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加拿大自上世纪70年代领风气之先、建立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来,在政治思想研究领域也产生了诸如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詹姆斯・塔利(James Tully)、查尔斯・泰勒(Charles Tylor)、马格利特・穆尔(Magaret Moore)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随着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在世界上的传播,国内学术界也展开了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和讨论。本文拟在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多元文化主义(multieultur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犹太人学者霍拉斯・卡伦(HoraceKallen)1915年发表的《民主对熔炉》(Democracy Versus the Melting―Pot)一文中。1924年,他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在此前的1922年,带有多元文化主义精神的“马赛克”概念和“多元文化”概念也在加拿大出现。但由于当时整个西方世界处在帝国主义阶段,这种刚刚出现的新思想并未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二战以后,随着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国民权运动的展开,以及加拿大社会内部法裔民族和英裔民族之间矛盾的加深,多元文化主义重新成为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于1971年率先制定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后,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纷纷仿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其理论成果,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也在加拿大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在西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加拿大学者克林・坎贝尔(C.Campell)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认为加拿大是由许多种族和少数民族群体组成的,作为群体,他们在介入财富和富裕上都是平等的。”查尔斯・泰勒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种“承认的政治”。吉托・博拉菲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涉及到一个群体或具有不同文化经历的社会群体的共存。”上述学者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含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但就其共性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只不过是一种在自由主义框架内以寻求族群平等与共存为目标、以承认族群权利为核心的政治思潮与政策。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以国家承认和维护族群权利作为其核心内容。在他们看来,近代自由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把个人作为终极的道德主题,个人权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以此为基础,自由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平等的关怀和尊重。针对自由主义的这种以个人权利为本的“平等的关怀”理论,詹姆斯・塔利认为这只不过是想在充满文化差异的现代国家建立一种“一致性帝国”;在这一帝国中,所有的公民都得到了平等的尊严,然而它又以“一致性”为借口,消灭了原住民和其他外来族群的自治权利和文化传统。在威尔・金里卡看来,这种忽视族群文化差异与集体权利的认识,“是一个极大的不平等,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成为最大的不正义”。因此,在现实的政治建构中,应改革自由主义这一传统,在国家框架内增加对少数族群权利的保护。具体而言,一是国家“对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特别的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地位”,也就是通过“不同的公民权来保护文化共同体免受不必要的解体”;另一方面就是赋予这些群体以权力,如金里卡所言:“只有当一种措施明确规定了某一社群自身可以行使确定的某些权力时,才可以把它视为一项群体的权利”。
显然,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是在承认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的同时,赋予少数族群以一定的“集体自治权”,以协调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与多元文化主义所主张的“集体权利”之间的冲突。这种制度设计,既保护和承认了不同族裔的群体权利,又使这些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依然具有公民归属感。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者对族群集体权利的强调是以族裔文化为基础的。他们在阐述文化对族群的意义时,反思了近代自由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局限性。在他们看来,近代自由主义不论是从“契约论”角度证明的个人的自然权利,还是从功利主义角度证明的个人幸福、自由,就其共同特征而言都是把个人及其所属的文化共同体分离开;认为人是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原子”,是目的本身,具有终极价值。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理论旅行 影响
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起源
何谓多元文化主义?由于该词被用得太多、太泛、太滥,直到目前为止,即使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也尚未有一个界定分明、公认的饱满定义。
泛泛来讲,“多元文化主义”可以指任何意指的东西,也可以什么都不指代;情况完全取决于使用该词的人在谈论什么,在什么语境下谈论有关的具体问题。所以,使用该词时,必须说明该词具体指涉什么;要不然,不同的受众对多元文化主义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导致分歧出现。根据侧重点不同,多元文化主义可以细分为保守多元文化主义、自由多元文化主义、多样化多元文化主义等诸多类型。但从具体内容范畴来说,多元文化主义涉及政治理论、种族理论、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等诸多学科,它本身就是从社会综合及交融中分解出来的产物。
多元文化主义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在后现代时代作为文化伦理思想,迅速地在不少国家,尤其是在若干英语国家成为文化理念。仿佛多元文化主义是时代的先进文化象征,是一个国家民主、自由、进步的象征和对外张扬其文化发达程度的载体。如今,它给人感觉已经成为时代的先进文化符号,是国家制度优越性的文化的必要表述。
二 多元文化主义是社会演进的竞争化产物
多元文化主义是近二十多年来活跃于西方、教育界、知识界和政治界的一种政治和社会理论。它对传统信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起两种价值观的激烈交锋和对峙。首先,世俗观念认为,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实现是人活在世界上的终极目标;多元文化主义针锋相对地提出:人类不应把个人成就看成是人生的最终目标,而应以集体福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指南,个人的自我实现不应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标尺。其次,自由社会里,政府的职能只是制定必要的法律和政策,动用世俗资源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环境。在行为方面不应对任何个人或团体有所偏倚,多元文化主义对应反驳说,政府的职责在于构建社会的公正和公民的多重平等,当一些社会受众因受歧视和排挤等社会原因而无法享受平等时,政府才进行干涉,让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享受起码的平等权利资源。
三 多元文化主义的跨界影响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一旦在一个国家确立,则必然会形成带有浓郁宗主国价值色彩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国会对其包装,不遗余力地连同有形产品和服务共同向海外输出。这样的国家文化主义肯定会包含宗主国所认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伦理原则,如平等主义、自由主义等。相关国家会有意地向海外输出利己的国家文化主义,把它包装成唯一的先进文化价值模式,耐心地在海外培植认同群体和受众。
坦率地说,这样的国家文化主义的输出,势必与其他相关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化、价值伦理体系发生碰撞和摩擦,甚至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在一些宗教气息浓郁的国度,会进一步加剧双方固有矛盾的升级。国家文化主义如今呈现出新的输出特点,不再是昔日式的暴戾的姿态和面目,它巧妙地寄宿于文化宗主国的先进产品及服务之中,在其他国家民众使用和享受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般地成功嫁接和被心里暗示,这样的文化伦理输出更具有隐蔽性、杀伤力和摧毁力。
四 多元文化遭遇的时代阻击
伦敦爆炸的烟雾尚未散去,历来安定祥和的挪威传出的激烈的爆炸声和枪击声犹如一记响亮而残忍的丑恶耳光抽向了多元文化主义。尽管这样的暴戾的行径尽受谴责和唾弃,但是事件本身传递的声音和信号却强烈和耐人寻味。正如袭击者布雷维克所言,他本人并不痛恨某种的人群,他真正反感的是多元文化主义及其鼓吹者。他必须从肉体上消灭这样的理论鼓吹者以及他们的接班人。实际上布雷维克并不是张扬的光头党式的标签化的激进。对于多元文化的阻击,现如今在许多地方表现为极端化、系统化、国际化。他们阻击起来多元文化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相反他们相当从容,感觉他们就是强势价值观的天然的伦理和文化卫道士,在血腥阻击多元文化中有巨大的成就感。
我们相信,在反击和阻击多元文化方面,各种势力会自然纠合在一起来共同发力。世界范围内各种力量正在积极组合把压制和阻击多元文化主义当作多年前当年般的神圣事业来进行。
五 结束语
多元文化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地似乎越来越有市场,一直影响着相关国家的文化,甚至外交政策;但过度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会是把可怕的双刃剑;作为成熟的文化产品,它也会被宗主国输出到海外各地,影响和改变着各个地区固有的文化政策,使它们朝着利己的方向发展。作为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能够以成熟的心态对待这样的文化伦理输入,而不是受制于它,甚至听任所谓的多元文化主义来恣意的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的完整。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主义。我们坚信未来的世界是一种理性、包容、和谐的多元文化世界。也许这个过程对于大家来说尚处于初级阶段,更有可能出现负面反复,见证和遭遇血腥阻击,这都不应该成为人类走回头路的理由和借口。遗憾的是,多元文化还不是建立在人类真正共性的基础上,而是依旧纠缠在政治利益的层面上,表现在普遍的趋利欲望中。
参考文献
[1]〔英〕沃特森.叶兴译多元文化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2]王辑实.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王学风.典型的美国人.多言文化背景下的新探索《江淮论坛,2007(1)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5]李慎之.二十一世纪的忧思.北京:读书,1996(5)
[6]杨元.参考消息.北京,2011(7)
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思潮,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有着它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就社会背景而言,多元文化主义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和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新移民群体有密切的联系。理论方面,哈贝马斯强调关注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的民主思想,泰勒要求民主政体承认社会群体文化特性的观点,以及解构主义有关社会强势群体拥有政治和文化话语霸权的理论,为多元文化主义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打破了传统文化一元主义价值观的束缚,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多元文化主义认为,社会中呈现的各种文化体系或价值观,都应受到和主流价值观相同尊重,这种强调"差异性"的价值以及"相互尊重"的理论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了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文化融合的成功。
二、 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作为对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的反响而出现的多元文化教育,最初以种族和文化的差异来定义,目标是力图通过学校教育的改革,使来自不同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体的学生可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持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后经少数民族、女性主义者、文化不利者、低社会阶层者等弱势群体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内涵发生了演变,成为了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其目标也有了不同的表述。比如,高尼克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综合各国学者的论述,提出了:1、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性与价值;2、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3、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选择的机会;4、全人类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5、促进不同种族间权力分配的均等五个方面的目标。90年代初古特佛里森等又提出:1、使学生形成客观、平行的历史观;2、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3、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4、通过教育系统向学生传授多元文化理念;5、提高少数民族群体间的相互尊重和自尊。目前,多元文化教育除以上目标外又向发展文化意识、发展文化间能力、反抗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偏见和歧视、提高全球意识、发展社会行动技能等方面演进。
多元文化的教育发展,不仅关系社会中个人"主体性"的建立,人格自由的发展;更关系社会的和谐、完整,以及文化的演化与创新。多元文化教育基于个人之文化认同、文化权及学习权,强调社会不同次文化群体,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彼此肯定与包容等。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提供人类经验之真实的、有意义的阐述,如果课程着重在真实,则教育将是多元的;以其真实、多元观点,呼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自己与他人的文化资产,同时也引导其纠正对于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宗教及阶层的偏见,建立正向的相处态度,培养批判与分析能力,协助思考、选择,决定社会行动.
三、多元文化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保守文化与前卫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经历着激烈的冲突。文化的多元共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如果继续停留在田园牧歌的传统中,漠视文化多元时代的存在,就势必造成与当前社会文化的割裂,无形当中丧失了它的生机,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元文化时代客观上对当代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高度,重新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并做出相应的革新。
那么,语文课程多元化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有什么价值呢?简而言之,有如下好处:(1)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识千剑而后晓器。见多才能识广、有比较才有洞见。站在另外一种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多元文化教育会使学生对本国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文化传统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语言、文化、社会背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已为许多亚洲国家的教育实践所证明。(2)有益于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尊重别人的能力。教育实践显示,学生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敏感性、接受力会逐步增强,并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学会尊重、宽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3)有益于把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美国等国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能扩大学生地方性和全球性的视野,当学生"从各种多元文化观点中学到有关自己国家和世界的知识时,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多元化国家和世界的公民"。
综上所述,当代语文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贯彻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语文教育要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程的开发要多元整合
要在既有的课程脉络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力图充分开发学校各方面的课程资源,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强调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教育的整体情景。强调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规划。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视教师为研究者、开发者、新知识的整理者和创造者;强调学生、社区、家长在多元文化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强调学生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课程资源,教学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詹姆斯?林奇认为,若"以开放性的教室持续地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文化语汇参与,并将自己的文化带入游戏之中,将有更多的可能使大多数的学生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强调深层文化价值对不同种族学生的文化学习风格的影响,注重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的教学和学习取向;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决策,社会参与、群体交流;
关键词:世界音乐;多元文化主义;参与式教学法
近年来,“世界音乐”一词频繁出现处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音乐唱片、网络媒体等各种不同的领域之中,但这一概念的内涵究竟有多深,外延到底有多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首先将“世界音乐”的概念作一初步的界定。
一、“世界音乐”的概念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看,“世界音乐”是一个极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概念,该词与它的英文“world music”一样,是个复合名词,由“世界”和“音乐”两个单词组成。其中,“世界”具有地理范围的意义,从字面上来看意味着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音乐文化事项(特别是非西方的音乐文化传统)。而“音乐”也是一个包容性的概念,它可以涉及西方与非西方、城市与乡村、古典与民间、现代与传统、宗教与世俗、经典与通俗、严肃与娱乐等不同范畴和类型,以及相关的行为和活动的音乐。以此推理,“世界音乐”似乎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无所不有的音乐文化集合体。包括了人类音乐活动的所有方面。但是如果过于泛化“世界音乐”的概念,显然是无利于相关研究以及教学活动的。对这一概念的清晰界定毫无疑问要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深究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存在的方式。
笔者认为,“世界音乐”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涵:其一,在教学与科研的领域中,“世界音乐”主要是作为一种教育课程体系而存在。它以非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的世界诸民族音乐为教学内容,以多元文化主义为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为学科基础,以“参与式”教学为特色教学方法,是一门迎合时展、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课程。其二,在音乐商业的领域中,“世界音乐”是音乐的唱片和影像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与欧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新世纪音乐等种类型的音乐并驾齐驱,共同组成了唱片工业中丰富多彩的消费品,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要。
笔者认为,将“世界音乐”进行清晰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世界音乐教育与国际的世界音乐教育相接轨,理清“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关系,分清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世界音乐”与音乐产业中的“世界音乐”类别究竟有何区别。也才能进一步地理解世界音乐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意义,以期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世界音乐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二、中、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美国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美国的世界音乐教育相当的普及,它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修课程,还进入了其它专业的大学生以及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之中,主要作为一项普及性的基础人文课程而存在。在美国这个世界音乐教育普及率极高的国度里,世界音乐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具体事件的催生之下孕育、产生和发展。在1997年第一期的《中国音乐学》里刊载了刘沛的《世界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学》,他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音乐教育的提出、美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历史以及世界音乐教育的基本争论和它的重要性等问题。根据此篇文章及笔者的补充概括,美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历史和文化的成因:
1.“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策略促进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端。针对美国多种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社会,“文化多元论”逐步取代了此前的含有种族歧视内涵的“熔炉理论”(melting pot),而成为了一项既能促进各族群和睦相处,又能保持各族群文化个性的文化政策。
2.民权和反种族歧视的运动推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合理合法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爆发了巨大规模的民权运动,这导致了国会于1964年通过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民权法》,其中对多元文化教育影响最直接的规定时,国际对坚持种族隔离的学校停发教育经费。现在,如果报考美国的大学,就会看到它的招生章程的最后一句话通常是:“我们坚决遵守和拥护《民权法》,不歧视任何少数民族、性别、年龄……”。这些事件极大地推动了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
3.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繁荣带动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及音乐人类学空前活跃起来,孔斯特、梅利亚姆、胡德、西格、布莱金等知名学者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成果也为世界音乐教育积累教学的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这些学者也身体力行,成为了世界音乐教育积极地倡导者和先行者,带动了美国整个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
4.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为美国的世界音乐教育建构了新的平台。1993年,在多元文化策略的促动下,美国政府宣布了被克林顿总统和教育部长赖利称作以“世界级”水平为准绳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并于1994年3月通过立法程序首次把艺术依法律的形式定为基础的核心学科,这就通过官方把世界音乐提到了不是可有可无、主科以外的选修课,而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必修课程。
(二)国内世界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土壤
国内世界音乐的提法以及相应的教育理念主要源于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国外,这一概念最初是站在西方的文化立场上提出的,授课的内容在排除了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的基础上,涉及了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在内的世界诸民族音乐。当世界音乐进入中国本土时,很自然地将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排除在外,也就是说,国内世界音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西方艺术音乐以及非我音乐文化在内的世界诸民族音乐。在国内,世界音乐的课程名称又被进一步地本土化为“世界民族音乐”,旨在强调那些与某个民族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化。1996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发起成立了“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我国的世界音乐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催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这种文化土壤如:
1.早期的亚、非、拉的音乐研究为世界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的中国音乐学院就曾设立了“亚非拉音乐”专业,安波、马可等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并亲自为学生上课,但由于“”而被迫停止了。8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亚非拉音乐”小组,开始了对国外诸民族音乐的研究、教学,当时的课程称为“外国民族音乐”。同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亚非拉音乐的编辑工作也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2.新兴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带动了世界音乐的相关教学。80、90年代伴随者国外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的引入,以同外民族音乐为研究对象的、具有民族音乐学意味研究大量涌现出来,印度、印尼、非洲、拉美等未知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拓,这些 研究成果也随之丰富世界皆乐的教学活动。
3.学术界里对中西关系的讨论,促发了音乐观念从二元论走向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界反思了西方音乐一统天下的现状,而世界音乐的教学以及相关的科研无疑能够引领中国音乐文化朝着更开放、更加认清自我的方向发展,是打破中西二元格局,既反对西方化,又反对民粹主义的一剂良药。
4.在国内几位相关学者的大力推动下,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迎来了春天。20世纪伊始,世界音乐这门课程在全国范围的将及程度虽然远没有达到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效果,但是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相关学者的倡导下,世界音乐开始尝试在师范类人学、中小学、综合性大学等各个教育层面崭露头角,并相继出版了一些适用于世界音乐教学的教材。现在的世界音乐不仅走入了一些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类的课堂,还成为小学音乐课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者们的引领下,“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等学术组织相继召开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音乐教学和研究。
三、“世界音乐”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音乐教育策略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已经在许多国家音乐教育的研讨中成为热点反映出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以及明确实行这种理论和政策,并在音乐教育中广泛探讨和实施。作为一个外来词,“多元文化主义”最初的含义涉及三个方面:1.指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社会;2.是指多元文化社会里各种不同的文化互相尊重;3.指多元文化社会的一种文化政策。世界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主义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最直接体现,在像美国这种由大量移民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里,提倡多元文化并存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开拓视野,打破两方音乐的单一的审美对象,还蕴含着增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各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文化政策性目的。
我国虽然没有形成像欧美许多国家那种大量移民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但“多元文化主义”被我国的世界音乐教育先行者赋予了新的含义,并在我国大、中、小学等各个层面的教育中得到提倡。在我国,“多元文化主义”在音乐教育中的内涵及意义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音乐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是多元一体的音乐文化。因此,我国的音乐教育不应是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应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强调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2.多元文化主义不仅是国内多民族的多元文化,更要面向世界的各个民族,这种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促进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3.多元文化是针对中西二元的格局而提出的,意味着中国的音乐教育要止山中、西二元的禁锢,朝着更开放、更包容的方向发展。4.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中国成为了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应对两方化的一种文化策略。面对着各个民族多样性的文化走向趋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不是模糊了民族的身份,而是彰显了各民族的文化个性,避免了中国民族音乐迷失方向而淹没在西方音乐洪流之中。
(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20世纪60年代,胡德等民族音乐学学者曾提倡青年研究者花尽可能长一点的时间,到异文化中学习当地人表演音乐的方法,通过这种“切实的分享性的参与―观察”活动,以兼获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lity)。胡德认为,此类耳、眼、手和嗓音的训练以及在这些技巧中获致的流畅性确保了某种对于理论性研究的真正理解。与此同时,除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胡德还大力倡导在世界音乐的教学领域中实践“参与式教学办法”,即:学生不仅通过书籍、录音、电影图片和教师的理论讲授去认识所学的音乐,而是通过自己参加这种音乐的合奏,掌握其中的一两件乐器,深入地了解这种音乐的结构,亲身感受这种音乐的特有韵味,从而培养学生对它的独特兴趣。胡德倡导的这种方法很快为美国乃至欧洲的一些国家的人学所接受,纷纷开设起这类课程。师资来源或是从印尼、印度、阿拉伯、伊朗、日本、韩国等地聘请本土音乐家,或者是派人到当地学习后再回国的教授。
参与式教学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印度古典声乐、非洲鼓合奏、瑞士的约德尔唱法、菲律宾的安格隆、日本的尺八、中国的京剧等都已成为国外世界音乐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但开展得最好、普及面最广的当属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和特立尼达多巴哥的钢鼓。自20世纪50年代,在胡德的大力倡导下,美国大学中的甘美兰乐队以星火燎原之势从几个发展为上百个,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兴趣。从总体上来说,甘美兰和钢鼓这两种乐队中的乐器演奏都不是太难,报容易上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音乐基础的情况,来分配他们所演奏的乐器,比如,甘美兰乐队中的大吊锣几乎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在每个“甘刚”(乐句)的结尾及中间敲一下就可以了,没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完全可以胜任,而主奏旋律的共鸣筒金属排琴可能难度就要大一些,通常由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来演奏。钢鼓乐队也是如此,高音钢盘稍难,而低音钢盘相对容易。并且这两种乐队都属于集体性的乐队,也就是单独表演的可听性不是很强,只有靠大家的合奏才能展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乐趣,培养了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四、结语
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甚至几千的发展,沉淀出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这部分的文化和两方艺术音乐相比,丝毫不逊色,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拥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放眼国际,世界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一股席卷国际音乐舞台的流行热潮,它所拥有的艺术魅力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并潮水般的涌向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和新兴的媒介。传媒音乐人,作为音乐传播链条中的重要角色,意味着拥有宽阔的音乐视野,广博的音乐观念,彻底摒弃以一两种音乐为中心的狭隘观念,走向多元的世界音乐文化;意味着对音乐文化的发展动态保持相当程度的敏感度,把握国际传媒音乐发展的动向,站在时代的前沿;同时还意味着以传播世界上优秀的视听艺术为己任,认识和挖掘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并进一步在不诋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音乐文化的商业价值,以期实现丰富大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和引导音乐文化良性发展的最终愿望。
参考文献:
[1]陈自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共享世界音乐资源――在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音乐》,第2期2006
[2]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中国音乐》,第2期2005
[3]管建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纪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2005
[4]郑苏“世界音乐的若干问题及美国世界音乐教育讲座纪实”《中央音乐学院》第4期2001
关键词:美国梦;建构逻辑;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5-0083-04
美国梦一词由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1931年出版的《美国史诗》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写道:“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关于究竟何为美国梦,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较为主流的观点是把美国梦界定为公民的个人愿望,即每个公民只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勇气和决心就能够在美国过上更好、更优越的生活。自从1776年美国独立以后,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并努力践行着美国梦。同时,美国梦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到美国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美国梦究竟何以提出、何以成为可能、以何种力量吸引人们对美国这一国家的高度认同呢?本文尝试对美国梦的建构逻辑进行探寻,并提出其对中国梦的若干启示。
一、民主制度是美国梦之根基
简单地说,民主是一种人民自治的制度。科恩曾对民主进行过简单的界定。他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1]。亚里士多德在区别了几种不同的民主形式之后提出,“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准则: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的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1]6。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对美国民主制度运行也有过简明扼要的理解,即“民有、民治、民享”。这种认识不仅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价值向度,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共识。但是,我们仅把美国的民主单纯理解为美国的一种政治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公民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任和认同。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美国民主制度的产生和有效运行实际上是建立在美国公民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认同基础之上的,公众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是民主制度的合法性来源,是民主制度的社会支撑”[2]。所以,人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同成为美国政治认同的核心驱动力。
在对美国发展优势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各自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几种论述有“熔炉论”、“美国例外论”、“边疆开放论”等,无不从一个整体社会的视角来研究美国发展的动力和优势。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公民的国家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政府的发展模式和政府的执行能力。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说的,“我在这里讲的是遵循人民的真正意愿的政府,而不是仅以人民的名义发号施令的政府……因为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形成的道义力量,坚定地、迅速地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3]。正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政府发展模式,才使得美国能够做到顺应民意并有效执行民意,才使得每个公民手中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才提高了这种政治文化下美国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人们对美国的国家认同,这也是美国梦的根基。
二、自由主义是美国梦之灵魂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中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自由主义首要关怀的是个人自由的维护问题。然而,自由是一个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的概念。在19世纪的时候就有学者统计过,关于自由的定义有200个以上。自由与政府形式无关,而与民主和平等紧密相连。自由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确定。一是在民主的国家,它的宪法必须保证所有的公民可以自由地从事某些行动,并能够保证宪法可以保护这种自由。二是如杜威所说的“实际的和具体的机会与行动自由依赖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平等化,在平等的条件下,每个人才有事实上的,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自由”[4]。三是哈耶克提出的“主观的自由”及满足主观自由的“实质能力”,指“一个人的行为受他自己深思熟虑的意志、理性或持续的信念所指引,而非基于一时的冲动或环境的影响,并且个人有满足这些意志、理性和信念的能力”[5]。
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哈茨曾认为,美国具有天然的自由主义传统,这种自由主义传统曾深深地扎根于欧洲移民的美国梦之中。刘亚洲在其《美国真正可怕之处在哪儿?》文章中指出:“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很爱美国”。一个没有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民族的国家,却是通过国家的意识形态,即“一整套的自由主义政治原则,特别是体现在独立宣言和宪法中的自由和平等原则来界定”[6]。正是这“一整套的自由主义原则”才使得来自诸多国家的移民自觉自愿地接受“美国化”,并热切地认同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他的《论四大自由》中将自由分为四个基本的部分,首当其冲的自由就是每个公民具有言论和表达的自由,不强求意见一致,不否定言论的合理性,不限制公民个人对正当权利的表达。罗斯福希望这些自由能够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具有普适性的自由主义价值原则不但表达了每个公民对世界和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殷切向往,也在人们心中达成了对自由主义的共识和对美国的认同,从而成为美国梦之灵魂。
三、机会平等是美国梦之关键
同民主和自由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平等。如果说自由是实现民主的条件,那么平等就是民主合理性的关键。如果不允许或者不承认公民享有基本的平等,所有人平等参与管理和平等地追求自由的精神便荡然无存,民主也就荡然无存。自由主义政治学说中包含着深层次的平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合法政权都来源于个人的同意或认同,而这些人不仅天生是自由的,而且更是平等的。由此说来,平等也就成为了美国国家认同的关键所在。
平等概念的理论根基在于“天赋人权说”,即认为人类生而自由平等。不同时期对于人类平等的主张也有所不同。古希腊罗马时期所主张的平等是人的“内在理性”上的平等,也就是人在有理性和知善恶上的平等。西方早期的平等观念局限于道德和宗教上的平等。到了近代,西方的平等观念从道德和宗教领域转移到了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约翰·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对平等做过这样的界定,他认为“人类原来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这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权力和控制权都是相互的,每个人享有的权利是均等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的现象,同种族和地位相同的人生来就享有相同的权利,能够享有自然赐予的一切优势,能够运用相同的身体能力条件,自然而然,人们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和支配关系”[7]。洛克的政治权利平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所论述的平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说,虽然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而在事实上却没有平等的实质权利;同时,洛克的平等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乌托邦性质。
很多学者在“对什么平等”的问题上也展开过激烈的论战,比如“福利平等说”、“资源平等说”、“未发挥的天资或素质平等说”等,而事实上这些观点往往是站不住脚的。真正的平等应是哈耶克和诺齐克所一致主张的法律上的平等。所谓法律上的平等指的是,“没有谁的渴望和企图心会被任何法律的障碍所阻,每一个人可以凭他个人的能力为任何社会地位自由竞争。因此,法律上的平等维护个人的独特性,并保障个人发展的机会”[5]60。哈耶克主张的法律上的平等实质上就是在法律所保护的自由竞争中的机会平等。哈耶克认为,除了法律上的机会平等之外,其他一切的平等诉求都是迷妄。
美国能够得到人们的热爱和认同,最关键就在于美国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在自由竞争中的平等机会。在美国,机会平等意味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智慧和正当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就职演说之前就说到,能够使这个联邦政府长期存在下去的最“伟大的原则”就是承诺“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2009年1月22日,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也是美国200多年来的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奥巴马能够成功成为美国总统不但是美国践行机会平等的真实写照,更是成就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美国梦。
四、文化包容是美国梦之支柱
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合众为一”是美国的箴言。从1607年第一批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以来,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混合体。从1820年到1924年间,约有3400万欧洲人来到美国。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次超过一亿。从1965年到2000年间,又约有2300万移民来到美国。据2002年美国人口普查报告统计,美国人口已经达到2.81亿,成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人口大国。据美国最新人口调查结果统计,到2012年初,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13亿左右;平均每46秒钟就将增加一名移民。由于剧增的移民人数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美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种族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温,本土主义、分离主义以及黑人民族主义此起彼伏,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刷新。在这种环境下,支撑美国主流文化的WASP(英文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缩写,译为“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新教徒”)理论逐渐被美国的多元文化所取代,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了解释美国种族差异性的密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美国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对其含义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多元文化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究竟主张什么,并如何融合各民族各人群的差异性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美国文化呢?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包括7个方面:多元化、人种多元化、种族多元化、性别要求多元化、阶级多元化、教育多元化和语言多元化。虽然现在很多美国学者对多元文化主义忧心忡忡,但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是每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内森·格莱泽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就是要求多元文化被包括在美国文化之内,多元的文化也正是美国的文化。
文化是有生命结构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延续和再生的过程。如果必须用一个确定的概念来说明美国文化的话,那就是美国梦。从第一批欧洲移民迁往美国开始,他们的美国梦就已经存在了,那就是摆脱宗教的束缚、政治的压迫和经济的困窘,真正地实现政治民主、人身自由、机会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所以,正是人们怀着这种梦想、追求和希望才造就了多元的美国文化。同时,也正是这种多元的文化和文化的兼容才使得生活在美国土壤上的各个国家的移民产生了对美国文化的强烈热爱和认同。
五、美国梦的建构逻辑对中国梦的启示
党的十后,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集中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说道:“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8]。自此,我国掀起了中国梦的研究热潮,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这一概念作了界定。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都是表达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和一种奋斗目标,也可以说是一种国家认同的建构方式。中国梦需要中国人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建构。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论对于中国人民、美国人民还是世界人民,都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因此,美国梦的建构逻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发展是美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长久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原因。中国梦既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离开了人民,中国梦就会成为一个虚妄的东西。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是美国梦的制度支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证。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激发广大民众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拥有坚实的依托。因此,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让广大人民自觉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与这个国家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若能这样,中国梦就能深深融入每个人民的个体之中,实现国家梦与个人梦的统一。这等于给中国梦的运转安上了永动机,使其不断散发出活力。
最后,要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美国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人的信仰,与国家营造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美国机会平等、文化包容的社会环境,是美国梦放射出迷人光彩的重要源代码。中国梦的实现要立基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不公、正义流失会消解人民对这个国家的原初性认同,进而产生拒斥心理和不满态度。只有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夯实中国梦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6.
[2] 谢岳.公共舆论:美国民主的社会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2002,(4):123-129.
[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国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52.
[4] 韩震.美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J].国外理论动态, 2003,(7):19-22.
[5] 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60.
[6] 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3,(4):1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