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如何发展城市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

篇1

关键词: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城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独立运行的市场体系是根本,而生存和基本温饱问题是市场运行的充分条件。在生计仍成问题的地方,人们对基本生活品的需求曲线是没有弹性的,同时对改善环境的投资没有经济保障。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争论焦点,发展中国家往往强调生存权、发展权。由于饥饿和贫困,人们很可能饮鸩止渴而不考虑环境后果。在生存和基本温饱的压力下,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支付或受偿意愿都比较低。在生计困难的地方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必须需要外部推力。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提出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差距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曲线,也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随后的环境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并经大量的观察数据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退化水平(人均污染物的排放量)一开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大,随后环境退化水平开始缩小”。在平面坐标系内,以环境退化水平为纵坐标,经济发展水平为横坐标,人们可以得到一个“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似乎为“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找到了理论的依据。曲线表明: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经济增长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仍要弥补早些年的环境损失,但总体上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反过来看,环境并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在国内环境政策或国际环境压力及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可通过实现快速经济增长以便尽快跨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阶段,抵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阶段。

总之,城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是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二是处理好效率与环境的关系,要推动产业走高端的路线,发展循环经济,走节能减排,把好项目关,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要制定好每个阶段,特别是当前有关的工作计划,争取把城市建设成以高效生态为特征的工业区,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高效生态工业区。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温馨的市容和优秀的城市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呢?笔者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市容建设

(一)因地制宜,推行“三乱”疏导管理

对全区范围内进行排摸,对市民广告信息需求量大、无序“三乱”易发的路段进行筛选,确定重点地块后新增“张贴栏”疏导点,增强对“三乱”的疏导管理。

(二)整合资源,攻克多项顽症

一是绿化市容局会同公安、城管、长风、真如等相关条块单位,整合资源、攻坚克难,取缔非法的设摊集聚点,改善道路及其周边脏乱环境。二是通过建管并举,落实长效管理。在部分路段通过调整沿街绿化植被面积,设置绿化隔离栏等措施,有效地杜绝和控制流动摊贩随地设摊的空间;三是可以通过拆除违章、改善设施以及建立设摊疏导点等措施,改变其脏乱环境;四是通过封闭破墙商铺,同步建设景观围墙等措施,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破墙开店以及跨门营业等影响街面市容秩序的问题。

(三)堵疏结合,强化无序设摊管理

对于无序设摊的管控,坚持“堵疏结合、因势利导”的原则,落实“堵”要严,“疏”要实,实行对设摊区域、经营者以及经营类别的差别化管理。对已存在的无序设摊集聚点,通过联勤联动,强化治理管控,努力予以取缔;对于无序设摊疏导点,强化规范管理,落实“五定”要求,定点、定时、定人、定经营品种、定卫生责任制,使市民得到便利,周边环境得到改善。

(四)五管齐下,提升“特定区域”和结合部区域市容环境

对重点治理区域施行五管齐下:通过拆、修、建、治和刷五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由于启动早,参与部门多,各单位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整治成效显著,其它区域周边环境的整治成效也都可圈可点。

(五)借力第三方,提高市容管理水平

第三方是指市容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把可以由市场做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热情,从更深层次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增值。

二、环境建设

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市容环境是否优美整洁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环境好不好,除了整体就是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家庭的干净与否重点看厨房、厕所、角落干不干净;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市容卫生如何,细节处见分晓。

(一)野广告治理

野广告号称城市“牛皮癣”,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在公交站亭能见到,路灯电线杆上也有,走在马路上低头一看还是有,生活中处处都有它们的存在,这些“牛皮癣”既影响了市容环境,又让百姓烦不胜烦。针对这种不文明行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协同公安、交警、市容环卫等部门联合执法,针对这种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二)施工路段环境治理方法

针对部分施工道路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把道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城市各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街路扬尘。为了让市民尽量少受到影响,城市建管中心主动对便道进行休整,并在每一个标段配备两台洒水车不断清扫、洒水、除尘,让百姓尽量能享受一些好的环境。随着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不断深入,城市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尤其是一些曾经破损不堪、交通拥堵的道路,也在整治中得到了极大改善。

市容和环境是每个人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愿意来这个城市生存和发展。城市的市容和环境是基础,城市的内涵必须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城市市容和环境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市容和环境是进行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愿意到一个又脏又乱的城市发展;其次,良好的市容和优雅的城市环境能够为城市留住人才,进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最后,拥有优秀市容条件和美丽环境的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在吸引旅客参观的同时,无形中就拉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管理的精细化可以说涉及到我们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每一棵树是否残缺,每一块方砖破了是否及时地维护,始终要保持我们整个城市的整洁有序,真正使我们城市管理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真正做到精细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沈小娟.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谈城市垃圾处理的长远发展[J].现代商业,2013(9):70-71.

[2]吴希微.市容环卫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上海“摊贩经济”治理为例[D].复旦大学,2009.DOI:10.7666/d.y1964970.

篇2

城市经济就是以城市作依托形成的经济形式,涵盖一、二、三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一产在城市经济建设中起提供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休闲服务等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组成城市经济的重要元素——社区经济的发展必将为推动城市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加快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全处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下面结合实际的调研,谈一谈发展我处社区经济的想法和建议。一、我处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_、我处属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辖区有“三多”,即老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办事处财政十分困难,财政刚性支出只够开_-_个月的工资,财政对社区的支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及经济原因所致,对社区工作者的保障能力有限。目前每个社区工作者的月工资为___元,每个社区的办公经费每年仅____元。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社区经济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_、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社区运行模式较为落后,社区经济发展停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工作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太多,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工作涉及党建工作、民政工作、经济工作、计生工作、城建工作五个方面、八个大类、__多项。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工作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上级领导的指示,其任务就交给社区了。仅今年来,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种调查摸底任务就有_次。三是无资金,有些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如离退休人员、企业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不要说发展社区经济的资金投入。据了解,我处__个社区居委会,有半数以上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对社区流动人口追踪摸底、应付上级一年多次的大型普查,有社区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工作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故我处社区经济发展仍处于停滞状态,个别好的社区,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_、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

以上是我处众多社区普遍存在的情况,这同时也更说明了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

二、对我处社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_、在每个社区成立专门的“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将重点工作转移上来。

成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以此来提高社区干部的重视程度,我认为是当前我处社区经济管理上的一种尝试。作为一项措施,它势必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是社区工作中凸现出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项工作的宣传栏、进度表等,唯独没有经济方面的,通过建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并通过其制定切实、符合社区情况的中短期可行性计划,将社区现在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先搞起来,为社区经济发展先做好基础性工作,并组织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会有效地改变群众对社区工作传统的旧观念,从而了解社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参与到社区经济的建设上来。

_、办事处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减轻社区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齐抓社区经济建设。

作为办事处机关,应想方设法减轻社区的事务性工作,以便于其将精力放在社区经济发展上来。对这一点,我们经办室就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从今年年初,我们便尝试了一种“三+_”的工作机制,针对办公室有些同志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安排部署多、指导帮助少,工作抓而不实等问题,制定一周之中三天时间处理机关事务性工作,_天深入基层进行协助、督导、调研工作,并于周五办公室例会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及发现问题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区统计局安排的两次小规模普查工作,我们就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人员业务熟练的优势,仅通过社区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工作,其余普查工作均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

“三 _”工作制实施以来,有效地明确 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目标,加大了对工作的落实力度,既有发现问题的时间,又有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对工作做到了细致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认为这种工作机制是值得我处推广的,同时这种工作机制也从侧面减轻了社区事务性工作,支持了社区经济工作的开展。

_、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进一步发挥社区自身的对辖区情况熟悉的优势,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为社区经济服务。府前南社区关于社区中介服务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举措。他们通过对辖区居民的入户走访,将获得的第一手关于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社区中介形式向社会公开,逐步产生了社会效应,到社区联系需求的人已络绎不绝。我认为下一步应逐步将这种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也就是说,要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分开,同时向相关同行业进行学习业务技能,还要将我们的人性化服务融入工作中,探索出体现我们自身特点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从而打出我们的“品牌”。

_、挖掘特色产业,重视品牌效应。

社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自身的特色,结合自身情况,才能做到合理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对其的宣传和品牌的保护。我处社区中并不乏特色和有品牌的产业,象白牌烧鸡、霍师傅裁衣店、千里香混沌等都是远近驰名的品牌,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而我们的社区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这些品牌产业,在做大、做强上同他们一想办法、下功夫,比如说针对他们近年来缺乏宣传力度,影响面窄的情况,我们社区,甚至于办事处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一下系统的宣传,将他们置于整个辖区经济发展宣传的前列,置于招商引资的前列,从而有效地带动其进一步发展,树立起社区的品牌,做到社区与品牌互相促进、相互宣传。

_、培养和吸纳经济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 煤炭资源型城市; 探索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ignificance, condi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further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Keywords: circulation economy; Coal resources city; explore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一、理论思考: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科学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

二、基础审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内外部条件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背景条件、政策导向、物质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审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国内外示范和样板渐获成功。国际上,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生产中提出的“3R制造法”,开启了企业循环生产的先河;世界著名的循环工业生态园区丹麦的卡伦堡工业科技园区,通过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使循环经济获得了成功。在国内,从2001年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广东南海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以煤铝电联产为核心的包头生态产业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2002年3月贵阳市开始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部分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2.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理论界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前所未有地关注,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发展空间。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已不再单单停留在原煤开采销售层面,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拉伸,洗选、焦化等日渐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任何新经济模式的推行,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循环经济也不例外。更主要的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自身条件的制约,压力更大,对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相应地有更多要求。

症结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反复强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但一些煤炭资源城市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煤炭循环经济还存在概念上的不理解,对其内涵、作用知之甚少等等问题。对策建议: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

症结之二:科学研究不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理论和科研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深层次,不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这方面仅靠一个或几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去攻关、去探索,恐怕效果不会好。对策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应该把一些发展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纳入典型培养范围,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遍地开花”。

篇4

关键词:城市发展综合症 宅基地 入市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72-02

一、城市发展综合症

城市发展综合症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表现但不局限于:

1.房价高企。据来源于搜房网的数据,2010年我国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水平,北京为1∶547,局部地区达到了1∶700。上海达到了1∶500。深圳达到了1∶400-1∶480之间。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为1∶300~1∶200。可见,以国际标准衡量,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高出了约一倍。

导致房价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而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却是推高房价的一个不争的因素。

2.道路拥堵。城市道路拥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每天平均上下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为40分钟,居全国之首。市区交通拥堵时间已达每天5小时,交通拥堵范围正由市中心区向和放射线道路蔓延。深圳交通拥堵也已成常态。导致道路拥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汽车走入家庭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3.空壳村数量增加。空壳村指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使得人口数量严重萎缩的村庄。“今天中国有数以大概四千到五千万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有大量的空心村,空壳村。”这是2010年10月29日作为主持人的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所的李金逵在国际城市论坛上的发言。可见,空壳村现象的出现已经达到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程度了。空壳村的出现是纯粹的城镇化进程的产物。空壳村的出现不仅使得农村的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农业生产出现问题。也不仅使得农村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而产生浪费,更严重的后果是空壳村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将带来一系列的教育、医疗、安全问题。

二、推进宅基地入市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城市发展综合症

城市发展综合症的出现不仅将使得城市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更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因此,在强调城市化,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重视解决城市发展综合症的问题。解决城市发展综合症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推动宅基地入市就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一)宅基地的属性及流通限制

《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具有集体所有性质的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于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法律禁止其通过除法定继承以外的任何途径和方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国发[2004] 28号)规定:“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

这样的规定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有效保护农民拥有宅基地,有房可住。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规定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起不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已经妨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对进城的农民而言,宅基地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的农民进入了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农民往往是举家迁入城市的,已经没有了回归农村的欲望。他们在遥远的农村都有一份宅基地,有一处住所。但是,那处宅基地对于这些已经或计划在城市扎根的农民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

2.宅基地的保留,浪费了我国的土地资源。这些注定不会有人居住使用的宅基地,按照法律规定还要为不可能再回来的农民保留,土地的价值就无法得到发挥。这将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发展经济的进程。

(二)宅基地入市与集体土地入市的区别

宅基地尽管属于集体土地,但是,宅基地入市不同于集体土地入市。后者包含的含义更广泛,不仅指宅基地入市,而且可以包含耕地等其他集体土地入市。

相对于集体土地入市,宅基地入市有很多自身的优点:

1.能够确保基本农田的数量。宅基地本身不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其入市不会对基本农田的数量产生影响。而如果集体土地入市,则意味着本属于集体的基本农田也将流出本集体。可能导致的结果或者是国家基本农田的总量降低,或者是该集体的基本农田数量降低。前者,将对国家的稳定造成影响;后者,将对该集体的生存造成影响。

2.能有效保证乡镇结构的稳定。农民的立足点就是土地。有了土地,也就有了安居的根本。如果推行集体土地入市而导致耕地由集体土地之外的人耕种,则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没有了在本村居住的源动力。而由此导致的人口流动则会打乱原有的乡村结构的稳定。但是,仅仅是宅基地入市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宅基地入市可以解决的问题

宅基地入市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综合症中的一些病症:

1.有利于抑制高房价。宅基地入市增加了住宅建设用地的供应,将缓解城市发展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局面,进而有助于抑制高房价。

郊区的宅基地可以直接用于住宅建设直接抑制高房价。距离城区较远的宅基地可以通过市场的流转被部分生活富裕的市民购买并完全可能在政策的扶持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小镇,进而进一步吸引部分城市人口而间接抑制房价。

2.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宅基地入市可以吸引部分有资金、有素质、有能力的市民到农村去居住、创业。(下转第75页)(上接第72页)这些人的到来对于创建有特色的新农村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政策的指引下,可以形成诸如画家村、艺术村等一道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和产业群。这些产业群的出现不仅对于提升产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具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生活品味都具有积极意义。

3.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生存能力。宅基地闲置在农村时,对于该农民而言几乎毫无价值。宅基地入市使得农民所有的土地具有了与市场接轨的价值,这些额外产生的财富可以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生存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拉动内需。

4.有利于老有所养。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养老的问题已经日渐突出。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尚不完善,在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的农村更是很不乐观。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中国卫生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随着中国老龄化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宅基地入市可以使得部分农村老人能够出售自己的宅基地而获得进住养老院的资金,获得用于医疗的资金,这对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宅基地入市,意味着将会有部分城市人口到农村居住,这将分流一部分城市交通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同时,当在农村形成特色产业群的时候,就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从业人员主动流出城市的主城区而进一步减少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6.有利于防治空壳村。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农民进入了城市,使得部分村庄成为了空壳村。宅基地入市则有助于人口回流,使得农村的空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农村的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资源对于部分城市人口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只是苦于不能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而无法走进农村。宅基地入市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宅基地入市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宅基地入市将会面临一些列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宅基地入市才能够得以顺利推进,才能够有效达到推动宅基地入市的目的。

1.需要修改《土地管理法》。如果不修改《土地管理法》,则农民出售宅基地是违法行为。而购买宅基地的买家也不能合法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所以,推动宅基地入市的首要工作就是修改《土地管理法》。

对于如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可以在《土地管理法》修订之前申请试点宅基地入市。为《土地管理法》的修订积累经验。也能够率先造福社会,进一步起到特区的示范效应。

2.需要建立宅基地入市的有形市场。宅基地入市在本质上也是商品的交易,但是这种商品交易由于涉及的因素多,影响大,作为交易双方的当事人对于其中的经济、法律等环节都不能很好把握,因此不能允许向其他日常消费品一样在路边交易,而应该建立有形市场集中管理、集中指导。同时,也应该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宅基地入市提供估价、交易、登记等一系列服务,以维护交易公平,保护双方尤其是农民的利益。

3.需要发展城乡交通。宅基地入市,需要有城里人购买并去乡村居住,这实质上就是建立了一个城乡沟通的渠道。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的城市人口并不是存粹的农村人,还要有相当的业务在城市中办理,因此,大力发展城乡交通,大力发展乡村网络等信息硬件建设都是吸引城市人口下乡的必要措施。只有城乡之间的交通便利了,乡村的信息畅通了,城里人才可能有意愿去乡村居住。才能真正实现宅基地入市的重要历史意义。

[本文支持课题:建设部课题《我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08-R3-36。课题第一作者:顾永才,博士、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冯志顺,孙顺英.试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昆明:法制与社会,2010(10)

2.杨珍惠.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问题研究[J].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8)

3.方文,胡浙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困境与流转绩效评析[J].成都:农村经济,2010(9)

4.李蓓,李国锐.浅谈中国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J].深圳:特区经济,2010(10)

篇5

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变化发展的过程。依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国家对人、材、机消耗量确定标准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员 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

工程造价人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了解我国工程造价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国工程造价人员实行职业资格注册制起步较晚,由于原体制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多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职能就必须加强,而工程造价人员更多是进行微观管理。目前,我国想关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尚无正式立法,权威性不够,在管理办法执行中还存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

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工程建设产品价格已市场化,人工费大幅度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建筑业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3、目前,招标投标标底大多以预算为基础与市场经济相悖,调整定额单价的方式仍沿袭计划经济方式,其实质反映了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工程造价人员无法依据市场信息和结合投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去做投标报价,这种招标投标办法既不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水平,违背了价值规律,难以开展真正的公平竞争。

二、结合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经验

1、在国外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其价格关系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建筑产品买卖(承发包)自由化, 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就无必要制定法定性的造价控制定额,而是由承发包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但是,作为政府必须有宏观控制和指导的职能,不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在抓标准与指导价格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对各类工程技术标准,政府都有有效完整的法规公布,一切按标准执行,一切按标准办。造价的确定也建立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和投标者在此标准下考虑各自的报价。

2、工程造价人员应在确定工程造价时把造价、工期、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先有标准(质量要求)才能谈得上造价,有什么样的质量就有什么样的造价,有了确定的造价必须要严格控制工期进度才能控制造价的实现。所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3、在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人员十分重视前期造价的确定和后期造价预测,科学地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只要一经确定,在执行实施中始终围绕这个指标不轻易突破。

4、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对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是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管理者,他的执业范围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他必须具有现代管理人员的技能结构,应具有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来达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造价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收集信息,以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技巧,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工程造价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2、工程造价人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市场应变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竞争市场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造价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全国各地区的造价资料以及发展趋势,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和方法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总结经验,收集造价资料数据,分析造价变化因素,把握造价的真实和合理性,使自身的管理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程造价向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篇6

(一)京津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当前,京津冀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门户。2009年,北京市进出口总额为2147.6亿美元,下降20.9%,在各省市中继续保持第4位;天津市进出口总额为639.4亿美元,下降20.6%,在各省市中排名第8位。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444亿美元,天津市进出口总额为378.7亿美元,与2009年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0.2%和34.5%。

(二)河北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河北对外贸易起步较早,发展较快。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北正式在秦皇岛开口岸。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河北外贸历经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分级核算、定额补贴;额度分成并与地方财政挂钩;汇率并轨、自负盈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并逐步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接轨的渐进历程。2004年7月1日,《对外贸易法》实施后,国家取消了对所有外贸经营主体外贸经营权的审批,改为备案登记制,河北外贸进入完全竞争领域。

2009年,河北省进出口总额296.1亿美元,下降22.9%,在各省市中排名第10位。2010年上半年,河北进出口总额为190亿美元,增长40.6%。其中出口104.1亿美元,增长51.8%;进口85.9亿美元,增长29.1%。

二、河北对外贸易与京津梯度差明显

(一)对外贸易规模虽然同属前十位,但进出口总额相差悬殊

近年来,按进出口规模总量计算,北京是河北的7倍多,天津是河北的2倍多,河北进出口总额在前十强省(市)中降幅最大。目前,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方面,河北的差距与先进省市相差悬殊,而与其他落后省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

京津出口商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为优势产业。进口的设备为当地的加工制造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出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并由此带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河北出口商品中主要为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如钢铁、煤炭、服装、医药、农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7%和13%(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有重叠部分),与北京、天津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出口占主导地位的是钢铁和金属制品,但钢铁的进口额同样巨大,说明河北钢铁冶炼业虽是优势行业但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仍是河北外贸的"软肋"。

(三)对外贸易出口方式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不强

当年北京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其总出口的比重约为44%,天津为56%,而河北仅为18%。从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来看,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直接从业人员约3 000万人至4 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的20%。目前,全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2.6万家,年加工贸易出口额5 869.8亿美元,而河北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28.5亿美元,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四)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少,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带动力不强

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来看,河北大大低于京津两市。2009年度北京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1.2亿美元,天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0.20亿美元,河北实际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在利用外资效果方面,天津是成功的典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140家在津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对天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5%左右、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同时还为社会提供了近60万个就业岗位。而河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9亿美元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河北的也不到100家,与天津比有较大差距。

(五)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低,拉动GDP增长不足

在对外贸易拉动GDP增长方面,2009年全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为-2.86%。其中北京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为28.25%,天津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为-6.88%,河北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为-9.39%。河北2009年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既低于北京,也低于天津;对外贸易拉动GDP增长率低于北京,但略高于天津。对外贸易对全省2009年的经济增长非但没有向上拉动,反而形成一定的拖累。

三、河北发展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区位优越

河北是我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海岸带环绕渤海,发展潜力巨大。河北中环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地带,与北京、天津已形成环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区域经济相互融合。尤其是河北处于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核心腹地,京津冀城市圈内拥有近2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0%以上,是我国市场容量最大、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为环抱京津,能够承接京津的人才、科技成果和相关产业的转移,可以加速实现河北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二)资源丰富

一是河北拥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5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能优势为河北出口型工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二是河北有耕地近1亿亩,临港工业可利用非农用地面积达4 000多平方千米,再加上大量的林地和其他农业用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生产要素。三是河北有河北拥有储量居中国大陆省份前六位的矿产达40种,煤、铁、石油(天然气)、金以及各种石灰岩等大宗矿产均为河北优势矿产,其中炼焦用煤储量居中国首位。且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了一批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河北建设大型钢铁、装备制造、建材、石油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的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劳动力资源非常丰裕。河北目前人口已达7 000万人,居全国第6位,根据《河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22年~2 027年河北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时期,将有1 300万~1 4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各级城镇。

(三)设施完备

河北的交通、仓储、物流基础设施齐全,能够为商品进出口提供服务和保障。河北省内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也有石家庄和山海关两处机场,更拥有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曹妃甸港等重要港口,能为进出口贸易提供全方面的便利服务,使河北发展对外贸易如虎添翼。

(四)地位稳固

河北产业发展体现为3大板块:一是秦唐沧三市凭借近500公里的海岸线,定位为沿海板块;二是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为优势的冀中南板块;三是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的张承(张家口――承德)板块。河北对外贸易历经30多年发展,目前,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已累计达到18 000家多家,年出口超亿美元龙头企业已达30家多家,培育了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精品钢材、建材、橡塑胶制品、化工产品出口产业集群和50家出口基地。作为京津两市商品出口基地,在钢铁、煤炭、农产品、服装等传统商品上与其他省市仍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五)政府重视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和京津冀一体化工作。原省长同志在2010年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要统筹好环京津地区的发展,发挥京津的作用,带动河北经济发展,是河北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中一个重点;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务实地推进与京津的合作,多领域、多层次与京津对接。

四、实现对外贸易错位发展的几点想法及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优惠政策,巩固传统优势出口产业

河北在鼓励外贸进出口方面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如“石家庄海关八举措助企业渡难关”、“河北省国税局6条意见促出口”等。但总体来讲,出口鼓励政策还不够系统,退税速度还不够快捷,缺乏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一些政策执行也不完全到位。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成立对外贸易工作领导小组,外管、海关、银行、税务、商务厅、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系统整理已出台的鼓励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参考京津经验,加快研究制定新的鼓励政策(重点研究制定鼓励钢铁、煤炭、服装、医药、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政策),并做好政策及信息公告等工作,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同时,对于省内优势产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投资办厂、建立销售网络,带动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

(二)建立对外加工贸易园区,扩大加工贸易出口比重

从河北出口贸易发展本身看,加工贸易发展滞后是制约全省出口规模扩大、商品结构提高以及河北与全国及沿海省(市)出口规模和结构差距的直接原因。河北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工贸易来吸收外资和外国技术,来积极推进和完成这个过程。对于河北来说,不但要扩大加工贸易占出口的比重,从量上取胜;更重要的是要尽快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环节,以质取胜。

建议进一步明确对加工贸易产业的政策引导,加快建立加工贸易园区。完善出台各项鼓励优惠政策,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出口加工区转移,并对在出口加工区内经营的企业进出口产品予以保税,放开加工贸易的产品范围,简化手续,这不但有利于加大海关监管力度,防范和打击走私,还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京津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鼓励本地产料件替换进口料件加工,带动地方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加大高新技术引进的力度,加速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产品核心技术的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国外引进,另一方面可以从京津引入战略合作者,达到核心技术转移的目的,加速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目的。同时要通过技术引进带动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政府和企业可以联合设立“研发专项基金”以及给予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走高新技术产品创造之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把“河北制造”最终变成“河北创造”。

(四)加大外资引入力度,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带动力

河北目前利用外资的水平还不高,规模还不够大。继续坚定不移的引入外资战略有利于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提高省内其他企业生产工艺水平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提高省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带动力。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利用河北的优势资源和京津的“协同效应”引入有实力的国外企业,优先发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注重机电、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引进,把握外资项目从目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力争做到高起步,快发展。

(五)保持出口商品基地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

建议政府利用土地、水利等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出台各项鼓励优惠政策,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出口基地为基础,规划和重点建设肉类、粮油、蔬菜、果品和水海产品等农产品出口基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区域农业竞争力。同时,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应大力引进外资投资农产品加工领域,引进符合国际及有关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加工、生产体系,引进农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监控操作程序,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对畜禽疫病防疫检疫技术和化肥农药及饲料中有害残留的监测控制技术,带动河北农产品加工者标准意识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全面推进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河北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及抗生素含量达到国家通用“绿色”标准,推动农产品出口。

(六)建立相关对接平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篇7

第一,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乘势而上,加快航空港实验区发展。

推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要自觉主动地把航空港实验区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把服务国家大局和促进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东联西进”、借势发展.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要把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结合起来,做到“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这方面航空港实验区首当其冲。要把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实施“东联西进”。“东联”,就是通过建设无水港,发展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推动陆海相通,实现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链接;“西进”,就是通过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形成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通过“东联西进”,强化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作用,以航空网络贯通全球。现在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已经出现了这样好的兆头,日本、韩国的商品上岸后,通过郑欧班列运往欧洲,并且沿线国家可以上下货。要强化战略思维,确立“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国际枢纽的战略目标,乘势推进,完善落实措施,争取更大突破。

二是区域联动、带动全局。航空港实验区建设目的不是抓一个局部区域的发展,而是一个全局战略。作为一个全局战略,就要体现与其他区域的联动发展。要通过航空港实验区这个战略突破口的发展带动实现郑州都市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和更大范围辐射区的发展,同时通过扩大腹地纵深,支撑港区自身的发展。首先,要通过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带动郑州都市区的发展。郑州的发展格局似应是三个层次,航空港实验区是一个突破点,也是一个制高点,由此带动“一中心、三支撑、六组团”的发展。“一中心”就是郑州中心城区;“_支撑”,就是郑东新区突出金融功能,高新区突出科技创新功能,经济开发区突出陆港物流和高端制造功能;“六组团”,就是中牟、新郑、新密、登封、荥阳、巩义六个组团城市。其次,要通过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带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发展。核心区域的范围要进一步研究,起码应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吕、济源等城市,要研究如何推进这些城市之间进一步密切连通。其一,要通过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实现与我省其他城市及周边所能辐射到的区域互动发展。总之,要通过这三个层次,形成区域间的互动,使周边城市都能借助航空港实验区的服务功能、窗口功能加快自身的发展,同时这些城市的物流需求、消费需求也是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腹地支撑。加快航空港与郑州都市区及周围城市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要促进交通一体化,形成便捷的交通通道,依靠“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或高速公路网实现辐射和连通。我们下大气力加快“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的原因就在于此。对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在积极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的同时,适时谋划和推进郑州都市区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

三是关键在做、提升实力。要靠实际作为和贡献提升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以积极有效发挥作用争取国家支持、增强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如果我们建成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能说不是空中丝绸之路吗?如果郑欧班列运营水平更高、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能说不是重要节点吗?所以,做成了不是也是;做不成是也不是。要把功夫放在做上,靠实效业绩提升地位、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第二,抓牢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整体发展。

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千头万绪,要分清轻重缓急,善于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靠重点突破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务必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打乱仗。推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要注重以下方面。

(一)起点是交通,要完善现代交通枢纽。这是我们要抓的第一件事。没有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一切都无从谈起。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航空要抓拓展,保持客货运吞吐量增速的领先。我们不但要抓量的增长,更要坚持指标服从口标。指标就是数量,目标就是战略目的。对我们而言,在现往这个发展阶段,如果不能做出比别人更明显的成绩的话,地位就确立不起来。正因为这两年的超常规发展,我们才有底气说航空港实验区潜力巨大。当然我们不能搞凑数的事情,但是也要努力越过规模的门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要尽快形成定局,现在还差“一撇儿”,要不遗余力地加快推进,千万不要错失时机。将来对河南前途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是航空港,一个是“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这是我们可以创造出的有可能不可替代的优势。高速公路要完善网络,形成便捷通道。

(二)物流是撬板,要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我们之所以提出要研究国际商都战略,就是要进一步找到推动发展的撬板。靠什么撬动发展?根据河南地理交通优势,物流是可做的文章.物流起来了,才能支撑交通枢纽;没有物流,枢纽很难稳定住。物流可以撬动产业集聚。现在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个很大优势,就是有航空港,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要充分认识物流的地位和作用,配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打造国际化的物流中心。

(三)产业是基础、是核心、是目的,要加快培育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商都,按罗兰贝格公司的分析,我们有很多短板,但归结起来还是本地产业规模不够、技术水平低。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不仅枢纽地位不稳固,也很难形成物流中心。要继续把培育产业集群放在实验区建设的突出位置,把培育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同时发展一些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要把制造业发展与物流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物流促“制造”,以“制造”带物流,多抓一些龙头型企业,带动产业链集聚。

(四)城市是依托,要打造航空大都市。没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交通、物流、产业等都会受到制约。这两个方面我们都存在不足。要继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着力创造优势,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制高点。

如果按照建设航空港和国际商都的客观条件来讲,我们有独特的资源因素,但谈不上绝对优势,更谈不上不可替代的优势。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我们在谋划上抢占了先机,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成功。成败在于是否形成真正的优势。面对区域乃至国际的激烈竞争,航空港实验区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增强竞争观念,要有比别人做得好、做得快的强烈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内在潜力,努力创造出比较优势。为此,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回货问题。货物进出不平衡是影响成本的最大因素一不管是郑欧班列还是航空货运都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保持进出货物平衡,降低成本。郑州航空港通过与卢森堡机场合作打造“双枢纽”创造了经验,航空货运要拓展这个经验,郑欧班列要借鉴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研究如何打造若干“双枢纽”、如何完善货运联盟,推动进出货物平衡。二是推进通关便利化。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因此,要着力解决好制约通关便利化的问题,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在这方面,推动关检合作“三个一”机制等取得了明显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三是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对航空物流、铁路公路运输有可能成为极大的支撑因素。要深入研究这个战略问题,紧紧抓住智能化、网络化等商业模式变化带来的机遇,在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等方面加快发展。这方面我省与其他省份差距不大,抓住了就能创造优势,抓不住就可能被赶超。四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要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这方面是引力点。因为个性化、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必然依赖高度的信息化和快捷的物流系统。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外地的做法和经验,加快申建自贸区,努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六是继续发挥我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强化人才支撑保障。这几年,我省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要坚持好的做法并不断完善。特别是高度重视各类专业人才问题,系统研究人才政策,形成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集聚的有利环境,如此等等。总之,要审时度势,千方百计抓住可以打造优势的突破点,努力形成比较优势,并尽可能做到难以替代,我们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功。

篇8

一、学科发展现状

1.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己任,在不断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还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原本研究一国内部城市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其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研究从传统的本国空间研究,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对跨国企业而言)范围内的比较竞争;资源配置研究从如何发挥一国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国际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密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单纯的城市圈经济协调转向城市圈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国际间的竞争与协调。这些研究无疑均扩大了城市经济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和深度。

在这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左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2.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城市问题及城市经济政策;探讨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区位选择、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城市化问题及日渐发展的城市圈经济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实证研究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协调问题,提出城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通过各种网络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发展、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新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国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提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间环节和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纽结,城市经济学是“中观层次”、“空间范畴”和“应用性”的综合边缘学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二、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

1.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简短回顾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财贸经济研究所下面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同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以后,此类会议分别在武汉、重庆、兰州连续开过三次。在此期间,京、津、沪和辽宁、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或者在省市社会科学院下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或研究室。从1981年起,南开大学、辽宁财经学院首先在本科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以后,陆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始讲授城市经济学相关课程,从事城市经济领域的课题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这些院校先后建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所或系,有些院校还相继建立城市经济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两所高校(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建立城市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城市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的关于城市经济学方面的专著,如英国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1976年)、日本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1977年)和美国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且为我国高校有关师生所直接使用。同时,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也纷纷著书立说,陆续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入门》、《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实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教程》、《城市经济学》等著作或教材。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众多专题性著作和论文,使中国城市经济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研究领域来看,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例如,城市化规律的提出克服了“中国应走非城市化道路”的错误认识;城市经营理论的建立,打破了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宅长期欠账的局面;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新经验;城市与区域“互动关系”和“增长极”、“中心城市”、“首位城市”等概念的建立,使全社会逐渐认识到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经济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还使城市流通、城市功能、城市产业以及城市公共经济和空间布局等问题,得到了认识上的不断提升。

2.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有学者惊呼“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上积极进行探讨。如: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对“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对“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探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论证、对“城市管理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城市现代化”问题的透视等等,都是城市经济学研究时代性与前沿性的集中体现,《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一书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从研究成果来看,“中观经济学”和“城市管理学”的推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前者,学术界指出,该书明确了城市经济学在未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学科定位,拓展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空间,提出了一系列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对于后者,城市管理“五职能”说的提出,显示了城市管理学的新发展,是城市管理职能理论的重要创新。此外,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识而言,也取得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如:强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与加速城市化相结合的观点;提出城市发展离不开乡村发展,市民与农民利益要协调,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观点;对城市经营问题、城市病的界定、规律、防治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工业空间布局、高新园区聚集效益分析、西部农村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区域化研究提出的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构建中国“Citistates”的对策和建议等。

(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共性问题,应用经济学的不同领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等等。城市经济学则从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基本优势出发,在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上积极寻找适合本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域和生长点。出现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仅在城市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出现积极的交流对话,而且还主动突破城市科学的边界,渗入到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目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工程学、数学等学科与城市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如: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提出,认为城市文化发展滞后,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当务之急;城市能源、交通、环境、水资源等城市发展生命线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体制及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及危机处置机制的建立等。均是社会学、管理学、规划学、数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成果。

(3)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个性化研究是相对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研究方式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与力戒浮躁学风、注意学术规范、讲究治学严谨联系在一起的。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又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这种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突破。综观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研究,城市发展的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研究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与突破,究其原因,无不与其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有关。

(4)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对外联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还通过大量译介外国城市经济学名著,使我国学界对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5)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向国家教育部呈报了《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报告》以及建设中国城市大学的构想和倡议,先后召开了以“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城市经营与管理”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和“城市经济与管理前沿问题”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等著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十五”期间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

(1)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十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有关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十五”期间的相关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化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学者们还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认为城市化并非是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是要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或城市圈形成的道路和条件。学者们还把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制度障碍”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进行相关改革,从而引导资源聚集于城市之中。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并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同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之外,相关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关的实证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二是实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第一方面的研究争论较多,主要是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第二方面的研究将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总结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有学者提出“城市经营与管理企业化”的观点,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是政府对城市空间内的所有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盘活城市资产,特别是充分利用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筹集资金;有学者则指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是城市空间内的公共事务和国有资产;有学者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城市内的公共事务,不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同时国有资产应该尽量退出竞争性领域;有学者认为,城市的公共事务应该尽可能多的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多的由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私人在提品的同时应该由私人经营,即完全私有化的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私人企业可以提品,但为保持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不应采取由私人企业通过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回收成本,而改由政府“回购”方式向私人企业提供补偿,这是一种不完全私有化的观点;有学者反对城市经营与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认为这与政府的公共职能背道而驰,削弱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容易出现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短期行为现象,如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他们把市场营销的相关理念引入城市经营与管理中,认为政府经营城市应该以“顾客最大满意度”为目标;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主体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政府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是强调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民主化,这种“多主体论”的观点颇有新意,也是实践中人们经常忽略掉的;有学者提出“城市治理”观点,他们通过分析城市治理结构与模式,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市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同时提出在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各个城市应该相互合作与竞争的观点;有学者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认为培育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是经营城市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又一独特视角。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改革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势在必行,要建立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把土地的保值和增值看成是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提出应合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并从“土地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经营与土地储备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在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论”和“困惑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看似矛盾,却为我们全面认识城市土地制度的利弊,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极好的认识基础。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有学者悲观地指出,城市的规划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甚至认为是“伪科学”。有学者则不同意此观点,他们一方面指出了城市规划在建筑工程束缚过程中其科学性日益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程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应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其科学性,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有学者在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系统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了“城市规划系统观”,明确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除了工程建设意义上的规划与设计外,还包括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此目标过程的规划与设计。在这一方面,有学者从城市功能定位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对城市功能特征细化要素的能级探讨,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定位,使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合理。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

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强调了包括城市在内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固有缺陷”,同时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学者们以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认为“城中村”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关制度安排、村庄利益及社会性共同体的内聚、非正式经济的独特功能与地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性是“城中村”形成和维系的原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规划滞后、建筑密度过高、用地管理混乱和治安消防形势严峻等,这已经严重妨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

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中需要应用经济手段,但这并不等于应当以经营城市代替管理城市,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这在目前社会普遍热衷于经营城市的背景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性质,做好具体工作。

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针对跨国公司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对城市经营控制力不断减弱的现象,学者们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与国际接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还有学者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

三、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应当说,这一问题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据《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介绍,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综合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边缘学科;第四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也始终在进行中,《经济学新科学概览》作者将许多不同观点归纳为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城市经济的科学,城市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应该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二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只研究城市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经济问题;第三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生产关系,即研究城市中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中彼此所发生的联系;第四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第五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

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得城市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各不相同。有的以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的以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为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环境、区域、效益、管理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交通、土地、住宅、环境、财政、管理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凡此种种,对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分歧,对城市经济学性质、对象、范畴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城市经济学体系结构的不同,使得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

(2)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表述的不规范。城市经济学理论观点表述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城市化是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第一范畴,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如城镇化概念的提出,自以为是标新立异,殊不知却画蛇添足,造成了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混乱。又如对大城市化规律的争议。大城市化是所有国家都出现过的、在城市化中前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和数量以更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大城市化不是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再如城市现代化,它所反映的是城市化的质量要求,包括深刻的经济、建设、环境、人文、管理等方面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城市建设先进化”、“城市经济高效化”、“城市社会文明化”、“城市环境优质化”、“城市管理科学化”。然而,理论界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使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以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城市现代化标准;有的城市从GDP指标的角度追求现代化;有的城市认为园林化、生态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如此等等,都肢解了城市现代化的科学涵义。

(3)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部分分离。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性,使得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城市经济问题时,将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的方法照搬到城市经济领域,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分离。最典型的莫过于城市经营。除根本否定城市经营的观点外,就即使认为城市可经营的人中又有不同的城市经营观: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认为必须“有与管理相结合的经营,包括直接为城市产业发展服务的经营,以及直接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经营。”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并由此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城市经济领域的翻版。

2.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

(1)城市化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有关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城市化的道路、模式、动力机制和城市规模选择等问题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但多数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自然观”城市化道路和模式,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规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计划和市场的价格机制两种手段,即实践中两种手段的配合运用与平衡,以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第二,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如何作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工作、如何减少或避免耕地的破坏、如何减轻环境压力等有关此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和减少城市化负效用问题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第三,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上表现的非常突出,要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契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规律,但是,目前对城市区域化规律认识肤浅,对城市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不甚准确,使我国滞后的城市区域化进程难有改观。在城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间是竞争还是合作,各地理解不一,不少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地方封锁、条块分割严重,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的争论多集中在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目标等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其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管理中去等问题。目前研究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这涉及到城市经营的性质和方向,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此问题,但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政府职能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应实现什么样的转变以及转变的步骤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第二,城市经营管理中的三个效益统一问题。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各种“城市病”开始在我国城市中显现、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民矛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更加明显。第三,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传承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保护研究还很薄弱。第四,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市民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与管理中去,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这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第五,城市经营成果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过多关注经济数据、总量数据,能够全面评价城市经营管理成果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尚显不足。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不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分别创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内容在内的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成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标准中的相关指标选择和权数的确定随意性很大,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持。第二,指标体系中的“主观要素指标”较少,如“城市认同感”、“市民满意度”等极少被关注,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学科建设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条件

(1)国家有关部门对城市经济学重要性认识不足。1997年,在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学科调整过程中将城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不允许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课,招收本科生,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转为区域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这无疑使这门需要扶植的新兴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与此相反,美国在1968年的高校中就有53个系可以培育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衔,城市经济学还与区域经济学并列为美国10大类经济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重视和其地位可见一斑。

(2)城市经济学科教学力量不足,发展缓慢。城市经济学科地位的下降,本科生的停招,硕士点、博士点的消失,使得原来从事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人才迅速流失。教学人才的缺乏,成为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3)科研力量和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城市经济学科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到90年代进入艰难发展阶段。有些地方的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相继自动解体,城市经济科研力量匮乏,严重制约其发展。

四、“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领域及其趋势和方向

1.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学科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2)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城市化的方针政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三是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六是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起,构成完整的有关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复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均衡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涉及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总体目标的分解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将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二是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实现的研究,对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2.加速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建议

(1)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我国城市发展的滞后,已经使诸多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学的指导。为此建议:重新恢复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建设规划中,指导该学科在全国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在研究生教学中,进一步明确将城市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程,成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的必选课程;鼓励出版研究生系列教材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的专著;有教学资源条件的高校成立综合性城市大学、城市学院或城市系;进一步推动现有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作与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经济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共同承担城市经济领域的科研课题,举办国际性城市经济学术会议,加强城市经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

篇9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规划;城市经济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264

作为城市重要资产的环境资源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领域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科学的规划城市发展,持续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套良好的环境保护策略来迎合城市发展。

1 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如何进步,城市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城市规划来指导。当前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问题、土壤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生物保护问题和矿物资源问题等。要想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统筹部署。而当前却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呈异步发展的状态,人们过度追求高速的城市经济发展,最终不得不承受忽略城市环境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 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中的环境质量问题是环境保护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指导方针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造。首先乐观点来讲,城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保证其不备污染。其次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进行科学治理,寻找其污染的可逆性,确保良性发展;(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污染控制规划应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来实施。污染控制的对象要集中在生活、水域、空气、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把控制污染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主要目的,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3)完善市政基础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已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吸取失〉慕萄怠⒆芙嵋讶〉玫某晒、明确环境保护的目的。对当前的市政基础建设及其未来市政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和完善。

3 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总体来讲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对各项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整合及部署。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正常运转。城市建设规划体系中环境保护规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间接的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恶劣的环境会阻碍诸如招商引资、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间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项目,成效在短时期内体现不出来,但其对于今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影响不了的;(3)环境保护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好不好能够很直接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好的环境保护水平能够决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差的环境保护水平也必然阻碍城市经济的进步。因此,环境保护完全有能力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前景。

4 确保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1)要跳出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城市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应该没有地域的限制,然而从行政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又都有自己的一套环境保护规划,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地域保护形成了矛盾。目前个城市在制定环境保护策略是往往秉持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违背了科学规律。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时应统筹规划,鼓励城市对内依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打造城市群的环境保护体系,协同工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2)弘扬环境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这个矛盾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在尽可能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 环境保护规划发展总趋势

环境保护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手段与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问题。(1)研究手段与方法更加先进。控制环境污染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要将技术手段渗透到环境科学领域之中。首先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长期连续观察观测,总结实验结果,融合前沿科技,促进新兴学科不断出现;(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更加紧密。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虽各成体系,但又互为影响。两者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都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二者良性发展;(3)研究视野更加开拓。目前环境保护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影响,而是将环境保护策略更多的关注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开拓视野,已发展的眼光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4)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环境治理已经从注重围绕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各行各业均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将绿色技术和设计融入各个领域;从产生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驱动力角度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6 结语

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认真思考。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郝晓涛.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葛红霞.浅析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3]邢艳军,田珍栋.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6).

篇10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篇11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篇12

摘 要: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空间和时间,方便他们的流动,提高城市效率;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建立合理、便捷的交通联系;能避免城市各物质实体或要素相互干扰。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对城市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空间;城市竞争力;结构

一、有关概念界定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与其它城市相比在社会结构、经济格局、制度体系、文化传统、政策机制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积极提升城市价值,使城市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增长,并创造和维持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城市竞争力又可分为城市潜在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未来竞争力等。城市竞争力的现实形成来源于城市综合开发和管理。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等若干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空间结构,恩格斯说过:“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其中城市的各种活动必须以空间的形式发生。城市是一个多样、复杂的巨型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子系统,并且城市与其子系统之间又有许多层次结构和要素。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结构最基础的一个结构。

空间的本质是区位,所谓的空间效应即是它的区位效应。它是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相互组合的综合反映,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即是对城市各种功能活动规律的探究,以期获得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因此空间效应其实说的就是区位效应。即如何把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转化成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要从以往的建设城市转向经营和管理城市。为此,首先必须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城市,认识城市的框架。通过城市竞争力理论可以得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城市竞争力理论框架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城市的一般模式,城市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不同城市之间比较的可能,提供了研究城市问题的新方法,给出了解决城市问题的新思路。但一个具备高竞争力城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与周边环境。在信息时代城市全球化竞争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功能重组、规模扩展,及多元投资机制引入等变迁不断冲击着中国城市原来的空间结构,当原有的结构不能再适应甚至束缚发展时,势必产生城市结构的突变性要求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快速成长、城市规模的扩展迫切需求对城市发展空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空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其发展格局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城市决策者需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

三、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1、城市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基本实现形式

城市当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经济活动。城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城市经济运行也是一个复杂的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各种输入—转换—输出的运行过程。

城市经济活动占据一定空间,各空间联系的基本实现形式为:

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人流是指经济活动区域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人流具有方向性的特点,一般由位势高的经济活动区域向经济活动位势低的区域流动,其最直接的表现是劳动力工资,即劳动力有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地区向劳动力工资高的区域流动的趋势。人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用地与人口居住地的分离。

物流是指经济活动间存在物质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直接外在表现形式。一般经济活动存在供求关系时,它们之间即存在物流。物流的发生一般需要借助交通网络进行,因此,经济活动区域间存在交通联系是物流发生的基本前提。物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分离。

信息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人类经济活动犹如一个直接的经济空间过程,而技术变化在空间过程中常常起到减低认为选择和安排的作用。信息流几乎发生在任何经济活动之间,任何经济活动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向外界发送相关信息。

因此就它运行的内容本身的变动,可以归结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即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流态。

2、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的直接影响

城市经济运行无时无刻不在城市内部进行着集中和扩散,在这聚散过程之中有一个单元空间的规模和结构问题,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过城市经济运行,这些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聚集的总量、构成和分布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在空间上,各种要素在不同的空间区位上不断调整的过程,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城市空间结构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城市空间要素的配置和利用状况。城市的人口、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和空间流动等过程,逐步趋于稳定,使整个社会资源实现了空间配置的均衡,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些城市空间系统流的群聚和分散效应,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城市中心的功能作用,同时使中心区以及中心区以外地区出现了层化和集中化趋势,促进了“郊区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同的空间系统流在城市区域内的分布将导致城市内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竞争实质主要是城市发展所需的社会有限资源的竞争。城市发展所需资源从资源特征上主要分为土地、资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城市竞争力是如何集聚、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从而获得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说,提升城市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提高城市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竞争焦点在于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必须建立在城市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上、城市竞争力必然要追求经济运行高效率和高效益,而经济运行高效率和高效益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质量水平与数量结构,更取决于经济运行的秩序均衡状态如何。只有当城市土地、资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空间系统流,所运行的秩序保持均衡和高效,才能促使流入的生产要素与原有要素或流入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发生亲和作用,并形成质的交融,生产要素流入产业的实力才能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资源实现了配置、转化和升值的过程,保证了城市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运行的状况,决定着城市的效率和城市的经济效益,最终,决定了城市竞争力水平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秩序”(也可称为区位)图景,是城市经济要素通过城市经济运行过程在不同空间区位进行调整和配置,形成各种空间系统流,在不同城市区位分布,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图景的过程;而通过城市经济运行,形成的这种空间秩序使各种资源集聚、配置和整合效率如何,发挥的效能如何,则是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贵州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部分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篇13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现代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加快对城市经济基础情况的调研。通过对城市经济现状的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的掌握,为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城市居住人口情况、城市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城市地域特点以及城市资源型经济、传统经济发展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经济模式优化调整以及经济模式改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应强化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城市经济的优化与调整。以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提高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以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以循环经济模式特点以及结构优势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求,现代城市经济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改善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使城市新兴工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改革中必须提高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通过强化循环经济重要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时应针对其对全市人民利益相关性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经济理念的宣传。针对人们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的现状以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通过各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必要的麻烦。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大众消费、引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方向。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入手促进城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奠定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引导职能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把握方向。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政策鼓励以及城市资源的协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通过对低污染、高循环企业的政策扶持、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整改及限制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主流方向。同时以政府作为媒介,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运行,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目标。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运转,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应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工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淘汰资源浪费、高污染工艺设备及企业,限制能耗、水资源、高污染产业发展。以新型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清洁产业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产业机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注重非耗能产业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机构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应注重非能耗产业资源的开发,以非能耗产业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例如:对城市周边湿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城市周边休闲游为目的进行湿地保护与建设。通过城市周边湿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另外,还应对城市的地域优势进行探讨,以旅游资源开发等类似的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北方城市发掘自身气候特点,以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等特点吸引南方游客避暑。南方中小城市则通过古建筑保护、地域文化保护与发掘等建立地方特色旅游线路。通过类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快速建立。

篇14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关系

    一、两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原城市群是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客观上形成的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落和经济隆起带,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在两大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城市上海和郑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上海和郑州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建设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所以该地区的城市建设也朝着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上海市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85.7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5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82.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454.87亿元,第二、三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其中,金融类机构加快聚集,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3家;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市还非常注重创新城市的建设,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2005年R&D投入经费2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4%,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也逐渐提高

    2.郑州市城市建设。首先,郑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2010年,郑州市以“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72亿元,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供了基本保证。2011年郑州还要拿出300个亿,用于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郑州市还很重视生态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2003年度被世界银行评价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随着郑州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和人口大幅度增加,在城市地域迅速扩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城市生态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影响了将郑州市打造成国际化商贸中心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在武汉、长沙、太原之后,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城市学习能力、集约化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以及城市可持续能力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和长沙之后。

    (二)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在该地区的城市中独占鳌头,自1992年以来,GDP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金融、邮电、信息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第三产业产值体现了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新产品产值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突破,新产品产值较大,体现了上海在国家战略创新指导下,高新技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R&D经费占GDP比重、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对也较大,表明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力度方面的支持以及能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成为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全方位的产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使得郑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2∶63.3∶16.5调整为2008年的3.2∶55.2∶41.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2008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3%。经济指标显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为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十五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2006年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GDP总量分别为6068.41亿元和10296.97亿元,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仅为2590亿元。这说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上海与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管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总存在着或多或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基础。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反作用。例如,重庆市抓住作为直辖市,加上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要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局面。把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筹资,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发行市场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3.研制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理及养护技术,以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规划要贯彻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方针,运用科学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承载力研究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规划为互动环节,综合分析规划区域内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从长远来看是统一的。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内外资金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大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所有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城市创新体系的协调、整合能力。因此,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城市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训城市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城市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城市是实施创新战略的载体,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也决定了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适应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城市既然要经营,就必须发展品牌经济,必须有自己的响亮品牌。城市品牌既包括城市所属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也包括城市自身的品牌。品牌战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品牌缺失的情况下,品牌展览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的品牌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战略的高度观察中国的品牌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因此要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改善品牌发展环境,提高品牌竞争力,发展品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