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范文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5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篇1

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与困难

1.发展成效。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循环链条完整。新能集团通过废弃物集中拆解加工、集中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回收实现绿色发展。集团拥有中国第三条意大利普洛佩兹和西班牙拉法格公司联合开发的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生产线,建立了12条国内先进的废塑料再生利用生产线,4条家电拆解生产线,引进台湾贵金属提纯生产线。年处理废旧机电产品27万吨,年产无氧铜杆12万吨,年产再生新型环保木塑产品1万吨、井盖地砖4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产品150万台,年产贵金属500公斤。自主研发了裂解发电设备,将再生资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终端废弃物进行裂解发电,产生的电力供给集团自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努力实现“自消化、零排放”,形成上游企业的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二是环保设施齐全,监管措施有力。集团拥有先进的破碎除尘、水循环等环保设备,有效杜绝二次污染。工业废水和废气,通过环保处理,出水水质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建有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建有ERP管理系统,实现物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先后获得ISO14000、ISO9001认证。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完善。集团和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先后承担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等科研项目,围绕着难拆解电线电缆、电机绕组的热解分离、新型木塑产品开发等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多尺度智能化拆解与分离装备、梯级热解分离组合集成装备等示范生产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10余项,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企业文化丰富,示范作用显著。集团是子牙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的重点观光企业,建有长1500米的工业循环经济观光通道和循环经济展厅,为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展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2.创造“新能模式”。“新能模式”是新能集团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出的环保型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降耗为目标,以资源再生、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链较为完善。首先,利用完善的回收渠道将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其次,将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初步加工并分类;再次,将各种分类的废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产出各种产品供生产生活消费;然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的废弃物、秸秆、垃圾等进行裂解发电;最后,各类产品在经过消费后再次变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使循环经济构成完整闭环。二是产品出路较为广泛。新能集团拆解处理主要产生废钢、废铝、废铜、废塑料和不可利用的废物残渣。集团与大型钢厂、铝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废铜利用集团的拉法格设备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高精度高导电铜杆;利用木塑生产线将废塑料与木粉等融合生产可完全回收利用的木塑、井盖等产品,可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三是与子牙园区良性互动。依托子牙园区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消化本地区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为其提供资源和能源,还能处理园区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废弃物。与园区内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在周边地区形成“局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

3.制约因素。通过调研了解到,新能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政策扶持信息等。二是技术创新难度大、周期长、生产力转化率低。三是研发投入比重大,投资周期长,财务风险大,企业自身资金较少,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不科学是民营企业的共同点,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不利因素。

4.企业诉求。企业希望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提高行业门槛、加大环保力度、提升环保标准,关停工艺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式企业。二是对于环保设备研发、工艺流程改进和回收网络搭建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三是帮助搭建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产业链平台。四是海关、商检、港务能协调配合、改革模式、简化流程,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五是减轻税负。进口再生资源海关代扣增值税税负较重,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原材料购进一般无进项抵扣,增值税税负偏重。

二、几点启示

1.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新能集团站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前沿,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是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到变废为宝,显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如,新能集团实施的铜杆精深加工项目,年产铜杆12万吨,年可节约原生铜矿1560万吨,减少1200多万吨工业废渣、24万吨二氧化硫及180万吨其他废气排放,年节水768万吨,节约标准煤36万吨。裂解发电项目年发电量87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305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45吨。二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拆解污染问题。三是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吸纳了劳动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从新能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就是与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而生。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需要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的骨干力量。新能集团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规范和升级,这也是整个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存在着准入门槛低,行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税负较重、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最佳收益,使得循环经济发展真正做到既“循环”又“经济”。

3.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调研中感到,新能集团的成长见证了子牙园区的发展,同时子牙园区的建设运营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园区促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进行了几个创新:一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园区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集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产业聚集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管理模式。改变了行业经营分散的状况,实现相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再生资源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和拆解、加工水平。譬如,园区统一建设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节能环保系统,还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对废弃机电产品从拆解加工到拆解后各种材料去向进行全程监管。三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技术人才集聚模式。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拆解加工技术设备,建有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再生资源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汇集了中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研发力量,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三、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聚集。落实《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理办法》,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向子牙园区集中布局。各部门出台具体办法,引导新建的循环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子牙园区集中,对园区外已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其向园区集中。加大行业监督和整治力度,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拆解企业。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国家财政部将园区内企业上缴的海关代扣废物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部分或全部返还园区,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扶持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时,将园区上缴的税费市级分享收入和区县级收入全部返还给园区,用于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区内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静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以及循环经济科技研究开发等项目实施。

2.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研究制定《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规范》等。二是进一步拓宽回收渠道。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相关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调建立京津冀地区的报废汽车、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一体化、规模化的回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联合体制,更高效地完成进口固体废物的报检、通关、查验、征税、放行等查验监管业务,为企业创造优良通关环境。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抓好企业环保措施落实,完善监督网络。建立环境监测制度,设置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作者:董丹妮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

1低碳经济时代的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之下的时代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指导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各项技术,以及利用产业升级、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1.2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时代是指以低碳生活为理念,遵循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指标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就标志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报告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低碳经济理念很快在世界传播开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一次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及高耗能对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始倡导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顺应环保大潮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应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了只有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农业发展方式才具备了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由初期逐渐走向中期,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属于中期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我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此外,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农业发展GDP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并且有专家学者指出:以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程度及农业发展历史来看,我国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低碳农业取代高碳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上述的种种先行条件都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1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是基于生物界本身的理念,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达到系统平衡,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率,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高碳农业对于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盐渍化等,而生态农业则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在农田系统中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自然规律来治理农田,结合科学技术去发展农业经济,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1]。

3.2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核心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在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中,很多农业资源都因为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循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增益减排的目标[2]。在传统农业经济活动中,许多农业资源的资源利用率都是较低的,很多可利用资源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大了农业投资和社会负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低碳农业,因为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发展循环农业。

3.3发展有机农业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为了提高产量,农夫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化肥农药及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碳排放量,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威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机农业则是以有机农家肥及绿色饲料来对农作物和家禽进行栽培和饲养,避免了激素残留于农产品内,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率。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4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

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种有机结合,旅游也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而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将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体现。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负担,使得农民能够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做到城乡结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3.5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学会利用我国的科技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中,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培养农民的种植技术,达到提高农副产品的增收目的外,还可以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做到保证产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质量,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3]。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减小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大琼 单位:四川省大竹县高穴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河南科技,2014(11):223-224.

篇4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竞争;反垄断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82-01

一、 反垄断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008年8月1日起,反垄断法才正式在我国开始实施,可以说它是在各国的反垄断法已经普遍建立的情境之下,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吸收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今各国都认识到了完全的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固有的缺陷,政府的适度干预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过”尤“不及”都会导致限制竞争的现象出现。《谢尔曼法》最初颁布时是为了限制大公司和大托拉斯的出现,从而限制过度膨胀和集中的经济权力。现在反垄断法的适用已经扩展到了农业、工业、商业、旅游甚至是体育和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

垄断的出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是由于企业自身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从而促使自己不断的改进技术、完善经营管理来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当企业一旦获取了这种优势地位,由于其本身的趋利避害性总是试图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自己的这种优势。甚至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共谋、联合限制竞争等非法手段来获取超竞争利润。

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别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行政垄断。政府过度的使用公权力来干预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往往对经济的破坏更加强大。而反垄断法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垄断,还是行政垄断都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这对于促进形成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同时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必需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两低两高”(即产品低附加值、企业和劳动者低收益,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二、透过案例窥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腾讯与360之争案”。

本案源于奇虎360对腾讯进行了名誉诋毁。事实上是360首先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然而案件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却是腾讯的过激行为。腾讯本可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其却意气用事,不顾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采取技术手段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 软件。此行为遭到广大QQ用户的一致谴责,然而消费者却迫于多年的使用习惯以及转用其他软件的过高成本,不得不卸载360。

笔者认为腾讯作为一个资产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庞大企业却能置亿计用户的利益和感受于不顾公然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相对人不能使用360软件。与国外反垄断案件的隐秘性相比,其裸的违法行为更加反映出我国市场上垄断行为的猖獗性。再者360与QQ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在之前也已经数次交锋,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其缺乏最基本的敏感性,执行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些情况突出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法律环境有待改进。

三、 完善反垄断法,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构建竞争文化开始

“文化是浸透在骨子里的血液。”中国几千年前就在讲“无为而治”、“和”文化,即使是现在也仍然在讲究“和谐”。其实中国并不缺乏竞争的土壤,比如说升学、找工作,甚至是购买为数不多的商品,可以说现在社会中不论何时何地都充满着竞争。但是,由于特权的存在扭曲了中国的竞争文化,前休斯顿的州长为了看一场球赛要自己去排队买票,最后还没有买到,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对权力的畏惧源与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发现特权现象严惩不贷,使平等的思想和竞争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构建起平等的竞争文化,建立起反垄断法实施的竞争文化基础。

(二)立足当下,解除拦路虎——打破行政垄断

我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禁止行政机关实施的反垄断行为,五十一条规定了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垄断的处罚决定。对我国这样一个受中央集权制影响深重,在近代又实施过政府计划经济的国家,行政垄断的荼毒由来已久。可以说,我国的反垄断法直接规定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即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特色,又突出反映了我国现今行政垄断的严重危害性。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0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根据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本文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进行理论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辨析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的区分。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变量的持续增加过程。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结构的变化,减少和消灭贫困。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的增加,通过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很容易测算和表示,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发展更侧重于经济的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至少应包括三层含义,即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被定义为“发展=增长+……”,经济发展的测度除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外,还包括如基尼系数、生活质量指标、工业化等一系列指标体系。托达罗(M.P.Todoro)在其《经济发展》一书中将经济发展描述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2.由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不同的增长方式反映着不同的增长源泉以及由增长源泉所制约的增长结果。在人类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增长方式。第一种是指生产技术不变,单纯由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总量的增长,称之为外延式增长;第二种是指由市场分工制度安排以及生产技术改进等情况,导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称之为内涵式增长。不同的增长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外延式增长方式比较常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稀缺程度逐渐加大,资源使用效率的改善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内涵式增长方式逐渐成为主导。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内在的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一个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至少应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是否突出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四是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程度;五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否多元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简单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更多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9.8%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失衡等。虽然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十分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从最初的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相协调,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单纯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与某些地方、部门单纯追求GDP,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轻视甚至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直接联系。发展的实践表明,单纯地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正是与此相适应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笔者在此结合十七大报告,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要性作一分析。

1.从需求理论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Y=C+I+G+(X-M)入手,在此,我们将G区分为政府投资与政府消费分别归入C和I中,可将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概括为三类,即消费、投资、外需。根据(2003)的研究,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需求因素是投资,目前,这种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50%以上的拉动力仍然来自于投资和外需。更深入地对目前我国消费结构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我国消费需求结构十分不合理:政府支出仍然占据比较大的份额,在整体消费需求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类似住房、医疗、教育等具有较强刚性的基本生活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据的比例过大,居民的真正可支配收入偏低,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居民消费能力不足。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我国经济近年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明显滞后。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将极大地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使居民消费真正成为消费支出的主体,使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由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到十七大“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更深切地体现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体现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2.从结构主义理论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引起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使要素使用效率得以提高,产生资源再配置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1980―2004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1%,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1980―2004年,第一产业平均贡献率为15.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平均贡献率为47.8%,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贡献率为36.8%,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刘伟(2002)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实证分析指出,增加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然会扩大经济的规模,增加资本的生产效率,但同时却会减少劳动的生产效率,扩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然会降低经济规模,但有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劳动收入的增加。近些年,我国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压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不仅仅是第二产业的单向突围,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能依据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做及时调整,通过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来实现,达到产业结构整体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以适应经济总量增长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使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从推动经济增长的源泉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报告提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关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源泉,以(2006)等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历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支撑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持续不断的要素投入,特别是以高储蓄为支撑的高投资的作用,“1980―2004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9.2%,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也表明,经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如我国GDP占全世界的4%,而能源资源消耗却占全世界的30%;尽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相当可观,但人均占有量低,其中,人均能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我国工业化日益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制约、技术低下与国际市场约束等矛盾,长此以往,我们的资源将难以支撑,我们的环境将无法承受,经济发展也将难以为继。同时,虽然技术进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2004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7%,年均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但其贡献率仍显偏低。以张军(2003)等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增长率,发现较高的TFP增长率总是伴随着较高的产出增长率,产出增长率(y)与TFP增长率(tfp)存在近乎完美的线性关系y=0.065+1.123tfp,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极大促进产出的增长。因此,强调技术进步等的作用,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尤其重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十七大报告提出将经济增长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理念,更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强调了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注重。

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3.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益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定价和监管机制;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一是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各种循环经济模式;四是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督,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

5.改进政府职能,完善监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防止短期行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黄景贵.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 周新城,张雷声.邓小平经济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等.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2006,(5):4-12.

[7] .近五年及未来十五年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经济科学,2003,(2):10-13.

[8] 肖行.我国经济增长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2):72-76.

[9]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10]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11]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12] 李延军,金浩.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81-82.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开启新篇章

[中图分类号]i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070-07

周金堂(1956—),男,

第二,抓住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的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发挥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重要就业“蓄水池”和经济增长引擎、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重要支撑的作用,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形势,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敢于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水平。要因县制宜,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要把握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重大机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价值链关键服务环节,努力实现生产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3]以发展“生产业”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县域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增强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注重研发、营销、物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营销网络和物流体系的效率,使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知名品牌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抓好县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并不断壮大绿色和低碳产业,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据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农业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3.7%,农村地区每年生产的7亿多吨秸秆、30多亿吨畜禽粪便、28亿多吨生活垃圾、90多亿吨生活污水,大多数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要根据建立清洁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解决县域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在建设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工业园区的同时,实施“蓝天工程”、“青山工程”、“绿水工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绿色消费,拉动绿色生产,推广资源再生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第五,加速县域人力资本的积累。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使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成为扩大就业的过程。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缩小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发挥人才资源的引擎作用,切实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工作技能培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进而使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县域经济发展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县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县域人才结构,使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着力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也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加快转变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由城镇化而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和持久动力。

壮大县域经济,坚持走

要使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联结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在用足用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把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中央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在农村电网改造、沼气建设、安全饮水、清洁工程等项目建设上筹措更多的资金,采取更有效的实施措施,为拉动农村需求,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要根据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保障耕地红线和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的中长期战略,因地制宜,分县推进以“空心村”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

要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要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健全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稳定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要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抓好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特别是产粮大县、养猪养牛大县要用足用好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种养业的大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认真组织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上中下游贯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商品化率,不断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多渠道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门类。

要根据统筹协调、配套联动运作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能更好融入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使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能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源之一。

六、积极扩大县域开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来推进开放,以更实的措施来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要在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的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林业和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与此同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县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根据市场化、全球化、股份化、证券化的新发展,按照中央扩大开放领域,加速资本市场形成,不断优化外资结构的要求,坚持以理性、绿色、科学的招商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消除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制约。要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整合生产要素为重点,以项目为基础,以存量引增量,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县域工业化建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县级党政部门、企业、民间团体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建立与发达地区、企业和民间各种层次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大中城市的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做强大企业,做“特”小企业。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县域特色优势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要根据搞好县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县域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认真总结“省直管县(市)”的改革经验,创新县域管理体制。目前,“强县扩权”、“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行政省直管”等改革已在全国24个省818个县先后试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县域管理体制机制,要根据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思路,凡是县级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级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级更大的自。转变政府职能,县级政府要合理定位,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改进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的支持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财力情况逐步提高转移支付标准,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缩小县域之间财政发展差距,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改进建设用地管理,采取省统筹、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等办法,确保县域项目的用地需要,优先保证县城及中心城镇、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农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

三是要围绕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工夫。要根据各县实际,切实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围绕“三农”做好农村金融工作,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破解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要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城乡就业。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合理科学地设立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到达乡镇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为各种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等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建立包括县域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保事业的协调发展。

整理

[参考文献]

[1].坚持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02-04.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十报告;创新驱动;四化同步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01-08

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设计和新理论,党的十报告强调质量和效益为发展的立足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定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的新量化目标,要求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提出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理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化同步”思想,以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观点,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前进的新方向和新动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在总结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转型目标和方向。

(一)党的十报告强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即年均7%的中速增幅,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到“质量和效益优先”

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已经发生三次转变:第一次强调“快”字当头——强调“又快又好”,在这种基调下,经济增长速度是两位数的增长;第二次是“好”字当头——强调“又好又快”,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直坚持这一总基调;第三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是一位数增长——“七上八下”。在没有水分的七点五的增速下,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稳中求进”的要义。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元区经济陷入萎缩,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也持续下行,过去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的高流动性和规模经济效益掩盖的低效率问题将会逐渐暴露,实体经济要素流失严重,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生存困境加剧。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党的十报告指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强调必须“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稳增长”和“促转型”之间的关系。区别于以往的“保增长”,现阶段的“稳增长”已经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能继续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依靠房地产推动,必须要与调结构和转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三者之间的结合点,努力消除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均衡问题,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使经济增长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进而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党的十报告对既定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量化指标,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倍增,这体现了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和“民富优先”的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多次党代会的既定目标和任务,但对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各不一样。党的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是要用20年,从2000年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由于实际增长速度超出预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人均GDP翻两番,量化指标由“总量”改为“人均”。两次大会均未对居民收入增长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虽然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也未提出收入增长的具体量化目标。党的十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首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居民收入倍增的内涵及意义:一是居民收入不仅要倍增,而且要同“GDP翻一番”同步。二是把居民收入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民富优先”。三是到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并非是不可企及的“高指标”,而是在中速增长假设前提条件下切实可行、容易做到的。四是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上都存在制约分配公平的缺陷,由此产生了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过低并不断下降、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企业各类薪外附加费过重挤占员工加薪空间等问题,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失衡使居民难以均衡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再加上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养老负担重等问题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障碍,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低迷和内需不足。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出现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重要原因。收入分配失衡还容易诱发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生产生活秩序,有损社会公平正义,甚至会使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经验表明,发展经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由此引申出“美丽中国”这一全新概念,是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短期经济增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近期看,我国面临的实体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稳增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但区别于以往的“保增长”,现阶段的“稳增长”要更加重视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结合,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长远看,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据统计,我国GDP占全世界GDP总量的9%左右,但能源消费却达到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过去20年问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7%~20%。要在资源环境瓶颈的严格约束下实现“稳增长”,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通过“绿色转型”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和新红利

尽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我国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决定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靠深化改革来形成“制度红利”,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结构特征,总结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红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创新驱动”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党的十报告揭示了新发展方式的新动力。报告指出,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首次提出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经济学理论看,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需要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转变,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开始减弱,原本依靠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我国正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加上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成本不断上升,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将无法维系。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中劳动力数量贡献约6%,人力资本贡献约15%。但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最近十年的阶段性特征看,劳动力数量贡献率逐阶下降,人力资本贡献率在后两个时段低于第一时段,这表明我国人口数量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质量红利的效用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受制于能源资源环境约束、中低端工业产能过剩、基建步伐减缓以及政府主导型投资效率低下等因素,未来以资本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本将继续升高,粗放式投资主导的增长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已势在必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价值链为核心目标的创新驱动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和新引擎

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也是支撑中国经济未来20年乃至30年高速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数以千万的人进城,对应的是十年几十万亿的投资和几十万亿的消费。有专家预测,通过体制政策创新,尤其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初步解决,未来5年的消费需求会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30万亿元,居民消费率有望回升到40%左右,最终消费率达到55%左右。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彻底打破,未来10年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达到45万亿元以上,居民消费率将达到50%左右,最终消费率达到60%左右。城镇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服务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的重要手段。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外延扩张和粗放式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人口过于集中于大城市、城镇转移人口过多地被边缘化及农村过度空心化等多种偏向,特别是大规模进城的农民工虽然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却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处于“半城镇化”的状况。还有部分地区出现“农民被上楼”现象,大量土地被征用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居住在土地上的农民“被”住进集中建设的楼房,但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这不仅抑制了城镇化潜在内需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而且影响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举措。此前的党代会基本都提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建设内容,但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四化”同步观点,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从经济“失衡”走向经济“均衡”的关键。“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

(三)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形成新的“制度红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党的十报告提出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理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都会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7年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这是所有制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党的十报告的经济理论创新是把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定位为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提出不同市场主体竞争要实现“三个平等”即“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特别是“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不同所有制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有六种表现:一是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获取稀缺资源既容易又便宜,如获得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电网、电讯等特许经营权,政府投资项目等等。二是资金要素使用的不平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经营条件上面临着显著的融资可获性和融资成本的差异。国有企业更容易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资金。而大量民营企业却因为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市场稳定性较差、资信等级不高、可抵押担保品较少等条件约束,常常遭遇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规模歧视”和“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融资渠道狭窄使得民营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国有企业。三是一些企业在一些上游产业、基础服务业形成寡头垄断,获得超额利润。四是在竞争性行业,存在市场准入和行政审批“两道门槛”,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税费负担,造成不平等。五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地方政府建立和引进了很多新的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六是在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主体的保护离“同等保护”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落实平等竞争观需要深化改革,利用改革形成新的“制度红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辉煌除了得益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通过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上世纪80年代是农村改革所创造的“制度红利”,上世纪90年代是国企改革的“黄金十年”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主要是加入WTO以后“开放倒逼改革”的十年。三个阶段的改革创造的“制度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辉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改革是阶段性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红利不可避免会消失。为此,党的十报告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努力营造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将有助于激发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要素使用效率,创造新的“制度红利”,推动经济新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与新战略

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质量的关系,促进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均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引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制度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一)处理好速度与效益、质量的关系,推动经济增长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要利用经济下行的压力,推动经济转型。不能再靠无效投资和放松房地产调控来稳定经济增长,而是要采取新的“组合型”政策,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使其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轨道。一方面,要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分配与投入,引导产业升级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让勤劳做实业能致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以实体经济的创新引领经济持续发展。二要靠有效投资特别是扩大民间投资,通过减税费的积极财税政策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让其遵循经济规律“自然成长”。三要培植新的消费热点,探索将出口退税转为居民消费补贴,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使居民消费成为稳增长的持久动力。四要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在“东慢中快”和“东慢西快”的形势下,把中西部打造成“稳增长”的新“增长点”。五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寻求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六要促进出口多元化,努力实现外需稳定。

(二)处理好国家、企业、居民三方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经济发展向均衡共享、包容性增长方式转变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要提高居民所得,就要降低政府所得或降低企业所得,这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党的十报告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从长远看,要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两个提高”是对国家、企业、居民三方利益的重大调整。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的政策取向。一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构建“橄榄型”财富分配结构。从全球视角看,“橄榄型”社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富差距引致的对立情绪和社会矛盾。因此,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旅游、物流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经济服务化培育大量“白领”阶层。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鼓励创业创新,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培育一大批中小“老板”。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充分考虑家庭综合税负能力,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计征、抵扣和返还,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要将教育、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必要、重大支出作为税收减免和抵扣的重点,让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量能够拿得到、存得住、经得起花。要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土地物权法配套法规,让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稳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住房、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居民理财水平,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要研究专利和企业家才能这两大要素通过“技术资本化”和“管理资本化”参与分配过程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二要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保护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地位和合法权益。深化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合理设置补偿费比例和中央地方份额,使中西部的矿产资源优势能惠及当地普通居民,缩减地区收入差距。三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国有企业应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处理好各层次劳动者的薪酬分配关系。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严厉打击非法收入,取缔不合法收入。

(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突破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要求我们应把发展绿色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使其成为我国转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困境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需要采取以下六条措施。一要利用利益引导机制,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培育绿色产业人才,建立绿色产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绿色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三要完善金融投融资渠道,发展绿色金融,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来发展绿色经济,通过绿色信贷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四要通过政府采购和绿色产品补贴等措施,刺激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良性互动。五要探索建立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资源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进一步强化环境绩效在地方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地位。六要加快修订和制定绿色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执法力度,逐步构建系统、高效的绿色经济法律体系,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

(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完善创新机制和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实现经济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要实现“创新驱动”,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创新的内涵。认识创新,要防止“创新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庸俗主义”创新,又要避免把创新看成高不可攀、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创新神秘化。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通过新组合而产生新利润的活动,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材料供给、新管理五种形式。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创新”一词应该做广义的解释,它不仅是新技术,而且也是新方法或新态度。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概念。因此,广义的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法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即通常所说的改革。成思危教授认为,创新指引人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变化,大体有三种类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多层次的,高端创新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破坏性,而中端、低端创新则具有渐进性。

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关键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调查表明,企业创新有四大瓶颈: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创新”,因为激励机制缺失,创新无利可图。二是“风险太大,不敢创新”,因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往往是“九死一生”。三是“能力有限,不会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创新人才瓶颈。四是“融资太难,不能创新”,融资体系不完善使企业创新面临资金约束。当前,创造环境让企业创新有利可图,比打造“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更重要。现在有很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但实施起来很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让企业创新步履维艰。所以如何营造“做实业能致富,创新做实业能大富”的环境非常重要。具体而言: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有关财税政策,解决企业不想创新的问题;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氛围,让企业敢于创新;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互惠共生的环境中提高创新能力;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系,为企业创新建立良好的融资平台。

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还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部署和战略规划。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利用人才创业创新带动先进技术的应用。

(五)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引擎,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以新型城镇化发展引导更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内需主导、消费支撑”

将扩大内需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有效途径。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城镇化存在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使得其潜在内需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为此,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外延型向内涵式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首先,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当前,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帮助其实现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三大梦想”。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降低入学门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鼓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农民工回归,鼓励“农海归”(由沿海回归流出地创业就业的农民),实现产业和劳动力向中西部的双转移。其次,要科学布局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构建合理的城市格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以发展城市群推进城市化。二是通过做大县城实施农村城镇化,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重。以发展城市群推进城市化,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加强城市群内交通、通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智慧城市”为理念推动内涵型城市化发展。同时,也要依托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根据不同的情况建设不同规模的城市: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把县城发展为30~50万人的中等城市;在50~100万人的中等县,以城关镇为依托建立20~30万人的中小城市;在50万以下人口的小县,要把县城做大。再次,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字方针,促进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认真做好“五防”:一是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是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不能一哄而起搞运动,一味追求城镇化高速度和规模扩张。三是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避免城市土地财政而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四是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消灭村庄,使农民“被上楼”。五是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大中小城市布局失衡而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六)以落实“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观为契机,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新“制度红利”,激发新一轮经济增长活力

当前,推动经济新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破所有制障碍,破除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的“玻璃门”和“弹簧门”,营造和谐有序、自由竞争、公平发展的市场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和灵魂,实现公平竞争首先要保障不同市场主体“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实现不同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平起平坐”。政府要对不同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落实“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观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要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建立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前提条件。当前,要完善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进一步清理各种要素市场准入条件中有关所有制限制的条款,打破行业垄断与地区封锁,促进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同一规则环境下参与要素市场竞争、获得生产要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与企业构成相匹配的“门当户对”的金融格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营造不同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对国有企业的布局进行优化,在有进有退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对垄断行业,要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性领域放开市场、资本多元化改造、可竞争性环节分离等措施,在竞争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打破行政垄断行业不仅要放开,还要在竞争模式、治理模式、财税体制、监管模式、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整体同步推进。进一步进行市场化取向的分类改革,对公益性行业、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三种类型国企进行不同的公司治理建设,构建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在政府采购中,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扶持民营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源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三要依法保护不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构建同等受法律保护的法治环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仅做到“形式上”的公平,还要做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实质公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合法经营不受干扰。尽快出台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性问题,保障民营经济稳定发展。严格按照《反垄断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各种垄断行为。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马军伟,王敏,“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J],经济纵横,2011(4):11-17。

[2]辜胜阻,李洪斌,马军伟,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经济转型的关键[J],统计与决策,2011(9):44~46。

[3]郑新立,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EB/OL],人民日报,2012-12-24。

[4]连平,深入市场化改革推动内涵式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0-15。

[5]迟福林,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通道[N],经济参考报,2012-11-05。

[6]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3):2一ll_

[7]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J],人口研究,2010(5):3~11。

[8]辜胜阻,石璐珊,让绿色经济成为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引擎[N],中国经济时报,2012-10-11。

[9]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叶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85。

[10]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张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8~40。

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20-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和外贸拉动,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扩大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形成新经济增长动力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立足点”,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再次强调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转变发展方式,立足扩大内需,改善需求结构,发挥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1)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要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这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还要着重提高农民的收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的目标: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特别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十报告更进一步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的快速增长必然引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这些目标和措施的实现。必将把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内消费需求拉动。(2)确立消费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应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需求。首先要明确消费需求的出发点,那就是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其次要营造消费需求的重点和消费热点,形成和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结构;再次是打造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是形成消费需求的落脚点,实现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确立科学和健康的消费导向,不仅可以使消费本身科学合理运转,而且能够引导投资科学合理运转,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3)改善消费环境。这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搞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消费环境改善了,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就会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重要的条件。(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消费倾向。我国不少人消费倾向低的原因,除了收入差距大,还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心消费。因此,党的十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城乡居民免除了后顾之忧才敢放心消费,消费倾向就会提高,消费需求就会扩大,进而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并逐步形成了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制度框架。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党的十报告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考虑我国新时期工业、农业、服务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必须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需求导向,努力使产业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力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先进制造业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规划布局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既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要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涉及领域广、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着力发展生产业,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营造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四是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要立足国内保障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农村交通发展,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

五是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抓住信息产业持续引导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基点,推动形成继汽车、房地产后的重大投资消费领域。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集中突破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材料以及基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加快“宽带中国”建设,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重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发展。积极迎接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全方位应用,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要做好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六是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释放企业发展活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增强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面临的主要困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环境,完善机制,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坚持走均衡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地区间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和矛盾的加剧,中央和经济学界开始反思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得失,在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中开始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从而逐步形成了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基于十六大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新思路,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总体新格局。党的十对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首先,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在重点抓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县乡公路、人畜饮水、电网改造、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解决西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要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防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关键。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要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搞好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

其次,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造步伐。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着力抓好几个重点任务:一要继续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结构,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线和基础:二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环节:三要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

第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充分发挥中部的比较优势,突出几个重点:一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特别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高效农村经济体系,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三是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部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作用,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培育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有步骤地建设小城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加大对欠发达区域扶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第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沿海经济特区要努力增创新优势,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继续在改革开放和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第五,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制度保障。必须由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逐步提高区域博弈理性化程度,推动区域竞争由无序走向有序。二是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发展互动机制,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引导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突出重点领域,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健全互助机制,进一步发扬先富帮后富的优良传统,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完善区域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区际协作利益的协调,使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健全区域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健全区域管理机制,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建立区域发展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价激励机制,以鼓励区域合作互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沈大、海西等城市群。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从不平衡增长到相对均衡增长的转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都市圈、关中城市群等成为新的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地区和增长极。但是,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城市化战略存在不足,表现为城乡分割,城乡发展不协调;片面强调“土地城市化”,对人口、居民素质、生活质量的城市化重视不够;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较普遍的现象是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而居住和生态用地比重偏低;人口与产业集聚不协调,产业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发展缺乏特色,等等,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方向,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此,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本城镇化。所谓人本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的城镇化。或者是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整个人口比重的城镇化。要想推进人本城镇化,必须要站在进城农民的角度,解决农民进城面临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他们真正成为现代新市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二是城乡协调城镇化。即在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形成城乡协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城镇化,避免出现因城镇化导致农村衰败的情况。也不要出现为了建设新农村而在每个村落撤胡椒面式地建设新农村的情况,应该选择一些条件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把分散的农民引导到这些中心村来居住,把这些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使新农村的农民与城市市民一样能享受到差不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三是特色品牌城镇化。每一个城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品牌,尽量做到“一城一品”或“一镇一品”,提高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绿色低碳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要加强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力搞好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五是集群城镇化。不仅产业有集群问题,城镇也有集群问题。城镇集群就是要使不同的城镇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相互错位发展,实现互利互赢,形成城镇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篇9

记者:顾教授,您在大会发言中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顾教授,请您谈谈市场机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顾钰民: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机制是自然形成的。企业能否自觉转变发展方式,关系到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切身利益。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关注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市场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的内在机制,以市场创造了以下两个条件为前提:一是企业必须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环境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二是企业发展状况与自身利益直接结合,这样的利益机制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生内在动力。

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和动力也越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要素是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条件。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如果说计划经济的一般表现是总供给不足,那么,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形成有效竞争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源泉。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企业或生产者的活力,要解决好企业的活力问题,实际上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有了这样的市场条件,就能够在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竞争就能够产生活力、动力,就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承认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重要的是创造经济规律能够发挥作用的条件。条件越充分,市场机制的功能就越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企业自己要做好的事情。

如果市场是处于短缺状态,竞争主要在需求者之间展开,这时的市场是卖方市场,生产者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这样的市场条件就不具备形成企业之间充分竞争的条件,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要,而不是如何提高质量来淘汰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一个总供给略大于总需要,从而能够形成企业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使生产领域始终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以较大的市场压力。当然,这是就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需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但刺激需求应该是在特殊时期,必要的时候采取的政策,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政策。实行扩大需求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这一政策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会减弱市场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

篇10

关键词 :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效率

迄今为止,新中国60年的建设发展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始终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科学发展观被提出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条例,旨在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中进一步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的要求。

1、区域差异性的提出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字面意义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更快地完成。在现实的经济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经济发展互不协调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国际经济形势初出阴霾且未来走势尚不明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此时“加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更快,而不是一个拖沓的、迟缓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效率更高,而不是低水平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总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提高转变的效率。

目前,我国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开展相关工作,增加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力度,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经济大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水平、人力资源水平以及风俗习惯各有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标也是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再从转变过程的速度考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将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差异,有些地区之间无法进行比较。若是通过转变过程的效率来考虑,能得到更具有可比性的成绩,为政府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2、区域差异性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双重并存“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步入“发展与消费并存”的阶段,而中西部仍处于“建设与发展并存”的阶段。目前,东部地区面临的“发展”主要是完善当地的综合保障设施体系,尤其是交通运输体系;对于西部地区,“建设”是指部分地区的继续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地区则重点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层次。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部分地区发展基础产业,旨在解决就业与温饱问题;另外地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有的地区侧重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消费能力,扩大公共消费范围。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发展阶段不一致,衡量各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和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发展质量的层次具有差异性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在低技术制造业占据全球领先的地位,中国的“世界工厂”称号源自我国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层次,应该努力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由速度向效率、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由高资源消耗向低资源消耗、由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从微观角度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变应该由“富士康模式”向“华为模式”转变。

我国西部还处于“建设与发展并存”的阶段,其经济发展应该着眼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不必过分追求提高质量本身的层次。大多数西部地区需要努力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效益与速度统一、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逐步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2.2 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具有差异性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所有制结构方面,应该着眼于提升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展的层次。首先,民营企业自身应该实现自我提升与超越,实行产权多元化,完善治理机制;其次,应该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国家支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市政事业和政策性住业、社会事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国防工业等领域,而不能一味停留在民间借贷、房地产投资和股票市场等低层次领域。

西部地区在经济所有制结构方面,应该着眼于实现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民营经济应该实现数量上的增长;其次,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应该在其他领域有所涉足,通过延长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链,将西部发展成资源深加工、能源开采、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最后,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旅游、现代仓储物流等特色产业。

2.3 经济社会的协调程度具有差异性

东部沿海地区走过了“前改革时代”,步入了“后改革时代”,经济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相对于经济而言,东部社会和人的发展显得滞后,出现了不协调的景象,所以应该更注重人,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此时东部地区应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西部地区应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培养市场经济城市人,使之具备市场经济观念与行为意识,拥有完善各项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二是加强西部民生事业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主体功能区和国家级实验区以及新区,并且完善社保保障体系,使之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

2.4 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具有差异性

东部沿海地区侧重于大步迈向世界,打开国际化之门。应该努力完成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国际化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侧重于实现国内与国际发展并重,继续引进外资,努力争取跨国公司落户,并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3.结语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主题,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差异显著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专家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吴丰华.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差异性[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5-19.

[2]李茂.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的区域比较问题[J].中国市场,16(679):83-90.

篇11

【关键词】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各种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不够完善,其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隐患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长期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的明智选择,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趋势发展的客观因素,更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合理的认识经济技术手段和生态环境因素是确保国内经济创新模式合理发展的关键,更是保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和依存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发展趋势和模式,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在发展中能够高质量运作的主要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效率高成本的经济结构模式逐步朝着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模式,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转变。自新世纪以来,各种经济制度的不断应用和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在经济发展中各种协调统一发展的经济模式为当前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依据。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走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这些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现实路径。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都具有两面性,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不断研究和解决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总体小康水平的道路,而且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依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长期以,我国不少地方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代价,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这些河一半以上的受监测区域中,其水质都是五级(五级在我国水质等级中是最低的等级)。到2010年底,这种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彻底改变。此外,近年来沙伞暴、胃灾、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大多与人类长期破坏自然环境有关,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2经济发展动力过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国的经济发展,一般要依靠投资、外贸、消费来拉动。只有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出现了偏重,就会带来不均衡性,我国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

2.3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外资。国家推进经济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常态,这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考虑国情,过度引进外资,势必会带来一些隐患。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看,可以证明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引资战略,引资规模逐年扩大,位居世界第二。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做到四个坚持:

3.1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我们以往的片面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3.2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在经济发展方向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由此出现了内需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一是要改变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3.3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这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解决以人与自然环境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不论企业组织形式如何,都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细胞。但是,细胞的结构是否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社会活动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应当更有优势,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它必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承担责任。

3.4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相融合的综合评价。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其目标考核要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利于反映国民的总体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用现在所采用的GDP指标来评价经济发展效果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GDP指标只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增量速度和各部门的增长比例,而反映不出经济发展目标的质量要求。

结语

篇12

一 加快转变的关键在“加快”

2010年2月3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同志就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他强调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同志的讲话明确地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为何要在“加快”上下功夫?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内外矛盾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来说十分必要

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已经实现了国家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的巨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积累了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现存问题的关键,是现阶段最为重大的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被动转”到“主动转”再到“加快转”反映了我党对现代化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也说明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日趋成熟,更加科学,也表明了我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紧迫性、机遇感进一步增强,勇气和信心更加坚定。

总之,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加快转变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自觉转、主动转、加快转,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努力顺应大势,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 加快转变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党的十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已正式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统领我党今后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在十报告的第四部分又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也就是说,我国今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才能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五个方面工作的关键,主攻方向,战略支撑,战略基点和重中之重等,从而使转变既能突出重点又能使各个方面协同并进,保持均衡;使转变既好又快,既保证质量又突出效益;使转变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使转变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百姓。

三 加快转变的目标是达到“五个更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关系到人民未来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好与坏,关系到人民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能否更幸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什么,怎么变,变向何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使人民最满意,这既是人民所关心和期待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转变所努力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理想目标可概括为“五个更加”。

1.更加均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最终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更加均衡。

2.更加创新

经济有后劲,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关键,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的力量凝原到创新发展上来,我们的将来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会更加创新,创新能力会更强,创新成果会更多。

3.更加绿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就会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的排放;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转变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通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 环境恶化趋势,就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在旅游产业,文化产 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绿色”产业方面下功夫,就会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使我们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使我们的众多产业,我们的生态和生活空间更加绿色。

4.更加惠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心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通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和惠民政策就会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篇13

【关键词】 市场主体;激发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场主体包括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其中企业是社会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和供给者,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作为市场上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各类要素的最初提供者,居民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种形势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显得尤为迫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使得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已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低迷,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需要面对各种矛盾。应对这一系列的外来冲击和内在挑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和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不断完善市场条件,提升企业内涵增长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从企业内部来看,如果把企业竞争力看作企业赢得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那么现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等,所有这些,唯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持续获得,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中,企业的内涵增长水平得以提升、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推陈出新”、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企业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的过程,正是其迸发活力、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

就外部环境而言,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与其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过程相统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与自身收益直接相关的利益机制激发了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因此,创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必须具备有效的市场竞争和独立的企业制度。首先,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唯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改善管理、进取创新,才能长久立足、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效率得以提高,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公平性,这就要求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充分性,这就要求消除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各种行政障碍和经济障碍;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有序性,这就要求设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各项规则,并且形成各类主体自觉、严格遵守这些规则的市场氛围。其次,通过分散决策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分散决策可以避免计划经济难以克服的信息难题,但要确保分散决策的有效性,企业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明确独立的产权既是市场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源泉。如果企业的决策经常受到来自外部的干预,它就不应当也不可能对其决策后果承担责任,相反,如果企业无法对自身的行为后果切实承担责任,那么其拥有决策的自就是危险的。因此,确保决策者对其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一方面是对决策者的有效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对其有效的激励。

所以,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必然会削弱甚至丧失市场竞争力,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无从实现,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无从保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其内部自发的强制作用不断激发着企业的活力,也有力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政府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环境的缔造者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市场作用的强化,而不是对市场的替代,具体表现为通过制定并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充分、有序的竞争,创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凡是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无需“越位”,但对于那些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在理应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果政府“缺位”,则一样会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依据以上原则,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重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则;二是调控宏观经济总量,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三是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承担至关重要的任务。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呈现出增强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尽管政府不是生产的主体,但是它能够有效调控和引导生产主体的行为,或者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或者为其设置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本身掌握着重要而众多的资源,其行为会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来实现的,经济发展政策既从宏观层面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从微观层面规范着企业的行为。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要求政府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通过明确的导向作用和利益激励作用,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制定鼓励性政策,对有悖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行为制定限制性政策。

着眼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立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充分发挥好以下作用:第一,形成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把市场的职能范围充分让位于市场。第二,健全自由竞争、独立产权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保障,保证各类经济主体能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第三,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第四,深化投资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更多领域消除民间资本的进入壁垒,破除束缚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

三、多维度激发居民主体活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居民、企业和政府是围绕着产品和要素两个市场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在产品市场上,主要由企业提品和服务给居民和政府,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对产品与服务产生需求;在由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等构成的要素市场上,居民主体依靠要素贡献获得收入并购买各种产品和服务。不同的居民在市场上提供了不同的生产要素,他们的市场行为都体现了居民作为市场主体向市场提供生产要素,进而获得收入的本质要求。居民既是要素所有者和供给者,也是消费者和投资者,是集多种经济行为于一身的市场主体。作为消费者,居民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在家庭预算的约束下自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对不同消费品的购置进行选择;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居民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对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市场主体作用被忽视了,特别是居民购买力不足成为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羁绊。

激发居民主体发展新活力,意味着多维度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要素供给能力,主要通过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素质,增加居民的消费、投资和就业理性;要优化居民的要素供给环境,通过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法律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尤其要保护和规范居民的要素供给报酬,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既能直接刺激生产,也能有效缓解由生产过剩引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在当前部分领域投资过热,出口需求又遭受外部冲击的条件下,有效地调动消费需求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保证消费品的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品生产的实体产业和服务消费载体的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必须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这就需要在投资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既要在需求上引导居民的消费理念,又要在供给上完善消费品和服务生产的相关体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实处。

其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收入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增加居民收入是增加消费需求的基本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化,即维持高积累不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倾向,提高消费率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涉及分配制度的完善,要确立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导向,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向倾斜,增强转移支付的力度,使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再分配获得更多的收入。

最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企业把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的途径,这种低成本也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只有提高劳动报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才能把提高产品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引擎逐步转移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来。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劳动者的收入在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又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顾钰民.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6.

[2]黄家骅.中国居民主体透视[J].东南学术,2012.1.65.

篇14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体制研究 制度构建

党的十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靠投入生产资本的追加来扩大生产,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和低效的,也是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只片面地追求量的扩张,不讲究质量和效益,教训十分深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要加快经济结构、产业体系、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的转变,真正实现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向质量和效益上转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既需要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更需要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作保证。

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方经济学界首先假定制度为既定的,然而制度与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阶段,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制度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端重要的作用。

(一)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经济制度激励

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用价格机制来调配资源,以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激励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厂商在投资报酬最大化的激励下,成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主要源泉,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将使知识的外部性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率,推动企业效益的发展。企业效益的提高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在制度上形成了对经济的有效激励。

(二)制度建设有利于管理体制创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辛勤探索,政府充分发挥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管理正在向着科学、高效、规范、法治的轨道迈进,政府正在由全能“保姆”型政府向服务型有限政府转变,政府角色的自我调整,带动了制度的创新。这种转变是一种渐进和漫长的过程,当前,尽管制度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政府还较多和较擅长运用计划、行政指令的方式,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管理,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与管理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体的创造积极性,束缚了它们主动参与社会分工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性。特别是存在诸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理顺;制度建设质量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种莳成,2013),立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存在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够等问题。

(三)制度建设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是一种自我发力型改革,这一过程难免会因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阻力很大。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制度,以有章可循的制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权力、利益分配的过程程序化,以被公开执行和严格遵循的制度来保障分配的公平,保障大多数人对过程的参与,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将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提供有效保证。传统的依赖于领导人兴趣和爱好来推动工作的模式,具有较强的短期性,缺乏工作的持续性,不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会降低经济发展效益。因此,科学完备的制度建设,便于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体制障碍

(一)政府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创新

由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过度行政化行为,很难主动自我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之,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及其结构以半官方的身份,参与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增加了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的区分难度,政府在“市场参与者”和“市场监督者”之间很难科学准确定位,很难保证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合规性的科学监管。一些政府官员选择任用标准不科学,缺乏科学有效的干部选择任用体系,导致官员过多地寻求短期收益,特别是会过多地关注GDP等指标(张卓元,2006),导致地方政府政府及地方干部把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最能体现政绩、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往往会放弃科学发展的理念,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于脑后,甚至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倾向(姜作培,2008)。

(二)财税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建设财政和经济财政为主要任务和特征的财政支出模式,导致各级政府以不同方式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最能产生财税收益的地方。比如:地方政府更愿意大力发展工业、资源型产业,各地以GDP的快速增长作为主要任务,这种利益的强烈驱使下,更多的地方政府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作为代价,来拼出GDP的高速增长。以资源税为例,资源税征收计税办法不科学,没有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计征,导致一些自然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资源税税率低、没有考虑资源开采回采率的差别、从量计征的定额税等不合理的资源税税率,没有起到调节资源开采和使用行为的作用,资源税不是以保护生态和资源为主要目标,而变成以变相扩大GDP总量、提高GDP增速为主要任务,因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安体富、蒋震,2008)。

(三)配套性体制滞后制约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一系列比较成熟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为支撑。经过30多年的不懈探索,我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但由于受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企业发展活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激发,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国际市场竞争体制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相对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壁垒性作用逐步显现,这对于经济社会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是一种重大挑战,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们只有不间断地掠夺资源来获得相对稳定的保障,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越来,城乡壁垒、地区制度壁垒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压力。

以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应有作用,切实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带头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并限制在法律范围内,通过改革创新理顺各种关系,避免和减少直接干预,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从宏观方面、以间接方式进行管理。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各级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放在与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同等重要的地位(杨欢进,2008),以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政府主动参与,并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来。

(二)持续财税体制改革

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要目标,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有序开发为重点,坚决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改革由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提高资源使用成本。对于资源形成周期长、不可再生等稀缺资源要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对于没有设立税种的资源,要开发设立新的税种,将这些资源纳入财税征收范围,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可开发区的财税收入来弥补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促进生态富养区的建设。同时,这种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动中相关参与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更加地自觉投身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去。

(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制度需要不断的创新来丰富和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经济活力。要进一步创新价格形成机制、企业改革发展机制,加快决策、执行、监督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决策权上移、执行权集中、监督权外移,构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切实把技术、知识、制度等非经济变量提升到与资本、劳动、收入等经济变量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制度的持续创新抵消制度的“边际收益递减”,形成要素回报的递增,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健全完善配套体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成为政府和经济参与各方的共识和自觉,必须要有较为完备的配套体制作为基础和保障。比如:建立健全真正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无后顾之忧,逐步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其它产业的生产;土地则可以变分散粗放经营为集中连片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各类保险、担保制度,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精力放到节能增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来。通过完善配套机制,促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与投入;激发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激发企业加快管理创新的自觉性,促进企业充分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M].人民出版社,1975

3.黄少安.制度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美]菲吕博顿,[德]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种莳成.试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J].商业时代,2013(5)

6..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0-2-4

7.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改革是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

8.姜作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政府执行力[J].当代经济研究,2008(5)

9.安体富,蒋震.加快资源税改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税务报,2008-3-19

10.唐龙.体制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