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白皮书”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中国企业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痛点“献计”。大会还邀请了戴尔、联想、惠普、华硕、华为、宏和清华同方等厂商共同探讨了企业转型背景下如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等话题。
数字化转型已经无处不在
IDC数据显示,2017年将有67%的全球1000个大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战略核心。在中国,2017年基于第三平台技术和6大创新技术加速器的ICT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2020年将超过50亿元。
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紧迫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据IDC统计,目前中国85%的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入门探索阶段,转型诉求还集中在通过数字化技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方面。数字化转型人才稀缺以及新数字化业务系统复杂程度高和硬件环境的集成与协同不足,这些问题也阻挠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前进的步伐。
IDC中国区助理副裁王吉平表示:“未来10年既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创新升级的10年,也是IT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升级的10年,更是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10年。PC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也被重新定位。”在转型过程中,PC需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办公生产工具转变成为业务赋能工具,通过在产品形态、计算性能、交互方式、协同扩展能力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创新提升,切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驱动业务发展。
商用PC举足轻重
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商用PC不仅是核心的办公生产力工具,也是企业业务赋能工具。数据信息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正变成运营资源。满足新的计算场景的同时,无缝对接各类设备的PC可以有效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创造商业价值。
英特尔中国区市场部总监张怡[在论坛中表示:“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从战略和策略的高度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持和不断升级的解决方案。我们凭借长期的技术、市场经验,总结出企业PC换新的最佳周期和更换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减少安全风险并提高员工效率。同时,英特尔对于智能互联时代数据洪流带来的产业数字化变革,有着较多的理解,我们希望帮助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使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SWOT分析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各行各业都要求变化、求创新。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下的核心,商业银行同样不能例外。数字化转型既是商业银行内部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的明智之举,也是其“破而后立”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学者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型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等内容。渠赞(2019)指出了商业银行应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并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应从数据应用、风控、人才引入、素养培训等方面入手。汪伏(2020)、张静(2020)基于政府、跨界竞争、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等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明确转型目标和方向、聚焦“五个重点”、加强智能风控建设等路径选择有利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张大鹏(2020)、吕慧敏(2020)侧重通过SWOT系统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着力于数字化基础、数字资源积累、信息安全等层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但置身于特殊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的相关研究不多,商业银行如何制定与自身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又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农商行整体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与威胁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有效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选择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9年的《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研究报告》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定义为传统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变革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实现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和全渠道一体化的转化。随着大数据、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大行其道”。数字化的浪潮已经覆盖到各行各业甚至每个角落,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都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商业银行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通过自我革新巩固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商业银行一旦踏上数字化的赛道,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释放和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其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惠及大众,不忘初心。积极拥抱数字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前行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二)特殊形势下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
重大卫生事件爆发后,“线上化”“零接触”“无人化”等线上金融服务需求的猛增,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此特殊背景下,商业银行因受经营利润、管理成本等因素影响,线下网点数量锐减。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发现,截至2020年5月14日,共有889家商业银行机构的线下网点停止营业,2019年同期退出的机构也达到了700多家。同时,重大卫生事件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型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面对数字化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上种种对商业银行的“施压”和“挑战”,使重大卫生事件成为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道“催化剂”,倒逼其数字化转型进行自我改革、创新经营模式,以数字化思维引领发展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
三、特殊防控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以湖南省农商行为例
(一)优势(S)
线下网点覆盖广,辐射范围大。我国农商行主要面向和服务于广袤农村地区,经过多年潜心经营,乡镇地区的线下渠道和业务网点得以拓展与深化,农村地区网点数量占比高达92%。在渠道广度与深度上具备天然优势。农商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面向的是农村市场,而人情关系依然对我国农村有着重要影响,农商行相比其他银行在农村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具备吸引客户的先天优势。同时,农商行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整体规模较小,内部机制相对灵活可控,不易受组织结构所掣肘和拖累,决策成本较低,内部改革易于推行。在金融科技与重大卫生事件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渠道广度和深度、客户粘性以及差异化竞争等内部优势有利于推动农商行数字化转型。
(二)劣势(W)
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农商行个体规模普遍较小,虽有接近万亿级的农商行,但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的农商行超过一半[1]。农商行深植于农村市场,大多地处偏僻和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合适的数字化人才加入,且缺乏相应的内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风控管理能力弱。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农商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且在重大卫生事件的冲击肆虐下,对农商行的风控管理和预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业务结构单一。农商行偏重存贷业务收入,收入来源单一,多数农商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10%[2]。置身于此次特殊背景下,在风控管理、业务结构及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短板会被显著放大并制约农商行数字化转型。
(三)机会(O)
1.政策支持。突发卫生事件期间,为加大金融战“疫”的扶持力度,中央有关部委出台各项政策扶持商业银行来为受突发卫生事件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纾解困难。具体措施有,2020年1月26日银保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聚焦三农的利好消息都为农商行数字化转型进行“护航”。2.消费金融潜在市场庞大。伴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指数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商行现有客户涌入城镇工作,收入增长促使消费进一步升级。且突发卫生事件压抑了农村居民的金融消费需求,以上种种都将在未来产生庞大的金融需求和市场。
(四)威胁(T)
1.整体利润率的下大卫生事件的肆虐和防控让农商行的诸多经营业务强行按下“暂停键”以及受利率市化、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导致农商行整体利润率和经营业绩的下滑。2.跨界竞争加剧竞争格局大型银行和城商行愈发重视三农与小微问题,通过改变渠道转向和占据技术、资金、人才的优势抢夺农商行市场。且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看重农村市场,多方汇聚加剧了市场竞争格局。
四、对策建议
基于前文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出的SWOT战略分析,本文将从拥抱金融科技、个性化转型之路等角度提出加快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基建
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前提和发展取决于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链的稳定和成熟。其中,金融科技结合了金融和科技并已成为未来数字化深度推进的核心驱动力,线上服务及各项数字化管理模式都需依托金融科技的展开和深入,金融科技对数字化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重视金融科技的力量,引入多方协作持续发力;二是加强金融科技的运营和场景深度应用,夯实数字基建;三是孕育数字化思维,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与运营,铸就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4-0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开始扩散并逐渐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人类正在快速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的《思科视觉化网络指数: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更新2011-2016》报告,到2016年,全球支持IPv6协议的移动设备将超过40亿台,而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将超过150亿台[1]。在我国,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2]。伴随着上网终端的小屏化、移动化,终端、用户和网络环境的加速改善,使得移动互联网发展突破了“基数”障碍,快速成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信息接受方式的选择更多,对信息内容接收的主动性更强,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广。这也进一步引发和加速了传统媒体的重构和升级,尤其是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契机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传媒原有的生态环境被深刻改变,使得传统报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寒冬论”、“消亡论”一直弥漫和困扰着世界各国报业的发展,显然,报业的日趋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的重新洗牌,调整、重组和转型势在必然,各国报业纷纷开始了报业的新媒体计划。例如,在国外,《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开展了“数字纽约时报”计划;《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实施了报网融合计划;甘耐特媒体集团(Gannette)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在国内,解放日报的“5I”(I-news手机报、I-mook数码杂志、I-paper手机报纸、I-street公共视频、I-net网站)发展战略;《辽沈日报》的“5E”(Every Media全媒体、Every Platform全平台、Every Time全天候、Every Where全覆盖、Every Demand全搜索)数字化服务工程等。以上种种表明,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报业数字化转型还基本上停留在网络版和数字报的初级探索阶段。
传统报业要想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深刻分析并了解当前市场,顺应市场需求,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终端化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对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和接触习惯的影响深刻,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选择利用移动终端对传统媒体的内容产品进行消费。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卓越新闻计划”(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指出,美国目前有47%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读取新闻。尤其是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移动风潮的兴起,使得用户在移动网络端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用户使用这些终端设备阅读网络新闻的习惯也被逐渐培养起来。随着无线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用户的信息管理平台和终端。报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而趋向成为一种显示终端和存储介质,移动终端也成为了传统报业与用户的一种新媒介。
移动终端的普及就像一阵强势来袭的飓风,很快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同样也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目前,许多报业媒体已经将“移动新闻客户端战略”付诸实践,纷纷推出移动新闻客户端应用(新闻App)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移动新闻客户端来提升传统报业的媒体价值和影响力成为数字时代传统报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二、移动新闻客户端对传统报业的革新
与传统报业相比,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丰富的展现形式、便捷的获取途径、个性的阅读体验以及社会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受众服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种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传播载体: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
从传播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报业的发展乃至走向。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历程中,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报业传播载体的发展呈现出了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的特点。而报业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报纸媒体挺进互联网开始。从一开始最简单的报纸电子版逐步发展到功能多样化的报纸网站,然后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报业的触角延伸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上来。目前,在智能终端的浪潮下,新闻App(Application的简称,指客户端应用程序)成为各大报业集团争抢的新阵地。一方面,从用户角度来看,App为人们统一设定了进入各种媒体内容的入口(如报纸、手机电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不同内容的有效对接与聚合,达成了某种规整性与一致性;另一方面,从媒体角度上来看,App成为嫁接媒体与用户的通道,媒体获得了相当的用户基数,同时也实现了同一内容不同平台的传播与扩散。早在2010年8月,美国《纽约时报》就利用移动终端,推出了“出版引擎”应用平台,允许其它内容商在ipad以及iphone上开发他们自己的App,合作共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数字化转型探索。由此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App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难以阻挡的势头,传统纸媒则呈现出极速衰退之势。但是传播的历史是愈来愈多的历史,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新的形式往往是偏离或增加媒介大家族的品种,而不是巩固或替换旧的形式[3]。现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移动新闻客户端作为目前最新应用载体,不仅促进了报业传播载体的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也强化了多种媒介形式的出现和不同载体平台的融合。
(二)传播形式:立体化与细分化加强
在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随着传播载体的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也不断向多样化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含量的增加,更多的是体现在传播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传播形式的立体化、细分化趋势不断加强。
新媒介的产生,一方面开拓了新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与传统媒介构成了多元化的传播新环境。传播形式的立体化主要体现在媒介的整合与时空范式的整合。与传统报纸的展现方式相比,移动新闻客户端特别是以iPad和iPhone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它具有纸质载体无法达到的视觉冲击效果,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视听体验,文本、动态图画、音视频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充分展现, 并可根据报道内容进行不同配置,实现了媒介的整合。而时空范式的转换则体现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普及克服了传统报业与其传播对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共存缺陷,使之得以传之宽广与传之久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媒介特征和表现形式不同,传播形式的细分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移动终端作为移动化联网时代的重要的传播载体,其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和传播特点,促进了传播形式的细分化,也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革新提供了新的支撑。
(三)传播内容:差异化与层次化明显
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递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使内容资源的传播形式上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整合。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其内容类型更为丰富,用户所获取的新闻体验也更加多样。
例如,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移动终端主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这些移动终端在便携性较强的共性特征前提下,从内容的呈现方式到用户体验等其他方面都有很多差异。所以当传统报业内容在移动终端上进行传播时,应注重对信息资源的差异化传播,并依据不同移动终端的特点将信息进行创新性重组和再造。
在内容资源的层次化方面,移动新闻客户端可以进行很好的整合。传统的报纸受时空的限制较多,用户自主性选择的空间较小,其内容多以线性结构进行传播,新闻多依据重要性程度、题材等进行编排。而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多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更多的新闻信息串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信息网状结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意愿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与体验。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推进下,传统报业其传播内容可以很好地实现差异化传播与层次化整合。
(四)主客体关系:互动加强与个性提升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中,报纸占据垄断地位,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主要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和者主要为记者、编辑。虽然受众也可采用相关渠道如热线电话、来信等渠道提供线索,但这类信源数量少、采用率低。
然而,在移动终端时代,普通用户均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收集信息、参与报纸互动,新闻生产具有了交互化和内容共创的特征。移动终端与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互动,使得主客体之间互动加强,并导致个性化提升和传受主体边界的模糊。
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越来越需要围绕“用户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体现用户的参与性、内容的互动性和定制化。移动终端不仅仅可以提供最新的信息,而且借助相关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户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可能。
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于2011年在美国推出的首份iPad日报《The Daily》,用户可以根据兴趣点击相关标题从而获取相关的新闻、评论、图片等信息和资料,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爆料、参与播报,还可以在列表中自行添加或选择喜欢的新闻分类模块,进行精华内容的整合,用户同时也可将文章在Facebook、Twitter与他人分享或与他人共创。《The Daily》以自动生成内容、实时“出版”等特点增强了报纸提供个性化用户服务的能力,使报纸用户服务更为方便、迅速、及时,《The Daily》这种借助移动终端,开发的新闻应用程序的模式对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盈利模式:产业链拓展与价值延伸
如何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新闻App赢利是很多传统报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现有情况来看,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一是现阶段完全免费,对于许多初始媒体来说,“圈地”和聚拢人气是首要目标,这些新闻App从下载到应用完全免费,只有新闻信息内容,没有收费插件,也没有广告,等用户达到一定基数后,再去筹划盈利模式。
二是下载新闻App时收费,对于软件下载进行标明价格,用户付费后即可下载应用,这种模式在国外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三是免费与收费相结合,这种模式相对最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免费是限时限量,超过一定度后再进行收费。四是在应用中加入广告,通过广告获取收益[4]。
盈利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成为衡量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来看,移动客户多端的新闻App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供普遍效仿的模式尚未出现。但总的来说,产业链的拓展与价值延伸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在移动终端时代,拓展产业链和进行价值延伸将成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革新的关键。
三、移动终端时代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启示
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报业重整旗鼓、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目前报纸在移动终端上的新闻App应用情况,可以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考与启示:
(一)渠道为王,内容亦为王
在传统媒体背景下,报业所信奉的是“渠道为王”,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渠道资源获得了极大丰富,这种观念也受到冲击,于是便有人提出传媒业已进入“渠道过剩”时期。
但事实并非如此,渠道作为报业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地位并未改变,主要是在于渠道贯穿了报业发展的全过程,既包括采编渠道,也包括发行渠道、终端渠道,渠道资源的稀缺并未改变,所以报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渠道为王”,抢占渠道,进行渠道整合。
但同时由于移动终端时代,用户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如何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使用户满意、提高产品粘性和用户忠诚度,也成为报业存亡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坚持“渠道为王”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同样重要,渠道与内容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
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So Lo Mo”模式这一概念,这个概念融合了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三个关键词——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化),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可给互联网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将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所趋。
同样这一趋势也符合了未来报业数字化转型之势。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报道系统等新闻移动报道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对新闻媒体来说,“移动”已经不单是一种信息的消费方式,而且也愈来愈趋向成为一种新闻工作方式[5]。报业数字化转型中要顺应这一趋势,就必须坚持移动化的工作方式和报道手段。同时深化和创新“社会化阅读”模式,实现社交网络的应用功能,提供位置服务,提供用户所在区域附近的相关信息,更新状态报告,与朋友保持互动交流[6],强调社交化和本地化也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三)跨界、融合、变革
“跨界、融合、变革”这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2)的主题,寻求跨界合作、媒介融合和实现变革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关注的焦点[7]。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跨界、融合、变革”同样必要。移动终端时代,内容生产商、运营商、终端生产商等传媒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跨界合作是大势所趋,同样各种媒体走向互动融合既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压力使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上,任何单一媒体都很难避免市场竞争的各种风险,这就迫使传统媒体必须寻求与新媒体互相融合的道路,同时进行跨界合作。但是,与什么新媒体融合、怎样实现融合以及如何跨界合作也就成为了各传统报业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这也将最终决定了报业的数字化变革成败。
参考文献:
[1] 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 Global Mobile Data Traffic Forecast Update, 2011–2016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
[3] (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 余湉湉.传统媒体iPad运用观察[J].中国记者,2011(1).
[5] 孙宝传.“移动”不单是消费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浅谈“移动”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0(8).
关键词:纸媒数字化;战略转型;云报纸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47-02
一、引 言
报纸乃至整个纸质媒介会走向消亡吗?自从互联网的兴起、电子书的流行、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开始,这就成为了人们日益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从众多的相关论文来看,一部分观点是集中在了信息载体的变迁上,因为纸媒的最基本特征就在于其信息的载体为印刷品,一旦其信息可以能够以更为先进和方便的载体表现出来,纸媒就必将面临时效性降低、销量下降等危机。不过从手机报到微博再到互联网技术下的内容APP化,我们可以发现,长期而言,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还是最重要的。而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媒体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潮流、做好内容,以不变应万变[1]。
新传播时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纸媒也必须转型。因此,除了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之外,纸媒还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在这种大背景下,用于计算机、随后又用于广电发展的“云”概念,也出现在了纸媒中。
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及困惑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产物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等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传统纸媒面临着重大冲击。在数字出版被认定为21世纪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之际,报业纷纷面临数字化转型考验。
大势所趋之下,数字化报纸网站大行其道,但其实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目的、盈利模式、前景预测等各个方面大多准备不足,大多数报社属于被动转型,没有将数字化同报业的核心利益相挂钩,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国内大部分报业的转型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收益少。只是将报纸数字化的网站,想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一份蛋糕,比在传统报业中竞争还要难得多[2]。
总体来说,国内报纸的网站建设除了强大的宣传功能外,盈利模式依然不够明确和完善,仅仅是报纸的同步数字化远远不足以在信息繁杂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当然,数字化转型为报业所提供的巨大机遇和动力是不容忽视的。
数字化转型初期,“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产生了对立,对数字出版认知上不健全。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的报社认为信息载体只是末端,自身内容做好了,纸媒影响力大了,转型之后必然可以吸引到大批忠实读者。但事与愿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品牌排名中几乎没有重合,从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两种媒体品牌的价值体系不同,评判标准不同,产生过程不同,因此难以延伸,忽略了网络用户的实际需求、行为特点和消费习惯,导致无法有效地吸引到受众。另一方面,看重网络渠道的报社可能会盲目跟进,去模仿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形式和内容,反而丧失了自身的内容优势,得不偿失。
对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的还有渐渐有进展的三网融合。如果说新媒体的出现对报业和广电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却使广电行业获得了发展的良机,而进一步压缩了纸媒的生存空间。尽管目前对于“三网融合”应以内容为主还是以渠道为主,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融合方案,但对报纸而言,面临的却同“邮发合一”时代一样的尴尬:基本丧失对发行渠道的主导权[3]。三网融合带来的是受众需求的大变化,不太会像以往那样对报纸进行精读。要知道,连博客也是为了受众需求变为微博,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至关重要。
报业想要在数字化转型中突围,首先要坚持的便是新闻性。也就是说,虽然报纸受到区域性限制,但正因如此,更要回归自身,打造新闻特色和地方特色,为进一步的技术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整合方面,首先要发挥信息的过滤和整合功能,使手中能够获得非同寻常的信息;另外,当前报业的数字化过于依赖云出版平台,例如方正阿帕比和中国知网,报社自身对信息的数字化整合较差,独立数字化营销能力不足,如此看来,云报纸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三、数字化浪潮下《京华时报》的第一个十年
在第一个十年面对数字化浪潮和“报纸消亡论”时,《京华日报》的战略转型还是集中在了纸媒载体本身。首先其强调了相对于网络媒体纸媒在内容创新上可发挥的优势,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内容整合;而在拓展市场份额方面,虽然当时中国报业的实际收入呈现负增长趋势,但是《京华时报》依然采取进攻策略以扩大声场份额;另外,其在售价、广告、文化推广、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也是全面创新,使其影响力和公信力既在读者群体中得到认可,又在广告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虽说如此,发展数字媒体确也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像大部分纸媒那样,其采取基本的“一报一网”模式。而在数字化战略转型方面,《京华日报》社长吴海民表示,要着重培养在网络时代的复合型的人才,这也是《京华时报》第二个十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人才资源积累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京华时报》云报纸的开拓
2012年5月17日,京华云报纸全球首发,标志着京华时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云报纸”简而言之,就是京华时报将有前后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后端则架在“云”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4]。
这是纸媒具有开拓意义的一步,初步实现了纸媒同数字识别技术的结合。而除了新闻内容外,京华时报云报纸同时也可以实现电子交易、网络游戏的下载等功能。只要装上特定的客户端,用手机一拍,经过后端平台的编辑和整合,便可以看到相关信息、链接和视频等。京华日报的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统一的良好尝试。
与此同时,云报纸的开拓也必将带来生产方式、整合方式、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型。首先,在自身定位方面,京华时报将不再是“一报一网”的简单组合,而会成为一份平台型的报纸,深度报道不会再成为报纸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反而详尽而全面的咨询讯息成为关键,因为只需一拍,相关信息就会尽收眼底;其次,内容的生产与整合方式发生转变,前后两个终端各司其职,更为关键的便是进一步探求如何很好的实现两个终端的无缝连接;再次,商业模式也需要发生改变,如何处理好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同云报纸内容生产的关系,成为京华日报短期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在面对第二个十年伊始,《京华时报》坚定地采取了技术转型。当然,这也是由于在第一个十年中,《京华时报》坚持实行了进攻战略,成功夺取了大片市场份额,并在读者心中树立了权威性和好印象,为其进一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技术转型同时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支持,《京华时报》便选择了和联通的相关合作。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如果读者真的可以完全通过京华时报云报纸实现商业互动,那么无疑这将是一种引领未来的商业模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拍摄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流量,而且软件的系统要求也提醒着我们,云报纸的商业模式不能急功近利,需静待良机。
在2012年的首届京交会上,《京华日报》参展5天,至少发出去15000份报纸,在公众开放日更是两小时内5000份变一扫而光。可以预见的是,当前云报纸的发展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的,如何根据合理的预测来构建市场成为主题。技术的增长和传播是飞速的,《京华时报》作为先驱无疑在云出版市场占得先机。但现阶段技术的深化和模式的思索还是重点,毕竟《京华时报》目前所提供的云搜索范围不广,应用版以推荐和介绍目前智能手机平台上的软件、游戏及服务为主要内容。要想保持长久竞争力,当前品牌建设仍是重点。
五、云报纸的探析及思索
很显然,云报纸并不等同于纸媒的数字出版,而更像是数字出版的一种趋向,其本身具有极大的变革意义。前车之鉴,报网融合并不能挽救报纸的颓势。报纸在最初拥抱网络媒体时,趋之若鹜地想借网络“推广自己的品牌”,然而最终发现,互联网已经消灭了所有报纸的品牌[4]。 无疑,单纯的新闻专业主义和简单的报纸网络复制是片面的。
业界对于云报纸的前景也是一致看好,因为云报纸以原报纸为依托,同时将互联网带入,通过终端和云计算,为原报纸实现巨大的增值,且其所需的增值代价较低。的确,技术的介入扰乱了平静的媒介环境,改变了技术人员一直处在辅助地位的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从业人员的边缘化,这需要我们去遵循技术这个规则,并发挥平台中专业素养的巨大优势。
随着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会在未来引领这种云阅读的潮流吗?传统媒介的确在探讨自身出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毋庸置疑,电子阅读将成为主流。当然,云报纸的发展依然面对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做终端软件下载的,接下来如何把传统纸媒的广告商导入进来?如何跟其他门户网站的客户端竞争?“云报纸”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商业模式上也创意性地和电商平台、付费下载结合,但读者体验受制于纸质报纸发行量,没有报纸你如何拍照[5]?另外,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虽然当前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但是却不能去完全依赖这些政策,否则一但失去保护,没有改变的行业就会被技术的浪潮摧毁。传统媒体的技术改革必须一直向前推进。
数字化浪潮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纸媒无法避免同新媒体和全媒体的竞争,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完成华丽的翻身迫在眉睫。此时的纸媒必须明确自身定位、读者需求、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然而当前的纸媒数字化大多流于形式,数字化转型不但没有成为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反而成为报社的一个额外开支负担,内容生产上也出现被渠道化,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而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却提供了一条纸媒的改革创新之路。目前,云报纸的技术完善和商业模式依然是重点,终端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云报纸是纸媒拓展的重大尝试,是数字化时代纸媒十字路口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吕择.平面媒体的十字路口[J].今日科苑,2012(4).
[2] 徐伟.数字化:如何给报业一个未来[J].青年记者,2008(24).
[3] 沈天舒.“三网融合”下的报业突围[J].编辑之友, 2010(8).
2015年初,万达集团宣布第四次转型。2017年1月,在万达集团的2016年财报中,服务业占比为55%,首次超过房地产。作为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摸索自身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并宣布进军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
在这期间,万达在大数据企业TalkingData的协助下,用了一年半时间建立起自己的数据运营体系,其摸索之路具有代表性。
万达构建数据运营体系
“最初,万达提出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很散。”TalkingData合伙人蒋奇说,“例如,万达小贷部门说,要抓住给商铺和会员的小贷机会;电影院说,要对广告投放做优化;电商部门则说,要把线下人群引到线上来买东西……”
蒋奇很快意识到,如果与一个个部门业务去谈,可能解决不了万达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开展整体数据采集,不能把数据串起来。“于是,我们建议万达要有整体规划,要对自己的数据资产进行盘点,有哪些、缺哪些、要补哪些”。
在做完整体规划之后,TalkingData开始协助万达做方案落地。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平台。传统数据库管理的是“死”的、结构化的数据。可是万达的数据五花八门,有实时人流WiFi行为数据、摄像头数据、用户交易数据……特别是其中一些动态数据要在2小时内做出反馈,否则就失去价值。比如,某个消费者进入万达广场的一个商铺,要马上对他进行针对性营销。
在这样的新型数据运营模式下,TalkingData为万达提供了一套自主开发的数据管理平台。核心在于依托TalkingData SmartDP(智能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能力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配合万达的各种业务场景,确保数据能不断流进,实时处理,进而促进整体业务运营的效率。
在搭建数据平台的过程中,数据治理非常关键。“这不是你有什么数据,我帮你清洗下这么简单,企业往往需要咨询服务”。例如,如何采集和准备数据,这包括企业现在有什么数据,它们对业务会带来哪些价值,还有哪些企业没有意识到的数据。再如,数据如何合法合规,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还有,不同渠道、跨不同部门和触点的数据,如何通过唯一的客户画像汇总并串联起来。
在搭建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后,万达选择了几个优先场景来跑通数据运营,首先在中小商户的小额贷款风控场景上,我们通过共同的数据采集,到联合建模和算法构建,成功地提供了相关服务;在商场前策和选址上,我们在所有万达的新开商场提供类似的服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万达渐渐熟悉什么场景调用什么数据,开发什么样的模型,并要构建一套数据闭环体系,用反馈回数据不断优化模型。
随后,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数据迁移到数据平台上,像CRM和ERP数据等,数据运营被引入更多业务。
绕过数字化运营中的“坑”
在帮助万达和其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后,TalkingData也渐渐总结出帮助企业构建数据运营体系的方法论。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新概念。”蒋奇说,“最早可以回溯到2000年前后那波互联网浪潮。”在过去近20年中,传统企业经历了“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洗礼,数字化转型的1.0、2.0时代,让传统企业构建了完整的IT系统。在此基础上,进入数字化转型3.0时代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现在企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3.0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即转型成为“数据驱动“型企业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目前,大量的企业开始拥有自己的数据,并正在用数据提升企业运营效能,并且逐步积累更多数据资本,用数据辅助决策。
蒋奇观察到,最近几年,一些传统企业甚至“跳过互联网、跳过云”,直接从移动互联网起步。“移动互联网确实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移动互联数据距离数据分析的终极目标――人是,最近,最能从数据展现人的各种行为”。最典型的我们服务的某个银行客户。2012年,客户信用卡部门与TalkingData合作,通过数据运营,信用卡APP用户在两三年间从几十万增长到近3000万。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积累了大量数据,为它的整体经营活动提供支撑,从而完成了转向全面数字化运营的目标。
蒋奇说,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而“聪明”的目标非常重要。银行客户最初将自己的APP移动战略定位在金融工具上,但这让其APP既没有活跃度也没有粘性。TalkingData建议银行客户将移动端战略定位在生活类金融服务上,实现对消费者的全方位连接,这证明是成功的。
“我们也观察到,一些企业往往会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愿景,但没有基础实现。”蒋奇说,“企业要有一个适中的目标。”
有了目标,在之后的数据采集和治理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数据安全性的考虑,特别是对隐私数据的脱敏处理。“现在很多做法很粗暴,这会影响产业。”蒋奇说,“我们会给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留下有价值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TalkingData特别强调数据运营体系中的数据质量。它的强项是第三方数据和稻葜卫恚因为它最早通过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者提供SaaS经营分析服务起家,并通过与数十万款APP展开合作获取合法合规,安全的数据。
“客户数据分析效果不好,是数据质量问题,还是算法模型的问题?我们不希望把数据治理和算法模型统统包在一个大黑盒子中。我们做数据治理,与算法模型隔离开,这能让用户更精准的溯源,有的放矢地优化分析效果”。
【摘 要】网络运用、数字运用已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传媒结构,数字生产、数字操作以及数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出现萧条低迷状态,甚至有悲观人士将其视为“逐客”。“逐客”论辩让传统媒体陷入窘境,同样也给传统媒体以启发——探索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数字化转型 媒介融合
一、微观视角下解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性
从一些零星的现象来看,传媒界看待“逐客”论辩仍是持论公平的,并不存在偏袒,但同时也指斥传统媒体固有的“落后性”:更新慢,发行周期长;单打独斗,产业链不完整;单向传播,反馈滞后……这些固有问题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暴露无遗。从新媒体的出现,直至今日二者仍机会均等,只是由于传统媒体昔日地位不再明显,才有后来对其前景的喜忧参半,整个发展过程是渐进的。
上世纪末,由于所能接触的网络应用类型少,且内容单调,人们基本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迅捷化,Twitter、YouTube、微博等新媒体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反观传统媒体却显得黯然失色。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小众走向大众,而传统媒体则陷于进退维谷的窘境。
新媒体容纳了数字报纸、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以数字化为奠基搭建的新模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均强调对信息的整合传播,区别在于新媒体的形态更接近于“流体”,特点很鲜明:交互性和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交群。
与新媒体正面交锋,部分传统媒体已经着手数字化转型。2014年两会期间,新华报业集团秉承“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的理念,有效整合旗下各大媒体,打造全媒体矩阵,以其即时性、原创性和互动性吸引受众关注两会①。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专门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滚动新闻报道部,该部门每天三班倒地对其网站新闻进行实时更新②。
本文涉及的“数字化”更多是从传统媒体角度出发,形式上强调与新媒体的骈进,运作模式上充分整合传统媒体的采编阵容和新媒体的即时分享优势。
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传统媒体数字化,便于在进行传统新闻生产的同时,开展速效的网络传播,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1、延长产业链,提高媒体资源利用效率
新媒体运作过程中大致包括五部分:经营与策划的应用服务提供商,负责新媒体产品制作的内容提供商,负责新媒体产品传播的网络运营商,提供新媒体产品消费载体的终端产家,以及提供新媒体内容的消费者③。正是整个过程的一气呵成,才形成了新媒体传播的运作系统。
要想实现数字化,首要要解决产业链问题。传统的报业上承信息提供商,下接受众,由于后续反馈机制滞后,造成产业链模式单一的弊病。既然产业链单一是个现存问题,如何延长产业链、整合媒体优势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传统媒体该思考的问题。产业链的延长并非线性、单向延长,应是多渠道、放射状拓展,以求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
2、独辟蹊径,巧设独特的服务项目
创新当头,创意为王。新媒体环境下,更强调对服务项目的研究。一个良好的媒体服务项目能够笼络受众,而如何让媒体受众自觉接受自己的媒体服务和内容传播,值得深思。如一个名为“Longitude”的项目使Google地图和《纽约时报》之间产生联动性,受众通过Google地图就能直观地看到《纽约时报》提及的地点,且相关新闻资料及背景信息一览无余。
3、开发适应市场的免费机制
市场的存在类似于一个生产车间,市场的不稳定导致要么出现紧缩性质的“投入>产出”的A模式,要么出现膨胀性质的“投入<产出”的B模式,结果的差异取决于商家投放何种催化剂。免费机制便是一种催化剂,一般的执行步骤包括“前期免费,后期增值收费”以及“收费与免费并行”两种。从客户角度而言,免费是促成消费的动力,增值业务才是媒体收益的重点。这种情况下,受众的细分阅读要比走马观花式浏览更具消费潜力。
针对免费机制,不同媒体均做足了功夫。如一些报纸的数字版采取部分版块收费的机制,前几版免费开放阅读,重在体验,后续版块则实行收费制;第二种免费机制具有时间性,用户只需注册账号即可领取试读权,这种免费形式取材于各种体验店的灵感,旨不在追求一次性效果。此外,网络电视的免费形式也小有差异,如乐视网、优酷网开辟了VIP会员免费观影专区,为VIP会员提供一些高清影视观看权,普通会员想观看必须付费升级为VIP会员。
4、平台整合,终端聚合,打造数字化“合力”
平台的多样性意味着同一件媒体产品可以“分身”各处。如果把每个终端看成一点,点接点会形成一张网,然后借助各平台的适应性来笼络受众。这种多平台的发散与整合被称作“分营合众”,目的在于服务细分化市场。举例来说,大型网游制作商花钱优化电脑端的操作,还不遗余力地完善ios平台、Android的平台适应性,电脑端内部还进行Mac系统、Windows系统等多系统版本的开发,这种多平台开发、移植和优化表面上是“分流”,实际上却是“合力”。
5、加强媒体渗透,扩大第三方合作阵营
如今,新浪、网易和腾讯等门户网站借助强大的资源整合力,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及互联网的即时共享功能,创造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而由不同门户网站研发的子产品——微博,更是集中凸显信息推销的作用。门户网站一般被授权转载传统媒体的采编内容,标注其信息源,经过筛选、准入与分类三步骤,呈献给受众清晰的门户网页。
对于门户网站来说,信息的个性化归纳整合是亮点,但采编团队的技术障碍是瓶颈,如果能加强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之间的渗透,就能实现二者各取所需。美国的几大报业集团在第三方合作方面都有明显的行动,赫斯特集团、考斯特集团、斯克里普斯集团等传统媒体就采纳了与谷歌、雅虎等门户网站共同合作的举措,在共享新闻资讯和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更加方便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④。
三、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多方面障碍
数字化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从结构上来说,数字化涉及到一个大问题——“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起初专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媒介融合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⑤。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参与美国富布莱特项目时引入国内的。而数字化直面的障碍无助于这种融合的趋势:
1、媒介形态“嫁接”,人员调度成难点
谈到媒体调度,笔者想引述全媒体的概念,因为新的媒介环境下数字化与全媒体密不可分。我们理解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⑥。全媒体环境下,媒体调度应强调报纸采编人员、电视节目录制人员、博客撰写人员和微博人员要有一致的新闻步调、共通的新闻目标以及统一的工作表现。如果不能协调多方力量,情况将变得更加恶劣。
2、全媒体记者匮乏
步入全媒体时代,记者不仅要熟悉智能手机、高清摄像机等硬件设备,还要熟练运用网页制作和非线性编辑软件。数字化实际上是由单一媒体跨入全媒体的高级进化过程。
媒体转型要求媒体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记者的素质转型也不能滞后。在当下信息传播的宏观背景下,高素质的全能型记者异常吃香,也是媒体倾力培养的,我们的确看到诸多媒体在这方面投入精力且成效显著。美国甘尼特集团就培养了一批被称为“MOJO”的全能型记者,大大提高了发稿速度与效率。
3、媒介机制无亮点,免费趋之若鹜
媒体的生产、运营均离不了机制问题,但是目前媒体市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被动,引发重重问题。总结起来,机制问题主要有:免费机制吸引力不足、竞争机制极端化、合作机制不健全。如江苏省几家纸媒的恶性竞争事件,全城报纸普遍压低报价。这种胡乱竞争表面上能带来效益,却十分不利于宏观媒体市场发展。
媒介机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非技术性问题。免费机制作为媒介机制的一种,看中的不是短期盈利,而是培养一批潜在的隐性受众,以此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可不合理的“免费”,使“标题党”等问题滋生,免费变得毫无意义。作为受众,往往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并不稀罕,而习以为常的“免费”更加激发了他们选择性接触的挑剔性,渐渐不再为所谓的“免费”买账。
此外,创新、合作和竞争等机制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如果媒体能正确定位市场,并开展有效研究,那么机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数字化的未来——打造全媒体的“高、精、尖”
数字化主要以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为依托,以带动全球范围内数字交流(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生产等一切活动的趋向性过程。数字化引领数字时代,因而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推崇,随着数字化概念的出现到逐渐吃香走俏,再过渡到小范围试点,如今数字化已成为一种潮流。
媒体在数字化过程中是主导者,要求媒体准确掌舵市场动向、微观受众需求、通览宏观局势、净化网络环境等。就目前来说,传统的报业、电视行业仍然具有投资营利的空间,传统媒体通过努力也出现复苏迹象,而媒体市场回暖升温恰恰是对传统媒体存在的肯定。综观全局,数字化是打造全媒体的“高、精、尖”的不二之选。
传媒市场的疲软让运作已久的传统媒体久遭诟病,需要有效的能扭转颓局的措施,数字化营造了一种细分市场、全面定位、理性观察的理念,必然能推动媒体行业回温。
参考文献
①周跃敏,《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J].《新闻战线》,2014(4)
②郑敏,《浅析美国的数字化转型》[J].《新闻战线》,2014(4)
③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32-133
④孙镜,《解读甘尼特的数字化改革》[J].《中国记者》,2007(3)
⑤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⑥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以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商业模式,大数据正逐步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加油站。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已经来临,促使了很多行业的颠覆和重塑,也在考验着中国企业管理的实力与智慧。很多企业数据不少,却未能真正发挥价值。在数据移动应用的普及下,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需求被唤醒了,但是数据的丰富、复杂、非结构化或者难以理解,很多高层依然抱怨“看不到高质量的数据”,这给企业决策带来了很多挑战。
个性化落地
企业要想获得数字化转型的最大价值,需要的不是“万金油”式的解决方案,而是基于企业能力与业务需求,量身定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数据+管理”才是中国企业创新亟待破解的决策,推动中国各行各业亟待突破的拦路虎正是绕不开的闭合转型。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表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不像欧美,德国的工业4.0版是从3.0版那样转变而来,好多中国企业连2.0都没达到,所以提醒中国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互联网+”的转型路线图。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围绕着企业的人、财、物为核心展开,从组织、模式、绩效、运营、信息和流程各个方面发生变革,从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到创造全新收入来源,改善企业营收和盈利能力。通过互联网+领域、互联网+行业、业务云化等途径,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同的行业,互联网化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制造业互联网化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智能工厂、个性化定制、制造服务化、产业链全面协同等领域。
对企业云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最大的在制造领域,就是中国制造模式,个性化、定制、网络化用户的应用。在谈技术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管理的切实落地。智能制造最重要的目标是个性化定制。王兴山解释说:“现在的智能制造,备受推崇的是个性化定制。个性化的报价背后的ABC、作业成本、间接费用的分摊能了如指掌、清可见底吗?每一个产品能不能把过去间接费用都不要再间接了,都变成直接费用。大量的间接费用变成直接费用之后,就是精准、精细化。未来财务发展方向必然是精益财务,可如果管理和精益财务跟不上,个性化来了,谁能快速解决客户的需求,这背后都要有技术、管理的支撑,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在精准的管理呵护下切实落地。”
颠覆性创新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出台,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80%的中国企业热情很高,都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但是真正做好准备的没有多少。
对传统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涉及从根本上对战略、运营和技术进行彻底改造。企业的数据是大量存在的,只是数据没有很好地产生价值,只有不到30%的企业做好了数字化转型的准备,数字化转型怎么转?不是加一个网站,做一个电子商务就是数字化转型。要清楚战略的核心在哪里?关键的突破点在哪里?
面对快速更迭的颠覆性创新,只有极少数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思维博得头彩。简单而言,从业务模式上看,世界上最大的酒店,自己一个客房没有,它叫Airbnb。在医院、救护、养老行业,原来要抱着老人很辛苦,而医护人员穿上日本“大力服”能增加10倍的力量,这类的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颠覆性的创新,也是最高境界。
当今全球技术革命的步伐越来越快,导致产业和企业变革更加频繁和剧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对此分析指出,当前企业的三个最重要的技术、业务和资产正向智能化、服务化、知识化进行变革。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而大数据是未来企业整合的最重要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并利用数据的价值,才能为企业做好经营与决策服务。
把数据规划摆在企业“十三五”信息规划的优先位置,建立企业大数据中心,创新业务系统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业务应用与数据管理分离,这是未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数据规划、数据整合、智能分析成为集团企业的热点需求,BI商务智能分析、MDM主数据管理、DW数据仓库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粮食管理是最适合互联网仓库管理的一个场景,粮食行业需要投入资金最多,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四种用的最好的就是中储粮的大数据运用。拥有了互联网数据、经营数据、物联网的数据等构成的大数据中心,就相当于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通过模型和现代管理手段,稳坐北京就可以随时了解任何一个粮库粮食的存储情况,随时能看到粮库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如何为自己的企业装备千里眼和顺风耳,王兴山进一步指明:“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组织变革与管控模式转型、制造模式与业务模式创新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最终实现全渠道多接触点的客户体验和数字运营的智能化的目标,而最重要的是颠覆式创新。”
革新财务思维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最大的冲击是什么?扁平化、平台化。这些并非新概念,几十年前中国就在推动,现在国家11部委再提内部市场化,内部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扁平化。中国铁建、中国电建运用的是考核组长化,海尔可能两个人就是一个组,到华为班长的战争,这就是因时而异的扁平化思维革命。
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思维加到财务领域,就是现代的财务革命,财务的自动化、标准化,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让科技人员转型,去做管理会计,去做CFO的左膀右臂,不要大量地搞规范化的做账算账,这同样对科技人员是一个高难度的冲击,王兴山诙谐地介绍说:“有人说以后会计人员就没必要存在了,财务人员同样有机器人,高度自动化,中国铁塔管理这么多分公司,财务共享中心一个人一点鼠标,两个小时,全部的报表就轻松搞定。而且在财务的基础数据领域,工作人员也不需要名牌大学,不需要博士、硕士,职业中专就够了。CFO最善于从价值的角度看数据,所以现在价值创造型财务,就是通过这个。财务管理喊了这么多年的资金管理,不能光要资金管理,这就是中国未来的管理模式。我们一方面建了共享中心,一方面建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是在中国独特的环境下成立的,在国外市场没有。过多强调财务公司,集团管控的力量就弱,过于强调结算中心、强调结算管控,这样不行。是不是可以巧妙融合,建立一个平台,朝着大司库的方向来发展,这就是大数据云计算。”
扁平化还有一个问题,管理者面对上万个浩瀚项目的挑战怎么办?海尔一万个小组,浪潮现在也有将近每个月管上万个项目。业绩怎么计量?价值怎么考核?绩效管理怎么扁平化?原来的陈旧方式管的完全不行,现在很多财务界的责任中心推崇的阿米巴式管理的需求就会变得水涨船高。所以组织的扁平化、企业的平台化改变了我们企业的组织和管控的模式。
在如何实现报业数字化转型上,业界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需要考虑的是,在“如何做”之前,首先弄清“我是谁”,即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塑造一个什么形象。“我是谁”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因此,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这种定位包括整体定位、思维定位、运营定位和竞争定位。
整体定位:从内容生产者转向信息服务者
一直以来,传统报业秉承“内容为王”的经营理念,注重新闻品质,追求独家新闻和重大新闻,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同时,好的内容也是报纸扩大发行量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利器。这就要求报业将内容生产作为核心业务,自身则是一个内容生产者。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报业的这种运营方式产生了冲击,其根本性的影响在于对受众的分流。在这之前,传统报业进行内容生产,并将内容传递给受众,再通过受众的“二次销售”获得广告收入,报业与受众之间是直接接触。而新媒体兴起之后,受众获取内容的渠道变得丰富起来,不一定要阅读报纸。在这一过程,报业生产内容,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转载内容,受众再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这样,报业与受众之间就变成了间接接触,广告投入也相应转向了与受众直接接触的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因此,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质就是要重建与受众之间的接触通道,重新获得受众。而要想重新获得受众,就必须关注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信息服务是用户需求驱动的,而不是内容驱动的,内容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整个过程以用户需求和问题作为出发点,以需求的满足和问题解决为终点。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是报业重新获得受众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将打破传统报业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方式,使报业重新定位自己。
思维定位:以用户为中心
传统报业在日常运行中也会进行常规的市场研究,比如受众满意度调查,但这种与受众有限的互动并不能表现出以受众为中心的思维。只是一种“后瞻性”的评估方式,其中心还是围绕内容的好坏而展开,而没有真正研究受众的需求。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应当以树立新思维为第一步,就是要破除“以内容为王”的思维方式,树立基于信息服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首要的是由“受众”变为“用户”。在传统报业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受众”这个概念表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只能在传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报业数字化转型依托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大平台上,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丰富多元,用户不仅是积极的信息选择者也是信息的创作者。从传统报业到数字化信息平台,是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适应这一转变的是提升用户地位,满足用户需求。
其次就是要从“内容”转向“产品和服务”。传统报纸是多类型信息的聚合体,在有限版面中安排尽可能多的多样化信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这是与工业时代的规模经济相适应的,报纸发行量越大,广告效应就越好。但这种满足多需求的信息聚合形态与当前的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多元化不相容。比如当我们只需要某一个信息时,却需要将整张报纸的信息买下来,同时这种多而全的横向信息也不能够满足垂直的专业化需求。而产品作为向市场提供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东西是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相适应的。个性化的需求有个性化的产品,专业化的需求有垂直化产品。因此,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适应当前需求的特点,将“巨内容”分割为包含“微内容”的产品。
最后,从整个思维过程来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与以内容为中心的思维是相反的。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中,需要思考的是:1.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什么?2.何种方式可以满足这种需求?3.最适合这种方式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4.提供这种产品和服务需要哪些投入?5.提供这些投入需要哪些关键资产和核心能力?
以内容为中心的思维过程是从资产和核心能力开始,根据自身的资产和能力来决定投入和内容生产,再通过媒介将内容传递给受众。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过程是从用户的需求开始,围绕用户的需求来组织自身的资产和核心能力。因此,以用户为中心的报业的重心在于关注用户需求,并根据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是一种开放型的组织系统,更加适合于当前整个社会经济环境。
运行定位:用户问题解决模式
传统报业以内容为王来获取广告收入的运行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受到了挑战。受众的分流和广告投入的分流预示着依赖广告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走到了尽头,必须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如何开发用户市场,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开发用户市场意味着需要向用户收取费用,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付费?什么能让他们付费?这就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只有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为此而付费。以内容为中心的传统报业的运营方式不能做到这点,只有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才能提供用户想要的东西。
因此,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要采取一种新的运营方式,那就是用户问题解决模式。
在营销学上,需求是一种有支付能力购买具体的商品来得到满足的欲望。用户的问题就来自于用具体商品来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具体包括选择何种商品、从何处获得、如何使用以及有何种服务等,这是从商品中延伸和扩展出来的一个综合系统。用户问题解决模式就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解决其从选择产品到需求满足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关联到报业的特殊情况上来看,就是解决用户使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信息需求时产生的问题,具体包括选择何种产品和服务、何时可以得到、以什么方式得到以及使用是否方便等。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和大卫·莫里森等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认为一个公司如何确定自己的运营方式,即企业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战略要素:1.客户选择,指确定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客户群;2.价值获取,指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时如何得到回报;3.战略控制,指公司保护自己的利润流的能力;4.业务范围,指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以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这一理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用户问题解决模式的具体运营方式包括:
1.用户选择。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拓展传统报业的目标用户群。除了个人用户和广告商之外,也需要将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纳入进来,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和优势来满足多元主体的多元需求。
2.价值获取。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打破传统报业利润来源单一的状况,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除了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之外,还应包括在线付费、手机付费、增值服务、面向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咨询服务费和信息管理费、以及交易费用等。
3.战略控制。传统报业通过不断追求独家新闻和头版头条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来吸引受众,并利用区域优势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来源。用户问题解决的方式就是要增强与用户的关系,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来保证盈利能力。除了用户关系之外,网络经济中的用户锁定也是保证盈利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经济中,会有一种正反馈,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状况,当一个企业处于强者地位时,用户的转移成本就很大,就会产生用户锁定。以即时通讯QQ为例,使用QQ的人越多,使用它的人获得价值就越大,因为使用的人越多就表示每个人能联系到的他人数量也越多。这样越是用户多的即时通讯就越有更多的人加入,最后是强者越强。当一个用户所有的好友在使用QQ时,使用其他即时通讯工具的转移成本太高,就产了用户锁定。
4.业务范围。利润的多元化就需要业务范围的多元化。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业务范围可以包括数字报纸、垂直化网站、电子商务、数据库营销、数字内容社区、企业市场咨询以及舆情和宣传服务等各种与信息相关的业务。
不难看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方式除了继续保留广告收入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开拓用户市场,为用户提供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多元化的利润来源。竞争定位:提供附加价值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与传统报业的完全割裂,而是要在传统报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报业的信息服务以内容为基础,产品与服务是对内容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认为产品存在五个层次,这无个产品层次也代表了顾客价值层级(见图1)。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十余家出版集团及旗下出版传媒公司代表出席了“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共商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计。
一、现状:谨慎中探索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已占到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1.46万亿元的近10%,这离不开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传统出版单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成立数字传媒公司,实施集团数字化战略布局
近两年,各出版传媒集团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为了更顺利地实施数字出版战略布局,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设立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以更灵活的、更专业化的机制运作数字出版业务。虽然各家出版集团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数字出版部门的时间早晚不同,数字化进程的深入程度也有所差别,但值得高兴的是,各家传统出版集团对数字出版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均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单位还制定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实施方案。
2.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索数字出版赢利之道
相比前几年,面对数字化浪潮时的抗拒与恐惧,近两年,传统出版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清晰,对于数字出版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开始积极探求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之路。各家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基本完成了集团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二是搭建数字出版平台,三是根据自己现有条件,推出数字产品。多家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寻求到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在数字出版业务上获得可观收益。
3.转型有风险。步步皆惊心
此次圆桌会议,在听取各出版集团及传媒公司代表的发言后,“谨慎”二字是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果说数字化浪潮到来之初,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还有认识不清、反应滞后等问题,那么经过近几年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信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那么为何其涉足数字出版还如此谨慎呢?大概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数字业务影响其在传统出版的业绩,不管数字出版怎样冲击,现阶段传统出版仍旧占据出版集团绝对主要的位置,而过多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是否会对其在传统出版的收益造成影响,这是大多数传统出版集团所担心的;二是对数字出版的收益心存疑虑。在会议上,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探讨最多的便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能否在数字出版领域赢利,一直是困扰传统出版企业的“心病”。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越清晰,越觉得千头万绪,找不准方向,过于瞻前顾后,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现阶段出版集团虽然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但大都选择投资少,收效快的数字产品,即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的数字业务。
二、困惑:创新难,赢利更难
在数字出版产业日益壮大的形势下,如何成功转型并顺利赢利,始终是传统出版集团和数字传媒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1.数字资源少。版权获取难
首先的困惑来源于版权,因为关于数字版权的归属一直得不到明确:数字版权究竟属于作者还是属于出版社,始终是业内争论的问题。数字版权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而在传统出版集团手中,虽然掌握大量内容资源,但有很多是早年的出版作品,那时候还不存在数字版权的概念。那么这些作品的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则很难界定。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担心将这些内容转换成数字资源,会引起版权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向作者一一获取数字版权,也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很多出版集团提出,传统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并不是都适合数字出版,而对于哪些适合数字出版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其实大多数出版单位的顾虑还是在成本的投入能否实现预期收益上。如果将一些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推出,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将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看似拥有庞大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集团的一大优势,事实上也存在着诸多限制。
2.商业模式不清,定位难寻
商业模式是出版集团和数字出版传媒公司最为关注的。随着数字化的日渐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但这样的转变,能否为我国正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出版集团带来实际收益,很多企业明显信心不足。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日渐普及,而我国互联网的付费机制尚未形成,很多人还保留着“网络即共享,共享即免费”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让传统出版单位对于资源的投入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出手。
出版集团虽然已经纷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选择已经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创新性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收益的顾虑。特色固然重要,但开创特色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谁都不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技术、人才、资金。样样都短缺
数字出版虽然同样属于内容产业,但因为其独特性,技术在前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技术催生了数字出版,并引领其发展。但作为传统出版集团而言,技术是其重大“短板”。因此只能通过与技术商的合作,或者以外包技术的方式拓展数字出版业务,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还令其在多方面受限于人,甚至丧失话语权。
关键词:媒介;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复合型;多元化;标准化;洗新型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版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出版社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之一,日益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时至今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产业无论从业务流程乃至生产成品都处于数字化转型之列。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数字化出版、数字出版技术作为创新科技被重点列出,“数字化方向已成为出版行业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事实”。[1]
何为媒介?其意主要指:第一,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其二,信息传播的主体、中介物、工具、渠道或技术手段。这里所说媒介主要运用后者的含义。与媒介一致,出版媒介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具体出版内容的介质,包括有书籍、杂志与报纸等。二是指生产以上的介质的组织,包括有出版者、杂志社、报社及出版集团等。而本文运用的则是前者的含义。今天网络化传播、数字化生产与数字化内容为主要媒介的新型化产业已转变了人们的阅读环境与习惯,现代人阅读方式已从传统纸介质转向了新兴媒体,应时代潮流出现了在线阅读与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的新载体。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链日趋完备。在新兴媒介技术推动下,出版业由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转型已成为必不可挡的趋势。在这种局势之下,为促进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完成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接、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已势在必行。
1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态势
众所周知,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可小觑。传统出版以传统纸质书籍为媒介,具有严格的出版、发行、传播等规范与流程,又有严格的内容采写、编辑、印刷等程序与规范,拥有极为完备的组织机构,训练有素且固定的采编、发行队伍,以及完善的信息采集与体系。因此,传统出版物内容在读者中的认可率极高,极具权威性。传统纸质图书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再现性极强,给读者留有宽泛的思考空间,有益于读者更深层面的思考,更有益于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处处体现着出版业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所谓“数字出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对其下定义为:以数字化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宽泛而言,则是指用二进制技术操作出版社的各个环节,作部分当属于数字出版之列,其中有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以及发行销售,甚至阅读消费都需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
数字出版的信息都储存在网络上和计算机上,信息储存量远远高于传统出版,且网络储存不受时间、文化、地域等限制,人们上网查找所需资料极其方便。当前智能手机及电子阅读器都可大量储存数字出版物,为读者而提供了宽广的选择领域。采取数字出版将比传统出版纸质印刷更加低碳环保,更加有益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于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之后全国各地诸如天津、湖南、陕西、杭州、江苏、广东等9家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陆续获批建立,数字出版联盟也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由北京出版集团提议成立该联盟获批建立之后,获得国内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约40余家的广泛支持,该联盟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联盟、产业园、基地等数字出版创新体系已初步建立,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为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环境。
自数字出版物产生之后,人们对各类阅读器热衷起来。例如,在亚马逊有惊人销售业绩的Kindle,以及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这类新终端、新业态的出现深刻改变了读者的阅读环境,毋庸置疑对数字出版物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优势趋向
同传统出版相比较,数字出版具备了出版周期短、价位低、阅读空间大,出版领域扩增,出版、印刷、发行同步,查阅、检索便捷等特征。数字出版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向传统出版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人曾预言:传统出版将完全被数字出版取代。不管言语是否真实,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视。从另一层面也道出新的发展态势,即数字出版正以渐趋渐进的速度进军传统出版领域,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赢利模式的多样化
伴随数字出版的产生与发展,传统出版产业的营销与赢利模式愈加显得薄弱与单一,传统出版产业只依赖版权与书籍销售分成的赢利模式已无法满足出版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自数字出版产生以来,互联网期刊、电子书与数字报纸等产业促使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变得多样化。譬如电子书可通过网络向读者提供销售服务,或由内容经营者销售给机构用户,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可按照比例分成。“数字图书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Kindle和i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质书。”[2]电子书产品形态与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促成销售形势的多元化,赢利模式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此外,电子书还可以激发读者购买纸质图书的欲望,甚至在电子书搜索的同时,因广告服务,诸多原创网络文学等也将能够促进电子图书的赢利模式。因此,更多的赢利模式将更多被创造出来,彼此并存,利益分配、定价决策与定价权也将更加多样化。
2.2 产业链条的多元化
传统出版的基础是产业分工,主要包含有产品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基本产业链。伴随着数字媒介的出现,传统出版逐渐向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也将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包括:内容创作―内容加工―内容出版―内容―内容投送、传播、销售―消费者。”[3]数字媒介应用于出版产业,这将导致出版产业的产品类型急剧增加,譬如电信运行商、版权商、广告商、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技术提供商,甚至广告商与银行等企业都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纳入到这个产业链当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与融合,若数字化技术完善可形成独自的“内容+渠道+终端”这一极为完善的电子书产业链,对电子书产业链进行全面布局与规划,企业将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使企业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3 管理模式的新型化
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可促进管理模式的变革。“数字化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在一定地域空间里落实数字出版产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3]今天传统出版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基地因聚集性而产生的产业需求,实现“智力与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实现转换与超越的关键”,[4]这一关键就在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产业具有数字化传输、内容与生产三大特征,囊括了诸多产业种类,甚至包括了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制造业。数字出版产业链涉及领域越宽广,构建适于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管理模式就更加迫在眉睫。数字出版具有诸多产业融合特质,在众领域中应建立起相对应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主管多个部门相协调的基地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数字出版产业还应当建立集资金、政策与技术于一体的公司化管理机构,以便汇集、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数字出版产业无论在技术研发或融资方面都将得到更直接、更专业的服务。精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向数字出版产业提供极为精准的服务,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夯实坚固的基础。
3 “数字转型”中亟须解决的困境
当前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诸多资金、技术、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因而面临着客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需待解决的困境:
3.1 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
事实上,资金问题是当前出版单位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瓶颈。内容资源丰富、资金雄厚的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较快,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对于资金资源不足,融资渠道狭隘的部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则非常缓慢,甚至部分出版单位望而却步。依托于高新技术建构起的数字出版产业,本质上实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起始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核心技术。从目前境况来看,传统出版企业常因回款和库存等原因,资金周转期较长,对于新媒体技术研发中资金缺口问题无法填补,造成了传统出版数字数字化转型进程严重滞后。
3.2 尚未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
网络出版标准化、出版数据标准化以及出版物流系统标准化等是数字出版产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问题是制约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数字化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产业形态尚未形成,其标准化的制定还未得到真正统一。倘若在没有清晰认识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层次框架,对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脉络还未认真梳理之前就对数字化标准进行制定,这种盲目行为极大可能不利甚至阻碍数字出版的发展。当前,国际针对数字出版制定出标准体系包括《数字版权保护标准体系》《动漫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印刷标准体系》等,这是一套在明确数字出版产业层次框架后制定出的相互支撑、联系的标准体系,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尚未制定出同国际水平相当且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3.3 数字出版人才缺乏
数字出版人才既要谙熟数字出版规律,又要具备优秀的文化修养;既要适应新媒体技术下大众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趋势,又要具备解决数字出版实际管理与运营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创新能力,又能在文化创意相关行业,如影视制作、媒体传播与出资出版等方面,从事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数字出版规划与推广、多媒体信息表达、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创意策划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传统出版企业员工缺乏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其工作主要集中在编辑与出版的流程。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引进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乃重中之重。对于编辑人才而言,在专业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等方面,数字出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具备编辑、出版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熟悉数字化出版编辑技术。第三,要具备利用网络推广营销与策划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当前很多出版企业已经设置了数字出版部门,但从业人员多以学计算机技术为主,对出版、编辑理论知识严重匮乏,极难为企业提供数字出版的技术支持。
4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创新及对策
面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标准化提供尚未形成以及缺乏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等这些亟待解决的困境,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增加投资,加快自主创新,走品牌化之路
数字出版企业具有人才、技术密集型的特质,这类产业都需大量资金投入,用以保证研发新核心技术或人才招聘。数字出版企业在初始阶段投资大、产出小,属于正常现象,切不可专注于收益而在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道路上徘徊不定。数字出版企业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可研发新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各层面如服务理念、技术机制、盈利模式、出版内容等得以创新与提升,增强其运行层面的竞争力。传统出版企业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新动向,加快推进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此外,出版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也需大量资金的投入,品牌化之路也是出版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出版企业在研究客户的消费需求方面投入一部分资金,掌握读者的需求与心理,使读者对该企业形成良好的认知,因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另外,资金雄厚的出版企业可以多吸纳技术复合型人才,或与技术实力强大的公司合作,抑或在资金或技术方面联合新闻出版单位,这样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技术氛围,携手迈进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
4.2 构建标准化数字出版管理体系
目前,关于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将此列为四大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数字出版目前决不能盲目制定标准,否则因定位不准而使标准缺乏严谨性将极为有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中指出,标准的立项必须获得专家的论证。制定行业标准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而传统出版企业是内容的提供商,在数字出版行业里处于领导地位,因而制定标准需要传统出版的参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定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必须要尊重市场运作规律,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制定标准,满足客户要求。基于此,数字出版管理标准的制定才能符合该行业的发展需求。该标准的制定需要众多出版专家与信息技术人员加入其中,以保障制定出的管理标准能够使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平稳均衡。
4.3 吸纳复合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数字出版的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数字出版以技术为核心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谙熟编辑、出版流程,更要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研发、版面设计、网络编辑、营销发行、数字产品设计、版权引入等各方面的技能。构建复合式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其一要引进,其二要培养。此外还要构建起相关从业人员的考核录用机制,这种措施既能加大竞争机制的建设步伐,更能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传统出版企业在发展数字产业时,对于人才建设要制定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策略。在传统出版企业从业的新媒体技术人员与数字出版创新人才,在职称和待遇方面要增加政策保障,这样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此外,还可采取人才引进策略,以高薪和福利政策吸引人才。数字出版运营与技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构建,对提升整个出版行业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丽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部分嘉宾发言观点辑要[J].中国编辑,2007 (05).
[2] 龙敏.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J].科技风,2011(10).
【关键词】 数字化 火电厂 智能化 转型
引言: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电力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火电厂工作中存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利用人力进行这些工作,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火电厂应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型。因此,加强对基于数字化形势下的火电厂智能化转型进行分析对火电厂更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智能化火电厂的概念
智能化火电厂是在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同时也是对数字化火电厂进行了深化与扩充,这样能更好的对运行设备进行管理。在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中包括了众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传感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传感器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准确的获取设备运行的数据,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数据进行传播,导入到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当中,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控制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反馈到相应的控制系统中,对设备运行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为火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保证,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步伐[1]。
二、智能化火电厂的转型对策
2.1加强与移动网络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移动网络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因此,为了使火电厂更好的向着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变,就需要加强对移动网络进行结合,利用移动网络对智能化火电厂进行监控与管理。由于移动网络具有高便捷性、隐私性、应用轻便性等特点,将其应用到智能化火电厂中后,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对整个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看,当设备出现问题r,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制定出合理的处理对策,降低了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火电厂的安全稳定性,更好的为社会提供电力能源,从而避免火电厂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2]。
2.2加强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使其成为现今一种最为先进的计算方式,利用其来对数据进行处理,更加注重数据的相关性预测,不仅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还能准确挖掘出数据当中高价值的信息,为数据的应用提供了良好保证。而智能化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包括了很多的信息,合理利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火电厂的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智能化火电厂转型的过程中,就要加强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利用云计算来对智能化火电厂的数据进行处理,挖掘出数据当中价值更高的信息,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促进智能化火电厂更好的发展。
2.3加强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对多种技术的统称。例如,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定位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的相互配合来将数据进行交换,从而对相应的物体或设备进行管理。当前阶段的火电厂中,数据共享的能力不是很高,导致一些数据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就可以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加强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加强火电厂内部信息的流通,使各个数据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将其与互联网进行整合,还可以使信息流通的更加精细,进一步加强了智能化火电厂的管理水平[3]。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的发展对火电厂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火电厂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势在必行。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对智能化火电厂的了解,对基于数字化形势下的火电厂智能化转型进行了分析,为智能化电厂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帮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还会进一步创新,该研究就会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就不能停止对智能化火电厂研究的步伐,使其能够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进一步提高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葛志伟,刘战礼,周保中,等.火力发电厂数字化发展现状以及向智能化电厂转型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5,07(05):45-47.
现代会展理念探索
根据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会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会展业发展的趋势,现代会展理念分为线上数字化、绿色低碳以及品牌IP化三大探索方向。线上数字化线上数字化,指将以往在线下开展的一系列会展活动,通过新型的线上方式,如在线直播、云会议、3D数字展厅、VR实景参观等,获得线上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开拓新的业务。会展业的线上数字化转型,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伊始,会展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夹缝图存,迫切需要进行线上数字化转型。根据《2021年会展业数字化专题调研》报告中呈现的数据,无论是会展的主办方还是承办方,超过50%的单位都在积极尝试运用线上数字化运营手段,以求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还有超过31%的单位在大力谋求线上数字化转型,寻求长远发展。在国际上,会展业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如2021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这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首次使用在线虚拟形式举办,其打造了多媒体“数字展厅”,参展企业在线展示创新技术和产品,同时还在线上举办了100多场论坛。国内的线上数字化也在不断尝试,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这一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展会,近几届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或全程线上举办的形式。有力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线上数字化转型是会展行业的大势所趋。低碳环保当今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凸显,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理念的关键词被提及,如“绿色”“低碳”“环保”等。其中“低碳”概念近年来的关注度较高。所谓低碳(low-carbon),是指在全球气候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保持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人类与地球的长久和谐共生。低碳概念自2003年被英国政府提出之后,现已逐渐形成世界共识,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状况的标准。同时,国内外也逐渐将低碳意识和举措带入会展行业。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了绿色会议行动指南《GreenMeetingGuide2009》,指南对会展的低碳化策略提出了一系列核心建议。2019年,由生态环境部颁布出台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成为我国首部针对会展活动的低碳化实施指南,推动了会展业低碳化的实践发展。低碳环保举措着力于会展的各个方面,有场馆建筑材料的低碳考虑,也有展台搭建、展陈材料的合理回收,更有物料运输过程、观众门票电子化等各个细节的考虑。如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芬兰馆,除了少数建筑材料从芬兰进口外,其余几乎全部采用当地的材料建造,大大减少了材料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过量碳排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外部粉刷的是自行研发生产的环保低碳的氟碳材料,具有20年的使用寿命。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环保是全世界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会展品牌IP2015年伊始,“IP”一词开始通过影视、游戏等文创产业大放异彩,迅速进入大众视野。IP一词是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翻译为“知识产权”。IP最初被理解为某一行业领域打造出一款虚拟卡通形象来宣传或代言其内容理念,之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延伸出更多不同的含义。在会展行业,打造品牌IP是一个广义的理解,主要指孵化一个独具特色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展会品牌,如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以及上文提到的广交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品牌IP,如国际酒类博览会(酒博会)。IP的热度维持至今,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IP打造的趋势也持续增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这些都预示着IP时代已经到来。正如31会议CEO万涛在“re:EVENT重构会展新动能”会议上所说:“技术、创新、资本驱动下,资金和资源会最终流向行业头部企业。”因此,打造会展行业品牌IP,不仅是会展自身谋求发展的新思路,也是会展顺应市场需求的新改变。
现念如何带动贵州会展民族文化推广
贵州会展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但未形成产业体系。2000年以后一批行业品牌展会开始发展,并初露头角,直到2010年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贵州会展才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贵州会展业在现代会展理念的影响和带动下,逐渐孵化出一批具备现代会展理念、符合会展行业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展会。现念推动下的贵州会展行业,如何更好地带动贵州民族文化的推广?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会展行业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间接地利用现代手段打造不同的会展内容,全方位展示贵州特色和优势,提升贵州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贵州,了解贵州。因此,解答该问题不能仅仅聚焦于民族文化本身,而应该从全局出发去思考。线上数字化会展手段,助力展现贵州优势贵州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文化优势、历史优势、产业优势以及产品优势,但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多优势不易于发挥。而线上数字化会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如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正是利用并推广了贵州大数据的产业优势。今年的数博会,还实现了全线上数字化展览,在线举办了“开幕式”“数谷论坛”“数博”等活动,加快了数据产业推进,增加了贵州的城市影响力。值得一提的还有“云上·贵州(国际)特色优质产品展”。该展览借助大数据精准营销线上平台,采用线上展览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展示了都匀毛尖茶、盘县火腿以及少数民族特色刺绣、银饰、服装等优质“黔货”,吸引了美、英、法等15个国家的采购商,让贵州省的特色优质产品轻松实现了“走出去”。这样的数字化在线形式,充分展示了贵州的优势产业,也在展示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特色优质产业和优质产品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低碳环保会展理念,打造贵州生态品牌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兴会展理念中的低碳环保概念,可以很好地与贵州的绿色生态优势相结合,通过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产品等带动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广贵州民族文化。低碳环保的概念,首先体现在贵州会展的名片——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建造上。该中心内配套的生态会议中心,建筑上充分采用可再生材料建筑,应用太阳能照明及供热、水循环系统及外墙垂直绿化等节能环保科技,通过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低碳环保的特点在这张绿色名片中尽显,凸显了贵州会展对行业低碳理念所秉持的态度。此外,贵州还举办了各类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会展活动,如中国(贵阳)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展。后者设立了生态农业展区,展品包括食用菌、茶叶、刺梨等特色产业产品;生态旅游展区包含61个景区的展示,展品主要为苗绣、蜡染、银饰等非遗产品,以及绿色食品展区、绿色制造展区、大数据展区等。通过特色产业食品和非遗产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展区,加深贵州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有助于后续推动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人了解贵州。
打造会展品牌IP,发展会展龙头产业
旧的正在逝去,新的蓬勃发展。更新换代,波谲云诡。兴奋与焦虑、希望与迷茫,我们所处的21世纪,充满了不确定性。
大的方向已经显露端倪。互联网+、工业4.0、供给侧改革,都是与产业有关的。中国正在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革命或者产业震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无法逃脱这一次产业的大洗牌。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优势,而如果不进行变革,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但是,如何适应变化?如何抓住机会?这是首先要面对的挑战。传统产业所习惯的套路与模式确实逐渐失效,新兴的互联网主导的商业模式虽然大踏步迈进,却各领两三年。互联网领域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做试错。试错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不清楚,互联网的发展也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如果不改变,一定会被淘汰。面对传统企业来说,最困扰的是互联网也并不成熟,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在试错。到底如何适应互联网?到底如何改变自身?这首先是一个答案并不清晰的问题。
绝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压力,都在思考如何创新转型;一些走在前沿的企业,虽然已经根据现阶段互联网的变化进行了调整,但随着互联网的迭展,却忽然明白,这些变革很快会过时,解决不了企业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问题。
其实对许多互联网创业企业来说,也同样面临着困惑。看起来很有想法、很有新意,或者说能够体现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项目,在市场上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反响;甚至费了无数心血,只能苟延残喘,以至血本无归。
我的观点是,正在进行的这场产业变革,是工业革命之后最重大的一次革命。到底如何在这次大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说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虽然有一些企业取得了阶段性小胜,但是,面对更大的新的技术变化,这些小胜也很快会被更新的模式所替代。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停留在对互联网新的模式的简单模仿阶段,认为只要学习互联网的招数,就能让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中找到生机,这更是彻底错误的想法。
我的看法是,互联网所带来的产业变化,是一场系统的整体革命,绝不是某些局部的改良。企业要适应互联网的变革,必须进行数字化的再造和重构。对企业来说,最困难的是,这场变革刚刚开始,还处在过程中,新的格局还未成型。因而,在目前的产业震荡阶段,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互联网变化的基本逻辑,准确地判断数字化转型的大方向,针对企业具体的特点,明确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不断推进数字化的进程。
创意传播管理模式,讲的就是互联网变革的基本逻辑。服务化是创意传播管理的核心概念。服务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基于互联网的逻辑,对企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概括和分析。这本书就是基于创意传播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服务化的分析,结合许多代表性的案例,让大家了解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这本书中有案例,有招数,但是这些案例的分析不是就事论事,这些招数不是杂乱地堆在一起,而是通过让大家了解互联网变迁的规律和方向,带着读者分析这些案例的价值和不足,把握各种招数的综合运用,推动各位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何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思路和模式。
互联网鼓吹者一度将其归因为传统企业缺乏互联网思维。这是很严重的“指控”,意味着传统企业“先天不足”,它们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基因,后天怎么补都无济于事。
然而,2016年手机线下渠道开始对线上啪啪打脸,不同渠道的功能被重新审视。与其归因于基因“玄学”,不如说是解决了利益平衡问题。只要是利益问题,总有解决方案,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商务时装品牌lily三年前开始数字化转型,当时是把电商作为销库存的工具。三年过去了,网络渠道在lily的战略中已然转变角色。它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如何平衡线下与线上的利益。
突破第一道关卡:消费者引流
线上与线下渠道利益冲突的核心在于:争夺重叠的消费群。
线下渠道需要通过不断开店、增加店铺密度来增加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这样做,一是受地域限制;二是需要开店成本、人力成本等投入;三是拓展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之相比,线上渠道在开店、传播方面有着低成本和时间优势,因此,对线下渠道消费群形成了极大的吞食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贸然进行线上渠道拓展,很容易引起线下渠道经销商反弹。对于这个问题,lily品牌总经理陈川认为可以通过业绩分成机制予以解决。
lily没有将渠道分为线上和线下,而是将其双向打通。消费者在线上下单,由数字化系统分析派单给距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发货,物流则外包给第三方,门店参与销售分成。或者,消费者在门店体验并下单,由数字化系统根据消费者需要的款式和尺码,选取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发货,快递则交给第三方物流完成。虽然交易在线上进行,但下单门店和发货门店都参与销售分成。
这样一来,线上与线下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导流的合作关系,解决了争夺消费人群的问题。
突破第二道关卡:价格统一
由于线上渠道天然具有成本优势,价格比线下低,从而对消费人群形成“掠夺”之势。很多制造商通过为线上供应不同品牌产品或销售库存品等方式避开这个问题。
2013年之前lily也采用这种做法,将线上作为销售库存的主要渠道。但是当时,lily明确表示不会永远将线上作为销库存渠道,未来线上渠道一定会成为Lily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角色。
截至2016年10月,据陈川介绍,线上渠道带来的销售额已经占到lily总销售额的15%左右,未来他希望这一比例达到30%以上,“线上渠道增长非常快”。
目前,在线上渠道,lily的货品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库存品,价格也与线下渠道统一。“对于我们的战略方向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前考虑电商是‘再看一下’,没想投入太多资源。现在电商已经发展起来了,lily顺势做,开始投入资源。”陈川说,“线上与线下不应该是两张皮,而是要结合在一起去打通,用现在的营销技术进行数据化融合,让消费者在各个渠道得到的购物体验是一致的。”
突破第三道关卡:渠道、数据整合
目前,大多数传统企业已然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比如提高运营效率、加快上市时间和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甚至预测需求实现柔性生产等,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迈出第一步以及如何整合数据资源。
lily与IBM合作,经过近三年时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布局和打通,建立了三大中心:消费者中心、业务中心和服务中心。消费者中心连接消费者与lily,让企业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业务中心打通企业内部信息流,建立从设计、订货、采购、生产、物流、订单处理到库存的数字化系统;服务中心重点打通企业与经销商的沟通渠道。
消费者打开lily的微信公共服务号,会看到很多当季时尚产品展示,然后通过LBS定位,找到离自己最近的lily门店,消费者可以在服务号上预约体验时间以及确定自己选中的款式、尺码等信息,也可以直接在服务号上下单购买。
2015年“双十一”期间,lily实现线上销售2700万元,其中78%来自移动端,比上一年增长70%。陈川表示,lily非常重视全渠道多触点销售平台的建立,由此联动所有的销售单元和销售渠道,这是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移动是必然趋势。目前,Lily只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数字化打通,至于如何做弹性供应、如何做大数据应用等,下一步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