(3).

[7]袁淑. 依托心理情景剧――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

[8]黄月霞.《团体咨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9]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版社,1996,12.

[10]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1]李建中.试论“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师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2] Paul Wilkis[英],柳岚心译.心理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3]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柴庆龄.主题班会的误区及对策[J].青海教育,2007(6).

[15]张文海,卢家楣. 高校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理论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11(33).

[16]康玮.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全面培养的意义[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

[17]马喜亭.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18]钟志农.实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注意突破的几个问题[J].新德育,2005,(11).

[19]陈龙.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 (11).

[20]杨敏毅.对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8).

篇5

从课程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李子建,尹弘飚.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