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范文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篇1

基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植物景观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生态性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给风景园林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就使其应用各方面资源的经验和数据较少。因此,相关建设人员从地形、植物以及水体资源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方式方法。这是推动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科学项目,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并将理论作用于实际。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因素,可按影响程度分为大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其中大地形主要包括:高山、山谷、丘陵、平原以及草原等;小地形是指:台地、土丘、平地、斜坡以及因坡道或是台阶引起的水平位移变化等;而微地形就是指起伏较小的地形。相关研究表明,地形是风景园林建筑进行室外活动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要素和美观性要素。此外,地形还与众多环境因素存在着直接联系,这就使其还影响着区域风景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具体影响的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构成和相关的空间感受。对于景观方面的内容包括:排水系统、土地使用以及小气候等。由此可见,地形是连接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例如,对于一些平坦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是协调和统一;对于一些崎岖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则是层次和分割[1]。在具体设计应用过程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人员要以协调和美观作为设计原则,这是实现建筑整体观赏效果的关键。因此,设计人员可通过制定环境的整体形态以及顺序,来进行优化设计。以某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为例,在评估园林建筑地址时,设计人员要对基址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以确定不同地形类型的结构内容。这样一来,设计人员就可将园林建筑中的用地、空间及其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地形与园址的统一性建设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起伏较大且地势不平的地形问题,设计人员可通过设置亭台楼阁或是其他人工建筑,使其与园林建筑的主题风格融合起来。

2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植物种类

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草本、木本、观叶以及观果以及装饰用的花卉等。其中可供选择的草本植物有:草皮植物、草花(金盏菊、矮牵牛、百合、芍药、唐富蒲、水仙)等。可供选择的木本植物有:针叶灌木(松、柏)、针叶乔木(金钱松、雪松、南洋杉等)、阔叶灌木(榆叶梅、连翘、夹竹桃、马樱丹)、阔叶藤木(爬山虎、叶子花、龟背竹、紫藤、凌霄花等)以及阔叶乔木(广玉兰、榕树)等。此外,还包括水生类植物、蔗类、食虫类以及仙人掌多浆等,用于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其中水生类植物包括:凤眼莲、宽叶香蒲、莲藕、水芹菜、西洋菜、水浮莲、水风信子以及水葱等。

2.2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植物,需要通过植物配置来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功能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植物配置时,不仅要遵循其应用的科学性,还要控制其艺术合理性。这样一来,风景园林的建筑才能实现建设要求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得到充分结合。要想设计好植物配置的相关应用,设计人员要遵循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环境要求。即根据植物的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等,进行针对性配置,从而保证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据统计,地被、灌木、攀援、岩生、乔木、水生以及落叶、常绿和草本等植物,可能进行共生共存。设计人员可根据这一规律,来规划配置景观植物。其次,还要根据园林建筑项目的所在地情况,将植物材料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实现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使用的耐久性。最后,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将实际的景观功能重视起来,这是实现景观建设效果的关键。

2.3建筑与植物的应用协调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除了要保证自身形象的色彩、轮廓以及线条外,还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换句话说,就是使植物的配置与风景园林建筑物主体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建筑物的景观效果将更具韵味,构景的主题也可以由花卉自身所携带的含义所突显。由此可见,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手段。具体来说,可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树木,从而把整个园林景象统一在花红柳绿的植物空间当中。

3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水体特点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水体具有调节风景园林建筑中小气候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其不但能够增添园林建筑的景观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范围的生态环境。水体自身具有增加空气湿度、降温的特点,当其被设计作用于风景园林建筑,将充分发挥水体涉及面积大的特点,从而改善建筑以及建筑周边的圣塔环境。

3.2水体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用于造景的水体有两种,分别是:人工水体以及自然水体。其中人工水体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对水岸的改造;而自然水体,即池塘、湖泊以及溪流等,其应用效果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在城市景观中多作为基底或对其他景观的衬托作用。由此可见,风景园林的水体应用,应充分利用水的各种表现形式,即静水、流水、落水等,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水体景观[4]。

3.3传统园林的水体应用借鉴

水体与周边植物的相互配合,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据统计,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是以山、石、水的相互配合为主。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虱“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以颐和园中的昆明湖设计建设为例,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由此可见,这与当前风景园林建筑的建设理念相一致。相关设计人员应通过有效的借鉴,在达到园林景观建设目标的同时,还传承了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地形、植物以及水体的协调搭配。相关设计人员在明确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各自的存在特点情况下,找出与建筑物融合的关键点,进而实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景观效果。事实证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只有将各类资源综合起来,才能起到优化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环境的作用。

作者:吴慎留 单位:铜仁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

[1]高宗翔.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33:64.

[2]夏唐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05.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建筑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还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度较高的户外活动场所。本文将具体谈谈如何将地形、植物及水体等自然因素与风景园林很好地融合起来,从而显著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风景园林;地形;植物;水体

近些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渐增加,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将地形、植物与水体等自然因素很好地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显著降低能耗,还有利于为人们创设更加温馨、自然的园林环境,对于提升人们户外生活品质、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十分必要。

1地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1风景园林结构布局与地形的关系一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性。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物整体与周边地形的契合性,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想象对园林建筑整体进行结构设计,不然即使风景园林设计再艺术,也有可能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地形条件的限制性;另一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如果可以巧妙地利用建筑区域的地形特点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可以在显著降低施工量的情况下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1.2将风景园林与地形条件合理融合起来首先,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区域的地形进行详细的勘测,了解建筑区域的地形特点,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地形因素融入建筑设计环节;在风景园林设计时考虑地形因素要以视觉艺术为依据,即风景园林建筑整体布局应该与建筑区域地形相协调,一方面风景园林的主色调要与周边区域保持平衡,另一方面风景园林要尽可能融入建筑区域,不能给人一种冗余的突兀感;其次,掩土建筑是常用的一种将风景园林与地形因素融为一体的设计手法,将风景园林建筑体融入地形变化中,这样可以将园林建筑与地形的差异性降到最低,在保持地表连续性的同时还能提升园林自身的艺术感;最后,将重构地表建筑设计手法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构地表手法的应用更加广泛。通过重构地表的建筑设计手法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园林设计的自由性,从而有助于一体化建筑群的形成,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2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植物因素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一方面,风景园林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的配备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建筑区域的植物分布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不破坏自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可以满足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风景园林设计讲究色彩搭配,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风景园林周边建筑群特点、风景园林本身的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合建筑整体的植物,通过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提升风景园林建筑的艺术感,在给人们提供温馨、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

2.2将植物因素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中近些年来,随着植物建筑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在绞尽脑汁地创造“植物建筑”,绿色植物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受欢迎,将植物因素更好地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中才能满足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需要。一方面,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减少噪音、调节气温。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另外,绿色植物有时候可以起到愉悦心情、释放压力的作用,人们在经过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后在风景园林中放松心情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格突出、创意十足的风景园林更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结合风景园林的风格特点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合理配置乔木、灌木、攀爬类植物的比例。另外,建筑设计人员要通过最优化绿色植物布局,尽可能充分发挥绿色植物颜色季节性变化所带来的艺术美感。

3水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水体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水体建筑是大型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具有灵动性,与其他静态景观相得益彰可以显著提升风景园林的活力。一方面,水体建筑的形态可以随着风景园林的地形变化而变化,创意十足的水体建筑可以给风景园林带来更多的生机。另外,水体建筑有降温的作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以水体建筑为主的风景园林深受人们的欢迎;另一方面,我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波澜壮阔的江河湖海所形成的景观美不胜收,在我国崇拜自然的山水情怀是极高的,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设计讲究地意境的追求,通过水体建筑的合理设计和优化配置,有利于风景园林优美意境的创设,能够极大地提升风景园林的美学价值。水体建筑的施工成本、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如何通过合理设计降低水体建筑的投入成本和维护频率是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2将水体建筑很好地应用于风景园林中首先,由于水体建筑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在进行水体建筑设计时要优先利用建筑区域的自然条件,减少人造水体建筑的施工量,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区域的水体分布特点和水质特点十分了解。因此,水质工程勘测是将水体建筑很好地应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首要条件;其次,人工湖泊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水体建筑,人工湖泊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人工湖泊的维护成本是相对较高的,水体污染往往会导致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显著降低,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周边环境因素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从设计环节出发降低水质维护的成本;最后,桥梁是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桥梁设计不仅能增加水体建筑的协调性,还能显著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美感。桥梁具有空间过渡的连接作用,建筑设计人员可以营造一种空间转化感,让人们在往返穿过时能够获得很好的体验。另外,桥梁的形态优美,本身就是风景园林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桥梁设计是丰富风景园林空间层次感的有效途径,在风景园林中,桥梁往往会成为人们的视觉交汇点。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光线因素,由于光线的变化桥梁会在水体建筑中呈现不同的形态,桥梁和倒影交相互相,能够显著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美感。

4结束语

将地形、植物及水体等自然因素很好地融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以优化风景园林结构布局,降低建筑能耗,还能显著提升风景园林的温馨感、自然感和艺术性。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应该坚持创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各种自然因素,将园林建筑与大自然很好地融为一体,为促进我国生态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良.试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2):134.

[2]夏唐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05.

篇3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需要用到两大材料,一种是硬质景观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体和建筑等;另外一种就是软质景观材料,即植物,园林植物体现了自然属性和因为季节变换产生的时空序列变化的景观表现特征。因为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园林的美好,吸引了人们的兴趣,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

风景园林学的简介

1.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在古典造园和风景造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的一门新的学科。从传统的风景造园到现在的风景园林学,经过了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服务;从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到生态和文化综合的价值取向;从中微观到全尺度的发展过程。

2.风景园林学科的分类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

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总结

篇4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山石;植物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需要用到两大材料,一种是硬质景观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体和建筑等;另外一种就是软质景观材料,即植物,园林植物体现了自然属性和因为季节变换产生的时空序列变化的景观表现特征。因为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园林的美好,吸引了人们的兴趣,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

一、风景园林学的简介

1.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在古典造园和风景造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的一门新的学科。从传统的风景造园到现在的风景园林学,经过了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服务;从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到生态和文化综合的价值取向;从中微观到全尺度的发展过程。

2.风景园林学科的分类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二、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

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和山石经常在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以植物的生命力、怡人的色彩、不同的种类和山石本身的形体、质地、色彩和意境作为欣赏对象。这些植物和山石可以单独欣赏,也可以做成假山园,还可以砌作岸石道路,结合地形,进行造景,是园林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简要介绍风景园林学,浅谈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毕迎春.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设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

篇5

0引言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自然景观是设计的关键点之一。在自然景观中,地形可以借地势依托彰显园林风采,水体凭借其流动性彰显园林活力,植物凭借其枝荣叶茂彰显活力和生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环保观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高度重视地形、水体、植物等三者的有机融合,以实现风景园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地形又称地貌,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功能、布局受地形的影响较为明显,它直接决定了风景园林建筑的建筑风格,例如覆土建筑、穴居建筑、台阶建筑。

1.1地形对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的影响

在传统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常推崇的结构形式为“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提倡园林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即园林建筑布局、结构风格设计时,需要与场地原有地形相互协调一致,则为园林建筑适应场地原有地形。此外,园林楼亭建筑设计中,常通过廊连接各个楼亭,不破坏原有建筑风格。

而现代园林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园林周边地形起伏,采用埋入式建筑结构可与周边地势、自然景观等协调一致。例如,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整个结构以埋入地下式为主,其顶部采用绿植种植在起伏地表面,形成一种建筑与湖滨绿化带自然融合,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根本,内敛含蓄的隐藏在环境中。

1.2建筑设计以地形的视觉协调为依据

在园林建筑设计时,可以将建筑和周边地形放在一起设计,形成清晰的建筑轮廓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对园林建筑风格、结构轮廓、周边地形三者之间的研究。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与建筑风格的关系,以形成完美的天际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设计效果。

当园林建筑设计时,若地形的起伏状况超出建筑结构的尺寸时,则形成建筑结构以周边地形为背景,即建筑为图、自然环境为底;若地形起伏尺寸与建筑结构相一致时,需要使建筑结构适应自然地形,即园林建筑因地制宜。而对于沙漠风景建筑是模仿自然山体姿态,其建筑风格如高山耸立,从而与平坦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建筑材料与沙漠元素基本一致,又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根据笔者多年园林建筑设计经验可知,地形可以与建筑有效几何形成空间风景,且可以利用地势遮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足。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园林设计人员适当改造周边地形,指引人们的实现,确保人们欣赏到风景园林的完美风貌;同时,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对建筑结构进行划分成不同的结构体,既实现不同结构体的功能需要,且减小了建筑体的外形体积,减轻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压迫感。

2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植物的色彩、形态、大小、质地等不同,它丰富了园林的风景,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2.1植物配置影响建筑布局和空间结构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的完整性,维持原有生态的平衡。可以采取紧凑建筑布局,减少占用过多的绿化面积。且园林的建设设计需要采用多种风格,与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持一致。

在园林建筑设计中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建筑面积来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在建筑施工工艺选择时,可以修建架空平台来减少挖掘土方面积,从而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园林建设结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目标。

同时,在园林建筑附近适当的种植绿植可以有效地分割、构建建筑物的外轮廓,使建筑物的空间感更加明显。此外,种植灌木、乔木、草皮等可以形象的衬托出风景园林的硬质截面,增强建筑结构的色彩和质感,弥补建筑立面和地面铺装的协调不足,创建完善的风景园林环境。

2.2植物特征提高建筑的审美效用

植物是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桥梁,可以将建筑形体和视觉感受完美的统一起来。以美学视角观察植物与风景园林的关系,它可以使建筑物具有层次感和生命力,并将园林建筑与自然风景融合为一体,也可联系建筑内外空间,从而实现协调整体环境视觉审美的宗旨。

同时,利用植物的植冠高低,可以营造一种高低起伏的绿色美景。例如,在地势起伏区域种植一片可供于观赏的灌木,并在其背后种植高大的常绿乔木,形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绿海美景。

3 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要素中,以山石和水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传统的风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则为水,传统中国山水园可成为“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的山水园。

3.1建筑与水体互为图-底

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在低洼区域设计为水塘,并在其上设置楼亭,从而使楼亭建筑与水面融为一体,营造一种楼亭漂浮于水面的假象。人与水具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在风景园林中体现人与水的密切,可以在园林建筑群周边布置小溪,使建筑物充满生机活力,例如苏州的沧浪亭,在园外环绕一池绿水,与假山形成一幅山水画,从而体现了建筑的艺术风格。

3.2水体调节园林气候,改善小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水体蒸发后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水分,改善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环境和气候,维持小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并且在水体中养殖鱼、观赏花,可增强园林的动态美,为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效果增添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