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研交流 重要性 方法 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对教学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之间就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是校内的教师要进行教研交流,对于外校的教师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教研交流。所以,学校应经常组织校外的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故此,学校和教师都注重对教研交流的研究,以提高教研交流的有效性。
一、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的重要性
1.学习别人的优点,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强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二是加强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从自身的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改正和完善,但是这个改正和完善的程度不高。而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教研交流,教师不仅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别人的教学优点,进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如,A教师的古诗教学效率较低,那么A教师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古诗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吸取别人的教学优点,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的。
2.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教师可以互相发现彼此间存在的教学不足,然后相互进行指正,而且在指正其他教师的教学不足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地综合别人的教学建议,进行改正和完善。例如,A教师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发现B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教学互动,然后就回想自己的教学互动,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互动中,缺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进行请教,如:如何在教学互动中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呢?结合别人的教学经验,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给予了现代孩子太多的标签,如“90”后、“00”后,并且对这群孩子进行性格总结,如“90”后过于桀骜不驯,但是并非所有的“90”后都是教师眼中的“坏孩子”。故此,在进行教研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相互分享对现代学生的认识,加强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分析,进而提高自己对所教学生的全面认识,掌握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更好地制定恰当完善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研交流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1.加强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
虽然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教师之间是缺乏相应的教研交流的,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加强组织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会,加强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教师教研交流,如每个月都规定教师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会,并且按照年级来分别开展,由语文科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如在开学前,语文科组长就可以组织开展交流会,让教师之间相互谈论交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中收回到学习中来。针对这个问题,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出一个教学方法,然后其余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记录,最后再根据记录,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除了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内的经验交流会外,学校还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外的经验交流会。如,每个学期前、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都应组织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学期中阶段,教师之间就可以讨论如何做好期末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校内外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2.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
为了更好地提高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还应该发挥榜样作用,请优秀的教师开展示范课堂。开展示范课堂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微课的形式开展,另外一种是现场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调整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对于校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可以选用现场的形式,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首先,语文科组长在组织示范课堂的开展时,要调整好各位语文教师的教学时间,从而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参与到示范课堂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结束示范课堂后,参与的教师还要对优秀教师提出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而优秀教师则应立刻进行解答,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提高其教学素质。而针对于校外教师的优秀课堂的展示,则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来进行开展,事先录制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堂教学视频,然后分享给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微课的展示方式可以突破地点和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其他教师的优秀示范课堂。但是微课的展示形式也存在着缺点,就是教师之间不能及时地进行交流。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开展示范课堂。
3.开展比赛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在教学交流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可以开展比赛活动,具体的活动设计如下:
(1)选定某个班级作为比赛的评分者,然后开展“古诗教学比赛”;
(2)将全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为两人,如全年级的语文教师为十人,那么所需要教学的古诗就要有五首;
(3)每个小组随机抽取所需要教学的古诗题目;
(4)给予每个小组的教师一个星期的备课时间,教师需要在一个课时内对学生讲解一首古诗;
(5)在比赛课堂上,还应该请三位其他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进行评分;
(6)比赛分数由其他年级语文教师的评分和学生的评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
(7)最终计算总得分,分数最高的小组为胜。
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教学交流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发挥出每位教师的长处,从而让其他教师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交流的有效性,学校就可以组织比赛活动。
综上所述,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组织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卢尚建. 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探究――基于城乡教师教学交流的视角[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1).
很久以来,初中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训练体系,目前统编教材一直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教材没有明确的写作知识讲解和写作序列安排,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亦是一片空白。调查显示,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没有计划性,没有自己的教学系统。也就是说许多教师写作教学随意性强,教师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如何进一步改革作文教学,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会表达、乐于表达;教师通过系列的方法指导有效训练学生实践、感悟、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序列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序列是指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所遇到的材料的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体系。
2.于漪说: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3.江苏语文教育家洪宗礼认为:写作教学要有序、善引、求活,作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解决目前作文教学训练无序化、随意化、低效化的问题。
2.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高效作文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作文训练序列和高效的作文课训练模式。
3.力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高效作文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作文训练序列和高效的作文课训练模式。
研究的对象:选择辽宁省抚顺市不同层次的四所学校――15中、23中、41中和长春学校的师生作为研究的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跟踪研究实验学校的教研活动及作文课堂教学,适当召开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观摩研讨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和作文训练序列,使研究过程更科学、更合理。
2.经验交流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及时对课例、理论讲座进行分析。实验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炼教学经验,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总结完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序列
3.调查法:每学期定期调查实验学校教研活动及作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召开课题会,制定研究方案,明确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5月)
1.课题培训、理论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提高各自的理论素养。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作文教学现状,走进名师作文课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确立子课题。
2.明确作文训练目标,构建作文训练序列。语文学科课题组成员依据新课程标准,初步构建了作文专项训练序列,实验学校进行了以“提高作文训练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开展了作文周序列训练活动,通过课例研究、经验交流,总结作文指导方法,将研究引向深入。
3.结合校园活动构建“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最近两个学期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训练序列注重方法指导,但同学的作文与生活实践联系得还不是那么紧密,本学期我们把学生作文专项训练序列和学生活动序列相整合,构建了“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例如,今年的第一场雪,基地校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打雪仗,并让班主任录像,然后回到教室指导场面描写。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有了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写作的方法变得可以触摸,作文训练事半功倍。引来源头活水,哪能不渠清如许,我们的作文训练正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构建阅读和写作双向促进序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的学习,生成写作方法,学习教材经典文章的写法,模仿作文。我们依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确立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训练学生人物描写;在讲《安塞腰鼓》一课时训练学生进行场面描写;讲《藤野先生》一课时训练学生如何选材和剪裁;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既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又学习了写作技巧,生成了写作智慧,可谓双赢。
5.加强三级教研,做到作文修改序列化,构建作文评改模式。为了让有效作文教学研究走向深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为立体的多维的方法,教研员带领一级中心组,进行课例引路、理论讲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学区片头学校带领本学区教师积极开展观摩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校际交流,提升教研品位。
东片学区构建了作文评改模式。作文评改的模式:专项批改,总结问题――范文引路,生成方法――例文共改,实践升级。
(1)专项批改,总结问题:教师每次的作文批改都是有所侧重的,侧重在作文训练专项上,及时批改总结学生在作文上存在的问题。
(2)范文引路,生成方法:引领学生通过对星级作文和精彩片段的鉴赏,生成写作方法。
(3)例文共改,实践升级:首先,修改内容专项化――分点突破。根据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确定修改内容,有所侧重地进行专项修改,由浅入深,目标集中,把每一个专项的写作方法学明白,会运用。如我们在作文专项训练中按“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锤炼语言――推陈出新”的序列进行训练,那么,作文修改就贯穿于每个环节中,而且是训练的重中之重;其次,修改过程序列化――循序渐进,因为作文训练分专项按序列逐层进行,因此作文修改也是如此,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一次仅修改一个专项,有重点,有梯度进行,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逐步提高。先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学会不跑题,确立中心,再进行“选材剪裁”学会选择典型事件,详略得当去写,然后进行“布局谋篇”使结构更为合理,并学会使用铺垫、呼应、悬念等技巧。再之后进行“锤炼语言”,语言做到不仅流畅,而且拥有自己的风格。最后,精益求精训练“推陈出新”,在以上各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写出不同于他人的优秀篇章;最后,修改结果成果化――将优秀作文集结成集,使学生获得手稿变铅字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学生改作文的热情。这种训练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点燃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课题研究中,西片学区开展了题为如何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的教研活动。创新了作文评改课教学模式,作文评改课具体设计为“多边互评――写法指导――修改升格”的思路。
6.组织作文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作文竞赛,每年参加一次全国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向各类作文选或文学杂志上推荐,并通过学校校报刊登,在校内进行交流展示。
7.对每一次活动情况都进行统计分析,做好追踪档案。课题成员组及时交流分析,研究反思,并撰写论文或报告。
(四)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12月)
课题小组成员总结研究成果,整理师生材料,对二、三阶段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鉴定。为进一步广泛推广做好准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构建了作文训练序列,作文评改模式。
1.七年级作文专项训练序列:(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2)细致刻画人物。(3)具体生动叙事。(4)以小见大。(5)选材与剪裁。(6)联想和想象。
2.八年级作文专项训练序列:(1)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丰富思想。(2)用情境与细节,突出人物形象。(3)托物言志。(4)渲染和烘托。(5)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
3.九年级构建了作文基本要素训练序列,具体包括:(1)审题立意。(2)选材和剪裁(3)布局谋篇(4)锤炼语言。(5)推陈出新。
(二)构建作文评改模式
1.专项批改,总结问题――范文引路,生成方法――例文共改,掌握方法。
2.多边互评――写法指导――修改升格
(三)实验教师们编写了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实验教师们编写了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得到全区师生认可并广泛采用。
校本教材――1.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2.作文专项训练之选材与剪裁。3.作文专项训练之渲染与烘托。4.作文专项训练之场面描写。5.作文专项训练之细节描写。6.作文专项训练之情节波澜。7.作文专项训练之语言描写。
九、今后的研究设想
1.争取在作文指导序列的指引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他们更广阔的更有创造性的习作空间,写出更多更优秀更有个性的习作。
2.争取将我们的作文训练序列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相整合,使作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总之,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系统地进行,深入到学生中去查漏补缺,有序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发现高效课堂密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10-02
语文是我们学国语言文化的主要途径,我国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语言文字宝库中有无数璀璨的名篇佳作。按理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情感和书香味的。然而,在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语文课堂却与我们的想象相去甚远,呆板、肤浅、枯燥、乏味、沉闷是当前许多边远山区初中学校的教学现状。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的地方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现象仍很普遍,教师们始终无法转换自己的角色,45分钟的课堂教师的讲解占了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教师唾沫横飞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精疲力尽,但课堂教学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一)城乡师资力量差距较大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执教能力、文化知识积淀和语文素养普遍不高,接触外界少,见识少。再加上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师的知识和观念越来越落后,教学水平越来越差,教学高耗低效,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高。
(二)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随意性强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工作条件相对城市而言要艰苦得多,教师的工资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大部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经过岁月的磨砺,常年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已没有了强烈的上进心,也缺乏责任心,一些教师得过且过混日子,无心教书育人。再加上边远山区学校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少有上级领导到访,学校领导也很少检查教师的具体工作或听课,于是教师们觉得上课认不认真无所谓,反正“山高皇帝远”,上课质量好坏无人关注,因此不会精心备课,教学随意性强。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内容,没有教学要求,课堂经常出现“放野牛”的现象,以致课堂肤浅和无效,教学没有梯度、广度和深度可言。
(三)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语文课常常是教师大包大揽地上演“独角戏”,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则成了观众,课堂仿佛与学生无关,他们只要安分守己地坐着,机械地听教师生怕遗漏的输灌,因而只能被动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参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然低下。
(四)学校不重视教学研究
学校领导不重视校本教研,有的学校根本不开展教研活动,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往往成了摆设,等同于无。在一些学校,教师们想要开展教研活动却苦于同科目的教师太少,有些乡镇初中只有三四个语文老师,大家的水平相当,对教学教法研究有限,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更少,一般的教研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学校又不请外面的名师专家来学校讲学,教师也没有机会走出去学习,“领导不重视,教师不学习,教研不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
学校领导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方设法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教师则要改变不满现状、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得过且过的心态和观念。既然抱怨改变不了现状,还不如静下心来,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教学,尽可能地敬业、乐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反倒能做出成绩,成为教学能手,从而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二)改变教学方法
1.改变教法,注重学生参与,精讲多练,追求高效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白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知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学来的,不是靠老师教来的。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教师切勿“满堂灌”,也不要一讲到底、一练到底、一背到底、一问到底等。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国内知名的学校已经成功地探索出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他们采用“20+25”或“10+35”的做法,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在课堂上,可尝试放手让学生先学,教师再相机进行指导和点拨。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自己进行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检查效果,自己汇报学习情况,然后教师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生既有事可做,又学会了互相合作和主动学习,还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可谓一举多得。
2.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每节课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听写生字新词,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这样,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强化,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效果十分显著。
3.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熏陶,在课堂上,有些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不必深入地讲解,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不必讲,而一些教师怎么讲学生也不能理解的内容,则坚决不讲,如一些过于生涩或难懂的文言虚词就没有必要过多讲解,应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和理解。
(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应向国内名校学习,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把知识作为研究的载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备课、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学水平。应大力推广集体备课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分配任务到个人,要求一个教师备一个单元、一种课型或一个专题的内容,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把成果展示给备课组进行补充和完善,再汇集成各年级的备课资源,最后由全校汇总,形成本校的校本教研资源。这种做法能让所有的教师都充分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既能锻炼教师的独立备课能力,又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研途径。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借鉴优秀课例。现在网络资源丰富,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新颖,设计巧妙,训练形式多样,凝结了优秀教师的智慧,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师完全可以借鉴。但在借鉴他人的优秀课例时,万万不可生搬硬套,而要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扫除盲点,使语文课成为高效的课堂。
3.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与学习。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研活动,应多争取或创造机会派教师出去听课、学习,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同时,要千方百计请名师专家到校讲学,让本校教师从思想到观念发生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强校内教师之间、校外学校与本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以尽快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