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3: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生观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 ;现状与对策
1、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更重要的是人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的因素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无论是个人事业的成功,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人生观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兴旺和发达。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的团队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差,看待问题易带主观片面性;随着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还表现在社会责任感不强,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不少人缺少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意识。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意志脆弱,以上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各大高校当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些也引起了政府、高校、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
对于大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党和国家也连续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当中就指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重大战略任务联系在一起。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了解认为,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以及如何能取得成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科学的人生观有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科学的人生观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乐观、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可靠的接班人。
2、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尤其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门一打开,人们首先看到了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相比之下,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抱怨和指责祖国落后,盲目倾羡西方,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驱使下,才会出现大学生的人生观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正是因为国内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社会上出现一些错误人生观,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作为大学生虽然生理上达到鼎盛时期,但心理正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些东西都深深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那么,我们下面就来分析大学生当中出现了那些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思政课本上我们可以得出,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思想道德观念,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并且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一些学生的思想在剧烈波动.由于主、客观上的多种原因,使一些学生步人拜金主义的误区。“炫富”,“拜金女”等现象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不断发生,而媒体和网络对于大学生人生观的扭曲,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近年来,全国多家电视台纷纷推出的相亲类节目,异常火爆,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而在这种新的婚恋模式中也出现了裸的拜金狂潮,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对于财富的无尽追求甚至是不择手段,社会理想价值流失,经济效益大行其道,实际意味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崩塌与断裂。这些都给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构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当代中国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有理想、有抱负、好学上进,勇于进取,也具备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如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是享乐主义。有的学生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乐。作为正在求学的大学生,衣食住行都是靠家里提供的,家里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子女更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我们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学子们在校吃喝风泛滥,过生日请,同学之间帮个忙请,获得荣誉、奖学金请,庆祝考试过关,情绪糟糕或者情绪好的时候请,为了满足同学强行要求而请,找到异性朋友请,中奖请等等,大部分学生用于请客的钱远远超过买书、报等所花的费用。 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100%的被采访对象都曾请过客。现在的学生请客讲面子,讲排场,某高校学生请客吃饭一顿饭的标准达到800元,甚至更多,有些学生追求时髦,几百元一套的时装,百十元一件的牛仔裤,已属常见。女生当中,急嫁族的出现,也折射出我们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一结婚什么都有了,不用奋斗了,可以享受了,以上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的氛围,也是社会不健康的思想倾向。
(3)个人主义人生观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全国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在国内外,以及自身成长环境的各种方面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混乱, 比如他们的价值取向与计划经济时代那一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不同,其中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不少学生中依然占据上风。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形式传入中国后,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我们看到的是,有些大学生在学校某一些事件中,将个人需要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极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泛滥倾向程度加深。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及其与集体利益相互关系的一种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去谋取个人利益。凡是主张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的人,为人处事总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自己有利就干,对自己不利就不干。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统统置于脑后。什么都是一切以自己的个人需要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手段。
3、加强大学生人生观的对策
(1)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能否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在复杂的人生体验中,大学生怎样认识生活,把握自己,找准人生的航向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内外等一些复杂的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根据大学生不同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形成强烈爱国情感,使他们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追求远大目标的抱负,勇于奉献的积极观念,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目标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报效自己的祖国。
(2)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人生观教育
进行人生观教育,往往进行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进一步地发挥了理论效力,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形成认同,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学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及事后对学生的了解,反馈过来的是,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3)加强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应确立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在校内,我们可以树立他们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更有真实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产生认同感,达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另外呢,现在的大学生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不仅仅希望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有更多的是从社会、媒体和网络上得到丰富的资源。在社会上,媒体和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应该了解学生们获得资源的途径,了解学生的动向,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对他们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的引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然,大学生人生观正确与否,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玮,袁建勤.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文教资料. 2011-3
[2]谌红桃,高晓琴.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调查及其原因探析.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5
[3]范文俊,庄岚. 再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8-9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观 人生观教育 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未来。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区别在于是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还是错误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正确科学的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确立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实际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意义的人生。
二、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其主流是好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个性心理尚未成熟,致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少数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想仍然严重存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
1.对待人生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把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及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但是一些西方社会低级、庸俗的文化意识和错误的社会风气必然波及到我国大学校园,对青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中存在着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倾向,他们人生追求中,重实惠轻理想追求、重利益轻奉献、重个人主义轻集体主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的不良苗头。
2.对待金钱的看法。
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杜林致教授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总体上对金钱持积极、认可的态度,但不把金钱视为成功的标志,并且认同合理理财,积极投资、愿意参与慈善捐款。即便如此,2008年人民网针对中国大学生金钱观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是拜金主义者。学生中跟风攀比现象呈抬头趋势,日常生活里比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化妆品高级,谁的手机最潮……加上一些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社会阴暗面的过分渲染都导致了大学生不安分的消费心理,产生许多消费误区。校园里一度流行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找工作看钱途”等口头禅。因此,专家呼吁,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金钱观”和理财意识需要科学引导。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会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急功近利、思想偏激。
3.对待职业的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今天,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多数学生都能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勇敢地面对竞争,摆正位置,调整心态,甚至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可是令人担忧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而淡化了社会责任,忽视了社会需求,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甚至寄希望于社会关系上,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捷径。这些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我们无法消除各类消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抵制腐朽没落的道德观、金钱观,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学生们对自己有较准确的定位,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确努力学习的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理性地面对各种失败,增强抗挫、抗压能力,努力提高前进的动力。
1.加强自我管理。
人生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塑造工作,需要健康环境的熏陶和良师益友的引导。
大学生在蜕变过程中,应从本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约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学好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同时,主动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立场坚定;吸取前人的优秀思想,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健全的心理、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情趣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树立健康人生观。
2.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开篇就阐明了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要作用:“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阅,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由此可见,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虽然意识渐趋成熟,不再迷信父母的权威,希望通过民主平等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自己所要面临的职业选择、社会交往、爱情婚恋、人生发展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对家庭还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仍然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开放式教育的高校,主要是宏观上的指导,无论是课任老师还是辅导员都不可能经常对每位学生的生活细节,心理变化关心到位。家长更应积极配合学校,经常提醒孩子在学会自理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加强学校教育。
在大学的德育工作中,人生观教育一直是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当前大学生人生观念的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基本是端正的。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校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要发挥好主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人生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和典范教育,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在人生观教育中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并且从中受到教育。就高等院校而言,应该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成为社会伦理的向导、人类良知的灯塔,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引领、示范和陶冶作用。
4.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校内校外双结合。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不仅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而且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社会各界和大众传媒都有责任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出一份力。青年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各方面的文化影响比其他阶层多,社会大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努力,大学生教育的整体构架才能平衡,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中间力量的大学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及成才使命感,立足现实,从大局出发,把个人的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何士青,夏岚.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学校思想教育CNKI:SUN:XXDJ.0.1994-03-002.
[2]左云,陈冰俐,乌进高娃.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对策.论文汇.
关键词:路遥 《人生》 人物分析 思想探讨
如果流下眼泪的,会有一颗暗合的心,要么就是一场戏剧的观众,随着帷幕的告终,留下的不过是沾湿衣襟的感动,不管怎样的惊涛骇浪、暴风雨后,到底还是风平浪静。
青春的岁月里,神气的冲动,不可避免地将久缚的爱情萌种从心牢里放出,原本是有理性这一层保护膜的,结果也许和人的出生一样。高加林读过几年书,有着知识分子自命不凡的高贵,巧珍的出现也许只是一个过客,在暗淡的光景里,不过是满足了他某种心理上的需要,如果把这当情的基础,只能脆弱地埋下了危险的种子。高加林开始时自己的心里也是明白的,始终明白,他和巧珍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心灵上的交流――共同语言。当时的他勉强自己的理由是,他是农民的儿子,眼前的实际,他也要当农民了,尽管自己有千万个不愿意,在时代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奋斗的不服输的头颅,这也是不得不拿来进行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理由,所以才“纡尊降贵”,走到田野里,满手的血污是在控诉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干旱的季节,正逢一股甘霖浇灌饥渴的灵魂,最让他动心的不过是巧珍的不离不弃,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感动最容易揪心的痛,却看不出他的心思。
生活是不可预料的,今天的流落街头,谁晓得明天的你是否会飞黄腾达,跃上枝头,只要一有机会,加上一颗久有准备的心,机遇终会降临。做下属的,最大的聪明就是关键的事情不要领导说明,办妥所有事情。作为群体性的动物人类,关系的属性总是存在的,不论在什么地方,所以不管高加林的二叔有意没意,这是一次轮回的机遇。当新的力量来临时,旧的门户自然会被冲破,加林是一个积极向上、有抱负的年轻人,况且如果没有仰望和追求,人就不叫做人了,与植物没什么区别,不管有或者没有人性的私欲,有一句话说,两个人是要相互搀扶的,看得明白,巧珍带来的是一个服侍者的角色。当黎明的曙光初现,第一缕的光辉伴随着朝阳的脚步,为他敲响幸运之门的是黄亚萍,一直以来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对于迈出新步伐的高加林,和亚萍才是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她带给他的才是他向往的生活,对方的父母都是显贵,南京那边省报记者的身份有着更加值得期待的前景。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会无情地为你关上一扇门。巧珍第一次跑到城里来探望时,加林的凝滞已说明了许多的问题,但巧珍还是想得那么天真。抉择的痛苦是不愿背上负心的名声,出于良心上的承诺,也不想看到别人的苦楚,需要面对的生活就这样地捉弄着他,让人啼笑皆非。他以为和黄亚萍在一起才会幸福,巧珍注定只能是他沿途风景中的一位过客。曲折起伏,天空的风雨无期,难以预料,谁晓得下一秒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是泰山还是鸿毛?走下车站的那一刻,志得意满,满眼看到的是对不久的将来光辉灿烂的憧憬,但生活再一次欺骗了他。
对于黄亚萍到底爱或者不爱高加林,我是不敢肯定的,毕竟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分开了。不知道为什么,比较而言,巧珍带给我的才是更多的悲悯与感动。如果他们是相爱的,或许可以这么说,相爱的人是不一定要走到一起的。在这里,巧珍的归宿,万分中或许有一丝其中的滋味。这一点,除了高加林的自矜,我想更多的还有他的虚荣心。许多人讲究门第,即使在今天这个标榜文明的时代,私欲在客观的现实面前是那样的滑稽,包括高加林在内,他也讲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酸腐文人的骨气。这是时代的悲剧,一个人的价值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客观环境支持,这是前提条件,可是对于高加林来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确实很难说,因为他的性格是不健全的,当农民时想着老师的职位,占尽便宜当上县里的通讯员后又垂涎省报记者的身份。对于有志之士来说,会认为这是上进的表现,年轻人,就要敢闯敢干,有雄心斗志,有追求,才是可造之材,必成大器,然而从侧面看,不免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欲壑难平,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机遇的舞台,留给君子的是普照宇内的阳光,也会为树下客人提供阴凉。
知足者常乐,宽心者长寿。巧珍是不聪明的,你认识道只有高加林变成农民时,她才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没有看到有些鸟是困不住的,因为它的羽翼太光辉,这让人有些无奈,是她傻吗?不,是可爱,因此悲情。也许她的归宿是对的,纵然她和高加林走到了一起,也不一定会幸福。真正的幸福其实并不远,回过头来看,也许就在身边,潜藏在角落里静候许久,直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就在那里,不论你经历了什么,最终还会给你带来安慰。和高加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拴,马栓勤劳善良,才是与巧珍相合的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他虽然不像加林那么激进,没那么讲求,甚至不懂得浪漫的享受,但不是不知上进,这是两回事,他顺应生活,正确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实实在在,如果说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他抓住了,尽管或许是无意的。
德顺爷爷是一个启明星式的人物,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升起,黑夜里照亮一条路径,让迷失道路的人走出困境。虽然他只是一个光棍,却从不失一颗善良的心,他也有过爱情,真正的用过心,用一生去守住这片坚贞的赤诚。因为曾经走过,有着更多的人生沧桑的感悟,才会对过往后来懂得珍惜,才会对年轻人谆谆教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拥有的感觉上不如已经失去的,因为曾经年轻稚嫩的心不懂得珍惜,高加林最后的那一声呼唤饱含深意。
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本性,人在虚弱时受到的温暖,需要用一生铭记,所以用情很深。而一开始的“社会”一隅的丑陋形象,造成了“愤恨”的心理,形成了不服现状的意志,萌芽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或许在高明楼下了他民办教师的岗位后渐渐培养了雏形。现实的压抑,自卑而脆弱的心理,让一颗觉而不醒的心变得对屈辱敏感。进行与人性的斗争,所以要坚强自己,站立起来进行报复性的反抗,力图挣脱这种压抑自己的束缚、捉弄人的命运――势力和环境的不平的待遇。加上知识分子的进取尊严,不得不显得近乎钻营的势利,却也不敢说这究竟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还是悲壮的挣扎力。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负心汉,甚至是冷血的人,没有激情地安于现状,或者说没有发光的人生,抑或是斗争意识的觉醒。有一种孤独不被外人所能理解,更没有让人理解的内心,通过冷血无情来最终实现自己一生的志愿,除了自己,谁还能理解?由于某种原因,奔跑再快的骐骥也会力不从心,英雄末路施无计,美人迟暮梳妆泪――当孔明在五丈原感慨恨不能再复讨贼的时候,谁曾经怆然流涕?
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命运注定有些人的脚步不能歇停,他们的心理或许最为脆弱,然而他们的头颅也最坚硬,不肯轻易屈服。试想,一生平凡、朦胧无知的人,怎会有自扰的命运?偏偏知识分子有了那一份觉醒,悟得还不通透,终于走了弯路。高加林是一个读书人,生活选中了他进行挣扎的努力,作为捉弄的游戏,还是毫无还手的表现,再小的鱼儿在太平洋里也可以激荡起属于自己的涟漪,尽管对于整片瀚海来说一切都不值一提。其中,社会的时势就是那无尽的海洋,而匆匆过客的我们不过是里面游荡过的一只小鱼,但只要自己乐在其中,真正参透人生的道理,自然别有天地。
这是一种选择的矛盾,在无形中,或许有这样的设置,天平的两端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却都要无可奈何地面对,意味着,在这种悲剧的美学中有一种深深的境遇挣扎的叹息。而传统的悲剧美学,让人常常忍不住同情失败的弱者,而这种人性的和结局的鲜明对比,更加增强了读者的直接感觉上的共鸣。殊不知,一切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站在另一个角度,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高加林的悲剧在于迷失了自己,以为衣被锦绣,在荣华富贵的山海中攀爬滚打,为自己所谓的理想奋斗就是幸福、是一生的追求,还是闪耀金辉的光芒,事实上,也许他错了。欲壑难填,胸腔里装的是无尽的空虚,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自己那个不大的心房里满满装载着的甜蜜与温馨。那个时候,一心扑朔迷离,回过头来,明白的那一刻,却已为时已晚,人生总是在表演着一场接着一场的戏剧,细心想,导演其实就是自己,可里面有多少喜剧?许多的人生会由无数的遗憾堆砌而成,不论其中的对与错,却不曾将那颗心安定,至于以后,谁也说不准,回首往事,但要无愧于心,在消逝的那一刻,做到一生无悔,轻轻地来,了无牵挂地离开……
从深层次来说,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作用息息相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胎动时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思想的交汇和激流,不说先富的人是否很好地带动了后富,在此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必然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有得有失,就是公平问题的处置。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史来看,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凭借着自身的或抓住了客观环境的特殊机遇,先发展了起来,而另一些人相对地却没有那么幸运,于是心中难免会生出抱怨的不满情绪,而这种加诸于身的力量,产生的反弹就是不服气的好胜心理,更加渴望自身的变化,以至于在利益选择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甚至是迷失自我而醉心于物质的追逐;而以高明楼为代表的一群人,则是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人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下,开始有了意识上的觉醒,懂得了争取和主动,但是在扭曲的极端观点的刺激下,会有一种病态的进取心理,又容易误入歧途,做出激烈的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效率与公平的处理,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探索和人文关怀,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应,文学来源于现实,却又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的再现。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虽然有遗传因素,但是社会大环境却扮演着胚胎孕育的角色,起着可能是终其一生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塑造作用。赫拉克里特斯认为,人并不缺乏普遍的理性,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理性行事。或许我们缺乏一种换位式的反省思维。不也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实事求是嘛?这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成熟的体现。应该像小孩子对好人与坏人的区别那样,随着时间的沉淀,能不断有所改观。虽然管中窥豹,不得全貌,但是滴水穿石,也还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道理。一个时期的哲学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最精华的部分,而文学则承担了对它的通俗演义。
【关键词】职业认同 医学生 职业情感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提出、医学生就业及培养新形势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医疗环境。而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尤其是近些年在一些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不良媒体报道的负面引导下,医患关系每况愈下。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医疗环境在恶化倒退,并有相当研究表明新医疗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了医学生坚守职业理想,而目前社会高校对此的关注却不多,面对媒体曝光的社会上屡屡出现的负面医患趋势在医学生中不能及时的、全面的、正向的引导及教育,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医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开始产生了质疑与倦怠情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性。而全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大趋势的到来,更让大批量的医学生感到“学医苦”“学医累”,想要达到所谓的“出人头地”茫茫无期。职业理想是个人追求职业的目标方向及动力源泉,而职业情感更是职业操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现,对自己所从事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不遗余力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1 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缺失的弊端
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强调了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讲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由此可见,医学行业对从医者的品行、素质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医学生不能高度认可自己的职业,则会令其从业时萎靡不振,失去工作热情;医学生不能完整理解自己的职业,则会导致其从医动机不良,无视医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及救死扶伤的本性而被商业利益所驱。医学生自身素养与职业需求的完美契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可增强其从事医疗救助时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提升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成就感,反之则会令医学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 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几点因素
2.1 学医动机不纯粹
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他们学医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父母之命:在父母的影响下,了解到当医生能够受人尊敬、能够保证稳定的就业、能够拥有可观的收入,却独独不强调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学医如果有违医者的初衷,忽略了行医救人本性以及悲天悯人情怀,那么必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造成思想的波动,进而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2 社会导向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而来的对服务行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医生这一曾经被人们无比尊敬和仰慕的救死扶伤的角色,陷入了只要医不好患者就会被称作“庸医”、只要不及时为患者诊治,就是“差红包”进而理应受到暴力袭击的怪圈。而一些不良媒体针对某一医疗纠纷案件,未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便以夸张及断章取义的报道搏出位的行为,则更加深化了患者于医生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种种,尚处校园中的医学生们,能做的除了在微博中鸣几声不平外,其他正向引导力度微乎其微,这更令整个医学生群体对患者群产生了恐惧,对整个医疗行业失去了信心,更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发展感到迷茫与无措。
2.3 学校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度是较低的。虽在医学院校中也设立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但更多的还是将此类课程划分为知识教育,而非思想引导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医学生们感到医学职业情感的不被重视,从而只看重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本该被重视的职业操守、职业情感与职业认同教育。
3 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几点举措
3.1 加强医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从医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遵从了家长的意愿。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对医学认知度不够,从而不会主动学习、主动从医,更不用指望这些学生完成更高精尖的医学科研任务。因此,在医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尽快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在心理上尽快适应从“平凡人”到医疗从业者的转变。
3.2 职业情感教育应贯穿医学生涯的始终
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会提升从业者的工作热情,激发从业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加强《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中医学情感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注重人文情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另外,从事教学的各科一线教师及辅导员,也应该将医学生职业情感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将职业认同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将此教育常态化,由此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情感,不受外界干扰的认可自己的职业。
3.3 及时对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及暴力袭医的正确解读
医学院校作为未来医生的孵化基地,应对当下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负面医疗事件的报道作出第一时间的正确解读。通过在学生中召开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及时对当下社会热点暴力袭医或不实报道进行拨乱反正的解读,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医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专业的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好自己医学生的身份,为身边人带来专业解答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4 结语
医患矛盾是社会问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匮乏,会引起医疗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动荡。医学生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部分对医疗行业产生误解的人群带来更专业的解释与澄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医者,但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全盘否定更多的良医们创造的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群策群力,积极引导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茅佳欢.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4(11-12).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1—0019—01
招生考试工作是教育思想转变、考试制度改革、教育科研和考试手段现代化的汇集点,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有严密的科学性,牵涉面很广。而随着新形势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招考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对招生考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近年来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侵蚀和高科技作弊设备的出现,高考、考研等国家考试的疑似泄题事件时有发生,考试过程出现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随之增加。如何规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招考环境,使考试管理人员不断适应改革的需要等一系列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探讨新形势下人本管理在招生工作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招生人本管理的核心
人是招生人本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本质因素和核心因素。具体到招生考试工作中,就是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组织招生工作,把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作为招生考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广大招生工作者意识到人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该受尊敬的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是要分层次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动态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岗位中去。二是通过巡视检查和个人谈话等形式,访谈职工了解情绪,进行教育引导。三是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形成共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一种共识的群体意识和高尚的奉献精神,才能使招考工作良性发展,确保考试安全。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招生人本管理的基础
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在招考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共同行为准则,要圆满完成组织考试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招生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着力消减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克服客观环境等不利因素,在组考的各个环节、节点提供强力有效的行为约束,使组考人员自觉遵守和维护管理制度,才能促进组考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招生人本管理的关键
首先,要注重教育和引导。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以身示范,这样才有说服力、教育力,才能更好地对下属施加影响,成为下属的学习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工作热情。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要注重事业至上、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观。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度,力求把真正的贤人、能人选,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再次,要加强监督与考评。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领导者要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看起来领导者受下属监督,而实际效果却有助于领导者影响力的提高。通过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领导与下属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方式是招生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1. 情感激励。情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一种激励因素,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为此,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干部的感情。
2. 参与激励。要给予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参与者充满被信任感,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对策
1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
1.1个体因素
学生个体的差异是产生宿舍关系不和谐的前提,首先是大学生成长经历的缺失。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交往质量不高往往表现出“嫌弃型”个性特征。一种具有攻击性特征,如好强争胜,自我中心,嫉妒心重,报复心强,不懂得尊重别人等。这种个性会挫伤别人的自尊心,让人没有安全感,造成交往的压抑、紧张,使他人敬而远之;另一种具有退缩性特征,如害羞胆怯,敏感多疑,孤僻狭隘,自我封闭,依赖性强等。与这种人交往会使人感到负担重,气氛沉闷,需谨小慎微对待他们,让人觉得累。因此,改善人际交往,应努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在特定的环境下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与习惯。
1.2家庭因素
高校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调查显示,生活习惯差异是引起的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例如,作息时间不同、问题、宿舍个人卫生问题等都会引起学生之间的冲突。此外,来自城镇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大多骄傲、自负,与人相处时不懂得忍让、宽容。在生活各方面可能会表现的比较挑剔,不懂得尊重他人,也是引起不良宿舍关系的因素之一。同时,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的学生大都容易表现出一种自卑、缺乏安全感的特性,他们往往非常在乎别人无意中的言语,总是感觉别人是在针对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回避与人交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1.3学校因素
从高校管理层面来说,首先,我国目前高校宿舍的安排很难根据宿舍成员的个性特征、民族习惯及志趣理想等来合理安排宿舍,大部分高校是在新生入学时,以随机组合来为其分配宿舍,有的宿舍成员甚至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院。其次,高校在学生宿舍的管理上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于像宿舍内部人际关系这样的微观事务则不够重视,思想工作做的不细致,缺乏对学生宿舍尤其是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寝室内的人际紧张。
1.4社会因素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各种利益格局瞬息万变,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导致的当前大学生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并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益表现出复杂化的一面。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容易淡化集体主义意识,同时也很容易使自己的个人主义滋生,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就会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总想着别人的思想必须要围绕自己转,不愿意听取老师和别的同学的建议,容易产生自私、偏激及势利的个性,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个人与他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2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2.1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宿舍成员要认识到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要能理解与接受他人的生活方式、思想。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安排等影响到你的学习,可以适当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考虑自我调整。要与舍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学会包容别人,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也不要想着改变别人、控制别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去融入到宿舍这个小集体中。大学生舍友之间有意见分歧是正常的,只要彼此坦诚的把内心的想法或苦恼说出来,积极地进行沟通,就会加深彼此的理解、加深感情。要学会“换位思考”,当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你就能理解别人的想法。换位思考对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很重要。要善于说谢谢,要学会感恩。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2.2加强人际交往技巧及心理素质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处理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障碍。将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带进大学生通识教育的课堂,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也可借助第二课堂的宿舍文化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同时,双管齐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鼓励学生适当的接触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此外,高校应开设高水平的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指导,随时为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问题。
2.3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宿舍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宿舍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的整体功能是育人,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守法观念、道德观念、审美意识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学校应努力营造优美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寝室文化大展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能活跃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沟通和团结协作意识。通过创建“文明宿舍”“、优胜宿舍”等活动,潜移默化地使宿舍的人际关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4改善寝室管理方式
一个称职的寝室长对于构建高校和谐宿舍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寝室长往往就是这个寝室的“核心人物”,在室友之间发生争端矛盾时进行调节,防止室友之间关系僵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制止室友形成小帮派小团体,增强寝室关系和谐。而寝室长向层长负责,层长向楼长负责,楼长向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的链条管理,既可以规范寝室管理,也可减轻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寝室学生党员和干部的作用,将其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评定体系之中,以加强其权利义务意识。
3结语
高校宿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对于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交际能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步入社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46.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 人文素养 提升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大学生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充分发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增强人在生活中、事业上的成就感。如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作为学生灵魂滋养重要基地的高校图书馆无疑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下面,笔者就在总结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一下我们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当前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做哪些工作。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里教学设置更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习得。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迫使校方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知识性、技能性需要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人文方面诸如情感观念、人格完善、审美能力、价值观等教育的完整性熏陶。这种情况的持续势造成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品格缺陷日益明显。
(一)诸事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感
现在校大学生多为九零后,这代孩子自我意识极强。任性崇尚“自由”,如部分在校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旷课、迟到、逃课的问题,再加上当前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长辈的中心,不懂得尊重人不愿意理解人,拒绝站到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不到换位思考。因此,无论是在校时与室友、同学的相处,还是离校进入工作岗位后与上司、下属等同事的合作之间都极易产生问题。
(二)生活、学习、工作上独立性不足
当前的在校学生一般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表现:要么盲目自信,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及周围环境,要么自卑,依赖心理强,不敢也没有能力面对问题。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形都将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意愿出现偏差,以致影响离校后工作期间的个人专业知识发挥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个人挫折承受能力下降
就世界范围来讲,近年间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尊重生命的情况发展的越来越严重,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遇到丁点儿小事就钻牛角尖,或轻易消失出走,或伤害自己,动辄迁怒他人,对自我存在感产生质疑,更无所谓生存的意义。
(四)普遍缺乏精神追求,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
因着社会功利化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显偏执或急功近利。对于社会所树立精神榜样持质疑态度。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接受,也不过流于片面,难学得其本质。当前在校大学生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难免了解和接触到社会中腐朽和不公平的一面,这些都使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主流三观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他们政治方面的信仰已逐渐趋向于多维度、多元立体式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对于诸多纷杂的政治事务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其中小部分学生在多层面的政治发展中逐渐迷失,所谓理想变得模糊,奢谈国家责任与个人使命,他们个人生活的个人生活更多地倾向于物质财富的追求。
二、高校图书馆在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措施及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和增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人文素养是各类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离开书籍的阅读,任何人文理想都是将是纸上谈兵。在这一点上,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传势,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供大学生们无偿使用。
(一)优化馆员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素质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敬业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有管理之职,又兼育人之任。工作人员须对于自己的职责有深刻认识,并自觉履行责任,关心学生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优化图书馆内藏书结构
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为目的,将馆内藏书结构进行调整,制定更为合理的馆藏方针。科学分配购书资金来保障以文史哲为代表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数量;通进校内师生自荐、各地专家推荐、图书市场调研等办法来确定进购书目,以确保馆藏文献结构合理。
(三)灵活开展服务并深化馆内工作管理
首先营造高雅祥和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馆内一切设施。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潜移默化、氛围熏陶可作为图书馆吸引凝聚学生的一大法宝。另外还可以利用馆内设施如:宣传栏、标语墙、LED电子屏、雕塑等等来宣传人文素养的意义,营造祥和舒适阅读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在每一年度新生入馆教育阶段,做好这一工作,当然,其间要注意内容更换的周期性。
其次,经常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的荐好书、读好书、评好书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荐书读书评书活动,鼓励学生有奖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再次,以图书馆露天为单位建立与大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可以在馆内刊物和图书馆网站上开辟专栏吸引学生参与交流;也可以定期举办人文方面的讲座;或者可以组织多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的读书知识竞赛等等,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构建更为广阔充满新意的天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个性培养
[作者简介]赵兰畔(1964- ),男,陕西韩城人,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74-01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无论从院校设置还是学生规模来说,都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应试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国内高校教育理念的主流,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成才成为主要做法。在这种思想和做法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不够优秀的,只是为了混得一纸文凭。其实不然。古人云:“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可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高职学生的方法,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那么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种多样,既有应、往届的高中毕业生,也有未成年的初中生。从整体上讲,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相对落后,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学习基础较差,进取精神不强;大多数学生的入学年龄为16~18岁,叛逆心理比较严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宠爱中成长,他们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自尊心。这样的孩子,经过高考的失利,自我否定、自暴自弃是他们的普遍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和生活,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调整心态,很难从原来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再加上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普遍较差,难以适应学校集体生活,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容易感情用事,自制能力差。另外,不少学生对未来很迷茫,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获取知识没有强烈的欲望,也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心。
高职学生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并不意味着高职学生就难以成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校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去积极发掘。在当今“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应将“成才”的概念科学化,在深入剖析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一定能够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目标。
二、高职学生的培养途径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高职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革,通过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个体发展特性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开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
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必须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应以阅读和欣赏为主,如音乐赏析、文学赏析、美术鉴赏、大学生情感与人生等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学会自尊、自强、自信,使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应注意对现有选修课进行改革,最好面向全院公开征集选修课,加大选修课中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应该高度重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例如,严抓授课教师的授课大纲、考试大纲,力求使此种选修课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等院校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高度结合而生成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化机构。而校园文化的建设恰恰也是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为实现学校各项职能的服务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第一课堂外接受道德教育及艺术教育的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有别于本科院校,其功能包括育人、凝聚、约束。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增强责任感、确立思想信念等;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校园文化来缩小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无论从语言、习惯还是阅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需要校园文化,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增强凝聚力;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制度的约束下,学生遵纪守法,教师为人师表,从而使广大师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理性约束自己,更好地保护共同利益和共同信念。
校园文化对学生陶冶情操、塑造自我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文艺汇演、各种竞赛等校园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才智,获得美的享受。另外,还应做好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文化场所的开放工作,以及板报和校园刊物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三)推行奖励学分制度
高职院校倡导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但这一过程还需要激励机制来满足学生对成就感和荣誉感的需求。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考虑多元性的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竞赛等方面,对学生好的想法、创新行为等进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深化学生的思维,从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好的影响,形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
奖励学分制度就是在这种理念中产生的,它能够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人才冒尖,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具体的奖励学分办法,奖励学分的认定范围可以包括院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还可以包括省级及以上英语、文化、艺术、体育类竞赛等奖励,还有院级及以上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奖、职业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拓展等。
(四)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界定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概念,强调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任务。这种人才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企业第一线担任管理和技术工作。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办学,而且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努力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大胆尝试项目路径教学,将原本独立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还要开设大量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也可以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融合、制定专业核心能力测试标准、突出重点课程的学习、加大实训力度,将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西良,曹静,王哲嵘,等.高职院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3(7).
[2]邓莉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B/OL].http://.cn/Article/CDMD-10613-1011232970.htm,2011-04-01.
[3]罗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B/OL].http://.cn/Article/CDMD-10056-1012008375.htm,2011-05-01.
[4]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B/OL].http://.cn/Article/CDMD-10285-1011031861.htm,2010-10-01.
[5]王新菊.对理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今日科苑,2010(14).
五月四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笔者认为,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到大学生团课中,通过多种方法,形成立体化的育人模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开展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的意义
何为“大学”?大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需要何种文化?何种精神?这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育人过程中需要回归的“本真”问题。高校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生活中社会接触面窄,他们原来更多只专注刻苦读书,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期盼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大学,而面对大城市大学的这个“社会”,一些同学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极容易由于种种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产生一些问题,例如上当受骗,在毕业时成为高分低能的“就业困难户”,甚至误入传销组织。
另一方面,大学阶段,学生们渴望在大学中追求完全的自由,希望在逃离家长束缚的生活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追求求新求异的新鲜事物,但同时他们由于分析事物的片面性和不客观性,也极容易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辩证思考分析问题,例如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恋爱问题,宿舍纷争不断等。
因此必须需要有力的长效性的引导,使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网络的发达,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笔者考虑将其长期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门之内。在此提出,建立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辅导员做好引导与把控,从多方面开展好这堂团课,形成立体化教育模式,并将其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大学是铸造灵魂的神圣殿堂,大学是培养有思想有知识的有为青年之地,大学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文化。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应对、处理实际问题的甄别和分辨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奉献精神,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为其就业面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但培养有知识的大学生,更要培养有思想的大学生,铸造大学之灵魂。另一方面,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更深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学生舆情,真正了解学生所关注的事物,真实捕捉到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开展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教育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大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责任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做“有思想”的大学生。
二、开展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的具体方法
开展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团课可尝试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案例法。精选一些案例,这些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是学生们特别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是与专业相关的一些话题,或是特别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适时讨论交流,也可以进行争辩论证。前提条件是辅导员老师一定要从大方向上进行把控,防止案例的教育性不强,学生的思想偏激,让不正确的思想占了上风等。
问题法。通过提前布置一些问题和团课课堂上临时设置一些问题的方式,同时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大学生进一步的深入思考,避免“社会热点问题”团课流于形式,使各种讨论交流形式化,流水化。用“问题”不断激发大家的思考,结合“问题”形成大学生自己看待问题的意见和见解,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完全人云亦云。
激励法。适时抓住一些正面的热点事件做好教育引导,一定要抓住重要时机的重要事件,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的“热”性和及时性,例如利用汶川地震期间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进行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奉献精神的教育,利用“五四重要讲话”进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国梦奋发成才的教育,等等。
讲座法。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邀请校内外研究此类问题的专家、学者或是在此方面做出特别贡献的人到校讲座,用另一种高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从而使大学生用一种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思维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实践法。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团课教育,进一步组织或设计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亲身参与社会现象,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全面感受社会,认识社会,才能真正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达到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
反思法。学生在参与完每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后,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形成文字性材料,使每一位学生在团课后都要有所思所想所感,并作为自己个人的成长档案,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成长成熟的全过程。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的主题选择适合的方法,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团课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每天在接受着大量的新闻,阅读着大量的“社会热点”,,因此甄别和选择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就成为团课的重中之重,团课上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教育性。“社会热点问题”团课一定要系统收集并梳理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学生们关注的,最重要的是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就是说在问题选择上一定要“有高度”。
关于“社会热点问题”团课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实际由学生进行题目选定、活动组织和活动策划,但另一方面,辅导员老师在开始时必须要全程参与,适时加以引导和指导,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畅所欲言的同时,更要注意正确引导,指出和纠正一些学生偏激的思想,驳斥一些错误的观点。
参与团课本身对辅导员老师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需要辅导员老师不断学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思想”的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医务人员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特别是医生和护士,每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为患者进行服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在医患交往中,既要学会尊重自己,又要学会尊重患者,关心和理解患者,克服自卑或自傲的心理,敢于和善于与患者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自然心平气静,心情舒畅,身心就会处在健康的状态之中,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要心理健康一个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称的上是真正的健康。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要做到心理健康,具体做到:心胸开朗,乐于交往;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性感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智力正常,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特点。
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对促进医院发展的积极作用
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品质对促进医院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1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管理的实践证明,凡是那个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好心理品质好,那个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好;反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要素中的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机器设备再先进,硬件再好,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不可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也不可能给医院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医院的形象有直接关系。医院的形象好,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人民群众无限信赖,就会主动接受服务,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形象。由此言之,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的心理品质。
2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人才的发展。现代人才学研究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的心理品质,对人的智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医务人员的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关系到未来成功。因此,医务人员要发展自己,勇攀高峰,步入成功的殿堂,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3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效益,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心理素质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有助于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的素质低、品质差,就不可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的医院服务质量低,效益差,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医患关系紧张,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问题。由此言之,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医院的发展,就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4良好的心理品质是21世纪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提高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医务人员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勇攀高峰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新知识的普及与应用,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空间大大“缩小”。医务人员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除了掌握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以外,还必须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体察别人、特别是医院患者的情绪,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忍受学习工作中的磨难,积极乐观。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医院医务人员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也是21世纪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在加强医院现代化管理中,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心理品质如此重要,那么,心理品质是不是天生的呢?不是的。心理品质是随着医务人员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提高心理品质水平是重要任务。医院的管理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注意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品质的水平呢?
1加强学习是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心理品质方面的知识,知道心理品质修养方面的道理。医务人员往往比较重视学习外部世界的知识,对医疗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尤其关心。但是,如果忽视了对内心世界方面知识的学习,一旦遇到了心理问题,就会不知所措。医务人员要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不能永远依赖别人的指导和帮助,来平息内心的波澜。因此,医务人员在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心理品质方面的学习。医务人员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要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并联系自己的心理特点,知道自己哪些心理活动是正常的,哪些需要调节和怎样进行调节,这对于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很有好处的。
2引导医务人员善于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古语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多想一想,对照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是对的,哪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哪些方面陷入了误区、钻了死胡同,这样才能寻找到科学的方法,对症下药,尽快使自己摆脱困境。医务人员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学会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走出了,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3引导医务人员注重实践,这是提高心理素质和培养心理品质的重要一环。实践就是做、行动。医务人员要勇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磨练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优化自己的性格,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其核心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能力。因此,医务人员要积极塑造和优化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气质可以在实践中发展和形成。医务人员应当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求真务实、热情开朗、耐心细致、刚柔相济、宽容大度和诚实正派的良好气质。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分析
人民币目前不断飙升的汇率很容易让我们想起20世纪80年代日元的升值。那么。就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并与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做一比较。
(一)中日面临升值压力前的经济实力比较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32%,日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2001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11.5%。其中人均GDP仅占美国人均GDP的2.6%。而人民币至今还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其目前的国际地位与80年代中期日元的国际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日元升值前。日本国内已经显示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基础,从而在本币升值初期的几年内能够有效、平滑地分配经济资源,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中国在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使得国内经济在面对本币升值的冲击时缺乏柔韧性和灵活性,
相比之下,中国在经济实力,本币国际地位、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与当年的日本差距甚远,缺乏本币升值的基础。
(二)人民币如果升值后可能面临的经济形势与日元升值后面临的经济形势比较
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大幅度的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但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进口总额中占很大比重的石油价格下跌,反而使得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进口不升反跌。由于进口下降比出口下降更快,升值后日本贸易条件实际上是改善了,所以日本的贸易顺差有增无减。
然而,当今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同样是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进口大国的中国不可能指望人民币升值后同样面临日本那样的好运气。由于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进口将不会像日本的进口那样下降,而由于人民币升值的财富效应可能造成中国增加进口消费,因而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将是可以预见的。同时,中国正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因而出口对于弥补国内总需求不足,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将是非常严重的。
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分析,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乐观,而人民币近两年多的升值到底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各行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外贸易。从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来看。2005年7月汇率改革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开始呈现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的趋势,汇率影响已初步发挥。然而,由于J曲线效应、我国进出口产品弹性特征以及我国特有的贸易方式等方面影响,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从行业来看,首先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产品进口价格下跌和出口价格上涨,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长期以来对出口依存度较高。且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因此会面临收入下降的冲击。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27%和60%。通过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全面受损程度。即行业利润率下降3.19%、2.27%和6.18%。服装行业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损最大。2005年前3个月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虽然欧盟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美国也决定对中国3种纺织品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但预计服装纺织品的出口成交情况仍将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因此。对于依赖出口的纺织行业来说,面临较大的压力,而如果企业自身的品牌有一定的优势。且定价能力较强,本币升值后提高产品的外币标价。可以减轻企业的升值压力。
农业也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受冲击较大的是出口比重很大的企业。如上市公司中的国投中鲁(600962)、好当家(600467)、新中基(000972)等。国投中鲁主营业务为浓缩苹果汁。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中国浓缩苹果汁2004年出口总量达487138吨,比上年的417337吨高出69801吨,增长16.73%,占世界浓缩苹果汁贸易量的一半左右。新中基以番茄制品加工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产品出口比例较大。人民币升值后。将可能对上述公司的利润率产生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造纸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行业成本的影响。目前进口原材料占国内耗用原材料的近40%,并且造纸行业依赖进口木浆和废纸的情况将长期存在。例如纸浆,2004年以来国际纸浆价格波动较大。2004年6月份浆价达到高点后迅速下滑,之后缓慢上涨。2005年初达到629美元/吨,3月份上涨到648美元/吨。年初以来已上涨了3%。绝对价位已接近2004年的高点。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下降;同时由于造纸企业还需使用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造纸设备,如果人民币升值,无疑还将降低设备的进口成本。二是对国内纸制品市场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进口产品人民币价格下降。将会影响国内的纸品市场,这对国内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对在反倾销保护期内的新闻纸、铜版纸和箱板纸价格和中低档产品影响较小。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造纸行业将是有利的。
航空业将是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较大的一个行业。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债务多以外币浮息贷款为主。如若人民币升值,以外币计价的债务折算成人民币将出现下降。有望为对航空公司带来汇兑收益。有利于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短期内业绩提升。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由于航空燃料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30%左右,使得航空公司承受着航空油料成本增长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后,航空燃油价的下降也将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外,炼油行业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由于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而国内石油以及汽、柴油等价格由国家定价,因而人民币升值有望使进口成本下降。将扩大炼油业的价差水平,提高炼油企业利润率。但由于中国有40%以上的石化产品进口,其中相当部分来自台湾、韩国等地,人民币升值使得有关国家的进口商品更具竞争力,理论上对国内的石化产品价格构成压力。
三、从财富效应看待人民币升值
当人民币开始升值时候,很多人马上想到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确实,人民币升值将带来本币购买力的上升。从而有利于进口;以外币计算的债项将变相收缩,减轻政府及企业还债负担;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海尔、摩托罗拉等国内的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毫无疑问,升值将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财富。
然而,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金银货币拥有量的多少,反映了该国富裕程度和国力的强弱。在此基础上,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反对进口,鼓励出口;禁止货币输出,避免金银外流,以便把金银货币和财富都留在国内。这很像我们现在面临的升值政策,因为它也能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财富。
这一问题在城市中学生身上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农村中学生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大量存在使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不断增加,溺爱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他们中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往往缺乏科学的引导,大多数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且出于对孩子保护的目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约束在“家”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使孩子长期生活在缺乏与外界经常保持沟通的环境和氛围,导致很多孩子在走入更大的空间后缺乏适应能力,这就导致了由于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的一系列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农村的学生在小学毕业以后,由于农村学生生源的日益减少,很可能去其他村里上学;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可能会选择让孩子去城市里的中学去上学,从而使孩子远离家庭。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从此要过上集体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可能都需要自己去应对。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和新环境下的新教师、新同学,和谐地学习生活是每一名这样的学生都面临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新环境,家长往往缺乏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往往怕孩子受委屈而不能鼓励孩子自己去协调人际关系;要么就放任自流,什么也不管。这都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品性出现变化与他的交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很多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也与学生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有着很大的联系。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每时每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存在着,因此人际交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下,要求我们学校、家长都要放弃传统观念下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全面成长的错误教育理念,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其中养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发展目标。
大量的事实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能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如“与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就充分说明了人际交往沟通的作用。其次,可以帮助人走出困境,特别是当一个人的内心出现孤独时,交流和倾诉是缓解和走出困境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再次,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愉悦,学习、工作的效率明显提升。最后,可以促进一个人长大,在交往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对方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思想水准、道德修养,从而得到教益。既然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呢?
交往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实际上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与各种人交往。具体说,①学会同心胸狭窄的人交往。同这种人相处,一要“大度”,做到能谅解的谅解,能忘怀的忘怀;二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高,但这里所说的忍让,不是要放弃原则,迁就其错误。②会同生性多疑的人交往。当对方有了疑心,要冷静分析产主猜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对方的猜疑;当一时不能消除对方的猜疑,可暂不理论,仍但然相处。③学会同性格孤僻的人交往。同这种人交往,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注意选择适当的话题。二要善于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认真考虑措词、词语、筛去那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以防引起他们不正确的联想。④学会同任性的人交往。同这种人相处,要体谅对方,求大同存小异,谦让一下,不固执己见,遇到彼此的设想不一致时,体谅对方,把自己的想法放进括号里,适当迁就。⑤学会同犯过错误的和后进的人交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关怀、帮助他们,使他们认识之所以后进或犯错误的原因,奋起直追,改正错误。二是在以朋友的真诚去取得他们信任的基础上,设想点燃其自尊心的火种。
[关键词] 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62-02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著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新生阶段是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做好新生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代高校新生的特点
高校教育总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高校的内外环境,还是学生的思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
1 新生的思维
目前入学的大学新生,基本都是1995年后出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前几代人相比,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更加开放,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关爱也更多。从他们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通讯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他们获取知识更加容易,这塑造了他们活跃的思维。网络文化中的自由思潮,进一步增进了他们思想的独立性,激发了个人的创造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因此,当代高校新生的思维特点是自我意识较强,公共意识较差,注重追求个人价值,往往将自我摆在集体之前,在班级中总希望保持着在家里的那种优越感和地位感。
2 新生的感情
当代年轻人因为追求独立和自由,很多都会选择到远离家乡的其他城市去上大学,他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昔日的同学和老师,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在最初的新奇感过去后,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奇妙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这种孤独感一般是因为想家,随着新的同学关系建立,很快就会好转。而失落感通常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因环境不适应反映出心理不适应,有的新生一经挫折就会产生较长时间的焦虑自责;第二种是由一名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调适过程;第三种是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 他们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理想的院校或专业, 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因此,当代高校新生的感情特点是敏感而又脆弱的,需要班主任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3 新生的困惑
高中到大学教学方式的改变,经常使得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在大学里,没有人再来强制你早自习和晚自习,任课教师讲完课就走了,不会再让你天天做模拟题,顶多布置几道课后作业题,学习一下子变得很轻松,大把的课余时间,没有补课的节假日,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难道高中时老师讲的“到大学就轻松了”的故事是真的?于是,新生们困惑了,迷失了,一些同学开始谈起了恋爱,一些同学忙碌于各种各样的社团,一些同学玩起了网游。有一句俗语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若把这句话引申到学习中来,那就是:“由勤奋到懒惰容易,由懒惰到勤奋难”。等到新生学年结束,那些谈恋爱的、忙社团的、玩网游的同学,发现自己成绩一落千丈,想奋起追赶,却早已泥足深陷,根本就很难再在自习室安静的坐下去了。大学匆匆,一晃而过,大好光阴虚度,曾使多少毕业生扼腕叹息:“若大一时不迷茫,能将高中的学习劲头保持下去,我的人生一定是另一种局面”。作为高校班主任,应该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将来做好规划。
二 新生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生班主任是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从孩子到成人的转折点上的人生导师,在这个阶段既有来自于学习方式改变的困惑,又有来自于青春期感情觉醒的困惑,还有来自于网络游戏的诱惑。如何让大学生的青春不迷茫,如何让他们的大学时光不虚度,这是很多学生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校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关于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想法。
1 尽快了解新生并使他们熟悉大学环境
新生入校初, 班主任就要通过档案材料, 综合了解每个学生的姓名、住址、家庭主要成员和经济条件等。在新生入校后的一段时间内, 班主任应每周都开一次班会,并有计划的找学生谈心,逐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状态、兴趣爱好等。所有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新生有很多问题需要了解,班主任应尽到告知的义务,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环境,适应独立生活。
第一,班主任在新生报到结束后,可以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游园活动,在此过程中,为同学们讲解学校的建校历史,并介绍教室、图书馆、食堂、体育馆、超市等设施所在位置。这样,既可以增加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熟悉度,又能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熟悉校园环境。
第二,新生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专业有没有前景,好不好就业?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专业背景,以笔者所带班级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这两年由于国际油价低迷,整个石油勘探行业都不景气,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如实地告知学生本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然后给学生分析国际石油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对本专业就业的影响,指出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高峰和低谷,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第三,尽快消除新生高考结束后的放松心理,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点。加之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真材实料根本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举例说明往届勤奋学习的学生毕业后都在做什么,而另外那些上大学后天天玩的学生毕业后又在做什么,让学生们对学习和不学习的后果有个直观的认识。
第四,大学新生刚刚步入成人阶段,开始了独立生活,班主任要告知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四防:防火、防盗、防传销、防诈骗。
2 培养民主精神,选拔学生干部
新生在刚入学时大多数都是踌躇满志,希望在大学里有所作为,当上班级或学生会干部,是他们展现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培养他们的民主精神,班主任应在新生入校的第一次班会上,让每一位同学都做一个自我介绍,有志于竞选班干部的同学在自我介绍时可表达自己想法,并承诺当选后要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在自我介绍结束后组织学生投票,选出两个班级临时负责人。在开学一个月后,班级同学已经相互熟悉,再组织一次正式的班委选举,建立分工明确的班委组织。
有竞选就会有落选者,对没竞选上的同学要加以鼓励,帮助他们分析落选原因,改正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换届时当选。一般规定一年是一个任期,升入高一年级,要重新组织换届选举,让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活的体制,激发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使班上同学形成公平竞争、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3 让每位新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学梦”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大学新生面临着各种“惑”,班主任就是其解惑人。然“惑”皆由心生,要想真正的解惑,还得在每位学生的心中种下一个“大W梦”,且让他们成为自己“大学梦”坚定的追梦人。
我们都知道“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这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那么,“大学梦”是什么呢?每个新生都对自己的大学怀着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憧憬,这些期待和憧憬就是他们的“大学梦”。在入学之初,绝大多数人的“大学梦”都是美好的,梦想在大学阶段全面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若还能在此基础上收获一段甜蜜的爱情,那大学就太完美了。但是,这些美好的梦想若不能转化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往往都只能是空想。因此,新生班主任,不仅要帮助学生“造梦”,还要激发学生“追梦”。
在新生班委选举产生后,班级已基本稳定下来。班主任在这个阶段应该引导学生“造梦”和“追梦”,通过主题班会和与学生座谈的方式,让他们将自己的“大学梦”写下来,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梦想,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制定什么样的学习计划。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提醒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是否越来越近了。
4 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新生阶段是班风和学风形成的关键时期,班风和学风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班级今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确立班级内每个新生的集体观念、成长目标和人际关系;反之,较差的班风会对其成员产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确定班级发展的共同目标,如“争创优秀班级”等,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班级成员会一起努力,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第二,开展“我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主题班会活动,使得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增强班级成员主人翁责任感。
第三,搞好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活动中心,也是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良好场所。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生活作息规律、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的宿舍,无疑是大学阶段的一大幸事。反之,则是一场噩梦,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投毒案”等,都是因为宿舍内的琐事引发的血案。新生班主任要经常走进学生宿舍, 帮助他们学会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 及时化解矛盾,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
第四,严密关注班级里的小团体。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会根据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目标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自发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有些是积极的,如一起学习、一起从事体育锻炼等。有些则是消极的,如一起玩网游,一起逃课等,这些消极的小团体,不仅危害自身,还严重影响周围同学,有时候为了掩盖自己不学习的那一丝愧疚感,他们还会拉其他同学下水,对那些坚持认真学习的同学说些风言风语,打击别人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营造一种以逃课、玩游戏为时尚,以学习为耻的歪风。新生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动向,防微杜渐,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习惯,且以爱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在班级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速写的基本功 速写比例关系 人物解剖关系 人物线条的应用 速写步骤
速写因其被看作是与素描并重的基本功,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一环。好的速写可以体现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艺术表现上的魅力,是画者的激情与纯熟的艺术技巧相结合的真实表达。速写的目的在于训练画者的艺术表现力。人物速写是素描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素描的一种,它讲究落笔肯定,大胆挥洒,能在较短时间用生动、准确、简练、概括的手法,由感而发地捕捉把握人物动态,比例符合形象特征。
素描中的九大造型要素:构图、比例、透视、解剖、几何形体、光线、三大面块、线条、方位,是相互关联的,换句话说,画好一幅素描就好比驾驭一群野马,必须同时把它们都看管好。素描有它自己完整的体系,这里不一一详述。但让人注意的是速写与素描是相通的,它也需要画者把各种要素汇聚在一起,有的放矢地进行配放及使用,才会有好的人物速写写生作品。下文谈的是九大造型要素中几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人物比例关系:耻骨联合是人体从头到脚总长的中心线,下巴到为一个头的长度,到肚脐为另一个头的长度。肚脐到耻骨联合为3/4的头长,膝盖是耻骨联合到地面一半的标志点。脚到肚脐与脚到头为1∶0.618黄金分割。上臂比下臂长,长不过下臂与手掌。大腿比小腿长,长不过小腿与脚掌。女子肩宽1/2头,男子肩宽1个头。手臂自然下垂在大腿1/3处。头长的两倍是下巴到肚脐距离。以上比例关系是以标准人体作为讲解的,面对具体的写生对象时可略为改动。
二、人物解剖关系:要记住并熟练进行运用。什么叫解剖,就是人体中骨骼与肌肉的穿插关系,为解剖关系。如果没有研究艺用解剖,就容易犯错误。比如:只画面部而忘记了画后脑壳,以至于从侧面看后脑壳被削去了。脖子只能放在第一对肋骨上面,否则无法正常吞咽和呼吸。胸廓画得过于小,要么胸廓画得离骨盆老远,要么把胸部和骨盆画到一起等等。需要记住并能默画出形状的人体骨骼:髂前上棘、 耻骨结合部、大转子、 股骨、 髌骨、胫骨、腓骨、 趾骨、 锁骨、 肱骨、桡骨、尺骨、 腕骨、掌骨、指骨、 胸骨、剑突。还需要记住并能默画出形状的人体肌肉: 胸锁乳突肌胸肌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股内肌群、股四头肌群、缝匠肌、阔膜张肌、腓肌群、腓骨肌群、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群、旋后肌群、屈肌群、背何肌、前锯肌。
三、人物速写中对手的认识:1.关于手的解剖,要了解并记住,手部解剖的小肌群有一拇指球、掌短肌处有小指球、食指的外尺肌、腕关节与手掌结合部一个拱形和手掌末端的半个拱形。2.关于手的块面组合,一定要有三块画的观察认识。3.手的重点、难点,还要记住:尺骨末端骨点在小指方面、小指方向手的轮廓共有五个大小不同的起伏。4.手的造型要注意的问题:(1)不能正对你。(2)手指方向要遵循结构原理,不能平行,并且要有疏密组合。(3)手腕与下手臂注意要有转折。5.线条呈弧度状,手上的肌肉较明显,而人体肌肉有一个共同特征,呈弧形。
四、人物线条的运用:线条是客观对象并不存在的东西,但作为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却被广泛运用,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对线条的表现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认为,线条是表现形体最为简练、概括并赋予美的形式。我国传统的中国画对线条更有研究:“铁丝描、游丝描、柳叶描等十八种描法。”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说:我们即使不特意表现自然的形状,只有线条,它们就激动着我们的心激发起感情。首先在人物速写中的线条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1.主线条表现人主要姿态;2.穿插线条表现人物衣纹、结构;3.疏密线条表现人物层次、结构。其次,避免把人物的外形及线条的轮廓处理得死气沉沉,缺乏健康的气息。造物主似乎有神力使人物的动作能如此活动自如而敏捷。身体是一个完整的创造物,它运动的时候,所有的部位相互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具有弹性的特性,每一个动态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物形体应该安排得位置恰当,画出的形态应有动感和流畅感,以表现出内在的生命力。因此 笔意的生动、流畅、灵性也非常讲究。
五、人物速写的方法:速写训练的基本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静态速写,每张速写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如坐着喝水、站着看报纸等。开始,同学之间可摆出特定的动作进行训练,待熟练后,再到生活中去画自然状态下的静态形象,最后进行动态速写训练,如画运动及舞蹈动作。由繁到简,由细到放。速写的特点是高度概括、提炼。这种能力,也需要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进行初学速写时,应该画繁一些,内容多一些,精细一些。如果一开始就粗疏几笔,必然失去控制。因此定要先收得住,等熟练后逐渐放开手。由单人到多,由局部到场面。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人与景物是不可分隔的。初学者见如此复杂的场面,不知从何下手,所以训练时,可先选单个人来画,待熟练后,再画双人组合多人组合,以及人与景的组合,并注意提炼、取舍。
观察时要抓特征,抓主要形象略次要形象;抓整体基本形,略局部细节,并把主要特征、神情动态,尽量记忆下来,这样才能在对象变动,甚至脱离了视觉范围的情况,依靠记忆去完成速写。画速写三成靠目识,七成靠记忆。所谓意测,就是要发挥主观想象、联想和进行一定的夸张加工。画速写,主要靠记忆,而记忆的形象往往是零乱的、局部的。故还要根据画家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人体的解剖知识、运动规律、结构规律等的掌握,去作合情合理的联想和加工,才能使画面更理想,更有情趣。
速写的要诀是稳、准、狠,从表面上看,和速写的快速度有矛盾,实际上,越是快速度越要求稳,心浮气躁,心手不相应,就会错误百出,欲速则不达。所以心一定要静,手一定要稳,全神贯注,才能下工夫取得成绩。
六、人物速写的基本方法步骤:1.观察与思考:整体观察对象,思考对象的解剖、比例、形态特征,从这些基本因素来思考画面的组织安排,做到“胸有成竹”。2.构图:面对人物写生时还应选择最佳、最利于表现其人物形态和精神面貌的特征的角度进行写生,这样更具有艺术特征感。将写生对象安排在画幅的适当位置,用很轻的线粗略勾画出写生对象大的比例、动态、解剖及透视关系。构图时应注意人物大小要适中,应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多个写生对象要有疏密关系,人物高矮放置也应参差不齐,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感。3.局部刻画:根据画出的大体比例、动态,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勾画。例如画头部时,要用准确肯定的笔触描绘五官形象,由上及下,将写生对象身体轮廓、衣纹的起伏变化等作进一步的刻画。头发部分用线松动流畅,但要跟着头骨体积来,并顺着头发的生长规律走。在对头、肩、手、足的刻画时,应注意其内部的结构关系。写生中,应一边画一边调整,可以说,作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修改并不断完善的过程。4.节奏的调整:作画时应始终把握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原则,局部肯定之后,重心回到整体,该加强的部分加强,该削弱的部分削弱,要懂得画面中“取舍”的艺术含义。重点刻画之处一定要细致入微地刻画,最后还应注意“将错就错”的处理技巧。面对有些废线条时,不用擦去,在旁边适当补充几根线条就会形成新的组织和节奏,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总之,作画时应从整体出发,不断调整、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画速写时观察人物要敏锐,要抓住关键。课余饭后都可画上几张速写,这对提高绘画技能极为重要。如果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驾驭速写,再加上平时的多看、多想、多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速写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
[1](美)罗伯特·黑尔.朱岩译.素描基础[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