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观井冈山有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市委党校2013年第二期中青班培训。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党性和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主要体会和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感谢。这次学习培训时间较长,学习内容较多,完完全全是抛开工作静下心来给自己充电,象这样的学习机会很少,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到地方工作的军转干部,能有这样好的一个学习机会,汲取和补充地方的知识营养,更是非常难得。因此,非常感谢和珍惜组织上给我这样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学习中,我能自觉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尽管每天都是来回五、六公里徒步去党校上课,我都能做到不缺课、不迟到、不早退。并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以学习的认真回报组织上的关心。同时,在学习中,市委党校不仅精心安排了非常丰富合理的课程,还提供了非常周到细致的教学服务,比如,每次上课课室都清理得非常干净整洁和舒适,茶水准备都很充足,一些工作细节做的都很好。市委党校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使我心生感谢也倍感尊敬。
二是感动。这次培训,感动之处有很多。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授课时的认真和谦卑令我们感动;市领导在百忙之中应邀来给大家讲课和交流,领导的亲切和学者风范令我们感动;李联德等党校领导尽管多次重复去珠三角和井冈山,这次也跟班和我们学员一起,连日辗转多地,随我们学员听每一堂听了多次的课,不怕辛劳、不怕麻烦的工作精神令我们感动;特别是到井冈山学习,瞻仰井冈山烈士陵园、参观井冈山博物馆以及战争遗址,聆听井冈山革命先烈后代讲述先辈井冈山故事,每到一处,无不为井冈山革命英烈的忠勇坚贞、顽强不屈和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神所震撼和感动。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振奋,理想信念进一步升华和坚定。
我们把本是零散的、易混淆的文学常识串连、组合、加工,编成了较有情趣的韵文,力求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悦耳铿锵,还留意了诗文内容与地域情境、节令、思想内容及对比等,尽管有些牵强,却提纲挈领,记忆事半功倍。只要读熟就能自然引出,真正寓教学于轻松愉快之中,成效显著。现将编写的长春版几个年级小学文学常识韵文分册呈现,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杜甫《绝句》写“黄鹂”,江畔寻花“花满蹊”。居易“弄石”《遗爱寺》,“爆竹声中”安石吟《元日》。“草长”《村居》清高鼎,《丑小鸭》丹麦安徒生。芬奇画蛋,功到自然成。
二年级下册 神话开天地,精卫填海、后羿能射日。《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杜甫《春夜喜雨》因“好雨”。王维“红豆生”《相思》,《观书有感》宋朱熹。范成大《……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去,范仲淹《江上渔者》“风波里”。张乐平《雨后(画)春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年以后》卜劳恩。
三年级上册 汉乐府诗有《江南》,《白梅》“冰雪林中”元王冕。《江雪》唐代柳宗元,《鹿柴》王维对“空山”。“寻隐者”贾岛“松下问”小童,晚唐杜牧吟《清明》。“谁道群生”在说《鸟》,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秋词》“自古”,刘禹锡“九曲”《浪淘沙》,《小儿垂钓》“稚子”遥见胡令能。《闲居初夏……》宋代杨万里,《画眉鸟》欧阳“随意移”。“大雪”写《青松》,“乡村花园”见萧红。
三年级下册 《蜂》唐罗隐“不论(那)平地”,贺知章《咏柳》比“碧玉”。韩愈“天街”正《早春》,《江南春》杜牧想“千里”。《春日》“寻芳”宋朱熹,王令“三月”《送春》去。“泉眼无声”《小池》映照杨万里,翁卷《乡村四月》绿。“茅檐低小”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汪曾祺与《荷花》,《花儿学校》泰戈尔也写花。
四年级上册 “远上”《 凉州……》王之涣,“登鹳雀”“白日依山”。“向晚”商隐《乐游原》,昌龄《出塞》“汉时关”。卢纶“月黑”《塞下曲》,《凉州……》“葡萄美酒”催王翰。李贺《马诗》行大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看吹雁。李白《早发白帝……》,“朝辞白帝彩云间”。韦应物《调笑令·胡马》,罗贯中赞马“奔腾千里”下九天。《捞铁牛》宋朝之怀丙,美国马克吐温坐“小艇”。《哈尔威船长》法国雨果记,英笛福《荒岛日记》选自《鲁宾逊漂流记》。
四年级下册 陈子昂“不见古人”《登幽州……》,贺知章《回乡偶书》曾《咏柳》。李送故人《黄鹤楼……》,《望天门……》中断水东流。《宿建德……》浩然“移舟泊烟渚”,《送元二……》“渭城”王维“独在异乡”《九月九……》。“寒雨”昌龄《芙蓉楼……》,“青山”杜牧《寄扬州……》。刘禹锡“湖光秋月”《望洞庭》,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北朝民歌“敕勒川”,《……秋思》“枯藤”马致远。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小说乃长篇。戌林“渡河”,《命若琴师》史铁生,《梅雨潭》《背影》朱自清。陈然狱中写“自白”,《囚歌》“为人进出”是。
五年级上册 汉乐府诗《长歌行》,昌龄“青海”从军行。《荔枝图序》白居易,《春望》“国破”杜甫称诗圣。苏轼《……湖上……》“水光(方)潋滟” ,《六月……望湖……》“黑云……未遮山”。明代文嘉《明日歌》,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万里河东”陆游《秋夜将……有感》,《月光启蒙》孙友田。振铎《燕子》正翩翩,《野草》顽强原。臧克家写了《有的人》,《林海》老舍望《草原》。矛盾在《黄昏》,《窃读记》海音。《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匆匆》而去朱自清。《朝三暮四》出庄子,《聊斋志异》蒲松龄。
五年级下册 板桥“三绝”诗书画,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二月花。王勃送友“城阙”下,高适“千里”《别董大》。《望庐山……》“日(出)照香炉”,《峨眉山月……》映“平芜”。王维渭城《送元二……》,居易《大林……桃花》始盛开。韦应物《滁州……》叹“独怜”。安石《泊船……》“一水间”,《浣溪沙》晏殊“一曲”不简单。苏轼“竹外”《惠崇春江(写)晚景》,《题西林壁》横看成了岭。苏舜钦《淮中……》春阴看草青,《游园不值》叶绍翁。法国顾拜旦《体育颂》,丰子恺写了《黄山松》。《天上街市》郭沫若,《快乐王子》英国王尔德。《史记》有《田忌赛马》《西门豹》,《一只贝》自贾平凹。《鸟的天堂》与巴金,冰心和鸟最相亲。
六年级上册 西汉《苏武(曾)牧羊》,杜甫《蜀相》写“丞相”。《从军行》王昌龄到“烽火城”,《送李判官……》“万里辞家”刘长卿。《悯农》“春种”是李绅,《逢入京使》“故园东望”乃岑参。《贾岛推敲》逢韩愈,安石“到、过、入、满”改成“绿”,《书江西……》“郁孤台下”辛弃疾。陆游《示儿》《诉衷情》,文天祥“辛苦遭逢”《过零丁……》。《西游……》吴承恩,《三国……》罗贯中。《水浒……》施耐庵,雪芹《红楼梦》。清朝郑燮《竹石》说“咬定”,“望门投止”《狱中题诗》谭嗣同。《自题小像》是鲁迅,《卖火柴……》丹麦安徒生。《凡卡》俄国契诃夫,现代冰心《忆读书》。
六年级下册 《观沧海》曹操正“东临”,《龟虽寿》里示壮心。杜甫《望岳》吟“岱宗”,“解落三秋”李峤《风》。王维《使至塞上》走“单车”,志和“西塞山前”有《渔歌……》。居易《赋得古原草……》,《书湖阴……》安石“茅檐(自)长扫”。《夏日绝句》李清照,《少年中国……》梁启超。现代鲁迅写《风筝》,《井冈山》《到韶山》主席感“别梦”。《我的老师》教魏巍,追寻延安祁念曾。《落花生》是许地山,《井冈翠竹》与袁鹰。
一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 “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二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三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
“像我这样的,很容易有两条路,一是进入政府或大公司,当个官员或者高级白领;再就是做生意,因为你会认识很多人嘛。这两条路我都很容易走,不过我选择稳扎稳打地做文化事业。”孔东梅说,当初她的公司打算叫“菊香书屋”,但是,到了有关部门,却注册不上,后来,她索性在前面加上自己名字中,给她的“东”字和外公毛润之名字中的“润”字,这便有了后来的“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
孔东梅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总想着凭自己的能力,来创造自己的人生,不大考虑自己是谁的后代、有什么使命之类。但到了美国后,淹没在人海中,没人知道她是谁了,这时候,她反而逐步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一种家族认同感。
孔东梅1972年出生在上海,这时,她的外公已是晚年。母亲李敏把女儿的照片送给看,希望老人家能为外孙女取个名字。沉思良久的说:“就叫东梅吧。东是我的名,而梅是我平生最喜欢的花,是一个很好的名。”
孔东梅的童年是在外婆贺子珍的怀抱中度过。少年时代的她受母亲影响,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还曾有过当中国的海明威,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梦想。上学之后,她舞文弄墨的成果开始频繁见诸自编的板报、班刊、系刊和校刊之上。
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刚刚创办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那时公司刚刚开始创建,有忙不完的工作,她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下班。她从端茶倒水打杂做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几十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提起那段经历她颇有感慨。
1999年这一年是孔东梅一家的多事之秋:父亲孔令华去世,妈妈大病不起,哥哥孔继宁远赴海外工作。孔东梅一夜之间从过去不问家中事的女孩子变成家里的顶梁柱。她东奔西走,让困扰了家里多年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母亲的身体渐渐好起来后,孔东梅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告别妈妈,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当时,在那边只有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孔东梅的身份。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亲人和朋友,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人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孔东梅觉得自己的心情完全变了,她慢慢融入到了全新的环境中,以浓厚的兴趣看待多元化的世界,一有空,她就去博物馆、剧院和书店。
提起当年的留学经历,孔东梅说,甘苦参半。到美国的前半年时间,由于语言文化的障碍,自己很有压力,加之在那段时间里,为了省钱,她搬过不少次家,异乡的孤独让她有着强烈的漂泊感。于是,打电话给妈妈成了那段岁月让她最感安慰的事情。那时打国际长途还很贵,孔东梅只能每周给妈妈打一次电话。电话里,孔东梅会把美国的一些见闻告诉妈妈,最重要的是要陪孤独的老人说说话,但她从不说自己在异乡的困难。而妈妈那边,最担心的还是女儿的身体,她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女儿健康快乐。母女俩虽远隔重洋,但却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孔东梅自己没想到的是,她一直想要挣脱的“束缚”,最终却成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她在美国学习的是“国际政治”。站在“国际”这个角度,让她对自己的祖国有了全新的感觉。孔东梅坦言,她到了国外,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才真正意识到外公的伟大之处,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美国留学那段日子里,母亲李敏寄来的回忆录《我的父亲》深深触动了孔东梅。她在书中读到外公、外婆生死患难的情感:途中遇敌机轰炸,外婆贺子珍为掩护战友,十几块弹片嵌入身体。当时,她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外公:我不能工作,还让人抬着,心里很不安。润之,把我留下,你们走吧。革命胜利后,我们再相见。一阵心酸,劝慰妻子说:我绝不会把你留下,抬也要抬到目的地。若不是外公下了死命令把妻子抬走,外婆贺子珍也许会因伤重牺牲在贵州。
书中有外公对女儿的骨肉深情:12岁的李敏从异国他乡归来,和父亲团聚了。拉着女儿乐滋滋地向自己的战友介绍说: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洋宝贝”……
孔东梅说:“我一边读一边哭,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很多细节令人难以平静。毛家三代女性都有在异国学习的经历。29岁出国的外婆算是‘老’留学生,4岁出国的妈妈是‘小’留学生……从外婆到母亲,她们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
找回自我
好像被某种使命催促着,200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毕业典礼的第二天,孔东梅就打包回国了。回国之后,她去了很多外公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开始一边走访,一边记录。孔东梅说,自己不想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也不会从政治、历史的角度再来塑造高大全的,她说:“我希望从我的角度去写外公,呈现出一个人性化的。我想从第三代后人,同时也是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希望呈现一个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希望能够用一个新的角度来阐述过去的历史,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发现他身上那种温暖的人性。”
孔东梅和妈妈首先来到井冈山,然后去了外公的故乡湖南韶山。她开始真正走进这个家族,去深入了解外公作为一代伟人的韬略和魄力,外婆一生的坎坷和善良,还有妈妈李敏在那个特殊年代成长的艰难。
孔东梅的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成立后,她在北京798艺术区内开设了艺术空间,立柱上贴着画像,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版本的传记。她要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开始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
2003年,孔东梅推出了《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在书中,她饱含深情地写道:“在成长的岁月中,我歌过、舞过、笑过、哭过。那个独自向隅,亦歌亦舞的小姑娘,似乎已尘封在记忆深处,定格在小小的黑白照片中了。只是到了30岁以后,往事反而清晰起来。经历这些年风雨,我从没像现在这样理解外婆、了解妈妈、化解自己。于是,一点点拾起记忆的碎片,拼凑成各种可能的形状,里面装的,其实就是我们祖孙几代人的一些思索……痴情如外婆,深情如外公――接近30岁时,我才开始明白:这是怎样惊心动魄的纯真感情!”
孔东梅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追寻自己的根,自己家族的根。她开始思索,如何将“红色经典”传承下来。
孔东梅的这一举动,令妈妈很高兴,她为女儿迈出的人生重要一步而感到欣慰。这是孔东梅的第一本尝试之作,在她的追述中,让更多的人知晓了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和人生历程。
让孔东梅意犹未尽的是,这本书里关于外婆贺子珍的故事有很多还没讲出来。她的第二本书《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贺子珍》随后就诞生了。站在后代人的角度上,她把贺子珍对的回忆和讲述重新还原,讲述了人们所不熟悉的爱情传奇。
此后,孔东梅又推出《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外交往事》,根据采访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首次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往事。“我做过电视,但还是更偏爱平面的、纸质的传媒。红色文化不能停留在缅怀、纪念、回忆录上面,要适应现代读者的口味,要给人较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塞给他们一些观点、结论。而且红色文化同样需要美的形式,我这本《改变世界的日子》的图片、装帧、纸张都很讲究,设计师是从国外回来的,我的下一本书会做得更漂亮。”
2009年,孔东梅推出《箴言》,书中选择了360条语录,从观世、正己、待人处事的角度,重点放在一些对于生活方方面面有所启迪的地方。该书推出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销量就达20万册。
时尚名媛
孔东梅的身上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平静与简约,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只做了一件事情:坚持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个几乎令普通人艳羡不已的女人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时候,旁人几乎很难定义“她”究竟是谁:当她出现在社交派对上,是一个戴着古奇手表,穿阿玛尼、普拉达的时尚美女;当她坐在自己的“菊香书屋”里的时候,是一个斯文雍容的女企业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孔东梅都更接近于一个精英个体的成功案例。
喜欢简洁大气的服装,会在国贸和新光天地逛街购物,孔东梅的优雅着装和风度赢得了时尚圈人士的好评。她的“时尚”似乎偏离了人们对毛氏家族的想象,这让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2009年7月16日,孔东梅作为大陆海协会“文化教育交流团”团员访问台湾,刚到宝岛,有报纸就以“她来了!她是的外孙女”为标题,做了大幅报道。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着装还赢得了台湾媒体的广泛好评。
彼时在北京,孔东梅的妈妈李敏在网络上密切关注着女儿的一言一行,孔东梅在台湾大方得体的讲话让她感到很欣慰。
2010年春天,孔东梅还为一本杂志拍过一组照片,被西方媒体冠以中国“红色新名媛”的称号。她当时的穿着很优雅,没想到却被一些人批评为“不够严肃”。对此,孔东梅说,她自己平时是什么状态,就展现出什么状态。
“中国人现在多么个性,多么讲究时尚,多么自我!”孔东梅感慨说,所以她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很考究,她会选一些简洁大方的服饰。她对时尚也越来越关注,除了做一些艺术展,也在赞助设计师。
在毛家第三代后人中,孔东梅长相可能与最为神似,和年轻时一样,孔东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颗痣,甚至不用介绍都可以让很多人认出她。
2012年10月11日,香港媒体爆出消息说,外孙女孔东梅嫁给苦恋多年的陈东升,二人已低调结婚,他们在钓鱼台国宾馆摆酒设宴,毛氏家族的人大多应邀参加。
这位“时尚名媛”的先生陈东升,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资料显示,今年56岁的陈东升1992年创办了中国本土最大的拍卖公司嘉德拍卖。四年后,嘉德公司的运营状况日趋稳定,陈东升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创办泰康人寿,这时,孔东梅是他的得力助手,共同创业的经历给他们打下感情基础。
婚后,孔东梅与母亲李敏及丈夫陈东升一起,来到外公外婆曾经战斗过的井冈山、吉安等地,缅怀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外,他们还代表泰康人寿向吉安革命老区捐赠人民币一千万元。
“笔墨当随时代”
对着干的人有,但多数是顺着干的,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便是高扬“笔墨当随时代”,主张写生。“笔墨当随时代”是古人石涛的名言,“写生”也是文人画传统的重要部分。谁也不会反对这个口号。细析思忖,其中原委颇有意思。
石涛原话曰:“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盛唐之句,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辈,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旬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癸未夏日苦瓜痴绝书。”取其要义,谓时代的风气每况愈下,笔墨也会随时代的风气变坏,就像诗文一样,“渐渐薄矣”,“无复佳矣”。此语是石涛对笔墨时代特征的阐释,表现出一种对他那个时代风气的无可奈何,当然是不满意。此处的“当”字,不是“应当”的意思,而是“该会是”的意思。此段文字出自石涛62岁居扬州时的一段画跋,若作“应当”解,虽在此不准确,但与石涛的一贯主张也还连得上。此跋语在流行的《石涛画语录》中无收录。我们说石涛绝对是一个革新者,主张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吾道一以贯之”。他强调“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故山水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在“借古开今”的口号下,号召“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是笔不笔,墨不墨,自有我在”,从而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的结果。
时至20世纪,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派重提“笔墨当随时代”,提出“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顺其字义,将“当”解释成了“应当”。新金陵派强调深入生活,强调笔墨中融入时代的氛围和作者的实情实感。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各自从自己的眼睛看出去的山水自然各不相同,山川又因时代有变,公路、汽车、电站、大坝以及许许多多新建筑日新月异。新金陵派从内容题材的角度要求画家应当寻找相应的笔墨去表现山河新貌。傅抱石有意消解时代性与文人画固有特色两者存在的矛盾,尽力使其统一起来,巧妙地用上了石涛的这句话,正与石涛的一贯主张吻合。他坚持民族绘画的人文特点,重写意,突出创造性。
新金陵派有共同的见解,较其他地区更自觉地接受了深入生活去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要求。宋文治是新金陵派的主将之一,他明确地表示:“祖国的名山大川,塞北边陲,著名的革命遗址,辉煌的代表性建筑,都是我师造化的对象。”
宋文治先生1960年创作的《山川巨变》是那个时代表现山河新貌的杰出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图一)。全景式的黄河三门峡水电站确实壮观,气势磅礴,极具时代气息,可谓时代画卷。这有赖于他的传统绘画功力,更在于他随同傅抱石等的二万三千里写生经历。在同一时期,他创作的《枣园秋色》,以及稍后的《韶山》《红岩》《新安江上》《井冈山》都让人耳目一新。《广州造船厂》《南京石油化工厂》(图二)都是表现现实题材有很大影响的作品。
善学 思变 存我
在老一辈画家中,宋文治年龄比较轻,他非常善于学习,特别善于从自身条件出发去择取他人之长。他学画从“四王”入手,后追求宋李唐、元王蒙学习传统,又向现代画家张石园、吴湖帆、陆俨少、傅抱石、李可染等学习。他有感于傅抱石天风暴雨式淋漓挥洒的那种强烈,但不同于傅抱石,他自由挥洒的大山大水依然蕴涵着某种秀美,而不以逆笔、散锋、破锋等新技法见长;他有感于钱松岳作品文人画古雅的笔情墨趣,但也不同于钱松牵他吸收传统的点染、墨韵等技法,而着力于整体效果的润朗、柔美,舍去一些细节刻画,突出造境。此外,他也吸收西画的光色,进行创作。
他的《江南春朝》、 《太湖之晨》(图四)、 《江南三月》(图五)、《太湖之滨》等太湖题材的创作最为人称道,精彩之极。正如马鸿增先生所言:“论画太湖,远有倪云林之清冷萧索,近有钱松侵阔大雄伟。而宋文治笔下的太湖,却别有情趣,那是一种小中见大、清新隽秀、巧佻空灵、静穆幽速的境界。他往往以润含春雨的笔墨,写一角之景;以平远兼鸟瞰的视角,处理空间境象。”他所画的太湖确实是他心境的自由流露,读他的画就能通过画面领略到他的审美趣向。
《黄山云》(图六)、《黄山睛雪图》(图七)、《飞瀑图》(图八)、《蜀江云》等作品是他属于豪放刚健的另一类作品,他的这些作品与别人也不一样,既有北派笔墨,同样蕴涵南派韵味,充和雅逸。满幅崇山峻岭,逶迤磅礴,然气象浑厚,不事张狂,寓天人合一之意。
不难发现宋文治先生晚年的作品“思变”心情甚切,老而求变,说明其心态不老。“”结束不久,他就尝试彩墨相间的画法,彩和墨自然融混,表现出许多不同层次的色彩效果。上述 《黄山云》《黄山晴雪图》,以及《轻舟已过万重山》即是代表。后来,当他看到《张大干画集》中的泼彩新作,很是兴奋,萌发出创造一种与其不同的泼彩法的念头。很快他找到了既新颖又可发挥自己传统特长的泼彩法。他在宣纸上将版画拓印与颜料泼洒结合任其流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山水画的章法结构用笔勾勒点染,增加笔线的力度。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从色彩方面作了种种尝试,他自称“小泼彩”。虽然泼彩的成分没有张大千来得大,但作品的意境营造和作者情感的抒发十分成功,面貌相当新,很快得到同仁的认可。“小泼彩”的道路依然没有离开他儒者的那种温文而雅、不求狂怪的审美观念,在众人的眼里他已经大大地向前进了一步。最近由中国书店与欧亚现代艺术中心联合编辑出版的英文版60家《中国名家绘画・宋文治卷》,入选《庐山晴晓图》(图十)、《秋江晓泊》(图十一)、《黄山石笋峰》(图十二),对这类作品就十分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