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国金属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1779
国内刊号:21-1094/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经济 管理 困境 对策
1.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企业经济管理其主要指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而做出的一种企业调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经营方面的策略、活动等采取一些规划和监管措施,为确保企业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加入贸易组织之后正在不断加强国内企业方面的自身科技革新,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策略为确保企业迅速增长提供保障。近年来,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促使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出现了问题。如,企业经济管理观念陈旧、缺乏相应的专业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组织不合理,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问题突出,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企业经济管理问题。
2.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全。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存在和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问题。
2.1.1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太过于形式。企业虽然制定出经济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未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出现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施。
2.1.2企业发展与制度不匹配。企业的发展状况往往和企业的制度出现差异性问题,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够跟上企业经济的更新速度,因为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实用性根本不高。2.1.3企业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监督。企业制度管理虽然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督,使得企业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浪费和利润亏损。
2.2观念问题。由于我国传统观念体制问题比较突出,其作用于企业使得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经济落后等问题。当前企业经济竞争压力下,企业经济管理出现了观念性危机,企业领导和管理阶层安于现状,缺乏相应的战略管理理念和危机意识。很多企业将经济利益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一切经济管理活动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显然这种经济管理模式无法长久坚持,使得新时期企业员工与管理阶层之间出现矛盾,致使企业经济管理非常混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2.3管理人员问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关系着企业管理质量,但是很多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不是专业型人才,在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管理经验。
2.3.1管理人T的创新策略仅限于形式。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提出的创新管理策略仅仅流于形式,难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以落实。很多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都习惯性使用财务审计手段来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而这种管理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缺陷,所以难以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具体落实。
2.3.2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层次不齐,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技巧和管理模式,护理了管理策略和危机管理意识。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也不完善,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的并发症。
3.现今企业经济管理对策
3.1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形成与企业创新策略的实现为确保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也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建立起全员参与和监督制度,实现人性化管理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得企业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内部环境管理,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效率提升,先进管理制度形成则有利于企业管理规范化。
3.2引进创新管理理念。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必须要加大对于企业管理理念的宣传,同时还应积极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其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不能够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应该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先进经济管理理论的引进,使得企业构建起新的管理机制,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形成提供保障。
3.3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对于企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可实现对企业内部全局控制。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应以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起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不断规划、控制以及协调企业在未来营运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在提升财务管理方面控制和约束能力,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形成。另外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应该加强创新,强化企业监督和管理体制,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始终要坚持以财务内部管理控制为中,实现企业其他方面的创新管理,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企业效益 资金管理 经济效益
一、资金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资金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效益就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量、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量同劳动消耗量、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主要是靠资金、成本、收入等资金指标所表现出来的,
(1)企业总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资金管理是企业总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资金目标的执行与管理一定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
(2)企业成长的环境。因此对于一个企业,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目标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被过分夸大,这就要求在制定目标时企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准,既要发挥企业所拥有的生产经营优势,也要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技术与方法,这样就会使企业较快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资金的变现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资金系统的完善与管理。国家提倡节约型社会,企业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考虑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坚持“节约原则”通过对资金确定合理的需要量制定出资金管理计划,对资金进行盘点、盘活,提升资金的使用率。
第二,提高对资金系统的运用。企业通过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只有对资金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为根本性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分配资金系统的管理。资金的如何合理的分配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随着经营机制的不断转变,企业内部的资金收益如何科学的进行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混乱制约着资金管理的效果。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一套与资金计划相匹配的资金使用分配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落实渠道、管理水平的限制,一些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具备操作性,这就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出现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企业按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进行资金管理还要解决企业在生产、销售及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必然出现投资失控的情况,这种与资金管理不符的情况严重制约着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加大的企业管理的风险。
(2)制度不健全限制了企业资金管理。在企业中,需要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实行自上而下的简便的资金管理制度,并建成比较完备的资金监督与调控考查制,同时要对资金管理全程严格监督与管控。但现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点,少数人控制了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管理阶层对于资金运动无法进行自由调控。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有监督职能与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的资金流向不能得到及时的上报,因此监督者也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做到及时的监控,这就必然造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名不副实。
企业资金比较分散制约了资金管理效率。企业资金分散已经阻碍了资金管理的发展,企业中二级单位繁杂、账户太多导致难以集中管理,资金分散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资金停滞从而不能进入流通渠道,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沉淀资金。企业在资金的运作过程中随意性太大这就导致企业在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弱,资金周转的速度不利于提高。资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四、提高资金管理、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
(1)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如何才能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首先需要企业将资金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引导企业内部的员工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保障。同时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一线职工更加清楚企业效益与资金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企业资金管理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循环。
(2)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管理资金制度的不健全势必会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通过对企业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格把控减少企业资金流动较为盲目的现状。企业管理者或者主管必须对资金的调动做审查、亲自把关。通过使用现代化方法监控资金的具体流向,通^定期、不定期开展资金研讨会议,通过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合理、科学分析。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下一个阶段的资金预算,通过对上一期的企业资金的具体的管理情况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上一阶段经济效益的对比情况对资金的管理提供更多的管理方法。
(3)盘活积压的资金。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积压很多物资,企业流程资金所占比率降低,企业资金周期延长。所以企业必须从困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或者救活自己的发展方法或者途径,通过激活积压的资金或者通过对物资进行变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具体如何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满意的水平或者在同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就需要每个企业结合其自身发展的实际,对症下药,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资金的管理控制与经济效益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通过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在抓好财务资金管理的同时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企业主动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水平。
参考文献: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工作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比如,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人,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财富,圣雄甘地一生粗布缠身,人生目标截然不同。在我们周围,一些员工更在乎物质激励,另一些员工更在乎精神激励。但是圣雄甘地除外,不管对于谁,金钱的激励作用毋庸质疑。思考以下五个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钱的激励作用。
问题一,薪酬福利是成本还是投资?
薪酬福利既是成本又是投资。管理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认为薪酬福利是成本的管理者自然把薪酬福利当成一个头痛,并且尽量把工资定得低一点,尽量少加薪、不加薪。认为薪酬福利是投资的管理者,自然期望通过高工资、高福利、以及奖金、加薪激励员工,并期望从此项投资之中获得回报。两种观点反映出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导致截然不同的管理效果。
据说,把一个人从胜任加愉快的现有岗位上挖过来通常需要提高其25%左右的薪水。你给的薪酬越高,越容易挖到别人的人才;你的人才薪酬越高,越不容易被人挖走。高薪是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吸引和留住精英的杀手锏之一。效果如何,聪明的你自有判断。
问题二,金钱在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里属于高层次需要,还是低层次需要?
好多人羞于谈钱,似乎钱是低级的,至少不够高尚。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金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任何层次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对于许多人,经济收入是衡量DavidMcClelland所谓成就动机的成就的标志。
对于金钱的追求虽然是一种外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然而,除健康以外,在魅力上能够与金钱抗衡的也许只有好的上司和好的工作氛围了。
问题三,用FrederickHerzberg的术语来讲,金钱属于保健因素(hygienefactor)还是激励因素(motivatingfactor)?
薪酬、福利既可能是保健因素,又可能是激励因素。有人认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挣得足够多,其实不然。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的薪酬可能是多年的荣耀,也可能是三倍于平均水平的业绩。
加薪,在加薪的瞬间和之后的短时期内有可能成为激励因素。管理者担心,这种激励方式会导致成本的上升,逐年加下去,成本如何得了。而且,一旦员工形成对定期加薪的期望,激励因素则蜕变成保健因素。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薪酬设计专家会给有这种担心的管理者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定期发放的奖金相对来说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为奖励某员工某个出色表现而由上级临时决定即刻发放的一次性奖金。问题是,大多数企业的制度达不到这样的灵活性。
问题四,以绩效定薪酬还是以资质定薪酬?
以绩效定薪酬,说起来合情合理,做起来几乎不可能。绩效是很难评估的,即使你理解平衡记分卡并且精于此道。难怪人力资源管理界形成了信奉与反对绩效评估的两大阵营。笃信绩效评估和所谓目标管理的人应该读一读W.EdwardsDeming的OutoftheCrisis。最近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发现,以眼前绩效定薪酬(payforresults或payforperformance)难以激励创新。对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鼓励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员工的绩效,更大程度上是由系统因素、而非个人因素决定。当然,以绩效定薪酬,特别是以绩效定浮动工资,对于销售岗位来说,可以规避企业的风险,并把风险转移到员工头上。
资质评估,即对工作相关个人特征的评估,远比绩效评估可行而且公正。以资质、技能以及其它个人属性参照市场行情确定基本薪酬水平的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
问题五,金钱激励还是非金钱激励?
MichaelLeBoeuf在他GettingResults:TheGreatestManagementPrincipleintheWorld一书中提到十种最有效的激励方式:金钱、认可、休假、员工股份制、最喜欢的工作、晋升、自由、个人发展、娱乐、奖品。他提出,金钱和认可是最有力的两种奖励。十种方式应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国内企业管理在使用这些激励方式上存在通病如下:
1)在以金钱作为激励手段方面,我们的管理者表现出的惊人的吝啬和浪费。吝啬不用多说。这里的浪费指的是发了钱,起不到激励效果。例如,年终所有员工都加薪,这笔本该成为激励因素的花费成了保健因素。再例如,应该给某人加薪却拖了半年才讨论通过,既花了钱,又得罪了员工。许多管理者因怕引起其他员工的攀比而不敢奖励优秀员工。笔者对这些管理者的忠告是: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决定奖励什么人和得罪什么人。
2)我们的管理者对于认可要么过于慷慨,要么过于吝啬。认可缺乏针对性和区分度。
3)法定休假除外,休假这种有可能既节约成本又激励员工的激励手段几乎从来没有被使用过,原因不是制度不够灵活就是管理者头脑不够灵活。
4)员工股份制十分罕见,但比休假的使用频率似乎略高一些。
5)作为激励手段,最喜欢的工作与员工股份制一样很少被利用。让一个人做她最喜欢并且最胜任的工作,不仅是对她的奖励,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6)晋升是普遍的奖励方式,效果却往往不是很有效。无效的晋升表现在把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间晋升到了错误的岗位。错误的晋升是对正确的工作行为的惩罚和错误的工作行为的奖赏。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 建设
1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边界扩大
为了与农业经济新的形势相适应,人们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引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
1.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农业领域也当然包括在内,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各国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所以各个国家都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谨慎,而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这样出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现象。
1.1.2 农业经济管理将延伸到食品科学及相关方面。过去的农业是“保障性发展”,如今它已经跨越为“促进性发展”,成功跨越的原因有2点:一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呈现缩小的态势;二是农业中的一些问题正在改变,如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问题,尤其是在农业中出现结构性问题后, 农业的产后环节比原先更加重要, 诸如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1.3 环境保护将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它也是环境时代,由于农业自身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与环境联系密切。事实上,农业在自然保护和生活舒适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不仅仅充实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 也将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
2 农业经济政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
在目前和以后可预料的时期里,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变化不大,然而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上述的市场供需变化、加入WTO、知识经济等, 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 我国农业经济的应用和政策研究仍有巨大的潜力。
2.1 农业经营或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研究
立足于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国情,加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各地地理条件差异的实际情况,重视农业经济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仍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主流, 这方面能否有较大突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偏好。
2.2 “ 三农” 问题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增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工业化、农民的脱贫、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问题等, “ 三农”问题的应用与政策研究仍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3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建设的发展建议
3.1 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特色
当今的农业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繁难的问题,三农问题互相交错并且非常复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研究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才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 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才能够正确地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模式, 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团队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 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
学科融合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拾遗补缺和填平补齐,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 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 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一、ERP中的资金管理
ERP中的资金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1、现金管理。现金管理通过财务、物流等其他模块信息的集成,以及通过和银行数据的交换(电子银行对账单),动态监测企业的资金动向、在途资金和流动资金预测,执行资金集中管理和控制功能。
2、金融交易管理。交易管理包含金融工具管理和贷款管理。利用现金管理监测到的流动性状况,在金融市场上进行长期或短期的投资和融资,包括贷款、有价证券、货币市场、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交易管理负责管理与金融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交易的全过程,它可以同时利用交易管理数据动态地更新现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数据,如贷款的本金、利息、还款信息(包括计划和实际的),而且还会更新流动性预测,并在财务会计中生成会计信息。
3、市场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管理模块通过相关的数据接口,动态地监控交易过程,从交易管理中获得企业动态的投融资状态信息,实时地获取金融市场的各种数据,从而实时地进行敏感性分析、风险分析和模拟,从而帮助企业评估市场风险,及时调整金融交易,以达到最低限度地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二、ERP环境下资金管理的特点
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是指以ERP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利用现代信息集成技术和集成管理的理念,将财务、生产业务与供应链集成起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动态管理,以适应集团全球发展战略的需要,ERP环境下资金管理与传统的资金管理相比,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ERP系统使业务流程与会计流程融为一体,为资金的实时控制提供了条件。传统的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互分离,会计只能对业务的发生进行事后核算和反映,从而导致会计控制职能难以发挥作用。在ERP环境下,当业务事件发生时,会计可以实时地采集详细的业务信息,并能自动生成相关的财务信息。“集成”是ERP中财务管理理念的重大突破,通过“财务对业务的全程监控”的应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控制点,从而完成实时、自动地执行控制规则,使会计进行货币资金的事中控制成为可能。
2、集成的网络管理平台为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了支持。对于拥有多家合资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的集团企业,如何有效地监控集团内各子公司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确保其经营行为规范、安全和高效,是众多企业集团力图解决但又很难解决好的问题。ERP中集成化网络管理平台,强化了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使上级对下级指标的考核、分析更加便捷,能在事前控制资金流向及成本费用支出,堵塞漏洞,及时纠正下属单位随意开支和投资行为;能直接从总体上控制企业投资规模和负债规模,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实时监督资金支出,可以对每一笔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直接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的和不合理的行为,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通过ERP共享平台,集团资金管理模块可以以各下属企业的资金数据为前提,通过集团层面的现金管理、资金流动计划和内部银行完成内部的资金调配。它可以根据整个集团层面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通过统一的交易管理平台,在外部金融市场上进行金融交易。最后利用信息分析器、市场风险分析器和资产组合分析器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风险和效益的最优。
3、ERP系统为资金预算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基础。预算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方法。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资金预算编制时间长、控制难,预算管理往往是流于形式。在ERP系统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动态的预算执行过程对下级单位付现成本支出实施间接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核算直接监控企业的成本费用,有效控制预算外成本费用的发生,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加轻松,能够避免大项目在集团内部立项多、核算不准确、内容不一致、成本分割无法控制、项目整体效益无法分析的局面。ERP中的资金预算数据集中存放在共享的数据库中,各层管理人员可以共享数据,没有时滞,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提供了条件。企业可以运用ERP系统将编制好的预算沿项目结构自上而下分配下去,对于预算的控制,系统还提供了各种工具,如原始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更新、预算下达和预算结转等,将制订资金预算控制方案嵌入到ERP系统中由程序自动控制,可以使预算执行具有刚性;利用系统生成的实时信息,及时分析预算执行的结果和偏差,找出原因,以便控制风险,同时又使资金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发挥最大的货币资金使用效率。
三、ERP系统对企业资金控制的新挑战
ERP环境下,财务部门的工作范围从单纯的会计核算业务,扩展到相关的管理业务。财务机构主要职能的转变,减弱了核算和监督工作在财务人员基本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而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管理,对汇集到财务中枢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财务机构职能的转变,要求企业适时调整财务机构内部的设置,应随着业务重心的转移,压缩会计核算机构设置和人员,同时增加财务机构中的预算、稽核、成本控制、内审等财务管理分支机构,充实大量专职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员,真正实现由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的转变。由于财务工作主要职能的转变,财务人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完成从账房先生向财务分析师角色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分析相关的财务数据、设置相关的控制措施,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更需要对企业业务模式、盈利方式、业务流程、行业背景等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尽快调整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预测、分析、控制、决策方面的能力,坚持市场导向、服务导向,使财务工作成为决策层实现企业战略的有力工具。同时,网络技术下的ERP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地给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形成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队伍。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增长乏力,金融风险加大。我国为应对危机,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发通胀隐患。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金融与经济失衡的困境,一方面制造业等行业产能过剩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另一方面金融失衡导致了社会整个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这些都对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业风险的分析,得出了防范风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宏观经济;金融危机;影子银行;金融风险
一、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衍生品违约等一些列事件引起雷曼兄弟大银行倒闭,并形成骨牌效应,形成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希腊债务问题爆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进程。2008年为应对危机,我国进行了四万亿救市计划,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大,08年全年保持9.6%的高增长。但是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2009年M2全年增速达到了21.62%,比2008年全年增速高了6.6个百分点。然而,2009年全年CPI增速同比下降了0.7%,这说明大量的信贷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资本市场或者在银行间拆借。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信贷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这一点从M2/GDP的数值就可以看得出来。2009年以来M2/GDP保持在1.8左右,居于世界第一(见下图)。
2009年以来我国楼市价格猛涨,新能源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和在金融危机中深受打击的外贸出口行业错失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撤了出来,转而投入收益率高的楼市和新兴产业。2010年收到2009年信贷投放的影响,CPI破3%的警戒线,央行开始宏观调控,逐渐收紧流动性。银行提高审贷标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之前投入到新能源行业的资金短期无法实现盈利,因此产生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温州为例,民间借贷借此机会蓬勃发展。民间借贷团体比如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缺乏资金,在银行部门产生寻租行为,高的民间借贷收益率也导致一些银行从业人员主动到民间借贷市场寻求机会赚取高利息。2011年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就是这一系列因素的结果。2011年末,有八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提高。工农中建四大行虽然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缩小幅度较小。
2012年收到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政府出于调节经济结构,缓解金融风险考虑提出了“稳增长”的策略,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全年GDP增速为7.8%。同时,“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内企业因全球经济疲软面临出口增长缓慢,国内投资因房地产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紧张而减少,通胀隐患仍然存在,扩大内需需要长期努力,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需要改善,垄断行业和企业压缩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这些因素对2012年的经济发展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2013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2008以来的下滑周期当中。由于人口红利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加工制造产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环境恶化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面临调整。2013年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大幅上升到13.44%,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利率飙升反映当前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困境。2013年6月24日,上证指数连跌一周跌破2000点,资金在股票市场的缺乏可见一斑。2013年6月,建设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而同期银行活期利率仅为0.35%,1年定期的利率也仅为3%。而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7%。资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回顾2013年6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反映了其对当前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的态度。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让资金流向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
二、当前中国金融业风险管理分析
(一)社会融资总规模结构变化显示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是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中国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得以体现,同时货币扩张成了必然。观察货币结构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融资结构的巨大变化。2002年人民币贷款总额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91.86%,体现了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特点。但从2010年开始,这一比重逐年下降到50%左右(见图1、图2)。这意味着以往主要通过银行配置资金供求的情况发生巨大变化,股票、债券、基金、理财、民间借贷正在成为资金循环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
从微观层面看,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股票、保险、基金、理财等投资品占比上升,造成银行的贷方脱媒。根据《中国金融家庭调查报告》,2004年居民资产中储蓄存款占比为71.8%,证券基金占比10.2%;而到了2011年,储蓄存款和证券基金占比分别变为57.75%和20.62%。除此以外,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非金融企业融资占比应提高到 15%以上,非银行融资方式占比具有更高提升空间。
(二)金融脱媒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1. 对中国银行业利益产生冲击。以美国的金融脱媒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成为欧美经济主要融资方式,银行的作用日益萎缩,失去其主导地位,表现为利差收入减少,银行难以继续依靠传统业务保持收益。中国银行业现在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19%左右,而欧美银行这一比例达到了35%以上。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资产结构难以应对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必定会使银行业利益受损。
2. 对银行资产结构产生影响。
由于金融脱媒,储户投机性动机加强,存款趋向短期化,转向活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加重,给银行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3. 对于社会融资方式而言,直接融资将占更大比重。相应地,居民的金融资产中将包括更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更少的银行存款。以美国为例,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中存款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5%下降到15%左右,股票基金和保险资产占比大幅上升。
4. 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提出“单一货币规则”,前提是货币流动速度不变,因此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控物价和经济增长。而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使得货币统计口径面临调整压力,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以美国为例,1993年7月美联储由数量型货币性政策目标转为价格型政策目标,即以利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应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同时调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
5. 金融脱媒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脱媒丰富了资金供求来源,使得社会各个机构和个人参与市场利率的决定过程。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供给方从过去的银行机构为主转变为个人、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资金中介包括银行也包括信托、保险等。
6. 金融脱媒对监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从银行表内转移到表外,从银行转移到非银行机构。银行面临的期限错配风险上升,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不良贷款面临监管空白。
三、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业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重点整顿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
在金融业调整过程中,银行业的调整是重点。而近年来贷款结构的变化反应了影子银行风险的加大。防范影子银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除加强监管外,还需强化金融机构内部自身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有:建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风险防火墙,将两者之间的风险防范渠道切断。例如,防范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流向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加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控制银行资金流向。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防控金融业从业者利用银行资金参与民间借贷,避免金融风险从民间借贷市场传递到银行当中。三是明确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机构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严格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二)肃清债市灰色地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与美国金融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规模小,对经济促进作用有限。制度缺失和监管缺乏导致了债券市场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困难。应该坚持审计和业内自查,重点消除代持养券和丙类账户带来的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为完善债券市场建设,一是监管部门将债券市场的监管部门进行整合和统一,形成统一的监管负责机构,在降低债券市场监管成本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建立评级机构监管体系。强制要求评级机构向监管当局做出解释,并且对于监管当局调查出的评级机构违规行为应当予以严惩,以规范评级体系的秩序。三是建立做市商细分审批制度,通过对市场上符合资格的企业颁布债券做市商资格的方式来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债券做市商进行细分管理,对于报价数量较多、报价频率较高、报价能力较强的做市商授予更高的市场做市资格,从而促进做市商制度的发展。(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风险管理;现金流管理;风险预警;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2- 0004- 04
发端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波及世界各国和地区,并演化为二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时至今日,金融危机已造成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倒闭。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现金短缺导致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使企业“窒息”而死。此次金融危机对大量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特别对出口导向型的企业。众所周知,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现金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现金之于企业正如血液之于生命体一样,现金不足或流转不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使企业瞬间濒临倒闭。这种情况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下表现更为明显。正是基于现金的重要作用,有研究者提出“现金为王”的观点。当然金融危机并不必然使企业由于现金短缺而倒闭。相反,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家深谙现金之“王道”,将现金作为企业“过冬的棉袄”,通过有效的现金流管理,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截然不同地结果告诉我们,企业要重视现金流管理,尤其在经济形势出现剧烈波动时,保证企业现金流的安全和平衡,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而现有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对于现金流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通过现金流管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1 现金流、现金流管理和风险管理概念界定
1.1 现金流
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指现金的存在状态和流动周转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概念。从动态上讲,现金流主要指企业现金的流动和周转过程,融合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中。从静态上讲,现金流是指企业的存在状态。根据现金在企业运营中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状态,现金流可包括融资现金流、投资现金流、经营现金流、资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等。现金流作为现金在企业不同业务状态的存在状态,综合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并通过动态流转支撑着企业的持续运营,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现金流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质。
1.2 现金流管理
正如前文所述,现金流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质。而现金流管理则是以现金流作为管理的对象,基于企业持续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目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而建立的管理体系,是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在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在数量、时间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以及分析与评价,旨在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财务支持,以实现企业战略。
1.3 风险管理
风险有丰富的含义和众多的类别,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财务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看,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致使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于企业风险管理,COSO是这样定义的,即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及各个方面,旨在确定影响企业的潜在重大事件,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基于现金流管理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实现。
2 财务风险形成及演化过程
如前所述,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其自身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收入下降和成本费用上升的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自有资金不足。盲目无序的投资或不得已的追加投资则进一步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只能借助于负债的增加以维持运转。和负债一起增加的还有风险。一旦有不利事件的发生,企业绷紧的资金链很容易发生断裂,甚至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步入破产的境地。图1也说明了企业财务风险形成过程中现金流的变化。伴随着收入下降,企业现金流入减少,而伴随着成本费用上升,企业现金流程增加,其后果是直接导致经营现金净流量下降,由此也导致企业发展运作的自有资金不足和周转不灵,而盲目投资所增加的现金流出则更加剧了这一困难。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只能借助于负债的增加。而负债的增加则加大了企业无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认为财务风险的实质就是企业现金不足和流转不畅。
根据财务风险发展的程度和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可将财务风险分为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2个阶段。财务困境是财务风险的早期阶段,以现金净流量的减少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个阶段如果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调整财务策略,则可通过现金流的有效管理走出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则是财务风险在财务困境基础上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实质是盈利能力与负债规模不匹配和资本结构失衡。由于资本结构的确定及盈利能力和负债规模的匹配具有长期效应,一旦确立则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稳定性,所以,通过财务策略的短时间调整以控制财务危机的发展效果甚微。财务危机演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即企业破产。但无论是财务困境阶段还是财务危机阶段,财务风险的决定因素始终是现金不足及流转不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找出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关键原因即现金不足及流转不畅,那么,风险管理的立足点也应是针对该原因的现金流管理。
3 现金流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3.1 现金流管理的目标
现金流管理有持续性、盈利性、安全性3个关键目标。
3.1.1 持续性
持续性是指企业现金流的可持续运转。现金流的持续性可以表现为现金流的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等的综合。在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中不但要强调现金流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而且要关注现金流的持续性,因为如果没有现金流的持续性,企业就不可能持续经营。
3.1.2 盈利性
盈利性是企业投入的现金流通过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现金流的特性,这一特性集中体现在效率性和效益性2个方面:效率性是指现金流流转速度的快慢以及流转的成效如何,企业现金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因此,要想加快现金流管理必须从这3个方面着手;企业的效益性也就是赢利性,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产生相应的现金收益,可以通过销售毛利率、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利润率、权益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现金流管理决策中要关注现金流的使用效益,使现金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尽可能地创造增量收益。企业盈利的过程即是产生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过程。
3.1.3 安全性
现金流的安全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现金流管理目标能够最终实现,保障现金流的安全是基础。这里所称的安全不仅表现为现金安全,即现金自身保管的安全性方面,不能出现资金失窃、挪用、遗失等状况;还表现为现金流的流转安全,具体包括企业现金流的平衡、现金流融通的灵活以及现金流的流动性。
现金流管理3个目标之间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持续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盈余,它是企业实现持续性现金流或持续性经营的源泉;盈利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现金流的安全保障,现金流充分供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获利的前提;安全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持续的现金流,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持续的自由现金流是企业安全的根本,所以,现金流管理的3个关键目标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2 现金流管理的内容
3.2.1 现金流安全管理
现金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现金保管安全、收支安全、运输安全以及相关控制权的安全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人们重视,管理人员和理论工作者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做出了成就。
3.2.2 现金流流动性管理
4 基于现金流管理的企业风险管理设计
4.1 风险规避导向的现金流战略匹配
现实中,企业的增长是必要的,但是企业在增长过程中如果投资率或增长率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则会遇到现金流断流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危害。因此必须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成长与现金流的匹配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
4.1.1 投资现金流与经营现金流的匹配
4.3 风险防范导向的现金流内部控制
现金流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的基础,一般可以采用组织规划控制、实物控制、检查监督控制等方法。组织规划控制是指在现金流业务机构和管理组织安排、岗位设计、权限分配、业务程序规划过程中,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岗位分设与轮岗、授权批准的原则加以实施;现金实物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定期清查控制、与现金有关的文件预先标明序号控制等多种形式,这是对现金资产安全采取的控制措施;检查监督控制是指公司内外部审计人员监测并定期评价的控制系统,通过此可以及时发现单位现金流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单位现金流的内部控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现金运转主要依靠信息系统,现金流通通过无纸化的信息收付、交换和传递等方式流转,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的严密和可靠。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现金流转可能面临的新风险,企业要适时地调整和完善现金流内部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William T Foster. The Circuit Flow of Mone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2,12(3).
[2]陈志斌.现金流创值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甘晓毅.从企业财务风险角度看现金流管理[J].交通财会, 2007(12): 39-42.
[4]林晓苹.基于金融危机的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1): 75-76.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管理 集中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的开展资金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由于企业集团规模较大,而且层级也比较多,通过资金集中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管理效能,不仅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也能够更好的防范风险。尽管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集团在这方面具有一定成效,但仍然有个别企业集团在这方面出现问题,需要引起企业集团的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破解存在的问题,推动资金集中管理改革和创新,促进资金集中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在开展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符合企业集团实际的管理模式,而集中管理是比较符合企业集团实际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受重视的形势下,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更具有重要意义,突出表现在:
(1)对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价值,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集团在集中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分散资金进行“集中化”和“系统化”的安排与管理,这样能够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使企业集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管理,比如在融资、投资等诸多方面进行集中管理,能够极大提高资金效益。
(2)对于防范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具有重要价值,企业集团的下属公司较多,如果不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势必会导致企业集团的下属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而通过集中管理,能够更好的控制企业集团的各类资金,并且能够建立比较统一、完善的监管机制,进而防范风险。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中管理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而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有个别企业集团在资金集团中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不足
资金集中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资金集中管理的运营机制建设,而加强信息化建设则显得十分重要。但当前一些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够到位,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更多的是“管”而不是“理”,还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因而也会制约资金集中管理效益。还有个别企业集团没有建立财务共享平台,使得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财务集中核算平台、全面预算平台信息数据无法共享,相互隔离,各自独立运行,比如,资金预算无法很好的嵌入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进行控制,或是财务核算无法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导入,造成数据无效率地重复统计,甚至各平台数据之间相互有出入,内部信息传递相对比较滞后,相互之间也缺少协同性,同样会制约管理效能。
(二)资金集中管理“管控化”不足
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是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前一些企业集团在风险管制方面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很多企业集团在开展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尽管属于集中管理模式,但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比较薄弱,失去了集中管理的价值。比如当前一些企业集团由于属于“家族管理”模式,因而在集中管理方面的经验显得不足,管理队伍建设也不够到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经营者的权限过大,没有建立比较科学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同时也没有开展资金风险监督工作,只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开始重视,但为时已晚。
(三)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化”不足
集中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必须高度重视系统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但从当前一些企业集团来看,在资金集中管理的系统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比如个别企业集团在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的关系,总部的权限过大,下属公司基本上无法参与到管理体系中来,这就导致资金管理“过死”,不利于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再比如,还有个别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自上而下的运行体系,下属公司资金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人员建设不到位。
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化路径
集中管理对于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价值,这就需要企业集团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解决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推动资金集中管理取得更好成效。
(一)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在建立财务共享平台和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平台上狠下功夫,这是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并且要在建立有效的平台方面取得突破。企业集团要从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互联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升资金集中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既要加大软件和硬件投入力度,又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创新。比如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资金集中管理当中,加强分析、预测以及决策辅助功能建设;再比如可以将“云存储技术”应用于资金集中管理,建立资金管理共享平台。
(二)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管控化”能力
企业集团要将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建设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着力提升资金管理的管控化。这就需要企业集团在具体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建立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确保各个方面都树立强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意识,提升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要大力加强资金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对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分析和解决,确保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将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结合起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防范机制。
(三)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化”体系
在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系统化建设,强化资金管理运行体系建设。要建立自上而下的资金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总部、下属公司以及相关方面的资金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分配、筹措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正确处理好总部管理与下属公司管理之间的关系,给予下属公司适应的管理权限,让下属公司参与到资金集中管理中来,对管理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形成资金集中管理的强大合力,这样能够使资金集中管理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资金集中管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十分重要,在提高资金效益以及控制资金方面意义重大,但当前一些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集团要在资金集中管理的信息化、管控化、系统化方面下功夫,突出资金集中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与持续性,促进资金集中管理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谢阳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商,2015(46)
关键词:商业银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机制;金融服务
一、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意义
1. 有利于商业银行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立足大局、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是一家商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商业银行迎来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的最佳时机。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做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来协调各地区分支行、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2. 有利于以点带面,示范推广,打造“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升级版”。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是商业银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顺应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形势,通过改革与创新来全面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重点任务是加快组织结构改革、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和领域、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先行先试,不断摸索、总结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3. 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可以从三方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1)有利于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总行的监督管理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专业化管理,经营管理层能从京津冀区域整体出发统筹推进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事业部改革储备人才。
(2)有利于提高市场敏感度,对市场变化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属各事业部均有特定的市场,可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自主经营和决策,从而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加及时的反应;同时,各行业事业部可依据自身经营绩效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
(3)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对各事业部进行授权,既便于各事业部之间经营绩效的横向对比,也便于激励和约束各事业部,从而有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二、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基本原则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创新思维、统筹推进原则。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注重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配套性,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在改革与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总行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构建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管作用,充分发挥中后台部门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运营保障作用。通过实现三个“充分发挥”,来统筹推进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建设与发展。
2. 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由于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以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紧跟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京津冀地区经济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确立全方位的服务文化,即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后台运营管理部门服务于前台业务发展、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和京津冀区域各分支机构服务于客户。
3. 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职责应与其资源授权和风险授权相匹配,最大限度的实现责权利相一致,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各项经营资源,实现责任、权利、利益的统一。通过完善会计成本核算、风险资本计量等,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理念贯彻到事业部的各个部门,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三、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方案设想
1. 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京津冀地区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纵向条块相对独立、横向部门联动协调、业务流程简洁高效、市场反应快速灵敏、激励约束机制科学、风险控制机制健全、中后台保障有力的区域管理事业部。
2.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方案设想。
(1)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设计。在组织架构设计过程中,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分为前台、和后台,这三部分保持彼此独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第一部分是前台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开拓与经营;第二部分是监控部门,主要负责战略规划、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合规稽查等;第三部分是后台保障部门,主要包括IT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会计核算、财务部门等。为避免机构臃肿、管理重叠的问题,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应做好以下工作:清晰界定职责范围,避免管理重叠、职责不清;精兵简政,减少冗员。
(2)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高管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实行相对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确保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高效运营的重要条件之一。构建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坚持奖罚分明、权责一致的原则,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员工长效激励机制。从薪酬制度改革和绩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绩定奖、以才定岗、以岗定级的原则,构建员工薪酬能升能降、级别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对员工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有机结合。二是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高管实施综合绩效考评。以理财事业部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程度为考核依据,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对高管人员实行综合绩效考评。三是将盈利提升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确保银行的长远发展、确保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高效运行、确保银行的经营活动与股东回报相一致。
(3)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风险防范机制设计。由于资本占用最终体现着资源授权与风险授权的程度,因而应将资本标准确立为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首要标准,重点加强资本管理,构建的资本配置机制和业绩评价机制应以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为核心。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并将其设立为资源与风险授权的标准,其实质是改变原有的高度集权的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是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关键环节。构建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成立以后,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运作模式。在这种运作模式之下,需要构建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统一监控表内外风险、制定集中度风险的防控措施、制定产品和业务创新风险的管理办法;在组织架构设计上,可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京津冀区域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设立风险管理岗和首席风险官;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以及反馈机制;健全经营风险的计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分级授权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于风险的合理划分与授权,因而在构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时应采取以下两点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重在制定风险防控政策和标准,处理京津冀战略层面的风险,同时引导事业部处理微观业务层面风险;明确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区域风险政策和标准的首要责任人,而各事业部是业务经营风险的首要责任人。
(4)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决策管理机制设计。在决策机制设计方面,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可采取“集中决策、授权经营”的形式:集中决策指商业银行总行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给予监管和指导,具体包括金融资源配置、经营结构调整以及战略工作部署等;授权经营是指赋予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自主经营权,以及与其职责相匹配的人事权、风险管理权、业务考核权等。在中后台运营管理方面,涉及到商业银行总体战略层面的问题由总行制定统一的政策标准;涉及到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个性化业务层面的问题则交由其自行制定相关政策标准,但这些政策不得与总行相关政策冲突;为保证总行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业务层面的监控力,绩效考核权重由总行相关部门制定;明确中后台相关部门在运营管理链条上的职能分工。
在管理机制设计方面,应构建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构建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精细化的客户管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成立以后,可以将该区域的客户群体统一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各具特色的业务管理架构和流程,通过实行客户的差别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开拓高效、优质客户市场,增强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的组合营销,深度开发优质客户的市场价值。二是实施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运营过程中,应实施全方位的精细化成本管理,这些成本包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通过强化投入产出分析,以提升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进而适应市场化经营要求。三是实施精细化的业务管理。按照行业划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设若干分事业部,这些事业部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原则进行业务重组,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营运流程科学合理、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的目标。
(5)利益分配与部门联动机制设计。
①事业部与总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每年度根据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考核结果和实际经营情况,由计划财务部核算事业部总利润后,根据约定比例(假设5:5)核算总行所获中利润,即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在每年度结束后提取50%利润作为部门发展基金,剩余50%的利润上缴总行。
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所属各事业部的利益分配机制。计划财务部分别为每个事业部设立独立账户,记录各事业部经营的每笔业务,每月初根据业务情况统计各事业部的营业额,扣除运营成本后即为该事业部的净利润。每年度根据各事业部净利润情况,由计划财务部按照约定比例(假设5:5)在事业部与所属事业部分部之间分配利润,即各事业分部在每年度结束后提取50%利润作为部门发展基金,剩余50%的利润上缴京津冀区域事业部。(鉴于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异,因而可根据部门情况设定不同的利润分配比例。)
③所辖各事业部的业务协调机制。设立业务协调委员会(超事业部),以管辖和协调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所辖各事业部。在各事业部的基础上,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和各事业部之间设立业务协调委员会,以有效协调所属各事业部的业务活动、解决所属各事业部的利益之争,从而实现分权基础上的适当集权。业务协调委员会可以更好的推进优质战略客户的全产业链开发(如优质战略客户往往需要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这将涉及多个事业部。如果每个事业部都与该客户接洽,不仅会使该客户疲于应付,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双方的合作成本。因此,在开发优质战略客户时,有必要设计专门的业务协调委员会,由其代表商业银行与该客户进行接洽,进而为该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业务协调委员会还可以集中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共同研发新产品以及减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工作负荷。
④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行的利润分配和联动机制。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支行职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所属各部门应专注于批发银行业务,重点对优质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京津冀区域各分行应零售银行业务,重点对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加强专业化管理能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使所属各事业部与各分支行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此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支行的定位问题,鉴于各支行在银行营销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可以将各支行打造成以零售业务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由零售业务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
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行的利润分配和联动机制。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将对原有的利益格局产生较大冲击,此时应探索设计事业部与分支行之间的利润分享与联动机制。利润分享与联动机制有两种备选方案:一种方案是实行双向计价,即依照“分支行推荐客户、事业部经营客户”的原则,对事业部与分支行实行双向计价(分支行对事业部提供的平台服务将逐笔计入事业部利润中,通过服务计价的方式将部分利润分给分支行。)另一种方案是事先约定利润分配比例,即仍以“分支行推荐客户、事业部经营客户”为原则,利润分配方案按照事业部和分行事先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分行可以通过推荐客户、参与调研以及提供平台服务等方式参与到经营项目中。事业部与各分支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6)金融资源调配机制设计。在立足于各事业部、各地区实际的基础上,业务协调委员统一配置全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均衡有效。为实现金融资源均衡有效配置,业务协调委员会应做好以下工作: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总量的均衡,即金融资源配置数量应与各事业、各地区实际需求相一致;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均衡,即根据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客户群体构成等因素不断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使之在动态调整中实现均衡有效;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即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政策扶持、社会经济效益好、高成长性的行业和领域,切实做到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这里重点分析一下信贷资源配置: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业务协调委员统一调配信贷资源,注重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信贷资源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业务协调委员会应积极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做好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
(7)多管齐下,解决专业管理人才来源问题。解决专业管理人才来源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从内部加强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在推进事业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健全培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长效机制,使商业银行保持着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和梯队。二是招募专业经营管理人才。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可以面向社会招募一批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有着事业部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是解决人才来源最快捷的方法。三是完善内部晋升与外派交流机制。一方面,健全内部晋升制度。合理的内部晋升制度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商业银行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外派交流项目。通过外派交流项目,可以让员工学习、思考国内外商业银行事业部的运行机制及存在问题,从而将这些知识更好的应用于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宁伟.中国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机遇、优势与挑战[J].国际金融,2015,(1).
[2] 牛锡明.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J].新金融,2014,(8).
[3] 龚志坚.深化事业部制改革 推动流程银行建设――以民生银行为例[J].银行家,2013,(12).
[4] 李茜.中国商业银行与事业部组织结构[J].管理现代化,2012,(10).
[5] 谢玲玲.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的理论动因与实践难点[J].上海金融,2009,(7).
重点项目: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基于开放式协同创新的‘一区多园’自创区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ZFZX2015-8)。
电力能源是我国如今消耗量最大的能源之一,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既要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又要兼顾绿色环保,在这样的要求下,掌握对电力科学经济的管理方式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从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两方面来简要分析如何对电力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电力生产管理
对于传统的煤炭发电,优势主要表现在建电站的周期短见效快,可以在电力负荷区建设,而且发电不受季节影响,自由灵活度高,可以按需要发电。但是煤炭发电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大量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有害气体氮氧化物等,给我国的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大量的能源消耗也让煤炭来源的形势变得严峻,可见煤炭发电具有诸多弊端。目前我国的电力来源主要以火电和水电为主,市场占有率为90%以上,其他科学环保的电力来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还未成主导。这样的电源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的发电模式是对电力进行科学管理的第一大举措。
首先,要大力提倡对新能源的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对发达国家的发电模式进行调研考察,制定合理的可行措施,制定关于利用新能源的相关政策。开发利用新能源是一个长远战略,初期的投资建设必然会比较大,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性补贴。新能源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其对经济的带动主要表现在技术收益上,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还不具备市场条件,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
因此,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应立足于技术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方面,避免我国的技术过于依赖发达国家。要把我国拥有巨大的能源市场的优势用于促进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能源产业发展上面。从长远效益的角度来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定是利大于弊。
其次,要加快电力供应的体制改革。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和节能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较大的体制障碍。随着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我国在电价形成机制,电力运用与电网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进一步暴露出来,并有可能阻碍我国新能源产业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为此,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以体制变革来促进对电力的科学管理。
2 电力供应管理
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是买方作为主导的,因此在电力供应过程中,即进行交易买卖的过程中,供电单位要树立营销管理的理念。
首先,要在观念体系上进行革新,发电单位要建立消费者至上,知识营销,绿色环保以及合理分配用电的观念。
消费者至上就是在平常要多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或者是不满之处,设立官方的投诉渠道,构建交流平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存档,成立专门的专家小组对不合理的设计、供电方案进行整改。同时,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对供电建设有建设性意见的群众予以一定奖励,通过监督制约逐渐优化供电方案,实现供电单位和用电单位的共赢。
知识营销指的是供电企业可以依赖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营销创新活动,让消费者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从而主动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给客户进行知识上的教育,当客户懂得越多时,会产生更大的需求。有国外学者就提出,帮助用电客户获得成功,不仅能加强企业与用电客户的关系,而且能扩展他们的业务范围,我们的电力消费量就增大,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绿色环保是指作为供电单位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与用电单位进行交易购买的过程中,需要起到正确导向的作用,呼吁各企业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尽管短期内实现新能源利用需要较大的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整个国家都将会受益于此。
其次,供电单位的电力供应要体制化,流程化。由于电力是不能储存的,必须依赖于供电网络实现产供销,合理分配用电相当有必要,合理分配用电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考虑用电机构设置原则。建立信息平台,实现网络化智能控制分配用电,定期总结用电量的情况,长期总结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智能标准分配体系。
做好相应的应急机制。电力系统难免会有出现故障或者是需要维修的时候,而电力系统瘫痪将对整个社会和用户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考虑设置相应的用电服务机构提供备用电力的服务,以备不时之需。另外,由于电力容易被偷窃盗取,因此很有必要设置相应的稽查组织,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最后,要加强战略规划管理。第一步要研究市场,实时关注,把握市场脉搏,所谓研究市场主要是指,发现社会需要以及社会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之路,其中包括对成本价格的分析。第二步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比如对新技术的使用,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对新能源的利用等。竞争对手的状况是确定企业战略的重要依据,我们应研究对手的基本情况,包括规模、水平、实力、竞争力等等。明晰对手的相关产品的定位和市场的占有率,知晓对手采取的经营战略,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方式。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而管理方式的创新构建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前期需要一个探索尝试的阶段,既需要供电单位各级领导的直接参与和筹划,同时又需要各级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自从电力走向市场后,电力由卖方市场将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主导地位在于用电单位和个人,现如今电力企业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中心在于转变市场营销观念,把电力生产和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从组织上、经济上、技术上、人员素质上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电力市场营销机制,促进电力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目前我国在电力上的需求十分巨大,供电部门无论是在生活用电还是在生产用电上都承受着巨大的供电压力。发电市场是可竞争型市场,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一个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行的平衡,需要时刻把握市场最新动向,制定合乎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有长远战略的观念,肩负社会责任,注重对新能源的研究利用,起到导向作用,做到真正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企业经济效益 功能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处理财务关系、财务活动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通常企业的管理包括企业的计划、企业的生产、企业的技术、企业的财务、企业的人事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财务管理对其进行控制和反映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过程,另外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逐渐的发生了改变,而财务管理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因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挖掘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利益。以下是对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的效益功能与研究的分析:
一、树立财务管理的新观念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面对科技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积极转变观念:①资金循环观念。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缺少资金,我国企业想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周转的首要问题,就必须要实现资金的循环与快速流动,并对资金运行的效益进行提高,当企业的资金流动快速时就能提高资金运行的质量,从而实现企业资金运行的循环性,对企业的资本进行不断得促进。②成本观念,企业的成本以及价格之中的基础,企业只有对成本进行降低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外,还能创立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名牌产品。③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对等观念。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经济,不管是哪家企业的经营和生产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由于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④在企业当中树立法制观念,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同时也面临法律经济;通过法律经济可以为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提供法律方面的保护。当企业在进行各项收支和生产经营活动时,都必须要在法律允许和国家正常的范围之内进行工作。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源于西方,但经过时代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渐形成了能够适应企业经济市场的主要要求,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和目标的管理体系,也开始形成了投资决策、盈利分配、筹资决策为主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当前,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中要引导,所以我国的企业应该科学合理的吸收西方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我国科学合理吸收西方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加快我国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的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若想获得实效性发展,就要建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严谨的财务内部管理作为保障;应该认识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想要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企业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必须要有严谨的财务工作制度,在有了严谨的财务工作制度之后还应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
三、做好企业的内控管理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成本问题,根据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归类分析,从根本控制产品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水平。一方面,材料费用的控制。在企业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较大。采购材料费用的高低、材料使用状况等都将对产品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做到货比三家,遵循“质优价廉、先远后近”的采购原则;在使用材料过程中,完善收发、领退等制度做好定期盘点工作,避免出现浪费现象;通过做好材料清查盘点工作,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杜绝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努力寻求降低成本的出路,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另一方面,人工费用的控制。节约人工费用,将对企业运行的整体成本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应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做到精简机构、节约人力,降低人工费用的开支。
四、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财务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其一,转变观念,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二,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同时辅助决策系统运行;其三,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软件,以此作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突破点,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其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也要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能够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财务管理对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管理观念,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研究.中国商贸.2012(9):64-65.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67-02
金融制度是金融交易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农村金融制度是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具体化。作为金融交易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等,金融制度对社会金融行为进行规范,对金融体系地位、职能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进行规定,从而决定着金融体制的性质和效率状况。研究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开端,需从瑞典经济学家魏克赛尔创立货币经济理论说起,他指出货币金融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在他之后,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旨在说明货币金融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的理论。熊彼特则指出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从长期上讲具有重大影响,即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期,银行信用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格利和肖先后与1955―1967年发表三篇代表性文献(《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1955,《金融理论中的货币》1960,《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1967),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制度变迁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格利(J.Gurley)和肖(E.Shaw)认为,如果一种金融制度过死地把支出分配与收入分配捆在一起,如果它不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使一些部门的盈余预算与其他部门的赤字预算有选择地相匹配,这种金融制度就会限制增长。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则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而金融结构的变化是金融制度变迁的集中体现。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出版《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同爱德华・肖同年出版《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标志着金融发展论的形成。根据麦金农的分析,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压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所谓金融深化,肖认为是指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简言之,金融深化就是整个经济中金融部门的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因此,所谓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实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20世纪90 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麦金农―肖学派的观点。在实践上,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对理论模型的结果加以检验。(1)经济增长及政府行为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作用。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和史密斯(Greenwood&Smith,1997)以及列文(Levine,1993)在他们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列文(Levine,1993)扩展了上述观点,在其模型中,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随着金融服务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这种框架下,简单金融体系会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演变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另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市场的失败,政府行为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效率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他们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竞争与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将增加不稳定程度。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完善的游戏规则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Stiglitz,1994)。(2)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于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作出全面而规范的解释。由于相关的文献很多,我们借用马乐科・帕加诺(1993)简易框架,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a.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更高比例的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第一种重要功能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b.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一经济增长。
二、国内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近几年来,国内有许多经济学家尝试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谈儒勇利用我国近几年的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深度指标M2/GDP 所反映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存款货币银行相对重要性指标BANK 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建议是大力发展存款货币银行。此后,国内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如韩廷春(2001,2002),周立、王子明(2002),米建国,李建伟(2002)等相关著述。但他们都得出了一个与谈儒勇相似的结论,即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与经济增长指标(GDP)是负相关关系。这显然与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相悖,并与在其他国家得到的验证不符,其根源在衡量金融深化指标的选取上。首先,指标M2/GDP不能反映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或者金融深化程度,相反,它与金融深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它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抑制的反映。其次,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使得该指标在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程度上已经产生了系统性误差。在指标选择上,史永东(2004),宾国强(1999)等直接利用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上的一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周立(2002)、韩廷春(2001)等虽然考虑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但考虑的角度不同,指标设计带有主观性和不完备性,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还有些值得我们重视的研究成果。李广众运用计量分析表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应放在扩大存款货币银行的规模,而必须提高提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曹啸等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我国的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杜询诚(2002)比较了中国近代经历过的自由市场型和垄断型两种金融制度模式,他发现在自由市场制度下,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平行”的;在垄断制度下,经济仰赖金融,而政府控制金融,金融市场不再具有自发创造性。韩旺红等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也表明,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马正兵则建立金融部门和实物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借助于此,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的外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曾发挥了支持作用,随着经济增长不断从金融部门抽取租金,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有减弱的趋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多重均衡。并指出,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加强金融部门的发展,特别是要优化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使金融部门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从经济增长获得动力,实现融合全身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化。
三、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徐笑波、邓英淘、张元红、张兵、朱建华、贾红岗等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都做过探讨。提出了金融相关率指标理论,该金融相关率指标(FIR)在数值上等于“行社存款”与“农村国民收入”之比,并通过图示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农村信贷资金与农村国民收人增长的相关关系。张元红(1999)计算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方法与前者类似,采用的是“行社存款”与“农村GDP”之比。通过对各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农村,所以“行社存款”指标值显然大于农村实际金融资产数值。张兵等对上述指标所作的修正是用“农户存款”、“农业存款”和“农户手持现金”三者之和作为“农村金融资产”数据;同时以“农业GDP”指标代替“农村国民收入”指标。
近期我行党委对我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提出强化“五个意识”即: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强化效益优先意识;强化全员综合营销意识;强化二线服务一线的意识;强化从小事抓起的意识。对于市分行提出的“五个意识”,我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员工进行了学习,将要求的内容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做到人人能知晓、人人有意识。
一、从思想上,行动上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银行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而网点一线又是案件高发部门,所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就变得尤为重要。所有的业务发展都不能以不顾风险为代,我们在加强业务发展的同时,应时刻绷紧控制和防范业务风险这根弦。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储蓄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做到业务风险两手抓,都要硬”,就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分理处主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头学制度,学操作流程,做执行制度的模范,为员工树榜样。分理处利用每周一学习上级文件的同时,对金融法律、法规及我行的有关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定期进行集中学习,使每名员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日常办理业务时力争的每一笔业务都做到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合规化。
2、需检查监督到位。主任及事中监督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检查一次不落,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促进员工按制度规范化操作。消除员工思想顾虑引导员工主动配合自查自纠、排除隐患。
3、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三防一保”工作常抓不懈,逢会必讲,坚持“超前防范,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做到物防、技防、人防只有这样我们的业务才能高效健康发展。加强行规行纪与案件教育,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分理处的员工行为认认真真做好员工的行为分析工作,关注员工工作生活和八小时之外的动向,对每人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培训团队精神,将所员凝聚到全所,全行大目标的旗帜下,形成一个不畏艰辛,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二、开展工作围绕效益来做,强化效益优先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将存款业务发展列为首要的工作来抓,在做好效益优先的基础上,下活业务发展这盘棋。今后分理处工作的开展都围绕效益来做,把钱用在业务发展的关键上,不做重复营销,不做无谓营销,把重点放在“黄金”客户群上,无效益的事不干,无效益的费用不花。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资金营运水平,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
中间业务是现代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并在利润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处中间业务的发展一直不够理想,加强分理处中间业务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我处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展的重点,对不同的业务种类采取不同的对策,使中间业务成为分理处创造利润的新的增长点。为实现“我行价值最大化”和“我行利润最大化”作出贡献。
三、搞营销上下联动,强化全员综合营销意识
文明优质服务固然重要,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显得十分的重要,以往“酒香不怕巷深”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更需要我们深入市场,上门服务。在我行即将启动的全员综合营销活动,就是对我行现有的人员进行的优化组合。将二线后台人员推到一线,即充实了基层一线的营销队伍,也必将提高我行整体营销的能力。
营销,是一种经营理念上的超越,反映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文化。营销,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在营销的观念上,要有创新意识,分清营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营销技巧。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掌握多样的营销技巧,学会运用巧妙的服务技巧,因人而异的开展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行的客户进行一次全面的细分,不断营销新客户、服务跟踪老客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营销工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品位不断上升,客户需求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服务手段日益创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适应市场、适应客户的增值服务。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营销活动,将新的业务、新的产品、新的组合介绍给客户,改善我行形象,提高竞争力。
四、改进工作方式,强化二线服务一线意识
作为网点一线,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和市分行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以前我们找二线解决工作问题难,环节更是又多又繁琐。强化二线服务一线意识一切从业务需要出发,无疑是减少了我行各部门间的一些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在此建议我行开展一些类似于对基层网点“送关心、送温暖、送办法”的活动,希望机关各有关部门能一切从业务需求出发,深入网点一线了解基层的需求,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现场解决基层的困难。
五、从“微”处着手,强化从小事抓起的意识
利用班余时间,组织全处员工认真学习我行“5S”管理工作制度,使其精髓渗透浸染到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进而影响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使大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5S”工作来做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因事小而不为。要求大家都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大家将“5S”工作制度变为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我处以落实“5S”管理制度为契机,狠抓环境卫生,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全面清扫工作场所,并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建立每日中午交接班时的环境卫生巡查制度,服务环境明显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