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应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篇1

一、对思维导图的基本认识

提及思维导图,我们通常认为它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地图。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扩散大脑思维,因此思维导图已经被越来越为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关于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和分析

思维导图的确可以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践:

1.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一定要立足教材,充分考虑教材的适用性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归根结底,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归纳是由难至易的,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材的内容是否宜于引用思维导图,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甚至还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高一地理教材中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等教学为例,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极大的困难。基于内容的实际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尝试思维导图。但是,对于像“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样非常简单的内容,往往是不需要应用思维导图的。为此,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立足实际的教学内容,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应用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的难易程度等。

2.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用一: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将相应的关键词摘要和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主要枝干提炼出来,然后逐步扩展开来。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程度,同时也可以有效探寻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最为感兴趣的知识点是哪些,便于教师有侧重点地展开教学。应用二:课堂教学中的导入众所周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将教师的板书内容做笔记。大量的文字让学生顾此失彼,甚至是只顾做笔记,而忘了去听教师讲课。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内容,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做笔记的时间,还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应用三:思维导图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记忆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个体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点完全记住,而且大脑的记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记忆———遗忘———再记忆———再遗忘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似乎就是记忆的容器,教师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恨不得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导入所谓的记忆容器中去。然而,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遗忘程度也非常高。但如果能采用思维导图的话,结果就不一样了。首先,支架式的图形本身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快捷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去记忆。其次,思维导图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信息,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虽然可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去思考,但是一旦完成,就很难遗忘了。所以,思维导图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而为全面提升地理学习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已然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尝试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当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进行“气候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候,教师可以稍微给出一些提示,如气候为什么变化,怎么变化,影响因素等几个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建立思维导图。值得注意的是,讨论后的思维导图不一定是合理的,更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思维导图中欠合理之处,进而做出修改。等到学生逐渐熟悉了思维导图的建立过程之后,可以让学生独自去尝试建立思维导图。

三、结语

思维导图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并非是完美的,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有选择性地应用思维导图,真正将其积极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让德,杨晓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2(12).

[2]梁晓康,廖锐星,杨美珠,周合兵,莫海洪.思维导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地理1(必修)》第一章为例[J].地理教育,2013(08).

篇2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地理教学;具体应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三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以复习为主,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系统梳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加以剖析,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为地理复习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增强复习实效,为学生在高考阶段取得良好的地理成绩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作为最终目的,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思维导图教学主要以对学生实施引导和象征教育为主,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形成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养成一定的地理素养,进而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

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一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促使信息向图表转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归纳,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思维导图具有对学生大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的功能,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的掌握大量的学习信息。

二、高三地理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学的重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强化。高三地理教学以知识点的复习为主,在初期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在后期主要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而我国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系统相对复杂,知识点众多,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理解,学习具有片面性,复习效果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增强复习实效,十分有必要将思维导图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对地理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并合理把握复习重点和难点,攻克复习难关,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也为学生地理成绩的强化创造条件。即是说,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教师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

三、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图片和动画的展示,能够极大的促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在高三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实施思维导图教学。将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能够以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体系,并且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形成系统的认识,为学习效果的强化奠定基础。

例如在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教材用大量的内容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阐述,学生一般难以把握复习重点,复习效果相对较差。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针对这部分知识设计如下思维导图,将考点和考察角度都进行明确的标记,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本部分知识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最大限度的提升复习效果,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在学生自主复习方面的应用

高三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控制时间是保证复习效率的根本点,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有限,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就应该加强对课后实践的重视,引导和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实践进行自主复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内化,取得较好的复习成效。在此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复习效果,教师可以适当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训练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把握。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知识整合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高考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面相对较为宽泛,一个考点的呈现可能与地理教材中多个教学内容相关,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加强对各部分教材知识整合工作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思维导图设置,让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深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合理的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视,积极将其应用到复习教学中,促使学生地理复习能力得到相应的强化,为学生获得更好的地理成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高立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97-98

[2]徐云.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255

篇3

一、整体把握教材,树立全局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只有树立了全局性的概念,才能有条不紊,厚积薄发。高中地理教学切勿将关注点仅仅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组织架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关注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理清知识脉络,达到学以致用。思维导图正是吻合了高中教学的这种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梳理知识体系,灌输全局理念,理清知识架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将地理教材具体化,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指导性,从全局出发,挖掘学生潜力与其对知识的渴望,寓学于乐,学有所成。

二、制定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

高中地理教学中,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规划合理的教学进度是地理教学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认真研读地理教材,仔细分析学生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和效率,才能走向正确的地理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计划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课程内容及相关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整合,这是树立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这样的教学计划才会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教学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备课与授课水平与效率。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是整体的方向和目标,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学计划的明晰,有助于让老师和学生深切地了解到整体的教学进度,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步骤,这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三、设计教学流程,明朗教学步骤

高中地理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教学步骤的规划,在讲授地理课程的时候,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提取主要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有助于师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明朗教学步骤,不仅有助于老师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所学,还能够让学生接受起来多而不乱,更容易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此外,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板书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精设简洁课堂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点、线、面有序进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调动起学生课堂上的整体关注度和认真度,在互动中求发展,在平等中求进步。

四、促进角色转换,建立和谐平等

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间的角色平等,不仅重视教师知识传授的水平,更关注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的地理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老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指导,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学习者,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并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整体缺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简化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篇4

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工具,它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高中地理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因此,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 思维导图 课堂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新加坡甚至将思维导图列入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思维导图是英国头脑资金会的总裁、“心智文化概念”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创建的。我们国家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才开始引入,最开始只是为了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一些学习障碍,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将思维导图引申为“学科思维导图”才在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广泛的应用。高中地理重点难点比较多,再加上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联性比较强,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很好的将教学任务中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串联,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把握教材大纲

地理这门课程是集地域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地域文化、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地理老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将整个地理学习任务的脉络理清楚,分清楚主次,不要过于强调某一个知识点,而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知识构架,然后在这个知识架构上,进行细化,将每一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就能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的体系。特别是高中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有些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差别不大,学生很容易混淆,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教材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制定计划,教学同样如此。思维导图虽然能够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掌握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并不是代表,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高一地理中,大气运动、地球运动、气候和气候变化等知识点对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而且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这一部分的内容就适合思维导向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高二地理关于地区、国家、人口、城市、文化、交通、农业等一些人文地理知识,这一部分都是理论性的东西,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不适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所以地理老师首先应该对整个教材进行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判断教材中哪一部分的教学任务适合用思维导图,哪些不适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知识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大了它的作用。否则,课堂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因此,我们的地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对整个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计划,确定哪些课程和知识点需要引入思维导向,明确教材大纲,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样不仅能提高备课的水平,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和学生了解整个教学进度,更好的规划学习步骤。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的听,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而利用思维导图,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学习的情况,反馈到老师这里,然后地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们常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电子设备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他们不再记笔记,而是利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直接将老师的思维导图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但是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的拷贝。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只是老师的一个思考,老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构建一份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方式不仅利于学生复习阶段的查漏补缺,而且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结 语】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学生不仅同时学习七门课程,还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的时间紧迫。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8)

篇5

【关键词】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教学 实例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思维模式,最大程度上集合了高效率、简便、具体化集一身的优势,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大脑中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顺,达到记忆加深巩固的效果。与此同时,大脑在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思考问题时,不但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挖掘,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高中地理不仅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还包含着其他课程共同的作用。因此,我国地理教学逐渐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随着思维导图教学方式逐渐引入到其它课程中,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我国教育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思维导图的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方式,即我们所称为的脑图,我们眼睛在看某东西时,眼光会聚焦在一定范围内,主题思想作为主干向周围进行分叉,从而形成放射性思维贯穿整个大脑皮层。当我们所看到的信息作为某个分叉,这个分叉可能含有文字、数字、图形、空间意识等信息,再加上我们人类天生就有的想象力、感觉能力,从而人类能够更理性分析问题,更大的挖掘自身的创造力。

思维导图具有的特性:第一,逻辑清楚,内容突出;第二,临摹人类大脑神经元系统,激发人类突破性思维;第三,人类的小脑分布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功能是负责语言、数字、逻辑等处理工作,右脑主要功能是负责图片、音乐、遐想等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第四,让人们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的表示出来,增强人们之间思想的沟通。

二、掌握方法图高效,事半功倍求发展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有很强的挑选性,也就说不是每一种学科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这是思维导图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的不一样的地方。虽然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开动学生们的大脑,但是有的教学内同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他本身的目的、特点及方略。下面根据思维导图固有的特征以及教学的目的,谈一谈在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时的建议:

1、以教材为依据点。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大纲和与培养学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课,不能天偏离教材内容,教学中组织的实践活动也应该按照书本上的题目进行,以达到教学指标的完成。然而,教师为了更加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以教材作为参考点,同时不背离教学指标,满足这种条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以外的实践活动,更好地开拓学生大脑思维,开发学生潜在意识,提高学生创造力。

2、以学生实际为参考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当主人翁,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育部门在进行编制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比如年龄、思维、爱好、特长等。而我们现在主要涉及的是高中,高中生的年龄基本上处在17或18虚岁左右,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东西或事情都比较感兴趣,好奇心特别强,而且又有非常强的求知欲。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育部门应该采选具有吸引力、新鲜感等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大纲,这才是关键,更有助于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

3、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为目的点。思维导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开动学生大脑思维,使大脑进行高效率模式处理,使学生对某事物更快、更好、更高的理解。可是思维导图教学具有挑选性,有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的教学内容不可取,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进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时,应该采选哪些比较具有开放性的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意识的题目,从而推进教学指标的早日实现。

三、实例

案例一:上海某中学在进行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授课时把“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教课的步骤大致如下:第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天气预报”的实录,利用这一段视频作为引子,引出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天气状况,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中;第二,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在白纸的中心写上“常见的天气系统”,其他地方什么也不要写,保留空白,然后要求学生迅速阅读全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方面系统了解整个课堂内容,建立中心思想;第三,采取运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分类标注,把从教材中看到的新名词、关键字等分别标注,再进行分类分层。如:天气系统、锋面、冷风、暖风、准静止锋、低压、高压。经过分类,选择与纸的中心最相近的词语,写在第一层思维导图的分支上;第四,依据第一层次分的中心,在此审阅教材内容,再结合辅助资料,把标注的关键词和第一层中心判断是不是有层次联系,再进行制作思维导图;第五,找出教材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还不太理解的问题表示出来;第六,把学生的思维导图及问题进行揭示;第七,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把分类出来的问题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克服难题;第八,教师和学生协作,一起完善思维导图。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培养了学生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二:在对人教版高二地理《人口的变化》一章进行回顾的时候,教师是这样引导的: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人口的变化》,谁能说一下这一章主要都讲述了那些主要内容呢?这时候一般学生都会紧皱眉头、低着头拼命回想,这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人口的变化”几个字并把这几个字画个圈。接着就指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想起什么就说。结果是学生分别讲述一些地理现象,真可谓五花八门、激情飞扬。教师把学生说到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再指导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并且找出合理的位置。对于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表明。结果在这个主题上又有了3个分支: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人口比例。然后在这3各分支上再进行分支,如人口增长这一分支可以引出人口增长受什么因素影响、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趋势、中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等标题,以此类推,其他2各分支。于是就形成了以人口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在地理教课中导入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极大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案例三:如2009年福建高考题

如图:主要是拉丁美洲一体化集团的主要成员国。甲代表拉丁美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着很好的贸易往来,2006年8月签署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发等许多协议。

问题:请说明H河流中下游水文特点。

分析这类问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方法找出答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边看题边制作思维导图,再通过师生合作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利用制作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非常清晰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依据H所处的地理纬度确定其温度带及温度带,由此来判断没有冰期以及含沙量比较小;观看降水量图形能确定H河流水量丰富;以等高线的数值以及疏密程度确定地势比较平坦,水流十分缓慢。事实证明,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解答问题,问题迎刃而解。

四、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1、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系统结构,加强理解。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大脑里形成知识框架,把每一节、每一张、每一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加强记忆及理解。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图示,颜色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引起兴奋。学生还可以无暇想象,不怕说错,想什么是什么。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特点,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在重点上,活跃课堂,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3、有助于学生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开发,把形象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化,使学生养成开动思维的习惯,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活跃了课堂,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也具有本身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逐渐深入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能力,极大地发挥学生潜在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研究

1.引言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应用于各种教育行业,以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最多。高中地理学科的内部知识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采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地理,有助于把分散复杂的地理知识点紧密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的引导者是教师,所以,在教研教改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做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快捷高效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首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1]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把创造力调动起来;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思维交流。

3.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主要有两种,即软件制作和手工制作。其制作软件主要有:Inspiration7.5、MindMapper、ActivitypMap、Personalbrain、Brainstorm、ThinkingExpress和MindManager等,根据需要可以很方便地选用这些软件。手工制作的工具主要有:白纸、黑或蓝色笔一支、彩色笔和发散思维。文中思维导图是我用ThinkingExpress制作的,研究思维导图的主要制作步骤及注意要点如下:选取绘图工具,准备纸张;明确达到目标,放置主题;想好思维模块,画出分支;寻找逻辑理据,标明节点;修改完善草图,枝繁叶茂;冲破精神障碍,形成个人风格。

4.应用思维导图

4.1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

4.1.1有效地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貌。

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的第一手教学指导资料,要深入挖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时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我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将一本书的内容融为一张图,参考时更方便快捷,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如图1所示。

图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4.1.2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利用思维导图来做教学设计可将若干知识点相互融合,如在图2中将一节的教学内容整理在一张纸上,简洁清晰,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可见。教师可根据中心主题先设计出第一层次的主干知识,每个主干知识都会衍生第二层次的知识点,以此类推,将整节课的内容制作若干模块,再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在几分钟内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高效复习。

4.1.3有利于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图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导图作为教研活动的交流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全新的教改过程。思维导图在协助小组教师共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非常方便和实用的优势。例如地理教师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可将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做记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再把每位教师的观点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整理总结后形成一幅综合性的思维导图,打印成册,人手一份,使大家共享教研教改的创新成果。如几位教师最终形成的人教版必修I中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4.1.4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粉笔颜色已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师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大量彩色粉笔的使用,将白色粉笔占据黑板的局面彻底打破。思维导图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彩色、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边讲边展示在黑板上,最终学生以知识模块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它与人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既提高板书速度,又便于学生参考、记忆和复习。传统的板书要占去课堂不少时间,因为有些无关的文字需要反复书写,而“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只需写出关键字和词,所以节省了许多时间。在实践应用中,思维导图用于创意和构思时是自由、发散和随意的,但板书体现时必须工整、美观,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要有助于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2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的好处

4.2.1改变传统笔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学生在传统笔记中,通常是单一线性的重叠冗长的知识记忆,一般情况下一堂课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笔记,从而分散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课后学生还要按照笔记内容重新复习,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由于只记关键词,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色彩绚烂、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笔记,给学生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和学习兴趣,传统笔记则无法替代。

4.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是用来激活思维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思考,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3]它把零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若干知识思维模块。学生按每个模块关键词完成相应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按发散思维模式,将知识模块间联系起来,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图。特别在复习时,看到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就能联想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好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4.2.3有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在小结和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效果。思维导图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将不同的学习内容构成知识框架图,在书本上很多页的内容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学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2.4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整理知识要点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应用知识的相互关联,最终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综合评价,最终学生能养成绘制并利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如图3所示。

图3 《荒漠化》思维导图(学生作品)

5.结语

我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制作研究,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对师生的帮助:教师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做笔记,可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在频繁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既能凸显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又能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3]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320,98.

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电磁法勘探;电磁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12-03

一、引言

电磁勘探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它因具有探测灵敏度高、设备相对轻便、成本较低、方法种类繁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地质研究、资源勘探、工程勘探等领域。“经典电磁场理论”是电磁法勘探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球物理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实际本科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典的电磁场理论”涉及到诸多的实验定律及导出定理,需要使用多种数学工具进行繁复的数学推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本文试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的教学,将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宏观框架、涉及的主要数学基础工具等内容,整理成为树状、网状的知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以其为脉络,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理论框架中的重要性、与其他理论部分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的实际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英文为Mindmap,又常译为心智图、脑图、树状图等,由英国人Tony Buzan所创建,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以一个中心主题词或者中心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层级关系逐层抽象分解中心主题词的内涵,将其分解为多个子主题,再从各个子主题出发,继续进行分解,直到分支成为不可分解或者无需分解的单元为止。完成主题分解后,可以继续分析各个不同分支和各个不同层级子主题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络线将其连成网络,从而获得对中心主题词内涵与外延及其内部关系的完整图谱(如图1、图2)。

思维导图的制作由初期的手绘到现今的计算机辅助制图,任何人经过简单的入门学习均可快速绘制精美的思维导图。下面将简要介绍几款笔者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在此之后,再探讨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框架的思维导图的制作。

Mindmanager

Mindmanager是一款商业软件,其软件环境与Windows Office系列相似,功能强大且易于上手,支持Windows平台和MacOS平台,拥有丰富的预定义模板,可以快速制作出复杂、专业的思维导图,但是其缺点是作为商业软件售价较高。本文中的图二即使用Mindmanager所绘制。

Xmind

Xmind是一款轻量化的思维导图软件,它有完全免费的开源版本,同时,还提供具有更为丰富功能的商用版本。Xmind具有易用性,可以轻松上手,也是笔者常使用的思维导图工具。与Xmind相似的还有另外一款工具FreeMind,这是一款使用Java编写的跨平台的开源思维导图工具。

TikZ Mindmap package

严格来说,TikZ并不是一款思维导图工具,它是基于脚本语言的LaTeX平台的绘图工具,其所带的Mindmap宏包(package)可以较方便地绘制出精美的思维导图。由于源于LaTeX阵营,它完全开源免费;但由于使用脚本命令来描述绘图过程,因此学习曲线较陡,入门有一定难度。本文的图一即由Tikz绘制。

总的来说,常见的思维导图制件软件有十数种,大部分为“所见即所得”的交互式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上手容易,可快速入门。在实际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的过程,或者说对中心主题的理解和分解,也许一张白纸几支彩笔才是最佳的工具。

三、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的思维导图制作

“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既包括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也涉及到实际应用的相关方法和理论。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相应教材的内容,笔者制作了如图二所示的思维导图。图中,电磁场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被分解为四个分支:数学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场理论”所涉及的数学基础较多,且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微积分”和“矢量分析”为本科一年级公共基础课程,“数学物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均为本科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这些是学习电磁场理论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因而在课时安排上,应至少安排2课时的梳理与回顾,特别是通量与散度、环流与旋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以及矢量场的高斯定量和斯托克斯定理的推导与物理实质。数学物理方程的主要概念和内容也应给予适当的复习,如标准方程(赫姆霍兹方程、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达朗贝尔方程)所描述的实际物理问题等。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是本课程的重点。它可以分为两个子主题:一是静态电磁场,二是时变电磁场。静态电磁场(静电场与静磁场)的内容是本专业另外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位场理论”的主要内容,但对于本课程来说,其中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和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是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的基础,应予以回顾讲解。在“时变电磁场理论”部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是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石,为重点讲解内容。除数学推导以外,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各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重要的理论假设,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电磁场理论也至关重要。

电磁波的传播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是两个有机结合的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从电磁波的传播出发,在讲解传播理论的过程中,适时导出相应的方程并展开讲解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对于低频电磁场的传播问题,其所满足的方程为扩散方程,求解过程的实质为解拉普拉斯方程或者泊松方程,此时引入计算电磁学的相关内容,可使学生更加明确相应的数学物理方程的物理意义。“电磁波的传播理论”是本课程另外一部分重点讲解内容,可结合实际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并在恰当的时机提供与之相关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其对枯燥的理论课程可能的应用方向的感性认识与兴趣。

四、结语

“地球物理电磁场理论”是地球物理电磁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石,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给学生建立清晰的理论结构和明确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告别“身在山中不知山”的迷茫感,也为教师的教学安排提供了清晰的脉络。思维导图的制作简单易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施国良,张国雄.宏观场论[M].第二版.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处方,铙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Till Tantau,The TikZ and PGF packagesCmanual for version 2.00.

Using Mindmap to Assist the Teaching of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s in Geophysics

YANG Bo

(Hubei Subsurface Multi-scale Imaging Key Laboratory,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Geo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 430074,China)

篇8

关键词 高三地理 思维导图 功能 应用 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思维导图是新兴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思维导图已经普遍应用于教育领域。高中地理知识跨学科性强,内容丰富且综合性强。整理地理知识,是高三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任务。思维导图是学生优化个人地理学习思路与笔记记录方法的有效途径,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高三地理教学,将思维导图与高三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推动高三地理教学质的转变。

1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契机

1.1应用思维导图创新课堂引入,完善学生地理思维

将教学内容与知识的理解思路以直观与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目标。应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地理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认知,不仅可以明确学习重难点,更可以找到自身的疑问,更认真地听教师讲课。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能够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更能突出重点。比如在讲解《海洋开发》时,教师可以从海洋开发这一中心出发,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开发与海洋能开发为二级标题的思维导图,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个人学习重点。

1.2应用思维导图强化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满堂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用整节课的时间向学生灌输地理学科知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如此匆忙的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埋头做笔记,只能记下教师讲的内容,无法理解地理知识。而思维导图被引入到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关键词去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用不同颜色标注重难点,有利于记笔记效率的提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导图应用方法,正确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能力。

1.3应用思维导图简化复习,促进知识巩固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给学生清晰的学习方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在课下的复习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利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高效复习,一边复习一边添加更多细节内容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上。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自主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发现地理学习规律,简化地理学习思路的过程,有益于学生地理能力的普遍提高。

2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需要教师考虑高三地理教学的需求,并明确思维导图应用的目标。科学的应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地理预习效果

预习,是提高高三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整体把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组织学生实施科学的预习活动。将思维导图与学生的预习结合在一起,从地理知识的难度与学生的预习时间出发,设置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才能让地理预习活动具有实效性。

比如在讲解《旅游资源》这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预习的成果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地理课本内容时,圈出关键词,像旅游资源、分类、特性、开发条件、评价等,都可以作为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教师要传授给学生高效的思维导图绘制技巧,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级别的关键词,并以不同的形状表示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比如,用红色表示一级关键词,用橘色表示二级关键词……用三角表示重点内容,用问号表示不懂的问题。学生正确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自己的地理预习,才能让高三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普遍提高。

2.2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学习过程

在预习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地理知识思维导图。地理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地理学习问题,理清学习思路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

首先,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机械化地记笔记,让学生成为抄写与记录的工具,不能在记笔记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借助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利用关键词与线条将各个地理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绘制一个合理的思维导图,足以证明学生理解了地理知识。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让高三地理课堂更加灵活与多元化。比如在讲解《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主要涉及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和“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这两点问题,有的学生从“聚落”与“城市化”入手建立思维导图,有的学生从“聚落”、“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三个观点出发建立思维导图。引导相互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2.3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三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简单地学习地理知识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之后,希望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高三学生面临高考重压,每天接触各种题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地理问题分类式的思维导图。

比如,在涉及盆地、高原与平原等地形地貌的成因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分化出地理环境、自然植被、自然气候、当地水文条件、地形特点等方向,让问题的解决思路更清晰与全面。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是高三地理教学创新的标志。利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不仅能够简化教师的教学流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开发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价值,用思维导图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有助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8802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更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具体来讲,思维导图的运用建立在充分开发左、右脑机能的基础上,并以图文并重的表达方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最大限度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学习之前展开联想,构建思维导图

纵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上课之初便直接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开发与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这种简单、粗暴的课堂导入方式不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确保他们对新学的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其课堂实际学习效果。

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上课初始环节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关键词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思维导图,这是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更是引出学生地理学习内容的一个过程。如,在展开“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内容的教学前,笔者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提到“农业”,大家会想到什么?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他们对于“农业”一词也基本上形成了自我的主观认识,有的说想到了大片的稻田,有的说想到了连绵的牧场,有的说想到了参天的森林,有的说想到了黄澄澄的麦田……依据学生的踊跃发言,笔者精心创作了如下的思维导图(图1):

通过该思维导图,不同的农业类型便直观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这时,学生们的脑海中便不自觉地浮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不一样呢?正是这一问题,使得他们对“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有了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这表明,在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唤醒他们已有的认知体验,更有利于调动他们对于新内容的学习兴趣,而这为他们接下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地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之中展开头脑风暴,构建思维导图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是冗杂、烦琐的,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实现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带来了困难与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掌握便捷、灵活的理解、记忆方法,这使得他们的高中地理学习活动呈现出低效的特点。

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发挥思维导图“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的优势,建构起一个形象化的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了归纳,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思维导图如下(图2):

借助这一思维导图,学生能简单、清晰、明了地了解到“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土壤、气候、地形、水源、市场、科技。以此为基础,学生不再需要逐一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只要抓住“土壤”“气候”“地形”“水源”“市场”“科技”这六个关键词,便能轻松串联起“农业的区位选择”整节内容的琐碎知识点。学生的理解、记忆负担大减,学习效率明显提升。这充分证明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思维活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切实可行性。

三、学习之后扩散思维,构建思维导图

据观察,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后便宣告“万事大吉”,不注重带领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更谈不上教给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方式方法了。这就容易致使学生出现“课上学了,课后忘”的尴尬状况。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后复习,并传授给学生切实有效的复习技巧。思维导图以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成为学生扩散思维、整合知识结构体系的有效复习渠道。

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在结束了具体知识点的传授之后,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复习任务: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将其与具体的现实实例进行一一对应。这一任务有别于学生传统的课后复习形式,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他们全都踊跃且主动地投入到了复习活动之中。以下为某学生的思维导图作业(图3):

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实现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及时复习与巩固,又实现了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无疑为学生实现对“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量的教育实践已证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深化学生的认知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思维导图这一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这既是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客观需求,更是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促进高中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石方珍.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实践[J].学周刊,2015(1).

[2]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篇10

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精心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有着较好的预习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复习效率。不仅如此,通过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对学生在地理知识的体系构建上也有着促进作用,在核心知识点的筛选及对旧知识的联系下,能够对地理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来构建相关的信息。

二、思维导图和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优势及实践

1.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结合优势分析

思维导图和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能够直观地表达思维,教师能够通过这一工具使知识讲解过程实现可视化,将地理知识资源整合到课程思维导图当中,这样就比较方便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将教学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地体现出来。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就是在层次隶属关系上较为清晰,能够进行信息加工及整理,并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有效地进行归纳以及分析和总结,并有利于以思维导图为主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融合。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如在地理知识的复习当中进行的应用。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教材的了解以及对听课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就会有初步的认识,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领学生在预习中绘制思维导图。具体的方法就是采用一张白纸从中间以一个常用习惯图像来表示或者是注明核心主题,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进入到思考的状态,这能在短时间内对预习的内容要点得到有效把握,能够理顺自己的思路,从而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师反复性的指导下将地理知识复习内容浓缩在思维导图上。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的过程中,要把中心主题放在中央的位置,然后整个思维导图就围绕着中心主题进行展开,在中心主题内容上进行思考,而后画出各个分支并记录下瞬间闪现的灵感。在绘制过程中要能够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备增添内容所用,然后再对各个分支的内容加以整理,将其关系得以体现并用连线的方式制作能够反映大脑工作过程,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最后要能够适时地和同学进行交流以及探索,尤其是要注意绘制的思维导图要简洁明了、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图文并茂,将重点突出,这样才有利于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三、结语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 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

案例 思维方式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32

随着信息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地理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和航天科技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学好地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生处在学习的上升阶段,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学好高中地理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地理是一门涵盖信息广、知识逻辑性强的自然学科,不仅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但是,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学习兴趣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做题表述不完整,逻辑推理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领域中相对而言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即采用文字表述和图像展示结合的方式将知识框架和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高中地理知识复杂、内容较多的现实,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既可以从整体上对地理知识有一个认识,又可以从细节上对地理有深入的了解。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常识往往都会感到头疼,他们没有认识到地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给高中生科普地理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踏实学习。高中的教学节奏相对初中要快很多,并且有的地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中生一提到地理就感到困惑。我在地理课上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大胆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思维导图和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仅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和符号可以把一节地理课的地理知识,甚至一个单元的地理知识压缩成一张思维图形,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各个知识及逻辑关系,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帮助他们梳理学习地理的思路。比如,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入教学内容,分别介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以及各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等知识,逐渐画出章节整体章节思维效果图,然后将重点知识教给学生。尤其对常见的天气系统和高低气压的区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主要原因等考点让学生掌握前后的逻辑形成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

二、在地理知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复习课主要是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梳理,争取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可以游刃有余。同时,地理复习还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对于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可以再次巩固。通过地理课的复习,地理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在地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清晰直白的将地理知识的并列与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高中生学会整理和归纳,实际做题中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思维模式,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地理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拿出复习的时间,因此复习课就变得更加宝贵。

由于复习的地理知识都是讲过的内容,所以地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加速高中生地理知识的累积。高中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考试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复习到河流特征的时候,因为这个内容是高考的考点,所以需要重点讲解。我会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然后听取学生的回答,再进行补充。最后,我会在黑板上画出河流特征的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上,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在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后面又列出从那些方面具体来描述各特征的要素,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提高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三、在地理知识拓展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高中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增加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学习地理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需要动手实践操作,很多地理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画辅助线或者标记等。高中学生要想在地理方面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多学习地理知识,拓宽自己的思路,利用网络开发地理课程资源,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地理教师。地理知识拓展面很宽,需要高中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在这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拓展。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中《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授课时,地理教材上的知识有限,当学生以为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就完全够用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地理考试中有很多发散性试题,需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程度。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出本章节更多需要相关知识,包括中国农业和世界各地农业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主要农产品、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其中,区位因素还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我再结合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分析题类型,给学生进行讲解和说明,对于高中生知识拓展非常有帮助。

四、在地理自主学习时应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模式在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高中生学习的兴趣。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地理课堂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很多高中地理教师都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组织课堂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具有新时代的特征。

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逻辑性差,过分依赖答案或者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去主动的思考,使得考试的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堂上会利用“思维导图”细化每个地理知识点,并由此建立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地理知识联系图,找出并列和逻辑关系,将难点重点标出,有利于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延伸和提高。比如在一学期快结束时,将整本地理教材的知识全部画成导图,带领学生仔细的本察看和理解,让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化,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掌握好考点和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必备的地理思维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激发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不仅优化了地理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水平,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会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高中地理课。

参考文献:

[1]薛东阳.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9).

篇12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行业中得到了普及与应用。目前,高中地理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后,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学习问题。这说明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有着重要的价值。

1.应用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1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就出现了思维导图这概念。思维导图属于人类放射性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要求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央图形上;图形的主干是分支由中央图形朝周围的放射;分支是由一个核心的图形或是能够发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点构成;对人脑神经元的具体分布结构进行模拟,使得人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了全新的看法,进而促进思维的沟通交流。

1.2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视为一种笔记来进行研究分析,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来进行分析。人们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意识;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改善自身不良的表现与学习方式等[1]。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地图能够直接表达出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地理课堂上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地理教师需要以地图为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地理符号、地理图片以及地理知识等,并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构成思维导图。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点,也很好地掌握了地理知识要点。

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充分结合颜色与图案等,使得所学地理知识可以准确地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并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节省较多的时间,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巩固了先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培养了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2]。

2.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

2.1课堂应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由于思维导图所产生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生利用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材料中的《人口与地理环境》,该章节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本章节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按照自身对该章节知识点的理解,总结该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人口的变化,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等影响,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对所学地理知识点进行梳理。而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在发言后将会不断激发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教师针对学生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总结。

鲁教版地理教材关于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内容通过总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人口的变化问题;地理环境;人口变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人口变化主要包括了人口的增长变化、迁移问题等。在教授该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针对世界人口变化问题进行讲述,以人口为基础,以地理环境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以此加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学习。

2.2在课后的应用

在结束新课程内容后,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强课后复习,将整个章节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归纳在同一张图上。这也是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在图中找到本本章重点内容,也方便了学生今后对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在实际的课堂上,首先,地理教师需要确定基本教学目标,在围绕教学目标建立思维导图[3]。

又如:《从宇宙看地球》这个章节主要包括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三个部分。其中地球的宇宙环境还包括了宇宙这一概念的形成,太阳系的相关内容,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木星、海王星行星的基本内容等。这对这些知识点,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出本章的重点知识,并总结本章的难点,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彻底把握新课标的同时,不断提升地理教学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将教学研究活动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此间加强地理教师的负担;高中生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知识点复习的效率。此外,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断培养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法,陈彩香,邓一飞.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1):177-179.

篇13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中学地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思维导图教学的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达到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同时引入各种象征性教育与引导式教育来进行发散教学,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各种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影响,此外,再经由科学系统的方式将有效因子进行不断的融合,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的整体脉络,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加深功能记忆,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教学效果的圆满实现。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这种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维导图的优势研究

2.1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融合主要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掌握内容的基本脉络。同时学生又能带着问题,有重点地进行学习。一方面减轻了学生预习的负担,又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另一方面紧凑了高中地理教学节奏,突出难点与重点。

2.2加深知识理解,强化团队协作意识能力

过去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太多精力与时间检验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学生大多也是埋头记录,无法进行知识的深入思考。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使得知识学习的脉络更加清晰,明确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关键词以及醒目字体的标注,清晰地梳理了知识内容与重点难点,确保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于思维连贯性的一致。此外,小组形式的系统学习还能让学生绘制导图时明确各自的角色与任务,及时并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强化学生交流能力与协作能力。

2.3便于课后复习,有助巩固知识检验成果

具体到高中地理教学上,教师通常采用开放式的思维导图形式,适当地留下一些教学空白,让学生在复习或是知识记忆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补充,从而达到完善并充实学生地理知识构架的特点,也更能让学生养成自行监督与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课堂上的应用

3.1利用思维导图改善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高中地理的学习强调系统性与科学性,知识章节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生要想学好地理科目,必须保持连贯与一致,坚持不懈。为了加强整体性知识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教师要根据高中地理知识难度与教学的进度为学生规划预习时间与预习内容,从而明确学习重点与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例如,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内容风的形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工作上找出教材的关键词,比如“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力环流“等等,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预习时不懂的知识标识出来,包括一些已经理解却延伸更多地理知识的问题,监督学生养成自觉构建地理思维模式及高效学习模式的习惯。

3.2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环节丰富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进而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纵观高中人教版地理教材,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思维导图教学形式,所以在教学的同时必须具有选择性地对内容进行筛选。比如在学习《人口与环境》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将核心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于是很快发现章节内容的重点在于“人口”,丰富教学内容:第一层次的分支主要在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迁移以及人口的地域文化;第二层次的分支主要是第一层次分支基础上的延伸,如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合理容量的数量、迁移的方式以及地域文化等。这两个层次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发散性思考与引导,进而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某种模式发展类型进行第三层次发展,比如人口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最大的容量将是多少,人口迁移方式在比较下有哪些进步性?等等,教师通过引导教学,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来丰富思维导图的分支,培养个性化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3利用思维导图综合区分各个结构要素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高效性,首先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关键。比如在学习有关荒漠化的内容时,要先确定荒漠化的核心概念,为学生区分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异同,再联系土地盐碱化、土地石漠化、草场退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结合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从根本上区分这些专业术语的概念,更加强了学生对荒漠化含义的理解。其次,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保证内容梳理具备层次感,要从点及面、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整合与拓展,强化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4利用思维导图设置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中学各科目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处理实际问题而服务,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并将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章节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科学设置问题的形式,借助思维导图构建专业的地理知识网络,挖掘地理问题中的深层信息,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与解决准确率。例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时,可以将知识要点设计成系统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

地表形态塑造思维导图

学生完成了章节内容的整合与设计图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导图的优点与不足,为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思维导图的应用使杂张乱无章的知识变得井然有序,储存知识,发现问题,设置问题,也为获取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便利,形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建立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联系,真正实现有效地学习地理,拓展创新整合思维,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迁移与发展,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课堂上的应用,是当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师运用较为广泛,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尽管这种方式的教学效率较高,却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并且教学的形式也不能保证一成不变。任何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都要从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出发,从教学知识体系出发,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整合到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学习架构中,不断丰富思维导图的教学形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正确的点评,从而将枯燥零散的地理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卉.思维导图在中学离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4,11(12):22-23.

[2] 吴乃春.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10(18):18-19.

篇14

关键词:地理 图像 导学 技巧

《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事物分布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中必须经常使用地图.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途,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本人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能力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筛选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方法和技巧,地理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能力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筛选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图象导学效果。

一、通过图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乃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当前地理学科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借助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象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二、通过地理图像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很大。由于纬度位置不同,则所得到的太阳光热便不同;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则所受到的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便不同。这对气候、土壤、生物以及经济活动等都有莫大的影响。所以,使学生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概念,在地理教学中是有重大意义的。讲授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首先必须运用地图指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用以形成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概念;进而运用各种相关的图象,认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环境各个要素,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各种资源和主要城市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

二、通过地理图像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

图像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诸如地球上各个大洲、大洋、湖泊和国家的大小、形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岸线的长度和类型;任何一条河流的长度和流向;任何一条山脉的高度和走向等等。作为地理教育,应该说得天独厚,条件相对优越,这就是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分布图、景观图及彩色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地理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如果对用图的认识有所突破,显然,借助于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图件,地理教学将会在开发学生脑功能潜力上作出特有的新功能。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首先借助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然后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推理出这种地形地势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太平洋影响,使大河滚滚东流,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最后,将整节知识在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只成一张地图。由此可见,应用地图既可使我国地形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可以使得知识以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三、通过地理图像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相互联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例如讲授新教材初中《中国地理》的“西北地区”一节内容时,由于该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揭示这一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教材对此的阐述比较简单,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从图中发现,该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然学生会发问,为什么该地区植被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接着让学生查“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从图中看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向西依次减少,这就为本地区植被的变化找到了根源。但新的疑问又产生了:该地区降水量为什么变化这样大呢?如果再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答案就找到了。由于该地区东西跨越的经度很广,东部距海近,水汽较充足,因而降水丰富;越往西距海越远,水汽不易深入,因而降水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结论:水是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命脉。由此可见,地图有助于阐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成因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四、通过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