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传统文化价值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价值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传统文化价值观;“侠”“义”“忠”“信”

新世纪以来,张艺谋的电影作为“中国式大片”的典型——大牌的明星、绚丽的视觉画面和民族故事的外衣,成为很多导演的一贯套路。然而过度关注影片外在形式的华美绚丽而忽视内在精神深度的表达越来越被人诟病。“当下,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出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文化潮流。”[1]因此,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而言,建构起一种既能践行大众文化发展诉求的叙事机制,又能在内在价值上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显得极为重要。坚守我们自己内在的文化价值观既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又可以此来扩展文化认同的心理半径。因此近年来努力去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成为很多导演的一致审美诉求,如《赵氏孤儿》《十月围城》《落叶归根》《信义兄弟》等。电影《金陵十三钗》尽管是张艺谋导演瞄准全球市场的“冲奥”之作,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影片的核心思想凸显的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尤其是当我们将影片和原著小说对比起来分析,其中较之原著或增加、或渲染、或改动、或消解的地方,恰恰是电影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彰显和传导之处。

一、约翰神父之“侠”

“侠,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产生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际。”[2]可见侠文化在中国历史之久远。中国文学中有诸多扶危济困、救人于危难的侠客形象,在国有“困厄之时”,人有“急难之事”时,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有慷慨赴危难、热血酬知己的聂政(《战国策》);有“家无余财,衣不完采,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朱家(《史记》);有“仰手接飞猱,俯飞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的游侠(《白马篇》)等。这些侠士以武艺强、重情义、知荣辱、忘生死的卓越人格,博得了世人的普遍赞誉,被后人代代传颂,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尚侠”之风。侠士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始终与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被民众接受和崇拜。如果说西方的“骑士文化”更多强调的是贵族气质、温情守礼、忠诚信仰的话,那么中国“侠士文化”突出的就是侠肝义胆、疾恶如仇、扶危济困。《金陵十三钗》中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约翰神父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中国“侠士”气质的人物形象。

影片将小说中原有的英格曼神父和阿多纳多神父删减后,重新塑造了这样一个新角色。约翰是一位生活在美国底层的普通入殓师,来到中国只是为死去的教父做殡葬以赚钱谋生,他原本世俗、功利、贪财、迷色,就像《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那样的义士,诸多缺点反而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丰满。他目睹日军闯入教堂对无辜女学生的残暴,“天下多有不平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他刮净胡子、穿上神父衣服的那一刻,就由普通人蜕变成一位“侠士”。他疾恶如仇,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行大义凛然的怒斥;他武艺高强,一双巧手就将风情的歌妓一夜之间变成纯情的女学生,几下功夫就将报废的卡车变成送女学生出城的必要交通工具;他侠肝义胆,放弃了同乡告之的绝好的逃生机会,只身返回教堂去保护与他本无关联的女学生。至此,影片通过约翰神父这一人物形象传达了凸显“侠士”文化的审美诉求。尽管观众对约翰神父这一角色的喜爱可能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演员的个性魅力,但更多的是这一人物满足了中国广大观众对“侠士”的崇拜和敬仰心理。

二、秦淮之“义”

严歌苓的小说一开篇就采取了高度私人化的视角,惊醒女学生书娟的,不是炮声,而是“初潮”。通观小说全篇,女性的生命体验贯穿始终。玉墨曾伪装淑女勾引了书娟的父亲,书娟对其恨之入骨,玉墨在书娟面前想表现高贵,但最终还是“自惭形秽”。小说结尾以“十三钗代替女学生去赴约”作结,玉墨主动提出,其实这一举动是和她想改变自己在书娟心目中的低贱形象不无关系。

而电影的叙事意图要比小说宏大得多,编织的是一幅远超个体经验的历史画卷。影片淡化了书娟和玉墨的敌对关系,只是将其放置在和贞女的不同阵营中,然后影片还通过几笔来表现这两者的相互和解和信任:一是躲避日军搜查时,女学生为了不暴露藏身处而选择跑上阁楼,把危险带走;二是一个在追猫时暴露了,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突出了不同女子之间的一种姐妹情义。对“十三钗代替女学生去赴约”这一情节,更是浓墨铺陈,大肆渲染,将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义”张扬到了极致。玉墨在影片里说,“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秦淮们说“我们替你们去,你们替姐姐好好活”。明知可能赴死,这些风尘女子还是替女学生赴了日本军人设的局。为他人放弃生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影片中最出彩的镜头之一,就是们在赴日军圣诞宴会前合唱的那曲《秦淮景》,歌声中的她们美艳得不可方物,除了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仗义。

“义”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随着时展,“义”已由封建礼义延展至广泛的道义、仁义。中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举不胜举,不止男性,就连柔弱的女子,舍生取义的也不乏其人。却奁拒嫁的李香君;毁家纾难的柳如是;舍财显情的杜十娘。她们出身卑微,虽沦落风尘,尝尽世间疾苦,骨子里的“义”却越加深厚,“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这些仗义女子体现的是“为情义两肋插刀”的气度,是一种置性命于情义之下的做事原则和处世标准,而这一类形象的塑造满足了观众解他人于倒悬之苦,援人出于黑暗渊薮的救赎。

三、李教官之“忠”

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是影片中的重头戏,相比原著中“去势”的军人,电影前三分之一都在突出以李教官为首的中国士兵如何浴血奋战。影片中的李教官他们并非困城之兽,而是为了救助自己的同胞主动放弃了出城的机会。十几个中国军人对抗日军的坦克大炮,由于缺少有效的抵抗武器,只有将手榴弹捆绑在身上,以战友的身体作掩护,尽可能靠近坦克,用血肉之躯来充当炸掉敌人坦克的武器。当我们看到银幕上,一个个充满血性的中国军人奋不顾身扑向日军的炮火,又一个个倒在敌人的射击下,不禁血脉贲张,热泪盈眶。最后整个教导队只剩下李教官一人仍在孤军奋战,他守候在教堂旁边,担当女学生的守护神,书娟就是由于他的神奇枪法才免遭日军的蹂躏。恪守军人职责,面对外来侵略奋不顾身是为国家而忠;为救女学生放弃出城的机会,为同胞王浦生弥留之际找一个暖和的地方,是为人民而忠。影片改写了原著中软弱无力的国军形象,张扬了李教官等中国军人的赤诚之心,提升了影片的精神价值。

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有很多思想具有跨越时间屏障、冲破空间壁垒的历史价值,比如“忠”。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许多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他们所效忠的皇帝早已化为尘土,所维系的王朝也早已灰飞烟灭。然而,我们至今仍对他们怀念追忆。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他们忠诚不渝的人格精神的敬佩,是对他们九死无悔的顽强意志的赞誉——他们用生命诠释的这种“忠诚”的传统文化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意义。这种人文理想和道德审美在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得到了彰显。

四、陈乔治之“信”

影片《金陵十三钗》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凸显还表现在对配角、小人物的精心塑造上。陈乔治即是其一。小说中陈乔治是英格曼神父收养的弃儿,胸无大志,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苟且偷生,借秦淮躲避教堂之机,偷偷和一红菱相好,当日本兵闯进教堂,神父受辱时,只是本能地要去替神父捞回尊严,但看到敌人强大却又急忙退缩,连他自己也骂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东西。然而他再躲也没有躲过日本人的子弹,在双手抱住脑袋逃跑的途中,倒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而电影中则彻底改写了这一人物,将“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价值观念灌输其中,将其塑造成一位知恩图报、一言九鼎的少年义士。“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陈乔治自从被英格曼神父收养,就念念不忘养育之恩,并孜孜践行着神父临终前嘱托——照顾女学生,影片中他一直强调:“我必须保护这些女学生的安全,这是英格曼神父的托付。”小小年纪的他为了这句承诺,毅然扛起管理整个教堂的责任,做饭整理、调停争端、挽留约翰,在最后关头男扮女装替女学生赴死。影片中约翰认真确认陈乔治是否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并劝说他跳车,但是乔治拒绝了,即使恐惧将要面对的灾难,他还能冷静地分析情况为女生们的逃亡做最好的部署,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践行了什么是“信”,什么是“一言九鼎”。那个带着女孩假发、神情坚毅的小男孩成为很多观众心中“信义”的化身。

新世纪以来的电影有多部表现传统文化中的“信义”主题。像《赵氏孤儿》《一诺千金》《落叶归根》等。如果说《赵氏孤儿》来自传统“托孤”故事的话,那么《一诺千金》《落叶归根》则有当下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故事。《一诺千金》中的单喜良答应了刘根临终前的要求,把他和儿子小宝送回到家乡。单喜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不仅如此,他还承担起照顾举目无亲的小宝的重担。《落叶归根》中的老赵答应了在刘全有死后把他送回家乡的要求,一路之上他历尽磨难,汽车拒载、钱包被偷、饭店被宰、工钱是假钱。但老赵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承诺。[3]这些影片和《金陵十三钗》一样,在面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表达着文化守成主义的立场和思想,努力坚守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源,显示出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电影的显在支配力量和潜在渗透话语。

综上所述,对比原著和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影片消解了小说高度私人化的生命体验和女性视角,将其放置在更为宏大的叙事机制中,通过增设人物、渲染情景、改动性格等手段来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侠”“义”“忠”“信”进行弘扬,以此来提升影片的文化价值,我们从中也欣喜地看到张艺谋导演回归到关注影片内在精神深度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贾磊磊.中国电影产业的时代振兴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J].当代电影,2011(07).

[2] 张兆龙.中国电影年鉴,1994[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305.

篇2

纵观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陶作为一种自然永恒的材料,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走向现代,更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存在方式走向未来。原始陶器在世界各地先后出现,虽然在造型、装饰和文化理念一有不尽相同的地域特色,但其成型方法和艺术形式却存在着许多的相似性,这可谓人类的共识。

每一种物体在进化以前,其萌芽状态在形态上近似于生命的起源,空间和时间在起源上趋向一致。随着事物的发展,所有的形态都变的以各自独特的生命形式存在。而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在变革中,其思维形态物化了的思想便趋向一致。在一个工业化发达的高速复制时代,用手工的创作方式去触及人们的感觉,从而使这个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获得现代性的划时代的转换。现代陶艺的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它以不同的形式、角度和内含上展示了现代人对陶瓷传统人文精神和美学品质的认识态度,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资源、语言方式、艺术形式的当代转化问题的新思考。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的遗存非常丰富,这是任何其它门类艺术品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她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 神完美地表现在了它的博大丰厚的陶瓷艺术中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代表了这个民族的体验,代表深深扎根于这个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精神与人性的成熟,代表技术和形式方面精湛的表现方法,代表了这个民族对艺术价值看法的最后概括。

由于西方近几十年来现代陶艺的发展,使陶艺成为一种十分国际化的艺术语言,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介质,促进了艺术国际化的进程。在中国当代艺术情境中,陶艺语言面临着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如何更好的和用传统文化资源、因势利导完成自身现代嬗变的问题。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古代艺术家往往借助器物的造型来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深深地沉浸在自然中去体味自然生命的奥妙。而我们现代的陶艺作品也有很多表现出对自然物象、物性的亲和和性感,和对商业化机械复制图像的远离逃避,力图以最生动、最富个性魅力的现代陶艺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性感体验,来展示他们的艺术理念和生活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个人与个人之间日趋明显的相互依附性,显示出多元共存的必然态势。但正因为如此,各国陶艺家才需要通过自己富有个性的作品表达不同文化背景多元共存的合理,体现各种文化对于我们的世界都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现实。纵观中国现代陶艺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样式,大多都兼容了多重的风格式样因素和语言结构,一些作品同时具有观念表现,波普等多重风格。在对本体语言的关注上,显示出多种语义并存的现象,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显示出对生活观察的平常心境以及对人文现象的关怀。这种多原性,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语境,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新的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将会逐渐强健中国现代陶艺的身躯。塑造中华民族陶艺自身语言状态,这对西方艺术形态的日益国际化蚀食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种弱势文化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明显带有一种西方附趋性。现代陶艺可以有时尚性,但决不能等同于时尚。在体现社会共性――现代的同时,应通过对陶瓷本质的理解,去体现个人对陶艺的认识,比如社会、文化、历史及陶瓷材料本身等。我们更多的是要在中国文化的这个大背景共性中去导求个性,去诠释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也就是说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加以深化并融纳自己的对事物的不同观察视角和内心体现而形成的个性,离开了中国传统 文化这一大背景,就无从谈起中国现代陶艺的多元性、国际性。

中国现代陶艺家在探索现代陶艺新的表述语言上,深深的直根 不可避免的变革与更新的学术思考。学习与借鉴,每交流与融会是所有文化艺术得到繁荣的重要因素,它给我们熟悉,所赞美的传统陶瓷艺术又一全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开拓了陶瓷艺术研究与创作的新空间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对今天中国的陶艺并非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其足以借鉴与发展的基础,任何离开这一基础的现代陶艺都是空中楼台,传统陶瓷艺术因传统文化的感悟性特征,形成了一种神奇而富于变化的感悟性表达特质。若将这种传统特质精神地潜入到现代陶艺的创作中,将会以有别于西方的陶艺语言形式并驱并行发展,共同尊荣,而不致落入窠臼随行于他人之后。国际陶协主席东尼・法兰克斯先生在全国第七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会上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几千年的陶瓷艺术文化,将成为你们中国陶艺家现代陶艺创新和发展的基石。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整体和谐 有机论 兼容并蓄 复兴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2]李杏、丁振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儒家学派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急功近利思想暴露出来,中国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社会后发力量,既在反思也力图从东方传统智慧中寻找突破。管理是镶嵌在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背景之下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员会有不同的行动目的、行为方式和欲望,任何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都会因文化而异(Kluck

hohn,1962;Hofstede,1980)。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同样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性。Hofstede和Bond在研究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时发现了第五个“组织文化构念”即儒家思想特质。党的十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包含企业、学校、非政府组织、医院等在内的各类组织是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价值观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揭示行业本质,以人本思想凝聚员工精、气、神形成合力推动组织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儒家文化为主干,以佛、道、法为辅助,曾为保持民族凝聚力作出深远贡献,并内化成为百姓日用之道[1]。2014年世界财富500强55位的中国移动一直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作为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它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是对组织个体品性、修养、行为的要求和标准;“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位居财富榜排行25位中国工商银行的价值观是“工于至诚,行以致远”,源自《汉书・赵广汉传》“行之发于至诚”,此八字朗朗上口,又蕴藏丰富内涵,既接续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可谓隽远悠长,宏阔精深。不过笔者仔细查阅过201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上榜100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的价值观是用传统文化凝练表达出来的,显然与企业、社会不重视传统文化有关。然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企业要征服世界必须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在21世纪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之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借鉴传统文化以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步骤,是要将传统文化作为整体,让组织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视野的辐照之下,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本文借鉴传统文化深入分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维度,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一、组织价值观研究述评

全球“组织文化”研究始于二战后的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热潮。组织文化学科系统理论的诞生可以概括为“花开日本,结果美国”。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既有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个性。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辐射。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文明”一词出自《周易》,指的是文采光明。同时,“文明”与“人文”、“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周易.贲卦》里有“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是通过心智与德性的灵明,让万事万物、人类社会得到恰当的安顿之意。还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意思是推行教化庶民促使天下昌明,是中国传统关于“文化”的最早记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结构,它包含最外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最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子系统结构,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的同心圆,而企业文化价值观是这个同心圆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为获取成功而对其行为所做出的价值取向。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Schein认为“组织价值观”对外具有适应 (external adap

tation) 作用,对内具有内部整合 (internal integration) 作用,即组织协调内部人际关系完成组织目标。Ouchi(1980)认为价值观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人的价值观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如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要想使顾客、供应商、员工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我们必须尊重现实,溯本逐源,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沉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自企业文化80年代传入中国后,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特征的论文很多,实证对中国企业文化探索源自郑伯叮1990)对台湾企业的组织文化进行的研究,他确认了台湾企业文化的九个维度,并指出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是中国企业独有的组织文化维度。王长斌(2012)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认为或者按照所有制对中国国有企业(忻榕和徐淑英,2002;刘理晖,2007)、民营企业的维度(孙海法,2004)分别进行探索,或者从传统文化出发选择企业进行归纳(魏钧和张德,2004;周毅,2007)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组织文化维度。赵剑民(2010)总结西方人们对价值观的研究主要是适应跨文化交往和需要而进行的,从价值观的类别进行研究。他提出“三要素价值观模型”来分析实际的管理活动。综合中西方学者归纳的企业价值观维度,表1显示了中西方企业在价值观上的相同和差异,由于中国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驱动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的价值观不仅相同[2]。中西方企业共有的价值观维度来源于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一个赢利组织的必然要求,而中西方企业不同的价值观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尤其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表1 中西企业价值观维度比较[2]

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组织层面价值观系统

中国曾经遭外族多次入侵,但从未亡国。尤其是在近代,中国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但并没有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屹立五千年不坠,正说明了其韧性、优良性与实用性。传统文化大多产生在封建社会,中国没有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泰罗的科学管理时代,缺乏理性、严密科层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从价值观上来说反映全球化、细节、授权、本地化、专业化等西方特有的维度精彩论述很少。儒家传统文化里面仁和礼都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企业文化里面一般不主张墨守成规和守旧。不过传统文化对诚信、义、智的论述很多,还为友善、敬业、爱国、道德、和谐、勤奋、果断、修身克己、变革、团队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非常丰富借鉴资源。赵剑民(2010)认为“三要素价值观模型”即管理主体意识、价值目标观念、价值手段意识等三个方面。管理主体意识指管理主体对自己在于社会、组织、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资格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应当获得怎样对待的认识、理解和期望。价值目标观念主要在对人性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基础上,对组织要实现的任务、结果的价值理解、价值认识、价值理想等。价值手段意识指管理主体对实现价值目标的方式、方法、途径、规范等的价值认识和理解。

(一)价值主体。“合聚力”主张群体合作和团队精神。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之所以高于和优于万物且主宰万物,就在于人能组成群体,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汉书》中说人“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在这种古老的社会学理论影响下,家族整体主义发展扩大为社会整体观念。于是,整体重于个体,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价值目标。(1)弘扬“诚信为先”责任意识。它们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所谓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就是诚实守信,在儒家看来,“诚”是一个最高的概念,《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先秦儒家赋予并确立出了人性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德性,这就是五常之德。在这其中,信是五常之德的一种德性,其作用在于保有和持守至诚天道所赋予给人的至善德性,并让德性推广到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人,才称得上信人,才称得上尽了人道。因此可以说诚是天道,信是人道。天人合一,诚信一致,这是传统文化对诚信的深刻论述,同时揭示出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1]。《论语・为政》)里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与人交,止于信,善之善者也。”是说做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么任何事也做不成。《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周易・系辞上》说:“人之所助者,信也”,《论语・颜渊》说“民无信不立”。(2) “和为贵”和谐、自然、中庸的价值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周易乾卦》“保合大和,乃利贞”意思是万物保持太和元气,则祥和有益,顺利贞固;保合元气达到极致和谐,圆融、生机盎然的大合境界,就是利贞。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的观点。在道家的始祖老子看来,道的运行法则就是“自然而然”,“得道”就意味着必须任由事物成为它所应是的样子,绝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掺杂其中,这就是“无为”;一旦彻底否定了任何外在意志的驱使和强迫,事物就会在运动中完全实现自己的本性,此即“无不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亍S惚畈豢墒な骋玻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全世界最早提出来的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3) “兼生财”主张伦理,责任、义和利辩证统一。“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见利思义;生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的以义制利观;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仁不让,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仁爱、管理思想。孔子说:“君子明德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价值手段。(1) “勤为径”宽厚、争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就是说君子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则是说君子应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和善于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虽无飞,一飞冲天;虽无鸣,一鸣惊人”喻指争创一流。(《韩非子・喻老》)。(2)客户导向、修身克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认为只有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家和万事兴,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家庭和睦,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之重任。“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每个人都要修炼自己道德修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出人们内在的完美德性,然后用来教化民心,从而达到最完美的境地。老子说:“自胜者强。”(《老子》)“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这当然是“强”的表现。(3)“变则通”主张创新变革的价值文化。子曰:“变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述而》)孔子说:“齐国的社会一变革,就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社会一变革,就达到了王道的境地了”。庄子“礼义法度,应时而变”(《南华经》) 即管理制度要顺时而变。“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指精神上弃旧图新。(《大学》)“久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通过变化求生存和发展。(孔子《易传》)。(4)主张决策果断、包容他人的价值文化。“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以果行德育”(《周易蒙卦》)都是强调执行力,决策果断。儒家主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周易・系辞下》),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的说法,就可以诠释为对不同文化所持的容忍态度。

三、总结和展望

传统思想博大精深,再加上企业家对商业的独特理解,对企业未来精准的分析定位,凝练和构建符合大多数人、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大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未来将进一步细化到研究每一个行业和企业,为21世纪的中国现代企业建设基于传统文化凝练的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异化现象

简单说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异化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1.个人中心主义抬头,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对集体的归属和集体行为规范的遵守。当今,很多大学生在过分强调彰显个性的思潮下走向了“个人主义”的误区,凡事都喜欢标新立异,排斥集体的归属而一味看重自己与他人的差别。特别是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的社会状况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过分强调自我的思维模式,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立应该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共存的基础之上。

2.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对于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利益与发展毫不关心。“个人主义”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凡事只关注自身而忽视他人的存在。因此,当今一部分大学生就局限于小我的狭隘视野,“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谈到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时,这些学生也往往会表现出一份不屑,认为那种激情和高尚都已经过时。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当下一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空白。

3.功利主义趋向明显,缺乏对于人文价值的关注,过分追求现实效用。随着社会对于效率的越发推崇,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开始蔓延。比如很多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往往以“哪门课比较好及格、容易拿高分”作为选课的标准,而不是看重从课程中能够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很多人忙着考各种实用证书、参加各种培训班,以此服务于自己的就业。固然,就业应该是学生关注的对象,也应该成为学习时努力的一个目标,但是,把它极端化为唯一的指标就失去了大学的初衷。

4.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缺乏坚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即便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也只是学习比较刻苦,却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工作与劳动的困难和强度大多缺乏体会。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刚刚接触社会时,往往表现出不肯吃苦、不能吃苦,一味回避困难,追求安逸的状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价值观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心性论基础之上的伦理教化之学,注重对个体道德自觉的开拓与道德境界的提升,尤其强调合理把握个人与社会国家的辩证关系。因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理论,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和价值观构建的思想资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浓厚的“家国一体”之情怀。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私自利,走不出自我小家庭、小圈子的“小我”式存在;一种则是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自身的发展、奋斗紧密结合的“大我”式存在。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教人去选择后一种活法,追求一个大写的人生。《大学》强调儒者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与家、家与国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责任意识和道德修持是每一个人都所应当具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培育下,才会有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才会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可以说,家国情怀已经在千百年来“成圣”理念的教化之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了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要素,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先义后利”、兼顾而有序的辩证义利观。“义利之辩”一直是儒学中被频繁探讨的重要话题。孔子肯定了“利”为众人之所需所求,有其当然合理性,但同时又警惕世人不要因利弃义,而应取之有道。在孔子看来,仁与义是君子终生无时无刻都应遵循的原则,任何利益与之相冲突都应舍弃,只有在仁与义范围内的利益才是正当之利。同时,孔子反对过分扩张自己的物质求,而主张以求道代替。“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这种义利观带有辩证色彩,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面对抉择之际,首先以义去筛选之,做到义利的平衡,避免陷入过分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泥淖中。同时,对于道的孜孜以求则又会让大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实,找到一个积极昂扬的人生目标,避免心灵空虚带来的颓废迷失。当然,这种“道”在今天应被赋予现代的精神与内容,即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与自身层次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的一生都可以视作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写照。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和剥削是他毕生的愿望,也是促使他十数载周游列国的根本动力。孔子的这种坚守使得“自强不息”成为了儒家人格中的重要内容,在历代儒者那里都得到了发扬。孟子在阐述到圣人的历练过程时就对“自强不息”之精神作了生动的诠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这里,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一种经历过磨难而仍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的人,才可以在充满各种困难与挑战的现实中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三、运用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由上可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理论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有着极为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然而,价值观的培育毕竟是一项现实的工作,只有我们方法得当,这种传统资源才可能为当代所用。因此,如何探索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来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培育,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善于将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用国学的经典格言与名人典故来充实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师们把国学知识引入思想教育课堂,用同学们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故事、格言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价值观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用网络形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自觉了解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动性。制作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网络动漫节目和传统文化知识网站,通过包括动漫视频、古代伟人典故、励志格言等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篇6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体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空和内容上始终处于不断交流、交融和认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类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和发展所积淀的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培育、创造、传承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饮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生活规范、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资源。就礼仪文化而言,傣族中流传下来的《爷爷教育子孙的训条》规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乱坐长辈和长官的位子。”表现出群体乃至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倡导遵纪守法、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扶弱济贫。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战役为甲门。败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显了藏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崇尚勇敢顽强的道德价值观念。从生态文化看,主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古代蒙古族在习惯法中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从伦理文化方面,倡导三从四德思想,等等。可以说,中国各少数民族把文明和谐、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等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几千年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价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冲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淡化了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地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等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四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根植、培育和践行。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对策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族地区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契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途径。

(一)增强少数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应增强文化自觉性,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担当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坚定民族文化持久发展的信念。民族学家讲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都成为一个个瑰宝、一颗颗明珠、一朵朵奇葩闪耀四方,惠及各个民族和世界,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所以,各少数民族都应坚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纳外来,传承创新,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炼有益的思想文化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大纲中设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使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其次,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第三,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第四,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强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传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观念、物质产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面对全球化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使其在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全面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藏族的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传统节日,以及望果节、燃灯节、仙女节等,以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体现藏族群众的追贤思孝、纯朴善良的美好追求与劳动智慧。以此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以保护挖掘优秀文化遗产为抓手发扬光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博采百家众长、兼收八方精义,制定相关规划,全面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要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及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对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整体动态保护,使其与发展旅游、繁荣经济相结合,形成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相互促进、一体化的发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普及宣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要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社会积极参与为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全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积极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要结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和谐局面。

2.提高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类新闻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等等。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把各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送到农牧区、边远山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将此项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将此项活动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纽带。第三,将此项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以推动对外交流为举措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结合国家对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以及“一路一带”政策的启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合作,通过在境外举办各类艺术节、展览、演出、博览会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格局,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2.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战略。

篇7

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使女性乐于做母亲;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让女性成为合格母亲;有助于培养健康个体,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层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华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称为中国最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国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母亲的性别地位使她们不会也不能像父亲教育那样,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较多采用“说理”“垂范”等正面、温和的方式,这样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市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市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社会人的渴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当代女性既要担负社会职责,又要承担家庭事务,还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担。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着她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园的经营者。她们时时刻刻为子女做榜样,用自己慈爱、贤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亲敬老、相夫教子的行为去引领孩子。为使子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点。母亲教育正是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感染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释放出爱与和谐的元素。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第一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7)。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篇8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践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脚点,发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水有源,树有根,社会主义思想文明也拥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文化的积累与弘扬,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也为中华民族的逐步壮大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代表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在生产生活中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这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的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立足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为深入的内涵,在实践中它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念上的了解认知为基础,逐步将认识深入,最终落实在行动中。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精髓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三大精髓包括民族美德、中华精神和思想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信念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不断落地生根,成为全人类的重要精神支撑。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平台。文化是由人类几百年劳动的结晶,同时文化也会制约、影响和创造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传承来感化人、教育人,不断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美德的模范和榜样作用发扬光大,使人们自觉将外在的行动言行这类要求转化为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大动力,让内含的素养表现为外在的修养,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最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限于中华传统文化这单一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涵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其他优秀传统文明成果,借鉴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经验,展现了中国化的在新时期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表现,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普遍的愿望,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和民族性等多种特性,是当代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继承和模仿,它是在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宗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时代血液,使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变得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超越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使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阵阵生机。

三、全力开拓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性

(一)强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神圣地位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扎根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同时更深入地概括和提升了中国优秀价值理念,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展现出了坚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在高等院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使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理想,以信仰为特色,不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他们保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他们可以明辨是非和纠正思想偏差,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高度认知、认同与不由自主的追求。

(二)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首先,学校党委和主要领导牵头负责与学校教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其次,充分调动学校各二级学院、各学工后勤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条件,注重协调各学工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推进培育和践行正确价值观工作。

2.着眼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的工作模式在班级、二级教学单位、校园层面,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的感动故事、中华名著、名人传记、道德名言进行学校各层级培育工作。

篇9

透析传统庭院建筑的空间构建理念,可以向现代城市建筑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向拓展,得出中国传统空间特征的轮廓。传统庭院建筑是室内空间概念的外延,也可认为室内是庭院的内化,从建筑的层面理解庭院建筑也是一种中介空间,是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的过渡。从一个城市的建筑序列上讲它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而从一个建筑空间的结构层面上讲它是内部空间的外化,大多传统建筑中的庭院空间与室内无论在功能、视线、交通、装饰上都具相辅相成的关系,难分彼此。从中国传统的空间哲学层面上讲,庭院空间具有亦此亦彼的意境属性,由此庭院建筑亦可称为虚内或虚外的空间。从大的空间属性概念上看,庭院与外部空间有着明确的边界,而正是由这种边界的组织结构界定属性,营造了独特的有别于西方城市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传统城市布局与传统庭院在“家国同构”这一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相似的结构。传统建筑庭院以层次分明、等级有序的显著特点,成为家国同构的原型,有序构建家庭式庭院的阵列与组合,形成街巷、居住群落、市井乃至国家的基本构建形式。研究现代建筑庭院的规划和设计要在借鉴传统庭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才能建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适宜现代人居住的庭院空间。

从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构建规律来看,所有建筑类型都有一套明确的空间序列,即街—巷—院落—院—家(堂),是由喧闹到安静、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再到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完整空间组织。庭院在空间构成中位于序列中间,与上下层次的研究均有联系。这3个层次简言之即街—庭—堂。《诗经•齐风著》中“俟我于著乎而……俟我于庭乎而……俟我于堂乎而”的诗句,就表达了中国传统空间的组织形式,即城市—庭院—室内的3个层次。庭(厅)堂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传统家庭面对天地、文化、祖宗的地方:堂前有庭,庭是中国建筑群中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是满足中国人物质、精神需要的场所;庭与堂的组合形成了合院的意象,形成了家庭的聚合观念。传统庭院构筑的多变性与紧密性不仅为家族生活模式中正常的交往与起居的和谐提供了保证,同时又满足了围合封闭建筑内采光、通风、排水等技术方面的要求。在中国南北布局广泛的民居庭院中,无论建筑构建形式还是装饰布局,都寄托了人们向往自然平和、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景,在庭院中用一些情景化的表述手法来抒发个人的心灵感受。

二、庭院建筑的构建理念传承

对传统庭院建筑的构建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应根据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进行概念的转变和拓展。因为在当代,不但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文化的传承要采用理性分析的方法,从类型的角度将多元的庭院系统还原,同时注重系统间的多方面联系,从而揭示出庭院体系的框架。用这种方法并不只限于孤立地研究庭院本身,也可以系统地探讨它与其他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也可以对传统城市、室内、其他建筑类型乃至建筑构件进行研究,并且注重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的系列研究。同时,因为方法论的一致性,可使这些研究成果纳入一个可比较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

中国传统庭院建筑的精髓体现在空间与功能的灵活适应性上。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构建中,居住群落的中心广场或围合建筑的内庭花园,其作用也应和传统建筑庭院的功能近似,其内涵应具有中介性与复合性的空间特点。满足建筑形态的美观、通风、采光等只是建筑庭院存在的空间实体形态表象,它更大的潜在价值是对功能繁杂的空间与不同功能的空间衔接与过渡提供空间上的必备条件,使居住其中的人们在生活、交往、祭祀等活动在特定的空间内变得顺畅便捷。在现代的综合性大型建筑中,如宾馆、商场、综合型社区,在其中引入传统庭院的设计理念,可以使不同的空间与各功能分区达到一定的均好性、便利性、可视性,并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足够的适应性空间来组织通风采光、交通流线、人员聚散等等。这种庭院理念的引入对当代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建筑的空间节奏、建筑尺度和边界的围合效果,是评价一座建筑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设计要素组合的巧妙运用,在中国传统庭院中有非常经典的案例,可以让我们从空间的围合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借鉴。情景化的场景布局体现是传统庭院建筑精神的价值精髓。其表现手法大多是采用两两相对的艺术手法对空间进行调和构建,以彰显主题性的形象营造。在现代的建筑群落设计中,我们注重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和可识别性设计,从民俗和文化的角度上来分析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其建筑风格是最具个性和识别性的,因为在建筑空间的意境的营造上,感召力和丰富的联想氛围是传统庭院建筑最显著的个性特征。传统庭院的情景营造模式,丰富了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作理念和思维方法,情景营造模式中的动静、虚实、曲直、藏露等空间处理观念和重复、穿插、并列等构件的营造方式,都给我们对空间建构的处理手法提供了丰富选择性,从而我们领悟到了空间的构建是在对比中求协调,这是建筑庭院营造的最高境界。

我们分析研究传统庭院空间乃至其它建筑体系,其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和借鉴。如何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庭院建筑创作之中,其中蕴含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度”。信息论美学认为艺术美创作的关键是组合必须达到最优化。在当代庭院创作中可理解性即指传统庭院在人们心灵中的记忆、印象,将传统庭院的原型、特征加入时代的特征,努力得到最优化的洗练的信息组合。

三、庭院建筑中“形”与“魂”的深层内涵

在对传统庭院的体系特征、价值观念、时空形态、文化属性、历史文脉层面的研究实践中,北京大学的吴良庸教授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实验,他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的一期、二期改造工程,从空间构建的层面探讨了“类四合院”的基本空间形态,在菊儿胡同三期工程改造中,则系统的探索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体系的类型及各种组合的可变性。

研究成果体现了传统四合院各种基本模式以及在基本模式基础上演化出的派生模式,在这些现代意义上的院落中,建筑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在构建形式以及建筑围合、建筑理念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从组合形式及建筑模式上看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家庭单元内部的空间环境模式,而是演变扩展为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形态。从三期建筑空间构成的概念上讲,新的庭院空间相对于城市群落和整个居住区而言,是内部空间,而从组团内的住宅单元序列上而言,它又属于外部空间的范畴,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庭院空间所营造出的意境,彰显了人们交往、沟通的意愿,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营造了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这与传统庭院的文化属性异曲同工。在现代住宅建筑群中,院落空间成了珍稀的也是唯一的景观要素。在菊儿胡同三期工程改造中,居住在新的建筑集合体中的居民,透过自家居室的窗户,首先映入眼帘的风景就是院落景观,和现代的居住楼群相比,集合体的院落空间有比较明确的空间界定,这极具传统庭院建筑的意境,但和中国大多传统的四合院相比,庭院空间又不是完全闭合的,它表达的是建筑概念的一种有效围合。三期庭院空间序列有时为前景,有时为衬托,有时成为视觉的焦点,是建筑空间的另一种形态延伸,每一组围合的有效限定开放空间,在空间视觉上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实体,组团的相邻空间和构筑物构建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种形态的庭院空间是依据功能布局通过设计构思所形成的。它需要进行文化层面的创意而使庭院空间蕴含丰富的人文意境,从而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感染力。现代建筑庭院的营造着重在空间的构建、人性化的体现、视觉的传达和界面的处理等方面。这些元素互相补充、互相联系,成为一个统一和谐的组合体。从传统庭院建筑的精神实质分析,庭院是一种形态适应性很强的空间形态,它对建筑的互为形态和依托,是建立在围和的状态之下的,因此庭院空间的类型与内容,是根据围和的形态而相应的变化的。现代庭院建筑的创新设计,更准确地说对传统建筑精神的诠释与沿袭,而传统庭院意境的营造理念却给了当代建筑以机会,用理性的、简洁的文化符号与抽象化的气氛烘托,把建筑的“传统精神”内涵表达的自然恰当和充分,这体现了当代庭院建筑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植根于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上来研究传统建筑庭院的精髓,并依据当代人的行为心理和社会现状,以发展的视角对庭院围合的空间要素和文化意境进行再创作,在设计创新中充分挖掘历史庭院建筑中“形”与“魂”的深层内涵,并通过文化理念的整合加强庭院“形”与“魂”的融合,是当代建筑庭院设计发展的根基与方向。

四、结语

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价值观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是经几千年社会历史文化所积累、沉淀形成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气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和行为是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能否顺利实现。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传统文化是青年大学生塑造价值观的有力武器,但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中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问题,急需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需要。

传统文化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如果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将“仁义礼智信”很好的传递,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被漠视应当反思我们在传统文化精神选择中存在的弊端。其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方式存在缺陷,形式过于单一,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大多数国内外高校里,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仅限于海报、主题班会、报告会等方式,缺乏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如通过网络的途径(网站、微博等)。再有,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枯燥。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单向灌输为主,没有进行双向互动,受教育者很难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经常忽视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学习,没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流于一般的口号和说教式的重复发动,很少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到传统文化的附着点;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当今大学生生性好动,求新立异意识强。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年轻人的个性特点,就不能让受教育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收益,那样教育效果就不会很理想。

二.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价值观的对策

(一)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进传统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清明节期间,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通过祭奠祖先、缅怀先人,是同学们学会爱长辈、爱父母,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通过组织学生为烈士扫墓、观看有关的电影录像,回忆往夕峥嵘岁月岁月,懂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和难得的学习机会。中秋节,努力营造团结、团员、祥和的节日氛围,借以表达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大力推行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我国,由古至今,就有许多仁人志士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激励人们胸怀祖国,忧国忧民。学习传统文化,无疑对我们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以来,无数革命者为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抛头颅抛头颅、洒热血,塑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推行红色经典歌曲传唱和经典诵读,真实再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通过对那段艰苦岁月的回忆,忆苦思甜,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篇12

关键词:全球化;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现性

世界市场就此而形成,国际间的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当代社会,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所标榜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造成了思维、生存和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1思维方式上,由价值理性走向科技理性。2生活方式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流行。3生产方式上,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瓦解了人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最终简化为物的诉求。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在解决了社会“怎样发展”之后,更要回答“向何处发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其影响力远未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古代的精神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意义,把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引向深入。笔者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从修身到修心,寻求身心的协调统一

笛卡尔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心理和身体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彼此互不干涉,这就为身心的分裂提供了哲学依据。或者说,这种学说恰是身心分裂这一现象在近代哲学上的反映。在当代,身心分裂的现象更为显著:都市的人们一方面寄身于繁荣富庶、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方面又生活在想像的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本身是对立的。小说《围城》中:城外人想进去,城内人想出来。彼此的安身之地与向往之地也揭示了身心的错位和矛盾。此岸的有限与彼岸世界的无限,也激发了有限个体对永恒存在的不竭追求,终极关怀本身就昭示了身心统一的艰难。应该看到,这种身心分裂状态自近代以来,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呈加剧状态。原因在于人类在满足身体的需要(舒适)时,不断地向自然宣战,而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摆脱身心分裂状态无疑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轴心期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类的目光开始由自然拉回到人间,“知道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基本的哲学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其引入心灵层面,而是将其导入了伦理道德领域,即我们所说的修身层次。苏格拉底对道德的定义是“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在这里,修身的目的在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使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规中矩。孔子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所谓周礼即是指上下尊卑各安本分,不越成规,为此要“克己复礼”,《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由此可见孔子对行为规范的重视。他又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孜孜以求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日常行为的合乎法度。

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修身的训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从而指向于更为高远的“治国平天下”或“理想国”之事功。比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道德伦丧、欲壑难平的社会现象,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便捷之门路当是回归经典。

但是,在经济、政治秩序大变革和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单纯地建立伦理秩序规范是不足的,如何避免精神的纷挠和灵魂的痛苦,是在修身之后又一重要的问题:修心。

希腊晚期的哲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从伊壁鸠鲁和皮浪开始,希腊哲学致力于人的幸福和快乐的研究。伊壁鸠鲁认为,除了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既反对了禁欲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的主义,而是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研究自然,掌握知识,才能克服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幸福。而皮浪认为,在事物之间寻找真假、对错,是灵魂的纷扰和烦闷的根源。只有不下结论,不怀追求,才不至于引起困惑。在中国哲学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不动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定主体。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庄子眼中的至人是没有自己的,消灭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就消灭了欲望,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无痛苦。道家在妥善安置了人的灵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主义。相对于这种否定主体的做法,王阳明的心学则走向了否定客体的道路,“心外无物”,“人心即是宇宙”,从而把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一切听命于心,世界的纷绘复杂都在人心之中。

总的来看,道德关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而心灵宁静则与个体生活、心理健康相攸关。因此,修身与修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发展,由此才能达到个体行为与心灵完善的有机统一,社会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的有机统一。

二、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及德性人生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讲究利益分配、自由竞争的社会调节方式,这必然促进了人对财富的渴求,展现了人性本身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复杂性挤压了道德的底线,义与利的关系再次暴露在人们面前。见利忘义和舍生取义的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涉及到利己和利他的双重要求,必须从学理上对其作进一步的发挥。

儒学对义和利的看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子罕》中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此可见,在当时文本环境下,义大于利,先义后利。而《周易》云:崇高莫大乎宝贵。《论语・述而》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使得儒学的道德至上主义又滑向了功利主义,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后人应该看到儒家在塑造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定的利益欲望。总的来看,儒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论语・述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周易》也认为:利者,义之和也。儒家始终把义看作至关重要的价值追求,以义驱利,以义驭利,完成了其道德至上的功利主义人生诉求。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则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当人们有了快乐和幸福,便拥有一切。当失去快乐和幸福,便努力去谋求它。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为此,人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他同时强调这里所满足的只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虚浮的,最终会转为更大的痛苦。另外,伊壁鸠鲁旗帜鲜明地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了定性和定量,既肯定了物质利益的第一性,又肯定了精神利益在量上大于物质利益,代表西方哲人对义利问题的看法。

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的思想资源,而应在其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未完成)

三、以和谐为导向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过分地地依赖科学技术,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这必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带来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的枯竭,危害到人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把人演变成官僚机器的齿轮,从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激增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价值失落的过程,人类社会不可能永远跛足而行,重建价值理性,恢复传统社会中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回归古代经典的问题。

天人关系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天地的一致关系。同时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对天人关系亦有类似的表述,《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总之,儒道两家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统一关系。西方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与自然逐渐分野,自然成为科技征服和奴役的对象,逐渐转化成人的对立面。在此之前,自然一直偎依在神的庇护之下,而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人对神的敬畏使人对自然保有神秘感。苏格拉底就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创论的观念在此后的西方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直到斯宾诺莎,神与自然才合为一体:神即自然。在轴心文明时代,自然是超越人的力量的客观存在,人依附于自然。

在和谐的天人关系下,哲学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在情理之中。《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伊壁鸠鲁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他说:“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相比较而言,儒家侧重于从内在修为上寻求人际和谐,而西人则注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物化以后的人类社会,资本化进程中的金钱关系被排斥在了古代文明之外。

篇13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