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乘数效应范文

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学的乘数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经济学的乘法

经济学家这样说,玻璃店老板因为商店橱窗的损失得到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服装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服装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所有人的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所以商店的橱窗被打碎了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其原因何在呢?经济学家用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社会经济中,增加一笔投资很可能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上述例子中,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板购买玻璃的1000元,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服装店,食品店等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5000元,所以乘数就是5

经济学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因为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最终收入的增加将是最初支出的好几倍。

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重要了。比方说,国家准备投资100万元建设道路,其中30万元是工资,50万元是建材原料,20万元是其他费用,那么,劳动者小乙在付出价值1000元的劳动后领取工资,然后去消费。假如他把300元用于购买食物,200元用于给孩子交学费,300元用于买化肥,这样,有了小乙的消费刺激,食品生产企业至少得生产足够小乙消费的食品。但食品生产企业再生产这300元的食物之前先得拿出一部分钱向上游原料企业比如说面粉企业采购,于是,面粉厂在生产面粉的同时又得向农民收购粮食,而生产粮食的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就得去采购化肥……最终,小乙的这1000元带动了几千元的生产,而国家投资的这100万元则带动了几百万元的GDP。

“9・11”事件因祸得福吗

不过乘数效应也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两栋大厦被摧毁。当美国人沮丧万分时,有些不识趣的经济学家却跳出来发表了一番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

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国会批准了4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这些钱创造了第一轮的需求和增收,估计一年内就会见效。这个开支增加又会继续创造下一轮的需求。经济学家经过一番推算后认为,在美国经济目前不景气的时候,这400亿美元的增加开支,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1000亿美元……在一个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时刻,财政开支的增加不失为一剂强心针。

这似乎有些奇怪了,如果损失两栋大楼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话,美国人为什么不自己动手炸掉几栋大楼,何必劳的大驾呢?

也有人根据乘数原理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乘数原理既然可以放大好处,也可以放大坏处。那几栋大楼很值钱,里面死伤的各路精英更是无价之宝,所以美国经济将会节节败退,进入恶性循环。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经济在“9・11”之后,既没有突飞猛进,也没有一败涂地。两种结论都错误了吗?或者乘数效应错了?

篇2

    一、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

    1、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临近港澳,北连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交通便捷,航空海运、铁路、公路交通连接三地,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天然深水良港6处(约占全国深水港湾的1/6)。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貌,依山傍海,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多珍稀品种。经国家权威部门的综合评价,福建人居生态名列全国前茅。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96%,位居全国首位;城市生活环境和水环境均排位第一。生态环境居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全国第一。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早在五千年前,福建的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昙石山文化。由于福建内陆地理上多丘陵,古代交通相对闭塞,形成了众多不同习俗和语言,使得文化多样性很强,山海文化差异性大。福建航海历史悠久,在我国最早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地区,观念较开放,包容性大,对外交往频繁,航海文物与多种宗教遗存颇丰。福建名人辈出,如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施琅、冰心等一大批名人源自福建。福建海洋文化、闽商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茶叶文化、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熹文化等在全国独具特色。福建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实体总数2930处,其中自然资源1423处、人文资源1507处。截至2010年12月,福建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6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个,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48个;自然保护区38个,历史文化名城3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8个;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开发区10个,5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为4A级旅游区15个、3A级旅游区2个、2A级旅游区2个。

    3、华侨华人众多,海外资本丰厚。福建是着名的侨乡,许多闽籍的商人漂洋过海,成为不同地域商界中的浪尖人物。近年来闽籍海外侨胞人数超过1000万人,众多的侨胞资源及世界各地的闽商资源为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民间资本,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本保障。

    4、旅游交通便利。旅游交通有了较大改善。首先,实现了省会福州至各设区市的“4小时交通经济圈”。福建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至2010年12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0公里,“三纵八横”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83%的县市可在1小时内上高速。其次,多条出省通道缩短了福建与邻近省份之间的旅行时间,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开通,赣龙铁路客运列车已经开通。再者,打通了福建各景点与省外一些景点之间的快速通道。还有,一大批小景区旅游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省内各景点之间的旅游交通。

    但是,福建省从战略层面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进行挖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我省文化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旅游项目建设中,对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主题性、原生性等有利于提升产品品位的因素考虑不足,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不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福建省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仍是山水风光,文化旅游产品欠缺。

篇3

随着杭州、成都、南京、宁波、武汉等城市纷纷向本地市民或是外地游客发放或计划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消费券似乎已经涌上风口浪尖。2009年的春节,作为拉动内需的政府手段,发放消费券成了人民过年之余,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到2009年,在亚洲地区,日本、台湾、泰国都发放过消费券,而中国这场“消费券风波”也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讨论。

中国人历来有着储蓄的文化传统,钱存在银行从收益来看的确很低,但是有个好处,支取方便,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损失本金。即使是定期,中途取钱的损失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利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中国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1.3%,上升15个百分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消费,增加购买力,以达到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目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老百姓打算储蓄的钱变到消费上面来。在国内,消费券主要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5大种类,相关企业发行的一般为抵金券,其消费券的面值一般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会消费券。消费券的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消费券一般都会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

2消费券在社会引起的热烈讨论

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作用,在经济学家的口中褒贬不一。反对的一方认为,拉动内需需要的是长久的作用,并非短期的效果,而消费券只能带来短暂的或者说是一次性的效果,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继续投入,之前引起的消费热潮将会嘎然而止,这与政府发放消费券期望达到拉动内需的初衷不符。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券实质为一种变相流通的货币,允许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这会对中央的货币发行权和财政权造成巨大的冲击。地方政府发行多少消费券是难以统计的,经济数据的不确定会导致中央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不准确的数据指导下会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再者,消费券可能与消费者计划中的其他支出相互替代,反而致使本应该自己消费的商品由政府买了单,而消费者自己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消费支出。比如一些生活必须品,有没有消费券,老百姓都是要消费这些东西的,那么使用消费券购买了这些物品,而本来用于购买这些物品的钱就剩余下来。如果说剩余下来的钱去消费了其他物品,这倒也是促进了消费。但是在储蓄率这么高的背景下,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储蓄,这样反而更是降低了消费率。对于消费券本身来说,它的发放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财政宽松的地区,可以自我消化,惠及民众。但是如果有些地方为了体现政绩,也是一味的跟风发放消费券,自身根本无法承兑,使民众利益受到损失,这样极易引发一些,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对于能够消化的地区,消费券该怎么发?以什么形式发?发放时间段怎么确定?使用期限为多少才合理?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将会给社会公平带来更多的隐患。

支持的一方自然也是有支持的理由。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的多是快消型产品,这类产品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消费者在购买后能在短期内拉动相关厂商乃至整个产业链的运作,使这些产业的需求迅速增长。所以,如果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的话,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消费券的金额是有限的,人们在购买大多数产品的时候,除了使用消费券以外,大都还需要自己再另外掏钱支付一部分,这样变相的就将人们打算储蓄的钱转化到了消费上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说应该叫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成相关比例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据中投顾问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费券的跟踪统计中,2041万元的消费券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放大效应为2.06倍。在家电产品上的拉动效应更是高达5.4倍。这“2.06倍”,和“5.4倍”便是“乘数效应”。据有关媒体披露,成都市在去年12月份向37.91万人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当地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乘数效应明显。这样自然是论证了发放消费券能够很快的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给疲软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以往过年过节,政府通常采用发放红包、现金等方式来贴补困难群众。有些群众领到钱以后,并不用于消费,而是将钱储蓄起来,这样虽然是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并没有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刺激消费。而采用发放消费券以后,由于消费券没有办法兑换现金,所以人们只能用于购买消费,政府的发放才真正落实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来。

对于消费券的作用,不仅在经济学家中引起了意见的不统一,在普通老百姓中也是引起了一些争议。当然,政府的举措是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政府买单,刺激大家消费,初衷肯定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的。而老百姓口中也是有抱怨,这些抱怨大多来自领取消费券的资格、数量和消费券使用的范围。比如在成都,消费券的发放并非“人人有份”,这种发放上的不均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什么样的群众才有资格领取消费券呢?在使用范围上,消费券有规定的使用范围、企业、和日期,这又给百姓带来一种什么困扰呢?举个例子,我打算在今年购置一台电视机,现在我领到了一张家电的消费券,可以为我的购买省下一百块钱,这本身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我的初步打算是在10月份经济比较宽松的时候购买,但这张消费券是在7月份就过期了,这就有些让我进退两难了。类似于这样的困扰肯定还是很多,有了困扰出现以后,发放的消费券是否都能够用出去就值得考虑了。

3对消费券的客观评价

不管这场消费券的争论结果是怎样,从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上,成都、杭州的消费券回收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对于消费券的使用积极性,应该说消费券的发放,对拉动内需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作用的大小,还是要看消费券发放的范围和百姓使用的地方。如果是拿消费券去购买油盐酱醋、去理发,那么这些消费券很有可能就变成了纯收入存进了银行,没有起到“乘数效应”。如果拿去买衣服、买电器,那么服装厂或家电厂在增加需求量后,会去购买原料,生产机器等,进一步扩大生产,那么拉动内需,振兴经济的目的就达到了。发放消费券本来就是一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应急性措施,是一个治标的办法,没有人期待它去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如果眼前的这个坎都过不去,经济失速了,失业加剧了,社会不稳定了,哪里还有环境去实行治本之策呢?一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本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够建成的。所以,发放消费券能够在短期内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如果不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来看,消费券的发放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是政府在社会分配不均及再分配未果的基础上,对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社会补贴,是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体现。毕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国忠.对消费券的认识和规范建议.河北金融,2008,(02).

[2]徐伟:消费券仅仅是刺激消费的权宜之计[N].中国经济时报,20090218.

[3]左小蕾.消费券政策应该慎用[J].中国外资,2009,(03)

[4]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篇4

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此处有混淆,那么在很多收入决定的理论方面恐怕讲不通,因为收入核算是静态的、本身就是平衡的,而收入决定是动态的,而且由若干主导因素所决定,所以投资和储蓄往往不相等。本文拟与陆善民先生讨论此类问题,请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

陆先生曾于2004.8.26在经济学家网站刊出“《宏观经济学》脱离生产实际”一文,观后引起一些思考,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以与陆先生商讨,特别是对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的问题提出一点想法,请陆先生提出宝贵意见。(此前已就消费的乘数效应问题进行过讨论,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决定”原理的一点体会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条主线,但一般有两个主要的讨论区域,一个是“核算”问题,一个是“决定”问题。“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或者我们把其他两部门也汇入其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呢?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如果是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闭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陆先生讲的“经济生产现实是通过投资,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但如果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前者,而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话,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

经济中有一种现象,泰极则否至,否极则泰来。如果没有人干预,它会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到达极端以后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此往返不已,于是乎会给人类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人们不得不进行控制,以调整各变量值,使其为总目标服务,从而就产生了收入的决定理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值,经济社会在投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投资,储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储蓄,其目标就是实现均衡。如前所述,在这个经济过程中,社会上那种自发的趋势会帮助其结果的形成,即是说,当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在企业投资意愿的驱动下会导致均衡趋势的出现,在初始值超过其均衡值时,也能在人们储蓄意愿的作用下反向地向均衡趋势发展。为什么呢?这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内涵。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理论认为:收入的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社会上总需求旺盛,企业存货出现意外地减少,即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必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大利润,结果使总供给增加以实现均衡。当初始值高于均衡值时,社会上需求不足,企业必然减少投资以降低亏损,结果使收入返回到均衡位置。这其中,在初始值较低时,乘数放大了投资的效果;在初始值较高时,加速数则对缩减投资起了推动作用。

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主要理论是指国民经济的“决定”,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一方面说清了核算的原理,另一方面只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必须动态地看待各种变量,经济社会之所以对这些变量采取一些对策和方法来改变其量值,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如对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不同经济政策的讨论、对就业和物价问题的分析、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等等。在该理论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i未必必然等于s,因而不能拿着从会计账目上得到的储蓄去硬性安排投资,否则,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必然很多。

二、与陆善民老师商讨几点问题

陆先生所引用过的张国忠老师的数字例子可以简述如下:

假设Y0=100,a=10,b=0.8,I=20,Ci= a+b×Yi-1 =10+0.8×Yi-1,且各期的b与I相同,于是从递增的角度算得: Y1= 110、Y2= 118、Y3= 124.4等等。 从递减的角度算得:Y1=190、Y2= 182、Y3=175.6等等,最后在 的作用下都收敛于E点(150)。

于是陆先生提出质疑:①、投资20来历不明。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据此推得收入增加量与张国忠所算之量不同。③、均衡时消费不增加,投资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每年有投资,但国民收入却不增加。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⑤、宏观经济学只有用收入中消费后的余额进行投资才能自圆其说。⑥、政府购买乘数不切实际等等。

笔者不想对其都做详细解释,但有几点需要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①、投资20万是否来历不明呢?这涉及到财政政策问题。凯恩斯主义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此也是西方各国普遍使用的政策。在总需求不足以引起经济增长的时倏,采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扩大投资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借钱发展是必要的。这并不是说这个经济系统老是要借债,而是在没有实现均衡前所能采取的最为简洁的方式,以补充储蓄的不足,等到盈余时再给予偿还。有人可能要说,如果永远都实现不了均衡呢?是不是老是要借债?对此经济周期理论可以做出较圆满的回答。

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这种算法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资本—产出比中的资本存量是净投资,并非总投资,这在张国忠《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网站)一文中已有说明。

③、陆先生指出:“年年产出150,年年消费130,年年投资20。年年投资20,产出又年年不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年年不增加,投资变得毫无意义。”这个结论笔者认为不对。从数字上看好像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消费的商品中,既有劳务和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其中的耐用品要用好多年,即便是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许多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被消耗完的。假设均能持续几年时间,那么那些较为耐用的消费品也就成为即期消费,此后再增加消费就是对新商品的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增加了消费,由此而沉积的财富自然也就不断增大。另外还要看投资是重置投资呢?还是净投资。由加速数理论可知,当收入不变的时候,投资主要用于折旧,因而年年投入的资本可能是用于维持简单生产了。

实际上,均衡是短暂的、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张国忠老师或宏观经济学所论的就是前属的短期均衡。就长期情况来说,因为人类的经济事实是增长的,所以理论所述往往也是增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使短期消费函数成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但长期消费函数则为出自零点的直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在长期消费曲线上产生了一个个的截距。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收入在长期内是增长的。当然其他关于收入增长的理论很多,不再一一述及。

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投资一直就是20而不变呢?我想不外乎是出于最简单的分析方法的考虑罢了,因为用变量恐怕要麻烦得多。即便是常量,也可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投资大小主要是对储蓄而言的,当收入初始值小于均衡值(如陆先生所用图中的y0点)时,总需求(即投资)较大。相对于较小的总供给(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每年不变的投资相当于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速率在增加,即以逐渐减少的方式而大于储蓄,因而收入必然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某均衡值;反之,当收入初始值大于均衡值(如图中的yx)时,总供给(即储蓄)较大,相对于较大的储蓄,不变的投资表现出的是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方式在下降,在收入下降(不增加或增加量较少)时,加速数就起了相反的作用,加之投资乘数的双向性,必然也使收入趋向于某均衡值。这便是收入减少的理由。

⑤、⑥两点在文中也已有所涉及。关于财政政策,不外乎又是对乘数理论的不同见解,请见拙文《偏论消费的乘数效应》(经济学家网站)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农民致富 融资 乘数效应

一、引言

乳山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经济结构以海洋产业、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较高,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的和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农民致富是有很多方面,但是解决农民的融资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经济学原理,虽然提高供给是融资的根本目的,但是如何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才能从根本上持续地增加有效供给。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银行向三农提供资金,虽然起到了一些的作用,但是这种输血式的融资方式不能完全彻底解决问题。中国农民是一个很重视信誉的群体,大多情况下的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且具有乘数效应,两者互相扩大。

二、农村金融当前供求现状

Patrick(1966)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增长金融发展时认为金融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供给引导型模式(supply-leading),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需求追随型模式(demand-following),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而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供给引导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而居于主导地位。Patrick的这一论断,对我国的银行业发展过程有一定的解释作用。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最初设置的中国农业银行都属于供给引导型模式;而由我国小农经济由于缺乏资金而自发组成的农村合作基金以及隐藏起来的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需求追随型模式;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属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交织型模式,并最终落脚于供给引导型金融,这样一种结果需要我们继续探讨是否合适。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供给引导型模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能够很快发展起来,并且风险也由于具有目标性而易于控制;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发展过程,导致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数量不大,并且其资金流向和融资很容易收到当地政府的影响。而需求追随型模式可以十分灵活地使资金流向高收益和最大需求的地方,能满足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当然结果也是会放大贷款风险。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因需求主体差异而呈现多样化趋势,我国农村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既有传统农户,也有乡镇中小企业、农业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企业,其对资金的需求更是持续扩大。以乳山市为例,由于该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当地农民多从事海洋捕捞和海产品养殖,因此其很多融资需求来源于海洋养殖和捕捞等项目。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属性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风险很不确定,因此金融机构在对农村进行信贷支持的时候必然承受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相关分析知道这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更大收益甚至会降低风险。

三、乘数效应分析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政府在控制宏观经济时常用的一种手段。最典型的就是在货币在货币发行与流通中会存在的乘数效应,其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这种乘数效应在经济生活中大量的存在,本文以乳山市农村信用社为例,选取相关数据对农村融资和银行存贷款之间的乘数效应进行分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2月24规定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7%,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在合理审慎的放出贷款后,整体来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虽然出现一些不良贷款,但是农民增收的部分通过乘数效应再次存入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存款规模,这不但增加了银行的利润规模,也同时增强了银行抵抗不良贷款的能力。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下面乡镇设有相关分支机构,那些设置在农业和渔业等发达的乡镇上的分支机构,由于当地农户富足而使存款量大增,这在一方面增强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一方面也同时增强了其抗拒风险的能力,这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对信用社发展所起到的强大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政府引导下所支持的项目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又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并且那些富裕的乡镇和发展良好的产业平均来说对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带来的不良贷款比例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大多情况下的农民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种双向互益的过程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

四、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农民致富上的对策建议

1.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首先要扩大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种类和提高相关层次; 其次,要对经济结构和贷款类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形成一种严格程序化的授信流程,在自己所服务的地域范围进行低成本又具有可行性的信用征集。现阶段各级联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也从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所以从金融体系来说,种类是比较齐全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将其金融服务进行推广,做到为民所知、为民所用,设身处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2.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设置创新信贷保险品种中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保险事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使农民和金融机构在遇到不可抗拒的风险面前增强抵抗力。在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方面,要鼓励保险公司从事这种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同农村信用社进行信息共享,这对信用社、保险公司农户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信用社来说可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扩大了业务范围,对农户来说也会在融资方面比较容易,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阻止。

3.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要发展多层次全面的健康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大力改善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落后,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也相当落后,因此当前要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宏观统筹。首先,以县域、乡镇为地域范围,设置信用评级机制,将农户信用记录进行备案,对恶意拖贷欠贷的农户进行相关惩罚,对信用良好者进行正向激励,比如放宽贷款条件等。其次,努力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地区,这也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乳山市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协理员所吸收来的农村存款,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但是大多数贷款却流向了农业之外的项目上,因此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比较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不但于农村和农民有利,也对一个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来说也非常的有利,只有反哺农村,促进农民的致富,农村信用社才会有立足之地,也才会有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王波.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路[J]. 经济学家,2005(05).

[2] 马晓河,姜长云. 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03(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