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公路设计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旧道路改造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技术分析
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指的是乡道,县道以及村道工程,在对这些道路进行建设中,又包括新建公路项目和改建公路项目。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在施工和具体的技术研究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我国,对于乡村道路的建设不像省道建设要求那么高,在技术标准上,考虑到一些条件的限制,适当的放宽了要求。
(一)路基工程技术标准
在我国的农村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比较低。首先,在路基的宽度方面,要求村道的单车道路基宽度要在4.5米以上,乡道的双车道路基宽度要在6.5米以上,当然,由于具体地形条件的限制,如果工程施工难度太大,经过和交通局报批,路基宽度可以放宽限制到3.5米。其次,在错车道方面,即使是在村道建设中,也要必须设置错车道,在错车道长度标准方面,一定要保证长度超过10米,错车道部分的路基宽度要在6.5米以上。在错车道位置选择方面,需要综合多种条件因素合理设置,这些考虑的条件中,包括了公路建设的地形因素,具体的交通因素。在交通因素的考量方面,应该注意在车辆通过密集的地区,错车道的设置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而车辆通过比较稀疏的地区,错车道就可以减少设置,遵循这样的设置原则,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保持交通的顺畅,减少拥堵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
此外,通视条件也是错车道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考虑到通视条件时,需要保证在错车道的设计中,双方向来车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水沟的设计,有明确的设计标准,沟底宽50厘米,沟高50厘米,沟顶高80厘米。在设计涵洞时需要注意,在排水涵洞的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更好的考虑到路基具体的排水状态,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两个方面,排水涵洞的设计才更加合理。在灌溉涵洞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灌溉条件的满足,能够更好地保障农田灌溉需要为重要目标。在涵洞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保证设计的齐全。由于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宽度问题,在防护工程的设置中,可以考虑采用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二)路面工程技术标准
在路面工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证路面工程的稳定性,这是工程设计最重要要求。路面工程设计,结构分为基层和面层,这两个方面在进行设计时,都要特别注重稳定性。在农村的村道工程设计时,设置基层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重设置面层,这两方面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般我们要求,基层的设置厚度要大于15厘米。路面基层在进行设计时,二灰碎石的结构,这样要求厚度需要保证在10厘米以上。在面层的设计中,如果采用如果使用水泥砼面,那么对于厚度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厚度在20厘米以上。沥青面层方面,表层厚度不能超过2厘米。除此之外,农村公路设计中,还需要特别注意路面横坡的设计,路面横坡进行设计时,一般都采用统一标准,那就是在横坡设计中采用2%,路肩横坡设计需要采用4%。
二:农村公路旧道路改造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中,除了新建道路工程的建设之外,对于原有旧道路的改造,也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旧道路改造方面对于技术也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在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建设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进行农村旧道路改造建设,要首先处理好这些问题。
(一)旧路利用问题分析
农村公路的旧路改造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旧路利用。对于原有旧路,不能一味的进行更新翻建,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注重经济和效益的结合,对于旧道路的改造,旧路充分利用是一个重要原则方面。旧路的利用要有选择性,因路制宜的进行选择性利用。有的旧路虽然建设时间比较长,但是在路面路基的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好,这样的道路就属于我们旧路的利用范围之内,根据具体的公路路面路基条件,进行正常的道路养护和利用。在旧路的利用方面,养护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然后我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措施来改善旧路使用,例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路基,路面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旧路的养护等级。当然,除了对旧路的养护之外,还需要注意,在旧路的利用中,要注意珍惜土地,不要轻易更改线路,对于必须废除的旧线路,也需要注重对于旧线路的开发再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在旧路的利用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提升旧道路的利用率,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重合利用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升利用率尽量不要减少路面的宽度,对于旧线路的利用,不能过分的废弃,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二)减少资源的破坏
减少对于资源的破坏,减少拆迁的范围和拆迁量,这也是旧公路改造中的重要问题。在进行新线路的选择时,需要注意保证城乡二元结构的联合发展,这也是农村旧公路改造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的一个重要目标的原则。公路建设的重要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的发展和联系,所以,在农村旧道路的改造方面一定要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作为公路改造的重要原则。在旧道路的改造方面,要注意靠近集镇路段,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另外要尽量减少对于耕地的破坏。对于一些必须废弃的路段,可以考虑把面积大的区域用于农民打粮晒场用,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的合理利用。
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无论是新公路工程的建设还是旧道路的改造,都要注重以方便农村发展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新建工程要保证工程建设符合标准,旧公路的改造要坚持合理的原则。只有这样,农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才是有效率的,才能更全面的发挥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摘 要】通过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与施工技术指南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农村公路线形标准与路面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指南,使所修建的公路同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筑路材料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减少路面提前破坏,节约工程造价,降低养护维修费用。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施工技术;指南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Jia Jian-wen
(Luquan Local Highway Management Station Luquan Hebei 050200)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study, proposed for the region's rural highway alignm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pavement structure, so that the road construction area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oad construction materi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rural road pavement structure safe, reliabl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road ahead, save construction costs, lower maintenance cost.
【Key words】Rural roads;Construction standards;Construction technology;Guide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己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公路运输网络是综合运输网络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搞好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公路又是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线公路的延伸和物资集散通道,又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对保证全国公路网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全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实施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是公路交通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加强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1. 概况
针对河北省气候、地形、土壤地质条件和材料来源情况,总结历年来积累的农村公路实际工程经验,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农村公路线形标准与路面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指南,使所修建的公路同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筑路材料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减少路面提前破坏,节约工程造价,降低养护维修费用。该项目计划的实施,能解决农村路网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改进现有的道路技术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2. 研究开发内容
2.1 国内外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调查对国内外农村公路建设控制要素、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村镇道路等方面的标准展开调查,为河北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河北省农村公路建设条件研究。(1)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分析;(2)农村公路建设的自然条件;(3)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条件;(4)农村公路建设常用的筑路材料。
2.3 河北省农村公路的控制要素和线形标准。(1)农村公路的分类分级;(2)农村公路的控制要素;(3)农村公路等级的确定;(4)农村公路的平面线形标准;(5)农村公路的纵断面标准;(6)农村公路的横断面标准。
2.4 农村公路路基技术标准。(1)农村公路路基标高与宽度标准;(2)农村公路路基压实标准;(3)利用老路路基处理标准。
2.5 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组合。根据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交通量、土基等级、筑路材料和经济条件,利用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借鉴国内外路面结构设计原则,结合个地区现有沥青、水泥路面实际设计和使用经验,对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适合当地的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
2.6 农村公路排水设施标准。对农村公路来说,排水工程还基本属于空白,一般都采用路拱横坡的路面排水方式以及边沟的路基排水设施,并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现借鉴国内外农村公路排水现状,结合河北现有农村公路排水方式,制定河北省农村公路排水设施标准。
2.7 农村公路质量控制标准。(1)农村公路质量控制指标;(2)农村公路质量检测方法;(3)农村公路质量控制标准。
2.8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技术指南。在系统研究农村公路路面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对造价较低的农村公路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路面施工和养护要点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编写“河北省农村公路建设施工技术指南”,以便于指导我省农村公路路面施工。
3. 技术路线研究
该论文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与一般调查总结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
3.1 理论为指导。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时,以理论为指导,并通过工程应用给出研究成果及对理论分析的验证。
3.2 理论分析和一般调查相结合。在进行大量的室内试验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考虑室内试验成果的实用性,从而对室内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进行检验、修正和扩充。
3.3 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在开始试验测试、总结材料组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经验和问题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检索,分析借鉴国外现有成熟的设计方法、施工经验及使用状况。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建设被重视,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增长,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有了一定成就,大幅度改善了路面状况,便利了人们的生活。2014年至2018年xxx镇结合上级总投资约xxx万元,建设改造通达道路总长约xxx公里,路面宽度xxx米,初步实现镇区外循环架构,对外道路畅通、内循环初见成效,为发展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建设农村公路中,受农村的自然环境、设计标准、建设资金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少高标准规划设计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和农村公路规划不同步,公路的专项规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建设和前期规划的统一性不足,农村公路的初期技术等级、通达要求和设计规划建设标准不高,注重短期效益,导致公路建设质量较差,没有几年公路就破损,出现重复性施工(xxx公路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不高,不到5年时间路况条件下降),对农村道路的系统化布局造成影响,出现早期道路质量差、后期道路质量高的现象,导致地区差异加大,发展不平衡。
2、少资金
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是地方上的配套资金和国家投资,而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往往无法切实做好建设和养护农村公路的工作。道路建设分前中后三段,上级资金主要集中在中段,前段和后段都需要镇级财政大比例甚至全额配套。比如建设的xx公路中期建设费用xxx万,其中需要镇级配套xxx万,建设前期路基加土、障碍清理、杆线迁移、绿化移栽等准备工作投资近xxx万,建设后期交通安全设施、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的投入资金接近xxx万,给原本不丰的财政带来了压力。
道路建设七分靠养,由于工作资金不足,道路养护不足,目前镇村道路破损只依靠镇级财政支持,许多道路维修不及时,养护工人工资虽然由上级财政拨款,但是工资低留不住人,只能聘用村中年龄较大的劳动力,他们缺乏扎实的道路养护知识,养护效果不佳。
3、少统筹
大部分农村公路都是在原有的土路或堤坝上修建的,在选择项目建设的方案上,有的技术指标满足不了规定要求,道路线性和走向不佳,普遍存在陡坡、急弯、路肩窄等问题。一些公路上的危桥、窄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改造升级,存在桥头变线或窄桥宽路的问题,对道路建设和通行有着直接影响。
二、应对问题的方案建议
1、多高标准设计规划
农村公路前期规划,要站在全域角度,重视有效衔接综合运输、城镇化、区域生产力等规划,考虑推动农副产品、特色经济和旅游业、乡镇企业和商品集散地的建设和发展,为交流信息、流通货物、城乡交往提供顺畅的通道,构建高效公路运输网络。
农村公路设计要对其所在地地形条件、地质因素、环境气候等做充分考虑,高标准设计规划道路,实现中长期道路不落伍的目标,就目前我们道路建设是4层灰土加一层水稳一层混凝土、宽度5.5米,是否满足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需要论证。
2、多资金渠道
我国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用于改造路面,路基资金则是地方自筹。当前时期农村道路桥梁上级资金项目种类多,有农村通达工程提档升级、财政农桥、一事一议、国土土地项目等等,从顶层设计将这些资金整合,合力做好一件事,同步完成道路、桥梁、路基、绿化乃至后续的管养护工作,减少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配套压力。
在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工程成本,改建或扩建现有的道路。在公路建设中可以采用沥青热再生的技术,能够使建设材料得到有效节约,降低施工成本。
3、多监管人才
在建设农村公路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施工。在建设农村公路中要建立时间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道路监管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实时监管,对建设农村公路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在重要路段的建设中,要一天不间断地监管。
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引进具备专业水平及责任心的监理,同时加大对乡镇农路办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对工程、工序、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尽快将施工问题找出来,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确保顺利建设公路。
4、多管养队伍
关键词:农村公路;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也有部门认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农村公路就是指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农村公路在彭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县农村公路管养现状的调查,就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谈个人看法。
1彭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现状
彭阳县现辖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808个村民小组,26.26万人,总面积2528.6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6月,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77.5公里,其中:县道4条105.7公里,乡道23条482.993公里,村道58条788.807公里;沥青路743.501公里,水泥路38.45公里,砂砾路595.549公里,全县100%的乡镇、行政村通等级公路。
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前期设计标准低,投入资金少,导致桥涵、边沟、挡墙、边坡、安保标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随着全县生态治理效益初现,降雨量相对同期也有所增加,一些等级沙砾公路冲毁现象较为突出;由于主要支线道路超限超载严管,一些车辆就绕道农村公路,虽然公路管理部门设置了限宽门,可是强行冲卡现象依然存在。这样一来,对原本设计承载能力就低的农村公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速了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的普遍出现,有些路段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沉陷。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病害还在继续蔓延,直接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了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甚至不能发挥作用。
2彭阳县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问题
2.1宣传教育不到位,爱路护路意识淡薄。长期的政府管理模式,使绝大多数群众只知道使用公路,享受“公路通,百业兴”带来的实惠,不知道公路也需要大家爱护,随意地乱搭乱建、在路基取土、偷盗路沿砖等现象屡禁不止,靠路吃路,似乎是理所应当的。这些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公路损害的直接原因,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安全,也极大地浪费了公路建设资金。
2.2建设资金不充裕,路基配套工程标准低。在我县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40%的公路是在原有的便道上修建的。这并不是无法加宽路基,而是资金存在严重缺口。有的项目在申报时是设计标准很高的扶贫道路,但在真正建设时,国家只补贴60%的先期投入,剩余的40%需要县财政筹措。我县前几年的财政收入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公共建设,没有能力支付这一大笔投入,这样就势必造成了一些公路在建设时降低标准,部分配套设施被裁减,这也为日后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出现病害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3管养体制不完善,公路管养存在缺失。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公路管养有道班”的思维定势,诚然,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的管养固然重要,但各乡(镇)、村、组配合,分级负责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更有利于农村公路的管养和使用。再者,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也飞速发展,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30%的村民小组通等级沙砾公路,农村公路管养任务直线上升。而全县公路养护人员共91人,近年来由于退休、调动等各种原因减少18人,线路多,人员少的现象愈来愈突出,直接导致一部分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个别路段管养缺失。
3解决办法
3.1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要加大公路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爱护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教育。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宣传网络,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和方式,采取制作固定宣传栏、张贴宣传教育漫画、组建文艺宣传队、发放反面宣传教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不断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沿路群众的守法、护路的意识。利用农家院墙、公路边坡等地方,涂写大量爱路护路的标语,减少沿路群众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要坚决打击那些对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破坏公路的不法分子,从根本上杜绝破坏公路现象的发生,减少公路安全隐患,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效益。
3.2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一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南部山区移民开发工程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争取国家财政投入,新修和改造一批高标准的农村等级公路。要科学合理制定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发展规划,切记盲目扩大建设。县、乡政府要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统筹规划管养资金。各级村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自愿捐赠、集资出力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二要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宁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定期对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并接受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资金使用审查,县公路管理段应每月向交通局上报当月完成的工作量,再由交通局审核后上报宁夏公路管理局审批,实现资金申请、拨付的规范化。严格杜绝挪用、挤占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3.3创新管养模式,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一要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养护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养护定额、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等行政管理规章和技术性规范标准,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二要改革公路养护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方式。对全县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摸清路况,核实里程,统一编号,绘制各条道路的详细路线示意图,落实“有路必养”。
结语
我县农村公路占全县公路养护总里程的92.3%,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里程成倍增长,技术标准大幅提升,管养工作也成为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人员相对较少、资金严重短缺、养护里程增多等诸多矛盾和困难,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管养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管养质量。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逐级落实公路管养主体责任,最大限度为农村公路提供人力、资金、技术和设备保障,指导引进和推广公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作业方式转变,确保全县农村公路"管无盲区,养无死角",努力创造全县农村公路平稳、整洁、通畅、安全的通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2010.
关键词:徐州;农村;公路桥梁;安全
1 概述
农村公路桥梁是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公路交通的贯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通车里程显著增加,公路等级逐年提高,路面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目前我市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好路率达到76.2%。但是由于我市大多数农村公路桥梁始建于六、七十年代,桥梁的设计承载力较低,随着目前作为农村公路组成部分的桥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交通量相对较少但重载车辆绕行通过农村公路等原因造成农村公路桥梁的损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农村公路交通的中断,对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出行、货物运输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等。本文以徐州市下属四县二市一区(铜山县、睢宁县、丰县、沛县、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农村公路桥梁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保障和提高农村公路桥梁安全可靠度的措施。
2 徐州市农村公路桥梁调查统计分析
桥梁的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依据定期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
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
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徐州市现有县、乡道农村公路桥梁 1 916 座。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其中有县道公路桥梁540座、乡道公路桥梁 1 376 座;大桥55座、中桥511座和小桥 1 350 座;梁桥918座,双曲拱桥249座,其他类桥梁750座。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同时按照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徐州市现有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分布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这五类桥梁的分布比例均是比较接近的,各占20%左右。但是,存在较为明显安全隐患需要人们加强防范注意或者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四类桥和五类桥的比例占到桥梁总数目的约40%,其中大桥31座,占大桥总数的56%;中桥203座,占39.7%;小桥515座,占小桥总数的38%。这说明了当前农村公路桥梁改造的重要性。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已经严重损坏或垮塌,根本无法通行,典型的桥梁破坏照片如图2所示:
在此次的调查中,同时还发现徐州市的农村公路桥梁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宽路窄桥、栏杆缺失现象普遍,四级路上的农用桥一般仅3~5米宽,大多只设护轮带不设栏杆系,有的虽设栏杆系但撞坏较多或无有存留而桥面(如图3所示),行人行车都不安全。
二是县、乡道桥梁管养存在差异。县道公路上的桥梁养护正常,对于四、五类危桥增设了险桥、限载等安全标志,损坏的桥梁栏杆、石砌锥坡、桥头地点等修复及时;但是由于经济较差,部分镇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等问题,乡道上安全标志部分缺失,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农村公路标准提高后,有一些桥梁的桥面或者大梁出现轻微损坏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使桥梁的技术状况日益恶化,虽设置了必要交通标志,存在安全隐患。
3 农村公路桥梁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根据对以上农村公路桥梁所产生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农村公路桥梁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设计标准偏低,承载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乡道公路桥梁基本为过去水利部门所修建的农用桥,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工程设计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工农业产品流通量不大,只能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设计,桥梁路面荷载设计值较低,造成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偏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原来的农村公路桥梁设计标准普遍为汽―15或以下等级,2003年全市农村公路启动以前,路况较差,通行率低,重车难于通过,农村公路桥梁的损毁情况较轻,但是随着农村公路改造以后,路况得到彻底改善,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并且超限运输车辆较多,从而对桥梁结构性破坏较为严重,毁损现象大幅度上升。
3.2 超负荷使用
随着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汽车的保有数目也在急剧上升,从而造成农村公路桥梁的汽车通行数量大幅上升。原来预计一般桥梁日车流量最多不超过50辆(次),载荷不超过5―10―20吨,而现在的车流量和载重量均超过了原有的5~6倍,导致目前农村公路桥梁大部分被压坏。加之一些运输矿料的严重超载车辆,为躲避检查和逃避收费站收费,违规绕行县、乡、村公路,造成农村公路上的各类桥梁不堪重负,桥梁出现桥面损毁、坍塌等现象屡屡发生,危桥数量持续攀升。
3.3 桥梁自身质量和耐久性老化
目前徐州市农村公路桥梁中的桥型比较落后,拱桥较多,占总量70%的拱形桥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双曲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度较大,含筋量极低,承载力不高,安全隐患较大。在当时的工程建设时期,正处于国家建筑材料极度贫乏阶段,钢筋水泥都很紧张,材料质和量均不能达标,施工大量靠的是人力,缺乏现代施工设备,因此,桥梁建筑质量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早期公路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现有农村公路桥梁绝大部分都有40年历史,使用寿命已接近极限。混凝土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被碳化,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失去保护作用,进而混凝土内的钢筋产生锈蚀,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而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与剥落又会加剧钢筋的继续锈蚀,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桥梁承载力的大幅度下降。
3.4 桥梁管理维护不能及时到位
由于维护资金的缺乏,当桥梁出现病害和损伤时,所做的处理和修复往往也不及时,从而造成病害和损伤的不断积累,使得桥梁的毁损日趋严重。
4 提高农村公路桥梁安全可靠度的措施
4.1 明确标识,限制超载车辆通行
政府应责成主体和管养单位立即对四、五类桥梁处进行进一步检查,设立明显危桥、限载、限宽标志,必要时应封闭交通,必须限制行人、车辆通行措施,对损坏特别严重四、五类桥梁立即进行维修加固,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加大超载车辆的打击力度,消除超载和私人改装车辆对桥梁的危害。
4.2 提高新建桥梁设计安全储备系数
对新建桥梁要按照新的设计规范,对未来桥梁周边交通的运营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适当提高安全储备系数。在设计中还要提高桥梁抵抗灾害的设计等级,对于主干道路、国道的桥梁和桥下通航的桥梁要充分考虑通航的要求,在设计中适当的提高设计等级,特别考虑超载因素的影响。
4.3 加强维护与管理
根据现阶段公路管养体系的现状,认真贯彻《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加强培训,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部门的管养职责制度,经常性检查到位,对三、四类桥梁加大定期频率,对不能确定等级的桥梁请专门权威部门进行技术检查。执行好《公路桥梁养护规范》,加强对制度执行的检查和考核。做出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其管养职责,才能使桥梁管养工作落到实处。
4.4 加强宣传推进文明行车
通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营造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行车风气,减少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农村公路桥梁长效管理机制和超载、超限车辆的稽查和治理工作,真正做到桥梁检查与保养的日常化、制度化。
4.5 积极争取危桥改造计划。
应加大对农村公路桥梁改造资金投入,加大改造计划。对于当前和未来交通量不大且为非主要路段的板梁式危桥,在桥梁下部基础没有大的根本性破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下部构造维修、上部构件重新更换的方法进行改造。对于交通量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的危桥采取拆除重建的方法。对于桥闸一体类型的危桥,由于管辖权和使用权分离,维修改造涉及面比较广,应由当地政府牵头,交通、水利等部门紧密配合,采取分工负责的办法完成改造任务。
5 结语
已经不能行驶,但也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封闭,增加了事故隐患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能否安全和畅通。只有高度重视当前农村公路桥梁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维护、维修、加固和改造处理等,才能真正保障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才能真正为农村服务,让农村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姚玲森.桥梁工程(适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JTG H1l一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
[3]JTGF71-2007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S].
[4]JTGB01-2003公路工程程技术标准[S].
[5]张印阁.桥梁现场检测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大出版社,1998.
一、农村公路等级偏低
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185.6公里,其中:县道
69.8公里,乡道434公里,村道654.4公里,专用路27.4公里。全县农村公路二级公路60.8公里,占农村公路5%;三级公路172公里,占农村公路15%;四级公路942公里,占农村公路79%;等外公路10.8公里,占农村公路1%,农村公路四级路比重高,等级偏低,影响农村公路承载能力。
二、养护资金短缺
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主要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经费和养护经费;三是县财政列支的年度日常养护经费,按照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计算。
三、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高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只局限于路面简单的清扫、路肩培护和排水沟疏通,对局部损坏严重的地段进行维修垫铺。造成养护水平不高的原因,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各乡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都是临时聘用地方群众进行日常保洁,乡镇地方道路管养所管理及养护人员频繁更换;三是养护人员对农村公路管养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养护技能培训;四是由于资金原因,养护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养护水平低下。
三、农村公路排水设施不完善
农村公路尤其是乡、村级公路排水不畅、积水路段较多。造成农村公路的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原因:一是农村道路排水设施设计标准不高,不能满足特殊天气下排水量需求。二是排水设施管养不到位,长时间无人管理造成排水设施的淤塞,遇到大的雨水无法及时排泄。三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缺乏排水设施规划,主要表现过村段、低洼段等,由于无排水设施,遇到大雨、急雨时,路面没入水中就成了必然。
四、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不齐全
我县是山区县,农村公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较多,近年来我县实施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对一些路段进行了治理,但山区危险路段较多,一些路段还存在安全设置不齐全的问题,影响通行安全。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改造;改造方案
公路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如人体的血脉,奔腾其上的车辆有如生生不息的血液,将"养分"输送往四面八方,将祖国各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农村与乡镇、农村与城市连接的纽带,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康庄大道。但就整体情况而言,农村公路由于等级较低、技术水平较差、交通组成单一等原因,易发生病害,存在较多问题,农村公路工程质量与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一、目前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病害成因
1、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
公路工程自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技术性,所耗成本高,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政府与村委会无力支撑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落在县级政府的肩膀上,但在现有体制下,地方财政相对紧张,大部分资金用于县级主干公路建设与养护,农村公路资金投入较少。成本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农村公路粗制滥造,路基沉陷、坑槽遍布,后续财力依旧有限,公路难以得到及时维修,部分农村公路甚至难以通行。而在某些情况下,地方非干线公路的启动资金常常一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建设资金不足是农村公路工程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2)建设工期紧迫
农村公路是农村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在某些地区是唯一的出行通道,若要对公路进行改造,势必会影响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如前文所述,农村公路因资金投入不足,公路自身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不改则已,一旦动工,一般工程量较大,相应地,工期较长、作业面积大,将会对整片地区的交通产生影响。此外,公路工程动工的最佳时期为三月份至七月份,但此时也是人民出行的高峰期,如何协调公路工程建设与人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是问题的焦点。
(3)设计标准较低
在多重原因影响下,农村公路设计标准普遍较低,路面结构相对简单,路基未经压实处理,与当今飞速发展经济形势下交通荷载能力不相符,大吨位车辆通过时极容易发生塌陷病害,与此同时,公路网布局较为混乱,受资金限制,部分农村公路借助自然地势,道路弯曲、陡坡较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排水能力差,暴雨易堵塞甚至损坏,抗灾能力差。
除此之外,农村公路工程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亟需解决。
2、 农村公路工程存在的主要病害成因
大多数农村公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公路体系的病害,表现较为明显的病害包括沥青路面裂缝、沉陷、网裂,水泥路面断板、露骨等,其病害形成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建养制度不完善
农村公路建养制度不完善首先表现在体制方面,由于整体投资较少,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多为行政村集体,很少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监理制的体系实施,没有竞争就没有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其次是养护工作力度,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工程前期建设固然重要,但若没有有效及时的后期养护,公路的功能就难以充分发挥,甚至会因病害而使用寿命严重缩短;最后是施工工艺问题,机械设备较为落后,性能欠佳,施工工艺单一,新技术、新工艺难以运用到实践中。
(2)路基质量较低
农村公路路基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填土高度问题,受地形地势影响,某些农村公路路基填土高度仅几十厘米,不仅地下水极易渗透,灌溉水也会对路基造成侵蚀,与此同时,路面的荷载难以有效扩散,易出现裂缝病害;其次,公路建设时对路基额处理工艺较为粗糙,部分路段路面直接在原地面上施工,后期易出现沉陷病害;此外,路基压实度常常不达标,某些情况下施工单位忽视了排水问题,会导致积水冉侵蚀路基内部。
(3)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我国部分农村公路建设较早,且一直未加以改造,直至现今,仍维持在很低的建设标准,基层为石灰稳定土的路段约占百分之六十五,强度普遍较差,面层厚度一般为三至四厘米,相对较薄,难以荷载愈发加重的交通运输压力。
(4)排水设施较差
因农村的地理位置与生产活动需求,水成为了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地下水渗透、地表水排泄问题,还要考虑灌溉水侵蚀问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公路路段的排水设施相对较差,甚至有些路段与路边农田连成一片,极易导致路基侵蚀病害,还有部分公路缺少桥梁与涵洞,防护措施也远远不够,路基冲刷严重,容易出现坍塌现象。
二、农村公路改造技术的方案分析
1、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原则
公路工程是影响农村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改造首先应充分考虑到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配性原则,县级政府给出的建设养护管理办法为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应学会变通,结合地区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等情况,对结构标准等项目作出修正,确保改造工程切实起到功效;其次,改造工程必须以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不能只顾眼前,虽然农村公路目前运输量相对较少,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交通量势必持续增加,故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公路改造工程。此外,因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投资较少,改造阶段必须严把质量关,避免后期反复维修,应以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标准严格要求。
2、 影响农村公路改造方案的因素
在设定改造方案前,首先应了解关键性影响因素:①交通流量预测,以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公路流量做出合理的预测,并据此选择面层材料、设计路面结构层厚度、制定施工工期;②行车荷载,对农村公路通行车辆的种类、吨位进行调查,以此为参考决定结构层的强度与刚度;③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工程难易程度与工期安排问题,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相协调。
3、农村公路改造方案设计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可总结农村公路改造方案设计流程如下:①确定实施公路改造的必要性,应对当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实际考察,结合路面病害程度与人们需求综合考考量,定量地给出必要性综合分值,优先处理急需改造路段;②分析交通量,确定行车荷载,参照路面设计规范,将不同轴重的车辆换算成标准轴重的当量轴次;③实地考察项目原路况,确定其存在的病害类型与严重程度,若仅存在裂缝与沉陷,小修即可,若面层出现病害,则进行改造以恢复其功能;④确定结构层厚度,此时也应根据公路实际病害情况确定,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路基状况较好,面层病害不甚严重,可采用二灰碎石基层提高其整体承载力,同时也符合绿色工程要求,第二种情况可选择就地再生技术,采用15厘米的石灰稳定土基层,而对于第三种严重病害路段,需逐层填筑并加固。
农村公路改造是惠及群众的工程,是国家社会的殷切期待,有关部门应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依照标准规范设计流程,制定严谨的改造方案,严把施工质量关,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参考文献:
[1] 沈平刚.农村公路改造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5).
至年底市农村公路10818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81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油路水泥路1394公里,村油路水泥路124公里,通乡油路除盘县普古、水城龙场、营盘三个乡正在进行通乡油路工程收尾外,已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122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20户以上的村寨80%以上以通车,26%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主体,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县乡道改造和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通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实施,县交通运输局作计划管理和技术指导;县公路管理所主要承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具体负责县乡油路养护、管理、大中修工程、水毁预防控制恢复工程;县乡泥路及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养护管理,县交通运输局及公路管理所负责计划管理及技术指导。管理养护资金,省级按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全年约2300万元切块下达,主要用于县乡油路大中修、水毁、安保工程补助;市财政承担县乡油路9000—10000元/年公里的小修保养费,年850万元,费用随里程增加而增加,并配套10万元/公里的县乡油路大修工程费,每年约400万元;县财政承担县乡泥路,村公路小修保养费,县乡泥路3000—6000元/年公里,村公路600元/年公里(村公路小修保养费省从切块资金中补助500元/年公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公路建设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专业建设人才极为紧缺,有经验、懂技术从事农村公路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更少,加之征地拆迁,炸药等重要物资的协调力度困难加大,项目建设机制体制的制约,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慢、投资超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现象,使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不能有效控制,其问题的根源是:
1、投资。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国家补助引导、市县政府配套建设,受国家政策投向的制约,在一个省内补助标准是一致的,以和黔东南为例,由于是能源原材料城市,很多公路要承担运煤功能,相应投资就高,而黔东南的公路主要是满足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本没有重载车辆通行,投资就低。国家补助标准为通乡油路40万元/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5万元/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量大,地方配套困难,主要靠贷款解决,建设资金需求与地方配套不足的矛盾突出。为了适应国家的投资政策,争取国家资金补助,在地方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低标准建设,对于以运煤为主的原材料重载运输线路,效果十分有限,很多有运煤功能的通乡油路由于地方配套不能到位,不能按重载标准建设,不能达到应有的投资效益。
2、招投标。按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工程投资超200万元,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进行选择,通乡油路一般每公里造价在70万元以上,即超过三公里的通乡油路项目必须进行工程招投标。从通乡油路实施以来,由于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多、施工条件较好、利润较高,资质等级高、有信用的施工单位特别是省内的专业施工企业不愿承担农村公路的施工任务,而通过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选择进场的大部分为没有专业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借用资质投标,临时组织农民施工的施工队伍,形成“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农民组织施工”的现状,使本来单价就低的工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浪费。公路施工,看似简单,“挖高填低压实”,其实对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很多挂靠投标的施工队伍其设备和资金实力可能不是主要问题,而高水平、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挂靠的施工队伍难于具备这个条件,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很难履行合同义务。
3、质量保证体系。公路项目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是企业自检,施工企业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成败。其次是社会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条件相对较差,高水平、有能力的监理人员不会到农村公路实施现场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能履行监理职责。第三是业主管理,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合理的情况下,对业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相应地提高了要求,而业主管理工作由于任务重,人员少,且大量的精力用于征地拆迁、炸药使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因此在业主管理方面也有不到位的问题。第四是政府监督,质量监督机构主要监督方式:项目前期工作参与论证,实施过程中的巡查,完工后的检测验收。由于项目多,涉及面广,不可能面面俱到,实施有效监督。
4、建设环境。农村公路主要服务乡镇和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要求的公益设施,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征地拆迁政策的不完善,社会对公路施工企业利润高的认识误区以及相关部门服务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服务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征地拆迁困难,料场、供电、炸材审批程序复杂,使用成本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成为制约工期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业主未满足施工合同条件,违约的主要表现。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1、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重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矛盾。乡镇机构改革前,各乡镇基本设有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县乡公路的协调管理工作,责任落实相对到位,机构改革后,交管站取消,有的乡镇明确专人管理养护农村公路,有的乡镇是兼职管理人员。农村公路养护未纳入目标考核,认识不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属“应付式”养护,只有路断才有人管,有限的养护资金不能完全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形成“小坑不补,大坑无钱补”的恶性循环。
2、养护资金。按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规定,市级财政承担县、乡油路养护资金9000—10000元/年公里,约900万元/年,全部到位,县级财政承担县乡泥路及村公路养护资金,县泥路6000元/年公里,乡泥路3000元/年公里,村油路5000元/年公里,村泥路配套600元/年公里(省补助500元/年公里),按照标准,六枝290万元/年,盘县756万元/年,水城480万元/年,钟山50万元/年,部分县区不能完全到位。
3、公路管理。主要是维护路产路权的路政巡查和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保障公路避免侵占及正常使用,路政巡查中,路政人员少,主要对重要县乡道路进行巡查,巡查的频率和巡查面小,且有执法权,没有有效的执法手段,执法效益低,乡村公路基本无力顾及,主要由乡镇来管理,随意侵占公路,乱搭乱建,利用公路堆放物品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危及公路的安全畅通。在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中,车主受利益驱使,抵制执法,按交通运输部规定,55吨以上车辆严禁上路行驶,而运煤车辆多在60—80吨,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只能承受40吨的荷载标准,设计标准与实际荷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设计正常使用年限6—8年的油路只能使用3—4年就需大修,大修的造价约60—70万元,超载产生的运输效益远远低于公路建设投入的成本效益,同时公路建设需占用钢材、水泥、沥青等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超载直接导致投资效益低和社会资源浪费。
三、对策建议
(一)农村公路建设
1、努力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单价投资高,资金总量需求大,单靠地方财力投入,很难保证建设需求,必须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补助范围,按要求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尽量减少地方自主项目的建设,减少地方筹资压力。
2、以项目规划为基础,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项目规划,市级做好县道、县级做好乡道、乡镇做好村道的规划,尤其是村道的规划,在乡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村公路未进行全面规划,由于国家下达计划规模较大,很多乡镇临时拼凑项目,难免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投资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应按照“质量+进度=效益”的建设原则,一手抓加快速度、一手抓质量求效益;全面落实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责任人责任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探索乡村“义务监督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发挥业主管理关键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业主的奖惩力度;对项目资金,技术质量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关工程。做到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确保合格率,提高优良率。
3、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机制,保证投资效益。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可利用公路专业部门的技术管理力量、施工组织经验、机械设备等优势组织当地农民进行施工,在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对质量、进度、投资、安全责任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让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效益,同时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公路部门为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也有义务完成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质量意识较强,能确保发挥投资效益。
4、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认真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爆炸物品使用等问题;制定标准适当、统一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维护补偿标准的严肃性,保证补偿公平合理。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坚持建、管、养并重,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的科学理念,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通知》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1、明确乡镇职责、机构。乡镇负责辖区内乡道泥路和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协助县公路管理部门开展路政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镇应通过内部编制调剂,设立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和建设。
关键词:加强农村公路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
1.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存在着多部门、多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所以也就造成造价管理政策政出多门和政府部门干涉过多。诸如目前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就面临着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建设、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均有关于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业务或资质的管理规定。不取得以上各部门的资质证书,造价咨询机构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甚至有的要按领导意图办事。
2.采用“无标底”和“低价”招标及招标工程人为压级压价,导致工程造价失真。招投标工程成本价的难以界定及其操作的困难,使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较难在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上实施有效监控,致使业主为减少建设投资,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人为压级压价,致使“不合理”低价中标,同时也埋下了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3.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由于农村公路资金短缺,设计人员按照已圈定范围做工程设计,导致工程设计标准低。部分农村公路前修后坏,造成巨大浪费和不良社会影响。
4.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导致工程造价虚增。新型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由于信息不畅其价格异地差别极大。承包商利用部分业主的不知情,导致造价失控
5.“三超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业主单位由于前期资金缺口大,尽量压低概算造价,预留投资有缺口,在建过程中为了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提高资金投入,结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时又超过预算。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对策
要使建设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确定,有所控制,就必须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全方位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1.加强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全方位过程的造价管理。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总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工作,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共同组织,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解决当前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随意压价,维护咨询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公路建设管理法规文件汇编〉〉2007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必读〉〉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农村公路设计与准备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1.1基本理念
周期造价理论是农村公路设计造价一贯坚持的理念与原则,要不断合理优化公路设计,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设计的能力与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1.2精选技术标准
在农村公路设计的具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合格的技术标准,并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设计原则,不断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最优设计方案。另外,要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方案,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公路的交通流量。在农村公路的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与当地的经济相适应,还要将环保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赢局面。尽量避免大挖、大填。通过低限技术指标实现公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量,节约资源与资金。重点强调路线的规则,分别在农村的线路设计中,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放宽标准。原则上准确把握标高,就能实现农村公路的优化设计。
1.3实施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农村公路设计应该坚持的设计原则。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基本目标,在保证公路质量与使用功能的同时,实行限额设计。在限额设计中,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标准,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在确保工程造价合理范围内的同时,又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1]。
2农村公路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进行农村公路造价管理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正规程序,严格设计完善工程设计图,并且工程设计图要严格经过专家团队的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招标环节。在具体的招标环节中,专家团队要严格审核投标人的标书,对其中不合理的细节要进行严格的对照,严格审核报价清单,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村进行公路价格竞争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的限价工作指导,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来进行工程清单的审核,要实事求是的结合当地的施工材料价格进行限价的编制。另外,还要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从根本上实现对农村公路造价的科学化管理。
3农村公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3.1强化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动态化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合同条款的内容符合实际施工建设的需要,合同中要明确保护施工进度、施工投资情况以及施工工程质量三大内容,如果对项目还有特殊规定的话,也要按照有关标准写入到合同条款中去,从源头上避免矛盾的产生。另外,造价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价格控制的规章制度,实现施工工程中造价的动态管理。
3.2强化现场管理,严控设计变更
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整个工程项目的的资金主要用于前期的施工材料的购买、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人员的聘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在农村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工期往往较长、影响现场施工因素也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价格也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控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3.3严控填挖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造价,尽量避免大挖、大填,最好保持填挖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现场控制中,可以大量利用废弃土地的利用,当施工路面出现大量的废土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路基的填土高度。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
3.4强化用料管理,实施科学采购
在农村公路的项目管理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影响着整个工程造价。施工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建筑材料的价格,一定程度上节约工程造价的成本。还需要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2]。
4农村公路施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4.1加强竣工结算审查
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工程结算主要是反映了实际造价和建设效果,因此要做好工程验收的文件编制。通过近年来数据的分析对比,一些工程项目往往会在竣工结算的时候出现问题,工程预算与实际工程的费用存在着很多的差距。
4.2加强评价总结
农村公路造价的材料价格具有特殊的规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价格相关动态的及时积累,还需要对结算后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总结报告,从根本上回顾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另外,还要做好各个项目环节的总结工作,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为以后农村公路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农村道路建设、桥梁改造、河道疏浚、饮水安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年,全镇要确保建成40公里,力争完成60公里的水泥混凝土农村公路;新建改造桥梁12座;疏浚河道5万土方;启动千万投入、万亩水利设施改造工程和25000人饮水安全工程。
二、工程要求
(一)农村公路
1、技术要求:本次规划的农村公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标准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达不到标准不给予资金补助。年我镇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点如下:
⑴路基、路面宽度:路基顶宽5.5米以上,路面宽4米以上。
⑵路面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8cm。
⑶路面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不小于4MP。
⑷结构层设计:路基拓宽至6米,拓宽部分,底层石灰土比例为8%,压实后厚度为15㎝,做到与原路面平;二层统一采用12%石灰土,压实后厚度为15㎝,宽5.5米。面筑砼路面宽度为4.0m,厚度为18㎝的C30级砼。路拱2%。路肩采用素土压实,厚度为18㎝,两侧宽度各为75㎝。缩缝切割后与胀缝要及时用沥青填缝。
⑸桥涵改造。道路沿线危桥须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改造,新、改建桥涵与路基同宽。荷载标准达到公路Ⅱ级。
⑹美化绿化。设置必要的公路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每侧绿化宽度不少于1米,每侧至少栽植1行以上乔木。美化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做好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沿线环境与公路建设相协调配套。
2、实行先成熟先实施的原则。由于区下达我镇的指标有限,今年各村居的农村道路建设,必须争主动,早启动,2009年度已招标在建的农村公路5条,长6.948公里,各施工单位3月中旬全面组织复工,确保在5月底前完成任务。其它拟建的农村公路,各村居要及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3月下旬全面启动前40公里。镇农路办根据各村居前期准备工作情况,组织施工队成熟一条路,开工一条路,实施一条路,至区指标用完为止。剩余道路将不再列入年的农村公路实施计划。
3、实行首件认可制度。质量是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由于镇村农村公路绝大部分是水泥路面,一旦存在质量缺陷就很难修复。在年农村公路建设中,要严格执行首件认可制。对每个项目必须采取先施工100米左右的试验段,施工时,建设单位、区农路办、试验人员及现场监理全程参加,对施工机械、模板、施工工艺、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人员的配备进行现场检查,并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施工后,对试验路段的强度、厚度、宽度等进行实体工程质量检查,全部检查合格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二)水利设施(桥梁、防渗渠、泵站等)
1、按设计标准要求组织施工。
2、规范施工程序。
3、做好开工前场地、通道、用电、用水等前期准备。
4、开工手续齐全,及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三、管理措施
1、实行工程报告制度。镇村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履行工程报建和开工报告手续,工程报建表和开工报告由镇统一报区相关部门,经批准后方可招标和开工。施工过程中,各村(居)派专人按规定时间将完成情况报镇农业办公室。
2、实行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年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在区招标投标管理中心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特殊情况需采取其它方式招标的必须征得区招标投标管理中心同意。
3、建立工程监管机制。实行社会监理制度,镇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有资质的咨询监理单位,负责工程项目监管工作,每个工程和项目都有监理人员,各村居要建立质量监管小组并发动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监管,构筑综合监管网络。镇相关工程建设领导组可随时随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以数据说话,对不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要坚决返工,确保工程合格率95%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85%以上,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
4、实行竣工验收制度。对所有工程要按规定分别进行验收,只有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方可得到全额补助。各村(居)对建成的通村公路、桥梁、小型水利设施以及疏浚好的河道要明确责任人,加强养护和管理。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各村居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周边群众生命安全。
四、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为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质、保量、规范有序地实施相关工程,成立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导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检查组。
办公地点设在镇水利站内。具体负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汇总编制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计划;主要负责工程设计、招标文件制定、开展招投标活动、建设管理、信息、质量验收等工作;负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
各村(居)由党总支书记负总责、并明确一人具体负责,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干部、村监督委员会成员、所建工程沿线的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及工程质量监督小组。
主要负责工程用地、拆迁、杆线管道(自来水)迁移、水系调整、除草清杂、提供土源、青苗补贴、调整土地、农村道路两边绿化、设置交通安全标志及相关施工配套服务工作;负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主要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用料、配比及其他质量方面是否符合要求,用电安全、施工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封路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矛盾协调等相关工作。
镇、村(居)干部要通力合作、精心组织实施,公安、国土、供电、广电、电信、水厂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必要时做到特事特办,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
五、考核办法
1、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列入村居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研究
公路“村村通”对于当前我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建设,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惠农精神的重要内容。据调查显示,当前州内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已经超过主干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怒江、澜沧沿岸通县主干道为中心,呈“树枝状”向各乡村辐射,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经济发展大动脉。然而,在农村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以及其他的一些环境问题,因此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州农村公路建设环境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虽然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和总里程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实践却带了一系列的生态资源环境破坏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农田资源大量占有和流失。
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我州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已进入到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之中。虽然村村通公路的热潮令人兴奋和鼓舞,但广大农村建设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特别是我州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人口居住相对比较分散、村庄布局比较零乱,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压力。之所以会出现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农田资源严重浪费等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滥占基本农田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通村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基本农田资源、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造成影响和破坏。
(2)扭曲的政绩观成为“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的主要根源。农村公路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而且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所谓政绩;盲目的建设,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资源浪费和破坏。为减少土石方开挖、减少用工量而大量占用有限的基本农田。
2、自然生态资源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
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铺开,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合理的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普片不足公路设计标准较低。无环保手续,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重违反环境保护之规定,在公路施工建设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因承包商、工程施工方规划设计与资金投入等问题,不顾及本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土资源,无弃渣场,边开挖边往路下方倾倒,至使大量的挖方、弃石等有害物质直接进入山间河流或小溪对于地表水的水质产生了影响,大量的挖方、弃土,使原本比较稳固的地质结构发生的变化,泥石流、塌方现象屡见不鲜。
(2)水土流失防护不到位,流失的大量弃渣、弃土以及砾石和废水对脆弱的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侵蚀,原本以支农、惠农为目的的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农村交通,但给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3、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比如,拌和场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基层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等多个拌和场。这些施工材料拌和场不仅会占用一定土地,而且事后难以有效恢复耕种。加之无环境保护措施,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的粉尘产生,浓厚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甚至会影响方圆百米范围内的农作物生长,对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沥青施工,其加热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大部分项目均临路搭设沥青拌合场,在加热、炒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长期弥漫在空气中,不仅影响环境,而且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环境保护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严格执行环保要求
目前,通村公路设计标准比较低,应提高农村公路设计投资标准,严格执行环保要求。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求施工方严格遵循全面规划、环境保护方案,综合治理以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治理方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层层落实。以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效果。
2、做好源头管理工作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当对规划、勘察设计等工作进行严格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以及水土保持法之规定,将公路沿线建设环保工作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树立超前意识,尤其要做好施工之前等预防管理工作,制定不同施工点的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将环境污染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建立和完善环保评价管理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评价管理机制,以科学发展观和十精神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脱节的现象,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真正地融入到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制之中。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之前,应当对该地区的农村交通现状、发展需要等进行全面考虑,对决策以及建设布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公路建设而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问题。其内容应当包括土地资源、生态工程以及空气质量和矿物资源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的评价管理体系,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实施监管。
4、几点具体的环保措施
首先,应当加强对公路路基边坡的有效防护。实践中可以看到,因边坡开挖操作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新产生的临空面也会随之扩大,大量的岩层在外,很容易出现崩塌或塌陷现象,进而对公路周边的农田、水渠等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沉陷边坡应基于边坡高低、地质情况进行考虑,并且采取生物、工程等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对其进行防护。比如,支砌挡墙、菱形网格以及护面墙等,对其进行加固防护。对于重点滑坍的地段,还要建立抗滑桩或者围栏。
其次,施工建设中的废弃土石应当处理好。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石,除部分在填筑路基时可以处理掉,但其余的大部分还要进行二次处理,以免因乱堆乱放而影响环境。具体方法是选择一些耕地较少、水土流失发生率较小的地方,作为弃土场,然后结合集市化改造用于基地填筑。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绿化,快速恢复生态环境。
5、就地搬迁和异地搬迁相结合,由于我州大部分居民居住的环境条件比较差且分散,往往俩三家人就一村,有时
修通公路需要多增加几十公里,政府应采取就地搬迁和异地搬迁相结合的办法,使分散的居民相对集中,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减少公路开挖里程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
结语:总而言之,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良好行车舒适性及稳定性的结构物,已经在各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由于造价较低,行车舒适,噪音小,受到建设单位及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目前不少公路沥青路面特别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存在较严重的病害。本人利用自己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多年工程实践,从路面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简单分析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总结出适合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措施及处治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字:沥青路面;病害
1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过早损害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1 设计与招投标方面
1.1.1 设计路面太窄,路面厚度不足虽然国家一直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投资力度,但补助标准普遍比较低,一些贫困县地方政府白筹配套资金困难,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普遍比较低,给农村公路的使用能力带来较大的隐患。
某四级乡村公路,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4.0m,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该公路无法按设计标准施工,级配碎石基层厚度设计只有22cm,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厚2.5cm。由于基层较薄,整体结构强度较低,抗弯拉应力较弱,在重车作用下极易出现早期破坏。当两辆车辆在路面上会车时,两汽车的轮胎压在了距油面边缘处,由于该条公路穿越山区,路基外边坡是悬崖峭壁,路面边缘无法碾压密实,当重车轮胎压在路面边缘时,必会对路面边缘造成极大危害,使路面边缘早期破坏。该路建成通车不到2年,路面很多路段出现裂缝、麻面松散、沉陷、坑槽等病害。
预防对策: 为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发展和破损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应对病害应应及时进行处治。在加大治理超载车辆的力度,限制超载车辆行驶的同时,对坑槽、翻浆、沉陷、裂缝、麻面松散等病害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去治理。
1.1.2 招投标不规范由于农村公路路线都比较短,分布比较散。总造价都不高三、五百万左右,有实力的大项门部都不愿参与建设,只有为数不多的实力较弱的小项目部参与投标。所以项目建设单位选择的余地较小,因此不少农村公路的招投标工作无法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施工单位只能进行简单审核,劣中选优。而投标结果大部分只能按最低价中标,甚至有些衣村公路的招投标也只是搞个形式而已,围标、内定等情况都无法排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因素,如规定一个总监监理的项目不能超过三个等条件,使得不少农村公路开工后没有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管,致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预防对策:应规范农村公路的招投标,加强市场管理;每‘条乡村公路都应尽量安排专业人员监工,坚决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杜绝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1.2 施工方面
1.2.1 地基应承载力不足而沉降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由于受到地形和投资的限制,路线不可避免地穿过农田、水地、沼泽、淤泥等软土地基路段,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时,由于处理不彻底或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铺筑沥青路面,路基过量沉陷会导致路面过早出现病害。
预防措施:根据软土地基情况和当地施工情况灵活采用可行方案进行认真的加固整治。对于路基基底为耕地的,应先清除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地质不良地段,应该全部挖除软土,然后换填砂性土、整平、压实。同时要延长沉降时间,通过来往车辆的不断碾压,待地基的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1.2.2 路面基层承载力不足压实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是提高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致使路面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但在农村公路施工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腿实操作不规范、压实不均匀、碾压遍数不够而导致路面基层压实度不足,通车后沥青路面就容易产生很多的病害。
预防措施:进~步加强管理、改善和提高压实机具标准,严格控制碾压遍数、速度、时间。碾压要均匀,碾压遍数要足够,要派专业人员负责指挥,按照压实流程从轻到重、从慢到快、从静到震、从两边到中间,既要保证路面平整度,路拱横坡度,又要保证压实度。
2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一般处置方法
沥青路面的常规病害主要有裂缝、麻面松散、坑槽、沉陷等,应针对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路面结构类型、维修季节的气候特点等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由于农村公路路线较散,病害点多且分散,乳化沥青比热沥青有着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1路面的网裂及龟裂
2.1.1 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6ram以内的,宜将裂缝的缝隙刷扫干净后,用乳化沥青灌缝封堵。
2.1.2 缝宽在6ram以上的,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并撒石粉覆盖保护。
2.1.3 对于路面沉陷引起的裂缝,首先要挖除不合格的土基或基层,回填合格的路料,压实合格,然后再修复路面。
2.1.4 对病害轻微面积比较集中,且路基强度较好的裂缝,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处理。
2.2 路面麻面松散
2.2.1因低温施工、油石比不合格或混合料级配不合格造成的麻面松散,先将松散部位清扫干净,采用乳化沥青封层处理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2.2.2 由于温度过高,粘结料气化而造成的松散病害,应全部清除不合格材料后重新铺筑。
2.2.3 对于路面沉陷引起的松散,首先要挖除不合格的土基或基层,回填合格的路料,压实合格然后再重新铺筑沥青路面。
2. 3 路面坑槽
2.3.1 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应接下列方法修理:① 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②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③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2.3.2 如路面基层损坏,应针对损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再修复面层。
2.3.3 在雨雪连绵的寒冷时节,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3 公路沥青路面处治效果
经施工单位病害处治的公路基层和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没有出现质量反弹的。后期应加强监管,对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以后出现大的损害,带来不可修复的后果。同时节约了维修和养护资金,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关键词:农村公路 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28-01
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先后修建、改造了“倒播路”、“沾大路”、“松会路”、“沾潦路”和“马雄山旅游专线”等县乡路、乡村路和村村路,通乡公路全面实现油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沾益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8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之基础差、底子簿,农村公路建设造价高,路面老化严重、路况差,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面对国家的投资以补助引导为主,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困难重重。现就如何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沾益县公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4年底,全县拥有公路2609公里,其中:国道126公里,省道43公里,县道237公里,乡村道713公里,村村道1443公里,专用公路47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92.8公里/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66.9公里。全县8个乡镇全都实现了油路化,117个农村行政村通了公路。全县1208个自然村,尚有34个不通公路。
从整体上看,沾益县农村公路有长足的发展,但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且建设速度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的平面布局不合理,县域内经济干线网络尚未形成。沾益县虽有曲靖至胜境关(高速)、沾益至宣威(一级)、盘江至会泽、倒石岩―播乐、沾益―大坡、沾益―潦浒等主干道,但连接这些主干线的网络尚未真正形成,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还普遍存在,有60%左右的农村村落还没能感受到这些主干道所带来的幅射作用。
2.通达深度不够。除34个自然村尚未通公路外,近70%的行政村通达标准低,不能保证晴雨通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路、出行很不方便。
3.公路质量差,技术等级普遍偏低。沾益县农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多以低级路面为主,大都是泥巴路、砂石路,这些路路况差,排水设施不健全,抗灾能力弱,加之近来大吨位车辆发展迅速,致使本身标准不高、基础薄弱的农村公路不堪重负,公路破损严重,使用周期缩短,运输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难以达到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如1997年修建的沾益至大坡、倒石岩至播乐、2002年修建的盘江至会泽和2005年新建的沾益至潦浒(沾益段),由于大吨位车辆的通行,路基、路面破损严重,造成了通行不畅。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沾益县农村公路快速、健康的发展,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和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发展对策
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的发展,总体上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1.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首先必须安排当地群众要求迫切,且有一定资源,急需改造和新建公路的项目;其次是交通量大,有路难行,通而不畅地段的公路进行优先改造;最后打通跨乡、跨村的断头路,不断完善路网建设,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沾益县公路建设“十三五”规划中环状网络县域经济干线(县城―大坡―德威―岩竹―棚云―菱角―白沙坡―小卡郎―棵松树―磨脚―青山―炎方―高山―沙石岭―沙高―大海―新村―勺达―中心―座棚―大德基―老母格―县城),规划科学合理,既幅射到了80%的山区村落,又与沾益县的著名旅游景点(海峰湿地、天坑、马雄山、九龙山)相连接,各级政府应该抓死不放,加快建设。
2.合理布局
沾益县公路网的发展应从生产力布局需要出发,以宣天公路、曲胜路、松会路、沾菱路为依托,在提高通乡油路,改善通村路的同时,尽快打通周边地区的断路,形成以环型县域经济干线、宣天路、曲胜路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从现在起,就要在“通畅” 、“提高”上下功夫,积极改善和提高乡村公路的等级化、油路化、标准化。
3.标准适度
农村公路建设一般有两个目标,一为通,二为畅。通是要解决农民出行没有路的问题;畅是解决路面硬化的问题。当前,沾益县农村公路主要应在“通畅”上下功夫,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均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要视资金落实情况、地质情况、资源情况以及交通量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确定铺筑沥青(水泥)路面,还是弹石(砖石)路面。
4.质量第一
质量是农村公路的生命。首先要从设计质量关入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及结构类型;其次是要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从材料入场、路基压实、路面铺筑到工程验收等主要控制点上严格把关;再次是要加强质量监督。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新机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质量监督办法,采取设立公示牌、请当地老干部、老党员为义务监督员等办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把农村公路建设好,让农民兄弟走上放心路。
5.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养护责任
“三分建、七分养”是公路管理的经验总结,农村公路更不例外,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还要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养护办法。目前,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主要是实行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村村道。我们要探索一条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新经验。如沾益县大坡乡,他们把乡村道路包干到农户进行养护,效果很好。沾益县炎方乡,他们动员私营企业主捐资,由公路沿线的村委会组织村民养护卡居路,从而保证了该条道路的畅通。这些办法都不失为好经验,关键在于探索和实践。
6.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