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着力点范文

经济发展着力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着力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着力点

篇1

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

《当代贵州》:近一段时间来,中央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我省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晓东:对我省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央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我省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关键是如何应对。应对得当,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应对不当,就会在挑战中丧失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搭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艘大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抓住了机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如果丧失了机遇,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加落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将会更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在机遇面前,既不能得“色盲症”,见事迟,看不到机遇;也不能得“痴呆症”,行动慢,错失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敏锐的眼光认识机遇,早认识、早部署、早推动,坚持把贵州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中考虑、放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顺势而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代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地而异,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晓东: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第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整体质量差,是我省一切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决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舍此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必然会带来既要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提高发展质量的突出矛盾;既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要改善经济结构、增强发展效益的突出矛盾。第二,我省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的省。面对这样的资源环境现状,如果我们继续重复走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显然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不起、消耗不起、破坏不起,这必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技术含量、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放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三,我省是一个生态脆弱省。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大开发,那样代价很大,得不偿失,但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第四,我省是一个“三不沿”省。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长期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是我省又一重大基本特征。面对“三不沿”省情,我们必须把交通建设摆在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位置来抓,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快速连接,融入全国经济的大循环,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第五,从我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性特征看,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三大需求不协调、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不平衡。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贵州来说,尤其重要,尤其紧迫,尤为艰巨,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三个方面”、“七大关键”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当代贵州》:从您上述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具体该怎样做?

王晓东:这就需要我们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协同推进。在我看来,就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加快”上下功夫。对我们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如果不加快转变,就必然使原本已经很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功夫,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在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解决不愿转的问题;二是解决不会转的问题;三是解决不能转的问题。三要在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

《当代贵州》:如何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王晓东:在我看来,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力争在转变上下功夫、在加快上见成效。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七个关键环节:

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的重要方针。能快则快是我们贵州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不仅要努力争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是可以做到的。贵州必须保持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快速增长期,这样才能缩小差距。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志气。三是要把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基本目标。我省是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要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奋力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10%以上的速度。

二要把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一要加大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条件首先是交通、水利建设,对我省来说,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二要加快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我认为就是“封、退、种、治”四个字,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养畜、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加以治理。三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三个切实抓好。一个是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要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在“两基”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攻坚成果,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一个是切实抓好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欠缺。再一个是切实抓好高等教育。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我省看,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贵州现阶段经济特征仍然是投资拉动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中,扩大投资仍然是最大的任务、最主要的抓手。在扩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领域,以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再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9年,我省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2∶37.9∶47.9,全国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6∶46.8∶42.6,第三产业的比重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三次产业都不发达基础上的。而在第二产业内部,我省实际上是在轻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走上重化工之路的。在我看来,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抓好“两大增长点”,切实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两大增长点就是旅游和县域经济。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和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加快建设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就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禀赋状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我看来,就是要“建立三大基地、打造两大品牌”,即建立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要充分打造贵烟品牌、茅台品牌。在绿色城镇化方面,就是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发展产业、消除壁垒。我认为,要扩大城市规模,把城市规模做大,是推进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聚集力、服务力和辐射力。同时,如果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没有就业,就不会有收入,所以要下功夫发展城市经济,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费。消除壁垒,就是要革除限制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政策壁垒。当务之急,是要下决心改革城乡人为阻隔的户籍制度,化农民为市民。在旅游业方面,在硬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大力加强景区内的景观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在软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管理,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又要大力拓展市场,加强旅游推介宣传。在县域经济方面,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转变方式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实力弱、基础差。要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三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必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四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战来打。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我们必须狠下功夫。一要抓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推动耗能大户、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二要抓技术。要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三要抓淘汰。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抓紧进行淘汰。要在2010年年底前,再关闭79对小煤矿,淘汰水泥湿法生产线、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7200千伏安以下黄磷生产线、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四要抓建设。根据中央的要求,到2010年,COD排放总量要控制在21万吨以内,比2005年下降7%。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抓紧完善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每一个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投入运营。五要抓发展。一方面要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六要抓追究。要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的制度,确保各项节能减排目标扎实推进。在年度考核中按照节能减排的考核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对地方行政领导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

五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抓手。一是狠抓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把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把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产业,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二是狠抓能左右经济发展态势、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对于加快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贵州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增强贵州发展后劲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力促项目尽快实施。三是狠抓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项目。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每年都在改善民生方面安排了一批重点项目。要按计划加快推进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名单的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广大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一方面要狠抓项目、多上项目,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准入条件、把好项目关。

篇2

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围绕小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性质,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总体规划。特别要与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配套、周边城镇相互呼应,形成城镇一盘棋。

建设规划着眼未来。首先要突出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次要突出城镇风貌特色。在营造城镇特色上,除了空间景观创建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城镇历史和文物古迹加以保护和利用,在建筑风格和地方植物品种要体现地方特色,在规划设计上要有文化内涵的城镇标志物,对有代表性的景观使之成为城镇特色等。要重视单位建筑的造型、体量、色彩、艺术和整个街区与城镇风貌相协调。

科学定位 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和城镇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有的放矢,实行“择优扶强”的策略,凝聚有限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基础,整合小城镇建设资源,实现县城与重点镇的扩容提质,增强其辐射能力,提高城镇建设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人文条件以及城镇体系等因素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方向。找准当地在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抓住特色产业,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与继承和发扬本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小城镇建设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要立足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服务农业,做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支柱产业,使小城镇发展建立在产业支撑的基础上。

基础设施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在加快小城镇道路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园林绿化、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净化、垃圾处理等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规划建设。小城镇开发建设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在旧城改造上多下功夫,变平面开发为立体开发,变分散开发为集中开发,变废溪、荒地为城镇景点、街道、市场,尽量少占用更多的耕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城镇功能。

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

实行高效能的小城镇管理,是实现小城镇高效运转的关键。首先依法搞好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管理。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小城镇建设规划具体化,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避免领导变换而改变,克服小城镇建设中实施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防止谁建设、谁开发就是谁的风格,形成城镇建设杂乱无章、凌乱无序的局面,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贯性。

其次严格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小城镇作为一方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无生命的物品,更是有生命的作品。建设小城镇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更应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工程精品意识,保证工程质量优秀。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农产品流通难等问题,实施好畅通工程、通水工程、通电工程和通话工程。

第三抓好镇容镇貌的管理。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提高小城镇文明程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城镇意识,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着手,健全小城镇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手段,切实加强对镇容镇貌的检查,严禁乱搭乱建、乱堆乱倒、乱摆摊设点、乱停放车辆等,保持良好的镇容镇貌。

树立经营城镇理念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要解除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制约,除地方政府要重点支持小城镇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外,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是一个重要途径。

篇3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全面提质的“质量提升”时期。所谓结构转型、动力转换,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领先于产业结构调整,现实中百姓需求和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不断出现新的空挡,在旅游、度假、海外采购、养老、社会辅助类教育等领域不断有一些“消费事件”的发生,基本显现了国内相关供给不足的矛盾。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经济表现,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实质上是现有生产服务的供给不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表现,而不是需求萎缩所导致。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所展露出的经济动态一方面意味着生产体系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内蒙古现有产业体系的持续性发展仍然处在社会需求较为旺盛的时期;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体系之下,内蒙古基础性产品的市场供给范围需要从国内市场为主逐渐转向国际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内蒙古在国际视野下打造和提升“基地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重要的战略渠道。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和国内需求角度,人口优势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口首先提供的是消费市场,其次才是劳动力供给,在原有以满足温饱和衣食住行为生产目的的供需平衡结构中,劳动力供给的低价格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即便是在早期以招商引资、鼓励投资的角度去分析我国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并不是我国人口优势的核心。我国人口优势的核心一是巨大的人口规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二是在国际技术壁垒下,我国充分释放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就业岗位的自主选择权。在这个意义上判断人口趋势的作用,我国人口数量所带来的消费市场规模依然庞大,依然会是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不容忽略的重要市场,而且,随着我国百姓财富积累的日益提升,这一市场所带来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消除城乡、地域之间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政策下,市场扩容、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规模数量上分析,我国将依然占据人口优势。国际贸易的扩容提质将得到发展,而内蒙古与境外交通、通关、与京津冀和沿海发达地区最短距离的综合优势,就有了改变内蒙古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历史的新机遇。

近些年,我国消费市场增长的领域集中于奢侈性消费、高质量大品牌品质信誉度高产品的消费、出境旅游消费等“提质性”消费领域。消费渠道由传统的实体店转向网店,网店所覆盖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展,生鲜食品、生产性基础材料、智力服务等已成为网店常规供给门类。其显示出需求变动的趋向一是在物质消费得到基础性满足之后,社会需求在不断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转化;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选择能力已经跨越了地理局限,评估市场供给和竞争的本地化、本土化角度已经无益于生产决策。这种变化给予内蒙古在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突破产业结构制约的重要条件,让内蒙古可以在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倾力于现代商业贸易平台建设,将“桥头堡”建成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结合的产品与服务贸易场所。其将从根本上改变内蒙古与市场中心之间的距离,改变内蒙古生产门类较少对吸纳俄蒙产品、供给国内物资的局限性,发挥对俄蒙的区位、语言、文化等综合优势,促进与俄、蒙产品与服务的双向流通。

二、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审视内蒙古的基础与优势,寻找内蒙古战略实施的立足点与突破点

从市场整体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央的总体政策是进一步构筑一个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发展动力体系,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核心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中,不仅要提升国内市场化水平,更要积极介入和导入国际市场规则和资源,加大国际市场对国内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促进作用。如不断开放国内产品市场,促进国际优质产品进口,对一些在国内具有价格决定地位的优质产品进行更宜于国内购买者的制度约束,扩大国内商业资本在境外的投资渠道等做法,改变了以往我国产业发展时期进出口政策上对国内资本和产业的保护性政策取向,通过开放进一步激活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提升国内企业、资本的国际竞争能力。

据此分析,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机遇,需要内蒙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现有产业基础打造得更为坚实;要汇集更高质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出面向国际市场的基础原材料;打造更灵活、更有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对外商品和和服务的贸易服务体系。而这些条件的完善,既需要内蒙古在“五个基地”等产业建设上提升贸易能力、与外部市场交换能力;也需要内蒙古在要素汇集支撑条件上进行更为有效的建设、完善。

以往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基本路径,一是利用各种国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内蒙古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风能储备优势、环境容量优势、政策执行空间优势,抓住市场对资源型产品、能源产品的需求,抓住资本对高资产转化水平的需求,招商引资,引进现代化的装备,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归结起来,在这一轮发展中,内蒙古专注于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需求,以满足市场和资本需求为根本,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双赢。二是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向城镇转移人口,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牧业生产领域,改变传统分散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提升社会经济活动效率,从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入手,构建起支撑整体发展的基石。三是全面推进了城市化体系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布局调整,使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与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相匹配。从政府组织人口布局调整,到服务于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各项政策保障为主的移民辅助,内蒙古人口布局调整的工作不断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布局相适应,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政策。形成了呼包鄂城市群、临河、科尔沁、赤峰三区等区域人口集聚城市区,不仅带动了周边发展,城市的要素汇集也促进了内蒙古各区域与外部的深度联结,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

近期,在上述基础上,做出了调整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五大基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战略部署。结合30多年来北向国际开放、南向国内发达省区和周边省区的开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周边合作、与区外合作的体制机制经验,内蒙古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优势会在国际化的能源原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以俄蒙为通道和合作伙伴面向中亚与欧洲的产品、服务贸易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显露出来。

三、巩固内蒙古在我国战略布局新调整中的地位,构建内蒙古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需要的是点点滴滴建设成效的稳步推进,而不是意义、作用的不断提炼与反复宣讲,在中央已经确定了的原则下,也不是原则、重点的反复推演。简单而论,在内蒙古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给予的发展机遇,需要各个领域齐力面向俄蒙及其以西直至欧洲的广阔空间、面向国内区外找市场、吸纳资源、争取发展支撑。内蒙古满洲里、二连浩特已被国家确认为延边开放开放实验区,给予了先行先试的“创新发展权力”。从实验区政策分析,实验区的发展是要在全面扩大开放的既定目标下,突破两国之间、三国或多边间与发展不利的制度,创建更有利于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体制机制和国际关系,其中有很多事权在国家。而内蒙古作为向蒙古、俄罗斯开放的桥头堡,是要在积极推进与俄、蒙开放开发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先行先试既需要基层的动力,需要专业体系的服务,也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激励,需要自治区各专业厅局对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提供服务和指导,更需要全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汇集。既然是先行先试,一是说明没有先例可以遵循,没有上级的指示可以照办;二是说明现行的制度、相关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制约发展或者不能支撑发展之处,需要突破和重构。我区二连浩特、满洲里两“实验区”在与蒙古通关、跨境旅游、跨境经济合作开发区建设推进进展中开始在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两个实验区正在向“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的高地,而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这一方向推进。按照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的目标,内蒙古整体建设需要按照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加速培育产业、区位、营商环境和规则标准等综合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要求,给予两个实验区以更坚实的基础支撑,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内蒙古体制机制转换的先导区。

在相互认知上,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国内对俄蒙也形成了民间的认知。在各种认知中,存在对应于我国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认知误区和盲点。如果不能在与俄蒙合作中,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姿态共同构建合作体制机制,对于内蒙古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机遇,将会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在权势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表现就会起决定作用。而在内蒙古对俄蒙合作平台上,表现的不仅仅是内蒙古,也将包括我国国内其它各省区的企业、客商,如何构建适宜于与俄蒙合作长远发展的“平台文化”,在服务国内、俄蒙及其它国家中积极构建平等、尊重的基本氛围,这也是内蒙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中理应担负起的重要职责。

篇4

一、筑牢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途径

,同样也是地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磐石。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尤其是山区,建设任务更为繁重,需要狠下功夫:

在投入环节上下功夫。应加大项目的汇报争取力度,特别是要规划好、争取到关系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如洞庭湖区综合治理项目、老区开发建设项目等。应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减少资金周转环节,确保大多数项目资金在11月前下拨,确保工程建设时间充裕。应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避免交叉投资现象。现在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烟草、国土等部门均有项目,由于项目分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造成设计施工把关不严,容易出现重复、浪费现象,影响投资效益。

在建设环节上下功夫。应协调处理好施工环境,防止出现阻工、挠工的现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应真正把好项目启动关、施工关、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和“半拉子”工程。应控制好新债,防止出现不顾实际、违规举债搞建设的情况,避免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

在养护环节上下功夫。有中型水库管理所反映,国家投入项目资金,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和部分渠道硬化,但由于管理机制问题,现在水库沟渠清淤扫障困难,“藕节”现象严重,所在的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而实际只能灌溉1.5万亩。与此类似,村级公路、人饮设施,也存在养护难题。对此,应创新基础设施养护机制,确保水利、公路等公益设施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就水利沟渠养护来说,首先要考虑取消水费。因为在取消农特两税和扩大补贴的当前,向群众收取水费成本高、难度大。财政可以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取代水费,用于水渠养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

二、盘活有限资源

发展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都是它的自然资源、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函数。现阶段需要用“三流”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

一是承包地流转。承包地适度流转,可以促进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可以减少承包地抛荒现象。据统计,近三年**承包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地总面积的2%,基本上是小规模分散性流转,多属转包、委托代耕代种性质。今后,可以加强服务,引导农民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重点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结合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完善工作,构建县乡联网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继续探索创新流转方式,鼓励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可以安排项目或补助,鼓励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合作社受让农户流转的土地,开展规模经营。

二是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流通可以把产品变成商品,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现阶段,农产品买卖中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往往没有定价权;农产品加工比例低,大多处于“粮食卖担,水果卖筐,茶叶卖堆,牲畜卖头”的原材料贱卖阶段;农产品营销方式比较落后,坐等客商上门较为普遍,中转环节相对较多,利润被多重摊薄。去年的柑橘销售不旺,橘农增产减收,暴露了流通环节的诸多弊端。今后可以多引导农村能人组建一批农产品流通协会,提高农民流通定价的话语权;可以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可以培养一批营销人才,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直销比例。 三、健全科技体系

科技体系不健全,科学技术就难以普及,科技成果就难以转化,科技兴农的步伐就难以加快。 二要着力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要借助四大培训力量,积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一是新型

农民培训讲师团。讲师团成员主要是农口各局、办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

地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是培训农民的重要力量。第二是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目前,农业局实施的“阳光培训工程”、扶贫办实施的贫困地区青年农民转移培训工程,不仅有学费补贴,还可推荐工作。从以往的培训效果看,能够“培训一人,致富一家”。第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县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1家、合作组织69家,他们内有生命力,外有竞争力,在培训农民方面具有许多优势,政府可以采取激励措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产业,培训农民。第四是村级组织。现在大部分村居、社区已建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先进设备的作用,搞好学用结合,真正形成“农忙干农活,农闲看远教”的喜人局面。

三要着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应该立足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率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能,重点抓好农作物和畜禽优良新品种的引进,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的普及,新型农业适用机械的推广,让农民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篇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10余年反复入住我科,临床曾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一直坚持服药对症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年余,服用美卡素,络活喜,血压控制可,无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表现;有糖尿病病史3年余,长期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自诉血糖控制可。2014年6月14日入我科住院治疗,体格检查:T:36.6℃,P75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心率91次/min,房颤律。查心电图提示快室率房颤,因具体房颤发生时间不明,暂未行药物转复,入院后行利尿,强心,扩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6月18号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多次调整华法林剂量,定期复查凝血功能。7月24号,再次入住我科,拟行房颤转复治疗,门诊复查INR2.58,7月25号16点,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房颤,心功能不全诊断明确,患者院外服用华法林抗凝近1个月,入院后查心脏彩超未见心脏血栓,患者要求行房颤药物复律,告知用药风险,患者及家属表示知情同意,予静脉滴注胺碘酮转复。7月26日下午15点诉打嗝,伴有恶心,行护胃处理,17点半诉打嗝缓解,但解稀便,无腹痛,测量血压为96/70mmHg,予思密达及黄连素口服。20点46分房颤仍未转律,停用胺碘酮。21点30分,患者突发大汗淋漓,全身乏力。无明显心慌胸闷,头昏头晕。心率108次/min,血压70/50mmHg,双肺呼吸音清,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全身皮肤湿冷,测血糖为12.3mmol/L,急查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心房纤颤,结合患者今日多次出现腹泻,考虑患者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道,行静脉补液,多巴胺提升血压,碳酸氢钠纠酸,同时急查血,23点患者症状减轻,测量血压110/74mmHg,急查血结果回报:WBC15.15G/L,PLT119G/L,NE%83.8%,肾功能:Urea16.04mmol/L,Cr155.6umol/L,电解质K5.5mmol/L;心肌酶:AST4118U/L,CK390IU/L,ck-mb99IU/L,LDH2942IU/L,HBDH2184IU/L,白细胞明显升高,心肌酶明显升高。ALT3212IU/L,γ-GT77IU/L;结合患者心肌酶结果均升高,需考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但患者肌钙蛋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亦未见明显ST段压低或抬高变化,目前心肌梗塞依据不充足;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明显升高,考虑为急性肝损害,治疗上加强强化护肝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性谷胱甘肽)。先请肝病科急会诊,强化护肝治疗(给予雅博思针剂,肝脑清针剂,天晴甘美针剂,前列地尔针剂),后请全院大会诊,会诊意见认为该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转复治疗后出现急性重度肝功能损害,停用后肝功能可好转,建议继续严密监测病情,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记录24h出入量;可间断给予新鲜血浆静脉输注,患者低钠血症,血容量不足,注意适当补充血容量,维持大便通畅,减轻肝脏负担;必要时转中心ICU进一步行透析治疗。经过积极护肝及控制心衰治疗,7月28号,患者的肝功能开始恢复,8月2号,肝脏肿大回缩,由肋下3横指恢复到肋下1横指,肝功能明显改善,ALT:993/L,AST:97U/L,γ-GT104U/L,总胆红素:45.6umol/L,非结合胆红素:26.5umol/L,结合胆红素:21.8umol/L。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多年的扩心病,心功能不全,肝脏有淤血情况,患者因工作需要长期大量饮酒,本身肝功能基础较差,本次在静脉运用胺碘酮后导致急性重症肝功能受损,患者的身体,心理均受到重大打击,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患者的精神面貌一直欠佳,自觉乏力。家人看到患者的痛苦,内心也是一样的着急,担忧,家里还有小孙女要人照顾,精力不够,产生焦虑感。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一方面我们积极谈话,加强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声音,及时疏导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一方面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积极进行相关疾病及药物的健康宣教,以增强患者的认识。还有,鼓励患者及家属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告知怎样统计出入量,在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工作中重获信心。

2.2病情观察 患者的基础疾病较多,又突发药物性肝损害,需要严密做好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及血压情况。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诊断明确,又发作心房纤颤,我们行持续心电监护,定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并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患者的血压有偏低情况,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之后通过补液,纠酸,静脉输注新鲜血浆,血压有所提升,但仍有波动,故我们定时,定人,定测量血压,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患者一直卧床休息,我们及时做好指导,预防发生性低血压;②预防心衰加重,准确统计24h出入量。患者突发肝损害,加用了多种护肝药物,即增加了患者的静脉入量,有加重心衰的可能,所以,我们遵医嘱使用静脉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交付患者计量的量杯及统计方法,准确统计患者24h出入量并做好记录,做好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准备;③做好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反馈医生,做好处理;④嘱医嘱完善血糖检查。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这次住院血糖一直不稳定,在配合医生积极完善每日血糖检查并告知医生的同时,医护联合指导患者严格糖尿病饮食,在记录出入量时发现不合格饮食及时纠正,科学指导,预防血糖过高引起酸中毒或低血糖反应;⑤预防肝性脑病。患者发生重度肝衰竭,请肝病科会诊时,出现计数迟钝,嗜睡的表现,我们要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交接班,巡视病房或是做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反常举动,有无性格改变,注意观察意识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做好沟通;⑥观察大便情况。患者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时出现了腹泻情况,遵医嘱及时使用止泻药物后不再腹泻,但是大便干结或便秘将会增加毒素的吸收,加重肝衰竭,故我们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进行灌肠;⑦观察小便的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2.3饮食指导 患者心功能2级,要求行低盐低脂,低钠,清单易消化饮食,现急性重度肝衰竭,需要限制优质蛋白,鼓励进食植物蛋白,但是患者肾脏生化指标提示肾功能不全,又鼓励进食优质蛋白,存在矛盾,在与医生沟通后,听取会诊意见,先以植物蛋白为主,但是限制蛋白摄入的总量。但患者早期有恶心、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取量亦减少,这样容易引起蛋白质的缺乏。这时应注蛋白质的量,则可帮助肝脏修补损坏的组织。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具有抗癌作用。注意烹调过程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鉴于这段时间血糖不稳定,我们落实每日血糖检查,根据血糖结果积极调整胰岛素剂量,并规范糖尿病饮食,少量多餐,限制主食,保持大便通畅。在治疗后期,肝功能恢复很快,但是出现过低钠情况,我们指导患者适当增加钠的摄入,并积极复查电解质。

2.4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①疾病相关知识的宣讲,增加患者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心中的疑虑,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做到先沟通再使用,并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安排相关检查前先讲解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②遵医嘱或生化检查指标做具体指导;③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药物的规范使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适当活动,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受凉,情况允许可选择手术转复心律,定期随访。

3 小结

房颤患者静脉使用胺碘酮突发药物性肝损害较为少见,但是一旦发生,情况危急,病死率高。药物药物性肝损害首要处理是及时停用致肝损害的药物,且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或药理作用与该类药物相同或相似的药物。通过我们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效果,科学的饮食指导,让患者重拾了康复的信心,肝功能迅速好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医护患和谐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BR IND.Drugs that damage the liver[J].Medicine,2007,35(1):26-30.

[2]吴晓宁,尤红,贾继东.2002-2007药物性肝损害国内文献特点分析[J].药品评价,2007,4(6):412-414.

[3]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45-446.

[4]支杰华,朱萱.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93-795.

[5]Mafia VAJ,Victorino RMM.Diagnostic value of specific cell reactively to drugs in 95 CaUSeS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Gut,1997,41:534.

篇6

淡化经济政策色彩,强化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功能,2011年财政政策步入历史性的功能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时各方意见纷纭。

这看似与2010年的财政政策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使财政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显而易见,与前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政策目标已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从上述后三个方面来重点发挥影响力。因为2011年的经济增长已经不需要财政来“保驾”。

由此可看出,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将有四大转变:

一是从以总量扩张为主转变到以结构调整为主。2009年、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分别达到9500亿元、10500亿元,与2008年1800亿元财政赤字相比实行了跳跃性的财政扩张。显然,2011年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不用财政扩张投资需求即可实现。2011年财政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即通过财政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从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消费扩张为主。前两年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表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投资。例如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2011年公共投资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显然投资不再是主要的着力点。不言而喻,公共消费成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着力点,即通过扩大各项社会性消费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改善私人消费预期,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国民消费率,为宏观经济平衡、内生性增长的形成创造条件。

篇7

    在当前国情下,我们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仍然是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当是减税,即减轻企业税负。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赞成。

    第一种观点笔者不赞成。一是因为财政投资原本缺乏产权约束,效率内在地相对低下;二是因为继续集中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按照经济规律,其投资边际收益将会愈来愈大地递减,况且基础设施投资的传导链条短,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小,这意味着财政风险将愈益加大;三是笔者认为,如果今后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着力点,则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引发财政危机。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说到底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不公。消费需求不足使得继续扩大财政投资支出对解决内需不足问题效率甚低。

    我国当前的消费需求显着不足。这鲜明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据测算,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0.84一路下降,到1998年已下降到0.40;二是表现在当前我国的消费率即平均消费倾向偏低。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0%-80%之间。而我国整个90年代的消费率则一直在60%上下波动,而且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显着不足,使得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无法有效地扩大内需。边际消费倾向显着低下且继续下降,则意味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显着低下且继续下降,因此这便会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消费率偏低则意味着投资率偏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内需占全部需求90%以上的大国,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总需求过多依赖投资需求来实现。然而我们知道,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没有必要比例的消费需求的支撑,则投资需求作为中间需求,其形成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发生供给能力过剩,民!司投资便会自发地萎缩,扩大内需的财政投资只能“孤军深入”。这样,消费不畅,以及由此产生的民间投资不振,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启动内需。这几年民间投资增长率不高,直接原因,就是我国近几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1998年至2000年,我国政府持续实行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3年里,分别拉动GDP增长1.5、2.0和1.7个百分点,对这三年里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功不可没。但由于一方面消费需求低下,投资乘数不高,另一方面国家财政风险虽尚未超过警戒线,却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为继。有人认为,加大政府投资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则消费也会增加,消费增加则民间投资也会增加,这样政府投资便可以拉动民间投资,到那时,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便达到了拉动内需的目的,可以“功成身退”。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源于我国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分配不公。只要分配不公问题不解决,则社会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必然持续低下,政府投资难以有效地提高GDP和国民收入,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额又仍然低厂,民间投资也就不可能拉动起来。2001年上半年,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同比增长17.9%。然而,民间投资仍然不畅,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投资平均同比仅增长7.5%,便是明证。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最常用指标。国内外理论界一般公认,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以上则达到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0.5以上则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测量基尼系数有不同的方法,一是按家庭总收入计算,二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三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其中,第一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略小于第二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后者又略小于第三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但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别并不大。

    近几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以不同的样本和不同的方法测算了我国的基尼系数,绝大多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基尼系数明显超过0.4,有些测算结果,基尼系数达0.45以上,显然超出了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世界银行在1997年公布了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太快,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

    可见,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充分表明,我国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这还没有考虑到我国高收入者大量存在的工资外收入、非法收入等隐性收入太基尼系数过大,国内学者们更多看到的是它影响公平,是它将引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的群体的不公平感,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然而实际上我们应当看到,基尼系数过大的弊端,不仅在于影响公平,而且在于影响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甚至可能首先在于影响效率。进一步说,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公平,应主要以其是否有宏观经济效率来判断。对应宏观经济效率高的基尼系数区间就是公平合理的区间,对应宏观经济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的基尼系数值就是警戒线值。就公平谈公平,不仅难以得出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及收入差距过大的警戒线,而且还可能得出平均主义分配最公平合理的荒谬结论。这里,宏观经济效率高显然意味着国民经济基本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按照这一认识,基尼系数到达某一上限后之所以可以认为其不公平、不合理,就是因为它明显偏离了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求的平衡,具体说,就是因为它造成了全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而使全社会总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大量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实现。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这一警戒线,出现了较明显的分配不公,是因为过高的基尼系数导致了当前消费需求明显的不足,从而导致全社会需求不足。深入的理性思考还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应当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可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越单调、低级,此时老基尼系数过大,则高收入者虽有购买力,但现有商品需求已得到满足,又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低收入者缺乏购买力,对现有各种商品有较强烈需要却缺乏消费能力。可想而知,其结果,便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大量地供过于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基尼系数合理区间的水平就可以逐渐提高一些,因为此时尽管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但一方面高收入者可以不断追逐新的、有时其价位比传统商品高出一个甚至数个数量级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由于绝对收入也较为可观(加之有社会保障支撑),对社会现已生产出来的大量各类商品具有较大需求,这样,全社会商品供求仍可以保持平衡。美国被公认为二战后收入分配差距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直到8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现在高得多,可其基尼系数也仅在0.35-0.38之间,只是到了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的90年代后,基尼系数才越过了0.4,超出了通常公认的警戒线。就此而言,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反映出的收入分配不公状况相当严重。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经济转轨的现阶段存在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等这些将使我国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将来支出预期,以及将来收支差额预期会进一步加大,从而进一步缩减即期消费的制度变量因素,则我国现实的0.4以上的基尼系数的水平更是远远高于合理的水平。我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仅800美元,就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其城镇居民1999年的收入水平,也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4的水平,按照国际经验,这时本不应出现带全局性的总需求不足,我国却出现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商品供过于求,当然有各省市重复建设,却在现有体制下不能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等原因,但不可否认,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多数居民对许多日用或耐用消费品有需要却无需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找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以从“五分法”清楚地看出。“五分法”是将居民按收入高低依次分为五个等级,通过比较五个等级各占收入的百分比来判断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三月统计分析,我国以“五分法”计算的收入分配不公,超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个世纪以来最糟糕的纪录;我国学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1999年,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相对过大,合计占到总人数的64.15%。这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配状况,显然使全国大多数居民缺乏充足的货币支付能力,严重制约了市场消费需求。可见“五分法”显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已经严重不合理,使得社会需求不足,需求结构较明显地不适应生产结构,使得社会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价值得不到实现,使得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严重性,还可以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看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1998-2000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分别达到2.52倍、2.66倍和2.80涪,远高于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约1.70倍的国际一般差距状况。

    我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从不同阶层的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存量状况得到佐证。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劳动部、总工会等6个部门对职工生活状况的联合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4978户居民中,最富裕的10%的居民拥有60%的金融资产,最贫穷的43%的居民仅拥有3%的金融资产,最富裕家庭户均金融资产是最贫穷家庭的359倍。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差距如此悬殊,超过了当今许多发达国家,足见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

篇8

建设服务型工商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工商就是要在全系统内牢固树立服务观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地方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把服务贯穿于整个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为全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首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新形势下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在思想上由一名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由“执法型工商”转变为“服务型工商”,就是要在观念和指导思想上树立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彻底摆脱权力型、领导型、管理型的观念。确立“服务型工商”的思想观念,就要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于各类市场主体上,同时,要注意克服口头化、形式化、表面化及走过场倾向,在立章建制、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日常管理行为的规范等软、硬件条件方面为建设服务型工商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必须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到位。职能到位也就是把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如果管理职能不能到位,市场经济秩序就可能出现混乱,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得不到有效保护,服务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这就是“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有序是最大最好的服务”。同时,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到位,也是法理上的必然要求。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过程中与管理客体之间发生和形成的关系属经济法律关系,而经济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权利不能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建设服务型工商,必须选准服务的方式和着力点。服务的方式和着力点实际上也就是工商行政管理发挥职能作用的方式和内容。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为经济发展和各类市场主体服务的方式应是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相结合,以间接服务为主,不能一提服务就不论自身的职能特点片面追求直接服务,“不能荒了自家的田,种了别人的地”。服务的着力点应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依法监管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二是打击和制止市场主体的各类违法行为,保护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必要的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四是建设高效率、廉洁奉公、“强而有力”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干部队伍,提高“服务型工商”的建设水平。

建设服务型工商,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认清执法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执法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没有有效的监管执法,就没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无从谈起为经济发展服务。要体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行政强制式的执法行为,运用公正、规范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去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把执法行为转变成一种让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易于接受、能够理解的服务行为,融执法于服务之中。与此同时,辅之以政策上的优惠扶持、行政行为上的规范与制约等手段,寓服务于执法之中,这样才能实现执法与服务的双赢,才能塑造新形势下执法为民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新形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工商”。

篇9

在当前国情下,我们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仍然是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当是减税,即减轻企业税负。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赞成。

第一种观点笔者不赞成。一是因为财政投资原本缺乏产权约束,效率内在地相对低下;二是因为继续集中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按照经济规律,其投资边际收益将会愈来愈大地递减,况且基础设施投资的传导链条短,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小,这意味着财政风险将愈益加大;三是笔者认为,如果今后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着力点,则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引发财政危机。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说到底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不公。消费需求不足使得继续扩大财政投资支出对解决内需不足问题效率甚低。

我国当前的消费需求显著不足。这鲜明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据测算,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0.84一路下降,到1998年已下降到0.40;二是表现在当前我国的消费率即平均消费倾向偏低。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0%-80%之间。而我国整个90年代的消费率则一直在60%上下波动,而且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显著不足,使得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无法有效地扩大内需。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下且继续下降,则意味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显著低下且继续下降,因此这便会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消费率偏低则意味着投资率偏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内需占全部需求90%以上的大国,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总需求过多依赖投资需求来实现。然而我们知道,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没有必要比例的消费需求的支撑,则投资需求作为中间需求,其形成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发生供给能力过剩,民!司投资便会自发地萎缩,扩大内需的财政投资只能“孤军深入”。这样,消费不畅,以及由此产生的民间投资不振,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启动内需。这几年民间投资增长率不高,直接原因,就是我国近几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1998年至2000年,我国政府持续实行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3年里,分别拉动gdp增长1.5、2.0和1.7个百分点,对这三年里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功不可没。但由于一方面消费需求低下,投资乘数不高,另一方面国家财政风险虽尚未超过警戒线,却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为继。有人认为,加大政府投资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则消费也会增加,消费增加则民间投资也会增加,这样政府投资便可以拉动民间投资,到那时,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便达到了拉动内需的目的,可以“功成身退”。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源于我国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分配不公。只要分配不公问题不解决,则社会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必然持续低下,政府投资难以有效地提高gdp和国民收入,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额又仍然低厂,民间投资也就不可能拉动起来。2001年上半年,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同比增长17.9%。然而,民间投资仍然不畅,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投资平均同比仅增长7.5%,便是明证。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最常用指标。国内外理论界一般公认,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以上则达到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0.5以上则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测量基尼系数有不同的方法,一是按家庭总收入计算,二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三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其中,第一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略小于第二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后者又略小于第三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但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别并不大。

近几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以不同的样本和不同的方法测算了我国的基尼系数,绝大多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基尼系数明显超过0.4,有些测算结果,基尼系数达0.45以上,显然超出了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世界银行在1997年公布了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太快,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

可见,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充分表明,我国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这还没有考虑到我国高收入者大量存在的工资外收入、非法收入等隐性收入太基尼系数过大,国内学者们更多看到的是它影响公平,是它将引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的群体的不公平感,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然而实际上我们应当看到,基尼系数过大的弊端,不仅在于影响公平,而且在于影响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甚至可能首先在于影响效率。进一步说,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公平,应主要以其是否有宏观经济效率来判断。对应宏观经济效率高的基尼系数区间就是公平合理的区间,对应宏观经济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的基尼系数值就是警戒线值。就公平谈公平,不仅难以得出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及收入差距过大的警戒线,而且还可能得出平均主义分配最公平合理的荒谬结论。这里,宏观经济效率高显然意味着国民经济基本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按照这一认识,基尼系数到达某一上限后之所以可以认为其不公平、不合理,就是因为它明显偏离了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求的平衡,具体说,就是因为它造成了全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而使全社会总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大量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实现。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这一警戒线,出现了较明显的分配不公,是因为过高的基尼系数导致了当前消费需求明显的不足,从而导致全社会需求不足。深入的理性思考还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应当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可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越单调、低级,此时老基尼系数过大,则高收入者虽有购买力,但现有商品需求已得到满足,又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低收入者缺乏购买力,对现有各种商品有较强烈需要却缺乏消费能力。可想而知,其结果,便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大量地供过于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基尼系数合理区间的水平就可以逐渐提高一些,因为此时尽管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但一方面高收入者可以不断追逐新的、有时其价位比传统商品高出一个甚至数个数量级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由于绝对收入也较为可观(加之有社会保障支撑),对社会现已生产出来的大量各类商品具有较大需求,这样,全社会商品供求仍可以保持平衡。美国被公认为二战后收入分配差距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直到8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现在高得多,可其基尼系数也仅在0.35-0.38之间,只是到了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的90年代后,基尼系数才越过了0.4,超出了通常公认的警戒线。就此而言,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反映出的收入分配不公状况相当严重。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经济转轨的现阶段存在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等这些将使我国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将来支出预期,以及将来收支差额预期会进一步加大,从而进一步缩减即期消费的制度变量因素,则我国现实的0.4以上的基尼系数的水平更是远远高于合理的水平。我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仅800美元,就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其城镇居民1999年的收入水平,也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4的水平,按照国际经验,这时本不应出现带全局性的总需求不足,我国却出现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商品供过于求,当然有各省市重复建设,却在现有体制下不能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等原因,但不可否认,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多数居民对许多日用或耐用消费品有需要却无需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找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以从“五分法”清楚地看出。“五分法”是将居民按收入高低依次分为五个等级,通过比较五个等级各占收入的百分比来判断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三月统计分析,我国以“五分法”计算的收入分配不公,超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个世纪以来最糟糕的纪录;我国学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1999年,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相对过大,合计占到总人数的64.15%。这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配状况,显然使全国大多数居民缺乏充足的货币支付能力,严重制约了市场消费需求。可见“五分法”显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已经严重不合理,使得社会需求不足,需求结构较明显地不适应生产结构,使得社会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价值得不到实现,使得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严重性,还可以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看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1998-2000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分别达到2.52倍、2.66倍和2.80涪,远高于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约1.70倍的国际一般差距状况。

我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从不同阶层的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存量状况得到佐证。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劳动部、总工会等6个部门对职工生活状况的联合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4978户居民中,最富裕的10%的居民拥有60%的金融资产,最贫穷的43%的居民仅拥有3%的金融资产,最富裕家庭户均金融资产是最贫穷家庭的359倍。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差距如此悬殊,超过了当今许多发达国家,足见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

总之,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实际上是根源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因此,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主要着力点。

第二种观点笔者也不赞成。表面上看,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减少企业税收上面,既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当前内需,又可避免高额财政赤字和财政风险,一举两得。但实际上,以减税作为主要着力点比之以财政投资基础设施作为主要着力点,并无优越性。第一,减税后若政府财政支出不削减,则政府财政赤字更大,政府势必不得不发行更多国债,这样财政风险将比不减税时更大。第二,若在减税的同时,国家有能力削减一些经常性财政支出,则可以降低国家债务压力和财政风险,但在我国现有行政体制下要想使国家经常性财政开支削减几百亿乃至上千亿水平无异于天方夜潭。第三,若在减税的同时,减少一些财政基础设施投资,这确实可以减少国家债务压力,但是否能达到既刺激内需,又降低财政风险这“一箭双雕”的目的呢?恐怕要大打问号。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减税很难达到刺激内需的目的。减税刺激内需的途径是:减税后,企业负担下降了,税后利润上升了,则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会上升,这样企业便会加大投资,进而通过投资乘数的放大,导致内需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特殊形势下,减税后,企业负担虽下降,却由于分配不公导致的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缺乏活力,以及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便使得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直接、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间接地对销售收入预期,从而对利润预期并不看好,这样企业并不会有多大的扩大投资意愿,而内需也就很难拉动起来。国内有些学者津津乐道于美国80年代里根减税政策的的实施,导致如年代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财政状况的极大改善的故事,并以此证明我国目前减税是最好的政策。其实,美国当时的情况与我国现在的情况具有很大差别。美国当时面临的经济形势是滞胀,在这种情况下,减税不仅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解决“滞”的问题,而且有利于降低物价,解决“胀”的问题,而我国现在还不能说真正走出前几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的阴影。不但不需要物价下降,相反还需要达到并保持几个百分点的通胀率,以便使实际利率下降,促进企业投资。况且,美国整个90年代经济的强劲增长,并不能仅仅归功于80年代的减税,灵活调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因素同样功不可没,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结出的硕果发挥了极大作用。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减税也很难达到降低财政风险的目的。道理很简单,若在减税的同时,对等地减少一些财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则一方面财政投资下降;另一方面如前面分析企业投资很可能并不会有明显上升,这样总需求就会恶性循环地萎缩下去,如此年复一年积累,反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而且那时可能财政投资、扩大内需的压力会更大,会造成以后若干年更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这样一来,财政风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会上升。

总之,基于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导源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消费需求不足,笔者对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的两种观点都不赞成。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是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

分析至此,笔者的政策建议实际上已经明朗化:“十五”期间,至少近两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选择运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将“十五”期间几年内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确定为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力图以此提高全社会有效需求,保持国民经济高水平的均衡增长和发展,这里便有一个理论认识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多年来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即生产必须努力适应需求,生产结构必须努力适应需求结构;若不适应,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不能实现,得不到社会承认,就表明这种生产劳动不是有效劳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必须加以调整使之适应需求。这株认识既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又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学原理,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本义的政策建议,其本质内容似乎是要使社会需求结构去适应生产结构,这岂非违反经济学原理?其实不然!首先,本文的政策建议并不排斥调整生产结构、供给结构。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存在不少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项目,由此带来一些产业、产品的供过于求,这一块不属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必须加以适当的压缩和调整;但是当前我国的总供求失衡中需求方也存在问题,于是也需要以政策扩大有效需求,使之适应那种客观上正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其次,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需求”不能被看成一个外生变量,它很大程度上具有内生性。按照观点,就连人们的“需要”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内生性,而并非纯粹的自然属性,“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要”,而购买力在货币经济条件下涉及到整个社会相对价格体系和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因此“需求”就更具有内生性了,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受到收入、价格等多方面的影响。再次,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在动态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每一个环节都与其他三个环节矛盾着,既受其他环节制约,也都制约其他环节。很显然,在这里,分配这个环节如果与其他环节的矛盾关系失调,便会影响其他环节,阻碍再生产的正常运行。这时,分配这个环节就必须予以调节。这就是我国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直接理论依据。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当前调整收入分配,其目标是要使社会再生产畅通运行,是要达到现代宏观经济学所称的“帕累托”最优状况,使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而绝不是“均贫富”,搞历史倒退。我们讲要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只是在探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比例,是要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是高收入阶层应当也能够予以接受的。

理论分析和国际社会现代化经验都表明,较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应当是“橄榄型”,中间大,两头小;而不应是“金字塔型”,下面大,上面小;或者“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我们以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要使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现在的“金字塔型”(或“哑铃型”)转变成“橄揽型”。

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近几年内能合理地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我们就能相当程度上解决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而解决好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国家统计局有关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一系列统计数据。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代表性商品数量中,糖果、果酒、糕点、鲜乳品、奶粉、女装、皮鞋等日用生活必需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全年购买量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平均每人全年购买量的2倍以上;奶粉、男装、童装等商品前者也接近为后者的两倍。统计数据还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毛皮大衣、影碟机、照相机、空调器、微波炉、电炊具、排油烟机等商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拥有量均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的2倍上下;家用电脑,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的3-4倍;移动电话,更约为5-6倍;至于电冰箱和彩电这两种严重供过于求的商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每百户的拥有量,也比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约多20-30台。以上还只是就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家庭作比较,若再考虑到农村居民家庭,则有关差距更大,别的不说,仅就电冰箱和彩电这两种“标志性”的供过于求的商品而言,1999年,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仅io.64台,仅约及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每百户拥有量的1/6;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仪38.24台,还不到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每百户拥有量的1/2.

可见只要我国适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的收入份额,则食品、服装、家电、纺织等一些表现出严重过剩的消费资料生产行业生产出的大量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将会增加百分之几十,甚至成倍以上地增长,许多商品将会出现供求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例如彩电,如果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适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仅仅使农村每百户居民彩电拥有量增加30台,则全国农村居民需增电7千多万台,这样,我国的彩电供求局面就不是每年过剩三千万台,而是未来两、三年里,供求能保持平衡。由于内在的正向比例关系,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需求上去了,还会拉动机电、冶金、建材、石化、煤炭等一些表现出严重过剩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需求,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有效需求。

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着力点在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

1.使农民和城镇占60%以上人口的低收入阶层和中等偏下收入阶层享受税收优惠。给收入偏低的居民减免税负,是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做法:

——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以往我国执行的起征点是月薪800元,这一起征点是二十年前制定的,如今明显偏低,违背了税收的负担能力原则,以及受益原则和机会原则。应将起征点提高至月薪1000元以上,部分富裕地区还应有权把起征点适当上浮。我国税务部门目前已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希望税务部门在对这种探索的积极意义予以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

——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豁免和扣除。豁免和扣除额的大小应该将纳税人工龄长短、年龄大小、赡养负担、工作性质(如防止对个人独资企业双重征税出现)和个人收入的支出用途(如对个人收入中用于支付住房贷款利息部分予以免税)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坚决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降低农民税收负担。要以合理计征的农业税、屠宰税和特产税,取代过去乡村政府各种名目的收费,坚决取缔乱收费,使农民税负能总体上降低50%左右,并且使农村税收征管规范化、法制化。为了切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应当下决心裁减县、乡两级机构,特别是主要靠行政收费支撑的乡级政府,可以考虑将全国四万六千个乡镇缩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2.适当增加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居民的实际税负。适当增加对高收入居民的税收,既是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也是加大财政支出,包括加大转移支付和农业财政投资等投资支出的资金来源的需要。具体做法:

——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要健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体制,采取必要举措,改进和加强对高工薪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改进和加强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经营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些中介机构)经营的个人所得的税收的征管(但要注意免征其企业所得税),强化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要堵塞漏洞,加大对违法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惩处力度。

——随着储蓄实名制的完成,将利息所得税从比例税率逐步转变为累进税率。让高利息收入者更多纳税,同时也刺激高利息收入者提高消费倾向。

——在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基础上,稳妥而坚决地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财产类税域称财富税)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财产税占了各级政府全部税收的40%以上,相当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这也说明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政府应当以财产税等税收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需求。

——在周密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征收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如今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它迟早将成为我国的一个大税种,对于我国在“十五”期间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是一个重要举措。不过,考虑到其牵涉面大,而且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弄不好具有“累退”性质,故其近期可行性不如财产类税,应周密筹划;稳步推行。

3.切实加大对农村居民、城镇中下收入阶层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这里,对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同样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做法;

——尽快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我国目前,要想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功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缺口尚相当大,任重道远。为扩大有效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尽可能遍及全部城镇的、较为规范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以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独生子女教育资助体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的起步阶段,应当首先用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问题。

——适当加大农业、农村财政投资的力度。要结合生态环保,加大对农林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致力于高效农业;要结合城市化的推进,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对公路建设、市场建设和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与改造等方面的财政投资,推动乡镇企业的优化组合、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促进农业人口“非农”化就业,促进农村城镇化。

篇10

关键词: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前言

对于林业经济而言,在目前的供给侧改革中,要想提高供给侧改革质量,除了要认真分析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势和发展理念之外,还要加强对现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了解,做到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多元化发展,保证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能够找准着力点,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满足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因此,考虑到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特殊性,具体应从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入手,找准供给侧改革着力点。

二、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

对于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而言,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并加强对林业产业的优化,是提高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中,现有的产业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想解决现有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就要对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增加产品种类以及活跃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打造现有产业结构下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2.根据市场需求降低产能

结合当前林业产品的数量以及供求关系,在市场需求并不旺盛的状态下,应主动降低产能,在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新的产品类型取代原有的产品种类,实现在产能降低的同时,经济效益不降低,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林业产品的针对性。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在产业结构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在此形势下,林业经济应找准产品定位,从加快林业产品深加工和提升林业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入手,形成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三、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应转变发展理念

按照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中,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是保证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林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过去粗放式经营的发展理念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过去粗放式的经营发展理念,对改变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和降低林业经济的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中,应努力转变粗放式的发展理念,改用集约化的发展思路支持林业经济发展。

2.转变传统的原材料销售的经营模式

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原材料的直接销售不但利润较低,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得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益不突出,不利于林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只有积极转变传统的原材料销售模式,做好发展模式更新,才能提高供给侧改革质量。

3.转变过去只重视开发规模不注重开发效果的发展理念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扭转只重视开发规模不重视开发效益的理念,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做好产品深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发,通过科研工作和创新工作带动产业发展,保证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形成对开发效益的关注。

四、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应实现多元化发展

结合当前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实现多元化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对提高供给侧改革质量和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单一的林业经济发展思路

林业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中,应不断创新发展思路,除了要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之外,还要将多元化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来看待,使单一的发展思路能够得到积极转变,推动供给侧改革进行。

2.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推出新产品

根据市场需要以及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中只有强化产品意识并积极推出新产品,才能保证供给侧改革有所侧重,最终达到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林业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3.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比较优势

林业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具体的供给侧改革中,只有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强化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并突出林业经济的属性,才能提高供给侧改革的质量,提高供给侧改革的针对性。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关系到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对林业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和有效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中,我们应着重从产业结构优化入手、从转变发展理念入手以及从多元化发展入手,为林业经济的产业化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更好的满足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应对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着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洋,李媛辉,姜国华.集体林权改革下的生态隐患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

[2]陈小波.祁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1,05.

[3]蒋凡,曾辉,卓秋丽,王芳,林小花,王劲松.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J].林业经济问题,2012,05.

[4]刘园园,谢煜,张浩,蔡志坚.林权交易中心交易行为的博弈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2,05.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着力点

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时期,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是中职学校的时代担当。而中职学校在完成时代赋予的担当中,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当前全媒体的信息时代,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着各种观点与信息的包围、干扰和阻击。因此,当前中职学校如何切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做好师生政治思想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不足

(一)认识高度不够,重技能水平轻德育教育

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行为规范,有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保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进程中,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最基础、受众最多的机构肩负着这个重任。合格的劳动者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一颗热爱劳动,善于创新创造的心。而当前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较多的重视技术和技能水平的培养,却对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和学生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认识高度不够。

(二)视野不够宽广,重教师队伍轻学生群体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认为做好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使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好教学工作,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就做好了。在政治思想工作中都比较重视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而对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则明显重视不够,没有做到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全面到位。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庞大的学生群体才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

(三)方式方法守旧,重宣教灌输轻创新交流

当前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中的最大弊病,就是依然用老套的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方式,简单重复的宣讲着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同时,政治思想工作中没交流少互动,也缺乏弹性的时间安排,沿用着领导宣讲教师听、教师宣讲学生听的方法,使师生对政治思想工作的接受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幅度降低,甚至产生烦躁反感情绪。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一)以职业素养和德育教育为重点,全力作好政治思想工作

1.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传道就是作政治思想工作,就是讲授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是教师职业最主要的职责。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为着力点,努力塑造“身正为范、师爱为魂、言行一致”的良好师德,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育教育者,是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一要培养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激情。二要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理念和正确的孩子观、行为观、教学观。三要促使教师修养以“爱”为核心的良好师德。四要促使教师具备“学(技)高为师”的学识与技能。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学校教师既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学技能是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

2.强化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职学生人数多、年龄小,正处于正确世界观的养成期,因此更要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着力点,对学生群体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热爱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爱国做人的基本道理,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与财富,也只有劳动创造的价值与财富才是光荣的;让学生明白学会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为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与财富,以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进步。

(二)以就业创业教育为切入点,突破政治思想工作范围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就业而非继续升学读书,因此各类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学生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在这种前提下,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应主动的介入到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按照国家“双创”要求,借助为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过程,讲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以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中职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达到社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德育内容,为中职学生全方位展示一名热爱劳动、有高超技能且不断创新,符合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大国工匠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以新媒体和弹性化为着力点,创新方式方法

当今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更是对信息网络技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学校政治思想工作要顺应时代变化,更多的借助校园网、微信、QQ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同时,还应尽量减少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或会议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学特别重要的外,尽可能的采用弹性化的网络手段进行,让师生根据自身时间状况,通过业余或零碎时间自行开展学习并进行交流互动,既能完成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又能在不影响师生工作学习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效果。

篇1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着力点;突破点

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谋发展的战略构建,应强化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推进,在发展中寻找着力点与突破点,这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信贷业务转型是一个过程,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点,在于如何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导向、以特色业务发展为核心,夯实业务转型发展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本文立足于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现状,就如何构建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一、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强化信贷业务转型发展

信贷业务转型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强调优势产业为主导地位下,信贷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强化小微信贷的良性发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着力点在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突出市场行业发展的同时,更着力于构建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实现商业银行战略性发展。

1.做好政策研究,推进信贷结构优化

信贷结构的优化,应强化政策导向力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研究,抓住市场行业发展走向,为信贷业务的转型发展创造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大胆尝试的发展思想,为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带来动力,强化了银行在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同时,更够紧扣政策的导向,寻求与行业之间最大契合度的融合发展。例如,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导向与扶持显而易见,商业银行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信贷业务中,应着力新兴产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更加主动的适应市场行业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开展小微企业等信贷业务,对传统单一的信贷结构群进行优化与拓展,将产能过剩、一般制造业的信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进行严格控制,实现信贷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同步。

2.实现“大、中、小”合理发展,改善信贷客户结构

行业、客户群集中,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显著特点。但是,信贷业务转型发展,不能仅仅盯着“大客户群”,而忽视“中小客户群”巨大的信贷需求,以及巨大的金融市场。因此,实现“大、中、小”合理发展,是当前改善银行信贷客户结构的有力之举。首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制,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员集中营销、办理等业务模式,强化信贷业务构建与小微企业发展良性对接;其次,强化重点市场建设,提高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例如,拓展个人抵押贷款市场,发展个人循环贷款等业务,个人经营系列贷款做成具有批发性质的业务。这些都改善了信贷客户结构,推进了信贷业务转型发展。

二、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逐步优化信贷产品结构

信贷产品结构的优化,是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进,也是积极构建特色信贷业务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行业特质、不同的信贷对象,对信贷产品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差异中寻求信贷产品结构的优化,以更好地突出自我的特色业务,这是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创新性突破的关键所在。因此,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中,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抢占业务先机的产品;二是要开发更具竞争性、吸纳性的优质信贷产品;三是信贷业务方式多样化,能够契合并满足不同对象的信贷需求,提高信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强化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市场开发,提高信贷产品结构的平衡性

抢占业务先机产品的同时,也应注重信贷产品结构的平衡性,坚持平衡发展的原则,更能激发信贷产品活力,提高银行整体信贷业务发展。首先,积极做好新产品的投放工作中,在发展优势业务的同时,注重争取优质客户,提高信贷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其次,产品结构应在高端市场份额领域有所突破,占领好、开发好高端市场,这对于提高信贷产品的结构质量,非常之重要;再次,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客户的现实和潜在金融服务需求,量身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信贷产品,让信贷产品的市场属性更加显著。

2.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提升业务转型发展活力

信贷业务同质化,是当前信贷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对于提升业务转型发展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无论是国有四大行,还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具有自己的企业特色,特色的发展与融合,对于提高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产品活力的重要体现。别人没有的,我这里有,并且在服务上、利益上,都做的比其他银行要好,这就是转型发展突破的基础。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转型发展,一是要注重着力点的搭建,夯实转型发展基础;二是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特色业务建设为重点,寻求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突破点,以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静. 经济转型环境下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0).

篇13

在市民类报纸上,对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全景、深入的解读,楚天金报的做法在全国也属不多见的。

阅评组在新闻阅评中认为:楚天金报的这组报道,是都市类媒体服务中心工作、解读重大主题的成功策划,是都市类媒体坚持市民报特色同时承担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可贵实践。它的成功在于:主题好,抓住了治理兴建“大东湖”等这种事关国计又攸关民生的重大主题;视角好,切准了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交汇点;运用了标题、提要、关键词、图示、答问、解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让人们爱看又看得懂。从而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舆论、服务大局的社会效果。

一、市民报做“大主题”的经济报道,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当前,在市民类媒体中的确有这种倾向:认为宏观经济报道这类的大主题,特别是党委、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与部署,是党委机关报重点报道的内容。作为市民类报纸。无需花太多的版面去做重点报道。更没必要做大型的系列报道。

然而,楚天金报却认为,市民类媒体应该转变这种观念,市民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的补充和延伸,同样是和工具,同样要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而且,市民报的读者群一样关心重大经济新闻,毕竟经济发展事关每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只要创新报道形式,做深、做透、做活经济报道,一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为了实现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对“湖北省情再认识”大讨论,集思广益,并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明确了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着力点: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锻造武汉新港,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等。

这些亮点,都是投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宏伟工程,是符合中央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环境友好发展、长期影响湖北经济发展的“大主题”。因此,楚天金报决定,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尽快将这些大主题及时、充分、准确地予以报道。

二、市民报做“大策划”,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

市民类报纸自创刊以来,经济类报道须臾不敢离开“民生”二字,这也是市民类报纸扬名立万的核心武器之一。但正如太阳底下也有阴影,相当一批市民报在做经济话题时被束缚了手脚,担心读者看不懂或不易懂,许多话题不敢展开。由此也带来市民类报纸经济报道相应的弱项:对大主题的经济题材没有进行大手笔的策划。报道缺乏应有的深度。

近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等专业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更使市民类报纸的经济报道陷入了尴尬:论资讯速度,难以与之匹敌;论报道深度,难以与之比肩。市民类报纸的经济报道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顺利突围?这就成为许多市民类报纸在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众多新闻媒体的积极推动下,全民对财富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涨,“股民”、“基民”在都市里司空见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对CPI、PPI等专有名词也了如指掌。面对读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市民类经济报道该向何处去?

无疑,传统市民类报纸浅尝辄止的信息式报道已经落伍,适应读者素质的提高,回归纯正的经济报道本身,推出气势磅礴的大型策划报道,是市民类经济报道体现深度的选择之一。

楚天金报决定推出“湖北经济发展亮点与着力点”这个大主题报道后。通过大手笔的策划,推出多版面、多视角、全景式、全彩色的系列特刊,增强市民报宏观经济报道的深度。

在具体实施中,楚天金报成立专班,加强策划。组织骨干编辑、记者,详细商讨报道方案,精心采写、编辑、包装。在版式上,做到风格统一、清秀大方,给人以整体感;在内容上,做到既全面,又有深度。每个特刊通过采访专家及业内权威人士,对这些亮点进行深度解读。比如《重塑大东湖》特刊。记者采访了国内顶尖级科学家――水治理专家、中科院院士刘建康,他给出了关于水治理的权威方法;在《锻造内河第一港》中,记者不仅采访了国内知名专家、武汉新港项目的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陶德馨,还采访了对武汉新港颇有研究的美籍学者FRANK LONG。同时,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横向对比,给参与决策的官员、专家一些媒体独有的见解、视角和启示。如《托起鄂西的明天》之《湘西给鄂西带来的思考》一版中,就是寻找一个样本――和鄂西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在旅游资源上颇多相似之处的湘西,用它发展旅游产业的措施和效果,力求给鄂西的发展提供一线启示。《两型社会展宏图》之《综改试验区创改革样本》,也是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成都试验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展的观察,力求给武汉城市圈试验区、长株潭试验区的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三、市民报做“大服务”,强化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民生视角

经济报道通常有三个视角:政府视角、民生视角和专家视角。当前业界公认的出色的经济报道,则是将三个视角融为一体。

综观楚天金报的这四组大型经济报道,可以看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服务性和民生视角,并通过采访官员和学者,将政府视角、民生视角和专家视角融合得浑然天成。

《湖北经济发展亮点与着力点》系列报道,所有稿件力求用通俗的笔法,展示其既事美国计,也攸关民生的特点,力求深挖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以及对人们生活可能发生的改变,让市民从内心深处理解、支持政府的这些战略决策。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组报道都配有相当版面的图示部分,绘图不仅清晰,指示也十分明确,让读者能直观地了解工程概况。

比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方案的实施,《两型社会展宏图》特刊中的一个“惠民”专版,就分别从创业(九城开公司均可冠“武汉”)、通信(长途电话可望变“市话”)、金融(转账刷卡将免异地手续费)、交通(一小时交通圈拉近九城)几个方面,告诉读者可能得到的实惠。

篇14

关键词:建筑;经济;十二五;市场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当下我国建筑经济质量现状

我国建筑经济发展滞后,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是严重不利的,施工企业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集团企业相对较少,龙头企业不多导致建筑经济发展处在发不平衡的状态,辐射带动力能力薄弱,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尚未充分体现。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平和企业发展的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深化,这将是重要的影响我国建设经济关键点。建筑企业市场化的发展导致一系列问题,首先暴露的竞争力不强问题。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但我国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力不足,严重影响经济质量的提高。我国“十二五”阶段必须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建设,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筑业企业经济质量的提升需要优化产业资源,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资源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集团化企业能够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全面提升整个建筑经济的质量。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专业水平低质量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最多,因此,低水平的整体实力,这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水平和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经济需要培养人才的过程。我国“十二五”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建筑业企业人才与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筑业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最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质量的水平。我国施工企业经济质量水平低主要是由于企业资质低,低水平的专业化。专业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发展的水平,施工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集中更好的质量建设被发掘,以往的建筑企业主要是以土建为主,而装演与安装等项目没有与之协调发展,会导致施工企业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我国建筑企业长期都是处于以一把瓦刀打天下的状态,对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经济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效益长期处于偏低的状态,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发展水平低,工程质量效率低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以民用和工业项目比较多,而技术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企业就相对较少,如果从低端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来看,成本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就显得明显。建筑工程项目必须朝着高端的方向发展,方能逐渐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水平。

我国建筑企业在“十二五”阶段必须向着高端方向发展,这就要以高端工程项目作为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提高的着力点,从本质上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使建筑经济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长期处于结构单一化的状态,而这与“十二五”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相悖的,只有建立多元化建筑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满足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元化经营同时也是“十二五”阶段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经济质量的着力点。我国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效益,建筑经济也同样要突出质量与效益,才能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建筑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受到建筑产业结构内部平衡的影响,这同时也是建筑企业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突出矛盾。当下必须不断改善建筑企业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全面有效落实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能力与水平。

二、建筑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内容分析

改善组织结构是构建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发展需要从自己的特点,建立符合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优化以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少量的大型企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从根本上促使全面协调发展。建筑公司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同时有利于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为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建筑业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建立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促使组织结构成为连接总包与分包的桥梁,专业化建筑企业必须要以劳务承包与分包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水平,建筑企业只有在“十二五”阶段建立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体系结构,方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调整门类结构是建筑施工企业现阶段经济质量提高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标准,构建企业经济必须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任务。现代建筑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一流的质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构建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配备与建筑行业施工监督管理、勘察、设计、监理和咨询相适应的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能力提高。只有不断加强项目管理,施工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使建筑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水平。

调整结构的制度建设来提高经济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体制结构发展目标,因为体制结构对一个行业的展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才能提高建设水平的经济发展。我国要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必须促进企业发展能力,深化系统结构。建设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同时解决好所有权的问题引起的冲突,从战略高度调整建筑业发展布局,以增强经济实力和建筑行业的水平。建筑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集体模式,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只有通过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

抓住市场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着力点的重要措施,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提高市场份额,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发展阶段施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工业的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紧密围绕市场中心,提高建筑产品结构与生产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业发展方法与手段,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促使形成行业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局面。施工企业市场经济质量改进过程需要使用方法,资源分配好的开发部门的优势和企业建立良好机制的进化。“五年”阶段我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国内外市场将更紧密的联系,建设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结构,调整过去低端产业发展情况,一些科技含量低,低水平的施工企业,施工质量和效率并重的企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发展,就必须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全面观察好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环境,唯有针对市场环境来实现结构调整,才能真正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归类的行业发展局面,只有一个合理的分类才能使建筑产品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建设企业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扩大提高质量,坚持建立规模的基地发展模式,依靠规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真正提高施工企业经济的质量。一些强大的市场潜力优势企业需要增加强度的发展,使一批特色企业快速发展,一些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对一些生产高度专业化的浓度和高需要集中管理的企业,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建筑企业在十二五”阶段针对的优质企业,必须对其进行优先发展,优质资源资本流入这样的企业,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科技的力量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质量着力点的重要措施,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经济增长,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力量才能够完成目标任务。

在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变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科技含量和低水平的技术的现状。建筑行业发展必须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质量建立合理有效的经济机制,不断优化建筑业结构,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可全面提高。科技进步成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的重要依赖,推动科技发展,不断提高建筑经济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艳红.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

[2]刘玲玲.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J].时代金融(下旬),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