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的乘数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乘法
经济学家这样说,玻璃店老板因为商店橱窗的损失得到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服装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服装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所有人的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所以商店的橱窗被打碎了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其原因何在呢?经济学家用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社会经济中,增加一笔投资很可能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上述例子中,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板购买玻璃的1000元,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服装店,食品店等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5000元,所以乘数就是5
经济学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因为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最终收入的增加将是最初支出的好几倍。
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重要了。比方说,国家准备投资100万元建设道路,其中30万元是工资,50万元是建材原料,20万元是其他费用,那么,劳动者小乙在付出价值1000元的劳动后领取工资,然后去消费。假如他把300元用于购买食物,200元用于给孩子交学费,300元用于买化肥,这样,有了小乙的消费刺激,食品生产企业至少得生产足够小乙消费的食品。但食品生产企业再生产这300元的食物之前先得拿出一部分钱向上游原料企业比如说面粉企业采购,于是,面粉厂在生产面粉的同时又得向农民收购粮食,而生产粮食的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就得去采购化肥……最终,小乙的这1000元带动了几千元的生产,而国家投资的这100万元则带动了几百万元的GDP。
“9・11”事件因祸得福吗
不过乘数效应也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两栋大厦被摧毁。当美国人沮丧万分时,有些不识趣的经济学家却跳出来发表了一番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
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国会批准了4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这些钱创造了第一轮的需求和增收,估计一年内就会见效。这个开支增加又会继续创造下一轮的需求。经济学家经过一番推算后认为,在美国经济目前不景气的时候,这400亿美元的增加开支,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1000亿美元……在一个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时刻,财政开支的增加不失为一剂强心针。
这似乎有些奇怪了,如果损失两栋大楼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话,美国人为什么不自己动手炸掉几栋大楼,何必劳的大驾呢?
也有人根据乘数原理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乘数原理既然可以放大好处,也可以放大坏处。那几栋大楼很值钱,里面死伤的各路精英更是无价之宝,所以美国经济将会节节败退,进入恶性循环。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经济在“9・11”之后,既没有突飞猛进,也没有一败涂地。两种结论都错误了吗?或者乘数效应错了?
一、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
1、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临近港澳,北连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交通便捷,航空海运、铁路、公路交通连接三地,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天然深水良港6处(约占全国深水港湾的1/6)。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貌,依山傍海,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多珍稀品种。经国家权威部门的综合评价,福建人居生态名列全国前茅。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96%,位居全国首位;城市生活环境和水环境均排位第一。生态环境居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全国第一。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早在五千年前,福建的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昙石山文化。由于福建内陆地理上多丘陵,古代交通相对闭塞,形成了众多不同习俗和语言,使得文化多样性很强,山海文化差异性大。福建航海历史悠久,在我国最早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地区,观念较开放,包容性大,对外交往频繁,航海文物与多种宗教遗存颇丰。福建名人辈出,如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施琅、冰心等一大批名人源自福建。福建海洋文化、闽商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茶叶文化、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熹文化等在全国独具特色。福建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实体总数2930处,其中自然资源1423处、人文资源1507处。截至2010年12月,福建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6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个,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48个;自然保护区38个,历史文化名城3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8个;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开发区10个,5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为4A级旅游区15个、3A级旅游区2个、2A级旅游区2个。
3、华侨华人众多,海外资本丰厚。福建是着名的侨乡,许多闽籍的商人漂洋过海,成为不同地域商界中的浪尖人物。近年来闽籍海外侨胞人数超过1000万人,众多的侨胞资源及世界各地的闽商资源为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民间资本,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本保障。
4、旅游交通便利。旅游交通有了较大改善。首先,实现了省会福州至各设区市的“4小时交通经济圈”。福建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至2010年12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0公里,“三纵八横”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83%的县市可在1小时内上高速。其次,多条出省通道缩短了福建与邻近省份之间的旅行时间,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开通,赣龙铁路客运列车已经开通。再者,打通了福建各景点与省外一些景点之间的快速通道。还有,一大批小景区旅游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省内各景点之间的旅游交通。
但是,福建省从战略层面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进行挖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我省文化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旅游项目建设中,对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主题性、原生性等有利于提升产品品位的因素考虑不足,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不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福建省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仍是山水风光,文化旅游产品欠缺。
随着杭州、成都、南京、宁波、武汉等城市纷纷向本地市民或是外地游客发放或计划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消费券似乎已经涌上风口浪尖。2009年的春节,作为拉动内需的政府手段,发放消费券成了人民过年之余,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到2009年,在亚洲地区,日本、台湾、泰国都发放过消费券,而中国这场“消费券风波”也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讨论。
中国人历来有着储蓄的文化传统,钱存在银行从收益来看的确很低,但是有个好处,支取方便,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损失本金。即使是定期,中途取钱的损失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利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中国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1.3%,上升15个百分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消费,增加购买力,以达到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目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老百姓打算储蓄的钱变到消费上面来。在国内,消费券主要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5大种类,相关企业发行的一般为抵金券,其消费券的面值一般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会消费券。消费券的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消费券一般都会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
2消费券在社会引起的热烈讨论
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作用,在经济学家的口中褒贬不一。反对的一方认为,拉动内需需要的是长久的作用,并非短期的效果,而消费券只能带来短暂的或者说是一次性的效果,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继续投入,之前引起的消费热潮将会嘎然而止,这与政府发放消费券期望达到拉动内需的初衷不符。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券实质为一种变相流通的货币,允许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这会对中央的货币发行权和财政权造成巨大的冲击。地方政府发行多少消费券是难以统计的,经济数据的不确定会导致中央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不准确的数据指导下会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再者,消费券可能与消费者计划中的其他支出相互替代,反而致使本应该自己消费的商品由政府买了单,而消费者自己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消费支出。比如一些生活必须品,有没有消费券,老百姓都是要消费这些东西的,那么使用消费券购买了这些物品,而本来用于购买这些物品的钱就剩余下来。如果说剩余下来的钱去消费了其他物品,这倒也是促进了消费。但是在储蓄率这么高的背景下,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储蓄,这样反而更是降低了消费率。对于消费券本身来说,它的发放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财政宽松的地区,可以自我消化,惠及民众。但是如果有些地方为了体现政绩,也是一味的跟风发放消费券,自身根本无法承兑,使民众利益受到损失,这样极易引发一些,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对于能够消化的地区,消费券该怎么发?以什么形式发?发放时间段怎么确定?使用期限为多少才合理?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将会给社会公平带来更多的隐患。
支持的一方自然也是有支持的理由。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的多是快消型产品,这类产品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消费者在购买后能在短期内拉动相关厂商乃至整个产业链的运作,使这些产业的需求迅速增长。所以,如果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的话,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消费券的金额是有限的,人们在购买大多数产品的时候,除了使用消费券以外,大都还需要自己再另外掏钱支付一部分,这样变相的就将人们打算储蓄的钱转化到了消费上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说应该叫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成相关比例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据中投顾问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费券的跟踪统计中,2041万元的消费券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放大效应为2.06倍。在家电产品上的拉动效应更是高达5.4倍。这“2.06倍”,和“5.4倍”便是“乘数效应”。据有关媒体披露,成都市在去年12月份向37.91万人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当地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乘数效应明显。这样自然是论证了发放消费券能够很快的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给疲软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以往过年过节,政府通常采用发放红包、现金等方式来贴补困难群众。有些群众领到钱以后,并不用于消费,而是将钱储蓄起来,这样虽然是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并没有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刺激消费。而采用发放消费券以后,由于消费券没有办法兑换现金,所以人们只能用于购买消费,政府的发放才真正落实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来。
对于消费券的作用,不仅在经济学家中引起了意见的不统一,在普通老百姓中也是引起了一些争议。当然,政府的举措是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政府买单,刺激大家消费,初衷肯定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的。而老百姓口中也是有抱怨,这些抱怨大多来自领取消费券的资格、数量和消费券使用的范围。比如在成都,消费券的发放并非“人人有份”,这种发放上的不均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什么样的群众才有资格领取消费券呢?在使用范围上,消费券有规定的使用范围、企业、和日期,这又给百姓带来一种什么困扰呢?举个例子,我打算在今年购置一台电视机,现在我领到了一张家电的消费券,可以为我的购买省下一百块钱,这本身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我的初步打算是在10月份经济比较宽松的时候购买,但这张消费券是在7月份就过期了,这就有些让我进退两难了。类似于这样的困扰肯定还是很多,有了困扰出现以后,发放的消费券是否都能够用出去就值得考虑了。
3对消费券的客观评价
不管这场消费券的争论结果是怎样,从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上,成都、杭州的消费券回收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对于消费券的使用积极性,应该说消费券的发放,对拉动内需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作用的大小,还是要看消费券发放的范围和百姓使用的地方。如果是拿消费券去购买油盐酱醋、去理发,那么这些消费券很有可能就变成了纯收入存进了银行,没有起到“乘数效应”。如果拿去买衣服、买电器,那么服装厂或家电厂在增加需求量后,会去购买原料,生产机器等,进一步扩大生产,那么拉动内需,振兴经济的目的就达到了。发放消费券本来就是一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应急性措施,是一个治标的办法,没有人期待它去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如果眼前的这个坎都过不去,经济失速了,失业加剧了,社会不稳定了,哪里还有环境去实行治本之策呢?一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本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够建成的。所以,发放消费券能够在短期内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如果不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来看,消费券的发放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是政府在社会分配不均及再分配未果的基础上,对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社会补贴,是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体现。毕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国忠.对消费券的认识和规范建议.河北金融,2008,(02).
[2]徐伟:消费券仅仅是刺激消费的权宜之计[N].中国经济时报,20090218.
[3]左小蕾.消费券政策应该慎用[J].中国外资,2009,(03)
[4]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此处有混淆,那么在很多收入决定的理论方面恐怕讲不通,因为收入核算是静态的、本身就是平衡的,而收入决定是动态的,而且由若干主导因素所决定,所以投资和储蓄往往不相等。本文拟与陆善民先生讨论此类问题,请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
陆先生曾于2004.8.26在经济学家网站刊出“《宏观经济学》脱离生产实际”一文,观后引起一些思考,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以与陆先生商讨,特别是对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的问题提出一点想法,请陆先生提出宝贵意见。(此前已就消费的乘数效应问题进行过讨论,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决定”原理的一点体会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条主线,但一般有两个主要的讨论区域,一个是“核算”问题,一个是“决定”问题。“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或者我们把其他两部门也汇入其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呢?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如果是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闭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陆先生讲的“经济生产现实是通过投资,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但如果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前者,而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话,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
经济中有一种现象,泰极则否至,否极则泰来。如果没有人干预,它会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到达极端以后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此往返不已,于是乎会给人类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人们不得不进行控制,以调整各变量值,使其为总目标服务,从而就产生了收入的决定理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值,经济社会在投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投资,储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储蓄,其目标就是实现均衡。如前所述,在这个经济过程中,社会上那种自发的趋势会帮助其结果的形成,即是说,当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在企业投资意愿的驱动下会导致均衡趋势的出现,在初始值超过其均衡值时,也能在人们储蓄意愿的作用下反向地向均衡趋势发展。为什么呢?这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内涵。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理论认为:收入的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社会上总需求旺盛,企业存货出现意外地减少,即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必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大利润,结果使总供给增加以实现均衡。当初始值高于均衡值时,社会上需求不足,企业必然减少投资以降低亏损,结果使收入返回到均衡位置。这其中,在初始值较低时,乘数放大了投资的效果;在初始值较高时,加速数则对缩减投资起了推动作用。
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主要理论是指国民经济的“决定”,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一方面说清了核算的原理,另一方面只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必须动态地看待各种变量,经济社会之所以对这些变量采取一些对策和方法来改变其量值,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如对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不同经济政策的讨论、对就业和物价问题的分析、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等等。在该理论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i未必必然等于s,因而不能拿着从会计账目上得到的储蓄去硬性安排投资,否则,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必然很多。
二、与陆善民老师商讨几点问题
陆先生所引用过的张国忠老师的数字例子可以简述如下:
假设Y0=100,a=10,b=0.8,I=20,Ci= a+b×Yi-1 =10+0.8×Yi-1,且各期的b与I相同,于是从递增的角度算得: Y1= 110、Y2= 118、Y3= 124.4等等。 从递减的角度算得:Y1=190、Y2= 182、Y3=175.6等等,最后在 的作用下都收敛于E点(150)。
于是陆先生提出质疑:①、投资20来历不明。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据此推得收入增加量与张国忠所算之量不同。③、均衡时消费不增加,投资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每年有投资,但国民收入却不增加。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⑤、宏观经济学只有用收入中消费后的余额进行投资才能自圆其说。⑥、政府购买乘数不切实际等等。
笔者不想对其都做详细解释,但有几点需要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①、投资20万是否来历不明呢?这涉及到财政政策问题。凯恩斯主义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此也是西方各国普遍使用的政策。在总需求不足以引起经济增长的时倏,采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扩大投资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借钱发展是必要的。这并不是说这个经济系统老是要借债,而是在没有实现均衡前所能采取的最为简洁的方式,以补充储蓄的不足,等到盈余时再给予偿还。有人可能要说,如果永远都实现不了均衡呢?是不是老是要借债?对此经济周期理论可以做出较圆满的回答。
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这种算法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资本—产出比中的资本存量是净投资,并非总投资,这在张国忠《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网站)一文中已有说明。
③、陆先生指出:“年年产出150,年年消费130,年年投资20。年年投资20,产出又年年不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年年不增加,投资变得毫无意义。”这个结论笔者认为不对。从数字上看好像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消费的商品中,既有劳务和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其中的耐用品要用好多年,即便是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许多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被消耗完的。假设均能持续几年时间,那么那些较为耐用的消费品也就成为即期消费,此后再增加消费就是对新商品的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增加了消费,由此而沉积的财富自然也就不断增大。另外还要看投资是重置投资呢?还是净投资。由加速数理论可知,当收入不变的时候,投资主要用于折旧,因而年年投入的资本可能是用于维持简单生产了。
实际上,均衡是短暂的、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张国忠老师或宏观经济学所论的就是前属的短期均衡。就长期情况来说,因为人类的经济事实是增长的,所以理论所述往往也是增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使短期消费函数成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但长期消费函数则为出自零点的直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在长期消费曲线上产生了一个个的截距。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收入在长期内是增长的。当然其他关于收入增长的理论很多,不再一一述及。
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投资一直就是20而不变呢?我想不外乎是出于最简单的分析方法的考虑罢了,因为用变量恐怕要麻烦得多。即便是常量,也可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投资大小主要是对储蓄而言的,当收入初始值小于均衡值(如陆先生所用图中的y0点)时,总需求(即投资)较大。相对于较小的总供给(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每年不变的投资相当于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速率在增加,即以逐渐减少的方式而大于储蓄,因而收入必然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某均衡值;反之,当收入初始值大于均衡值(如图中的yx)时,总供给(即储蓄)较大,相对于较大的储蓄,不变的投资表现出的是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方式在下降,在收入下降(不增加或增加量较少)时,加速数就起了相反的作用,加之投资乘数的双向性,必然也使收入趋向于某均衡值。这便是收入减少的理由。
⑤、⑥两点在文中也已有所涉及。关于财政政策,不外乎又是对乘数理论的不同见解,请见拙文《偏论消费的乘数效应》(经济学家网站)
三、结束语
【关键词】农民致富 融资 乘数效应
一、引言
乳山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经济结构以海洋产业、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较高,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的和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农民致富是有很多方面,但是解决农民的融资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经济学原理,虽然提高供给是融资的根本目的,但是如何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才能从根本上持续地增加有效供给。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银行向三农提供资金,虽然起到了一些的作用,但是这种输血式的融资方式不能完全彻底解决问题。中国农民是一个很重视信誉的群体,大多情况下的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且具有乘数效应,两者互相扩大。
二、农村金融当前供求现状
Patrick(1966)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增长金融发展时认为金融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供给引导型模式(supply-leading),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需求追随型模式(demand-following),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而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供给引导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而居于主导地位。Patrick的这一论断,对我国的银行业发展过程有一定的解释作用。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最初设置的中国农业银行都属于供给引导型模式;而由我国小农经济由于缺乏资金而自发组成的农村合作基金以及隐藏起来的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需求追随型模式;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属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交织型模式,并最终落脚于供给引导型金融,这样一种结果需要我们继续探讨是否合适。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供给引导型模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能够很快发展起来,并且风险也由于具有目标性而易于控制;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发展过程,导致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数量不大,并且其资金流向和融资很容易收到当地政府的影响。而需求追随型模式可以十分灵活地使资金流向高收益和最大需求的地方,能满足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当然结果也是会放大贷款风险。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因需求主体差异而呈现多样化趋势,我国农村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既有传统农户,也有乡镇中小企业、农业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企业,其对资金的需求更是持续扩大。以乳山市为例,由于该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当地农民多从事海洋捕捞和海产品养殖,因此其很多融资需求来源于海洋养殖和捕捞等项目。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属性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风险很不确定,因此金融机构在对农村进行信贷支持的时候必然承受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相关分析知道这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更大收益甚至会降低风险。
三、乘数效应分析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政府在控制宏观经济时常用的一种手段。最典型的就是在货币在货币发行与流通中会存在的乘数效应,其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这种乘数效应在经济生活中大量的存在,本文以乳山市农村信用社为例,选取相关数据对农村融资和银行存贷款之间的乘数效应进行分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2月24规定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7%,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在合理审慎的放出贷款后,整体来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虽然出现一些不良贷款,但是农民增收的部分通过乘数效应再次存入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存款规模,这不但增加了银行的利润规模,也同时增强了银行抵抗不良贷款的能力。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下面乡镇设有相关分支机构,那些设置在农业和渔业等发达的乡镇上的分支机构,由于当地农户富足而使存款量大增,这在一方面增强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一方面也同时增强了其抗拒风险的能力,这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对信用社发展所起到的强大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政府引导下所支持的项目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又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并且那些富裕的乡镇和发展良好的产业平均来说对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带来的不良贷款比例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大多情况下的农民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种双向互益的过程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
四、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农民致富上的对策建议
1.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首先要扩大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种类和提高相关层次; 其次,要对经济结构和贷款类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形成一种严格程序化的授信流程,在自己所服务的地域范围进行低成本又具有可行性的信用征集。现阶段各级联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也从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所以从金融体系来说,种类是比较齐全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将其金融服务进行推广,做到为民所知、为民所用,设身处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2.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设置创新信贷保险品种中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保险事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使农民和金融机构在遇到不可抗拒的风险面前增强抵抗力。在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方面,要鼓励保险公司从事这种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同农村信用社进行信息共享,这对信用社、保险公司农户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信用社来说可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扩大了业务范围,对农户来说也会在融资方面比较容易,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阻止。
3.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要发展多层次全面的健康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大力改善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落后,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也相当落后,因此当前要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宏观统筹。首先,以县域、乡镇为地域范围,设置信用评级机制,将农户信用记录进行备案,对恶意拖贷欠贷的农户进行相关惩罚,对信用良好者进行正向激励,比如放宽贷款条件等。其次,努力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地区,这也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乳山市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协理员所吸收来的农村存款,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但是大多数贷款却流向了农业之外的项目上,因此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比较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不但于农村和农民有利,也对一个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来说也非常的有利,只有反哺农村,促进农民的致富,农村信用社才会有立足之地,也才会有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王波.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路[J]. 经济学家,2005(05).
[2] 马晓河,姜长云. 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03(80).
关键词:政府采购;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宏观调控效益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83-05
一、前言
由于效益是指“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因此调控效益也应该是“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只不过这里的“所费”是指政府为了进行宏观调控所使用(花费或投入)的经济资源量,而“所得”则是对其调控效果的表现。政府采购是否具有调控效益,主要取决于有目的、导向性的采购活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GDP的增长、经济稳定、分配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能比原有的采购方式更好地配置财政资源,并有效实现上述既定目标时,那么采购的宏观调控是有效益的,反之则是低效益或者无效益的。
从政府采购支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来看,其调控的主要内容及效果体现在调控总量(促进经济的“帕累托改进”)、调控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节价格(促使物价稳定)、调整分配(促进公平分配)四个方面。
二、政府采购的乘数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政府采购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购买增加额之比。政府为了维持其日常政务需要和给社会提供服务,总是要发生一系列的购买行为。按照购买内容,政府购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费品,它主要是用于政府维持日常政务之需;另一类是投资品,它是政府投资修建的各类公共设施。由此,政府采购乘数又可以细分为消费乘数和投资乘数。因此,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可成为分析政府采购乘数调控机制的工具。
1。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建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导政府采购乘数模型。
为了分析简便,只考察一种不包括国际经济的封闭经济,并假定政府购买的产品为当期产品,政府购买的变动不影响利息率,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受总需求的影响。关于税收,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假定税收与收入成比例,即T=tY,f代表税率,是由政府决定的外生变量;另一种方法是用总量T来表示,代表所得税。这里采用后一种方法。从支出这方面来看,三部门的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方程为:
Y=C+I+G (1)
C=Cα+bYd (2)
其中:式(1)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民间消费,I代表民间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式(2)中C月代表消费函数中的常数,表明即使人们短期没有收入也要消费;Yd代表可支配收入,即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Yd=Y-T);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如果Tr代表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得到的收入,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Yd应等于总收入Y减去所得税T加上转移支付收入Tr,即:
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制度与手段各有其特征。但其财政的宏观模式基础都是相同的,因而其国民收入的表达方式也是一致的。因此对式(5)的讨论具有一般性。政府在利用财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也就是通过(5)式中能够操纵的三个变量(政策变数:G、T、Td)来进行的
2.政府采购乘数模型。将(5)式对G求导数,得到采购乘数(KG):
式(6)表明政府采购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作用。这种倍僧作用就是所谓的政府采购乘数。(6)式还表明:第一,由于边际消费倾向(b)一般小于1,因此,政府采购乘数为正值,说明国民收入随政府购买的增加而增加,随政府购买的减少而减少;第二,政府采购变动时,国民收入随之同方向变动,其变动量为采购量的1/1-b。假设边际消费倾向b=0.75,则政府采购乘数KG=4。
3.政府采购乘数的调控机制。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调控工具之一,它是通过改变社会需求来调控宏观经济的。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来看,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社会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出口。虽说政府采购只是社会总需求中的一部分,似乎有点“势单力薄”,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采购具有乘数效应,即较少的政府采购支出能带动其他需求的成倍增长,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具体地讲,一项政府采购增加,就会使一部分产品实现销售,继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再通过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使企业和个人收入有所增加,企业和个人纳税后依然有一定数额的收入增长,这部分收入被分配成消费和储蓄,其中的消费继续变成消费需求,储蓄也为扩大投资需求提供了资金来源,如此经过若干轮的循环,最终促进国民收入成倍增加。由此可见,政府采购的扩大可以产生推动经济运行、扩大国民收入的作用,政府采购的减少可以产生限制经济运行、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三、政府采购支出的挤出效应
政府采购支出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采购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对投资与净出口的抵消作用。在简单模型中,由于政府购买具有乘数效应,因此,当增加政府采购时,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成倍地增加。但如果把货币市场的因素考虑进来就会看到,在政府购买产生乘数效应的同时,还产生了挤出效应。
如图1所示,先不考虑货币市场因素,即假设增加政府采购时利率不变。初始均衡点为LM曲线与IS0曲线的交点E0处,当政府购买增加时,IS0曲线右移至IS1由于利率不变,乘数效应使总产出增加到Y2,增加量为(Y2-Y0)。现在把货币市场因素考虑进来,即增加政府采购将引起利率变化。在图中,增加采购使均衡利率上升到R1。利率上升使投资与净出口减少,实际总产出不是增加到Y2,而是增加到Y1。这就是说,与利率不变时相比,总产出减少了(Y2-Y1)。(Y2-Y1)就是增加采购引起利率上升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增加政府
采购时,在两种效应的同时作用下,实际增加的总产出是(Y1-Y0)。
由于挤出效应是在产品市场变化引致货币市场变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挤出效应作用的大小与模型中的许多参数有关。这里着重就挤出效应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h)以及边际消费倾向(b)的关系进行讨论。(1)d值大,说明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敏感,利率稍有上升,就会引起投资大幅度下降,因而挤出效应也大。(2)当政府采购增加引起收入增加,从而货币需求也增加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要求利率上升以减少货币需求;而如果h值大,即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大,在这种情况下,仅有较小的利率变动即可抵消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所以,这时挤出的效应较小。(3)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使投资下降所引起的总产出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也越大。
四、政府采购支出的调控模型及调控效果分析
政府采购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是指政府采购变化对总产出变化影响程度的大小。这种影响大小取决于两个根本因素:一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因为这种敏感程度直接决定挤出效应的大小。在IS-LM图上表现为IS曲线的斜率;二是资本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因为这种敏感性决定利率变化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化的大小。在IS-LM图上表现为LM曲线的斜率。下面分两种情况分析:
1.假定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不变,即LM曲线的形状和斜率不变。这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移动IS曲线时总产出变化就越大,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效果就越大。
图2揭示了增加政府采购支出时,由于IS曲线斜率不同所引起的宏观调控效果的差别。在图2(a)和图2(b)中,LM曲线的形状和斜率都相同,表明货币市场均衡不变。初始均衡E0相同,在采购方法、数量和频率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乘数作用,都能使总产出增加到Y3。但由于图2(a)和图2(b)IS曲线斜率不同,致使增加相同的采购量所产生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同。图2(a)IS曲线比较平坦,即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总产出只增加(Y1-Y0)。而图2(b)IS曲线比较陡峭,即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大,总产出却增加了(Y2-Y0)。这表明:图2(a)IS曲线斜率绝对值小,宏观调控效果小;图2(b)中IS曲线斜率绝对值大,宏观调控效果也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差别呢?是因为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反向取决于d,正向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图2(a)中IS曲线斜率绝对值小,说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或者边际消费倾向b的数值较大,而d值和b值大,都会使政府采购的挤出效应大,所以实际增加的总产出就少,即宏观调控效果小。图2(a)中的(Y3-Y1)和图2(b)中的(Y3-Y2)为挤出效应而减少的总产出,(Y3-Y1)>(Y3-Y2)。
2.假定产品市场上政府采购对利率的敏感性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即IS曲线的形状和斜率不变。这时,LM曲线斜率越大,移动IS曲线时总产出变动就越小,采购的宏观调控效果也越小。
图3揭示增加政府采购支出时,由于LM曲线斜率不同所引起的宏观调控效果的差别。在图3的(a)和(b)中,IS曲线斜率相同,移动幅度也相同,说明所增加的采购额相同。不同的是,图3(a)LM 曲线斜率大,曲线陡;而图3(b)LM曲线斜率小,曲线平坦。由于LM曲线斜率等于k/h,斜率大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h值小(假定k值不变的条件下)。h值小,挤出的效应就大,所以增加采购对总产出的影响就小些。在图3中,(Y3-Y0)表示政府购买乘数效应增加的总产出,图3(a)的(Y3-Y1)和图3(b)的(Y3-Y2)分别表示在两种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的挤出效应,(Y3-Y2)>(Y3-Y2)。政府采购调控效果在图3(a)中为(Y1-Y0),图3(b)中为(Y2-Y0),图3(a)的采购调控效果小于图3(b)。
五、实证研究――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范例
我国政府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一度出现的经济过热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到1996年实现了经济增长9.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6.1%的成功软着陆。但从1997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出口下降、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增长乏力。以1998年为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贸出口增幅从1997年的20%狂跌至1998年的0.5%,利用外资也跌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其他三部分都处于低迷态势。从货币政策来看,1996~1998年我国先后6次降低利率,但效果不够明显,这表明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总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购买,便历史性担当起启动内需的重任。从政府采购的角度看,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政府投资和提高公务员工资为主要特征。
在政府投资方面,1998~2001年底,我国发行的5100亿元国债90%以上的都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各方面投资近3万亿元。利用这些国债,国家安排基础设施项目8600多个,累计建成公路通车里程2.55万公里;建成铁路新线4007公里,复线1988公里,电气化里程1063公里;新建、扩建机场37个;对2400多个县进行了农网建设和改造,这些都在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测算,1998~2002年我国政府累计增发的6500亿元建设国债,分别对当年GDP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贡献(见表1)。
在增加公务员工资方面,1999~2001年我国政府先后3次增加了公务员工资,财政累计支出4066亿元,这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资料表明,新增的工资最可能的消费集中在衣食住行、日常消费、文化教育、耐用品消费上。而且适当提高公务员的待遇也可以带动社会工资的提高,对于促进消费、启动市场有着积极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以扩大政府购买(主要是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是明显的,增发的国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地区及生态环境建设倾斜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政府采购支出在拉动市场需求、放大采购乘数效应方面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增加投资所带动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表现在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没有很好启动民间投资等方面,这导致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不够理想。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1)体制障碍。如公共投资中存在低效率和损失浪费现象,并且政府管制和融资歧视抑制了民间投资等。(2)结构障碍,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结构性供应过剩与结构性需求不足并存的买方市场环境中,这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造成了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启动。(3)政策偏差。如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重需求管理轻供给改善、重投资增长轻消费引导等。
其次,政府增加投资所产生的投资乘数不够理想。原因之一是,近来年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投资乘数也呈下降态势。原因之二是,我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问题。从1996年之后,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明显快于GDP增长率,到2003年两者差距达到15个百分点。税收如此超常规增长而产生的紧缩效应反过来对扩大支出的扩张效应起了反向抵冲作用。
最后,体制不完善和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了调控效果不理想。实施以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体制顺畅、市场化程度高;第二,必须有剩余的、闲置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潜力;第三,国家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两个条件在我国已基本具备。但我国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1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寓教于乐”一直是小学教师追求的教育梦想。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特点给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好处。然而,多媒体真正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时,也带来了诸多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一线教师存在观念偏差、技术缺乏和多媒体环境下教学策略应用不当等问题。
1.1 在观念上,教师对多媒体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教师不愿意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保持着陈旧的方法(特别年龄较大的教师)看待当前小学英语的教育问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支持小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不了解如何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小学英语的教学等。教师的这种“无视”多媒体的看法,导致部分媒体闲置一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生不能接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思想观念得不到开放。另外一种是教师片面的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物。他们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为了呈现讲授的内容,整节课中几乎不用黑板和粉笔。这样做虽然可以加快课堂节奏,推进教学进度,结果却导致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也失去了操练和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
1.2 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欠缺,过分追求图文音像效果,导致教学中重难点不突出,学生注意力转移。部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过多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追求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英语转移到欣赏多媒体画面和声音上。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不错,但学生并未真正学到应学的语言知识。这种做法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
1.3 教师的教学策略应用不当,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淡化。部分教师经常把整节课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整个教学过程都用课件来控制,教师的教学受控于多媒体演示文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信息,学生的听课和思考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明显增大,教师有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需要不停地操作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有所忽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法形成真正互动,从而导致在过度追求教学高效率的过程中,教师难以进行言传声教,并且一些基本的课堂调控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被简单的多媒体操作代替。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对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改变陈旧、偏差观念。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学的一个要素,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主要为多媒体教学这一系统而服务。多媒体教学不是以多媒体操作为核心,而是借用多媒体这一平台产生高效的教学。[7]通过以“讲座―培训―实践―考核”为模式,多种学习方法渗透的培训方式进行教师多媒体素养的培养,使教师意识到信息时代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持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用现代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
关键字:参与式教学方法 Presentation 案例分析
笔者在《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倡导参与式教学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了一种新形式——课前presentation,以期作出有益的尝试。
一、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及含义
“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或“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形成个人的看法,并在课堂上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叫“class presentation”。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教师会布置有关经济学的经典案例,由于案例涵盖的内容广泛,需要讨论和分析的细节多,教师往往在开学第一堂课便将班级内的同学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学期末小组会将有关这个案例的分析过程,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分享给班内其他学习者,并上交一份小组报告,这种形式为“group work”。 笔者最初将presentation及group work引入《西方经济学》课堂时也受此启发,但在内容与形式上结合国内实际及课程特点作了相应调整。
二、在日常教学如何实践参与式教学
1.个人presentation的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学生在做课前presentation时的内容可以是一则经济事件的报道及自己的评价,如国家为何要推出“国五条”(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预测这条政策对于房地产及相关市场的影响;可以是用已学的相关理论对周围一些经济现象的解释例如在“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中关于产权经济学对于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的讨论,信息经济学中对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讨论,都可以作为presentation的对象;可以让学生讲授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非重点知识,如在讲“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时,由于之前讲授过投资乘数效应作引导,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习者完成。根据授课经验发现,这一部分最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学生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除课本外的资料查询、讲演组织、课件准备,但由于时间的有限和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在分析问题时对于问题研究不够深入透彻,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时对教师便是极大考验,不仅对学生提出课题的背景历史要有所了解,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及观点加以点评。
2. 小组presentation的课题丰富化。Individual project是指单个学习者就某一热点经济问题的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group work则要求超过两个学习者自发组织,研究某一复杂课题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需分配同一小组工作,组织联系成员的工作进度及工作衔接,同时对整体逻辑架构的宏观把握。由于独立作业的知识面调查范围的局限性和个人思维的单一性,根据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更加愿意通过小组共同作业来完成对当下复杂的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
3. 教学流程上的规范化。可将课堂内容分为二大环节,每次课第一部分占用15~20分钟时间来做课presentation,第二部分为课程内容的学习。在presentation环节,首先是教师带给学生的5分钟的presentation,随后10~15分钟是学生所做的presentation。教师presentation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新发生重大经济事件的个人评述及现实经济问题的个人看法;第二类主要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简要介绍大国的经济发展史对比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第三类是经济学前沿信息及课程所未涉及的重要经济学知识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这些新的科研领域继续研究学习。在学习者或者学习小组presentation之后老师进行简要的评价及总结,将学习者演讲的内容抽象概括,与所学经典理论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三、参与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Presentation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本土性。一方面我国经济学参入式教学的起步较晚,并没有经典案例的深度解析这样的范本,也难以做到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这使许多案例虽与教材内容相关,但这种相关的程度不够,代表性较差。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为了敷衍完成任务随机挑选案例,演讲过程照本宣科,整个presentation的过程及沉闷又达不到分享的目的。
第二,教师对经济学案例分析、讲解和概括能力十分重要。老师做presentation时案例分析水平的高低及对学生presentation的抽象总结概括既与案例选择的质量有关,也与教师教学水平有关。从教师角度看,由于现代案例教学所体现的现实性、生动性和开放性特征.因而要求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准备、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第三,presentation的目的和课堂时间掌控。由于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多,涵盖知识面广,要如何控制分配presentation及之后的知识点讲解的时间是影响presentation的效果的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明白presentation的目的是鼓励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是要先充分理解重点难点原理,比如在供需均衡原理中,学生就应当理解透彻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的变动原因,因此了解才能理解供求定理的推倒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充分了解供求定理的涵义,那么就不能充分分析课题“房价变动的原因”等课题,这样在过程中可能就会用大量的原因却讲不到重点及核心,浪费很多时间。其次,将复杂问题浓缩在10-15分钟进行讲解,除了要求内容精简还要求讲解内容的逻辑性强,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对于课题的提问及概况都类似于模拟论文答辩过程,即检查了学生对于课题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又提炼概况了课题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
参考文献
[1]周勇,王宏联,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之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20(2):80—83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 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 G 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 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
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 (S+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 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G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着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S+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着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关键词:技术培训;课程;开发;营销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在目前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中国培训市场,国学人文、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类课程仍然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技术类培训作为中国培训市场上的一部分,尽管也出现了北大青鸟、汇众教育等一批在业内已颇有影响力的知名培训机构,但与国学工商等类培训正处在竞争激烈且市场开发较为充分的状态不一样,技术培训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面临广阔的发展机会,无论从技术培训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都大有可为。
一、当前技术培训市场分析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等各项科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不少国家和地区甚至确立了技术立国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国就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并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由此带来的技术培训市场的迅猛发展已初露端倪,遍布中国各地的文化创意和动漫游戏园已成为继科技园和大学城之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发动机。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游戏动漫和各项其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游戏动漫设计人才、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科技管理人才等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增。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现有技术人才的数量显得严重不足,成都等全国重点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甚至出现了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大规模互相挖角的情况。在技术人才市场上,也出现了招工严重不足,各用人单位苦盼人才而不得的情况。当然,顺应这种突然放大的技术人才需求,已有不少敏锐的市场培训机构加入了大规模培训技术人才的行列,可是由于技术人才培训不同于社科人才培训(国学、工商、管理等类),它更注重于实践性和实操性,需要更多的试验和操作课程,并且技术在不停地更新和变化,新技术的产生有时甚至直接完全淘汰旧技术,使正在学的技术课程立即变成“屠龙术”,完全无用武之地。因此,即使有不少市场培训机构开始加大了技术培训的投入,还是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
目前各类市场技术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过于陈旧,课程类别基本上以IT类为主,多为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些简单的上机实践课程,即使有些网页设计、图标设计和程序设计的课程,也多基于原有的一些教材和辅导书,程序语言及所讲授的内容与现在的电子商务、游戏动漫等产业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授课的师资也多是些学院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兼顾简单的运用。而且在授课方式上基本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和记,动手的机会不多,即使有实践环节也缺乏与现实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学生学习完这样的技术培训课程后,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弱,既做不到直接去相关行业上岗操作,也做不到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而进入角色。从目前市场机构开展技术培训的情况来看,技术课程多,技术管理课程很少,偶尔有也是处在较低的讲授水平。
与这些市场机构相比,北京大学因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领先、人文积淀深厚等特点,在技术培训的市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一般市场培训机构仅有条件和能力从事IT类技术培训不同,北京大学依托自身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遥感测控技术、信息科学、微电子、智能科学、软件研究、城市与环境、生命科学、化学分子、医学技术、景观设计、城市规划、新能源与矿业、物理技术、建筑科学、力学与工学等方面世界领先的科研水平,可以开设全领域、多种类、前沿性、综合性的技术培训课程,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和多层次需要。此外,由于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史、哲、政、经、法各学科实力雄厚,可以结合技术培训开设高端的技术管理培训课程,从而培养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技术管理高级人才。
二、北京大学技术培训课程的开发
虽然北京大学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和部分其他高等学校相比有着开展技术培训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要开发出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的技术培训课程还需要进行很好的市场调研以及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进行兼顾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课程定制。具体说来,应该服务于世界经济发展信息化、节能化、环保化的最新趋势和中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主动调研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的需求,根据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或对这些行业的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上的提升,或面向社会招生培养能适应这些行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后备军。为了帮助这些行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为从事技术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工商管理、企业文化、市场战略、压力决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私募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和企业国际化等方面的管理课程。同时,在师资安排上,为了适应技术培训更注重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需求,在依托北大强大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担任课程的讲师,甚至可以引入国外的技术培训优秀教师参与培训。在培训的形式上,要从原有的课堂讲授型培训向注重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演练式的多种有效培训方式转型。
即使是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上,也可以根据学员和委托单位的需求灵活安排,帮助学员克服工学矛盾,真正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为此,可依托现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开发网络和在线课程,在面授培训之外增加网络自主点播选学的内容,并且通过最新的引领式网络教学平台帮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北京大学技术培训课程的营销
对培训课程最好的营销是从学员的需求出发,提供真正能满足学员学习目的的课程。技术培训课程概莫能外。因此,从实际出发做好技术培训课程的研发工作是营销的第一步。
北京大学在开展技术培训过程中发现,学员的口碑是很好的营销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本着办好每一期技术培训的精神,从课程师资安排、培训组织管理、后期反馈跟踪、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让学员真正感到满意,觉得在北大不仅学到了新知,还提升了境界或开启了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增强北大技术培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来北大参加培训,也吸引老学员再次来参加新的技术培训项目或其他综合类培训项目,实现“老学员新市场”。
在技术培训项目营销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北大技术培训品牌的独特竞争力。即北大技术培训项目不仅有实效性、针对性、前沿性、动态性的新技术培训,还包含有超越技术的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战略、技术融资等高端课程。这是北京大学作为科研制高点和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的独特优势。
此外,顺应当前高端培训从知识讲授型培训向服务型培训转型的新趋势,要在技术培训项目的宣传推介过程中突出强调北大的技术培训项目不仅是一个学习圈,还是一个汇集信息、人脉与资源的信息圈、人脉圈、项目圈和资源圈,能使学员在知识更新之外获得项目上、事业上的新信息和新机遇。
四、结语
总之,打造北大技术培训的独特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北大在科研实力、学科门类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北大已经拥有的非常好的培训品牌影响力,摸准学员和时代的最迫切需求,既重视技术培训项目的研发,更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对项目进行宣传推介,逐步增强北大技术培训“名校、名师、名服务”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领域 沿海港口 航运市场
一、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过国内外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可以表明,港口是加快带动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核心资源,港口经济也已经成为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极。比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等等,这些是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也充分表明了港口与港口经济在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获得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叫做“乘数效应”的概念――增加投资将会引起更大的提高GDP的增加。港口经济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它是指通过港口运输产业以及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相关联的产业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港口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多的相关服务的支持,也将会带动这些相关联的产业极大的发展。因此,港口经济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二)形成产业集群,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就是指一些产业区域有关的企业市场和它所在体系中大量聚集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集群使得各个行业能够各自经营,优势分享,共谋创新,在竞争中需求合作,从而提高了协调配套的能力、降低了很多成本、增强了各个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在组合条件下发展规模庞大的经济体系。
就当前现代港口的临港大型产业上来看,大多数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态势。在法国的福斯港,通过进口原油等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规模宏大的工业体系。在日本的阪神工业区域地带,仅仅在港口沿海附近狭窄的地带,分布着数以千家的大型工厂,三菱电子等等大型企业都在这里设有大型厂房。在中国,只要是临港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都慢慢呈现出产业集群的态势。其他一些相关的产业集群也在逐步形成。
(三)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港口是环北部湾区域内发展研究和改革创新最强的地带,应该最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增强和增大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中国海岸线上各大港口都在积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比如上海南汇港就是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设想并提出了对长期放垃圾的土地再次开发二次利用,在废弃的地方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园的构想。天津港也在摸索行走在循环经济之路,采取一系列的办法,在注重资源的同时,天津港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采取集约化使用以及二次利用等等。青岛港通过改革创新等等手段,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全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港口。
对于临港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大条件下,环北部湾经济区域也应当对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型大港和集群循环经济区。
二、港口经济发展的思考
港口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国民经济也具有一定全局性的决定效应。沿海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产业运输能力的增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环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发展,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内陆城市的发展也正在逐渐结合为一个群体,相互关联,不仅仅增强沿海城市的交通枢纽能力,而且也将成为沿海城市创新能力最强的因素,成为环北部湾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动力。最重要的是,中国港口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港口经济的不断壮大,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体系的地带性局面。港口经济变成了分配资源、调动环北部湾产业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经济也已经成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一般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在一些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中,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水平也是相当不平衡的。在某个时期,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常常集中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拥有主导的行业或者地区,这些行业者地区就是这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经济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均衡性,港口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就需要依靠运输来调节分配。港口城市成为货物海上运输以及货物陆上运输的集结中心点,拥有比一般城市更为广阔的发展经济能力的腹地,也拥有利用外部更多资源来发展该地区经济地位。
四、结束语
从中国港口发展趋势上来看,在未来时期仍然将处于快速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沿海港口也将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港口的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的综合运输枢纽能力水平。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良好,国际经济贸易的金融结构和资金流向比较客观。港口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为使港口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了解和掌握国际准则和有关规则的础上,根据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既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涉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以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动态模型为例
丁琰鋆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经济仿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目前运用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已经具备了可行性。在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教学时,要做好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知识背景准备、实验模块制作准备等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引入问题——演示实验模块——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和讨论——进行强化练习等步骤来实施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适应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也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关键词 :经济仿真实验;初级宏观经济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30
经济仿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研究方法,它是指以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的特点为原型,将经济系统抽象成为程序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仿真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是仿真技术发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有相关的仿真教学软件和实验室。但是,目前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仿真实验的还不多,主要局限于证券市场、议价行为、拍卖行为、公共产品、演化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特别是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仿真实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笔者认为,经济仿真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1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含义和可行性
1.1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含义
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就是一种根据初级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建立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软件进行基础性模拟分析,以此来辅助教学的方法。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有两点需要明确:
第一,运用经济仿真辅助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实验辅助经济学教学有显著区别。经济仿真与经济实验都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经济实验所要做的主要是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假设)来改变实验的环境或规则,并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分析实验的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提供政策决策的依据。经济实验的特点是以真实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因而在实验中可以涵盖人的一切特性,只要实验规则设计得当,在实验中可以基本复制真实经济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特点,因此,它比较适于组织一些与人类智能与偏好相关的微观经济实验。相比之下,经济仿真理论的重点是如何在计算机中模拟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人脑相比,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高存储容量两大特点,所以在经济仿真模型中可以实现一些多主体多周期的大型实验,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和假设较为严格的理论模型方面,更显优势。这就决定了运用两者辅助经济学教学也存在显著的区别:经济实验更适合用于在微观经济领域,利用实验室模拟经济环境,让学生充当经济中的参与人,从而亲身体验经济学教材中所分析的各种现象,此时学生会对所教授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而经济仿真实验则更适合用于在宏观经济领域,利用仿真软件,对采集的现实经济运行的数据或模拟设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模型并加以分析,从而深化对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条件、结构及结论的认识。
第二,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与运用仿真实验辅助应用经济学教学有显著区别。运用仿真实验辅助应用经济学教学属于让学生了解实际中的实务流程性质的“模拟系统”等类型的实验教学,此类实验教学是在计算机上装有各种实际中使用的系统,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实际中的实务操作流程,例如,外贸仿真教学、会计仿真教学等。而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模拟实务操作流程,而在于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深化学生对模型的认识。
1.2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目前运用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已经具备了可行性:第一,宏观经济模型可以用经济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宏观经济模型是否能够用经济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是经济仿真实验能否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前提条件。第二,随着经济管理学科也需要实验的理念得到认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经历了较快的发展,这为开展经济仿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第三,师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英语水平快速提高,这使得高校师生只需要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完全可以熟练地使用简单的经济仿真软件,这也为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教学提供了可能。第四,软件资源丰富且开发和操作简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仿真软件不断的升级更新,更加智能化、真实化的软件不断涌现。目前可供使用的的经济仿真软件也十分丰富,较为流行的有Swarm、Repast、Ascape、LSD等。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的模型大多比较简单,一般而言,实验模块的制作可以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某些相对复杂的实验模块的制作可以由任课教师与专业人员的合作来实现的。而且,这些软件大多操作简单,在教师制作好经济仿真模块后,学生对仿真模块进行参数设置的实验程序也十分易于掌握。
2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步骤
本文以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动态模型和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为例,说明怎样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经济仿真软件LSD5.9进行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
2.1.1教学目标分析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首先对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整个教学设计,并确定经济仿真实验在学习当前“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本案例中,学生应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均衡条件以及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理解这些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
2.1.2教学知识背景准备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这一章内容较多,大约需要9个课时才能完成,而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经济仿真实验应该控制在连续的3个课时之内,因此,在进行经济仿真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先花6个课时的时间对基本理论进行简单讲解,为学生开展仿真实验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①均衡产出的概念;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主要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概念及其关系;③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决定;④总需求变动与乘数效应;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决定;⑥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决定。在学生完成了上述理论准备后,再将其带入实验室进行经济仿真实验。
2.1.3实验实施的软硬件准备
实验实施的软硬件环境要求不高,在普通机房、电脑安装windows98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安装有LSD5.9版本即可。
2.1.4实验模块制作
教师首先要通过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将有关宏观经济学理论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合适的经济仿真软件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便于操作的经济实验模块。以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动态模型为例,其基本方程为:
yt=ct+itct=α+βyt-1
其中,α为自发性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0<β<1。国民总产出yt取决于消费ct和投资it两项支出之和,其中,消费ct取决于上期的收入yt-1。在该模型中,设定边际消费倾向β的不同取值将会得到不同的经济运行表现。
利用LSD5.9创建一个新模型。根据基本方程,编写模型程序(见图1)。在编写好模型程序后,进入lSDBrowser界面,建立对象“economy”,并对模型中的基本元素分别进行设定(见图2)。其中,变量有y(滞后一期,因为在模型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上一期的产出)和c,参数有i(投资在本模型中是外生变量,可以视为参数处理)、alpha(自发性消费),beta(边际消费倾向)。
然后,在LSDBrowser界面中,定义变量和参数的初始值,并设置模型运行的期数。此时,教师可以设定i=1,alpha=1,beta=0.5(见图3),运行期数为25(见图4)。
最后,运行该实验模块,数据记录和总产出时间序列图像截图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看到,除了可以保留计算过程中所有变量在每一时期的数据以供分析之外,LSD软件还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变量时间序列图。教师可以利用图形分析该模型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运行的特点。
2.2实验教学环节设计
2.2.1引入问题
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能有足够的求知欲望和成功的渴望支持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主动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轻易放弃。同时,教师将学生按照座位相近随机分成4~5个小组,以便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进行协作和讨论。
2.2.2演示实验模块
教师将已经制作好的实验模块进行解释和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2.2.3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已经获知怎样设定模型初始条件并观察运行结果。此后可以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自由探索。通过亲自尝试来获得对该模型展示出来的经济运行情况的感性认识。
2.2.4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和讨论
在学生能够熟练控制实验模块之后,教师应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第一,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的动态调整,国民收入最终在何处达到均衡?第二,在边际消费倾向β取不同值的时候,国民收入的大小和演变趋势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布置一个beta的不同取值(例如,设定beta=0.2、0.4、0.6、0.8),让学生通过修改模型参数值,获得新的模型运行结果,观察在新的参数条件下模型的运行结果与教师所演示的初始模型结果有何共性,有何差异,并根据观察的结果对教师布置的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终教师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讲解。
图7~图10分别展示了4组不同参数值所得到的运行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应该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总需求变动会引发的国民收入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最终将达到国民收入的均衡值,这一均衡值满足:
,而且,边际消费倾向beta越小,国民收入趋向均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而边际消费倾向beta越大,国民收入趋向均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第二,边际消费倾向beta的不同取值将对均衡国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beta值越大,乘数就越大,均衡国民收入就越大,beta值越小,乘数就越小,均衡国民收入就越小。
2.2.5进行强化练习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练习,供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第一,在税收外生的情况下,三部门和四部门国民收入动态模型的基本方程是怎样的?利用LSD5.9进行仿真实验,观察运行结果,并进行解释。第二,在税收内生的情况下,三部门和四部门中国民收入动态模型的方程是怎样的?利用LSD5.9进行仿真实验,观察运行结果与税收外生时的差异,并进行解释。学生通过修改模型结构和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经济运行结果,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比较这些结果的差异,并引导其进行解释,以此来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深化理解模型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适应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也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制度,政策效应
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资金不紧张。银行存差很大;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本文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浅谈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从宏观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或加速放松资本管制)的某种结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或两者之和为顺差),本币汇率将会升值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消除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外币卖出本币。流通中本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如果经济处于通货收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不必对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对冲。但是,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来说,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期,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膨胀的目标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息率和(或)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如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中央银行就必须对因干预外汇市场而释放出的货币增量进行对冲。但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都是有限的。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之前,为了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人民银行就一直在从事对冲操作。经过多年的对冲操作之后,人民银行已面临“无(国债)券可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推出了“央行票据”这一金融工具。但由于商业银行对央行票据的需求是有限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无法无限使用。当然,基础货币数量的变化、银行信贷的变化和广义货币数量的关系是复杂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存在大量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随时都可以相应增加信贷发放,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形势恶化。
金融市场制度的局限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实际上更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来进行的。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主要有银行借贷和资产负债表两种典型的渠道。信用机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传导作用,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存在于借贷行为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使信用具有可获得性。
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反应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
当前的中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不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单一企业。在那里,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手段,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理由,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禁止的。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着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上述给出的仅仅是制度基础的分析框架,它并不是宏观调控分析的全部内容。
如果到此为止,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宏观调控政策是内生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菲力普斯曲线是一条起自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就长期而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得财政扩张的量不过是对私人部门支出的量的替代,税收的变化也因不能影响持久收入而仅有非常微弱的乘数效应。
货币政策也同样只会在短期内当人们按错误的价格预期决策时对产量和就业量产生影响,而在长期一旦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量都将复归到各自的自然率水平。因而任何通过政府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试图保持较高的和稳定的产量和就业量水平的努力,最终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和经济的更不稳定。
与重视财政政策作用的凯恩斯主义者不同,货币主义者从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出发,坚持经济在遭遇需求冲击后仍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到自然率的产量和就业水平附近,强调即使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因为政策制定者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操纵经济导致的政府失灵可能比市场失灵更糟。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是为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对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减少经济周期波动、促进经济总量均衡从而为市场机制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的目标业已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