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教育的概念范文

智能教育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能教育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能教育的概念

篇1

一、多元智能概念

多元智能概念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推行其教育研究项目“零点项目”时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人类智力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词汇/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内心/自省智能,以及最近发现的自然观察者/自然界智能。以这种新的智能观为出发点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自己特长的领域中都是天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了得,有的学生文笔优美,有的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有的学生朗读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善于和别人交际……这就是学生不同智能的表现。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文智能的培养,而应该着眼于多元智能,建设多元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均衡发展。

二、充分开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视觉智能是指把思想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图画、地图和表演等形式。比如在教授古诗时,因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意境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意境画出来;而在教学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时,则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2.发展学生的词汇/语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社会智能

词汇/语言智能包括了阅读、书写和倾听的能力。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课文一些问题的看法,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使口头表达、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倾听、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怎样与同伴交往,怎样向别人提意见,怎样使自己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发展。

3.发展学生的音乐/韵律智能

拥有高水平的音乐韵律智能的人会以唱歌、吹口哨或打拍子的方式陶醉、放松自我。在教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课文,如诗歌、儿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配上合适的节奏或音乐进行朗读、表演,在节奏韵律的配合下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利用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元学习

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一支粉笔走天涯,而是拥有众多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多元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学习、理解知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展现知识

人的多元智能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多种智能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多项智能同时运作,能使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雨》时,课文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进行了描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没有一丝风的情景,先让学生观察图,再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回到课文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描写。因为有了具体的情景演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课堂中适当插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尤其是碰到会意字,可以让学生开展“我做,你猜”的游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字形,让同学猜。在这一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又促进了学生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各项智能的发展。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40分钟课是违背儿童天性的。如果在课堂上结合课文,让他们开展活动和表演,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写话《夸夸我的家乡特产》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写作顺序、修辞方法,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带回来家乡特产,大家一起观察品尝,再写下感受,就既让他们在一系列感官参与中积累了写作材料,又让他们在把感受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开发了词汇/语言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以及内心/自省智能。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学习统一的内容,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如生字教学中,可以激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在课文教学中,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完成。在《我是小小演讲家》一课中,我会让学生复述课文,讲讲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而《我是小小表演家》一课中,我则会让学生把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表演出来。学生能在学习中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

三、设计多元作业,多层次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的固有内容——抄写、做习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单调、繁琐,学生常会马虎应付了事,并不能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作业设计中多动脑筋,多花心思,让学生乐于做作业,真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文,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查找有关资料,学习课文后再找找各种灭绝原因说法的理论依据,思考哪种说法最合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面,学习了搜集知识的方法,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巩固,又让教师从中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长,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打击他们的自信,磨灭他们的个性,把他们打造成千人一面的产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长,哪怕他们只有一点长处,也要大力表扬,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要多表扬,多发现闪光点,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不断进步。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 概念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34-001

一、光合作用概念的导入策略

概念导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良好的开端,一节课的开头就应该能够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入应该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创设情境导入:

有些蔬菜大棚内是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

讨论: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同学们了解了蔬菜大棚中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使用不同颜色的光,特别是红光或蓝光的作用导入本节的学习,既结合了现代农业,又紧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课题。

二、光合作用概念的生成策略

1.寻找关键词

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让学生试着去找一找本概念中的关键词,培养学生遇概念寻找关键词的习惯和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能自己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这对学习生物学中的概念很重要。例如: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存储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2.实验法

学生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出和分离

本节课中捕获光能的色素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法。实验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注意色带的不同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中的原因。

3.分析法

分析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材上介绍的历史非常经典,所介绍的都是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学生认真了解其重要过程,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必要的。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找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加以理解、辨别和记忆。高中生物学很多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区分新旧概念,不使其混淆,常以列表或图解的形式进行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为了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区别,我们可以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等多方面列表比较。再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我们可以从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这样能够形成相对比较清晰的新概念。

5.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对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可以把“光合作用”形象的比喻成绿色工厂:厂房是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是有机物,动力是太阳光光能。教师让学生联想自己所熟悉的工厂来联想“光合作用”这一概念。

这样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光合作用概念的巩固策略

1.练习法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不牢,不准确,不完善,不深刻,还经常会遗忘,并且会和旧概念相混淆。这需要通过一些练习,利用已学的概念解决问题对概念进行巩固和加深。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对概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构建概念图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构建概念图策略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概念,它是巩固概念的主要策略,它指引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回顾,梳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画概念图的方法,组成概念体系,使新概念恰当地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机构中从而构建出概念图。例光合作用的概念图如下:

构建概念图,一方面能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条理清晰,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对知识点进行把握,避免机械记忆;另一方面还可实现长时间记忆,使回忆更容易。

四、光合作用概念的强化策略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应用,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对你所学习的概念的具体应用,即在所给的具体情境中解释或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使概念内化到相关的概念体系当中去,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概念方面的知识。如何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生物学事实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引发概念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交流,归纳概念深化概念,及时运用所学概念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强化概念教学,是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必修1教师用书,人教版

篇3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CBE)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主要以提倡能力教学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通过逐渐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为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是全球通用的一种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英语应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渗透,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可见,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英语基础理论知识,还包括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重点突出英语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必然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用性原则,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根据社会的需求及职业领域的要求,制定科学、多样化、实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穿插阅读能力、口语对话等训练环节,设定实习情景内容与应用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其次,开放性原则,高职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还应该坚持开发性的原则,重视英语教材的开发,拓宽英语知识的人文环境、知识背景,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所有学生树立职业能力新观念,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采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同时,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从多个感官进行协调配合,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效率。

3.改革与完善教学考核。考核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考核制度,应该从素质考核、能力考核及知识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该种考核制度结合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将其作为考核的内容,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遇到的难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应该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当学生考核成绩良好,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和渗透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开放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与学生就业的双向需求。

参考文献:

[1]丁叔芳.能力本位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5,(44):171-172.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岗位能力 高职英语 调查 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由宁夏工业职业学院教改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7-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高专院校多为地区性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和经济地区性,因而其发展必须针对行业,并适应其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高职高专教育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要以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经济建设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这对以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高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1]。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如何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本地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研究方法、工具和测试对象

1.研究方法、工具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我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制订教学改革方案,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课题组自编了《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调查问卷》(学生用)和《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企业调研访谈内容》(企业涉外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用)。问卷和访谈内容的基本信息包括了学生的基本的学习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需求情况等[2]。

2.测试对象

本课题的测试对象来自我院的高职高专学生,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接受问卷调查共计330名学生,基本代表了我校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整体学习状况。企业访谈专家是来自宁夏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龙头企业、合资公司和私企中涉外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意愿与动机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愿意学习英语,表示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占总数的68.1%。根据调查结果,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高于二年级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对学习英语怀有很高的期望,老师应及早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考证(67.1%)、就业(54.9%)和学好对的起学费(43.2%)。大多数学生把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首要目标,认为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是将来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为获得个人发展而学习英语,属于典型的工具型动机。

(二)学生对英语能力自我评价

在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的自我评价中,大多半数(7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很差”或“较差”,另有50.9%的学生认为写作能力欠缺,而听力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好。不难看出,语言的运用技能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是英语的主要运用部分,多数学生会考不会用。学生关于五项能力按重要程度选择,接近七成(69.9%)的学生认为口语最重要,听力和阅读能力并列位于第二位,其次为翻泽和写作能力。这与上述英语语言能力自评结果相吻合。高职高专学生已意识到以听说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在学生学习方式和策略方面, 86.5%的学生主要利用课堂学习,约两成的学生选择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学习,利用媒体工具学习的学生人数不多(5.9%),少数学生选择其它学习方式,如与学生交流、娱乐中学习等。以上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依赖于课堂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比较欠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他们中有的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但仍然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四)教学模式

当问及到英语课程开发的教学模式思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进程的基准”[3]的看法是:85%的学生选“ 教学应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习者的知识、能力运用为主,教学模式应偏向于将教学内容、职业和能力紧密结合”;其次有过半的同学选“有参考价值”这对本次课题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教学方法,52.1%的学生较为青睐情境模拟,选择角色扮演的占51.5%,35.4%的学生喜欢游戏互动。还有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用英文授课,61.7%的学生要求“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的建议,目前的上课形式与学生的期望差距很大,由于硬件条件、合班上课、教师及学生自身原因,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并不能实现。

(五)教材

关于学生对教材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教材使用期望的调查结果是:41.8%的学生对教材基本满意,有四成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英语练习缺乏交际性,练习题题型较单一,主要以AB级考题题型为主等。当学生被问及通过英语课学到什么内容时,有68.9%的学生表示学“生活英语”,其次“职场英语”,再其次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以上数据反映出目前课题所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缺少职场英语方面的内容。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学生的期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多以交际为主提高交流能力。

四、企业调研访谈基本情况

(一)不同岗位对英语需求及使用偏好

不同岗位对英语的能力需求及使用频度不同,企业高层管理岗位对英语水平的需求及使用频率最高,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也较高。其原因主要是高层管理岗位的对外业务联系成为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显然,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率就会偏高。相反,一线生产员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为操作岗,有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有的对手工技能要求较高,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率就偏低。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岗位多为“非常少”或“从来不”使用英语的生产一线,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高专学生完全不需要学习英语。在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下,高职高专学生会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性。

(二)岗位对英语技能的使用偏好

调查表明,在工作中使用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种英语技能的频率存在差异。其中,听说能力要求最高,其次是阅读和写作,翻译最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能在生产和商务活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需求,其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听说和阅读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这一发现与人类使用语言从事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相吻合,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提示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些技能的培养。

(三)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评价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感到不太满意。调查中没有样本说“很满意”,可见他们的英语水平与用人单位的期望有较大差距。最不满意的英语技能是“听说能力”,其次是“综合应用能力”,说明毕业生在听说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上的缺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英语课程内容和英语语言能力的检测,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必须从深入分析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正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各项技能的期望

日常用语的“听说能力”是用人单位最期望毕业生具备的技能。因此,我校本次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更加突出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的培养。调查也显示,阅读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最期望毕业生提高的技能之一。

(五)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建议

调查中,企业对我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要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阅读和实用写作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为学生创造机会参加各类英语实践活动,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培训,形成一个学英语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能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活动,如商务接待、商务洽谈、商务案例分析等,进而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论

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时间较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既不能像中学那样注重全面打好基础,也不能像本科教育那样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要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掌握毕业后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努力实现“学以致用”“学以管用”的教学目标[4]。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项改革需要用人单位、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同心协力、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傅政,庞继贤,周星.中国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及需求预测[J].外语界,2001(5).

[2]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2003(3).

篇5

一、医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合格的医学人才需要长期的培养,而其中临床实习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实习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临床思维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完成由实习医师向临床医师的转变。在我国目前的五年制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已经学习了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如解剖、生理、诊断、内科、外科等,初步了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然而,真正进入临床实习后,会发现临床和理论是有差别的,即使是最常见的疾病,在对患者的查体、病史的采集、与患者的交流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问诊时重点不突出,忽略一些有意义的阴性症状,以致采集的病史不完整,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不能提供支持。医学生不能对病史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更谈不上制定治疗方案。在日常的教学查房时,实习医师也暴露出了对患者病史不了解、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归纳不够准确等问题。在临床操作方面,大多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在体格检查、无菌操作、外科消毒、清创缝合等基本操作方面需要加强。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重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训练,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与能否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临床实践能力自然就是与顺利完成临床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大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印象中,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就是培养临床动手能力,而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的重视不够。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手能力,主要包括学生书写常规医疗文件、参加手术及各类医疗技术操作等,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去提高其熟练程度和水平,是易于评估的一种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则是实践能力的深层表现,是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进行分析、综合、鉴别诊断,从而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措施的思维过程。这是医学生认识疾病的过程,也是作为临床医师所必备的能力。医学生通过问诊、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通过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经过思考和判断后得出初步的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从中进一步验证原来的诊断。临床医学就是在对疾病的反复重复中加深对病症的认识,找出其中的规律用来指导临床实践,临床思维能力也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转换中培养出来的。所以,临床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就必须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仅要培养动手能力,更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二、我国五年制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时期是临床教学阶段,包括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等。然而,现阶段的医疗环境极其严峻,医患矛盾的加深、医疗工作的繁重等使得临床医师疲于应对,教学与医疗工作之间的矛盾突显,使得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得不到落实,原因如下:

1.临床教师对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中,临床一线医生承担着临床教学的任务,这些临床医师的临床医疗工作本来就很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和准备教学内容,导致大多临床实习课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相当一部分临床医生的教学意识不强,认为医生的工作重点就应该是医疗,教学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教学只是领导派下来的任务,有了这种想法,临床教学工作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就更谈不上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了。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中,对于临床教学,教学型医院的要求很严,临床教师的责任较大,如果发生教学事故,医生的职称评定和评优就会被取消,即使你教学做得再好,在职称评定和评优时,因为教学而得到的利益却很小,而科研和论文才是职称评定和评优的主要指标,因此导致了临床教师参与临床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另外,现行的规章制度不尽完善,教学质量高低没有相应的评定细则,只要教学就行,至于质量则无人关心,临床教师更不会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促成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另一原因。在教学差错及教学事故的统计中,临床教师的发生率较其它基础课程教师的发生率要高,这一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还需加强。这一系列的原因给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带来了阻力,是我们在今后临床教学管理、临床教学以及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医学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临床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必经之路。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多数学生把本来应该用在临床见习或者实习的时间用在了提前准备考研或者提前找工作上,从而耽误了宝贵的时间,错过了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绝佳时机。考研和找工作大都是对临床及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则不够重视,因此医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就不足为奇了。

3.对于教学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制、伦理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目前,现行的临床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仅限于教学的量多少,而对教学质量则无从评定,对于学生参加实习后的实习质量也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对于临床教师的遴选标准较低,只要是教学型的医院,临床医师通过了教师资格考核就可以作为带教老师,之后也没有继续培训和考核。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细则对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需要有严格的标准来遴选临床教师,需要对临床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对不符合要求或不达标的教师进行再培训,甚至淘汰。我们的管理部门要对临床实习进行监管,对于不按规定完成任务的医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必须使实习生达到出科标准后再予进行下一科实习,对于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需要延期毕业。另外,一些临床医师的个人不良行为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收取患者的红包、拿药品回扣等。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所有的理论都要在临床上进行实践后才能得到验证,而技能的操作则需要医学生从各种临床实践中去得到训练,训练的对象多是医院的患者。现阶段我国的医疗环境极其严峻,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杀医、伤医事件频发,使得临床医师的教学工作开展陷入困境。实习阶段的医学生由于不具备医师资格,使得临床实践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一些有创性的医疗操作,带教医师只能自己演示,而无法让实习医师亲自操作,这些都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造成了极大影响,对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培养极为不利。现阶段的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双方对立,互相不信任,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医学生实习过程的不了解,许多患者和家属对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不配合,不允许实习生给自己查体,不配合实习生询问病史,不允许实习生换药,一些女性患者不允许男实习生对其进行各种医疗活动,等等。这些临床实习机会的减少,严重阻碍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对医学生对学习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打击,甚至影响其今后的择业。

三、国外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法国医学在欧洲医学界的地位非常重要,法国的医疗技术水平非常高,究其原因,法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的临床教学及实习相当的重视。在法国,医学生第一年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从第二年开始就已经慢慢接触临床工作,每周都有2天的见习时间,从第四年开始学习临床知识,共学习两年。医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可以参加门诊、病房的诊疗工作和手术实习,他们的实习特别注重质量,至少要主治医师才可以有带教资格,对带教医师的专业知识及医疗水平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有定期的考核,对达不到要求的带教老师直接淘汰,而且每个病房通常只接受2~3 名实习生,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实习的质量,可以手把手的指导学生,使他们能真正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下午,医学生回到医学院继续学习临床理论课,通过临床和理论的反复强化,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这个阶段也培养了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医院每周还专门为学生开设《临床常见疾病诊治与鉴别诊断》 一课,讲解典型及特殊的临床问题和临床诊治经验等。针对一个病例,从这个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开始,对其症状和体征以及对相关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诊断和治疗。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法国的医学院校均有自己的附属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医院设备先进,专业齐全,带教老师素质高,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内容丰富,充分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医学生在结束大科如内科、外科、儿内科、儿外科的实习前,除参加出科考试外,尚需撰写相应专科论文1 篇并参加答辩,只有答辩通过才能顺利出科,这样的严格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6

关键词:网络教育; 智能搜索; 个性化; 概念网; 智能兴趣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志码:A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agent search engine

oriented to network education

WU Lihua1, 2

, LUO Yunfeng1, FENG Jianping2

(1. Institute of System Eng., Huazhong Univ. of Sci. &Tech., Wuhan 430074, China;

2. Dept. of Computer Sci. & Edu. Tech., Hainan Normal Univ.,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intelligentization of search tools for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of intelligent agent system for student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agent search engin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ept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search agent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arch engine, the engine implements key word searching in concept and has better search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 intelligent search agent; personalization; concept network; intelligent interesting agent

0 引 言

随着Internet信息资源以指数递增,现有的搜索引擎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高质量地获取网络信息的需求,特别是网络教育环境下的用户,其学习行为及兴趣基本上在本学科领域之内,常用的传统搜索引擎不能更准确、及时、权威地检索出他们所需求的信息.现有搜索引擎的局限性表现在:(1) 基于简单的关键词或查询条件匹配,往往输出大量的文档,而真正与用户信息需求相关的文本却很少;(2) 对查询结果的排序算法主要依据关键词的词频、位置、邻近度以及更新日期等指标,这种基于关键词的需求模型不能全面反映用户的兴趣趋向.

[1]面向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环境下的用户,提出构建个性化智能搜索引擎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方法,如学科领域语义网络、兴趣过滤模板和个性化智能兴趣等.设计个性化智能搜索引擎,屏蔽与用户需求不相关的信息,并帮助用户根据个人兴趣类型和学科专业信息需求,自动在Internet上查找所需的信息,提供真正意义上“所得即所需”的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

1 智能搜索

近年来,出现许多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技术,如垂直搜索引擎、主题网站、数据推送技术、过程跟踪技术、智能搜索和协同过滤等.其中,智能搜索技术[2]克服传统搜索引擎的缺陷,通过网络信息挖掘技术提取用户的兴趣,然后根据用户的兴趣过滤搜索引擎所返回的结果,使得搜索结果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它已经成为Web网络信息检索的核心技术.与传统的搜索引擎相比,其特色主要表现在:(1) 信息收集和处理智能化.采取有效搜索策略,按一定语法规则智能地、有选择地自动收集网络信息,运用推理机制和学习机制,对收集来的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和理解.(2) 信息检索智能化.采用自然语言检索入口,允许用户自由表达查询请求.(3) 信息检索个性化[3].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访问的历史信息进行兴趣规则抽取,以此预测用户将来的行为,并根据用户的评价和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

2 个性化智能搜索引擎设计

2.1 设计思想

系统主要从“信息检索模块”和“个性化智能兴趣”这两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研究.主要设计思想为:在全文检索的基础上,运用“概念语义网”构建“学科领域语义网络”,实现概念的扩展检索,以提高系统的查全率;再通过“网页过滤器”和“个性化智能兴趣”,建构学生的个人兴趣模型,过滤出学生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查准率.

2.2 系统结构系统主要分为5个组成部分(见图1):信息检索模块,搜索Robot,网页过滤器,兴趣索引数据库和个性化智能兴趣.

(1) 信息检索模块 进行查询子句的分词处理后提取关键词,采用“概念树”结构,实现关键词在概念方面的检索,将目前基于“词”的检索提高到“概念”层次;

(2) 搜索Robot 按照一定的策略在Internet网络教育资源中抓取网页,并将网页交给网页过滤器;

(3) 网页过滤器 根据用户提交的“领域词”(兴趣主题关键词)建立网页过滤模板template,每日多次调用Robot获取过滤信息源进行过滤,找出用户感兴趣的网页,并将网页交给兴趣索引数据库进行存储;

(4) 兴趣索引数据库 采用全文检索技术,对搜索来的网页内容进行基于“词”的索引,再对应概念语义网中所出现的“领域词”,用“词频法”计算领域词在网页中出现的频率,以表示该领域词与网页的相关度,最后按照词频大小进行排序,并形成倒排文档,存储在兴趣索引数据库中;

(5) 个性化智能兴趣 通过对学生检索结果的个性化信息提取,建构学生的个性化兴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维护和更新,实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标.

3 模块设计及实现

3.1 信息检索模块

信息检索模块基于概念语义网络实现.“语义网络”是知识的一种图解表示,“概念语义网络”由节点(概念)和弧线或链线(节点之间的关系)组成.其中,概念(Concept)通过字、词和词组等描述元素表达.概念语义网络[4]的构建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知识作为基础,而且知识表达要准确、清晰,整体结构层次要完整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发生变化.在网络教育环境中,用户学科领域知识的分类相对稳定且准确,使用领域知识表示用户的某种学习兴趣偏好完全可行,见图2.

这里,系统通过构建“学科领域语义网络”提取用户兴趣特征,然后建立用户的兴趣模板template过滤网页信息,完成对用户学习兴趣的定制.为了能尽快接近用户的实际兴趣,在系统注册时也可以通过分类列表让用户自愿选择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记录在用户Profile文件中.

3.1.1 学科领域语义网络的构建

构建“学科领域语义网络”的具体方法如下:

(1) 用“概念树”的方法建立概念之间的上下层关系.上层概念是其所有下层概念共同属性的归类,下层概念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其上层概念的细化.最上层Ω是虚拟层,使整个概念树形成一个整体.用户对概念节点的访问频率体现出用户对该概念内容的兴趣.

这里,每个概念节点都可以按学科分类代码(1992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为基础进行概念编码标志,并且每个概念都带有一个集合,由该概念的同义但不同描述元素组成,比如:Φ(计算机软件)={软件,程序,software}.集合可以根据同义词词典或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这样处理还可以忽略概念的语种差异,对文档中存在的中英文互用进行识别,将这些信息存入概念库(Concept Base)中.概念标志可表示如下:

Code[Concept] {Discriptor1,Discriptor2,…,Discriptorn}

(2) 每个概念可与其他概念建立相应的关系.该关系不同于分类中上下层关系的横向关系,可采用不同的弧线来表达概念之间的不同关系.3.1.2 概念扩展检索

在系统“分词词典”中提供一个主词典、同义词词典及蕴涵词词典.学生输入查询请求后,由“分词词典”进行分词后提取领域词,并根据概念语义网赋以相应的概念编码标注,检索模块对概念进行扩展.具体而言,它实现概念层次上的同义扩展检索、概念拓展检索和相关联想功能.

3.2 网页过滤器

网页过滤器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某一网页具体过滤过程如下:根据用户学科领域语义网络中的“领域词”建立网页过滤模板(用户兴趣模板),过滤模板template向量表示为

添加到兴趣索引数据库中.这里,过滤阈值θ的确定十分困难,理论上尚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阈值设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系统查全率或检准率;而用户的兴趣不同,过滤阈值也会有所不同.这里阈值的设定可以参照相应的用户兴趣示例网页集确定.[5]

3.3 个性化智能兴趣

由于系统面向的是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行为基本上在本学科之内,其兴趣范围较Internet上的普通用户要稳定,因此可以在语义网络上形象地构建学生个人兴趣网络.在概念语义网络的基础上,系统通过学生对检索结果的反馈信息,逐渐建立起各概念节点的横向联系,采用对学生的学科子树上的各节点及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等级计算,得到学生兴趣点的概念和关联等级排序.即系统不仅可以得到学生感兴趣的关键词,还能得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一组相互有关联的兴趣词,以此确定学生的兴趣趋向.智能兴趣运行在系统的查询接口模块中,学生提出查询请求后,信息检索模块通过检索对概念进行扩展,然后智能兴趣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模型提取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并将检索结果呈现给学生.

4 系统特点

本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1) 自动过滤用户不相关文档,以提高检索精度和效率;(2) 将目前基于词的检索提高到概念层次,实现关键词在概念方面的检索;(3) 在全文检索的基础上,运用概念语义网络实现概念层次上的同义扩展检索、概念拓展检索和相关联想,提高系统的查全率;(4) 通过个性化智能兴趣建立学生的个人兴趣模型,过滤出学生所需信息资源,提高系统的查准率,并能快速自适应用户兴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5

结束语

将智能搜索技术应用于网络教育信息检索的个性化服务,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属于目前智能信息检索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由于认知领域的复杂性和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个性化网络教育信息检索的实现,系统中还面临着许多有待今后研究解决的问题.如过滤阈值θ的合理确定、过滤的速度和精度等.虽然该智能搜索引擎能通过概念网对查询领域词进行概念扩展,但也只是在查询语句分词、提取领域词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始终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查询请求,尤其不能理解学生查询语句的语法结构,应该在句法的理解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6,7]

参考文献:

[1] 饶增阳.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 情报探索, 2004(3): 3-4.

[2] 李伟超, 牛改芳. 智能技术分析及应用[J]. 情报杂志, 2003(6): 29-33.

[3] 汪晓岩, 胡庆生, 李斌, 等. 面向Internet的个性化智能信息检索[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9(9): 1 040-1 046.

[4] 黄曾阳. 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5] 张春元, 康耀红, 王曙光, 等. 中文搜索引擎的缺陷与改进[J]. 海南大学学报, 2004, 22(1): 42-46.

[6] 赵立江. 个性化学习系统的聚类技术[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6, 15 (3): 59-61.

篇7

论文摘要: 排序算法是现代搜索引擎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根据网络教育资源的特色以及网络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排序方法,即利用智能技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个人兴趣模型的构建,以使搜索更为智能化和个性化。

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就是当用户输入查询关键词后,迅速在索引库中检索出文档,并将文档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排序,以使用户需要的文档尽可能排在前面几页,以便用户能快速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对于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搜索引擎,通过Robot收集并索引的信息资源量非常庞大,比如Google可以搜索的网页高达33亿页。当用户进行搜索时,系统往往回返回数量巨大的检索结果,增加用户的负担,也降低了搜索引擎的效率,因此排序算法研究在搜索引擎中占有一种核心的地位。

一、现代搜索引擎的排序技术

1.1传统搜索引擎的排序技术

传统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是对提取的每个关键词赋予一个权值,表示该网页与关键词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的搜索引擎在计算权值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它们都以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位置和频率为基本依据:

1、关键词出现在标题中的网页可能比只出现在其它地方的网页更符合要求;

2、关键词出现在网页的前面可能比只出现在网页的后面更符合要求;

3、同一个关键词的出现多次的网页又可能比只出现一两次的网页更符合要求;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便可得出一个计算关键词权值的公式。

然而这种排序算法却有其局限性,由于网络资源的数量巨大,权值相同的两个网页质量却可能相差很远,而且很多网页设计者为了使网页能排在检索结果的前面,在其页面上堆砌关键词,或在重要的位置放置和网页内容无关却很流行的词汇,以达到增加浏览量的结果。

1.2现代搜索引擎的排序技术

现代搜索引擎为了达到较好的检索结果都使用新的基于超链分析的排序技术。其中以L.Page等提出的PageRank最为经典。PageRank算法由于在Google中得到成功的应用而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99年度十大网络技术”之一。

1、PageRank 算法

PageRank使利用网络自身的超链接结构给所有的网页确定一个重要性的等级数[1],当从网页A链接到网页B时,就认为“网页A投了网页B一票”,从而增加了网页B的重要性,最后根据网页的得票数评定其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实现排序算法的优化。同时PageRank还要分析为其投票的网页的重要性,重要的网页所投之票有助于增强其他网页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网页的重要性决定着同时也依赖于其他网页的重要性,而这个重要性的量化指标就叫PageRank值。

2、算法的实现

当搜索引擎接受到用户的关键词提问后,对提问式进行分析并从索引库中找到和搜索关键词匹配的所有网页信息,然后通过排序系统对网页进行相关性排序。

3、PageRank 算法的发展

现在搜索引擎一般采用基于网页内容分析和基于超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度分析,也就是排序系统将网页的PageRank值与文档分词后的信息以及链接文件中的网页描述信息相结合起来确定检索结果排序的权值,这样就能客观地对网页进行排序,从而极大限度地保障搜索出来的结果与用户的查询相一致。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特色对搜索引擎的要求

网络教育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但却又不同于互联网,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行为方式上。

2.1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2]

同互联网上的信息一样,网络教育资源在数量上也是巨大的。但是,不同的网络教育资源分布虽广,但其内容之间的关联度和稳定性却是很强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分类性。

2.2学生学习行为的特点:

网络教育中的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从网络中查询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但是学生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用户,具有自己的特色:

1、学生处于学习状态,对专业知识了解少;

2、学生对网络的驾驭能力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对于海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往往缺少耐性,不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2.3对搜索引擎的查询排序要求

1、搜索引擎要能从学生的查询语言中提炼出学生的查询要求,并能更加知识结构对查询要求进行扩展联想,对所需资源进行准确定位。

2、搜索引擎要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提供资源,要能建立学生的兴趣“档案”,确定学生的兴趣范围,以便更准确的将学生所需知识排在前面。

三、一种基于兴趣模型的排序方法研究

3.1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

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学科领域知识的分类是相对稳定而且准确的,因此首先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学科知识分类结构[3],这个结构是用分类树的方法建立各种学科知识概念之间的上下层关系,上层概念是其所有下层概念共同属性的概括,下层概念则是对上层概念的细化。整个概念树形成一个整体,每个概念节点都可以以学科分类代码为基础进行概念编码标识,并且每个概念都带有一个集合,是该概念同义但不同描述元素组成的集合。集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每个概念可与其它概念建立相应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同于分类中上下层关系的横向关系。

3.2兴趣模型的建立

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行为基本上是在本学科范围之内的,因此其兴趣范围较一般用户稳定,同时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不同,对知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理解也不相同,这就构成了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所在。因此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兴趣趋向去构建学生的兴趣模型。

1、智能系统的研究

1)智能的特点[4]

智能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成果,是信息世界种的软件机器人。它是代表用户或其他程序,以主动方式完成一组操作的机动计算实体。智能的特点是具有不断学习增长智能、适应信息和用户兴趣动态变化的能力,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网络教育中的智能兴趣

智能兴趣[5]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需求、能力、进度、兴趣等,从而呈现符合个性的学习资源,使得每个学生身边仿佛有了解针对自身特点进行教学的“老师”而获得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其智能化的表现在于不断学习,适应学生兴趣动态变化的能力,从而实现查询的个性化。

智能兴趣的基本思想是在概念树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检索结果的反馈信息,逐渐建立各概念节点的横向联系,采用对学生的学科概念子树上的各节点及节点之间关系的等级计算,得到学生兴趣点的概念和关联等级排序。不仅可以得到学生感兴趣的关键词,还能得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一组相互有关联的兴趣词,以此来确定学生的兴趣趋向。

2、兴趣模型的建立

当学生在第一次使用该搜索引擎系统时先进行基本信息的注册,包括个人信息、学科信息等。系统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将概念网中相应的学科类别记录在学生的个人信息库中。当学生提出查询请求时,检索模块对学生的查询请求进行概念扩展,并将检索到的网页按照与各关键词的相关度进行排序,并将结果返回后,智能兴趣开始对学生的反馈行为进行分析,这里可采用学生打分及分析学生行为模式的方式:

1)由于学生浏览网页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需要学生对其浏览的网页进行评分。兴趣只关注评分及格以及学生进行下载或复制部分内容的网页。对于这些网页,兴趣提取出词频大于一定值的领域词,在学生的个人学科子树上将这些领域词之间加上关联等级值。

2)在学生对一次检索结果进行遍历后,将每个关联边的所有等级值相加,存入信息库中。对学生的每一次检索都重复上述过程,对关联边进行等级值的叠加。这样经过叠加后,关联边的等级值越高,概念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如果多个概念之间的关联性都很强,则可认为反映了学生的兴趣趋向,构建了学生的兴趣模型。

四、结束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搜索引擎的智能化将会越来越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应用智能来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监控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对现代教育的发展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曹军, Google的PageRank技术剖析, 情报杂志,2002.10,15-18

[2]程智,《网络教育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11

[3]逢焕利等,基于概念检索的中文搜索引擎,计算机工程,Vol.23,No1,Mar2002,8-10

篇8

一、什么是特色学校

关于特色学校的概念和内涵,专家、学者和校长们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主要的观点包括:特色学校是有特色的学校,是个性化的学校,是成功的学校,是示范性学校,是有品牌的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有人还把特色学校形象地描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

1 特色学校的概念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认为,特色学校是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并成为被社会所公认的传统的学校。其核心要素在于:风格、成果、传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指出,学校特色的核心含义在于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反映学校自身特点、经由学校长期努力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学校实践行为。

本文认为,特色学校建设是~定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行为,必须站在实践的视角对特色学校进行概念界定。特色学校概念应该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应该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校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能让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少数学校的专利,更不能让多数学校望而却步。为此,我提出狭义和广义特色学校两个概念。

狭义的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整体上形成了某种特色,深深地打上了特定文化的烙印。这个定义有利于引导特色学校建设站在文化的视角进行整体和系统设计。广义的特色学校是指学校整体、局部或某一项目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或品牌。广义特色学校包括整体特色学校、局部特色学校和项目特色学校。广义特色学校概念的提出有利于降低特色学校建设的门槛,提高特色学校建设的包容性,引导更多的学校投入到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中来。

2 特色学校的类型

特色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形成的特色在整个学校中的比重和影响范围分为整体特色学校、局部特色学校和项目特色学校三种类型。

整体特色学校是指整个学校形成了某种特色。整体特色学校包括某种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引领下的具有整体特色的普通中小学校,如上海闸北八中以“成功教育”为特色、北京光明小学以“我能行教育”为特色,北京实验二小形成了“以爱育爱”的鲜明特色。整体特色学校也包括一些学校整体形成某方面特色的专门学校。比如,单一性别的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多语言教学的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国际学校,贫困优生为主要生源的宏志学校,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红色学校,以及专门的体育学校、武术学校、艺术学校、民族学校、特教学校等。

局部特色学校是在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某一个方面或者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科技活动、学生社团、书香校园等局部系统形成了鲜明特色的学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山东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下的“生命课堂”、江苏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改革特色。

项目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校本课程、校本研究、心理教育、习惯养成、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某个项目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北京二中的“金帆舞蹈艺术团”、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人生远足”、北京四中的学生“模拟联合国”等。

二、为什么要建特色学校

每一所学校建设特色学校的历史背景和主观出发点各不相同,有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督导下的无奈行为,有的是追逐名利、获取资源的投机行为,有的是某种特殊机遇下的冲动行为,更多的是基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理性选择。无论建设特色学校的动机如何,只要客观上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要,满足学校特色发展的客观需要,满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战略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1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不同智能的发展不是均衡的。人的智能至少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七种(后来又补充自然探索和生存智慧两种智能)。中小学生智能的发展是自身潜能的释放和环境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特色学校建设有利于满足某些特殊智能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培养更多学生在某些智能方面的积极发展。

2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普通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考试成绩和升学状况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办学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千校一面”是人们对普通中小学同质化现象的一种形象表达,“千校一面”的结果是“千人一面”,学生没有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特色学校建设可以在某些方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个性化成长。

3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孩子能够有学上,还要求孩子有好学校上,更高的要求是有符合自己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好学校上。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求学校之间软件和硬件的均衡,更对学校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特殊需求。特色学校建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篇9

一、认识“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当今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向传统的智商概念和一元化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成为21世纪主流教育思想之一。

加德纳的主要观点:(1)每个人都有八种甚至更多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认识自然智能;(2)每个人的多种智能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3)如果采用正确教育方式,每个孩子至少有八种智能能够得到开发;(4)各类教育都应该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对待,这样才能最佳程度地挖掘人的智能。

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定产品的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是传统机械的、教条的、提倡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为了和其价值观相匹配,加德纳认为教育家应该追求更大的目标,真正正确理解学以致用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不仅会重复所学内容,而且能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不熟悉的问题,或进行新的项目,这样才能表明学生已经理解而不是仅仅会模仿教给他们的东西。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提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这一智能概念取代了智力测验分数对智力聪明程度的界定。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国中学的广泛实践

(一)“多元智能”理论深入人心,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均能自觉践行

漫步在英国的校园里,学生们总是阳光自信、彬彬有礼、互相谦让、助人为乐,墙壁上见不到脚印,课桌上不留污渍,循环使用的课本整洁干净……甚至考试成绩排名公然张贴在教室走廊上而不会引起是否会伤害学生的质疑,因为学生们总会在不同领域找到自己的强项,学校总会给学生施展自己的独特才华提供舞台。在英国社会没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人们大多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考核也不会“一刀切”,而是积极引导学校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努力办出特色,分类管理和评价;不同类别的学校采用不同的办学模式,实行不同的政策,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学校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上也是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二)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适合学生的多种选择

英国为确保教学水平的一致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全国课程计划。所有公立学校都遵循全国课程计划的课程框架,其包括以下内容:授课科目,每门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理解的内容,每门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报告孩子们的进步。学习结束,参加文凭资格证书的考试。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可从多达10个文凭科目中进行选择,这些科目几乎涵盖了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如烹饪、表演、手工制作等都列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且学得好的科目参加考试,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各科的平衡,以便他们将来决定继续深造或找工作时,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们创造机会取得良好的成绩,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三)学校分层管理、分层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我们在伦敦考察、跟岗学习的不少中学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继续升学或就业的意愿,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对学生深入了解,教学针对性较强,“因材施教”,效率高。我们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感到,他们普遍对老师认可度高,认为老师好、亲切,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

三、几点启示

(一)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诠释及实践样本

多元智能理论与我们今天正全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非常吻合。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因材施教,细细品味,他们之间所包含的内容几近相同。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而英国学校的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理论在学校推广践行的可能性,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二)全面正确地认识与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及英国学校的实践,学校里不再有“差等”学生,只有“差异”学生。学生身上不缺乏“智能”的闪光点,而是我们教师中缺乏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如刘翔、杨利伟等杰出人物当初在中学的“一元智能”都不突出,但他们身上却把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其他智能强项发挥到了极致。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智力组合,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发现“强项智能”、“弱项智能”和“智能优势”,每一个学生都有“强项智力”,教师应注意“扬其长、补其短”,使其“强项智能”发展到卓越,“弱项智能”有所发展,为发展其智能构建平台,为展示其才华搭建舞台。

(三)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领域的重要概念的阐述,都有多个“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美学、白描的一个极端,或者是逻辑、哲学和经验的另一个极端,有了多种多样的切入点,至少可以找到一个适合某一个学生。另外,因为理解本身涉及从不同角度接近一个概念或技巧的能力,如果能提供多个切入点和通向实现它的途径,就能增加个体在多种领域内获得理解并能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可能性。

课堂教学中的起点很多,多元智能理论把它归结为七点:叙述起点、数量起点、逻辑起点、存在起点、美学起点、亲身实践起点和人际关系起点。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教”的多元切入点,要求从“学”的强项切入,这正如同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所谓“材”即为每个人的不同强项。

(四)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

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支柱理论之一,给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依据。然而,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实际教学行为将会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影响多元智能理论的贯彻和实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

1. 寻找自己的智能强项并运用于课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每个教师都作为独特的“这一个”存在,他们同样应寻找并发现自己的智能特长,并据此设计课程和教学。只有这样,每位教师的教学才能和潜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激发,才有可能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日常教学工作。

2. 有效地观察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强项。多元智能理论的潜台词是:教学的本意是促进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优秀。学会观察每一个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和其他场合所表现出的智能特点以及强项,逐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智能档案,这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展开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3. 对学生有所期望。教师或明或暗地向他们相信具有高成就潜能与低成就潜能的学生传递不同的成就期望,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期望可以涉及整个班级、各个小组或个别学生。

当前,在英国,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进入到课堂层面,研究者们已总结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还处在认识和尝试阶段,将其运用于学校教育中,还有待广大研究者和教师的躬身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140-01

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如今在欧美被奉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此理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普通教育相比,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加强此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将对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风靡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多元智能理论(Multi2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其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

加德纳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多元不是一种固定的数字概念,而是开放性的概念[1]。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以下8种智能:

1、言语语言智能: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2、数理逻辑智能:指人对逻辑结果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指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4、音乐韵律智能:指人的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指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6、人际沟通智能:指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把多元智能理论正确应用到我国的高职教育中,将对我国高职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及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智能倾向是多种智能集成的结果。总的来说,群体所具有的智能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思维,此种类型可发展成为研究型、学术型或设计型人才;另一种是形象思维,此种类型可发展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或技艺型人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观指明,高职教育不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它为另一种类型教育,在学习生涯拓展空间上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观念上阐明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2、培养对象。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发展的思想为职业院校树立“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力[2]。3、教学效果评价。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教育的价值观相一致,社会需求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标准[3]。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改革单一强调语言――数理逻辑智能的育人方式,而向学会做人做事的现代社会所需的多元智能教育发展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具体到教学效果评价中应力求做到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应通过笔试、讨论、答辩、技能测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评价学习效果,其中突出技术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应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与任课教师来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潜在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局限性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与其他智力理论一样,多元智能理论在引起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极大震动的同时,对其局限性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1、实践性研究的欠缺。一些批评者认为加德纳的智能理论是多元文化在认识科学上的反应,宣传了更为平等的智能观,却没有靠得住的依据,斯腾伯格说:“多元智能理论没有研究设计,是一种思辨性理论。”[4]事实上,加德纳本人确实并没有在理论建立后进行实验研究,但大量教育工作者用此理论对教育教学进行实践性指导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2、智能评价的不公平性。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对学生发展的公平评价,即使这样,其评价的局限性还是存在的。如多元智能评价标准强调文化公平性,以及由此对智能的内涵拓展,这为那些处于主流文化的学生拓展了发展的机会,但对那些处于非主流文化的学生并没有多大益处,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他们的边缘化。

职业教育,作为多元化的教育形式的一种,为那些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为弱项,而其他方面为强项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条件,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今后生涯发展做准备,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高效益和高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应用中灵活多变,使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使其为高职教育更好的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2]赵俊萍.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观念的转变[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篇11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初中数学;认识;运用

初中时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是以后再教育的基础,也是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阶段,又是心理发育的关键年龄,是心理障碍较多的时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引导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认为人智能结构的七种智能的形式,即语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十二年后,Gardner提出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的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近来,Gardner提出第九种智能,即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它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能理论的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1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1.1 整体观。Gardner指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个方面的智能,即九种智能以整体的方式存在于个体。这是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教育的“最珍贵的礼物”。它使老师看到了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潜能,看到了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增强了我们对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信心。

1.2 辩证观。Gardner认为,由于受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制约,每个人的智能类型都有差异性,都是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的组合。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因此,Gardner提出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的目标。老师通过辩证的分析学生的智能状态,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成功。

1.3 实践观。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是个体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智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如金融保险、基金股票与资本市场等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1.4 发展观。智能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每一种智能在生活中都是必需的,每一种智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和训练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的智能也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进而树立自信,觉得“我是能学好数学的”,从而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2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下几方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2.1 多元导入教学内容。将初中数学课的开始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从实际问题导入,从直观的动画导入,这样的教学开场一下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导入,激趣激思,从而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了数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情境,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是利用视觉-空间智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办法。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对理解知识非常有益。实践证明多元导入这一教学策略能有效的实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引导学生发展智能强项,带动其智能弱项发展。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抽象性是它的一个特点。有的学生善于通过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的智力操作,而语言和数学智能不足的学生常需要通过真正的模型和材料去构成假设和检验假设。另外,公式的教学中,如果只满足了记住要件和结论,会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模仿,这样也会阻碍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3 鼓励学生进行公开讨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已的思维过程讲出来,以展示思维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其语言能力。同时,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理顺思路,学会思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有助于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和培养。

2.4 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由异智的学生所组成的小组中,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的学习活动,使合作的每个成员都达到目标。合作学习中既要发挥和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也能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和概念,促进他们的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这也是对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的诠释。

例如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它是利用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来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智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强项不同,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小组。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可以不断迸发,实现了使学生达到多元互动,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也正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2.5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体现,也是课改的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外,还针对学生的智能表现的特点,设计了师生单独口试、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数学小论文、编写数学小报、生活数学调查等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行综合评分,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评价结论,也促进了学生多种智能的共同培养。

篇12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学中其实并不存在谁运动能力高谁运动能力低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哪一方面运动能力好的问题,即体育教学中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2 多元智力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体育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创造生动有趣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发展和发现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对策

1 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反言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对体育概念、体育发展史、运动健康理论的叙述来发展其语言智能;通过体育舞蹈、健美操来发展音乐智能;通过体育比赛等发展其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通过登山、漂流等发展自然观察智能;通过单杠、攀岩等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等等。然而在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的同时,教师本人也要重塑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伙伴,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2 创造生动有趣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重视外在形式的“乐教”、“乐学”的气氛。它更看重内在的“效益”――体育教学的质量。它的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加德纳说过:“对任何复杂概念的充分理解,都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认知模式或表现方法。”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这个特点对于改进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智力优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如用运动挂图开发学生逻辑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对语言智能突出的学生可以用概念卡通的形式展现;对音乐智能、运动智能突出的学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对自然观察智能突出的学生可以用模型来帮助理解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其智能结构和特点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

篇13

[关键词]统整课程;维度;模式;幼儿教育

课程问题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如何选择教育内容、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来实现教育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统整课程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再次阐释和明确统整课程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一、统整课程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模式

(一)统整课程的基本内涵

统整课程并非现代才有的,自19世纪就已经萌芽。比恩(Beane,1997)在其著作《统整课程:设计民主教育的核心》中曾对统整课程理念萌芽的历史背景作过描述。①如果说那时统整课程仍停留在理念层面的话,当今的统整课程则已经由理念进入实践。

目前,对统整课程尚无统一的定义,在此,暂选用比恩1997年的提法,对统整课程作一简要概括。比恩指出,统整课程是课程设计的理论,它旨在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合作,跨越学科的界限,以认定的重大问题或议题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并促成个人和社会的统整。②其实,统整课程的精确定义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统整课程的内涵。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我们应该清楚:所“统整”的是什么,统整课程应该在哪些维度上实现“统整”。

(二)统整课程的主要模式

课程可以有多种统整模式,提法也各不相同,但综合福格提(Fogarty)的三类十项的分类模式③以及雅格布斯(Jacobs)的科际统整模式④,可以将其划分为单一学科的统整和跨学科的统整两类共七大模式。

1.单一学科的统整”①

(1)联立式。在该模式中,尽管各学科仍处于各自分离的状态,但重视各学科局部的相互关联,将相似的主题、概念、技能或观点联系起来,以免各学科概念支离破碎,并增进儿童学习的迁移性。但由于各学科仍处于分离状态,因此并不能在全面意义上实现课程的统整(见图1)。

(2)巢穴式。该模式主张以多种角度来审视同一个主题、现象或单元,一项学习活动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学习结果,儿童不仅可以获得学科知识,也可以通过全方位建立联系的巢穴式统整来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但针对同一主题的多重目标设计有时会显得主次不分,甚至忽略主要目标(见图2)。

2.跨学科的统整

(1)并列式。该模式用共同的架构将各个学科联结起来,将学科内容次序加以调整,从而使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共同点。虽然各学科仍以独立形态出现,但学科间的共性和联系得以凸显。该模式通过调整教学顺序来强化学科间的联系与教学效果,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迁移。但也有学者指出,在运用该模式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均要放弃教学计划的自主性而互相协调,难免出现效率低下、操作混乱的现象⑤(见图3)。

(2)交叉式。该模式重视两个学科间共有的、相互交叉的概念以及技能或观点等,并使之联结成一个共同的主题。这样,不同学科的共性与联系就变得更加明确了,儿童对作为联结点的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深入和细致,有助于两个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当然,教师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两个学科间的交叉部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见图4)。

(3)交叠式。在该模式中,教师以各学科的基本元素,包括学科内容、技能、概念与基本观点等为基础,归纳出各学科间的共同点,并以此作为主题和线索,达到各学科间的统整。该模式强调多学科间的联结和统整,但设计工作和实施工作都较复杂,对教师本身的素质与协调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见图5)。

(4)网络式。该模式以较具普遍性且含义丰富的概念为主题,各学科均以此主题为中心,联结成一个彼此经由共同主题而统整在一起的学科网络。这有助于儿童整体把握主题活动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但如果设计不当,这种模式的统整也容易削弱学科内部的逻辑性(见图6)。

(5)串联式。在该模式中,以多项能力、多元智能、思维技巧、社会技能、研究技能等为线索,依次将各学科串联起来。该模式强调超越学科内容来发展儿童认知能力,并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前后关系的学习。但如果学科间没有严格的前后关系,则学科内容不易前后串联(见图7)。

二、统整课程的理论渊源与内在维度

(一)统整课程的理论渊源

统整课程作为一种目前已被许多教育者看中并采用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具体方法,其强调并着力打造的多维“统整”有着多元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是“个体经验的连续改造”⑥;学校即社会,“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⑦。在谈到课程与教材的时候,杜威指出:“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正因为它给我们一种能力去解释和控制已有的经验。我们不应当把它作为新的教材介绍给儿童,而应当作为用来显示已经包含在旧经验里的因素,和作为提供更容易、更有效地调整经验的工具。”⑧同时,他还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⑨在谈到学校与儿童生活时,他呼吁,要使学校的活动符合儿童的兴趣,这样学校教育才会更生动、持久,更富于文化意义。⑩“儿童变成了太阳……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11杜威在1902年写就的《儿童与课程》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当时学校课程的弊端,他认为学校课程的分门别类是割裂化的,是包含在无限时空内的抽象原理;而儿童的生活则是一个统一、专一、围绕个人兴趣的世界,是情绪和实际生活的结合,12因此,有必要改造课程体系。

从杜威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认识到的理想的课程状态中至少存在三个维度的统整:其一,新知识与儿童已有经验的统整;其二,学科内容与儿童兴趣的统整;其三,儿童园内生活与园外生活的统整。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基于“儿童的新能力最先在与作为文化载体的成人的合作中表现出来,而后内化为儿童心理的一部分”这一高级心理机能理论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基本法则,维果茨基提出,这种在合作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共享的能力向儿童内部个人能力转移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或者说,是儿童与成人合作或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茨基提出,教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任何教学都存在着最佳的亦即最有利的期限……为了开始某种教学,就必须是儿童的特点、他的某些品质与特性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阶段……对一切教育和教养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那些处在成熟阶段但还未成熟到教学实际的过程”。13

可见,维果茨基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儿童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关注与重视,突出体现了教学中要注重儿童已有经验与未来经验的统整。

3.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皮亚杰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的教育思想流派。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于中学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主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观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儿童学习各学科间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规则和联系,从而主张儿童积极参加知识的建构过程;二是提倡“发现学习”,主张让儿童自己主动去探索,像数学家、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三是认为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让儿童对材料产生积极主动的兴趣。”14

同样,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出发,我们也可以抽离出至少两个维度的统整:一是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统整;二是教学目标与儿童内在动机的统整。

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了对个体多项智力与能力整合的关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身上都拥有至少八项智能,它们是言语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但每个人又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也就是说,这八项智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每个人有不同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八项智能彼此独立又彼此联系,恰当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强弱项之间“搭桥”,从而实现个体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15

在此,多元智能理论投射出的是另一个维度的统整,即儿童个体不同智能项之间、强势领域与弱势领域之间的统整。

5.系统论的“自我组织”观点

近年来,许多系统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通过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指出,演化都是朝着精密、复杂与功能性的方向进行的,我们无法将系统锁定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因为它无法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而且它所处的环境也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戴维斯和萨默拉曾指出这样的复杂系统的三个特征:其一,复杂系统有能力进行自发性的自我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往往浮现出某些亚系统所不具备的特质;其二,复杂系统往往具有适应性,有机体与环境彼此能够相互适应对方的改变,因此,并非个体改变环境,也不是环境改变个体,而是彼此互相适应;其三,复杂系统中的成员,彼此存在复杂的关系,我们无法透过零碎的片断历程来加以理解。”16

从以上系统论自我组织和相互适应的观点出发,联系到教学与课程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环境之间都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因素也都处在一个不断调整以达到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之中。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四个维度的统整:其一,教师之间知识与能力的统整;其二,儿童个体之间知识与能力的统整;其三,教师与儿童之间知识与能力的统整;其四,教师、儿童的知识和能力与环境中教育资源之间的统整。

(二)统整课程的内在维度

抽取上述理论的合理内核,对以上诸多统整维度进行再梳理,统整课程的内在维度最终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与儿童兴趣的统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研究显示,当一个人对他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时,他的身心各方面的状态,包括他的注意程度、大脑运转效率、学习潜能等,都将处于一个最佳的吸收和互动的状态。可以说,兴趣的所在正是学习者最有待填补、学习和提升的知识与技能领域。因此,作为课程设计者的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儿童的兴趣点,善于观察、发现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进发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而后,教师还要对学科内容了如指掌,努力发掘儿童的兴趣与学科内容之间尽可能多而又适宜的契合点。

2.儿童个体已有经验与未来经验的统整

考虑到儿童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与心理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一定要难度适中,信息量适度,使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恰好处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也就是说,虽然已超出儿童个体已有经验,但当教育环境中其他因素给予儿童适当支持时,儿童也可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这些儿童的“未来经验”,才是合理的教育目标。

3.儿童园内生活与园外生活的统整

幼儿园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很小的系统,幼儿园生活只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整个人生经历的一个起始阶段,并非生活的全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园内生活来自园外生活,并且要着眼于园外生活。也就是说,要使儿童通过园内的学习和生活最终更加适应、喜爱,并投身子园外的真实世界的生活。

4.不同学科间知识内容的统整

传统的分科教学将学科知识间的界限划分得泾渭分明,从教授、学习到巩固、评价,各个学科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儿童对不同学科产生不同的好恶,进而出现偏科等现象。统整课程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各个学科之间人为划分的界限,就是要使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究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发现、研究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通学通用,活学活用。

5.儿童个体多元智能发展的统整

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多项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又各不相同,因而每个入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传统的分科教学强调的是单一的学科内容,教师讲、儿童听,或者教师提问、儿童解答的程式并不能满足儿童多元智能应用和展现的要求。统整课程的统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儿童个体多元智能的统整。正是通过多元智能的统整,儿童才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不同的学科内容、将自己已有的和新的经验、将园内外的生活以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联系起来,做到有效的统整。

6.儿童间、教师与儿童间、教师间知识与能力的统整

幼儿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其本身的构成元素之间就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儿童和儿童之间、儿童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只有互通有无,在知识、经验、能力等各方面随时进行交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互补,系统之内的资源才会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同时,儿童和教师又不断从园外系统地汲取新的资源,通过交流与沟通,使幼儿园这个系统不断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园内外资源有效统整的过程。

三、关于统整课程在我国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从六个内在维度入手真正实现课程统整

之所以将上述统整课程的六个维度称作“内在”维度,是因为从更确切的意义上来讲,这六个维度是指导思想上的,是从统整课程的统整理念上来讲的。到底如何具体地统整儿童的兴趣与学科内容、儿童的已有经验与未来经验、儿童的多元智能,如何有效地实现各学科内容的统整、园内外生活的统整,以及儿童与儿童、教师与儿童、教师间资源的统整,这一系列统整理念的实现又要依靠具体的统整课程的设计与操作模式来实现。限于篇幅,我们只对统整课程的分类模式进行初步的讨论,尚未涉及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但指导思想还是应该明确的,那就是,我们至少要着眼于这六个内在维度来实现课程的全面整合。

(二)注意统整课程和分科教学的合理整合

提倡统整课程的应用,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分科教学。统整课程的实践尚处于摸索研究阶段,不可能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师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本园、本班的教学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的主题,以适宜的方式进行课程统整。在时间上,可以安排年主题、月主题、周主题,甚至日主题,将整个学年的学习内容用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线索串联起来,同时又保持原来的分科教学的清晰逻辑;在科目上,可以就某个主题进行统整,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不同的学科,而不必“一刀切”地片面“求全”;在教学分量上,整合课程的比例可以灵活调配,不必强求一定要占总体教学的多大份额;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与分科教学整合,也可以专设统整课程的学习时间,还可以在某个学科内抽出一部分时间灵活机动地进行统整教学;在学习进程上,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建构学习网络的起始阶段,以及最后的巩固复习阶段,统整的作用会更加明显,而在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上,也没必要完全摆脱传统的分科教学。

(三)循序渐进地应用统整模式

课程统整的模式各不相同,其中统整的层次和水平也由低到高逐步提升。教师可以依据以上提供的几种模式,从前往后,依次将统整的程度提升。

(四)以主题为中心――充分运用网络统整模式

网络模式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主题模式,也就是以一个主题为核心来织就整个统整课程的教学网络。它包含两种不同的整合方法:一是科际整合的主题网络――首先考虑哪些学科与主题相关,能否纳入这个主题,而后考虑主题教学能否纳入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主题一学科一主题一学科”的间接统整;二是概念整合的主题网络――首先考虑和主要探索的是与主题相关的大的概念或观点,而后设计相应的活动,以此模式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是一种“主题一概念一活动”的直接统整。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式统整课程模式算是一种层次高、整合度较高的统整模式。教师完全可以灵活运用这两种主题网络的统整模式,同时,还可以将这两种网络模式合二为一,整合为更高层次上的统整模式――概念兼科际统整的主题网络或科际兼概念统整的主题网络。总之,网络统整模式可以有多种变通的应用,万变又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Beane,J.A.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core Ofdemocratic education,N.Y.:Teacher CoUege Press,1997

[2])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统整的理想与实践.见:课程统整与教学.台湾:扬智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128

[3]Robm Fogarty.Ten ways tomtegrate curriculum.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9(2):61―65

[4]Jacohs H.H..Interdisciplmary Curriculum:Designand lmplementation,Alexandria,VA:ASCD,1989

[5]李坤崇,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2001.96

[6][7][8][9][10][11][1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6,11,9,39

[13]维果茨基.学龄前期的教学与发展.见:陈帼眉,冯晓霞编.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4]张爱卿.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15]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Teaching and Leaming ThmuSh Multiple Intelligences.Peanon EducaUon,Inc.,2003.Introducfion

篇14

[关键词] 服务学习 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

一、服务学习的提出及概念

20 世纪3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从注重从重视学科教学转向重视实际训练,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鼓励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学生群体对社会的疏离感日渐加剧。“80 年代的人呈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职业为中心的价值倾向,相应地远离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现状。虽然国家在经济上发展迅速,但其关心他人和个人责任的优良传统却在削弱。如果没有社会团结和对大众的责任感以及个人进步作为基础,这个社会就无法组合在一起。”[1]在有识之士对社会疏离的反思和批判下以及对学生融入社会的积极倡导下,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走向了真正的确立之路。

关于服务学习的定义从文献资料上可以找到上百种之多,定义如此之多,反映了服务学习是一个发展极其活跃的领域。虽然人们对服务学习的理解并不一致,但是在美国目前普遍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把学校的课程和社区的服务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活动,满足社区需要,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使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文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课程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组织社会切实需要的服务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又将在服务中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学术水平进一步发展。

二、智能的定义及内涵

“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统称。智力最初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与精神、意识、理智和理性等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 年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看来,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3]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能是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其次,每一个个体的智能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统一性。再次,个体智能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表现出独特性。最后,各种智能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

加德纳的研究表明,各种智能可以相对单独存在,这是因为不同的智能在大脑里对应不同的区域,相应的皮层区域掌管相应的智能,某一皮层受损只会影响相应的智能的发挥,其他智能的发挥不受影响。因此,智能没有等级之分,各种智能应该是平等的。

三、服务学习对学生的智能发展的作用

(一)服务学习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方位发展

服务学习是校外服务体验和校内课堂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服务学习中的服务环节是与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学生们通过参与服务学习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对课程内容和学术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服务学习中的理论知识学习、讨论以及心得撰写,能促进学生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传统意义上的核心智能的发展。同时服务学习采用书面报告、证明、作品、展示、问卷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评估学生在服务学习中的表现。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方位发展。

(二)服务学习有利于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

服务学习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课堂空间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挖掘自身潜能、发现自身特长的机会。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智能是多元的、差异的,但是,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至少是这种八智能的组合,只不过每种智能在个人智能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因此,每个个体在智能的基本构成上是“共性”的,而在智能发展与表现的侧重点上却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又是智能领域。有的学生更擅长于音乐表达,有的学生更擅长于语言逻辑思维,服务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从社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评估各环节都充分注意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所以,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力领域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三)服务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服务学习给学生展示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问题和困难,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教师会把与课程有关的概念和内容放入真实的生活中去,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概念及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新问题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大部分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认为,服务学习使自己更加自信并自我感觉良好。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承担起责任,学习新的技能,最关键的是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能力使社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参与服务学习的经历增强了学生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改善了人际之间的交往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Bruce W. Speck And Sherry L. Hoppe. Service-learning:History Theory and Issues [M]. Connecticu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4, 1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