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范文

行政管理的公共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行政管理的公共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行政管理的公共性

篇1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模型

我国现今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行政区行政管理体制,各地行政区只能在本地进行行政管理,如果超出本地的行政管理范围,其行政权力是无法涉及到的,行政结果也是无效的。我国的行政管理形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由上级领导对下属下达任务,再由下属将任务下达到下一层,一层连接一层,最后到基层,这种管理形式很有层次感,避免了管理中的混乱现象的出现,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只能适用于行政区内部事务的方面的管理,对于跨区域之间的公共治理是无效的,主要是因为行政区行政的权力只能在本行政区有效,超出了管理区域,权力的行使是无效的。行政权力无法干涉外部区域的行政。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两个行政区之间如果有同样的公共问题,以传统的公共行政方式,各个政府只能解决本地区的问题,不能解决外部区域的问题,要想更好的解决问题,两个行政区之间就要相互合作。

由于公共管理治理模式与行政区行政的模式是不同的,所以区域公共管理之间要进行合作管理,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各区域只对本区域的公共问题进行管理,虽然能够解决公共问题,但是,区域之间的界限确实永远存在的,导致了无法解决所有的区域公共问题,所以,要想很有效的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实行行政区域政府合作是最好的方法,只有行政区公共管理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才能对公共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地方行政政府之间是属于平等的关系,对于区域公共问题,各政府之间共同管理,平等合作。

二、区域公共管理跨界治理新路径

1.传统区域政府合作治理途径

传统的区域治理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①行政首脑联席会议制,由各区域行政首脑一起进行商谈,探讨对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法;②建立跨区域协调合作组织,主要负责跨区域管辖区的公共问题的解决处理,协调区域内的事务利益关系;③利用网络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各政府进行交流合作。

2.传统区域政府合作中的问题

传统的治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①对于行政首脑联席会议,有些时候对于公共问题商讨,会出现意见不合的现象,最终导致合作失败;②虽然建立了跨区域协调组织,对公共区域内的公共事务进行处理解决,但是这种组织没有权威性,没有相关的保护惩罚机制,导致了处理事务的效率较低;③作为网络治理途径,虽然代表多样化的利益集团,能够将公共问题反映出来,但是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在进行公共事务的处理时,会出现有些政府不合作的现象,导致了问题无法解决。

3.整体性治理: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新路径

传统的公共管理方法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整体性治理则会很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性治理结合了传统的公共性治理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对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性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整体性治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跨组织多功能的治理机构,该机构将整个社会治理机构都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各区域各自为政,视野狭窄的弊端,并且对各种问题都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加强了各政府间的密切联系,并提供了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区域公共管理的整体性治理有效的解决了各政府之间不合作的问题。

三、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路径

1.构建区域性整体政府

公共服务机构为了更好的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进行跨部门合作,组成联合机构。整体政府可以有组织、有效率的对公共问题进行解决,区域政府可以实现区域的公共性管理。

2.构建整体性的治理模式

区域政府要有各行政区共同的上级领导建成,并赋予地方政府管理权,使政府双方可以进行合作管理,如有不合作的政府,可以采取等级式治理模式,使其能够进行合作。合作式治理模式可以使双方进行协商讨论对公共问题进行解决,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讨并解决。

3.构建整体性治理能协调机制

对于区域性整体治理的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沟通机制,建立对话交流机制、协调组织以及网络办公制度等。加强内部沟通;②建立利益分享补偿机制,通过各地区间的合作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③诱导与动员机制,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的整体性合作下,利用诱导动员机制可以促进行动者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政府与人民的合作。

篇2

关键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区别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D035

公共行政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而公共管理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又有着本质的关联。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互动。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第一,内涵区分。公共管理的主要核心是政府管理,有着多元化主体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公共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新的学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把公共行政作为基础,将管理学、经济学一级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主要涉及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公共事务。而公共行政则是把刚性规范以及固化原则作为基本的支撑,主要依托于政府主体开展相关的政治统治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开展相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笔者认为,公共行政主要把政府、法律法规等授权组织机构作为主体,把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相关事务作为客体,根据法律法规展开相关决策、组织等活动的科学体系,有着工具性以及依附性的内在本质。

第二,主客体区分。首先,主体区分。主体就是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单一亦可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多呈现多元化,主要以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对责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统筹协调,享有法律范围内的权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其他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代表的相关机构。大多数主要把政府作为单一的主体。其次,客体区分。客体对象主要就是指主体行为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主要重视社会性,对公共服务、公众的参与性以及政府的行政事务的公开化等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主要彰显了客体的社会性。公共行政较重视其公共性,对公共权力与利益的执行与维护较为重视,主要有着工具性。权威性以及规范性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的客体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在不断的变化与拓展中有着具象化的形式。公共行政有着动态性的特点,主要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方向,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主要包含着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公共行政的客体有固有的管理程序,把民生利益为主要导向,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主要表现。

第三,内在区分。首先,管理目标区分。公共行政对机构、过程以及程序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内部取向;而公共管理则对项目、结果以及绩效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外部取向。其次,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的区分。公共行政对具体的计划、组织以及指导等基本技能的运用较为重视,主要强的是政策的科学化;而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管理的市场化模式。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理论。在其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行政学说的形式改革。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流行的行政改革主流的新公共管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带来一定的_击,这种全面的公共部门管理方法取代了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了新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发展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行政的主体都是社会公众事务进行治理,二者的管理初衷是一致的。公共管理主要是通过多元化主体采取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会治理,把公共行政中的精华与社会管理进行了细化处理,把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公共行政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则为政府作为主,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复制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表现的。而公共庞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要通过核心的、关键性的管理部门达到提高组织整体一致性的根本目的,其组织行政有着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管理模式中的组织对其行政管理有着共同管理的权利,其行政价值有着中立性的特征,把公共行政在表现形式上转变为实质的将行政管理模式,根据公共管理组织的相关服务内容、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构建行政模式,将公共服务与合作治理有效的融合起来。在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实际的、共同需求体现,可以通过合作管理模式的表现出来;公共管理行政有着科学化、技术化理论思想,注重与合作活动的开展,彰显着合作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社会道德体制,优化、完善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

第三,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着规范性的本质特征。在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二者都严格的执行着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特征。把管理机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活动机构;

第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有着一致性的特征。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二者都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着公平性、公正性以及透明的性的政策宗旨。

第五,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工作在形式上都属于服务行政范畴之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都是一种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都属于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范畴。

结束语: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二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与时代的二者的影响与作用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有着相互对立的层次也有着内在的无法割舍的必然联系,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互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会社会治理与改革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都英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 [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8.79.

[2]陈庆云,曾军荣,郑益奋.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6.457.

篇3

公共事务管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重视,但是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被政府官员以及学者和政治界所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而造成了变化,其理论和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渐与时代接轨。目前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这对?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延伸其内涵,自我超越,以前者从未有过的张力和活力迅速发展,奠定它在新担: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往开来,塑造、规制和导引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向和运作方式的重要地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

公共管理内的公共性,其含义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为某一特定群体与阶层的意志实现工具的,它必须要肩负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全体大众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够明确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第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行主体是大众,也就是说其中包括涵盖政府,同时还有公民与其他组织在内。现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政府所实行的一切权利也都是公共权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特征。这种权力只能用来提供与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为实现某一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没有权力用它去剥削社会成员,更没有权力用它去维护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现代政府一定是具备秉持与坚守公共精神的,并会运用这种公共精神去规制着其的运行过程。

(二)服务性

在研讨公共管理服务性之时,非常有必须要再次审视一番其的概念。由现代意义去看,管理应该是什么?其实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动,由最初的确立目标到最后的绩效评估,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决策。(2)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协商、调控、强制、约束、指导活动,都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种服务。其他组织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协调。管理需要化解矛盾与冲突,需要协调所有万事万物间的一切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去创建和谐且有效率的运行体例,然后由这种运作体例去实现已经确立成型的目标。

(三)合作共治性

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这个特点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治理的职责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来承担的。这种思想极富创新性,在公共事务管理历史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管理理念之所以会横空出世,原因在于人们看到了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靠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只能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反之,仅仅依靠政府和政策,资源最优配置也是无望实现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国家与政府权威,宣示社会唯一中心权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确表示:政府在面对与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制于外部与内部客观条件,所以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去找寻且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去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则是民间与公共组织的可以当做权力主体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各个国家对公共管理与其变革的关注均是比较热切的。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们与学者们在官邸与书斋以心智谋略演化而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现象。其涵盖全方面意义的全球化发展,此中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以致全球众多国家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一直面临的均是有着一定相似度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随着社会中不可治理性问题的频发,现代民主化进程发展,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凸显,这些问题都以时不我与的紧迫态势步步紧逼各国,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够推陈出新。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大幅度的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而得到相应配置与重新配置;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协商频次均有大幅增长;传播优势强的文化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已得到增长。全球化问题早在上世纪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逼近人们。全球化发展也是自那时而逐渐进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也愈加强劲。如果通过经济活动去观望全球化会发现,全球化涵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原材料到人力资源的转移,还是从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场营销,它们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纪中期到至今所凸显的种种问题证实,民族经济的整体性已在被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所侵蚀,民族经济的自主权甚至也遭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侵蚀,这种情况明确的证实:全球内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在不对国际信息深思熟虑且不找寻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去做出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相关的任何决定的。

全球化理论为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活动的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很多国家决策者的战略决策,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它影响着很多国家的外交策略,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其次,国际竞争和国际的合作并存,使各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发生着变化;再次,全球化推动公民社会和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结果便得政府的权力运行方向发生着变化,将权力运行的方向转移到国际组织,或者与社E组织近距离接触。导致政府权力部分上移和下移一向上是向国际组织转移,向下则是向社区组织或第三部门转移。这些变化,都导致了传统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管理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共管理必须要进行自我创新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篇4

一、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1.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不能有效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横向划分过细,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常见的有办事拖拉、无人负责、互相推诿、互相制肘、人浮于事、讲究排场,这将直接影响行政效率。因此,组织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划分要符合两者关系的规律性。组织层次是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管理幅度是横向组织的管理控制跨度,即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管辖的人员数目,这个数目是有限的,超过了限度,就需要将组织划分为若干层次。尽可能减少政府的组织层次,并科学地配置相应的幅度,才有可能实现行政高效率。组织中的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幅度意味着较多的层次,一般情况下,层次越多,信息沟通越迟缓,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管理幅度越宽,协调越困难。面对庞杂的管理对象,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只能采取粗放的、僵硬的管理方式,以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很难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活力。

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行政管理体制僵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政治管理,没有考虑各类行政人员的具体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这种传统的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并为组织部门所熟悉,但不利于按照工作的不同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今的行政管理中,个人情感因素被彻底排除于行政过程之处。行政人员成为政策执行的工具,行政人员对制度的技术性依赖越大,所应具备的责任感就越低。我们知道,行政体系是一个权力体系,如果这个体系中每个掌握权力的人都丧失了责任感,仅仅依靠外在的规定来强化他们的责任的话,这个权力体系就会背离其公共性质,而变异为权力集团专属的权力,从而会处于与社会、与公众相对立的境地。也就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3.行政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服务意识。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现今有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现实需要。不少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工作的安排随机性大,不是有了某种专门的知识才去干某种工作,而是首先干这方面的工作,然后再去积累,这就往往造成经验化的工作方法。对行政人员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管理手段落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在机构设置、职权、人员编制、工作程序等方面人为行事严重,因而积弊甚多,造成很多行政人员头脑没有奋发向上的劲头,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思考

提高行政效率,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解决行政低效问题必须找出一套综合的治理办法,必须树立正确的效率观念。由于行政管理是国家代表人民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将提高行政效率上升到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1.树立服务意识。迎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强调明确的服务标准,提供完整而准确的服务信息,提供礼貌服务。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把行政人员定位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作为行政工作的基本宗旨。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建立起服务民众的基本信念,才可能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明确责任。而从管理体制上明确行政人员的责任,则有利于行政人员工作的自由度与创造性发挥,激发行政人员的活力与责任心。在这里,信念是先于责任的,信念是责任的支柱,也是责任发生的机制。服务民众是一种行为表现,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维护公共利益,服务民众的信念也就是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所以,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贯穿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念,要把公共意志作为行政人员必须加以执行的信念。要有勤政为民的“民本”意识。常怀为民之心――以民为本,心里永远想着群众;常听为民之言――广开言路,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常思为民之策―做决策要替群众着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常兴为民之举――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应该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利民之策。

2.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激励机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是其行为的原初动力。从人的需要出发,正确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激励机制是激发行政人员工作热情的动力,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行政系统工作正常运转的剂。一要加强目标激励。在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时,应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明确落实每一个人的具体任务、质量标准和目标要求,使之在目标导向下,司职尽责,达标创优,形成以实际评优劣的竞争局面。通过对相同机构和同等级别实行报酬差异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使行政人员更注重自己的能力发挥与责任感。二要运用情感激励。行政领导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注意人的个性,要有针对性地为行政人员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组织的温暖,产生对组织的向心力。三要完善考核激励,对行政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可以采用额外奖金发放制度,额外奖金可以依据任务的客观数据、每个人的工作义务和效率同时考虑,作出考虑的出发点应当是部门之间的总体水平及每个机构的内部情况。

篇5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对传统行政模式的改革,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以市场化、民营化为主题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育伦理、政府管理教育的公共职责都或多或少地疏离了公共利益这一中心理念,公共利益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公共服务以公共利益、民主治理为核心理念,在实践中力求通过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来不断完善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及其指导理论,不断受到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等级、集权、计划和直接控制主义,导致了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等问题,进而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从80年代起,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效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并逐渐成为潮流。新公共管理模式逐渐取代旧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一种正在成长的公共部门管理新模式。

虽然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界定,但综合起来大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征:1)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相当部分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通过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服务,试图打破政府垄断教育造成的低效、腐败等局面,形成灵活多样的公共管理服务机制。2)基于管理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很多国家都主张在实践中广泛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大力倡导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成就、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3)新公共管理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教育领域中的积极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也经历了几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完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育管理和运作体系,并面临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上述行政改革的思想,作为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源泉,也影响着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变化的基本取向是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关系,这种关系既有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也能使学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减少了由政府部门对学校进行直接干涉而造成的管得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通过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学校等教育服务提供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家长和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选择权,促使学校重视家长和学生(顾客)的不同需要和愿望,对他们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二、新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遭遇的挑战

上述不同形态的体制性改革确实给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初步变化。然而,这场以市场化、民营化为特征的改革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1改革中遭遇的教育伦理问题

公益性是现代公共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由公益性取代以往教育的私事性,这是现代公共教育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基本的价值前提。然而当市场介人教育领域时,公共教育的公益性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理论层面来看。首先,追求私人利益的满足和利润最大化,是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的天然本性。通过市场竟争机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使教育服务具有了可分性和竞争性,从而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个营利性质的领域”。其次,教育的价值基础又决定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并将满足人的需要与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最终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为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冲突。

从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教育服务机构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关注自身提供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努力提高办学的绩效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却相对不足的现状下.广泛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投资教育服务事业,打破教育的政府高度垄断性,也大大缓解了国家投资教育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用"3E"(经济、效率、效能)作为自身价值基础的市场化运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平、民主等公共管理核心价值的弱化,忽视了人对公平愿望的要求,加重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强化了社会分层,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而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新机制之外。事实上,在我国现行的改革过程中,就有许多人因为经济原因、政策原因或其他社会原因,而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另外,引进市场激励取代对学校机构随意的行政干预,放松规制以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甚至营利性组织介人教育领域,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系统。各利益主体通过公平竟争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服务的质量。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学校往往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机制运作的特点来降低教育的标准或质量,甚至欺诈学生,滋生“权利寻租”等教育腐败。

2改革中政府公共职责的弱化现象

教育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完全通过市场来提供。市场的驱动机制是私益而不是公益,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市场限制,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市场以外的政府来平衡资源配置。这就导致现代国家政府在提供教育的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企业家精神引人政府,把原来由政府履行的部分职责交给社会来实现。通过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之间展开竞争,缩小政府规模,建立一个高效政府,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是,在实践中对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却导致了政府公共责任的弱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程,一旦以提高效益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行动指南,那么社会效益概念的模糊性、凸显效益所需较长时间的特点.就很容易成为教育管理者逃脱责任的借口,从而使公共教育失去公益的捍卫者。此外,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由于它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提供的产品就很难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行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在于它是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公益事业,而政府恰恰是这种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盲目对自利“顾客”的短期利益做出回应,放宽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市场准人制度,却没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行引导,又缺少合理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必然无力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过度的市场化降低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导致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宗旨,必将在更深层次上、更广范围内,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埋下隐患。

三、在新公共服务理念指导下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

当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遭遇挑战时,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的全新理念,通过对新公共管理价值的反思,以为人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致力于使公共管理中那些具有价值性的理念重新回归,并在实践中通过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来不断完善政府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新公共服务是由登哈特夫妇于2000年提出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管理者很清楚自己行为的动机,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采取何种行动。它更好地体现了公共行政的精髓—以为公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政府责任等方面很好地纠正了新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强调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的协调和互融,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所在。

根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和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转变政府行政观念,合理界定服务范围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从思想上树立“公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对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观和权益给予充分的关注,要关怀弱势群体,统筹不同阶层、地区的利益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传统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不仅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育体制的僵化并滋生大量腐败,因此要明确界定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管理范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职责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同时给各级教育组织以充分的自治权。另一方面要担当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益紧密相关的非排他胜的教育服务。

2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的沟通机制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公民应该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状况,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对民众的教育需求做出敏感的反映,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的方式建立起政府与公民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将政府手中的权利切实赋予公民,调动公民参与到教育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活动中去。这样做不仅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也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

3完善教育公益性的制度保障体系

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既具有了公益性又包含了营利性的双重性质。国外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发展的实践说明,真正在市场合法经营中营利的学校,往往是办学质量高而且有信誉的学校,因而也往往比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可以看出市场中运作的教育活动能否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取决于教育市场制度的成熟程度。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首先要明确,以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有追求投资回报的权利,应该容许营利性教育组织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合理营利,政府从中发挥认证、管理、监督和调控的作用,促进教育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应通过教育立法和制定政策等手段,完善教育市场的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实现依法治教。制定法律时应尽可能详尽,具有可操作性,改变因过于空洞、含糊而无法操作的局面。

4合理降低“准入”门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

随着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营利组织(NPO)也称为非营利机构,是指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非政治性的独立组织。在教育领域鼓励非营利组织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日益高涨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供个性的、多元的个体教育;此外非营利组织比私立组织更具公共性,在承担政府职能方面更具优越性。在竞争的环境下,它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比较讲求效率,而这一点又正是公立组织的弱点。政府要加深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解,加大对其法律政策的扶持,完善非营利组织进人教育领域的准人制度,促进非营利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非营利组织在教育领域内透明、有效的运营。

篇6

根据史前史的研究,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之前的民族社会中,当时的公共组织有两大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以后,政府的职能又细分为四种:阶级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平衡。此外,关于政府职能还有其他的理解,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具体列举政府应完成的任务;二是以政府的角色来分析政府的职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在马克思、恩格斯两职能论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职能的新变化,提出了政府职能分化和分工的新方法。认为现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已分化为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特殊社会职能的三大职能。

实际上,政府职能是政府内在的、本质的权限与责任,是国家的具体执行机构行使国家,负责社会各方面事务的本职工作。政府职能有多种行为表现,并受到人们认识、实施条件的制约。按照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政府的职能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即建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企业和个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公共服务。

在现代社会,经济职能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就目前的形势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大体又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商品供给,行使“运动员”职能,作为“供给者”的政府主要是提供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二是通过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行为,行使“教练员”职能,即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调节企业的活动。三是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发挥“裁判员”职能,即作为“公共机构”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创造良好的秩序和环境。此外,政府还行使所有权的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其职能随着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初步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能;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其主要职能是对市场准入行为、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以及市场退出行为进行综和性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市场监管的责任,增加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行为监管职责,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职责,增设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在市场监管执法领域权力、法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要进行服务,不同的是服务的领域和职能的分工。工商部门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的领域在市场,服务的职能分工是对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及客体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市场监管就是最大的服务。工商行政管理的权力属公权范畴,公权就要公用,一旦公权私用,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如用公权为本部门牟利、与民争利,就会导致干群关系恶化,损害政府形象,甚至动摇执政根基。如果超越法律规定用公权为特定的人谋利,就会产生新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恶化。

二、准确把握工商部门职能量变的运行规律

(一)工商服务职能的“增量”――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中应该是处于“增量”的地位。诸如此类的行政执法行为,是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工商部门依法履行了职责,市场秩序就会不断好起来,消费环境就会不断得到净化,消费信心就会进一步得到提振,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享受到工商部门履行职能后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工商服务职能的“减量”――对微观经济运行领域放松管制。一是继续精简行政审批,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事项或经营项目,就不必履行行政审批手续。二是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三是减少和控制行政征收,防止行政征收在工商部门反弹,尤其要杜绝搭车征收行为的发生。

(三)工商服务职能的“恒量”――对特定领域强化监管。工商部门根据政府的职能分工,对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的监管,网吧的监管,对高污染、高耗能、高安全风险行业的监管,应该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措施,加大市场巡查力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公共服务职能的最终目的

工商部门要把人民的利益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实践中,真正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力求做到感情上爱民,实体上护民,程序上便民,形象上亲民,真正把人民满意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最终目的。实现王商行政管理的人民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应当在把握市场主体准入关申体现人民性。一是注重审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事项的前置审批手续。工商部门审查这些前置审批手续不仅是一个规避自身行政风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对人民负责的问题。因为前置审批往往是一些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专业部门把关,把关得好,人民群众受损的可能性就小,安全隐患就少。如果有了这种认识,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会多一份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审查起来就会主动、就会认真,出问题、出纰漏的几率就会降低。二是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遵守对外公开承诺的办事程序和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应当在市场监管中体现人民性。要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工商部门的第一职责。市场监管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监管到位不越位、不缺位,要创新监管机制,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有效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欺行霸市行为,为消费者创造公平、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三)应当在消费维权实践中体现人民性。充分发挥12315举报投诉指挥中心和消协的作用,服务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断提高消费维权的及时性、便捷性,坚持人民群众利益无大小,真心实意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消费争议,以和解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便民利民作用,方便城乡消费者就近解决消费争议。

(四)应当在行政执法办案中体现人民性。一是要明确执法办案的目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不能搀杂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要防止行政执法产业化现象的发生,跳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管制化,管制权力利益化”的怪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执法办案。二是要自觉按法定程序办案。程序的合法性、公正性是实现法律目的的有效保障。三是在执法办案中不能先人为主,带“有色眼镜”,有违法嫌疑不等于有违法行为,要有证据才能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

四、工商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及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重点,就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部分,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保证工商部门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在法律、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

(一)法律方面的保障。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6部法律和204部行政法规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以及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104部。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工商部门的职责清晰,关键是要按法定的要求切实履行到位。

篇7

    公共管理由于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行政管理工作上没有及时的跟上时展的脚步,在存在的问题之中主要以最突出的便是行政管理效率极低问题,其次就是行政管理工作复杂繁琐,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新模式下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极低。由于公共管理本身的特殊性,这使得其行政管理的模式仍然以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沟通管理模式为主。但是由于公共管理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机构的臃肿,这使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极其的不合理,而且近年来由于公共管理的改革使得这下现象更为突出,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行政管理工作基本难以达到效果,在一些地区基本处于瘫痪。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公共管理作为我国管理系统中的独立系统,本身所涉及到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的环境多样,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极其的复杂而且繁琐,而这就很容易造成行政机构环节运转不灵、企业在传达信息是的失真,以及公共管理服务中基本的考核奖惩难以进行,这严重的影响了新模式下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新模式下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改革对策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可以从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以及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强化行政职能等等方面入手分析:1.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对于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说,它是存在这很大的问题的而且也是极不健全的。因此,在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上应该联系地区公共事业的发展实际,从而去采取积极措施去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当地地区的公共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如此,还应该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行政监督,这使得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完善公共服务管理的保障体系,加强了公共管理结构在行政管理上的执行力,使得公共管理机构的日常行政工作能够稳定的进行,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的行政管理效率。2.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也是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简单而言,也就是应该从的办公职能,如办公室的办公,开会,文书等等方面进行提高,另外就是从公共服务管理的专业职能,也就是关于公共管理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的提高,这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对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公共事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做好行政管理工作。3.强化行政管理职能。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在我国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机构,它的发展不仅仅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管控以及制约,同时由于其公益性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使得我国的公共事业的行政机构的管理职能在实际的运用管理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使得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与电力企业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之间常有冲突现象,因此,实行政事分开,强化公共服务管理中行政管理职能,创新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推进社会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这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4.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在新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下,行政管理应该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也即是应该积极引入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以及引入经济市场下的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不过应该指的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在引入的同时应该对此做出严格限制,以免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陷入市场崇拜的误区。这种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是能够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的效率的,也是能够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5.培育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组织。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下,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来达到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以及社会应该去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熟,从而能够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前景减轻压力,同时还能够起到剥离政府部分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使得公共管理更接近与社会,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篇8

物竞天择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这一规律同样也应该适用于行政管理,原因很简单,就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外来的压力就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动力,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公务员都是十分令人向往的职业,不是因为工资高,也不是因为社会地位有多高,而是这是一个铁饭碗的职业,只要在编制内,就不愁没饭吃了,就这两年来,国家改变了公务员法任用制度,采用聘用制度。也就是说公务员职业不是铁饭碗,也同样要经过考核,这便鞭策行政人员不断地使自己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好逸恶劳的思想。整个社会将会重现生机活力的一面,整个行政管理体系没有了惰性,能够更积极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另一方面的竞争是针对行业来说的,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市场和领导权上也是垄断的,同样需要去改革使垄断走向健康竞争。一些市政工程的的竞标上也已经体现了竞争性,只需要再加以发展和传播,足以达到竞争机制的效果。

二、企业化管理,引进企业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但是我们国家现行的管理效率比较低下,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地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也管了许多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新公共管理模式就要求行政管理需要像企业管理那样,注重效益的产生。把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成本预算考虑在内,取消冗余的职位,精简制度的宽度和长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始终有不合之处,这便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市场考核,对行政管理有需要的就加以利用,不适当的制度坚决抵制,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引进需要智慧,不要盲目随从。

三、制度的重心由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转移到实际工作绩效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上来

法律法规只是约束人行为有力的一种方式,新公共管理模式注重实际的工作绩效和优质的服务,工作绩效是需要考核的,如果没有合格的话会被解聘。这个和现有行政管理的聘用制度相结合,足以让行政人员为之奋斗。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制定法律法规会显得有点多余,在繁琐的法律法规约束下不见得有很大的作用,精简冗余,在保证根本法律原则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进行转移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重视政治对行政、公务员的影响

政治是一国根本,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等都是为政治所服务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如果行政管理制度有悖于政治制度,那么行政管理有会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因此,行政管理制度应该基于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制度。同时也要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指导公务员应该恪尽值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服务群众。

五、总结

篇9

1、按照新公共管理的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政策,并非表现为政策的执行。换言之,管理与具体的操作要分开,这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所在。也就是说,政府主要进行大的政策方向的控制,而不是要做那些具体的琐碎工作。一个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只具有实干精神的政府,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和治理才能的政府。

2、关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中借助企业家的精神进行了重新定位。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他们不断扩大的需要,这是一种政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服务的标准,加强服务的质量。

3、新公共管理对于分权放权非常重视,力求形成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治理模式,提倡公私合作,而且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要充分调动地方和下级的各极性。在纵向机构上,通过纵向机构由高层低层下放权力,从而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横向的部分权力的转换。这样一来,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变,从而实现了社会的自我管理,那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也会重新交给社会来进行管理。

4、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结合在一起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将会更加注重政府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来,就会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这样一来,就会让政府向它的本源——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进行回归,而且对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功绩不再是行政的过程,而主要在于社会的效益和社会的影响有多大。

5、新公共管理强调形成竞争机制,主张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之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取消公共服务供给垄断的目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宏观层面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它们的组织运行方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有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另外还有关于招生就业的体制等等。高校的管理体制是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关的历史传统,而且是在一定运行机制之下遵循一定的发展轨迹形成的。这种制度一旦形成,不仅受到社会的制约,它同时还可以对社会发生作用。

三、新公共管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适用性

在西方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如果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并且实施的时候,会受到诸多的条件限制。具体而言,主要是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成熟,缺乏市场运行新公共管理的基础。另外,再加上我国的法制建设并不完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由于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第三部门,因此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

1、我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中引入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实行过,比如说对于政府机构进行缩减,对于政府的职能进行转换,对于权力实行下放,这些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与新公共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新公共管理中,还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另外,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而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和有利的国际氛围。

2、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我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的适用性

篇10

行政管理理念的更新需做到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制定新型的行政管理目标。理念的更新是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关键部分,只有先行改变了理念,才能正确把握好行政管理方向,从而确保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管理理念日渐融入了“以人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新型人才”等思想观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在行政管理建设进程中,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需要以人为工作中心,注重迎合学校师生的心理需求,创造出具有人性化校园环境,促使全校师生在人文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升自我素质。此外,管理人员还应转换“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应该增强自我为学校师生的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改变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调整行政管理的体制

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首先,高校需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一是要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严禁在个人主义下执行任务的现象发生,所有重大工作事项必须要通过集体商议表决,要构建赋有学校特色、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二是要行政管理工作需具备公平公正性,行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办事,不容马虎。三是要加强完善激励机制。避免传统管理工作中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现象。高校需依据职工的工作表现作为绩效评估的标准,要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并且,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时,不再单单依靠物质方面的激励,还可以采取其它的奖励形式,比如学校出资提供优秀工作者旅游、给予职工出国深造的机会等等。其次,加强惩罚力度,要严格处理职工违规违纪现象,要对这类职工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其工作态度,需应该注重有奖有罚。

3.优化行政管理的方法

优化行政管理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科学资源,将高新技术运用到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工作日渐与网络信息接轨,以往的行政管理方法早已跟不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所以,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方法迫在眉睫。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同样应该与时俱进,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管理程序繁琐的状况,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管理步骤,促进了管理信息的流通性,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网络体系实现文件、通知、决定等信息的传达,不仅缩短了时间,还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同时,校内老师还可以将课程简历、教学大纲以及学生成绩上传到网上,方便学校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成绩的管理。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方法向学校传达学工管理、课堂教学、生活食宿等情况。优化行政管理方法,大力运用网络技术,实现高校行政管理高效化。

4.实现管理工作者的创新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创新不但要注重引进人才,而且还应该重视对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创新。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因而高校行政管理者应该突破传统经验性思维框架,积极创新,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和大局为重的管理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必须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利益;积极承担责任,及时落实好本职工作;正确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努力做到为全校师生谋福利,为学校的整体利益服务。与此同时,还应在管理能力方面创新管理工作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借鉴外来的优秀管理经验,从而使得自身的管理能力满足学校现代化管理创新的需求。

篇11

政府在管理中首先对组织目标做出清楚的认识,分解目标,将其作为组织成员的职责,并对与目标有关的方法,产出进行评估。其次,使用资源配置、明确责任,对产出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控制。最后,获取组织成员履行职责的信息并得到专家建议。总之,绩效管理就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企业家式”的政府是促使公务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相比传统的按照制度执行的行政管理方式,更大的激发了组织成员的创造性。

二、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放权,采用广泛的授权方式进行委托管理

长期以来,政府的府组织形式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推进,社会对政府公共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多,科层结构使得政府无法对社会作出有效的回应,从而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低效率。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新公共管理推动政府打破了僵化繁琐的行政体系,优化了管理环境,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权的办法提高政府对外界变化的反应,从而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率和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三、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篇12

    2003年9月,某汽车配件销售公司(下称汽配公司)因涉嫌偷税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司经理、法定代表人张某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逮捕。2004年7月,公诉机关以汽配公司涉嫌犯偷税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在法庭调查阶段,公诉机关当庭出示并宣读了一份主管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稽查期间,对被告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该处罚决定书所确认的偷逃应缴税额,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140余万元、增值税30万元。辩护人主张《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的情节不属实,被告不存在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的行为,并当庭提交了一份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证据。被告在法庭上否认其实施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的行为。此外,辩护人就这一事实问题申请法院进行鉴定。

    [审理]

    一审法院认为,税务稽查机关依职权对汽配公司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其认定汽配公司偷税数额是合法、有效的,可以采信《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所确认的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事实,据此认定被告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140余万元。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对控、辩双方的证据全面审查后决定,对主管税务机关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前后过程,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经查:被告于案发前曾向税务机关申报过亏损,后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对被告应纳所得税额已经进行过调整,所认定的偷税数额是实际应缴纳税额。据此,二审法院裁定驳回被告的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在刑事审判中,公诉机关将国家机关公文作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主要证据的,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查、核实,客观衡量公诉机关的有罪证据和辩护方的无罪证据的证明力,而不应当简单地对国家机关公文给予司法认知。特别是人民法院认为国家机关公文认定存在疑问的,应当要求公诉机关对国家机关公文中所认定的事实,按照刑事证明标准提供证据。

    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国家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及程序制作的公文,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书证形式,经常被公诉机关用作证明犯罪事实的有力证据。在国家机关公文作为有罪证据的场合,法官能否准确裁判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力及其证明内容,不仅直接体现着程序的正当与否,而且关乎案件事实的调查质量。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国家机关公文这一书证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审判实务又必须解决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力问题。对于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案裁判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国家机关公文证明力的优势

    根据刑事证据的相关制度及认证原则,国家机关公文在作为有罪证据的裁判过程中,与普通文书相比,其证明力确有其优势。也就是说,将国家机关公文与无罪(罪轻)证据中的普通书证进行比较分析,充分考虑国家机关公文的特殊性,确认其证明力大于普通书证。该步骤是全部裁判过程的起点和基础。

    究竟基于何种理由认为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力大于普通书证?首先,国家机关公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书证具有其特殊性:一是,制作主体是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等;二是,制作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其三,制作过程发生在国家机关管理公共事务、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务当中;其四,在法律效果上会对相对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和强制力,如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正是国家机关公文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当然地具有其他书证所无法获得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的优势在诉讼程序中则衍生为证明力的优势。

    上述结论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得到了肯定和体现。这两部专门的证据规则均明确规定: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大于其他书证。据此可以认定,在刑事诉讼中,作为有罪证据的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力,大于无罪(罪轻)证据中的普通书证。

    三、与司法认知(当然采信)的差距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对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内容进行印证与验证,法官应针对疑点,依职权调查核实相关证据,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衡量有罪证据是否达到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该步骤是全部裁判过程的重心和关键。在确认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力大于其他书证的基础上,应当着力对以国家机关公文等有罪证据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认证,审慎考察能否达到刑事诉讼关于犯罪事实成立的证明标准。

    但是,人民法院并不能当然地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除外)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因为刑事证明标准与行政证明标准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从司法最终裁决原则的意义来看,国家机关公文在刑事证据中的地位与作用,只是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的素材或材料,是法官审查的对象,并非认定案件事实的最终依据。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内容经过法官裁量后,可能被认可,同样可能被否定。

    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从以下两个维度裁判:在客观上,应审查以国家机关公文为主的有罪证据是否彼此协调一致,咬合成一条完整的、封闭的证据链,或者说有罪证据所共同指向的犯罪事实是否确定;在主观上,应审查有罪证据能否使人产生“犯罪事实真实存在”的内心确信,能否排除所有的合理怀疑。

    在这一证据活动中,还应注意克服一种倾向:在国家机关公文等有罪证据出现重大疑问的场合,怠于行使法庭调查职权,怠于借助司法鉴定、重新取证等查证手段消除疑问,在证据裁判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大于其他书证”,片面采信国家机关公文等有罪证据,简单、武断地认定指控的犯罪事实成立。这种倾向致使刑事证据的认证活动背离正当、理性程序的内在要求,也违反了刑事诉讼的认证制度,使案件事实的调查与“法律真实”的目标渐行渐远,从而埋下错究错判的隐患。

    四、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解释方法

    经过裁量,如果以国家机关公文为主的有罪证据达到了证明标准,认定犯罪事实成立,这种情况没有疑问。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在审理中发现国家机关公文的证明内容出现重大疑问,应当如何处理?依照现有的法律规定,这种场合要求法官发挥能动性,依职权主动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和相关事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1.以当然解释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证据范围,包含公诉机关提供的各种有罪证据。在法庭调查阶段,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不仅局限于辩方的证据,也应当包括控方提供的证据,这是该条中证据一词的应有之义。这种解释也符合一般人的通常判断和认识。

    2.以文义解释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证据包含国家机关公文。国家机关公文属于书证,书证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法定证据,因此国家机关公文应当属于该条规定的证据。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国家机关公文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国家机关公文进行调查核实。

    3.以目的解释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证据范围,包含控、辩双方提供的全部证据。该条的立法目的在于,倡导法官充分、有效地调用各种查证手段(如勘验、鉴定、重新调取证据等),积极地消除所有证据疑点,查明案件事实,使认证结论最大可能地接近客观真实。基于这一立法目的,对该条证据的理解应当作目的性扩张解释,即包括在审理中由控、辩双方提供的全部证据。如果将该条中的证据限制性,理解为辩方的证据而不包括控方的证据,则有悖于该条的立法初衷,并且会在控、辩双方之间造成程序上的不公。

    根据上述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中关于证据范围的理解,在审理中发现公诉方提供的国家机关公文存有疑问,合议庭可以宣布休庭,对国家机关公文等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五、对本案裁判的评价

    一审法院的做法可以归为前文所述的不当倾向,即经过质证,《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有关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一节出现重大疑问,法官仍坚持认为无需主动调查核实“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之情节是否存在,可以径直采信《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有罪证据。一审法院认识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作为国家机关公文书证具有特殊性,肯定《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本案证据中具有较高的证明力,这是应当肯定的。值得检讨的是,本案中,辩护人出示的《审计报告》与《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证明内容明显冲突,并且被告否认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的供述与《审计报告》相互印证,辩方证据的证明力显着增强,相应削弱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最初具有的证明力上的优势。偷逃应缴企业所得税一节是否属实尚存疑问,因而控方持有的有罪证据尚未达到证明标准。在这种场合下,一审法院以“税务稽查机关依职权对汽配公司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其认定汽配公司偷税数额是合法、有效的”为由,简单地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视为定案的最终证据,对证据内容存在的重大疑问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采纳《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证明内容,是不妥的。

篇13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维护

一、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行政管理当中的发展趋势

首先,公共关系秉持以内促外及内外并重。企业想要在社会中就其良好形象予以树立,则其关键环节需对全体员工予以依靠。若企业员工在热情、归属感及信心均具有,则企业不仅会创造出另消费者十分满意的相应商品,且还可帮助企业树立更为优质的形象。基于当前企业在公共关系的现状而言,重外轻内状况普遍存在,还有一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则将外界关系与公共关系看做为对等,而这种看法实质为一种错误。良好的企业关系往往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方可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外界媒体的相应宣传,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相应公关给予足够重视。其次,企业公共关系需对形象塑造予以重视。针对一些企业而言,内部的一些管理者将产品广告宣传和公关之间平等看待,而在具体的公关活动当中,则对宣传产品进行片面强调,而对企业的自身形象方面的塑造则给予忽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在对某项公关活动予以开展时,或对某项活动进行赞助时,均存在对产品宣传作为突出内容的状况。从公众的视角来看,其虽然知道某一产品的名称,然而针对此产品的相应厂家或公司则不知晓,而此状况在西方发达国家则较少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应企业在对产品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对企业的形象进行塑造,更深者则对企业相应经营管理者的形象进行塑造,而利用上述形象的塑造,往往会在消费者头脑当中产生印象反应,即在此种企业及此种管理者框架下,运用此种经营管理模式所生产出的产品则为值得我们信赖的,然而我国企业在此方面则还需巨大的发展及扩充空间。最后,企业公关不可将非正式传播媒介给予忽视。企业公关在具体的公关过程中不能就非正式传播媒介的作用给予忽视,就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对新闻传播媒介善于运用,即对诸如杂志、电视及广播等正式媒介媒介要善于运用,此外,不可对非正式传播渠道进行忽视,所谓“三人成虎”则意指谣言谎话当传播次数达到一定程度,且传播范围达到一定广度,则即使是谎言也会变为真实。

二、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行政管理当中所存在的挑战

首先,企业存在较为薄弱的公共关系观念。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其在为公众服务内在观念方面较为缺乏,一些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在工作当中自居自己为“主人”,不仅存在生硬的工作态度,且还存在简单化的工作方法,不仅造成公众对此难以接受,还会造成公众和企业之间在关系方卖弄出现恶化状况,而在无形当中便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关系隔开。至此表明,企业管理者在公众所具有的作用及地位方面缺乏合理及科学的认识,且自身在整个政府相应公共关系当中的实际角色给予正确认识。此外,一些企业管理在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对企业形象方面的投资及管理方面较为缺乏,一些企业甚至利用大众型的管理,对企业形象予以树立的观念较为缺乏,且在虚张声势方面较为热衷。其次,在较为系统的公共关系规划方面较为缺乏。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级企业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及发展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实质当中缺乏相应企业公共关系规划,所以,活动开展后所存在的成果,往往是阶段性的及暂时性的,往往不能和其它形式的公共关系活动有效融合或链接,并不能将其基于形成框架下的综合效应予以充分发挥。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的此种单一且零散的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关系规划较为缺乏至今存在紧密关联。基于公共关系水平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在此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关系运用当中仍然让存在着诸多误区和不足,比如在与上级或者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方面存在误区,其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走后门、拉关系及搞请客送礼等状况,每当对各种形式的社会及人际关系进行处理过程中,则在情绪化及人情化方面表现格外明显,企业在自身的公共关系方面则融入了浓重的私关色彩,而一些地方企业则是在公关队伍的建设方面呈现出“美女化”趋势,将实施公关的最终目标划定为挣钱,致使在所使用的公关手段方面出现庸俗化状况。最后,对于所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不能做到妥善处理。伴随当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基于此种环境下,各种危机在具体的爆发频率方面响应值也随之增加,并就所造成的损失方面也日益增大,不管是人祸还是天灾,所产生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的亏损或倒闭。此外,由于企业在技术设施落后、较差的地域外部风险能力及管理水平不足等状况,则会导致与同行业相比存在着拉大差距状况,并且当危机发生时,也没有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不能做到及时监控所发生的危机信号,至此,便会造成危机发生几率的增加。

三、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当中的具体对策

首先,建立并完善品牌经营战略,为企业公关提供新型载体。就企业角度而言,为企业公关营造新的发展平台及树立较为优质的企业形象,乃是企业发展公共关系的最终目标。针对品牌形象来讲,其实质是为整个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环节,若企业品牌成功形成,不仅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成功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若想将自身的产品品牌给予成功经营,则需将品牌效应提升到战略层级上来,通过建立相应的品牌战略思维,并将品牌相应核心价值观及定位予以确定,并在其中注重品牌的个性化和针对性营造,并将丰富的文化内容融入至产品的商标、包装及设计当中。此外,在产品具体的生产环节,还需要做到细致认真,而在具体的产品服务方面,则需营造完善且全面的服务艺术,以此就产品针对消费者所具有的亲和力方面的提升;此外,在具体的产品宣传方面,还要善于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公关活动、新闻策划及广告等,并将市场传播媒介进行有效整合,在品牌传播方面要做到以双向交流为基础形式;而对高关联度商品进行发展过程中,则需在其中融入新鲜感和需求性。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新型公关媒介的发展。伴随当今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在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共关系作为其中的重要实施战略,需将其自身职能进行充分发挥,即企业内部和公众之间形成有效沟通。企业可建筑互联网发展平台,将所需要的产品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且多种媒介同时,且将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企业产品及企业信息及时获取,以此占据领域的制高点。最后,就危机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予以建立,实现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针对当今社会发展中风险因素的增多,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危机预警机制,将可能发生的各种纠纷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将危机处理预案进行制定,如若出现危机,企业则好临危不惧,且对其实施得当处理,还要借助危机发生状况,对企业产品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调整及转变。针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培养自身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实际工作当中,针对可能存在的矛盾,则需进行及时调节,在对外宣传上,要如实宣传,且依据实际需要在其中加入相应情感因素,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信任及收益。

参考文献:

[1]周艳玲,冯婕,.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4-56.

[2]胡象明.关于公共部门的界定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兼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557-562.

[3]万茹,莫磊.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策略--以"现代队罢赛"危机为例[J].体育学刊,2006,13(1):26-29.

篇14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维护

一、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行政管理当中的发展趋势

首先,公共关系秉持以内促外及内外并重。企业想要在社会中就其良好形象予以树立,则其关键环节需对全体员工予以依靠。若企业员工在热情、归属感及信心均具有,则企业不仅会创造出另消费者十分满意的相应商品,且还可帮助企业树立更为优质的形象。基于当前企业在公共关系的现状而言,重外轻内状况普遍存在,还有一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则将外界关系与公共关系看做为对等,而这种看法实质为一种错误。良好的企业关系往往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方可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外界媒体的相应宣传,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相应公关给予足够重视。其次,企业公共关系需对形象塑造予以重视。针对一些企业而言,内部的一些管理者将产品广告宣传和公关之间平等看待,而在具体的公关活动当中,则对宣传产品进行片面强调,而对企业的自身形象方面的塑造则给予忽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在对某项公关活动予以开展时,或对某项活动进行赞助时,均存在对产品宣传作为突出内容的状况。从公众的视角来看,其虽然知道某一产品的名称,然而针对此产品的相应厂家或公司则不知晓,而此状况在西方发达国家则较少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应企业在对产品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对企业的形象进行塑造,更深者则对企业相应经营管理者的形象进行塑造,而利用上述形象的塑造,往往会在消费者头脑当中产生印象反应,即在此种企业及此种管理者框架下,运用此种经营管理模式所生产出的产品则为值得我们信赖的,然而我国企业在此方面则还需巨大的发展及扩充空间。最后,企业公关不可将非正式传播媒介给予忽视。企业公关在具体的公关过程中不能就非正式传播媒介的作用给予忽视,就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对新闻传播媒介善于运用,即对诸如杂志、电视及广播等正式媒介媒介要善于运用,此外,不可对非正式传播渠道进行忽视,所谓“三人成虎”则意指谣言谎话当传播次数达到一定程度,且传播范围达到一定广度,则即使是谎言也会变为真实。

二、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行政管理当中所存在的挑战

首先,企业存在较为薄弱的公共关系观念。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其在为公众服务内在观念方面较为缺乏,一些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在工作当中自居自己为“主人”,不仅存在生硬的工作态度,且还存在简单化的工作方法,不仅造成公众对此难以接受,还会造成公众和企业之间在关系方卖弄出现恶化状况,而在无形当中便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关系隔开。至此表明,企业管理者在公众所具有的作用及地位方面缺乏合理及科学的认识,且自身在整个政府相应公共关系当中的实际角色给予正确认识。此外,一些企业管理在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对企业形象方面的投资及管理方面较为缺乏,一些企业甚至利用大众型的管理,对企业形象予以树立的观念较为缺乏,且在虚张声势方面较为热衷。其次,在较为系统的公共关系规划方面较为缺乏。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级企业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及发展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实质当中缺乏相应企业公共关系规划,所以,活动开展后所存在的成果,往往是阶段性的及暂时性的,往往不能和其它形式的公共关系活动有效融合或链接,并不能将其基于形成框架下的综合效应予以充分发挥。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的此种单一且零散的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关系规划较为缺乏至今存在紧密关联。基于公共关系水平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在此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关系运用当中仍然让存在着诸多误区和不足,比如在与上级或者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方面存在误区,其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走后门、拉关系及搞请客送礼等状况,每当对各种形式的社会及人际关系进行处理过程中,则在情绪化及人情化方面表现格外明显,企业在自身的公共关系方面则融入了浓重的私关色彩,而一些地方企业则是在公关队伍的建设方面呈现出“美女化”趋势,将实施公关的最终目标划定为挣钱,致使在所使用的公关手段方面出现庸俗化状况。最后,对于所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不能做到妥善处理。伴随当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基于此种环境下,各种危机在具体的爆发频率方面响应值也随之增加,并就所造成的损失方面也日益增大,不管是人祸还是天灾,所产生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的亏损或倒闭。此外,由于企业在技术设施落后、较差的地域外部风险能力及管理水平不足等状况,则会导致与同行业相比存在着拉大差距状况,并且当危机发生时,也没有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不能做到及时监控所发生的危机信号,至此,便会造成危机发生几率的增加。

三、公共关系维护在企业当中的具体对策

首先,建立并完善品牌经营战略,为企业公关提供新型载体。就企业角度而言,为企业公关营造新的发展平台及树立较为优质的企业形象,乃是企业发展公共关系的最终目标。针对品牌形象来讲,其实质是为整个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环节,若企业品牌成功形成,不仅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成功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若想将自身的产品品牌给予成功经营,则需将品牌效应提升到战略层级上来,通过建立相应的品牌战略思维,并将品牌相应核心价值观及定位予以确定,并在其中注重品牌的个性化和针对性营造,并将丰富的文化内容融入至产品的商标、包装及设计当中。此外,在产品具体的生产环节,还需要做到细致认真,而在具体的产品服务方面,则需营造完善且全面的服务艺术,以此就产品针对消费者所具有的亲和力方面的提升;此外,在具体的产品宣传方面,还要善于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公关活动、新闻策划及广告等,并将市场传播媒介进行有效整合,在品牌传播方面要做到以双向交流为基础形式;而对高关联度商品进行发展过程中,则需在其中融入新鲜感和需求性。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新型公关媒介的发展。伴随当今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在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共关系作为其中的重要实施战略,需将其自身职能进行充分发挥,即企业内部和公众之间形成有效沟通。企业可建筑互联网发展平台,将所需要的产品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且多种媒介同时,且将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企业产品及企业信息及时获取,以此占据领域的制高点。最后,就危机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予以建立,实现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针对当今社会发展中风险因素的增多,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危机预警机制,将可能发生的各种纠纷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将危机处理预案进行制定,如若出现危机,企业则好临危不惧,且对其实施得当处理,还要借助危机发生状况,对企业产品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调整及转变。针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培养自身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实际工作当中,针对可能存在的矛盾,则需进行及时调节,在对外宣传上,要如实宣传,且依据实际需要在其中加入相应情感因素,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信任及收益。

作者:李海锋 单位: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周艳玲,冯婕,.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4-56.

[2]胡象明.关于公共部门的界定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兼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557-562.