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寓教于玩;音乐审美;音乐素养;奥尔夫;音乐体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这道出了音乐的真谛。我国义务阶段时期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
节奏是音乐中的各个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中,根据学龄段的不同,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节奏教学方法,同时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节奏教学进行适时调整,用于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
一、 在音乐课堂上为节奏教学创设情景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音乐节奏教学中,为学生设计说唱结合的节奏训练。一年级音乐课堂第一节音乐课,建议采用节奏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师生间的相互介绍。这种自我介绍通常采用“拍手问好,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的方式来进行: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师: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这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教师敲击一件打击乐器(双响筒),按着上述的节奏,用乐器打出这条节奏。顺便引导学生模仿乐器的节奏,介绍自己。学生就会按猫画虎回答老师的问题
X X | X X X | X X | X X X
生:我 叫 王 一 鸣, 我 叫 王 一 鸣。
学生回答的不合节拍也不要紧,教师合着节拍重复学生的话,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抑扬顿挫的问候声,配上节拍器的使用,学生们很新奇:原来音乐课上连自我介绍都这样有趣。于是先入为主,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音乐课堂的学习进入学生有兴趣探究的状态。
随着这种训练方式的深入,学生就会从“觉得很好玩”渐渐走向“要玩出花样”。于是用这种“寓教于玩”的方式,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了有趣的课堂游戏,这种游戏,游戏规则简练易学,朗诵的歌词琅琅上口。如此一来学生对节奏学习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兴趣就是节奏学习、音乐学习的动力。正如古人所说:“为之,则难者亦易也。”找到了学习节奏的钥匙,那么节奏训练就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了。
打花巴掌的游戏是北京市和华北地区儿童常玩的拍手游戏:两人一组,用不同的力度来翻拍手掌的手心和手背,然后两人再对拍手掌掌心和手背。拍手所用节奏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由易到难。根据所说唱的歌词内容,决定拍手掌的花样是双拍掌,还是单拍掌。课间学生玩“打花巴掌”游戏,一般都是渐快的速度;课堂上用这个游戏进行教学,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指挥学生使用相应的速度。
有了以上的节奏训练的积累,我把节奏型总结成体态语言:四分音符(■)我用“走”来表示,和着进行曲的速度用走步来表现;二分音符(■)我用“慢~走”来表示,和着摇篮曲的速度,用影视作品中的慢镜头来表现;八分音符(■)我用“跑跑”来表示,和着小快板的速度用跑步表现;十六分音符(■■■■)我用“快快快跑”来表示,和着快板的速度用拍手来表现。这种节奏训练叫做“体态节奏训练”。
就这样,把“寓教于玩”的节奏训练带入到每一首歌曲中,解决了节奏问题,使歌曲学唱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当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节奏和歌曲,巨大的成就感会让学生变得更乐于探究新的音乐知识,从而积累更多的音乐技能,当音乐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得到了提升。
二、 节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教学活动必然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课堂,必然会成为教师“一言堂”。“一言堂”式的音乐课堂是失败的音乐课堂。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在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节奏训练中,节奏型的难度越来越大,“体态节奏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音乐需求。学生经过了低年级阶段的音乐知识积累和节奏训练的掌握,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时候用“演奏打击乐器”逐渐代替了低年级阶段的“体态节奏训练”。
常用的打击乐器是木鱼、手鼓、碰钟、双响筒、小堂鼓等。在使用打击乐器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根据音的长短选择不同的乐器来演奏节奏型。例如:碰钟适合演奏长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木鱼和双响筒长音、短音都可以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的演奏要根据鼓手的演奏水平来决定其适合演奏内容。
这样一来即使是演奏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也可以自主选择他自己所能驾驭的乐器,使用节奏型简单的谱例来演奏乐器,演奏水平高的学生就可以演奏较为复杂的节奏型。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嗓音造型内容还可以细分为唱歌活动和节奏朗读活动。我们的音乐课堂创造性地借鉴了奥尔夫教学体系的节奏朗读活动,把节奏训练当成了一个课题研究,把研究课题渗透到课堂一线,让节奏训练渗透到每一节音乐课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演奏打击乐器的活动,从而训练学生的说、唱、演奏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这样的训练日积月累,最终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地步,从而探索出课堂节奏教学的新成果。
三、 音乐节奏教学中注重即兴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音乐世界观,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可能用教师的预设课堂来完成,这就要求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要注重即兴性。奥尔夫说:“就其整个范围来说,教学从即兴出发,而即兴应用节奏形式作为支柱,接着才是音的固定和记谱作为结果。”3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的指出了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节奏训练要从“即兴性”作为出发点。
在《歌唱而小放牛郎》的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即兴性被学生演绎的美轮美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性歌曲,适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演唱第三段歌词的时候,教师预设的课堂上采用了合唱的演唱方式,部分学生用“呱哒. 呱哒.”的说唱形式为歌曲配唱第二声部。当这段歌词反复练习了两遍以后,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拿起铅笔轻敲铅笔盒:“哒哒. 哒哒.”。开始的时候学生偷偷地敲,声音很小,大概是怕教师听到后批评他们。后来“哒哒. 哒哒. ”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跟合唱的主旋律音量相当了。而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唱第二声部‘呱哒. 呱哒.’的声音要用半声歌唱。(半声歌唱:音量是唱主旋律音量的一半。)这样要求是为了突出第一声部,让合唱音色更加和谐动听。
当敲击铅笔盒的“哒哒. 哒哒.”的声音,与唱伴奏的“呱哒. 呱哒.”的声音合在一起时,与主旋律混声合成了一种完美的和声音响效果。这种效果在教师的课堂预设里没有。音乐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探究,为这首歌曲找出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伴奏合唱。教师的情绪被学生们感染了,教师的兴奋使指挥变得更加带劲,而做为指挥的教师的情绪反过来又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更加高亢。于是那一次的音乐课,演唱效果比在舞台上演出还富有激情。
柴科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 。”那次的音乐课学生唱得激昂、表现力丰富,师生共同主动探究。师生用激情、热情演绎了肃穆神圣的音乐。那次的音乐课更让学生们体验了节奏伴奏的即兴性带给他们的快乐。
这样自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途径,虽然没有经过教师课堂的预设,它的即兴性为学生创造了学得愉快,学有所得的机遇。对于学生来说,音乐中旋律、节奏、动作、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而这种不可分割正是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中声势活动的独创。
无意中,学生们自发演绎了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的声势活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声势活动就是“一种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其中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
师:同学们见过粉刷匠吗?
生:见过。
师:谁来给我们演示一下?(生演示)
师:粉刷匠刷墙的时候会有“刷”的声音。让我们去做一次粉刷匠吧。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示范:
在以上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要学生去体会粉刷匠的刷墙动作。但是,当我们再次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时,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律动练习学到了什么呢?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粉刷匠刷墙的动作吗?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是存在问题的。首先是练习过于单一,《粉刷匠》作为课时中的律动练习,应该追求实效性。课件中《粉刷匠》的音乐一共是两遍,这两遍是一模一样的,让学生一直不停地重复一个相同动作的四分音符节奏,非常单调。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注意力的持续性不长,这样一味地重复学生会疲惫,教师的教学目的也未必能达到。
其次是为动而动,过于形式化。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对音乐的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许多的音乐课是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就都要加点动作。这样的教学就会浮而不实。
最后,学生通过一个有节奏的“刷”的动作来体验音乐的一个节奏。是不是过于单调了呢?有没有可能在单一中寻求多变呢?
于是,我想将书本上的律动练习与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练习相结合。利用奥尔夫的教学原理,通过律动练习,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我的教学如下:
师: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说“刷”。体验四分音符,即刷=×。
第一遍音乐:
间奏时,让学生停止动作,以便让学生学会听懂“间奏”。歌曲重头反复一次。
第二遍音乐:
师:歌曲重头反复,在体验了四分音符的基础上,体验八分音符,即刷刷=××。师右手表示四分音符,左手表示八分音符,走右手交替,学生根据变化来说出“刷”和“刷刷”。
师:同上,这里的音乐在速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动作放慢,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节奏说:“刷— — —”。
师:随着音乐做粉刷匠的动作,由于音乐《粉刷匠》的最后有一个渐快的过程,于是教师的动作要随着音乐转入结尾,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节奏说:“刷”。在练习四分音符同时,感受十六分音符。即刷刷刷刷=????)
师:刚刚我们和粉刷匠一起刷了自己的新房子,谁能告诉我,粉刷匠是怎么刷墙的?
生:(用刚刚老师的动作来表示)
师:那么,粉刷匠每次刷墙的节奏是一样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呢?
生1:有变化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出了节奏,有“刷 —”,还有“刷刷”。
生2:还有刷— —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刚刚在我们的劳动中就有着丰富的节奏,请大家看黑板:
板书: 刷刷刷刷=????
刷刷=??
刷=?
刷— =?—
刷— — — =?— — —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接触到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准确而生动的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节奏带给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体验到音乐学习中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对音乐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的重要性并有效进行训练呢?
一、正确把握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音乐魅力和灵魂,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刚接触到音乐,对于一切音乐知识都是未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教授学生有效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节奏感在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作用,在音乐课堂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在学生学习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节奏感,才能真正认识到音乐产生的节奏节拍,从而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学生对节奏感的掌握加强了,他们的音乐欣赏、演唱以及感受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适当的节奏感训练还可以使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从而培养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加有效地掌握音乐知识。
二、有效落实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联系生活场景的素材落实节奏训练
音乐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是音乐作品的创作来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将音乐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声音节奏来进行节奏训练,从而自然地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课堂上展示他们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其节奏。例如,展示水滴的声音、筷子敲打碗的声音、黑板擦摩擦黑板的声音……在这样的节奏训练方式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节奏感。
2.选取简单易懂的童谣加强节奏训练
学生大多接触过通俗易懂且节奏感十分鲜明的童谣,对于童谣的记忆较为深刻,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简单易懂的童谣来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会唱的童谣《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的……”通过对童谣的演唱,使学生对音乐课堂有一种亲切感,能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在演唱童谣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利用模拟教学优化节奏训练
关键词:节奏训练;节奏;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大量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唱歌课听不到声音,欣赏课神色游离,好不容易教会了学生一些知识,但一周一节课的间隔,又让学生在下节课把学得的东西全都还了回来。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初中音乐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尴尬时期。首先表现在嗓音方面,初中生正处在嗓音变化的时期,一般变声期开始的年龄,男孩为12至14岁,平均13岁;女孩为11至13岁,平均12岁。变声期长短不一,有的仅几个月,有的则较长,平均约一年。变声期发高音困难,持久力差,声音粗哑,音准不易控制,有时会发出怪音。变声期以男孩为重,女孩较轻。男孩发高音不稳,女孩发低音不稳。其次,初中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高峰时期,第二特征的出现和羞怯感导致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乐于表现。而且,学生心理上的羞怯与感知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因此我开始了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的研究。
说到“节奏”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生活的节奏、运动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等等,对于音乐课来说,节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则更高了。然而旧的音乐课堂上的节奏学习往往死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我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节奏练习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才有律动,殊不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也同样需要。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律动形式和小学的律动形式截然不同。我认为,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最好的律动形式。
我们学校由于扩大招生,有很多学生都是从周边农村小学毕业的,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更不要说有什么音乐基础了。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给这部分孩子上音乐课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一首歌曲要教两节课,学生才能学会。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节奏训练非常感兴趣,当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声响,并把它模仿出来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发言。我把他们模仿的声响变成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告诉他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写成一定的节奏型,将这些节奏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便成了动听的旋律。
节奏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因为这些声响平时就在学生的生活周围,因此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而且在练习节奏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歌曲中难点节奏的把握,降低了歌曲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是一种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却不能够利用兴趣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Rap(说唱)这种说唱的音乐形式。Rap是黑人俚语中的一个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源自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这种音乐形式我们也能应用于节奏训练当中。
击鼓传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人们根据古典的节奏迅速地把花传到别人手中,并不断往下传。其实,节奏也可以这样传递下去。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节奏传递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第一个学生将我给的节奏打两遍后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更换新的节奏,以此类推,看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适合学生的节奏训练形式,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节奏训练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节奏训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节奏训练的内容要从教材中挖掘,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节奏训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从节奏开始。”这是汉斯・冯・比洛在谈到节奏时创造的一个著名的句子。节奏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捕捉能力,让学生在播放的旋律中迅速捕捉到有特点的节奏型,为下一步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 音乐 课堂 节奏教学
前言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直接方式,从不同的音乐之中,我们可以听出喜悦、悲伤、兴奋、痛苦等等各种情感因素。初中音乐的教学就是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基础,所以,良好的、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同学们对于音乐的喜爱。而节奏教学,就是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实践,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现如今的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学生兴趣不浓厚,⒂氲幕极性不高
初中的教学工作比较复杂,课程作业都比较多,音乐教学并没有被放在主流位置上,在本身安排的课程较少的情况之下,学生缺乏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重视主流文化课程而忽视对音乐的学习。
举例来说,在初中音乐课堂之上,老师如果只是针对理论进行讲解,而没有实际的、生动的案例来进行论证的话,课堂氛围就会比较沉闷,学生兴趣就不够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教学管理阶层对音乐教学本身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排课过程之中,因为受到了整体教学计划的影响,很多的音乐课只是处于流程化,这体现了教学的管理阶层本身对音乐教学就不够重视,由此又引发了任课教师对音乐教学任务只是应付,缺乏真心的关注以及积极创新,由此恶性循环下来,直接导致了音乐教学工作停滞不前,也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的享受和热爱。
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节奏教学是响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通过节奏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情感的起伏,可以说音乐的基础就是节奏,在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想要更好的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掌握节奏是必须的!
在学生音乐启蒙的阶段,老师合理的应用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到节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
1、通过节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通过节奏训练,可以掌握学习音乐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举例来说,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学生可以选择独唱、双人对唱、团体合唱等多种方法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老师积极指导,让学生体会到节奏对于音乐节目的重要性。
节奏教学还体现在老师可以鼓励想象和创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范围,举例来说,老师可以单独播放一段节奏乐曲,学生通过聆听体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这段节奏进行填词,这不仅能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节奏的把握和提升,推动他们对于乐感的理解和表达。
2、通过节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而言,音乐课堂应该是欢乐的、自信的,老师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一起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通过节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综合能力。
举例来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在数节拍的过程之中就可以把握节奏,提升乐感,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歌唱比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功的幸福,还可以让他们对于节奏训练有更深刻的认识,树立继续学习音乐的信心。
3、节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节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举例来说, 在进行节奏训练之前,可以先进行节拍训练,可以借助节拍器等教学工具,按照节拍口令来进行跺脚或者是拍手训练,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将节奏感记在心中,对于节拍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将节奏教学融入到音乐课堂之中,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音乐里,最终老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具体方法举例
1、对于低年级的初中学生,想要让他们良好的把握节奏,可以首先从模仿开始,模仿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比如火车汽笛声、钟表的摆动声、母鸡的叫声或者是机关枪的声音等等,通过不同节奏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节奏的印象,奠定良好的节奏基础,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例如,初中音乐教学中《赛船》这首歌曲就是最好的进行节奏教学的实例――老师可以将同桌二人分别分配任务,一个是划船的,同时负责唱号子“嘿”,要求声音简洁有力,还要加上动作,双手呈半握拳状,在第一节拍的时候,向前伸出,第二节拍的时候双臂弯曲,双拳自然的回到胸前,另外一名同学自然就是乘船者,唱歌的时候,每一个小节的第一拍都需要拍手,两个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利用旋律节奏和短促有力的号子声,可以促进学生肢体的协调以及对于节奏的把握。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节奏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促进他们整体音乐素质再上新的台阶,对于老师而言,通过节奏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调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天慧.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5,(05):122.
[2]龙霞.浅析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