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管理的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 第三部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对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而关键也是最具有质感的口号是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来代替受同志结构羁绊的官僚政府,以企业家精神的政府腿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区分“掌舵”与“划桨”职能,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是起到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可以形成小规模、成本低的有限政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除政府外,还有应有非政府组织、非盈利驻足、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政府应该是多元管理主体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第二,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新公共管理提出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在管理中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并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政府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第三,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组织及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第四,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而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政府的工作效率。第五,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张导致了政府面临机构臃肿、职能膨胀等困境。新公共管理对此作了反思,认为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并调整和优化自身职能。即首先解决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的问题。
二、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对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都指导我们,在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国家、社会管理的主体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发展正好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立足自身国情,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我国公共管理活动。
第一,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有启示意义。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政府”。在这种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着无所不及的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无所不及的管理遇到许多新问题,政府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状况。规范政府职能,关键就是要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主席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可见,政府并非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而应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一方面,政府应避免“越位”、“错位”。对于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务完全放手,交由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做好“补位”。对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中没有人管的事务做好补位。努力使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第二,大力培育第三部门,打破公共物品供给垄断局面。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无法包揽所有公共事务,某些公共事务需要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组织承担。在市场体制中,除了"政府失灵"即通常所指的政府杂提供私人物品上的功能失灵,人们又提出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第二种政府失灵"。所谓第二种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经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在提供私人物品时,市场也有一些功能缺陷。例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识别商品品质,于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了仅靠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存在。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失灵,在公共事务方面,政府也有失灵之处。例如,民主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是一种"多数取向",他们往往体现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中那些诺是群体以及其它特殊群体的需要。
第三,引入管理新方法,提高公共部门行政效率。私营部门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确实能够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这已为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所证明。因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引入一些管理的新方法和好方法,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如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等精神,把这些管理的新方法和有效手段引入公共管理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热暖的工作业绩。除此,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因此,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整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同时,政府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参考文献:
[1]贺新宇.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 2000(8).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公共管理;第三部门;措施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含义
在20世纪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西方许多国家都因此改变了公共管理模式,而这场政府改革运动就被称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西方各国的政府行政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思想和职责上进行了改革,吸取了私营企业中的管理经验,将这些先进地管理经验融入到政府管理模式中,用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促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政府、社会、顾客三方,如何将这三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才是政府部门最为重视的。同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主要提倡以下几点观念。
1.1 要将政府职能明确区分,多元化管理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行后各国政府就注重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都明确清楚,不再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混乱状态,政府在其中主要做的是掌握全局,将政府各个部门都发挥出其各自的作用,将各部门之间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协调,以服务人民为主体。
1.2 政府将公民摆在客户的角度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明确提出了政府部门要改变对公民的思想观念,要将公民作为政府的顾客,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公民,根据公民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政策,要严格禁止的出现,要将公民摆在首位,急公民之所急,想公民之所想。
1.3 政府部门要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的混乱状态,没有明确的分工,这时政府部门就应该积极借鉴私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服务,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权威性。
1.4 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机制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提出了政府工作效率差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没有压力,这样就会得过且过,不能带动政府行政人员的积极性。所以政府部门就应该吸取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内容,将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管理模式中,通过竞争机制带动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这样就会在竞争中提升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刺激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5 政府职能的优化和调整
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管理手段过于单一,政府职能混乱,很多部门根本不能分清自己的职能,这样就给政府行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后,各国政府都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了反思,在反思后对政府职能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加强了政府职能的明确性,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部门能更快地处理。
2 我国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质
在我国通常将公共管理成为是行政管理,其实也就是指政府部门的一切管理职能,不会存在盈利性质,近些年我国也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进行了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将我国的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分工,同时还建立了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在这两个部门之外还成立了第三部门,三个部门的出现也就预示着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完善,由前两个部门执行政府权力,同时由第三个部门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管理,随着我国第三部门的逐渐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也在日益增加。
3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
由于近些年我国政府对于管理模式的逐渐重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加强我国政府职能的工作能力,将人民作为政府服务的对象。
3.1 对政府职能进行规范,建立服务型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政府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将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就给政府职能的权威性带来了威胁,很多管理方式都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政府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将政府、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重新规划,寻找最为适合我国改革发展的管理模式,要将权力分散给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接受第三部门的监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寻找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改正,将政府建设成服务型政府。
3.2 大力培养第三部门,打破经济市场的垄断局面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后各国政府都将目光投入到其中,很多国家都在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我国政府在此方面也不例外,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多元化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进行初步试验,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许多非盈利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进行监督,避免政府部门贪污受贿问题的出现。政府部门首先要将第三部门的职能进行详细规划,不能将第三部门只是作为一个形式,要培养专业的人才组建第三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也要进行改革,政府部门要吸取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要对一些重要物品进行政企合作,改变政府垄断的局面,根据人民的需求进行政策上的改革,在权利的行使上要保持民主的原则,将群众的需求作为政府服务的重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管理 市场营销理念 新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结合体(Perry and Kraemer,1983),注重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经过一系列发展,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论等,主张引入企业管理精神,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市场化、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官僚制,有的学者提出了“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引入选择、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组织行政效率。营销是研究如何让目标受众接受自己的学问。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与肯定。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理念的梳理,找到可以改善或创新公共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将这一思路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 市场营销理论概要
市场营销,是人们在市场中进行产品交换的活动。主要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怎样将其成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如何保持客户继续购买热情等问题,涉及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而公共管理是行政领域的话题,通过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的方法,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两者都寻求持续的从一方送达另一方某些东西,并渴望获得接受方的认可与忠诚,那么能否运用市场营销中的哲学来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指导呢?具体有哪些方面,且如何运用呢?
市场营销过程是一个复杂但是有逻辑的整体。它从市场需求及预测开始,发现机遇;通过顾客与行业竞争分析,明确企业自身所处的微观环境;利用市场细分,评估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找到进入市场的突破口;根据细分市场进行价值定位与品牌决策;产品组合策略设计;根据价值定位与目标市场的特征,进行产品定价;选择销售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直到售后关系的维护,又是一个新的营销活动的开始。
2 营销理论用于公共管理中的创新
2.1 顾客分析——民众分析
市场营销中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主要研究哪些人构成市场,他们购买什么,为什么购买,谁参与购买,何时、何地、如何购买,什么因素刺激消费者作出了什么反应,互联网下消费者行为特点等。以此可以有针对的开展营销活动,达到销售的目的。
企业对顾客进行分析是为了更好地促成交易的达成。但我认为很有必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像研究消费者心理学与行为学一样,研究民众心理与行为。研究在不同刺激或特定场合下,民众如何决策、采取什么行动、受什么影响。比如,聚众哄抢、人肉搜索、冷漠围观等,以及公共部门应该如何有针对的采取教育宣传、政策引导等。这样,将更有利于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学对人的假设是政治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认为人都是自利的,从自我利益最大化出发。其实民众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经济人,而是两者的结合,应该是社会人。
2.2 价值定位与品牌化决策
价值定位、品牌决策是对企业所提供的标的和企业形象进行策划,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使其在顾客头脑中建立起独特而有价值的理解与认识。政府作为特殊的组织,需要在国际、国内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国内秩序的稳定、国际舆论的认同。1996年,西蒙•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率先提出了国家品牌的概念。我国国家形象的宣传与推广也渐渐提上日程。奥运会以来逐步放宽了外国记者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2010年年底,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被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2011年1月,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海外专家评论,制作播出“代表中国心、展现中国梦”的系列宣传片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制作手法与创意上,中国形象广告尚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画面虽然唯美,但构思陈旧老套;从不同领域选出50位杰出华人,力求面面俱到,却使整体形象笼统模糊。如果借助营销创意,使广告形式轻松有趣,将更容易深入人心。这也给国家品牌形象的树立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国家形象识别体系。
[摘要]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现实体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和教育质量的状况如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范式,许多理论成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学生管理 启示
把公共管理理论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就是要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观念。所谓顾客,是指公共部门运作时所需回应的对象。公共部门在市场运作下必须随时保持竞争姿态,对顾客需求的回应成为必要的工作。教育的顾客即学生。但是,教育市场毕竟不是一般的市场,这里的顾客也不是一般的顾客。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观念,才能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由于有完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坚强支撑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产生的强大力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成为近年来西方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的有益尝试,既符合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需要,也满足了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应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师的责任减少了,负担变轻了。相反,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大了。从对社会负责、对学校声誉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从学校管理者到每一位教师都不应该产生“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学校、教师无关,甚至放松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只注重教材、教法向注重学习者的需要转变。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适用性
公共管理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实际体现就是“以生为本”,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目标,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人的作用的重视。其丰富内涵在于:以人为本是一种执政理念。为谁掌权、为谁执政、怎样执政,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是一种衡量标准。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实践中,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把符合客观规律同反映人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结合起来,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2)“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涵义
首先,培养人才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次,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体。要把教师的主体精神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教师办学。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关心人、尊重人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来营造学校师生身心愉悦的、亲和的良好氛围。
(3)“以人为本”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涵义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关心学生为关键,服务学生为方式,发展学生为目的,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重点和关键。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构筑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放下架子、抛弃权威,将自己与学生置于“人与人”的生活关系上来,建立师生平等的人际情感关系。关心学生,即关心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实施个性化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主动去研究、去理解学生,及时地在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等方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服务学生,即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变管教为服务,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学生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项目,并以服务的方式做好对学生的成才服务、就业服务、生活服务等。发展学生,即学生工作要以学生实实在在的发展为终极目的,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最终归宿。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都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在一些决策机构可以邀请学生会的代表参加,保证学生在学生管理的决策中发挥作用,这是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即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利益得到重视。转贴于
第二,以学生工作者为本,发挥学生工作者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首先,明确学生工作者地位,激发工作热情,学生工作者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最了解学生实际,同时要积极做好学生工作者的后勤保障工作,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
第三,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必须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突出的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因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就应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均匀,总体看身心发展不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不稳定。因此,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要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凸显人性化管理
管理中要注重人际的和谐。首先,管理措施要科学、合理、突出服务性。学校要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一切都要为学生着想,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和谐校园建设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有效监督,使学生管理工作尽快驶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其次,管理内容要更加人性化、宽泛化,突出个性发展。对高职学生来说,发挥个性,就是在学习上发扬自觉性、积极主动性,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和方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选择,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既不能硬管,也不能管死,更不能不管和放任自流。既要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又要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走尊重学生权利、科学管理之路,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最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首先要做好服务者。只有这样,才会在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管理和服务中因材施教,春风化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到主人翁的地位,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推动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黄畅.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5).
基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垄断;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重视政府绩效的考核;把公众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发端于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而应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虽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把政府与公共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和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国外税务管理部门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行就可见一般。
美国国内收入局在1998年实施了重组与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来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在私营部门中广泛应用的组织,即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在这里,税务机构的顾客是纳税人。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收入局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主要单位数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对顾客的培训和服务。在绩效评估方面,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评价体系,对收入局内部各级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评估。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 管理启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类学校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因此这类校园开始扩招,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及个性特点,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高校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应学习新公共管理理论,才能对管理事业实现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1.新公共管理理念在提出初期,人们普遍意识到其概念是强调管理中员工的责任及业绩,这些都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问题,公共管理概念革新改变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从曾经的发号施令者变成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人,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
2.新公共管理理论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概念,因此在我国高校发展初期,校领导意识到要改革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映出现代管理团队需要的方法,要求管理者具有先进思想、技术和管理方式,需要管理者与时俱进,坚持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对团队拥有合理的管理方式[1]。
1.现今社会很多高校对学生管理方式都采用父母式管理方法,对学生的社交、生活、学习、课外活动过多干涉,并且对没有按照要求做的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惩罚,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
2.校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主要是在老师和校领导管理疏忽的时候,由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一定弊端,很多学生干部由于自身心理状态不端正,导致对其他学生出现以权压人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干部自身做得不够好,其他学生并不服从管理,这些都是学校对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疏忽造成的影响。
3.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方式一直都是以学生平安,成绩优秀,在校期间不出任何事情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压榨,学生一旦做出影响校园风气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严厉惩罚,而学生干部一旦出现错误,会比普通学生接受更严格的惩罚。这些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出现唯唯诺诺的情况[2]。
4.近年来我国高校还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老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干部工作脱轨,对于高校而言,校园就是培养人才,教给学生知识的地方,大部分校园都以教学为中心,对校园中学生干部的管理出现很多漏洞,学生参加干部选举,就是为了锻炼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但由于老师和校方不重视,导致学生干部积极性消失,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学生干部管理产生的影响
1.校方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且把学生干部当成独立个体培养,学生并不是依附于学校的成年人,而是和学校平等的,因此校园要无条件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并且给予优质服务,同时学生干部要了解学生多方面需求,代表学生和校方沟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应有服务,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
2.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充分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在校方支持下展开自主学习,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付出应有努力及承担后果,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
3.尽量避免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脱轨的情况,保证学生在学习状态下依旧能够充分培养出自己的管理和执行能力,学生干部选拔不应该形同虚设,校方要充分利用这一团体,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做好沟通工作,摒弃对犯错学生严格惩罚的情况,遵守新公共管理理论中“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3]。
4.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应该采用法制化手段,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条令的保护下保证学生自身权益,并且在这些条件下保证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鼓励学生有效利用法律保护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在自身犯错时,第一时间想到法律的约束,引导学生在未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5.很多学校对学生工作者的身份没有明确定位,这一点将在根本上影响学生工作者团队的合理发展,严重打击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对于这一点校方要有明确合理的表示,并且对学生工作者团队给予充分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意识到自身价值,并且使学生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到未来工作道路的发展方向。这才是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管理方式需要参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大学生干部管理问题,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大学生已经是独立个体,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旦高校对所有学生实行统一管理,就会出现学生无法发展个人特点的后果,所以校方要打破传统管理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长处,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最终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孔令文.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22-23.
关键词:管理主义;威尔逊;泰勒
1基本概念
管理主义又叫做“新公共管理”或“新治理”,是人们努力追求善治的一种趋势。在政府管理方面,它是政府变革的一种治理方法,是政府在面对公共问题时所使用的新理念、新技术;在理论方面,它批判以传统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模式,是对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塑,即“以调整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政府自身的管理手段、过程和模式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新时期政府管理社会和自身失误问题为宗旨,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的管理理论和心智努力。”管理主义的基本内涵有:重视市场机制,强调选择和竞争,主张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强调结果和产出,注重成本;反对官僚制,建立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和扁平化的权力运行模式,强调公务员的政治责任;仿效企业管理的方法,学习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哲学;以“顾客导向”为服务宗旨;主张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非划桨”;强调战略管理、系统思维和对组织外部环境的控制;重视“企业家精神”。这些内涵集中体现了两点: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和摒弃官僚制的发展。
2管理主义的理论演变的三个阶段
2.1萌芽期:管理主义理论的渊源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从企业管理的科学管理经验中得到启发,认为单权力中心的等级体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强行政责任。因此,他认为行政管理应该学习企业管理的原则。管理主义提倡行政理性,主张经济、效率和效能。因此,威尔逊在提出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时说:“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承担的任务是什么,其次要搞清楚政府要怎么做才能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基础上完成这些任务。”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立法过程及政策的制定;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政策的实施过程。政治与行政是相对分离的,不是绝对的分离,要想加强民主、提高行政效率就要使政治与行政相互协调。威尔逊和古德诺起初的研究去向是关注行政组织的管理效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公共行政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组织结构、科学管理和组织效率等问题上。在20世纪初,韦伯提出的官僚制一度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官僚制通过层级节制的等级体系进行控制,实行专业化的标准,具有很高的组织严密性。由于专业技术和详细规定,展现出了精确、迅速、协调、节约、高效等优势。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保障了体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管理严格按照规章执行。韦伯把行政管理与效率问题紧密结合,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追求效率,充分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2.2发展期:传统管理主义理论的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提出的,但它对于行政管理而言同样受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它有助于使“效率”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而被人们普遍接受。法约尔认为管理实际上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20世纪30年代后,许多学者的倾向逐渐转变为效率是公共行政的首要目标和指导原则。管理主义就是强调经济、效率、效能。怀特认为:“公共行政的目的就是在官员和雇员的处置下,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率的利用。”古利克在法约尔的五管理要素上发展为七要素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他认为效率无论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是非常重要的。厄威克把法约尔和泰勒的主张加以总结归纳总结出了对一切现在组织都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目标原则、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原则、单头领导原则、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原则、授权原则、权责相符原则、明确性原则和控制幅度原则。传统管理主义的确对政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它过分强调效率至上的原则使得民主政府的运行受阻。而且官僚化的公共行政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各国纷纷提出“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
2.3成熟期: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新公共管理理论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它的基本理念有:转变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绩效评估;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新公共管理认为,公共管理人员是高度专业化的和通晓如何管理的个人,因此,它认为公共官僚制的不良绩效不是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职责的结果,而是“坏制度”的结果,是繁重的、不必要的管理方式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采取的方法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所提倡的“顾客导向”“员工授权”“结果导向”“企业家精神”等,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取得了成功,因此,我国也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模式,使我国的行政改革更加科学化,更加专业化。
作者:康祝婷 柳飞 何帆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毕宇飞.管理主义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0,9.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关系
当前,在公共管理体系中,伦理缺失问题相对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若想达到理想的公共管理效果,应重视伦理关系的设定,打造更为科学的发展理念与信任度,以打造更为完善的公共体系。为了更好的处理好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应及时了解伦理缺失的成因,可见,处理好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伦理关系,以保证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公共利益,维持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公共管理中伦理缺失问题的表现
在公共管理体系中,伦理问题至关重要,其关系着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严格规范伦理道德,才能时刻要求相关人员的行为[1],以保证一系列公共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在一系列的公共管理体系中,由于公共管理中存在伦理缺失问题,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内涵与全球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导致整个公共管理中经济效益受到威胁。
其一,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使得公共伦理观念发生转变,思想与意识陷入困境[2]。现如今,主流文化的产生,使得公私间的关系发生转变,矛盾日益突出,辩证认知不足,常常出现公与私相互对立的情况,抑私扬公,对于公共道德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与偏差,以私人问题而引发的亲情伦理关系,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存在方式,尽管合乎情理,但是从法律层面却不科学,最终致使公共伦理的理性逐渐缺失,制约着公共管理的实效性。在公共管理体系中,伦理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伦理缺失问题出现的内因有的在于过度追究个人利益,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公共权力,使得相关人员出现双重人格;而外因在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再加之社会监督力度不足、社会制约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使得伦理道德问题异常突出。
其二,在研究公共管理伦理涵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角度来看,应严格规范伦理关系,分别从表现特征、作用路线等层面着手,其与法律、权力等有所不同,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的作用路线主要是由个体化向群体化转变,使得伦理表现更为显性化,此类伦理关系注重公平、公正与自由。由于伦理与非伦理行为的标准性差异,使得非伦理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此类公共管理伦理关系与社会体制、社会风尚、道德品质与历史文化等因素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无法对非伦理行为的实际性质进行明确规范的界定。现如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认知、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转变,道德意识在不断增加,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使得人们在履行道德行为时更有动力。然而,在社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公共管理伦理制度与主体性的影响,导致一系列伦理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行[3]。
其三,在全球公共管理伦理问题方面。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不仅仅表现在国内,在国外也有所存在。公共管理伦理问题属于全球性的政治性问题,其中涉及到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伦理方面应有新标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应借助一系列的道德标准来打击领域犯罪问题。在每个国家都会发生贿赂与腐败问题,一些公共管理人员会受到利益的诱惑,导致一系列伦理缺失问题的出现。打击行贿、腐败是国际性的事务,由此可见,伦理道德问题备受关注,若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应在自决权、诚实、稳定、自由与信任等价值观上形成共识。
二、导致公共管理中伦理缺失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与社会利益存在认知错误
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由于思想认知不足,导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导致公共管理人员或组织机构在利益分配上不够合理,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当的态度。从辩证唯物主义层面,内因是决定事物本质与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在公共管理伦理道德层面,人们思想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公共利益逐渐产生淡化心理,甚至会产生侵占的动机,产生侵占动机主要是以公共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平偏低为条件的,可见,公共管理伦理关系处理的重要性。一般来讲,评判伦理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为价值观念与是非观念。
(二)多种因素的刺激与影响力大
在公共管理环境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伦理缺失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在此条件下,部分来自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在组织内部环境中,人为、财产、物质、政策与信息等资源的变化与调配,会使得身份与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伦理道德缺失。在外部环境中,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从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层面着手,进而制约着公共管理组织问题不断突出[4],与此同时,管理者的心智与思想在潜移默化中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公共管理中伦理问题处理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伦理规范标准
为了避免出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问题,应及时了解与把控公共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还要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标准,通过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来规范一系列的公共管理行为,科学规范公共管理人员的行为,了解公共管理活动的行为,掌握一定的伦理标准,分别就公共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间的伦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区分。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应重视对公共管理组织伦理的科学性研究,进而能实现对伦理精神元素的不断充实。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公共管理组织与管理人员受到利益诱惑而产生伦理道德缺失,自身与社会利益问题相对突出,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正当行为,致使社会经济损失惨重。为应对此项问题,应加强公共组织文化建设,强化对公共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以减少道德缺失行为。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伦理道德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对相关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进行考核与约束。
(二)加强对公共环境伦理问题的监控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公共管理行为至关重要,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管理工作的要求很高。若想提高公共管理伦理道德水平,应强化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质量监控,能避免由于功利性因素而引发的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公共伦理环境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应对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组织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公共管理中伦理环境监控的质量与效果开展一系列的客观性评价。为此,还需建立行业协会,将其作为重要的平台,对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对未能履行职责、个人道德素质缺失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惩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从公共管理现状来看,伦理缺失问题相对突出,制约着公共管理的效果与水平,一旦出现伦理缺失问题,会对公共利益形成威胁,遵循伦理规范,进而获取理想的利益。为了处理好伦理关系,应强化公共管理的实际作用与各项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公共环境质量监控,加快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强化各项指标的合理规范,进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可大大规范人们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阮航,刘婧.从比较的视角看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13(04):109-116.
[2]李培挺.也论中国管理学的伦理向度:边界、根由与使命[J].管理学报,2013(09):1283-1290.
[3]苗月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4):60-63.
[4]左冬梅.公共管理中伦理缺失的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54+156.
[5]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伦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02):15-16.
[6]刘慧娟.公共管理伦理视角下村干部素质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1(06):25-26.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市场机制;服务质量
一、新公共管理概念
(一)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重视的不是管理中严格的程序、过程、规章制度等的投入,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与效绩,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政府管理中资源配置应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相联系;在酬金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传统的任务来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多少来拨款的预算制度,最终体现对管理效益的关注。
(二)对控制的重视程度
在这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计划预算是根据机构特定项目来进行资金分配,而且员工也变成了计划预算的一部分。同时,战略管理受到政府重视。这就意味着要明确组织使命,并对其能否实现目标有所预期,还要了解组织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组织在该环境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对顾客的重视
对政府机关而言,顾客是指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行为影响的人,他们对公共管理的满意与否,决定政府的品质与命运。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顾客的应答性,由此,一个政府官员相应地应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政府要以服务对象为顾客,把顾客当作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之需要或市场的需要来导向。不是由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提供者,给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来评价政府工作效果,从而促进政府改善工作,提高其服务质量。
(四)专业化管理
公共管理人员不应是听命于他人的行政官员,而应成为管理者。在政府之中,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应越来越多地担任部门领导。因为在新公共管理者眼里,管理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而非其他专家可“一学就会”的事情。重要的并不是政府人员对某种技能的掌握,而是一种管理、创新、总揽全局的能力,实现管理的专业化目标。如,美国高级行政职务(SES)制度的目的就是发展一批可随时在不同职位和部门之间进行流动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我国土地管理现状
(一)土地价值取向和效益化原则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的价值导向往往不是出于土地的资源最优化效益的考虑,而是由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奔形成的,且不论其隐含的种种可能诱发的矛盾,这种博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和严重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对土地效益最大化的理解不同,造成两者的行为存在冲突性。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是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了本辖区内的土地。这势必引起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产生委托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如在分块的土地管理体制下。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期望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作为^的地方政府,主要目的可能是追求本届政府任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和城市形象的迅速改变。两者目标的差异性导致地方政府可能损害中央政府的利益。委托链条越长,土地的产权关系越模糊,^的这种动机就越强烈,导致中央为激励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土地的管理而安排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效果非常有限。
如果效益至上原则在我国现行的整个土地行政管理制度安排的框架下,能形成对土地资源效益价值的统一认同,就是对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的最大效益化。这种对土地资源效益价值的认同,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当前各地方政府只重视土地出让的经济效益的层面上,还应该将中央政府对土地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考虑体现出来。这种效益价值观的建立和施行,才是土地行政管理最终的目标。
(二)市场元素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我国许多土地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在传统的土地行政理念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政府本位的观念。政府享有对土地的一切权力,并且这种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而土地的配置本身会在发展中遵循市场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必然会产生大量制度失灵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把市场竞争引入政府管理中,这一点正与土地行政的需要相契合。比如,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征地过程中,一方面,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对土地的用途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更没有市场交易的平等主体权,使其在土地的使用中往往处于被侵害的地位,而这也正是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土地市场化不充分的状况下,农地非农化是通过“征地”完成的,一个“征”字,充分表现了计划经济的特色,意味着“指令”,意味着“国家权力”。所以“市场价不如市长价”,开发商可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是“权”“钱”得以勾结的基础,因此产生腐败、分配不公等众多土地利益纠纷问题。这种政府单方主导的土地管理模式,使政府拥有轻易的征地权,征地获得的好处大于违规可能承担的风险。
土地缺乏市场因素的介入,已成为现今土地行政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性拐点,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向良性循环发展。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应该明确。政府的角色是市场的监管者,而不是市场直接的参与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退出对土地的直接经营,而将此责任交由具有企业性质的机构负责。
(三)土地行政评价
我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主要以地方完成的总产值和GDP等为指标,这一指标要依靠企业税收才能实现,因此,以损害土地所有者收益为成本,换取城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的选择。在新公共管理的启发下,政府应改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评制度,以“顾客”满意为标准。政府官员的考评指标不能单纯靠这些硬性指标,还应当纳入一些软性的标准。可以加入对土地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土地管理不力的官员给予一定的惩处,而对土地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严厉处罚,将土地管理绩效纳入其中;对土地的征购是否满足民意等。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考评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改革,如减少生产领域的税收,代之以消费税和财产税等,这一方面能够降低政府低地价吸引企业定位的激励,维护土地价格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政府官员考评制度的改革,能够减少以牺牲土地换取地方经济增长的诱因。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它在西方国家的盛行,是西方英、美等国家实行的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对全世界各国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巨大。该公共管理模式以经济学为研究背景,以经济学知识为理论基础,在阐述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及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西方所谓的文官在社会中的作用,同时对于官员的选拔,聘用、提升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说明。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球占压倒性多数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转型期公共管理的实践,研究转型期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公共管理理论更好的为公共管理实践服务。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实践内容
1.顾客是上帝,顾客是首要的思想。2.政府参与制度改革当中,变被动为主动。3.在管理过程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实行新的管理方式。4.管理以效率为重点,不浪费管理资源。5.改造公务员制度。6.打造有活力和高效率的政府及相关部门。
(二)新公共管理的缺陷
1.对新公共管理经济学的批判。有观点认为经济学作为经济体系和私营部门的理论基础,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应用到公共部门则是一种低劣的构想。波利特就指出,公共服务比任何一般的消费者模式所允许的内容更特殊,这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消费者交易模式显然比其它在市场上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为复杂;其次,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决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还是公民,而这对交易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休斯也指出,消费者的公民地位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有些公民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又埋怨税收太高,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悖论。不恰当的“顾客”隐喻,将政府服务的对象比作顾客,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健全、角色错乱。
2.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公共选择理本文由收集整理论把经济学方法运用到政治学中,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采用理性“经济人”假设来解释整个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范畴的问题,认为市场中的政府官员在公共领域也同样是“经济人”,行动的目标也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政府官员们会不惜牺牲公共利益。这种推论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应该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应该相应地减少,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这种人性假设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官德”、“官道”。新公共管理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借鉴是其遭到批判的又一原因。有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盲目照搬私营管理的理论,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3.对重塑政府运动的批判。针对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美国学者格林和哈伯尔批评说,企业家政府模式引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企业家概念的定义并试图将这一定义简单地推广为任何人、任何公务员或公共组织可以仿效的行为准则,这是对美国政府及其治理模式的极大偏离,这些偏离将会引起涉及诸如三权分立体制中的制度关系、法治、制度稳定与整合、分配效应以及富有活力的政治社群的维持等传统的基本政治问题。
4.对市场化改革的批判。公共部门市场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民营化,即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部门;二是签约外包,即将公共事务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转包出去。
5.对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的批判。其一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其二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它不仅仅追求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公共行政保障着民主社会中基本价值如自由、民主、人权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
6.公共管理将公民看成顾客,主张为顾客提供及时回应性的服务,然而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
二、新公共服务基本内容
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四个基础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保护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建构在这四个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原则有:(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非掌舵。(2)追求公共利益。(3)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4)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5)责任不单一,不应仅仅关注市场,还要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标准和公民利益。
新公共服务的含义包括:其一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其二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三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其四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是相对立的,在个人公共利益是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小范围内的利益。因此,官员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需要对利益的性质进行划分和定义,必须做到是公共利益才能去实施或计划某项事宜。(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是这种观念认为他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需要多多注意其之间的联系(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不但需要关注社区,而且应该及时有效的鼓励社区居民,倡导社区居民间的责任和邻里间的帮助,倡导行政官员在对待工作和对待居民的时候实行同一的态度,不能过于势力。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basis, according to China's current national,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ve mode.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system; Public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以及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必然产物。新公共管理倡导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对传统的公共行政体制和方式进行了深刻地扬弃。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模式,值得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思想
(一)倡导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张顾客导向原则,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倡导公民即顾客,以顾客满意为宗旨。认为政府的责任是按照公众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服务,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新公共管理主张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主张通过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行政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去,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只有竞争才能迫使政府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促使其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广泛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创新运作方式,更有效率的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讲究“结果导向”,实施绩效目标控制
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与之签定绩效合同,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顾客导向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是准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由于员工的年龄、思想觉悟、文化程度等均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把准员工的思想脉搏,对员工的思想变化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每个员工思想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二是积极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员工的很大一部分思想问题是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引起的,因而在做好有关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要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决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增强组织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三是善于采取措施激励人心。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得到关怀、重视、尊敬和信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政治敏锐性,善于发现员工的先进思想,运用激励手段,及时总结,大力宣扬,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事例去教育引导员工,另一方面要有伯乐之眼光,善于发现政治立场坚定,党性修养、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高,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员工,纳入政工干部储备程序,积极培养和选拔人才,形成政工干部成长长效机制。
(二)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充分发挥竞争优势
时代日新月异,社会高度开放,思想多元易变,被教育者的思维、眼界、知识储备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个别领导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新思路、新观点,不会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教育媒体。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僵化,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找不到能引起干部职工共鸣互动的话题,脱离职工思想变化、业务工作,与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不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从政府分离出来,这些分离出来的公共管理职能需要相对成熟的第三部门来承担。因此,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考核和考评,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和竞争机制,加强政工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计划。另一方面要实现业务外包,加强与高校、专门培训机构等联袂,通过理论宣讲、辅导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综合素质。而政工组织就要从具体的说教工作中脱离出来,做好配套服务,定好标准、定好性质、做好考核,将传统僵化刻板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做到有声有色,做到有血有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经济人”假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整合下的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化的危机,人民普遍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已无法指导现实的政府管理,为了应付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的管理运作纷纷转向市场导向、积极应变的弹性管理的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这种模式对公共部门绩效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即内部缺陷),其是否存在严重的内部缺陷?或者说,其内部缺陷是否无法克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在讨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及伦理合理性之前,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充分认识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它的认识又离不开其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理论,即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并以此为基点,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对不同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以期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就是强调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克服公共部门的弊端,对政府机构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以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就是在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而信息又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激励相容。而该理论的关键是“成本”问题,成本指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额。委托-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关键在于委托人必须能够设计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能限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又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就是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而交易费用分析运用不确定性、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不同的组织或市场交易,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和市场中的契约关系。而“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培植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架起了沟通交易费用理论去产权理论的桥梁,并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公共部门私有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批评者眼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内部“缺陷”
新公共管理模式从产生到发展至今,一直倍受争议,有些学者把他奉为解决政府缺陷的“灵丹妙药”,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一模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并不是解决政府问题的有效方式,对此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经济人”假设对人性认识存在片面性
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即理性行动者是由自利所激励;理性行动者是机会主义的、欺诈的、自我服务的、怠惰的和善于利用其他人的;并且基于这种假设理性行动者不能被信任。
他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会产生几个盲点: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就是当人们接受了“人性自私”理论假设时,就会逐渐接受“利己不损人”的生活态度,从而可能引发公共利益和公共伦理的危机。在这样的人性假设下,公务伦理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而事实上,良好的公务伦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会误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行政的追求和要求是多元的,它本质上是以民主为基石,强调追求人民、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社会公平、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而新公共管理主义却强调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他们担心这样会使公共行政无力反省公共行政及公共服务的根本价值和目的,而将其变成了一种执行和管理的工具,即在工具理性下的种种行动,将使行政工作越来越远离社会价值的体现,只是斤斤计较地减少行政成本,从而沦为公务产生过程中的工具,以致完全丧失作为行政体系行动本身的“道德系络”(moral content)。
(三)新公共管理主义所信奉的市场机制也存在缺陷
新公共管理主义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对于政府,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予以制衡,因而自利的官员专注于追求个人利益,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因此,公共财货与服务应交给更有效率的市场来提供,减少政府职能。但是很多学者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忽略了市场的缺陷,对政府的存在价值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关于市场的基本教义也忽略了公共部门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诱因结构的差异。公共部门实现市场化的两种主要途径――民营化和签外包,并不一定会产生期待中的高效用。
(四)公民的“顾客”含义不恰当
新公共管理主义认为顾客导向的理念由顾客选择提供服务者,排除了政治因素的不当干预;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出较能符合大众的需求,并且可以达到公平。
很多学者认为将公民转换成市场中的“顾客”角色不合适,理由如下:公民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比较复杂,它同时扮演着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和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等角色,公民的“顾客”含义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在开放社会中人民要求政府服务的范围相当广泛,政府在有限资源下,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就很难满足每一位顾客的要求;政府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管制者,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必须抑制公民的某些需求,才足以满足公共利益的存在。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内部缺陷的分析
(一)“经济人”假设对人性的认识有其客观性
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一经提出就深受来自各方的批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又是建构在其之上,因而也倍受争议。所谓“经济人”假设,学界一个较普遍的定义是指人都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前最主要的争议就集中在“人是否是完全自私的人”这一点上,很多学者认为人并非每时每刻都自私,因此他们对“经济人”这一假设大加批判。
其实批判者对“经济人”假设的认识存在两点不足。首先,他们将“经济人”假设中的“自私”与社会伦理道德中的“自私”混为一谈。事实上,前者是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是中性的;而后者则带有明显的贬义和价值倾向。其次,他们认为“利他”行为与“经济人”假设中的“利己”或“自私”完全对立,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可以从利他行为中收获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利益,从行为本质来看,“利他”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利己”或“自私”,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以“利他”为目的的“利己”,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利己”或“自私”则是以损人为前提的。
(二)管理主义价值取向与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并不相悖
很多学者认为管理主义注重的是对效率、效能和工具理性的追求,而公共行政则强调人民、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等多元价值,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差异,如果将管理主义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中来,那么就会误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行政也趋向一种对工具理性的追求。
其实二者间并不存在所谓冲突,第一,公共行政被赋予了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如果它背离了这一价值取向,那么就不能称为公共行政了,如果说管理主义价值取向取代了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那么失去了核心价值,公共行政本身也就被取代了,所以不可能存在管理主义价值取向误导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第二,很多学者认为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工具理性,那么它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核心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在私人部门里,就会带有明显的“趋利”性――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放在公共行政部门,它就会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并不能主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正好相反,后者能够主导前者。
(三)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教义与实际情况相符
政府和市场均存在着失灵现象,所以很多学者都强调要市场与政府相互补充,但是对于市场和政府各自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应该拥有的权限却看法不一,事实上哪一方应该拥有更大的权限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实际情况而变化的,在政府失灵情况相对严重的时候,就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果市场手段在调配社会资源感到吃力的时候,就应该适当补充政府在调配资源方面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教义就是为了重新分配市场与政府的领地,使市场和政府相互补充的作用趋于合理化,在全球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弥补市场缺陷的措施也日渐完善,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减小,所以现在政府的权限在不断的缩减,原本属于市场的领域就应该归还于市场,政府的作用就应该是为市场服务,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补充。
(四)公民的“顾客”比喻重在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
很多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者将公民比喻为“顾客”没有准确的解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错乱了公民的角色,其在理论上确实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一比喻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在西方国家“顾客就是上帝”,从中可以肯定的是“顾客”这一角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企业、商家的服务对象,新公共管理主义者将公民比喻为“顾客”并非不承认公民的主人地位,而是更注重于强调政府对公民的服务职能,强化政府官员对公民的服务的意识,在当今现实社会中,能够实现公民的“顾客”地位以及在政府官员中树立这种“服务顾客”的意识,就已经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政府的作用。
综上所述,其实很多学者所说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部缺陷”一些是并不存在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不当的认识,还有一些“缺陷”也是可以克服的,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理论的作用在于其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在于更好的指导公共领域的实践,虽然有其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其废弃,我们要不断的对它修葺和完善,让其对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具有更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马丁・米诺格,大卫・休莫著;闻道译.超越新公共管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2、梁建东.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批判[J].天府新论,2003(3).
3、张志斌.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J].武汉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