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字化技术手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数字化手段;室内设计;虚拟美学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具有新技术、新手段的互联网科技产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已成为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数字化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室内设计模式,还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开阔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数字化手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室内设计的数字化表现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将传统的室内设计方案中所包含的内容,比如文本、图像、视频等。以虚拟现实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力求准确表达设计方案的空间感、色彩感、视觉感和材质感。除了视觉方面的感知,还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因此,数字化作品的表现技术涵盖范围很广,可以是文字处理、图形绘制等数字处理技术,也可以是色彩搭配、视频制作等数字表现技术。可以说,它是一种集软件操作、美学意识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化艺术性表现手段。
二、数字化手段在室内设计中的展望
数字化手段目前已经是一门技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技术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其明显的优势和魅力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它带来的不仅是艺术视觉效果的革命,更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互动体验。首先,它是真实的感受。传统的设计方案是以平面图和局部空间的效果图展示为主。这对于没有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很难产生直观的感受。但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客户带上数字头盔眼镜。仿佛就站在自己家中,能任意走动转身感受到每一个设计细节。其次,它是一个自然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不仅是以传统多媒体方式展示,更是在人类的自然行为下,将人的真实生活环境和构建的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交互,这种互动拉近了客户与作品的距离,是一种零距离的交互。
数字化手段与室内设计相结合,使得设计对象的呈现更加动态化和多样化。同时,也为室内设计中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结合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有选择性地了解作品,观看作品,甚至亲自设计和操作作品。@赋予了它具有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真实感。人类与虚拟现实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更加和谐。
总之,数字化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室内设计行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家装行业的热点,这种数字化技术使得人与物之间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互动。
三、数字化手段在室内设计中的虚拟美学的体现
数字化手段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新媒体表现的艺术形式。数字化手段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展示方式的缺点。动态性可以让客户全方面的了解空间。交互性让客户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能更直观真实的了解作品。在室内设计中,极大地帮助了设计师,能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作品,从而给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法。数字化手段完成的作品是技术上的组成,从视觉表现形式来看,却是艺术的。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场景整体构图、模型之间的尺度关系、色彩和照明的协调、材质的真实感等,这些都涉及到视觉艺术的美学原理。
数字化手段所表现出的虚拟美学一方面存在于数字影像。这种影像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主要是通过虚拟现实环境的影像,从而超越现实构建出的新的虚拟物质环境。另一方面,虚拟技术可以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功能为一体,呈现出让人更为沉浸的逼真效果。客户可穿戴3D眼睛或者数字头盔显示器,感受声音、光影层次、色彩对比等。这比传统展示方式更加注重感官的真实性。更能加强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传递,也增加其艺术性。
可见,沉浸式、互动式与概念式的数字化手段在室内设计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这种互动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功能,使客户能够身临其境。
四、结论
当下,互联网科技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数字化手段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将对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数字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探讨并在实践中运用新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室内设计活性元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 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电路原理复杂等特点。尽管教师投入较多,学生还是感觉难学、难懂,一头雾水,称模拟电路为“魔电”。实践证明,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 多元的教学方法
2.1 问题情景教学法
问题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问题,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一个个生动的问题情景,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去分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例如,在介绍自激震荡之前先提出“在一个扩音系统中,为什么当话筒对准扬声器时会发出啸叫声?”,引发学生去思考这种现象实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积极思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渐进教学法
渐进教学法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基础和阶梯,灵活利用知识点之间的横向、纵向关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引入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说明它不失真且效率高之前,先介绍单管功率电路的特点教学手段,它效率高但严重失真,需要改进;然后介绍两个互补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它的两个三极管可轮流工作,效率高并可减少失真,但还存在交越失真;之后引导学生寻通过在两管的两个B极端之间串上两个二极管这种方案可消除交越失真,这样改进的电路不仅效率高而且不失真。通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特性。
3 多元的教学手段
3.1 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在传统板书的基础上,辅助集文、图、声、动画于一体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例如在介绍集成电路时,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插入元器件到集成电路的演变发展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在介绍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的微观机理时,用flash动画直观生动地演示内部的粒子的运动,将无形转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这一知识点。
3.2 实物演示
反馈是模拟电路课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只是空洞地讲授,学生很难接受。实践证明,我们借助演示实验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引导学生用示波器观察一个没接入反馈的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出,发现输出波形明显失真;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加入反馈后,即在输出与输入端之间搭起一个桥梁,发现输出信号波形不再失真,一方面说明什么是反馈,另一方面说明反馈对电路的影响,把抽象的概念及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3.3 仿真演示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Multisim 10仿真技术,可弥补传统实验不宜实施的缺陷。例如,在介绍正弦波震荡电路的震荡过程时,用真实的电路和仪器,我们只能看到稳幅的过程,而对于先起振(︱AF︱>1),而后稳幅的过程却看不到;然而利用Multisim 10仿真实验平台,搭建起正弦波震荡电路,利用虚拟示波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起振和稳幅过程,见图1.
图1 正弦波的震荡过程
又如,对于分压偏置电路,它相比基本放大电路,温度稳定性好,温度变化时,静态工作点稳定教学手段,输出波形不易失真。当观察电路中的三极管由环境温度从27℃变化到450℃时,静态工作点的变化,输出波形的变化,对于真实电路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在Multisim10仿真平台上,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这两个电路静态工作点变化及输出波形的不同,分压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温度由27℃变化到450℃时,静态工作点基本不变,输出波形不失真;而对于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有很大变化,输出波形明显失真。
利用Multisim 10仿真技术,可快速实现各种电路的设计,准确地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可补充有些传统实验不能实施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掌握电路性能,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结语
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教学手段,教学中相互补充, 取长补短,可使教学充满活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慧兰.“模拟电子技术”多元化教学的探索[J]. 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86-88
[2]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短波广播;信道接收机;数字化;设计过程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33-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的信号处理技术日益成熟,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的处理频率已经达到了几百兆赫,为短波广播数字化处理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在抗干扰、扩展性与灵活性方面较之于传统的模拟接收机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在实现多信道信号的同步解调和存储。大大提升了接收机的性能,满足了广播事业的发展需求。
一、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概况
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在技术方面采用全射频处理技术,对模拟射频信号进行抽取,分离成离散射频信号,然后使用FFT技术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1]。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在处理信号的时候不仅能够实现多信道的解调处理,而且还能在处理的过程中对信号实施存储,这样的功能相当于多台模拟接收机在同时工作。因此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在接收性能、设计成本与占用空间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出现对促进接收机的更新,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设计
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设计包括几个方面,分别是接收机的设计、ADC转换器的设计、数字处理设计系统的设计、信号解调系统的设计、硬件系统的设计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2]。
(一) 接收机的设计
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短波信号的全波段数字化处理,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的信号可以实现数字处理,从而实现短波信号的多信道解调功能,解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对数字化的信号进行解调,另一种是先对数字化的信号进行存储,然后从存储器中读取信号,从而完成短波信号的多信道解调,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解调是离线解调。
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天线将短波射频模拟成信号,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然后通过ADC转换器转换成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实现信号解调,同时还可以通过存储器进行储存,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够再次实现解调。
(二) ADC转换器的设计
ADC转换器的功能是将模拟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离散射频信号,以方便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ADC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必须满足奈奎斯特的采样定理,这样才能保证离散信号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进行转化。在对短波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采样之后混叠现象的发生,必须在采样之前增加低通滤波,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还原模拟信号。
(三) 数字处理系统的设计
数字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射频信号的信道分离,然后抽取各个信道的数字信号,从而减小数字处理的运算量,完成后续的信号解调工作。数字化的接收机信道可以看作一个数字滤波器,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各个通道的频率分辨率保持一致,以保证各通道的均衡,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FFT技术,具体的抽取方式如下:
第一,整数倍的抽取。整数倍的抽取就是把原始的采样序列每隔一个数据抽取一个,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序列,达到降速处理的目的。
第二,多项滤波处理。多项滤波处理就是利用速率信号处理中的等效变化在抽取器的前面放置一个数字滤波器,如果是采用S倍的抽取器,那么就可以将数字滤波器的工作频率降到S分之一倍。数字滤波器的降速处理大大降低了对处理器运算速度的要求,提高了处理器的实时处理能力。
(四) 信号解调系统的设计
数字化信号解调采用的是数字化正交解调与数字化的包络解调。
第一,数字化信号的正交解调。通过数字化信号的正交解调可以得到两路正交信号,并且得到的信号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瞬时幅度、瞬时相位、瞬时频率,这些特征是信号识别解调的基础。信号正交解调的精度比较高,误差比较小。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在解调的过程中需要恢复本地载波,需要使用数控振荡器或者锁相环等设备,电路的设计很复杂。而且本地载波的恢复程度与最后的输出成果密切相关,所以对设备的要求很高,耗费资源很大。
第二,数字化信号的包络解调。在幅度调制中,有用的信号包络是通过各个幅值点来进行支撑的,通过采样获得幅值点而获取信号包络的计算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如果不是整数,那么载波周期内的样数点的选择应该接近实际数值中最小的整数值,避免包络失真。这样的解调方式原理很简单,容易实现,耗费的资源也少,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对噪音的抑制比较弱。数字化包络解调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五) 硬件系统的设计
硬件系统的构成主要有:PX Ie-5622数字化仪、PX Ie-8133控制器、PX Ie-1075机箱、PX Ie-8262存储接口模块、HDD-8265 磁盘阵列。PX Ie-5622数字化仪的功能是完成短波信号的数字化,将射频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采样效率可以达到150MS/S,数字化的化量是16位,动态范围是70Db。PX Ie-8133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CPU、内存和硬盘,功能是为数据的运算及软件的运行提供平台。PX Ie-1075机箱的功能是为各个板卡提供接口以实现数据传输总线的连接,进行数据传输。PX Ie-8262存储接口模块的功能是保证数据能够被高速存储。HDD-8265 R A ID磁盘阵列的主要功能是数据的存储。设计图如图2所示:
(六) 软件系统的设计
软件系统有三层,分别是用户层、接口层、硬件层,用户层控制的是主控模块,接口层控制的是接收模块,硬件层控制的是解调模块。主控模块是设备硬件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功能是控制接收模块与解调模块,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传递模块初始化参数设置的信息,实现数据的通信和人机的交互。接收模块的功能是实现模拟射频信号数字化,将连续的模拟射频信号分解成离散信号。
结语
短波数字化信道接收机采用全射频数字处理技术,较之于传统的接收机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多信道的信号解调,同时还可以实现信号的存储。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接收机的设计包括了接收机的设计、ADC转换器的设计、数字处理设计系统的设计、信号解调系统的设计、硬件系统的设计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各部分的设计要求来进行,保证多信道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浅议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及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同时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们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1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课程在教室上课比较适宜。而对于一些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精讲多练、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在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合理地调动多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功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教学环境的改善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教师的讲课方法单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讲课风采,效果不佳。所以,对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扬长避短。不要简单地否定一种教学手段,即使是黑板加粉笔,也有它适用的场合。合理地搭配不同教学手段,可以各取所长,相得益彰。本教研室实施如下改革方案。
1)在教学观念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即以知识传递、灌输为主转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2)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由“重教轻学”转换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班级教学相结合,由直接面授转向远距离的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
4)向自主性、合作性及研究性、创新性发展。现代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是在逐步向以高层次教学方法为主、几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有机组合的方向发展。
5)重视教学方法整体改革。研究证明,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可能是促使学生投身学习的有效方法。显然,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目标,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教学改革中的做法
2.1 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及素养方面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在高职教学的需要。部分的工科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厌学,而对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特点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整合,使得我们的教学既迎合了学生的口味,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2.2 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之初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厌学畏难的心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工地的升降机,生活中的电梯,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电路等。让学生明白学之有用的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讲抽象的原理。这样学生就会自发的学习,上课也能增强注意力,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总体效果的共同提高。
2.3 注重演示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演示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现象,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讲解《电路基础》叠加定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利用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再和理论推导相比较,增强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应用也较灵活。
2.4 总结归纳,列表比较分析,深入浅出,加强记忆
教学过程中,碰到难点重点,如何让学生学得透记得牢?教师应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手段,来避免学生因难以理解而不能很好掌握一些重点知识。在每一章的结束时,将重要知识点以列表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会把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既印象深刻又不会混淆,对重点难点也容易掌握。
2.5 学习教学艺术,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将重难点突出,还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参加广东省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送教上门的培训,再经过我们自己的探讨与分享,将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
2.6 充分利用学院多媒体资源、实验室资源
当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尝试制作各种教学软件,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具体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训室,结合着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尽可能的加大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需要结合着学院和学生的实情灵活运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林,叶继英.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改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
【关键词】数字化 音乐教学 理论课程 运用研究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也不断革新,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也逐渐出现各种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和数字化的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早在本世纪初就得到了许多著名音乐家的认可和推崇,而中央音乐学院的首次尝试将视唱练耳软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一改以往对音乐理论课程课堂枯燥的印象,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在给学生带来多重感官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的奥秘。本文将对数字化音乐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具体分析了其在和声复调课程、配器课程以及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和优势。
2.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和声、复调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至关重要的课程,和声和复调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多声部立体的音乐欣赏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以往课堂上,这一课程的开展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钢琴演练和课后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根本目的,迟滞了学生对音乐效果的感受,阻碍了学生对和声和复调的功能性和感官性的体验,课程讲授过程往往枯燥乏力,课后习题也往往是纸上谈兵,不仅降低了学习效果,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近几年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引入,为这一课堂带来新的生命力,相关音乐软件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和声和复调的功能性,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1制谱软件的应用
制普软件通过在钢琴谱上输入相应的和声、复调作品进行练习,以连接的音响设备进行播放,及时展示音乐作品的音乐效果。当前比较通用的制普软件包括Sibelius和Finale,它们不仅操作起来方便简单,而且出谱标准、易于保存,还能够为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和声练习模版,既符合学生入门的要求,又能满足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要求,使得不同音乐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2和声教学软件的应用
Tonica教学软件与制谱软件相比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型,除了基本的和声输入和输出功能外,还能给进行和声标记和识别和声连接错误,不仅使得和声的练习变得更加简便智能,也使得和弦的检查修改更加方便,是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自学和练习的有效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和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3.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配器课程中的应用
3.1传统的配器课程教学课堂
配器课程包括乐器法和配器法两个部分,其中前者主要以讲授各类乐器的材质、构造、发声原理、演奏技术等为目的,而后者旨在让学生学会合理组合各种乐器以适当表达相应的音乐形象。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一些有条件的高校的教师在进行乐器法的授课时,往往通过一些演奏者的实地示范,而其他那些非专业的音乐院校往往对此忽略不计,教学内容也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真正对各类乐器有一个深刻的把握。而在配器法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配乐技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乐器和音响设备,理论和音响脱节的问题就产生了,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相应乐器相互搭配的音响效果 。
3.2数字化软件在配器课程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无论是传统的乐器法还是配器法的课堂上都存在着理论与音响脱节的问题,而数字化软件的引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配器课程辅助教学软件包括Nuend0和Cubase,可以通过这些软件提前加载相应乐器的音色,并将不同的演奏方法事先存储为工程文件进行输入,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调用。在乐器法的课堂上,教师在教授特定乐器的相关音响效果、发声原理和演奏技巧时,就可以利用这类软件及时调用该乐器的音色和该乐器演奏的作品。而在配器法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将经典作品进行任意乐器的组合让学生实时体会不同乐器组合的区别,在生动的感官体验中体验乐器组合的奇妙。
4.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
视唱练耳课程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和作曲素养的基础。以往视唱练耳课程的开展都是教师单纯的讲授,辅以钢琴伴奏和相应练习,存在着理论和音响的严重脱节,也很难达到视唱练耳课程的设置目的。
随着数字化的音乐教学手段的引入,视听练耳课程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在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实现运用电脑根据教学活动进度准备好相应的和弦、伴奏、旋律等音频资料,并在课堂上利用音响设备对相应的视唱和练耳的曲目进行播放。有了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就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安排自由调整教学进度,通过运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延伸教学课堂,通过将相关课件和教学软件拷贝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轻松方便的进行视听练耳课程的学习。
总之,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视听练耳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这一课程的理论与音响脱节的问题,还能极大的满足学生对各种音乐效果的感官体验的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5.总结
传统的音乐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往往存在理论与音响脱离的问题,不仅迟滞了学生的对音乐感官体验,课程的枯燥性也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的数字化音乐辅助教学软件和音乐教学手段的引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不仅被应用到和声复调课程上,还被应用到配器课程以及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大大提高了高校音乐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也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带来的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