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篇1

方法:随机选取社区糖尿病患者共60例,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全组患者个性化教育前后的饮食运动、用药、检查依从性,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变化情况。

结果: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用药依从度高45例,可15例,差0例,饮食运动依从度高41例、可17例、差2例,检查依从度高46例、可14例、差0例,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各项依从度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

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用药、饮食、运动、检查依从度,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综合效果显著,可行度高。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个性化健康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51-0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还可引发感染及多项功能病变,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患者在日常饮食、运动、作息、用药、检查及治疗方面全身心投入与配合,因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于两个街道14个居委会,下面设立4个服务站,管理总人数42249人,60岁以上5092人,对其中的6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了个性化健康教育,综合效果显著。现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社区糖尿病患者共60例,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58.9±3.4)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1.4±0.3)年;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6例,中学34例,小学及以下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相关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后遗症、严重精神病。

1.2方法。

1.2.1个性化健康教育之前,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辅导。向所有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册,定期举办健康教育座谈会与交流会,设立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栏,鼓励糖尿病患者积极学习相关健康知识。

1.2.2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向确立。通过问卷、谈话、调查资料等多种途径调查并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既往病史、饮食、运动、作息、烟酒、用药、体征、体检、治疗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1],根据具体调查及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

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施:①个性化基础健康教育。针对性、分层次展开个性化的糖尿病基础健康知识辅导,详细、具体地告知患者糖尿病的起因、与环境及患者身体素质的关系、影响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治疗及护理原理及方案、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饮食及运动作息控制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病情恶化或产生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胰岛素及相关药物的使用方式、体检的重要性及主要体检项目等等[2];②饮食、运动、作息健康教育。结合患者之前的饮食、运动及作息习惯,有侧重点地指导患者纠正错误的饮食、运动及作息习惯;③用药及体检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规范用药,鼓励其适当控制药量,以避免大量药物摄入对身体形成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定期检查,了解病情以便更好地康复治疗[3]。

篇2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个性化健康教育;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0-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人的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同样有所改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方面,除了药物治疗、护理外,健康教育也被用于临床指导老年人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搞好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保证良好治疗的贯彻执行,是糖尿病成功治疗的关键[1]。我院在2012年l0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除采取药物治疗、积极护理外,还对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经随访,作用明显,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3一74岁,平均68.34岁;病程3-10年,平均6.55年;住院天数,10-15天,平均11.44天;文化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28例,高中11例,大学及以上11例;病情方面,l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52例。将60例患者经患者同意随机平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对患者进行护理目标、护理计划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血糖监测、血糖控制情况记录、遵医嘱用药情况等。

1.2.2 教育组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健康教育。①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血糖的正常范围和控制标准,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使用胰岛素的方法,有关糖尿病日常饮食、运动原则,降糖药服药方法,血糖仪使用,主要并发症的危害性及防治等。②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向患者展示多种食物模型,使患者对食物有直观的认识;在病房走廊通道墙壁悬挂设计精美的海报.加深患者对血糖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低血糖症状、各项代谢指标控制标准等内容的理解;发放糖尿病知识小册子。③掌握患者治疗的计划: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动态:每周至少1次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患者目前所处的病情,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交待注意要点。④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干预后使用同一糖尿病知识问卷对患者再次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1.3 统计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所采集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评价指标

2.1.1 血糖监测 每天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凌晨3点血糖,并做好记录。

2.1.2 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 主要记录患者对低血糖危象,糖尿病自我饮食、运动的原则,降糖药口服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对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等知识的了解程度。

2.2 结果 教育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教育组患者在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讨 论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糖尿病个性化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代谢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相同的医疗条件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作为终身服药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漫长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糖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以及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在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的作用不可缺少,其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要结合患者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家庭生活背景、日常生活作息习惯、对糖尿病的理解程度以及个性秉性等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健康教育方式。通过教育加强了护患沟通,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使患者主动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在患者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使健康教育持续化[4]。在对患者进行教育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态以及教育内容,不能生搬硬套地为患者“读”也不能对患者的教育从“一”而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恢复情况,及时修改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使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的始终,使患者在生活中养成一种健康的适合糖尿病的科学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生性、漫长的慢性疾病,其是可以控制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只有让患者在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坚持正确治疗的同时,才能提高对治疗、对护理、对药物的依从性,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状态。经过个性化教育后的患者在生活中能够注意对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自我保护、自我监测、提高自我生活管理能力、并能够合理的用药,对糖尿病用药有一个基本的甄别能力,使患者在患病后,最大程度地提升生活质量,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思考、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基础[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6(4):4.

[2] 刘艳红,余桂芳,龙彩霞,吴燕平.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70-72.

篇3

1.1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由责任护士采用口头讲解方式集体授课,对糖尿病基本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健康宣教资料。住院期间由护士执行胰岛素注射,出院前2d告知病人或家属胰岛素笔芯的安装、针头的安装和排气、剂量的调节、注射手法等。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注射情况有无异常,提醒定期监测血糖,鼓励病人如有疑问随时咨询。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与病人一对一进行健康教育,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其主要内容有:①评估病人糖尿病知识盲点,重点讲解胰岛素注射意义和优点;②告知低血糖的症状、体征、预防及处理,提醒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含糖食品;③根据胰岛素不同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帮助病人选择注射时间、部位;教病人练习装卸笔芯、调节剂量,根据皮下脂肪厚度选择针头型号及捏皮手法。住院期间示范3次后在护士监护指导下自行注射,确保病人出院前熟练掌握正确使用方法;④胰岛素的储存、携带方式;⑤讲解胰岛素遗漏注射时的处理方法;⑥根据病人体型及劳动强度为病人计算每餐热量,使用礼来公司糖尿病系列教育之饮食治疗手册选择食谱;⑦根据病人年龄、身体状况制订运动计划;⑧告知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

1.2评价指标

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出院前1d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HbA1c测定,调查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低血糖反应例次,3个月复诊时的HbA1c测定。问卷内容包括低血糖表现、处理及预防知识,胰岛素笔及注射相关知识,胰岛素治疗注意事项,胰岛素治疗控制目标,卷面分值100分。满意度调查采用的是全院统一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个性化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公认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病人需终身面对。除了药物治疗外,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是减少糖尿病复发及并发症的关键。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以集体教育为主,无法顾及学习者文化程度、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理解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的区别,采用一个标准讲授同样内容,病人只能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个性化健康教育根据病人个性化特征评估存在的知识盲点,有针对性制订教育计划,满足了不同病人的需求,调动了病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表1可见,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2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个性化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模式,需要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这一基本条件。选择年资高、经验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将病人必须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能这一目标作为工作要求,强化了护士责任心,督促护患一体为达标共同努力。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重视,自觉配合实施计划,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关系,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3.3个性化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安全使用胰岛素,防止低血糖反应住院糖尿病病人多需胰岛素治疗,有调查显示,使用胰岛素的院外病人40%存在安全注射问题,原因各异,但凡能按医护宣教方法做的病人均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糖尿病病人在院的健康教育。个性化健康教育根据病人注射胰岛素种类不同,选择不同注射部位,如注射短效胰岛素或早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时,优先选择腹部注射;如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宜选择大腿外侧或臀部。注射部位按计划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避开疼痛、硬结、红肿部位注射。根据病人皮下脂肪厚度选择针头型号及教授进针手法,讲明注射针头一次一换的意义,避免重复使用。高龄病人由于手抖、视力、听力下降等感知功能障碍,出现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则由家属学习替代注射。保证胰岛素注射剂量准确,吸收速度适宜,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帮助病人制作载明病情的糖尿病识别卡,提醒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为可能发生的低血糖反应提供应急处理条件,增加胰岛素使用安全系数。

篇4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外科手术患者;自我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119-02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外科手术患者越来越多,包括普外科手术、骨折手术、妇科手术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外科手术使患者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自我护理能力较弱[1]。自我护理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活动或行为所具有的能力。目前国外对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研究较多,内容涉及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查表、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依从性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干预等多个方面,但是在国内的研究比较少[2-3]。本研究旨在分析外科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实施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符合研究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年龄≥ 30岁;意识清楚,自愿进行调查。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48.21±5.21)岁。手术种类:四肢骨折手术38例,阑尾手术22例,妇科手术25例,甲状腺手术15例,其他手术20例。

1.2 健康教育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用积极的个性化健康教育,首先评估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与影响因素,然后确定问题并选择相应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最后评价干预成效,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以便再次进行评估。个性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个人行为干预、增强社会支持与优化个人疾病知识结构等,在行为干预中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在社会支持中,家属首先应详细掌握其病史,尽量自备一套病历,以详尽记录患者的历次发作情况。而在优化知识结构中要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合理讲解有关癫痫的基础知识,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时的健康教育,语言简练易懂,语气富于亲和力,感情真诚,内容贴切实际。在此基础上,主动提出联动干预内容话题,有目的地诱导患者提出相关问题的疑问。

1.3 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进行调查,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系数,包括日常生活、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四个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好。本次调查的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对比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情况

经过调查,本组患者健康行为得分最高,遵医行为得分最低,总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30.12±6.42)分,处于中上水平。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变化

结果显示,与健康教育干预前比较,经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护理学科有了很大发展,临床护理工作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4]。外科手术护理是解决手术患者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其较其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主要因为手术患者多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手术及后期康复是极为不利的[5]。

自我护理能力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动机、康复水平和心理健康[6]。自我护理能力高的人通常更积极乐观,较少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健康行为得分最高,遵医行为得分最低,总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30.12±6.42)分,处于中上水平。可能是因为本研究调查经历过患病与治疗的过程,对疾病认识有着一定的了解。

个性化健康教育前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有明显差异(P < 0.05),表明本方案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7]。在具体应用中,个性化健康教育重视激发患者自身积极康复的主体信念,使患者具有充分的主动发展动机和内驱力。应注意帮助患者形成比较积极的性能,做到既不推脱责任,也无想改变不理想康复状况的愿望,认识到通过努力可以使行为实践更加成功有效,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信念[8]。要反思经常化、自觉化、系统化,回顾、检视自己的康复与护理经历,感受成功而不回避失败,不断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康复与护理能力,改进康复与护理实践。比如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我护理动作要轻缓,运动时动作尽可能慢,防止头昏、头痛。排除心中杂念,专心练习,怡然自得,对身心健康起到良好调节。运动时,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尽量不用力,使肌肉各关节得到舒展,促进气血流通,加快康复。锻炼要坚持,每天3次,每次应量力而行,锻炼后进行自我保健按摩,如揉捏、点按风池、大椎、肩井穴,必会有满意的效果。

总之,个性化健康教育是促进外科手术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关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 自我护理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5.

[2] 周艳,刘晓丹,刘淑香. 自我护理效能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增强策略[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4-25.

[3] 娄湘红,杨晓霞. 实用骨科护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0.

[4] 朱建英,叶文琴. 现代创伤骨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9.

[5] 朱以芳. 老年骨科特殊性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12,8(10):18.

[6] Williams LS,Ghose SS,Swindle RW.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is chemic stroke[J]. Am J Psychiatry,2004,161(6):1090-1095.

[7] 冯君君.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7, 13(10):91-92.

篇5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社区糖尿病患者;疗效

近几年来,随着老龄化逐渐增多,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我国,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的研究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1]。我院为进一步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特选取66例我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研究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我社区的糖尿病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中女患者15例,男患者18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5.6±3.8)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4.2±1.6)年;对照组中女患者13例,男患者2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8±3.2)岁,病程2~7.5年,平均病程(4.5±1.4)年。这66例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并且这66例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责任制护士每天给予患者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必要时要上门指导。主要内容如下:(1)向患者传授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等;(2)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不要产生畏惧的心理;(3)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运动治疗,运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知道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防止病情加重;(5)指导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教育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 ±s表示计量资料,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在教育结束后的血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两组患者在教育后的1个月及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教育后的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表1比较两组患者在教育结束后的血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s)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实验组 33 教育后1个月 7.31±2.11 8.92±2.32

教育后3个月 6.91±2.01 7.32±2.03

教育后6个月 8.61±1.81 6.02±1.2

对照组 33 教育后1个月 9.91±3.32 9.69±2.91

教育后3个月 10.31±2.91 8.91±2.51

教育后6个月 12.09±3.02 8.3±1.82

3 讨论

对于社区糖尿病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教育后的1个月及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教育后的6个月,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教育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显著增多,能有主动配合治疗,使血糖能够有效的控制。故在社区积极开展对糖尿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菁,赵新平,沈伟珍,等.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64-1866.

篇6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网络资源 健康网站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6-0011-04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online health education

WANG Xiu-ping REN Xin-yi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030001)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people getting the health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have become a convenient and fast way.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people to access the health in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health web site and the public acquiring to health inform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reference for conducting online health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online health educa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network resource; health education web site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精神财富极为的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及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而健康信息是人们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健康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化时代,信息的网络化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播也成为必然趋势。网络健康教育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平台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1]。欧洲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约1/3的互联网用户上网查询健康信息,而几乎一半的互联网用户称,他们已经利用互联网来决定他们是否需要去看医生[2]。健康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不仅为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空间,也给健康信息用户提供了一个广大的求知空间。

1 我国网络健康教育现状

1.1 健康网站的现状调查

健康类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理念创新,借鉴国外发展模式等多方面的努力,目前很多网站融合了在线访问、实时解答等同步互动平台的功能,成为医患之间沟通的一个无空间时间限制的良好互动平台[3]。笔者了解了2010年度《中国健康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4]健康类网站排名前50的健康类网站,并通过在线浏览查询健康类网站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网站的板块划分、服务对象、个性化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功能等。

1.1.1 网络健康教育内容和板块划分

我国现有网站健康信息形式多样,包括图文、视频、电子期刊、电子报刊等形式。涵盖的健康信息范围广泛,有疾病、药品、大众健康、最新的健康新闻、健康卫生政策等。对于调查中公众最希望获得的养生保健、急救知识、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知识都可免费获得。很多网站还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会员(付费)服务,综合性健康类网站的板块划分一般包括疾病、药品、大众健康、新闻、互动等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健康类网站在这几块内容的健康服务提供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专题性健康网站的板块划分也相类似,但是其网站会围绕专题内容所展开,更具有专一性。医疗网站更专注于提供医疗诊疗导医服务,在线咨询功能也比较强大。医学教育网站则侧重于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信息资源;健康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则更侧重于提供健康产品的电子购物服务。

1.1.2 网站的健康教育形式

网络健康教育形式分为在线查询与互动,健康类网站多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大都设有提供健康保健信息的大众健康板块,一半的网站具有互动功能的在线咨询,提供了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的交流空间,通过网络将医生与患者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医难的问题。如健康博客、微博、健康论坛等。

篇7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健康教育;体会

2013年2-9月,我院对随机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50例患者中,女18例,男32例,年龄46~80岁,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8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这些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非Q波心肌梗死12例,0波心肌梗死18例。

教育方法:①运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首先评估患者状况,通过交谈,获得患者的需求、病史、生活习惯、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根据现存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评价临床效果,不断修正完善计划。②语言交谈:语言交谈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入院时我们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安慰鼓励患者,及时聆听患者主诉,及时介绍病区环境、医务人员,以消除陌生感。交谈从患者入院开始贯穿整个住院过程。③健康教育力求形式多样:编制健康教育手册,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彩图手册,放置在患者床头,方便患者及家属学习,并实施以口头讲解、书面、图示、影视等形象化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随机教育和定期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不识字、不能活动的患者,我们护士则讲给其听;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表达情感;介绍既往康复的实际病例现身说教。还组织健康教育讲堂,传授一些与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并通过抢答等一些互动措施使患者及家属加深记忆。④行为综合疗法:指导和协助家属为患者早期做肢体按摩,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疲劳感,预防压疮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另外,我们根据患者需求,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指导患者闭目深呼吸等。

健康教育内容:①心理指导: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根据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段给予不一样的指导。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思想波动及病情变化勤交流、勤指导,对症施护,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一部分患者精神压力表现得特别突出,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为其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看待自己的疾病,对他们讲明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细致耐心地讲明情绪反应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良好的情绪能促进早期恢复,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有一部分患者则表现为角色否认,认为自己以往身体健康偶尔不适不必在意,对这类患者我们指导其亲属督促其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对当面表示理解而实际接受不好的患者可进行强化教育,讲解此病的严重性及危险性,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②基础知识教育:我们向患者初步介绍有关冠心病的一般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即危险因素。其主要危险因素大致有年龄>40岁,男性多于女性;高血脂、高血压(>140/90 mmHg)、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吸烟(主动和被动);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酗酒、精神压力过大、饮食不合理、遗传因素等。③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中青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让患者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同时强调饮食的多元化,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植物油,少食富含胆固醇食物,保持营养平衡。另外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原有饮酒嗜好的应忌饮烈性酒,可饮少量红葡萄酒,每天≤100 mL。④排便教育: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是防止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老年人,我们指导患者合理饮水,多食苹果、香蕉、西瓜水果等,如无糖尿病者可适当喝点蜂蜜水。嘱患者有便秘时及时告知我们,排便切勿用力,适当为患者做腹部环形按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小量灌肠等方法,保持肠道通畅。⑤睡眠指导:晚餐指导患者宜饮食清淡,不可过饱,少进汤汁食物。睡眠宜采用头高足低右侧卧位,已出现心衰者则可采用半卧位,避免左侧或俯卧位。此外,清晨是心肌梗死的多发时段,因此,我们告知患者甲,晨清醒时,不要急于坐起,先仰卧5-10 min,活动四肢,然后慢慢坐起,缓慢下床。⑥心脏介入治疗指导:介入治疗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金标准,其投入临床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让其了解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所需的配合及注意事项,讲述治愈的同种病例,尽力消除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⑦药物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主要手段,让患者认识到遵医服药的必要性,服用何种药物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首先我们熟知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然后根据需要告知患者及其亲属,并定期监督患者执行的依从性。⑧运动疗法教育:正确的运动锻炼,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相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康复均有利。有恒、有序、有度地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保证对心肌的血供。我们根据患者临床指征不同进行个体化指导,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⑨出院健康教育: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另外,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不合理饮食习惯,促进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不饮浓茶、咖啡,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遵医嘱按时服药。进行合适运动后心功能差的患者选择太极拳、气功、散步、做家务事等活动,对年轻、心功能较好者可做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量稍大的锻炼,以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素质。活动时如出现胸痛、心悸、头晕或其他不适症状,应中断运动。囚冠心病夜间发作较多见,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 min,片,剂量控制在

结果

患者经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其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提高。

篇8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1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孕妇及其家属越来越重视围产期保健及护理。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孕产妇予以产前健康教育,并发放调查咨询表,根据反馈信息、调查对象知识及需求上的差异,实施个性化互动式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孕产妇,从孕期到产前、产时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和行为指导。随机发放调查咨询表598份,回收556份,回收率为92%。孕产妇年龄:20~30岁428例(76.98%),31~35岁80例(14.34%),35岁以上12例(2.16%);初产妇396例(71.22%),经产妇160例(28.78%);文化程度:本科54例(9.7%),大专62例(14.5%),高中208例(43.5%),初中214例(38.5%),其他18例(3.2%)。职业:干部48例(8.6%),工人156例(28.1%),农民87例(15.6%),其他102例(18.3%),无业163例(29.3%)。

1.2 方法

选用经统一印制的调查咨询表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回收统计结果,制定了产前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方案,采用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于产科护理中。包括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和示范教育三部分。

1.3 宣教对象及形式

宣教对象为孕产妇及其家属。注重技能培训,孕妇及家属直接参与讨论及模拟训练,面对面指导交流,鼓励提问和讨论,把讲和做结合起来,采用个性化互动式上课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孕妇之间、孕妇与医护人员之间可以充分互动交流,孕妇得到现场指导,医护人员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4 调查咨询表涵盖条目

包括年龄,孕产妇文化程度,职业和对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围产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产前有关方面知识的宣教,孕产妇住院保健内容要求,对开展镇痛分娩及有关服务模式需求等。

1.5产前教育内容

包括孕前及孕早期的保健,合理营养,孕产妇心理保健,分娩镇痛,优生优育知识和产前诊断,分娩准备教育,自然分娩和产时保健要点,产褥期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等。

2 结果

围产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产前健康教育内容、住院健康教育的需求分别见表1,2,3。以2006年同期未接受知识培训的556例为基础组(宣教前),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孕妇认知及行为改变见表4。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占69.9%的孕妇期望与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见当前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每个孕妇在承担做母亲这个新的角色的时候,均渴望得到应有的关爱与支持,以更好地体现出她们的能力和价值。根据这些需求,护理人员的任务应该是保护和促进孕产妇的健康,这不但需要在生理上,还要在心理、社会适应性上支持孕产妇,使其能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分娩。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教育的能力,掌握更好的人文科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与方法,使沟通更有效,在整个围产期要及时、有目的进行宣教及行为指导,重点放在孕产妇心理准备、专科知识宣教和配合训练上。注意尊重孕产妇的尊严、感受,注意保护隐私,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全方位的支持。

但在回收的556份调查咨询表中,有40.5%的孕产妇不了解该项服务的详情,提示我们宣教新业务力度还不够,指导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从表2还可以看出,关于产前保健知识的需求,孕期营养及孕期常见病防治占首位,说明孕妇对孕期自我保健、优生优育、自我监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她们不仅希望得到孕期营养、卫生保健、育儿常识等知识,而且希望能得到孕期的心理保健、自我监护等知识。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主动追求健康[1]。表3显示,住院健康教育中,有73.4%的孕妇希望在分娩时得到医务人员的不断鼓励和支持。因此,我们应从以健康教育防病治病为目的转变为以保护健康、促进健康为目的,根据孕产妇需要提供服务,重视健康教育,重视群体保健,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2]。在孕晚期应组织孕妇熟悉病房环境,讲解临产先兆、分娩知识、各产程进展、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镇痛方法的使用、家属该做什么,指导她们饮食和休息,保证有充沛的精力。为减轻孕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实施“一对一”陪产,采取适宜的分娩镇痛,为产前的宣教和行为指导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从而减少焦虑、恐惧导致的肌肉紧张、宫缩乏力,缩短了产程,降低难产率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成功率。人们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孕妇对自身及胎儿的健康更为关注,对健康信息传播的期望及质量要求比以往有很大提高,而孕妇个体之间对孕期保健、分娩和产后母婴保健存在着认知、情感、技巧各方面的差异,其心理素质、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故应根据不同来源的孕产妇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从原来常规教学模式转变为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3],向每位孕产妇讲解每项内容和意义、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空间,互相交流,使其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田本淳.健康教育概论(一)[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2):89.

[2]华嘉增.现代产科服务的新要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7):124.

[3]张缨.孕妇学校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21.

篇9

【摘要】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精神科应用的效果。 方法 对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579例精神病患者,出院6 mo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回访。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差,不能遵循健康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其中63.2%不知道疾病复发时怎样识别症状,60.6%不知道所服药物剂量和作用,53.4%不知道自己有不健康行为。 结论 健康教育要采用普及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并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方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科;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更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1,2]。我院自开展整体化护理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及时为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为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获得知识情况,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了回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4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出院前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出院≥6 mo。(3)排除无法取得联系或不愿接受调查者。共调查579例患者,其中男381例,女198例;年龄14 a~62 a;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62例,初中258例,小学141例,文盲18例;病程3 mo~18 mo;诊断:精神分裂症318例,躁狂症75例,分裂样精神病72例,偏执性精神病60例,抑郁症44例,应激障碍10例。

1.2 方法 采用自拟“健康知识教育调查表”进行回访,问卷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知道”和“不知道”两个条目,主要了解患者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回访人员为经过系统培训的主管护师专职进行。调查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调查内容逐条解释,使患者对每个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调查人员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判定,并逐一记录。对调查结果按类别分组,采用划记法清点每组人数,再计算百分率。

2 结果

579例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调查结果(略)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差,不能够遵循健康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可能为:(1)由于精神科实行整体化护理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现代护理观,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态度敷衍,甚至把健康教育看成是额外的工作负担[3]。(2)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在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不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3)健康教育质控不完善,效果评价不到位,评价标准不统一。(4)患者自知力未完全恢复,对健康教育缺乏认识和兴趣,接受健康教育知识能力差,不能遵循健康指导和家庭对健康教育不重视等因素有关。

4 对策

4.1医院要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掌握沟通技巧,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目标,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管理者要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建立长效制度。

4.2注重健康教育的普遍化和个性化,在集中授课时,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在个性化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和现实需求给予不同的个体化教育,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4.3拓宽健康教育的范围,把健康教育的对象从患者、家属延伸到整个家庭与社区,使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健康观念。

实践证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与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4]。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对患者间接的帮助,家属的健康观和生活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处于疾病困扰中的患者,既需要家属的经济支持,更需要家属和社会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

篇10

【关键词】 产程;健康教育;个性化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也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分娩过程存在不适和不测,很多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焦虑,而分娩期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有显著相关性[1]。在初产妇各个产程中施行个体化的“一对一”健康教育和产时指导,使孕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顾,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产妇增加分娩健康知识,在产程中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积极配合完成分娩,缩短产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各个产程中应用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待产初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待产初产妇150例。两组人员均头位,孕周37~41周,年龄20~35岁,学历初中以上,精神正常,无阴道试产禁忌证。入院常规检查、B超预测胎儿体重无差异;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宫口开大2 cm后责任助产人员一对一陪伴全产程,至分娩后2 h。观察组责任助产人员在产程中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孕产妇的不同表现,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分娩知识宣教、分娩技巧指导;对照组责任助产人员实施传统常规基础护理。

篇11

1.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为了实现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我们整合高等院校体育部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专科医院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人力资源,利用软件系统(包括基于体域网的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老年人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系统、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拥有体域网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老年人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系统查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态势)的平台作用,根据体域网传感器测量到的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识别出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存在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再由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体育教育讲师主动对老人及其关爱员(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监护人、家属、保姆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即建立面向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主动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1)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开发并应用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系统,不定期对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实时把握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开发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把老年健康教育延伸到老人日常生活,还可以利用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形成健康咨询和健康信息推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2)在健康咨询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生的配合下,软件开发人员对老年人调查问卷结果、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识别出辖区内老年人全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科学设计提供支持。

(3)根据健康素养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结果,针对性设计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对辖区内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体育干预和保健诊疗活动干预;针对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把老人健康风险推送给老人及老人关爱员;利用健康教育问答咨询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还可以通过软件技能培训,让老年人熟悉社区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体域网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助老系统的效能,形成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的合力。

(4)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季节变更、疾病疫情暴发等情况,主动组织并施行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还应关注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家属、监护人、与老人结对的自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发食材搭配禁忌随手查、药物搭配禁忌随手查、肛肠健康卫士等手机应用为老人关爱员提供易于获取的健康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健康宣教使之能够给予老人更高质量的健康关爱。

2.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技能培训四个方面,分别由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咨询师、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本人、老人关爱员、社区工作人员、自愿者等。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社区义诊、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服务、上门宣教和健康教育手机应用等方式。

3.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每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后,都进行健康教育效果问卷调查,再依据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量表评价宣教的效果,识别出老年人在健康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适时安排后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达到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结语

篇12

【关键词】 骨科;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临床护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对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考核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1]。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而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疗效、预后等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2]。因此,探讨临床整体护理中健康宣教方法的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笔者对100例骨科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3例,女57例,年龄21~77岁,平均56.3岁。86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脊柱骨折34例,骨盆骨折31例,49例髋关节置换术。文化程度:35例为小学及以下,92例初中,34例高中,39例大专以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法中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出院前的满意度及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健康宣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责任划分 每个患者的健康宣教实施责任人为责任护士;护士长监督宣教效果。收集资料,制定健教计划。由护理组长根据入院患者情况制定健康宣教要点。每个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制定患者的健康宣教要点。通过查看病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理解能力、性格、心理想法、家庭情况、疾病情况等内容。并根据上述内容制定该患者应重点关注的健康宣教内容,应采取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具体内容应包括: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如发病原因、高危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预后、所涉及的诊断检查方法、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表现、并发症防止、良好生活习惯、日常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合理用药等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控制疾病及并发症发生的能力。

1.2.2 个性化健康宣教的实施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健康宣教重点,采取适合患者接受能力的方式进行宣教。骨科患者术后康复期需要进行很多康复训练,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理解力较差、健康知识缺乏的患者,可多采用示范性教育,并采用与患者生活较为贴近的语言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确认患者是否理解所宣讲的内容,可鼓励患者复述宣教内容或者将示范性操作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纠正,以强化宣教效果。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抽查宣教效果,分为优、中、差三级;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非常满意率、健康宣教效果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完全不依从率、不满意率、健康宣教差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路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以使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为目的,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方法,纠正人们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重新建立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习惯,日常生活习惯,消除疾病的高危因素,达到增强及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在任何治疗活动中,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态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3]。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的因素非常多,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4]。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开辟了专门的健康宣教室,但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都较大,医护人员能真正将健康宣教工作进行下去并注重实际效果的医院并不多见[5]。骨科患者往往年龄跨度大、治疗方法差异大、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更为缺乏、住院及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的康复训练难以坚持等实际困难,使得健康宣教在骨科患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6]。

针对骨科患者的上述特点,在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采用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式,以健康宣教效果为导向,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每个患者的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适合患者的宣教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明显较常规的健康宣教方式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常殿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09.

[2] 李加宁,宋雁宾,耿莉华,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44.

[3] 黄飞燕,肖育卿,谢思斯,等.骨科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33.

[4] 赖红梅.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6.

[5] 高宗兰,张庆云,米金娥.健康教育与骨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8):622-623.

篇13

【关键词】胜任特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培训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JSJYYB-180。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2-02

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引入胜任特征这一研究概念,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模式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一、胜任特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新视角

哈佛大学教授Mc Clelland于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文《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正式提出了胜任特征这一概念,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有效的预测个人从事复杂或高层次工作的绩效,并将那些能够从根本上导致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之间差异显著的深层次的特征定义为“胜任特征”。自此,胜任特征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掀起了对胜任特征研究的热潮。关于胜任特征的内涵界定,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王智等人(2011)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将胜任特征定义为“与工作岗位、组织环境、文化氛围和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观念、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胜任特征的结构包括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本研究认为这一概念界定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实际。

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西方国家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实践与认证、教育与培训方面逐步形成了“胜任特征导向的文化”。胜任特征概念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核心指导思想。

目前国内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尚处于引进阶段,有学者在总结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开展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宋国学(2010)认为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在考虑组织内、外影响胜任特征导向和绩效的因素基础上,确定符合环境发展需要和岗位发展需要的胜任特征标准,以之作为培训的依据,以之为教育和学习的标准。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先后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引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业教师普遍存在胜任能力水平较低问题。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现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中小学较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受训情况更为薄弱。当前培训现状与从业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不能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重技能轻能力

当前,大多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在内容设计上更多地注重于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等,忽略了能够使从业教师做出优秀绩效更关键是胜任特征,动机、个性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随着从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培训内容必须要及时跟进以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需要着眼于怎样提高受训者的胜任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界定培训内容。

(二)重理论轻实践

集中授课和专题讲座仍然是培训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理论化、概念化和学科化问题较为突出。教师尽心尽力地教授往往因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的指导而令受培训者难以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不能形成并建构出所需的知识或观念来。

(三)重共性缺个性化

个性化设计培训,能够有效第促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然而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更多是从受培训教师的共性需求出发,忽视了受培训教师的个性需求,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目前的培训还不能做到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较好的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来系统的组织培训,培训时间短,缺乏科学而合理的系统性设计,缺少连续性,不能有效提高教师胜任能力和水平。

三、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

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模式,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一)转变培训理念和方式

要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质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必须从转变培训理念这一根本性问题着手,实现从传统培训理念向以提高胜任特征为目标的现代培训理念的转变。

培训方式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培训方式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培训存在的不足。调查研究发现,网络互动培训、现场小组讨论、体验式工作坊培训是较易为受培训教师接受的方式,对提高教师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胜任力有显著效果,可以在培训中多多引入和借鉴这样的方式。

(二)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较之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的胜任特征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依据。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探讨论证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据此确定培训内容,是基于胜任特征培训需求分析的实质。

不同群体存在差异性,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时要分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范围的教师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培训。因此,做好培训的前提就是对受培训者要进行深入的调查。

(三)制定个性化兼具系统性的培训设计方案

组织培训时应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基础水平培训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既保证了培养效果又有助于增加培训的灵活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训组织者和管理者应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做好系统性的培训设计,持续为受培训教师组织多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四)开展以胜任特征为导向的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方案、保证培训效果的必要手段,是培训工作的必要环节。建立基于胜任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效果追踪机制,能够掌握和跟进受培训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为将来有针对性地设计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篇14

[关键词] 健康教育;同步;个性化;效果;肺癌患者和家属;紫杉醇;奈达铂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124-03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亦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从我国分布来看,肺癌占癌症死亡病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肝癌[1]。几乎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有文献报道,有效的化疗可使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3个月,1年生存率增加10%[2]。20世纪90年代,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伊立替康等联合铂类已成为晚期NSCIC的一线治疗方案[3]。由于顺铂有较严重的肾毒性和胃肠道副反应,影响了它的临床应用,奈达铂是一个新型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其抗癌作用机制与顺铂相同,毒副作用小,患者可以耐受[4],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护士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愿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常规健康教育是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出的不同病种的标准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实施口头的健康教育,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在患者入院后治疗的不同阶段、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个体进行适时,按需、反复、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采用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88例晚期肺癌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卡氏评≥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化疗前经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无化疗禁忌,患者和家属同意化疗。实验组患者男28例,女16例,年龄24~68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小学12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14例。腺癌26例,鳞癌10例,腺鳞癌4例、支气管肺泡癌4例;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肺癌分期标准Ⅲ期32例,Ⅳ期12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8例,年龄26~69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小学14例、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10例。腺癌24例,鳞癌12例、腺鳞癌5例、支气管肺泡癌3例,Ⅲ期34例,Ⅳ期10例,两组在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TN方案化疗:紫杉醇155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给药前12 h和6 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5 mg;给药前30 min给苯海拉明20 mg或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西咪替丁300 mg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紫杉醇的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分3~4 d。根据病情辅以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预防呕吐、抗感染等支持治疗。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对照组

施实常规健康教育,由当班护士口头作入院宣教、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本组在患者入院后采用深入访谈,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依据患者的病情、患者的情绪心理、对疾病的态度、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知识及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准确的评估、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采取良好的沟通方式,对患者和其家属按需进行健康教育,适时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反复宣教。

1.3.2.1 入院阶段 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主动接待患者,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入院须知、管床医生、并作自我介绍,使期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通过开放式提问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入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针对患者个人特点,首先深表同情和理解,鼓励其说出内里的感受,有针对性地进行心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对患者的不适和各种症状,护士应加强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情况和家属的要求深入浅出地解释肺癌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说明化疗的必要性,化疗方案(TN)、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这样才能确保化疗方案顺利实施[5]。口头讲解与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相结合,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简单复述、大胆提出新问题。

1.3.2.2 住院时化疗前阶段 评估患者对化疗的态度及心理,化疗前重点讲解化疗药物使用过程时的注意事项:说明紫杉醇和奈达铂的药物性质,紫杉醇是从紫杉树皮中分离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有过敏的可能,所以在给药前12 h和6 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5 mg,给药前30 min给予非那根或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西咪替丁300 mg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紫杉醇滴注3 h的过程中,笔者用心电监护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3 h的必要性,以防过敏反应发生。说明紫杉醇每疗程用1 d,第1天;奈达铂静脉滴注3~4 d,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介绍使用相同药物的成功病例,增强其对化疗的信心,解除顾虑。通过患者复述和填写自制调查评估表的的方式,评估患者及家属上一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情况和健康需求,掌握不好的,对其反复宣教。

1.3.2.3 化疗阶段 根据个体对化疗的反应不同,给予不同的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宣教方法:①过敏反应的预防宣教,向患者说明过敏反应是紫杉醇重要的不良反应,尽管预先使用了大量的抗过敏的药物,仍有报道[6]1%~2%的患者发生严重的变态反应,为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和顾虑,护士还要向患者说明除给予预处理外,第一次输注紫杉醇的患者,为了防止过敏反应造成药物浪费,第一次首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紫杉醇一支静脉慢滴,专人守护,心电监护,并备好氧气和急救药品。②预防药物外渗方法宣教,化疗时嘱患者穿刺的肢体制动、以防药物外渗,并告知患者识别药物外渗的方法,在输注紫杉醇的过程中,要对护士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针尖处刺痛、胀痛或烧灼痛、滴速减慢等,说明及早发现外渗的先兆及时启动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作对症处理后,不会出现局部破溃和坏死,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里负担。③饮食指导,化疗期间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不宜进食过油腻的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④脱发的预防宣教及行为指导,在化疗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紫杉醇联合化疗导致脱发,一般两周后开始,指导患者准备好假发套、帽子以度过脱发期也可以在给药前10 min用冰帽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头发脱落[7]。⑤感染的预防宣教,化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其化疗可导致白细胞,作为机体的重要的防御功能白细胞减少是患者并发感染、发热的最主要因素[8]。说明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意义,及时给予升白细胞的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暖,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护理,餐后及时用漱口液漱口,避免到公共场所,以防止感染。⑥心脏不良反应的预防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紫杉醇化疗时可能会出现血压低和无症状的短时间的心动过速,所以在化疗开始的1 h内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必要时查心电图,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处理。本组无心脏不良反应发生。⑦神经系统反应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说明若在用药后2~3 d,出现肌肉关节痛属用药后引起的一过性反应,指导患者多休息,保暖,进行适当按摩可恢复正常。

1.3.2.4 化疗后阶段 评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及需求,指导患者休息、饮食、活动,呕吐频繁的患者,嘱患者家属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给予止吐药物。向坚持化疗的患者给予肯定和鼓励,说明坚持化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化疗间歇期一般为两周左右,化疗间歇期间要加强营养,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多种氨基酸的食物,化疗反应消失后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随时对患者评估、与家属交流,及时补充,不断完善。

1.3.2.5 出院阶段 出院时重点宣教自我观察护理、按时服药、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嘱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如有不适及时与自己的管床医生取得联系或及时随诊,告知其管床医生的联系电话。指导患者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心理反应。②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自制调查问卷,得分≥80分为达标;6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产生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心理状态显著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饮食、疾病、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引起副反应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2。

2.2 两组化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3。

3 讨论

在晚期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化疗药物,而抗癌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甚至有过敏的危险,加上病情的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经济的压力等因素作用下,患者往往会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绝望、悲伤、顾虑重重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甚至终止化疗[9]。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从患者和家属的实际需求出发,按时、按需、反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不断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有针性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同时使化疗取得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观察组的化疗患者进行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并与仅作常规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产生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心里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患者对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引起副反应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这表明同步个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对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癌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同步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激发患者的信心,解除因化疗毒副作用所产生的恐惧,改善患者配合化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心里状态及对疾病的态度,从而提高社会及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使患者在精神上、心里上获得安慰,从而减轻患者的心里负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10],在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阳,李卫民.肺癌预防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5,17:252-253.

[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7-555.

[3] Shepherd FA.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have were ached a new plateau? [J]. Semin Oncol,1999,26(1 Suppl 4):3-11.

[4] 蔡友鹏,许慎,林淑君,等.紫杉醇和顺铂与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观察[J].中华肿瘤杂志,2010, 1(32):75.

[5] 袁志萍.癌症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8,5(21):139-140.

[6] 徐小娣.紫杉醇治疗肿瘤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8):616.

[7] 唐艳丽.头发降温预防脱发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1,6(2):66.

[8] 高艳秋,杭志荣,杨志红,等.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66.

[9] 张渝,王小璐.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J].护理杂志,2010,27(4):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