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范文

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

篇1

关键词:寓教于玩;音乐审美;音乐素养;奥尔夫;音乐体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这道出了音乐的真谛。我国义务阶段时期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

节奏是音乐中的各个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中,根据学龄段的不同,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节奏教学方法,同时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节奏教学进行适时调整,用于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

一、 在音乐课堂上为节奏教学创设情景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音乐节奏教学中,为学生设计说唱结合的节奏训练。一年级音乐课堂第一节音乐课,建议采用节奏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师生间的相互介绍。这种自我介绍通常采用“拍手问好,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的方式来进行: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师: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这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教师敲击一件打击乐器(双响筒),按着上述的节奏,用乐器打出这条节奏。顺便引导学生模仿乐器的节奏,介绍自己。学生就会按猫画虎回答老师的问题

X X | X X X | X X | X X X

生:我 叫 王 一 鸣, 我 叫 王 一 鸣。

学生回答的不合节拍也不要紧,教师合着节拍重复学生的话,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抑扬顿挫的问候声,配上节拍器的使用,学生们很新奇:原来音乐课上连自我介绍都这样有趣。于是先入为主,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音乐课堂的学习进入学生有兴趣探究的状态。

随着这种训练方式的深入,学生就会从“觉得很好玩”渐渐走向“要玩出花样”。于是用这种“寓教于玩”的方式,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了有趣的课堂游戏,这种游戏,游戏规则简练易学,朗诵的歌词琅琅上口。如此一来学生对节奏学习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兴趣就是节奏学习、音乐学习的动力。正如古人所说:“为之,则难者亦易也。”找到了学习节奏的钥匙,那么节奏训练就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了。

打花巴掌的游戏是北京市和华北地区儿童常玩的拍手游戏:两人一组,用不同的力度来翻拍手掌的手心和手背,然后两人再对拍手掌掌心和手背。拍手所用节奏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由易到难。根据所说唱的歌词内容,决定拍手掌的花样是双拍掌,还是单拍掌。课间学生玩“打花巴掌”游戏,一般都是渐快的速度;课堂上用这个游戏进行教学,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指挥学生使用相应的速度。

有了以上的节奏训练的积累,我把节奏型总结成体态语言:四分音符(■)我用“走”来表示,和着进行曲的速度用走步来表现;二分音符(■)我用“慢~走”来表示,和着摇篮曲的速度,用影视作品中的慢镜头来表现;八分音符(■)我用“跑跑”来表示,和着小快板的速度用跑步表现;十六分音符(■■■■)我用“快快快跑”来表示,和着快板的速度用拍手来表现。这种节奏训练叫做“体态节奏训练”。

就这样,把“寓教于玩”的节奏训练带入到每一首歌曲中,解决了节奏问题,使歌曲学唱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当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节奏和歌曲,巨大的成就感会让学生变得更乐于探究新的音乐知识,从而积累更多的音乐技能,当音乐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得到了提升。

二、 节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教学活动必然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课堂,必然会成为教师“一言堂”。“一言堂”式的音乐课堂是失败的音乐课堂。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在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节奏训练中,节奏型的难度越来越大,“体态节奏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音乐需求。学生经过了低年级阶段的音乐知识积累和节奏训练的掌握,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时候用“演奏打击乐器”逐渐代替了低年级阶段的“体态节奏训练”。

常用的打击乐器是木鱼、手鼓、碰钟、双响筒、小堂鼓等。在使用打击乐器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根据音的长短选择不同的乐器来演奏节奏型。例如:碰钟适合演奏长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木鱼和双响筒长音、短音都可以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的演奏要根据鼓手的演奏水平来决定其适合演奏内容。

这样一来即使是演奏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也可以自主选择他自己所能驾驭的乐器,使用节奏型简单的谱例来演奏乐器,演奏水平高的学生就可以演奏较为复杂的节奏型。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嗓音造型内容还可以细分为唱歌活动和节奏朗读活动。我们的音乐课堂创造性地借鉴了奥尔夫教学体系的节奏朗读活动,把节奏训练当成了一个课题研究,把研究课题渗透到课堂一线,让节奏训练渗透到每一节音乐课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演奏打击乐器的活动,从而训练学生的说、唱、演奏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这样的训练日积月累,最终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地步,从而探索出课堂节奏教学的新成果。

三、 音乐节奏教学中注重即兴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音乐世界观,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可能用教师的预设课堂来完成,这就要求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要注重即兴性。奥尔夫说:“就其整个范围来说,教学从即兴出发,而即兴应用节奏形式作为支柱,接着才是音的固定和记谱作为结果。”3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的指出了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节奏训练要从“即兴性”作为出发点。

在《歌唱而小放牛郎》的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即兴性被学生演绎的美轮美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性歌曲,适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演唱第三段歌词的时候,教师预设的课堂上采用了合唱的演唱方式,部分学生用“呱哒. 呱哒.”的说唱形式为歌曲配唱第二声部。当这段歌词反复练习了两遍以后,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拿起铅笔轻敲铅笔盒:“哒哒. 哒哒.”。开始的时候学生偷偷地敲,声音很小,大概是怕教师听到后批评他们。后来“哒哒. 哒哒. ”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跟合唱的主旋律音量相当了。而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唱第二声部‘呱哒. 呱哒.’的声音要用半声歌唱。(半声歌唱:音量是唱主旋律音量的一半。)这样要求是为了突出第一声部,让合唱音色更加和谐动听。

当敲击铅笔盒的“哒哒. 哒哒.”的声音,与唱伴奏的“呱哒. 呱哒.”的声音合在一起时,与主旋律混声合成了一种完美的和声音响效果。这种效果在教师的课堂预设里没有。音乐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探究,为这首歌曲找出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伴奏合唱。教师的情绪被学生们感染了,教师的兴奋使指挥变得更加带劲,而做为指挥的教师的情绪反过来又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更加高亢。于是那一次的音乐课,演唱效果比在舞台上演出还富有激情。

柴科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 。”那次的音乐课学生唱得激昂、表现力丰富,师生共同主动探究。师生用激情、热情演绎了肃穆神圣的音乐。那次的音乐课更让学生们体验了节奏伴奏的即兴性带给他们的快乐。

这样自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途径,虽然没有经过教师课堂的预设,它的即兴性为学生创造了学得愉快,学有所得的机遇。对于学生来说,音乐中旋律、节奏、动作、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而这种不可分割正是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中声势活动的独创。

无意中,学生们自发演绎了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的声势活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声势活动就是“一种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其中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

篇2

师:同学们见过粉刷匠吗?

生:见过。

师:谁来给我们演示一下?(生演示)

师:粉刷匠刷墙的时候会有“刷”的声音。让我们去做一次粉刷匠吧。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示范:

在以上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要学生去体会粉刷匠的刷墙动作。但是,当我们再次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时,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律动练习学到了什么呢?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粉刷匠刷墙的动作吗?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是存在问题的。首先是练习过于单一,《粉刷匠》作为课时中的律动练习,应该追求实效性。课件中《粉刷匠》的音乐一共是两遍,这两遍是一模一样的,让学生一直不停地重复一个相同动作的四分音符节奏,非常单调。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注意力的持续性不长,这样一味地重复学生会疲惫,教师的教学目的也未必能达到。

其次是为动而动,过于形式化。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对音乐的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许多的音乐课是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就都要加点动作。这样的教学就会浮而不实。

最后,学生通过一个有节奏的“刷”的动作来体验音乐的一个节奏。是不是过于单调了呢?有没有可能在单一中寻求多变呢?

于是,我想将书本上的律动练习与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练习相结合。利用奥尔夫的教学原理,通过律动练习,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我的教学如下:

师: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说“刷”。体验四分音符,即刷=×。

第一遍音乐:

间奏时,让学生停止动作,以便让学生学会听懂“间奏”。歌曲重头反复一次。

第二遍音乐:

师:歌曲重头反复,在体验了四分音符的基础上,体验八分音符,即刷刷=××。师右手表示四分音符,左手表示八分音符,走右手交替,学生根据变化来说出“刷”和“刷刷”。

师:同上,这里的音乐在速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动作放慢,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节奏说:“刷— — —”。

师: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由于音乐《粉刷匠》的最后有一个渐快的过程,于是教师的动作要随着音乐转入结尾,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节奏说:“刷”。在练习四分音符同时,感受十六分音符。即刷刷刷刷=????)

师:刚刚我们和粉刷匠一起刷了自己的新房子,谁能告诉我,粉刷匠是怎么刷墙的?

生:(用刚刚老师的动作来表示)

师:那么,粉刷匠每次刷墙的节奏是一样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呢?

生1:有变化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出了节奏,有“刷 —”,还有“刷刷”。

生2:还有刷— —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刚刚在我们的劳动中就有着丰富的节奏,请大家看黑板:

板书: 刷刷刷刷=????

刷刷=??

刷=?

刷— =?—

刷— — — =?— — —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接触到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准确而生动的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节奏带给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体验到音乐学习中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对音乐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的重要性并有效进行训练呢?

一、正确把握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音乐魅力和灵魂,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刚接触到音乐,对于一切音乐知识都是未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教授学生有效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节奏感在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作用,在音乐课堂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在学生学习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节奏感,才能真正认识到音乐产生的节奏节拍,从而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学生对节奏感的掌握加强了,他们的音乐欣赏、演唱以及感受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适当的节奏感训练还可以使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从而培养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加有效地掌握音乐知识。

二、有效落实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联系生活场景的素材落实节奏训练

音乐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是音乐作品的创作来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将音乐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声音节奏来进行节奏训练,从而自然地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课堂上展示他们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其节奏。例如,展示水滴的声音、筷子敲打碗的声音、黑板擦摩擦黑板的声音……在这样的节奏训练方式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节奏感。

2.选取简单易懂的童谣加强节奏训练

学生大多接触过通俗易懂且节奏感十分鲜明的童谣,对于童谣的记忆较为深刻,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简单易懂的童谣来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会唱的童谣《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的……”通过对童谣的演唱,使学生对音乐课堂有一种亲切感,能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在演唱童谣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利用模拟教学优化节奏训练

篇4

关键词:节奏训练;节奏;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大量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唱歌课听不到声音,欣赏课神色游离,好不容易教会了学生一些知识,但一周一节课的间隔,又让学生在下节课把学得的东西全都还了回来。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初中音乐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尴尬时期。首先表现在嗓音方面,初中生正处在嗓音变化的时期,一般变声期开始的年龄,男孩为12至14岁,平均13岁;女孩为11至13岁,平均12岁。变声期长短不一,有的仅几个月,有的则较长,平均约一年。变声期发高音困难,持久力差,声音粗哑,音准不易控制,有时会发出怪音。变声期以男孩为重,女孩较轻。男孩发高音不稳,女孩发低音不稳。其次,初中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高峰时期,第二特征的出现和羞怯感导致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乐于表现。而且,学生心理上的羞怯与感知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因此我开始了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的研究。

说到“节奏”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生活的节奏、运动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等等,对于音乐课来说,节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则更高了。然而旧的音乐课堂上的节奏学习往往死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我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节奏练习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才有律动,殊不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也同样需要。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律动形式和小学的律动形式截然不同。我认为,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最好的律动形式。

我们学校由于扩大招生,有很多学生都是从周边农村小学毕业的,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更不要说有什么音乐基础了。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给这部分孩子上音乐课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一首歌曲要教两节课,学生才能学会。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节奏训练非常感兴趣,当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声响,并把它模仿出来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发言。我把他们模仿的声响变成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告诉他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写成一定的节奏型,将这些节奏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便成了动听的旋律。

节奏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因为这些声响平时就在学生的生活周围,因此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而且在练习节奏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歌曲中难点节奏的把握,降低了歌曲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是一种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却不能够利用兴趣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Rap(说唱)这种说唱的音乐形式。Rap是黑人俚语中的一个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源自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这种音乐形式我们也能应用于节奏训练当中。

击鼓传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人们根据古典的节奏迅速地把花传到别人手中,并不断往下传。其实,节奏也可以这样传递下去。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节奏传递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第一个学生将我给的节奏打两遍后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更换新的节奏,以此类推,看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适合学生的节奏训练形式,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节奏训练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节奏训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节奏训练的内容要从教材中挖掘,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节奏训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从节奏开始。”这是汉斯・冯・比洛在谈到节奏时创造的一个著名的句子。节奏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捕捉能力,让学生在播放的旋律中迅速捕捉到有特点的节奏型,为下一步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 音乐 课堂 节奏教学

前言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直接方式,从不同的音乐之中,我们可以听出喜悦、悲伤、兴奋、痛苦等等各种情感因素。初中音乐的教学就是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基础,所以,良好的、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同学们对于音乐的喜爱。而节奏教学,就是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实践,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现如今的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学生兴趣不浓厚,⒂氲幕极性不高

初中的教学工作比较复杂,课程作业都比较多,音乐教学并没有被放在主流位置上,在本身安排的课程较少的情况之下,学生缺乏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重视主流文化课程而忽视对音乐的学习。

举例来说,在初中音乐课堂之上,老师如果只是针对理论进行讲解,而没有实际的、生动的案例来进行论证的话,课堂氛围就会比较沉闷,学生兴趣就不够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教学管理阶层对音乐教学本身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排课过程之中,因为受到了整体教学计划的影响,很多的音乐课只是处于流程化,这体现了教学的管理阶层本身对音乐教学就不够重视,由此又引发了任课教师对音乐教学任务只是应付,缺乏真心的关注以及积极创新,由此恶性循环下来,直接导致了音乐教学工作停滞不前,也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的享受和热爱。

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节奏教学是响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通过节奏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情感的起伏,可以说音乐的基础就是节奏,在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想要更好的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掌握节奏是必须的!

在学生音乐启蒙的阶段,老师合理的应用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到节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

1、通过节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通过节奏训练,可以掌握学习音乐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举例来说,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学生可以选择独唱、双人对唱、团体合唱等多种方法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老师积极指导,让学生体会到节奏对于音乐节目的重要性。

节奏教学还体现在老师可以鼓励想象和创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范围,举例来说,老师可以单独播放一段节奏乐曲,学生通过聆听体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这段节奏进行填词,这不仅能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节奏的把握和提升,推动他们对于乐感的理解和表达。

2、通过节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而言,音乐课堂应该是欢乐的、自信的,老师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一起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通过节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综合能力。

举例来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在数节拍的过程之中就可以把握节奏,提升乐感,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歌唱比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功的幸福,还可以让他们对于节奏训练有更深刻的认识,树立继续学习音乐的信心。

3、节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节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举例来说, 在进行节奏训练之前,可以先进行节拍训练,可以借助节拍器等教学工具,按照节拍口令来进行跺脚或者是拍手训练,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将节奏感记在心中,对于节拍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将节奏教学融入到音乐课堂之中,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音乐里,最终老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具体方法举例

1、对于低年级的初中学生,想要让他们良好的把握节奏,可以首先从模仿开始,模仿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比如火车汽笛声、钟表的摆动声、母鸡的叫声或者是机关枪的声音等等,通过不同节奏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节奏的印象,奠定良好的节奏基础,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例如,初中音乐教学中《赛船》这首歌曲就是最好的进行节奏教学的实例――老师可以将同桌二人分别分配任务,一个是划船的,同时负责唱号子“嘿”,要求声音简洁有力,还要加上动作,双手呈半握拳状,在第一节拍的时候,向前伸出,第二节拍的时候双臂弯曲,双拳自然的回到胸前,另外一名同学自然就是乘船者,唱歌的时候,每一个小节的第一拍都需要拍手,两个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利用旋律节奏和短促有力的号子声,可以促进学生肢体的协调以及对于节奏的把握。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节奏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促进他们整体音乐素质再上新的台阶,对于老师而言,通过节奏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调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天慧.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5,(05):122.

[2]龙霞.浅析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54.

篇6

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其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并训练好节奏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曾或多或少的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节奏感的训练。因此,学生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后,还是不能准确的拍击出一条完整的节奏,更不能准确地唱好一首歌曲。由此我开始思索: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而内心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才有成效。于是,我决定将"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作为我的第一项课题研究。再根据"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音乐教育越早越有效"等观点,我又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小学低段,通过内心节奏感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的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于是,在2010年我申报了省级音乐课题《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在近两年时间内,我带领课题小组的老师们系统地学习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以音乐课堂为主要研究基地,大胆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为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积累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节奏感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用听的方法来探索节奏的本领。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奥妙的声音,如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声音变化的规律性。如快、慢、轻、重及清脆、沉重、轻柔、悲愤等等。当学生们已经倾听和认知大量声音后,再告之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便是节奏。再如:张老师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她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而在张珂琦老师设计的另一节一年级《有趣的节奏》一课中,她首先播放了一段音乐,请学生们认真倾听。在音乐中能听到很多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叫-认真声,如:小鸟叫、青蛙叫、小羊叫、母鸡叫、小狗叫、知了叫......对于孩子们来说,从音乐中辨别动物的叫声并不难,但他们对节奏并不太了解。于是张老师引导他们模仿并体会每种动物的叫声,感知其节奏,同时采取了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来让学生们体验。渐渐地,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张老师又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节奏并模仿出来,这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全班的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借助与孩子们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肢体语言,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借助它们让学生表现和体验节奏,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的节奏感。柯达伊的教学法中正是采用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一) 声势

"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声势"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和节奏的句式感。如:我在执教研讨课《奇妙的音乐》一课中,就充分利用声势来引导学生辨别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我们知道,辨别拍号的关键是对音的强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听辨出强拍与弱拍。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会辨别2/4拍、3/4拍。课中,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基本拍号乐理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们听到强拍双手击掌,弱拍时轻轻拍击左手掌;遇到弱拍休止时,则可以采用摊掌或握拳来表示。当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强弱规律后,我先组合节奏句式让学生拍奏出来,然后学生分小组组合后再练习拍击。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出示《两只老虎》的歌曲用柯达伊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边视唱边做柯达伊手势,以此来加强学生节奏感和音准的练习。当遇到休止符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动作来区分,有的学生握拳,有时学生摊掌,还有的学生双手在胸前搭成小屋状。这种用相应的声势动作来表示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的反复练习,会逐渐使节奏符号、声势与相应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形成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音的长短、建立节奏感觉、掌握节奏准确。以上的两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逐渐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听辨音乐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的固定使用法。

(二) 律动

律动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条件,让学生能运用各种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增强其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音乐延续、终止及快慢强弱,然后给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启发、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设计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想象:听到进行曲节奏的音乐模仿军人走正步,听到轻柔的乐曲就学小鸟飞等等。在节奏音乐活动中,孩子善于用肢体语言来体验节奏,我就让他们来个"全身"总动员:头、肩、腰、口、手、脚都活动起来。这样的节奏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经过本身肢体动作的表演,不但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并且表现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当然,肢体语言还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合理、恰当的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之中,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三、运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乐器,它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去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并了解乐器的节奏特点,学习演奏方法,指导学生用它来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打击乐器时,我们便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发出声音的、与自己熟悉的乐器音色、音质相同的物品来自制乐器。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装小石子或豆子替代沙锤;一串金属小调羹用丝线串在一起替代串铃;用饼干盒替代小鼓;金属调羹敲击瓷碗充当"碰铃"......形状各异地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用而生。课堂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随着悦耳的伴奏声,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编配出打击乐伴奏曲。体验成功后,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之中,并大胆主动参与演奏活动之中。这种民主、开放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更激发了学生创造欲望与积极性,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片音乐新天地。

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使学生能够跟随着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以及教学针对性较强等特点。微课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价值

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玩游戏,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微课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生动的视频内容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知识紧密结合,在充分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如果仅仅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不但浪费时间,小学生的理解效果也会不理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视频内容,使小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小学音乐学习活动中。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基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更加关注小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微课教学视频,能够使学生在感悟节奏的过程中,找到节奏练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中强烈的音乐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视频,组织学生在视频中感受节奏,将音乐节奏与画面相结合,使学生在欣赏之余体会音乐的美好。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游戏教学,构建趣味课堂;辅助歌唱教学,营造动态环境以及优化节奏教学,提升学习质量等方式,将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与微课教学模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入游戏教学,构建趣味课堂

小学生喜欢玩,如果将音乐课堂打造成一个游戏的乐园,必将会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增添课堂教学中的趣味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游戏与音乐教学活动相融合,构建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以《跳圆舞曲的小猫》为例,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小学生掌握圆舞曲的特点,感受圆舞曲中丰富多样的音乐情感。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其中,借助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富含针对性特点的效果,指导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话语,做好课堂教学引导作用。

(二)辅助歌唱教学,创造动态环境

歌唱是小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微课,优化各项教学资源,辅助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活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态学习环境,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唱《小动物唱歌》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开场白,吸引每一位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模仿一些小动物的声音,如“瞄~瞄~”“汪~汪~”“咩~咩~”等等,组织小学生根据教师的声音猜测动物。小学生猜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小朋友们,你们猜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歌唱的呢?”等问题,构建互动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变成小学生欢乐的海洋,增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乐趣。其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你们最喜爱的动物的歌唱,等会儿大屏幕上将会出现许许多多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不仅会跳舞,而且还会唱出动人的歌曲,我们一起学一学好不好?”等话语,播放微视频内容,鲜明的动画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也能够使小学生跟随着视频进行动作、音效的模仿。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慢放等方式迎合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优化节奏教学,提升学习质量

小学生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将直接影响小学生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节奏学习能力,通过视频指导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节奏知识,注重对小学生节奏知识重点与难点的指导,借助直观的视频模式,降低节奏训练的难度,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幸福拍手歌》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内容,指导学生摆动手脚,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如拍拍手、跺跺脚等,在动作演示的同时,聆听微视频中的歌唱效果,引导学生自主领会其中的特点。微视频教学的方式能够全方位展示动物的动作,使小学生跟随着视频摆动的过程形成一定的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训练中的问题,实施专项训练活动,对各项内容进行逐一击破,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缩短节奏训练的时间,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受到节奏训练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 节奏 听音 多媒体 Cakewall软件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为直观、有趣而生动。说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它应当不只是单纯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音乐和视频,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应用。

音高概念和节奏感是学生在演唱歌曲和欣赏音乐时所必备的一个基本音乐素质。那应该怎样更快的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辨别能力呢?这就必须从提高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听音与节奏练习的质量上入手,练习的方式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通过Cakewall软件制作听音与节奏音响资料,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这两项训练的方法。

一、音乐课堂中的节奏练习

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节奏训练,过程很直观,很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节奏训练关键还要有素材,这就要用到作曲软件,这类软件很多,如Cakewall、作曲大师、Muse、Music write、Cubase等等,下面我就介绍如何利用Cakewall软件来制作并利用节奏素材。

1、打开软件Cakewall,点击ch选择第10个音轨(第10音轨是打击乐轨道)。接下来点击界面中的钢琴键盘或五线谱图标,从打开的界面中输入打击乐器音色以及节奏型(一个键就是一个打击乐器哦),输入完成可以试听,这个功能和别的音频软件一样,试听满意选择File中的S?ave As…,这时会跳出一个“另存为”的窗口,在“保存类型”中选择“MIDI Format 0”或“MIDI Format 1”,保存到你想要的文件夹下就可以了,这样保存的音频格式是MIDI格式,该格式可以在一般的音频软件上播放。也可以通过工具将此格式转换为MP3或WAV格式刻录到光盘。

2、节奏素材做好了,把它插入到你的课件当中,在PPT文件中直接选择“插入文件中的声音”即可,上课时别忘了把做的节奏素材也拷进去哦。

3、在课堂上利用制作的节奏素材进行练习。首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片断(2-3小节左右)让学生听,然后请学生把听到的节奏用手拍出来,如果学生的基本节奏素质不够好,也可以附上节奏图片,视听结合,这样会更直观些;其次,可以做些小游戏,请几个同学各扮演一种打击乐器乐器的音色,通过播放你已经制作好的多种打击乐器音色的节奏片断,让学生把听到的节奏表现出来。最后,还可以播放一些时下优秀的流行旋律,让学生选择或配上打击乐器节奏。

二、音乐课堂中的听音练习

通过使用Cakewall软件制作的旋律片断来进行听音练习比通过钢琴来进行练习显得更为有趣,在音色上,有一百多种乐器音色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乐器音色应有尽有,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高辨别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音色辨别能力了。如果学生的音乐素质还不错,还可以选择两种乐器的音色来进行主副旋律的听记练习。那在Cakewall软件如何来制作听音练习的素材呢?

打开该软件,点击Ch选择1-16的任一音轨(第10轨除外),然后点击Pch后的按钮,就会弹出一个乐器音色的选择界面,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合适的音色了,接下来就可以打开界面上的键盘图标来进行单音、双音及旋律的输入编辑了。下面简单说说制作旋律片断时在Cakewall软件中一些常用到的功能:

1、节拍的变化。选择Insert中的Meter/Key change,在弹出的界面中,At是指在第几小节中开始进行节拍的变化,Beats Per和Beat分别是每小节几排和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2、速度的变化。选择Insert中的Tempo change,在弹出的界面中,您只要稍微摸索下就会了,另外,选择View中的tempo,在弹出的界面中操作看可以达到渐快和渐慢的效果。

3、调的变化。在界面中的第三行,默认为C调,只需点击C后按钮就可以选择其他的调了。

4、插入音频。选择File中的Imporet iudio,就可以在您编辑的作品中插入来自CD或其他文件中的音频素材了。

5、插入视频。选择File中的Imporet video Files,就可以在您编辑的作品中插入一段视频素材。

制作听音训练的素材,关键在于丰富音色,有了多种不同的音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音乐课堂中听音的练习质量。在制作单音、双音与和弦的素材时,一般也就选择钢琴的音色比较好。而在制作旋律素材时应注意乐器音色的应用、强弱的应用、力度的应用以及速度变化的应用,以便在课堂教学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的音乐旋律感知能力。

节奏训练和听音练习还可以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达到各自的训练效果,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Cakewall软件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只要用心去摸索,掌握它不难,还可以发现更多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地方。听音与节奏训练都是比较枯燥的,但又是当前新课改中必须的,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音高辨别能力与节奏感知能力,学生基本音乐素质的提高才能有牢固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熟练运用各种音乐制作软件,制作一些能服务于音乐课堂的素材,应用到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王拓;计算机音乐虚拟音色与数字音频技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篇9

关键词:音乐;节奏;现状;对策

一、节奏在课堂中的应用背景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教师要利用节奏深入课堂,运用肢体语言以节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帮助学生成功地运用到音乐中去。节奏深入课堂最大的功能是建立以尊重和爱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利用节奏的训练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使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

二、分析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节奏训练的现状

就小学音乐课堂发展的大方向来说,大多数音乐教师长期不注重节奏方面的锤炼,整个音乐课堂一直听音乐、抓音准、演唱歌曲,而没有用心地去抓住节奏,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语言比较贫乏,浪费了很多时间,没有抓住音乐的重点。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现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表面化

教师对教学大纲没有深入研究,只是浅显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细致地分析。在教学中,教师根本没有去抓住音乐,一般只是稍带而过。

2.公式化

大多音乐教师由于经验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利用老套的模式,套用公式的教学方式。课堂内生搬硬套,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3.权威化(老师说了算)

教师容易把教学权利据为己有,没有把师生平等放在首位。认为音乐教学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没有做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很少加入节奏的训练。

三、把握音乐课堂的对策

1.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节奏

这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下工夫。我们首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标中对于如何在音乐实际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提高。

2.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所以唱歌谱的时候我们教师也要披文入情,要用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

四、音乐教学节奏运用的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本身需要熟悉课本,能够了解本课的音乐结构,而且应该抓住音乐中的主要节奏进行创编。

1.如何运用节奏导入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导入,很多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生搬硬套。在导入上,教师应从节奏上花工夫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让学生从节奏中感受音乐。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和激励性语言进行讲解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怎么利用节奏调节课堂

小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比较强,所以通常对节奏的辨别非常有兴趣。教师不能单一地利用手来拍节奏,要利用不同的方式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拍脸和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同学之间的节奏交流。

3.怎么使节奏在教育中教学相长

利用节奏深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节奏在音乐中的意义,而且能让学生更轻易地了解节奏带给音乐更深的理念。在利用节奏传播音乐的同时,促进了课堂的和谐发展,这样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更多不同的节奏。

五、音乐教学中如何把握节奏

1.准确得体

节奏运用要准确而得体,能恰当地给学生以提醒,让学生明白老师对节奏的示范意义。

2.机智巧妙

上好一节好的音乐课,要学会从学生的本质出发。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新奇、有特色的节奏形式,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性的节奏形式,而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有挑战性的节奏形式。教师应该具备更综合的教学实力和机智巧妙的教学技能。

3.独特创新

教师的示范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节奏形式,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如课堂上,老师一会儿鼓掌,一会儿跷起大拇指,一会儿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节奏表现等。

4.面向全体,相互交流评价

利用节奏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使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都参与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总之,节奏不仅在课堂适用,而且适用于生活,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的节奏中。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有节奏的环境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注意音乐的学习,成为一个有音乐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于润洋,吴斌.音乐鉴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美育教育;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11-01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习节奏不能脱离开实践,相反,还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要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现、去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展出以下几点学习方法,并将其作为实施框架运用到音乐课的节奏教学中去。

1.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感的训练可以引导小学生用争取的方式去欣赏音乐,去感受一些需要具备一定节奏感才能够体会的音乐。一些小学生可能以后会走上音乐相关的职业道路,那么在小学对于他们进行节奏感的训练就变得更有意义,对他们今后不管是创作还是演唱都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同时对于小学生进行节奏感相关的训练,也可以促使他们学会自己去欣赏一些高雅的音乐,而不是仅仅听一些简单的通俗歌曲。对于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具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方面的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也会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因为整个训练音乐节奏感的过程中,是需要眼睛、耳朵、肢体来进行配合的,在利用大脑进行感受的同时,也提升了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

2.1 在律动中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律动,就是按照旋律的不同节奏,做出表达各种不同舞蹈语汇的肢体动作。这种"律动"教学方式特别适应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借助肢体语言,更好理解音乐。

比如教授二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时,我就根据兔子、鸭子、乌龟、小猫等动物走路的不同特点编成"律动",并配以色彩艳丽的各种动物头饰教学生演唱:又比如在教授二年级音乐课《大鼓和小鼓》时,我就自编了用两个拳头锤击课桌和单脚跺地的动作"律动",用以表示大鼓敲击声的粗犷、浑厚与小鼓敲击声的清脆、柔弱的明显区别,不仅使学生顺利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不同敲击方法,也使他们从中理解敲击力度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各种不同头饰的加入增强了"律动"表演效果。把音乐课和美术制作课有机地结合了一起。

小学生好动,是天性,也是其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教师想让学生能够在四十分钟内快乐学习,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注意力,就切记不用让他们坐得太久,一旦坐久了,注意力就是分散。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时第穿插一些律动教学,不但可以调节教学的气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强化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中根据音乐并结合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音乐新课程关于"发展学生音乐兴趣"和"强化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思想。它简便易行,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它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不拘形式,不求统一,让其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

2.2 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1)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音乐教育的重要,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音乐课上的一些小窍门可以为你的课增加不少色彩。

如我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借助与孩子们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聆听、模仿进行节奏教学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2)自制节奏乐器。此外,老师充分地发动学生,引导他们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并拿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有的学生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里面装进沙子或米粒、小豆,做成沙球;有的学生用一根铁丝将许多瓶盖串在一起,做成了串铃;有的学生甚至用旧钢条做成了三角铁;还有的学生用竹板做成了响板……学生用他们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即兴伴奏,不仅兴趣浓郁、情绪高涨,学得特别开心,而且在演奏中还畹ǖ亍⒈鸪鲂牟玫厥褂糜胫诓煌的音型进行伴奏,可以说此时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了,而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3 让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音乐作品中的许多节奏就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声音节奏中提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训练中要尽量唤起同学们头脑中已储存的节奏、类似的声音加强对学生的节奏感的培养。如:在一节以学生生活中的音响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中,孩子们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声音,汽车喇叭、树上小鸟叫声、火车开动声音在学生发现声音模仿声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节奏的学习。钟表走的时候有"嗒、嗒";下雨时能够发出"滴答";小青蛙唱歌是"呱呱";模仿火车汽笛声"呜一"等等。老师接下来引导他们模仿并体会每种声音,感知其节奏,同时采取了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来让学生们体验。渐渐地,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又让学生自己寻找节奏并模仿出来,这时,全班的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们被神奇的音响世界所吸引,被奇妙的音响所陶醉。这样寓教于乐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无定法",音乐课教学也同样。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科特性,巧妙设计,就会顺利第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使我们的课上得更加精彩。

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让节奏与生活沟通起来,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为孩子营造广阔的音乐节奏空间,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孩子有了这些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从中体验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使音乐课真正起到给孩子们以快乐,给孩子们色彩的艺术课。

3.结语

当今的教育理念已经不仅仅是要求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这个角度出发,在音乐课堂上对于小学生的节奏感进行训练就非常的有必要。音乐老师应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利用更加符合小学生实际特点和情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音乐赏析,肢体动作,乐器几个方面出发,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艳荣.小议"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机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J].2010,217期:29-30

[2] 范爱英.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中小学音乐教育[J].2009,203期:22-22

[3] 何建中.如何解决节奏中的练习难点.中小学音乐教育[J].2010,219期:23-24

篇11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声势训练

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尽管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没有其他课程那么受重视,但是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价值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提高而逐渐地凸显出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只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音乐课堂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中,声势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使他们对音乐的节奏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声势教学的概念和应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多种教学方法,而声势训练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训练方式。声势训练是利用人体不同的姿势进行发声训练的简称。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利用拍手、剁脚等方式进行发声。人体的不同部分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加上人的各种姿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声音形态。人体的姿势其实也可以传达出一定的无声音的语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声势训练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声势训练教学可以将音乐中的多种元素融为一体,使小学音乐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音乐课程会更加感兴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二、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将声势训练引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首先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使其对音乐更加敏感。但是不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而学生通过音乐的声势训练,可以将动作、触觉、听觉融为一体,跟随音乐的节拍,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把握能力。音乐作品和动作节拍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从感性角度记住音乐的节奏。因此,声势训练可以促进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记忆,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会使他们更加热爱音乐,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声势训练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方式

1.使学生通过动作来模仿音乐的节拍,提高他们对节奏的辨识度

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辨识能力,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而一般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把握音乐没有太大的提高。利用声势训练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中,从而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感知音乐的特性。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动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体会音阶、音符等不同的音乐概念,学生通过身体节奏的模仿,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这也使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独特感受。

2.通过声势训练中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往往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音乐节奏,才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通过一定的声势训练游戏,可以使学生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这样就脱离了传统的、单调的音乐教学模式,达到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新高度。通过一定的声势训练,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并且更容易理解音乐的内涵。

3.通过选择适当的歌曲,释放小学生的天性

小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规律。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通过声势训练来积极适应并推动学生心灵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来开展小学音乐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对儿歌有着一定的亲近感。因此,将儿歌作为声势训练的练习曲进行教学,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例如:采用《幸福拍手歌》进行声势训练,可以利用歌词发挥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拍手、跺脚等动作,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控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心灵的升华。事实证明,使用声势训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声势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培养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倾听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而这门艺术学科主要是依靠听觉来实现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很难发挥实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倾听包括倾听别人话语、倾听音乐特性、倾听音乐课堂等几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强化倾听训练,让学生有序倾听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倾听训练,引导学生有序倾听,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对音乐理解水平的高低。在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鼓励学生从音乐课堂中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些倾听指令的训练,如针对乐器不同的节奏做出不同的动作反映,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融入音乐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融入音乐游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地倾听。当然,教师要组织一些有利于学生倾听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对倾听有进一步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传话的游戏,或者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判断性游戏,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度,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歌曲以及周围的环境对课堂进行渲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结合音乐特性,实施目的倾听

音乐是一项抽象的艺术,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音乐还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教师要抓住音乐的典型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节奏是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因素,是音乐生存的基础,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抓住音乐的节奏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感情。其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主体旋律,如悲伤、快乐、忧愁等,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将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最后,教师要抓住音乐的速度、力度、色彩变化等,让学生从音律的速度、力度,感知音乐情感的冷暖,准确地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篇13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种手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2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4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很多学校的音乐课还停留在由兼职音乐教师教一些传统的红歌或流行歌曲的现状,这就使得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音乐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策和效果

在30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多种渠道,开阔眼界,拓展视野,积极进修,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技能;利用多种音乐教学手段,使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爱上音乐课,更在县文艺汇演中获奖。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大胆运用于课堂教学,具体可总结为:听、唱、视、记、奏、创六个阶段。

听。音乐是听觉艺术,中学音乐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听身边的声音做起。比如,让学生在早晨醒来就听一听外面的叫卖声、风声、鸟鸣声。不同的商贩,其叫卖的声音也不同,这里面既有韵律的变化,也有音质的区别,还有音调的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细心人,学会从生活中用耳朵发现音乐,体会到音乐的美。

在专业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抓基本技能。在学生刚接触音乐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和感觉,在训练中找到音准和节奏,让他们仔细辨别乐声中的音高,掌控每一个节奏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听力的敏感性,有利于他们把握好音准。此外,教师要注意训练过程不可太着急,要遵循科学训练的规律,从最简单的做起,一直到复杂节奏的组合。二是把基本训练所获得的技能放在歌唱、欣赏、演奏、创作等实际的音乐活动中,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各种音乐要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唱。学生都很喜欢唱歌,有的学生有唱歌的天赋,而有的学生有些五音不全,对那些歌唱表现积极却总是跑调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对他们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要指出他们容易犯的错误,不能让他们养成坏习惯。敢唱的学生往往是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能已经不满足于歌唱别人谱就的曲子,而是想尝试着随着自己的心情来唱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总之,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歌唱,学生能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并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体验。

视,即视唱。学生只有具备识谱能力,才能独立唱歌、演奏,乃至分析作品、进行创作等。视唱的基础是听觉能力,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在音高、节拍、节奏、速度等方面进行训练,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三到”。首先是“眼到”,就是能够看谱;其次是“手到”,手能够跟着打节拍;最后是“口到”,能够随着节拍轻声唱和。

记。音乐语汇的积累主要靠记忆,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能使他们把学到的音乐较长久地保存起来,逐步转化为知识积累。 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来达到目的:背唱视唱曲中好的(名曲)曲调;背唱中外优秀歌曲;记忆欣赏作品中的名称、作者、主要旋律及表现手法等。

奏。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要动口(唱),还要动手(奏),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实践表明,增加乐器演奏的班级,学生在音准、节奏、识谱能力、乐感等方面都要优于不学乐器的班级。

选用乐器,以有固定音高的和技术性较低的乐器为好。如笛子、口琴、小型铝板琴、木琴、口风琴等。在教学中,以统一学习一种乐器为宜,这样便于进行集体教学,当然可以适当配上打击乐器。为了丰富音色作合奏练习,在同一种乐器中可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如高音口琴、中音口琴、和弦口琴等,这样能避免单调。

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前西德音乐家卡尔・奥尔夫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节奏写出多种不同的旋律,启发他们把节奏或旋律片段发展成乐句、乐段,让他们自由即兴地演奏打击乐器等,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创造性,这些都可以借鉴。 对于接触音乐学习不久的学生,可以通过节奏游戏、旋律游戏来开展创造活动,在中、高年级则可以让学生即兴创作简单的旋律,如让他们创作短小歌曲或乐曲等。

篇14

一、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意义

在小学实施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促进小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节奏,它是音乐的主导因素,也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的音乐也没有美感可言。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节奏,并且灵活掌握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小学音乐课节奏训练,对于培养小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以及增强小学生音乐感受能力都很有帮助,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节奏训练,已达到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的目的。小学生一般都是都好学好问的,并且还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并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为提高小学生以后的音乐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弊端

在我国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堂教学多为过分地注重节奏训练,虽然在音乐的教学中,节奏训练很重要,但是让小学生多次进行音乐节奏练习,不仅无法到达有提高学生音乐领悟的水平,还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且,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训练还会影响音乐教学的进度,课堂中音乐节奏训练占用许多的时间,缺乏正确的节奏训练方法。还有就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以及模仿的内容过多,完全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只是一味地按照传授节奏训练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小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也消失无存。

三、改善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措施

以上可以看出,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知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才行。以下本篇从多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改善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实施音乐节奏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训练法,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学习。这是由于在小学音乐教学传统的节奏乐活动中,多是单纯采用模仿以及强化训练等方式进行节奏训练教学,不仅容易导致小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表现的呆板、僵化,还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采用探索学习法以及创造学习法,引导学生对音乐节奏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学生好奇探索的心理,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演奏的技巧。

2、发挥学生在音乐节奏训练的主动性。在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自主动手制作操作材料来学音乐节奏,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对音乐节奏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可以使学生利益废旧物品自己制作发生乐器,比如可以在矿泉水瓶中装入沙子来制成沙捶,不仅简单、耐用还和购买的沙捶有着相近的音色;还可以让学生手机金属瓶盖、易拉罐等制成敲打乐器,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感知打击乐器的乐趣,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兴趣,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鼓励学生自己创编词句。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编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某节奏的基础之上,以此来创编出节奏于其相同的词句,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节奏知识的固话,也课题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即兴创编能力。

4、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音乐节奏。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节奏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知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从日常生活中去学节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节奏”,对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蛙鸣、鸟叫等进行倾听,让学生自己发挥创作能力,去感知自然界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节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的效果。

5、通过变换速度让学生认知音乐节奏的魅力。在小学生音乐节奏教学中,可以通过变化音乐的节奏速度,并律动、歌谣等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声音变化来感受节奏的魅力,通过速度快慢的音乐变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音乐节奏的反应速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也就是拍手、跑、跳等肢体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节奏的认识,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身体来感受节奏。另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来使感受节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速度来朗读自己熟悉的歌谣,通过语速的变化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到节奏的变化,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